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800字(七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14 10:15:38
最新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800字(七篇)
時間:2022-12-14 10:15:38     小編:zdfb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800字篇一

早上,波麗安娜早早地醒來,爬到窗臺上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不知道在找什么,突然,她爬下窗臺,把所有的門都打開了,最后跑進了花園。

“早上好,姨媽!”波麗安娜沖過來一下子抱住了姨媽,“今天的空氣真好,我太喜歡了?!?/p>

“波麗安娜!”姨媽態(tài)度很嚴厲,“你每天早上就這樣向別人請安的嗎?”

“不是地,姨媽,我只是喜歡周圍的環(huán)境才這樣說的?!辈惏材绕届o地說。

快到早餐的時間,波麗小姐和波麗安娜一起走回了家。

“波麗安娜小姐,早餐時間到了?!蹦舷4舐暤亟小V灰徛曧懙臅r候就要吃飯,不然的話就要得到波麗小姐的懲罰。

在早飯的前五分鐘,大家一直是沉默的;然而波麗小姐看到了讓他很不高興的事情,餐桌上出現(xiàn)了兩只蒼蠅,它很憤怒地問南希:“南希,這些蒼蠅是從哪里來的?”“對不起,姨媽我想它們?nèi)俏曳胚M來的,我只是忘記了把大門鎖上。”波麗安娜不緊不慢地說。

“你放進來的蒼蠅?你不知道它們有多惡心。你先坐下吧,吃完飯后,我給你一本關(guān)于蒼蠅的書來讀?!辈愋〗銘嵟卣f。

吃完飯后,波麗安娜那這姨媽給他的書,高高興興地上樓了。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800字篇二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波麗安娜》的書,作者是埃莉諾。波特,她是美國的著名童話作家。

波麗安娜是一位善良的女孩兒,但是家里很窮,只能通過捐贈的衣物和錢……來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她的身材很苗條,經(jīng)常穿一件紅色方格印花衣服,因為這是她最喜歡的一件了。她還長著兩條又粗又長的辮子,她喜歡戴一頂淺黃色的帽子,她的臉上長著一些小雀斑。她說起話來沒完沒了,還不斷向別人提問。

一天早晨,波麗小姐急匆匆地走進了廚房,看到正在洗盤子的南希,決定要告訴南希一件事情。

“南希!”波麗小姐用很嚴肅的語氣叫了一聲南希。

“是,小姐,有什么事嗎?”南希問道。

“明天,我的外甥女要搬過來和我一起住,希望你明天早上到車站去接一下她?!辈愋〗阏f完就走出了廚房。南希聽后非常高興,趕緊去收拾波麗安娜的房間。

第二天早上,南希趕緊去火車站接波麗安娜,到了火車站,南希急切地等著,可是心里卻很慌張,不知道一會兒見了波麗安娜該怎么說,突然,南希聽到了汽笛聲,她站在高處,正在找波麗安娜,南希一回頭,看見了那位小姑娘,她急忙跑過去,問:“請問你是波麗安娜小姐嗎?”那位女孩高興地抱住了南希,,南希非常吃驚。

“是的,我是波麗安娜小姐?!彼齻冋f了幾句話就上車了。這一路,波麗安娜一直在說話,這讓大家非常吃驚:波麗安娜小姐為什么這么愛說話呢?

到了晚上,吃完了晚飯,大家都去睡覺了,南希和波麗安娜就是這樣認識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800字篇三

提起卡夫卡的短篇小說,人們就會立即想到《變形記》。

小說的主人公格雷高爾是一家的旅行推銷員。在一個普通的早晨,他從不安的睡眠中醒來,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他的父母和妹妹看到他在早晨7 點之后還沒有走出自己的房間,都感到極度驚訝。隨后,公司里的經(jīng)理親自登門詢問他沒到的原因。在家人和公司經(jīng)理的催促下,他掙扎著起床去開門??墒撬淖兓絹碓酱?,徹底變成了一只甲蟲。他的新形象嚇跑了經(jīng)理,幾乎嚇暈了母親。于是,格雷高爾被關(guān)在自己的房間里,因為家人看到他的感覺只有恐懼和厭惡,他成為家中的丑聞,成為親人的累贅。最終家人不能再容忍他了,而他也由于長期不吃東西,最后悄然死去。

格雷高爾的變形僅僅是表面上的,他真正的內(nèi)心仍然執(zhí)著于以往的一切。例如:他早晨醒來后,腦子里仍然考慮的是他的差事,除了飲食上愛好的變化外,他幾乎保留了以往的一切習慣,包括對墻上那幅畫像的喜愛,為了阻止房中家具被搬走,他招來了父親那只幾乎令自己喪命的蘋果。換言之,格雷高爾并沒有發(fā)生本質(zhì)上的“異心”。

