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與他人分享我們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寫讀后感時可以對書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等進行批判性分析和評價。希望以下這些讀后感范文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和借鑒。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一
《東京審判》――國人必看。為什么?沖著它的名字,想著它的內(nèi)容,就足以讓我、讓很多國人涌現(xiàn)出一種莫名的憤恨和愛國的沖動。就在前半個小時,我還在電影院里默默的體會著這部電影?,F(xiàn)在,在剛回到家的第一時間,我沒有做任何事,只是打開電腦,開始記錄我的感受和思考。這是值得留下的記憶??傮w來說,這是一部讓我比較失望的作品。在看片花的時候,幾個主角義憤和激情的演說辭讓我對它非常的期盼。然而,在親身坐在電影院中用心感受的時候,整個過程卻只有一種木漂于水的輕浮感。明知道這些歷史足以讓人的心感到壓抑和刺痛,但是這些歷史的負重卻堵塞在咽喉處,缺少一種毀滅性的打擊力量,讓這些負重瞬間超重,或者甚至可以慢慢沉淀――然而,沒有?。。≌麄€過程中,感受不到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主義以及其伴隨的殺戮、血腥給人帶來的悲痛和憎恨,感受不到各國對歷史事件激辯的碰撞和爆破,感受不到罪惡受到懲罰以及和平得以彰顯的快感和激動??偠灾?,缺乏――震撼力。影片是從中國法官梅汝?h的角度作為切入點,將整個庭審過程中的一些節(jié)點作為重點,還穿插了中國記者和日本記者之間的戀情,某些日本人的覺悟,某些日本青年對戰(zhàn)爭的曲解、對中國的仇恨心態(tài)以及報復行為,日本老兵在戰(zhàn)爭后留下的陰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戰(zhàn)爭中響應國家號召被侮辱后的恐懼等等。印象比較深的重點情節(jié):一是庭審剛開始時梅汝?h對審判座次的據(jù)理力爭;一是兩醉酒日本人被美國司機開槍打死的情景;一是溥儀的'作證;一是美國法官對東條英機的盤問,以及東條英機最后死硬承認如果可能還會將侵略戰(zhàn)爭繼續(xù)進行的丑惡嘴臉;一是日本老板娘被子彈打死時的情景;最后是對死刑進行投票的情節(jié)。然而,讓我不太滿意的恰恰就是這些重點情節(jié)。這些情節(jié)并沒有深化和細膩,無法讓人將感情投入,甚至是我這個滿懷激憤、時刻準備投入情緒的觀眾都無法將感情沉淀下去。整個影片中其實時刻都存在爆發(fā)點,況且有劉松仁和曾江這兩個老牌的實力巨匠的存在,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無法將這些情緒表達出來。然而,不知是編劇的原因還是導演的原因,這些情緒激動的演員卻在闡述一些空洞的說辭,完全沒有力度。這就好像朝你打過來一個大拳頭,讓你顫抖,讓你恐懼,但是打到身上卻沒有想象得那么痛。不知道是否導演的角度太過客觀,卻又極力的想用情緒來煽動觀眾,以至于在影片的拍攝中產(chǎn)生一種情緒上的矛盾。整個影片中貫穿的真實的歷史膠片,以及不斷出現(xiàn)的字幕,使得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紀錄片。讓人有一種被人搔你癢癢但是又無法發(fā)笑的難受感覺。似想爆發(fā),卻如鯁在喉。上,上不去;下,下不來。還有一點也存在著失誤,那就是整個情緒的導線都是集中在中國法官身上。中國法官力爭座次問題,中國法官說服大家贊同死刑,似乎整個的審判都是中國人在主導,都是中國人在利用大多數(shù)的權(quán)力來對日本進行鎮(zhèn)壓和報復。這樣容易誤導觀念,誤導情緒。在演員方面:首先,溥儀的出場應該是一個爆發(fā)點。在這個情節(jié)上,應該是讓溥儀用平靜而樸實的語氣訴說讓別人氣憤和窩心的事實,但是溥儀的表現(xiàn)更像是在做秀,有很著跡的偽君子的圓滑和無賴;其次,“小偷”和尚的回憶,情緒激憤是對的,但是他回憶的內(nèi)容還無法讓別人感受到切身的疼痛和顫栗,應該換個內(nèi)容并且繼續(xù)細膩;再次,美國律師對東條英機的盤問是很不錯的一個部分,有情緒也有內(nèi)容;還有就是那個日本辯護律師,讓他的辯護詞更為卑鄙和狡猾一點,也許效果會更好……類似的小角色還有很多,但是都有一個總體上的毛病――沒有細膩和深化,只是粗線條的描繪和表演者的沖動肯定是無法讓人有情感上的共鳴。不過,這些的表演者實力還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朱孝天在演技上有些欠缺之外,其他人,包括小角色的表現(xiàn)都比較到位。而且,這些演員從外形到氣質(zhì)和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比較符合,在選角上沒有太大的參差,可以表揚。從始至終我都是懷揣著一種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東京審判》!《東京審判》的結(jié)尾在我看來像是點球大戰(zhàn),誰也不知道11名法官會不會把球踢“飛”;更像是兩個人的pk,只不過pk對象是“同意死刑”和“反對死刑”!而最后的投票結(jié)果也是非常驚心動迫的:6比5,微弱票數(shù)決定對甲級戰(zhàn)犯處于死刑。我們不知道來自民主國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誰,代表中國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梅汝h法官也不知道。對于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策劃者、組織者理應處于絞刑,但是我們不能說那5位法官沒有仁義道德,因為他們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他們代表了自己國家在這個戰(zhàn)爭上的立場和利益。我想到了最近比較流行的“殺人”游戲,甲是警察,夜里已經(jīng)驗過乙是匪徒。投票的時候,甲“跳警”,指出乙是匪徒,說服平民把匪徒乙投出局,但是乙硬死不承認,平民則持有自己的觀點。在東京審判中,梅汝h先生顯然扮演了警察的角色,東條英機等日本戰(zhàn)犯是匪徒,另外10名法官則扮演平民角色。東條英機他們的罪行很明顯,就像在“殺人”游戲中,警察已經(jīng)驗過他們的身份,就是匪徒,但是法官問訊時,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戰(zhàn)犯卻異口同聲說道“我無罪”,這是無視國際法律、無視人道主義的軍國主義表現(xiàn)。在審判過程中,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說,“我們出于同情和友誼”,“我們是熱愛和平的日本人”,“我們是自衛(wèi)戰(zhàn)爭,不違反國際法的戰(zhàn)爭”,“日本沒有侵略滿洲的任何行為”。
最讓人氣氛的是,東條英機居然說道,“不管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正確的,我們還會繼續(xù)發(fā)動戰(zhàn)爭”,每一個中國人聽了這句話后,只會更加激起對日本人的仇恨和對東條英機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們的國民直到今天為什么還擁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緒。中國人沒有錯,我們的反日情緒全部是日本人帶來的。當然,我個人是反對激進的愛國主義的!
東京審判也出現(xiàn)了搞笑的情景,也是處在審判的結(jié)尾量刑時,到底是否對甲級戰(zhàn)犯處于死刑,本來是法律問題,居然討論到文明與宗教的問題,討論佛的問題,這更說明了11名法官內(nèi)心的利益沖突。還好,最后還是同意對東條英機等甲級戰(zhàn)犯處于死刑。雖然,這個結(jié)果來得太漫長太驚心。東京審判歷時兩年多,經(jīng)過817次庭審,終告結(jié)束!這部電影的基調(diào)總體來說是嚴肅、低調(diào)、充滿仇恨的,但是影片中的小酒館卻洋溢著一種歡快、和諧的氣氛,熱情的老板娘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里,各國的法官喝酒、聊天、唱歌、跳舞,完全沒有遠東國際法庭里的英森和冷淡。但是,這個歡快的小酒館也沒能堅持在最后,因為一個狂熱的日本愛國分子的不理智行為,扼殺了這片凈土。悲哀!
