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活著的讀后感感悟(案例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1 12:18:16
最熱活著的讀后感感悟(案例17篇)
時間:2023-11-01 12:18:16     小編:琉璃

感悟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內(nèi)心,并找到心靈的平靜和寧靜。那么,如何培養(yǎng)和提升我們的感悟能力呢?首先,我們需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學會用感恩的心態(tài)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其次,我們要經(jīng)常去觸摸內(nèi)心的深處,關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變化。同時,我們還需要多讀書、多思考,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維方式。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與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感悟,從他人的觀點和經(jīng)驗中獲得啟發(fā)和借鑒。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意識地去發(fā)現(xiàn)和感悟生活中的美好,讓我們的內(nèi)心更加充實和滿足。以下是一些關于人生感悟的經(jīng)典語句,希望能為你的寫作提供一些素材和靈感。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一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做《活著》,這部電影使我感受深刻,更加了解了生命的意義。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深刻感受到活著是一件多么美好、幸福、快樂的事。在富貴那時候,一剎那間就是幾條人命,但即使生活在艱難、困苦,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生命,永遠抱著一顆求生的心。

而我們現(xiàn)在的人,每天都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沒有看重生命,從來沒認識到生命是多么美好的事物。

世界上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只要你有求生的心,有熱愛生命的心,有堅強的心,無論是生活還是心理上的困難總會過去,幸福的大門總會向你打開。我們應該像富貴那樣,用堅強面對生活。

讓我們一起熱愛生活吧!

“活著”這兩個字眼對常人來說平凡得很,但是對于《活著》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富貴”而言,卻意義深刻。

富貴原本是個富家子弟,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憂生活。他不把父母當回事,對妻子的辛苦勞累不屑一顧。最可惡的是他那吃、喝、嫖、賭的陋習,揮霍光了老一輩留下的所有家產(chǎn)。他的父親也被他氣死了。可是這時懺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從此,他只能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飽受著為生計而奔波的勞累、苦楚。他怎么也沒想到命運會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他,讓他的心靈遭受一次次與親人離別的痛苦,最后只剩下了他一個孤家寡人茍活于世。

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福貴努力地重新生活,這位歷經(jīng)滄桑和磨難的老人將苦難消解于自己的忍耐和平靜之中,堅強地挺了過來。

生活本身就是一位好老師。是生活漸漸讓游手好閑、薄情寡義的富貴變成了一個任勞任怨、百折不撓的家里的頂梁柱。如果沒有經(jīng)歷后面的變故,他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體會到活著是多么美好和幸運。

在每個人生活的道路上,每一段都是那么刻骨銘心,每一次都讓人大汗淋漓,生容易,活不易。人生的道路,就像波浪形曲線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雖然走起來非常辛苦,但是它卻通向我們?nèi)松腋5牡缆?。只有攀過那危峰兀立的高峰,越過那一條條一望無際的山谷,才能真正體會到活著的意義。

讓我們以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走好每一段生活的旅程!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二

假期里,無意間看見書柜里一本并不起眼的書,當時的朋友對我說這樣的書的催淚性很強烈,我一直不大相信,我想可能這樣的書一般都是為了騙取不太理智的讀者的眼淚而使得他們浪費自己的感情和金錢的,因此,我也就一直沒有心情看這本書,直到這個假期,終于有點屬于自己的空余時間來閱讀這本本該早已閱讀的書。確實,此書的文學魅力很足,把我給感染了,不時見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的時候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的時候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作者利用一個地主少爺富貴一生的故事,嗜賭成性,終于賭光了家業(yè)一貧如洗,窮困之中富貴的富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y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兒已經(jīng)成了啞巴,母親也病了,家里一點吃的也沒有。命運就是這樣的作弄人,這樣的令人無法琢磨,令人尷尬的無奈著,痛苦著。一次又一次戰(zhàn)亂和動蕩,這個家庭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

后來,饑荒餓得福貴的妻子家珍駝了背。鄰居們?yōu)闋帗屖S嗟陌l(fā)了霉的紅薯大打出手,福貴的兒子為救學校校長的老婆產(chǎn)后大出血,踴躍獻血,忙亂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每看幾頁,都有我眼淚濕潤的感覺,壞運氣總是降臨到福貴的頭上,在小說的最后,悲劇和失敗越來越多,眼淚和痛哭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在描述苦難時代的背景下,“福貴”老人也經(jīng)歷了人生所有的痛苦,當他看著一個個親人離自己而去的時候,心底實際是在滴血,是在哭泣,但他仍然挺過來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著人生,在年近古稀之時,以一頭耕牛為伴,卻沒有一絲的沮喪,在他的臉上,你看不見生活有多么的不好,看不到對世道的厭倦,有的只是歲月留下的滄桑,有的只是他帶給你的人生取向。

其實余華《活著》帶給我們很多的思考,一個人即使生活再困苦,我們還是可以像“福貴”一樣,很好地活著,可以無遺憾地對別人說,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自己周圍每一個對我關心的人,對得起自己曾經(jīng)為了某個目標所做的努力,就可以了。于是,這樣的人生,我無悔,我想,這就足夠了。

這就是我讀了本書的一點點感受,也是我成年的一次洗禮,它讓我變得更加成熟,讓我能更清晰地了解這個社會,了解人生的意義,不虛度人生。

《活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三

余華的《活著》一書是朋友送給我的,看書的整個過程又好奇又煎熬,好奇的是為什么書要叫“活著”?難道是主人公大起大落經(jīng)歷萬般艱難而功成名就的一生嗎?隨著看完,才知主人公并沒有功成名就,大起大落萬般艱難倒是經(jīng)歷了不少。煎熬的是這個故事承載了太多悲傷。

有的人活得幸福輝煌,有的人活得痛苦平庸。富貴的一生從幸福到痛苦,從輝煌到平庸,最大的悲哀也是此,所有人拼命努力,努力工作,努力賺錢,只為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能擺脫平庸,活得精彩。

“我們徐家的老祖宗不過是養(yǎng)了一只小雞,雞養(yǎng)大后變成了鵝,鵝養(yǎng)大變成了羊,再把羊養(yǎng)大,羊就變成了牛,我們徐家就是這樣發(fā)起來的。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變成了羊,羊變成了鵝,傳到你手里,鵝變成了雞現(xiàn)在雞也沒了?!薄痘钪肪蛷男旒业臄÷鋵懫?,成了富貴坎坷一生的源頭。

