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在讀書之后對所讀內容的思考和感受的文字表達。通過寫讀后感可以加深對書中人物、情節(jié)和主題的理解,同時也是一個反思自己的機會。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通過對作品中的比喻、象征和隱喻等修辭手法的分析,展示我們對作品的深刻理解。這些讀后感范文或許能激發(fā)我們對于閱讀的熱情和欲望,讓我們愛上閱讀的魅力。
新聞的讀后感篇一
新聞:10月26日,香山賞紅的游客倍增,司機嘆道:“開車還不如走著快呢!”
香山周圍的11個停車場中的2386個停車位都“滿員”了,連香山門口也不得不開放停車。
感觸:我覺得交通堵塞除了人多之外是小轎車太多了。因為我可以拿公交車和小轎車做對比:一輛公交車可乘坐50人,而一輛小轎車卻只能乘坐5人。這說明一輛公交車頂10輛小轎車。同樣要運50個人,公交車只用1名司機,小轎車卻要10名司機,并且一輛公交車要比10輛小轎車占地少很多。所以,我希望大家盡量不坐小轎車,多坐公交車,這樣交通會更加通暢,也會減少停車位。省出來的地方可以做公園,做學校,還可以做游樂場供小朋友們玩耍。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養(yǎng)成綠色出行的好習慣,在以后賞紅的.最佳期里,去香山的路一順到底。讓我們處處的空氣都像香山一樣一直新鮮。
新聞的讀后感篇二
今天,我看了一場《新聞大求真》。這一期的節(jié)目,主要講了踩踏發(fā)生時,該如何避免。
節(jié)目一開始,就是一個引人側目的開頭:一諾哥哥正用雙手推著一輛5噸多的大卡車!周圍圍觀的`小朋友們都興奮地大叫起來:“哇!好厲害呀!真是大力士!”主持人姐姐還與五個小朋友做了一個游戲,證明了“多人的沖擊力是人類無法比擬的”后,真正的主題也就開始了——如何在踩踏中保護自己。
主持人吩咐小朋友們分為藍隊與紅隊,那一個氣球當人類最容易受損的肝臟。藍隊以雙手環(huán)保于肩,給氣球留出空間為方法;紅隊以將氣球防止胸前,用臂力保護氣球。然后,每個人背后都有五個小朋友在推,哪個隊的氣球先破那個隊就會輸。最后,當然是紅隊輸了。生活中也是這樣的。幾年前,正值跨年夜活動,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灘迎接新年,黃浦區(qū)外灘陳毅廣場進入和退出的人流對沖,踩踏就發(fā)生了。這次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已有47人經診治后出院,2名重傷員繼續(xù)在院治療,其中1名生命體征還不平穩(wěn)。多可怕啊!就因為這些無辜的人不懂的護身方法,就這么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因此,平日里我們就得整齊有序地走路,不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即使遇到了危險也不要慌張,應該趕緊試用有效的護身方法減少危險指數。
啊!這期節(jié)目真讓我收獲頗豐!
