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17 13:51:26
最新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7篇)
時間:2022-12-17 13:51:26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篇一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對詩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愛情美難點:理解劉蘭芝和焦仲卿愛情悲劇的根源與意義。

二、教法和學法教法分析這首詩歌的教法通常是:從詞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題的提煉,再到藝術手段的分析。同時擴展閱讀空間進行比較閱讀,在不同的形式轉(zhuǎn)換中深入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人物性格和藝術特征。主要采用三種教學方法:(1)互動教學(2)啟發(fā)探究式教學

學情分析學生在學習此類詩歌時,大多是等著老師來分析,自己做筆記,缺乏主動性,在學習這首詩時,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其中討論探究,作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憐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時候,秋聲格外讓人悲。天若不盡人意,我愿生死相隨,孔雀東南飛,飛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木低垂,情深的時候,哪種離別不傷悲?這次癡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紅塵外,柔情內(nèi),有沒有斷腸的淚。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

這首歌曲調(diào)低沉舒緩,非常符合原詩的意境,而屠洪剛的演唱絲絲入扣,深沉含蓄,對劉蘭芝“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較細微,可以激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為本篇的學習奠下感情基調(diào)。

(二)課前檢查字詞

(三)整體感知

快速瀏覽全文,結(jié)合剛才的《孔雀東南飛》歌曲,談談你對整個故事的感受?并用一兩個字概括你的讀后感。

(四)重點突破

1、大家讀了文章,都認為劉蘭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仔細閱讀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寫到了劉蘭芝?她有何特點?

點撥: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yǎng)

當蘭芝離開劉家時: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鐺。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組細步,精妙世無雙?!?一連串夸張性動作的鋪張,意在表現(xiàn)蘭芝被逐離焦家前的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突出“精妙世無雙”這一點,既體現(xiàn)蘭芝之美,堅強,也是對她命運不公譴責。

蘭芝離家時:善良

蘭芝的再嫁: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從側(cè)面烘托了她的美……。

2、(討論)蘭芝如此之美,她卻被休了,難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嗎?她的丈夫又是怎樣得人呢?

點撥:“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娶?!薄啊痪卯敋w還,還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币恢钡健白話鞏|南枝”。

說明:焦仲卿鐘情,叛逆

3、(討論)如此美麗的愛情怎沒延續(xù)呢,是誰制造了這場愛情悲???他們有什么特點起到什么作用?

點撥:焦母蠻橫無理蘭芝的兄長不近人情作用:襯托

(五)難點突破

1、劉蘭芝是那樣的美麗善良,劉焦的愛情是那樣的完美,焦母為什么要把蘭芝休了呢?《禮記本命》中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庇腥藫?jù)“共事二三年”還沒子嗣,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彼蕴m芝被休。你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見。

2、閱讀下面文字,尋找原因。

_蘭芝: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_焦母: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其得自由。

_蘭芝: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仍更被驅(qū)譴,何言復來還

點撥:真是“不順父母”嗎?當然不是,這只是“莫須有”的罪名,是封建禮教在作怪,一段美麗的愛情,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子,在封建禮教的摧殘下夭折了,封建禮教才是罪魁禍首。

3、被休后的蘭芝被太守家看中,為什么還要“舉身赴清池”呢?起到什么作用?

點撥:以死向封建禮教抗爭

更是她反抗性格的升華,完成了她完美人格。

(六)小結(jié)

因此,作者給了我們一個完美的結(jié)尾,正像《梁祝》。放樂曲

作業(yè):了解陸游與唐琬的故事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篇二

一、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思想。

二、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

三、了解偏義復詞、古今字的特點,掌握“相”、“迎”在不同語境里的用法。

一、本文語言接近口語,而且注釋較詳,學生易讀懂詞句。同時全詩篇幅較長,不宜在課堂內(nèi)串講。因此,教學本文可從語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題思想;以“預習提示”為突破口,組織課堂教學。

二、本文故事情節(jié)在民間廣為流傳,被改編成戲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影響深廣。在教學本文時,有條件的學??衫秒娊淌侄危蜷喿x有關資料,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教時

初步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jié)。

1.利用工具書和注釋,掃除詩中文字障礙。

2.讀“單元知識和訓練”中“語言和語境”部分。明確:

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語句的含義。

②對上下文內(nèi)容要形成整體認識。

③結(jié)合與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作深入理解。

1補充介紹: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gòu)。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玉臺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jīng)》、《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2.學生默讀“預習提示”,思考問題。

①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看詩歌的發(fā)展,《孔雀東南飛》與《詩經(jīng)》、《涉江》有什么不同?(《詩經(jīng)》、《涉江》是抒情詩,《孔雀東南飛》是敘事詩。)

②本詩的主題思想是什么?(見“預習提示”)作者怎樣來表達主題思想的?(通過塑造焦仲卿、劉蘭芝的人物形象)作品主要從哪些方面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個性化的人物對話。)

敘事詩和抒情詩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抒情詩,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敘事詩借助于故事情節(jié)塑造的人物形象,來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詩歌的主題思想。讓我們循著敘事詩這條表達主題的線索,來讀這一首長篇敘事詩。古詩也常常寓抒情于敘事。

學生在閱讀本詩時,對以下三類詞理解容易產(chǎn)生歧義。教師需要加以點撥、歸納,使學生能舉一反三。

1.古今異義。

學生完成“思考和練習”題四,教師點撥。

明確:這類詞古義和今義大相徑庭。如果把古義和今義混淆起來,就會產(chǎn)生歧義。

2.一詞多義。

①學生借助工具書完成“思考和練習”題五。

②教師點撥、歸納。

③指導學生除“思考和練習”題五外,再從課文中找出帶有“相”字的句子,然后給予注音、釋義、歸類。

這一類詞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讀音、詞義各不相同。我們可從分析語言環(huán)境入手,確定詞義和讀音。

