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yōu)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匯總2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31 16:46:11
最優(yōu)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匯總21篇)
時間:2023-10-31 16:46:11     小編:影墨

通過總結心得體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改善和提高自己的表現(xiàn)。在寫心得體會時,我們要坦誠面對自己的不足,真實地反思自己的成長和成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每個人的經歷和感悟都不相同,這些范文只是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希望能對大家寫作時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相信會有一些收獲。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一

來到蘇州的第二天,一個大懶覺醒來之后,走到小得好像憋著氣似的的窗前,不料被刺眼的陽光曬了個半瞎——這就是南方的驕陽、南方的氣溫。

來到蘇州,似乎并沒有什么文化景點,更多的是風景——是蘇州的園林。首先來到的是寒山寺。寒山寺其名怎地就如此叫了呢?并不是山——而是人。從小,可以說會說完整的一段話之前,就會背那句千古傳唱的名言“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今天總算是見了寒山寺,聽了那鐘聲。登上寒山寺,俯瞰近距離這一片古建筑群,漸漸過渡到現(xiàn)代的高樓大廈,欣賞著歷朝歷代文人雅客所書寫的詩句,再到現(xiàn)在人人口中傳唱的詩篇,我仿佛感受到了那洞穿千年而不磨滅的鐘聲,和其所穿越過的時代給這里留下的痕跡。

離開寒山寺,我們到達了虎丘?;⑶鹂梢哉f是這一帶一個標志性的地點了,原因很簡單,這里有虎丘塔——“先見虎丘塔,再到蘇州城”中所描述的的虎丘塔。在虎丘,我們站在千人石上放生朗誦了《大學》(中的一段),試圖尋求當年重復訴說而致使石頭點頭的傳說,似乎在追溯前朝古人們的雅致,在追溯這片土地上所經歷的歷史。唯一一點點遺憾的是,虎丘塔正在維修,所以并沒能夠看到一個完整的、宏偉的“中國的比薩斜塔”。

中午一頓飽餐之后,整裝待發(fā)的我們來到了獅子林,也就是說,踏上了蘇州城中最有名的一片土地,也正式開始了我們對于蘇州園林的游覽。蘇州的園林我早有耳聞,就算是小學課本里描寫風景的文章也不能夠“放過”蘇州園林,這個以不對稱為美的園林,這個充滿的綠和藍的園林。步入獅子林,雖然驕陽似火,但是時不時襲來的一陣清涼的風,和縈繞在腳下的綿延的河流,無不給人一種清爽的.快感。進入這片并不甚寬廣的園林中,亭、臺、樓、閣和水一一俱全,其巧妙的搭配令我不僅拍手叫絕。話說回來,這乾隆所題寫的“真有趣”倒真的可以來形容獅子林,或者說,我也有一個詞,只不過是一個不能從里面挖字的詞——interesting。獅子林有趣在亭臺的位置,靈活小巧的造型,樓閣的莊嚴而同時體現(xiàn)出來的不對稱之美,有趣在小橋流水的生動輕巧,對我而言,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有趣在致使乾隆題“真有趣”的那個“石頭迷宮”。

今天白天的最后一站是拙政林,我倒并不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收尾,非常的抱歉我將會在如此之意境中忽然蹦出來一陣牢騷——但是炎熱的天氣和水泄不通的人群實在無法讓我靜下心來思考,來體會拙政園園林的美,在這嘈雜的環(huán)境中只能是想到逃離、亦或是什么都不想,空空如也。江南的園林似乎并不是為這種體驗所建造的,其追求的似乎是一種恬靜、一種悠然自在,而非如今的嘈雜、而非如今的吵鬧。

夜幕降臨,我們乘上船,在護城河——也就是京杭大運河——上游覽觀景,在自稱“江南第五大才子”的導游和為我們唱歌的的確有才的“阿妹”(學了幾句方言但是這里說不出啊啊啊)的陪伴下,我們度過了在蘇州游玩的第一天——充實而收獲滿滿。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二

蘇州給人們到來的感覺是淡雅的,那里的古街、小巷、小橋、流水古舊而迷離,形成了一副淡雅的水墨畫,讓人感到心曠神怡。除了這些,蘇州還保存著完好的蘇州園林。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可想而知,蘇州園林有多美。我們去了中國的“四大名園”之一拙政園,她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被稱為江南古典園林之母。一進院,滿眼便是綠色和隨處可見的假山和池沼,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或睡蓮開放,沿著鵝軟石鋪成的'小路一直往里面走,你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花墻是磚砌的,有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很多,因為有廊子界著,層次就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除了花墻和廊子你還會發(fā)現(xiàn)各式的亭子,各亭子之間是不對稱的,與假山池沼錯落有致,無論你站在哪個點上看,眼前總是一副完美的圖畫。院子里的樹也是其它地方不多見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顆豎立在青石板上的“搖錢樹”,又叫它“沒心沒肺”,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棵樹沒有中間樹干只有樹皮,中間有一個大窟窿,能夠容下三四個小孩。

蘇州園林是一個非常值得游玩的地方,有機會我一定還會再次重游。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三

早就聽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諺語,終于,我和爸爸趁著暑假,從一個天堂杭州出發(fā)去另一個天堂——蘇州。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上旅行”,我們到達的第一站是“假山王國——獅子林”。那里的景色特點有一句話能夠很好的概括:林有竹萬個,竹下多怪石,形狀如獅子。獅子林和有名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huán)秀山莊等都被評為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