新聞的讀后感篇三
今天這個時候,奧運盛會已經閉幕。
相信此刻,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些舍不得。
是啊,屬于奧運的17天里,真的發(fā)生了太多的感動,激動與悸動,讓我們難以忘卻,不忍“說再見”。一首在閉幕式上唱響的“難說再見”,似乎已吟唱出許多人對與奧運的依依不舍。
雖然北京奧運會的圣火熄滅了,但是我們內心的奧運熱度還在繼續(xù)。因為,這場在家門口兒舉辦的奧運,帶來的,不僅是精彩紛呈奧運競技比賽,更有著奧運與生俱來的體育熱情與拼搏精神。比賽或有結束的時候,但對體育的執(zhí)著與熱情不會停止。
當我們對20年北京奧運會“難說再見”的時候,20年倫敦奧運會就站在未來,向大家歡快地揮手。
今晚我們要見證的,不是結束,只是開始,不是別離,只是新的啟航。因為,奧林匹克精神是持續(xù)的、永恒的;更因為,熱愛奧運的人們,不久后,又會相遇在“海闊天空的明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新聞的讀后感篇四
20xx年4月15日,我們班排練很久的一個節(jié)目竟然被取消了。這件事情給了我當頭一棒,這好好的一個節(jié)目,怎么說取消就取消了呢?為演好這個節(jié)目,演員們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多少的汗水,卻只換來這個最終結果,真是有些功虧一簣。
據我所知,取消這個節(jié)目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演員們不團結,不聽指揮,自作主張而造成的.。聽演員們說,本來應該由韓孟晨和張琳來指揮的,而許可欣卻自帶一撥人去練習,因此兩方人員反目成仇,雖能被班級同學及時發(fā)現并和好,但因已影響排練,一直有演員做不好,使我們班這個節(jié)目被迫取消。
看來,團結是十分重要的,還記得《團結就是力量》嗎?“團結是鐵,團結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這充分體現了團結的強大力量。演戲就像打仗,只有人民團結才會打勝仗,要演好戲演員就要團結,不排擠別人。
對于不團結的現象,我感到憤怒,我想對他們說:“不要光想著自己的利益,應該為他人著想,為公忘私,不要像高俅一樣私仇公報,要像黃羊一樣公而忘私,做一個高尚的人,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惡?!?/p>
我希望全班同學立即行動起來,樹立良好的班風,把我們四五班建設成為全年級最優(yōu)秀的班級。
新聞的讀后感篇五
田納西的記者們喜歡熱鬧和惹是生非。他們不惜花費大量時間侮辱別人的人格并且摧殘其身體,恨不得置對方于死地而后快。
這篇小說的內容荒誕可笑。當記者們工作時,就“開始了斗毆,展開混戰(zhàn),這些場面實非筆墨所能形容,即使神奇之筆也無濟于事。人們射擊啦,格斗啦,砍殺啦,嚎叫啦,都拼命地想把對方扔到窗外去”??鋸垘缀跏撬兄S刺作品里必不可少的。馬克·吐溫從一開始寫作時就運用夸張手法,有時夸張達到怪誕的地步。馬克·吐溫的夸張使人感到震驚、荒謬和離奇,但從中又往往反映出生活中的某些真理。
其實我覺得馬克吐溫用了大量夸張的'手法,一是逗樂讀者反映馬克吐溫的幽默風格,二是表達對新聞界相互諷刺攻擊甚至暴力瘋狂的諷刺。
新聞的讀后感篇六
讀過這本書之后,我有了對新聞報道真實的向往和追求。目前,我國的新聞存在一種維護現狀的現象。這或許是無意的',但這一問題確實造成了某些新聞的失實。媒體或許考慮到某些事實不會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在下意識的回避甚至曲解現實。這種經過篩選的新聞就會讓輿論導向有所偏離。但是,我國的媒體大多都在這樣做,傳媒可以表達某些言論,但是觸動不了權力機制。而我們就是應該不做不該做的,做好該做的。
另外,本書讓我對新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本以為只要懂交際,懂得發(fā)現事件就可以從事新聞行業(yè)?,F在發(fā)現,新聞從業(yè)者需要注意的東西很多,新聞言論是不容出錯的。
學習新聞的必要性就在于學會去避免錯誤,更準確的報道新聞并通過新聞學習來形成自己的新聞體系。
新聞的讀后感篇七
今天是20xx年1月31日。今天的《新聞聯播》講的是:1.中國與馬耳他兩國領導人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四十周年。2.溫主持召開國務院第六次會議討論《政府的`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3.賈慶林會見阿聯酋副總統(tǒng)兼總理、迪拜酋長買買提。4.新春走基層:(1)太行山兩端的堅守。(2)青海玉樹:探訪重建中的東風村。(3)西藏先心病患兒首例外科手術今完成。5.黑龍江雙城:男子徒手接住墜樓少年。6.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熱門線路有余票。7.根河再現超低溫,大霧籠罩中東部。8.環(huán)保部要求嚴查廣西鎘污染肇事企業(yè)。9.20xx年歐盟首次非正式峰會閉幕。10.關注敘利亞局勢。
