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提升自己并改進的有效途徑。寫一篇完美的總結,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所總結的內(nèi)容??偨Y范文中能看到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和思考方式,對我們的總結有很大的借鑒作用。
蜜蜂引路課文篇一
1、會認8個生字。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qū)別“附近”和“旁邊”的意思。
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今天呀,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出示蜜蜂圖)瞧,它是誰?誰來和蜜蜂打個招呼?蜜蜂的“蜂”是一個后鼻音,讓我們一起親切地叫它一聲吧。
2、現(xiàn)在呀,請同學們拿起你的手指,和老師一起把小蜜蜂請到黑板上,讓我們再一起叫它一聲吧。
3、同學們,你們知道蜜蜂有什么本領嗎?
(1)跳圓圈舞。(2)能認路。(3)喂養(yǎng)幼蟲和蜂王。
(4)采花粉、釀蜜。
4、這么能干的小蜜蜂,今天還有新的本領呢,他會……板書:引路,什么叫引路?就是為人們帶路。課文中的小蜜蜂為誰引路呢?那就讓我們隨著可愛的小蜜蜂飛進課文吧!一起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明確學習要求:
請同學們輕輕打開課本,認真讀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盡量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朗讀,隨文識字:
(1)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讀書讀得真認真,讀了一遍又一遍,不僅聲音響亮,而且讀書的姿勢也非常正確,現(xiàn)在啊,老師想聽你們讀一讀,好嗎?誰愿意把第一段讀給大家聽?你請吧。
(2)出示第一段:
1922年,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a、你真能干,這段可不太容易讀,里面有好多生字寶寶,誰能看著大屏幕再讀一讀?
b、發(fā)現(xiàn)了嗎?這段話里紅色的全部是生字。這么多生字,趕快去讀讀,想辦法和它交上朋友。(自由讀)。
c、誰想讀?(自由讀)聲音真響亮!我們一起讀吧,老師指一個,你們讀一個。(齊讀)。
d、把它請出來,你還認識嗎?(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隨機點撥)。
莫、斯、附、派、聊。生字障礙我們已經(jīng)清楚了,相信同學們一定能把第一自然段讀得更好。(齊讀第一自然段)。
4、讀著讀著,我們從文字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人物,他是……(列寧)你們知道列寧是誰嗎?出示圖片。
6、課文讀通順了,那同學們能不能說說這三個自然段講了列寧的一件什么事嗎?那簡單地說,就是講了列寧利用蜜蜂來……(指著課題說:引路的事)。
三、細讀課文,研讀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1、課文中哪一句話的意思和題目的意思相近呢?誰先發(fā)現(xiàn)了?找出來讀一讀。
2、出示句子:
列寧笑著說:“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p>
(1)你很能干,找對了,誰還想讀?
(2)為人們帶路的人我們稱為……(板書“向導”并齊讀詞語)。
(3)這句話中有兩個詞,它的意思和我們課題中的“引”差不多,誰能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就找對了,一個是“導”,一個是“領”,它們都可以和“引“組成朋友,誰會說?愿意積累嗎?一起讀讀這兩個詞語(板書:引導引領)。
4、小列寧們,你們一邊走一邊看,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呀?(你發(fā)現(xiàn)了花叢里有小蜜蜂,誰還發(fā)現(xiàn)了其他的?還有另外的發(fā)現(xiàn)嗎?)。
5、擺路線圖:
(1)畫路:小列寧們,這是你們剛才走過的小路,那你們發(fā)現(xiàn)的花叢在哪里呢?是啊,就在路的邊上。(貼圖)那房子和園子在什么地方呢?好好地去讀讀第三自然段的前兩句話,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收獲。
(2)誰讀懂了課文里的話?你來擺?
(3)交流。
6、小列寧們,你們剛才觀察得可真夠仔細,(板書:仔細觀察)那誰愿意再來當當小列寧,來說說你剛才發(fā)現(xiàn)的經(jīng)過呢?(誒,你就是小列寧啊,怎么說?引導改成“我”。)(指名讀)讓我們都來當當小列寧,一邊走一邊仔細觀察吧。(齊讀)。
7、小列寧們,你們剛才在觀察的時候,腦子里還在想寫什么呢?
“我”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心想:()。
“我”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心想:()。
9、列寧走到那所房子跟前……那個養(yǎng)蜂的人。
(1)哪個詞語證明結果和你們想的一樣?(果然)。
(2)是啊,當你看到的事情和你事先想到的情況是一樣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果然”來形容。
(3)找到了養(yǎng)蜂人,這是一件多么高興的事??!誰來讀?你讀出了列寧的開心,你讀出了列寧的高興。我們一起讀吧。
四、拓展延伸,指導書寫。
1、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的很用心,老師編了一首兒歌送給大家,喜歡嗎?自己讀讀吧,讓我們一起打著節(jié)拍讀吧。
(小蜜蜂真勤勞,飛到東來飛到西,采完花蜜把家回。列寧同志真聰明,仔細觀察善思考,尋得主人笑開懷。小朋友,學列寧,身邊小事別錯過,爭做生活有心人。)。
2、結課:同學們真是聰明,老師真心地祝愿小朋友今后越來越聰明,好嗎?下課!
板書:
蜜蜂引路。
向導。
仔細觀察,引領。
善于思考,引導。
(畫一條路)。
小房子圖。
園子圖(旁邊)。
蜜蜂引路課文篇二
教案示例
18、蜜蜂引路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練習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
2.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難的事情只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3、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本課8個生字的音形義。
2、通過初讀課文,了解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激發(fā)情趣。
板書課題18蜜蜂引路
誰說說什么叫“引路”?
(就是領路、帶路。)
蜜蜂怎么會引路?它給誰引路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同時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只有四個自然段)。
2.指出四人每人讀一段課文,正音。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自學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字義,并在書上畫出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再讀一讀。
2.檢查自學效果。
(1)字音:
附:讀f),不讀f(。引:讀y!n,不要讀成y!ng。
(2)字形:
談:談話就是說話,所以是言字旁。右邊是兩個“火”,上邊的“火”,捺要寫成點,要與“談”字區(qū)別。
和“爪”字區(qū)別。
導:上邊是“巳”,要封口,不要寫成“己”。下邊是“寸”。要與“異”區(qū)別。
(3)由這8個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詞義是:
引路:領路,帶路。
莫斯科:前蘇聯(lián)首都。
附近:離得很近的意思。
養(yǎng)蜂:飼養(yǎng)蜜蜂。
派去:分配、指定。
談天:很隨便地談話。
向導:帶路的人。
3.指導書寫生字的字頭。
可提示以下幾個字:
引:左邊的“弓”字,三畫,右邊一條長豎。
斯:左邊是“其”字,右邊是“斤”,不要寫成“月”字。
莫:上中下結構。上邊是草字頭,中間一個扁日,下邊“大”的橫寫長些。
導:注意下邊“寸”的橫寫長點。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要求:邊讀邊思考,每個自然段寫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討論后回答:
(第一、二自然段交待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列寧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第四自然段講列寧告訴養(yǎng)蜂人是蜜蜂把他領來的。
(五)作業(yè)。
1.各寫生字一行。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由于列寧仔細觀察,善于聯(lián)想和科學分析而找到了養(yǎng)蜂的人。
2、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于從事物中得到啟發(fā),引起聯(lián)想,認真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講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講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這段。讀了這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板書:莫斯科、小山、小房子。
(2)指導朗讀:用陳述語氣讀出列寧是怎樣請養(yǎng)蜂人的。
2.講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思考:列寧又想找養(yǎng)蜂人,這次他遇到了什么困難?指名回答。理解“往?!钡囊馑肌?/p>
(2)板書:山路,遇到問題。
3.講讀第4自然段。
(1)讓學生回答:列寧最后是否找到了養(yǎng)蜂人,你從哪段知道的?