走進獅子林撲面而來的是古典建筑的氣息,您看一個個廳堂都是文雅的名字,如: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光光是名字都取得那么多的優(yōu)雅,忍不住都能賦詩三百首呢!您再瞧一個個園門也包含著成語典故,如入勝、沙趣、凝香、通幽,讓游客們邁步前不禁遐想連篇,入得園后又忍不住暗自驚嘆;您再賞一座座太湖石巧奪天工,如猛獸下山,如蛟龍出海,如犀牛望月,如猴子撈月,真是不得不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藝。

漫步獅子林完全是人在畫中游的感覺: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傊磺卸紭嫵闪送昝赖膱D畫,讓我們手中的相機一刻不停。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還是乾隆皇帝的那個題詞“真趣”十分恰當。第二站我們坐船游覽了蘇州的護城河,看了古老的城墻和爬滿青苔的石拱橋。第三站我們去參觀寒山寺。對了,是楓橋夜泊中的那座姑蘇城外的寒山寺。還沒到寺門,我就遠遠的望見了那座著名的鐘樓。那是一座五層高的六角重檐亭形狀寶塔。恰好有游客在敲鐘,鐘聲宏亮悠揚,余音裊裊。沿著明黃色的佛墻我們很快的來到了寺廟內。這是一座不大的寺廟,但也十分體現(xiàn)出蘇州園林精巧細致的特點。在寺廟的周圍十分突出的是到處是古代文人的詩作和碑文,使得這座廟顯得有更多的文化氣息。

最后一站,我們在雨中漫步了蘇州的老街。那些老房子沿著河道而建,十分像塘棲的南橫頭,也是石頭的街道,木結構的廊檐,一不小心我們就又回到了家鄉(xiāng)。一天的旅游很快就結束了,我們獲得了很多。希望能再次來到這個天堂———蘇州。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四

進了園門,便立刻感受到一絲清靜,時間仿佛慢了下來,草木林立、郁郁蔥蔥,在夏天悠悠的微風中搖頭擺尾,掩映著蘭雪堂和周邊一間茅屋清秀涼爽。正值夏時,沒趕上春光明媚,但也是花草芬芳,飽含著朝氣與蓬勃,生氣中也含著一縷縷安靜,含著園主曾在這蘭雪堂與客齊醉的浪漫年華。運氣不佳,蘭雪堂簾門緊閉,散著游人眾多而留下來的喧囂塵氣。不過也好,微風滑過的窗戶與招簾塵門,映著草木、映著光華、映著彩花,古樸中帶著發(fā)自內心的愉悅與生機,要比實實在在看見多上幾分空間想象,顯得華美浪漫、恬然可愛———這是蘭雪堂。不管過多少時日,也得有“獨立天地間,清風灑蘭雪”的樸素自然。

蘭雪堂邊的茅屋,竹繞周圍,遙想當年清風月明,靠在被陽光曬得微熱的茅草和木頭上,登時理會了園主的一份心境,他渴望受到重用,卻不得不壓抑著,在園林的畫卷中消磨著,直到時間沖刷一切。

走過這兩處景點,便是橫過水面一座小橋。水是這座園林的靈魂,拙政園三分之一都是水,大池、小澗、溪流、曲河與建筑花木融為一體,含括了中國古代的精華,卻多而不亂,有條有理,實在是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

過了小橋,又過了小徑,卻也是一個大池子,錦鯉眾多,一眼望去,滿池是細雨之后含露的荷花,粉如細賦的胭脂,白如云落水中。近看,還有漸變色彩,由深到淺、由淺到深,仿佛不食人間煙火,美輪美奐、層層疊疊的假山環(huán)著池水,山上亭臺樓閣、軒榭廊坊,包容四時之景,又好像亭樓正在空中飛翔。美哉,妙哉,在其中一座較高的假山上有繡綺亭,三面墻,一面敞,站軒口眺望,一園景色盡收眼底,使人心境開闊,清涼靜美。

再曲曲折折地過了幾座小橋,便是幾座小建筑———“山風水閣”“香洲”“梧竹幽居”,門朝水,以觀錦鯉為佳,人樂錦歡,一派山水之樂,近山遠水,山高水低。

如畫園林入簾青,卻藏不住園主內心屈才的傷心與寂寞。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五

暑假,爸爸帶我去游覽了蘇州園林.

我們剛來到古典園林,就被一幢幢古香古色的建筑物,一棵棵枝繁葉茂的古樹,吸引了目光.先說那古香古色的建筑物吧,紅漆漆的`柱子,綠漆漆的欄桿,漂亮極了!每一間的橫杠上都有五彩的畫,畫上各種人物、花草,上千幅竟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建筑物里面很寬,有四五百平方米,要是晚上一個人在里面,還真有點害怕.建筑物是用木頭建的,富有民族特色.

穿過建筑物,就來到了后院.哇!蘇州人真會享受,院子雖說不算大也很寬敞,不但能乘涼,還能舒心.這院子可真漂亮啊!既有小橋又有流水,讓我不禁想起“小橋流水人家”的詩句來,好一番詩情畫意的布置.湖面上開了無數(shù)朵荷花,白里透紅,好像小娃娃的臉蛋.還有一個專供休息的涼亭,看了這么多美景,就屬涼亭最個人化了.走過小橋,一片樹林凸現(xiàn)出來,走進去,草地上零零星星地灑落著點點陽光,松鼠偶而從樹上跑過,花草的芬芳撲鼻而來,真像是處身于一片大自然美景啊!