西藏先心病患兒也是我一直關注的,我真心的希望他們能早日康復。
我以后要多多關注新聞聯播,關心國事民情。
新聞的讀后感篇八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關注社會上的熱點呢。以下由小編為大家提供的“新聞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2月14日那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題為春節(jié)前后查獲涉酒駕駛800余起的新聞。
新聞中報道說,從今年1月以來,我市查獲酒后駕駛715起,醉酒駕駛103起,醉酒駕駛人員拘留執(zhí)行率100%,其中有40多個醉駕者春節(jié)在拘留所里度過。
看完這則新聞之后,我很詫異??匆暼绱溯p松能做到的一件事,卻為何有還有那么多的成人敢于跟法律較真呢?為何交通法規(guī)嚴令禁止不能喝酒駕車,可是依然會有這么成年人會冒天下之大不惟,冒險駕車呢?也許是因為僥幸心理吧?他們總以為不會被查獲,能逃脫法律的制裁。所以原本是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jié),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走新訪友,開開心心地,卻要孤單一人在拘留所里渡過,這種滋味一定很難受。我聽大人說起過,酒精會麻弊人的神經系統(tǒng),喝過酒容易出車禍,無論是撞了人或是被人撞都不是一件幸運的事。更何況酒后駕車如果真的撞了人,即使你賠付了傷者錢財也無濟于事,對方受傷了或是殘了,那后果更要嚴重,肇事者心理上一定不好受,會在悔恨中渡過。一定思量,如果沒有喝酒那該多好。其實這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個的負責。
過二天,元宵節(jié)即將來臨,又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大人們酒足飯飽,團聚在一起時,可一定要記得交警叔叔的提醒,牢記“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珍愛生命
,文明行車。今天這個時候,奧運盛會已經閉幕。
相信此刻,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些舍不得。
是啊,屬于奧運的17天里,真的發(fā)生了太多的感動,激動與悸動,讓我們難以忘卻,不忍“說再見”。一首在閉幕式上唱響的“難說再見”,似乎已吟唱出許多人對與奧運的依依不舍。
雖然北京奧運會的圣火熄滅了,但是我們內心的奧運熱度還在繼續(xù)。因為,這場在家門口兒舉辦的奧運,帶來的,不僅是精彩紛呈奧運競技比賽,更有著奧運與生俱來的體育熱情與拼搏精神。比賽或有結束的時候,但對體育的執(zhí)著與熱情不會停止。
當我們對2019年北京奧運會“難說再見”的時候,2019年倫敦奧運會就站在未來,向大家歡快地揮手。
今晚我們要見證的,不是結束,只是開始,不是別離,只是新的啟航。因為,奧林匹克精神是持續(xù)的、永恒的;更因為,熱愛奧運的人們,不久后,又會相遇在“海闊天空的明天”。
今天,我像往常一樣,看起了報紙。突然,一行醒目的黑字——“炸毀月亮”出現在我眼前,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段新聞。新聞說,美國有個叫亞歷山大·阿比恩的大學教授認為月球對地球產生一種引力,使地球圍繞著傾斜的23度軸心自轉,從而改變了太陽光線的角度,使地球出現了四季交替。他說,假如沒有月亮,地球就會比較平穩(wěn)地旋轉,太陽也會把熱盆比較均勻地分配給地球每一個角落,人類就能生活在“永恒的春天里,,所以,阿比恩教授建議把月亮炸毀。前蘇聯教授德羅巴德斯基也十分贊同這個主張。
我心想,現在人們利用衛(wèi)星和航天飛機探索了宇宙的奧秘,月亮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順星球,科學家們打算往月球上移居,同時還要探索其他星球的秘密,如果“炸毀月亮”,不僅打破了我們奔向太空的計劃,也將給地球上的人類造成災難。因為那時地球上將沒有冬天,南北兩極的冰雪和高山上的雪地融化,地球上的陸地大部分將被淹沒。
再說,太陽系是由九大行星組成的平衡體,月球在整個太陽系中就像一穎小小的祛碼,如果失去月球,地球就會偏離軌道,整個太陽系就會出現不穩(wěn)定。接著會產生連鎖反應,使整個銀河系隨之發(fā)生變化。那時對地球就會產生更大的威脅,很可能會級了整個地球。
我們現在應該不斷開發(fā)和探索月球這塊寶地,讓它為我們做出貢獻,而不是千方百計地去毀掉它。等到將來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時候,再讓我們考慮既能使地球是永遠的春天,也能使月亮成為人類第二故鄉(xiāng)的兩全其美之計吧!