“變形”了又如何?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生活依舊很美好,而心中的的理想也不會隨之動搖,仍要執(zhí)著的追求,但是,仍要認清現(xiàn)實的狀態(tài),搞不清楚狀況的人,不容易獲得成功與尊重。

作品中的主人公夢醒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大甲蟲,全家驚恐,絕望至極。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絕望的事情了,不過,還沒有結(jié)束呢?孤獨接踵而至。怎么辦呢,面對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一家人終于接受了它。妹妹很細心,媽媽也好言好語,哥里高爾感到溫暖,溫順的配合著,事情似乎得到了緩解,不過,經(jīng)濟上的不堪重負把這個家拖垮了,心理上的負擔也逼瘋了他。哥里高爾想克制,卻又克制不了。理智已經(jīng)失控,回憶占據(jù)了所有,雖然是甲蟲的軀殼,但人類的心無法讓他逃避。他要作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他無法忍受別人當他是惡心的爬蟲,他渴望回到過去!但對過去又十分恐懼,以致于有些喜歡現(xiàn)在的生活了。矛盾的交織讓他心力交瘁,最終死在自己房間地板上。

哥里高爾不是一個簡單的小說人物,他是卡夫卡的寫照??ǚ蚩ㄔ趯懽约?,寫自己壓抑的生活。

《變形記》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是有血有肉的真實小市民。在能生存的前提下,他們會去關(guān)心別人,愛別人,但別人一旦破壞了自己的生活時,愛就不復(fù)存在了,留下的只有赤裸的冷酷。作品中哥里高爾的妹妹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到最后,哥里高爾在痛苦的掙扎中,悲慘的死去了,生活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或許還比原來好了一點。他的妹妹是跳躍著走的,似乎忘記了剛剛死去的哥哥,或許,根本就沒這個人。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800字篇四

奧地利德語作家弗蘭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是20世紀歐洲文壇上一位獨特的作家,在現(xiàn)代主義文學中,卡夫卡被稱為“荒誕文學之父”。說起卡夫卡筆下的荒誕世界,人們首先就會想起他的《變形記》,短篇小說《變形記》完成于1920xx年,1915發(fā)表在月刊《白色書刊》10月號上。這篇小說一經(jīng)出版,立刻引起了讀者的極大訝異與關(guān)注?!蹲冃斡洝纷鳛榭ǚ蚩ň哂写硇缘淖髌分?,體現(xiàn)了卡夫卡藝術(shù)上最鮮明的荒誕特征,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變形記》中的荒誕世界。

一、荒誕變形中透著真實

這是一篇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說??ǚ蚩ㄓ煤唵瓮ㄋ椎恼Z言給我們講了一個荒誕、非邏輯性的故事情節(jié)。小說寫了一個名叫格里高爾·薩姆沙的旅行推銷員,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只大甲蟲,這是一件讓人感到多么可怕和難以置信的事情:

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他仰臥著,那堅硬得像鐵甲一般的背貼著床,他稍稍抬了抬頭,便看見自己那穹頂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塊弧形的硬片,被子幾乎蓋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來了。比起偌大的身軀來,他那許多只腿真是細得可憐,都在他眼前無可奈何地舞動著。 “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這可不是夢......

接下來,主人公格里高爾·薩姆沙的行為也是讓人匪夷所思:面對突如其來的這個厄運,格里高爾·薩姆沙沒有像一般人有的恐懼、害怕,而是非常平靜地琢磨他作為一名推銷員的艱辛,惦記著他得趕緊上路工作,思考著如何替自己找一個遲到的理由。他實在覺得“身體挺不錯,只除了有些困乏”!

這真是一件怪誕離奇、不可思議的事情,甚至連一點兒預(yù)兆都沒有,更讓人覺得荒誕的是主人公格里高爾·薩姆沙。雖然從外形到生活習性都已經(jīng)蟲化,他的“語言”和聲音已讓人聽不懂,但他仍然有人的思維和理性,有強烈的生存要求和人性本能,清醒地活在人間,依然能感受到他的母親和妹妹葛蕾特對他的突然“蟲化”后的焦急和同情。

