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發(fā)展總結(jié)表明,我們應(yīng)關(guān)注新技術(shù)和趨勢。最后,我們可以請教他人對總結(jié)進行評審,以獲得更好的改進和完善。小編為大家精選了一些寫總結(jié)的好例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一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預(yù)先約定好一起出行,預(yù)定在正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dāng)他離去以后,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dāng)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做游戲??腿藛査骸澳愕母赣H在家嗎?”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已經(jīng)離開了?!笨腿吮惆l(fā)怒說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一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正午時分見面,中午了您卻沒有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小孩子的面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笨腿烁械綉M愧不安,忙下車前來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徑直走入家門,根本不回頭看那失信無禮的人。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二
《口技》翻譯:
京城里有一個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擺酒席請客,在客廳的東北角上安放了一個八尺寬的圍幕,這位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腿藗儑谝黄?。過了一會兒,只聽得圍幕里醒木一拍,全場都安靜下來,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的。
只聽到遠(yuǎn)遠(yuǎn)的深巷里一陣狗叫聲,就有一個婦人被驚醒,打著哈欠,伸著懶腰,她丈夫說著夢話。一會兒小孩子醒了,大聲哭著。丈夫也被吵醒。婦人拍著孩子,給他喂奶,孩子口里含著乳頭還是哭,婦人一面拍著孩子,一面嗚嗚地哼唱著哄他睡覺。又一個大孩子也醒了,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中嗚嗚哼唱的聲音,小孩子含著乳頭啼哭的聲音,大孩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大聲呵斥大孩子的聲音,同時都響了起來,各種聲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場客人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凝神地聽著,微笑著,暗暗贊嘆著,認(rèn)為妙極了!
沒隔多久,丈夫的'鼾聲響起來了,婦人拍孩子的聲音也漸漸地拍一會兒停一會兒。隱隱地聽到老鼠悉悉索索的聲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聲音,婦人在夢中咳嗽的聲音。客人們聽到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漸漸坐正了。
突然有一個人大聲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兩個孩子一齊哭了起來。剎時間,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來,成百上千的小孩兒哭了起來,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來。中間夾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而發(fā)出的爆烈聲,呼呼的風(fēng)聲,千百種聲音一齊響了起來;還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聲,救火的人們拉倒燃燒著的房子時一齊用力發(fā)出的呼喊聲,在火中搶奪物件的聲音,潑水的聲音。凡是應(yīng)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明確指出哪一種聲音來;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一張嘴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一個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揚起衣袖,露出手臂,兩腿索索直抖,幾乎都想爭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都消失。撤掉圍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三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中午。過了中午還沒到,陳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dāng)時年七歲,在門外玩耍。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開了?!迸笥驯闵鷼獾卣f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別人相約出行,卻丟下別人自己走?!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您沒到,這是不講信用(的表現(xiàn));對孩子罵他父親,這是沒禮貌(的表現(xiàn))?!迸笥褢M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大門。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四
《列子》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dāng)墜邪?”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p>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跳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譯文:
杞國有個人擔(dān)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憂愁而憂愁,就去開導(dǎo)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jīng)]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dān)心天會塌下來呢?”
那個人說:“天如果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
開導(dǎo)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fā)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p>
那個人又說:“如果地陷下去怎么辦?”
開導(dǎo)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dān)心會陷下去呢?”
