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案例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9 16:01:13
熱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案例15篇)
時間:2023-10-29 16:01:13     小編:碧墨

在繁忙的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需要學會處理各種復雜的情況??偨Y要結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導性。最后,祝愿大家在寫總結的過程中取得好的成果,能夠總結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一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運用多種方法,促使學生在自讀自悟中體會課文內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明晰作者的表達方法,在不斷運用中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1.人教課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課文《白鵝》、《白公鵝》、《貓》、《母雞》。

2.《麻雀》、《鸕鶿》、《天鵝》。

1.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進一步領會不同作者的表達方法,感受動物的可愛、可敬。

2.在閱讀中受到不同情感的感染與熏陶,深化對動物的認識。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唤M圖片,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麻雀》:勇敢、慈愛

《鸕鶿》:守紀

《天鵝》:美麗

1、《麻雀》一文中,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

提示:可以從修辭方法上來回答。

回答句式:我喜歡____,因為它使用 ____修辭方法,寫出了____.

2、《鸕鶿》一文中,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

3、《天鵝》一文中,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出示課件)全班齊讀

1、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它都具有什么特點呢?

回答句式:我喜歡____,因為它____.(指名說)

2、師小結

動物是如此的可愛、美麗、慈愛,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增強愛護動物的責任意識,讓我們的世界處處充滿愛。

1、《再被狐貍騙一次》

2、《鳥奴》

設計兩條保護動物的宣傳標語。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二

本組的專題是“中外童話”,圍繞這一專題,教材選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四篇童話,這樣的整體安排,讓孩子們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了解童話的內容,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進一步感受童話的魅力,在童話的世界里盡情地徜徉、幻想??從而更喜歡童話這種文學體裁。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以知識樹為線,實現(xiàn)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上相互滲透,有機整合。

1、人教課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課文《巨人的花園》《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

2、《大林和小林》《小山雀學本領》。

1、在童話描寫的美好情景中熏陶情感,發(fā)展思維。

2、分享孩子同步閱讀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為學生有效同步閱讀奠定基礎。

多媒體課件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唤M圖片,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1、同學們,從第三組的課文中,你分別感受到了什么?《巨人的花園》分享快樂?!缎腋J鞘裁础贰趧觿?chuàng)造?!度ツ甑臉洹?。朋友真情?!缎∧九嫉墓适隆敷w驗生活。

2、學了這些課文,我們對童話有所了解,那么什么是童話,它有哪些特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課件)

1、(出示課件)過渡:同學們都知道,張?zhí)煲硎俏覈耐捵骷?,他寫過許多童話故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張?zhí)煲韺懙囊黄捁适隆洞罅趾托×帧罚ò鍟}目)

2、(出示課件)請同學們拿出閱讀材料,自由讀閱讀材料一《大林和小林》,邊讀邊想:文章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3分鐘后我們來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4、(出示課件)快速瀏覽文章內容,同桌討論:

(1)在路上,大林和小林為什么哭得那么傷心?

(2)怪物想吃掉大林和小林,他們用什么辦法逃走的?

(3)喜歡大林還是小林?為什么?

(4)、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

聯(lián)系生活: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困難,這個童話給了你什么啟示?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出示課件)全班齊讀

我的感悟:

我要學習小林,做一個勤勞、勇敢的孩子,遇到困難,要學會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過渡:同學們,大林和小林的故事讓我們明白,要做一個勇敢、勤勞的.孩子,下面的這個故事小山雀學本領,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

1、請大家自由閱讀《小山雀學本領》,邊讀邊想:

(1)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你有什么啟示?

2、指名說

3、師小結

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1、好書推薦:張?zhí)煲淼摹抖d禿大王》和《寶葫蘆的秘密》

2、課下寫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

板書:

美麗的童話世界

大林懶想當富翁,不想工作

膽小不動腦筋

小林勤勞熱愛勞動

勇敢機智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三

1.通過快速默讀、瀏覽、跳讀、品讀交流與分享等方式感受不同的母愛表達形式;

2.通過群文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

3.學習通過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外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達感情的方法。

1.群文組合;2.教學ppt。

1. 出示溫馨的一家人圖片,學生說說感受創(chuàng)設情境。

2. 以“父愛如山,母愛似水”引入課題。板書課題。

1. 指名說說課文《慈母情深》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 分享自己最受感動的句段,談談字里行間中母愛表現(xiàn)在哪里?教師相機板書關鍵詞語:母愛是( )。

3. 小結:課文通過任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表達感情。

1.根據(jù)之前的學習方法出示閱讀要求,指名讀,明確;

2.學生分組閱讀,教師深入進行個別輔導,了解學情,及時調控。

1.指名分享讀書收獲:

(1)主要講了什么事情?

(2)哪些句段最令我感動,為什么?

(3)作者怎樣表現(xiàn)這種母愛的?

2. 總結:母愛本無形,也許平凡的讓人不察覺,也許偉大的感動天地。它就流淌在字里行間,在媽媽的舉手投足之間。需要我們好好去品味,去感受。

1.欣賞《游子吟》 流行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

2.推薦閱讀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四

本組的專題是“中外童話”,圍繞這一專題,教材選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四篇童話,這樣的.整體安排,讓孩子們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了解童話的內容,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進一步感受童話的魅力,在童話的世界里盡情地徜徉、幻想,從而更喜歡童話這種文學體裁。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以知識樹為線,實現(xiàn)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上相互滲透,有機整合。

1、人教課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課文《巨人的花園》《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

2、《大林和小林》《小山雀學本領》。

1、在童話描寫的美好情景中熏陶情感,發(fā)展思維。

2、分享孩子同步閱讀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為學生有效同步閱讀奠定基礎。

多媒體課件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唤M圖片,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2、師: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童話故事,它那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優(yōu)美的語言,總能把我們帶入美好的情境,讓我們感受真、善、美,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童話世界,去感受童話的魅力吧!板書題目。

1、同學們,從第三組的課文中,你分別感受到了什么?《巨人的花園》分享快樂?!缎腋J鞘裁础?。勞動創(chuàng)造?!度ツ甑臉洹贰E笥颜媲椤!缎∧九嫉墓适隆敷w驗生活。

2、學了這些課文,我們對童話有所了解,那么什么是童話,它有哪些特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課件)

1、(出示課件)過渡:同學們都知道,張?zhí)煲硎俏覈耐捵骷?,他寫過許多童話故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張?zhí)煲韺懙囊黄捁适隆洞罅趾托×帧罚ò鍟}目)

2、(出示課件)請同學們拿出閱讀材料,自由讀閱讀材料一《大林和小林》,邊讀邊想:文章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3分鐘后我們來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4、(出示課件)快速瀏覽文章內容,同桌討論:

(1)在路上,大林和小林為什么哭得那么傷心?