3.偏義復詞。

兩個意義相關或相反的詞,連起來當作一個單詞使用,實際上只取其中一個詞的意義,另一個詞只作陪襯。

舉例。

1.依照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將全詩分成5部分,并給各部分擬一個小標題。

標題能概括內(nèi)容即可,不必強求一律。

2.在分析情節(jié)發(fā)展的基礎上,讓學生復述全詩內(nèi)容。

要求:抓住主要情節(jié)進行復述,避免拖沓。

3.概括內(nèi)容,要求用最簡短的話來介紹情節(jié)。

明確:詩歌前面的“序”是全詩內(nèi)容最概括、最簡潔的介紹。(教師結(jié)合“序”進行講解)

1.本詩開頭兩句(第1段)游離開情節(jié)之外,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

明確:不能刪。這是民歌習用的起興手法。它為全詩制造一種徘徊顧戀的情調(diào),又有提攝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①第2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太煩瑣?它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什么關系?

明確:不煩瑣。這是一種鋪陳手法,稱為“賦”。

這里寫得簡練而有層次,意在強調(diào)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很有教養(yǎng),為下文蘭芝被逐作鋪墊,以激起讀者的同情。

②要求學生從詩中再找出使用鋪陳手法的文字。

明確:第13段是第2段內(nèi)容的重復,都是強調(diào)蘭芝從小聰明,很有教養(yǎng),但轉(zhuǎn)換了敘述的角度,范文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

第9段寫蘭芝臨別“嚴

妝”又用了一段鋪陳,意在表現(xiàn)蘭芝被逐離開焦家前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的性格。既突出了“精妙世無雙”,又為下文太守的兒子求婚作了有力的鋪墊。

③第2段從時間上(13歲—17歲)作了縱的鋪陳,第9段則從妝束、服飾、姿態(tài)上作橫的鋪陳。無論那一種鋪陳,都對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jié)起了積極的作用。

同學們初中時學過的樂府詩《陌上?!?,在描寫秦羅敷的美貌時,也是用了橫的鋪陳。

3.詩中兩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劉蘭芝比作蒲葦,是否顯得累贅?這和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何關系?

明確:這個比喻第一次出自劉蘭芝之口,表示劉蘭芝對愛情堅貞不渝,永不變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說的,他用這個比喻來責問劉蘭芝為什么改變初衷。表明人物之間產(chǎn)生了誤會,出現(xiàn)了分歧。這兩次比喻和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瀾,使情節(jié)曲折起伏,生動感人。

小結(jié):賦、比、興是樂府詩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它對推動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學習樂府詩時應予以重視。

1.分析“自”字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里的讀音和詞義。

2.給家里人講述故事《孔雀東南飛》。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篇三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的藝術成就。

理解鋪陳、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2、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結(jié)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勢力作斗爭的情操。

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jié)。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體味人物性格及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1、運用誦讀法,讓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初步體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點。

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將自己對課文的感情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課時

教學要點:

以情感朗讀貫穿課堂始終,進行“讀中品,品中讀”。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孔雀東南飛》堪稱我國古代愛情詩的絕唱,千百年來,讓人們感嘆唏噓不已,也一直讓人們思索著。是什么要素使這首詩具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孔雀東南飛》的世界。

(二)、解題?

1、《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是漢樂府敘事詩發(fā)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現(xiàn)實主義詩歌發(fā)展中的重要標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見于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全詩357句,1785個字,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與《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

2、漢樂府:“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jīng)》《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三)、教師引導學生在幾處重要片段的分角色朗讀中深入體驗、品味人物個性化語言,鑒賞、剖析人物形象(以劉蘭芝為主要探究對象)

1、展示多媒體課件,在畫面、文字、音樂背景中,教師范讀““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一段。

2、指導學生朗讀此段。(讀出節(jié)奏、語調(diào)、重音;讀出服飾之美、體態(tài)之美、風度之美)

3、在多媒體畫面中,師生反復朗讀。

4、設計問題,進入本節(jié)課中心環(huán)節(jié):

(1)劉蘭芝是在怎樣的情景中“起嚴妝”的?

探究討論:被婆婆無理遣歸之前。

(2)“被遣”是在貞潔至上的封建社會中是對女子極大的侮辱,而劉蘭芝面對巨大的心理打擊,卻能精心打扮自己,體現(xiàn)了她怎樣的獨特個性?

提示:品讀蘭芝個性化語言,是走進她的內(nèi)心世界,挖掘其鮮明的性格魅力的最重要途徑

5、師生共同勾畫劉蘭芝自述身世的語言片段,一起深情朗讀和品味。

(1)“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個別朗讀,點評)

讀后思考:劉蘭芝不愿意離開焦仲卿,但為何自求遣歸?你看到了她怎樣的性格特征?

明確:焦母蓄謀已久,蘭芝自求遣歸是一種為求得自尊、自由而不得已為之的反抗行為。

(2)“上堂拜阿母”到“嬉戲莫相忘”(兩位學生分別讀出蘭芝與焦母告別時的不同語言,接著由同學品味前后語氣上的差異。)

思考:從蘭芝與焦母告別的話語中你讀出了她怎樣的性格?