富貴敗光了所有家產(chǎn)后,他的母親對他說:“只要活得快樂,窮也不怕?!笨筛毁F真的活得快樂嗎?敗光家產(chǎn)住到鄉(xiāng)下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死了,母親患病他去城里求醫(yī)卻被國民黨抓去當了壯丁??吹竭@一幕我尤其著急,直在心里吶喊:你快回去呀,你有主角光環(huán)的,你不會死的,你母親還等著你呢,你的妻兒還等著你呢,他們會很著急的。我雖抱著著急心態(tài),卻一點不敢敷衍,認認真真看完過程直到結(jié)果,結(jié)果是什么呢?結(jié)果是他和戰(zhàn)友被解放軍俘虜,才得以歸鄉(xiāng)。母親卻早已過世,妻子含辛茹苦帶大一雙兒女,女兒鳳霞也因一場大病成了啞巴。作者最終沒給富貴任何主角光環(huán),他救不了他的母親也救不了他的鳳霞。

我以為他們一家人在大時代的背景下,隨著社會變革,艱難的生活,用他們的生活反應當時的苦,然后告訴我們,我們現(xiàn)在豐衣足食的生活來之不易等等,可是,并沒有。這只是悲劇的開端。

妻子家珍因為換上軟骨癥而干不了重活,兒女還小,重擔就落在了他身上。為了讓兒子能夠上學,他把女兒送人,同樣作為家里的女兒的我憤憤不平,又慶幸我生活在了一個好時代,。雖然最后女兒回來了,還嫁了人,還生了個大胖小子,卻因大出血死在了醫(yī)院里。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被醫(yī)生抽干了血,也死在了醫(yī)院里,醫(yī)生和縣長沒有受到任何的法律制裁,才驚覺,那不是我現(xiàn)在生活的時代。兒女相繼死去后,家珍也隨著去了。女婿在工作時,出了意外也走了,留下小小的外孫和富貴相依為命。富貴給外孫煮豆子吃,外孫因吃豆子被噎死了。

看到最后,情緒倒沒了多大起伏,我想,作者給富貴的主角光環(huán)就是他還活著吧,會繼續(xù)活著吧,在失去了所有之后,經(jīng)歷人間最痛之后,一顆心已千瘡百孔之后,沒有輕生的念頭,對生活也不報任何希望。他還有什么可失去的呢?那頭陪伴他的、也叫富貴的老牛嗎?作者用冷酷的文筆描述了一個悲傷的故事。

《西雅圖時報》評價說:余華沒有煽情。每一個沉重的悲劇都是痛苦的?!痘钪肥且淮螝埲痰拈喿x。

活著,其實并不復雜,它是最簡單化的人生。人們常說的“我活得好累”不過是要求得太高了罷了,活著只是活著,是生命的延續(xù),沒有喧囂浮華,也沒有功名利祿??墒?,如果活著只為活著,人生倒是沒了精彩沒了追求,活得平庸了呢。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四

對于年少輕狂、不可一世的福貴而言,父母離世后的醒悟并沒有阻止厄運的腳步,兒子、妻子、女兒、女婿、外孫的相繼離世,只剩下他孤苦伶仃的活著,他親手埋葬所有的親人,與一頭老牛相伴......

命運的強權(quán)面前,福貴感到無力,在書中的背景下,福貴沒有力量去改變什么,也許更看不到所謂的未來,可是他對明天分外清楚,明天他依然活著,依然面對這片無邊的黃土地,依然為下一個明天揮汗如土。他堅信,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活著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著更重要的事。

人生的路不會筆直向前,總有崎嶇泥濘,總有坎坷艱辛,我們前進的方向不會永遠是正確的,總會做一些錯事,總會走一些彎路。做錯了事,我們會明白很多道理,走錯了路,我們會經(jīng)受別樣的磨礪,我們都需要在錯誤中尋覓能夠溫暖心靈的真理,需要在彎道里探索能夠延長人生的風景。

《活著》講述的并不是一個悲劇,它讓我們看到一條生命的堅強,以及活著的強大渴望。

生老病死,旦夕禍福,人生無常這個詞可能不好,但是不可否認,這是事實。沒有人能夠預知未來會發(fā)生什么,也沒有人能夠按想象的模式為自己的人生畫一個圓滿的圈。我們能夠?qū)Υ木褪球\的對待生命,平平靜靜。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五

濃密的烏云遮蔽了本該湛藍的天空,它囂張的認為黑暗可以埋沒一切,分秒流失,它卻發(fā)現(xiàn),自己始終無法吞噬掉太陽的光芒。因為只要有一絲縫隙,太陽便撒下陽光,播下溫暖,種下希望。

這是一個活在黑暗中的不倒翁,給他一個支撐點,他就能“活著”。一直在等,卻始終沒有等來幸福。亦或者幸福一直在他身邊,發(fā)現(xiàn)與錯過,不過說辭。這個故事,是一場沒有方向的悲劇,無法摸索它的軌跡,這也是生活,無法預知下一秒究竟會怎樣,生命的悲情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

福貴,一個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和他父親一樣,嗜賭成性,整日揮霍,終于敗光了家產(chǎn),過上了一貧如洗的日子,他的父親也因此帶著苦悶的心情死了。因為貧困,進城給母親找醫(yī)生之時又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一番波折之后回歸故里,而此時他面對的是已故的母親,還有因病變成聾啞人的女兒鳳霞,只有可愛的小兒子讓他得到了慰藉。后來小兒子有慶被迫獻血,失血過多,不幸去世,女兒鳳霞嫁給了歪脖子的二喜。當福貴夫婦為女兒找到歸宿而欣慰的時候,鳳霞卻在生孩子的時候,死于大出血,福貴苦命的妻子家珍也因悲傷和病痛去世了,二喜打工養(yǎng)家的時候不幸被水泥板夾死,他們唯一的孩子苦命的苦根因為吃了太多豆子,滑稽的被撐死了。總之福貴身邊的人都因各種原因離開了他,最終陪伴福貴的依舊是一頭將死的老牛。作者以安靜冷漠的筆觸將這些故事娓娓道來,溫柔含蓄的說著血肉模糊的悲劇。被死亡籠罩的氣氛格外憂傷,卻也能讓人冷靜的看故事、耐心的分析故事。濃密的烏云遮蔽了本該湛藍的天空,它囂張的認為黑暗可以埋沒一切,分秒流失,它卻發(fā)現(xiàn),自己始終無法吞噬掉太陽的光芒。因為只要有一絲縫隙,太陽便撒下陽光,播下溫暖,種下希望。

