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范文(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1 17:08:34
優(yōu)秀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范文(14篇)
時間:2023-11-01 17:08:34     小編:念青松

在工作和學習中,總結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成功和失敗的原因,為未來的發(fā)展做好準備。善于歸納和總結是寫好總結的關鍵。以下是一些總結的寫作要領和常見錯誤,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一

這學期的體育課,我跟著老師同學學習了楊氏一段太極拳,收獲了很多。經(jīng)??粗鵂敔敳畟冊缙鸫蛱珮O,知道這是一個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這學期自己真正學習了打太極,才發(fā)現(xiàn)這里面功夫很深,無怪乎國人對太極有著如此的推崇??粗蠋熓痉稐钍弦欢翁珮O拳,覺得像行云流水,非常流暢舒緩,卻又同時有一種韌勁和一種力量,感覺柔中帶剛,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比起我們自己打的時候,速度不均,不夠舒緩柔和,也沒有帶有應該有的隱形的力量,實在是厲害的太多。這時候,我才真正感受到,太極是一門學問,太極符號的陰陽黑白的融合,是需要很深的功夫的。

首先,要心平氣和,不疾不徐,怪不得別人說練太極可以修身養(yǎng)性。其次,一個非常厲害的男同學告訴我們,太極的難處在于所有動作都是腿部先發(fā)力,然后將力量傳送到腰部,最后再把力傳送到手部推出去。自己試了一下,的確這非常的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力量很難運用和實現(xiàn),有種中國傳統(tǒng)的'韜光養(yǎng)晦,身心合一的感覺。對練就更是讓我明白和體會到了配合的重要性,倆套互補的動作,要想要真正配合好,需要心靈相通,動作磨合,讓我明白的合作的妙處。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二

學練傳統(tǒng)楊氏85式太極拳的體會--紫吟

7月份,經(jīng)朋友介紹學練傳統(tǒng)楊氏85式太極拳,看的是傅清泉老師的網(wǎng)上視頻,自己斷斷續(xù)續(xù)學習了一個半月,正式開始整個套路練習是8月中旬,至今已近半年,由于本人所在是一個小縣城,周圍沒有習練傳統(tǒng)套路的拳友可交流,更別奢望什么指導老師或名師,只有認真學習網(wǎng)上視頻反復揣摩領悟,閱讀各種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三

最早接觸太極拳是我還在上初一時,因為自己從小體弱多病,在父親的提議下,我報名參加運城陳正雷太極推廣中心的暑假培訓班,開始學習太極拳。

剛開始我以為太極拳是非常容易學的,因為在我的眼里太極拳動作輕緩,動作又簡單,沒有什么挑戰(zhàn)性。但其實并不然,我跟隨老師學習之后才發(fā)現(xiàn),太極拳真的大有學問,它的每一式每一招都與"陰陽"緊密相關,所謂"剛柔、內外、虛實、靜動、松緊和圓方"都是太極陰陽的具體表現(xiàn),比如看似簡單的"太極起勢"就對全身上下有所要求:站立是否自然放松,意念如何走動等等,需要自己去慢慢地用心思悟,去體會。

因為自己沒有一點功底,所以剛開始學習時感覺比較吃力,老師每次上課都會一個動作反復演示,細細講解每個招式的要領,我也盡可能去模仿老師的動作,但即使這樣,也經(jīng)常是記得這招忘了下招,不能將動作連貫。聽了老師的建議后,從網(wǎng)上找到相關視頻,自己就可以在家中反復練習,就這樣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鼓勵下,我的太極拳突飛猛進,當時連父親都沒想到我會短時間內有如此快的進步。以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學習太極拳的心得:

我覺得學習太極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人們被各種瑣事困擾,心態(tài)多多少少會有些浮躁,所以我認為能否將心收攏,將思緒拋開,注意呼吸和意念才是學習太極拳的一個大門檻?,F(xiàn)代人練太極拳很大原因是為了養(yǎng)生,調暢身心,如果不能靜心,后面的所學也是徒勞的。

在剛開始學習時主要先練形,就是緊隨老師的授課進度,不論是跟著老師反復模仿也好,或是在家中看視頻也罷,得先讓自己的動作大體上向標準靠攏,做到學一式練一式,分步記憶,切忌心急。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真聽老師的教誨,比如某個動作需要注意什么,是虛步還是實步,是扣腳還是開腳,是一上一下還是一前一后。這些要牢記在心并且不斷的練習加以鞏固。老師糾正你某個動作,要先想想為什么這樣做,這樣做有它的什么道理嗎?都要搞明白,并且之后盡快改正,如果在初學階段沒有改正錯誤,日后久了成了習慣,后面就很難再改過來了??傊?,初學時要學與練互相結合,才能將整個套路熟悉,打下好的基礎。

