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1 02:21:19
2023年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模板20篇)
時間:2023-11-01 02:21:19     小編:雁落霞

教案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里有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實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一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6自然段。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4、透過朗讀,對學生進行理解性診斷與矯治,使學生初步領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fā)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理解詩意,體會蘇軾的思親之情。

一、揭題,基礎性診斷與矯治。

1、讀題,理解題意。

2、簡介蘇軾。

3、基礎性診斷練習,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蘇軾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自主性診斷

1、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測,進行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檢查,進行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認讀生詞。

(2)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感悟,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一)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交待了蘇軾創(chuàng)作的原因。

(2)中秋節(jié),各家團圓,而蘇軾卻“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你還聯(lián)想到什么詩句?

(3)蘇軾與弟弟感情如何?你從哪個詞看出的?

3、指導朗讀

(二)學習4—5自然段。

1、詩人為什么睡不著?

2、詩人為什么埋怨月亮?從那些詞看出他的思親之情?

(1)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3、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讀詩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詩句。

2、介紹古典詩詞及《水調歌頭》。

3、聽課文錄音。練習朗讀。

四、總結課文,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總結全文。

2、背誦《水調歌頭》。

五、發(fā)展性診斷與矯治。

1、收集有關古典詩詞的資料,在班級交流。

2、開展背誦“古典詩詞”活動,將生活與學習相互結合,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潛力。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二

1、會寫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讀出相應的語氣。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或放錄音)

要求學生:注意傾聽,聽準字音,注意停頓。一會兒比一比看誰像老師一樣讀得好。

2、賽讀課文。

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相應的語氣,注意營造各個小組間的比賽氛圍。

學情預設:下面加點字學生容易讀錯。

教學措施預設:

在學生讀的時候,注意以下加點字的字音。

做官品嘗觀賞眼睜睜心緒不寧

雖然寬慰悲歡埋怨陰晴圓缺

學情預設:讀下面的句子時,注意根據提示語讀出相應的語氣。

(2)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教學措施預設:

指導:在皓月當空之時,詩人靜思什么呢?

你從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從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詩人的責怨,齊讀句段體會感受;從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詩人的憤懣。

再讀,讀出埋怨。

句子二: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指導: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正是因此他才寬慰。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讀出寬慰、低聲、吟誦的語氣。

根據老師或同學的點評,自由朗讀,讀流利,讀出相應的語氣。

默讀課文,小組內交流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1、出示生字:讀一讀檢查是否已經真正認識。

2、描紅。老師要逐字指導,起筆頓比落筆,字的位置

3、師范寫,要求學生注意看間架結構,難寫的筆畫的起筆、收筆要領,以及疏密要領等。

4、學生仿寫(前臺展示)。

共同評價學生仿寫的字。評價要領:起筆頓筆大小間架結構等。

默讀課文,思考: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體會他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4、任選一兩段展示朗讀。

5、展示背誦課文四、五、六自然段。

6、談談你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理解并背給大家聽。

7、搜集一些關于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3、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1、小組內準備展示任務。(五分鐘)

2、展示匯報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學情預設:

從課文內容來看,學生很難理解這篇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因為沒有豐富的個人經歷,學生的理解也是很膚淺的。

教學措施預設:

課主要寫了北宋大文豪蘇軾創(chuàng)作名詞《水調歌頭》的經過,屬于文包詩類文章。

引導學生采用聯(lián)系寫作背景理解重點句段,引導學生轉換角色,想蘇軾所想,悟蘇軾之情。

措施(一)細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學生討論。

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中秋節(jié)的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這是親人團聚的時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二是目睹他人團聚的情景: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蘇軾卻獨在異鄉(xiāng)為異課,飽受離別之苦。所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更勾起蘇軾對弟弟的思念,因而心緒不寧。

三是與弟弟手足情深且分別已久。著重理解心緒不寧、手足情深、形影不離的意思

(2)進一步自讀感悟,指名讀,讀出思念之情。(配樂朗讀,背景音樂《良宵》)

措施(二)細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

(2)學生自由發(fā)言: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3)自由練讀,感悟蘇軾埋怨之情源于思念之苦。引導學生讀好反問句。

(4)這段后面是省略號,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象,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有能加深其對課文的理解。)