蜜蜂引路課文篇三
本課是人教版教材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向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課文告訴我們,只要肯動腦筋,許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
學生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已具備了一定的識字寫字的能力,因此在進行生字教學時,我充分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識字經(jīng)驗,轉換師生角色,讓學生在自學互助中學習生字,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本班學生愛讀書,語感較強,因此教學中主要讓學生通過朗讀、說話去感悟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學生語言和思維。
根據(jù)新的教學理念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準確認讀本課6個生字。會寫2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
教學難點: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本節(jié)課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二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了聽說讀寫結合,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采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配合板書與貼畫,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有交流資料,鋪墊教學;初讀課文,識字寫字;研讀課文,感悟內(nèi)容;夸贊列寧,總結課文;課后延伸這五個環(huán)節(jié)。
新課標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
學習和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上課前,我布置學生廣泛搜集有關列寧的資料,從而了解相關的知識。上課時我出示列寧的圖像,讓學生匯報自己了解到的列寧。這樣做的目的有三:一是為了更好的進入新課學習,讓學生對課文相關的內(nèi)容的理解能水到渠成;二是分享收獲的喜悅,把別人不知道的而自己知道的知識說給大家聽,這是小學生最樂意做的事情,從而能讓他們?nèi)硇牡赝度胄抡n的學習;三是讓學生從小學會搜集資料,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率。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各種方式自學生字,通過請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讀長句子來檢查學生自學生字的效果,接著進行寫字指導,老師范寫后讓學生找發(fā)現(xiàn),通過自主學習后再進行臨寫、評價、欣賞。
我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上的特點,從故事的因、果入手,先學習第二、第四自然段。在學習第二、第四自然段時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如在具體的語境中比較“往?!焙汀俺3!钡囊馑?,在感情朗讀中感悟“驚訝”,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果然”意思。培養(yǎng)學生語感,訓練學生思維。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以問題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讀書。即引導學生就第四自然段的內(nèi)容進行質疑:蜜蜂真的會給人引路嗎?列寧是怎樣利用蜜蜂作向導找到養(yǎng)蜂人的?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列寧是怎樣利用蜜蜂引路的,在這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循序漸進的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如:回答問題讀;一名學生讀,另一名學生上黑板貼圖(說課教師相應貼圖);還有想象列寧一邊仔細觀察,一邊動腦思考的情境輕聲讀。另外,我還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列寧,大膽練說列寧當時是怎么一邊仔細觀察,一邊動腦思考,最后一步一步找到養(yǎng)蜂人(說課教師相應板書:仔細觀察,動腦思考)。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理解、表達,在讀書和匯報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想象、以及合作意識。體現(xiàn)整合的思想。
學完課文后,我適時地問學生:“假設列寧現(xiàn)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說完后再讓學生寫下來。
通過交流,寫話,挖掘人物的精神,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讓學生在理解與分析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同時還讓學生進行了寫的訓練。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學完課文后,設計了下節(jié)課續(xù)編故事的活動,讓學生想象:養(yǎng)蜂人聽到列寧說的話后會說些什么?養(yǎng)蜂人會怎樣邀請列寧進屋?他們會圍繞‘養(yǎng)蜂’說些什么呢?這種教學的延伸,目的是不但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還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板書與貼畫,總攬全文。《蜜蜂引路》是以“找”字為線索,課文的教學。
重點是列寧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本板書按“找”的順序貼出“花叢”、“園子”、“小房子”的圖,既標明了列寧找養(yǎng)蜂人所走的路線,還直觀地“再現(xiàn)”了花叢、園子、小房子的方位。我覺得這樣設計有助于學生弄清楚“找”的經(jīng)過?!白屑氂^察”“動腦思考”有助于學生理解難點,讓學生對文章中心一目了然。
園子圖房子圖。
花叢圖。
仔細觀察,動腦思考。
蜜蜂引路課文篇四
詞匯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詞語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只有理解了文章的詞語,才能讀懂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每一篇課文都會出現(xiàn)一些自己沒有學到的詞語。而低年級又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起始階段,所以抓好詞匯教學尤為重要。
在詞匯教學中,重點是準確的理解詞義,因為只有正確的理解詞義,才能夠正確的去應用。理解詞義的方法很多。比如直觀的理解,比較辯析理解。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理解,以及結合課文理解,不同的`詞可以應用不同的方法。如:一些抽象的詞語就需要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結合上下文細細的體會。我們學校的李俊霞老師在教《蜜蜂引路》一課時,對果然一詞的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師:列寧是怎樣觀察的?讀一讀。
生:(讀他仔細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
師:看到園子旁邊的小房子,列寧會怎么想呢?
生:他會想,這里是不是養(yǎng)蜂人的家呢?
生:他回想,這可能是養(yǎng)蜂人的家吧。
生:列寧看到園子的小房子回這樣想,這房子一定是養(yǎng)蜂人大家。
師:為什么會是養(yǎng)蜂人的家呢?
生:因為蜜蜂都飛到園子里去了。說明這里是蜜蜂的家。養(yǎng)蜂人一定住在附近,所以園子旁邊那座小房子一定是養(yǎng)蜂人的家。
師:列寧走過去敲那所房子的門,這房子是不是養(yǎng)蜂人的家?
生:這所房子是養(yǎng)蜂人的家。
師:書上是怎樣說的呢?
生:開門的果然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
生:果然。
李老師在講解果然一詞時,恰當?shù)囊龑Я藢W生注重從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比要求學生去死記硬背要好的多。同樣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經(jīng)常這樣引導,不僅能使學生對詞義有確切的理解,而且可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義的能力。
蜜蜂引路課文篇五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qū)別“常?!焙汀巴!钡囊馑迹谩俺3!痹炀洹?/p>
3.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1.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2.指導學生理解“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是教學的難點。
小黑板、圖片、生字卡片、練習紙。
一、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6課《蜜蜂引路》,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寫課題。師板書課題。
請大家注意:蜜蜂是一種小昆蟲,“蜜”和“蜂”兩個字都有蟲字旁?!耙笔莻€前鼻音。
誰來領讀課題。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誰來說說“引路”是什么意思?(領路、帶路)。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復習字詞。
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和詞語。
蜜蜂、引路、談天、委派、觀察、果然、驚訝、附近、莫斯科。
認讀詞語。(指名讀、齊讀)紅色字為本課生字,認讀生字。
三、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指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時間、地點)。
列寧和養(yǎng)蜂人的關系怎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句子:當?shù)赜袀€養(yǎng)蜂的人,列寧常常派人去請他來談天。
“常?!笔鞘裁匆馑迹磕隳軗Q個詞到句子中讀一讀嗎?
你能用“常常”說句話嗎?
再齊讀此句。
3、通過讀第一自然段,我們發(fā)現(xiàn),列寧常常派人去請養(yǎng)蜂的人來談天。可是,這次卻有所不同,列寧是親自去找的,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趕快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列寧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的原因。
指名說。
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嗎?“因為……所以……”
句子: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別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寧就親自去找。
“往?!笔鞘裁匆馑??(平常、過去、從前、以前)。
你能區(qū)別開這兩個詞語嗎?
出示:
a.當?shù)赜袀€養(yǎng)蜂的人,列寧常常派人去請他來談天。
b.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別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寧就親自去找。
我們一起來做下面的練習:選詞填空。
往常、常常。
a.班長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他()得到老師的表揚。
b.我們學校的校車()都是由一個男司機開的,但最近卻()由一個女司機開。
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話。
句子:
a.當?shù)赜袀€養(yǎng)蜂的人,列寧常常派人去請他來談天。
b.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別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寧就親自去找。
出示課文插圖。
哪個是列寧?哪個是養(yǎng)蜂人?你還從課文的什么地方知道的?
5、同桌分角色練習讀第四自然段。
指名表演讀。相機指導:“驚訝”是什么意思?養(yǎng)蜂人驚訝什么?養(yǎng)蜂人的話應該怎么讀?指導朗讀養(yǎng)蜂人的話。
列寧是怎么回答的?
“向導”是干什么的?課文中列寧說的“向導”指的是誰?列寧說話時的表情是什么樣的?指名讀,齊讀。
此時,你有什么想問的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列寧這樣回答,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師生合作表演讀。
6、蜜蜂不會說話,它們是怎么給列寧引路的呢?
默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答案。交流。
齊讀本段,劃出列寧一路尋找養(yǎng)蜂人的動作。
“看”怎么看?
“一邊走一邊看”。列寧此時最想看見什么?結果,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指名讀。齊讀。
“觀察”列寧在觀察蜜蜂的什么?(飛行路線)。
誰能說說蜜蜂的飛行路線?指讀。齊讀。
看到房子列寧會怎么想?他的判斷對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指讀。齊讀。
“果然”是什么意思?齊讀體會。
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知道列寧為什么說蜜蜂是他的向導了嗎?我們再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出示:列寧(),發(fā)現(xiàn)()。他(),只見()。列寧走到(),開門的()。
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齊說。
你能試試背誦這一段嗎?