練好了形,就如同樓房建好了框架,接下來就要在其中添入磚瓦,這個"磚瓦"就是學習太極拳法,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也是我現(xiàn)在需要不斷學習提高的。太極拳的本質還是一種武術,它的一招一式都是具有攻防意義的,經(jīng)常說太極"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這就用到了太極拳的八種勁: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這些都需要自己去領會,并和老師或者同道交流才能找到規(guī)律,使自己進一步提高。

如今我學習太極拳已近八年,從初中一直練到現(xiàn)在大學,始終一如既往的堅持,這是因為我感受到了太極拳的神奇。打太極拳達到了我的初衷,就是強身健體,現(xiàn)在的我不像小時候那樣疾病纏身,反而,尤其在打完拳后整個人都精神不少,一年當中頂多有兩次感冒。除了這一方面,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更能專心致志做完手頭中的事,大腦的記憶力也有所提高,遇到事情能夠冷靜思考,不易亂發(fā)脾氣,打拳也增強了身體的協(xié)調。最讓我切身感受到的是太極拳對情緒和精神方面有很大的調理作用,生活中每當感到有壓力,又不能緩解釋放時,打一遍太極拳,之后就會感到神清氣爽,心態(tài)變得端正。所以太極拳對我真的有很大的幫助!

最后,我說說我對太極拳的看法:

第一,現(xiàn)在打拳,最大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自身的健康,打拳的過程就是自身放松的過程,它可以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huán),使得經(jīng)絡舒暢,體質也由此得以增強。

第二,如果喜歡太極拳,就把它當作一門學問去研究,因為太極拳最初就是融合了中醫(yī)以及易學等思想創(chuàng)編出的拳法,這也使得太極成為中國古代代表性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是一門造詣很深的學問,打拳人有必要去了解它、深入它。

第三,太極拳離不開年輕人,說到太極拳,大部分人腦海里都浮現(xiàn)的是公園里的老人緩慢的打拳形象。而太極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瑰寶,怎能缺少年輕人去學習和繼承它?在我的大學里,有很多同學對太極還不甚了解,甚至有同學將楊氏和陳氏理解為"陽式和陰式太極拳",可見太極拳知識在年輕人之間還沒有得到普及,年輕人有足夠多的想法和精力去發(fā)展太極拳,如果能在年輕人之間普及,我相信太極拳會發(fā)展的更好,成為真正的全民性體育運動。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四

太極拳是一種既神秘有普通的功夫。說它神秘是因為兩點。一點是每個人練得都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另一點是所有太極拳的人當中真正的學會太極拳的可謂是鳳毛麟角。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我認為是由于太極拳是一種極重“神”和“意”的功夫。雖然形意拳,心意拳等功夫也重“拳”,但太極拳適合宇宙本院相通的一種功夫,其“神”和“意”是其它功夫所不能及的。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不可能出現(xiàn)兩個一摸一樣的人。這都是由于人的身體復雜和思想之復雜。所以,每個人對太極拳的理解都不相同。這樣,人們亮出來的太極拳就千差萬別了。

為了更深地了解太極拳,我們就只有一遍一遍的練習,一代一代地相傳。雖然太極拳在傳播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派別,但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就是對生命仲極奧義的追求。人們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也體現(xiàn)了這一追求。

練習太極拳要求松。松不是軟,松不是僵。松就是放松,是放得開。

首先,放松有利于強身健體。放松了,才能經(jīng)穴舒暢,氣脈貫通。而僵硬使經(jīng)穴阻塞,氣脈不通。黃帝內經(jīng)》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有病是因為不流通,流通了就沒病。要周身放松,猶如溝渠管道,有一處阻塞,就有一處難通。

第二,放松事技擊的需要。松練才能由松人柔,對抗時能柔化對方。一個人能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鐵棍子,卻難以一下子抬起一根百斤重的鐵鏈子。繼而由柔至剛。只有松的充分,才能緊的兇猛,對抗時才能猛擊對手。一味張緊之力猶如拿手的插釘,松而后緊之力猶如綸錘擊釘。何為有力,不言自明。

