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一種思考和反思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在撰寫總結時,要注重客觀、全面地評價自己的工作和學習。范文中的總結結構和表達方式不同,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寫作模式和方法。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一
摘要:文化自信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下文化自信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在現代化背景之下當今中國的文化自信的靈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自信及其現代化對于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意識的增強有著極為深切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文化自信;文化認同;現代化;核心價值觀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于自身文化的充分認知與對自我發(fā)展的充分肯定,這有利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積極發(fā)展。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靈魂,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背景下,中國文化自信主要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理論的文化自信。其中“外化”表現為道路、理論、制度三種自信,“凝練”為價值觀自信。
構成文化自信的因素是多元的,文化自信的表現也是多方面的。新時代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其主體內容源于優(yōu)秀的傳統(tǒng)中國文化、華夏文明對人類文明做出的重大貢獻、中華幾千年文明的輝煌歷史、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的成就、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的成就。這種文化表現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包容姿態(tài)。她是對自身歷史文化發(fā)展的理性認知,對本民族現有文化成就的尊重與以其文化表現出來的自豪感,對當下文化發(fā)展道路的清晰認識,對自身文化創(chuàng)新能力與發(fā)展?jié)摿Φ年P注與自信,這些都是構成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與關鍵所在。價值觀的正確樹立是形成文化自信的關鍵因素,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在文化自信系統(tǒng)構成中更具核心意義,對文化自信的諸多構成因素與維度具有統(tǒng)攝意義。
對文化自信現代化的探索對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現代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至關重要,有利于區(qū)分傳統(tǒng)的文化自信與新時代背景下的文化自信,更有利于掌握文化自信現代化的發(fā)展脈絡?,F代化進程研究表明,社會現代化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歷史過程,其社會文化也隨著這一歷史進程得到不斷的現代化。比如在近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帶動下,以工業(yè)革命和信息革命為主要形式,社會現代化構成了一個連續(xù)不斷的歷史過程,社會文化也隨之走向現代化進程。對于我國來說,現代化就是傳統(tǒng)的中華民族文化適應現代工業(yè)文明社會發(fā)展走向現代化的轉變過程。由于社會形態(tài)的變遷而導致人們對文化的認知、以及對自我文化的心理認同發(fā)生的變化,當下文化自信的現代化也就表現為文化認同與文化認知意識的現代化。換句話說,現代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即表現為社會文化對發(fā)展變化了的社會現實的真切觀照,同時也表現為隨著社會形態(tài)的歷史變遷在一代一代地得到傳承、發(fā)展和弘揚,并被賦予新的時代內容。
近年來國內掀起對文化自信研究的熱潮,學界普遍認為文化自信應該是建立在對自身傳統(tǒng)文化認知基礎之上的。當前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的探索與研究首先基于對悠久和燦爛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認知,也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實踐,還基于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的指導。孟睿在《歷史與現實中的中國共產黨文化自信分析》一文中講到我黨的文化自信具有特定的歷史方位、時代意蘊及話語環(huán)境。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正確的價值觀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構成因子,將文化自信的基礎定義為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事業(yè)和目標的理解,文化自信的基調則是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及美好未來的前景?!爸袊伯a黨的文化自信具有持續(xù)性、開放性、基礎性和現實性特征。在表現形式上,中國共產黨文化自信主要通過文化認同體現文化自信的知性內容,通過文化自覺體現文化自信的理性意向,通過社會生活體現文化自信的現實要求,通過對外交流體現文化自信的世界關懷?!币灿袑W者認為,文化自信的生成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文化認知是前提,文化交流是條件,文化話語權的掌握則是關鍵,文化發(fā)展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石。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社會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在歷史中長期積淀形成的。這是不僅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認識事物、展現自己、融入世界的基本媒介,還是這個國家、民族的集體思維方式以及道德品格修養(yǎng)的基本體現。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與人文環(huán)境中形成的結晶。因此有的學者將文化自信定義為,一個民族或國家在應對時代變革時保持自我發(fā)展立場與應對世界潮流的標識,即對自我文化的價值和歷史傳統(tǒng)有充分的自我認識與肯定,又對當前的文化狀態(tài)有理性的認知與對自身文化發(fā)展擁有堅定的立場。也有學者認為,文化自信是人在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滿足之后表現出來的一種自我高度認可的狀態(tài),是民族文化心理認同的必然結果。文化自信是一種主體心態(tài)、價值訴求和精神生活質量的新向度,是人的一種深度發(fā)展,是人在文化上增進自我、擴展自我的表現。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對于自身文化的發(fā)掘、學習、掌握程度以及在發(fā)展過程中對文化的利用程度,文化指導其生產生活的力度來定的。不僅僅是在于文化的歷史以及過去對于人類發(fā)展的貢獻,也要看當下對于促進生產力發(fā)展的作用,及其對自身文化的深度認知結果及其心理認同程度來決定的。
真正的文化自信需要源遠流長的文化根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近代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歷史基礎上的,具有充分客觀依據的文化自信。中華幾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當代中華文化自信的根基,是文化自信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從先秦到明清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同時也不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自秦漢以后,中華文化發(fā)生一系列新變化。儒家以其中庸中正、克己復禮的價值訴求而受到封建統(tǒng)治者的重視和推崇,思想文化與政治文化不斷結合,尤其是借助于科舉制度,儒家文化不斷被制度化,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也成為社會穩(wěn)定的文化力量。與此同時,地位有所弱化的其余諸家思想學說也并沒有真正被禁絕,而是以更加廣闊的發(fā)展方式,“淡定”地在自己的空間里從事著自己的文化活動。普通的下層民眾既接受儒家的教化、又接受“百家”的熏陶,也有著自己的民間信仰。這些都是中國文化自信根本原因。
除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外,在新中國建立以后,中國綜合國力在不斷提升。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以后我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得到極大的發(fā)展,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雖然出現了一些問題和歷史發(fā)展的曲折,但在此同時我們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升空,第一顆原子彈實驗成功等等,等等。這些都為鑄就近現代中國新的社會文化自信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存在條件,標志著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極大提升,成為這一時代國民文化自信的根本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政治、軍事、科教文衛(wèi)均在飛速發(fā)展,中華民族又重新屹立于世界先進文明發(fā)展之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富起來走向強起來,民族文化自信心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增強。
一個國家的文化自信程度,一方面可以從這個國家的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對其國家文化發(fā)展的關心程度來體現。一個民族越有文化自信,就越關心本民族的根基和發(fā)展問題,這個民族就會越能繁榮昌盛;一個國家越有文化自信,這個國家的人民和它青年就越關心國家的發(fā)展道路、發(fā)展方針、發(fā)展現況,這個國家就會越發(fā)強大。同理,民族和國家越發(fā)繁榮,綜合實力越發(fā)強大,其國民和青年的文化自信必然會越發(fā)增強。新時代背景下的中國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對國家、民族的認同和歸屬感,是中華民族精氣神的凝聚和具體體現。在當代的中國高校,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生中入腦入心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廣泛傳播,體現著高校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深切的認同和自信。
從國家民族的高度來看,一個國家越有文化自信,就越重視其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的發(fā)展和繼承,這種傳承與發(fā)展則更多地體現于對青年學生的教育和引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發(fā)展觀。如果一個國家生產力上去了,青年學生的思想文化卻滑坡了,那這個國家就不是一個有文化自信的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新時代,開啟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新征程,黨和國家在高校大學生中大力傳播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展現的就是一種高度的文化自信。這樣的文化自信教育與引領也必將給學生們帶來極大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動力。
青年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新時代背景下文化自信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青年大學生的文化自信不僅僅表現為一個民族對自我的文化認知和認同的心理層面,更多表現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民族的發(fā)展水平。文化自信與價值觀內在相聯,青年大學生的任何文化都承載著一定的價值觀,是他們所具有的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從青年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層面理解文化自信,即是一個國家民族對本民族文化現象的總體概括和本質透視。青年大學生的文化自信要以文化自覺為基礎,根本就是其核心價值觀自信。在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應該表現為國民特別是青年一代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在高校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和引領中我們需要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增強學生從人類情懷、人類解放、共同理想、遠大理想等視角的高度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正確處理好“中國特色”與“社會主義”的關系,大力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參與和支持國家發(fā)展和提高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這是增強和提升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
青年一代和高校大學生是文化自信的主體,這就要要求大學生在清晰地認識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先進文化充分認同和肯定,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先進文化的強大生命力擁有堅定的信念,并積極傳承、弘揚和創(chuàng)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先進文化。
首先要培養(yǎng)大學生自覺主動地了解和認識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習先進文化,深入學習和研究傳統(tǒng)文化精髓及其作用,正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大學生在正確認識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先進文化的基礎上,要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價值充分肯定和引以為豪,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高度認同。培養(yǎng)大學生堅定正確的民族文化意識。在全球化潮流的面前,引領大學生正確地對待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的關系,開放包容的批判吸收外來文化,堅信民族文化的發(fā)展方向。
還要引領當代大學生積極踐行文化自信行為。文化傳承、文化弘揚、文化創(chuàng)新都是文化自信的表現。大學生在多元文化沖擊的背景下,選擇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弘揚和創(chuàng)新,選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予以踐行,積極參與文化交流活動,都是文化自信行為的體現,對文化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9.
[2]張海洋.中國的多元文化與中國人的認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3.
[3]孟睿.歷史與現實中的中國共產黨文化自信分析[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7(1).
[4]張雷聲.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思想理論教育.2012(01).
[5]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質量的新向度[j].齊魯學刊,2012(2).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二
中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他的源頭可以一直追溯至鴻蒙未開,天地未分之時,就是在這片黃土地上,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足以令世界驚嘆的文明。孤城絕塞,氣勢磅礴的萬里長城,聲勢浩大,威嚴聳立兵馬俑;有形象生動的甲骨文,有龍飛鳳舞的狂草;有筆直端莊的正楷,有流暢連綿的行草;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中國還有著一套龐大的禮儀,科舉,官員制度,這種種的一切,讓我們享有著數千年的輝煌歷史。我們也因此逐漸產生了自負干。
然而,所有的驕傲,所有的自負,都伴隨著炮火聲被擊碎,被摔破,那些所謂的五千年文明,在面對敵人的刀鋒時,竟是如此不堪一擊,那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幅幅珍美的畫卷,被肆意扔擲于地上,踩在腳底,好像我們的文明也被踩在了腳底,陷入沉睡。
我們不禁回想:“我們,做錯了嗎?”
