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優(yōu)秀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8 23:49:05
2023年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優(yōu)秀13篇)
時間:2023-10-28 23:49:05     小編:雅蕊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zhì)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一

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形式。如何合理設(shè)計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課堂教學過程的設(shè)計,必須以發(fā)展學生的認識為特點,也就是說,教學過程中必須十分重視學生語言和思維訓練,發(fā)展學生認識能力。

課堂教學中,如何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和發(fā)展他們的認識能力呢?

學生學習一篇課文,從頭讀到尾,腦子里就有一個初步的整體印象。學生有了一個整體印象之后,教師再指導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去理解,這就是從整體到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理解后,再回到整體上來理解。后一個整體理解比起前一個整體理解,認識提高了,加深了。因為它經(jīng)歷了概括提高的過程,因此獲得的認識也就更完整更深刻。

教給學生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學習步驟,不僅使學生掌握了逐步深入的學習方法,而且使學生初步懂得:認識事物既要看整體,又要看部分,還要看部分和整體的關(guān)系。這樣就為逐步提高認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例如我在教《雷雨》一課時,先引導學生抓住雷雨的主要景色,從整體上觀察圖畫。有了一個總的印象后,再指導學生對照,一部分一部分地仔細觀察,逐段學習,看看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特點各是什么?然后幫助學生概括出:

雷雨前:滿天烏云,空氣悶熱,刮大風,雷鳴電閃;

雷雨中:雨越下越大,時間不長;

雷雨后:空氣清新,出現(xiàn)彩虹,池塘里水滿了。

每學完一部分,幫助學生概括一下,使學生的認識上升一步,同時又與下一部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的思維條理化。最后從整體上來一個回合,使學生從雷雨的出現(xiàn)、發(fā)展、變化過程中概括出雷雨的特點,初步了解自然現(xiàn)象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使學生的認識從感性提高到理性。這就是一個認識上的飛躍。

課堂教學中設(shè)計提問是很重要的。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是把作者、教師、學生三條思路揉合在一起,像一把把鑰匙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引導學生開動腦筋自覺地去獲取知識,運用知識。怎樣設(shè)計課堂的提問呢?要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基本功訓練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shè)計好幾個主要問題,并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自己設(shè)計的問題結(jié)合起來,統(tǒng)籌安排在課堂提問之中,一步步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學生的思維推向前進,促使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地去理解課文,提高認識水平。教師的提問要抓住重點,盡量做到少而精,要有啟發(fā)性,問題的語言要淺顯,明白,兒童化。

比如《種魚》這一課,是由三幅圖組成的看圖學文。通過小貓種魚這一有趣的故事,使學生懂得小貓為什么收不到魚的道理。

第一段我設(shè)計了兩個問題:(1)農(nóng)民把玉米種在哪兒?(2)到了秋天怎樣?你從哪兒看出收了很多玉米?設(shè)計這兩個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懂得把玉米種到地里,到了秋天是會有收獲的。第二段設(shè)計了三個問題:(1)農(nóng)民把花生種在哪兒?(2)玉米和花生為什么要種在地里?(3)到了秋天怎樣?通過上述問題,把玉米和花生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懂得玉米和花生有共同之處,它們都是植物,把它們種在地里,是會有收獲的。第三段設(shè)計了三個問題:(1)小貓看見農(nóng)民種玉米、花生心里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2)小貓能收到很多魚嗎?為什么?(3)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魚呢?通過這幾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在比較中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玉米、花生和魚的生長條件是不一樣的,玉米、花生是植物,要種在地里;魚是養(yǎng)在水里的動物,是不能種在地里的。最后通過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魚呢?這一問,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與實踐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的認識能力向前發(fā)展。

兒童學習一篇課文,從開始到結(jié)束,思維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過程。我在教學中比較重視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過程,注意掌握這個過程,并引導學生去經(jīng)歷這個過程。

以《一粒種子》為例,我著重抓了三點:(1)抓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種子發(fā)芽跟溫度、水分、土質(zhì)的聯(lián)系;春天與萬物生長的聯(lián)系。(2)抓事物的發(fā)展變化:種子發(fā)芽出土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有意識引導學生注意這四個階段的變化。(3)抓詞、句、段之間的聯(lián)系。特別是抓住重點段落,從詞、句到段之間的聯(lián)系,從中了解種子發(fā)芽的條件和經(jīng)過。

每次挺一挺,自己有什么變化?大地上又有什么變化?從中揭示了種子發(fā)芽的過程,種子發(fā)芽所需要的條件,以及跟季節(jié)氣候的關(guān)系。當學生對種子發(fā)芽的經(jīng)過有了具體印象之后,我又引導學生對現(xiàn)象加以綜合概括,抽象提高,讓學生說說:種子是怎樣發(fā)芽的?種子發(fā)芽需要哪些外部條件?學生經(jīng)過思考、消化、懂得了氣候溫暖,水分充足,泥土松軟是促使種子發(fā)芽的必備條件。

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既有了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又上升到抽象的理性概括,他們不僅學到了語文知識,初步了解了一點植物常識,而且發(fā)展了思維,提高了認識能力。

閱讀教學中學習語言文字,認識事物。體會思想感情三者是互相滲透,互相促進的。語言文字掌握得好,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就深刻;深刻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對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得就更真切,并產(chǎn)生共鳴,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在引導學生體會思想感情時,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以文章的詞和句為依據(jù),并把詞和句放到語言環(huán)境中去加以體會。