(2)怪物想吃掉大林和小林,他們用什么辦法逃走的?

(3)你喜歡大林還是小林?為什么?

(4)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

聯(lián)系生活: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困難,這個童話給了你什么啟示?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出示課件)全班齊讀

我的感悟:

我要學習小林,做一個勤勞、勇敢的孩子,遇到困難,要學會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過渡:同學們,大林和小林的故事讓我們明白,要做一個勇敢、勤勞的孩子,下面的這個故事小山雀學本領,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

1、請大家自由閱讀《小山雀學本領》,邊讀邊想:

(1)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你有什么啟示?

2、指名說

3、師小結

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1、好書推薦:張?zhí)煲淼摹抖d禿大王》和《寶葫蘆的秘密》

2、課下寫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

板書:

美麗的童話世界

大林懶想當富翁,不想工作

膽小不動腦筋

小林勤勞熱愛勞動

勇敢機智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五

1、能夠用以前所學的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的文章,來體會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刻畫的細節(jié)之間有重要的關系。

2、能夠抓住文章中的細節(jié)描寫來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

3、通過通讀文章,概括出表現(xiàn)人物情緒的詞語。

引導學生體會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刻畫的細節(jié)之間有著重要的關系。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角色”是什么意思嗎?(幻燈片1)生:故事中的人物或主角。生:電視劇中的人物。

師:書籍或電視劇中的人物就是“角色”。

師:同學們知道角色是什么了,我還想問問同學們“情緒又是什么呢?”

生1:發(fā)生好的事情就會感到快樂。生2:發(fā)生不好的事情就會感到悲傷。

師:同學們想不想做游戲?生:想(伴有興奮的情緒體驗)師:那大家高不高興?

生:高興。(伴有激動的情緒體驗)

師:好了,我們的游戲結束了。(伴有驚訝、疑問等情緒體驗)生:??!什么呀?。ò橛杏憛挕⒎锤械那榫w體驗)師:游戲就是“我問你答”呀!生:哎?。ò橛惺那榫w體驗)

師:好啦!其實是老師小小的調皮了一下,和同學們開了一個玩笑啦!真正的游戲其實是“演員我最大”(伴有高興的情緒體驗)

(幻燈片2)

師:“演員我最大”游戲規(guī)則:老師說出具體情境,同學們根據(jù)老師講述的情境做出相應的情緒反應。如:

情景一、中了五百萬的大獎(哇哦?。?/p>

情境二、今天的家庭作業(yè)是抄寫今天考試的試卷(哎);

情景三、今天學校的廁所都不能使用(什么?);

情境四、今天沒有家庭作業(yè)(耶耶耶!=)

師:看來同學們都玩得非常的開心,大家剛才在老師和你們開的一個小玩笑里以及在游戲中所產生的各種心情就叫做情緒。高興、快樂、激動、悲傷、焦慮、煩躁等等都叫做情緒。大家明白了嗎?(幻燈片3)

生:明白了(學生親身體驗到情緒,通過玩笑、游戲使得隱形的情緒變得具有真實性,學生更容易理解)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在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過程中,間接的引導學生體驗各種情緒的產生,能直接的感受到情緒的真實存在性。通過情緒小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性。

師:非常好,接下來進入今天的群文閱讀天堂,一起來看看我們的主題是“讀出角色的情緒”(幻燈片4)

生:讀出角色的情緒

師:同學們請打開群文閱讀課本第2頁,一起來看看本次群文閱讀主

題下的文章一共有五篇(幻燈片5),同學們速讀以下文章,建議大家采取小組學習的方法,每一位同學負責一篇文章,最后綜合大家的意見,討論交流一下。(在速讀前講清楚速讀要求、速讀紀律。在學生速讀時教師在教室巡回指導。本次速讀采用小組學習法)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意在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合作中體驗團體的重要性。

速讀要求(幻燈片6):用筆勾出文章中描寫人物情緒的句子,在便條紙上寫出描寫人物情緒的詞語。

生:記得

師:回憶一下,是什么呢?

生:在閱讀時用筆勾畫出文章中描寫人物情緒的句子或詞語。師:真棒,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文章中對人物情緒的刻畫,找一找文章的作者在文中都是怎么樣來描寫人物的情緒的。當然這些刻畫包括語言、動作、神態(tài)上的。請同學們找一找,回憶一下。

解決一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幻燈片7)

勾出的表現(xiàn)人物情緒反應的句子,并說說能夠形容此處人物情緒的詞語。

2、下課鈴響了以后,我們都沒像平時那樣一窩蜂似的擠出校門,而是磨磨蹭蹭、心事重重地往外走,誰也不說話。

情緒分析:沮喪、郁悶、害怕、擔心、不知所措、緊張………問題二:(幻燈片8)

這幾篇文章中最強烈的情緒是什么?用自己寫下的詞語概括,并說一說故事中的哪些事情引起了這些情緒。

興奮(文一);沮喪(文二);激動、滿足(文三);委屈(文五)………問題三:(幻燈片9)

例如:文章二中科豆拿到成績單后他的情緒反應是(),如果他沒有(),他會說(),又會做()。如果你在遇到和科豆同樣情況下,會不會有相同的情緒反應?你又會怎樣處理?問題四:(幻燈片10)

將剛才總結的所有詞語分成幾大類,并說一說每組詞語所表達情緒的共同點。

喜:興奮、期待、愉快、高興、快樂、激動、感動、滿足怒:憤怒、氣惱

哀:沮喪、郁悶、傷心、委屈、失望懼:害怕、擔心、不知所措、緊張問題五:(幻燈片11)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六

本組的專題是“中外童話”,圍繞這一專題,教材選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四篇童話,這樣的整體安排,讓孩子們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了解童話的內容,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進一步感受童話的魅力,在童話的世界里盡情地徜徉、幻想??從而更喜歡童話這種文學體裁。

【設計理念】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以知識樹為線,實現(xiàn)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上相互滲透,有機整合。

【教學內容】

1.人教課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課文《巨人的花園》《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

2.《大林和小林》《小山雀學本領》。

【教學重點】

1.在童話描寫的美好情景中熏陶情感,發(fā)展思維。

2.分享孩子同步閱讀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為學生有效同步閱讀奠定基礎。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導入談話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唤M圖片,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二、主題回顧

2、學了這些課文,我們對童話有所了解,那么什么是童話,它有哪些特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課件)

三、學習童話《大林和小林》

1、(出示課件)過渡:同學們都知道,張?zhí)煲硎俏覈耐捵骷?,他寫過許多童話故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張?zhí)煲韺懙囊黄捁适隆洞罅趾托×帧罚ò鍟}目)

2.(出示課件)請同學們拿出閱讀材料,自由讀閱讀材料一《大林和小林》,邊讀邊想:文章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3分鐘后我們來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4、(出示課件)快速瀏覽文章內容,同桌討論:

(1)、在路上,大林和小林為什么哭得那么傷心?