于是開始廣開言路,大招大攬,不斷學習和借鑒外國文化,但是我們又回首發(fā)現,自己究竟成了什么樣子?這邊一塊,那邊一點,中國人的意志也逐漸開始模糊,文化的輝煌好像離我們又遠了一點。那種屹立于世界之巔峰的自信,不見了。
丟失了。
他們?yōu)榱俗非蠖非?,身上那種身為禮儀之邦,天朝上國的自信,那種自付不會輸給任何人的自信,好似被我們遺棄了。
如今的中國,文化亂象,急需尋找一支主心骨,作為文化融合的主體,這時候,我們理應高昂著頭顱,露出不言而喻的微笑,然后洪亮的說道:“選中國文化!”
理應如此。
只有當我們內心重新擁有那種以一持萬的'自信之時,中華民族,華夏文明才有可能回到五千年前那,原本屬于我們的寶座上!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三
從不斷促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與其傳統(tǒng)文化有著密切關系。豐厚的、創(chuàng)造過輝煌歷史的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據。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我們的祖先以其特有的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這是我們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是失去生命的歷史文物,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動地傳下去的“傳家寶”,而是取之不盡的文化富礦。當前,它仍然存在于人們的現實生活和心靈世界里。我們不僅要從中汲取文化滋養(yǎng),而且要努力促進其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讓這份遺產煥發(fā)新的生命力,成為當代中國文化肌體的重要內容。所謂創(chuàng)造性轉化,是指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時代價值的內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所謂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是指按照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為其增添新的內容。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有利于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
從正確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巨大成就中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和巨大成就,不僅增強了中國人的社會主義信念,也使世界上向往社會主義的人們增添了信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它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文化體現,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起著引領和推動作用。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不斷推進和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也在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特別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確立,我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fā)展道路,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fā)展,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也是當代中國人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經過長期探索,從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開始,我們形成并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在全國興起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潮?,F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正在轉化為人們的自覺遵循和行動。這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價值觀自信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四
我們是號稱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號稱是唯一一個文脈和人脈都沒有斷絕過的文明,在文化方面我們曾經是自信甚至自大的。1840年那場戰(zhàn)爭以來,我們先是被動的被文化殖民、文化侵略,后來自己主動打倒孔家店,甚至自愿、主動接受文化殖民。
中華文化真的應該被打倒、被拋棄嗎?遙想五四時期,對中華文化批判得最厲害的魯迅、胡適等諸先生恰恰是對中華文化研究得很透,愛得最深的。我們必須繼承先輩們的遺志,重拾文化自信,為中華文化的復興而努力。
擯棄殖民心態(tài),樹立文化自覺,重拾文化自信,是讓中華文化大放異彩的前提條件。
如果說曾經的文化殖民是被動的,是為了救亡圖存,現在的文化殖民則是主動的,是慣性思維,是崇洋媚外。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們主權獨立了,經濟獨立了,不再是殖民地,沒有亡國亡種的危險,但是卻有亡文化的危險我們的文化殖民的心態(tài)不減反增。以我這種非外語專業(yè)、外語學得很差的人為例,在讀書期間,花在學習英語的時間比任何學科都多。
扎根基層,深入群眾,加大交流,走向世界是中華文化大放異彩的重要手段。
大放文化的無窮魅力在于文化是活的,生動的,是融入人民的生活中的。中華文明要大放異彩必須把文化的根深深扎進人民的生活中,植入人民的心理。中華文化絕不僅僅是陳列在博物館里的文物,不僅僅是長城冷冰冰的石頭,不僅僅是故宮等無聲的建筑,而更多的體現在群眾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在“按照穆斯林規(guī)矩宰殺”的牲畜的過程中,在農村播放的“壩壩電影”的銀幕上。
文化也不能只是少數“文人騷客”的玩物,而是“百姓日用而知”的常識。文化的光彩不僅僅體現在莫言等作家的小說里,不僅僅體現在一兩個冷冰冰的獎杯上。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寫作根植于人民的生活,因為他的小說是對人民喜怒哀樂、中華民族的苦難最真實的記錄。莫言的小說放出的光彩不僅僅是文學的光彩,更是人民的光彩。
文化不僅要走“下”去下到人民群眾中間去;還必須走“進”去走進人民心理去;更需要走“出”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文化走出去必須反對文化帝國主義心態(tài),我們絕不能如美國等國家一樣,抱著文化侵略的傲慢態(tài)度走出去,而是應該以一種平和、和平、理性、謙虛的態(tài)度,本著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態(tài)度走出去。
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統(tǒng)一標準是中華文化大放異彩的長期保障。
文化的光彩不能僅靠自覺,靠宣傳,更為根本的是應該有制度保障。從小國馬來西亞到大國俄羅斯,從文化相對弱勢的俄羅斯到文化強國法國,無一不從政策制度上對自身的文字、文化加以保護。法語與英語同宗同源,同屬印歐語系,尚且知道保護自己文化的純潔性,我們對網絡語言、英語的入侵不能坐視不管。
英語成為強勢語言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在于其有標準化,統(tǒng)一化的考試從國際標準的雅思、托福到國內的cet、pets。新東方、英孚、環(huán)球雅思……這些培訓機構之所以能門庭若市,就是因為有考試這個標準。有了這個標準就可以通過市場的方式吸納社會資金、人才來幫助英語傳播文字和文化。有了這些標準,這些企業(yè)融資的融資,上市的上市,成為文化產業(yè)化運作的典范。盡管這些培訓機構本身沒有傳播多少文化,但是它們卻傳播了文字,為文化傳播打開了通道和可能。我們?yōu)橛⒄Z制定了統(tǒng)一的考試標準,偏偏沒有為自己的漢語制度一個標準化的考試標準,這不能不說是這個國家的悲哀。
中華文化是最文明、最平和、最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之一,讓我們一起學習中華文化,踐行中華文化,傳播中華文化。讓我們自信大方大聲地告訴世界:我們來了!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五
從不斷促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
創(chuàng)新
性發(fā)展中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與其傳統(tǒng)文化有著密切關系。豐厚的、創(chuàng)造過輝煌歷史的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據。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我們的祖先以其特有的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這是我們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是失去生命的歷史文物,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動地傳下去的“傳家寶”,而是取之不盡的文化富礦。當前,它仍然存在于人們的現實生活和心靈世界里。我們不僅要從中汲取文化滋養(yǎng),而且要努力促進其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
性發(fā)展,讓這份遺產煥發(fā)新的生命力,成為當代中國文化肌體的重要內容。所謂創(chuàng)造性轉化,是指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時代價值的內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所謂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是指按照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為其增添新的內容。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有利于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從正確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巨大成就中樹立和增強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和巨大成就,不僅增強了中國人的社會主義信念,也使世界上向往社會主義的人們增添了信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它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文化體現,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起著引領和推動作用。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不斷推進和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也在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特別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確立,我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fā)展道路,即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fā)展,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也是當代中國人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經過長期探索,從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開始,我們形成并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在全國興起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潮?,F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正在轉化為人們的自覺遵循和行動。這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價值觀自信和文化自信。
怎樣增強文化自信要點
如何樹立文化自信論文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六
廣大團員青年們、同學們:
“洋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歐美等西方國家的節(jié)日,“洋節(jié)”主要有:2月14日情人節(jié)、4月1日愚人節(jié)、10月31日萬圣節(jié)、12月25日圣誕節(jié)等?!把蠊?jié)”還在一些商家的熱捧中,成了促銷熱賣的噱頭,很多人并不了解節(jié)日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導致盲目、跟風、被動的過這樣的`節(jié)日。
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文件要求,“實施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內涵”。
我們要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體現自身文化特色,彰顯華夏文明悠久厚重的歷史,自覺抵制過“洋節(jié)”,過好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守護我們的民族傳統(tǒng),保持我們的文化基因,認同并支持中華民族復興大業(yè)。這是每一個華夏子孫對民族、對傳統(tǒng)、對文化的尊重。
在此,旅商共青團向廣大師生提出倡議:
1、堅持文化自信心,弘揚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向我們身邊的朋友及親人宣傳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做傳統(tǒng)文化的踐行者、傳承者。
2、理性思考,拒絕被動過“洋節(jié)”:理性地看待西方節(jié)日,不盲目仿效、不跟風、不媚外、不組織、不參與圣誕節(jié)的聚會與狂歡;不轉發(fā)與“洋節(jié)”有關的短信、微博、微信。不以過節(jié)為名,在校園內懸掛與圣誕節(jié)相關的裝飾物品;不互贈與“洋節(jié)”有關的禮物,如平安果等等。
3、廣泛進行中華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的系列宣傳介紹,向學生宣傳不過“洋節(jié)”的理由;各級團組織通過微信、短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拒絕過“洋節(jié)”,倡導民族文化深入家庭,號召家長不帶孩子參加平安夜活動、圣誕節(jié)聚會等。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每個民族都有其傳承的節(jié)日,這是民族凝聚力的維系。在此,我們呼吁大家拒絕“洋節(jié)”,從我做起,傳承文明,過中國節(jié)!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七
自信是一種獨特的力量,讓我們有信心向前邁進。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摘要我國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功能優(yōu)勢。要最大程度發(fā)揮和利用好這項功能,政治理論課教學應以強化主流文化、整合傳統(tǒng)文化、正視西方文化為主要手段才能切實培養(yǎng)起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關鍵詞政治理論課教學大學生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
高校政治理論課是當前我國對大學生群體宣傳進步文化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主陣地與主戰(zhàn)場,它包括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五門必修基本課程。政治理論課不僅系統(tǒng)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與馬克思主義教育,而且對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也起著重要作用,是培養(yǎng)全球化背景下當代我國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很多高校的實際教學中,政治理論課往往只突出和注重思想政治在教育方面的作用與功能,對于它文化素質教育方面的作用與功能往往被忽視。本文擬從政治理論課對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方面的功能入手,重點探析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文化素質如何通過政治理論課教學來培養(yǎng)。
1政治理論課教學對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功能