經(jīng)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dǎo)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五
先帝創(chuàng)立帝業(yè)沒有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F(xiàn)在天下已分裂成三個國家,蜀漢民力困乏,這實在是危急存亡的時候啊。然而,朝中官員在手都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為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報恩啊。實在應(yīng)該廣泛地聽取意見,發(fā)揚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又抱負(fù)的人們的志氣,不應(yīng)該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dāng)?shù)脑挘灾露氯藗冎已詣裰G的道路啊。
皇宮中和丞相府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升降官吏,評論人物,不應(yīng)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或做了好事對國家有貢獻的,都應(yīng)該交給主管的官員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yán)明的治理,而不應(yīng)當(dāng)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內(nèi)外刑賞的法令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思慮都忠誠純正,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以為宮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然后實行,就一定能夠補救缺點,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將軍向?qū)?,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曉軍事,過去任用他的時候,先帝稱贊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rèn)為軍營中的事情,都拿來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夠使軍中團結(jié)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
親近賢臣,疏遠(yuǎn)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fā)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yuǎn)賢臣,這是后漢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和我談?wù)撨@些事情,沒有不對桓、靈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優(yōu)秀、以死報國的大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這樣漢朝的興隆便為時不遠(yuǎn)了。我本來是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地,只希望能在亂世里茍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諸侯中做官揚名。先帝不嫌我身分低微,見識淺陋,不惜降低身份,委曲自己,三次到草廬來探望我,向我詢問當(dāng)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就答應(yīng)為先帝奔走效勞。后來遇到挫折,在軍事上失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緊迫的關(guān)頭奉命出使,從那時到現(xiàn)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謹(jǐn)慎,所以臨終的時候,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我接受命令以來,早晚憂慮嘆息,唯恐托付給我的大事做得沒有成效,而有損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不長莊稼的荒涼地方?,F(xiàn)在南方的叛亂已經(jīng)平定,武器裝備已經(jīng)充足,應(yīng)該勉勵三軍,率領(lǐng)他們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夠奉獻平庸的才能,去鏟除奸邪兇惡的敵人,振興漢朝,遷回舊都洛陽。這是我報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職責(zé)。至于考慮朝中政事是是否可行,毫無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誠的勸諫,那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責(zé)任了。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復(fù)興漢室的任務(wù)交給我,如果不能實現(xiàn),就治我的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果發(fā)揚圣德的忠言,就應(yīng)當(dāng)責(zé)罰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職,指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yīng)該自行謀劃,征詢治國的良策,認(rèn)識、采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的遺命。我接受您的恩澤,心中非常激動。
現(xiàn)在我就要遠(yuǎn)離陛下了,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留下淚水,也不知說了些什么。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六
我從征去東山,很久未回家?,F(xiàn)在我從東方返回,細(xì)雨彌漫。我在東方說要回,我的心向往西方好傷悲??p制一身新衣,不用再銜木棒。蠕動的毛蟲,長期在桑林野外。卷縮成團獨自睡,鉆在兵車下。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從征去東山,很久未回家。現(xiàn)在我從東方返回,細(xì)雨彌漫。瓜蔞的果實,掛在房檐上。土憋蟲在屋里跑,喜蛛在門上結(jié)網(wǎng)。田舍旁的空地變成野鹿的'活動場所,還有閃閃發(fā)光的螢火蟲。這并不可怕呀,倒使人更加思念呀!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堆雨其濛。果蠃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戶。町畽鹿場,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從征去東山,很久未回家?,F(xiàn)在我從東方返回,細(xì)雨彌漫。鸛鳥鳴叫在小土堆上,妻子唉嘆在屋里。清除走障礙物,我家征人要到了。圓圓的苦瓜,長久放在柴堆上。自從我們不相見,到今天已經(jīng)三年。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堆雨其濛。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七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稙檎?/p>
5.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薄稙檎?/p>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妒龆?/p>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蹲雍薄?/p>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譯文:
1、孔子說:“學(xué)了知識然后按時溫習(xí),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yuǎn)方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嗎?”
2、曾子說:“我每日多次進行自我檢查:替人謀劃事情是否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fù)習(xí)了呢?”
3、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做學(xué)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能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guī)矩。”
4、孔子說:“溫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當(dāng)(別人的)老師了?!?/p>
5、孔子說:“只學(xué)習(xí)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空想?yún)s不學(xué)習(xí),就會使精神受到損害。”
6、孔子說:“多么賢德啊,顏回!一碗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愛好學(xué)習(xí))的樂趣。多么賢德啊,顏回!”
