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文案干凈短句(大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31 08:18:07
作者簡介文案干凈短句(大全8篇)
時間:2023-10-31 08:18:07     小編:夢幻泡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作者簡介文案干凈短句篇一

李清照(1084~約1156年),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生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約卒于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xué)基礎(chǔ)。出嫁后,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金石書畫的搜集整理,共同從事學(xué)術(shù)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滿。金兵入據(jù)中原后,流落南方,一生經(jīng)歷了表面繁華、危機四伏的北宋末年和**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其夫趙明誠,字德甫(或德父),山東諸城龍都街道人,宋徽宗崇寧年間宰相趙挺之第三子,著名金石學(xué)家、文物收藏鑒賞大家及古文字研究家,官拜鴻臚少卿,1127年,女真族建金破宋,徽、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因明誠喪母而奔喪至建康。第二年,趙明誠被任命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亂中,趙明誠縋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對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烏江時寫下有名的《夏日絕句》:“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辟濏椨鹬S明誠,趙明誠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于赴任湖州途中在建康病逝。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她的詞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diào)優(yōu)美。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嘆身世,懷鄉(xiāng)憶舊,情調(diào)悲傷。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須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

后期李清照無依無靠,便頂世俗之風(fēng)改嫁張汝舟。后者圖其錢財,卻發(fā)現(xiàn)清照并不富有,便拳腳相加,不至百日而離婚。易安晚年,流寓在浙江金華、紹興。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著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均已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徐培均《李清照集箋注》。

正因李清照的`一生,經(jīng)歷了宋朝的風(fēng)雨興衰,所以她作為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從歷史角度看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女追求男女平等、關(guān)心國事、熱愛祖國的一個側(cè)面,讓后人從中看到了中國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作者簡介文案干凈短句篇二

小王子是一個超凡脫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顆只比他大一丁點兒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愛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虛榮心傷害了小王子對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別小行星,開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訪問了六個行星,各種見聞使他陷入憂傷,他感到大人們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個點燈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個可以作為朋友的人。但點燈人的天地又十分狹小,除了點燈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個人。在地理學(xué)家的`指點下,孤單的小王子來到人類居住的地球。

小王子發(fā)現(xiàn)人類缺乏想象力,只知像鸚鵡那樣重復(fù)別人講過的話。小王子這時越來越思念自己星球上的那枝小玫瑰。后來,小王子遇到一只小狐貍,小王子用耐心征服了小狐貍,與它結(jié)成了親密的朋友。小狐貍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肉眼看不見事務(wù)的本質(zhì),只有用心靈才能洞察一切——作為禮物,送給小王子。用這個秘密,小王子在撒哈拉大沙漠與遇險的飛行員一起找到了生命的泉水。最后,小王子在蛇的幫助下離開地球,重新回到他的b612號小行星上。

童話描寫小王子沒有被成*人那騙人的世界所征服,而最終找到自己的理想。這理想就是連結(jié)宇宙萬物的愛,而這種愛又是世間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種傷感的情緒。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在獻辭中說:這本書是獻給長成了大人的從前那個孩子。

《小王子》不僅贏得了兒童讀者,也為成年人所喜愛,作品凝練的語言滲透了作者對人類及人類文明深邃的思索。它所表現(xiàn)出的諷刺與幻想,真情與哲理,使之成為法國乃至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一部童話小說。

作者簡介文案干凈短句篇三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蘇軾按排行位居第二,故曰“仲”,至于取字“和仲”,則是蘇洵希望兒子性格和緩(蘇軾性格比較急躁),后來父親另給他取字子瞻,則與他的名“軾”更相關(guān),且希望兒子高瞻遠(yuǎn)矚),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死后追謚文正。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書畫家、文學(xué)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屬于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現(xiàn)存詩3900余首。