當前我國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存在令人擔憂的弱化趨勢。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來自西方的文化學說、理論、觀點、人物紛紛利用各種機會在中國粉墨登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改變著中國普通百姓的文化觀念,在接受新事物較快的大學生群體中這種影響或改變更甚。在2003年一次中國文化名人評選活動中,歌星王菲和已故影星張國榮與魯迅、老舍、巴金、錢鐘書等文學、文化大師共同入選,足見當前國人對文化價值的評判、對文化理想的追求、對文化自覺的認知已經發(fā)生了深刻變化。與此同時以美歐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政治經濟支撐下,利用互聯網等各種渠道向中國擴大影響力。他們以功利的務實主義為基本特征的文化價值理想,很容易誤導、誘導我國民眾用極端挑剔、苛刻的眼光去審視、放大自己的不足與問題。長此以往,我國民眾、特別是青年學子們對自己文化產生不自信、不認同,最終變得美丑不分、是非不明,不加取舍地一味追求西方文化中的價值觀、自由觀和民主觀。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自然會被摧垮。
面對嚴峻形勢,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對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讓大學生自覺抵御西方文化攻勢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政治理論課本身也具備這一功能。首先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大學生的專業(yè)文化素質教育存在目標與任務的一致性。政治理論課主要是引導、幫助大學生在面對社會、人生等問題的時候知道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解決問題。而文化素質教育在于讓大學生通過學習文化知識、接受特定文化環(huán)境熏陶、進行社會文化活動與實踐,來全面提高大學生各方面素質,保證其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大學專業(yè)的文化素質教育盡管重點、性質不同,但都可以幫助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個體,這個個體自然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覺性與文化自信力。其次政治理論課教學在內容上與大學生專業(yè)文化素質教育是相融交叉的。在當代大學生的文化素質中,最重要的已不是各種不同的專業(yè)素質,而是人文素質。所謂“做學問前先做人”即是這個道理。
2政治理論課教學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手段
2.1強化主流文化
在當前全社會掀起構建和諧社會的熱潮中,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民族基石、以改革開放為時代精神、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國主流文化的內核??傮w而言這一主流文化內核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與愛國主義為主流形態(tài),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在當前社會現實中,多元文化的出現與興起強烈沖擊著主流文化的地位。部分大學生在多元文化的挑戰(zhàn)、沖擊和侵蝕下難以經受誘惑,不時出現懷疑和否定主流文化內核的思想行為,使大學生信仰危機在社會轉型期表現得較為嚴重。如果任由這種局面存續(xù)下去,和諧社會、主流文化的根基必然會遭到危害。有鑒于此,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必須旗幟鮮明地抵制反馬克思主義的文化和思想,強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表征的主流文化內核及其地位。
在強化主流文化過程中,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者完全不用遮遮掩掩、扭扭捏捏,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理論宣傳優(yōu)勢理直氣壯地用主流文化激發(fā)大學生勇于參與和諧社會構建的熱情、鼓勵大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理想、培養(yǎng)大學生對主流文化的自覺性與自信力。對此,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者可以首先主動切入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難點、熱點問題,通過闡發(fā)理論和論證實踐來增強主流文化在解決相關問題方面的說服力。然后以形勢政策教育切入大學生思想實際,通過解決大學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困惑、盲目、浮躁、彷徨等問題來增強主流文化凝聚力。再者,在大學生所鐘愛的互聯網上狠抓主流文化信息建設,加強多媒體、互聯網應用和管理,挖掘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多媒體數字引導功能,全方位、多層次營造健康、積極的校園網絡環(huán)境,讓它成為宣傳主流文化的新陣地。最后要在有機統(tǒng)一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過程中,對學生的個性差別予以重視,以主流文化的共性吸納、包容個性,使主流文化成為所有大學生的精神家園。
2.2整合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的基礎,亦是我們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想寶庫。然而,在西方文化蜂擁而入的今天,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傳播與普及中優(yōu)越性漸失,發(fā)展動力嚴重不足。因此,政治理論課教學有責任挑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部分在大學生中傳播、普及。在大學生于政治理論課上領略和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他們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尊心自然能得以增強。具體而言:
首先,政治理論課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掘和利用傳統(tǒng)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道德資源、思想資源與教育資源。當代大學生身處社會轉型期,對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了解表現得極為迫切。在此前提下,整合并向大學生介紹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道德元素勢必正面影響他們的意識、思想與行為,非常有利于他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比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傳統(tǒng)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遠大理想等等都是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可以利用的活生生的好素材。
其次,在利用優(yōu)質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同時,要特別注重為傳統(tǒng)文化賦予時代精神內涵和意義,即傳承歷史、面對現實、走向未來。當前,大學生孝敬父母、忠誠祖國、尊重師長等思想意識有逐漸淡化的趨向。對此,傳統(tǒng)文化中的百善孝為先、忠君報國、尊師重道等思想內容有必要與時俱進、加以更新,填充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內涵。這也為政治理論課提出了有關孝順、忠誠、誠信等新的教學內容。因為只有在思想穿透力較強的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才能讓大學生重拾傳統(tǒng)文化的要義與精義,并從中培養(yǎng)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最后,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引導和幫助大學生自覺地堅持批判地繼承傳統(tǒng)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數千年發(fā)展歷程中,深受封建小農思想和宗法制度的影響,具有難以改變的狹隘性和保守性,對當代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建立有百害而無一利。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在運用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時,不僅首先自己要正確區(qū)分糟粕與精華,更重要的是引導大學生擇善而從之,提高他們在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中明辨是非的道德判斷力。
2.3正視西方文化
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國家以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上的國際優(yōu)勢,經常以人道主義為幌子推行西方式民主、自由價值觀念,公然挑戰(zhàn)和試圖取代其他國家和民族符合本國家和民族國情的、歷史形成的意識形態(tài)。在西方文化和價值觀侵蝕和影響下,我國社會上日漸盛行實用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與我國經濟發(fā)展與政治穩(wěn)定相違背的思潮,有的時候這些思潮在年青學子當中尤為泛濫。在校大學生受此影響的幾率和程度也越來越高,直接干擾和破壞了他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有鑒于此,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對西方文化有正確的認知與對待,讓他們在吸收西方優(yōu)秀物質文化成果的同時,也能有效抵制與我國國情不相符合的那些文化侵害,提升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的鑒別能力和對本國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力,這是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關鍵手段。
為發(fā)揮和利用好這一手段,政治理論課教學要特別注意為大學生拓展視野,讓大學生能夠自主地判斷如何理性對西方文化進行吸收和批判。讓大學生建立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去吸收西方有價值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資源,這是文化自信的表現;同時也讓他們形成一種謹慎的意識去批判西方對我國有害的文化糟粕,這是文化自覺的表現。因此,政治理論課教學要使大學生在充分認識中國近現代史基礎上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科學發(fā)展觀之于當前中國歷史發(fā)展階段的重大意義,使大學生能夠自覺、自信地站在本民族立場來揚棄西方文化。
3結語
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和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的今天,政治理論課教學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已經成為一項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深遠的時代課題。毋庸置疑,政治理論課教學在這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功能優(yōu)勢,關鍵是要以強化主流文化、整合傳統(tǒng)文化、正視西方文化為手段在教學中切實培養(yǎng)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培養(yǎng)新鮮血液、注入新的動力。
參考文獻
[1]王治邦.換位互動式教學法[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2—4.
[2]費孝通.費孝通論文化與文化自覺[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04—106.
[3]葉啟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文化自覺[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9—11.
[4]楊英法.文化圖強正相宜[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85—87.
[5]潘維.聚焦當代中國價值觀[m].北京:三聯書店,2008:1—3.
雄鷹翱翔藍天是因為它有不斷進取的自信心,猛虎笑傲叢林也是因為他有敢爭第一的自信心,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他們都具有不待揚鞭本自信的性格特點。
自信是一種精神,自信是一種境界,它像黑夜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你前進的道路,又像在茫茫大海上遠航船上的指南針,為你指點迷津,還像風雨之后的彩虹,讓你看到七彩的希望。
貝多芬,一位偉大的作曲家,當他在音樂事業(yè)的巔峰之時,突如其來的耳疾讓他進入無聲的世界,生活在一個完全沒有聲音世界里的他還能作曲嗎?面對人們的疑問,他自信這是命運的考驗,英雄是不應該像厄運低頭的,在強大自信力的推動下,他的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誕生了。
夏洛蒂·勃朗特,十九世紀的英國人。曾屢遭挫折和磨難,因為擁有不待揚鞭本自信的美好資質,她的小說《簡·愛》風靡世界百余年。
面對挫折我不學那躲避“暴風雨”的企鵝和海鴨,我要學那勇敢地、自信的、自由自在的海燕,因為大海永遠不會風平浪靜。
在我兩年的中學生活里,交織著汗水和淚水,激蕩著希望和失望,糾結著自信和盲從。
七年級下學期的幾次月考,我的數學成績宛如那午后的太陽,光芒不在,偶爾閃過的念頭中我也想過要放棄,因為許多人都是這樣的,但是我不相信成功與我無緣。
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付出,不見那位成功“天使”的微笑,卻只見失敗這顆“掃把星”嘲笑,不,我不能被失敗所嘲笑,我更不能被失敗所征服,我要振作,我要用我的實力證明給失敗看,我可以打敗你—失敗。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努力,我的數學成績得到明顯提高,八年級下學期的第二次月考就是證明,我深信,只要自信,我一定會成功的。
臧克家說“不待揚鞭自奮蹄”我要說不帶揚鞭本自信。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是史學家的自信。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這是偉人的自信。
“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這是革命者的自信。
自信能讓可怕的黑暗變成美麗的晨曦。自信能讓今日的弱小變成明日的強大。自信能讓我們這群少年從挫折走向成功,從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一、文化自信的基礎和源泉
文化自信是對本民族文化的信念、信心,體現的是民族精神狀態(tài)和凝聚力。我們文化自信的基礎和源泉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優(yōu)秀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歷史根基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創(chuàng)造了燦若星河的人類文明,留下了豐厚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崇高的價值追求,蘊含著頑強的奮斗精神,包涵著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諸多智慧。這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特有貢獻,也是我們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據所在。中華文化必定要走向世界,優(yōu)秀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在對外交流中的重要精神資源,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底氣所在。
(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快速發(fā)展是文化自信的現實依據
我們黨擁有高度的文化自覺,深刻認識到文化建設在一個國家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特別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來,從戰(zhàn)略高度和全局視野出發(fā),制定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戰(zhàn)略方針,出臺了許多促進文化繁榮發(fā)展的政策措施,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全面推進,文化產業(yè)加速發(fā)展。這些表明我國文化軟實力逐步增強,文化競爭力逐步提升,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
(三)當代中國發(fā)展的巨大成就是文化自信的最大本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當代中國發(fā)展的巨大成就,不僅極大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堅定了我們的道路、理論、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雖然與快速提升的硬實力相比,與歷史上中華文化在世界上曾經達到的高度、產生的影響相比,當代中國文化建設還有所不足,但當代中國的發(fā)展進步為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提升,積累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和精神能量,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最大本源。