措施(三)細讀課文第五六自然兩段

(1)(出示課件)寬慰是什么意思?(豁達開朗,積極樂觀)(板書:寬慰)蘇軾為什么會寬慰了呢?他到底想到了什么?(自由回答)

(2)(出示句子)(自由朗讀)

交流討論:

a用自己的話再來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重點理解悲歡離合,隱現(xiàn)圓缺的意思)

b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c他還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讀第二句

(3)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4)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讓學生感悟蘇軾寬慰的心情和他豁達開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搜集展示關于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教師小結:自古多情傷離別,無數詩人墨客都表達這種情緒。蘇軾也寫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但最終得以解脫,不愧為大詩人、大文學家。讓我們將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藏在我們的記憶中,齊讀課文。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4、初步領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fā)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難點: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1、查找蘇軾的'有關資料

2、有關教學投影片

教學時間:三教時

教學內容:

1、讀通課文,學習生字

2、學習第1——3自然段

1、聽歌曲《但愿人長久》

2、簡介蘇軾生平

四川人,北宋杰出文學家,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揭示課題

蘇軾與其弟蘇轍自幼手足情深,形影不離,而后來長期分別,天各一方。/article/時值中秋之夜,目睹別的家人團聚,共賞明月,思念之情由然而生,然而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諦,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絕唱。

板書:但愿人長久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生字讀音

(2)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學生練習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4、聽課文錄音,(范讀課文)

說說課文寫了誰的事?是件什么事?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認識生字,理解詞語和含義深刻的句子。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4、探究作者的心理情感變換及其原因,領悟作者表達的美好的感情。

重點:感悟作者的“思念”之情;探究作者的心理情感變換及其原因。

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領悟作者表達的美好的感情。

那有關月亮的歌曲你知道嗎?下面請大家欣賞一首有關月亮的歌曲。

【媒體】播放《明月幾時有》,你聽出了什么?點題。

2、動人的旋律給了我們美的享受,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種美好的感情會長留人們心間,就像那千古流傳的古詩詞,到今天依然散發(fā)著無窮的魅力。

3、切入主題:這首歌曲的詞作者就是900多年前的宋代大文豪蘇軾,他在創(chuàng)作這首詞的時候經歷了復雜的感情變化,請你快速瀏覽課文,把文中表示蘇軾感情變化的詞語找出來:

【板書】思念埋怨寬慰

看了這三個詞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都有“心”這個偏旁)

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走入蘇軾豐富的內心世界吧!

【出示】請大家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蘇軾感情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在三個詞語之間打上箭頭)

1、自讀課文第2、3自然段,思考:蘇軾思念了誰?在什么情況下思念的?

2、【媒體】出示兩幅圖:一是人們中秋團圓賞月,二是蘇軾思念親人。

(1)看了這兩幅圖,你有什么感受?

(2)對比讀,讀出團圓的熱鬧喜慶,讀出蘇軾的孤獨愁悶。

3、蘇軾為什么會這樣思念弟弟呢?用書上的一個成語叫——

【板書】手足情深(理解)

4、【媒體】出示練說,師相機點評。

蘇軾滿懷深情地回憶:記得小時候我們…………長大后…………

如今,分別…………此時此刻…………

5、是啊,蘇軾的母親、妻子和父親都相繼去世了,可以說弟弟蘇轍是他唯一的親人,在這萬家團圓之際,他怎能不牽掛著他的弟弟呢?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

7、【媒體】出示“他眼睜睜地望著那圓圓的月亮……這么亮呢?……”(配圖)

探究“眼睜睜”“,體會蘇軾的無奈。

8、師:蘇軾怎么“埋怨”的?(點一點板書的“埋怨”)

生:“無情的月亮啊……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老師找出了一輪“月”一個“人”(邊板書),請你幫老師完成這個詞語填空。

【板書】月圓人缺

9、要是在現(xiàn)代,你和兄弟姐妹的感情這么深,在中秋佳節(jié)之際,你會怎么做?

10、師:“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再遠的距離也阻隔不斷蘇軾對弟弟的思念,感情越深就越發(fā)思念,越思念就越睡不著。在蘇軾的眼里,此時的月亮是那么的——“無情”

指導朗讀(“偏偏”含有責怪、埋怨的意思)。

過渡:他一直這樣不停地埋怨月亮嗎?你從下文中哪個詞看出來的?(轉念)

蘇軾并沒有沉浸在低落和愁苦之中,他要尋求內心的解脫和寬慰。我們來看看他“轉念”又是怎么想的。

1、【媒體】出示“世上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2、邊讀邊仔細體會,從中你讀出了什么?