(2)、怪物想吃掉大林和小林,他們用什么辦法逃走的?

(3)、你喜歡大林還是小林?為什么?

(4)、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

聯(lián)系生活: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困難,這個童話給了你什么啟示?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出示課件)全班齊讀

我的感悟:

我要學習小林,做一個勤勞、勇敢的孩子,遇到困難,要學會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過渡:同學們,大林和小林的故事讓我們明白,要做一個勇敢、勤勞的孩子,下面的這個故事小山雀學本領,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

四、(出示課件)學習童話《小山雀學本領》

1.請大家自由閱讀《小山雀學本領》,邊讀邊想:

(1)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你有什么啟示?

2、指名說

3、師小結

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五、詩朗誦《神奇的世界》

六、作業(yè)

1、好書推薦:張?zhí)煲淼摹抖d禿大王》和《寶葫蘆的秘密》

2、課下寫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七

本組的專題是“動物”,圍繞這一專題,教材選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四種動物,這樣的整體安排,讓孩子們走進動物世界,了解動物的特點,感受動物的可愛、可敬,從而增強愛護動物的責任意識。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運用多種方法,促使學生在自讀自悟中體會課文內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明晰作者的表達方法,在不斷運用中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1、人教課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課文《白鵝》、《白公鵝》、《貓》、《母雞》。

2、《麻雀》、《鸕鶿》、《天鵝》。

1、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進一步領會不同作者的表達方法,感受動物的可愛、可敬。

2、在閱讀中受到不同情感的感染與熏陶,深化對動物的認識。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唤M圖片,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同學們,從第四組的課文中,你都了解了動物的哪些特點?《白鵝》高傲?!栋坠Z》派頭十足?!敦垺饭殴?、可愛?!赌鸽u》慈愛。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麻雀》:勇敢、慈愛

《鸕鶿》:守紀

《天鵝》:美麗

1、《麻雀》一文中,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

提示:可以從修辭方法上來回答。

回答句式:我喜歡____,因為它使用____修辭方法,寫出了____。

2、《鸕鶿》一文中,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

3、《天鵝》一文中,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出示課件)全班齊讀

1、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它都具有什么特點呢?

回答句式:我喜歡____,因為它____。(指名說)

2、師小結

動物是如此的可愛、美麗、慈愛,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增強愛護動物的責任意識,讓我們的世界處處充滿愛。

1、《再被狐貍騙一次》

2、《鳥奴》

設計兩條保護動物的宣傳標語。

模板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八

1、引導學生運用“勾畫關鍵詞句、寫批注、交流”等方法閱讀文章,掌握文章主要內容。

2、通過多文本閱讀和分享,提升學生整體感知、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學習詳略得當?shù)膶懽鞣椒ā?/p>

3、引導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各地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感受其中所蘊含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

1、了解各地的民風民俗。

2、尊重不一樣的傳統(tǒng)風俗,感受傳統(tǒng)美德。

課件、拓展閱讀材料

小組合作探究、讀寫結合。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各個地方有不一樣的風俗習慣。今天這堂課,讓我們一起閱讀幾篇文章,來了解不一樣的民風民俗。

1、課文內容回顧

引語:我們自學了第一單元里的三篇課文和三首古詩,它們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先獨自勾畫、批注,然后和同桌討論后回答。)

(《北京的春節(jié)》:喜氣洋洋;《臘八粥》:使人饞涎欲滴;古詩《寒食》:開心;古詩《迢迢牽牛星》:想念;古詩《十五夜望月》:思念家鄉(xiāng)。)

2、了解民風民俗

引語:在這些文章和古詩中,都描繪到了我們的一些民風民俗,你能具體說一說有哪些嗎?

(《北京的春節(jié)》描繪了春節(jié),其中還寫到了臘八熬粥、泡醋蒜、孩子們買雜拌兒買爆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掃房、除夕、元旦、舉辦廟會、元宵節(jié);《臘八粥》一文,則具體描寫了熬臘八粥的過程;《古詩三首》描繪了人們在寒食節(jié)、七夕節(jié)和中秋節(jié)這一天中所表達的情感或所做的事情。)

引語:“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辈煌牡貐^(qū),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時空,都有著自己各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我們來看看這幾首古詩。

1、出示古詩,默讀。要求讀通、讀順。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夕》(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社日詩》(唐)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2、談內容

引語:讀過這些古詩后,你知道詩中所描繪的傳統(tǒng)習俗嗎?

(《元日》:春節(jié)放爆竹、貼新符;《元夕》:燈會;《社日詩》:在社日這一天人們把酒言歡,很歡樂。)

3、朗讀

放聲朗讀這三首古詩,熟讀成誦。

引語:課內和課外的閱讀,讓我們知道了各地不一樣的民風民俗。我相信,其中有很多地方給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對比一下這些文章和古詩,然后在小組內自由暢談自己的感受吧。(學生自己在組內談感受,后全班匯報)

1、《北京的`春節(jié)》一文中,老舍先生有詳有略地描繪了在春節(jié)這一段時間里的風俗習慣,著力突出“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這四天(祥寫),而其他的地方描繪得很簡略。

2、《臘八粥》一文,作者以八兒的視角,描繪了在臘八節(jié)這一天八兒等臘八粥、喝臘八粥的事情。其中在等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整個熬制臘八粥的詳細經過,寫得細膩而形象,讓人垂涎欲滴,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等粥(祥寫),喝粥(略寫)。

3、而這幾首古詩,每首古詩都描寫了一種節(jié)日,不僅如此,詩中還寫到了在節(jié)日里的風俗習慣,濃濃的情感也從古詩中顯露出來,讓人印象很深刻。

4、感受:在文章中安排好主次,對重點內容抓住特點進行祥寫,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在習作的時候,也應該試著運用這樣的寫法。