7、孔子說:“知道學(xué)習(xí)的人比不上愛好學(xué)習(xí)的人;愛好學(xué)習(xí)的人比不上以學(xué)習(xí)為快樂的人?!?/p>
8、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枕著它睡,樂趣也在這當(dāng)中。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樣。”
9、孔子說:“幾個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的優(yōu)點向他學(xué)習(xí),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如果自己也有)就對照著改正自己的缺點?!?/p>
10、孔子在河岸上說:“時光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p>
11、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平民百姓的志氣卻不可改變?!?/p>
12、子夏說:“博覽群書并廣泛學(xué)習(xí),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思考當(dāng)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p>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八
原文: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上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溃蛞詾橥?。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dāng)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蹦嗽p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jù)陳。數(shù)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杰皆曰:“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fù)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勝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dāng)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yīng)陳涉。
翻譯: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涉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和別人一起被雇用給人家種地,有一次停止耕作,來到田埂上,煩惱忿恨了很長時間,說:“如果富貴了,大家互相不要忘記?!币黄鹗芄蛡虻娜诵χf:“你是被雇來給人家種地的人,哪里來的富貴呀?”陳勝嘆息說:“唉!燕子麻雀怎么能知道天鵝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征發(fā)居住在里巷左邊的九百名貧苦人到漁陽去守衛(wèi)邊塞,駐扎在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都在這一行列,擔(dān)任屯長?!錾咸煜麓笥辏缆凡煌?,估計不能按期到達漁陽。法律規(guī)定,不能按期到達就要斬首。陳勝、吳廣便商量說:“如今逃跑也是死,舉大事也是死,同樣是死,我們?yōu)閵Z取天下而死好不好?”陳勝說:“天下人受秦朝的痛苦已經(jīng)很久了。我聽說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應(yīng)當(dāng)做皇帝,應(yīng)當(dāng)做皇帝的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多次規(guī)勸秦始皇,秦始皇就派他到邊塞統(tǒng)率軍隊。現(xiàn)在有人聽說扶蘇沒有罪,二世將他殺了。百姓大都知道他賢良,但不一定知道他死了。項燕做楚國的將領(lǐng),多次立功,愛護士兵,楚國人都憐惜他。有人以為他死了,有人以為他逃了。今天如果真能用我們這些人借用公子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必然會有很多人響應(yīng)。”吳廣以為有道理。于是就去找人算卦,算卦的人知道他們的心意,對他們說:“你們的事情能夠成功,可以建立功業(yè)。然而你們問過鬼神嗎?”陳勝、吳廣心里高興,思考算卦人要他們卜問鬼神的用意,說:“這是教我們利用鬼神先在群眾中樹立威信罷了。”他們就用朱砂在一塊絲綢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放在別人用網(wǎng)打上來的魚的肚子里。士兵把魚買回來煮著吃,發(fā)現(xiàn)魚肚子里的字,感到很奇異。陳勝又悄悄讓吳廣到駐地旁邊雜草叢生的祠廟里,夜間點起篝火,學(xué)著狐貍的聲音,呼叫:“大楚興,陳勝王。”士兵們在夜間聽到這種聲音,都感到驚異惶恐,到了天明,士兵們互相議論,都指指劃劃地看著陳勝。
吳廣平時愛護、體貼別人,士兵中很多人愿意為他出力。將尉喝醉了酒,吳廣多次揚言要逃跑,故意激起將尉的憤怒,讓他侮辱自己,借以激怒群眾。將尉果然鞭打吳廣。將尉將劍拔出,吳廣奮起奪過劍來;殺了將尉。陳勝協(xié)助他,把兩個將尉都?xì)⒌袅恕H缓蟀淹械娜撕筒肯率勘偌饋恚栒偎麄冋f:“各位在這里遇上大雨,延誤了期限,延誤了期限就要斬首。即使不被斬,守衛(wèi)邊塞也要死掉十之六七。壯士不死則已,死就要留下大的名聲,王侯將相難道是由血統(tǒng)決定的嗎!”大家都說:“愿意聽從命令?!庇谑蔷痛虺龉臃鎏K和項燕的旗號,以符合民眾的心愿。大家袒露右臂作為標(biāo)記,號稱大楚。建筑壇臺,用將尉的頭作祭品,結(jié)盟宣誓。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攻打大澤鄉(xiāng),攻下后又進攻蘄縣。蘄縣被占領(lǐng),就派符離人葛嬰向蘄縣以東進軍,铚、擲、苦、柘、譙等縣都被占領(lǐng)。邊進軍邊擴大隊伍。等到到了陳縣,已經(jīng)發(fā)展到戰(zhàn)車六七百輛,騎兵千馀人,士兵好幾萬人。圍攻陳縣,縣城里的郡守、縣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在城樓下迎戰(zhàn),守丞不能取勝,兵敗身死,大軍進入陳縣。過了幾天,(陳勝)下令召集三老和豪杰一起聚會計議大事。三老豪杰們都說:“將軍親自披鎧甲,執(zhí)兵器,沖鋒陷陣,討伐無道,誅滅暴秦,重建楚國的社稷,勞苦功高,應(yīng)該稱王?!庇谑顷悇倬土橥?,國號張楚。
這時候,各郡縣痛恨秦朝官吏的人,都把官吏抓起來殺掉,以響應(yīng)陳勝。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九
原文: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才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dān)子里面的肉已經(jīng)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yuǎn).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丁芍焕遣桓疑锨?,瞪著眼睛朝著屠夫?/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zhuǎn)身看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經(jīng)鉆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后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附:閱讀練習(xí)題
一、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
1.止有剩骨_________
2.恐前后受其敵_________
一狼得骨止_________狼不敢前_________
止增笑爾_________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
3.恐前后受其敵_________
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
場主積薪其中_________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
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屠自后斷其股_________
5.綴行甚遠(yuǎn)綴:_______________
6.一狼仍從從:_______________
7.骨已盡矣盡:_______________
8.屠大窘窘:_______________
9.顧野有麥場顧:______________
10.場主積薪其中薪:_________________
11.苫蔽成丘苫:________蔽:__________
12.屠乃奔倚其下奔_______倚___________
13.弛擔(dān)持刀馳_________持___________
15.目似瞑,意暇甚瞑_________意_________
16.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意_________隧_________
17.乃悟前狼假寐悟_________寐_________
18.蓋以誘敵蓋_________誘_________
19.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黠_________頃刻_________