新聞的讀后感篇九
2019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縣發(fā)生了特大級地震,死傷人數慘重,地震過后國家立即派了許多救援人員,建筑師,醫(yī)護人員前往汶川。其中有一名建筑工人王洪發(fā)對記者說:“當時去時,有15個建筑師,包括我的兒子,我們總共救了8名學生,現在就只剩下我一個人了?!?/p>
在北川中學的操場上學生齊聚,學生代表發(fā)表講話:“我們要努力學習,因為我們還要重建我們的家園……”當時我聽了他的話,心里隱約有一絲觸動,是呀,我們現在的學習環(huán)境比他們要好得多,但他們卻還在努力讀書。試從心底問問自己:“我有像他們一樣努力嗎?”還有安徽,江西,江蘇等地的人民都舉起了蠟燭,成千上萬匯聚一起。蠟燭代表希望,真是人民希望汶川人民能夠在救援人員的努力下一個個救出,并祝愿他們平安.
看到這里,我想起了那首專為災區(qū)人民及所有中國人民譜寫的一首歌:“愛在這里拯救,不分夜晝,要讓天地都為我們加油!看中國人危難里昂起了頭,有一線希望決不放手……”接著,我又看到了一則更令人驚訝的消息:5月19日下午4:30分,有一位汶川人民被困179小時終于獲救,當時,我連忙拿出計算器計算這個人被壓天數,盡然超過了7天,記得爸爸對我說過人不吃不喝最大極限只有7天,可是這個人竟憑著超強的毅力超過了7天,我想這就是不輕生的舉動吧!
在搶救過程中,還救了9個嬰兒,但是救援地沒有足夠的奶水給他們喝,焦急萬分,就在這時,一名叫蔣小娟的人民警察放下自己6個月大的孩子,去喂那9個嬰兒,這才使嬰兒停止了哭泣。
據記者報道,在地震發(fā)生后有10萬多人下落不明,直至5月20日,有40075人死亡,247645人受傷,生還者6375人,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數字呀!如果沒有救援人員,也許死的人更多。
此時,我耳邊又會想起那首歌:“我們有我千年的魂,面對危難凝成一股繩。是愛讓奇跡誕生,我們都是彼此的家人,風雨時候萬眾一心,這就是中國人!”
這個暑假不僅僅充滿快樂,也充滿了無數的悲傷。一個個生命在意外中失去,這是多么令人傷感的事啊!