我還想談《東京審判》的導演高群書,這部電影是他負債500萬拍攝的。我不敢用“拷問某些國人的良知”這樣的字眼,我覺得自己沒資格。我只是以一個電影愛好者的身份置疑中國的電影投資者和同情高導演的悲劇。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二
看完《東京審判》之后我的心情格外沉重,那么多無辜的百姓在這次慘無人道的戰(zhàn)爭中離去,無數(shù)官兵犧牲在了抗日前線的戰(zhàn)場上。對于當下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的幸福生活。
年輕的我們有大把的時光可以學習豐富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通過多種的渠道去開闊自我的眼界,提升個人的修養(yǎng),從而完善自身。經(jīng)過學習的階段,把所學用實際的方式回報給父母,回饋給社會,盡自己綿薄的力量推動我們的祖國有一個更好的發(fā)展。
歷史已經(jīng)存在,我們不該忘記那段慘痛的過去,但也不應該心存仇恨。對于日本民族好的部分,應該學習和借鑒。學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展現(xiàn)屬于中國的大國風采。但包容并不代表懦弱,對于日本政府現(xiàn)在的有些行為,以明顯存在不恰當?shù)呐e動和行為,我們應該堅定的站出來,用正義的方式,維護祖國的尊嚴。
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要勿忘國恥,奮發(fā)圖強,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報效我們的祖國。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三
《東京審判》,一部極具教育意義,能燃燒每個中國人的愛國情懷的電影。每次看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它是對我們心靈的一次洗禮。本周二在輔導員的組織下,我們再次觀看了這部經(jīng)典的電影,心情激動而且很久都不能平復,深刻體會到民族尊嚴,民族地位的重要。
《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由中、美、英、蘇、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個國家組成的遠東軍事法庭對日本28名甲級戰(zhàn)犯進行審判。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持續(xù)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jié),歷時兩年零七個月,共開庭880次,審判記錄共48412頁,有419人出庭作證,有779人書面作證,受理證據(jù)4300余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zhàn)犯送上絞刑架。
這部戲的很多鏡頭都讓我難以忘懷。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開頭,是因為法官的座次問題,梅汝敖堅持一定要按日本簽定投降書的順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為這關(guān)乎中國的尊嚴,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堅持,這是一個中國法官的堅持,錚錚鐵骨,義正詞嚴,最終,法庭長只能對梅汝敖說:youwin??。還有一段對話讓我印象很深:“中國會因為有你這樣的斗士而自豪!”“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這短短的兩句話讓我震撼,它表達了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讓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法官而感動。
記住這場戰(zhàn)爭,更要記住這場審判。記住這場戰(zhàn)爭,讓我們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我們的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值得我們永遠尊敬。同時,我們更應該明白,和平的重要性。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社會的主題,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能做的就是,銘記歷史,并用自己的行動去維護世界的和平,我們期待和平,拒絕一切暴力的戰(zhàn)爭,戰(zhàn)爭只能讓我們的生活動蕩,民不聊生,只有和平我們的國家才能蓬勃的發(fā)展。
記住這場審判,他讓我們懂得了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才有在世界舞臺的話語權(quán),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強大,我們在世界上的地位才能提升,作為每一個中國人,我們有義務在任何場合維護我們的國家榮譽,爭取國家的利益,不讓我們的祖國蒙羞,我們的國家正在蓬勃地發(fā)展,我以我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歷史已經(jīng)過去,未來的歷史由我們創(chuàng)造,作為中國人,我們要勿忘國恥,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看完電影,我想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是清醒的認識現(xiàn)時的中日關(guān)系,就現(xiàn)在的情況而言,我對日本還是很氣憤的。大家都說中日非得再干一仗不可,而我想說的是,能和平解決的,還是少動干戈的好,畢竟戰(zhàn)爭是罪惡的,如果我們因某種原因不得不與之一戰(zhàn),那就在經(jīng)濟上,政治上,轟轟烈烈的來一場,決不能讓日本有招搖的治本和機會。
作為當代大學生,當以振興國家為己任,不論將來從事何種職業(yè),也不論身在何處,都應時時關(guān)心國家命運,只要國家需要,就一定挺身而出,為國奮斗!
《東京審判》告訴我們的不僅是對戰(zhàn)犯審判的榮耀,更是對我們后人的警示,因為如果他們有機會,他們還會再來,我們要時刻準備著“戰(zhàn)斗”。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四
偶然的機會,觀看了老師在課堂上放的電影《東京審判》,讓我對這部影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下,我又把整部電影完整的看了一遍??梢哉f,我是含著熱淚看完這部影片的。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zhàn)犯的情況,是中國人用自己的尊嚴捍衛(wèi)國家權(quán)益的故事。影片的開始,梅博士因為審判時的排座問題與韋勃發(fā)生了爭執(zhí),座位的問題看似是個簡單的問題,但里面的關(guān)系很復雜,當時中國作為一個戰(zhàn)勝國,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座位被排到了第三位,而梅博士用自己的堅持,為祖國贏得了應有的權(quán)益,同時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在影片中能夠可以看出,日本人并不認為自己是被中國打敗的,所以并不服中國人,他們認為自己是被美國打敗的,所以對美國和對中國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日本是一個崇尚武士道的國家,在他們看來只有勝者才能贏得他人尊重。直至今日,他們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關(guān)于現(xiàn)在的我們?nèi)绾螌Υ毡镜膯栴}上,我想說人民是無辜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戰(zhàn)爭是日本的執(zhí)政者挑起的,而普通的人民則是受到政府的蠱惑,據(jù)說當時日本政府鼓勵本地青年參軍的時候,并沒有說明實情,導致有好多日本青年來到中國,看到打死殺戮的時候,導致了精神奔潰。我們應該理性的對待中日問題,對于主權(quán)問題,關(guān)于國家尊嚴的問題,一定要態(tài)度強硬,但在其他的方面,一定要靈活處理。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五
從始至終我都是懷揣著一種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東京審判》!《東京審判》的結(jié)尾在我看來像是點球大戰(zhàn),誰也不知道11名法官會不會把球踢“飛”;更像是兩個人的`pk,只不過pk對象是“同意死刑”和“反對死刑”!而最后的投票結(jié)果也是非常驚心動迫的:6比5,微弱票數(shù)決定對甲級戰(zhàn)犯處于死刑。
我們不知道來自民主國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誰,代表中國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梅汝璈法官也不知道。對于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策劃者、組織者理應處于絞刑,但是我們不能說那5位法官沒有仁義道德,因為他們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他們代表了自己國家在這個戰(zhàn)爭上的立場和利益。
在東京審判中,梅汝璈先生,東條英機等日本戰(zhàn)犯,另外10名法官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梅汝璈扮演警察角色,東條英機他們的罪行很明顯,像是警察已經(jīng)驗過他們的身份,就是匪徒,但是法官問訊時,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戰(zhàn)犯卻異口同聲說道“我無罪”,這是無視國際法律、無視人道主義的軍國主義表現(xiàn)。在審判過程中,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說,“我們出于同情和友誼”,“我們是熱愛和平的日本人”,“我們是自衛(wèi)戰(zhàn)爭,不違反國際法的戰(zhàn)爭”,“日本沒有侵略滿洲的任何行為”。
最讓人氣氛的是,東條英機居然說道,“不管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正確的,我們還會繼續(xù)發(fā)動戰(zhàn)爭”,每一個中國人聽了這句話后,只會更加激起對日本人的仇恨和對東條英機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們的國民直到今天為什么還擁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緒。中國人沒有錯,我們的反日情緒全部是日本人帶來的。
東京審判也出現(xiàn)了搞笑的情景,也是處在審判的結(jié)尾量刑時,到底是否對甲級戰(zhàn)犯處于死刑,本來是法律問題,居然討論到文明與宗教的問題,討論佛的問題,這更說明了11名法官內(nèi)心的利益沖突。
還好,最后還是同意對東條英機等甲級戰(zhàn)犯處于死刑。雖然,這個結(jié)果來得太漫長太驚心。
東京審判歷時兩年多,經(jīng)過817次庭審,終告結(jié)束!