《大海的歌》這篇課文,作者以清新優(yōu)美的文字,描繪了海港繁榮的景象和大海美麗的景色,歌頌了欣欣向榮的祖國,歌頌了社會主義四化建設(shè)。教學這一課時,我采取了圖文結(jié)合的方法,讓學生看圖讀文,跟隨作者步入畫境,同時抓住描述海港景色的關(guān)鍵詞句,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此時此刻,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學生的心情跟隨作者的感情在激蕩,耳邊仿佛鳴奏著大海呼嘯的濤聲,聽到了大海在歡樂地歌唱。他們豪情滿懷地說:“海港兩岸,裝卸吊車,海輪在歌唱;大海里,石油鉆探船在歌唱;整個大海在歡呼在跳躍,在歌唱,歌唱偉大的祖國像初升的太陽蒸蒸日上,繁榮富強。這是一曲贊美偉大祖國的頌歌,是一曲振興中華,向四個現(xiàn)代化進軍的凱歌?!边@樣,整個教學過程層層推進,步步加深,師生都沉浸在愛國主義情感的海洋之中。

教案實錄

師: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為了搞清這個問題,先請小朋友們默讀課文第三段。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生:(默讀課文第三段)

師:好。小朋友,列寧的住處在哪兒?要是你們能說出來,我就把它畫出來,好嗎?

生: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生:花叢在路邊。書上說“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說明花叢在路邊。

師:對了,花叢在路邊。(邊說邊畫花叢)那么,園子在哪兒?

生: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師:你怎么知道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生:因為書上說那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說明花叢離園子不太遠,所以我知道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師:對。(邊說邊畫園子)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呢?

生: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在園子旁邊。

師:(板畫房子)房子旁邊還有什么?

生:房子旁邊應該畫上幾個蜂箱,因為養(yǎng)蜂人要照管蜜蜂,所以把蜂箱放在房子旁邊。

生:所以列寧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了。

生: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山下有一條小路。小路旁邊有花叢。離花叢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旁邊有一座小房子。那就是養(yǎng)蜂人的家,因為養(yǎng)蜂人在園子里放了許多蜂箱。

生:(齊鼓掌)

師:說得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列寧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第三段課文一共有三句話,請大家讀讀第一句:

生:(讀)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

師:列寧在路邊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板書:發(fā)現(xiàn))他是怎么想的?

生:列寧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那個養(yǎng)蜂人的吧?

生:列寧還會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順著蜜蜂飛的方向找去,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了。

生:觀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細地看。

師:對了,還要一邊看一邊想。那么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二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好、聽、非、住、膽、平、完”7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8個生字和多音字“好”。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受小鹿活潑,快樂,體會文中營造的童話情趣。

1、學會“好、聽、非、住、膽、平、完”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第一課時

1、師:今天又一、位新朋友來到我們中間,他是誰?

2、出示“梅花鹿”的詞卡,請同學們跟小鹿打招呼。

二、初步感知,學習生字

過渡:小鹿邀請我們?nèi)ニ易隹?,想去嗎?翻過生字山,走過生字橋,那片美麗的小樹林就是小鹿的家。

1、(課件出示生字小山)我們來爬山!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認讀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

2、(課件出示生字橋)我們來過橋!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認讀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

過渡:(課件出示美麗的風景圖)瞧,我們的朋友來迎接我們了!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欣賞課件展示的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鹿?

(3)讀讀這一、段,用你的聲音告訴我們,你的心中有一、只怎樣的小鹿。

(4)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師生共讀,齊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小鹿跑呀,跳呀,來到小池塘邊,他看到了什么?

(1)說說畫面上的景象。

(2)小朋友們說得真好,小鹿在夸你們呢!

(3)同座互讀,指名讀,四人小組讀,上臺表演讀。

3、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看到這幅奇妙的畫面,小鹿會想什么呢?請你猜猜看。

(1)指名說一、說,肯定學生的大膽想象。

(2)小鹿真的是這么想的嗎?快來讀讀吧!同座互相讀,推薦你認為讀得好的同學讀,齊讀。

一、揭示課題

1、出示掛圖,多活潑可愛的小鹿呀!他可真像一、棵小樹,一、棵長眼睛的小樹。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體驗性朗讀

過渡:你們喜歡這只小鹿嗎?你們覺得這棵長眼睛的小樹有意思嗎?你想做這只小鹿嗎?

1、請你把1——3自然段中的“小鹿”換成“我”,再來讀一、讀。學生練讀。

2、說說像這樣讀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3、你是一、只快樂的小鹿,你是一、只活潑的小鹿,你是一、只可愛的小鹿……請大家把1——3自然段美美地讀給你的好朋友聽聽吧!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幾個字?

2、觀察這幾個字字形上的共同特點(左窄右寬)。

3、老師范寫“好”。

4、學生練習書寫。

5、書寫反饋。

板書設(shè)計

2、長眼睛的小樹

好聽住膽左窄右寬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三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正確認讀本課十一個生字,會寫本課八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初步懂得開發(fā)建設(shè)大西北的歷史意義。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

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樹立長大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人生目標。

課前準備:桃形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1、讀文識字:

師:現(xiàn)在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出文中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記住它。

教師出示桃形生字卡片,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說一說怎么記這些字,教師可引導學生用猜謎語、部件組合法、形聲記憶、比較法等多種形式進行記憶。學生可能會說:大米有兒子是“籽”;天上有月亮,地上有禾苗女是“矮”等。

師:你們真棒!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記住了這些生字,老師相信課文讀的也一定很好,誰愿意先來展示自己?(按自然段讀文。指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學生評價。)

2、聽老師讀,然后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課文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你還能讀懂什么?(學生自己讀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收獲。學生自由談?wù)撟约鹤x懂的地方。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學生提出自己不懂問題后(簡單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隨即解決,對于與文章中心有關(guān)的問題,教師板書,共同解決。)相機介紹大西北(出示大西北的圖片)。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疏導出以下問題:

1、槐樹媽媽的心愿是什么?

