讀后感是讀者在閱讀一本書之后對所讀內(nèi)容的思考和感受的總結,它可以幫助我們深入理解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激發(fā)我們對生活、人性和價值觀的思考。讀后感不僅是一種學習和思考的方式,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的表達方式。通過讀后感的寫作,我們有機會回顧書中的精彩片段,并將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傾訴出來。讀后感可以是對書中主題的解讀,對作者觀點的評述,或是對人物形象的思考和感悟。讀后感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我們對文學作品的鑒賞力和批判思維能力。寫讀后感時,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不受他人影響,堅持自己的觀點。以下是一些精選的讀后感范文,它們總結了不同書籍的精髓和觀點。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一
穿救生衣的種子
讀后感
楊紅櫻阿姨寫的《穿救生衣的種子》是一本科學童話,也許你會說它肯定很枯燥無聊吧!其實不是這樣的,楊紅櫻阿姨以童話的形式把一些科學知識深入淺出地講了出來,讓人把這些故事讀一遍,科學道理也隨之明白了。我強烈推薦大家閱讀哦!
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jié)都讓我讀得津津有味,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故事是《老馬過生日》。這個故事大概講的是:有天是老馬的生日,可是它的屋子里空蕩蕩的,桌子上只擺著一盤孤零零的咸菜。熱心的小羊看見了,連忙喊來其它的動物給老馬過生日。瞧啊,小雞送來了一盤小蟲子,大象送上一筐嫩樹葉,猴子送來香蕉,松鼠送上一袋松子……(它們送的都是自己最愛吃的食物)老馬看了,感動得熱淚盈眶??墒?,它只收下了小山羊和老牛送來的兩大筐青草,其它的禮物,老馬都送還給了它們的主人。那些動物都非常奇怪——老馬為什么不收它們的禮物呢?文章的結尾這樣寫道:“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一讀到這里,便忍不住笑了,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其它動物送的東西,老馬都不愛吃,老馬屬于食草類動物,它只吃草,小山羊和老牛送的東西才合它胃口,所以老馬只留下了它們倆的禮物。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送別人禮物時,一定要思考一下別人真正喜歡什么,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行事,這就叫做“投其所好”。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樣的禮物不合他人心意,別人也許會假裝喜歡地收下,從而束之高閣,放在家里也是一種浪費。
寫到這里,我想起來自己也有過老馬類似的經(jīng)歷。過生日的時候,好朋友給我送了禮物,小巧玲瓏的熊貓掛飾、造型奇特的圓珠筆、色彩明麗的存錢罐等等,各種各樣,應有盡有。最讓我愛不釋手的是好朋友送我的熊貓掛飾,她很喜歡熊貓,又知道我也很喜歡熊貓,所以就把這個熊貓掛飾轉送給我了。以后,我也要象她一樣,送別人喜歡的禮物,想他人之所想。
這個故事只是《穿救生衣的種子》這本書里的其中一個故事,這本書里還有許多許多精彩的故事,我就不一一說了。同學們,你們自己去細細品味吧!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二
楊紅櫻阿姨寫的《穿救生衣的種子》是一本科學童話,也許你會說它肯定很枯燥無聊吧!其實不是這樣的,楊紅櫻阿姨以童話的形式把一些科學知識深入淺出地講了出來,讓人把這些故事讀一遍,科學道理也隨之明白了。我強烈推薦大家閱讀哦!
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jié)都讓我讀得津津有味,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故事是《老馬過生日》。這個故事大概講的是:有天是老馬的生日,可是它的屋子里空蕩蕩的,桌子上只擺著一盤孤零零的咸菜。熱心的小羊看見了,連忙喊來其它的動物給老馬過生日。瞧啊,小雞送來了一盤小蟲子,大象送上一筐嫩樹葉,猴子送來香蕉,松鼠送上一袋松子……(它們送的都是自己最愛吃的食物)老馬看了,感動得熱淚盈眶。可是,它只收下了小山羊和老牛送來的兩大筐青草,其它的禮物,老馬都送還給了它們的主人。那些動物都非常奇怪——老馬為什么不收它們的禮物呢?文章的結尾這樣寫道:“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一讀到這里,便忍不住笑了,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其它動物送的東西,老馬都不愛吃,老馬屬于食草類動物,它只吃草,小山羊和老牛送的東西才合它胃口,所以老馬只留下了它們倆的禮物。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送別人禮物時,一定要思考一下別人真正喜歡什么,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行事,這就叫做“投其所好”。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樣的禮物不合他人心意,別人也許會假裝喜歡地收下,從而束之高閣,放在家里也是一種浪費。
寫到這里,我想起來自己也有過老馬類似的經(jīng)歷。過生日的時候,好朋友給我送了禮物,小巧玲瓏的熊貓掛飾、造型奇特的圓珠筆、色彩明麗的存錢罐等等,各種各樣,應有盡有。最讓我愛不釋手的是好朋友送我的熊貓掛飾,她很喜歡熊貓,又知道我也很喜歡熊貓,所以就把這個熊貓掛飾轉送給我了。以后,我也要象她一樣,送別人喜歡的禮物,想他人之所想。
這個故事只是《穿救生衣的種子》這本書里的其中一個故事,這本書里還有許多許多精彩的故事,我就不一一說了。同學們,你們自己去細細品味吧!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三
在我溫馨的小臥室里,有一個很漂亮的書柜。記得媽媽很早的時候就給我買了各種各樣的書。兒童文學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有國際大獎小說,中國當代獲獎兒童文學作家書系,外國兒童文學作品系列,楊紅櫻系列,曹文軒系列……還有兒童百科全書,中國通史少年彩圖版等等。這個暑假我迷上了楊紅櫻的科學童話系列畫本,這些書圖文并茂,楊紅櫻阿姨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給我們介紹了許多科學知識。每次我一翻開這些書,就沉醉其中,忘記了吃飯,忘記了時間,看得津津有味。其中《穿救生衣的種子》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睡蓮的種子是漂在水面上的,漂了很久很久,“救生衣”的空氣跑掉了,種子就沉到了水底,到了第二年春天,它就開花了。讀著讀著,我仿佛就看見了一個小球似的種子,穿著救生衣在水面上漂呀,漂呀,漂了很久,忽然慢慢下沉了,第二年春天,開出了美麗的花朵。睡蓮的種子是多么有趣啊!