20.屠懼,投以骨投以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一狼洞其中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屠自后斷其股斷其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蓋以誘敵以誘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翻譯句子。
1.途中兩狼,綴行甚遠(yuǎn)。
2.復(fù)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3.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5.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
6.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
8.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9.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10.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爾。
三、簡答題。
1.文章最后一段說“狼亦黠矣”,文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狼的“黠”?
4.點明文章中心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簡要介紹本文作者及出處。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十
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
和尚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到底沒找到,(人們)認(rèn)為它們順流而下了。
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劃著幾只小船,拉著鐵耙,(向下游)尋找了十多里沒有痕跡。
一講學(xué)家設(shè)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一個學(xué)者在寺廟里講學(xué),聽了這件事笑著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帶走呢?是石頭的性質(zhì)堅硬沉重,沙的性質(zhì)松軟浮動,埋在沙里,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越沉越深罷了。沿著河尋找它們,不也荒唐嗎?”大家信服地認(rèn)為(這話)是正確的言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dāng)求之于上流。蓋石一個老水手聽了這話,又笑著說:“凡是落入河中的石頭,應(yīng)當(dāng)從上游尋找它們。石頭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的性質(zhì)堅硬沉重,沙的性質(zhì)松軟浮動,水不能沖走石頭,它的反沖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面沖擊石前的.沙子沖成坑穴。越?jīng)_越深,到石頭一半的地步,石頭必定倒在坑穴里。像這再嚙,石又再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樣再沖擊,石頭再轉(zhuǎn)移。不停地轉(zhuǎn)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
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按照他的話,果然在幾里外尋到了(石獸)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十一
唐代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樹里茅檐曉盡開。
蠻榼出門兒婦去,烏龍迎路女郎來。
相逢但祝新正壽,對舉那愁暮景催。
長笑士林因宦別,一官輕是十年回。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轉(zhuǎn)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我已經(jīng)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dān)心農(nóng)事。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nóng)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農(nóng)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
本詩寫于作者被貶四川之時,但全詩并未有愁怨之情。首聯(lián)寫南村北村雪后初晴、紅梅映雪的美景。清晨,家家戶戶打開家門歡度元日,一派祥和之景。頷聯(lián)寫少男少女?dāng)y帶了美酒去串門,狗兒歡快地迎接客人的到來。頸聯(lián)寫人們相遇之后只相互問好,祝愿長壽,酒桌上人們相互舉杯,絲毫不覺歲月流逝、老年將至。尾聯(lián)寫作者在感受了農(nóng)家淳樸的民風(fēng)、歡樂的節(jié)日之后,流露出對宦游生活的厭倦,繼而表達了對回家的渴望。
薛逢字陶臣,唐代詩人。唐武宗會昌元年(841)辛酉科崔峴榜進士第三人。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議論激切,屢忤權(quán)貴,故仕途頗不得意?!度圃姟肥珍浧湓娨痪怼!杜f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二零三皆有傳。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十二
曹劌論戰(zhàn)
(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莊公接見。他的同鄉(xiāng)說:吃肉的大官們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去參與呢?曹劌說:吃肉的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yuǎn)慮。就進宮去見莊公。曹劌問莊公:你憑什么條件(跟齊國)作戰(zhàn)?莊公說:衣食這類養(yǎng)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要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小恩小惠不能普遍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神用的牲畜﹑玉帛,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量,一定對神誠信。曹劌回答說道:這只是小信用,未能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不會保佑你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我雖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據(jù)實情來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梢詰{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請允許我跟隨著您去。(寫戰(zhàn)前政治準(zhǔn)備的分析)
魯莊公和曹劌共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莊公要擊鼓進軍。曹劌說:不可以。齊國三次擊鼓進攻,曹劌說:可以擊鼓進攻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就要驅(qū)車追擊齊軍。曹劌說:不可以。他下車看了看齊軍戰(zhàn)車的車輪留下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眺望齊軍敗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于是就追擊齊軍。(本段主要敘述長勺之戰(zhàn)的全過程。)
打了勝仗以后,魯莊公詢問那樣做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齊軍第一次擊鼓進攻時,他們的士兵鼓足了勇氣,第二次擊鼓進攻,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進攻,士兵的勇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盡,我們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它的軍事行動)是很難推測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到他們的戰(zhàn)車的輪跡很亂,遠(yuǎn)望到他們的軍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們。(本段寫:戰(zhàn)后曹劌對取勝原因的分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薦,管夷吾從獄官手里被釋放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的海濱被任用,百里奚從買賣奴隸場所被選拔用為大夫。(本段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經(jīng)歷艱難困苦之后,成就不平凡的大事的例子。)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的責(zé)任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jīng)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身受貧困之苦。在他做事時,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用這些辦法來讓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第二段主要寫:以所舉事實為依據(jù),論述人才要在困難逆境中造就。)