在文章方面與歐陽修合稱“歐蘇”,在詞作方面與辛棄疾合稱“蘇辛”。在詩歌方面與黃庭堅的并稱“蘇黃”,在書法方面"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開創(chuàng)"尚意"書風(fēng),其作《黃州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在繪畫方面擅畫枯木竹石,反對程式束縛,重視神似,為其后世"文人畫"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后代文人稱其為“坡仙”“詩神”“詞圣”等。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同為唐宋八大家中,合稱“三蘇”。

蘇軾是蘇洵的次子(蘇洵長子夭折)。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與弟弟蘇轍同登進士。曾在立新法中反對王安石,被貶到黃州。世人說:“門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钡诟缸尤酥校K軾的成就是最高的,勝過蘇洵和蘇轍。清人敬稱:“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叭~客”指的就是蘇氏父子。

《水調(diào)歌頭》《赤壁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fēng)波》《江城子·密州出獵》《飲湖上初晴后雨》《浣溪沙》 《臨江仙》 《題西林壁》《記承天寺夜游》等。

蘇軾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宋詞豪放派創(chuàng)始人,也作婉約詩詞。

父子三人合稱“三蘇”,父子三人都是著名的政治家。

公元1037年1月8日,蘇軾生于眉州眉山。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jīng)》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fā)奮”的“蘇老泉”。蘇洵發(fā)奮雖晚,但用功甚勤。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dāng)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fā)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學(xué)通經(jīng)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學(xué)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rèn)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蘇軾應(yīng)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其母在家鄉(xiāng)病故,1069年(熙寧二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dāng)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nèi),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 “平和世界”。

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入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既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于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yuǎn),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準(zhǔn)。當(dāng)他準(zhǔn)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wǎng)交錯,風(fēng)景優(yōu)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饑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yuǎn)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于是蘇東坡終于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fù)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后,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后,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的秘書,三品),知禮部貢舉。

當(dāng)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后,認(rèn)為其所謂舊黨與新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

作者簡介文案干凈短句篇四

張鋒,國家級教授,男,1961年9月23日生,理學(xué)博士。1982年遼寧大學(xué)化學(xué)系有機專業(yè)大學(xué)畢業(yè)。1985年遼寧大學(xué)化學(xué)系無機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畢業(yè)。1985-1993年在遼寧大學(xué)化學(xué)系任教,1985-1987年任助教,1987年晉升講師,1993年晉升副教授。1992年9月-1993年9月在北京語言學(xué)院出國部參加國家教委日語培訓(xùn)班并通過選拔考試。1993-1994年國家教委公派赴日留學(xué),在日本名古屋大學(xué)理學(xué)部化學(xué)科生物無機化學(xué)研究室做訪問學(xué)習(xí)。1994-在日本名古屋大學(xué)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xué)位。19日本名古屋大學(xué)理學(xué)部生物無機化學(xué)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畢業(yè),理學(xué)博士。年3月獲博士學(xué)位后回國。1998年3月至今在遼寧大學(xué)化學(xué)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任教。8月晉升教授?,F(xiàn)用筆名雨巖、風(fēng)濤。當(dāng)代詩人,科普工作者。代表作有:小詩《本草綱目》。譯著有《黑猩猩在召喚》《神秘的黑猿國》等。其詩作被稱為第三代詩歌。

原文:

化石吟

1、

最早的魚兒怎么沒下巴?

最早的鳥兒怎么嘴長牙?

最早登陸的魚兒怎么沒有腿?

最早的樹兒怎么不開花?

2、

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xiàn)?

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

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

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3、

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yuǎn)古,

描繪出一幅幅生物進化的圖畫;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4、

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為烏有,

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

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

為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

5、

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

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xì)細(xì)描畫,

??荩癄€,日轉(zhuǎn),星移……

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fā)。

6、

復(fù)原的恐龍、猛犸仿佛在引頸長吼,

重現(xiàn)的遠(yuǎn)古林木多么蔥蘢、幽雅,

啊,你——令人嘆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7、

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xiàn),

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

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

你講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驚訝!

