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觀后感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電影《情書》觀后感300字篇一
電影開篇用的是極緩的鏡頭和慢節(jié)奏,并沒有急于交代情節(jié)。前十分鐘都是沒太多對白,只是在烘托烘托再烘托氣氛,如果你是個急性子,極有可能就這樣失去一部難能可貴的好戲。
男主人公藤井樹的未婚妻一直思念兩年前在山難中離開人世的未婚夫,為了排解思念,她提筆給男主人公寫了封信并寄往他國中時期的舊住址。原本只是一事興起的念頭,沒想到這封擬寄往天堂的信最后到了男主人公國中時同名同姓的同班女同學藤井樹的手上。結果信件一來二往,就這樣開啟了一個塵封在時光背后的故事。
巖井俊二是個人風格明顯的日本導演,擅長運用色彩和音樂表達。在《情書》這部電影中,多段鋼琴伴奏至始自終貫穿整部電影,仿佛有著生命般的魔力,每段情節(jié)都有恰如其分的旋律配合。鋼琴的演繹,更是讓整部片子充滿干凈、美好的氣息,再配上女主角的旁述,一段有關青春的回憶就娓娓展開來。
其次,導演對于故事的把控能力亦是一流。女主角藤井樹在一封封的回信中憶起跟男主角有關的事情,同名同姓常被同學開玩笑的尷尬、一起當圖書館值日生、兩人拿錯考卷、男主受傷仍逞強參加比賽最后摔倒、放學路上的惡作劇、還有最后的一面,看似都只是女主在禮貌回應男主角未婚妻提出來的問題,卻讓觀眾得以窺見一個安靜、動人的暗戀故事。
女主角也從一開始的漫不經(jīng)心到后來在男主未婚妻的引導下漸漸開始以一種新的角度去審視起這段回憶,直至最后發(fā)現(xiàn)借書卡背后的秘密,導演都有在尊重回憶特有的節(jié)奏,克制地表達,不徐不慢地積蓄著電影發(fā)展的張力。
故事的最后是定格在女主角臉上的淚水,在她的生命中,曾有一個美好的生命以一種不察覺的方式,默默地參與其中。
暗戀,多么美好,雖然靜默卻如此動人。
電影《情書》觀后感300字篇二
昨天去看了新上映的老電影《情書》,有些許感想,那就隨便寫點吧。
博子去參加已逝的未婚夫藤井樹的二周年悼念祭奠,在他的小屋里偶然發(fā)現(xiàn)了之前的中學紀念冊,看到了“藤井樹”的聯(lián)系地址,本來不抱希望的寄了一封信過去,卻不曾想居然收到了回信,落款也是”藤井樹“的名字。與現(xiàn)男友秋葉茂歷經(jīng)周折,終于搞懂這個”藤井樹“是與自己未婚夫同名同姓的初中同班女同學。藤井樹(女)通過書信向博子展示了自己封存腦海深處關于藤井樹(男)的美好記憶,也讓博子了解了自己未婚夫過往不為人所知的一面。
片中博子專程到小樽市想要見一見藤井樹(女),導演設計了一個非常巧妙的鏡頭,在喧鬧的路口,博子輕聲呼喚了一句“藤井小姐”,已經(jīng)騎車駛過的女樹停下轉(zhuǎn)身回頭,此時鏡頭固定幾秒,在我以為她們就此相見時,鏡頭切到全景,人潮撲擁過來,將博子淹沒。藤井樹(女)沒有看見博子,博子卻清楚地看到了與自己相貌相似的藤井樹(女),從而得知了藤井樹(男)選擇自己的真正原因:自己最開始被藤井樹(男)告白是因為被當成了藤井樹(女)的替身。
一開始,她是怨恨的,也就有了不愿意再上山面對藤井樹(男)一幕,但在現(xiàn)男友秋葉茂的鼓勵下,她沖著埋葬著藤井樹(男)的遠山一遍一遍撕心裂肺地大喊“你好嗎?我很好!”時,她已經(jīng)放下了這段忘不掉的過去。
秋葉茂真的是能人所不能的男友典范:
他知道博子一緊張就會用關西腔說話;
他對博子說一起去掃墓:去拜托藤井,希望能讓我與你結婚,他自由了,你也自由了;
他很能忍耐,忍受博子對前男友的念念不忘,一直引導她慢慢走出這段陰影;
他溫柔但又果斷,溫柔尊重博子的感情歷史,果斷打碎她對過去的自我麻醉;
生者,無法同故人競爭,因為留存的都是美好,未來卻不可能都是彩虹。
電影《情書》觀后感300字篇三
電影《百年情書》取材于“黃花崗72烈士”之一的林覺民烈士殉難前親筆書寫的兩封遺書“與妻書”與“稟父書”。
影片以林覺民烈士從1905年至1911年期間的革命活動,與廣州起義最后三天時間所發(fā)生事件并行交織,集中展現(xiàn)了林覺民親情家國的熱血人生。
林覺民與一干小伙伴,林文、林尹民、方君瑛、方聲洞、馮超驤、劉元棟等,自小立志報國。自中國甲午海戰(zhàn)戰(zhàn)敗,簽署《馬關條約》后,中國大地已經(jīng)一片狼藉,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土遭列強欺凌瓜分,愛國志士在熱血革命的感召下,紛紛投身革命洪流。