明確:人物自身的言行和思想是高度統(tǒng)一的。從品讀中,我們看到了漂亮能干、勤勞善良、果斷堅決、不卑不亢、有禮有節(jié)、舉止得體的蘭芝。

(3)品讀遣歸之后蘭芝與劉兄的對話。

a.朗讀評價:

?①在這一部分內(nèi)容,著重表現(xiàn)了蘭芝兄長這個人物,作者主要是通過他的語言來揭示其性格的,要求學生誦讀劉兄的語言,分析其性格特征。

明確:劉兄只有七句話,但這七句話寫得極有個性。其中有質(zhì)問:“作事何不量”;有利誘“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也有威脅:“不嫁義朗體,其往欲何云?”短短幾句,把一個自私橫暴,趨炎附勢的阿兄形象刻畫得十分深刻和逼真。

b.思考:蘭芝是忠于愛情的,為什么最后還是允婚了?你能再現(xiàn)畫面,推斷蘭芝當時的心理嗎?

(4)品讀蘭芝與焦仲卿的三處精彩對話。

a.被遣之前

b.夫婦誓別

夫妻誓別”這一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

明確:有兩個作用:首先,它再次強調(diào)了這對新婚夫婦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們的分別,非是己愿,而是逼迫,這就為后面寫他倆的殉情奠下了基石。其次,在分別之時,蘭芝既表白了對愛情的忠貞,也表露了對前途的憂慮,擔心自己那個性情暴烈的兄長“恐不如我意”,這為下文的兄長逼嫁,以死踐盟等情節(jié)埋下了伏筆。因此從情節(jié)發(fā)展來看,這是個必不可少的過渡段落。

c.夫婦訣別

分組朗讀,比一比哪一組最能讀出人物的真實情感?

(5)在以上方法指導下,學生自由品讀。

(四)、小結(jié)

(五)、作業(yè):

1、課后深入朗讀,分析人物性格。

2、??偨Y(jié)文章中的重點字詞。

教學要點:引導學生為蘭芝和仲卿設計人生。

教學過程:

(一)、從詩的小序切入,弄清作品主人公蘭芝和仲卿走過了怎樣的人生之路。

探究問題:

1、小序為什么稱劉蘭芝為劉氏?

明確:蘭芝處在女性地位極其低下的時代,其姓名可以淡化。但女性如果處在家長的地位上,便可對這個家庭的一切發(fā)號施令。所以蘭芝是生活在一個歧視女性的以家長為核心的禮教社會中。

2、序言中有3個“之”,分別由“逼”“聞”“傷”引出,這里的3個“之”個指代什么?3個動詞各起什么作用?

明確:概括情節(jié):被逼回家—逼她再嫁—以身殉情—得聞自縊—時人哀傷而想出浪漫結(jié)局。

“遣”“逼”是悲劇的起因?!奥劇闭f明仲卿一直抱有幻想,直到悲劇發(fā)生才以死抗爭。“傷”點出了悲劇的社會意義。

開端(從“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蘭芝被遣歸。

發(fā)展(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

進一步發(fā)展(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

高潮(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

尾聲(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誡后人。

(二)、抓住詩歌所敘蘭芝和仲卿人生命運的關鍵處進行設計,來理解“社會環(huán)境、人物性格、悲劇命運”三者之間的關系,加深對這一悲劇意義的理解。

探究問題:

1、劉蘭芝是否可以屈從焦母,請求焦母留下自己?

明確:焦母驅(qū)遣蘭芝的最大原因是“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盡管蘭芝有“精妙世無雙”的美麗,有“能織素,學裁衣”的本事,有“彈箜篌、誦詩書”的素養(yǎng),有“雞鳴入機織,三日斷五匹”勤勞,但焦母就是看不慣她的“舉動自專由”,她再美麗、再勤勞也是白搭。還應當明確:一則焦母已作決定,她要維護“家長”的權(quán)威就不會順從蘭芝的意愿;二則若蘭芝屈從焦母,她的剛強的性格便不復存在,便不再有文學作品中的“這一個”。

2、焦仲卿是否可以脫離焦母而帶蘭芝另立門戶?

明確:在當時以“忠孝”為社會核心的`道德體系中,焦仲卿違背焦母就意味著背上“不孝”之罪,他毫無疑問會失去“府吏”之職,從而也就失去另立門戶之根基;如果脫離焦母不僅會受到社會譴責,而且可能會坐牢,也得不到幸福。所以,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鉗制著他們的自由與幸福。

3、焦仲卿是否可以聽從焦母直接趕走蘭芝了事?

明確:按照焦母為兒子設計的人生,休掉蘭芝,自然是遂了母親的愿,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仲卿就不復存在了。他的忠誠已經(jīng)到了“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的地步,焦仲卿不是薄情之人,也不是逆來順受之人,他在那個時代作出的反抗與犧牲也是非常動人的。

4、面對兄長的威逼利誘,蘭芝一口應婚,這與她對母親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為什么?

要求學生體味一下蘭芝此時的心理。

明確:蘭芝這樣做,才符合她的性格特征,也是蘭芝忠于愛情、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行為合乎邏輯的發(fā)展。因為她對阿兄的性格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會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允諾,是對前途完全絕望的表現(xiàn),是不動聲色拿定了主意,決心以死來抗議吃人的封建勢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實際上卻是深思熟慮的結(jié)果,成竹在胸的表現(xiàn),我們從蘭芝的突然允諾中已預感到要發(fā)生非常事件了。

5、研習“高潮”部分?

仲卿聞聽蘭芝再婚,趕來相見,要求學生集體朗誦“府吏聞此變……自掛東南枝”這一部分,體會兩人的生死愛情,討論:蘭芝和仲卿相約“黃泉下相見”,蘭芝死時毫不猶豫,仲卿卻“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樹下”之后才“自掛東南枝”,為什么??

明確:二人的行為都符合他們的性格發(fā)展。蘭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長制的本質(zhì),這是她那堅強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去的很決絕。仲卿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順母親,所以他要有一個彷徨的過程,但是對愛情忠貞卻使他也富有叛逆精神。

6、研習“尾聲”部分?