這是一個活在黑暗中的不倒翁,給他一個支撐點,他就能“活著”。一直在等,卻始終沒有等來幸福。亦或者幸福一直在他身邊,發(fā)現(xiàn)與錯過,不過說辭。這個故事,是一場沒有方向的悲劇,無法摸索它的軌跡,這也是生活,無法預知下一秒究竟會怎樣,生命的悲情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

福貴,一個地主家的少爺,年輕時和他父親一樣,嗜賭成性,整日揮霍,終于敗光了家產(chǎn),過上了一貧如洗的日子,他的父親也因此帶著苦悶的心情死了。因為貧困,進城給母親找醫(yī)生之時又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一番波折之后回歸故里,而此時他面對的是已故的母親,還有因病變成聾啞人的女兒鳳霞,只有可愛的小兒子讓他得到了慰藉。后來小兒子有慶被迫獻血,失血過多,不幸去世,女兒鳳霞嫁給了歪脖子的二喜。當福貴夫婦為女兒找到歸宿而欣慰的時候,鳳霞卻在生孩子的時候,死于大出血,福貴苦命的妻子家珍也因悲傷和病痛去世了,二喜打工養(yǎng)家的時候不幸被水泥板夾死,他們唯一的孩子苦命的苦根因為吃了太多豆子,滑稽的被撐死了??傊YF身邊的人都因各種原因離開了他,最終陪伴福貴的依舊是一頭將死的老牛。作者以安靜冷漠的筆觸將這些故事娓娓道來,溫柔含蓄的說著血肉模糊的悲劇。被死亡籠罩的氣氛格外憂傷,卻也能讓人冷靜的看故事、耐心的分析故事。

讀完之后,很同情福貴,因為他的確很值得同情??梢哉f福貴的悲劇是自己的浪蕩和社會的動蕩共同造成的。

首先福貴因為自己嗜賭成性輸光了家產(chǎn),才一夜之間從一個富家少爺變的一貧如洗,這是自作自受,福貴父親因此離世,這是福貴一手造成的,如若不是他輸光了家產(chǎn),父親也不會變得整日悶悶不樂,郁郁寡歡,更不會無故離世。

福貴的母親,是因為國民黨的腐敗和霸道,也是因為福貴的揮霍成癮。試想如果福貴沒有敗光家產(chǎn),他們便可以找到最好的醫(yī)生,及時的給母親治病。另外,如果不是國民黨將福貴抓去做壯丁,福貴也能夠找到醫(yī)生給母親治病,這都說不定,福禍問題也先不做評價。

小兒子有慶從出生開始就沒過上一天好日子,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忍受福貴的無故呵斥,是個苦命的孩子。最終又滑稽的死于抽血過多,這一切都來的太突然,太不講道理。不過這看似的偶然的背后其實也是一種必然,這是黑暗社會對窮苦人民無情的制裁??梢哉f,福貴和他的家庭沒有資格選擇什么,甚至是生存這種最基本的權(quán)利,都已經(jīng)成為了他們所不能擺布的。

女兒鳳霞真的很可憐,雖然生得一副好模樣,卻因為生病變成了聾啞人,這的確讓人感到遺憾悲傷。因為家境貧困,弟弟有慶要上學,福貴和家珍曾經(jīng)無奈的將她送給別人家收養(yǎng),她經(jīng)歷了太多的曲折和磨難,不論是肉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當她好不容易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的時候,卻又在生孩子的時候死于大出血,甚至都沒有見兒子苦根一面,跌宕起伏的命運,痛心疾首,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壓抑和苦悶。幸福成了悲劇短暫的陪襯,讓這出悲劇變得更加囂張,也更加失去了它原本在我心中的走向,讓人摸不著頭腦。

二喜,這個本來無辜的局外人強行入戲,他得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苦根,卻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第一個妻子鳳霞。有得有失的痛,讓二喜這個男子漢險些崩潰,如果沒有這個孩子,估計二喜早就選擇了終結(jié)自己的生命。最終,二喜在工地被水泥板夾死了,在死的時候他腦子中還想著自己的孩子苦根,命運留給他的念想的確少得可憐??傊恢睂@個男人有期待,希望他能夠改變福貴家的命運,哪怕是一點點。不成想,他不但使悲劇升級,更成了這場悲劇的陪襯??喔缢拿忠粯?,生出來就要過著沒有媽媽的日子,吃了多少苦就不用說了。命運又在此刻殘忍的和他開了一個玩笑,唯一的父親二喜不幸被水泥板夾死。當我看到苦根對父親死訊的毫不在意的時候,我便更是心痛。是啊,一個小孩子而已,哪里懂得什么生死聚散,那種莫名的悲傷,是一點一點滲入心中的,而苦根最終的死因居然是吃豆子撐死了,滑稽可笑的背后,是窮苦人民難以言表的痛。一起在期待,期待著鳳霞能夠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不再受到任何傷害。期待著二喜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故事的走向,結(jié)束這場悲劇??喔Πl(fā)展,長大之后改變這個悲劇的家庭,卻也因此一直在失望。這種期待與失望的落差感,不斷刺痛內(nèi)心,因為不容忽略也不能忽略的是,還有福貴。

此時,福貴身邊的所有親人都離他而去了。先不說福貴是什么樣的心情,什么樣的境遇。發(fā)生的太多太雜,讓人沒有時間去屢清思路,因為一切都過于連貫,不給人喘息的機會,我拼命地想看到轉(zhuǎn)機,卻發(fā)現(xiàn)各種悲劇接踵而至,無情的吞噬著這個曾經(jīng)的地主少爺,一點兒也不講人情味兒的滲入我們的內(nèi)心,直達那最柔弱的地方,輕聲低訴著什么叫做痛。其實也是,這場悲劇本身就沒有人情味兒,本身就是血腥殘忍的。