二、堅定文化自信的現實意義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總書記的話強調了文化自信對于國家民族發(fā)展的深遠和現實意義。
(一)堅定文化自信,是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精神支撐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得新思想、新理念、新戰(zhàn)略。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必須堅定文化自信。中華文化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輝煌,包含著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生生不息、勤于奮斗的民族精神,體現著和諧寬厚、追求進步的高貴品質和人格。當前,我國社會格局深刻調整,利益格局更加多元,群眾思想和利益訴求更加多樣,在推進“四個全面”偉大實踐中,碰到的矛盾和問題會比以往更加復雜,這就需要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找到最大“公約數”,在不同社會階層中形成最大限度的思想認同和價值認同,從而凝聚力量,提供精神動力。
(二)堅定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要求
文化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民族的復興首先是文化的復興。在一個文化信念的荒漠上,立不起一個偉大的民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尋找到它的文化根基和價值支撐,它就是文化自信。正如總書記所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蔽覀儽仨殘远ㄎ幕孕牛瑘允匚覀冏约旱膬?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守住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和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前進路上的嚴峻考驗和艱難險阻,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堅定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理論、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礎
文化是影響道路、理論和制度最深層次的東西,它廣泛滲透于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文化自信是支撐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沒有文化自信,談不上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此外,文化自信也更深厚,一旦樹立起來,其影響將是深厚且長遠的。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我們能夠快速進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在這一進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當前,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的自信,就必須堅定文化自信。
(四)堅定文化自信,是文化交流中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保證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我們對外文化交流越來越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開放交流中,相互吸收和借鑒,同時又展現自己的文化特色與精髓。另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思想價值觀念也會借助這個平臺進行宣揚與傳播。在這樣的背景中,文化交流,也是文化的交鋒與激烈碰撞。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講好中國故事,重視運用中國文化向世界各國闡釋中國的主張和智慧。為此,我們必須有堅定的文化自信,以堅持堅守的從容,借助文化的翅膀,向全世界展現中國的形象,展示中國人的精氣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三、培育和堅定文化自信的途徑與方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基因、血脈和傳統(tǒng)。加快培育和鑄就真正的文化自信,關鍵是不忘本來、吸收外來、著眼將來。
(一)堅守自身文化認同,闡釋傳統(tǒng)文化內涵
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我國有著五千多年輝煌燦爛的文明史,有自己從未中斷的文化傳統(tǒng),留下了無數的文化寶藏。堅定文化自信,首先是堅守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我們要珍視中華優(yōu)秀文化,摒棄民族虛無主義,對傳統(tǒng)文化致以禮敬,并以之為自豪,并對中華文化生命力和文化發(fā)展前景有堅定執(zhí)著的信念。堅定文化自信,還要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挖掘和闡發(fā),深度挖掘傳統(tǒng)文化內涵和有時代價值的內容,充分展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淵源、發(fā)展軌跡、鮮明特色,準確把握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髓、價值理念,讓人民群眾樹立文化自信,自覺成為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主體。
(二)推動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培育和堅定文化自信,要善于做好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工作,讓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的生命力,符合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需要。做好創(chuàng)造性轉化,就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符合改革開放的社會特征,具有時代價值的內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時代內涵和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現代表達形式。做好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就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加以完善和拓展,為其增添新的內容,確保文化傳承的時代性、發(fā)展性和前瞻性??傊?,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讓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從中找到那些能夠體現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和主張,進一步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三)摒棄弱勢自卑心理,樹立正確文化心態(tài)
當今,全球經濟文化深度融合,堅定文化自信,必須立足世界性的視野,樹立正確文化心態(tài),應大力消除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勢心理和文化防御心理。首先必須拋棄文化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強盛的民族是靠否定自身而崛起的,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是靠虛無主義托起的。其次還必須摒棄文化弱勢心理。有的人不能正確領會中國文化的價值,認為我們的文化不如別人,固守著文化弱勢和文化防御的心態(tài),同樣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這些思想和文化心理極其有害,因此,我們既不能封閉保守,墨守成規(guī),奉行文化保守主義;也不能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一味照搬西方模式和文化。
(四)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推進文化合作交流
封閉的文化不僅是無聲的,也是無力的。培育與堅定文化自信,不能自我封閉,必須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推進文化的交流合作。一方面,中國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時,也將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yǎng)。另一方面,中華文化只有通過與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才能顯示出我們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要敢于和善于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傳播到世界,特別是要把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主流展示出來,把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風貌展示出來,全面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只有走出去,在世界文化的舞臺上與其他文化相互交流互鑒、創(chuàng)新發(fā)展,才能真正實現文化自信。
(五)推進文化改革,增強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
沒有創(chuàng)新,文化就沒有生命力。培育和堅定文化自信,既要認同我們深厚悠久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要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大力推進文化改革,增強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要在文化發(fā)展過程中始終保持敏銳的創(chuàng)新思維。堅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方針,大力營造有利于文化創(chuàng)新的優(yōu)越環(huán)境。著力推進文化發(fā)展目標、文化價值體系、文化內容的構成、文化傳播的方式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在移動互聯時代,尤其要注重文化傳播平臺和傳播方式的創(chuàng)新。只要在文化創(chuàng)新的實踐中取得真正有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的成果,就能增強文化自信。
自信是對自身價值的一種認識;自信是對美好未來絕不動搖的執(zhí)著追求;自信是男孩搏擊人生風雨的翅膀;自信是女孩美麗容顏之外極具魅力的精神升華。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的蝴蝶結,店主不斷贊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于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自信就是一種美麗,無論你貧窮還是富有,美麗還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抬起頭,自信就會使你變得可愛——人人都喜歡的可愛。
俄國戲劇家斯坦尼夫斯基,有一次在排演一出話劇的時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了,斯坦尼夫斯基實在找不到人,只好叫他的大姐擔任這個角色。他的大姐以前只是一個服裝道具管理員,現在突然出演主角,便產生了自卑膽怯的心理,演得極差,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煩躁和不滿。
一次,他突然停下排練,說:“這場戲是全劇的關鍵;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這樣差勁兒,整個戲就不能再往下排了!”這時全場寂然,他的大姐久久沒有說話。突然,她抬起頭來說:“排練!”一掃以前的自卑、羞怯和拘謹,演得非常自信,非常真實。斯坦尼斯拉斯夫基高興地說:“我們又擁有了一位新的表演藝術家?!?/p>
自信是一種果敢的行為,它會讓你在自卑的陰影中走出。
擁有自信不一定會成功,但沒有自信注定會失敗,自信會使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美麗!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八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在東西文化沖突與融合的過程中,大學生能否樹立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已經成為關乎"中國夢"能否實現的一件大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幫助大學生文化樹立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提高大學生抗拒西方文化沖擊的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培養(yǎng)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笔舜髨蟾孢M一步指出:“我們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闊步前進?!边@為大學生文化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更對當前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培養(yǎng)提出現實要求。當代大學生是中國未來的建設者,是祖國的棟梁之才,需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有堅定社會主義道路決心,擁有共產主義理想并付諸實踐。然而,當代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現實情況不容樂觀,大學生中出現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傾向一旦為西方分裂勢力、反華勢力所利用,后果不堪設想。我們只有正確把握中國文化內涵,深挖當前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發(fā)揮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優(yōu)勢,并用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傳遞給大學生,使大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越性、先進性,才能實現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對于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學術界未給出具體定義,學界采用的是費孝通先生的闡釋,即:“‘文化自覺’就是要對本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fā)展趨向?!薄拔幕孕拧本褪窃谖幕杂X基礎上形成的肯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熱愛中華民族、熱愛祖國的情感。因此也可以把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概括為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對其特色和發(fā)展方向的掌握,了解其內涵,產生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崇敬和自豪感,進而熱愛自己的國家,愿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拔幕杂X”與“文化自信”有著本質上的聯系,“文化自覺”是基礎,“文化自信”是發(fā)展,基礎決定發(fā)展,發(fā)展鞏固基礎,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tǒng)一。有了文化自覺,對自身及自身所處的文化氛圍有了正確認識,就形成了文化自信,更加堅信自己的國家會富強,文化更先進。同樣,文化自信必然讓人們更珍惜這種文化,發(fā)現這種文化的獨到與優(yōu)秀之處,產生更堅定的文化自覺,從而更加珍惜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并增強民族凝聚力。
(一)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舉世矚目,可是,近代以來中國卻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中華民族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同時,西方工業(yè)革命以及資本主義迅猛發(fā)展,更加劇了舊中國的衰落。時至今日,雖然我國已經崛起,百姓的物質文化生活發(fā)生顯著變化,但是距離西方發(fā)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當代文化的發(fā)展進程也落后西方發(fā)達國家。對西方文化缺乏辨別能力的大學生看不到問題的本質,認為中國所以落后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落后,中華民族不如西方民族、中華文化不如西方文化、社會主義不如西方資本主義,甚至產生對社會主義的不自信或否定。一些迷信西方文化的“香蕉人”,盲目追隨西方發(fā)展模式,崇洋媚外,成為西方文化的代理人。