第三,放松能休養(yǎng)生息。松就是休息。老虎和狗熊打仗,中間停歇時,虎好好休息,熊卻繼續(xù)賣力打掃戰(zhàn)場,結果后來虎打敗了熊。世間的事情都是一理,不管是局部的還是全體的,不管是練拳還是打仗,常態(tài)都是放松,應態(tài)才有緊。太極拳是講陰陽對立統(tǒng)一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休息戰(zhàn)斗,戰(zhàn)斗休息,輪回旋轉。

松要放得開,放得開才使動作協(xié)調柔順,圓轉靈活,如行云流水,似布雨播風。從放得開這個意義上說,初學者不宜強調松。

送藥在有力和無力之間。松由意來統(tǒng)帥,做到意貫全身,松而有主和松而不懈。意也要松,不可太緊,太緊易僵。意僵則呆,其更惡于形僵。這樣全身內外的放松,泛泛而去,蒸蒸而上。

關于氣

氣是物質存在的三種形態(tài)之一。人體之氣,遍布全身,中已有氣色好不好之說。人體之氣通過呼吸和體外之空氣吐納循環(huán),生生不於,息息不斷。

太極拳也主張練氣。這個練氣主要指調整呼吸。要平心靜氣,使呼吸更自如,更深長,更流暢。具體姿勢簡言之就是腹式呼吸。

關于勁

太極拳講究勁,與人交手先接勁。勁不同于力,勁就是有意向的力。無意向的力是笨拙的力,有意向的力是聰明得力。有所謂“用意不用力”,實際上是用勁不用力。用有意向的力,不用無意向的力;用聰明得力,不用笨拙的力。

既然太極拳有這么規(guī)定,那么我們要在開始練習太極拳時,必須要嚴格遵守姿勢要求。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wěn),神勻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僵不倚,動作如行云流水,輕柔勻緩;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同時以腰坐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剛柔相濟,外柔內剛,連貫協(xié)調,虛實分明。這才是打好太極拳的基本所在。

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太極拳的套路,即一招一式。太極拳以“捋,擠,按,采,肘,靠,進,退,顧,盼,定”等為基本方法。動作徐緩舒暢,要求練拳時正腰,收鄂,直背,垂肩,有飄然騰云之意境。

1. 太極拳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

(1) 不受場地,時間限制,備受人們青睞。太極拳姿勢優(yōu)美,動作柔和,

國人民的歡迎。

(2) 堅持練太極拳,能健康長壽

打太極拳雖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對身體的鍛煉作用也是很大的,因為打拳時全身的骨骼,關節(jié),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縮訓練,不斷的改善身體各素質和各個系統(tǒng)功能,故能提高新陳代謝水平,有利于健康長壽。

(3) 太極拳對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六大生理作用,簡述如下:

1.鍛煉神經(jīng)系統(tǒng),提高器官功能

2.有利于心臟,血管和淋巴系統(tǒng)的健康

3.增強呼吸機能,擴大肺活量

4.促進消化功能和體內物質代謝

5.加強肌肉,骨骼和關節(jié)的活動

6.暢通經(jīng)絡

2. 太極拳的調心和調息功能

(1) 練習太極拳,可談“七情”

對老年人來說,危害最大的是精神老化,也就是心理衰老。而經(jīng)常練習太極拳,淡化七情,七情為:喜,怒,思,憂,悲,恐,驚這七種感情,時常出現(xiàn)在人們生活當中。許多生理上的疾患,如心臟病,高血壓,肺癆,精神病,神經(jīng)病等等都與這”七情”有關。經(jīng)常練習太極拳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夠控制自我感情,遇喜而不狂,遇怒而不惱,力求忍耐,盡力快活,力持鎮(zhèn)定。尤其是處于更年期的中老年人,更要善于控制心理意識和思想感情 。

(2) 練習太極拳,可克服“上盛下虛”

中醫(yī)認為,人年過四十,肝腎易虧,猶如根枯而草黃。澆水灌肥,應從根處著手,滋肝補腎,及時養(yǎng)身保健和秘訣。據(jù)醫(yī)學界觀察分析,“上盛下虛”者為數(shù)不少,“上盛下虛”為中醫(yī)術語,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腎兩虧,陰虛陽浮出現(xiàn)的血壓升高,心悸失眠,畏寒怕冷,四肢發(fā)涼,陰疾少精,胸悶腹脹,食滯便秘等癥,這與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加快,精神緊張,肝腎陰陰耗多有關。

經(jīng)常練習太極拳的人,注意下盤訓練,因只有下部沉穩(wěn),上肢才能輕靈,這樣經(jīng)常不懈可克服兩腿發(fā)軟,行動不便,膝關節(jié)發(fā)硬,腰酸背痛,渾身乏力等“上盛下虛”的癥狀。