一個人常常犯了錯誤,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內(nèi)心憂困,思慮堵塞,才能奮起,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現(xiàn)在臉色上,吟詠嘆息之氣發(fā)于聲音,(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后人們才了解他。(一個國家)國內(nèi)如果沒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國侵犯的危險,常常會滅亡。
(本段主要是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證經(jīng)受磨練的益處)
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激勵人奮起,使人生存、發(fā)展,而安逸享樂使人委靡,必將導(dǎo)致滅亡。(本段:歸納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魚我所欲也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xùn)|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只為求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zāi)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辦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災(zāi)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干呢?通過某種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過某種辦法就可以躲避禍患,但有不去干這種事情。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yán)重的事,(那就不是義)。不僅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人能夠(操守這種品德)使它不致喪失罷了。
(提出中心論點,指出舍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一筐飯,一碗湯,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輕蔑地)呼喝著給他(吃)。過路的饑餓的人也不會接受,如果你用腳踢著(或踐踏)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運用舉例論證,舍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萬鐘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乎禮儀就接受它,這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是為了宮室的華美,妻妾的侍奉,為了我所認(rèn)識的貧窮困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嗎?原先為了義(羞惡之心)寧愿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一簞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卻為了宮室的華美而接受了;原先為了義(羞惡之心)寧愿身死而不受呼爾蹴爾的一簞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卻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為了義(羞惡之心)寧愿身死而不接受呼爾蹴爾的一簞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卻為了所認(rèn)識的貧窮困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接受了: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嗎?(如果這樣做了,)這就叫做喪失了的思想,即義即本來就有的羞惡廉恥之心。(第三段從反面論證見利忘義就是喪失人生本性的行為。)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八月,秋已深了,大風(fēng)怒吼,把我屋上的幾層茅草都卷走了。茅草翻飛,飛過江去,散落在江邊上,其中飛得高的茅草,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茅草,飄飄悠悠,落在深塘的水邊。(第一段,寫秋風(fēng)破屋的情景)
南邊村莊上的一群兒童,欺侮我年老體弱,竟忍心如此當(dāng)面作賊,公開地抱著散落在地上的茅草,溜進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沒有效果,只好拄著拐杖回來,獨自嘆息。(第二段寫對群童抱茅的感嘆)
哪里能得到千萬間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都喜笑顏開,而高大的房屋在風(fēng)雨中巋然不動,安穩(wěn)如山!?。∈裁磿r候我眼前能聳立這樣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獨破,受凍至死,也是心滿意足的。(第四段,寫詩人推己人,憂國憂民的崇高理想。)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這兩座山)本來在冀州的南面,黃河的`北面。(介紹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積、高度和地理位置。這是故事的背景。)
北山愚公,年紀(jì)將近九十歲,棉隊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進出要繞遠(yuǎn)道,就召集全家來商量說:我要和你們盡全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岸,可以嗎?大家紛紛地表示贊成他的意見。他的妻子提出疑問地說:憑你的力氣,連像魁父那樣的小山都不能削減,又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么樣呢?況且把挖下來的泥土石頭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紛紛說道: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
于是率領(lǐng)挑擔(dān)子的兒孫,敲鑿石頭,挖掘泥土,箕畚運到渤海的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們。寒來暑往,季節(jié)交換,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著勸阻愚公說:你太不聰明了。憑你在世上這最后的幾年,剩下的這么點力氣,連上山的一棵草都鏟不了,又能能把泥土的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長地嘆息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能通達事理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不如。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啊??墒巧絽s不會再增高加大,還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
山神聽說愚公移山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兩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從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漢水的南面,再沒有高山阻隔了。
出師表
先帝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沒有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F(xiàn)在天下分裂成三個國家,蜀漢民力困乏,這實在是危急存亡的確時候啊。然而朝中官員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為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報恩啊。實在應(yīng)該廣泛地聽取意見,發(fā)揚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抱負(fù)的人們的志氣,不應(yīng)該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dāng)?shù)脑?,以致堵塞人們忠言勸諫的路??!