3、引導學生體會蘇軾豁達大度的人生態(tài)度和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懷。

相機點撥。

4、師:因為他知道陰晴圓缺、花開花落是自然規(guī)律,知道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是人生必須的經歷,所以胸懷“美好的感情”,把祝福送給天下所有人。(著重圈點“情”字)

5、除了手足之情,還有哪些美好的感情會常留在人們心間?

師相機點撥。

6、讓我們帶著這份“美好的感情”來朗讀這段話吧!

【媒體】配樂。學生讀完,師接著朗誦《水調歌頭》全詞。

【板書】長久、嬋娟(著重解讀“嬋娟”)

學生交流。(課后繼續(xù)送出你真摯美好的祝福)

1、教師結合板書小結。

2、布置作業(yè):中秋節(jié)快要到了,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寫下了“明月”和“思念”這兩大主題的詩篇,請選擇你喜歡的幾首熟讀、背誦,我們來舉行一次朗誦會。

2但愿人長久

思念手足情深

埋怨月圓人缺

寬慰長久嬋娟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五

1、會本課生字,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從中體會作者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

投影、錄音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

1、投影出示要求

(1)練讀課文后生字。

(2)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3、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

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隱藏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4、指導朗讀《水調歌頭》這首詞,重點是朗讀后面幾句話。

1、對“屈、悲、缺”等字進行書寫指導。

3、利用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自己不懂意思的詞語。

1、抄寫生字詞語;

2、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聽錄音,感受《水調歌頭》這首詩歌描繪的意境。

了解蘇軾生平。

齊讀課題。

2、小組合作,自由練讀。

(1)自學生字詞,分析字形,簡單記憶。

(2)小組互讀,糾正讀音,初步確定朗讀感情。

(3)練習朗讀自己課文。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生思考后自由作答

練習朗讀背誦

2、練習描紅,書寫生字,抄寫課后第三題的詞語。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縣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寫的詞境界闊大,風格豪放,是宋代豪放派詞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學、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極深的造詣。

但愿人長久教學時間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投影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1、齊讀《水調歌頭》。

2、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1、觀察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jié)

師:我們觀察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察哪些要素?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jié)的朗讀與理解。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晴朗的夜空萬里無云,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團聚、共賞明月的歡笑聲??蛇@一切都不屬于蘇軾,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弟,他為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師板書:埋怨

2、細讀5、6小節(jié),理解蘇軾心情的轉變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

師板書:寬慰

(3)師生一起朗讀《水調歌頭》

1、說說本課表現(xiàn)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 )時候變得這么( )、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兒( )一樣,他祝愿( )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 ),也能共同擁有( )!

齊讀課題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a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

(b突出第2小節(jié)朗讀的歡喜與第4小節(jié)朗讀的憂愁

(c理解第四小節(jié)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許多埋怨月亮的話

(1)自由輕聲讀課文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2、逐段理清敘述的順序,練習背誦。

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讓學生理解經典詩詞的教育

5、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兩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了解蘇軾,欣賞配樂詩《《水調歌頭》》。

4、讓學生理解經典詩詞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朗讀導入,簡介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狀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師生選好參賽人員和評委,準備比賽

3、比賽正式開始,師和評委打分

4、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四作業(yè)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一復習

1、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二細讀課文

1、觀察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jié)

師:我們觀察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察哪些要素?(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師板書)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jié)的朗讀與理解。

(a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節(jié)朗讀的歡迎與第4小節(jié)朗讀的憂愁c理解第四小節(jié)的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許多對月亮埋怨的話)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晴朗的夜空萬里無云,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團聚、共賞明月的歡笑聲??蛇@一切都不屬于蘇軾,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弟,他為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師板書:埋怨

2、細讀5、6小節(jié),理解蘇軾情緒的轉變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師板書:寬慰

(3)師生一齊背誦《《水調歌頭》》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三總結課文

1、說說本課表現(xiàn)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時候變得這么(、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兒(一樣,他祝愿(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也能共同擁有(!