2、強強、苗苗的心愿又是什么?

3、聽了他們的心愿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這樣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共同心愿,這時以圖畫形式板書。

分角色朗讀,獨白部分由大家齊讀。

(四)拓展延伸

學生脫口而出:把好吃的、好玩的給大西北的小朋友,還有的可能說,學好知識掙大錢,給他們捐款。這時要引導學生,只有學好知識,才能開發(fā)建設(shè)大西北,真正幫助大西北的小朋友。

2、為了給學生開辟一個書面表達空間,課后作業(yè)是這樣設(shè)計的:胖胖的槐樹籽來到大西北以后會怎樣?強強、苗苗寫信會寫什么內(nèi)容?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在小本本上寫一寫。

接著用優(yōu)美的語言小結(jié)?;睒鋴寢尲皬姀?、苗苗用他們純真的心靈表達著自己美好的愿望,那你們想知道老師的心愿?我希望你們能學好知識,將來開發(fā)建設(shè)大西北,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四

1、認識7個字,會寫9個生字。

2、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略知詩意,背誦課文。

3、積累語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與生機。

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課時

一、導入:

1、檢查課前準備:請幾個同學講講對小草的認識。

2、師歸納(板書課題:草)

二、師范讀《草》。

三、生自由讀詩,找出生字。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生讀帶局生字的句子。

五、學習古詩

1、自由讀詩,畫出朗讀節(jié)奏。

2、再讀詩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組且討論后匯報解決。

(1)理解“離離原上草”意思。

(2)“一歲一枯榮”出示春草、秋草圖(生講兩幅圖的不同)。

(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圖。

很頑強

小草很有生命力

燒不死

看到這樣的小草,大家喜歡么?該用什么口氣讀?(贊美、喜愛)齊讀第3、4行詩。

4、朗讀全詩。

六、背誦詩歌。

七、讀課本p7的詩。

八、講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說說怎樣記住它。

3、師范寫,生書寫。

4、講評。

十、作業(yè):

背誦古詩《草》

一、導入

1、復習、背誦《草》。

2、出示早春與晚春圖進行比較。

3、描繪春天的景色。

4、板書課題。

二、自由讀詩,找出生字。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用生字組詞。

3、朗讀帶有生字的詩句。

四、學習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讀詩,畫出節(jié)奏。

2、再讀古詩,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籬落:籬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圖畫,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講詩意,師歸納。

5、小組表演詩歌。

6、表演后認識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讀詩歌。

8、背誦詩歌。

9、讀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圖,你能編個故事嗎?

五、寫字:

1、指名認讀生字。

2、分析字形。

3、師范寫、生書寫。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五

學習標:

1、認識呱,哩,圈,紋,碰,返6個生字,指導書寫“倒”“影”兩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fā)探索科學的興趣

生字詞的教學

回聲形成的原因

一、談話導入;

(板書:聲)你們看這是什么字?平時你們聽過什么樣的聲音?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種奇怪的聲音叫《回聲》(補全課題)

師:我們一起來念一念

二、認識生字,整體感知

師:究竟他是怎樣奇怪的聲音呢,老師很想知道,你們想嗎?請小朋友輕輕打開書本翻到148頁,看——(課件出示課文第一插圖的畫面)

蔚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云,遠處不時傳來幾聲鳥的叫聲,近處有一條美麗的小河,小河上有座石橋。…………(師配樂自然的將課文背下去)

1、師:小朋友,故事好聽嗎?

咱們自己也來讀讀這個課文!

2、小朋友讀的開心嗎!小青蛙也很高興,他也高興得叫起來了。你聽:呱呱呱(出示課件青蛙叫)

4、小朋友也學青蛙來叫一叫?

5、課文中青蛙是怎么叫的,你能把這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嗎?

出示句子:小青蛙跟著媽媽游到橋洞底下,看到周圍美麗的景色,高興得叫起來:“呱呱呱,多好看哪!”

師:誰來試一下?

師: 嗯,你讀的也是頂呱呱的,誰再想來讀一讀?

師:你覺得讀這個句子應讀出怎么樣的語氣呢?

生:高興

師:一般你什么時候很高興呀?

生:……

師:那就帶著你們各自的感受來高興的讀一讀這個句子吧(齊讀)

出示句子:

1、小青蛙奇怪極了,他問媽媽:“橋洞里藏著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學我說話哩?!?/p>

2、她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

3、你在橋洞里叫,聲音的波紋碰到橋洞的石壁,也要返回來。

師:小朋友先自由的選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特別是紅色的字要讀準音。讀好的小朋友請舉起你可愛的小手!

師:1誰敢第一個挑戰(zhàn)?

這里這個“哩”讀輕聲,我們一起來念一念。

師:還有誰再來讀一讀?

師: 是呀,你覺得那時小青蛙心里會想什么呢?

那你們覺得應怎么來讀呢?

師:2誰還來讀一讀你喜歡的句子?(指名二生)

師: 波紋這個詞你念得多好呀!你可以做小老師教全班小朋友一起讀一讀行嗎?小朋友, “波紋”是怎么樣的?(課件出示:一圈圈地波紋)

河面上這樣一圈圈的紋路就是波紋,我們連起來讀一讀:一圈圈波紋(齊讀)

師:3還有哪個小朋友喜歡最后這一句的,你來響亮的讀一下!