引語:其實,很多的風俗習慣,都有一段美麗而動人的傳說故事呢。把大家收集到的有關風俗習慣的傳說故事和組內同學分享分享吧。

1、組內分享傳說故事,鞏固對傳統(tǒng)習俗的了解

2、派選代表,全班交流

(過年: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的野獸"年"的威脅。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斗爭了很多年后發(fā)現(xiàn),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于是在這一天,人們都在自家門上掛上紅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夜里,"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后來,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貼紅紙對聯(lián),點燈籠,燃放鞭炮煙花;夜里,通宵守夜。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現(xiàn)在的"過年"。

元宵節(jié):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要燒死人類。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后,一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讓天帝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此逃過一劫。從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花燈,賞燈會來紀念這個日子。

七夕節(jié)是每年農歷的七月七日。少女們比賽穿針引線來紀念織女。傳說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喜鵲們在銀河上架起鵲橋讓牛郎織女相會。這一天,女孩子們喜歡在織女星旁學習織布。也是為了慶祝牛郎織女重逢。

農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jié)。在這個節(jié)日里留傳下來的風俗是踏青或登高。在漢朝,有一位叫費長房的會捕怪的巫師。有一天,費長房告訴他的弟子桓景,農歷九月九日人間會發(fā)生一場大災難,他會帶他去阻止災難發(fā)生。他拿出一捆茱萸和一小瓶菊花酒,告訴他將這些帶給世人。乘上仙鶴,桓景去往人間。他將人們領往高山之巔,每人發(fā)了一片茱萸并飲了一口菊花酒。這樣怪物就不敢靠近了。怪物來了,它急忙趕往已人去樓空的村子。看到人們都已經聚集在山峰上后,它沖向他們。但菊花酒的氣味和茱萸的香味使他卻步。于是桓景用劍殺死了他。從那時起,農歷九月九日,人們帶上茱萸和菊花酒,登高或是踏青。......)

引語: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讓我們對這些傳統(tǒng)習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它們代表著人們美好的愿望,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學著今天學到的分主次、分詳略的寫法,把我們心中最想描繪的風俗習慣寫一寫吧。

1、學生自由構思,進行練筆

2、組內分享交流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九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閱讀《我們愛祖國》,認識“我、國、子、朵、坡”五個字。

(2)學習韻母o,掌握其字形,讀音及寫法,會讀帶四聲的o。

(3)繼續(xù)學習四聲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充分利用書中圖畫、掛圖、卡片、、游戲等手段服務教學。

(2)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認識生字,記憶字母。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自主的學習活動中領悟、體會。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培養(yǎng)小朋友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學習單韻母“o”,認識字形,會讀、會寫。

掌握o的發(fā)音,學會o的四聲及讀出帶調韻母的音。

帶o及四個聲調的字母卡片生字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一、檢查復習,導入新課出示拼音卡,認讀a和它的四聲。

二、識字

1、看圖:有哪些動物

師:它們都喜歡什么?我們學完兒歌就知道了。

2、(出示《我們愛祖國》兒歌),讀熟兒歌。

(1)讓學生利用學前的識字基礎試讀。

(2)把自己認識的字畫出來,指名讀一讀。

(3)會讀的同學領讀。

(4)自己練讀

(5)指名讀

3、在會讀兒歌的基礎上,認識五個字

(1)在兒歌中認字

(2)認詞語

(3)讀生字卡

(4)生字寶寶找家(游戲)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十

新課程的實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它給我們的課堂吹來了春風,課堂變了,學生活了。可更多的是,我們的教師茫然了,從傳統(tǒng)教育走過來的教師似乎早就知道課該怎么上,可現(xiàn)在卻不知道了。經過了許多次的培訓,聽了許多次的講座,隱隱約約中似乎對新課程有了一些理解。可這時代變化太快,還沒等教師們反應過來,有些專家又開始否定這個,肯定那個,在教師面前又出現(xiàn)了那么多的岔路,分不清楚哪一條是真正通往新課程的路。我自己是工作在第一線的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對此,我是深有體會的,新課程給我?guī)砜鞓返耐瑫r,也有許多的痛苦。在教學中,我不斷肯定自己,又不斷否定自己。我想成為一名有思想的語文教師,可感覺又是那么難,路是那么遙遠,但我是不能放棄的。自從聽了遼寧省數(shù)學教研室李曉梅主任的報告,我深深懂得,作為一線教師,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的教學。經過一些淺薄的思考,我試圖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參考,其中的觀點也未免有些可笑,還望各位專家給予指正。

一、制定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師應根據(jù)“課程標準”目標和要求,參照教材所規(guī)定的目標和要求,聯(lián)系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制訂集中、明確、適切的,有針對性、層次性的課堂教學目標?!凹小笔侵敢惶谜n的教學目標要重點呈現(xiàn)一堂課的主要任務,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表述時應盡可能地將三者加以整合?!懊鞔_”是指所制訂的目標指向清晰,表述具體得當,要陳述可以觀察到的學生的具體行為,說明產生這些行為的條件,以及指出評定行為的標準,以便操作和評價,例如字詞學習,應具體到能認讀識記哪些字,在什么條件下積累哪些詞語并達到怎樣的程度等;又如了解課文內容,應具體到了解什么內容,在怎樣的條件下完成,完成到怎樣的程度?!斑m切”是指所制訂的教學目標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教材的特點,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要求,并有一定的針對性:在制訂重點精讀課文的目標時,要注意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目標,在整合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對要求學生獨立閱讀的略讀課文,則不必各方面逐條羅列,選一、二方面作重點表述即可;在制訂寫作課目標時,可以從“觀察”、“選材”、“表達”等方面加以具體表述,如提出“觀察”的具體內容,從哪方面進行選材等。

情意目標的制訂,應注意結合閱讀內容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過程中認識并認同相關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逐步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自主體驗,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在教學目標中使其顯性化,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無痕化,發(fā)揮“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功能。

每一堂課的目標不是孤立的、靜止的,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是循環(huán)反復、螺旋上升的。教師備課時應從學生的知識積淀、心理期待、文化準備等諸方面做全面地分析,結合單元目標、學期目標和年段目標作整體思考,使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具體目標和一般目標有機結合。