2、引導學生逐段理清敘述的順序,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1、背誦第4~6自然段

2、抄寫書后詞語三遍

板書:

2、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七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課文的第四小節(jié),同學們自己把這一小節(jié)讀一遍,劃出課文中表現(xiàn)蘇是孤獨的詞語。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問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為他覺得月亮也在戲弄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那么圓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無所謂有情或無情,蘇是怨月實為怨人,人事紛繁,為了生活而各奔東西,親人常常很難相聚。

指導朗讀,注意要把他孤獨的感覺和他埋怨的語氣讀出來。

大家來想一想,這一小節(jié)最后為什么要用省略號的呢?他可能還會想些什么?

他一直這樣埋怨下去了嗎?(一位學生讀第五小節(jié))

這是他似乎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他什么呢?

(說明他與常人不同,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想到這里,它不禁提筆,寫下了這名垂千古的佳句: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晴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蘇使這一美好愿望通過月亮送給了弟弟,送給了親人,也送給了天下所有的人,這也是這首詩流傳至今的原因,也希望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八

1.認識本課生字7個,讀準平翹舌音。

2.了解故事內容,背誦文中的詩詞。

3.體會蘇軾思念親人的情感,知道蘇軾是宋代著名的詩人。

4. 了解歷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典故和重大事件,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培養(yǎng)民族的自豪感,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發(fā)奮圖強。

:重點引導學生讀懂這首詩。

:一課時

板課題,齊讀

質疑:你想知道什么?

1.交流

音:軾 轍

形:州

義:皓月、嬋娟

2.分組讀課文

3.再讀課文,解疑

師:讀了課文,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課文主要講了誰的事?

讀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交流

1.采用各種形式背這首詩。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聽配音全班讀

4.各組比賽讀。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講了蘇軾思念親人的故事,真是人間親情濃于血。

欣賞歌曲《但愿人長久》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九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 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5 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目標(第一課時):

1 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 了解蘇軾,欣賞配樂詩水調歌頭。

4 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1 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 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1 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 師檢查自讀情況

(1) 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 玩耍 埋怨 睡覺 吟誦 悲歡離合 屈指算來

觀賞 但愿 寬慰 眼睜睜 隱藏 陰晴圓缺 躺在床上

(2) 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 埋怨 皓月 吟誦 等

(3) 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1 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 師生選好參賽人員和評委,準備比賽

3 比賽正式開始,師和評委打分

4 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一、復習

1 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 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二、細讀課文

1 觀察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jié)

師:我們觀察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察哪些要素?(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師板書)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jié)的朗讀與理解。

(a 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3小節(jié)朗讀的歡迎與第4小節(jié)朗讀的憂愁c 理解第四小節(jié)的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許多對月亮埋怨的話)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晴朗的夜空萬里無云,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團聚、共賞明月的歡笑聲??蛇@一切都不屬于蘇軾,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弟,他為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師板書:埋怨

2 細讀5、6小節(jié),理解蘇軾心情的轉變

(1) 自由輕聲讀課文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師板書:寬慰

(3) 師生一起背誦水調歌頭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三、總結課文

1 說說本課表現(xiàn)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 )時候變得這么( )、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兒( )一樣,他祝愿( )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 ),也能共同擁有( )!

2 引導學生逐段理清敘述的順序,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1 背誦第4~6自然段

2 抄寫書后詞語三遍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十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課文的第四小節(jié),同學們自己把這一小節(jié)讀一遍,劃出課文中表現(xiàn)蘇軾孤獨的詞語。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問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為他覺得月亮也在戲弄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那么圓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無所謂有情或無情,蘇軾怨月實為怨人,人事紛繁,為了生活而各奔東西,親人常常很難相聚。

指導朗讀,注意要把他孤獨的感覺和他埋怨的語氣讀出來

大家來想一想,這一小節(jié)最后為什么要用省略號的呢?他可能還會想些什么?

他一直這樣埋怨下去了嗎?(一位學生讀第五小節(jié))

這是他似乎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他什么呢?