這部電影的基調(diào)總體來說是嚴肅、低調(diào)、充滿仇恨的,但是影片中的小酒館卻洋溢著一種歡快、和諧的氣氛,熱情的老板娘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里,各國的法官喝酒、聊天、唱歌、跳舞,完全沒有遠東國際法庭里的英森和冷淡。但是,這個歡快的小酒館也沒能堅持在最后,因為一個狂熱的日本愛國分子的不理智行為,扼殺了這片凈土。悲哀!
《東京審判》的導演高群書,他負債500萬拍攝了著部電影。我不敢用“拷問某些國人的良知”這樣的字眼,我覺得自己沒資格。我只是以一名當代大學生的身份置疑中國的電影投資者和同情高導演的悲劇。
當我看完影片后,我覺得高導演的500萬是可以賺回來的,因為每一個愛國的人都應該區(qū)看一看《東京審判》!
眼視光學院醫(yī)院黨總支(學生)第一黨支部 王若潔
在《夢回金沙》這部電影里,劇中的男主角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經(jīng)過在金沙古國里一次特別大的災難后,成長為了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孩子。
電影中,美麗的金沙古國有一片片的樹林,而且每一棵都是參天大樹。林中有著喳喳叫的小鳥,還有著清澈見底的湖水和小溪??梢杂靡痪湓~句來形容這美麗的風景:“水似眼波橫,山似眉峰聚?!?/p>
看完這部影片,我對金沙古國的一個極大問題終于問了出來:“曾經(jīng)如此輝煌的金沙古國是怎樣滅亡的?”我問媽媽,媽媽說:“我也不太清楚,這樣吧,我們明天去金沙遺址看看吧!”
第二天,在金沙遺址里,我還是沒有找到完整的答案。但我了解了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金沙古國里最有名的金“太陽神鳥”、“金面具”……我還看見了影片中男主角脖子上帶的玉璋!
看了這些以后,我還想多了解在我家鄉(xiāng)四川的一些其他的歷史文化,媽媽就帶著我“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在都江堰,我親眼看到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偉大的水利工程;在青城山,體會了古人說的“青城天下幽”。
了解了這么多的歷史文化,我覺得我的家鄉(xiāng)——四川,真的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我覺得我生在四川真驕傲!
張一果
——生命只有一次
今天,我看了一段真實錄像。
他主要講了許多車禍而引起受傷,死亡。還說了車禍五大殺手。酒后、疲憊、超速、超載、追尾駕車。車禍實實在我們身邊。其中有個故事是講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在3歲時,過馬路被車壓了,兩條腿沒了,現(xiàn)在只有靠籃球幫她“走路”。她是多么渴望,可以像其他同年齡一樣,可以正常走路,可以背著書包去上學……可她現(xiàn)在只能看其她小朋友去學校。所以她向所有開車的叔叔阿姨說:“請你們一定要小心開車”。
我看完一個個故事,我鼻子一酸,眼淚快要掉下來了,車禍真可怕。讓我不由地想起一件事。那一次,我在車站等車,正在這時,一個約70歲的老人過馬路被一輛沒“長眼”的大卡車撞傷。我看了緊張極了。開車的叔叔臉也嚇白。旁邊的人看了馬上把老人送醫(yī)院。
我想:現(xiàn)在車子越來越多,車禍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我在這里跟所有的駕車司機說:“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六
1945年3月8日在日本東京的大審判無疑是中國這么多場戰(zhàn)爭中的一次大勝利.對于日本的28名甲級重犯的判決無疑是對死去的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的交代.
對于這次世界的大審判.是全世界的名眾都在關(guān)注的,為的是給中國千萬在戰(zhàn)爭中死去和受盡折磨的人一個交代,為了給這么多年一直受欺壓的中國人名的交代.世界上所有人都在關(guān)注這場審判,關(guān)注這場關(guān)乎世界和平的審判.
日本人丑惡的嘴臉直到審判的時候還是那樣的另人做嘔,面對死去的這么多無辜的生命卻始終無動于衷.始終無恥的說著自己無罪.盡管東條英機一直都在“掩護”日本的天皇,極力不肯承認日本有罪。但是真理永遠都是壓倒邪惡的,經(jīng)過重重證據(jù)最終證明東條英機是戰(zhàn)爭主謀之一。在審判期間,一個神秘證人突然出現(xiàn)了,他就是戰(zhàn)時日本陸軍中將、1942年退出現(xiàn)役的陸軍省兵務局原局長田中隆吉。
他作證說,張作霖之死,是當時關(guān)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計劃并實施的,進行這場爆炸的是當時從朝鮮來到沈陽的京城工兵第二十連隊的部分官兵,共用了200個方形炸彈。而他就日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策劃成立“偽滿洲國”等繼續(xù)作證,并當庭指認了主謀,“九一八事變”發(fā)生真相也隨之揭開。隨后清朝最后一個皇帝賻儀的出現(xiàn)將審判推向了高潮。
無論日本人在怎么辯論,他們無恥的.侵略中國的罪行是不可原諒的,世界上所有的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是一致的,不管怎么樣著場審判都將是中國的贏。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七
《東京審判》表現(xiàn)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zhàn)犯的情況,是中國人在國際舞臺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衛(wèi)自己尊嚴的故事。當時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整個法庭不贊成死刑的人居然占多數(shù)。以梅汝璈(劉松仁飾)為首的中國法官,卻最終將東條英機等戰(zhàn)爭罪犯送上絞刑架。
東京審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反法西斯同盟國,對在日本政府策劃、準備、發(fā)動和實施侵略戰(zhàn)爭中起過重要作用、擔負主要責任的人物,進行的國際軍事審判。東京審判對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性質(zhì)的認定和對戰(zhàn)犯戰(zhàn)爭責任的追究與判決,符合國際公約和國際法準則,符合世界各國和人民的利益,符合人類對和平與正義的追求。
東京審判從法庭憲章的起草與公布、法庭的組成、對戰(zhàn)犯的審判,直到認定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zhàn)爭的性質(zhì)和對主要戰(zhàn)爭罪犯的懲治,都具有不可辯駁的法理依據(jù)。在兩年七個月的審理過程中,盟國并沒有以戰(zhàn)勝國的姿態(tài)對戰(zhàn)爭罪犯以主觀、武斷的判決,而是以國際法為根據(jù),在大量的人證、物證的基礎(chǔ)上,在給予戰(zhàn)犯以充分的自我辯論的基礎(chǔ)上而作出的法律判決?!斑@一點已經(jīng)得到世界的公認。”符合國際法要求。
東京審判不僅從法律的角度認定了日本發(fā)動的對中國、東南亞和美英等國戰(zhàn)爭的侵略性和非正義性,而且通過審判日本主要戰(zhàn)犯,公開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戰(zhàn)爭暴行,尤其是侵華14年間在中國所犯下的罪行。在法庭上,戰(zhàn)時日本曾嚴密封鎖的“南京大屠殺”等駭人聽聞的戰(zhàn)爭罪行被揭露,為審判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也為歷史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從法律角度看,東京審判和紐倫堡審判一樣,對于制止侵略戰(zhàn)爭、保護正義力量、倡導世界和平、促使用戰(zhàn)爭以外的方式解決爭端等起到了積極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東京審判向全世界宣告,策劃、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是違反國際法的犯罪行為,參與戰(zhàn)爭犯罪的人,要對侵略戰(zhàn)爭負責。
然而東京審判仍舊是是一場嚴肅、正義的審判,它懲罰了戰(zhàn)爭罪犯,維護了國際法的尊嚴,為人類和平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946年1月19日,經(jīng)盟國授權(quán),駐日盟軍最高統(tǒng)帥麥克阿瑟頒布了《特別通告》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宣布在東京正式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zhàn)犯進行審判。
1946年4月2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等28名甲級戰(zhàn)犯正式起訴。5月3日,法庭召開第一次公開會議,開始審理東條英機等戰(zhàn)犯的罪行。3日至4日,首席檢察官宣讀42頁的起訴書,歷數(shù)了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戰(zhàn)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等。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3日開始,到1948年11月12日結(jié)束,前后持續(xù)兩年多,共開庭818次,有419名證人出庭作證,受理證據(jù)4336份,英文審判記錄48412頁。從1948年11月4日起宣讀長達1231頁的判決書,到12日才讀完。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最終判處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zhàn)犯絞刑,木戶幸一等16名甲級戰(zhàn)犯無期徒刑,2名甲級戰(zhàn)犯分別被判處20年和7年有期徒刑。另外3名甲級戰(zhàn)犯,一名因患精神病中止審判,另外兩名因在審判期間死亡免于追究。1948年12月23日凌晨,東條英機等7名戰(zhàn)犯被絞死在東京巢鴨監(jiān)獄的死刑架上。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八
如果以前你問我東條英機是誰,我只能回答一句:“一個侵略我國的日本人。”至于怎么侵略腦海中僅是些“三光”的畫面,至于“南京大屠殺”之類的事件的細節(jié)究竟是什么,只有模糊的片段記憶。
如果你以前問我靖國神社里究竟放著什么靈位,我只能回答是那些二戰(zhàn)的甲級戰(zhàn)犯,可那些戰(zhàn)犯們究竟做了些什么,真的了解甚少。
——但看了電影《東京審判》后,它帶給我的無法破除的沉默之外更有內(nèi)心綿綿不絕的真實感動!