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要數(shù)《木房子花房子》了。因為里面的大灰狼真笨,它在第二年春天就找不到木房子了,也沒看到小白兔。大灰狼明明肚子都咕咕叫了,還不吃那只小灰兔,一定要吃小白兔。你知道大灰狼為什么那么笨嗎?我來告訴你吧,因為木房子被爬山虎纏了起來,變成了花房子。小白兔長大了,變成了小灰兔。雪娃娃融化了,變成了小水塘。所以大灰狼就被弄糊涂了。
楊紅櫻阿姨的有魔力的科學童話系列,希望其他小朋友也來讀一讀,你一定會有很多驚喜,像我一樣,也會入迷的。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四
種子有沒有救生衣呢?是誰的種子當然有了。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這個故事。
一條紅鯉魚在池塘里歡快地游著。它看見一個小球飄在水面上,就頑皮地用頭去頂。誰知小球叫了一聲;“哎喲”,紅鯉魚嚇了一跳仔細一看才知道這個球是睡蓮的種子。
睡蓮的種子說:“我身上穿著又軟又松的救生衣,里面有空氣。”
第二年夏天到了。一天紅鯉魚看見水面上浮著一朵粉紅色的花,就游過去關心它問:“你怎么掉到水里了?”“你不認識我了嗎?我就是去年那棵種子變的睡蓮哪!”
“什么,你就是睡蓮?你身上的救生衣呢?”紅鯉魚驚喜的問。睡蓮說:“我救生衣里的.空氣都跑掉了,我就沉到了水底,后來我生根發(fā)芽就長成現(xiàn)在這樣子了?!?/p>
紅鯉魚和睡蓮成了好朋友。
每一個種子都有衣服,只要有衣服才能保護它。瓜子是向日葵的種子,它的救生衣是一層硬殼?;ㄉN子的救生衣是一層就象兩個小屁股一樣的殼。黃豆種子的救生衣是一層比較薄的殼。還有很多很多種子都有救生衣呢。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五
曾多次聽過俞正強老師的課與講座,每次都是在笑聲與回味中度過。他的課與講座不僅幽默風趣,而且有深度與內(nèi)涵,這次看到了他撰寫的書籍,仍然吸引了我。
俞正強在書中引言中說,教學三十余年,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讓學生喜歡數(shù)學?如何有效地破解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困難。這兩個問題,也是我們同行們一直思考與探索的問題。從他的《種子課》一書中,或許有一些啟發(fā)。
一、如何上好種子課
什么是種子課?如何上好種子課?這是我一開始翻閱這本書的初衷。俞老師認為,如果將某一知識系統(tǒng)作為一棵樹,這棵樹的生長過程表現(xiàn)為若干節(jié)“課”,那么一定有一些課需要“蒔也若子”,充分理透脈絡,一定有一些課可“置也若棄”,讓學生充分自主。“蒔也若子”的課,通常處于起點或節(jié)點,謂之“種子課”,“置也若棄”的課,通常處于點與點之間,謂之“生長課”。如以計量單位為例,一共有八類,這八類中,長度單位是小學生最早接觸的,也是最基本的。因此,長度單位的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中應該具有種子特質。而在這一系列中,第一節(jié)課的《厘米的認識》無疑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所說的種子課。而后面的《分米的認識》《毫米的認識》就是生長課。如果只在數(shù)學知識層面上這三節(jié)課,就會出現(xiàn)雷同,學生就將會失去興趣。但如果將數(shù)學思考部分融合進來,那么這三節(jié)課就雷同中透出不一樣來,學生就會有新鮮感。
那在這么多課中,怎么來判斷一節(jié)課是種子課呢?關鍵是從一個系統(tǒng)的角度來思考,整體把握一個知識塊的前生今世與后延。這個過程一定有其發(fā)生的基點,發(fā)展的節(jié)點,這些基點與節(jié)點可能就是我們的種子課,一定要花力氣,精雕細琢。這些課上好了,學生的學習將不會模糊,那么其他的生長課上可鼓勵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思考,對于學生來說,也就不難了。
二、如何面對學困生
在我們每個班,都有那么幾個學困生,他們雖然聽不懂老師的講課,但又必須認真聽,還不能走神,有時想想這些小孩真不容易,而在我們教學中,如何提高學困生的成績也是我們老師頭疼的問題。在我們辦公室內(nèi),經(jīng)常可看到我們的老師課后在輔導學困生,教師累,學生煩,關鍵成績還不一定上去。俞老師也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對于班上的學困生,他課上多提問,不讓他們走神,課中多指導,不讓他們掉隊太多,課后多補課,盡量講懂當天學的東西。兩年下來,花了十分多的力氣,孩子終于考了七八十分上初中啦。孩子上了初中后,又打回了原形。這讓俞老師不禁想到,他可以給這樣的孩子補課一年,兩年,可補得了三年、四年嗎?我們說,學習的好壞主要還是基于孩子自身的原因。如果教師能與學生一點心的溝通,教師持之以恒的關懷,改變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可能也就水到渠成了。
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俞老師認為,等待也是一種好辦法。他說了一個這樣的案例。
學生也沒有找人補課也就會了。而教師的'守候,則給了學生成熟的時間。因此,有的學習困難是暫時的,是由于學生的暫時不成熟而引起的,等一等,不要急著下結論,可能也是個好辦法。
俞老師結合自身的經(jīng)歷,他說如果要給學困生問題開出一劑藥方:那只能是四味中藥:即體力勞動一分,拼時間花力氣,大量補課,成績短期內(nèi)會有所提高。價值追求二分,即改變孩子的心,而心的改變是不能急躁的,要慢慢來。他認為,如果我不能改變學生,但至少可以不傷害學生。方法求索三分,即教師要通過與學生對話尋找原因,只要原因找到了,學習困難也就解決了。生命等候二分。()即學生的學習困難可能既不是方法問題,也不是態(tài)度問題,而是生命的成熟問題。教師要耐得住寂寞,要靜待花開,每個孩子總會有屬于他的花期。
三、教師如何反思
教學反思對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已經(jīng)越來越重要了,反思的內(nèi)容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教學的得與失,另一方面是關于得與失的原因。能否找到得與失的原因,是影響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重要因素。一個成熟的專家教師是傾向于從自身尋找原因的,當然也不忽視學生和外在的因素。反之,如果把失誤的原因歸之于學生或客觀因素的老師,專業(yè)發(fā)展都很難得到發(fā)展。教師在反思時,有時會停留在淺顯的表面。比如我們學生常犯的一個計算錯誤,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包括學生都認為是粗心,心里有時還會僥幸說,反正會做,就是粗心了一些。而我們的老師和家長都會跟孩子說細心一點。卻不知只是這樣一說,孩子們還是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努力。事實上,孩子計算出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數(shù)字抄錯,有的是書寫習慣,有的是進位時的瞬時記憶,有的是口訣誤讀,有的是計算順序,如果我們只是單純歸為粗心,是很淺薄的,如果教師能讓學生找出草稿紙,尋找到算錯的真正原因,這樣孩子下次粗心的機率就會降低。