作者簡介文案干凈短句篇五

張愛玲,中國現(xiàn)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qū)一幢沒落貴族府邸。

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xué)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張愛玲結(jié)識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jié),張愛玲的房東發(fā)現(xiàn)她逝世于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她已經(jīng)過世一個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張志沂(字廷眾)、母黃素瓊(字逸梵)。

1920年9月30日張愛玲出生于上海麥根路(今泰興路),原籍河北豐潤,原名張煐。1921年12月11日,唯一的弟弟張子靜出生。1922年張愛玲隨父親遷居浙江溫州。父任職金浦路鐵路局英文秘書。1924年,張愛玲開始私塾教育,母親與姑姑張茂淵奔赴歐洲游學(xué),張愛玲由姨奶奶看管。1928年,父親辭去職務(wù),由天津搬回上海,母親和姑姑也由英國返回上海。張愛玲開始學(xué)習(xí)繪畫,英文和鋼琴,并開始讀《三國演義》、《西游記》、《七俠五義》等古典名著。1930年入黃氏小學(xué)插班讀六年級。張瑛改名為張愛玲(改自其英文名:eileen),同年父母協(xié)議離婚,母親與姑姑搬出寶隆花園洋房,在法租界租房住,張愛玲仍然隨父親生活。

1931年,張愛玲入讀上海圣瑪利亞女校,隨白俄羅斯練習(xí)鋼琴。1932年,母親去往法國,張愛玲首次發(fā)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她》于圣瑪利亞???933年,張愛玲在圣瑪利亞發(fā)表第一篇散文《遲暮》,并開始與父親學(xué)寫舊詩。1934年父親再婚,后母為孫寶琦之女孫用蕃,并遷回麥根路別墅。張愛玲寫《理想中的理想村》、《摩登紅樓夢》、《后母的心》等文章,但是皆未發(fā)表。1936年,母親攜美國男友返回上海,張愛玲在《鳳藻》上發(fā)表散文《秋雨》。1937年,張愛玲在圣瑪利亞校刊《國光》半月刊發(fā)表小說《?!?、《霸王別姬》及評張若謹(jǐn)小說《若馨評》。在《鳳藻》發(fā)表《論卡通畫之前途》。后與后母因一點小事發(fā)生口角,被父親責(zé)打,并拘禁半年。1938年年初,張愛玲趁夜逃到母親家(詳見張愛玲自傳散文《私語》)。同年張愛玲參加倫敦大學(xué)遠(yuǎn)東區(qū)入學(xué)考試,得第一名。

1939年,張愛玲與母親,姑姑遷居靜安寺路赫德路口愛丁堡公寓(今常德公寓)5樓51室。因戰(zhàn)亂持倫敦大學(xué)成績單入讀香港大學(xué)文科,認(rèn)識終生摯友炎櫻。[2] 1940年,張愛玲的散文《我的天才夢》參加《西風(fēng)》三周年紀(jì)念征文,獲第十三名榮譽獎,并獲學(xué)校兩項獎學(xué)金。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爆發(fā),香港淪陷,港大也因此停課,母親的男友死在新加坡戰(zhàn)火。

1942年夏,張愛玲與炎櫻返回上海,與姑姑居住在愛丁頓公寓6樓65室,開始了寫作生涯,在《泰晤士報》上寫影評和劇評。在英文《二十世紀(jì)》月刊發(fā)表《中國人的生活與服裝》、《中國人的'宗教》、《洋人看戲及其他》等散文和其他五六篇影評。1943年,張愛玲認(rèn)識了當(dāng)時月刊《紫羅蘭》的主編,作家周瘦鵑。五月,張愛玲在該刊物上發(fā)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該篇文章使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六月,張愛玲發(fā)表續(xù)作《沉香屑·第二爐香》。7月,張愛玲認(rèn)識了評論家柯靈。此后張愛玲在《雜志》、《萬象》、《古今》等刊物發(fā)表《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經(jīng)》、《傾城之戀》等一系列小說,散文。