鏡頭一
當一名中國證人在證人席上描述三位大師僧人如何死在日本人刀下的時候,心里泛出對日本人變態(tài)心理的蔑視,他們所做出的一切行為都是非人類的舉動,總是在別國的國土上為自己國家抹黑!而當被逼急了的證人進入瘋狂狀態(tài)大罵臟話時,法庭里一片嘩然,畫面外的我們也是如此。但在驚訝的同時,心里也在偷偷叫好,那個日本律師該罵——我們一旦被踐踏尊嚴,必定也會讓你體無完膚!
鏡頭二
冰冷的子彈穿過正夫的胸膛的時候,雖然他死了,但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勇敢的人。他是個日本軍人,但有幸的是他繼承了日本的騎士精神,他能明辨——他倒下的那一刻我不得不為這個善良的人沉哀。當無情的子彈穿過日本記者芳子的身體時,無辜的生命走向盡頭那瞬間似是一種贖罪,悲壯中他也是一個漸漸覺悟的人,凄美中愛情與國界所產(chǎn)生的分歧也因為她的死會煙消云散吧。
鏡頭三
全場肅靜之時,等待最終判決。甲級戰(zhàn)犯最終被判為死刑時,中國法官自豪的眼神,中國檢察官安慰的微笑,一切都釋然了——我們則用掌聲表達了自我內(nèi)心的愉悅,似乎此時尊嚴比一切都重要,和平和正義亦是如此!我們贏了,我們用事實占領(lǐng)了正義的山峰,身為中國人的驕傲在這一刻被他徹底挖掘。
片后,獨自走在大道上,腦海中閃過的盡是《東京審判》的畫面,讓我進入一個思考的境界,更進入了一個自豪的境界——即使我沉默了,內(nèi)心依然堅定!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九
東京審判,一九四六年五月三日到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二日,長達兩年多的國際審判。而今年,這件歷史事件再一次的引發(fā)了熱潮,就是因為這部電影《東京審判》。而在本周五,我們學校組織全體師生一起去人民會堂觀看《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盟國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zhàn)犯進行審判的那段歷史。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持續(xù)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jié),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zhàn)犯送上絞刑架。
這部戲的很多鏡頭都讓我難以忘懷。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開頭,是因為法官的座次問題,梅汝敖堅持一定要按日本簽定投降書的順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為這關(guān)乎中國的尊嚴,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堅持,這是一個中國法官的堅持,錚錚鐵骨,義正詞嚴,最終,法庭長只能對梅汝敖說:you win……。還有一段對話讓我印象很深:
“中國會因為有你這樣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這短短的兩句話讓我震撼,它表達了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讓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法官而感動。
第二次讓我震撼的是當進入判決階段時,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和一句極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來”,濃重的壓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熒屏,一個砰然摔碎的水杯,一個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講話,緊揪住了我的心。盡管早已經(jīng)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 “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經(jīng)開始發(fā)涼了,失望,不,絕望已經(jīng)開始浮現(xiàn)于眼前,11個法官如果按這個頻率出現(xiàn),中國將沒有任何的機會,“yes”“yes”“yes”“yes”,my god!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有一刻我會喜歡英語。漫天的烏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別提多敞亮了,真有撥云見日,花開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贏得了勝利,他用對戰(zhàn)爭犯的正確判處,告慰了了百萬被屠殺的中國國民的亡魂。
這部電影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家恨,真實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論戰(zhàn)的撼人心魄。身體里流著中國鮮血的我,絕不會忘記。就像英達說的那樣:“人家都沒有忘記我們就更不能忘記了?!边@部片值得我們銘記心頭,一次次的觀看。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十
看完東京審判后,有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這些畫面也讓我感受到了很多。
首先就是俗話說得“弱國無外交”,在影片的前半段是安排各國法官的的座位,我們中國被安排到第三的位置,就是說在美國和英國的位置后面,中國的法官沒有同意,他覺得應該按照日本簽訂投降書的順序排座位,但是他的觀點遭到反對,最后還是在中國法官以退出審判來作為反抗的條件,中國才得到了應有的位置,想想如果不是當時中國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的的弱小,我們怎么會雖有著戰(zhàn)勝國的身份,卻沒有得到戰(zhàn)勝國應有的待遇呢!如果當時中國的法官就這樣認了第三的位置而把第二的位置留給當時在二戰(zhàn)中并沒怎么做出大的貢獻的英國,那么當時那么重視這場審判的中國國內(nèi)該是怎樣的悲痛呀。
還有就是日本有些戰(zhàn)犯根本不承認他們的罪行,但在證據(jù)面前他們不得不低頭的畫面,當時真的是大快人心呀!
當然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們對南京大屠殺的審判,當看到那些證人在法庭上訴說著他們的所見到的事情,所遭遇到的傷害,當那個長達100多分鐘的珍貴的膠片見證著在那場大屠殺里的殘暴時,我的心是悲痛的,怎么會有那么殘忍的人,他們簡直就不是人,是惡魔呀!