我們的教師常常抱怨自己在上面口干舌燥講,可孩子們在下面卻不聽?;蛟S我們老師該反思自己課的設計是否吸引學生,或許思考一下當天孩子也有突發(fā)狀況,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效果。一味的抱怨與怨天尤人都是不可取的,對教學得失作出正確歸因,這才是我們教師應有的情懷。我們的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專業(yè)有所發(fā)展,但效果不佳。在努力一段時間后,就放棄了專業(yè)發(fā)展的追求,于是工作就成了一件依慣性而為的工作,失去了樂趣。而要改變這種狀況的唯一方法,就是思考與踐行,將束縛自己的原因去掉,才能破繭而出!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六
大家好,現(xiàn)在他們都叫我小書蟲,因為我一有空就看書,但是我最喜歡的就非《穿救生衣的種子》莫屬了。這本書里有《穿救生衣的種子》、《無情鳥》等,但我最喜歡的就是《小騾子是誰的孩子》了。
在一片無邊無際的綠油油的草地上,小兔、小牛、小羊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做游戲,小騾子看著看著就哭了起來,因為小騾子找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蓯鄣男⊥?、溫柔的小牛、善良的小羊和天真的小騾子一起頂著熱浪,一起去找小騾子的爸爸媽媽。它們先找到了老騾子,可愛的小兔問騾大伯:“小騾子是您的孩子嗎?”騾大伯說:“可愛的孩子們,小騾子不是我的孩子?!苯又?,它們又看見騾大媽,溫柔的小牛問:“騾大媽,小騾子是您的孩子嗎?”“傻孩子,我們騾子是就不會生孩子?!彬叴髬屨f。四個小伙伴很吃驚。小騾子說:“我們不用找了,我沒有爸爸媽媽?!薄皠e泄氣,小騾子我們有爸爸媽媽,你也有的?!毙⊥谜f。在一口井邊,一匹紅色的馬在喝水,“這不是我的孩子嗎?在你出生的時候我就給你帶了一個小鈴鐺,里面還有三顆玩具鉆石呢!”老馬說。三個小伙伴一看,果然有三顆玩具鉆石呢!哇!小騾子的媽媽是馬,爸爸是驢。
從這個故事里,我有一些不知道的,現(xiàn)在也知道了。最后,我總結了一個道理:看書真有用呀!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七
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jié)都讓我讀得津津有味,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故事是《老馬過生日》。這個故事大概講的是:有天是老馬的生日,可是它的屋子里空蕩蕩的,桌子上只擺著一盤孤零零的咸菜。熱心的小羊看見了,連忙喊來其它的動物給老馬過生日。瞧啊,小雞送來了一盤小蟲子,大象送上一筐嫩樹葉,猴子送來香蕉,松鼠送上一袋松子......(它們送的都是自己最愛吃的食物)老馬看了,感動得熱淚盈眶??墒?,它只收下了小山羊和老牛送來的兩大筐青草,其它的禮物,老馬都送還給了它們的主人。那些動物都非常奇怪――老馬為什么不收它們的禮物呢?文章的結尾這樣寫道:“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一讀到這里,便忍不住笑了,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其它動物送的東西,老馬都不愛吃,老馬屬于食草類動物,它只吃草,小山羊和老牛送的東西才合它胃口,所以老馬只留下了它們倆的禮物。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送別人禮物時,一定要思考一下別人真正喜歡什么,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行事,這就叫做“投其所好”。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樣的禮物不合他人心意,別人也許會假裝喜歡地收下,從而束之高閣,放在家里也是一種浪費。
寫到這里,我想起來自己也有過老馬類似的經(jīng)歷。過生日的時候,好朋友給我送了禮物,小巧玲瓏的熊貓掛飾、造型奇特的圓珠筆、色彩明麗的存錢罐等等,各種各樣,應有盡有。最讓我愛不釋手的是好朋友送我的熊貓掛飾,她很喜歡熊貓,又知道我也很喜歡熊貓,所以就把這個熊貓掛飾轉送給我了。以后,我也要象她一樣,送別人喜歡的禮物,想他人之所想。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八
我讀了一本叫《穿救生衣的種子》的書。里面有許多科學故事。作者楊紅櫻阿姨把枯燥的科學加入了一點有趣的情節(jié),這樣,故事就變成了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的了。比如說睡蓮是怎么僑居下來的:
睡蓮海綿質的漿果結構十分奇特,它是“水上漂”傳播種子的典型(種子傳播類型有:動物傳播,動物吃了植物果實后,種子隨著動物的糞便被排出。例如柿子;風傳播,一陣風吹來,種子就隨風飄蕩,風滅便落。例如蒲公英;水傳播,種子落入水中,隨水漂浮。種子漸漸沉入水中(或浮上岸),并且腐爛,長出幼芽。例如睡蓮;彈射傳播,種子成熟后,原先植物把種子彈射出自己的營養(yǎng)吸收區(qū)以外,以免幼芽跟自己搶營養(yǎng),自己無法吸收營養(yǎng)而死。例如豌豆)。漿果里面裝有好多種子,每粒種子的外面包著一個充滿空氣的袋,漿果成熟后,許多種子浮在水面上,好像套著個“救生圈”。它可以漂很遠在路途中,袋里的空氣慢慢消失掉,種子就逐漸下沉到水底下,等到種子在水底爛掉以后,第二年春天,一顆美麗的新睡蓮就僑居下來了。
看完后,我想,我要向楊紅櫻阿姨學習,也當個作家,寫故事!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九
我們常常會在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發(fā)現(xiàn)植物的影子,比如石縫里、房頂上。植物沒有腳,也沒有交通工具,它們怎么到這些地方的呢?今年暑假,我看了《一粒種子的旅行》這本書,我終于知道種子旅行的奧秘了。
比如蒲公英的種子,它像一把小傘,風一吹,它就飄向遠方。樹木是體型較大的植物,他們的種子擁有真正的翅膀。在種子往下飄落的時候,風會把它們抓住,吹向遙遠的地方。
秋天,松鼠把橡樹的種子藏在不同的地方。一些食物在冬天吃光了,一些被遺忘。這樣,那些被遺忘的種子就長出了新的樹木。
有些種子會坐出租車。這個出租車可不是我們常作的出租車,它們是動物。只要有動物在它們身邊跑過,它們就用鉤子鉤住動物的皮毛,開始了新的旅行。
種子的旅行真有趣。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十
周六要去圖書館給孩子們講艾瑞.卡爾的繪本故事《小種子》,這幾天都在看這本書,看多了,那種感覺慢慢就上來了,仿佛體驗到了作者當初寫這個故事的心境。
小種子生下來很小很小,一陣大風吹來她跟著兄弟姐妹一起飛,有些飛的高的種子被太陽燒焦了,有些落到了雪山被凍死了,有些掉到了海里,有的種子掉在又干又熱的沙漠沒法發(fā)芽,整個過程磕磕絆絆,所幸她活下來了。落地了,沒想到新的一輪考驗又來了,有顆大種子被一只大鳥吃了,有顆種子埋在地里,被下面的老鼠吃了。
還好小種子因為小沒有被發(fā)現(xiàn),所以沒有被吃掉,得以保存到春天來到。在春日的陽光雨露下,小種子遲遲不發(fā)芽,結果有些早發(fā)芽的小樹苗被著急出來采青的孩子踩斷了,有些先開花的被男生摘下來送給了他的女朋友。
等著等著,小種子終于發(fā)芽了,她長啊長啊,長得好高好高,并開了一朵巨型化。作者用夸張的手法演繹了對小種子最終得以存活并成長的欣喜,也讓我們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和敬畏。