(說明他與常人不同,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想到這里,它不禁提筆,寫下了這名垂千古的佳句: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蘇軾這一美好愿望通過月亮送給了弟弟,送給了親人,也送給了天下所有的人,這也是這首詩流傳至今的原因,也希望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十一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推薦兩課時

板塊一:朗讀導入,簡介蘇軾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ppt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板塊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2、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3、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4、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狀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ppt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板塊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板塊四:作業(yè)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板塊一:復習舊課,夯實詞語。

1、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3、指名讀詞組

皓月當空萬里無云

手足情深形影不離

悲歡離合陰晴圓缺

讀著以上的詞組,你能想到文中的哪些資料呢?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板塊二:扣詞入文細讀課文

蘇軾的情緒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1、自讀全文圈點畫注

2、獨立思考準備交流

3、組內交流準備匯報

4、全班交流總結提升

最終落腳點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板塊三:反復吟詠理解詩情

1、自讀古詩讀出韻味

2、再讀古詩理解意思

3、三讀古詩讀出情思

板塊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小本作業(yè)相關練習

附:板書:

2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十二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2課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1 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學生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 范讀課文

1 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 指導朗讀

作業(yè)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 形影不離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1、繼續(xù)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2 、總結課文內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chuàng)作經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5、作業(yè)

板書:

2 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十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詞語。

4、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教育學生關心親人,關心他人,并領略皓月當空的美景,進行美的教育。

:體會作者思念親人及熱愛生活的情懷。

:理解最后一節(jié)中的古文。

:課文插圖;小黑板;字詞卡片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即興簡筆畫(月亮):你想到了什么?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跟月亮有關的課文

(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師述:但愿人長久,是蘇軾的千古名詞《水調歌頭》中的一句。

3、出示詞句 指名讀 賽讀 齊讀

4、過渡:蘇軾是北宋杰出的詩人、詞人和散文家。《水調歌頭》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是在怎樣一中情況下創(chuàng)作了這首詞的呢?我們一起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輕讀全文,教師巡視

2、 出示生詞 自由練讀 指名讀

蘇軾 朝廷 蘇轍 嬋娟 皓月當空 寬慰 玩耍 吟誦

躺下 埋怨 眼睜睜 時隱時現(xiàn) 觀賞 品嘗 悲歡離合

陰晴圓缺 屈指算來

3、過渡:生字詞讀好了,老師要檢查你們的朗讀情況了,再給你們一分鐘。誰愿意來表現(xiàn)一下?勇敢點!

4、開火車分節(jié)讀課文,隨機正音。讀錯再讀

三、初讀1、2、3

1、 指名讀:邀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1、2、3自然段,其他同學仔細聽,呆會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我。

2、 交流:讀明白了什么?簡介蘇轍。

3、 哪個次寫出了蘇軾特殊的心情?(心緒不寧)

4、 你有沒有心緒不寧的時候?指名說 師小結

四、初讀4、5

1、 指名讀,思考:與詩有什么關系?(寫出了詩句的意境)

五、齊讀6

交流:心緒不寧 埋怨 寬慰

小結:在呆會的課上我們繼續(xù)具體看課文,下面我們抄寫生詞。

七、作業(yè)

1、抄詞

(1、讀生詞

(2、強調字形

(3、描紅

第二課時

一、導入

2、有什么不理解的嗎?自由發(fā)問

3、提得真好,真會動腦筋!下面就 讓我們帶著問題,穿越時空,走近蘇軾的身邊!

二、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小結:中秋佳節(jié),那是團圓的日子,人們都舉家品嘗著月餅瓜果,觀賞著明月,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而我們蘇軾的心情卻是?用一個詞來概括。(心緒不寧)

(1)他為什么心緒不寧?(思念弟弟)

(2)他們兄弟感情怎樣?你能找出一個詞來形容嗎?(非同一般)

(3)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手足情深”“形影不離”…)

3、指導朗讀

(2)老師體會到了其中的感情,可離非同一般還差點,誰再來試試? 指名讀 同學點評

三、學習第4-6自然段

1、月亮慢慢西沉了,月亮的銀光透過窗子灑到蘇軾的床前,思念在心中叫他久久沒能入眠!仰望天空,他不禁?(埋怨)他是怎樣埋怨的?誰來當個小蘇軾?全班一起埋怨!

2、一般人贊美月亮,而蘇軾去埋怨月亮,這是為什么啊?

3、然而,他又轉念一想,

(1)(出示小黑板) 自由讀 指讀

(2)范讀 齊讀:有人已經走進了蘇軾的心中,有些還在門外徘徊,誰想走進去?

震撼了老師,老師還想聽聽你們優(yōu)美的聲音!