最后那些日本侵略者得到了他們應有的懲罰,我覺得就像本片的主人公說的那樣“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牢牢記住這段屈辱,然后振興中華。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十一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為《東京審判》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6年11國法官奔赴日本,審判28名日本戰(zhàn)犯的事,演繹了一個傳奇的法庭故事。
這部影片很多情節(jié)都讓我難以忘懷。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的開頭。中國法官梅汝璈堅持要按日本投降書的順序來安排座次。在他的堅持下,法庭長只好調(diào)換了座位順序,梅汝璈用他的行動維護了中國人的尊嚴。我也對梅汝璈博士的愛國情懷感到由衷敬仰。
第二個鏡頭是小酒館老板娘正在悅耳的歌聲中翩然起舞,一臉陶醉的神情,不料卻突然被一顆子彈打中,突如其來的橫禍讓老板娘難以置信,直到死前還是一副驚訝恐懼的表情??磥?,日本發(fā)起的戰(zhàn)爭也給自己的國民帶了莫大的傷害。真可謂是“自作孽不可活”。
最后一個片段就是進入判決階段時,那小小的投票箱以及箱中的票數(shù),與法庭長宣布的結(jié)果,都讓人十分揪心。雖然我早就知道結(jié)果,但仍然很緊張。投票最終結(jié)果是六比五,險勝,法庭用戰(zhàn)犯的極刑給千百萬被日本侵略者欺凌殺害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少許慰籍。
一個本應寧靜、浪漫、祥和幸福的文明古國,卻因為日本的侵略,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刺眼的太陽旗下,萬人坑、大屠殺,多少中國人慘死在他們手下!我想,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應該把這段歷史銘記在心,更應該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像影片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一樣,用自己的力量去捍衛(wèi)祖國的領(lǐng)土,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十二
被稱為“每個中國人必看的一部電影”的《東京審判》,自從9月1日公映以來,口碑持續(xù)走高?;蛟S這部110分鐘的電影代替不了當年攝取的那些真實的畫面,或許不能完全詮釋那場長達兩年的世界審判,但由于它所敘述的史實和演員們出色的表演,《東京審判》不失為一部不錯的歷史大片。
我真的覺得不僅僅是每個中國人都就應去看,去受教育,全世界的人都就應去看。就像主人公說的:“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边@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以審判二戰(zhàn)的日本戰(zhàn)犯為題材的《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等11個國家的法官對28名甲級戰(zhàn)犯長達2年的審判過程。影片的結(jié)尾,各國法官在量刑問題上產(chǎn)生很大分歧,中國法官梅汝h從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戰(zhàn)犯大肆掠奪中國資源以及違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決定是否執(zhí)行死刑時,終以6比5的票數(shù)將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7名甲級戰(zhàn)犯送上了絞刑架。
《東京審判》無論就故事的流暢度和劇本的結(jié)構(gòu)來講,都十分精妙,而它對日本人的刻畫也遵循了客觀、人性化的描述,沒有順著偏激的民族主義的觀念走向一味泄憤的地步。這部電影在歷史的厚重感背后讓人看到了更多人性。
有這么一個場景個性震撼人心:在一個小酒館,當美麗的老板娘輕輕哼著日本民歌,帶著對戰(zhàn)后的憧憬,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帶著她天性中的純良翩然起舞時,一顆不知從何而來的子彈射穿了她的身體,她于是那樣倒下去,燦爛的笑容還未來得及綻放便萎謝了,春花在戰(zhàn)爭所帶來的陰郁中隨風飄零,她那樣倒下去了,滿地的鮮血,她的眼中還有不甘,還有迷惑。這些,真實而客觀,戰(zhàn)爭不僅僅害了中國人,同樣也對他們的本國人民造成了莫大的傷害。所以這一場審判就更為重要。要向那些罪人們討回血債的不僅僅是中國人,他們更就應向自己的國人有一個交代。在這場審判中,我們不僅僅要懲罰戰(zhàn)犯,我們更應借此敲響警鐘,要遠離戰(zhàn)爭,珍視和平。
當看到影片中那些個甲級戰(zhàn)犯在審判臺前仍然不可一世,神態(tài)傲人,堅決不肯承認自己犯下的罪行,承認自己有罪時,我真的無比憤懣。聯(lián)想到這天的日本,大搖大擺地參拜靖國神社,公然修改歷史教科書,右翼勢力活動猖狂,不難想見,他們雖已被國際法庭繩之以法,然而他們的陰魂依然不散。日本政府對待歷史的態(tài)度仍然讓人心寒,也許,如果可能,他們就應看看這部影片。
看了電影《東京審判》,好像給我們喝了一杯烈酒,燃燒起我們的愛國之心,又像給我們打了一針清醒劑,促使我們對法西斯陰魂永遠持續(xù)清醒頭腦。我想,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對于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行徑有了更直觀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體會這天的來之不易。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個性是沒有經(jīng)歷過這段歷史的青少年們。
我相信,很多人看《東京審判》時,一眼就認出了明星朱孝天,卻不明白那些坐在被告席上的是誰。這天的“棟梁”們對明星的了解遠遠多于歷史。我們真的需要這樣一部電影。我們很多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距離戰(zhàn)爭的硝煙已經(jīng)太過久遠,對戰(zhàn)爭的了解少得可憐。除了我們自身的原因,恐怕還因為我們的社會對戰(zhàn)爭的宣傳不夠——我不是說要宣揚戰(zhàn)爭鼓動戰(zhàn)爭,而是指應當透過媒體使人們更了解戰(zhàn)爭。
記住這些名字吧:東條英機,日本法西斯魁首,內(nèi)閣首相,陸軍大臣,陸軍大將;板垣征四郎,陸軍大臣,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陸軍大將;土肥原賢二,策劃和組織“九一八”事變的主犯,陸軍大將;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殺罪魁禍首,華中方面軍司令,陸軍大將;廣田弘毅,侵華戰(zhàn)爭主謀之一,內(nèi)閣首相;木村兵太郎,關(guān)東軍參謀長,緬甸方面軍司令官,陸軍大將;武滕章,南京大屠殺主犯,華中方面軍副參謀長,陸軍中將。這是我們就應牢記的名字,不是因為他們“流芳百世”,而是為了記住戰(zhàn)爭,那些苦難與恥辱。
為了忘卻的紀念,為了那些死難者,為了那些為中國之崛起而奮斗的人,向那段歷史肅穆,向那些偉大的中國人致敬,向《東京審判》劇組的所有人獻上我最深的敬意!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十三
高群書執(zhí)導的《東京審判》終于“震撼開庭”。電影選擇在九一八事變75周年前夕震撼上映。這是一次隆重而莊嚴的紀念儀式,這更是電影人希望籍由《東京審判》向世界傳達出的正義正氣的力量。
電影分兩條線索交叉進行敘述,主線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現(xiàn)場,中國記者參與的一個普通日本家庭內(nèi)部的變化沖突為副線。這樣雙線并進的設置,是對電影本體以及觀眾市場等諸多方面因素綜合考量的選擇。從影片來看,法庭論辯這條線上的戲做的最為出彩,這也正是片名之所以為《東京審判》的原因。導演力求把當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過程情況真實的呈現(xiàn)出來。對照當年的真實影像資料,電影《東京審判》對史實的還原努力做到了極致。燈光,服裝,置景十分細致,幾乎是對史實的復制。主要演員方面,除了外形上和歷史人物的相似以外,在表演上都抓住了各自角色的性格特點,表演十分到位。香港資深演員劉松仁,曾江、曾志偉的全情投入,使得梅汝璈、向哲浚、山口正夫這三個人物華彩異常,飾演倪征燠的英達在法庭論辯那場戲也是全片的一個高潮。
《東京審判》這類反映重大歷史題材的影片,在力求真實客觀的出發(fā)點上面臨的問題正是影片內(nèi)部關(guān)系上的把握。怎樣反映這段歷史才能保持一個公正客觀的視點,既不陷入過分激進的民粹主義又不至于失去力度轉(zhuǎn)而落入泛人本主義?日本家庭線索的重要性在這里體現(xiàn)了出來。正是因為這條線索,戰(zhàn)爭帶來的傷害得以從一個個普通人的視角娓娓道來,將飽受戰(zhàn)爭摧殘下民族間,人與人之間一種極其微妙而又異常復雜的利益情感碰撞,真實地呈現(xiàn)出來。人類是戰(zhàn)爭的殉葬品,不論戰(zhàn)爭最終結(jié)果如何,人類永遠都是輸家。曾志偉、林熙蕾、朱孝天和謝軍豪承擔起了影片副線的主要發(fā)展。導演努力使影片達成思想性、藝術(shù)性和觀賞性三者的統(tǒng)一,啟用港臺偶像明星的陣容增強《東京審判》電影的可看性,讓生活戲中的人物鮮活起來。副線生活感情戲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法庭激烈論辯可能產(chǎn)生的視覺審美上的壓迫感,法庭論辯和生活戲兩條線齊頭并進,時而相互穿插,正面的宏大的力量與細膩的情感相互交織,同時賦予影片以明晰的節(jié)奏感。