主人公格里高爾·薩姆沙在一場惡夢之后,變成了一只大甲蟲。這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根本不可能發(fā)生和存在的事情,它完全是一個荒謬虛妄之說。但由于作者采用了現(xiàn)實主義的筆觸,對格里高爾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做了極其逼真細致的描述,就使得荒謬虛妄之說落到了真實之處,產(chǎn)生了合乎真實的效果。在作品中,主人公生活、工作在這樣的一個環(huán)境中,他在一家衣料公司里當旅行推銷員,這是一件“累人的差使”,“長年累月到處奔波,比坐辦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還有經(jīng)常出門的煩惱,擔心各次火車的倒換、不定時而且低劣的伙食??”,“這家公司的老板,對待雇員們粗暴專橫、冷酷多疑,職員們只要有小小的差錯,馬上就會招來最大的懷疑”,“格里高爾只是為了養(yǎng)活家庭,為父母還清債務(wù),一直謹小慎微、忠于職守地工作著”。盡管如此,“旅行推銷員在公司里不討人喜歡,??大家以為他們賺的是大錢,過的是逍遙自在的日子”,由于“旅行推銷員幾乎長年不在辦公室,他們就很容易成為閑話,怪罪和飛短流長的目標,可他自己卻幾乎完全不知道,所以防不勝防,直待他精疲力竭地轉(zhuǎn)完一個圈子回到家里,這才親自體驗到連原因都無法找尋的惡果落到了自己的身上?!弊髌分袑Ω窭锔郀柹?、工作環(huán)境真實細致的描述,使讀者感覺到,格里高爾的異化和變形,并非是不可能的,而是完全可能的。這樣一來,人變成甲蟲這種荒誕離奇的故事,竟成為真實可信的事了??ǚ蚩ㄟ\用寫實主義的手法, 去表現(xiàn)違反現(xiàn)實的事件,變荒誕為真實。

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后,他的內(nèi)心世界同他的外界行為卻是一對矛盾體。心里是想著逃避壓力和責任的,但真有蟲形,仍難以擺脫作為人的煩惱。他認為這“純屬心理作用”,這一切不過是個幻覺,竟忙著挪動自己的蟲子身體要趕往公司,直到秘書主任親自登門問罪,格里高爾的內(nèi)心

愿望才得以真正實現(xiàn)——咄咄逼人的怪樣把平常趾高氣揚的主任嚇得逃跑,而他不再是那個受氣包推銷員。自然他也真正地夢想成真,擺脫了與這份差事的瓜葛。這顯然比起他只是生了一場重病要來得干脆利落——因為在他老板的醫(yī)藥顧問看來,世界上除了健康之至的假病號,再也沒有第二種人了。格里高爾除了父親揮動手杖趕他讓他受點傷外,他竟發(fā)現(xiàn)他的食欲這時竟出奇的旺盛!

這個對于我們講很荒謬不合情理的行為,恰恰是卡夫卡用反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給予我們一個“非理性”的真實———主人公格里高爾·薩姆沙骨子里頭真是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蟲,因為只有成為一個寄生動物,才能擺脫作為人應(yīng)承擔的責任和煩惱,他才能獲得徹底的自由。我們在這充滿著象征,寓意的夢魘世界里,荒誕的情節(jié)和非世俗常人的人物中找到了真實。

二、荒誕變形中的平淡敘述

初讀《變形記》的人,心理上會產(chǎn)生一種很不習慣的審美感受。人們往往把這種不習慣歸咎于作品中“人變甲蟲”的內(nèi)容。如果硬要說我們審美時所感受到的“不習慣”確實與《變形記》的“變形”有關(guān),那么這個“變形”的所指其實并不是格里高爾的變成甲蟲,而是卡夫卡的美學,是他敘說格里高爾變形的話語方式。昆德拉說:“卡夫卡,首先是一場巨大的美學革命,一個藝術(shù)的奇跡。”“這個人用它的晦暗不明的美學把我們置于一種難堪之中。”

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說:“是卡夫卡使我懂得了可以用另外的方法寫作。”作為卡夫卡美學革命的主要方面之一,即馬氏所言的“另外的方法”,其實就是他在《變形記》等小說中所采用的“變形”了的話語方式。如果說,卡夫卡的創(chuàng)作意味著一場“美學革命”,那么這場“革命”的起點當始于《變形記》開頭的第一句話:“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边@個著名的開頭用一個極為平淡無奇的語句,推出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災(zāi)難性事件,也使我們“發(fā)現(xiàn)”了卡夫卡“變形”的美學的革命意義。

卡夫卡用合乎情理的敘述去表現(xiàn)荒誕的事件,使不合理的事件順理成章的合理化。作品中的主人公格里高爾,原是家庭中經(jīng)濟上的臺柱子,他整日地為一家人的生活到處奔波,由于他的疲于奔命的工作,全家人的生活才得以維持。然而,當格里高爾變形(實為突然生病致殘)后,不但未得到家人們的關(guān)懷照顧,反而受到了厭棄冷遇。母親不敢也不愿意來看他。妹妹葛蕾特起初曾對他表示同情和憐憫,她每天給格里高爾送來一些食物,但后來也懶得來照顧他了。父親更是兩次打傷了他。家里將格里高爾的寢室當了貯藏室,他整天躺在房間里最陰暗的地方,誰也不來看他照顧他。他死后,不僅未引起親人們的悲哀,恰好相反,他們好像除掉了一件沉重的包袱一樣的輕快。次日,一家三口人特地到郊外旅游,“車廂里充滿溫暖的陽光,只有他們這幾個乘客,他們舒服地靠在椅背上談起了將來的前途?!庇H屬們的這種冷漠態(tài)度,實在令人憤慨。但作者并未寫出任何譴責的語言。相反,他讓作品給讀者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親人們對格里高爾的態(tài)度是合情合理,無可指責的。