最痛的莫過于回憶,整理記憶的過程總是會讓人情不自禁的動容。福貴這一生經(jīng)歷了太多。首先是敗光了家產(chǎn),一夜之間變得一貧如洗,生他養(yǎng)他的父親也因此離世。試想這個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地主少爺,怎樣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現(xiàn)實,這個殘酷的結(jié)果,會帶給他多少的苦痛,我想他當時一定很難,很不容易的才撐了過來,不論當下發(fā)生的一切是否是他造成的,他的日子卻是真實的生不如死。其次,他經(jīng)歷了社會的動蕩,被國民黨抓過壯丁,雖然兩年沒有參加過一次真正的戰(zhàn)斗,卻也一直過著背井離鄉(xiāng)、心驚肉跳的生活,說不定哪天就輪到他上前線,試想,這個地主家的少爺,一個從來沒有過憂患顧慮的人,就這么突然被帶上戰(zhàn)場,隨時可能面對真正的戰(zhàn)爭,隨時可能面對真正的死亡,他的心中又是怎樣的動蕩,遠離家鄉(xiāng),沒有親人,獨自面對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生死選擇,心系母親的生死,這一切又是多么的不容易。終于,他被解放軍釋放,有機會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迎接他的卻是母親死亡的消息以及女兒變成聾啞人的噩耗,后來又趕上了人民公社運動和文化大革命運動,不斷開展的活動更是給福貴一家?guī)砹穗y以承受的壓力,而在這些苦難之間又不斷夾雜了親人的離世。

更加客觀存在的是,福貴經(jīng)歷的一切悲劇不曾間斷過,連貫的發(fā)生在福貴的身邊,讓他一次次面對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重。悲劇和痛苦是不斷升級不斷加劇的,他“活著”就得不斷的迎接痛苦,然后一次次的挺過來,別無選擇,這就是唯一的選擇。

福貴這一生經(jīng)歷了太多的苦難,每一件都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但是在《活著》這部作品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不斷夾雜著小希望和小幸福,還有小幸運。

首先,福貴出身好,畢竟他曾經(jīng)過上了風光無限,不愁吃穿的日子,這也可以算他曾經(jīng)幸福過,至少有幸運的因素在里面。

其次,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槍斃的龍二。如果當初福貴沒有輸光了家產(chǎn),恐怕當時被槍斃的就是他了,由此來看,富貴是幸運的,他幸運地避開了這個敏感而有尖銳的社會問題,僥幸撿了一條命。

還有他不離不棄的妻子家珍,不論貧富,不論福貴對她的態(tài)度,她都始終如一的用心照顧福貴,用心經(jīng)營著這個窮困破散的家庭,盡職盡責。

女兒鳳霞,雖然因為生病變成了聾啞人,卻生得一副好模樣,更重要的是擁有一顆善良的內(nèi)心。在生活上,鳳霞很懂事,不叫苦不叫累,幫福貴分擔了很多壓力和煩惱。

小兒子有慶,雖然過程和結(jié)局都很悲慘。但他曾經(jīng)取得了跑步比賽的第一名,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乖巧懂事,可愛伶俐,讓福貴覺得很有面子,很驕傲,同時這也給予了福貴“活著”的希望。

二喜的出現(xiàn),更是讓這個家變得更加完整,女兒鳳霞找到了歸宿,對于福貴夫婦來說是一種放心和滿足,也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幸福,因為他們不必在為女兒終老之后的事?lián)摹?/p>

還有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的時候,由于種種原因,兩年沒有上戰(zhàn)場參加真正的戰(zhàn)斗。帶著健康的身體回到家里,這本身就是值得慶幸的。

這部作品就是這樣,不斷地給人希望,又不斷地讓這些希望破滅。就是利用這種心理落差讓原本就很悲情的故事,一點一點的侵蝕你內(nèi)心的安全感,直至你沉溺在他虛幻的故事中,再一把將你拉回現(xiàn)實,讓你從內(nèi)心深處感到痛,這便是殘忍的余華,他不留余地,因為現(xiàn)實就是不留余地的。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六

余華是在一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身上,用第一人稱敘述其看似悲慘的一生。地主家兒子福貴好賭,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錢,在還債路上又被抓去當兵,誤當成了國民黨。幾年戰(zhàn)爭后,死里逃生,逃出來回到家,發(fā)現(xiàn)父親已經(jīng)死了。接下來女兒因發(fā)燒耽誤醫(yī)治也變成啞巴了,原本好好的一個家變得支離破碎。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兒風霞、老婆家珍、女婿二喜、還有外孫苦根也相繼遭遇不幸,這一大家子最后就剩福貴一個人了,最終跟老牛相依偎。

以多數(shù)人的想法看來,他最后的命運一定不是瘋就是輕生。可福貴依然樂觀地活著,因為他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這也是全書的亮點所在——活著就有希望。

這本書的作者是余華,本應是余華在講述福貴的故事,應該使用第三人稱,可作者采用第一人稱,讓人覺得更加真切,更加理解書中的我,在歷經(jīng)世間滄桑和磨難之后的坦然。

家人一個接一個相繼去世,富貴被一次次的打擊,這里面,不僅有活著的真正道理,還有對世界的樂觀態(tài)度。

他沒有抱怨、仇恨,而是認認真真地過好每一天。抱著樂觀的態(tài)度活著,這才是“活著”的真理。

活著本身就很艱難,延讀生命就得艱難地活著,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了,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了。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七

假期,我讀了《活著》這本書。

樸實無華的文字,平平無奇的敘事,像是一塊原味餅干,入口無味,卻越嚼越香。讀畢,思緒翻涌,感慨萬千......