這是一個完整的生命的體驗,一顆種子從孕育到成熟到落地到發(fā)芽到成長,最終開花結果,然后又開始了新的一輪生命歷程,這個過程何其象我們的生命啊!
有的人驕傲自大,高高在上,最后被盲目的自我燒焦了自己;有的人冷漠,自己的心也被凍住;有的人在危險的時候害怕了,沒有堅持的勇氣,就會放棄自己;有的人太浮躁,急于表現(xiàn)自己,結果反倒沒有慢慢積蓄自己慢慢發(fā)力的人來得長久和從容。
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經(jīng)歷,生命中會發(fā)生很多很多的事情,能夠生存下來的都是最棒的。所以,我們要尊重所有的存在,對所有的生命給予尊重和珍惜。
我想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浸著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很多的道理,比如關于生命,關于自我認知,關于尊重和接納,關于人際交往,關于環(huán)保,就這樣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著孩子們的心靈。
帶他們體驗了小種子的生命之旅,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也就埋下了對生命敬畏和尊重的種子。不需要什么大道理和空洞的說教,這些東西早已內(nèi)化到他們的靈魂中,這就是好的故事的力量。
由此也明白了為什么好的故事能夠歷久不衰。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十一
初看到書的名字,以為講述的是有關起始課的教法,深入的讀下去,才感覺自己的理解是那么片面和局限。這本書的書名很有活力,種子給人一種生命力和萌動的感覺,有著生長的希望。
學生就像一顆種子,她帶有太陽的能量,帶有生長收藏的密碼,帶有春夏秋冬的記憶。因為是顆種子,所以她隨時都在生長,隨時都準備生長。但是,種子也會發(fā)不出芽,發(fā)了芽也可能夭折。
教師也像一粒種子,是一粒很飽滿的種子,也有很強的發(fā)展能量。從襁褓中模仿著走上教學之路,慢慢地能獨立上課,慢慢地能分清知識點、落實知識點,慢慢地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規(guī)律,慢慢地知道承載知識學習的是哪些相關的經(jīng)驗與思想,慢慢地知道有些課該怎么上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聽過俞正強老師的兩次課,每次都給我很大的沖擊和震撼感,讓我有種大徹大悟的感覺,原來有的課還可以這樣上,真讓我大開眼界。在這本書里俞老師通過課堂實例或者課堂片段、知識點之間的架構,讓我理解了什么樣的才叫種子課,對比自己原來上的課,感覺自己對教材的把握不夠,甚至是不對的。《用字母表示課》我上了好幾遍,每一次都感覺有進步,看了俞老師講解的課,我忽然感覺到我原來上的這一課,僅僅局限在用字母可以表示變化的數(shù),可以表示數(shù)量關系或者公式。但是為什么數(shù)學家發(fā)明用字母表示數(shù)卻說不清楚。我上的課僅僅算是照本宣科,學生具有了解題技巧,但缺乏對數(shù)學上字母的理解。如果學生跟俞老師上了這么一節(jié)課,我相信學生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會很輕松。
種子課,意味著生長課,“種子”們需要教師給的溫度和雨露。我們老師怎樣才能給予學生生長的力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了解學生已有的活動經(jīng)驗是一種學習準備,例題的設計要建立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中,不僅能讓學生潛移默化的進入新知識的學習,還能讓學生感覺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雖然有些教學是建立在生活原型中,學生還是不解其意,原因是對學生學習起作用的是生活經(jīng)驗,而非生活原型。我們要用學生的眼光看待問題,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讓教師從成人的思維回歸到孩童時期的思維是件難事。這需要老師在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下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上一些準備課,或者讓學生進行先期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如何持續(xù)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興趣激發(fā)一下是不難的,難的是持續(xù)激發(fā)。在教學中,不僅要在教學起始階段,采取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更下功夫的是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采取對策,應用各種手段,不斷給學生以刺激,增強學生由于過程消耗逐漸降低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學法的指導要看每個教師的功力和經(jīng)驗,是一個需要教師積累的過程,而不是復制和模仿出來的。這就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尋求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對自己定位、尋求方法、不斷的努力、思考與反思,只有自身的功力達到了,教學才能游刃有余,名師才能出高徒,課堂和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學生即種子,課程即種子,給以水分、陽光和雨露,才會有生長的力量,才能有花開的聲音,作為一個教師,要修煉好自身,才能給學生清澈的水源,溫暖的陽光和甜甜的雨露,才能看到遍野的綠色和叢中的花朵。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十二
今年暑假,學校布置了教師的讀書活動,我是一名數(shù)學一線老師,所以我選擇閱讀了俞正強特級教師的《種子課》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也使我們多年未解的疑惑頓時解開,還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啟迪。下面談一談我對《種子課》一書的幾點讀書心得。
俞正強老師把課分為“種子課”和“生長課”。對課的這種分法他用“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來描述對“樹”的態(tài)度。如果將某一知識系統(tǒng)比作為一棵樹,這棵樹的生長過程表現(xiàn)為若干節(jié)“課”,那么一定有一些課需要“蒔也若子”充分理透脈絡;一定有一些課可以“置也若棄”,讓學生充分自主。