練習背誦。齊背誦。
四、小結。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2、相機板書:善于觀察、思考、判斷。
3、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4、齊讀課文,記住這個有趣的小故事。
五、拓展:課下搜集列寧名言。
蜜蜂引路課文篇六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如:有常見的生活小事《玲玲的畫》,《玲玲的畫》是一篇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課文,通過玲玲和爸爸一起開動腦筋,解決問題,讓學生意識到“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變好”的道理。有發(fā)人深省的名人軼事《蜜蜂引路》?!睹鄯湟贰肥且黄獑l(fā)學生思維的課文。通過“列寧細心觀察,蜜蜂能引路”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疑難問題的答案,就在身邊,只要你細心觀察”的道理。有流傳千古的寓言《拔苗助長》、《守株待兔》,他是一篇給學生啟迪,讓學生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有美麗動人的童話《丑小鴨》,《丑小鴨》是童話故事,其情節(jié)很容易讓學生感興趣。通過對丑小鴨的經(jīng)歷感到傷心、可憐,但最后的結局又讓人欣喜若狂,這一段故事的了解,讓學生知道要正確看待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順序。讀完整組課文,掩卷細思,豐富的內(nèi)容告訴我們,“要是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要是肯動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也能辦成”。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確認識自己。
《蜜蜂引路》處于本組教材中的第二篇課文,課文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無數(shù)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群,在列寧的眼中清晰的規(guī)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yǎng)蜂人的所在。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向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磥碇灰蟿幽X筋,許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通過本課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一)單元總體目標:
1、認識38個生字,會些39個生字。
2、培養(yǎng)學生多動腦,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得到解決。
3、讓學生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二)本課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7個及一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qū)別“常?!焙汀巴!钡牟煌梅?。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抓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優(yōu)秀品質。
(三)說教重點:
1、會認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教學難點:
我準備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采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
2、朗讀體驗法——通過讀,體驗列寧的細心觀察勤于思考。
3、圖畫輔助法——利用簡筆畫直觀畫出列寧尋找養(yǎng)蜂人的線路圖。
4、總結歸納法——引導學生對列寧找的養(yǎng)蜂人的原因進行歸納總結。
5、表演法——對個別詞語,讓學生模仿、表演進行體會。
1、自讀感悟法——學生通過自瀆,說說自己知道或讀懂了什么?
2、朗讀體驗法——通過朗讀重點句子,體驗列寧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好品質。
3、表演理解法——個別詞語理解時加上自己的體會表演出來。
(一)、出示課題,激發(fā)情趣。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
2。檢查生字情況。
(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大家一起讀一讀,同位兩人互相交流一下你的識字方法。
(2)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采用齊讀、個別讀等多種方式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3)利用生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課件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
采用齊讀、個別讀等多種方式檢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
(三)、引入新課。
列寧想要找到養(yǎng)蜂人,首先要弄清養(yǎng)蜂人的家在哪里,下面我們就跟列寧一起去找找養(yǎng)蜂人的家究竟在哪里。
(四)、學習新課。
1、邊讀邊思考: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2、四人小組討論,合作畫出簡圖。
3、點評,請一名同學上臺貼圖。
4、看圖分析,弄懂位置關系。
(五)、學習第三段。
1、引入:列寧究竟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呢?課文哪段說明了這點?(第三段)。
2、指名讀,思考:這段共有幾句話?你覺得哪些地方。
寫得好?你讀懂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六)、學習第四段。
1、引入:列寧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判斷,終于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那么他們見面后會說些什么呢?(出示幻燈圖片)。
2、看圖,想想圖上畫的是誰?他們說些什么?想象說話。自由發(fā)言。
3、師示范對話,說說老師用什么語氣讀養(yǎng)蜂人的話?
4、理解“驚訝”,養(yǎng)蜂人為什么會驚訝?
5、指導朗讀此句。
6、列寧是怎樣說的呢?誰來試試?
7、理解“向導”,用親切、風趣的語氣笑著說。
8、同桌練習對話,試著帶表情、動作去讀。
(七)、總結全文。
1、課題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能引路嗎?其實蜜蜂采完蜜就回蜂巢只是一種本能,它并不知道列寧利用它帶路,所以,在這里“蜜蜂引路”其實是列寧的一種幽默說法。
2、(指板書)列寧通過仔細觀察蜜蜂,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邊說邊劃箭頭),所以,他稱蜜蜂為“向導”(板書:向導)。
3、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學到了列寧細心觀察,愛動腦筋的優(yōu)秀品質,希望同學們今后在學習、生活中都能做到細致、認真、多動腦筋。
(六)說板書設計:
(七)說練習。
蜜蜂引路課文篇七
今天聽了徐老師上了《蜜蜂引路》一課。
這節(jié)課中徐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穿插“畫一畫,演一演,議一議”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注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驗列寧的機智幽默,善于思考,養(yǎng)蜂人的驚訝,從而能夠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1、新課伊始,通過聽寫生字詞,引發(fā)學生的注意力,提出問題激起他們解決問題的興趣。學生憑著對課文的感悟,結合生活經(jīng)驗,明白了列寧是如何細心觀察,思考判斷,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拓展了思維,豐富了學習的內(nèi)涵。
2、徐老師在課堂中注意營造探究氛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課堂學習師生雙方都有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學生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
3、龐老師創(chuàng)設“演一演”的環(huán)節(jié),不僅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打下基礎,而且還發(fā)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徐老師設計的“畫一畫”環(huán)節(jié),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陶冶了藝術情操,還讓學生更容易地了解了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
學習環(huán)節(jié)的趣味設計,呈現(xiàn)了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幫助他們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整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徐老師始終體現(xiàn)了尊重和贊賞,尊重每一個人的努力付出,贊賞每一位同學對自己的超越。
但是課堂總是充滿了遺憾,不那么完美:
例如:朗讀訓練沒有體現(xiàn)個性化、多樣化。本節(jié)課的朗讀形式單一,齊讀多于自由讀。沒能大膽地放手,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沒有讓個別孩子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對朗讀水平較弱的學生而言,他們也少了一次鍛煉的機會!
蜜蜂引路課文篇八
閱讀學認為:閱讀教學的直接目標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間接目標是發(fā)展思維能力,潛在目標是陶冶思想情操?!墩Z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的綜合能力是閱讀技能的分項訓練逐步形成的。本節(jié)課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努力營造在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發(fā)展思維,陶冶情操。
蜜蜂竟然能當向導引領著列寧順利地找到了養(yǎng)蜂人!本課是課標版教材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傳統(tǒng)教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向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磥恚灰蟿幽X筋,許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課文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
根據(jù)新的教學理念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能準確認讀本課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本節(jié)課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二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了課前搜集資料,質疑問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采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配合板書與貼畫,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1.交流資料,輔墊教學。新課標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上課前,我布置學生廣泛搜集有關蜜蜂和列寧的資料,從而了解相關的知識。一是為了更好的進入新課學習,讓學生對課文相關的內(nèi)容的理解能水到渠成;二是分享收獲的喜悅,把別人不知道的自己的知識說給大家聽,這是小學生最樂意做的事情,從而能讓他們?nèi)硇牡赝度胄抡n的學習;三是讓學生從小學會搜集資料,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率。
2.質疑問難,激趣讀文。課標指出,在對學生進行思維培育時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yǎng),留足時間,激勵表揚,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于問。上課伊始,我利用課題質疑,讓學生的大腦迅速活動起來,思考下課題相關的問題,這也正是課文所要了解的相關內(nèi)容,學生在讀課文時也能更有目的去讀。長此以往,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于問,他們的思維會隨之活越,學習的興趣也會高漲。
3.發(fā)展語言,提高思維。課標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加強思維訓練是因為,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質的關鍵。思維又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是語言能力的基礎。根據(jù)本課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我在學習第二自段時設計了讓學生運用“因為…可是…所以…”說說本段意思,讓學生準確理解列寧為什么會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達到思維與語言的統(tǒng)一發(fā)展,從而積累語言,在學習第三段時,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列寧是怎樣利用蜜蜂引路的,我讓學生大膽猜測列寧當時是怎么一邊想象,一邊仔細觀察,最后一步一步找到養(yǎng)蜂人,讓語言與思維能力同時得到訓練與提高。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習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習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里有自由朗讀后對課文內(nèi)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對詞語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達到一定的共識。
5.口語訓練,延伸教學??谡Z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學完課文后,我利用向學生提建議的方法,設計了下次課續(xù)編故事的活動,想像養(yǎng)蜂人聽了列寧的話,他會說些什么?會怎樣邀請列寧進屋?怎樣進行交談?這樣對課文的學習產(chǎn)生意猶未盡的感覺,學生自由組織語言,準備口語交際練習。這種教學的延伸,目的是想鞏固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廣泛了解資料,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6.板書與貼畫,總攬全文?!睹鄯湟贰肥且浴罢摇弊譃榫€索,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列寧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本板書按“找”的順序貼出“花叢”、“園子”、“小房子”,既分清了列寧找養(yǎng)蜂人的三個步驟,又標明了列寧找養(yǎng)蜂人所走的路線,還直觀地“再現(xiàn)”了列寧住處和花叢、園子、小房子的方位。有助于學生弄清楚“找”的經(jīng)過?!袄谩币辉~,既概括了蜜蜂回蜂房和列寧找養(yǎng)蜂人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也體現(xiàn)了列寧善于觀察、深入思考和準確判斷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難點。
總之,這節(jié)課是根據(jù)本年級學生的特點,讓他們在讀中了解課文內(nèi)容,在讀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在讀中發(fā)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為學生營造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
蜜蜂引路課文篇九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特點。
2.學習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二、教具準備
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自由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特點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思考:讀了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甲:我知道這件事發(fā)生的時間1922年。地點:莫斯科,
學生乙:找還知道了列寧常常與養(yǎng)蜂人談天。
(2)老師小結。
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列寧常常與養(yǎng)蜂人談天。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
(2)用“因為……所以……”句式說說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
因為往常派去找養(yǎng)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別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寧要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
(3)老師小結。
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小組討論: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用圖表表示。
(2)小組匯報。
列寧:發(fā)現(xiàn)花從中有蜜蜂——蜜蜂飛進園子——小房子——找到養(yǎng)蜂人。
(3)列寧為什么認為跟著蜜蜂走就能找到養(yǎng)蜂人?