(二)思想意識淡漠
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空間的距離已無法阻礙外界不良信息進入,使西方資本主義普世思想流入高校,這給涉世尚淺、辨別力弱的大學生造成世界同一的假象,模糊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本質區(qū)別,放松對西方資本主義的警惕。受此影響甚至是操控,出現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傾向,由此,西方文化中的資本主義價值觀、生活方式也在大學生中廣泛流傳開來,言必稱歐美,行必效西方。一些思想不堅定的大學生,認不清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本質,階級意識淡漠,甚至走上歧途。
(三)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市場經濟的弊端逐漸顯現,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開始侵蝕大學生思想,特別是西方腐朽墮落文化對大學生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大學生開始一切向“錢”看,以高考專業(yè)選擇為例,考生不是以興趣、專長和為社會貢獻為導向,而是以能賺多少錢為標準選擇專業(yè)。入校后大學生學習松懈、散漫,出現花錢雇人上課、代寫作業(yè)、期末考試作弊等不良傾向。過于看重自己的利益,表現得很自私,與寢室同學相處不融洽,打架斗毆事件也屢見不鮮;大學生入黨,競選學生干部動機不純,未做事先問回報,還要和老師、學校討價還價,功利主義傾向越來越嚴重?;ハ嗯时瘸源?,用高檔手機、電腦、化妝品,甚至進出高檔娛樂場所,在qq空間、朋友圈發(fā)圖大曬,而對于學習卻抱著六十分萬歲的心理。面對師長的勸誡卻大談人生短暫、行樂需及時的謬論,對自己扭曲的人生態(tài)度毫無悔改之意。
大學生是當代青年的優(yōu)秀者,但是大學生存在上述種種不良傾向,歸根結蒂是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不熟悉、不了解,傳統(tǒng)文化底蘊不深厚,無法形成文化自覺,進而導致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不自信,無法形成堅定的文化信仰,精神上缺少強有力的正能量。沒有強大的文化助推就不會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更談不上愛國主義、那么如何幫助大學生挺起民族脊梁呢?就是要采取種種措施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讓大學生樹立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熱愛中華民族,熱愛偉大的中國。
(一)加強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學習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5000年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綿延至今的中華文明曾經數度領先世界,儒家思想、老子哲學、孫子兵法等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寶;中國的天文學、醫(yī)學、數學、地理學、航海學等都曾領先于世界。這些都足以讓我們驕傲。我們要深刻領會中華民族文化精髓,領會這種文化的無窮魅力。當代大學生處在網絡發(fā)達的時代,各種媒體充斥著大學生的生活,快餐文化、自媒體成為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這些都催生出他們浮躁的心理。大學生處于青春易動的年齡,對需要多讀書、多學習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可他們被被網絡文化深深吸引,沒有時間、沒有耐性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因而,“在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方面,高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高校要課程設置上要向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傾斜,加大大學生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課時,加上相應的考試和考核制度,能夠為大學生打下堅實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要增加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元素,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大學生生活中,使大學生身處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氛圍中,接受熏陶,習慣于這種文化。
(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課的重要內容,只有不斷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才能對國家的建立和發(fā)展有了解,懂得國家創(chuàng)建的艱辛,珍惜國家發(fā)展給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帶來的變化。當代大學生年齡上為90后,其父輩也多為70后,沒有經歷過建立國家的艱辛,所以當代大學生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愛國主義教育很少,愛國主義教育基礎不扎實。進入大學后,又忙于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沒有時間接受愛國主義思想的熏陶。因此高校要結合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只有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才能激發(fā)大學生愛國熱情,樹立為建設國家而學好專業(yè)知識、為強大國家而貢獻力量的理想。
(三)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們黨的重要指導思想,是經過我國革命和建設實踐檢驗的真理。可以說,能夠學習并掌握一部分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對大學生生活、學習、發(fā)展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是十分有利于大學生認清資本主義本質的,使大學生明白,社會主義是比資本主義有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的。對一個國家和一種社會制度的認可,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礎上的,而這種理性只有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科學發(fā)展觀才能給予。
(四)高校教師必須樹立全面發(fā)展意識
大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大學生專業(yè)技能,讓大學生能夠順利就業(yè)。在就業(yè)壓力日益嚴峻的事態(tài)下,從事專業(yè)知識學習就成為大學生唯一目標,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被忽略。而事實上,“就業(yè)競爭實際上是綜合素質的競爭”,用人單位需要有扎實的專業(yè)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高尚職業(yè)道德的專業(yè)人才。教師的培養(yǎng)觀點很容影響大學生,使他們認為只有專業(yè)技能才是王道,忽視包括合作、組織、協(xié)調能力在內的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參加工作后發(fā)現專業(yè)技能只是基本的工作要求,更多的對綜合素質的要求,而這正是大學生缺失的。所以,高校教師必須樹立全面發(fā)展意識,使大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注釋:
蘭亞佳.職業(yè)緊張研究現狀與展望[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4,(01):2-6.(責任編輯賽漢)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九
(一)
這幾天,媒體、網絡一段段長征精神體驗,充滿著我們的生活記憶。踏過千山萬水,仿佛紅軍的背影,還在泥濘前行。
于是,一個個時代的形象,躍然于我們內心的地核之中。紅軍尚然可以爬雪山,過草地,作為現代的一個個時代楷模,引領時代的精氣神,當然也應該有一種文化的深度自信。
這不是一種形式,同樣是一種理想抱負,那就需要一種時代的責任感?;貧w到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之中,那就是一種信念,一種時代的探索精神。
或許,紅軍長征的浩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這是大家的信念。所以戰(zhàn)勝了無數艱難困苦,才有了今天的一種文化傳承,也才有了今天無數美好的生活故事。在我們內心里,自然就會產生一種敬畏之感。
(二)
越來越多的人涉及文化,這是新時代的一種理念變化,也是一種文化內在動力的驅動。這種文化潮流,豐富人們內心的同時,也在為謳歌時代的美好,不斷貢獻著每個人的力量。
很久以前,墨子就主張賢人要“富之,貴之,敬之,譽之”,這是對一個時代的勸慰,也是對文化的肯定。豐富的人文思潮,是一個時代高速前進的見證,更是一個群體精神氣概的最終呈現。
在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同樣需要一種厚重文化的支撐,那就是越來越需要中華民族的思想和智慧,不僅氣宇軒揚,而且高尚賢達,甚至包羅萬象。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華大地上就產生諸子百家,一直沿用到現在,很多圣賢高君,一直影響著中國文化的根脈。這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的積淀,無可替代的證明著這個東方文明古國的文脈紅根。沒有誰可以替代,沒有那個朝代可以更改。
走到了今天,一股朝氣,更加證明了時代推進的偉大潛力。
(三)
文化的深度,決定一個時代的厚度,這是中國幾千年的實踐證明。哪怕歷史給我們的都是分分合合,但文化這個土壤,依然一直傲視群雄。
因此,如何重視文化的勾連,就需要每個時代的統(tǒng)籌本領。就今天來說,進步的文化,一直在人們內心醞釀,展示著這個時代的魅力,同時也詮釋著偉大復興的奮斗理念。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思想百花齊放,遷徙、雜居、統(tǒng)一、融合,就是在這樣的主線上,讓本民族的生活就像鋼鑄的氛圍,一直在東方這片土地上高傲揮寫,成就無數風風雨雨的大美歷程,不僅值得可歌可泣,也值得傲視傳承。
每一天,我們都在思考,也都在前進,沿著每個人的人生路,跟著時代的滾滾洪流,在每一寸干干凈凈的土地上,交融和發(fā)展。
這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風骨,差異并存,融匯貫通,同樣都是一種文化的大美大善。也是一種源遠流長,更是一種博大胸懷。
(四)
我們國家有很多豐富的文化,就像宇宙的遼闊,從漢字開始,很多民族也有自己的語言和表達。如今是信息時代,信息的包容,一樣儲存了思想文化的深刻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文化傳古論今的時代表達,語言不僅僅只是一個符號,而是一種思想,一種傳統(tǒng),一種理解和包容。
“長久的守候,源于一份包容;無言的感動,源于一份真誠。”“學會包容,海闊天空”,這就是中國文字的魅力,也是中國傳統(tǒng)的力度。
有時,看到一些人崇洋媚外,甚至對自己國家的包容心絲毫無存,無形中,就會生出很多疑惑。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就像自己的親人,連這一點都做不到,誰又會在自己的國家做出偉大的事業(yè)。
讓自己無地自容,哪還有文化的厚實璀璨,哪還有文化的傳播影響?因此,就整體來說,還是需要文化的影響。如果真正的用心感受我們的文化深刻,一個人就會理解社會進步的不易,還有今天美好的生活的完整。
(五)
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也需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可價值觀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有些價值觀是需要更正和引導。
這就需要一種潮流,這種潮流就是一種時代進步的推動力。因此,積極踐行文化自信的美好信仰,都需要時代做出一種楷模和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更需要對中國深厚的文化給予充分的肯定。沿著這個深厚的文化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找準時代的坐標點,從每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中,都需要不折不扣的一種堅定信念。
抱殘守缺,丟枝撿葉,必須丟棄,因為這不是一種深沉的力量,也不是一種恒久的內心。唯有自信,唯有遠大,才能鑄就目標的輝煌。
(六)
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托爾斯泰說過一句話:“文明的建立不是機器而是思想。”可見,一個時代的文明是多么重要,文化是多么重要,思想是多么重要。
文化的自信,需要制度的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而前者自信是一種內在的強力,后三者的自信,都是建立在內在自信的基礎之上,這樣才能產生一個群體自信的基礎。
羅曼。羅蘭也說,“我們稱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勝的人。我所稱呼的英雄人物僅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因為只有高尚的德行,才能產生恒久的能量,也只有高尚德行,才能讓一個時代有恒久的穩(wěn)定實力。
發(fā)展經濟,一定離不開文化的打造。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守好文化的“根”和“魂”,也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需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七)
現代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現代文化的發(fā)展,必須建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這個基礎,是一種土壤,一種根基。
只有把握好這種文化發(fā)展的根脈,也才能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實現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不斷的把中國文化推向巔峰之上。
換句話說,只有建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文化的盛大發(fā)展,才能有根有據,也才能不在借鑒的基礎上,推進文化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
物質是精神的基礎,精神是物質不斷發(fā)展的推動力。用另一種表達形式,那就是豐富的內心世界,才能讓物質的基礎得到極大滿足,之后,有一定的價值支撐。
同樣的概念,軟實力在一定范圍內,也是需要一定的文化作為支點,才能達到真正的文化自信。
(八)
在儒家文化的悠久歷史之中,一直都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叭濉北旧砭褪且粋€文化符號,僅僅這個字,就有很深的文化內涵。在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里,就有無數值得挖掘和探討的思想體系。
孔子作為先師,其代表的“兼容并包”“以和為貴”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實踐的可能性。這也是中國文化自信的基礎,也是國家發(fā)展的重要依托。
既然是一種基礎和依托,那就需要更多的文化滲透,這種滲透需要每個行業(yè),每個人群,有更多的文化熱情。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礎,本身就是燦爛文明的很好體現。
那么,不管是行業(yè)發(fā)展,政治基礎,也都值得認真的感受,認真的探索,更值得認真去創(chuàng)新挖掘和發(fā)展。
(九)
浮躁和文化自信沒有一點關系,文化自信是整個民族的一種成熟表現,是一個國家凝聚力不斷提升的標志。
因此,沒有成熟,那就談不上內在動力,思維和信念也只會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于是,就會有更多的殘缺思想,或者說,就會有讓價值觀走向偏移。
(十)
十八大以來,高層一直對文化自信都有重要的論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之后,“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更是成為了文化自信的一個尺度。
不難看出,這一番講話,除了對中國博大的文化肯定之外,那就是很多人在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已經忘記了初心,前行的腳步開始出現緩慢甚至停滯了。
中國走到今天不容易,繼續(xù)前行也需要每個人的力量。從這個角度來說,文化自信必然是一個決定性的前提條件。
不忘初心,那就是需要會繼承和發(fā)展,也需要會創(chuàng)新和前行。只有每個人的內心都擁有一種前進的力量,也才能推動社會不斷向前。就像長征精神,如果沒有爬雪山,過草地的勇氣,沒有征服一切的力量,解放全中國,那還會面臨多少困難和艱辛。
我們干事業(yè)也是一樣,忘了初心,沒有堅持,忘記來自不易的生活,又怎能會有不斷激進的勇氣,又怎能會有克服一切困難的決心。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十
弘揚中華文化,我們崇尚真實。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就是以誠實守信為準則的國家,在文化方面,更應如此??墒强傆心敲匆恍┤?,違背諾言。他們散布謠言說:有一批諾貝爾的得主在結束時的宣言,如果人類要生存下去,必須回過頭去涉及孔子的智慧。但是經過核實后,并無此事。這使得我們的文化遭到了外國人的置疑!我要說;我們的民族精神是真實的,我們的民族文化更是不容置疑的!