什么是種子課?俞特是通過舉例的方法來說明的。通過讀這本書,使我明白了那些需要“蒔也若子”充分理透脈絡,即通常處于起點或節(jié)點的課,可以稱之為“種子課”。種子課就是可供遷移,可供生長的關鍵課。其特點是需要深耕細作,不怕花時間,以深刻達成簡約。比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看成種子課,因為它是可供遷移的,如果學生掌握好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并能夠充分理透脈絡,那么《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組合圖形的面積》的計算就會輕而易舉,孩子們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與種子課相對應的是生長課,生長課就是“置也若棄”的課,通常處于點與點之間,是讓學生充分自主的課。相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認為《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組合圖形的面積》都可以看成生長課。同時,我認為“生長課”更適合使用導學案,適合“先學后教,先練后講”理念的落實。
教師教的是人,教師所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并不是流水線上的各種零件似的產(chǎn)品,教師的“產(chǎn)品”是活生生的學生,學生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是有生命,像一顆種子一樣,能自己發(fā)芽、生長,只是,學生的發(fā)芽、生長,需要我們教師為其保駕護航,為其提供充足的養(yǎng)料及合適的生長環(huán)境。
有人認為學生是一張白紙,是等著我們?nèi)ッ枥L,可以任意涂鴉的。事實上,學生絕非一張白紙,而是一顆種子,她帶有太陽的能量,帶有生長收藏的密碼,帶有春夏秋冬的記憶。因為是顆種子,所以她隨時都在生長,隨時都準備生長。
俞特認為,數(shù)學教學和打仗的道理是一樣的;一定要打好關鍵的幾仗,關鍵的幾仗打好了,就形成勢了,其他仗就會勢如破竹般地獲勝。種子課上好了,生長課就會輕而易舉??梢?,“種子課理論”帶給了我們課堂改革的新方向。
急于表現(xiàn)對知識結果的了解,從而對知識的探究過程失去耐心,更別提好奇心了。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千萬要注意不要把“孩子”當“成人”。
支撐等量關系式理解的經(jīng)驗是一種可以概括為“互逆”的經(jīng)驗。而這種互逆的經(jīng)驗在學生的生活中十分普遍。比如從家向東走到學校,那么,從學校向西走回到家;上坡走到學校,那么走下坡回到家;等等,這些關于“互逆”的經(jīng)驗支撐了學生對等量關系式的理解。
而支撐等式性質理解的經(jīng)驗是一種可以概括為“守恒”的經(jīng)驗。比如一支隊伍可以因為間隔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長度,但其人數(shù)不變,由此體會到長度變了但數(shù)量沒變,或者對同一對象雖然形態(tài)變了,但重量沒變等,但這還不足以支撐對等式性質的理解,當學習個體的守恒經(jīng)驗從關于一個對象發(fā)展到兩個或多個對象之間后,意義就不一樣了??墒菍W生對這種“守恒”經(jīng)驗卻很少。從而使得學生在某段時間習慣于用等量關系式解方程,而在之后的又一段時間內(nèi),習慣于用等式性質來解方程。這需要我們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允許孩子采用不同的解題依據(jù),而不是想當然地省略某個階段。
總之,讀了《種子課》這本書,給了我們對課堂、對學生又有了一次新的認識和啟發(fā),我們愿再次細細地讀,慢慢地品——《種子課---一個數(shù)學特級教師的思與行》,在名師的指引下,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水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十三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小種子》,這本書講的是一粒小種子長成巨型花的故事:
秋天來了,一粒小種子和其他的種子一起隨著秋風四處飄蕩,期間它歷盡挫折,度過了各種危險,它穿過熾熱的陽光,飛過寒冷的冰山、遼闊的大海、干燥的沙漠,從小鳥、老鼠的口中逃生,生根、發(fā)芽、開花,躲過孩子們的踩踏、采摘,最終長成了一棵巨型花。
讀完這個故事我更要向小種子學習,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堅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十四
教育家蘇霍母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技巧和全部的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高尚純潔的愛是教師和兒童之間的一條通道?!蹦鞘裁礃拥摹皭邸辈欧Q得上“高尚純潔”呢?我覺得,“適合”即是“高尚純潔”。其實,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座快樂的城堡,每座城堡都需要知識的鑄造。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我們,無疑就是幫助每個孩子用“知識”把他們自己的城堡建設的獨一無二。但所有的孩子需要的“知識”是不同的,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有層次,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為每個孩子量身選擇、傳授。
繪本中,安有著一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靜的水,靜靜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再去播種。當然,安的蓮花開得也是那樣美麗,那樣驚艷。其實,孩子就是一粒千年蓮花的種子,等待著適合的陽光雨露的恩賜,“可是我拿什么送給你,我親愛的孩子?”這是各位家長和老師們一直冥思苦想的問題。因為時間總是那樣白駒過隙,我們都希望在你那燦爛的時光,給你童年的幸福,讓我們的愛與智慧和你同行,共同成長。
首先,我們教師不再是成批生產(chǎn)的“工程師”而是個性凸顯的“裁縫”。教師是工程師,幼兒是沒有生命力的鋼鐵,幼兒在教師的拿捏下成為一模一樣的零件。在這個彰顯個性的時代,我們成了“裁縫”,量體裁衣,因材施教,傾注畢生所學,為幼兒在童年做一件終身受益的“衣服”。
其次,各位家長也要有點“虎媽”“狼爸”的精神,讓孩子從小明白“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雖然現(xiàn)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但并不意味著“物以稀為貴”,因此適當?shù)胤攀?,適當?shù)乃ご?,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更是是一筆獲益匪淺的財富。
或許,我們的孩子是鐵樹,不開則以,一開驚人;或許,我們的孩子是梅花,只有在適宜的季節(jié)才會凌寒獨自開;或許,我們的孩子是大器晚成,大智若愚……探索那教育的真諦,靜靜等待那一朵朵花開吧!時間就在我們用心走過的。每一天內(nèi),時間就在我們執(zhí)著守望的童年里。要相信,為了孩子們微笑的花朵盛開的剎那,我們?yōu)橹ジ冻?,去努力的一切都是值得的?/p>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十五