要求學生集體誦讀這一部分。

提問:詩歌的結(jié)尾處寫蘭芝、仲卿魂化為鳥、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象這樣的結(jié)尾,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很常見,如《梁?!分械摹盎?。同學們可討論一下,這樣寫表達了人們什么樣的愿望。

明確:寄托人們追求戀愛自由、生活幸福的強烈愿望。

(三)、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分析總結(jié)主人公劉蘭芝、焦仲卿的性格特點?

明確:

劉蘭芝,作者是把她作為我國古代勞動婦女的優(yōu)秀代表來刻畫的。她勤勞能干:“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她也很有教養(yǎng),這不光表現(xiàn)在她會彈箜篌、誦詩書,而且也表現(xiàn)在她對焦母謙遜有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上;她與小姑話別時,“淚落連珠子”,表現(xiàn)了她的善良和友愛;她對仲卿愛情專一,惜別時留下箱籠,分手時蒲葦為喻直至發(fā)出“黃泉下相見”的錚錚誓約,表現(xiàn)了她的倔強、堅貞、不慕富貴、忠于愛情等可貴品格;她遇事有主見,不同意仲卿“復來還”的幻想,慨然允諾太守家的求婚,這都表明了她對封建勢力的本質(zhì)有著清醒的認識和透徹的了解。是個鮮明的人物形象。焦仲卿的個性也非常鮮明,他忠于愛情,“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但是卻不敢直接反抗破壞他愛情和幸福的母親,違心地送走蘭芝,但他又深愛著蘭芝,所以寄希望于“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當團圓之夢破滅之后,敢于違背“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禮教,“自掛東南枝”,跟蘭芝一樣,是充滿了叛逆精神的。

(四)、小結(jié):課文以個性化的語言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劉蘭芝那樣的女性,在《孔雀東南飛》之前,中國文學史上還沒有出現(xiàn)過。另外,詩中作者還運用了抒情性的穿插,如“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等詩句,有助于對人物的處境和心情的深入刻畫。

(五)、研討文章鋪陳起興的寫法。

1、提問:詩歌開頭的兩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明確:作用有二:首先借鳥起興,這是我國古代民歌傳統(tǒng)手法。其次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顧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調(diào),形成一種籠罩全篇的悲劇氣氛,起著提綱挈領,暗示全篇的作用。

2、蘭芝嚴妝:運用一連串的夸張性的鋪陳排比,旨在寫她的美,更表現(xiàn)了她的從容鎮(zhèn)定,蘭芝用自己美,向丈夫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愛,向婆婆表示了她的無辜和堅強。

(六)、課文小結(jié):

《孔雀東南飛》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敘事詩的創(chuàng)作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它的故事結(jié)構(gòu)完整,開頭結(jié)尾照應,中間情節(jié)起伏跌宕,表現(xiàn)了民歌作者在敘事上的高超技巧。塑造了眾多鮮明的文學形象,語言具有個性特征,有的已成為我國古典文學中不朽的典型,至于詩中多運用的比興、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以及感人至深的細節(jié)描寫和精當?shù)奶幚矸执?,更是值得我們借鑒。

(七)、布置作業(yè)?

1、。依據(jù)課文,改編劇本。

板書設計:

孔雀東南飛并序

一、開端(從“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蘭芝被遣歸。

二、發(fā)展(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別。

三、進一步發(fā)展(從“入門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門”):蘭芝抗婚。

四、高潮(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雙雙殉情。

五、尾聲(從“兩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誡后人。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篇四

1、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nèi)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3、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背誦默寫詩歌中的名句。

4、掌握文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幾個文言實詞

1、疏通文義,把握故事發(fā)展過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義復詞和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3、識記有關文學常識,背誦有關名句。

教學目標b

三課時

一、導語

由該課文的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導人新課。

二、簡介有關文學常識

1、樂府和樂府詩: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gòu)。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2、漢代樂府與南北朝樂府

3、樂府雙璧: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樂府《木蘭辭》

4、《玉臺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jīng)》、《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5、《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秀的民間敘事詩。選自南朝徐陵所編《玉臺新詠》。

三、結(jié)合小序簡介本文故事情節(jié)

開頭小序,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成詩的經(jīng)過。故事發(fā)生在漢代末年的建安年間,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

四、導讀全詩,把握情節(jié)和人物

課文較長,重點引讀,理清情節(jié)線索,鑒賞人物對話。

故事梗概: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善牌沤鼓敢蚍N種原因?qū)μm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

故事結(jié)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其它如《梁?!分械幕?、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

五、要求學生結(jié)合課文注解通讀一遍

解決下列問題:

1、基本解決翻譯問題;

2、理清故事脈絡和矛盾沖突的變化和激化;

3、注意人物對話的特點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六、教學后記

一、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理清故事結(jié)構(gòu)

開頭兩句:托物起興,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蘭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開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別(6~12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三部分:蘭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發(fā)展

第四部分:雙雙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誡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聲

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fā)展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二、人物形象和對話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劉蘭芝、焦仲卿的藝術形象,除了他們的悲劇行為外,對話在表現(xiàn)典型性格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劉蘭芝:堅強、持重,自尊,果斷,不為威逼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

十三能十六誦詩書知書達禮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不卑不亢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自尊

仍更被驅(qū)遣,何言復來還?