走完院子,出口就到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美麗的世外桃源.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六

小時候,我常常喜歡去拙政園玩。

走入拙政園放眼望去,樹木花草層層疊疊,一大片荷花池是我的最愛,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荷花池開滿了白的,粉的荷花,像一個個荷花仙子佇立在水中,隨著微風輕輕擺動,像在跳舞。荷花池旁有一個“香洲”,其形狀像一個石船,共有兩層,內鋪木地板,窗鑲花玻璃,我真希望這條石船有一天能開起來啊。荷花池中心有一座“荷風四面庭”,并通過曲折能看到一對對鴛鴦在水面上悠閑地游來游去,他們時而互相整理著羽毛,時而低著頭像是在竊竊私語,真是動物界的'神仙眷侶?。∵h香堂位于荷花池旁,因為荷花盛開時,在這兒都能聞到花香,故此得名。拙政園一年四季都很漂亮,春天紫藤花開,夏天荷花飄香,秋天紅葉似火,冬天銀裝素裹。

我查了一些資料了解到,拙政園建于明朝正德初年,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由王獻臣所建,其子一夜豪賭,將園子輸給徐少泉。后經幾次修繕,才形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和特色。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園林之首,他的園林風格為典型的江南園林風格,被世界所認可。

外公常常給我講解拙政園的精妙之處,我記得他讓我從一塊藍藍的窗玻璃望出去,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外面的景色像蒙上了一層霜,好像是冬天一樣,可現(xiàn)在明明是夏天??!外公還帶我走過一座鐵橋,告訴我,這座橋是西洋的東西,因為中國那時候還沒有把鐵用于造橋,這是中國和西方的文化技術的交流的見證啊。我跟著外公邊走邊聽,真是學到了不少知識呢,同時我也由衷地敬佩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我愛拙政園,我們要把中華文明古國的文化精髓一代代傳承下去。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七

今年暑假,我、媽媽、外婆、外婆的朋友和他的兩個孫子一起去蘇州旅游。我們玩了許多景點,其中蘇州園林——拙政園景色最美。

拙政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首。它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間,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

我們買到門票之后,就進入了園林。剛進園林,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荷花和荷葉。

我們來到了“梧竹幽居”。一座小房子的周圍有許多樹,有楓樹、桃樹、柏樹。樹上枝葉茂密,檔住了小房子。不遠處,就是荷花池。它們形成了一幅美景。

我認為“小飛虹”的景色會很美,于是就拼命地尋找它。因為我看不懂那張景區(qū)地圖,所以帶著大家繞了好幾圈,走了不少本來不用走的路,弄得大家都筋疲力盡。在路上,我們看見了“荷風四面亭”。這座小亭子坐落在一座小島上,四周都是荷花池,景色可美了。

最終我找到了“小飛虹”,卻發(fā)現(xiàn)它只是一座拱形的、很小的橋。但我們還是拍了幾張照片,就算是對我們辛苦的回報吧。然后,我們就出園了。

在出口處,我和媽媽站在一大片花花草草等植物和大門前拍了照片,然后就出了拙政園的大門。

拙政園真美麗,那天我真開心。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八

今天一大早,當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就被媽媽叫醒了,因為今天要去全國四大園林之一的拙政園游玩。出了賓館后,劉叔叔已經開著車在門口等我們了。我們從昆山出發(fā)去蘇州園林只用了40分鐘。

到達拙政園時,太陽早已掛在了天空,天氣也變得炎熱起來了,售票廳已是人山人海了,劉叔叔專門為我們請了一個導游,導游很快幫我們買了票,于是我們一行六人進了拙政園。

我懷著激動無比的心情一進園,就看到滿園的綠色,好似把炎熱都擋在了門外。導游介紹說,拙政園占地78畝,是公元1509年始建的,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拙政園分為東、中、西三園。東區(qū)在古代是菜園。中區(qū)是主人招待客人的地方,中區(qū)還有四座亭,分別是春亭、夏亭、秋亭和冬亭。導游說,春亭周圍種滿了牡丹花,所以春天就到春亭看牡丹,夏亭賞荷花,秋亭看橘樹,冬亭賞梅花,隨著四季的變化,主人不出門就能欣賞到一年四季的景物。西區(qū)則是姑娘小姐們住的地方,也稱繡樓。拙政園里有一種竹子,俗稱“金鑲玉,”因為它的竹桿是金黃色的,還帶一點綠色,也叫黃金竹。園里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有亭、臺、樓、閣、榭。就是亭子設計成像船一樣,伴隨著水中的倒影,組成一副名揚千里的畫卷。

拙政園里的門窗,圖案設計和雕刻功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特別是窗戶,雕刻的花紋沒有一個是同樣的。隨著游客緩緩前進,窗戶里的景色也各不相同,就像幻燈片。

拙政園真美啊!美到游客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都是一副完美的畫面,讓你流連忘返。

玩了一天,也累了一天,我在心里感嘆我們祖國竟然有這么多美麗的地方,雖然我只看到了冰山一角,但我的心里仍為我們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姐姐、小姨一家一起去蘇州旅游,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和激動。

蘇州是一座歷史的文化名城,園林遍布古城內外。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說。這次暑假來蘇州也就是慕名而來的。今天我們來到蘇州最大的古典園林,經典代表作品——拙政園。聽導游解說:“占地78畝,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我迫不及待地走進拙政園的坊形大門到處觀看,哇!果然名不虛傳,假山、亭子、小橋流水、柳樹、池塘的荷花等,這里的美景跟仙境似的。

我們走進園內,看到地上有個與眾不同之處,用鵝卵石拼成的花樣,非常好看,導游說踩著了就有錢花,說的我們都開心的踩了起來。在園中有一個池塘,池塘,池中央有一個小塔,傳說就是他鎮(zhèn)住了池里的妖怪。園里的長廊就仿佛一條長龍威風凜凜,名震四海。在長廊旁邊,有塊不規(guī)則的大石頭名叫“滿載而歸”,它是鎮(zhèn)園之寶。