母親有一個親妹妹,我喚她一聲姨娘。姨娘讀書少,只讀過一二年級,也許是因為家里沒錢,也許是因為外公重男輕女,也許是因為姨娘經(jīng)常鬧出“趴(扒)地瓜”的笑話??傊?,姨娘大字不識一個。不過,姨娘是一個干活的好幫手,母親小時候很懶,常?;^讓姨娘干活,姨娘也不吭聲,悶著頭就把活全干了。一個午后,空氣黏膩悶燥,知了扯著嗓子賣力地叫喊著,姨娘獨自在院里干活。豬草機發(fā)出的“嗡嗡”聲充斥著整個院子。倏地,聲音沒了,母親跑來看怎么回事,當即嚇傻了。她看到姨娘的兩個指頭,掉了,血嘟嘟地往外冒,母親”哇”地一聲哭了,反倒是姨娘,眉頭皺得緊,嘴里發(fā)“嘶一嘶一”地吸氣聲,眼淚硬是沒掉半滴。外婆剛從田里干活回來,鐮刀都來及卸地背著姨娘往診所趕……豬草灑落了一地,知了也不叫了,只有空氣黏膩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天空白云朵朵,桂花飄香滿院,姨娘卻再也高興不起來了。姨娘的手不再像原來那樣靈活,但她仍時時干活、生火、煮飯、洗衣服、種田……一樣不落,只是那豬草機她再也沒碰過了。

深冬時節(jié),天色陰陰漠漠的一層,濕風吹過,有點兒冷,也有點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氣息。姨娘要嫁人啦,村里的媒人幫忙物色了一個好人選,這門親事就這么定下了。那個年代的愛情哪有那么純粹。結(jié)婚辦酒那天,姨娘滿心歡喜,紅著個臉地挨桌敬酒。日子一年年地過去了,姨娘的肚子卻遲遲不見動靜,母親問姨娘是不是不打算要孩子,她說不是。也就因為這件事,姨娘成了村里的笑柄。又過了一兩年,姨娘的臉色愈來愈差。母親問是不是身子出問題了,姨娘話也不說的直搖頭,那表情說不清是痛苦還是不痛苦。過了幾天,母親黑著臉從鄉(xiāng)下回來。原來,那個媒人物色的“好人選”是個酒鬼,成天賭博嗜酒成性,姨娘和他結(jié)婚多年,他回家的日子掰著手指頭都數(shù)得過來。家里的擔子都是姨娘一個人擔著。灑鬼每次喝得爛醉時,就對姨娘拳腳相加,打得姨娘只剩下半條命。姨娘從不反抗,即使眼淚在眼眶里骨碌碌的打轉(zhuǎn),也不吭一聲。都說女人是水做的,可我覺得姨娘是鐵做的,比鐵都還硬。母親看不下去,就讓姨娘離婚,可那個酒鬼死活不肯離。為此,告上了法院。這事,足足拖了一年。在這一年中,酒鬼愈發(fā)不是人了。這一次,姨娘連魂都丟了。村里人路過時,聽著里面的撕扯聲,都不免搖搖頭。凜冬的風,又冷又刺。

屋漏偏逢夜雨,外祖母死了。外祖母是最疼愛姨娘的人。入殮那天,村里支起了宮殿似的靈堂,各式各樣紙糊的小車子小房子,有種褪了色的亮麗,桃紅柳綠的彩油紙在風里噼里啪啦地響,脆生生的像是誰在啃著黃瓜。許多人都來了,喪事一直都是他們無聊生活的調(diào)味品。在靈堂外,我看到姨娘。她個子矮小頭發(fā)凌亂,還披著白布,可那條白布太長了,從她的肩膀一直垂到腳上。她的目光由于經(jīng)受了水的浸泡而浮腫發(fā)散,我看到她麻木的搖晃著身體,整人散發(fā)出溺水般悲傷的氣息。我知道,姨娘心里的最后一根弦崩了。

多年以后,姨娘二婚,生了一對龍鳳胎。村里人都說姨娘命真好,真幸運。我卻覺得姨娘命不好,也不幸運。

姨娘的故事令人同情,和書中的福貴一樣,生活不幸,卻仍堅強地活在這世上。人這一輩子,活著才是大事!

所以,人的一生又能有多幸遠呢!就像余華筆下的福貴,從一開始的敗家子,到最后的孤獨終老,一路上,經(jīng)歷了太多太多地生離死別。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在我一度以為福貴要隨家珍去了的時候,福貴活下來。這就是生命的韌性,是無法用時間和長度去衡量的。當書中的人物相繼離福貴而去的時候,方才領悟到了活著的真諦。

于我,于福貴,于姨娘而言,活著是大事,也是最幸運的事!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八

最近我閱讀了獲得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的長篇小說《活著》,作者余華被譽為現(xiàn)代中國的巴爾扎克、查爾斯·狄更斯。我因為好奇翻開這本書,卻因為它的內(nèi)容而被深深吸引,我因福貴的快樂而快樂,因福貴的悲傷而悲傷,當看到“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掉了下來。

福貴的一生太苦了,盡管他年輕時享受過花天酒地的生活,但后來所經(jīng)歷的苦難卻也是非比尋常。從他輸光了所有家產(chǎn)并經(jīng)歷了一段萎靡不振的日子后,他開始學著面對生活。就在他開始習慣穿粗布衣裳、吃野菜的日子時,因母親病倒到鎮(zhèn)上去請醫(yī)生而被抓了壯丁。幸運的是他總算沒有在戰(zhàn)爭中死去,從死人堆里撿回來一條命的福貴輾轉(zhuǎn)回到親人身邊,但貧窮、饑餓、疾病、死亡接踵而來,兒子、女兒、老婆、女婿、外孫一個接一個離他而去。最終,他只能與老牛相依為命,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老黑奴一樣,同樣經(jīng)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

福貴就像講述別人的故事一樣講述著自己的人生,這讓我想到了身邊一位年長的老總。他說他認為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是兒時的米湯水,因為在那個年代沒有被餓死已是一種幸運,當饑餓難耐的時候,一碗哪怕只有幾顆米煮就的米湯水便是人間美味。年幼時的苦難讓他一度無法釋懷,他說他以前每講述一次都會忍不住掉眼淚,但是,他說他現(xiàn)在可以笑著講完這段經(jīng)歷了。是的,時間可以治愈一切傷痛。不僅如此,就連我們的生命也終將消逝在時間的長河中,福貴便是這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

既是塵埃,那活著的意義又在哪里?特別是像福貴這樣苦難的人生,是不是倒不如死了來得快活?這個問題困擾了我?guī)滋?,昨天上午在養(yǎng)老院做義工,看到這些老人,有的全身癱瘓、有的半身癱瘓、有的疾病纏身,當然也有八、九十歲仍健在的,對于這些老人而言,活著的意義又在哪里?有人說,沒有質(zhì)量的人生,毋寧死。但當真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又有多少人可以風清云淡?也許真的只有當面臨死亡的時候,才能體會到活著也是一種幸福。這樣看來,活著本身就是有意義的。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九