1945年1月,話劇《傾城之戀》繼續(xù)上演,張愛玲的散文集《流言》由中國科學(xué)公司出版,暢銷一時。后張愛玲繼續(xù)在月刊《雜志》上發(fā)表《留情》、《我看蘇青》等小說散文。3月,胡蘭成回到上海,與張愛玲廝守了一個多月,并且主動告訴了張愛玲他和周護士的事情。5月,胡蘭成回到了漢陽,并以胡覽乘為筆名在《天地》上發(fā)表《張愛玲與左派》一文,對張愛玲大加贊美。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胡蘭成也開始了逃亡生活。

1946年2月,張愛玲從上海到溫州尋找胡蘭成,但此時胡蘭成的身邊又有了另外一個女人,范秀梅。張愛玲到來也使得胡蘭成大吃一驚,張愛玲也只在溫州停留了二十幾天便回去了,此后八九個月,二人偶或還通音信。[4] 當(dāng)年張愛玲也被上海的一家小報攻訐為文化漢奸。張愛玲應(yīng)?;⊙埦帉戨娪皠”尽恫涣饲椤罚短f歲》。11月,《傳奇》增訂本由山河圖書公司出版。

1947年4月,張愛玲在《大家》月刊創(chuàng)刊號,發(fā)表小說《華麗緣》。5月、6月,《大家》發(fā)表小說《多少恨》(根據(jù)《不了情》劇本改寫).1947年6月,張愛玲對自己和胡蘭成的感情心灰意冷,終于寫了一封絕交信與他,信中寫道:“我已經(jīng)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jīng)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時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qū)懶艁恚乙嗍遣豢吹牧?。”[4] 后張愛玲與姑姑遷居梅龍鎮(zhèn)巷內(nèi)重華新村2樓11號居住。

1949年,胡蘭成從香港出逃,后轉(zhuǎn)赴日本定居。1950年,張愛玲以梁京為筆名在《亦報》上連載長篇小說《十八春》。7月,張愛玲應(yīng)夏衍的邀請參加上海市的第一屆文代會。11月,《十八春》由《亦報》出版社出版。1951年5月,張愛玲任以梁京為筆名在《亦報》上連載中篇小說《小艾》。

1952年,張愛玲向香港大學(xué)申請復(fù)學(xué)獲得批準(zhǔn)。7月張愛玲持港大證明出國,經(jīng)廣州抵達香港,住于女青年會,并未再入港大復(fù)學(xué)。張愛玲開始為香港“美國新聞處”翻譯《老人與?!贰ⅰ稅勰x集》、《美國七大小說家》(部分)等書。在此期間,張愛玲一直在香港深入簡出,很少與人交往。

1954年,《秧歌》、《赤地之戀》英文版出版,后中文版也問世。張愛玲寄《秧歌》中文版給胡適,后兩人開始通信并結(jié)下了友誼。

作者簡介文案干凈短句篇六

孟郊:湖州武康人(今浙江湖州市德清縣武康鎮(zhèn)),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縣),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父庭玢,任昆山縣尉時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zhèn)守徐州時,郊曾往謁。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有詩《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然后東歸,旅游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年),任江南溧陽尉。其代表名詩《游子吟》就是在溧陽時所作。在任時常以作詩為樂,作不出詩則不出門,故有“詩囚”之稱,不事曹務(wù),還被罰半俸。不久棄官。他前妻早死,三子夭折。仕途的坎坷,家境的凄苦,對他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都有極大的影響。

元和初,河南尹鄭余慶奏為河南水陸轉(zhuǎn)運從事,試協(xié)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余慶鎮(zhèn)守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yīng)邀前往,到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八月己亥(二十五)日(9月12日)暴病去世,時為元和九年(814年),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了100貫為他營葬,鄭余慶派人送300貫,“為遺孀永久之賴”。