因為列寧想:蜜蜂是養(yǎng)蜂人養(yǎng)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飛間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養(yǎng)蜂的人。
(4)老師小結。
由于列寧通過觀察了解到花叢、蜜蜂、養(yǎng)蜂人之間的關系,就能從中發(fā)現(xiàn)線索,找到養(yǎng)蜂人。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圖,養(yǎng)蜂人見到列寧后可能會說些什么?
(2)列寧是怎樣回答的?
(3)為什么列寧說蜜蜂是他的向導,把他領到這兒來的?
(4)老師小結。
列寧發(fā)現(xiàn)了蜜蜂,經(jīng)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分析,就順著蜜蜂飛回的方向走,結果找到了養(yǎng)蜂人。
(5)分角色朗讀第4自然段,讀出驚訝、高興的語氣。
5.總結全文。
(1)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
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經(jīng)過。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結果。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師小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要學習列寧遇事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做出判斷、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課堂作業(yè)設計
1、導(向導)蜜(蜜蜂)蜂(蜜蜂)采(采訪)圓(圓形)
異(奇異)密(茂密)峰(山峰)彩(彩色)園(園子)
2.驚奇——驚訝經(jīng)?!3S淇臁吲d壯麗一一壯觀
仔細——認真聊天——談天興奮——激動洪亮——響亮
3.一(座)小山一(所)房子一(列)火車一(片)草地
一(個)園子一(群)蜜蜂一(架)飛機一(塊)手絹
4.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他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
板書設計
20蜜蜂引路
列寧——蜜蜂(向導)——養(yǎng)蜂人
花叢(路邊)認真思考
園子(附近)仔細觀察
小房子(旁邊)做出判斷
蜜蜂引路課文篇十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課標教材六年制二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材第七組的第二篇課文。本組課文的主題就是“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寓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教育于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在教學時要讓學生以讀為主,在讀中認識生字,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發(fā)現(xiàn)主人公的優(yōu)秀品質,感悟做人的道理。所以“朗讀感悟”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此文要求會認和要求會寫的字不多,課文篇幅不長,情節(jié)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在課時分配時把寫字教學都放在第二課時,目的在于利用第一課時指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書中感悟道理,解決本課難題。
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會認“莫”等6個生字,會寫“訝”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了解列寧是利用什么方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
教學設計。
這是一篇傳統(tǒng)課文,怎么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講出新意,就是我這節(jié)課所要體現(xiàn)的。在全國第四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課后,崔巒曾說過:“書一定要在課上讀順、讀好。讀得不充分的課,看不出讀書有長進的課,不是好的閱讀課。字一定要認得,一定要寫好。電腦不能代替書寫,寫字指導要加強示范。要重視詞句的理解、積累和運用。課標對此是重視的,但要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聯(lián)系上下文揣摩、理解,要與機械、重復的字、詞、句的練習,要與單項的字、詞、句的測試區(qū)別開來。要珍視并鼓勵學生發(fā)表對課文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p>
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上作了如下的安排:
一、通過富有童趣的音樂和圖片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由一個“有關列寧???和蜜蜂的故事”設計了懸念,在課題的設計方面,我將蜜蜂做成了圖片,吸引低年級學生的眼球,并將“引”字進行田字格指導書寫,通過寫字指導的示范,進一步加強寫的練習。并讓學生在書上跟寫。
二、在自主識字環(huán)節(jié),由于本課的生字不多,難度不大,所以我放手讓學生自己來學,先是由學生自行領讀,然后,讓他們說說哪些字需要注意。從而解決了生字的問題,對于進一步的寫字訓練則放到第二課時。然后進行初步的讀課文。
三、進入到了課文的具體學習,我加強了對于字詞的理解與課文朗讀的指導。比如:在理解“附近”時,我就通過學生的實際生活,說說你身邊哪些同學在你的附近,哪些同學在你的旁邊,哪些同學在離你比較遠的地方。這樣,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附近”是指,離自己不太遠的地方。從而為了后面列寧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作了鋪墊。
再比如:在理解“果然”這個詞時,我采取了使用不同的朗讀方法來進行理解,通過,重音放置的位置不同來體會,句子的含義。
對于本課的重點,我把講課的主要力量放在了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上。他是怎么找到的?由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引出來,然后讓學生找句子體會,通過讀句子體會,學生還只能找到:注意發(fā)現(xiàn)——仔細觀察——得到驗證,這三個方面。接下來,我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扮演列寧,說說你作為列寧,一邊走一邊觀察的時候,在想些什么?在這里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發(fā)揮想象。在利用課件輔助,從而再導出:注意發(fā)現(xiàn)——仔細觀察——分析思考——做出判斷——得到驗證。當課講到這里時,學生已經(jīng)對列寧是怎么找到養(yǎng)蜂人的有了清楚的認識,可以來完成課后練習:畫出尋找養(yǎng)蜂人路線圖??梢哉f學生對于這個練習已經(jīng)是水到渠成了。我將不作重點說明。
對于不太重要的第四自然段,我則采取做動作理解“驚訝”一詞,然后,分角色朗讀,這了做一個過渡,你還有什么問題嗎?這樣就可以導出蜜蜂真的是列寧的向導嗎?其實這是作為全文回饋用的。體會出,并不是蜜蜂真的做了向導,而是列寧善于觀察,認真思考得來的結果。
最后,讓學生來談談學習的收獲,將列寧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明確點出,點明了課文的中心。
四、在作業(yè)的布置上,我設計了一個開拓興趣的作業(yè),讓學生去找找還有哪些小動物具有認路的本領。
五、在板書的設計上我一部分是由學生來完成的圖畫,一部分是由我來總結的內(nèi)容。盡量做到簡潔明了。
板書設計:
26.路。
注意發(fā)現(xiàn)????列寧———蜜蜂———養(yǎng)蜂人。
仔細觀察。
分析思考????小山———花叢———園子—小房子。
蜜蜂引路課文篇十一
詞匯是閱讀教學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詞語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只有理解了文章的詞語,才能讀懂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每一篇課文都會出現(xiàn)一些自己沒有學到的詞語。而低年級又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起始階段,所以抓好詞匯教學尤為重要。
在詞匯教學中,重點是準確的理解詞義,因為只有正確的理解詞義,才能夠正確的去應用。理解詞義的方法很多。比如直觀的理解,比較辯析理解。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理解,以及結合課文理解,不同的詞可以應用不同的方法。如:一些抽象的詞語就需要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結合上下文細細的體會。我們學校的李俊霞老師在教《蜜蜂引路》一課時,對“果然”一詞的教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師:列寧是怎樣觀察的?讀一讀。
生:(讀“他仔細……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
師:看到園子旁邊的小房子,列寧會怎么想呢?
生:他會想,這里是不是養(yǎng)蜂人的家呢?
生:他回想,這可能是養(yǎng)蜂人的家吧。
生:列寧看到園子的小房子回這樣想,這房子一定是養(yǎng)蜂人大家。
師:為什么會是養(yǎng)蜂人的家呢?
生:因為蜜蜂都飛到園子里去了。說明這里是蜜蜂的家。養(yǎng)蜂人一定住在附近,所以園子旁邊那座小房子一定是養(yǎng)蜂人的'家。
師:列寧走過去敲那所房子的門,這房子是不是養(yǎng)蜂人的家?
生:這所房子是養(yǎng)蜂人的家。
師:書上是怎樣說的呢?