這里的“碰”是讀后鼻音,開火車讀一下。

師:小朋友一起把這個句子讀一下吧。

三、學習第四五段

青蛙媽媽不但告訴了小青蛙這是回聲,還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呢。請小朋友自由的讀四五段找一找寫青蛙媽媽動作的詞,并用鉛筆輕輕的畫下來。(自由讀四五段)

師:小朋友,想看一看青蛙媽媽媽怎么做這個實驗的嗎?(出示青蛙媽媽做實驗的課件)

師:誰來說說這個實驗是怎么做的?(指名2生)

師:那現(xiàn)在你們能不能用你的肢體語言來演一演青蛙媽媽是怎么做的嗎?老師給你們一個提示, (出示媒體提示)小朋友先自己試試。

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跳到岸上。她( )一顆石子,( )河里,河水

被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 )到河岸,又一圈圈( )回來。

師:誰來試試?

(指名1生演示)

師:我們一起把剛才這個小朋友做的動作的詞都填進去。

師:真聰明,都填對了,請我們的女小朋友來讀一讀吧!

師:讀得整齊又響亮,男小朋友有沒有信心讀好?

(指名——出示答案——女小朋友讀——男小朋友讀)

師:做完實驗了,青蛙媽媽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來把第五段來讀一下。

師:從青蛙媽媽的話里,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說----指名生說)

師:教師解釋聲波:聲音的波紋也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著,你們看?。ń處熯叞瀹嬄暡ㄟ吔忉專┞曇舻牟y碰到橋洞的石壁,要返回來。這樣,小青蛙就能聽到自己的聲音啦。這返回來的聲音就是回聲。

師:你能不能看著板畫,自己來做做小青蛙的媽媽?(出示媒體)同桌之間可以你說給我聽,我說給你聽,你幫助我,我?guī)椭?,開始吧!

聲音的( )碰到橋洞的( ),要( )回來。這樣,你就能聽到( )啦。這返回來的聲音就是( )。

師:哪個青蛙媽媽先來呀?

(指名一生)

師:青蛙媽媽在解答小青蛙的疑問,應該讀出怎么樣的語氣呢?(指名生讀)

師:如果你自己遇到了疑問,向你的媽媽請教時,媽媽會怎么樣的對你說?(指名生讀)

師:小朋友們,這下你明白了回聲究竟是怎樣奇怪的聲音了吧?是啊,你明白了,小青蛙它明白嗎?它是怎么說的?誰來做做小青蛙?。

師:是呀,當小青蛙知道了這就是回聲的時候,他的心里真是高興得不得了。

師:誰還想再高興的讀一讀。

師:我們一起來做小青蛙讀一讀

生:

師:是呀,我們都明白了,那請兩個小朋友來表演,一個演媽媽,一個演聰明的小青蛙,告訴媽媽你明白了什么?(分角色朗讀課文一次)

師:小青蛙聽了媽媽的話終于恍然大悟,知道了什么是回聲。讓我們一起再來認真的讀一下第四五段。(齊讀)

師:小青蛙在媽媽的幫助下明白了它聽到的是回聲,它是在哪兒發(fā)現(xiàn)回聲的?又是怎樣發(fā)現(xiàn)回聲的,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四、 指導書寫。

我們說,一堂語文課就是要聽、要說、要讀、要寫,這節(jié)課,我們還有一件什么事要做?

好,下面我們就來進行寫字練習。

師: 這兩個字怎么記住的?(倒、影)

師(邊寫邊說): “倒”因為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各部分應該寫得瘦長,三個部件緊湊一些?!暗埂敝虚g部分的第二橫要向上斜,一豎要寫在豎中線上,再寫一提。

“影”字左寬右窄,右邊的三撇,起筆應該在一條垂線上。

師:接下來大家在書上描一個,寫一個。

(學生寫字,教師巡視)

五、文本拓展,鞏固生字

《調(diào)皮的聰聰》

聰聰很聰明,但有時候也很調(diào)皮。

有一天,聰聰來到張爺爺?shù)聂~塘邊,發(fā)現(xiàn)張爺爺回家吃飯去了,他就撿起石頭往魚塘里扔,嘴里還“呱呱呱”地學青蛙叫。魚塘太大了,水的波紋組成一個個圓圈,由小變大,可還沒碰到岸邊,就消失了,看不到返回來的樣子。他想:可能是石頭太小。于是,他又找到一塊大石頭,準備往里扔。

這時候,張爺爺回來了。聰聰很害怕,就對張爺爺說:“我在向青蛙媽媽學習哩!“張爺爺明白是怎么回事以后,笑著說:“小調(diào)皮!這是魚塘,一不準游泳,二不準向里邊扔石頭,快回家吧!下次再讓我看見,可不會放過你?!甭斅斏炝松焐囝^,跑了。

(讀一讀)

六、實踐活動

課后你也可以在家里可以用臉盆做一個實驗,觀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蕩回來的樣子。

七、結(jié)束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六

1、了解形聲字的特點,學習利用形聲字的結(jié)構(gòu)特點識記生字的方法,培養(yǎng)同學們自主識字的能力,不斷擴大自主識字成果和經(jīng)驗的交流。

2、學習積累詞語的方法,學習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認識幾種基本句式。

3、學習觀察的方法,提高朗讀能力和書面、口頭表達能力。

二課時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放手讓同學們觀察發(fā)現(xiàn),交流討論。