唐朝時候,武康縣出了個才子叫孟郊。這個孟郊出身微賤,但讀書用功,方才出眾。

一年冬天,有個欽差大臣來到武康縣了解民情??h太爺大擺宴席,為欽差大人接風(fēng)。正當(dāng)縣太爺舉杯說“請”,欽差大人點頭應(yīng)酬的辰光,身穿破爛綠色衣衫的小孟郊走了進來??h太爺一見很不高興,眼珠一瞪喝道:“去去去,來了小叫花子,真掃雅興?!?/p>

小孟郊?xì)鈶嵉仨斄艘痪洌骸凹邑毴瞬黄?,離地三 尺有神仙?!?/p>

“唷!小叫花子,你甭獅子開大口,我倒要考考你。我出個上聯(lián),你若對得出,就在這里吃飯。若是對不出,我就判你個私闖公堂,打斷你的狗腿?!睔J差大臣陰陽怪氣地說。

“請吧?!毙∶辖家稽c也不害怕。這欽差大人自恃才高,又見對方是個小孩,便搖頭晃腦地說:“小小青蛙穿綠衣”

小孟郊見這位欽差大臣身穿大紅蟒袍,又見席桌上有一道燒螃蟹,略一沉思,對道:“大大螃蟹著紅袍”

欽差一聽,氣得渾身象篩糠,但有話說在先,又不好發(fā)作,便對縣官說:“給這小兒一個偏席,賞他口飯,看我再和他對?!?/p>

這老欽差三杯老酒落肚,又神氣活現(xiàn)開了,他斜了一眼小孟郊,又陰陽怪氣地說:“小小貓兒尋食吃”

小孟郊看著象饞狗啃骨頭似的欽差大臣,又看著拍馬溜須的縣太爺,心想,你們這幫貪官污吏,便怒氣沖沖地回敬道:“大大老鼠偷皇糧”。

欽差大臣、縣太爺一聽嚇得目瞪口呆,出了一身冷汗。原來他們吃得正是救災(zāi)的銀子呢,只好做賊心虛了。

作者簡介文案干凈短句篇七

《小雅·采薇》是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之什》,為先秦時代的漢族詩歌。全詩六章,每章八句。是一首戎卒返鄉(xiāng)詩。詩歌表現(xiàn)了將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將這種感情放在對景物的描寫及對軍旅生活的述說中表現(xiàn)。

一般小學(xué)的話只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全詩六節(jié)(每八句為一節(jié)),模仿一個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jié)著重寫戍邊征戰(zhàn)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xiāng)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zhàn)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第六節(jié)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jié)束全詩,感人至深。

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xiàn)了《詩經(jīng)》的藝術(shù)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dāng)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rèn)為是《詩經(jīng)》中有名的詩句之一?!对娊?jīng)》是漢族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代詩歌發(fā)展有深遠(yuǎn)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xué)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源頭。

采薇的創(chuàng)作背景

《采薇》是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之什》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guān)于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jù)它的內(nèi)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后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jīng)常入侵中原,給當(dāng)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zāi)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采薇》的內(nèi)容看,當(dāng)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xì)w的情懷。

有關(guān)《采薇》這一首詩的背景,歷來眾說紛紜。據(jù)毛序為:“《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獫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wèi)中國。故歌《采薇》以遣之?!逼鋵?,真正的經(jīng)典,無一例外都有著穿越時空的魅力。它曾經(jīng)如此真切細(xì)微地屬于一個人,但又如此博大深厚地屬于每一個人。所以,縱然這首詩背后的那一場戰(zhàn)爭的烽煙早已在歷史里淡去,而這首由戍邊戰(zhàn)士唱出來的蒼涼的歌謠卻依然能被每一個人編織進自己的生命里,讓人們在這條民歌的河流里看見時間,也看到自己的身影。所以面對《采薇》,與其觀世,不如觀思;與其感受歷史,不如感受生命。