4、想到這,他的 心情又發(fā)生了變化?(寬慰)于是,蘇軾低聲吟誦起來! 齊讀

四、釋疑

1、 到現(xiàn)在為止,這首詩的意思你懂了嗎? 指名說

2、 剛才提問的同學,你們的疑問解開了嗎?

五、知識拓展

1、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六、作業(yè)

1、寫出反義詞

悲() 離() 陰() 圓()

美() 亮() 遠() 留()

2、比一比,再組詞

耍() 賞() 陪() 偏()

要() 嘗() 倍() 遍()

板書:

但愿人長久

心緒不寧 埋怨 寬慰

作者郵箱: gaotian111981@.資料提供者: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讀出相應的語氣。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或放錄音)

要求學生:注意傾聽,聽準字音,注意停頓。一會兒比一比看誰像老師一樣讀得好。

2、賽讀課文。

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相應的語氣,注意營造各個小組間的比賽氛圍。

學情預設:下面加點字學生容易讀錯。

教學措施預設:

在學生讀的時候,注意以下加點字的字音。

做官品嘗觀賞眼睜睜心緒不寧

雖然寬慰悲歡埋怨陰晴圓缺

學情預設:讀下面的句子時,注意根據提示語讀出相應的語氣。

(2)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教學措施預設:

指導:在皓月當空之時,詩人靜思什么呢?

你從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從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詩人的責怨,齊讀句段體會感受;從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詩人的憤懣。

再讀,讀出埋怨。

句子二: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指導: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正是因此他才寬慰。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讀出寬慰、低聲、吟誦的語氣。

三、再讀課文

根據老師或同學的點評,自由朗讀,讀流利,讀出相應的語氣。

四、默讀課文,感知課文

默讀課文,小組內交流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讀一讀檢查是否已經真正認識。

2、描紅。老師要逐字指導,起筆頓比落筆,字的位置

3、師范寫,要求學生注意看間架結構,難寫的筆畫的起筆、收筆要領,以及疏密要領等。

4、學生仿寫(前臺展示)。

共同評價學生仿寫的字。評價要領:起筆頓筆大小間架結構等。

六、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思考: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體會他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七、任務分配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4、任選一兩段展示朗讀。

5、展示背誦課文四、五、六自然段。

6、談談你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理解并背給大家聽。

7、搜集一些關于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自然段。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3、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二、任務展示

1、小組內準備展示任務。(五分鐘)

2、展示匯報

(1)默讀課文,蘇軾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蘇軾對兄弟蘇轍的感情?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3)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的意思。

學情預設:

從課文內容來看,學生很難理解這篇課文所表達的情感,因為沒有豐富的個人經歷,學生的理解也是很膚淺的。

教學措施預設:

課主要寫了北宋大文豪蘇軾創(chuàng)作名詞《水調歌頭》的經過,屬于文包詩類文章。

引導學生采用聯(lián)系寫作背景理解重點句段,引導學生轉換角色,想蘇軾所想,悟蘇軾之情。

措施(一)細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學生討論。

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中秋節(jié)的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這是親人團聚的時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二是目睹他人團聚的情景: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蘇軾卻獨在異鄉(xiāng)為異課,飽受離別之苦。所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更勾起蘇軾對弟弟的思念,因而心緒不寧。

三是與弟弟手足情深且分別已久。著重理解心緒不寧、手足情深、形影不離的意思

(2)進一步自讀感悟,指名讀,讀出思念之情。(配樂朗讀,背景音樂《良宵》)

措施(二)細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讀課文。

(2)學生自由發(fā)言: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3)自由練讀,感悟蘇軾埋怨之情源于思念之苦。引導學生讀好反問句。

(4)這段后面是省略號,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象,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有能加深其對課文的理解。)

措施(三)細讀課文第五六自然兩段

(1)(出示課件)寬慰是什么意思?(豁達開朗,積極樂觀)(板書:寬慰)蘇軾為什么會寬慰了呢?他到底想到了什么?(自由回答)

(2)(出示句子)(自由朗讀)

交流討論:

a用自己的話再來說說第一句的意思

(重點理解悲歡離合,隱現(xiàn)圓缺的意思)

b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c他還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讀第二句