2、先讓同學們拼讀生字,朗讀韻語,在讀中發(fā)現(xiàn)字的特點

3、讀學習伙伴的話,讓同學們說泡、飽等6個字的特點

4、認一認生字條中的生字,再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5、教師還可舉出幾個聲旁是“包”的子,讓同學們試著認一認{苞、胞、炮等}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記記

{1}自由讀

{2}師生相互數(shù)數(shù)字對詞語的游戲

{3}師生相互數(shù)數(shù)字對詞語的游戲

{4}生生相互數(shù)數(shù)字對詞語的游戲

{5}說說對詞語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可講解。

{6}你記住了哪些詞

2、我會填

{1}自由朗讀,感受語氣

{2}填寫標點符號

{3}指導朗讀,加深對這三種句式特點的認識。

3、我會寫

{1}同學們自由看圖,然后讓同學們自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說,引導同學們仔細聽。

{3}同學們評價

{4}在此基礎(chǔ)上,再給機會讓同學們有條理地把幾句話連起來說,比一比,看誰說得有條理。

{5}把自己說的幾句話寫下來。

一、“我會讀”和“口語交際”

1、老爺爺和小孫子有驢也不敢騎,這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讀一讀這則故事,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把這個故事讀給你同桌聽聽,比比看,誰讀得更有意思。

3、小組合作分角色讀一讀,議一議:你認為老爺爺應該聽誰的?為什么?

4、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如一人騎一會兒)

5、如果遇到這種事,你會怎樣做?

6、這個故事真有趣,我們來演一演好嗎?聽了人們的議論,爺孫倆后來會怎么做呢?把你編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臺(課前精心布置“展示臺”)

“識字交流站”

“同學們字,有辦法,課內(nèi)學,課外集,互相交流進步大?!毙∨笥褌?,歡迎來到識字交流站。

1、把識字卡分別擺在每個小組的桌子中間,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學自己的卡片怎么讀。

2、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學習生字。

3、自己練習讀生字,每組推薦一位參加班級的竟賽。

4、評選出“識字大王”。

三、“故事會”

1、最近,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風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事要多動腦筋。你還知道哪些關(guān)于動腦筋的故事呢?講給大家聽一聽。

2、分組準備,可以一個人講,也可以幾個人商量編一個故事,還可以加上一點動作邊講邊演。

3、在小組里講一講,再講給大家聽。

4、評一評,誰的故事講得最好?好在哪里?

5、誰的故事不夠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頒獎,評出故事大王以及優(yōu)秀評論家。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七

1 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fā)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xù)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 法。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fā)奮學習,頭

養(yǎng)成刻苦鉆研的習慣。

1 理解牛頓的神態(tài)變化,“得意”、“發(fā)愣”、“羞得滿臉通紅?!?/p>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后,牛頓心里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睆?/p>

此,牛頓發(fā)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漸漸地養(yǎng)成了刻苦鉆研的習慣。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后,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么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

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后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zhuǎn)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2 根據(jù)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干什么,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tài)變化的詞語,并說說這些態(tài)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么?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后,牛頓為什么心里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fā)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為什么?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八

1.復習課文13-16課,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安培、愛迪生、徐虎等人物的崇高品格和。能背誦課文及《練習6》中4個成語和三句讀書名言,按內(nèi)容填空。

2.鞏固本單元69個生字(其中29個只識不寫),辨別易錯字,易混淆字。

第一課時

(一)基礎(chǔ)知識

1、生字表

2、本單元詞語積累

(二)課文

《13、學棋》

1、朗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內(nèi)容。

2、秋收的兩個徒弟有什么不同?

3、那兩個學生都學有所成嗎?

4、你愿意向哪個學生學習,為什么?

5、造句:“一邊……一邊……”

6、通過學習本課,你從中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14、“黑板”跑了》

1、朗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內(nèi)容。

2、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從課文中哪個地方可以看出來?

3、我們要學習安培的什么?

4、你能找一些有關(guān)專心學習的成語嗎?

5、填空說話:

安培研究科學非常(),所以成為();拜秋為師的一個學生學棋非常(),所以成為();我們讀書學習時一定要非常(),才能成為()。

6、讀了這課文,你想對安培說些什么?

《15、晚上的“太陽”》

1、朗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內(nèi)容。

3、最后,愛迪生想到了一個什么辦法,使手術(shù)順利進行?

5、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愛迪生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應該向他學習什么?

《16、“閃光的金子”》

1、朗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內(nèi)容。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徐虎是上海市一個普通的——。許多年來,他利用——走遍了——,帶來了方便。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

3、你喜歡這個普通的水電修理工嗎?為什么?

4、從這些感人的事跡中,可以看出徐虎具有什么樣的高貴品質(zhì)?