人間仙境——拙政園,讓人仿佛走進了連錦不絕的畫卷,不愧是四大名園之一。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九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今天,我去了美麗的蘇州,在那里我看見了霸氣的“大褲衩”建筑,美麗的金雞湖,但是,最令我難忘的還是蘇州園林——拙政園。

進了拙政園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巨大的假山,四周是翡翠般的湖水,旁邊矗立著高大的四面亭,四面亭的四方有四扇圓形的拱門,我想名字由此而來吧!那一扇扇拱門,就像是霍比特人的老房子似的,每當夏天來臨的時候,游客們就坐在四面亭中乘涼和賞荷花,一陣陣清風從湖面迎面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四面亭旁邊還有用太湖石造成的假山,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像是跟我們玩疊羅漢的游戲,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假山像是連綿不斷的小山丘。它們有的像是一只鴛鴦站在泥土上玩!有的像是一根巨大無比的擎天柱呢!還有的像是一個被老鼠啃出洞的奶酪。你瞧,這些假山真是千姿百態(tài)、奇形怪狀啊!

看完了有趣的四面亭和形態(tài)各異的假山,我們繼續(xù)向前走,站立不動向左看,到處是花草樹木,樟樹的香味還沒散,玫瑰又帶著那迷人的氣味回來了,我們走入長廊,黑色的天花板,白色的墻,就連窗戶也是經過人工精心鏤空而成,窗戶旁掛上精美的水墨畫,一眼望不邊的的長廊上擠滿了參觀的游客,他們正拿著手中的照相機“咔嚓咔嚓”地忙著記錄眼前的美景呢!

繞過長廊,再走進圓形的拱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口灰色的石井,上面寫著兩個醒目的大字“玉泉”。聽當?shù)氐?導游說,這個地方自古以來被稱為水鄉(xiāng),家家戶戶門前都有一口井,主人在井上寫了兩個大字,是為了告訴別人:“你家喝井水,我家喝泉水,我比你高出一籌,我的財富比你多……”我們再往向前走,就望見了高聳的會客廳,站在石階上比旁邊的房子整整高出一兩米呢,原來地面疊了一層層厚厚的石板,仔細一看,地板四周露出了一個個小洞,這小洞里面跟磚頭一般大,一旦冬天到了,可以在里面放木柴生火取暖呢!原來在古代,人類也相當有智慧啊!

我們穿過會客廳,就來到了風流才子唐伯虎的臥室,簡易的床鋪,高高的書桌,上面陳列著文房四寶——毛筆、宣紙、硯臺、石墨,桌子上還擺放著一幅逼真秀麗的山水畫,椅子旁邊的柜子上還放著一盆綻放著黃色花蕾的水仙花,宣紙上的墨香混雜著水仙花的香味,讓山水畫變得更秀麗更奇特了!

蘇州拙政園到處有秀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也去細細游覽。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十

星期四,我們幾個文學社的同學跟隨老師來到了蘇州采風,一路上有說有笑,滿懷好奇與激動,想將蘇州風光一睹為快。

一路上觀山間風光,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靈巖寺,剛來到寺廟門口,就見到里面端坐著渾身呈金色的佛像。走進寺廟,卻見到寺廟兩旁是四大天王的塑像,這四大天王神色凝重地”盯“著廟里的游客,似乎想要找出心有不誠之徒,將其趕出寺廟。

離開靈巖寺,我們便來到了明清園林建筑,也就是葉夢得的'故居——寶儉堂。寶儉堂始建于宋代,也稱”夢園“。占地雖不大,卻也古色古香,精致得很。我們先游覽了寶儉堂的東花園,里面的每一處景物無不散發(fā)出清新典雅之韻,配合著古箏琴音,當真絕妙無雙!西花園與東花園相較則顯得小了些,但配合著石桌、石凳倒也美極了,不失古韻風范。

時光荏苒,我們的蘇州之游也結束了,但那些美麗的景物卻以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無法忘懷!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十一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边@不,大年初三,我們一家三口收拾好行李,出發(fā)去蘇州了。大約開了5個小時,我們到達酒店,放好行李,便去了蘇州第一站:虎丘。走進景區(qū),這里綠樹成蔭,湖水碧綠,假山、石頭、涼亭、小橋流水,透露出大自然的氣息,讓人心曠神怡。我們邊走邊拍,走著走著,一座高聳入云的云巖寺塔映入了我們眼簾,這座塔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一斜塔,古樸雄奇成為蘇州的象征。往下走,就來到虎丘劍池,我們先從十米高的橋上走過,往下望,不禁令人望而生畏,走下橋來到劍池邊,放眼望去,一片碧綠好似一面鏡子,風壑云泉,令人流連忘返。旁邊的`石碑上刻著顏真卿的真跡“虎丘劍池”,我們等待著合影。繼續(xù)游覽,走到了一片幽靜的小道上,兩旁參天大樹,感覺好舒爽。

第二天,我們向張繼筆下的楓橋夜泊地方出發(fā),不一會,就來到了楓橋風景區(qū)。這里外面景色也是園林式,只是中間多了一座寒山寺,所以游客特別多,都是沖著這首詩來的,也難怪?。〈蠹s走了半小時,感受到張繼筆下的楓橋夜泊的意境“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p>