1905年,林覺民迎取了陳元凱之女陳意映為妻,婚后,兩人情投意合,恩愛有加。然而國難當頭,林覺民沒有沉溺于愛情的纏綿,于1907年借官費生出國留學之機來到了日本。在日本期間,林覺民和他的伙伴們先后加入了以孫中山、黃興領導的同盟會,決意推翻滿清,革命救國。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決定于4月在廣州舉行武裝起義,林覺民與伙伴們一同加入了敢死隊,決意以死報國。林覺民最后一次回家探望,沒有把自己此行的危險性告訴愛妻和父親。但敏感的父親已經(jīng)從兒子反常的舉動中有所感覺,一家人吃了最后一頓團圓飯。此時,林覺民的長子已經(jīng)5歲,陳意映懷的第二胎也已待臨產(chǎn)。面對愛妻、愛子、年邁的父親——林覺民此時肝腸寸斷但卻義無反顧地離開了他的親人。
在香港公寓,起義前夕,林覺民淚水與筆墨齊下,寫下來世紀絕唱傳世名篇“與妻書”“稟父書”,之后依然參加了廣州起義。起義中,林覺民等浴血奮戰(zhàn),攻占了總督府,但終于因敵我實力懸殊,林覺民的伙伴們一個個悲壯犧牲,林覺民負重傷被俘,最終不幸就義。
廣州起義距武昌首義成功僅幾個月,此次起義的意義重大,振奮人心。林覺民等烈士的熱血為神州大地澆灌出了自由之花,其功績將光照千秋,永垂后世!
《百年情書》將更加真實地還原當年的歷史人文情懷,而且盡管出演的演員大多為新人,但是卻都有著一顆澎湃的心,對待每一個鏡頭也都很用心地去表現(xiàn),所以說《百年情書》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是一部充滿愛的影片:親情、友情、愛情,每一個都是主線,每一個情都有煽人淚下的一面。
電影《情書》觀后感300字篇四
當我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正放著《情書》的原聲音樂。似乎瞬間回到了,兩年前通宵看電影的夜里。那時總是精力旺盛的尋找著每一個經(jīng)典影片,然后不眨眼地看?,F(xiàn)在也還是保持著這個習慣,可是很難再找到像當時看《情書》一樣的感覺。
兩個藤井樹其中一個是女孩,兩個女孩其中一個叫藤井樹,兩個男人其中一個已經(jīng)走了。
兩條看似平行的感情線,注定要被一顆一直迷惑的心和另一顆曾經(jīng)迷惑過的心所連接。
一個名字兩個回答,也許就是一見鐘情的最好詮釋。所有人都看得出兩顆少年的心里的秘密。兩個少年卻在對方的世界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一個是日后久久不能釋懷的初戀情人,另一個是琢磨不透就放棄琢磨的神秘人物。誤會也許就是故事的動力,一個誤會的產(chǎn)生必定回引起萬千美麗的傳說。男藤井一直在向女藤井暗示著自己的感情,也就是我最初被吸引的原因,也許是為了故事情節(jié)設置,女藤井始終沒有明白男孩的心思。即使是在離校之前,男孩在書中留下的素描也沒有被女孩看到。個人認為女孩可愛到白癡的地步,也許這就是男孩喜歡她的原因吧。
換一個角度,片子所描述的就是男孩最想看到的,也許片子所描述的和他的想法有一點出入。一個少年的感情不想被其他人所洞察,包括自己傾慕的對象。就像保守秘密一樣,把這份感情放在心里最安全的角落里,只有自己能夠撫摩懷念。所以他沒再找過女孩,也許他死后也不想有人去打擾女孩,這份感情或者說當初的感覺只能是用來懷念的。不巧有一個真正愛他的博子,對愛的疑惑和一本舊相冊幫助博子完成了這個心愿。
一封飛往天堂的信鉤回了所有人對所有往事的記憶。女藤井回憶起了封存的美好時光,博子找到了男孩的秘密。博子意識到自己也是男孩美麗回憶的一部分。博子用清醒代替了失望,最后在雪地中用一聲聲呼喚和過去告別,重新回到生活中。與此同時,女藤井也找到了曾經(jīng)那本見證這份感情的書,最后用醞釀良久的淚水告別了肺病告別了父親的去世也重新回到生活中。
就像一個繩節(jié)被接開一樣,過去的種種明朗了。遍布片子的白雪消失了,我想應該是春天吧,應該是那個逝去感覺的回歸吧。
最后一個疑問:看了幾遍還是弄不明白,樹和博子是不是都由中山美穗飾演?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57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