拓展閱讀:采薇解讀

戰(zhàn)爭的策劃和發(fā)動是“肉食者”們的勾當(dāng),被迫卷入其中的個人,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猶如隨風(fēng)飄動的落葉,隨波逐流的小、舢任命運之手隨意擺弄,疲憊憂傷痛苦疾病衰老死亡全都身不由乙只有暗自嗟嘆、仰天長嘯的份兒。恐怕這是普通士兵們剩下的唯一屬于自己的權(quán)利和“財產(chǎn)”。

憑了這點權(quán)利唱一曲憂傷的歌,總不至于得罪了大人君子們吧!無家無室的憂慮,居無定所的煩悶,頻繁作戰(zhàn)的辛勞和疲憊,思念故鄉(xiāng)的痛苦,對個人命運的感慨,對入侵之?dāng)车某鸷蓿瑢推桨矊幧畹南蛲?,觸景生情的感傷,命運無常的恐懼,遙遙無期的等待,這一切無時無刻不沖擊著敏感多思憂患焦慮的.心靈。把它們吟唱出來,是一種自我遣懷,自我撫慰,猶如受傷的小動物,只有自己舔吮傷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體驗悲傷。

倘若受傷后連哀叫的欲望和本能都喪失了,那便徹底麻木了,物質(zhì)化了。對于受慣了命運擺弄、痛苦煎熬、憂傷折磨的心靈來說,艱難坎坷辛勞疲憊槍林刀箭都不可怕??膳碌氖切稳绺阍娜缢阑?,完全喪失了作為一個活的生命個體的靈性和生氣。

對憂傷和痛苦的敏感,不僅表明個體對自己生存處境的真切關(guān)注,也表明了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意志。對憂傷和痛苦的表也不僅僅是一種無助的感嘆和哀傷,而且也是表達不甘于忍受比傷和痛苦、不甘于向命運屈服的一種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訴我們的無我憂傷,我痛苦,我無助,但我不愿,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yán)。

能夠這樣去想、去做的個體,實際上并不“小”。從他無能為力、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角度說,他是弱小的;從他不愿屈服于命運的擺布、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說,他卻是了不起的。正因為這樣,吟唱自己的內(nèi)心憂傷和痛苦,就已經(jīng)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經(jīng)意地這樣做,然而其內(nèi)心深處的動機卻昭然若揭。

整個人生就如一場戰(zhàn)爭?;钪蜁黄染砣脒@場戰(zhàn)爭之中,就會有憂傷、痛苦、煩惱,恐懼、絕望。向往。追求、無助等等生存體驗。表達這些體驗的詩,本身就是動人的生存哲學(xué)。

作者簡介文案干凈短句篇八

【作者】周興嗣

【朝代】南北朝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余成歲,律呂調(diào)陽。

云騰致雨,露結(jié)為霜。

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鱗潛羽翔。

龍師火帝,鳥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讓國,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發(fā)殷湯。

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愛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邇一體,率賓歸王。

鳴鳳在竹,白駒食場。

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蓋此身發(fā),四大五常。

恭惟鞠養(yǎng),豈敢毀傷。

女慕貞潔,男效才良。

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罔談彼短,靡恃己長。

信使可覆,器欲難量。

墨悲絲染,詩贊羔羊。

景行維賢,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傳聲,虛堂習(xí)聽。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

尺璧非寶,寸陰是競。

資父事君,曰嚴(yán)與敬。

孝當(dāng)竭力,忠則盡命。

臨深履薄,夙興溫凊。

似蘭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淵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辭安定。