第一次接觸余華的《活著》應該是大二下學期,那是我剛接觸文學作品,剛開始是當做小說閱讀,慢慢的,我才真正意識到,為什么這個叫做文學作品,可以放在圖書館,而不是像路邊厚厚的小說,只能供人翻閱,上不了大雅之堂。

確實,看完這本書,讓我從新思考人生。讀到書中福貴悲慘的故事,我也情不自禁會流淚。主人翁的故事是一個悲劇結(jié)尾,看似離奇,稀有,卻映照出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執(zhí)迷不悟人的命運。

福貴是幸運的,一出生就有一個好爹,不缺吃不缺穿,家庭富裕,有錢有女人,人人追捧。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可是幸運永遠是短暫的,尤其是這種幸運不是自己爭取而來的時候。

福貴是悲慘的,先是豪賭輸?shù)艏覙I(yè),隨后爹被氣死,娘病死,隨后幾年,兒子獻血死了、老婆軟骨病死了、女兒大出血死了、女婿泥塊壓死了,甚至連唯一的外孫子也是因為餓的太狠,撐死了。所有死法幾乎都讓福貴一個人遇到了,到頭來,孤獨一人,與一頭年邁老牛相依為命。

聽起來是一個悲慘的故事,我甚至懷疑作者心里陰暗,為什么把故事寫的如此悲慘,命運如此殘酷,竟在主人翁福貴年邁,已經(jīng)反省之后,唯一外孫還是死了。讓我感嘆人生不易,世事難料,福不雙降禍不單行,一步錯,步步錯。

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福貴的悲慘終究還是從年少的紈绔敗家開始,從氣死他爹這個大逆不道的行為開始,就注定他人生的命運之悲慘。時間不會倒流,有些事情注定不可改變,雖然,福貴之后醒悟過來,可為時已晚,唯一的財產(chǎn)已經(jīng)被抵押,自己又沒有本事,只能任人擺布。

福貴的錯,如果只是由他自己來承擔,倒還沒什么,可,事實往往是,禍及家人,老婆、孩子、甚至孩子的孩子,都陷入深深的厄運。即使到最后福貴極力挽回,為保護家人做了很多犧牲,可已經(jīng)有心無力,再也回不去,大好光陰已經(jīng)失去,只能聽從命運安排。

這或許是主人翁的悲哀,也或許是那個時代的悲哀。福貴作為一個男人,始終沒能盡一個男人最大的能量去保護家人,始終讓我耿耿于懷。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十

把所有的“今天”,都當做最后一天來度過。

我覺得,我們這些四肢健全的人,最缺乏的,是一種破釜沉舟的勇氣。

劉偉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正是這種勇氣的一直在驅(qū)使著他。

在我們的世界里,一天一天的度過,我們總是在不斷的提醒自己“算了,今天還是歇歇吧,還有明天呢”,周而復始,年復一年,我們的日子像是復制粘貼,第一天和第一百天的劇情幾乎雷同,沒有什么可圈可點的,這是一件挺悲哀的事兒。

很榮幸的,在今年的年初能讀到這本書,受益匪淺。

值得閱讀!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十一

之前看完了路遙的《人生》,一直想寫一篇讀后感,可是不知從什么角度入手?!度松愤@本小說,就跟真的人生一樣沒什么主旨,跌宕起伏好像要告訴我們些什么,但內(nèi)容太多說不清楚,到頭來也只為了——活著。

余華這樣說自己的這本小說:“《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著》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發(fā),讓一根頭發(fā)去承受上萬斤的重量,它沒有斷;《活著》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p>

這段話,讀之前看沒有任何感覺,但是讀完以后發(fā)現(xiàn),這段話就是《活著》最好的讀后感,并且它也告訴我們《活著》講述的并不是一個悲劇,它讓我們看到一條生命的堅強,以及活著的強大渴望。

我先前在想說喜歡《活著》這本書,是不是有點殘忍,可是現(xiàn)在我想說《活著》是我看過的書里面給我最大力量的一本,雖然最后只有福貴活了下來,就算他這一生活得多么不幸與不堪;就算他親眼看到身邊他所愛所恨的人一個個離去,但我們還是看到了,一個人活著的力量,活著的美好,活著的可貴。

初中的時候,我遇到挫折時總會這樣安慰自己:“世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死亡,沒有什么比死亡更痛苦,所以我現(xiàn)在遭遇的、即將遭遇的都不算什么?!边@句話總是很有效的給了我一個退路,就跟福貴被抓去上戰(zhàn)場,面對敵人的`槍炮時想的那樣,只要能夠活著回去,怎么樣都可以了——這也的確是福貴敗家后第一次產(chǎn)生的要好好活著的信念。

人真的就是這樣,做少爺時的福貴吃喝嫖賭,除了正事其他什么都做,那個時候他忙著滿足自己的欲望,怎么會想到要腳踏實地地活著呢,他的人生好像一團泡沫,隨時都有可能破滅的。從戰(zhàn)場上保住一條命回來的福貴,開始好好待他的妻子和兒女,但苦難的命運卻依然伴隨,時局的混亂,家境的貧困,家珍的害病,知道福貴親眼目睹贏了他所有家產(chǎn)的龍二替他上了制裁地主斷頭臺,他才覺得命運之神一瞬眷顧了他,奪走了他享受的權(quán)利,卻留給他一條命。

《活著》的情節(jié)進行得很快,有點像我們的人生,腳步匆匆,來不及后悔,來不及思考為什么。有慶的死,鳳霞的死,二喜的死,接踵而至,淚還來不及風干卻又再添一層傷心。二喜的出現(xiàn),其實是《活著》進行到后面,一個讓人欣慰的轉(zhuǎn)折,他的善良是完美的,從前一片灰色的世界,在二喜出現(xiàn)后出現(xiàn)了一片喜慶的紅,正當人們覺得生活有了希望有了新的開始時,他又早早地喪了命——留下苦根,從他的名字中我們也能猜到,又會是一個悲傷的結(jié)果。到了苦根的死,福貴應該已經(jīng)有點麻木了吧,我不知道如何確切地形容他當時的感受,一個見過那么多死亡的人,一個注定要孤獨的人,他已經(jīng)習慣了一個人活著。