弘揚中國文化,我們堅守自信。一百多年來,我們的某件事情或某個商品只要得到洋人的夸獎,就覺得臉上特別有光。而某些商品一旦貼上“洋”標簽,價格便會比普通的貴上幾倍!為什么呢?就是因為缺乏自信,缺少一種對文化的自信!朋友們啊,我們的東西哪點比外國差,難道我們的文化一定要得到外國人的認可才是文化嗎?我們要自信,我們要對我們的文化自信!
弘揚中華文化,我們重在復興。朋友們,當英國占領香港時,你們不會心痛嗎?當韓國人說端午節(jié)的所有權是他們時,你們不會心生怒火嗎?當日本人說茶道是從日本產生并發(fā)展時,你們不會為之憤恨嗎?難道我們不該自覺的扛起復興文化的責任嗎?難道我們不該力爭將中華文化弘揚嗎?文化復興,刻不容緩,我們,義不容辭!
中華文化自從產生以來持續(xù)不斷,一脈相承的發(fā)展到現代。世界文化支脈很多,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等兩河流域文化及古美洲瑪雅文化等早就夭折了;曾輝煌一世的古希臘,古羅馬文明也經歷了中斷發(fā)展。然而在漫長的歲月中,中華文化雖屢經曲折磨難,甚至幾經傾履消亡的厄運,卻一次又一次地哀而復興,蹶而復振,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這使得多少國家為之驚嘆!
朋友們,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要忘記,我們是中國人,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文化是我們的責任!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十一
摘要我國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功能優(yōu)勢。要最大程度發(fā)揮和利用好這項功能,政治理論課教學應以強化主流文化、整合傳統(tǒng)文化、正視西方文化為主要手段才能切實培養(yǎng)起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關鍵詞政治理論課教學大學生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
高校政治理論課是當前我國對大學生群體宣傳進步文化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主陣地與主戰(zhàn)場,它包括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五門必修基本課程。政治理論課不僅系統(tǒng)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與馬克思主義教育,而且對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也起著重要作用,是培養(yǎng)全球化背景下當代我國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很多高校的實際教學中,政治理論課往往只突出和注重思想政治在教育方面的作用與功能,對于它文化素質教育方面的作用與功能往往被忽視。本文擬從政治理論課對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方面的功能入手,重點探析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文化素質如何通過政治理論課教學來培養(yǎng)。
1政治理論課教學對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功能
當前我國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存在令人擔憂的弱化趨勢。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來自西方的文化學說、理論、觀點、人物紛紛利用各種機會在中國粉墨登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改變著中國普通百姓的文化觀念,在接受新事物較快的大學生群體中這種影響或改變更甚。在2003年一次中國文化名人評選活動中,歌星王菲和已故影星張國榮與魯迅、老舍、巴金、錢鐘書等文學、文化大師共同入選,足見當前國人對文化價值的評判、對文化理想的追求、對文化自覺的認知已經發(fā)生了深刻變化。與此同時以美歐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政治經濟支撐下,利用互聯網等各種渠道向中國擴大影響力。他們以功利的務實主義為基本特征的文化價值理想,很容易誤導、誘導我國民眾用極端挑剔、苛刻的眼光去審視、放大自己的不足與問題。長此以往,我國民眾、特別是青年學子們對自己文化產生不自信、不認同,最終變得美丑不分、是非不明,不加取舍地一味追求西方文化中的價值觀、自由觀和民主觀。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自然會被摧垮。
面對嚴峻形勢,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對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讓大學生自覺抵御西方文化攻勢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政治理論課本身也具備這一功能。首先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大學生的專業(yè)文化素質教育存在目標與任務的一致性。政治理論課主要是引導、幫助大學生在面對社會、人生等問題的時候知道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解決問題。而文化素質教育在于讓大學生通過學習文化知識、接受特定文化環(huán)境熏陶、進行社會文化活動與實踐,來全面提高大學生各方面素質,保證其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因此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大學專業(yè)的文化素質教育盡管重點、性質不同,但都可以幫助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個體,這個個體自然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覺性與文化自信力。其次政治理論課教學在內容上與大學生專業(yè)文化素質教育是相融交叉的。在當代大學生的文化素質中,最重要的已不是各種不同的專業(yè)素質,而是人文素質。所謂“做學問前先做人”即是這個道理。
2政治理論課教學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手段
2.1強化主流文化
在當前全社會掀起構建和諧社會的熱潮中,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民族基石、以改革開放為時代精神、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國主流文化的內核??傮w而言這一主流文化內核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與愛國主義為主流形態(tài),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是在當前社會現實中,多元文化的出現與興起強烈沖擊著主流文化的地位。部分大學生在多元文化的挑戰(zhàn)、沖擊和侵蝕下難以經受誘惑,不時出現懷疑和否定主流文化內核的思想行為,使大學生信仰危機在社會轉型期表現得較為嚴重。如果任由這種局面存續(xù)下去,和諧社會、主流文化的根基必然會遭到危害。有鑒于此,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必須旗幟鮮明地抵制反馬克思主義的文化和思想,強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表征的主流文化內核及其地位。
在強化主流文化過程中,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者完全不用遮遮掩掩、扭扭捏捏,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理論宣傳優(yōu)勢理直氣壯地用主流文化激發(fā)大學生勇于參與和諧社會構建的熱情、鼓勵大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理想、培養(yǎng)大學生對主流文化的自覺性與自信力。對此,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者可以首先主動切入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社會難點、熱點問題,通過闡發(fā)理論和論證實踐來增強主流文化在解決相關問題方面的說服力。然后以形勢政策教育切入大學生思想實際,通過解決大學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困惑、盲目、浮躁、彷徨等問題來增強主流文化凝聚力。再者,在大學生所鐘愛的互聯網上狠抓主流文化信息建設,加強多媒體、互聯網應用和管理,挖掘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多媒體數字引導功能,全方位、多層次營造健康、積極的校園網絡環(huán)境,讓它成為宣傳主流文化的新陣地。最后要在有機統(tǒng)一社會理想與個人理想過程中,對學生的個性差別予以重視,以主流文化的共性吸納、包容個性,使主流文化成為所有大學生的精神家園。
2.2整合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的基礎,亦是我們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想寶庫。然而,在西方文化蜂擁而入的今天,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傳播與普及中優(yōu)越性漸失,發(fā)展動力嚴重不足。因此,政治理論課教學有責任挑選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部分在大學生中傳播、普及。在大學生于政治理論課上領略和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他們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尊心自然能得以增強。具體而言:
首先,政治理論課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掘和利用傳統(tǒng)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道德資源、思想資源與教育資源。當代大學生身處社會轉型期,對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了解表現得極為迫切。在此前提下,整合并向大學生介紹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道德元素勢必正面影響他們的意識、思想與行為,非常有利于他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比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傳統(tǒng)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遠大理想等等都是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可以利用的活生生的好素材。
其次,在利用優(yōu)質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同時,要特別注重為傳統(tǒng)文化賦予時代精神內涵和意義,即傳承歷史、面對現實、走向未來。當前,大學生孝敬父母、忠誠祖國、尊重師長等思想意識有逐漸淡化的趨向。對此,傳統(tǒng)文化中的百善孝為先、忠君報國、尊師重道等思想內容有必要與時俱進、加以更新,填充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內涵。這也為政治理論課提出了有關孝順、忠誠、誠信等新的教學內容。因為只有在思想穿透力較強的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才能讓大學生重拾傳統(tǒng)文化的要義與精義,并從中培養(yǎng)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最后,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引導和幫助大學生自覺地堅持批判地繼承傳統(tǒng)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數千年發(fā)展歷程中,深受封建小農思想和宗法制度的影響,具有難以改變的狹隘性和保守性,對當代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建立有百害而無一利。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在運用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時,不僅首先自己要正確區(qū)分糟粕與精華,更重要的是引導大學生擇善而從之,提高他們在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中明辨是非的道德判斷力。
2.3正視西方文化
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國家以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上的國際優(yōu)勢,經常以人道主義為幌子推行西方式民主、自由價值觀念,公然挑戰(zhàn)和試圖取代其他國家和民族符合本國家和民族國情的、歷史形成的意識形態(tài)。在西方文化和價值觀侵蝕和影響下,我國社會上日漸盛行實用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與我國經濟發(fā)展與政治穩(wěn)定相違背的思潮,有的時候這些思潮在年青學子當中尤為泛濫。在校大學生受此影響的幾率和程度也越來越高,直接干擾和破壞了他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有鑒于此,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對西方文化有正確的認知與對待,讓他們在吸收西方優(yōu)秀物質文化成果的同時,也能有效抵制與我國國情不相符合的那些文化侵害,提升大學生對西方文化的鑒別能力和對本國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力,這是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關鍵手段。
為發(fā)揮和利用好這一手段,政治理論課教學要特別注意為大學生拓展視野,讓大學生能夠自主地判斷如何理性對西方文化進行吸收和批判。讓大學生建立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去吸收西方有價值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資源,這是文化自信的表現;同時也讓他們形成一種謹慎的意識去批判西方對我國有害的文化糟粕,這是文化自覺的表現。因此,政治理論課教學要使大學生在充分認識中國近現代史基礎上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科學發(fā)展觀之于當前中國歷史發(fā)展階段的重大意義,使大學生能夠自覺、自信地站在本民族立場來揚棄西方文化。
3結語
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和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的今天,政治理論課教學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已經成為一項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深遠的時代課題。毋庸置疑,政治理論課教學在這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功能優(yōu)勢,關鍵是要以強化主流文化、整合傳統(tǒng)文化、正視西方文化為手段在教學中切實培養(yǎng)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培養(yǎng)新鮮血液、注入新的動力。
參考文獻
[1]王治邦.換位互動式教學法[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2—4.
[2]費孝通.費孝通論文化與文化自覺[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04—106.
[3]葉啟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文化自覺[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9—11.
[4]楊英法.文化圖強正相宜[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85—87.