舉身赴清池-果斷

新婦起嚴妝,-鎮(zhèn)定,莊重

處分適兄意,那得任自專外柔內(nèi)剛

2、焦仲卿:忠于愛情,忍辱負重,但比較懦弱,膽小怕事。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堅貞不逾

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典型;極端蠻橫無理,一味獨斷專行。勢利。

何乃太區(qū)區(qū)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吾已失恩義,會不想從許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

4、劉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長制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的幫兇。此人性行暴戾,趨炎附勢,尖酸刻薄,冷酷無情。

三、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

1、人物對話的個性化;

2、鋪陳排比的手法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談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3、起興和尾聲

四、布置作業(yè):

1、歸納謝相見迎等字在不同情況下的意義和用法;歸納本文的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

2、背誦課文精彩語段;

3、課后練習二三題;

4、《咬文嚼字》

五、教學后記

一。本課知識展示

學生展示歸納的謝相見迎等字在不同情況下的意義和用法,本文的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

二。本課釋疑,包括課后練習及咬文嚼字

三??偨Y(jié)已學課文

從形式、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思想內(nèi)容等方面分析、比較《詩經(jīng)》兩首、《離騷》節(jié)選和《孔雀東南飛》

形式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思想內(nèi)容

靜女四言為主敘述現(xiàn)實主義愛情

氓四言敘述現(xiàn)實主義婚戀

離騷雜言(騷體)抒情浪漫主義政治

孔雀東南飛五言敘述相結(jié)合愛情

四。布置作業(yè)

以惜別離為題,發(fā)揮想象擴寫焦仲卿與劉蘭芝離別的部分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篇五

雨從鉛灰色的空中散落人間。

我望著天,望著雨,望著雨中的一切,感受風,感受雨,感受雨中的心情……

聽著窗外時緊時疏的雨聲,便滿心都會貯起了詩情詞意,往常的世俗喧囂一時消失,天地間只剩下了被雨聲一統(tǒng)的寧靜,被雨聲勾動的寂寥。

黯淡的燈光映射著密密的雨腳,隔著玻璃窗,冰冷冰冷的,一片迷霧,能看清的景物很少,我的思緒卻似乎飄的很遠……

風不大,輕輕的一陣,卻又立即轉(zhuǎn)換成淅淅瀝瀝的雨聲,轉(zhuǎn)換成溪中細密的漣漪,轉(zhuǎn)換成遙遠的浮想……

靜謐的意境。

凄涼、孤寂的感覺。

江南多雨,也多愛情,尤其是那些悱惻纏綿的愛情故事,含蓄、靜謐地在江南的煙雨中,飄散著遙遠的古香和淡淡的幽怨。

雨和愛情也許本就是融為一體的吧……

雨天。傷感。

悲涼的心情化作雨水,滴落在眼中,與淚混為一體。

雨中浮想,思緒飛向遙遠的古代……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

——《孔雀東南飛》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p>

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焦仲卿與劉蘭芝一對情誼深重的小夫妻,卻因為婆婆的驕橫而落的一個“舉身赴清池”。另一個是“自掛東南枝”。

劉蘭芝“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焦仲卿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兩人皆徇情而死。

嗚呼,怎不讓人在千年以后仍然扼腕嘆息。

常說最悲慘的愛情莫過于有情人不能成眷屬,卻不知已成眷屬的有情人被活活拆散才是最讓人傷心,惋惜的。因為,他們之間已經(jīng)不僅僅有愛情,而且已經(jīng)有了親情,他們已經(jīng)是不可分開的親人了。親人之間的生離死別自然是最讓人斷腸,最讓人痛心的。

東南庭樹下,劉蘭芝,那個美麗聰慧的女子,含淚回首。你依然放不下誰嗎?是那臨別與你殷殷重寄意的仲卿嗎?

蘭芝,你遙遙地望向紅塵深處那一座座富貴蒼涼的朱門庭院,想你的仲卿將如何為你而傷心哭泣,想他將如何攜一身風塵來追隨你——那是你最奢華的夢啊: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p>

蘭芝的誓言尤在耳邊回響,芳人已不知蹤跡……

窗外依舊是煙雨蒙蒙的一片。

細雨紛飛,飄然而蒞臨人間……

天也在為那段凄美的愛情而哭泣……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游《釵頭鳳》

思緒繼續(xù)在雨中飄浮。

我恍惚看見“美人終作土”的宋詞女子,從八百年不堪的幽夢中緩緩走來,向我傾訴著她的癡情和萬般怨哀。

陸游初娶表妹唐婉,伉儷相得,琴瑟甚和。然而不如陸母之意,以至聽信讒言,強迫夫妻離異。后陸游另娶,唐氏也改嫁趙士程。

幾年后的一個春日,陸游心懷郁悶踽踽獨行,至城南禹跡祠附近的沈園,恰遇唐婉與其后夫亦來游覽。唐遣人送酒肴致意,陸游滿懷傷感,借酒消愁愁更愁,揮毫在園壁上題下這首《釵頭鳳》。唐婉見后曾和詞一首,不久便抑郁而死。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唐婉《釵頭鳳》

如果說孔雀東南飛的故事離我太遠,那么沈園就近在咫尺,可不知何故,幾次經(jīng)過,卻從未徜徉其中,只知道其中有:

亭臺軒榭,池塘荷花……

還有那一堵墻,那一堵寫著釵頭鳳的斷墻殘垣……

雨寂寂的落著,在水中蕩起點點漣漪。

也許是怕失望,惟恐心底的那一份期待無法從沈園中找到。

也許是怕驚擾,那年輕的詩人,正在沈園蒙蒙的細雨中,無聲的凝望著他愛著的女子,卻無緣再執(zhí)子之手,淚如雨下。

也許……

我已無語。

惟能抄錄一詞。

欲叩蒼冥,卻怕是,非聾即啞。

苔壁畔,春波無恙,柳綿猶掛。

人海未曾成隔絕,人心畢竟多牽惹。

笑鮫綃蘸淚寫悲歡,恁揮灑。

情欲問,愁無暇。

情欲贖,愁無價。

只詩魂激蕩,一千年者。

字也何堪消蝕矣,魂應不吝歸來罷。

看山盟重拾鳳釵頭,驚鴻下。

——沙子石子《滿江紅·紹興沈園見唐陸題釵頭鳳》

雨依舊在下。

零亂的文,零亂的心,零亂的發(fā),

都源于窗外的風和雨……

后記:

三月多雨,春意多情,兩者皆在心,無以遣泄,唯寫此文以寄。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陸游二十歲(紹興十四)與唐婉結(jié)合,不料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歸走到了“執(zhí)手相看淚眼”的地步,孰料,緣深情淺的這一對戀人竟在紹興二十年,與城南禹跡寺的沈園意外邂逅,陸游“悵然久之”,于沈園內(nèi)壁上題一首《釵頭鳳》,滄然而別。唐婉讀此詞后,和其詞,不久即郁悶愁怨而死。此后,陸游北上抗金,又轉(zhuǎn)川蜀任職,幾十年的風雨生涯,依然無法排遣詩人心中的眷戀,在他六十七歲的時候,重游沈園,看到當年題《釵頭鳳》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跡雖然已經(jīng)模糊,他還是淚落沾襟,寫一首詩以記此事,詩中小序曰:“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主已三易其主,讀之悵然”,在詩中哀悼唐婉:“泉路憑誰說斷腸?斷云幽夢事茫茫。”后陸游七十五歲,住在沈園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寫下絕句《沈園》:“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自行作稽土上,尤吊遺蹤一泫然”,就在陸游去世的前一年,他還在寫詩懷念:“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這是一種深摯無告,令人窒息的愛情,令我垂淚,而垂淚之余,竟有些嫉妒唐婉了,畢竟,能在死后六十年里仍然不斷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種幸福了??!

我無法按捺自己和詞的欲望,盡管我知道我的文采遠遠無法望陸翁之項背,可我還是想小心謹慎的說出我對這一段愛情的憑吊。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篇六

1、指導思想

本設計依據(jù)我校推行的人本教學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研讀文本,從詩歌的形式、內(nèi)容、思想三個方面展開研究。讓學生學會研究,舉一反三,給予學生自主性、獨立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和個性化閱讀的能力,達到語文閱讀教學“立人”的目的。

2、教學設想

本課出自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單元,本單元節(jié)選了先秦到南北朝的詩歌作品,本課是漢樂府五言詩,之前的分別時《詩經(jīng)》的四言詩、騷體詩,目的在于讓學生在鑒賞經(jīng)典作品的同時,了解我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的歷程。與單元編者的意圖相一致,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劉蘭芝人物形象賞析、封建禮教、專制家長摧殘青年男女愛情的主題探究以及漢樂府對《詩經(jīng)》的繼承發(fā)展的研究。通過本課的學習加深學生對樂府五言詩在詩體形式方面變化的理解,它在詩歌發(fā)展中承前啟后的的作用。

3、本設計的特點

(1)利用學案充分落實課前預習。本的篇幅較長,語言接近口語,而且注釋詳盡,學生容易讀懂文意,不宜在課堂內(nèi)串講。對于文中出現(xiàn)重要的文言知識點,我們利用學案(學案為我校教師根據(jù)教學的需要編寫而成,本課學案附在后面)分類梳理以練習題的形式呈現(xiàn),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教師批閱完畢之后下發(fā)答案,這樣做使預習更加扎實。教師針對疑難問題略作指導即可,文言基礎知識通過學生自主預習的方式得到了有效地落實,

(2)體系化。設計從兩個角度展開,將文章納入到兩個體系之中,第一課時進行劉蘭芝人物形象的賞析,并將其納入到中國文學塑造的女性體系之中。第二課時賞析寫作形式、手法,并與《詩經(jīng)》進行對比,使學生明確樂府五言詩的特點及其承前啟后的作用。這樣做可以培養(yǎng)學生建立體系的思想,對中國文學有整體性感知。

知識與技能:

1、學習積累文言基礎知識:實詞、多義詞、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等,培養(yǎng)學

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劉蘭芝人物形象。

3、掌握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的手法

4、了解四言詩與五言詩的不同。

5、了解樂府詩歌的常用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

過程與方法:

1、提高分析問題、表達觀點的能力。

2、增強合作意識。

3、提高質(zhì)疑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封建家長制對青年男女的摧殘,尊重婚姻自由。教學重點:了解劉蘭芝人物形象,掌握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手法

1、掌握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手法。

2、了解四言詩與五言詩的不同。

兩課時

課前預習(這部分在學案中得到體現(xiàn),學生在課前完成。)

一、讀準字音,掃除詩文中的文字障礙。

二、釋詞。學生在閱讀本詩時,對以下三類詞理解容易產(chǎn)生歧義。請學生歸納總結(jié)本文的文言常識知識點。

(1)古今異義。

(2)一詞多義。

(3)偏義復詞。

三、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文章線索、脈絡。

四、理解全詩的故事情節(jié),進而掌握全詩結(jié)構(gòu)。

教學過程

活動內(nèi)容:劉蘭芝形象與思想情感的研究

導入:在中國文學的發(fā)展史上,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詩經(jīng)·氓》中的女子勤勞善良而被棄,但果斷、清醒;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wèi)國,英勇無畏;孟姜女千里尋夫,哭倒長城,那份執(zhí)著令人敬佩?!犊兹笘|南飛》也成功塑造了一個女性,她就是劉蘭芝,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劉蘭芝,看看蘭芝又是一個怎樣的女子呢。