最讓我難忘的就是蘇州最大最有名的園林——拙政園。走進景區(qū),真正感受到蘇州園林的風味。拙政園是中國園林的杰出代表,也是蘇州第一大園林,占地七十八畝。走進園內,到處是高大的樹木,碧綠的湖水、古樸的涼亭長廊,各種各樣的假山,古老的房子,讓我如癡如醉。湖水倒映著樹木、人影、走廊……別有一番詩情畫意。假山形態(tài)各異,有的像獅子,有的像一頭大象,有的則好似窈窕淑女……我在假山間來回穿梭,樂在其中?!疤K州園林甲天下”真是名不虛傳,令人流連忘返!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十二

蘇州園林是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之一,其建筑和景觀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和精神內涵。我有幸親眼見到和游覽了蘇州幾處知名園林,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美學價值。以下是我對蘇州園林的鑒賞心得體會。

第一段:蘇州園林的特點

蘇州園林以山水、建筑、植物三者的有機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景觀。常見的山水元素有:水、石、橋、亭、洞、池、塔等等,建筑物以庭院式多見,也有聯(lián)排、標準化式的建筑物。蘇州園林獨特之處在于,這些山水元素的布局和建筑物的構成都非常精致,可以說是“小巧玲瓏”,并且充滿了隱喻和象征。比如揚州瘦西湖中有一座亭子叫做“鎖夢亭”,其外形像一只巨大的石獅子,內部空間只有三面墻,象征“困龍鎖夢,不可出頭”。

第二段:景觀設計的特殊意義

蘇州園林不僅僅是一個花園,更是一場精心的景觀設計。蘇州園林特別注重視覺效果的呈現(xiàn),這種效果不應只是一兩個局部,而應是整個景觀的視覺化效果。其圖案和構造遵循諸如黃金分割和幾何相似性等美學規(guī)律。在整個景觀當中,可以體現(xiàn)一種自然、和諧的美感。同時,蘇州園林也非常注重聲音和香氣的設計,比如垂柳風姿的樹枝在春風中搖曳著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和露岸早荷花中散發(fā)出的清香等。

第三段:蘇州園林的文化內涵

蘇州園林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充滿了許多神秘和富有深意的文化內涵。蘇州園林中的“法師石”,向人們表達著對佛教的崇尚和仰慕,其惟妙惟肖的石刻技藝、華麗的雕刻和流暢的線條展現(xiàn)著早期石雕藝術的魅力。此外,蘇州園林中關于四季光景和流水的裝飾圖案也意味深長地映現(xiàn)著中國古代的哲學和文學思想。

第四段:蘇州園林的歷史演變

蘇州園林經歷過了數(shù)百年的歷史演變,每個時代都留下了不同的印記。比如拙政園的建筑和雕刻都具有不同的歷史背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國”時期,在拙政園內建造了許多不同式樣的建筑物,包括金字塔、印度風格和與泰姬瑪哈陵相似的建筑。這些遺產和歷史沉淀給蘇州園林增加了新的文化和藝術的意義。

第五段:蘇州園林的美學價值

蘇州園林不僅僅是藝術的結晶,還是一種思想和觀念的體現(xiàn)。它通過幾何圖形、陰背、瀑布等元素,以及植物和景點的選擇和安排,造就出一種寧靜渾厚的氣氛。其中最重要的是,蘇州園林的美學不僅局限于建筑物本身,而是將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賦予了植物和土地,形成了一種自然和諧的總體效果。蘇州園林以其曲折而迷人的小徑、巧妙的燈光布置以及畫龍點睛的命名,為游人帶來了令人心馳神往的人生體驗和感動。

結論:

蘇州園林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之一,也是全世界聞名的旅游景點。如今,蘇州園林在保護、修繕和開發(fā)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使我們能夠欣賞到古老的氣息和優(yōu)美的設計。在我眼中,蘇州園林已成為一種浸潤心靈的藝術,令我對自然、人文和美學有了更深層次和更全面的理解。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十三

暑假里,我和爸爸、媽媽計劃去蘇州看園林。我心想:“是不是一片林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奇異的花草呢。若真是這樣,我一定要采一點兒送給我的朋友?!?/p>

一路上,我透過車窗眼看滿塘的荷花。荷葉挨挨擠擠地,好像一個個大圓盤。荷花從荷葉間擠出來,五顏六色,煞是好看。荷花多種多樣,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綻開了,露出一個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我想“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這樣的美景吧!

坐了好長時間的車,我們來到了蘇州園林。第一眼映入眼簾的是假山,我聽爸爸說這“假山”是自然形成的,人們只是巧做雕飾。我感嘆:“這么美的‘假山’是自然形成的,大自然真是神奇啊!”“假山”奇形怪狀,有的像魚兒游戲,有的像獅子狂舞,有的像馬兒奔跑,有趣極了。好多的小朋友在崎嶇的小路上蹦跳,從石洞中穿越……嬉笑聲不絕于耳。

走上“假山“,眼前出現(xiàn)了一條小河。河水嘩嘩作響,我遠遠看見,魚形“假山”噴出一股水流,直落到水潭,水潭里濺起無數(shù)水花,極像觀音娘娘端坐的蓮花底座。走近一看,溪水清澈見底,成群的魚蝦自由嬉戲,似與游人相樂,我不由駐足觀望。

“走,那邊有一座橋,橋邊還有一座亭子呢?!蔽翼樦职值氖种缚慈?,果然河上有一座精致的小橋,僅容一人通過,好多人在橋上留影,那亭子自然成了背景。我們也走過去湊了湊熱鬧。

蘇州園林的游人真多啊,我們好不容易才拍了照來到寬敞的園子。房子是古老的,建筑是對稱的,就連窗花也不例外。然而,房前的樹木卻是自然成形,給古老的園子增添了滄桑而華美的印跡。

美麗的蘇州園林,比我想象的要美得多。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我體會到我們祖先是多么的智慧啊!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十四