不論生命多么叫人絕望,卻依然要倔強地挺立,驕傲地活著。

命運的強權(quán),有時使人感到無力。的確,在書中的背景下,人們其實沒有那么多力量去改變什么的,不像我們現(xiàn)在,不像《人生》中的高加林,可以追求一下夢想,拼搏一下未來。《活著》中的人們,也許是看不到所謂未來的,可是他們又對明天分外地清楚:明天我依然活著,我依然面對這片無邊的黃土,我依然為了我下一個明天揮下汗水。

是的,倔強地挺立,驕傲地活著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十二

暑假,我讀了學校發(fā)的一本小說——《活著》。起初,我很好奇,不知道那書里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當我無意中看見了“就這樣他的兒子也就死了”。這段普通的文字,我便有一種感覺,一種非常想了解它的感覺。

小說講述了徐富貴的一生,從青年到老年他的家庭的變化及他周圍人群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當我讀到“他兒子為了獻血,也被活活的抽死了?!碑斨魅斯旄毁F得知此消息后,非常傷心,傷心過度像是精神不正常的,在兒子墳邊,給兒子跳最后一次秧歌。我心里有一種感覺,一種從心里激發(fā)出的同情。我想,這種情景如果換作是誰,誰都不會好過,誰都會心里難過甚至傷心過度而失常。小說反映了解放前后去窮苦人民生活殘酷的現(xiàn)實。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可老天又為何那樣不公平呢?把那么多的厄運同時拋散在一個人身上呢?生活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雖然有錢的人生活很幸福,但事實上,錢也不是萬能的。

每個人開始來到這個世界上,有歡笑,也有淚水。為什么在那個時候貧苦任的淚水就要比富有人的淚水流的多些。他們也需要公平,也需要幸福,因為他們也是人??!

徐富貴的一生,是我們每個人都難以想象的,在他中年時期,他的家庭因種種原因遭受變遷,接二連三的,他父親、母親、兒子、妻子、女兒、女婿,相繼去世,最后只剩下他和她的外孫子孤獨終老。從一個風風光光的青年到孤苦伶仃的老頭,時代的變遷,身份也隨之發(fā)生變化。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越來越好,但是主人公,卻恰恰相反。

人生,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jīng)歷坎坷,怎能獲得希望?;钤谑郎?,快樂也好,痛苦也罷,都會隨之遠去,而徐富貴正是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生下來,活下去,活著就好!

撫思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十三

在悲劇的人生中,他學會了珍惜,珍惜自己的妻子,妻子做的一雙鞋,最餓時老丈人省下的一小袋米,學會了寬恕,寬恕間接害死了自己兒子的戰(zhàn)友……獨自一人活著。

這本書不同于張愛玲的《小艾》,小艾經(jīng)歷了一系列悲慘的遭遇,最后的結(jié)局還是給人一些希望的,看完以后,積聚的壓抑在結(jié)尾處有一些釋放,而《活著》看完很沉重,感覺呼吸困難,看著生命之手一次又一次給予希望,又一次一次的剝奪一個人身上的珍寶,卻無力反抗。

畢竟,回憶是一個人的歷史縮影。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十四

余華的《活著》就是一個在中國從抗戰(zhàn)時期到_之后的這段時間里,中國典型的農(nóng)民一生的縮影,他們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饑荒、天災、人禍,無數(shù)我們這代人看來無法承受的痛苦。直到親人一個個都離開福貴而去,他還堅強的活著,不為什么,只為活著。福貴的一生,起初一切安然,后來卻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里,每次都像是有了希望,卻又會轉(zhuǎn)瞬即逝。兒子的死、女兒的難產(chǎn)、妻子的疾病、女婿的意外、外孫的離世,他一一經(jīng)歷了最親近的人的離去,最后老人便只能獨自生活了十幾年,直到他與游客訴說了他的故事,沒有抱怨,沒有憤恨,卻只是娓娓道來,淡然,平和。他接受了上天的給予他的一切,痛苦和快樂。依然平靜的活著。

不能不說讀這部小說實在是一個歷練,作者冷酷的文字卻勾畫出一幅史詩般的畫面,我的腦海里一直在放電影,好像是無聲的,卻又好像是直接將字幕打在你的心里??梢哉f,福貴這一生經(jīng)歷的任何一次小小的苦難要是放在我身上我都會覺得天塌下來一般,簡直是無法承受。但是人家依然活著,最終成為了一個飽經(jīng)風霜卻安靜平和的老者,要問他為什么能這么堅強,我估計他也不會知道,也從來沒有想過。中國幾千年來千千萬萬的窮苦大眾就是這么活的,只要有飯吃,全家人天天在一起,皇帝不征兵,地主不敲詐,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幸福,自己眼中老婆總是最好的老婆,兒女總是最好的兒女,簡簡單單的就這么一輩子。

這使我想起了人類生存的目的,從本質(zhì)上講,20世紀之前的中國農(nóng)民生存狀態(tài)就幾乎是生命本質(zhì)的狀態(tài),和其他動物一樣,生存和繁衍,可以說是處于和大自然和諧共存的一種狀態(tài)下。但是后來我們改造自然越來越多,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財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卻打破了人類和自然的平衡。其實我在想:我們犧牲自然創(chuàng)造這么多的物質(zhì)財富真正有意義嗎?我們變得比以前更快樂了嗎?我們的道德水準,思想水平,文明程度提高了嗎?其實自然如果要毀滅人類很簡單很簡單,人類能存在于地球上繁衍進化十幾萬年就是一個各方面的一個巧合,只要當時生命創(chuàng)造時的任何一個條件改變一點點,我們就不會存在。也許在我們之前,世界上存在過很多文明,只是最后都毀滅了,所以我們不知道。也許別人早就進化出了更高的文明,有著更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也不知道。在宇宙的時間軸上,我們的公元紀年就是一個點,沒有時間上的意義。也許多少年后,大自然只要動用一根寒毛就能將整個人類文明徹底顛覆,而我們將無能為力,甚至事先不能得到任何警告,后來也不會有人知道我們曾經(jīng)來過這片土地,也創(chuàng)造過如此的繁華。