二、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

(一)分析學生情況。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但是,究竟該怎樣以學生為主體?如何了解學生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學情調查。我們都知道,科學的學情調查是新課程下優(yōu)化教學的一種手段??涩F(xiàn)實情況是,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有意識地作過學情調查和預測,很難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目前關于學情調查的相關研究很少,可供參考的書目和資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優(yōu)化教學、漸漸讀懂學生,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作好學情調查?!皩W情”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能力差異和特點的具體情況。因此,學情調查不僅要調查學生的學習起點,還要調查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速度、自主行為能力、能力傾向、興趣點、學習動機、情感態(tài)度的性格表現(xiàn)、情緒的性格表現(xiàn)、意志的性格表現(xiàn),等等。新時期以來,我們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自主權,但這并不是讓教師袖手旁觀或是任其自然。相反,這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學情是客觀的,只要有教學、有學生,就有學情問題。與此同時,學情又是不斷變化的。在教學活動中,時間過了,內容換了,難度改了,甚至天氣變了,都會對學情產生影響。因此,每一個教學內容,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每一次學習活動,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關注了學情,掌握了學情,教師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導”的重點。另一方面,學情的多樣和多變,并不意味著我們無法了解和把握學情。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傾聽、觀察、訪問,可以察言觀色,可以舉一反三,可以旁敲側擊,還可以檢視他們的學習效果??傊處煈ㄟ^各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而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去改變學情,使之調整到最為適宜教學活動展開的狀態(tài)。

(二)組織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努力使學生保持持久的、穩(wěn)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一是要重視設置問題情境,把教材知識內容巧妙地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二是要遵循思維規(guī)律,抓好感悟、理解、實踐三個環(huán)節(jié),精心創(chuàng)設突破難點、激活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學習情景;三是要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利用教學課件、網絡資源等,使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四是鼓勵學生對文本質疑,向教師提問,為學生提高問題意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要指導學生提問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由提出疏通性的問題到提出深究性、延伸性的問題,再到提出鑒賞性、評價性的問題。

具體從拼音方面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識字與學習漢語拼音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引導學生既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識漢字,也能借助漢字的發(fā)音來學習漢語拼音的拼讀,幫助學生建立起音與形之間的聯(lián)系;加強漢語拼音的拼讀訓練,在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識字、閱讀以及運用音序查字法查閱工具書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獨立拼讀的能力;認識到漢語拼音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漸學漸熟的過程,可根據(jù)教材的特點以及不同階段的教學重點,適時地進行滲透、強化和鞏固;不進行漢語拼音字母的抄默訓練。

(三)選擇教學方法。

1、質疑。

質疑是創(chuàng)新的起點,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是進步的階梯,質疑是成功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質疑是至關重要的。這決不是形式主義,也不是為了熱鬧而裝點花瓶。讀書有疑源于思,這是思維的結晶,也是智慧的明燈。小學語文課上,學生面對《海底世界》這一課的插圖向老師提出疑問:“章魚不是10條腿嗎?怎么書上只畫了6條?”這難道不令人吃驚嗎?我們都吃過章魚,但從來沒注意到它有幾只觸手,更不注重科學界對章魚的分類還有分歧。雖然學生的理解有失偏頗,但他能向教材挑戰(zhàn),這就難能可貴了。教師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yǎng),留足時間,激勵表揚,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于問;我們要真正解放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淡化語文教師的表演欲,從興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欲。

2、實行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

一、被動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很重。這一狀況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養(yǎng)成,而且嚴重影響到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影響著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四)運用多媒體。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學藝術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學習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笨梢娮⒁饬κ谦@得良好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前提?,F(xiàn)代教育技術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有著所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顯現(xiàn)在顯示屏上的課件不僅將學生從單調的“黑白世界”帶入了絢麗的彩色世界,而且圖文聲像并茂,直觀動態(tài),富有表現(xiàn)力,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極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教學《要下雨了》這篇課文時,就利用了多媒體為孩子播放了動畫片,動畫片的形式鎖住了孩子的視線,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的教師要努力走在時代的前列,做信息技術的有力“推銷員”,讓學生輕輕松松的進行學習。

三、改進評價方式。教師應始終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既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要考慮每一個學生的起點,使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橫向評價與縱向評價、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

檢測要注意體現(xiàn)日常性、選擇性和開放性。注重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尊重學生個體讀文的獨特體驗,重在激勵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漢語拼音能力的評價,主要考察學生借助拼音認讀漢字、查閱工具書的能力,不從默寫音節(jié),為漢字注音等角度去考查、評價學生。二年級時進行相關的漢語拼音的驗收。一二年級識字能力的評價,應將平時的學習與階段性檢測結合起來,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能認讀所學漢字的60%為合格,達到80%即為優(yōu)秀。寫字能力的評價,重在寫字態(tài)度和習慣,以及書寫的規(guī)范。閱讀能力的評價,重在檢測學生基礎積累,對文章整體把握的能力,結合課文的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句義能力,依據(jù)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進行比較流暢表達的能力等??谡Z表達能力的評價,重在鼓勵學生說話的自信心,以及語言表達的連貫性、清晰性,不重表達技巧。寫作能力的評價,二三年級從能根據(jù)圖畫內容、閱讀內容寫清楚幾句話逐步做到能根據(jù)圖畫內容、所提供的話題、情景、相關詞語寫清楚一段話,做到句子連貫,意思清楚;四五年級從能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能記錄自己感興趣的、受感動的生活內容,寫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逐步做到能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將自己感興趣的、受感動的生活內容生動地描寫出來,能反映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想法。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以上我所談到的僅是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不成熟的觀點。相信只要我們每個教師精心專研,細化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斷地自我否定和超越,課堂教學一定是有效的,一定會成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最堅實的陣地!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十一

人教版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9課。

【設計理念】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五年級下冊起,共安排了4篇文言文:《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弈》、《兩小兒辯日》。四篇文言文皆篇幅短小,可稱“小古文”。從教材編排意圖來看,為初中文言文學習奠定初步基礎,打開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啟蒙之門。

“認識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標、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攪一陣。”(葉圣陶語)小學“小古文”教學,應遵循其“小”的特點,啟蒙的階段目標,把握三個一點:“激發(fā)一點興趣”“讀出一點韻味”“揣摩一點語言”。

一、激發(fā)一點興趣

第一,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稐钍现印氛n前交流,我從生活入手,老師認識一位飽讀詩書的老先生,他特別有意思,向別人介紹我的時候,說我是“劉氏之女”,知道什么意思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明白是“姓劉人家的女兒”意在營造學古文的語境。