(3)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4)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讓學生感悟蘇軾寬慰的心情和他豁達開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三、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搜集展示關于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教師小結:自古多情傷離別,無數詩人墨客都表達這種情緒。蘇軾也寫了自己的離愁別緒,但最終得以解脫,不愧為大詩人、大文學家。讓我們將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藏在我們的記憶中,齊讀課文。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十五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5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目標(第一課時):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了解蘇軾,欣賞配樂詩水調歌頭。

4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朗讀導入,簡介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師生選好參賽人員和評委,準備比賽

3比賽正式開始,師和評委打分

4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四、作業(yè)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一、復習

1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二、細讀課文

1觀察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jié)

師:我們觀察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察哪些要素?(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師板書)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jié)的朗讀與理解。

(a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節(jié)朗讀的歡迎與第4小節(jié)朗讀的憂愁c理解第四小節(jié)的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許多對月亮埋怨的話)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總結:晴朗的夜空萬里無云,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高地懸掛著窗外不時傳來家庭中親人團聚、共賞明月的歡笑聲??蛇@一切都不屬于蘇軾,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別已久、獨居遠方的弟弟,他為心里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師板書:埋怨

2細讀5、6小節(jié),理解蘇軾心情的轉變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師板書:寬慰

(3)師生一起背誦水調歌頭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三、總結課文

1說說本課表現(xiàn)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時候變得這么()、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兒()一樣,他祝愿()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也能共同擁有()!

2引導學生逐段理清敘述的順序,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1背誦第4~6自然段

2抄寫書后詞語三遍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十六

2但愿人長久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教學重、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教學時間: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學習生字,朗讀課文,讀懂課文。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教學過程:一、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本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1)介紹蘇軾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2)板書課題二、初讀課文1、自讀課文1)出示自讀要求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4)學生練讀全文5)抽讀卡片6)讀準字音7)理解詞語:皓月:明亮的月亮。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2范讀課文三、細讀課文1、細讀1-3自然段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2、學習第二自然段自由讀課文看圖理解詞語“皓月當空”,“萬里無云”,想象家人團聚,品嘗瓜果,觀賞明月“心緒不寧”是什么意思3、學習第三自然段蘇軾為什么思念弟弟“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形影不離”呢?4、指導朗讀作業(yè)布置:抄寫詞語板書設計:心緒不寧形影不離第二課時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教學目標: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教學重、難點: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教學過程:1、繼續(xù)細讀課文自由讀課文。指明說說蘇軾為什么要埋怨月亮蘇軾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自由練讀。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引導想象。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細讀5,6自然兩段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2、總結課文內容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調歌頭》的創(chuàng)作經過。3、指導背誦第4-6段4、指導造句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5、作業(yè)板書設計:心緒不寧埋怨}重親情轉念寬慰}通情達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十七

導入新課:

蘇軾是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值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諦,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絕唱。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各種方式來展示我們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

小組準備:

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把分配給你們的任務準備一下,練一練,3—5分鐘的時間,一會展示給大家(師及時指導表演)。

小組展示:

1組展示:介紹有關蘇軾的資料。

2組展示: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7組展示:感情朗讀全文

3組展示:蘇軾與弟弟的感情如何?從哪里能夠看出來。

4組展示:詩人為什么埋怨月亮,從哪些詞能夠看出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5、6組展示:蘇軾的情感有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談自己的體會。

8、9組展示: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10組展示:背誦課文4、5、6自然段。

11、12組展示以“思念親人,思念故鄉(xiāng)”為主題的詩詞。

教師總結:

世上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兒有隱也有現(xiàn)、有圓也有缺一樣,哪里會十全十美呢!但愿完美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讓我們一齊背誦蘇軾的《水調歌頭》,以曠達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十八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4-6自然段。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體會蘇軾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4、通過朗讀,對學生進行理解性診斷與矯治,使學生初步領略古典詩詞的意蘊,激發(fā)起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理解詩意,體會蘇軾的思親之情。

一、揭題,基礎性診斷與矯治。

1、讀題,理解題意。

2、簡介蘇軾。

3、基礎性診斷練習,學生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蘇軾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自主性診斷

1、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測,進行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檢查,進行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認讀生詞。

(2)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感悟,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一)學習1-3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1)交待了蘇軾創(chuàng)作的原因。

(2)中秋節(jié),各家團圓,而蘇軾卻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你還聯(lián)想到什么詩句?

(3)蘇軾與弟弟感情如何?你從哪個詞看出的?