生:開門的果然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
生:果然。
李老師在講解“果然”一詞時,恰當?shù)囊龑Я藢W生注重從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比要求學生去死記硬背要好的多。同樣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經(jīng)常這樣引導,不僅能使學生對詞義有確切的理解,而且可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義的能力。
蜜蜂引路課文篇十二
教學目標:
1、會認“莫”等6個生字,會寫“訝”等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列寧是怎樣利用蜜蜂作向導找到養(yǎng)蜂人的。
課前準備:1、掛圖、生字卡片;2、列寧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莫”等6個生字,會寫“訝”等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1、學生介紹收集到的列寧的有關資料。
2、老師補充介紹并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1)自讀全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2)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
2、交流檢查,鞏固識字。
(1)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2)匯報交流識字方法;
(3)做游戲鞏固識字。
3、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說說課文的大意。
三、指導書寫。
1、重點指導:“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單人旁要寫在豎中線上;“派”字的第四筆是撇,不是橫;“敲”字的右半邊不是支。
2、學生照田字格里的樣子認真練寫1個。
3、展示學生書寫的字,師生評議。
4、學生在田字格里再認真地書寫1個。
四、作業(yè):
1、把這一課中自己喜歡的詞語積累在詞語本上;
2、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第1、2自然段,思考:
(1)你知道列寧和養(yǎng)蜂人的關系怎樣?是怎么看出來的?
(2)什么叫“親自”?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
2、交流。
3、感悟文中詞語的意思。
(1)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感悟“附近、談天”;
(2)讓學生在熟悉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換詞比較來感悟“常常、經(jīng)?!钡囊馑?。
二、重點學習第3自然段。
1、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你能畫出列寧找養(yǎng)蜂人的線路圖嗎?(以此為研究專題,小組合作討論研究。)。
2、匯報交流,老師歸納整理,板書:
注意發(fā)現(xiàn):花叢中的蜜蜂。
仔細觀察:蜜蜂——蜂房——養(yǎng)蜂人之間的聯(lián)系。
作出判斷:養(yǎng)蜂人就住在這小房子里。
馬上驗證:果然找到了養(yǎng)蜂人。
3、展示各小組畫的列寧找養(yǎng)蜂人的路線圖,評議。
4、小結:列寧是憑借細心觀察和科學分析,在蜜蜂這個“小向導”的指引下,找到養(yǎng)蜂人的。
三、4自然段,通過朗讀體會“驚訝”的意思。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1、同桌練習人物對話。
2、對話朗讀擂臺賽。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作業(yè):
推薦閱讀列寧的故事。
板書:
蜜蜂引路課文篇十三
《蜜蜂引路》一課講的是列寧想找養(yǎng)蜂人談天,可是往常派去的人沒有在,他通過蜜蜂找到了養(yǎng)蜂的人。本單元內(nèi)容以讓學生勤于思考、積極動腦編排的一組課文,本課主要描寫列寧邊走邊觀察,通過發(fā)現(xiàn)蜜蜂、仔細觀察等蜜蜂行為的判斷,找到了養(yǎng)蜂人。列寧遇到問題、認真思考的品質值得每一個孩子學習。
低年級孩子主要以興趣為主,上課伊始,我讓學生猜謎語:“同學們,有一種動物每天采花蜜,花粉,知道它是誰嗎?”此問題一下子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后,板書課題,之后,讓學生讀課題質疑,學生提到:蜜蜂給誰引路?為什么引路?又是怎么引路的?自己提的問題,自己有目的地到文中去解決,更加激發(fā)了學生讀書的欲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識字是一二年級的重點,有很多字學起來比較困難,本課的生字基本上都在一、二自然段,為了降低學生認字的難度,我采取了分散識字的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學習一二自然段時,我把背投上的字用紅色表示,之后又單獨出示生字,引導學生認讀,在認讀的過程中,用“附近”說話,為了降低難度,老師告訴學生:“同學們,市一中在我們附近。我們學校附近還有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我們學校附近有農(nóng)科所。我們學校附近有子路小區(qū)。之后,我問:“你家附近有什么地方?”這無疑是對學校附近有什么的擴展,就這樣進行教學,學生學得扎實而有效。
“采”字是象形字,為了讓學生對此字的印象深刻,我則是讓學生看采字的7演變規(guī)律,剛開始讓學生看最初的字,讓學生觀察采字上面是一個手,下面是果樹,用手摘果子就是采。再來觀察現(xiàn)在的字,上面爪子頭就相當于手,下面是個木,這就是采字。這樣的方法,學生不僅樂于學習,而且記憶深刻。
課文第三自然段,詳細地描寫了列寧觀察的經(jīng)過,從發(fā)現(xiàn)蜜蜂到仔細觀察又發(fā)現(xiàn)旁邊有園子、園子旁邊有小房子,在尋找的過程中,讓學生揣摩列寧的心里很有必要,我設置了“列寧發(fā)現(xiàn)有蜜蜂,他心里會想些什么?”“經(jīng)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蜜蜂飛進園子里,又會想些什么呢?”讓孩子明白列寧之所以能夠找到養(yǎng)蜂的人,是與他的仔細觀察、做出判斷分不開的。
文章最后一段寫道養(yǎng)蜂人看到列寧驚訝地問,詞句有一個“驚訝”一詞,我先引導學生思考:“養(yǎng)蜂人為什么感到驚訝?”學生說:“沒有人帶領,學生能夠來到這里。所以感到驚訝。”“就請你帶著驚訝地語氣讀一讀養(yǎng)蜂人的話吧。”列寧笑著又該如何讀呢?就這樣,我引導學生抓住驚訝和笑著兩個提示語指導朗讀,學生讀得非常到位。
但本課也有不足之處,一二自然段講得太多,過于啰嗦,所以后面時間就緊了,理解不到位,一節(jié)課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學生反而學不好。
蜜蜂引路課文篇十四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qū)別“常?!焙汀巴!钡囊馑肌?/p>
3、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觀點。
會認生字,會寫9個字。
了解蜜蜂引路的道理。
新授課
掛圖、生字卡片
2課時
一、談話導入提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互動學習,讀文識字。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疑問。
2、指導識字,合作學習。
3、點評、范讀、感悟。
4、自己練讀,把不認識的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標出來。
5、合作認字,記詞。
6、再讀課文。
7、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8、自讀自學。
三、邊讀邊議,領悟其意。
1、簡單介紹列寧。
2、讀第一自然段。
3、“談天”是什么意思,能否另換一個。
4、在讀中感悟。
5、大家自己讀第二自然段。
6、讓學生讀第二段,領悟其意。
四、提出疑問:
1、列寧要去找誰?
2、列寧打到了他要找的人了嗎?
3、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
五、作業(yè)布置:
熟讀課文
一、復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內(nèi)容。
二、自讀感悟。
1、你知道列寧和養(yǎng)蜂人的關系怎樣?是怎么看出來的?
2、什么叫“親自”?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
3、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你能畫出列寧找養(yǎng)蜂人的路線圖嗎?
三、自讀交流
1、小組交流
2、路線圖展示
四、看圖對話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自愿介紹圖意。
2、同桌練習人物對話。
3、對話朗讀(師生對練)
五、讓學生認識到:
列寧是憑借細心的觀察和科學分析,在蜜蜂這個“小向導”的“指引”下找到養(yǎng)蜂人的。
六、課后小結:
七、作業(yè)布置:
蜜蜂引路課文篇十五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qū)別“常常”和“往?!钡囊馑肌?/p>
3、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從列寧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
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1、師板畫“蜜蜂”,你們認識它嗎?你知道它能為人們做些什么?范寫“蜂”字。
2、板書“引路”二個字。“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讀了課題后你想問些什么嗎?
3.蜜蜂給誰引路?蜜蜂是怎樣引路的?帶著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3、合作學習
(1)同桌合作學習文下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糾。
(2)嘗試讓學生當老師,主持學習生字。
教師引導:平時我們都用哪些游戲識字的?你來當一回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
學生說出一種識字游戲方法,就讓該學生當老師主持這游戲。
(3)四人小組討論識記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檢查朗讀情況。
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正音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交流:這件事的起因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2、學習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段話告訴我們什么?用不同的線畫出時間、地點、人物。
用簡筆畫畫出列寧居住的地方,從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給“附近”找近義詞,并用“附近”造句。
“養(yǎng)蜂的人”與“列寧”的關系怎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理解“常?!?,給它換個詞讀一讀。
理解因果關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寧就親自去找他。
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用“因為……所以……”說一說。
3、列寧能找到養(yǎng)蜂的人嗎?這件事情的結果如何?
指名讀一讀最后一段話。
養(yǎng)蜂的人為什么會驚訝?
給“驚訝”找近義詞。
朗讀:你能驚訝地讀一讀嗎?