今天一大早,當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就被媽媽叫醒了,因為今天要去全國四大園林之一的拙政園游玩。出了賓館后,劉叔叔已經開著車在門口等我們了。我們從昆山出發(fā)去蘇州園林只用了40分鐘。

到達拙政園時,太陽早已掛在了天空,天氣也變得炎熱起來了,售票廳已是人山人海了,劉叔叔專門為我們請了一個導游,導游很快幫我們買了票,于是我們一行六人進了拙政園。

我懷著激動無比的心情一進園,就看到滿園的綠色,好似把炎熱都擋在了門外。導游介紹說,拙政園占地78畝,是公元1509年始建的,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拙政園分為東、中、西三園。東區(qū)在古代是菜園。中區(qū)是主人招待客人的地方,中區(qū)還有四座亭,分別是春亭、夏亭、秋亭和冬亭。導游說,春亭周圍種滿了牡丹花,所以春天就到春亭看牡丹,夏亭賞荷花,秋亭看橘樹,冬亭賞梅花,隨著四季的變化,主人不出門就能欣賞到一年四季的景物。西區(qū)則是姑娘小姐們住的地方,也稱繡樓。拙政園里有一種竹子,俗稱“金鑲玉,”因為它的竹桿是金黃色的,還帶一點綠色,也叫黃金竹。園里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有亭、臺、樓、閣、榭。就是亭子設計成像船一樣,伴隨著水中的倒影,組成一副名揚千里的畫卷。

拙政園里的門窗,圖案設計和雕刻功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特別是窗戶,雕刻的花紋沒有一個是同樣的。隨著游客緩緩前進,窗戶里的景色也各不相同,就像幻燈片。

拙政園真美啊!美到游客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都是一副完美的畫面,讓你流連忘返。

玩了一天,也累了一天,我在心里感嘆我們祖國竟然有這么多美麗的地方,雖然我只看到了冰山一角,但我的心里仍為我們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十五

蘇州園林是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代表之一,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因其精致優(yōu)美、歷史悠久而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和欣賞。在蘇州,園林建筑和園林鑒賞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而在這些園林中,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韻味和深意,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和品味。

第二段:概述蘇州園林特點

蘇州園林是中國古代園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它代表著中國園林藝術的卓越成就。蘇州園林在空間布局、建筑構造、景觀營造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特點。首先,蘇州園林的空間布局相對比較小巧精致。其次,蘇州園林的建筑構造往往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最后,蘇州園林的景觀營造也非常精致,每一處景點的設置都凝聚了設計者的智慧。

第三段:蘇州園林的代表之一——拙政園

拙政園是國內著名的文化景點之一,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之一。拙政園位于蘇州市南郊,占地面積約為5.2公頃,由東園、中園和西園三部分組成。在拙政園中,有很多精美的園林建筑,如詞菊齋、清華堂、藕花館等等。詞菊齋建于元代,是拙政園中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清華堂是一座明黃色的樓閣,建筑內部空間錯落有致,極富變化。藕花館是一處三層樓閣,是拙政園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之一。

第四段:蘇州園林的另一代表——留園

留園是蘇州園林建筑中的另一代表。留園位于蘇州古城內,占地面積約為6.2公頃。留園的前身是一處古老的莊園,始建于明朝。后來,在清朝時期經過多次擴建和修繕,成為了一座集景觀、建筑和園林于一體的著名景點。留園中的建筑和景觀極具特色,如鵲橋、玉帶橋、三雅亭、太湖石等都是中華園林之美的代表。

第五段:結論

蘇州園林的鑒賞和欣賞是一種學習和感悟中國文化的過程。在蘇州園林中,我們可以欣賞到中華園林之美,領略中國園林藝術的獨特魅力。蘇州園林的建筑和景觀非常精美,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和品味。在鑒賞蘇州園林的過程中,我們更能更深刻地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蘊。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十六

暑假,爸爸帶我去游覽了蘇州園林.

我們剛來到古典園林,就被一幢幢古香古色的建筑物,一棵棵枝繁葉茂的古樹,吸引了目光.先說那古香古色的建筑物吧,紅漆漆的柱子,綠漆漆的欄桿,漂亮極了!每一間的橫杠上都有五彩的畫,畫上各種人物、花草,上千幅竟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建筑物里面很寬,有四五百平方米,要是晚上一個人在里面,還真有點害怕.建筑物是用木頭建的,富有民族特色.

穿過建筑物,就來到了后院.哇!蘇州人真會享受,院子雖說不算大也很寬敞,不但能乘涼,還能舒心.這院子可真漂亮啊!既有小橋又有流水,讓我不禁想起“小橋流水人家”的詩句來,好一番詩情畫意的布置.湖面上開了無數(shù)朵荷花,白里透紅,好像小娃娃的臉蛋.還有一個專供休息的涼亭,看了這么多美景,就屬涼亭最個人化了.走過小橋,一片樹林凸現(xiàn)出來,走進去,草地上零零星星地灑落著點點陽光,松鼠偶而從樹上跑過,花草的芬芳撲鼻而來,真像是處身于一片大自然美景啊!