3、指導朗讀

(二)學習4-5自然段。

1、詩人為什么睡不著?

2、詩人為什么埋怨月亮?從那些詞看出他的思親之情?

(1)帶著問題邊讀邊思考。

(2)討論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3、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讀詩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詩句。

2、介紹古典詩詞及《水調歌頭》。

3、聽課文錄音。練習朗讀。

四、總結課文,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總結全文。

2、背誦《水調歌頭》。

五、發(fā)展性診斷與矯治。

1、收集有關古典詩詞的資料,在班級交流。

2、開展背誦古典詩詞活動,將生活與學習相互結合,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能力。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十九

他又是怎么樣過節(jié)的呢?

二、進入新課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課文的第四小節(jié),同學們自己把這一小節(jié)讀一遍,劃出課文中表現(xiàn)蘇軾孤獨的詞語。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問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為他覺得月亮也在戲弄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那么圓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無所謂有情或無情,蘇軾怨月實為怨人,人事紛繁,為了生活而各奔東西,親人常常很難相聚。

指導朗讀,注意要把他孤獨的感覺和他埋怨的語氣讀出來

大家來想一想,這一小節(jié)最后為什么要用省略號的呢?他可能還會想些什么?

他一直這樣埋怨下去了嗎?(一位學生讀第五小節(jié))

這是他似乎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他什么呢?

(說明他與常人不同,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想到這里,它不禁提筆,寫下了這名垂千古的佳句: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三、小結

蘇軾這一美好愿望通過月亮送給了弟弟,送給了親人,也送給了天下所有的人,這也是這首詩流傳至今的原因,也希望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音樂課但愿人長久教案篇二十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6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4、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5、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3、了解蘇軾,欣賞配樂詩《水調歌頭》。

4、讓學生接受經典詩詞的教育。

一、朗讀導入,簡介生平。

1、播放《水調歌頭》的錄音帶,小黑板出示《水調歌頭》全篇。

2、簡介蘇軾生平,并揭示課題。(板書:2但愿人長久)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自由練讀課文后的生字。

畫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理解詞義。

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師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詞語的讀音與記憶(小黑板出示)

品嘗、玩耍、埋怨、睡覺、吟誦、悲歡離合、屈指算來。

觀賞、但愿、寬慰、眼睜睜、隱藏、陰晴圓缺、躺在床上。

(2)學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探討

嬋娟、埋怨、皓月、吟誦、等。

(3)指名試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寫的是誰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詩歌誦讀比賽

1、學生準備,小組之間先進行交流,比比誰讀得好,并選一名代表出來準備參加班級比賽。

2、師生選好參賽人員和評委,準備比賽。

3、比賽正式開始,師和評委打分。

4、選出一名最佳讀手,關配樂朗誦詩。

四、作業(yè)

背誦《水調歌頭》,并描紅。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一、復習

1、指名背誦《水調歌頭》。

2、學生齊背《水調歌頭》。

二、細讀課文

1、觀察圖畫,學習第1到第4小節(jié)

師:我們觀察一幅圖畫,一般都要觀察哪些要素?(生: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師: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分別是什么?(師板書)

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交流。

師生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并完成1—4小節(jié)的朗讀與理解。

(a、重點理解“心緒不寧”和“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節(jié)朗讀的.歡迎與第4小節(jié)朗讀的憂愁。c、理解第四小節(jié)的后的省略號表示心里還有許多對月亮埋怨的話)

師板書:心緒不寧

師板書:埋怨

2、細讀5、6小節(jié),理解蘇軾心情的轉變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出示句子:想到這兒,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師:“想到這兒”指想到哪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師:“寬慰”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他豁達大度,熱愛人生)

師板書:寬慰

(3)師生一起背誦《水調歌頭》。

(4)再讀第5自然段。

用“~~~~~~~”畫出表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的句子。用“—————”畫出表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的句子。并進行朗讀。(女生讀原句,男生讀解釋句)

三、總結課文

1、說說本課表現(xiàn)了蘇軾的哪些情感?

蘇軾埋怨月亮是因為它在()時候變得這么()、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來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兒()一樣,他祝愿()常留人們心間,這樣雖然(),也能共同擁有()!

2、引導學生逐段理清敘述的順序,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1、背誦第4~6自然段。

2、抄寫書后詞語三遍。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603469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