篤初誠美,慎終宜令。

榮業(yè)所基,籍甚無竟。

學(xué)優(yōu)登仕,攝職從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詠。

樂殊貴賤,禮別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婦隨。

外受傅訓(xùn),入奉母儀。

諸姑伯叔,猶子比兒。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規(guī)。

仁慈隱惻,造次弗離。

節(jié)義廉退,顛沛匪虧。

性靜情逸,心動神疲。

守真志滿,逐物意移。

堅持雅操,好爵自縻。

都邑華夏,東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據(jù)涇。

宮殿盤郁,樓觀飛驚。

圖寫禽獸,畫彩仙靈。

丙舍旁啟,甲帳對楹。

肆筵設(shè)席,鼓瑟吹笙。

升階納陛,弁轉(zhuǎn)疑星。

右通廣內(nèi),左達承明。

既集墳典,亦聚群英。

杜稿鐘隸,漆書壁經(jīng)。

府羅將相,路俠槐卿。

戶封八縣,家給千兵。

高冠陪輦,驅(qū)轂振纓。

世祿侈富,車駕肥輕。

策功茂實,勒碑刻銘。

盤溪伊尹,佐時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營。

桓公匡合,濟弱扶傾。

綺回漢惠,說感武丁。

俊義密勿,多士實寧。

晉楚更霸,趙魏困橫。

假途滅虢,踐土?xí)恕?/p>

何遵約法,韓弊煩刑。

起翦頗牧,用軍最精。

宣威沙漠,馳譽丹青。

九州禹跡,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禪主云亭。

雁門紫塞,雞田赤誠。

昆池碣石,鉅野洞庭。

曠遠(yuǎn)綿邈,巖岫杳冥。

治本于農(nóng),務(wù)茲稼穡。

俶載南畝,我藝黍稷。

稅熟貢新,勸賞黜陟。

孟軻敦素,史魚秉直。

庶幾中庸,勞謙謹(jǐn)敕。

聆音察理,鑒貌辨色。

貽厥嘉猷,勉其祗植。

省躬譏誡,寵增抗極。

殆辱近恥,林皋幸即。

兩疏見機,解組誰逼。

索居閑處,沉默寂寥。

求古尋論,散慮逍遙。

欣奏累遣,戚謝歡招。

渠荷的歷,園莽抽條。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陳根委翳,落葉飄搖。

游鹍獨運,凌摩絳霄。

耽讀玩市,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屬耳垣墻。

具膳餐飯,適口充腸。

飽飫烹宰,饑厭糟糠。

親戚故舊,老少異糧。

妾御績紡,侍巾帷房。

紈扇圓潔,銀燭煒煌。

晝眠夕寐,藍(lán)筍象床。

弦歌酒宴,接杯舉殤。

矯手頓足,悅豫且康。

嫡后嗣續(xù),祭祀烝嘗。

稽顙再拜,悚懼恐惶。

箋牒簡要,顧答審詳。

骸垢想浴,執(zhí)熱愿涼。

驢騾犢特,駭躍超驤。

誅斬賊盜,捕獲叛亡。

布射僚丸,嵇琴阮簫。

恬筆倫紙,鈞巧任釣。

釋紛利俗,并皆佳妙。

毛施淑姿,工顰妍笑。

年矢每催,曦暉朗曜。

璇璣懸斡,晦魄環(huán)照。

指薪修祜,永綏吉劭。

矩步引領(lǐng),俯仰廊廟。

束帶矜莊,徘徊瞻眺。

孤陋寡聞,愚蒙等誚。

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千字文創(chuàng)作背景

中國很早就出現(xiàn)了專門用于啟蒙的識字課本,秦代出現(xiàn)的有《蒼頡篇》、《爰?xì)v篇》,漢代則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賈魴的《滂喜篇》、蔡邕的《勸學(xué)篇》、史游的.《急就章》,三國時代有《埤蒼》、《廣蒼》、《始學(xué)篇》等,這些作品中只有《急就章》對后世產(chǎn)生了影響,其余影響不大?!都本驼隆冯m然是《蒼頡篇》之后較突出的小學(xué)之書,但由于流傳中出現(xiàn)了種種問題,其權(quán)威性到南北朝時已大不如前,而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一些啟蒙讀物如《庭誥》、《詁幼》之類,可讀性有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千字文》問世了。

南朝時期,梁武帝肖衍為了教諸王書法,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個字一張紙,然后把這些無次序的拓片交給周興嗣,周將其編成了有內(nèi)容的韻文,這就是流傳至21世紀(jì)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5671416.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