當翻開第一頁,看到俞正強老師用“蒔也若子”、“置也若棄”來形容種子課時。我有點迷茫,于是我?guī)е闷嫘睦^續(xù)往下閱讀。當讀到“種子課:用生長代替重復”時,我似有所悟。書中提到,在課時與課時之間,知識是可以遷移的,比如學習了厘米進行度量后在學習用米來度量就更簡單了,因為彼此之間有類似的結構。而小學生的這種遷移能力,正是我們教師需要培養(yǎng)的能力。
有時我會苦惱,為什么總有學生在課上不認真聽講,甚至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于是,我只能把不好好聽課的學生模式化地訓一遍,但是訓多了,非但沒有效果,學生的意見也會很大。那該怎么辦呢,我就想通過俞正強老師的種子課,看看他是怎么處理的。原來要避免學生上課“搞怪”,一要做到讓學生喜歡自己,二要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那怎么才能做到又要學生喜歡自己,還能喜歡上自己的課呢?那就是老師要多聽聽學生的話,從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當與學生在思考問題上發(fā)生了分歧,不要太快去否定他,而是讓學生通過別的方面彌補他所不知道的缺陷。數(shù)學這門課程,知識點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lián)性。在小學數(shù)學階段這種關聯(lián)性,往往表現(xiàn)為生長的特質。這種生長,又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關聯(lián),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所以,要實現(xiàn)教學生動化,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來組織教學。
那同樣在一個班上課,同樣的環(huán)境,同樣的老師,為什么總有個別學生練習會出錯一大片,為什么有些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困難?這些困難是怎么發(fā)生的呢?于是,我會把一兩個同學叫到辦公室,讓他當著我的面做數(shù)學題,比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是多少這一類的題目,我比4多3,學生便能算出來,知道用加法,但反過來,4比我多3,顯然用加法是不對的,但學生會習慣性的看題目上的多這個字。從學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得出,顯然他沒有理解透徹,還沒理解題目,就直接提筆作答,這種情況在許多數(shù)學學困生中常見。通過讀了俞老師的書,我理解到需要變化思路,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開始,利用身邊的文具,以及借助拍手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直觀感受數(shù)目的比較,培養(yǎng)數(shù)學的思維習慣。
葉圣陶老師說過:“受過教育的人的確跟種子一樣,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發(fā)育,自己成長的;給他們充分合適的條件,他們就能成為有用之才”。因此我們作為護花的園丁,要給予他們愛與關懷,讓孩子們在主動中發(fā)展、在成長中完善!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十六
《種子課》這本書幾年前就買來看過的,在平時的教學中讓我越來越感覺到每一單元的起始都很重要,所以本學期又拿起這本書看起來。
聽過俞正強老師的很多視頻課,給人的感覺是他教學語言詼諧、風趣,寓教于樂,深受孩子們的喜歡。雖然他的風格,我是學不來,但我認為他的一些理念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這本書主要分為上篇和下篇,上篇基本上分享給我們的是關于課,下篇分享給我們的是關于人(學生和教師)。
種子課,生長的課堂,如果將某一知識系統(tǒng)作為一棵樹,那么這棵樹的生產(chǎn)過程表現(xiàn)為若干節(jié)課,那么一定有一些課需要“蒔也若子”,充分理透脈絡,一定有一些課可以“置也若棄”,讓學生充分自主.“蒔也若子”的課通常處于起點和節(jié)點,謂之“種子課”?!爸靡踩魲墶钡恼n通常處于點與點之間,謂之“生長課”。
種子的力量在于生長,在小學數(shù)學中,每一塊知識都可以描述為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過程,這個過程具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如果將這種內(nèi)在的聯(lián)系不可斷絕視為生命過程,那么種子課的提出和實踐就不是不可理解,而是可以改善我們的數(shù)學學習。
以《克和千克》為例,課前先讓孩子們稱一稱身邊的一些物體,再掂一掂,積累一些生活經(jīng)驗,課中又讓他們感悟1克和1千克的重量,課后又讓他們到生活中尋找克和千克,估一估。在此過程中不是單純的記憶知識,否則久而久之會覺得數(shù)學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學生的學習便會缺乏生命的活力。為使學生有旺盛的生長力,我們教師應上好每一節(jié)“種子課”從一個系統(tǒng)的角度來思考,整體把握一個知識塊的前生今世及后延。這個過程一定有其發(fā)生的基點(知識與經(jīng)驗活動相連的關鍵點)、發(fā)展的節(jié)點(知識與知識相連的關鍵點)這些基點與節(jié)點可能就是我們的種子課。
教師教的是人,教師所生產(chǎn)出來的“產(chǎn)品”并不是流水線上生產(chǎn)出來的各種零件似的各種產(chǎn)品,教師的“產(chǎn)品”是活生生的學生,學生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是有生命,像一顆種子一樣,能自己發(fā)芽、生長,只是他們的發(fā)芽生長需要我們教師為其保駕護航,為其提供充足的養(yǎng)料和合適的生長環(huán)境。
為什么我們成人如此理直氣壯?因為我們認為學生是一張白紙,是等著我們?nèi)ッ枥L,可以任意涂鴉。事實上,現(xiàn)在的學生不再是“一張白紙”,在課外學習中往往不經(jīng)意間接觸了某一知識。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不同,接觸的信息量也不同,于是加劇了學生間的差異。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進一步做學情分析,在教學中嘗試縮小學生的個體差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如何持續(xù)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興趣激發(fā)一下是不難的,難的是持續(xù)激發(fā)。在教學中,不僅要在教學起始階段,采取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更下功夫的是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采取對策,應用各種手段,不斷給學生以刺激,增強學生由于過程消耗逐漸降低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我經(jīng)常會跟他們分享一些數(shù)學繪本、數(shù)學游戲。