為什么呢? 因為格里高爾已經(jīng)變了。他已不再是人,不但在體形上已不再是人,而且連語言和生活習性上都已不再是人了。在體形上,格里高爾長著“堅硬得像鐵甲一樣的背”,“穹頂似的棕色肚子分成好多塊弧形的硬片”,“比起偌大的身軀來,他那許多只腿真是細得可憐,都在他眼前無可奈何地舞動著?!边@就是說,格里高爾變?yōu)榧紫x,不是虛妄的想象,而是真正地從人形蛻變成甲蟲形了。既然如此,當然就要按最適合于甲蟲生活方式的辦法對待,那樣才是合乎情理的,如果再按照對待人的方式去對待甲蟲,反倒不合情理了。

《變形記》的這種將親屬們對格里高爾的極不符合人情天理的態(tài)度,用完全合乎情理的手法安排敘述,使得本來不合情理的事情,竟然完全變成了合乎情理的事情,使人不得不嘆服卡夫卡真不愧為本世紀最杰出的文學大師之一。一切看起來都那么平淡、真實。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800字篇五

我有一本魔法寶典,有了它,可以讓我的心胸變得寬闊起來,不再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不再為一些小挫折垂頭喪氣。這本寶典的名字就叫《波麗安娜》,這是一本很少人知道,但一個世紀來在西方國家銷售一直不斷的文學作品。自從1920xx年問世以來,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蓯鄣牟惏材纫呀?jīng)成為美國文學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人物形象之一,“波麗安娜”一詞在美語中代表了快樂的意思。

這本書的主人公波麗安娜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她失去了雙親,唯一的親人就是波麗?哈林頓姨媽。波麗安娜帶著她的愿望和笑聲來到了波麗姨媽家,波麗姨媽是整個農(nóng)莊最富的人。但波麗安娜一開始生活得一點兒也不好:波麗姨媽不許她提所有有關(guān)她爸爸的事情,討厭她撞門的聲音,讓她睡在小閣樓……一切總是不順心??刹惏材葘τ谝虌尩呐u一點兒也不煩惱,總是笑著說我很樂意,我很高興,好像波麗姨媽整天在表揚她似的。其實這是爸爸教她的一個“快樂游戲”的功勞。

小時候的波麗安娜生活在婦女慈善會里。當波麗安娜想要一個布娃娃,卻從慈善會募捐箱里拿到一根拐杖時,她哭了。可爸爸安慰她說:“你應(yīng)當為我們的身體都很好,不需要拐杖而高興?!睆拇耍惏材冉?jīng)常玩這個快樂游戲,已經(jīng)很熟練了。

讀著波麗安娜的故事,我回憶起了暑假里的一件小事。一天下午,我在做作業(yè),妹妹來到房間里,對我說:“姐姐,我要去玩,你陪我去吧。”這正是我做作業(yè)做得最緊張的時候,如果我去玩,作業(yè)就要拖到明天完成了。我頭也不抬地說:“我沒時間,去找舅媽玩,別來煩我!”“不,我喜歡你,就要你陪!”妹妹又一次請求。我甩甩手,不耐煩地說:“我不會陪你去的,你去找別人吧!”妹妹不說話了,兩眼直直地看著我。大約過了5秒鐘,只見妹妹張開嘴,“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大顆的淚水一滴一滴從她的臉上滾了下來。這時,媽媽聞訊趕了來,一邊安慰妹妹一邊對我說:“妹妹比你小,你要讓著她點。走,陪妹妹到下面玩。”我無奈地放下筆,陪妹妹下去玩。等到妹妹回杭州了,沒人陪我玩時,我發(fā)現(xiàn)了《波麗安娜》這本書。我迫不急待地讀完了這本書,想想這件事情,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妹妹住在杭州,來一次不容易,要我陪她玩是喜歡我,我卻認為是無理取鬧,真后悔。波麗安娜告訴我,“快樂游戲”是讓你知道凡事都有另外一面,只不過它在事情的底部。找到了這快樂的一面,你就會覺得這事完全不一樣了。

現(xiàn)在,我的“快樂游戲”也玩得可以。比如說媽媽買錯了我想要的背包,但我能得到另一種漂亮的背包,這不值得高興嗎?妹妹把我的書撕破了,我能從中知道我書存放的位置不對,這不值得高興嗎?數(shù)奧考試,我得了88分,至少說明我沒有全部做錯,即使全部做錯了,我也還能再復(fù)習、再考,我要為這高興。