[5]潘維.聚焦當代中國價值觀[m].北京:三聯書店,2008:1—3.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十二
內容提要:中國和世界上其它國家各有自己的文化精華,如德國的交響樂、意大利的雕塑、法國的繪畫,英國的文學等等,中國的文化精華可總結為一種雅文化,雅文化體現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更體現在現代國人的日常生活和喜好中。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中國人應充分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
關鍵詞:文化中國文化精華雅文化文化自信
文化其實就是一些列價值判斷,比如什么應該,什么不應該,那些是善?那些是惡,又比如北方人喜歡吃餃子,南方喜歡吃湯圓,喜歡山水畫,常京劇昆曲,崇尚天人合一,重孝道等等,說白了,對于普通人來說,文化就是咱中國人的喜好,比如口味上南甜北咸,東酸西辣,這就是文化。
中國和世界上其它國家各有自己的文化精華,如德國的交響樂、意大利的雕塑、法國的繪畫,英國的文學等等,其中貝多芬、羅丹、莎士比亞等人連中國小學生都廣為熟悉。大家共同的喜好構成了一個國家的文化,也成為咱們區(qū)別于外國人的特征。談到中國的文化精華時,國人一是覺得很多,二是覺得說哪一樣都覺得不甚合適。中國人有一個文化,就是謙虛。一場日常對話的開場白往往是,“我沒文化”。誰沒個喜好呢,既然有喜好,怎么能說沒文化呢?所以,我覺得,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又對別人無礙,就應該大膽說出來,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文化自信。
中國文化精華可以總結為一種雅文化,如以昆曲為代表的“雅曲”,以和田玉為代表的“雅玩”,以古琴為代表的“雅彈”等等。松下撫琴,高山流水遇知音;山間草亭,拍便欄桿,烹茶煮酒論英雄,追求的是心與自然的和諧;有詩曰: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品人生、看歷史,驚濤駭浪平淡看,是灑脫,也是一種一貫的態(tài)度。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史的中國,古人早已在探求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的關系,他們思考的結果大概就是我們這個國家的文化核心,他們的表現或結舍為廬,隱居世外桃源,或行俠仗義,把欄桿拍遍;或兼濟天下,出卿入相,文采斐然。他們因此給我們的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安靜文化,所憑借的表達形式如書、畫、音樂、玉、茶、香以及建筑、園林等等,這些藝術表現形式就是上面所提到的“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關系”的答案,也就是說,藝術是文化的一個出口,文化通過藝術表現出來。而藝術又是一個人靈魂的出口。無論身居高位的宰輔,還是日出而作的農夫,都會自省,而這種自省的表達,便成為藝術。
我們的藝術是安靜的,也偏重內心的省察和遠大志向的抒發(fā),或者寄情自然的散淡,因此對于觀點的表達都是一種內向形的。比如飲茶,大部分都是于靜室之中,三兩好友,飲茶對談,往往高于意境而疏于分享;又比如作畫,往往大畫家都不是職業(yè)畫家,所做畫品都要求意境高致,不落俗塵,畫成后多為贈送佳友,或自己收藏把玩,大多曲高和寡。在社會結構扁平化的今天,這就造成了藝術是文化的出口,而藝術卻沒有為自己找到出口,因為受眾窄,無論是古琴,還是茶道、書法、繪畫、園林、建筑,能者寥寥。
西方是商業(yè)文化,價值的實現必須經過商品交換,財富的創(chuàng)造的這一過程中,影響了西方藝術創(chuàng)作,他們通過繪畫、音樂來表現社會普遍的思潮,以期發(fā)揮巨大的影響力,特別是電影,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抓住大眾的眼睛而生,他們花費巨資拍攝的影片,卻通過每張電影票幾塊錢的價格售出,幾乎讓所有人都可以享受電影藝術的成果。有人說西方也有高雅藝術。比如小提琴,交響樂,梵高的繪畫,或者是那些雄偉教堂里的高大壁畫,那些有著幾千年的雕塑等等。我以為那也是商業(yè)文化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
商業(yè)的價值在于讓所有的人都有機會參與財富的創(chuàng)造與分配,這也是我們感覺西方財富分配相對平衡,大部分人都可以過上體面生活的原因。正是有了這樣的物質基礎,這些所謂的高雅藝術有著相對較高的普及率。愛因斯坦的小提琴拉的很好,他能從中感受到宇宙那美妙的節(jié)奏,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小提琴拉得好的人可能大有人在,我們覺得是雅的藝術,在西方可能是一種普遍的現象,是一種優(yōu)雅的通俗藝術。
這大概是我們總是對自己文化沒有自信的原因,這種不自信,曾經自上而下的傳播過,導致的結果就是,至今中國人深信“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總以為外國的就是好的??傆X得大英博物館比故宮博物院好,總以為金色大廳就比北京那個鳥蛋大劇院好其實,這是一場田忌賽馬,老拿人家擅長的跟自己的不擅長的比,沒有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在哪里。
老祖先留下來的飲茶、書寫、繪畫、佩玉等雅文化,在社會生產力大爆發(fā)的今天,仍被我們所追求。現代人崇尚的安靜、舒適、和平恬淡的生活方式的沒有改變,作為龍的傳人,我們應將我們的雅文化發(fā)揚光大?,F在我們的生產方式發(fā)生了變化,這就是財富的大爆發(fā)以及相對多的財富被分配到了普通大眾手中,讓他們有能力消費高雅文化——茶道、園林、玉器、昆曲、書畫、古琴,這些有著幾千年歷史的高雅藝術形式將會隨著財富創(chuàng)造和分配方式的轉變,變得高雅而普遍,就像傳說中的西方每個家庭都有一架鋼琴一樣,未來的中國家庭,應夠都知道幾個中國書畫家的名字,如范寬、韓滉、趙孟頫、王蒙、黃公望、沈周、文徵明、祝枝山,鄭板橋、黃慎、吳冠中等等;知道幾個中國當代玉雕大師的名字,如顧永駿、劉忠榮、宋世義、江春源、高毅進、薛春梅、易少勇、楊曦、蔣喜等等。
財富的創(chuàng)造分配方式的改變,會讓中國藝術找到自己的出口,藝術在普通民眾中所形成的凝聚力將爆發(fā)出非常巨大的能量,就像美國大片一樣,我們只有建立起非常強烈的文化自信,中國才能迎來真正的盛世!
參考文獻:
[1]董俊峰,沈樂敏,《中國文化》,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十三
什么是文化自信呢?從字面來理解,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和其所屬的人民對于自己擁有的燦爛的歷史文化的自信,它表現為充分認識了解和學習發(fā)展自己的文化知識,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來為自己的發(fā)展添磚加瓦。
當今是一個文化多元的世界,各個民族都在彰顯其與眾不同的民族性,通過讓世界各地的人們了解和認識自己的文化,達到自己國家走出去的目的。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穩(wěn)步提升,文化發(fā)展的必要性愈來愈明顯。
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除了經濟、軍事、政治外,更加重要的是國家軟實力――文化實力的提升。
(一)堅定文化自信是匯聚中國力量的源泉
文化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人民構建精神家園、增進思想認同的基礎。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
當今的世界,社會思想文化愈發(fā)多元,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更加繁重艱巨,迫切需要發(fā)揮文化的重要作用。
在當下的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必須加強主流文化的教育,使得廣大干部和群眾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時代意義和堅持以共產黨領導為核心的現實意義。
(二)堅定文化自信是做好價值引領的根本
何謂價值引領,其實就是對人們的價值觀有一個主導的領導,只要堅持這個主線,社會就不會亂,國家就不會亡。
在當下的時代,西方“普世價值不斷滲透,各種社會思潮不斷涌現,對社會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尤其是在思想領域,有的人對堅持的共產主義理想產生了懷疑。
這時如果喪失了文化自信,人們就會失去自我、失去方向。
所以越是在這種社會思潮紛繁復雜的時代,越是體現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三)堅定文化自信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國度。
羅素曾說:中華文明是唯一從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
從孔子的時代以來,古埃及、巴比倫、馬其頓、羅馬帝國都先后滅亡,只有中國通過不斷進化依然生存。
擁有這樣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不得不說是我們的民族之幸,我們的國家之幸。
在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過程中,需要積極講好中國故事,特別是要把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主流展示出來。
講好中國故事,文化自信是基礎。
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范,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號的表達方式,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國的良好形象。
當今世界文化激蕩,各種文化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相互傳播,相互影響。
西方發(fā)達國家借助其強大的經濟和媒體力量,傳播其生活方式、價值觀和思想,極大地沖擊了我國的主流社會意識和文化。
其中,高校是最容易受影響的地域,因為當今世界是一個網絡極其發(fā)達的世界,西方的一些價值觀伴隨著媒體傳入中國,大學生很容易受其影響。
在這種沖擊的影響下,少部分大學生在價值取向和政治信念上出現了偏差。
其主要表現是:“第一,對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沒有很好地吸收甚至棘手的糟粕比精華還多。
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趨勢;要么一味地排斥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的轟炸下表現出一種懼怕感。
第三,以經濟利益作為第一追求,注重社會上搶手的熱門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人文素養(yǎng)。
(一)加強主流文化的學習
主流文化是一個社會的主要的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國家引領人們價值導向的正確的價值觀。
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文化自信建設的核心內容就是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抵制一切非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文化。
(二)加強大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如今的社會生活節(jié)奏快,外來思想不斷滲透,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些快餐文化,這些文化在滿足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同時,很大程度上與傳統(tǒng)文化相悖,甚至與傳統(tǒng)文化背道而馳。
他們往往斷章取義,完全歪曲了傳統(tǒng)文化的本意,致使形成了一些不倫不類的文化,這就危害了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
所以,很有必要加強大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在這些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德情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懷等。
在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過程中,還應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
比如,當今的大學生尊重長輩、尊重師長方面顯得愈來愈欠缺,應當授予其忠君愛國、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操。
當然,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我們也應該去掉。
(三)打造校園文化,創(chuàng)建校園文化節(jié)
通過創(chuàng)建校園文化節(jié),逐步加強加深大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同時也使大學生對校園有了更深的歸屬感。
比如,通過創(chuàng)辦一些具有傳統(tǒng)文化色彩的社團活動,剪紙社團不僅可以結交更多的新同學,而且通過這一活動,使學生了解剪紙的來源以及它能延續(xù)和傳承下來的意義。
漢服社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特定朝代特定場合人們的衣著以及其中蘊含的意味。
參加茶社在品評茶香的同時也了解了我國古老的茶道,可謂一舉兩得。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各具特色的社團協(xié)會。
在參與活動的同時,了解了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增強了文化自信。
(四)提高大學生文化選擇與鑒別的能力
在全球化的大前提下,各種文化應接不暇,在進行文化選擇時,究竟什么才是主流的文化?怎樣去選擇和鑒別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面臨諸多選擇,堅持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敏銳的判斷和選擇是積累起來的。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適當性的加入這種能力的訓練,透過現象揭露本質。
(五)通過網絡來參與文化自信建設
當下是一個網絡的時代,各種文化信息通過網絡得到了極其廣泛的傳播。
大學生是運用網絡最廣泛的群體之一。
因此,通過在網絡上發(fā)布一些有關傳統(tǒng)文化的資料和宣傳,很容易收到十分顯著的效果,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十四
文化自信,自從十八大以來就被高度重視。文化自信是指一個民族、國家和政黨對本民族文化的喜愛,并在此的基礎之上,對本民族的文化積極地進行實踐,以此產生對本民族文化價值的肯定,進而積極地維護本民族的文化。它既不自戀也不自負,是一種非常理性的自信。它對國家的進步與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文化自信的提出,主要是因為文化在國家的發(fā)展中所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在21世紀的今天,誰占據了文化的制高點,誰就掌握了發(fā)展的主動權。習**也強調,“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是立不起來的?!笨梢娢幕瘜σ粋€國家的生存與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習**站在時代的高度,反復強調文化自信的重要掛,要努力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進而推動我國的發(fā)展。毋庸置疑,這個強調不是沒有道理的。眾所周知,‘文化具有塑造精神家園的作用,它是民族的立根之本,如果一個國家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都不熱愛,那又何談精神家園呢?何談民族的立根之本呢?只有對自身的民族文化的充分自信,才能更好地鑄造精神家園,民族才有存在的根基。也才能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國家才能繁榮發(fā)展。因此,在20**年7月1日胡**同志的首次提出文化自信之后,經過習**的反復強調,終于在20**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大會上將文化自信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四個自信。