走完院子,出口就到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美麗的世外桃源.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十七

如果要來江南旅游,可一定要來蘇州,來到蘇州,可千萬別錯過蘇州的園林。因為蘇州素有“園林之城”之稱,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蘇州大大小小的園林有八百多座,其中最為有名的分別是獅子林、拙政園、滄浪亭與留園這四大名園。園林建造精致典雅,景色平淡自然。

園林大多是古代私人建造的,園林中大多由假山、池沼、亭臺樓閣、長廊、古樹和多種花卉構成,但每一個園林的建造風格卻又各不相同。

到了蘇州,我游覽了幾個園林,讓我最難以忘懷的是拙政園。一走進拙政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很大的假山,尖尖的山頂,估計有一米多高。上面有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小石洞。聽導游說,如果從最高的石洞往里面倒水,水便會從其它洞里流出來,因為這所有的洞都是相通的。不僅如此,假山還有瘦、皺、透、聲、色、清、奇、秀等其它特點,我們聽了感到特別神奇。

沿著鵝卵石鋪成的小道,我們繼續(xù)往前走,突然眼前出現(xiàn)了一池的荷花,有粉色的,也有白色的。有的花瓣全開,露出淡黃色的花蕊;有的只開了一兩片花瓣;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這些荷花在碧綠的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一朵有一朵的姿態(tài),美麗極了。

順著荷花池往前走,就到了見山樓。樓和長廊連在一起,樣子像一條神龍,樓頂有角相當于龍頭,長廊就是龍身,但卻看不見龍尾,因為龍尾像是被其它建筑遮擋,所以人們把這里又叫神龍見首不見尾。我仔細一看,還真是這么回事。站在這里往遠處看,一座塔好似懸掛在空中,若隱若現(xiàn)。導游說這里是最佳拍攝點,于是媽媽趕緊拿起手機將我和美景來了個合影,留作永久的紀念。

游玩了整個園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林中一會兒一個亭子,一會兒一個池沼,一會兒一座假山,一會兒又一個長廊,但都各不相同。園林中的樹木和花卉種類繁多,一年四季無論哪個季節(jié)來游玩,都會收獲不一樣的美。我喜歡蘇州的園林。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十八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蔽逡黄陂g,我終于有機會來到了蘇州,這一人間天堂。

虎丘劍池

剛入蘇州,我便瞧見遠山上的一座高塔,那便是著名的虎丘云巖寺塔?;⑶鸸欧Q“江左丘壑之表”,是吳中第一名勝,于是,我們蘇州之行的首站就是去虎丘。到了虎丘,云巖寺塔便映入眼簾,初看這塔并無特別之處,定睛細瞧,原來塔身是斜的!這可是中國第一斜塔,據說曾經比著名的比薩斜塔還要傾斜,后來人們運用“箍木桶”的原理,加固了塔身,加注混凝土糾偏,才使塔扶正了一些,并且屹立不倒。在虎丘,還有一處名勝就是劍池,據說是當年干將、莫邪鑄劍的地方,有塊石頭從中間很均勻地裂成兩塊,傳說是試劍造成的,真不能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的創(chuàng)造和大自然的偉力共同造就了虎丘這人間勝景。難怪當年蘇東坡說:“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p>

留園留人

留園被譽為蘇州名園之冠。走進留園,真是名不虛傳。有個成語叫“移步換景”,就是寫的這里。人們每走一步,從任何角度都能欣賞到不同的景色。成片的太湖石,每一個都獨具形態(tài)。曲折的長廊雖然不如皇家園林的九曲長廊那樣豪華宏大,但卻給人精巧雅致的印象。廳堂建筑寬敞華麗,牌匾對聯(lián)金碧輝煌,無不透露出主人的奢華。

不過,在園中更多的是山林奇石。最有名的就是鎮(zhèn)園之寶——冠云峰了。這是一塊奇特的太湖石,以瘦、漏、透、皺為特色。瘦,就是這塊石頭獨立高標,如一老者,拈須而立;漏是指孔穴多,彼此相通,表現(xiàn)石頭的靈氣;透是指石頭的質地光滑,在陽光下很剔透;皺是石頭的紋理,其皺紋和波光水影一致,與潭水融為一體。

留園實在是把我的心留住了。

西園佛像

西園雖然是寺院,內部卻是寺廟與山水的結合,把佛教文化與林園相結合,既給人美的享受,又給人精神上的解脫。最讓我駐足感嘆的是西園寺的五百泥塑金身羅漢。每個羅漢相貌各異,各有各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濟公”像,在他左邊看是愁眉苦臉,右邊看是嬉皮笑臉,正面看是哭笑不得的樣子。這就告訴我們一個為人的道理:當我們高興時,不能忘乎所以,也要能面對以后的挫折;當我們難過時,不要太傷心,也要有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我們要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一切,這正是佛家的真諦。

短短兩天的行程結束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蘇州。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十九

我來到了蘇州,一覽仰慕已久的蘇州園林文化。

蘇州給予人的印象總是淡雅的。那些小巷、深宅那些小橋、流水······好似總在煙雨中,古舊而迷離,自成一幅淡雅玲瓏的江山水墨畫。蘇州既有山水之勝,又因園林而獨具神韻,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至今仍保存著完好的古典園林。

如拙政園的遠香堂,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如四面荷風亭,完美地表現(xiàn)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兩袖清風的高尚品格;如怡園的畫舫齋,表現(xiàn)了對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飄蕩怡然自得的生活的渴望。還有網師園的“真意”,留園的“小桃園”等,不一而足。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使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展現(xiàn)出深淵的意境。