(三)習作

你喜歡吃什么水果?先仔細回想一下它的形狀、顏色、味道,畫一畫,再用幾句話寫下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學棋》

1.齊讀課文,要求字字入心。

2.指名分段背課文。

3.領(lǐng)讀詞語。

4.復習生字表:

(1)自由讀,書空,組詞。

(2)指名書空“圍、?!钡墓P順。

二、復習《“黑板”跑了》

1.指名說說課文中的“黑板”實際上是什么。

2.領(lǐng)讀詞語。

3.復習生字表:

(1)自讀,書空,組詞。

(2)認讀1個偏旁。

(3)提醒大家注意的字(培、考)

5.課后練習:用“不是……而是……”造句。

三、復習《晚上的“太陽”》

1.晚上的“太陽”指的是什么。

2.領(lǐng)讀詞語。

3.“簡易”的近義詞是什么。

4.同座互相復習生字表,書空,組詞。提醒要注意的字(簡、急),辨別(急和及、性和姓)

四、復習《“閃光的金子”》

1.“閃光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2.男女生比賽讀詞語。

3.同座互相復習生字表,指名書空“紙”,提醒“修、取”。

4.課后練習:用“已經(jīng)”造句。

五、復習《練習6》

1.復習古文字

2.復習“讀讀背背”。這4個成語是什么意思。三句名言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3.作業(yè):聽寫本單元的詞語。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九

1.學習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里的不同意思。

2.在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區(qū)分同音字,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

3.復習鞏固本單元所學詞語。

4.古詩積累背誦。

5.自主識字學習。

1.學習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里的不同意思。

2.在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區(qū)分同音字,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

3.自主識字學習。

課件

1課時。

一、溫故知新

1.復習舊知識還會有新的收獲,今天,我們首先到積累與運用(一)溫故知新里去看一看。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里的這兩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抽學生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兩句話里都有“鼓”字,但是意思卻不同。)

4.學生反復朗讀體會。

5.你能選擇詞語,說出類似的句子嗎?(如:數(shù)、下等。)

二、想想填填

1.先看課件中的這兩個字

進近

(1)我家附()有一條清清的小河。

(2)()入花園,一股花香撲鼻而來。

2.請同學們先自己填一填。

3.指生說一說,為什么這么填?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區(qū)分開這兩個同音字。

4.誰還能用這兩個字出兩個這樣的題?

5.小組內(nèi)試試。

6.用學習這兩個詞語的辦法,小組同學試著學一學下面兩組字:“壯狀”“帶代”

三、你還認識我嗎

1.課件出示如下詞語:

依山傍水欣欣向榮贊不絕口流連忘返

熟能生巧身強力壯雄姿英發(fā)如虎添翼

小試牛刀異想天開理直氣壯脫口而出

不畏艱難勇敢攀登龍飛鳳舞大放異彩

2.先讓學生自己認讀,掌握準確讀音。

3.指名讀,找到學生讀起來比較費力的地方,進行重點指導。

4.想一想:理解詞語所表達的意思。

5.小組合作進行朗讀。

6.請學生用上本題中的一些詞語來說話。

四、讀讀背背

1.借助拼音,自讀詩句。

2.教師范讀,學生對照檢查自己有沒有讀錯的字音。

3.采用抽讀、齊讀、比賽讀等形式朗讀全詩。

4.鼓勵學生詩文結(jié)合,嘗試著去理解詩的大意,能理解多少算多少。

5.生一邊聽教師描述詩詞內(nèi)容,一邊展開想象,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活的畫面。

6.師生賽讀、配樂讀,直至讀出詩的韻味,在此基礎(chǔ)上鼓勵學生當堂背誦。

五、自學生字讀小詩

1.本次的自主識字園地是一篇優(yōu)美的小詩節(jié)選,我們先自己試著讀一讀。不認識的生字用鉛筆圈出來。

2.用部首查字法來認識這些字。

3.學生回答,并補充,老師也相機指導。

4.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把本故事中的生字用部首查字法來學習。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最先查完,并認識這些字。

5.小組查字典比賽。抽陀螺錄磁弦

6.把這些生字分別注音。

7.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合作認字、讀詞,互相幫助。

8.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開火車讀,以檢查學生認字識詞的情況。

9.小組比賽認字。

這節(jié)課主要是根據(jù)積累與運用(六)的題目練習來確定教學內(nèi)容的。首先通過讀含有同一個詞的`兩個句子,卻表示不同的意思,以此來引起學生的好奇,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比較難操作的問題形象化,便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利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優(yōu)勢,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最優(yōu)化。

讀讀背背環(huán)節(jié)中的選文很長,但基本沒有生字,并且詩文聯(lián)想不算抽象,學生容易理解接受,學生只要記住了文中提到了“天空、風、石頭、黑夜、我”就能很快背誦了。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還是很畏難,只能留做課下背誦了??磥泶谁h(huán)節(jié)的教學設(shè)計還是有一定問題的。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書:

1秋游

天空藍藍一望無邊

郊外白云有時像……(美)

同學們農(nóng)田黃紅白

游玩有的……有的……有的……(開心)

奔跑奔逐笑喊

作業(yè)設(shè)計:

課內(nèi):抄寫字詞、組詞、說話、擴詞。

課外:抄字詞,聽寫生字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背練習1中的小詩《秋天到》,并說說這首詩歌里主要講的是什么?

2.過渡:秋天這么好,你們都想出去玩玩嗎?

二.板書課題,解題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兒去游玩?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圖,讀讀課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導看圖

1.秋天的天空怎么樣?你們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農(nóng)田里哪些莊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學生用有的組成句式說話)

四.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

(3).識記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重點領(lǐng)會郊外、追逐、打滾兒的意思。

(2).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輕聲讀課文。

4.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5.理清脈絡(luò),出示思考題:課文四個自然段的意思分別寫在了下面,對照課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號里填上序號。

()同學們玩得很高興。

()同學們跟老師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農(nóng)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寫。

6.齊讀課文

五.讀抄詞語(課后第三題)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1.指名讀。

2.分自然段講讀。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1)比較加了漸漸有什么不同。

(2)第二句說了什么?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3)過渡:同學們?nèi)ソ纪庥瓮?,看到些什美麗的景象呢》請讀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誰來讀讀寫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覺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樣?