暑假剛開始,學生溺水事件就開始接連發(fā)生。小到農村,大到城市,時有溺水事件的報道。那些孩子的生命消失了,而醫(yī)生們只能說“節(jié)哀順便”。話音剛落,淚水出現在孩子的父母的臉上,那種泣不成聲、生不如死的感受都從他們的動作中表現出來!讓我看到就心痛。因為我曾經掉過水里兩次,幸運的是,我活了下來。我想對中小學生說:“如果你還愛你的父母,就多陪在他們身邊,因為愛是你回報給他們最好的禮物。不要讓溺水事件發(fā)生自己身上”。警語:生命如金,價格昂貴;遠離河水,
珍愛生命
。自從今年3月馬航飛機失聯后,mh17飛機被擊落、中國臺灣飛機失聯事件頻頻發(fā)生,導致飛機上的所有成員全部死亡!飛機事件就導致成百上千的人全部失去生命,導致成千上萬的人失去親人的痛苦,那些哭泣,是他們對自己家人的思念,對自己家人的祈禱!他們相信自己的親人還活著,還在遙遠的地方等著他們??墒牵@一切都是幻想,他們必須接受現實,因為現實永遠無法被改寫。飛機事件接連重演,而事故原因只有等到調查結果的發(fā)布!我只能為他們祈禱,希望他們可以找到失聯飛機和死亡人員的尸體。
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在幾天前也發(fā)生了悲慘的一幕,埋在公路下方的易燃氣體突然發(fā)生連環(huán)爆炸,導致5條公路全部塌陷,就連趕去滅火的消防車也被公路卷入坑里,人員受傷!這個事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經查實是受到原因致使發(fā)生爆炸。這是最驚險的一幕,走在路上突然被卷入坑里,想想都后怕。幸運的是,人員傷勢并不很嚴重,大部分人都可以通過治療。希望他們可以完全康復。
新疆是個美麗的城市,但近來發(fā)生了多次暴徒事件。死亡人數增加,警方只能擊斃,因為這是最好的方式。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警方的努力和百姓的配合,將全部人員擊斃和抓捕。希望新疆地區(qū)加強管理,避免百姓受到傷害。
昆山發(fā)生工廠爆炸、兩個地區(qū)接連地震、新型病毒來襲……不知道未知還會有什么!為事故中的所有成員祈禱!
希望祖國繁榮,世界和平!以上就是我的2019年的夏天見聞,平靜去哪兒?
新聞的讀后感篇十
20xx年4月15日,我們班排練很久的一個節(jié)目竟然被取消了。這件事情給了我當頭一棒,這好好的一個節(jié)目,怎么說取消就取消了呢?為演好這個節(jié)目,演員們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多少的汗水,卻只換來這個最終結果,真是有些功虧一簣。
據我所知,取消這個節(jié)目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演員們不團結,不聽指揮,自作主張而造成的。聽演員們說,本來應該由韓孟晨和張琳來指揮的,而許可欣卻自帶一撥人去練習,因此兩方人員反目成仇,雖能被班級同學及時發(fā)現并和好,但因已影響排練,一直有演員做不好,使我們班這個節(jié)目被迫取消。
看來,團結是十分重要的,還記得《團結就是力量》嗎?“團結是鐵,團結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這充分體現了團結的強大力量。演戲就像打仗,只有人民團結才會打勝仗,要演好戲演員就要團結,不排擠別人。
對于不團結的現象,我感到憤怒,我想對他們說:“不要光想著自己的利益,應該為他人著想,為公忘私,不要像高俅一樣私仇公報,要像黃羊一樣公而忘私,做一個高尚的.人,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惡?!?/p>
我希望全班同學立即行動起來,樹立良好的班風,把我們四五班建設成為全年級最優(yōu)秀的班級。
新聞的讀后感篇十一
新聞“中國向馬其頓援助校車改善該國學生學習環(huán)境”網友讀后感:幾萬元的校車,裝60多個學生。幾十萬元的公車,裝一個領導干部。他們對醫(yī)療不重視,因為他們有高干病房;他們對教育不重視,因為他們的孩子留洋;他們對食品安全不重視,因為他們有特供食品;他們對堵車不重視,因為他們出行警車開道;他們對國家未來不重視,因為他們妻兒已經移民美國!他們對維穩(wěn)很重視,因為他們怕失去這些!這就是我們的領導!能買光全世界的飛機,卻買不起一輛校車;能把衛(wèi)星送入太空,卻造不一座小橋;能給別國花數億,卻不肯多幾所小學;一年能吃掉幾十艘航母,卻逼著孩子捐出午飯錢.
新聞的讀后感篇十二
在暑假期間,老師布置我們還要看新聞,忙忙碌碌的我根本沒有和新聞見見面,更何況,在我眼里,新聞是無聊的,一點意思都沒有,可是這兩天以來可改變了我對新聞的看法!
新聞就是把今天的世界各國大事總結到了一起,發(fā)布給了我們,讓我們不僅了解了國事,還有一顆愛國的心,讓我們的整體素質提高,看新聞真好,真是有趣的新聞!