如這個超長的寒假,我給學生們推薦了一些有趣的數(shù)學游戲——翻拍游戲,學生興趣很高。教學設計如何精心選材,選擇的材料應是蘊含著序的,是一個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起點而后向上生長的。文中俞老師認為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序應該是這樣的:一在情境中感受數(shù)的不確定性,并且是有范圍的二、接受數(shù)學規(guī)定——用字母可以表示不確定的、有范圍的數(shù)三、理解相同的物體不同的數(shù)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四、不同字母間存在某種比較關系五、不同字母間的相差或者倍數(shù)的關系可以用其中一個字母式表示另一個字母。六、體會用字母表示和用字母式表示的區(qū)別。立足學生的認知經(jīng)驗,設問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讓學生逐步建立起新的知識結構,這是一個動態(tài)生長的過程。選材若沒有“立序”,沒有學生經(jīng)歷自主生長的動態(tài)過程,那也就失去了其實際教學意義,無法實現(xiàn)其教學目標。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通過案例分析我們課堂教學究竟怎樣做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教師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了。在選材方面,教師需不斷的加強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能的訓練。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樂于探究,在合作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绻麑W生失去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那數(shù)學則變成了學生最痛苦最害怕的事,我們教師應當盡可能避免此類事情的發(fā)生。努力做到讓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得成就感,興趣漸漸提高,這對今后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學生即種子,給以水分、陽光、雨露,才會有生長的力量,才會有花開的聲音,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修煉好自己,才能給學生清澈的水源,溫暖的陽光,甜甜的雨露。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課堂,對學生又有了一次新的認識和啟發(fā),使我意識到對于教師我們首先需要找到“種子課”,對于這種課還需精雕細琢,不怕浪費時間。種子課上好了,后面的課便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就有了生長的`力量。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十七
一顆種子,三種命運;一個關愛,多樣詮釋;一種教育,多種演繹。在教育的路上,迫于各種外界原因,我們有時候揠苗助長,像本;有時候過分寵溺,像靜… …毫無例外,無論哪一種所收獲的結果,都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題記
教育家蘇霍母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技巧和全部的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高尚純潔的愛是教師和兒童之間的一條通道。”那什么樣的“愛”才稱得上“高尚純潔”呢?我覺得,“適合”即是“高尚純潔”。其實,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座快樂的城堡,每座城堡都需要知識的鑄造。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我們,無疑就是幫助每個孩子用“知識”把他們自己的城堡建設的獨一無二。但所有的孩子需要的“知識”是不同的,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有層次,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保瑸槊總€孩子量身選擇、傳授。
繪本中,安有著一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靜的水,靜靜地等待著春天的到來,再去播種。當然,安的蓮花開得也是那樣美麗,那樣驚艷。其實,孩子就是一粒千年蓮花的種子,等待著適合的陽光雨露的恩賜,“可是我拿什么送給你,我親愛的孩子?”這是各位家長和老師們一直冥思苦想的問題。因為時間總是那樣白駒過隙,我們都希望在你那燦爛的時光,給你童年的幸福,讓我們的愛與智慧和你同行,共同成長。
首先,我們教師不再是成批生產(chǎn)的“工程師”而是個性凸顯的“裁縫”。教師是工程師,幼兒是沒有生命力的鋼鐵,幼兒在教師的拿捏下成為一模一樣的零件。在這個彰顯個性的時代,我們成了“裁縫”,量體裁衣,因材施教,傾注畢生所學,為幼兒在童年做一件終身受益的“衣服”。
其次,各位家長也要有點“虎媽”“狼爸”的精神,讓孩子從小明白“保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雖然現(xiàn)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但并不意味著“物以稀為貴”,因此適當?shù)胤攀?,適當?shù)乃ご?,對于孩子來說可能更是是一筆獲益匪淺的財富。
或許,我們的孩子是鐵樹,不開則以,一開驚人;或許,我們的孩子是梅花,只有在適宜的季節(jié)才會凌寒獨自開;或許,我們的孩子是大器晚成,大智若愚… …探索那教育的真諦,靜靜等待那一朵朵花開吧!時間就在我們用心走過的每一天內(nèi),時間就在我們執(zhí)著守望的童年里。要相信,為了孩子們微笑的花朵盛開的剎那,我們?yōu)橹ジ冻?,去努力的一切都是值得的?/p>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十八
故事從秋天開始,風把種子吹了起來,開始了風中的飛行。
在飛行的過程中,好多種子死掉了:一顆種子被太陽燒掉了;一顆種子落在雪山上,凍得不能發(fā)芽;一顆種子掉進海洋淹死了;一顆種子掉在沙漠里,又干又熱,不能發(fā)芽;大風停息,一顆種子被鳥吃掉了;冬天到了,種子們靜靜地躺在泥土里,可是一顆種子被饑餓的老鼠吃了;終于春天來了,種子們發(fā)芽了。
可是一棵小苗被野草搶走了陽光和雨水死了;小種子還沒發(fā)芽,這時才終于發(fā)芽了。孩子們出來玩,一棵小苗被踩斷了;小種子長出了三片葉子,旁邊的一棵小苗長了七片葉子了,還開了花,可是一只手伸過來折斷了那枝花,一個男孩摘了花送給了女孩。
夏天到了,小種子長成的樹苗不停地生長,長得“比人高了,他長得比大樹高了,他長得比房子高了”,終于,他開了一朵巨人花,人們,蜜蜂,蝴蝶都來看花。
終于又到了秋天,花瓣從巨人花上掉了,風越吹越大,巨人花的果莢打開了,“好多小種子彈出來,乘著秋風飛向遙遠的地方?!?/p>