一、學生概括故事梗概。

在我們開始進入這篇文章的學習之前,同學們已完成了正音明義、疏通詩文的工作,現(xiàn)在呢,我一同來看一下文章的結(jié)構(gòu)。讓學生快速將課文自讀一遍,了解課文的整體脈絡。教師明確:課文分為五個部分(幻燈片展示):

故事開端(1—6段)自請遣歸

故事發(fā)展(7—12段)蘭芝辭別

繼續(xù)發(fā)展(13—22段)被迫應婚

故事高潮(23—32段)雙雙殉情

故事結(jié)局(33段)化鳥雙飛

(標題能概括內(nèi)容即可,不求一律)

此部分讓學生通過預習完成,目的在于讓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結(jié)構(gòu)有所把握,便于對劉蘭芝人物形象進行分析。

二、引導學生進入劉蘭芝人物形象的研究。

在剛才同學的敘述當中,我反復聽到了一個人的名字“劉蘭芝”,這首詩之所以叫《孔雀東南飛》,是因為古人常常從首句中提取某個詞語或者把首句作為標題,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的《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蒹葭》。但事實上這首詩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古詩為為焦仲卿妻作》(請看課下注釋)。請問同學們,為什么要為焦仲卿的妻子作詩呢?(是贊美,是妒忌,還是鼓勵)與學生交流討論,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對文章的性質(zhì)有一個思考。問題1:這是一個怎樣的“焦仲卿妻”呢?運用什么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合作探究)

蘭芝形象:正面蘭芝請歸——賢能知禮、勤勞多才、剛強、反抗

辭別:

①嚴妝——倔強、好強、冷靜、反抗

②外貌——美麗

③別婆婆——有禮有節(jié)

④別小姑——善良

推婚、殉情——有情有義、反抗

側(cè)面眾權(quán)貴求婚——品貌出眾

婚事盛況——不慕富貴,不移情志

三、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思想情感的研究。

問題2:蘭芝不幸被譴,只因遇見惡婆婆嗎?

《禮記》:“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

教師小結(jié):由此看來,詩中的“焦母”,是一個封建家長的代表,那是一個時代的命運,而不是個人的悲劇,她只是時代的一個縮影。所以,文章最后,作者寫:“多謝后世人,戒之甚勿忘”,“謝”是警示后人的意思,而“后世人”指的是“封建家長”。

不幸的社會根源:封建家長制、封建禮教壓迫(板書)

小結(jié):魯迅先生說過,整個封建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吃人的歷史,隨便翻開一頁都是血淋淋的。《孔雀東南飛》的重大思想價值就在于,通過焦、劉二人的悲劇深刻揭露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制的吃人本質(zhì),熱情歌頌青年男女忠于愛情、反抗壓迫的叛逆精神,寄托人民群眾對愛情和婚姻自由的熱切向往。

四、本節(jié)課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一同走進了劉蘭芝,發(fā)現(xiàn)她性格中最閃耀的特質(zhì)就是對愛情的忠貞,最本質(zhì)的特征是堅決的反抗,面對封建家長制的專橫兇殘,她無所畏懼,敢于斗爭,最終用生命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進行了徹底的控訴和反抗。作者之所以為劉蘭芝作詩,目的就在于歌頌她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這種反抗精神。

五、朗讀體味。

在梁?!痘返男√崆賲f(xié)奏曲的音樂背景下,小聲齊讀蘭芝辭歸、舉

身赴死、化鳥雙飛這幾個段落,深入體會蘭芝形象與作品內(nèi)涵,在高漲的情緒中結(jié)束本節(jié)課。

六、作業(yè):用細節(jié)描寫手法補寫一段焦劉雙雙殉情之后描寫焦母的文字。字數(shù)300字左右。

活動內(nèi)容:研究本詩的藝術價值

導入:《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辭》及唐代韋莊的《秦婦吟》并稱為“樂府三絕”,并且前兩者又被稱為“樂府雙璧”,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那么這首詩究竟有怎樣的藝術魅力呢?

一、詩歌形式的探究——五言詩。

請學生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教師:好,同學們,這首詩歌是五言詩,而前面我們學習的詩經(jīng)大多都是四言詩。五言詩跟四言詩僅僅一字之差,但我們想過這個問題嗎,五言詩增加的這一個字,到底有什么好處,有什么意義呢?我們先來比較一下。

探究問題1:五言詩比四言詩多一個字有何意義?

這是我們今天的第一個研究課題,讓學生朗讀一遍第一、二段的四字改寫版,感悟四言詩與五言詩的差異。

改寫版:孔雀南飛五里徘徊

十三織素十四裁衣

十五彈琴十六誦書

十七為妻心中苦悲

君為府吏守節(jié)不移

妾留空房相見日稀

雞鳴機織夜夜不息

學生討論交流,四言詩和五言詩在表意作用和韻律感節(jié)奏上的差異。

最后老師歸納結(jié)論:

1、五言詩比四言詩信息的承載量更大,傳達的信息更多,表現(xiàn)力更強。

2、從節(jié)奏感來說,四言詩大多為二二式,節(jié)奏單調(diào);五言詩有二二一或二一二等幾種節(jié)奏,變化豐富。

小結(jié):雖然五言詩只是增加了一個字,但是卻在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邁出了一大步,為唐代五言律詩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

二、詩歌風格的探究——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

1、《詩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傳統(tǒng)的源頭,《離騷》是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杰作,那么《孔雀東南飛》屬于哪一種?

明確:本詩以鴛鴦雙飛作結(jié),充滿了浪漫色彩,而中間敘述焦劉悲劇采用

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全文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可以說是一篇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結(jié)合的杰作。

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探究問題2:本詩這一化鳥雙飛的浪漫結(jié)尾有何作用?