讀讀列寧的話,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
4、懸念:
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樣引路的?下堂課學習。
1、生:分析每個字形結構及怎么記
2、師:示范寫,強度筆畫。指名到黑板寫,生糾正,評議。
第二課時
1、認讀詞語
莫斯科附近派人談話交談驚訝
引路指引列寧排列蜂蜜敲門推敲
2、指名板畫列寧的住處。
1、提出問題:
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的人?
2、解決問題:
默讀課文第三段。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
學生回答,教師簡筆畫“花叢,園子,小房子”之間的關系。
下面我們來看看列寧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第三段課文一共有三句話,請大家讀讀第一句:
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
1)列寧在路邊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板書:發(fā)現(xiàn))他是怎么想的?
2)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兒呢?于是列寧仔細地觀察。(板書:觀察)什么叫觀察?
(觀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細地看。)
3)列寧觀察什么?他是怎樣觀察的呢?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二句話,我們大家看圖。
他仔細觀察……有一所小房子。
(1)(生讀第二句話,師在圖上添畫蜜蜂)
(2)列寧在觀察什么?
(3)這些蜜蜂飛進去為什么不出來了呢?
(4)這時列寧繼續(xù)觀察,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你們想這所小房子是誰的?為什么?
(6)小結: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那么,我們再來看看列寧觀察的和想的對不對。請大家讀讀第三句話。
生讀第三句。
(1)這句話說什么?
(3)用“果然”說一句話。
生齊讀這段話。
(1)看板書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
(2)列寧為什么能找到養(yǎng)蜂的人?蜜蜂真的能當向導,能引路嗎?
(3)小結:列寧是靠動筋,想辦法,仔細觀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飛回蜂房去的這個特點,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的。這就告訴我們,今后我們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難,只要開動腦筋,仔細地看,認真地想,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1、畫列寧找到養(yǎng)蜂的人的路線圖。同桌間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的人的。
2、從這件事上你覺得列寧是個什么樣的人?說說你的感受?
板書設計:
26、蜜蜂引路
列寧——蜜蜂(向導)——養(yǎng)蜂人
花叢(路邊)認真思考
園子(附近)仔細觀察
小房子(旁邊)做出判斷
誠實的孩子
列寧是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人,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創(chuàng)始人。他從小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經(jīng)常弄壞家里的東西。
列寧八歲那年,有一次母親帶著他到阿尼亞姑媽家中做客?;顫姾脛拥男×袑幰徊涣羯?,把姑娘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但是,誰也沒有看見。
后來,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說:“不是我?!?/p>
而小列寧因為在生人家里害怕,怕說出實話會會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媽的責備,所以他也跟著大家大聲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親看他的表情,已經(jīng)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里經(jīng)常發(fā)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
于是,小列寧的媽媽就想:應該怎能樣對待孩子撒謊這件事呢?當然,最省事的辦法就是直接揭穿這件事,并且處罰他。但是列寧的媽媽沒有這么做。她認為,重要的是教育兒子犯錯誤后要勇于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而不是責備他。
于是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在三個月內(nèi)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各種各樣的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的良心深處萌發(fā)出對自己行為的羞愧感。
從那以后,列寧的媽媽明顯地感覺到,兒子不如以前活潑了,似乎是良心正在折磨著他。
有一天,在小列寧臨睡前,媽媽又像往常一樣,一邊撫摩著他的頭,一邊給他講故事。不料小列寧突然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阿尼亞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干的?!甭犝f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說:“給阿尼亞姑媽寫封信,向她承認錯誤,姑媽一定會原諒你的?!?/p>
于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給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
幾天后,小列寧收到了阿尼亞姑媽寄來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表示原諒小列寧,還稱贊小列寧是個誠實的好孩子。
小列寧得到原諒后,十分高興,又像以前一樣過著快樂的日子。他還悄悄地對媽媽說:“做誠實的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譴責?!眿寢尶粗鴥鹤訒牡匦α恕?/p>
蜜蜂引路課文篇十六
新授。
教學目標。
1、會認7生字,會寫7字及一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只要細致觀察,難題定可以解決。
教學重點、難點。
1、會認生字,會寫生字。
教學過程設計。
參與交流者意見。
(一)出示課題,激發(fā)情趣。
師:電腦課件(先出示“小密蜂”再出示“引路”二個字。你們認識它嗎?你知道它能為人們做些什么?“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齊讀蜜蜂引路),今天我們就學第16課--蜜蜂引路。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同時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只有四個自然段)。
2、指出四人每人讀一段課文,正音。
3、認清自形。
引:左右結構,左邊是“弓”,右邊是“1”。
莫:上中下結構,上邊是“艸”,中間是“日”,卜邊是“大”。
斯:左右結構,左邊是“其”,右邊是“斤”。
派:左右結構,左邊是“氵”,右邊共6筆。
談:左右結構,左邊是“言”,右邊是“炎”。
敲:左右結構,左邊是“高”,右邊不要寫成“支”。
訝:左右結構,左邊是“言”,右邊是“牙”。
導:上下結構,上邊是“巳”,下邊是“寸”。
3.理解詞語的意思。
談天:聊天,閑談。
驚訝:感到很奇怪;驚異。
向導:帶路的人。
(三)初讀感知。
1、默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主要講了列寧利用蜜蜂引路,找到養(yǎng)蜂人的事。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蜜蜂引路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邊讀邊思考,每個自然段寫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討論后回答:
一、精讀感悟。
1、講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這段。讀了這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板書:莫斯科、小山、小房子。
(2)指導朗讀:用陳述語氣讀出列寧是怎樣請養(yǎng)蜂人的。
2、講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思考:列寧又想找養(yǎng)蜂人,這次他遇到了什么困難?指名回答。理解“往?!钡囊馑?。
(2)板書:山路,遇到問題。
3、講讀第4自然段。
(1)讓學生回答:列寧最后是否找到了養(yǎng)蜂人,你從哪段知道的?
(3)讀列寧的話,理解“向導”。
(4)分角色有語氣地讀第4段。板書:解決問題。
過渡:那么,蜜蜂不會說話,怎么能當向導,把列寧領來的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塊學習第3自然段,便會得出答案。
4、講讀第3自然段。
(1)小組討論: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用圖表表示。
(2)小組匯報。
列寧:發(fā)現(xiàn)花從中有蜜蜂——蜜蜂飛進園子——小房子——找到養(yǎng)蜂人。
(3)列寧為什么認為跟著蜜蜂走就能找到養(yǎng)蜂人?
(4)老師小結。
由于列寧通過觀察了解到花叢、蜜蜂、養(yǎng)蜂人之間的關系,就能從中發(fā)現(xiàn)線索,找到養(yǎng)蜂人。
(二)總結全文。
指名讀全文,說說列寧是怎么找到養(yǎng)蜂人的?讀了課文,對你有什么啟示?
(三)指導寫字。
1、生:分析每個字形結構及怎么記。
2、師:范寫,強度筆畫。指名到黑板寫,生糾正,評議。
3、組詞,擴句。
1、談話激疑:同學們,當我們想去一個地方,卻不知道路怎樣走,你通常會想什么辦法呢?(學生交流),那你們聽過蜜蜂也能當向導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讀一個故事---------《蜜蜂引路》(板題)。
3、聯(lián)系事情結果,引發(fā)學生讀書興趣。思考:列寧能找到養(yǎng)蜂的人嗎?從列寧的話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養(yǎng)蜂人的?結合閱讀課文最后一自然節(jié),體會故事情節(jié)的生動性。通過朗讀理解養(yǎng)蜂人的“驚訝”。
1、啟發(fā)學生思考:你認為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教學板書設計。
列寧——蜜蜂(向導)——養(yǎng)蜂人。
花叢(路邊)認真思考。
園子(附近)仔細觀察。
小房子(旁邊)做出判斷。
經(jīng)典題型設計。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驚奇——經(jīng)?!淇臁?。
仔細—一聊天——興奮—一。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脑~語。
教學反思。
教學《蜜蜂引路》這篇課文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蜜蜂真的會引路嗎?”并組織學生討論。一部分學生認為從文章的最后一句話中可以知道蜜蜂會引路的,因為列寧說:“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向導就是領路的人,蜜蜂是向導,所以蜜蜂會引路。另一部分同學認為因為列寧仔細觀察,又認真地想:蜜蜂的家一定也是養(yǎng)蜂人的家,只要跟著蜜蜂回去的路走,一定能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列寧是這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的,雖然蜜蜂也有功勞,但主要還是列寧自己的功勞。我告訴他們每位同學都能認真思考,積極發(fā)言,從這個意義上說,兩方同學都是勝利者,但是認為“蜜蜂不會引路”同學的表現(xiàn)更佳,因為他們能認真讀課文,細心思考,找出問題的答案。另一方同學應該向他們學習。課文中,列寧這種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值得大家學習。在平時的生活中,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積極思考,一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奧秘。
蜜蜂引路課文篇十七
師: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為了搞清這個問題,先請小朋友們默讀課文第三段。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生:(默讀課文第三段)
師:好。小朋友,列寧的住處在哪兒?要是你們能說出來,我就把它畫出來,好嗎?