法庭戲采用比較難處理的群戲方式來表現(xiàn),影片讓人印象深刻之處恰在于法庭戲上的論辯部分。影片賦予被審判的日本戰(zhàn)犯以同等的話語權(quán),讓歷史以其自身來呈現(xiàn)真實。當百般抵賴滔天罪行的東條英機被問及,如果再有一次那樣的機會是否會再次發(fā)動戰(zhàn)爭時,東條英機那冷漠卻異??隙ǖ摹笆?!” 極具諷刺意味地讓之前戰(zhàn)犯們的狡辯不攻自破。戰(zhàn)爭,是伴隨著整個人類歷史的殘酷與悲哀。它的產(chǎn)生和爆發(fā)離不開人,或許正是人類參與戰(zhàn)爭本身注定了戰(zhàn)爭的悲劇性,這是全人類的悲劇,因為戰(zhàn)爭帶給人類的永遠都不僅僅是肉體的創(chuàng)傷,容易被忽視的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往往帶著深遠的陣痛悄悄潛伏于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稏|京審判》沒有選擇宏大的場面去表現(xiàn)戰(zhàn)爭中的沖突,而是選擇了從細部著手,讓歷史的真相在一一確鑿的話語下被客觀呈現(xiàn)出來,這種客觀沉著的冷靜方式所帶來的震撼效果卻遠勝于聲嘶力竭式的討伐。日本戰(zhàn)犯們的罪行以及思想深處根深蒂固的軍國主義罪惡在自己的話語辯白前,在歷史的真相面前無所遁形。
60年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那場世紀審判,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國際秩序中行使自己的權(quán)利,用法律的武器“手刃”了一批戰(zhàn)爭禍首。正如《東京審判》里梅汝璈以杯子和水來比喻人類和文明——人之不復存在,文明將焉附兮!梅汝璈曾經(jīng)這樣說:“如果不能處死戰(zhàn)犯,則我以死謝國人!”正因為梅汝璈的智慧和堅持,日本戰(zhàn)犯最終為了滔天的罪行,為了戰(zhàn)爭中無數(shù)的殉難者們,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懲罰永遠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是希冀由東京審判對日本甲級戰(zhàn)犯最終處以死刑判決所帶來的對戰(zhàn)爭罪惡的一種震懾。正如導演高群書在導演闡述中所說,“我們將通過遠東國際審判事件中以中國法官梅汝璈為代表的一組群像的行為和情感變化,著力于表現(xiàn)堅持法律公正,堅持懲罪揚善,堅持民族大義的寬廣胸襟,著力刻畫戰(zhàn)爭對人,對社會的影響,對個人情感的沖擊和重建?!?/p>
時至今日,國際社會上不和諧之聲時有發(fā)出,《東京審判》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60年后的今天,在九一八事變75周年的今天,向世界再一次傳達出是一種浩然長存于天地的正義的力量!傳遞了人類從心底深處發(fā)出的追求正義與和平的呼喊!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十四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是不可忽視的篇章。1946年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開庭審判東條英機等28名戰(zhàn)犯,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開庭818次,法庭紀錄48萬余頁,出庭作證的證人達419人,出示文件證據(jù)4000多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zhàn)犯被判處絞刑,荒木貞夫等16人被判終身監(jiān)禁,東鄉(xiāng)茂德等2人被判有期徒刑,其他3人或病死或發(fā)瘋,史稱“東京審判”。時隔60年后,青年導演高群書將此事件搬上熒幕,《東京審判》成為國人關(guān)注的焦點話題。
一部110分鐘的電影,如何能夠詮釋那場長達兩年的世界審判?懷揣著一種忐忑不安的情緒和疑問開始觀看這部歷史巨作的。情節(jié)的深入證明了這是一部愛國主義歷史教育的生動教材,一部國際司法教育的詳實教材。《東京審判》首度揭密遠東國際大審判全景再現(xiàn)、《東京審判》:振蕩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的正義之聲、《東京審判》:激昂討伐儈子手的正義檄文、《東京審判》:看侵略者傲慢的頭顱向正義低垂《東京審判》: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侵華元兇,一網(wǎng)打盡。花拳繡腿在電影的江湖里大行其道的時代,拍這樣一部片子是需要勇氣的。因為歷史本身就是一塊硬骨頭?!稏|經(jīng)審判》他沒有讓我失望,他讓我澎湃血液,他讓我有種想鏗鏘有力的吼成我是中國人的沖動。
是的,我們真的需要這樣一部電影。被稱為“80”后的一代人,距離戰(zhàn)爭的硝煙已經(jīng)太過久遠,對戰(zhàn)爭的了解少得可憐。除了我們自身的原因,恐怕還因為我們的社會對戰(zhàn)爭的宣傳不夠——我不是說要宣揚戰(zhàn)爭鼓動戰(zhàn)爭,而是指應當透過媒體使人們更了解戰(zhàn)爭。
而觀中國之歷史教科書,往往只有“消滅日軍多少多少人,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氣焰”云云,卻絕口不提中國的傷亡,()這固然能夠持續(xù)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卻也往往會造成一種誤解:我們的傷亡不大,從而忽略了我們所付出的慘重代價。日本透過修改歷史來掩蓋歷史,而我們則是透過掩蓋數(shù)字來掩蓋了歷史。
我相信,很多人看《東京審判》時,一眼就認出了著名的朱孝天同志(朱孝天接拍這部電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是一個南京人”),卻不明白那些坐在被告席上的是誰。這天的“棟梁”們對明星的了解遠遠多于歷史。我們就應牢牢記住這些名字: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廣田弘毅、東條英機、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記住并永遠把他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以警示我們,警示后人。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十五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是不可忽視的篇章。1946年5月3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開庭審判東條英機等28名戰(zhàn)犯,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開庭818次,法庭紀錄48萬余頁,出庭作證的證人達419人,出示文件證據(jù)4000多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zhàn)犯被判處絞刑,荒木貞夫等16人被判終身監(jiān)禁,東鄉(xiāng)茂德等2人被判有期徒刑,其他3人或病死或發(fā)瘋,史稱“東京審判”。時隔60年后,青年導演高群書將此事件搬上熒幕,《東京審判》成為國人關(guān)注的焦點話題。
一部110分鐘的電影,如何能夠詮釋那場長達兩年的世界審判?懷揣著一種忐忑不安的情緒和疑問開始觀看這部歷史巨作的。情節(jié)的深入證明了這是一部愛國主義歷史教育的生動教材,一部國際司法教育的詳實教材。《東京審判》首度揭密遠東國際大審判全景再現(xiàn)、《東京審判》:振蕩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的正義之聲、《東京審判》:激昂討伐儈子手的正義檄文、《東京審判》:看侵略者傲慢的頭顱向正義低垂《東京審判》: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侵華元兇,一網(wǎng)打盡。花拳繡腿在電影的江湖里大行其道的時代,拍這樣一部片子是需要勇氣的。因為歷史本身就是一塊硬骨頭?!稏|經(jīng)審判》他沒有讓我失望,他讓我澎湃血液,他讓我有種想鏗鏘有力的吼成我是中國人的沖動。
是的,我們真的需要這樣一部電影。被稱為“80”后的一代人,距離戰(zhàn)爭的硝煙已經(jīng)太過久遠,對戰(zhàn)爭的了解少得可憐。除了我們自身的原因,恐怕還因為我們的社會對戰(zhàn)爭的宣傳不夠——我不是說要宣揚戰(zhàn)爭鼓動戰(zhàn)爭,而是指應當透過媒體使人們更了解戰(zhàn)爭。
而觀中國之歷史教科書,往往只有“消滅日軍多少多少人,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氣焰”云云,卻絕口不提中國的傷亡,()這固然能夠持續(xù)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卻也往往會造成一種誤解:我們的傷亡不大,從而忽略了我們所付出的慘重代價。日本透過修改歷史來掩蓋歷史,而我們則是透過掩蓋數(shù)字來掩蓋了歷史。
我相信,很多人看《東京審判》時,一眼就認出了著名的朱孝天同志(朱孝天接拍這部電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是一個南京人”),卻不明白那些坐在被告席上的是誰。這天的“棟梁”們對明星的了解遠遠多于歷史。我們就應牢牢記住這些名字: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廣田弘毅、東條英機、武藤章、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記住并永遠把他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以警示我們,警示后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十六
昨天下午,學校組織看了《東京審判》,讓我、讓大家都再次為日本人的無恥、兇殘所激怒!