第二,降低難度,激發(fā)興趣。“難讀”“難懂”造就了學生對文言文的畏懼。我們不妨降低難度,學生不會讀,教師范讀、帶讀、教讀。學生不理解,教師可以鋪設臺階。

第三,拓展閱讀,激發(fā)興趣。《楊氏之子》從《世說新語》導入,拓充《徐孺子賞月》《口中狗竇》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像《楊氏之子》這樣的故事在《世說新語》中有兩千多個,里面有原文、有注釋、也有譯文,激發(fā)學生閱讀小古文的興趣。

二、讀出一點韻味

“文言共生”是語文教學的性質,教學中當警惕“廢于清議”或“死于章句”的偏頗現(xiàn)象。如《楊氏之子》中“禽”的演變,“惠”的通假用法,“孔君平”、“孔”、“夫子”等同一個人的不同稱謂,誰為誰設果的省略??只有把語言文字的教學放在文字文化的大背景下,教學才能扎實而不枯燥,淺白而不淺薄。

【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理解詞句,了解《楊氏之子》《徐孺子賞月》《口中狗竇》的主要內容。

2、運用品味語言、比較異同等閱讀策略,體會文章中語言的精妙。

3、拓展閱讀材料,了解文言文的特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1.通過閱讀文言文,感受語言的魅力。

2.在交流朗讀中熏陶情感,發(fā)展思維,進一步學習文言文的特點。

【教學難點】

感受文言文語言的精練,體會語言的魅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導談話:

同學們,我們學過很多古文佳句,誰能說一說呢?剛才你們說的古文佳句用的語言是古人的,用這樣的語言寫的文章叫古文,也可以叫做文言文。

二、學習《楊氏之子》(一)、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楊氏之子》出自哪呢?請一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自由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指名學生嘗試著讀一讀。

根據(jù)注釋理解詞語

“禽”是什么意思?

“禽”指鳥。這一句中,“家”和“禽”是兩個詞語,“禽”字前面要停頓,才能讓人聽明白。(課件出示: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保?/p>

反復練讀,理解課文內容。

(二)、抓人物,感知大意

1.再讀一讀課文,碰上不理解的字、詞圈出來。

3.第三句,沒有人物,為設果,到底誰為誰擺上水果?(出示填空:()為()設果)(三)、品對話,感悟聰慧1.師生一起讀文。

師:第一句總起,后四句用一個小故事具體寫。

2.從課文的什么地方最能看出楊氏子的甚聰惠呢,迅速瀏覽課文,找一找,畫下來。(生邊讀邊圈畫)3.交流匯報。

4.師生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的特點。三、閱讀《徐孺子賞月》《口中狗竇》學習要求:

1、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短文,用自己的話說出文章大意。

2、完成下列表格。閱讀篇目《徐孺子賞月》《口中狗竇》精妙的語句寫出喜歡句子的意思

四、課外延伸

1.課后搜集廣告詞、歇后語、相聲、笑話等,下一周我們開展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體會語言的精妙。

2.借《世說新語》讀一讀,這本書里有原文、注釋、譯文,相信你能讀懂,也會喜歡。

【板書設計】

小古文語言的精妙

《楊氏之子》風趣幽默《徐孺子賞月》偷梁換柱《口中狗竇》擊中要害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十二

【選文篇目】《問答歌》《貼鼻子》《十二月菜》【教學目標】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老師可羨慕你們了,花兒一樣的年紀,無憂無慮,看著你們的樣子不由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時候,我最喜歡倚在奶奶身邊聽奶奶念童謠:“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里咕嚕滾下臺?!痹O計意圖:教師充滿趣味的誦讀及歌謠內容的詼諧迅速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2、你喜歡這首童謠嗎?為什么?

二、趣讀童謠,感知內容

(一)自由認讀,讀準字音,句子讀流利

1、那就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這幾首童謠,如果有不認識的字看看拼音,多讀幾遍,一定要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流利。

設計意圖:正確流利地認讀是開始感知內容、體會情感的基礎。

(二)指導朗讀,感知內容,體會樂趣1《問答歌》

(1)誰愿意讀一讀第一首童謠《問答歌》?請一名學生讀童謠,注意字音正確。

孩子們,你知道童謠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嗎?

原來,兩個小朋友初次見面,他們在一問一答中知道了對方的名字。(2)你平時是怎樣向別人提出問題的呢?誰來試著讀一讀“你姓啥?”

請2-3名同學試讀,引導學生讀出相交朋友時欣喜、急切、詢問的語氣。男生女生配合讀完整首童謠。

2、誰愿意讀一讀第二首童謠《貼鼻子》?請一名學生讀童謠,注意字音的正確。

(1)這首童謠是寫什么呢?為什么要排好隊?為什么不能說話?

引導學生逐步感知這首童謠講了“貼鼻子”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和過程。請3名學生到臺上做游戲。

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在具體環(huán)境中運用語言。預設:“他們沒有排好隊,你怎么提醒他?”

“你們讀的太著急了,貼鼻子的同學是蒙著眼睛的,你們怎么讀呢?”

“在游戲中,他剛才不小心撞到了黑板上。把這個游戲中的意外情況加入到童謠中,會更有意思?!?/p>

“哈哈,鼻子貼到了哪里呀?”

“你們真聰明,立刻改了最后一句。哈哈,鼻子貼到臉外面?!?/p>

“根據(jù)我們的游戲過程,這首童謠也有了變化,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新的《貼鼻子》吧!”

(1)誰愿意讀一讀第三首童謠《十二月菜》。(2)這首童謠又告訴了我們什么?