我不禁又想起了克拉克《與拉瑪相會》那本書,說真的,大家不知道拉瑪是什么,從哪兒來,來太陽系干什么,又將要去哪里。她有著自己的規(guī)律,只是我們不知道。人類可以登錄她,可以研究她,窺探她,她是她始終按照自己的路線在走。而人類就是完全的一個客觀存在,對她毫無影響,只要你不以卵擊石,她不會傷害你,但是如果你擋在了她的路上,她也會毫無顧忌冷漠為什么,因為她根本看不到你。自然也是這樣,我相信宇宙也是這樣,也許宇宙的終極奧義就是沒有規(guī)律,現(xiàn)在所有的規(guī)律都是巧合罷了。當人類興奮的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以為自己能改造世界時,其實只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劉慈欣也在《三體》中感嘆過:也許物理學原本就沒有存在過。

扯遠了,回到地球,回到我們自身,既然你不知道宇宙的規(guī)律是什么,人類為什么存在,世界上為何有了自己,就不用想那么多,只要活下去就好,過完自己的一生,你首先是為自己活著,為活著而活著。只要生命里有那么幾個令你幸福感動的瞬間,我想也就不虛度此身了。就像福貴從軍隊中逃出來第一次見到親人,就像全家在喝的快死的時候吃上一碗小米粥,就像兒子跑步跑了第一名,就像女兒出嫁,就像女兒女婿回家來和老兩口其樂融融的吃飯喝酒,我想正是有了這些瞬間,老福貴在老的時候才能那么安靜平和,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已經(jīng)足夠了。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十五

真希望自己好像從未活過,最好像流星,劃過即逝。也可以像夏天的蟬,知知的叫個幾天幾個星期。

你存在著即是一件苦差事。你得經(jīng)歷許多難以想象的事情,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你無法預知明天的太陽到來之時,他會帶著怎樣的光色。也許在明天,下一輪太陽升起之時,有些人有些事,就從此與你擦肩而過。

你渴望有個人知道你,了解你,就像月亮了解太陽落下她就要升起一樣。

你渴望被照顧,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安慰??墒呛芏嗍虑槎己孟癫钜稽c點一樣。

很多事你只能暗暗埋在自己的心里,因為新的記憶會隨著歲月的增長慢慢吞噬舊的記憶。活著即一種修行,一種歷練。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你無法選擇自己的身世。不過既然出生,你就得竭力得好好活著,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為了自己。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十六

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不懂為什么書名會叫做《活著》,慢慢的深入看下去才知道,因為福貴的一家老小,隨著時間隨著各種原因相繼的離開了人世,到最后只剩下福貴和一只被他命名為福貴的老牛,他倆也相伴走完剩下的路。

福貴他做過地主,打過仗,逛過戲院,賭過博,經(jīng)歷著家人們一個又一個的離去。從富貴一時到落魄無比,從放蕩的青年直至寂寞的晚年,或許平常人看來是悲慘的,但作者偏偏采用第一人稱,這樣或許旁觀者的傷感大概是不必要的,人生的喜怒哀樂大概只有福貴自己知道吧!

讀這本書的時候,心里是忐忑的,更是覺得很蒼涼。忐忑,是因為看著福貴一家人的離世,一個接著一個,永遠都不知道你看到哪里,他的家人又會離開;蒼涼是因為,看著在這世界就只剩下福貴一人,年邁的他盡顯孤獨。

這大概也是最能打動我的地方,是啊,有時候閱讀別人的作品時,是會改變我們的人生態(tài)度的。而活著中的福貴,更讓我們看到活的人的感受,而不是別人的看法。

或許有的人會像福貴一樣小心翼翼的活著,小心翼翼的待人待事,又或許我也是這樣的,小心翼翼,可是盡管有再多的小心翼翼,也藏不住內(nèi)心沖勁兒,面對自己害怕的事情,沒做過的事情,告訴自己,別怕,試試看,大不了重新來過,沒什么的。

卻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中,過著看人臉色,甚至隨時可能遭人毒打,隨時可能朝不保夕的日子,你還會感到生活不易甚至徒生感嘆嗎?那曾經(jīng)的不如意,恐怕就變成了一個個的美好回憶了。

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就應該選擇努力,沒有一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只要堅信,活著才有一切,才有希望。

活著的讀后感感悟篇十七

“‘活著’在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這是作者余華在自序中的話,生命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不光是饋贈,更需要我們捍衛(wèi)它的責任,感受生命賦予的悲歡離合,并努力將“活著”這件事做得出色與有意義。

《活著》以第一人稱的敘述,用最樸實無華、最平鋪直述的語言講述了福貴一生經(jīng)歷的喜樂與苦難,向我們展示了人生的真諦。書中,生命在不斷的接踵而至的死亡中變得異常詭異,死亡之中冥冥不可臆測的成分也就越來越大,越能體會生命的可貴和活著的不易。那層出不窮、一波接著一波的苦難象風一樣襲向人的生命旅程之時,才讓人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堅韌不屈這種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生命雖是脆弱而無常的,但在書中,卻讓生命的堅強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xiàn)。命運,可以感激,也可以仇恨,但是它不可違抗。帶著與生俱來的印記。

《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tài)度,讓我們會頓悟活著的更深層次的意義。讓我們明白生命中的脆弱與頑強、歡喜與哀傷的真相,讓我們懂得卑微生命中蘊藏著些微的卻如金子般閃亮的光芒,讓我們懂得人性的溫情能夠一步步把無邊的苦難變成繼續(xù)前進的力量。

“人為什么而活著?”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更是一個眾說紛紜而沒有結(jié)論的話題,余華這樣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活著是生命本身的要求,是活著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

人越懼怕死亡,人就活的越怯懦,堅強樂觀是對死亡的超越。人因為孤獨而痛苦,又因痛苦而孤獨,在冥冥中兩者相輔相成, 互為補充,互為因果。人要靠記憶來慰藉,要靠傾訴來釋然,要靠平靜來概括,要靠回首來徹悟。經(jīng)歷的越多,徹悟的就越深。自己的生活別人難以懂,別人的生活自己也不會刻意去懂,在這個時代中,我們都要好好地活著,無需懼怕死亡和時代的局限,只需真實的活在當下。 人明白了死亡必然中的偶然,懂得了死其實是另一種的生,那么人就活的真實、寧靜、淡然。

《活著》是關于一個人一生的故事,因此它表達了時間的漫長與時間的短暫,時間的動蕩與時間的寧靜?!拔抑栏YF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寬若大地?”在此也借助余華的話作為勉勵,生活充滿著無限可能,無法預料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認真做好現(xiàn)在的事與成為更好的自己,就是對于活著的一個交代了吧。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623706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