明確:在焦劉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葉葉覆蓋交通,是為連理枝;

合葬化鳥,生不能相守,死也要比翼雙飛。這正象征了“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愛情的不朽,寄托著人民群眾追求愛情自由和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時也是對封建專制的抗議和嘲弄,與全詩歌頌忠貞愛情,反對封建專制的思想是一致的。

3、中國有不少敘事性文學作品采用了類似的結(jié)尾,你能再舉幾個例子嗎?

學生應該能舉出一些例子:

梁山泊、祝英臺化蝶雙飛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竇娥發(fā)下三樁誓愿為自己洗雪冤情

杜麗娘死后還魂與心上人喜結(jié)連理

小結(jié):在封建勢力極端強大的社會背景下,人民群眾的許多理想、要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實現(xiàn),于是許多作家便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來寄托自己和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望。

三、詩歌手法的探究——賦、比、興。

由于賦、比、興在前面詩經(jīng)的教學中已經(jīng)學習過,所以讓學生直接找出這首

詩中的運用這三種手法的詩句,讓同學賞析手法的作用是本環(huán)節(jié)的重點。

問題:賦、比、興的手法在《詩經(jīng)》大量運用,本詩是否運用了這些手法?分析其作用。

1、“賦”

⑴第二段從13歲說到17歲,一一道來,是否繁瑣?(引導學生了解

“賦”的特點及作用)

明確:不繁瑣。這樣寫意在強調(diào)劉蘭芝從小聰明能干、多才多藝、

知書識禮,為下文劉蘭芝被逐作鋪墊,以激起讀者同情。

⑵第9段,寫蘭芝臨別“嚴妝”,從頭到腳,由腰至耳、指、口、步,

一連串鋪陳排比,既突出了她的美貌,又表現(xiàn)了她離開焦家前的沉著冷靜、鎮(zhèn)定自若的性格。

⑶第21段,鋪敘太守家迎娶劉蘭芝的熱鬧隆重的場面,從側(cè)面襯托了

劉蘭芝的身價,說明她確實是個“精妙世無雙”的女子,反襯了焦母的獨斷無知,讓讀者為劉蘭芝鳴不平。

2、“比”

明確:“指若削蔥根,口如含朱丹?!蓖怀隽藙⑻m芝“精妙世無雙”的美貌。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蓖怀鏊麄儗矍榈摹V邑懖挥?。

3、 “興”

開頭兩句游離情節(jié)之外,是否可以刪去?為什么?(引導學生了解“興“這

一表現(xiàn)手法極其作用)

明確:不能刪。這是民歌常用的一種起興手法,它借孔雀失偶徘徊,為

劉焦二人的愛情營造一種徘徊顧戀的感情氛圍,奠定了全詩哀怨悱惻的感情

基調(diào),同時又有提攝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小結(jié):本詩繼承了《詩經(jīng)》的優(yōu)秀表現(xiàn)手法賦、比、興,這些手法對推動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本節(jié)課小結(jié)。

通過這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孔雀東南飛》的魅力,這就是經(jīng)典的

魅力。所以同學們不僅要好讀書,還要讀好書。品讀經(jīng)典,啟迪人生,你我共勉。六五板書:形式——五言

風格——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

手法——賦、比、興

高中語文孔雀東南飛教案篇七

一、教學重點 初步讀懂全詩,理清脈絡,掌握故事情節(jié)。

二、教學難點 幾個文言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過程

導語

(由復習《詩經(jīng)》和《離騷》開始)我們學習過了《詩經(jīng)》三首和《離騷》的節(jié)選,在這兩課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我國古典詩歌的起源和發(fā)展;《詩經(jīng)》的四言體、楚辭的騷體;《詩經(jīng)》開創(chuàng)了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屈原的騷體詩開創(chuàng)了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那么,詩歌發(fā)展到漢魏晉時期又有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來學習《孔雀東南飛》一詩,來了解這一問題。

1、解有關文學常識

2、引導學生讀課后有關“漢樂府”的資料,了解有關漢樂府的常識。

3、朗讀詩文,整體感知

4、引導學生讀預習提示:

1本詩大概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2 學習本詩的側(cè)重點應是什么?

3 讀本詩你將最關注什么?

四、誦讀全詩,把握故事情節(jié):

1教師范讀,學生給生字注音;了解故事梗概;把自己認為精彩的或難懂的句子劃下來。

2學生朗讀,學生自由讀或請學生分角色朗讀

3學生復述故事梗概,注意復述的要點: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4請學生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理清此詩的情節(jié)。

學生概括的標題不必拘泥于教參的答案,如果學生有更好的概括則選用學生的概括。

五、文言常識積累

1、歸納本詩出現(xiàn)的“偏義復詞”:①便可白公姥:意義偏“姥”②晝夜勤作息:意義偏“作”③我有親父母:意義偏“母”④逼迫有弟兄:意義偏“兄”。

2、歸納整理本詩出現(xiàn)的“古今異義”①可憐體無比:古義,可愛;今義,值得同情;②汝豈得自由:古義,自作主張;今義,沒有束縛;③本自無教訓:古義,教養(yǎng);今義,失敗的經(jīng)驗;④處分適兄意:古義,處理;今義,處罰;⑤便可作婚姻:古義,結(jié)為親家;今義,結(jié)為夫妻;⑥葉葉相交通:古義,交接;今義,與運輸有關。

3、歸納本詩出現(xiàn)的“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分組改編成課本劇,分角色演出。(主人公的語言盡量用原文)

2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3思考此詩的思想內(nèi)容。

板書設計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5241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