生: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生:花叢在路邊。書上說“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說明花叢在路邊。
師:對了,花叢在路邊。(邊說邊畫花叢)那么,園子在哪兒?
生: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師:你怎么知道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生:因為書上說那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說明花叢離園子不太遠,所以我知道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師:對。(邊說邊畫園子)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呢?
生: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在園子旁邊。
師:(板畫房子)房子旁邊還有什么?
生:房子旁邊應該畫上幾個蜂箱,因為養(yǎng)蜂人要照管蜜蜂,所以把蜂箱放在房子旁邊。
生:所以列寧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了。
生: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山下有一條小路。小路旁邊有花叢。離花叢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旁邊有一座小房子。那就是養(yǎng)蜂人的家,因為養(yǎng)蜂人在園子里放了許多蜂箱。
生:(齊鼓掌)
師:說得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列寧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第三段課文一共有三句話,請大家讀讀第一句:
生:(讀)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
師:列寧在路邊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板書:發(fā)現(xiàn))他是怎么想的?
生:列寧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那個養(yǎng)蜂人的吧?
生:列寧還會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順著蜜蜂飛的方向找去,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了。
生:觀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細地看。
師:對了,還要一邊看一邊想。那么,列寧觀察什么?他是怎樣觀察的呢?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二句話,我們大家看圖。
(生讀第二句話,師在圖上添畫蜜蜂)
師:讀得很好。列寧在觀察什么?
生:列寧在觀察蜜蜂飛行的方向,看這些蜜蜂飛到哪兒去。
生:列寧看見這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
師:這些蜜蜂飛進去為什么不出來了呢?
生:因為這些蜜蜂已經(jīng)飛到家了。
生:要是沒有到家,它們還會繼續(xù)往前飛。
師:對了。這時列寧繼續(xù)觀察,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發(fā)現(xiàn)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
師:你們想這所小房子是誰的?為什么?
生:這所小房子是養(yǎng)蜂人的。因為養(yǎng)蜂人和蜜蜂是住在一起的。養(yǎng)蜂人為了照看蜜蜂,總把蜂箱放在自己旁邊的。
師:對了。所以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那么,我們再來看看列寧觀察的和想的對不對。請大家讀讀第三句話。
生:(讀第三句)
師:這句話說什么?
生:列寧親自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證明列寧的觀察是完全正確的。
生:果然。
師:對了。大家把這句話再讀一遍。
生:(齊讀)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
[1][2]下一頁
教案《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蜜蜂引路》教學實錄》,來自網(wǎng)!
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
師: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下面我們把三句話連起來讀一讀。等一下我還要請一位小朋友說一說。
生:(讀第三段課文)
師:好,誰會看圖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努潘怠
生: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列寧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養(yǎng)蜂人養(yǎng)的吧?蜜蜂采了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要是我跟著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了嗎?于是列寧仔細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蜜蜂總是和養(yǎng)蜂人住在一起的,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養(yǎng)蜂人的家吧?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列寧就是這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
師:說得好極了。
(師生鼓掌)
師:小朋友,養(yǎng)蜂的人看見列寧會怎么想呢?我請一位小朋友讀讀第四段課文。努哦痢
生:(讀第四段)
師:讀得很好。小朋友,請你們看書上的圖,再圖文對照,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在說話?
生:(熱烈爭論)
我說是養(yǎng)蜂人在說話,因為他張大嘴巴笑嘻嘻的,看見列寧來很高興。
書上說養(yǎng)蜂的人是驚訝地說。可是圖上的養(yǎng)蜂人已經(jīng)不驚訝了,笑嘻嘻的。說明他的話已經(jīng)說過了,這時候是列寧在說話。
我認為是列寧在說話。因為書上“列寧笑著說”,圖上的列寧正在笑,所以是列寧在說話。
我也認為是列寧在說話,因為列寧用手指著蜜蜂笑著說:“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引到這兒來的?!别B(yǎng)蜂人聽了恍然大悟,也高興得笑起來。
生:(齊呼)列寧。
生:因為列寧不知道養(yǎng)蜂人住在哪兒,今天突然來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所以養(yǎng)蜂人感到很驚訝。
生:列寧是偉大領袖,今天來看望一個普通的養(yǎng)蜂人。這是養(yǎng)蜂人沒有想到的,所以他感到又驚訝又激動。
師:對了。那么誰能用驚訝的語氣讀一讀養(yǎng)蜂人說的話?好,你來讀。
生:(很有感情地讀)列寧同志,是誰把您領到這兒來的?
師:讀得好。驚訝得眼睛都睜大了。列寧的話要讀得很親切,很有風趣。誰來試一試。(生紛紛舉手。都想試一試)
生:(讀列寧的話,邊讀邊學圖上的列寧做手勢)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生高興地笑了)
師:讀得很有感情,真好。小朋友,什么叫向導?
生:向導就是帶路的人。
師:那么在這課書里,列寧指的向導是誰呢?
生:(齊)蜜蜂。
師:對了。是蜜蜂。但是你們想,蜜蜂真的能當向導,能引路嗎?(點課題)
生:不能。
師:那么,列寧是靠什么找到養(yǎng)蜂人的呢?
生:列寧有豐富的知識,他很了解蜜蜂,知道蜜蜂采了蜜要飛回蜂房去。列寧跟著蜜蜂走就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
生:列寧是靠動腦筋,想辦法,仔細觀察找到養(yǎng)蜂人的。
師:對了。列寧是靠動筋,想辦法,仔細觀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飛回蜂房去的這個特點,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的。這就告訴我們,今后我們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難,只要開動腦筋,仔細地看,認真地想,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蜜蜂引路課文篇十八
一、說教材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如:有常見的生活小事《玲玲的畫》,《玲玲的畫》是一篇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課文,通過玲玲和爸爸一起開動腦筋,解決問題,讓學生意識到“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變好”的道理。有發(fā)人深省的名人軼事《蜜蜂引路》?!睹鄯湟贰肥且黄獑l(fā)學生思維的課文。通過“列寧細心觀察,蜜蜂能引路”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疑難問題的答案,就在身邊,只要你細心觀察”的道理。有流傳千古的寓言《拔苗助長》、《守株待兔》,他是一篇給學生啟迪,讓學生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有美麗動人的童話《丑小鴨》,《丑小鴨》是童話故事,其情節(jié)很容易讓學生感興趣。通過對丑小鴨的經(jīng)歷感到傷心、可憐,但最后的結局又讓人欣喜若狂,這一段故事的了解,讓學生知道要正確看待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順序。讀完整組課文,掩卷細思,豐富的內(nèi)容告訴我們,“要是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要是肯動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也能辦成”。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確認識自己。
《蜜蜂引路》處于本組教材中的第二篇課文,課文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無數(shù)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群,在列寧的眼中清晰的規(guī)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yǎng)蜂人的所在。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向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磥碇灰蟿幽X筋,許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通過本課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單元總體目標:
1、認識38個生字,會些39個生字。
2、培養(yǎng)學生多動腦,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得到解決。
3、讓學生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二)本課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7個及一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qū)別“常?!焙汀巴!钡牟煌梅?。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抓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優(yōu)秀品質。
(三)說教重點:
1、會認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教學難點:
了解“蜜蜂怎么會引路”的道理。
三、說教法
我準備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采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
2、朗讀體驗法——通過讀,體驗列寧的細心觀察勤于思考。
3、圖畫輔助法——利用簡筆畫直觀畫出列寧尋找養(yǎng)蜂人的線路圖。
4、總結歸納法——引導學生對列寧找的養(yǎng)蜂人的原因進行歸納總結。
5、表演法——對個別詞語,讓學生模仿、表演進行體會。
四、說學法:
1、自讀感悟法——學生通過自瀆,說說自己知道或讀懂了什么?