蘇州園林需要你認真品味,在繁華的背后,是空靈,是平和,是寧靜······

蘇州園林代表了一種生活理想,這里是詩意的棲居!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二十

蘇州園林作為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杰作,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學習蘇州園林不僅能夠領略其獨特的美學魅力,還能夠啟發(fā)人們對自然和人文的思考。在我走進蘇州園林的旅程中,我不斷領略到了園林藝術的深度和智慧,對此我有著深刻的體會。以下將從意境的打造、空間的利用、文化的傳承、人文的關懷和生態(tài)的呵護五個方面來分享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蘇州園林在意境的打造上讓我深受啟發(fā)。蘇州園林注重通過布局、景觀、建筑等多個方面來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例如,拙政園通過合理的植被設置和水汀的設置,使游客在游覽中不斷產生出生活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錯覺。這種獨特的意境打造讓我意識到了園林的魅力不僅在于其美麗的外表,更在于它所傳達出的情感和情緒。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也會注重通過細節(jié)的調整和布置來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和意境,讓人們在其中能夠獲得某種情感的共鳴和啟發(fā)。

其次,在空間的利用上,蘇州園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于其他的園林,蘇州園林在有限的空間中發(fā)揮了最大的效益。例如,拙政園利用小型洞天、彎曲水流以及小橋等元素,營造出錯層有致的空間感。這種空間設計讓我意識到了在有限的條件下,通過巧妙的設計和布局可以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樣的景觀和體驗。這對于我之后在規(guī)劃和設計工作中會有很大的借鑒和啟示。

第三,在文化的傳承上,蘇州園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蘇州園林不僅僅是美的堆砌和技藝的展示,更是文化傳統(tǒng)的延續(xù)和演繹。例如,留園作為蘇州園林的代表之一,通過巧妙地使用詩詞、典故和傳統(tǒng)的建筑元素,成功地傳達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學習蘇州園林,我明白了文化傳承對于園林藝術的重要性,同時也會更加珍惜和繼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第四,在人文的關懷上,蘇州園林讓我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蘇州園林不僅僅是一座美麗的園林,更是一種對于人類和自然關系的探索和反思。例如,拙政園中的錦葵園通過種植各種葵花,提醒人們珍惜和保護自然生態(tài)。這種人文關懷讓我明白了園林不僅僅是供人游覽和欣賞的,更是一種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和探索。我會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通過環(huán)保節(jié)能、綠色出行等方式來減少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

最后,在生態(tài)的呵護上,蘇州園林給我展示了一種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方式。蘇州園林注重保護自然環(huán)境,通過人工修建的湖泉和汀、單立山、大石子、多種植被等方式,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具有生態(tài)功能的環(huán)境。通過學習蘇州園林,我明白了美的背后需要有生態(tài)的支撐,任何對美的破壞都是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會注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積極參與環(huán)保活動,為美麗的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在學習蘇州園林的過程中,我領略到了其獨特的美學魅力和文化內涵。通過蘇州園林藝術的啟發(fā),我對園林的意境打造、空間的利用、文化的傳承、人文的關懷和生態(tài)的呵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些體會將在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讓我能夠更好地去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保護美。

游蘇州園林心得體會高中篇二十一

我喜歡蘇州,原因之一,大約是由于蘇州有令人留連忘返的園林之勝吧。

提到蘇州園林,自然就會想到拙政園。對我來說,尤其如此,因為40多年前我第一次到蘇州,第一個見到的蘇州園林便是拙政園。

那時,游園的人比較少,有充分的空間和時間讓你和它從容相對。信步所至,常會使你意外地發(fā)現(xiàn)某種佳妙之處,在無意中得到一分驚喜。

后來,也曾多次到蘇州,大抵每次都要去看看拙政園。但并不是每次都能領略到游園的情趣的。原因很多,且不去說它了。

我常想,游蘇州園林,最好是在不冷不熱天氣,細雨霏霏時節(jié)。有三兩位尚能談得來的朋友,或倚或坐,或行或止,各盡所好,各隨其意。其中情趣,非己莫知一一這當然只是一種設想,可遇而不可求的。

去年秋天,我到蘇州去。夜宿南園,晨起看天,天陰欲雨。心想,這該是游園的好天氣了。于是和幾位同游者,驅車直奔拙政園。

進得園門,天果然下起微雨來,游人果然不多。細細的雨絲,拂面微涼,觸衣略潤。園中小徑上,路未濕,草未枯。兩旁樹木,葉未落,枝條扶疏。經過微雨一番梳洗,更增添了一分活潑,兩分翠綠。

俗話說,好景不長。正當我們信步而行,隨口而談,或默然細細領略園中景致之際,雨點忽然密起來,密起來,密得使你再也不能不理它了。于是急急轉入回廊,欲覓一避雨處。

三轉兩轉,轉到一小軒中。里面有兩張石凳,一張石幾,上懸一匾,題日“與誰同坐軒”。軒無門窗,與亭榭相似。于是左顧右瞻,園中景色,盡收眼底。

雨越來越急,淅漸瀝瀝,略無止意。好在已無雨濕襟袖之慮,且急雨易過,只要耐心等待就是。何況雨中游園,看園中雨景,也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難得之事。

答案自然是各種各樣的。如果李白在此,當然會“舉杯邀明月”。而我輩俗人,只能從俗處想。于是你一言我一語,所說無非親朋好友,門生故舊之類。其實,這塊匾的妙處,就在于不明說是誰,給你充分選擇的自由。你認為誰合適,那便是誰,不必明確限定在某一個人的。設若孤身獨處,無人可邀,那也不妨。天上清風,松間明月,不邀也可自至的。

談笑間,不覺雨絲漸細,于是振衣而起,穿過已變得濕漉漉的小徑,走上曲曲折折的長廊,看亭臺堂館,伴之以小橋流水;假山怪石,四周有奇花異木。細雨中,園子變得更幽更靜,更清更明,有一種說不清也不必說清的動人之處。

多次到拙政園,但雨中游園還是第一次。特別是在與誰同坐軒為雨所阻,回思仍覺有趣。雖非盛事,也算雅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584033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