影片的開始,鏡頭慢慢地滑過戰(zhàn)后日本的廢墟,滿目的滄痍,萬物的蕭條。這個發(fā)動戰(zhàn)爭,妄想征服世界,而給其他國家?guī)砭薮笸纯嗪蜑碾y的國家,最后得到了什么?僅僅是悲哀、是死亡。他們斷送了自己國家的大好前途!
法庭上那段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的影片紀錄的血腥讓六十多年后的我都覺得刺鼻。而他們居然能輕描淡寫的說那是哥哥對弟弟規(guī)勸無效后的微懲,居然能厚顏無恥的說是中國平民對他們的反抗才引起了他們的屠殺。中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驅(qū)趕侵犯家園的強盜反而被指責成暴民,這是多么可笑的邏輯!
在審判中,每一位人員固然都功不可沒,而其中的一位證人令我更為敬佩與感激。那位證人就是一個退役的日本軍官,很遺憾我已經(jīng)不記得他的名字了,雖然我一直努力地記著。作為一日本退役中將,他出庭指正他原來的上司,指正他的國家犯有陰謀侵略罪,這需要多大的勇氣??!也許這會讓他受到威脅,也許這會讓他受到日本人民的蔑視與攻擊,但是他選擇了正義!正因為他的出庭指才使我們的指正更有說服力,我們作為中國人,都應該感謝這位正義的使者!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一直持續(xù)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jié),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zhàn)犯送上絞刑架。
在21世紀的今天,和平與發(fā)展是共同進行的,背離只會自取滅亡!讓我們牢記歷史,珍惜和平吧!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十七
《東京審判》——國人必看。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為什么?沖著它的名字,想著它的內(nèi)容,就足以讓我、讓很多國人涌現(xiàn)出一種莫名的憤恨和愛國的沖動。就在前半個小時,我還在電影院里默默的體會著這部電影?,F(xiàn)在,在剛回到家的第一時間,我沒有做任何事,只是打開電腦,開始記錄我的感受和思考。這是值得留下的記憶。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讓我比較失望的作品。在看片花的時候,幾個主角義憤和激情的演說辭讓我對它非常的期盼。然而,在親身坐在電影院中用心感受的時候,整個過程卻只有一種木漂于水的輕浮感。明知道這些歷史足以讓人的心感到壓抑和刺痛,但是這些歷史的負重卻堵塞在咽喉處,缺少一種毀滅性的打擊力量,讓這些負重瞬間超重,或者甚至可以慢慢沉淀——然而,沒有?。?!整個過程中,感受不到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主義以及其伴隨的殺戮、血腥給人帶來的悲痛和憎恨,感受不到各國對歷史事件激辯的碰撞和爆破,感受不到罪惡受到懲罰以及和平得以彰顯的快感和激動。
總而言之,缺乏——震撼力。
影片是從中國法官梅汝?h的角度作為切入點,將整個庭審過程中的一些節(jié)點作為重點,還穿插了中國記者和日本記者之間的戀情,某些日本人的覺悟,某些日本青年對戰(zhàn)爭的曲解、對中國的仇恨心態(tài)以及報復行為,日本老兵在戰(zhàn)爭后留下的陰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戰(zhàn)爭中響應國家號召被侮辱后的恐懼等等。
印象比較深的重點情節(jié):一是庭審剛開始時梅汝?h對審判座次的據(jù)理力爭;一是兩醉酒日本人被美國司機開槍打死的情景;一是溥儀的作證;一是美國法官對東條英機的盤問,以及東條英機最后死硬承認如果可能還會將侵略戰(zhàn)爭繼續(xù)進行的丑惡嘴臉;一是日本老板娘被子彈打死時的情景;最后是對死刑進行投票的情節(jié)。
然而,讓我不太滿意的恰恰就是這些重點情節(jié)。這些情節(jié)并沒有深化和細膩,無法讓人將感情投入,甚至是我這個滿懷激憤、時刻準備投入情緒的觀眾都無法將感情沉淀下去。整個影片中其實時刻都存在爆發(fā)點,況且有劉松仁和曾江這兩個老牌的實力巨匠的存在,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無法將這些情緒表達出來。然而,不知是編劇的原因還是導演的原因,這些情緒激動的演員卻在闡述一些空洞的說辭,完全沒有力度。這就好像朝你打過來一個大拳頭,讓你顫抖,讓你恐懼,但是打到身上卻沒有想象得那么痛。
不知道是否導演的角度太過客觀,卻又極力的想用情緒來煽動觀眾,以至于在影片的拍攝中產(chǎn)生一種情緒上的矛盾。整個影片中貫穿的真實的歷史膠片,以及不斷出現(xiàn)的字幕,使得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紀錄片。讓人有一種被人搔你癢癢但是又無法發(fā)笑的難受感覺。似想爆發(fā),卻如鯁在喉。上,上不去;下,下不來。
還有一點也存在著失誤,那就是整個情緒的導線都是集中在中國法官身上。中國法官力爭座次問題,中國法官說服大家贊同死刑,似乎整個的審判都是中國人在主導,都是中國人在利用大多數(shù)的權(quán)力來對日本進行鎮(zhèn)壓和報復。這樣容易誤導觀念,誤導情緒。
在演員方面:首先,溥儀的出場應該是一個爆發(fā)點。在這個情節(jié)上,應該是讓溥儀用平靜而樸實的語氣訴說讓別人氣憤和窩心的事實,但是溥儀的表現(xiàn)更像是在做秀,有很著跡的偽君子的圓滑和無賴;其次,“小偷”和尚的回憶,情緒激憤是對的,但是他回憶的內(nèi)容還無法讓別人感受到切身的疼痛和顫栗,應該換個內(nèi)容并且繼續(xù)細膩;再次,美國律師對東條英機的盤問是很不錯的一個部分,有情緒也有內(nèi)容;還有就是那個日本辯護律師,讓他的辯護詞更為卑鄙和狡猾一點,也許效果會更好……類似的小角色還有很多,但是都有一個總體上的毛病——沒有細膩和深化,只是粗線條的描繪和表演者的沖動肯定是無法讓人有情感上的共鳴。
不過,這些的表演者實力還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朱孝天在演技上有些欠缺之外,其他人,包括小角色的表現(xiàn)都比較到位。而且,這些演員從外形到氣質(zhì)和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比較符合,在選角上沒有太大的參差,可以表揚。
另外,影片的畫面與畫面之間的銜接有不連貫感,有些地方甚至是有斷裂的跡象。比如對東條英機審判的那個場景,鏡頭對準了東條英機的頭頂處,似乎定格了一般,然后下一個畫面就直接切到了美國律師的臉上,如果從頭頂處往下推進,再緩慢過渡到律師的臉上,效果會很好。不知道導演怎么會有這么大的疏漏,顯然監(jiān)制和剪切的工作沒有做好,或者至少也是做得不夠。
總而言之,鄙人認為這部影片原本應該拍得比現(xiàn)在的更精彩,演員的表現(xiàn)總體上還是不錯的,音效也還是有分量的,畫面還算精致;但是劇本顯然沒有寫到位,該入的不入,該出的倒是出的很開;導演、監(jiān)制、剪切也有很大的欠缺。整部片子看下來,真的很平靜,還會有一種很窩囊的感覺。不過,這部影片的意義以及本意還是好的,我也很希望用電影這樣的宣傳手段將歷史的真相揭露到國際社會面前。不過類似作品的后繼者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劇本的深度和力度問題,不要再浪費這些優(yōu)秀的實力演員。
最后,考慮到配音的不真實性,鄙人覺得還是再重看一遍原聲片比較好,也許沒有加工過的聲音會比配音后的更有震撼力。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十八
昨天下午,學校組織看了《東京審判》,讓我、讓大家都再次為日本人的無恥、兇殘所激怒!