(3)這些蔬菜在它生長的時間里長得怎么樣?你能找到描寫的詞語嗎?(剛發(fā)綠、長得好、嫩青青、紅彤彤、甜又香、脆生生、家家有、水靈靈)認真讀讀這些詞,寫了蔬菜的哪些方面?(顏色、長勢、口感、外形、多)

老師引導學生用比較簡單地讀童謠和拍手有節(jié)奏地讀童謠兩種方式。設計意圖:這是一首關于科學小知識的童謠,首先讓學生讀童謠學知識,再讓他們感受詞句,積累語言,最后拍手誦讀,感知童謠的清脆節(jié)奏和朗朗上口的韻律。

三、比較閱讀,尋找異同

(一)感知童謠的趣味性與生活化特點。

(1)我們一起讀了這么多的童謠,它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呢?預設:

1.童謠讀起來不像平時讀到的課文,有點像唱歌,但是又跟唱歌不一樣,可以打著節(jié)奏讀,很好玩兒,充滿樂趣。設計意圖:這樣的談話是為了讓孩子們感知到童謠就像是沒有樂譜的歌謠,它可以有節(jié)奏地唱,可以有節(jié)奏地說,因此很好玩。2.童謠里寫的都是我們生活中的事?!秵柎鸶琛穼儆诮煌缘耐{,《貼鼻子》屬于游戲性童謠,《十二月菜》屬于生活常識性的童謠。

3你想把自己的事編進童謠嗎?你想把什么編進去呢?(喜歡看的書,喜歡玩的游戲、天氣、動物……)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明白童謠大都源自生活,很多都是他們親身經歷的事情,感知童謠的豐富內容,更體會到自己生活的豐富多彩。)

(二)體會歌謠具體內容的差別及表達方式的差別。那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三首童謠不一樣的地方呢?1表達方式不一樣。

《問答歌》使用一問一答的方式。

“你愿意用童謠的方式交朋友嗎?現(xiàn)在你想問問誰?”“除了問朋友的姓,你還想問什么?”(問名字,問住址,問喜歡讀什么書,問喜歡玩什么……)請大家跟身邊的同學一問一答嘗試編出屬于自己的童謠,看看哪個小組的童謠最有趣。設計意圖:讓學生大膽模仿創(chuàng)編,體會童謠的生活化特點,同時對童謠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2具體內容不同。(1)《貼鼻子》寫了游戲的開始、過程和結果。

“你有喜歡的游戲嗎?想想是幾個人玩?規(guī)則是什么?怎么一步一步地玩?結果是什么?試著編個歌謠吧!”例如:(2)《十二月菜》是有規(guī)律的,從一月按順序寫到了十二月,寫了蔬菜的顏色、味道、長勢。“你還見過這樣有規(guī)律的童謠嗎?”(出示《拍手歌》)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十三

《親親格日勒》是一則令人感動、引人深思的童話故事,這個令人動容的童話故事寫了在草原上,有個牧童名叫格桑,他放羊時,經??匆娪幸黄ソ鸺t色的小馬在奔跑,他非常喜歡那匹馬,每天都去看它。有一天,格桑跟著小紅馬來到一片森林,正巧,有兩個獵人來了,他們把這匹小紅馬綁在樹上,最終,格桑用八只肥羊換回了那匹馬。格桑給馬取了個名字,叫“格日勒”?;氐郊液?,格桑和格日勒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不久,格桑的爸爸生病了,只有雪山上的雪蓮才有救。于是,格桑和小馬一起去了雪山。在拿到雪蓮后,發(fā)生了雪崩,格日勒把格桑推到了五米外的地方,自己卻埋在了雪中……告訴我們人和人也是有真誠的友誼,友誼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安慰,友誼可以使生活更加幸福。友誼是相互的,你給別人友誼,別人同樣可以把友誼給你。

【學情分析】

對于今天衣食無憂、缺少愛心的孩子們來說,缺少人生的歷練,使他們的性格產生了這樣那樣的缺陷。面對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他們更多的表現(xiàn)出的是對他人的漠視。而《親親格日勒》為他們搭建起的精神殿堂,能真正喚醒他們心底的對動物的關愛,對他人的關愛,使他們的心變得柔軟起來,讓他們真正學會感動。

學生對文學作品有一定的鑒賞能力,但還不夠系統(tǒng)。本次教學設計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掌握寫人和動物之間故事類作品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看錄像,談感受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有關于動物生活的錄像,你們想不想看?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看完之后要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看錄像,自由談感受)

學生自由暢所欲言,交流閱讀收獲。激起對動物、對自然的熱愛。

(1)汲取知識

過渡:看來大家都很喜歡動物,許多人也和你們一樣喜歡動物,還寫下了不少生動的文章,這段時間我們已將讀了不少。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富蘭克林說過這樣一句話:“讀書使人充實,交流使人清醒?!毕旅婢妥屛覀兘涣饕幌伦x書的收獲吧。

老師:誰來談一談,通過讀書,你獲得了哪些動物的知識?

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獲。(可以談到動物的生活習性、形態(tài)特點、性格特點、跟動物有關的成語、故事等,并進行適當?shù)墓膭睿?/p>

老師:看來,讀書的確可以充實我們的大腦,豐富我們的知識。

(2)采集精華

過渡:蜜蜂采集花粉,百花才能爭奇斗艷,我們讀書也要像蜜蜂,邊讀邊采集,才能提高我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下面我們也來一起采集書中的精華吧。

(不熟悉的生字、好詞好句、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討論。

(3)感悟真情

老師:相信你們在讀書的過程中都有所感悟吧,談一談吧。

(指一兩名學生談談自己從動物身上得到的感悟,體會文章的情感,這樣會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也是有真情的)

(4)心靈碰撞

過渡:動物的真情打動了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所以說,動物也有感情,也會快樂,也會痛苦,也懂得感恩,懂得愛,此時此刻,你一定也有很多話想說,那就讓我們談一談吧。

(自由交流)

老師:是啊,動物原本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但是,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又對動物做過什么?大家請看一些圖片。(傷害動物的圖片)

老師:看來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自由交流。

(你們都是善良的孩子,都懂得關愛動物)

2、延伸拓展

那就請你們利用課余時間繼續(xù)搜集有關動物的文章,或者寫一寫身邊的小動物的故事。

老師: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用真心關愛動

【板書設計】

珍愛動物 抓題目

抓關鍵(字詞、語句、主要內容)

課內得法、課外活用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 .指導閱讀一段《三國演義》中的文字,教給學生閱讀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2 .學生匯報自己所喜愛的《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及故事;

3 .以故事及故事中的人物為主線,達到指導學生讀懂書中語言文字的目的。

4 .通過對名著的欣賞和對人物的分析,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合作探究。

5 .體驗文學作品的魅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欣賞力。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 同學們,《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演義小說,也是我國歷史小說中的著名作品。

三國故事更是家喻戶曉,上到70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小孩,,都能說上一段。同學們已經讀了這本書,看了碟子,覺得自己可以被稱為“三國迷”的舉手。

2.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國(多媒體出字幕:走進三國)

3.先來幾題考考大家怎么樣?(一題一題出示,先出示題目,再出示答案)

(1)桃園三結義三兄弟是誰?(劉備、關羽、張飛)