看了《波麗安娜》這本書,我發(fā)現(xiàn)我學會了諒解、寬容、開心……心胸開闊起來了,很多事都能容忍了。這本書的力量很大,只要你讀了它,你就發(fā)現(xiàn)自己變了。換一個角度去發(fā)現(xiàn),說不定你的收獲會更大。

讀完《波麗安娜》,我感到無比的快樂。

波麗安娜,一個快樂的小女孩,任何事在她眼里都那么值得快樂。因為她,姨媽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因為她,“怪人”顯得和藹可親;因為她,病人改變了壞脾氣;因為她,全鎮(zhèn)人改變了看待“生活”的方式.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波麗安娜是怎樣改變波麗小姐--她的姨媽的。

波麗小姐是一位脾氣暴躁的女士。波麗安娜才來到她家?guī)滋?,就犯了她幾乎所有的禁忌:擁抱問好的方式遭到拒絕;因為沒有紗窗,她打開窗戶通風帶進了蒼蠅受到譴責;她的教育程度也不能讓姨媽滿意……但在和波麗安娜相處的時間長了,波麗小姐漸漸學會了寬容,學會了快樂地“生活”。

讓我們再來看看,波麗安娜是怎樣改變彭德萊登先生的。

彭德萊登先生本是小鎮(zhèn)上有名的“怪人”,上街從不跟人打招呼,也沒有人敢跟他打招呼??刹惏材让看闻龅剿坏缓ε?,反而友好地走上前去和他打招呼:“你好,先生。天氣很好吧!”一句問候,展開話題。漸漸地,波麗安娜成了彭德萊登先生最好的朋友。彭德萊登先生變得熱情開朗了。

波麗安娜還把快樂帶給了病人。斯諾太太因為腳受了傷,要長時間躺在床上。她的脾氣也因此暴躁起來。波麗安娜知道了,迫不及待地到了斯諾太太家,送她吃的東西,教她做快樂的游戲,幫她扎頭發(fā)。做這些事,波麗安娜樂而不疲。斯諾太太因為好久沒人陪她說話了,所以天天盼著波麗安娜過來。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章是:《游戲和它的玩家》。

當小鎮(zhèn)上的人知道波麗安娜出車禍時,他們個個情不自禁的來到波麗小姐家,叫波麗小姐轉(zhuǎn)告波麗安娜一些令人開心的事,希望波麗安娜能快樂起來。

每個人都多么關(guān)心波麗安娜呀!因為平時,波麗安娜是大家的開心果,引導(dǎo)大家往好的一面想。有付出就有收獲,大家都希望波麗安娜快點好起來,再把歡樂灑滿整個小鎮(zhèn)。

波麗安娜也改變了我。

看了《波麗安娜》這本書,我也暗暗下定決心,以后對每件事都持樂觀態(tài)度。

有一次,我和爸爸去溫州的中山公園玩。等了好久,媽媽都還沒來。我和爸爸決定去書城看看。走了十幾分鐘,媽媽打電話來了:“我已經(jīng)到了,你們在哪里?”我們聽了,馬上往回走,我和爸爸一起說:“幸好我們還沒有走到書城。我們可以少走幾步了!”爸爸又說:“我們現(xiàn)在開始學習波麗安娜了!”說完,我們便哈哈大笑起來。我想:雖然多走了十幾分鐘的路,但是我們也可以把它當成散步鍛煉身體呢!

還有一次,下雨了,我沒帶雨傘。我退一步想:哈,雖然沒帶雨傘,我也可以暫時用帽子來擋雨啊,這樣我就不會感冒了。這時,我又想起了波麗安娜。

我覺得《波莉安娜》這本書很好看,中間真實地寫出了波莉安娜是怎樣面對自己的困難,怎樣樂觀堅強地面對人生的磨難,并且?guī)椭鷦e人消除內(nèi)心陰影的成長過程。

波莉安娜雖然才十一歲,卻在一次車禍中受了傷,但是她勇敢地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僅用她爸爸教的“快樂游戲”,緩解自身的痛苦,還努力開解身邊的人,讓他們改變?nèi)松鷳B(tài)度,變得更加開朗高興。即使波莉小姐對她那么不友善,可波莉安娜也能平靜對待,最終通過快樂游戲讓波莉小姐漸漸成為大家喜歡的人。