皇宮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升降官吏,評論人物,不應(yīng)該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或做了好事對國家有貢獻的,都應(yīng)該交給主管的官員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yán)明的治理,而不應(yīng)該有偏袒或私心,使朝廷內(nèi)外刑賞的法令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思慮都忠誠純正,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撥出來留給陛下。我以為宮廷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然后實行,就一定能夠補救缺點,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將軍向?qū)?,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曉軍事,過去任用他和時候,先帝稱贊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議他做中部督。我認(rèn)為軍營中的事情,都拿來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夠使軍中,團結(jié)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
親近賢臣,疏遠(yuǎn)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fā)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yuǎn)賢臣,這是后漢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和我談?wù)撨@些事情,沒有不對桓、靈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優(yōu)秀、以死報國的大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漢朝的興隆便為時不遠(yuǎn)了。
我本來是個平民,在南陽親自種地,只是希望在亂世里茍且保全生命,并不想在諸侯中做官揚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見識淺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來探望我,向我詢問當(dāng)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就答應(yīng)為先帝奔走效勞。后來遇到挫折,在軍事上失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緊迫的關(guān)頭奉命出使,從那時到現(xiàn)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辦事謹(jǐn)慎,所以臨終的時候,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我接受命令以來,早晚憂慮嘆息,唯恐托付給我的大事做得沒有成效,而有損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不長莊稼的地方?,F(xiàn)在南方的叛亂已經(jīng)平定,武器裝備已經(jīng)充足,應(yīng)該勉勵三軍,率領(lǐng)他們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夠奉獻平庸才能,去鏟除那些奸邪兇惡的敵人,振興漢朝,遷回舊都洛陽,這是我報答先帝終于陛下的職責(zé)。至于考慮朝內(nèi)政事是否可行,毫無保留地向陛下提出支持忠誠的勸諫,那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責(zé)任了。
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興復(fù)漢室的任務(wù)交付給我,如果不能實現(xiàn),就治我的罪,來告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發(fā)揚圣德的忠言,就應(yīng)當(dāng)責(zé)罰郭攸之,非常感激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職,指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yīng)該自行謀劃,征詢治國的良策,認(rèn)識、采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的遺命,我接受您的恩澤,心中非常激動。
現(xiàn)在我就要遠(yuǎn)離陛下了,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淚水,也不知說了些什么。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身高八尺多,形體容貌光艷美麗。一天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誰漂亮?他的妻子說:你漂亮極了,徐公哪能比得和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就問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誰漂亮?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鄒忌同他坐著閑聊,鄒忌又問他:我同徐公比,誰漂亮?客人說:徐公不如您漂亮。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xì)地看他,自己覺得不如徐公漂;再照鏡子看看自己,覺得自己遠(yuǎn)遠(yuǎn)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著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rèn)為我漂亮,是偏愛我;妾認(rèn)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認(rèn)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們都認(rèn)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妃子、近臣沒有誰不偏愛您,朝中的大臣沒有誰不害怕您,全國范圍內(nèi)的人沒有誰不有求您:由此看來,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齊威王說: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夠當(dāng)面指責(zé)我的過錯的,受上等獎賞;書面勸諫我的,受中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并能傳到我的耳朵里,受下等獎賞。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諫,宮門前庭院內(nèi)人多得像集市一樣;幾個月以后,還不時地有人偶然來進諫,滿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燕、趙、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所謂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
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群山綿延起伏,正如聚會在一起一樣,關(guān)下波濤滾滾,像咆哮怒吼,在通往潼關(guān)的路上,關(guān)外有黃河;關(guān)內(nèi)有華山,形勢十分險要。遠(yuǎn)望西都長安,內(nèi)心思緒起伏,一路上看不少秦漢時代的遺跡,引起無限的傷感,那成千上萬間的宮殿,如今都化作了塵土。無論哪個朝代的興起,受苦的仍是百姓,無論哪個朝代的滅亡,受苦的還是百姓。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十三