新聞的讀后感篇十三
我從《溫州晚報》上看到一則新聞《18萬現金完璧歸“朱”》,上面說的是朱先生打算到永嘉歐北買房子,于是叫了一輛車去安瀾亭碼頭乘船,沒想到把放在箱子里的18萬現金落在那出租車后備箱里,朱先生非常著急,就在這時候運管處的人打來電話說:“您好,您是朱先生吧,有人揀到了您丟失的18萬元?!甭牭竭@個好消息,朱先生趕緊去運管處領錢。原來,出租車實際金阿南先生去車后備箱拿油桐的時候,發(fā)現了這個箱子,并還給失主。金阿南現在已經50歲了,看到乘客什么東西丟落在車上都會主動還給失主。
我想,朱先生發(fā)現自己的`丟失,幸虧出租車司機金阿南發(fā)現了錢。及時還給失主。金阿南先生是一位出租司機,非常辛苦,錢也攢得不多,但他沒有把錢拿給自己,他這樣做不僅僅是樸實無華的舉動,而且是良好品德的表現,如果我們大家都像金阿南先生一樣,我們的家園就更加美好、文明、和諧。
簡評:平凡的舉動,偉大的人格。
新聞的讀后感篇十四
【新聞】是指通過報紙、電臺、電視臺、互聯網等媒體途徑所傳播的信息的一種稱謂。新聞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就其廣義而言,除了發(fā)表于報刊、廣播、電視上的評論與專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屬于新聞之列,包括消息、通訊、特寫、速寫(有的將速寫納入特寫之列)等等,狹義的新聞則專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外新近發(fā)生的、有價值的事實。
1942年陸定一提出:“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fā)生事實的報道?!狈堕L江也對新聞下了一個定義:“新聞就是廣大群眾欲知應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實”。
今天我從報紙上看到這么一則新聞,報道了紹興公交車上一名老人上車,無人讓座。我又看到了另一則新聞,報道了一個71歲的老人給79歲的老人讓座。讀了這兩則新聞我感慨萬分。
首先,尊老愛幼是我們中國人的美德,居然在我們紹興的公交車上沒人老人讓座,真是為那些人感到難過。如果是我看到了這樣的情況我肯定會主動讓座的。想想倒也是,現在的小孩子在家里,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六個大人圍著我們轉,有什么要求立刻滿足。不用做飯,不用洗衣服,不用整理床鋪,更不用為老人做任何事情。尊老愛幼的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我們這一代孩子身上將得不到發(fā)揚光大。
其次,我覺得榜樣的作用是很重要的。71歲老人給79歲老人讓座,感動了車上所有的人。從這篇報道中平時我們的長輩應為我們一代作好榜樣,因為71歲老人為車上的年青人作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給車上所有的人上了一節(jié)尊老愛幼的課。
作為一紹興人,我應該積極地向這兩人老人學習,讓我們的紹興更加美好。
看新聞有感今天我在電視里看了一則新聞報道,講述了一對苦難兄妹的故事。
這對兄妹還只有十幾歲,可卻已經相依為命過了五年的苦難生活了。他們的爸爸、媽媽因為發(fā)生家庭矛盾,媽媽把爸爸殺死了,媽媽也因此被送進了監(jiān)獄。從此,兄妹倆由年老的奶奶照顧,可沒想到不久,奶奶因為接二連三的打擊病倒了,自己的生活也需要別人照料了,兄妹倆以后就挑起了家里的全部重擔,家里沒有收入,每個月就是村里補助的30元錢,這點錢對他們來說,吃飯都成問題,兄妹倆自己種菜、撿廢品,靠好心人幫助艱難的維持生活,可從他們的眼神看出,兄妹倆依然對生或充滿希望,堅持自己的學習??吹剿麄冊诤L中穿著單薄的衣服,站在空蕩蕩的房子里瑟瑟發(fā)抖的情景,使我感受很深。
現在的我,有著好的學校讀書,接受知識,有疼愛我的爸爸、媽媽,過著幸福的衣食無憂的生活,以后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生活、珍惜時光,努力學習,將來作一個有用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583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