自從波莉安娜來到小鎮(zhèn),整個小鎮(zhèn)都發(fā)生了驚人的變化。象約翰-潘-德萊頓這樣的古怪人,都在波莉安娜的影響下,樂觀向上,他從離婚的陰影中走出后,重新贏得了愛,與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讀《波莉安娜》之前,老師跟我講過:這本書改變了所有美國人,讓他們知道遇到困難,怎樣從容地去解決?!安ɡ虬材取币辉~因此在人們心里具有了樂觀向上,充滿愛心的含義”;小主人公的游戲也被稱做“天使游戲”。我讀了以后受益非淺,我想用實際行動改變我的生活。

小女孩波莉安娜喪失父母、身無分文,只能同脾氣怪戾而冷傲的姨媽一起生活,但她偏偏能在每一個困難與打擊面前歡天喜地地去發(fā)現(xiàn)快樂,并誠心誠意地去享受這快樂。她的熱情與歡樂不僅沒有使自己被嚴酷的現(xiàn)實所壓制,同時還深深地感染了她身邊的每一個人,甚至讓整個小鎮(zhèn)度都重新獲得了生機,讓么每個人都真心誠意地喜歡上了她。

作品以單純的童心和樂觀、健康的精神向我們傳遞了一種來自生命本質(zhì)的、元氣十足的“快樂”,給現(xiàn)實世界中的我們―尤其是那些正身處艱難時期的人們帶來了莫大的鼓勵與慰籍。

讀了這篇小說,我千頭萬緒涌上心頭。我覺得波莉安娜對人生非常樂觀,無論任何困難在她面前都會變成快樂。而我呢?遇到困難就退卻,向困難低頭,總是把困難拋到后面。有一次我有一道數(shù)學題不會做,于是就把它留下來,先做別的作業(yè),結(jié)果做完了別的作業(yè),卻把“困難”忘做了,最后總免不了老師的一頓數(shù)落……有時我實在被“困難”逼得迫不得已,才絞盡腦汁,終于克服了“罪魁禍首”―困難。

同時,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張海迪大姐姐的故事。她五歲時患脊椎病,胸以下部分全部癱瘓,可是她卻以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的精神與病魔!我敬佩她們,我要學習她們,我今后也不會向困難屈服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800字篇六

奧地利作家弗蘭茨·卡夫卡(franz·kafka,1833~1924)是20世紀德語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是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的鼻祖,表現(xiàn)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后現(xiàn)代派文學的奠基人之一。1

美國劇作家w·h·奧登曾經(jīng)說:“就作家與其所處時代的關(guān)系而論,當代能與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相提并論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對于我們至關(guān)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xiàn)代人的困境?!?

創(chuàng)作于1920xx年發(fā)表于1920xx年的短篇小說《變形記》是卡夫卡最經(jīng)典的作品之一。小說講述了一個小職員一覺醒來變成甲蟲的故事,卡夫卡用冷冷的筆調(diào)將一個駭人聽聞的事件描述得如同再平常不過的發(fā)生,“現(xiàn)實”與“荒誕”的界限在《變形記》中奇異地隱去了痕跡。

1.淺談“人性觀”

不言而喻,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問題是探討人性觀的關(guān)鍵問題,是定位和闡釋“人性”一詞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有神論思想認為:人性是神特殊造化的人類本性。人性最突出的特征是對神的信仰和堅持穩(wěn)定的社會規(guī)則。簡言之,人性就是人類所特殊具有的不同于其它一切生物的道德和責任。

近代無神論者的研究理論則說人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人類最近的親緣是靈長類動物。馬克思主義人性觀更是明確地指出,“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是人類的根本屬性。全面的需求是人類存在與發(fā)展的最終目的和根本動力。人性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是包括人的自然屬性在內(nèi)的一切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人性觀”就是人們對于人性的認識,對于社會和整個外部世界的理解與立場,以及由此而發(fā)生的動機和行為決策。

在卡夫卡的作品《變形記》中,主人公格里高爾一覺醒來異化為非人的甲蟲,變形后被世界遺棄使他的心境極度悲涼,三次試圖與親人及外界交流失敗后,最終悄然死亡。

《變形記》折射了當時西方人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小說用近乎荒誕的表現(xiàn)手法描述了人類社會的競爭激化、感情淡化、壓力惡化和個性消亡化。一個本應(yīng)享有人性尊嚴和秉持人性特征的個體人,在社會上求生存舉步維艱,在家庭中求溫暖心寒絕望。在小說的背景環(huán)境里,個體靈魂的無力遭逢群體信仰的破碎,社會角色跟家庭角色的雙重異化使得人性被逼到了扭曲的死角。 可以說在卡夫卡為數(shù)不多的文學作品里,《變形記》是作者對于其本人人性觀的最集中映照和最深刻表達。 2.社會角色——人性的全面異化