2、朗讀體驗法——通過朗讀重點句子,體驗列寧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好品質。
3、表演理解法——個別詞語理解時加上自己的體會表演出來。
五、說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激發(fā)情趣。
(板書課題《18蜜蜂引路》)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
2。檢查生字情況。
(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大家一起讀一讀,同位兩人互相交流一下你的識字方法。
(2)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采用齊讀、個別讀等多種方式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3)利用生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課件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
采用齊讀、個別讀等多種方式檢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
(三)、引入新課。
列寧想要找到養(yǎng)蜂人,首先要弄清養(yǎng)蜂人的家在哪里,下面我們就跟列寧一起去找找養(yǎng)蜂人的家究竟在哪里。
(四)、學習新課。
1、邊讀邊思考: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2、四人小組討論,合作畫出簡圖。
3、點評,請一名同學上臺貼圖。
4、看圖分析,弄懂位置關系。
(五)、學習第三段。
1、引入:列寧究竟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呢?課文哪段說明了這點?(第三段)
2、指名讀,思考:這段共有幾句話?你覺得哪些地方
寫得好?你讀懂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六)、學習第四段。
1、引入:列寧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判斷,終于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那么他們見面后會說些什么呢?(出示幻燈圖片)
2、看圖,想想圖上畫的是誰?他們說些什么?想象說話。自由發(fā)言。
3、師示范對話,說說老師用什么語氣讀養(yǎng)蜂人的話?
4、理解“驚訝”,養(yǎng)蜂人為什么會驚訝?
5、指導朗讀此句。
6、列寧是怎樣說的呢?誰來試試?
7、理解“向導”,用親切、風趣的語氣笑著說。
8、同桌練習對話,試著帶表情、動作去讀。
(七)、總結全文。
1、課題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能引路嗎?其實蜜蜂采完蜜就回蜂巢只是一種本能,它并不知道列寧利用它帶路,所以,在這里“蜜蜂引路”其實是列寧的一種幽默說法。
2、(指板書)列寧通過仔細觀察蜜蜂,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邊說邊劃箭頭),所以,他稱蜜蜂為“向導”(板書:向導)。
3、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學到了列寧細心觀察,愛動腦筋的優(yōu)秀品質,希望同學們今后在學習、生活中都能做到細致、認真、多動腦筋。
(六)說板書設計:
(七)說練習
蜜蜂引路課文篇十九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特點。
2.學習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連段成篇的方法。
課件
(一)復習導入
自由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特點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思考:讀了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甲:我知道這件事發(fā)生的時間1922年。地點:莫斯科,
學生乙:找還知道了列寧常常與養(yǎng)蜂人談天。
(2)老師小結。
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列寧常常與養(yǎng)蜂人談天。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
(2)用“因為……所以……”句式說說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
因為往常派去找養(yǎng)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別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寧要親自去找養(yǎng)蜂人。
(3)老師小結。
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小組討論: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用圖表表示。
(2)小組匯報。
列寧:發(fā)現(xiàn)花從中有蜜蜂——蜜蜂飛進園子——小房子——找到養(yǎng)蜂人。
(3)列寧為什么認為跟著蜜蜂走就能找到養(yǎng)蜂人?
因為列寧想:蜜蜂是養(yǎng)蜂人養(yǎng)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飛間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養(yǎng)蜂的人。
(4)老師小結。
由于列寧通過觀察了解到花叢、蜜蜂、養(yǎng)蜂人之間的關系,就能從中發(fā)現(xiàn)線索,找到養(yǎng)蜂人。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圖,養(yǎng)蜂人見到列寧后可能會說些什么?
(2)列寧是怎樣回答的?
(3)為什么列寧說蜜蜂是他的向導,把他領到這兒來的?
(4)老師小結。
列寧發(fā)現(xiàn)了蜜蜂,經(jīng)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分析,就順著蜜蜂飛回的方向走,結果找到了養(yǎng)蜂人。
(5)分角色朗讀第4自然段,讀出驚訝、高興的語氣。
5.總結全文。
(1)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的?
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經(jīng)過。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結果。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師小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們要學習列寧遇事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做出判斷、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課堂作業(yè)設計
1、導(向導) 蜜(蜜蜂) 蜂(蜜蜂) 采(采訪) 圓(圓形)
異(奇異) 密(茂密) 峰(山峰) 彩(彩色) 園(園子)
2.驚奇——驚訝經(jīng)?!3S淇臁吲d壯麗一一壯觀
仔細——認真聊天——談天興奮——激動洪亮——響亮
3.一(座)小山一(所)房子一(列)火車一(片)草地
一(個)園子一(群)蜜蜂一(架)飛機一(塊)手絹
4.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他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
板書設計
20 蜜蜂引路
列寧——蜜蜂(向導)——養(yǎng)蜂人
花叢(路邊) 認真思考
園子(附近) 仔細觀察
小房子(旁邊) 做出判斷
蜜蜂引路課文篇二十
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圍繞著“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如:有常見的生活小事《玲玲的畫》,《玲玲的畫》是一篇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課文,通過玲玲和爸爸一起開動腦筋,解決問題,讓學生意識到“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變好”的道理。有發(fā)人深省的名人軼事《蜜蜂引路》?!睹鄯湟贰肥且黄獑l(fā)學生思維的課文。通過“列寧細心觀察,蜜蜂能引路”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疑難問題的答案,就在身邊,只要你細心觀察”的道理。有流傳千古的寓言《拔苗助長》、《守株待兔》,他是一篇給學生啟迪,讓學生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有美麗動人的童話《丑小鴨》,《丑小鴨》是童話故事,其情節(jié)很容易讓學生感興趣。通過對丑小鴨的經(jīng)歷感到傷心、可憐,但最后的結局又讓人欣喜若狂,這一段故事的了解,讓學生知道要正確看待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順序。讀完整組課文,掩卷細思,豐富的內(nèi)容告訴我們,“要是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要是肯動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也能辦成”。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確認識自己。
《蜜蜂引路》處于本組教材中的第二篇課文,課文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無數(shù)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群,在列寧的眼中清晰的規(guī)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yǎng)蜂人的所在。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向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磥碇灰蟿幽X筋,許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通過本課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一)單元總體目標:
1、認識38個生字,會些39個生字。
2、培養(yǎng)學生多動腦,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得到解決。
3、讓學生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二)本課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7個及一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qū)別“常常”和“往?!钡牟煌梅ā?/p>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抓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優(yōu)秀品質。
(三)說教重點:
1、會認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教學難點:
了解“蜜蜂怎么會引路”的道理。
我準備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采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
2、朗讀體驗法——通過讀,體驗列寧的細心觀察勤于思考。
3、圖畫輔助法——利用簡筆畫直觀畫出列寧尋找養(yǎng)蜂人的線路圖。
4、總結歸納法——引導學生對列寧找的養(yǎng)蜂人的原因進行歸納總結。
5、表演法——對個別詞語,讓學生模仿、表演進行體會。
1、自讀感悟法——學生通過自瀆,說說自己知道或讀懂了什么?
2、朗讀體驗法——通過朗讀重點句子,體驗列寧細心觀察,勤于思考的好品質。
3、表演理解法——個別詞語理解時加上自己的體會表演出來。
(一)、出示課題,激發(fā)情趣。
(板書課題《18蜜蜂引路》)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
2.檢查生字情況。
(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大家一起讀一讀,同位兩人互相交流一下你的識字方法。
(2)課件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采用齊讀、個別讀等多種方式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3)利用生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課件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
采用齊讀、個別讀等多種方式檢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
(三)、引入新課。
列寧想要找到養(yǎng)蜂人,首先要弄清養(yǎng)蜂人的家在哪里,下面我們就跟列寧一起去找找養(yǎng)蜂人的家究竟在哪里。
(四)、學習新課。
1、邊讀邊思考: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2、四人小組討論,合作畫出簡圖。
3、點評,請一名同學上臺貼圖。
4、看圖分析,弄懂位置關系。
(五)、學習第三段。
1、引入:列寧究竟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呢?課文哪段說明了這點?(第三段)
2、指名讀,思考:這段共有幾句話?你覺得哪些地方
寫得好?你讀懂了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六)、學習第四段。
1、引入:列寧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判斷,終于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那么他們見面后會說些什么呢?(出示幻燈圖片)
2、看圖,想想圖上畫的是誰?他們說些什么?想象說話。自由發(fā)言。
3、師示范對話,說說老師用什么語氣讀養(yǎng)蜂人的話?
4、理解“驚訝”,養(yǎng)蜂人為什么會驚訝?
5、指導朗讀此句。
6、列寧是怎樣說的呢?誰來試試?
7、理解“向導”,用親切、風趣的語氣笑著說。
8、同桌練習對話,試著帶表情、動作去讀。
(七)、總結全文。
1、課題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能引路嗎?其實蜜蜂采完蜜就回蜂巢只是一種本能,它并不知道列寧利用它帶路,所以,在這里“蜜蜂引路”其實是列寧的一種幽默說法。
2、(指板書)列寧通過仔細觀察蜜蜂,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邊說邊劃箭頭),所以,他稱蜜蜂為“向導”(板書:向導)。
3、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學到了列寧細心觀察,愛動腦筋的優(yōu)秀品質,希望同學們今后在學習、生活中都能做到細致、認真、多動腦筋。
(七)說練習
(略)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617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