原文: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十四
原文: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十五
一、直接型默寫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3.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
5.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guān)不解平。
6.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7.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8.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9.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10.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11.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1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3.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4.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二、理解型默寫
1.曹操在《觀滄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業(yè)的宏偉抱負(fù)。
2.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使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穎,令人回味無窮。
3.王灣《次北固山下》中,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4.馬致遠(yuǎn)的《天凈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鄉(xiāng)心情(點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5.《〈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學(xué)與思關(guān)系的句子是: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表示在生活中,我們要向有長處的人學(xué)習(xí)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6.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詩中,點明遠(yuǎn)游路線,抒發(fā)依依惜別之情的詩句是: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表現(xiàn)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詩句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7.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中通過寫現(xiàn)在之衰,來抒發(fā)時事之凋敝喪亂與人生之凄涼孤零的感慨的詩句是: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8.岑參在《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中寄托自己對飽經(jīng)戰(zhàn)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的詩句是: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9.李益在《夜上受降城聞笛》一詩中道出征人望鄉(xiāng)之情的深重和急切的詩句是: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10.劉禹錫的《秋詞》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直接贊揚秋景勝過春光的詩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11.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以會晤的歡愉襯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轉(zhuǎn)化為重聚的希冀的名句是: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2.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中“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書寫了詩人夢境中仍想著報國殺敵的壯志。
13.《潼關(guān)》中譚嗣同以大氣浩然之筆抒發(fā)沖決一切人生羈絆的豪邁情懷的詩句是: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guān)不解平。
三、主題型默寫
1.站在江邊,微風(fēng)輕拂,江水浩渺,古詩中有很多寫水的佳句,如“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寫出了潮水上漲的開闊景象?!八五e?,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寫出了水波蕩漾的壯闊景象。
2.游子思鄉(xiāng),亙古不變。“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抒發(fā)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斑b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3.雨是自然的精靈,古詩詞中有很多寫雨的詩句?!熬龁枤w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人借“夜雨”流露出凄涼、孤獨之感;“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詩人借“風(fēng)吹雨”抒發(fā)了憂國憂民、壯志難酬的感慨。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課文翻譯篇十六
唐代白居易
曈曈太陽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為白晝?nèi)霝橐梗瑘A轉(zhuǎn)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為君舉酒歌短歌。
歌聲苦,詞亦苦,四座少年君聽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風(fēng)才往春風(fēng)回。
人無根蒂時不駐,朱顏白日相隳頹。
勸君且強笑一面,勸君且強飲一杯。
人生不得長歡樂,年少須臾老到來。
初升的太陽顏色像火一樣,上升千里只需一刻。
太陽出來就是白晝,沉沒就是黑夜。渾圓的太陽運轉(zhuǎn)起來像旋轉(zhuǎn)的珠子一樣不停息。
停不住的太陽啊,我能把你怎么辦呢。只好舉起酒杯來唱一首短歌。
歌聲愁苦,吟唱的詞也是愁苦的。在座的少年們請聽好。
今天還沒有過完明天就緊催著要來了,秋天剛過去春天又來了。
人生漂泊時光荏苒,美麗的容顏和時光一樣總是很快消逝。
勸你勉強笑一笑,勸你勉強喝一杯。
人的一生得不到長久的歡樂,青春年少的時光總是過的很快,老年很快就來了。
曈曈:閃爍的樣子,一般形容日出時。
未竟:
朱顏:紅潤美好的容顏。
隳頹:衰敗、毀敗。
須臾:一會兒,片刻。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4933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