(2)水鏡先生所說的臥龍和鳳雛分別指誰?(諸葛亮、龐統(tǒng))

(3)“寧教天下人負我,休教我負天下”是誰說的?(曹操)

(4)《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羅貫中)

(5)“既生瑜,何生亮”是誰的臨終一嘆?(周瑜)

(6)閉月美女指《三國演義》中的誰?(貂禪)

(7)《三國演義》中有哪“三絕”,分別指誰?(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奸絕:曹操)

(8)“死諸葛嚇走生仲達”仲達是誰?(司馬懿)

(9)“三足鼎立”指哪幾個國家三分天下?(東吳、西蜀、北魏)

(10)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4.同學們讀得認真,記得仔細,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會

2. 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來對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3. 由情節(jié)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國演義,給你印象最為深刻的情節(jié)是哪一段?(以下環(huán)節(jié)隨機,由學生所說情節(jié)教師相機引出主要人物)

關羽:

(1)生說:刮骨療毒

(2)提到關羽,你還想到了哪些情節(jié)?(師相機點評)

(溫酒斬華雄:出示原文,齊讀)

(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單刀赴會、許都護嫂、華容道義釋曹操、夜走麥城)

(3)面對曹操豐厚的條件讓其歸附,關羽報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絕,忠心一片,蒼天可鑒!也許,自桃園結義的那天起,關羽就已把自己交給了大哥,那是對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隨之演化成對君主的忠義。被困麥城,這位凜然的漢子面對說客,說出了讓人熱血沸騰的辭令:(出示)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義投敵國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jié):身雖殞、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請出城,吾欲與孫權決一死戰(zhàn)!”

指名讀、齊讀)

(4)關羽走了,帶著情義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們傳誦著,后人也一樣會去傳誦的故事。

諸葛亮:

(1)生說:草船借箭

(3)老師還收集了許多關于諸葛亮的歇后語,你猜猜會是哪些?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諸葛亮吊孝--裝模作樣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

(分組合作讀歇后語)

(4)一條歇后語就是一個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簡潔,又最生動的語言說一個你喜歡的故事嗎?(男女生比賽、生評價)

(6)我們欽佩諸葛亮,不僅僅因為他才華橫溢、料事如神、膽大心細,更因為他知恩圖報,為報劉備的知遇之恩輔佐劉家天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杜甫的《蜀相》。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曹操:

(1)生說:敗走華容道

(2)在三國演義中,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曹操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zhàn)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shù)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后來晉國才能統(tǒng)一天下,所以我認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3)對于曹操,同學們還有什么想說的嗎?

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

對于有才干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后,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么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zhàn)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以上部分如果學生能說出來最好,學生如果說不到教師可適當引導)

(4)出示《觀滄海》

劉備:

(1)生說:三顧茅廬

他既沒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勢力,也沒有孫權父兄遺留的基業(yè),但他卻憑著自己的寬厚和耐性,白手起家,爭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寫下他劉備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歷史。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馬,那他無疑就是相馬的伯樂。桃園結義,同甘苦共富貴的承諾,讓他為后世做了一個大哥的典范;長坂坡為惜趙子龍摔親子,成為千古帝王第一人;有很多人看不貫他的哭相,認為他的.天下是用眼淚換得的。其實我們仔細想一下,也就會明白了。一個王者如果對臣子流下仁愛的眼淚,他們也會用死不足惜的熱情去報效這種知遇?!熬攀队诓茇В羲米涌奢o,輔之,若嗣子不可,君可自立?!?/p>

千古留傳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歷來被人稱頌,在世襲制的時代,一個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歷史上也只有他了。

三、總結

在同學們侃侃而談間,我們的眼前又浮現(xiàn)出那一個個鮮活的面容,耳邊又回蕩起一個個永載史冊的名字,讓這屋子里揮灑著一股英雄豪氣。你們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國迷!最后讓我們在電視劇《三國演義》的優(yōu)美旋律中再來回顧一些精彩畫面。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篇十五

一、指導思想: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乃至整體素質的發(fā)展密切相關。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小學一、二年級學生要做到“喜歡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0萬字”。讓課外書給孩子們打開一扇扇窗,開啟一道道門,讓孩子們遨游在書的海洋里。通過讀書豐富孩子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讓孩子們在讀書中體會到書的無窮魅力。

二、學情分析:

進入一年二期的學生,拼音掌握得較牢固,對于有拼音閱讀的課外讀物,學生基本上能獨立完成,這還需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愛讀書的良好習慣。

三、閱讀目標:

(一)開拓閱讀面,激發(fā)閱讀激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閱讀質量,懂得選擇合適的書籍。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信息,獲得獨特體驗。

(四)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水平。在語言得到豐富積累的同時,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五)把“閱讀教學”作為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重要手段。教師借助閱讀手段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最好伙伴,最佳啟迪者和組織者。

四、活動方法及內容:

1、為了有效發(fā)揮圖書角的作用,讓每個學生都能多讀書、讀好書,班級圖書角利用課外時間定期向同學們開發(fā)。

2、同學與同學之間,可建立“好書交換站”,定期舉行“好書換著看”的活動。

3、每個學生每學期向班級捐一本書,進一步充實班級圖書角。

4、每周的閱讀課,對學生讀書活動進行針對性指導。

五、推薦書目:

1、必讀書目:《日有所誦》(下卷)、《小學生必背古詩八十首》

2、選讀書目名稱:注音讀物《格林童話》、《窗邊的小豆豆》、《猜猜我有多愛你》、(可以是自己家里有的書)

3、選讀的報刊:《少年報》

六、實施措施:

1、以身作則,從老師自身做起,每天定時和學生一起看書。

2、利用每天的晨讀和剛上課的一兩分鐘時間,讓學生每周背誦一首古詩。

3、利用黑板報、教室環(huán)境布置等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興趣。

4、語文課與課外閱讀相結合,開展讀書活動,鼓勵學生多讀好書。

5、準備一本好詞佳句積累本,摘抄好詞、好句。

6、開展“我和父母共讀書活動”。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利用家長會,把一些家長好的做法介紹給他們聽,讓家長懂得重視環(huán)境的作用,既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物質和生活環(huán)境,同時也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體驗,不斷規(guī)范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讓兒童在成長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七、活動評價:

八、選出一些摘錄認真學生的摘抄本向大家進行展覽。

1、班級開展背誦古詩、誦讀故事比賽等活動。

2、學期結束評出一些“讀書之星”進行獎勵。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485826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