繪本最后還有一篇上誼編輯部的導讀文章《從一朵小花看世界》,介紹繪本的文、圖以及孩子會有的感受,很值得父母們品讀。
整本書在我看來就是一篇華麗的生命之歌,雖然剛開始講的都是種子的悲劇故事,但并不讓人覺得沉重,而是對幸存種子的幸運感恩,等風停歇,仍然有很多危險,甚至等發(fā)芽,一棵野草,一只腳丫,一只手都足以毀壞一棵小苗。
而幸運的小種子,終于渡過了所有的危險關頭,漸漸長大,綻放出巨人般的花朵,在秋天彈出成熟的種子,開始新的一輪生命之旅。
和孩子讀書的時候,在風中掉隊的種子,似乎沒有多少惋惜和惆悵,但等到發(fā)芽,那樣的疼惜就會多一點,等到花開被摘,痛心就更多,孩子讀到摘花的時候都要打一下那只手,而等到小苗長大,開花,似乎也隨著花兒的綻放而滿心喜悅,等到再次的秋風吹起,伴隨的不是蒼涼感而是完整的滿足感,因為有那么多飽滿的種子隨風飄散。
孩子在讀到一顆小種子在冬天被小老鼠吃掉的時候問我:“那顆種子不安靜嗎?”我告訴她每顆種子都很安靜,只是那顆種子不幸被老鼠發(fā)現(xiàn)了。
每個人,每個生命,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更多的是因為幸運,因為被特別的眷顧;有些事情我們可以努力,還有很多的事情我們只能接受。孩子后來在一次畫畫的時候,特意畫了五棵小苗,但是劃掉了其中四棵,告訴我五棵中只有一棵活下來了。
也許也正因為這樣的幸運,生命才如此寶貴,更應該在生命中盡情地恣意生長和綻放,這樣到了秋天,在肆虐的風中,飄散的才不是悲涼而是完滿。
我們有一句俗話叫“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边@本繪本正是對這句話的'詮釋,但是兩者的意境還是有很大差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包含了太多對無常和人生短暫的嘆息,而《小種子》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感恩和禮贊。
穿救生衣的種子讀后感篇十九
這學期我拜讀了俞正強老師的《種子課》,寒假里我斷斷續(xù)續(xù)將書本讀完。看完之后,感觸很深。在這本書里面,記錄了一個數(shù)學特級教師的思與行。全書主要分兩塊內(nèi)容:一是種子課,生長的課堂。詳細講解了什么是種子課?如何上好種子課?二是種子課,為了每一個人的生長。強調(diào)了感悟學生發(fā)展,反思教師成長。而全書中,讓我感悟最深的卻是“破繭而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五個階段”章節(jié)中所提到的幾點內(nèi)容。下面我就針對這些內(nèi)容談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覺得是非常對的。學生們從小開始接受老師的教育,老師不僅傳遞知識,而且教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老師就像學生的父母,像學生的朋友,讓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走的更好。毋庸置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將有利于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教師成為自己專業(yè)發(fā)展的主體,就要求教師本人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確立發(fā)展目標,才能找出目標與自身現(xiàn)有條件之間的距離,思考縮短這一距離的途徑方法,并不折不扣地實施于行動。認識自己,影響著教師在自己專業(yè)發(fā)展進程中的行動方式,從而影響著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水平。因此,能否樹立正確的自我觀念,是影響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首要問題。
教師的改變要立足于中國教育的改變,為孩子而改變,但首先是為自己改變。教師改變著眼點就是學生,所以一切的改變都是學生的改變,改變學生什么,改變學生生命的狀態(tài),生命的欲求。改變的中心,或者說靈魂是什么?以美點亮學生的內(nèi)心,就是要激勵學生欲求美好事物。改變自己的目的是去接受學生,意味著教師必須去了解(研究)學生,必須順著學生所表現(xiàn)的種種可能性來改變自己原先準備的預案,從而去影響學生,而不是慣性的要學生跟著教師的思維走。因而,教師在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之前、之中或之后,應隨時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改變自己,從而使自己的影響吻合于學生的發(fā)展現(xiàn)實與潛在的發(fā)展可能性。這樣,就避免了在教學中一味要求學生適應教師,在學生適應不了的時候步入教學沖突的疾痼。
有這么一段話:“一個教師,教大學有大學的學識,教中學有中學的學識,教小學就只有小學的學識”。這句話說的正是由于老師長期從事教學,他的知識層面隨著時間的變化越來越局限,最后只停留在其日常教學層次上?!皫熣?,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么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會“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
“教而不思則罔”,教師成功的教學離不開反思,在日常教學中你有做到,教有所思,思有所改嗎?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是我們“不能改變的”,那么我們就要盡力去改變很少能的“我能改變的”那部分,嘗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改變自己的設計思路,在改變中尋找突破,在改變中尋找創(chuàng)新。人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須有一桶水。”躺在原有的知識上,光有奉獻精神的老師,未必就能成為一個好老師。所以我們要多學習,多反思,學習別人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習別人課堂教學中好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精彩的教學設計,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且加以改正,我想只要能夠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教師這條路上,知道自己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但看完《種子課》這本書后,讓我覺得我對數(shù)學教學、對學生教學學習有了更多的啟發(fā),值得我細細地讀,慢慢地品。書上的點點滴滴,讓我不斷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充實自己、反思自己,讓我慢下步伐,精心設計教學、悉心呵護種子、靜待開華結果。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410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