文化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其包含的內容比較多,例如思想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文字文化和制度文化。雖然文化所包含的內容較多,但它的本質的部分是不會變的,那就是核心價值觀。所以,對于文化來說,它的本質就是核心價值觀,因此,文化自信本質上就是核心價值觀的自信。既然,文化自信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核心價值觀的自信,那么在今天也就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信。核心價值觀是文化的最核心部分,對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高是極其重要的。習**指出:“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睆牧?*的話中可以得出文化自信的重要勝,必須將其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加大力度地加強全民的文化自信,進而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1.因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而自信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自信與其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有必然聯系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樹立和提高文化自信。中華民族有五千年多年的文明,是人類社會唯一從古代存留至今的連綿不斷的文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可謂是博大精深,其文化傳統(tǒng)的深厚可想而知。像古埃及、古印度、兩河流域的文明早已滅絕或者被其它的文明所同化了。五千多年所孕育的文化精華早已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基因,是中華民族的特色所在,是中華民族存在與發(fā)展的重大支撐。習**強調:“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贝_實,中華文化是極其優(yōu)秀的,它是璀璨的東方明珠,無論是思想文化,還是科學技術文化,亦或是音樂文化等,都顯示出其巨大的魅力,中華民族也因此而自信。而且在21世紀的今天,和平與發(fā)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資源,是有利于中國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的,因為它能提供一種思想的指導。
2.因紅色革命文化而自信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因其優(yōu)秀曾在世界上一直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但是,隨著近代以來,西方工業(yè)文化革命的開展,在西方文明的強勢襲擊之下,中華文化開始慢隉走向衰弱,以致被西方文明超越。那么,在當時能改變中華文化這種危險的狀態(tài),使其重生的方法就是要在傳統(tǒng)文化中融入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文化的新鮮血液,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時代和環(huán)境。這種紅色革命文化是在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之上,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之下,結合20世紀初中國的實際的革4睛況而產生的。在共產黨成立初期形成的“五四文化”、國共十年內戰(zhàn)時期形成的“井岡山文化”和“長征文化”、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形成的“西柏坡文化”等都是中華民族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戰(zhàn)勝敵人的寶貴精神財富。重要的是,把這些紅色革命文化放在今天來看,對國家全面推行從嚴治黨的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華民族因優(yōu)秀的紅色革命文化而自信。
3.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而自信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紅色革命文化的基礎上,結合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形成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是一種全新的文化,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文化,是能夠適應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文化。“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是指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為核心價值體系為靈魂,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睆钠鋬群锌梢钥闯?,當下的社會主義文化是具有先進性和優(yōu)越性的。這種具有先進性和優(yōu)越性的社會主義文化,能夠為社會的進步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中華民族也因為這種具有優(yōu)越陛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而自信。
文化對一個國家的發(fā)展有促進作用,因此,提高文化自信對一個國家來說無疑是有重大的意義。明確提高文化自信的意義,我們才能更有信心地采取措施加強文化自信。
1.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指國家在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已經能夠適應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我國的文化也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了社會主義文化大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得到了提高,但是與文化強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與西方的文化強國相比,.我國則屬于文化弱勢群體,遠不及西方文化強國。無論是從內部來看還是從外部來看,我國都需要加快步伐,提高我國的文化競爭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然而,要改變我國當前這一現狀,趕上西方的文化強國,首要的就是要提高文化自信。通過提高文化自信,我國能夠更加積極地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能夠更加積極地進行實踐,大力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繁榮文化市場;能夠更加努力進行文藝創(chuàng)作,提高我國的文藝創(chuàng)作水平;能夠更大力度得將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播出去,提高文化對外開放水平。同時,當自身文化遇到問題時,能更加努力得采取措施加以解決,以實現文化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通過文化自信的提高,我國的文化水平就大大提高了,進而有利于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2.有利于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指一個國家的文化沒有受到外來不良文化的威脅而處于安全的狀態(tài)?!拔幕踩菄野踩囊粋€重要組成部分?!薄皣椅幕踩袃蓚€基本方面,即意識形態(tài)安全和民族文化安全。”所以,保護一個國家的文化安全必須從這兩個方面入手,而以美國為首的國家想要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也主要是通過這兩個方面進行。當前,全球文化深入發(fā)展,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更無障礙,造成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呈現出交融式地發(fā)展的'態(tài)勢;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讓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發(fā)生激烈地沖撞,隨之而引發(fā)各種問題。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充分利用這種情況對中國進行意識形態(tài)的侵蝕和民族文化的掠奪,以威脅中國的文化安全。
要改變當前中國文化這一嚴峻情況,首要的就是要提高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通過提高文化自信,能夠更好地保護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保我國民族文化的安全以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在全社會占主導地位,進而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免受外來不良文化的侵襲。所以,現實的情況告訴我們,提高文化自信,無疑是有利于我國的文化安全。
提高文化自信,無論是從內部來看還是從外部來看都具有重大的意義。而且,當前我國存在許多對自身的民族文化不自信的現象,為此必須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文化自信。
1.傳承與弘揚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尤其是其思想文化,在中國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根本的基因,融進了中國人民的血液當中,成為了其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特色所在。所以,必須結合時代條件,傳承與弘揚好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加強文化自信。對于傳承與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主要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要辯證地看待傳統(tǒng)文化。既要看到它的精華部分,也要看到其糟粕的部分;同時,不能厚古薄今或者薄古厚今,必須古今兩者兼具,這才是應有的態(tài)度。二是要傳承與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思想文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包含眾多內容,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思想文化,它能構筑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家園,能為社會的進步提供思想保障。所以,要著重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華部分進行傳承,并將其發(fā)揚光大,以期推動當今社會的發(fā)展。三是要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改造和創(chuàng)新。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滯后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不能與之相適應。所以,必須結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對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改造和創(chuàng)新,對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進行改造,對其陳舊過時的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改變其表現形式,賦予其新的內涵,激發(fā)活力,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
2.傳承與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形成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三大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井岡山革命稍神、長征精神和西柏坡革命精神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優(yōu)秀黨員們的自身實踐下形成了雷鋒精神、抗洪救災精神、xxx精神、抗擊非典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關的載人航天精神等。黨的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是中國共產黨的特有的精神資源,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氣來源。所以,必須傳承與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以加強文化自信。對于傳承與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有兩個措施。一是在全社會貫徹黨的三大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三大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是中國共產黨的最根本的精神資源,不僅是黨必須具備的重要武器,也是整個社會所需要的。只有全社會都貫徹好黨的三大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才能更好地增強文化自信。二是可以在全社會宣傳和學習革命先烈或英雄人的先進事跡。
3.弘揚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化自信的本質是核心價值觀的自信,要想增強文化自信、無疑就是要從核心價值觀入手。在當前,加強文化自信就是要大力弘揚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它既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凝練,也是文化的核心內容,只有將其加以弘揚和培育,文化自信的增強才能得到保障。對于弘揚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廣泛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可以加深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二是堅持示范引導。在全社會宣傳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事例,懲戒不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以此起到引導作用。三是在全社會開展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只有通過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真正地內化為人們的思想。
參考文獻:
[1]習**.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上的講話[m].xxx:人民出版社.2014.
文化自信的論文篇十五
人生需要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奮斗的方向,而當你為目標而奮斗時,你會有一種樂趣,一種充實,每當做成一件事,你就會富有成就感,而強烈的成就感也就更加奠定了你的自信心。
人生并非一帆風順,有順心,必然也有逆境,在人生的道路上越向上走,你越會發(fā)現它是一條充滿艱辛坎坷,而又充滿挑戰(zhàn)和挫折的。當面對挫折時,就需要自信。自信反過來就是“信自”——相信自己。不論何時不論何地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的天文學家、自然科學的先驅哥白尼,第一個對地心說提出懷疑,當時的地心說已在人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了。而他一直相信自己,不輕易放棄,經40年潛心觀測與研究首次系統(tǒng)地提出了日心體系,最終被證實了。他成功了!即使面對被天主教活活燒死的血腥鎮(zhèn)壓,他也義無反顧。
哥白尼的自信是科學的,并非盲目的任性。是的,自信并不是一意孤行,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誠然,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里時,我們要相信自己,不要盲從,而當別人誠懇的想你提出異議時,我們也要虛心的聽取或接受。
每當太陽升起,新的一天拉開帷幕的時候,你是否已做好準備,以充實、自信面對新的困難?每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你是否已有充分的把握迎接新的挑戰(zhàn)?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自信,只有充滿自信的人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真諦。一個自信的人一定是快樂的,因為在困難面前,他會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想方設法去解決。而不自信的人會咳聲嘆氣、低落消沉。比如很渴的人看到桌上有一杯水,樂觀自信者會說:“真好,還有一杯水?!倍蛔孕艠酚^者則會說:“咳,才有一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自信是多么重要啊!
記得一位偉人說過: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只要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這兩個條件??梢娮孕诺闹匾O嘈盼覀冎挥袚碛凶孕?,就會戰(zhàn)勝恐懼和畏縮,迎來成功的曙光。
人生的航船要靠我們自己掌舵,只有高高揚起自信的風帆,乘風破浪,勇敢前行,穿越層層險灘暗礁,才會抵達成功的彼岸。讓我們一路高歌: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以滿懷的信心,用智慧和汗水,去開創(chuàng)我們輝煌的人生。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428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