《變形記》之所在德語文學史上擁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它第一次深刻地描寫了資本主義社會普遍存在的“異化”現(xiàn)象。值得著重一提的是,作者卡夫卡之所以將人在一夜之間異化成甲蟲——這本應(yīng)是荒誕至極的事情處理得好像是一種必然的,極普遍的,不足為奇的事情,除了文學語言上的技巧外,最關(guān)鍵的還是因為他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死穴,緊緊地抓住了社會現(xiàn)象的本質(zhì)。

20世紀以來,隨著大工業(yè)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資本主義世界里人們之間的生存競爭日趨白熱化。然而正是在這種狹窄的生存空間里,過細的社會分工、高強度高重復(fù)的工作又使許多勞動者的精神畸形乃至崩潰。由金錢、機器、生產(chǎn)方式等構(gòu)成的“物”逐漸操縱了“人”,把“人”變成了“物”的奴隸,使“人”最終也變成了“物”,或者說使人性最終異化成物性。一個不能支配自己的“非人”和其他動物有什么兩樣?變成甲蟲不也很自然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把這種異化的現(xiàn)象歸結(jié)成是“物對人的統(tǒng)治,死的勞動對活的勞動的統(tǒng)治,產(chǎn)品對生產(chǎn)者的統(tǒng)治?!?/p>

2.沒有永恒的人性,只有永恒的利益

從社會學角度看,《變形記》 揭示的是異化的社會現(xiàn)實。人變?yōu)榧紫x自然是異化 ,但更可怕更深層的異化是由此而發(fā)生的家庭關(guān)系以及其它各種社會關(guān)系的畸變。

格里高爾是家庭的經(jīng)濟支柱,一家人全要靠他的收入維持生計,他也視此為自己的責任。他努力工作,拼命掙錢,使得一家人能夠生活得安寧、 滿足??傊?,在他變形之前他的家庭像一般的家庭一樣不失親情。然而當他變成甲蟲,不能再去上班掙錢,不能再為家庭提供經(jīng)濟來源,無法再與家庭保持以往的那種經(jīng)濟聯(lián)系以后,溫情脈脈的家庭倫理之愛不復(fù)存在了,所謂的親情顯露出了虛假性:一看到他的 “蟲” 模樣,他的母親驚得昏厥倒地;他的父親則對他暴跳如雷,甚至用蘋果砸他。而妹妹,雖然在開始時還對哥哥抱有同情和憐憫之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漸漸地嫌惡了他。到最后,全家人都把變成甲蟲的格里高爾當作包袱。當“它”在孤獨寂寞中凄然死去以后,全家人如釋重負,作了一次輕松的郊游,并談起了新的夢想和美好的前途。8

卡夫卡曾說:“人們互相間都有繩索連接著。如果哪個人身上的繩子松了,他就會懸吊在空中,比別人低一段,那就夠糟;如果哪個人身上的繩索全斷了,他跌落下去,那就可怕極了。所以必須和其他人捆在一起?!?/p>

卡夫卡在這里表達了一個十分殘酷的真理:維系著人與人之間溫情的傳統(tǒng)宗法在現(xiàn)代社會已被異化為主要靠經(jīng)濟的聯(lián)系,這正是格里高爾變形后可怕經(jīng)歷的注腳。金錢是維系格里高爾與家庭的繩索和紐帶,這條繩索斷了,家庭倫常、家庭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也就發(fā)生了裂變。作者在這里揭示了西方社會中近乎殘酷的倫理關(guān)系狀況和社會關(guān)系實質(zhì),而這些恰恰是制約人性的瓶頸因素。

3.堅硬的殼,脆弱的心

在人和社會關(guān)系中,人的變形是一種象征。在工業(yè)社會里人們盲目地追求財富,卻損害了機體的美好,而機體的美好恰恰是享受財富樂趣的基礎(chǔ)和前提。更嚴重的損害體現(xiàn)在精神上:無頭腦的勞碌,使人永遠處在疲勞中;不再講究優(yōu)美的風度和高尚的情操;獨處時不再有理智的思考和自省;人與人之間也不再有推心置腹的交往。

格里高爾的內(nèi)心每天都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他隨時可能因一點小差錯被解雇。一想到老板的債還要五、六年才能還清,他不得不謹慎行事,時時都有要發(fā)生天災(zāi)人禍的災(zāi)難感、恐懼感壓在心頭。文中這樣說到:“快七點了,母親催他起床去上班。他要回答母親的呼喊,卻發(fā)不出人的聲音,只會吱吱叫?!?1