(4).有感情地朗讀。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說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農(nóng)田的景象怎么樣?

(3)比較:a.稻子黃,高粱紅,棉花白。

b.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這兩句話的意思相同嗎?為什么?

(4)齊讀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師范讀。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說了什么?想想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說了什么?奔跑和追逐兩個詞語完全相同嗎?

(4).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開心呀表示什么樣的語氣?學生練讀。

(6).齊讀第四段。

1.總結(jié)。

2.齊讀課文。

三.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朗讀指導

1.指名讀課文。

2.這篇課文里哪一句表達了人們歡樂的心情?所以整個課文都要用歡樂喜悅的語氣讀。

3.第一自然段用陳述口吻,要讀得平緩。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第二自然段的藍藍、白、要重讀;一望無邊、有時像要讀得慢;幾朵白云、一群白兔、幾只綿羊要讀得輕快,流露出喜悅心情。

5.第三段的黃了、紅了、白了要重讀。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6.第四段中三個有的,聲音要逐步提高,語速加快;大家、多開心要重音讀,讀得緩慢。

7.個人練讀。

8.指名讀。

9.齊讀。

二.寫字指導

三.作業(yè)

1.描紅練習。

2.比一比,再組詞。

交()兔()家()喊()

郊()晚()逐()城()

3.根據(jù)提供的句式說話。

在操場上,小朋友們有的(),有的(),有的()。大家(),多開心呀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十一

1、通過虛擬的情境,讓孩子在葡萄溝游覽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2、感受維吾爾族老鄉(xiāng)的勤勞熱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3、識記“葡萄溝、碉堡”等詞語,運用多種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及句子。

4、運用采訪、角色朗讀、節(jié)目表演等形式,在整體感悟課文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教學重難點:理解葡萄溝為什么是個好地方。

葡萄溝圖或相關(guān)的視頻資料。

一、導入課題、自主設(shè)疑

1、聽說新疆的吐魯番有個好地方(板書:好地方),想去嗎?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過《日月潭》這篇課文了,那大家喜歡“日月潭”這個地方嗎?為什么?(生述)現(xiàn)在,老師要再帶領(lǐng)大家一起去參觀一個與日月潭一樣美麗的地方,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看圖生述)葡萄溝這個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歡“葡萄溝”嗎?(生述)師揭示并板書課題:葡萄溝。

2、質(zhì)疑:你都想知道關(guān)于葡萄溝的哪些信息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或者工具書解決。)溝(山溝)(水溝)產(chǎn)(生產(chǎn))(產(chǎn)品)梨(香梨)(雪梨)份(月份)(年份)種(種樹)(種植)搭(搭配)(搭檔)棚(涼棚)(草棚)淡(淡然)(清淡)夠(足夠)(夠好)好(愛好)(好客)收(豐收)(收拾)城(進程)(城里)市(市民)(市長)留(留下)(去留)釘(釘子)(圖釘)利(利益)(利用)分(水分)(鹽分)味(味道)(氣味)

2、通讀課文,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障礙,并及時引導學生自主解決。

3、檢查朗讀情況。游戲識字。

三、“提示”引路,自讀探究

1、導讀:

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葡萄溝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產(chǎn)什么水果呢?人們最喜愛什么水果?

新疆吐魯番有個地方叫葡萄溝。那里盛產(chǎn)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但“葡萄溝”這個地名,卻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溝”出產(chǎn)了那么多水果,照理應叫“水果溝”,為什么要叫“葡萄溝”呢?等我們學完了這篇課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2、為什么人們最喜愛葡萄溝的'葡萄呢?哪一個自然段回答了這個問題?朗讀第二自然段。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師:大家喜歡葡萄干嗎?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樣做出來的嗎?)哪個自然段回答了我們的疑問?朗讀第三自然段。

3、你們喜歡“葡萄溝”這個地方嗎?為什么呢?

四、多元對話,合探解疑(重點)

(一)學習第二段同桌交流匯報。

1、老師就帶你們?nèi)テ咸褕@玩一玩好不好?說去就去,快把書打開。

2、葡萄溝到了。快看看葡萄種在哪兒?(學生讀文后,畫圖理解“山坡、梯田”。)

3、趕快登上山坡,用你們的慧眼仔細瞧瞧這里的葡萄生長的怎樣?(學生可能會說枝葉,也可能會說葡萄可以按順序?qū)W習)(1)讓大家一起畫圖理解“茂密”。(2)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師用手勢表演讓大家感悟出是“涼棚”)老師只畫了一個涼棚,難道只有這一個棚嗎?(讓學生發(fā)現(xiàn)句中的“一個個”,并說說自己的理解)趕快鉆進去感覺如何?(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涼快”、“涼爽”、“舒服”等詞語或句子引導學生帶著感受反復朗讀。)

4、快抬頭看,透過茂密的枝葉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讀書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溝的葡萄有什么特點)

(1)用圖片,認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葡萄,悟出葡萄顏色的不同。

(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顏六色”,在比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師引導學生在詞語中的“光”中發(fā)現(xiàn))(3)實物演示“一大串”,同時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結(jié):這葡萄串兒這么大,數(shù)量這么多,顏色這么多,種類這么多,而且水靈靈的,像一個個瑪瑙,晶瑩剔透,真是美麗極了!讓我們美美的讀一讀。(板書:五光十色,讓學生帶著感受反復朗讀)

5、下面我們要演一個節(jié)目,老師扮演新疆老鄉(xiāng),誰愿意到前面表演?看,新疆老鄉(xiāng)來了!