影片的開始,鏡頭慢慢地滑過戰(zhàn)后日本的廢墟,滿目的滄痍,萬物的蕭條。這個發(fā)動戰(zhàn)爭,妄想征服世界,而給其他國家?guī)砭薮笸纯嗪蜑碾y的國家,最后得到了什么?僅僅是悲哀、是死亡。他們斷送了自己國家的大好前途!
法庭上那段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的影片紀錄的血腥讓六十多年后的我都覺得刺鼻。而他們居然能輕描淡寫的說那是哥哥對弟弟規(guī)勸無效后的微懲,居然能厚顏無恥的說是中國平民對他們的反抗才引起了他們的屠殺。中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驅(qū)趕侵犯家園的強盜反而被指責成暴民,這是多么可笑的邏輯!
在審判中,每一位人員固然都功不可沒,而其中的一位證人令我更為敬佩與感激。那位證人就是一個退役的日本軍官,很遺憾我已經(jīng)不記得他的名字了,雖然我一直努力地記著。作為一日本退役中將,他出庭指正他原來的上司,指正他的國家犯有陰謀侵略罪,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也許這會讓他受到威脅,也許這會讓他受到日本人民的蔑視與攻擊,但是他選擇了正義!正因為他的出庭指才使我們的指正更有說服力,我們作為中國人,都應該感謝這位正義的使者!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一直持續(xù)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jié),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zhàn)犯送上絞刑架。
在21世紀的今天,和平與發(fā)展是共同進行的,背離只會自取滅亡!讓我們牢記歷史,珍惜和平吧!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十九
《東京審判》,歷史紀錄片。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zhàn)犯,該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以梅汝璈為首的中國法官在大國利益主導的勢力擠壓下,奮力突圍,終于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zhàn)犯送上絞刑架。
以下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稏|京審判》的觀后感范文兩篇,希望能給大家?guī)韱l(fā):銘記歷史,奮發(fā)圖強,報效祖國。
東京審判讀后感篇二十
《東京審判》再現(xiàn)了日本投降后,遠東軍事法庭審判28名甲級戰(zhàn)犯的過程,回來以后百度了一些當時的史料,影片中梅汝傲關(guān)于座次的爭取,及法庭上關(guān)于皇姑屯、南京大屠殺等訴因的辯論,基本都是真實的,看得人熱血沸騰;影片中另一條線索是一個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其中兄弟姐妹四個在戰(zhàn)爭的影響下,命運各有不同,卻都以悲劇收場。
影片是從中國法官梅博士的角度作為切入點,將整個庭審過程中的一些節(jié)點作為重點,還穿插了中國記者和日本記者之間的戀情,某些日本人的覺悟,某些日本青年對戰(zhàn)爭的曲解、對中國的仇恨心態(tài)以及報復行為,日本老兵在戰(zhàn)爭后留下的陰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戰(zhàn)爭中響應國家號召被侮辱后的恐懼等等。
印象比較深的重點情節(jié):一是庭審剛開始時梅博士對審判座次的據(jù)理力爭;一是兩醉酒日本人被美國司機開槍打死的情景;一是溥儀的作證;一是美國法官對東條英機的盤問,以及東條英機最后死硬承認如果可能還會將侵略戰(zhàn)爭繼續(xù)進行的丑惡嘴臉;一是日本老板娘被子彈打死時的情景;最后是對死刑進行投票的情節(jié)。
開頭關(guān)于法官的座次問題,梅汝敖堅持一定要按日本簽定投降書的順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為中國遭受日本侵略長達五十年,審判日本戰(zhàn)犯是一件嚴肅,沉重的任務,這關(guān)乎中國的尊嚴,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堅持,這是一個中國法官的堅持,錚錚鐵骨,義正詞嚴,最終,法庭長及其他法官答應了梅汝敖的請求,并且說:youwin……。還有一段對話讓我印象很深:“中國會因為有你這樣的斗士而自豪!”“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這短短的兩句話讓我震撼,它表達了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讓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法官而感動。
審判場面同樣也很讓人深思,日本首席辯護律師一開庭即質(zhì)疑法官的合法性,提出由美國聯(lián)邦法庭來審理,這一幕也讓我感到震撼。眾所周知,二戰(zhàn)中殺死日本人最多的就是美國,對日本重創(chuàng)最深的也是美國,光是美國在長崎個廣島仍的兩顆原子彈就炸死了約30多萬日本人。而日本人為何還要請美國這個死對頭來決定自己的命運呢?以前看報紙上有關(guān)日本篡改教科書的事,我只是覺得日本右翼分子很無聊,他們所篡改的史實都有大量的證據(jù)證明這是荒唐的。
但當我看到在法庭上日本的辯護律師的針鋒相對的“辯論”時,我很氣憤,確實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方所提出的疑點都很難讓檢察官找出非常充分的證據(jù),哪怕是原日本陸軍中將原陸軍省兵務局局長田中隆吉的到場作證,也讓日本的辯護律師以一句:“你是日本人嗎”讓田中隆吉感到尷尬,而這也斷了一些日本人要出庭作證的決心,我們知道,在那個時代,大多數(shù)日本人是很“愛國”的,這一句話讓出庭作證的日本人無地自容。
在法庭上發(fā)生了一個戲劇性的審判,在東條英機等戰(zhàn)犯犯罪事實已經(jīng)認定的情況下,居然為要不要執(zhí)行絞刑辯論幾天,居然還會出現(xiàn)6:5微弱票數(shù)決定對甲級戰(zhàn)犯處死刑。我們不知道來自民主國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誰,代表中國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梅汝璈法官也不知道。對于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的策劃者、組織者理應處于絞刑,但是我們不能說那5位法官沒有仁義道德,因為他們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他們代表了自己國家在這個戰(zhàn)爭上的立場和利益。
最讓人氣氛的是,東條英機居然說道,“不管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正確的,我們還會繼續(xù)發(fā)動戰(zhàn)爭”,每一個中國人聽了這句話后,只會更加激起對日本軍日儀者的仇恨和對東條英機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們的國民直到今天為什么還擁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緒。中國人沒有錯,我們的反日情緒全部是日本人帶來的。當然,我個人是反對過于激進的愛國主義的!
諷刺的是到現(xiàn)在日本右翼分子還在認為戰(zhàn)爭的正確性。日本國民在反省,右翼分子卻不曾反省。日本的右翼就像影片中的“雄一”是典型的保守主義者。日本的“皇民化”已經(jīng)像一樣吞噬他們的良心,吞噬他們的是非觀。我很擔心“后小泉時代”的到來,擔心自民黨的安培中選,每個人都希望世界和平,中日睦鄰友好相信是每個愛好和平人士的愿望。說了這么多,說了這么多“大和魂”,讓我們在回到“九一八”。
每年的是我們中國的國難日,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也應該舉辦些紀念活動讓中國人勿忘國恥,因為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有很多中國人已經(jīng)忘記了歷史,有很多中國人忽視了歷史,特別是某些大學生。9月18號是國難日,是每個中國人應該牢記的日子?,F(xiàn)在的大學與民國時期的大學相比缺少了愛國氣息,也許是因為世界太和平了,中國太昌盛了,導致不少的學生忘記了歷史。歷史的責任應該施加在每個國民的身上,勿忘歷史。
就像英達說的那樣:“人家都沒有忘記我們就更不能忘記了?!边@部片值得我們銘記心頭,一次次的觀看。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605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