這個現(xiàn)象居然沒有引發(fā)格里高爾注意自己變成蟲的事實,因為他被一種更可怕的焦慮淹沒了——萬一趕不上火車,耽誤了老板的事,自己被革職怎么辦?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妹妹何以為生?這種心態(tài)對一個小職員來說,非常的真實。此時讀者被震撼了:人在變成非人的事實面前,不是為自身的不幸而恐懼痛苦,卻是焦慮變成蟲給其他親人帶來的損失。格里高爾變形后被遺棄的境遇和悲涼凄苦的心靈世界進一步向我們展示了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由于無法溝通而造成的孤獨、悲哀和冷漠。與家人嫌棄、厭惡的態(tài)度相比,格里高爾蟲化后的堅硬軀殼之下仍然保持著人的心靈世界的純潔和溫情。每一位讀者都會覺得此時的格里高爾仍是人而不是蟲。然而在他所處的世界中,他的外形是甲蟲,因此他的一片“人”心無法被他人理解和接受。他渴望人的理解,而一只甲蟲尋求理解的企圖卻導(dǎo)致他徹底被躲閃厭棄直至形體毀滅的悲劇。

小說中格里高爾的變形折射出西方現(xiàn)代人在另一層面上的生存狀態(tài):人們帶著面具扮演種種角色,互相企求理解卻又各自把內(nèi)心深深隱藏。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和由隔膜造成的孤獨,正是人與人之間互相視為異類的異化狀態(tài)。12

在《變形記》里,卡夫卡把人變形成甲蟲,人為地扯斷了主人公和他周圍之間所有社會的道德的甚至是純生物上的聯(lián)系,力圖以此證明,人在社會中的真正地位是由于自己悲劇性的和無法克服的孤獨決定的。人不過生活在荒漠,或者說生活在真空里,忘記了自己所處的悲劇處境。13

每個人的社會屬性都好似一只甲蟲,堅硬的外殼之下是一顆柔軟脆弱又孤獨絕望的心。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心得800字篇七

歷史本無所謂錯與對,但人們在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愛如此評論:“如果當年韓信在漢中自立王……”,“假如元朝大軍向日本進發(fā)不遇到海難……”,這些言論無法改變已過去的事實,有意義的在于總結(jié)經(jīng)驗,以改造未來。昆德拉所言“永遠隆起的硬塊”意亦如此。

歷史是欲望推動的,眾多的欲望組成之合力是人類社會發(fā)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為生,后覺得植物也不錯,于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沖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么辦?”“在地上怎么睡啊?……,這些反對和贊成沖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jié)的時刻,因為那時人常常挨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說,就是人的需求還處于最低層——生理需求。要吃飽飯這統(tǒng)一的欲望就是團結(jié)的基石,同一團隊的人必須要相互配合才能獵取到食物。但通常這僅局限于內(nèi)部,在部落與部落之間,如何獲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協(xié)作解決的問題,資源爭斗(搶地盤)則成了更能解決問題的手段,戰(zhàn)爭和掠奪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更高層次需求相應(yīng)而生。得到尊重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體必然是個人的,這種欲望徹底破壞了團結(jié),成員之間相互沖突,出現(xiàn)了社會等級。

等級制度的確立并沒有徹底解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欲望的沖突,這種用暴力或者其他強制性力量對沖突進行緩沖,這種沖突急迫地需要解決,同時勝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夠長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實際上就是對欲望的抑制,是對欲望沖突最有效的協(xié)調(diào)中和。

道德是神秘主義的法律,法律則意味著工具性,這種神秘主義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兩大特性同存。神秘主義是人類思維的黑洞,是超越人類理性思維之外的東西,中間蘊涵著最強大的能量,這就是道德這個工具難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從這個黑洞里舀了一點能量出來便世界大亂,拉登沾了一點就能制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義特點就意味著對道德的理解的多樣性。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如何吃面包都做了嚴格的規(guī)定,這讓今天的我們感到好笑;伊斯蘭教的婦女們個個是蒙面大俠,讓漢人望而生畏;縱欲主義和禁欲主義的爭論今天依然激烈,這說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義特性,無力完成對欲望的徹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義的法律,而不是單純的法律,有時相反成了欲望沖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實上中華帝國從古到今,道德都成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漢王朝開始,就以道德為根基建構(gòu)社會制度,但德治始終是美麗的夢想,當管理體系中的大多數(shù)成員都把道德當成有效手段,整個社會呈兩幅畫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掛在口頭的目標,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對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1旧砭鸵馕吨∮泻币?,然后大家都懷著萬分景仰的心態(tài)仰望海瑞,心中卻想著自己的勾當,卻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就是中國政界的現(xiàn)狀。這也是中國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絕大多數(shù)人都將仁義道德披上,穿上這件漂亮絢爛的衣服,以高尚的名義,行茍且之事。

中國古代的德治,畢竟是種境界,全民景仰,只因無法實現(xiàn)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現(xiàn)在的情況是,以國家的名義公然撒謊,在大家都知道是謊言的情況下,搞政治教育,三個代表,事實上連統(tǒng)治者自己也知道是個謊言,公然推行與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實為世界奇觀之最。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44719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