(1)小朋友你們好!歡迎你們到葡萄溝來玩兒,漢族小朋友長的真可愛,你們猜猜我是哪個民族的?你知道“維吾爾”是什么意思嗎?(學生知道就讓他們介紹,不知道教師就介紹:維吾爾就是聯(lián)合協(xié)作的意思,我們新疆還有哈薩克,回族,漢族,這些民族聯(lián)合協(xié)作團結(jié)向上。)對我們新疆的葡萄溝的葡萄印象如何?(訓練學生口語交際時,有意指黑板的畫面,適當鼓勵引導學生用上剛才學習的好詞佳句)(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讓你們“吃個夠”是怎么吃?(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體會悟這個詞)

(3)請送給老鄉(xiāng)一句話,哪怕是一個詞也好?。ㄍㄟ^表演和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感悟老鄉(xiāng)的熱情好客??)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嘛。(版書熱情好客)多么熱情好客的老鄉(xiāng),趕快夸夸老鄉(xiāng)吧(帶著感受讀課文)

6、感情朗讀:

過渡:如此優(yōu)美的語言,大家難道不想美美地讀一讀嗎?(1)先聽老師讀,大家閉目想象畫面。(2)帶著自己的想象朗讀這段話。

(3)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指名讀、評讀)(4)引導學生評價,以評促讀。

(二)、學習第三段

多么熱情的老鄉(xiāng)呀,非要帶咱們?nèi)リ幏靠纯?,想想陰房是什么樣。(發(fā)散思維,讓學生異想天開)不過。他還有個問題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讀課文,看幻燈片,再講一講,可以創(chuàng)造語言,只要意思對即可。)

7、觀察葡萄干。(讓學生觀察后發(fā)表意見,把感受到的講講根據(jù)學生的感悟板書:色鮮味甜)

五、審視文本,放膽質(zhì)疑

1、回顧課文,自主總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自己最大收獲是什么?預設(shè):第四段(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看出來,同學們參觀游覽的真心。大飽眼福,大飽口福。就要離開葡萄溝了,難道你就沒有什么話要說?新疆老鄉(xiāng)要咱們留言,哪怕寫一句話也好呀,現(xiàn)在請同學們簽名留言。

(動動筆,把對葡萄溝之行的感受寫下來,此環(huán)節(jié)既是對課文的總體認識,又是感悟、交際的訓練)

小結(jié):千言萬語化做一句話: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板書: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個”句號改成嘆號)沒有發(fā)言的同學一起讀一讀。

2、旅游到此結(jié)束,回家把見聞講給爸爸媽媽聽。

六、拓展延伸,提升認識

夸夸自己的家鄉(xiāng),收集家鄉(xiāng)的資料。

板書: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吧、您、帶、深、嗎、學、會、那、景、美”12個生字.會寫"自、己、東、西"四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通過觀察、表演、朗讀、口語交際等途徑學習感悟語言,體會課文的意思。

4.通過閱讀故事,領(lǐng)悟“應該自主學習生活的本領(lǐng)”。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在學習中領(lǐng)悟要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lǐng)。

教學難點:

懂得媽媽為什么要讓小鴨、小鷹自己學習本領(lǐng)的`道理。

教學過程:

1、檢查生字

2、指名讀課文

1、這一段又是寫誰與誰的對話了?

2、能自己去讀好嗎?

3、展示并評讀中,你又讀懂了什么?

4、試背課文。

1.出示:小貓說:“?”

貓媽媽說:“。”過了幾天,貓學會了——。

2.自己也選一件事情,試著說一說。

3、學了這篇課文,你都懂了什么?

4、最近你準備學什么?你準備怎樣學?

閱讀《自立歌》(《我愛語文》第54頁)

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教案篇十三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田字格內(nèi)的8個生字

讀好人物對話;理解蝴蝶的發(fā)育過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麗;激發(fā)興趣

小蝴蝶和毛毛蟲頭飾、課件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文

今天我們來認識兩種小動物,(板書“蝴蝶”、“毛毛蟲”)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來具體了解小蝴蝶和毛毛蟲的關(guān)系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并標出自然段

2.指名朗讀,隨機學習字詞

三、再讀課文,找出兩者的關(guān)系(理解蝴蝶的發(fā)育過程):

兩種小動物到底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呢?讓我們再讀課文,去找一找

匯報交流引導發(fā)現(xiàn)其發(fā)育過程:(板書:卵——毛毛蟲——蛹——蝴蝶)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語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7課《小蝴蝶和毛毛蟲》春天到了,美麗的小蝴蝶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學們還認識它們嗎?(用課件逐個出示詞語)

1.指名朗讀

2.齊讀

二、教師范讀全文,讓學生感受文章的美

三、細讀課文:

2.指名讀出具體段落,細細品讀

3.分小組討論找出像“驚喜”這樣表示語氣的詞語,依次體會并讀出句子所表達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發(fā)育過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蟲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2)讓學生在文中找出蝴蝶媽媽的話

(3)齊讀、指名讀

(4)聽了蝴蝶媽媽的話你們明白了什么?

(5)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用自己的話說出蝴蝶發(fā)育的過程同時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小時候和長大了不一樣嗎?大自然中蘊含著無數(shù)秘密,只要你仔細觀察細細去想,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讀書推薦:

作家安徒生寫的《安徒生童話》中的一篇名叫“丑小鴨”的童話,相信大家讀了那篇文章,一定會有更多的想法!

五、板書

7.小蝴蝶和毛毛蟲

卵——毛毛蟲——蛹——蝴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452705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