在中國功夫里,太極拳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運動,太極運用里五運六氣,經(jīng)絡論和陰陽五行的原理,打拳時要求體現(xiàn)動靜兼修,形體動而頭腦靜,動中有靜,是大腦皮層得到抑制性的保護。要做到以意領氣,意氣相隨。根據(jù)十二經(jīng)奇經(jīng)入脈之走向,隨動作的陰陽虛實,起落翻轉,左右運行,上下貫通,升降開合,陰升陽降,陰收陽發(fā),開源疏導,以以動引氣,以氣推動肢體,意到而氣力相隨之。要求呼吸與動作緊密結合,即以氣支配動作,又快而慢,深,細,勻,長,逐漸使肺活量加大,代謝旺盛起來,從而起到整體防病強身之實效,扶正祛邪之目的,只要長期堅持練習一定能起到強身健腦,祛病防病,修身養(yǎng)心的功效。

練習時要根據(jù)自己的體質,保持自然呼吸,使呼吸保持從容不迫,舒適自然,順序漸進,吸起呼落,吸氣時收腹提肛,呼氣時小腹自然放松隆起。打拳時全身肌肉要放松,要含胸拔背,不能挺胸,要沉肩墜肘,骨骼肌放松,正脊松腰,提肛虛步,虛實分明,重心穩(wěn)地,氣沉丹田。打太極拳以柔克剛,用意不用力。總之太極拳博大精深,學無止境,我們剛學不久,只能望其項背,只有盡量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打拳結合起來,一面琢磨,一面學習。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和文化遺產(chǎn),我們要響應政府全面健身的號召,繼承發(fā)展,發(fā)揚光大太極拳這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大力普及太極拳,弘揚武術瑰寶,強身健體,以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希望跟多的朋友加入到太極拳的隊伍中來。

學太極拳,要學會營造一種自我的境界。也就是練習過程中鍛煉身體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也許這種方法應該能更好的運用到學習中去,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吧。覺得自己自從學了太極之后,心胸便逐漸開闊起來,情緒也不會那么陰晴不定了。因為完全入境的同時,就學會了如何去尋找內心的平衡點,浮躁的情緒會隨之煙消云散。目前覺得自己所處的水平仍然花拳繡腿的水平,只會依葫蘆畫瓢,而不會拆散。痛苦是暫時的,收獲是豐碩的,學習太極拳將為我的校園生活曾添一份美好的回憶。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五

開歩正立,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松肩沉肘,屈膝圓襠,氣沉丹田。

一,金剛搗碓

兩臂左掤,蹲身捋按,左腿提收,上歩前擠,提膝沖拳,震腳落拳。

第二勢,共三勢,太極生兩儀。

二,攬擦衣

提膝左引,右腳右開,弓歩右掤。

三,單鞭

兩掌下按,手足右合,左腳左開,弓歩左掤。

四,金剛搗碓

旋臂右捋,左轉掤擠,提膝沖拳,震腳落拳。

第三勢,共二勢,兩儀生四象也摟膝拗歩象乾坤坎離四正之位。

五,白鵝亮翅

提膝左掤,右腳右開,跟腳展臂。

六,摟膝拗歩

左開歩按掌,旋臂分掌,右轉攔掌,摟膝推掌。

第四勢,共二勢,四象生八卦斜行象兌震巽艮四隅之位。

七,初收

兩臂前掤,退步收手。

八,斜行拗歩

提膝掤臂,左腳斜上,右腳跟進。

第五勢,共四勢,蓄精以至出精終于復歸太極原象。

九,再收

兩臂前掤,收腳后捋。

十,前蹚拗歩

上歩插掌,右腳跟進,上歩握拳。

十一,演手肱捶

旋臂掤引,攔掌收拳,弓歩打捶。

十二,金剛搗碓

兩臂掤擠,提膝沖拳。

第六勢,共六勢,倒身法背身法屈身法退行法皆勢中變格。

十三,庇身捶

兩臂側分,提膝合抱,右腳右開,右肩挑靠,轉體滾肘,叉腰合肘,右肘按壓,右下打捶。

十四,背折靠

右臂右引,右肩后靠。

十五,肘底看拳

左轉掤臂,上歩右捋,肘底看拳。

十六,倒巻肱

退步撐拳,左肱倒巻,退歩右按,右肱倒巻,退歩左按。

十七,白鵝亮翅

收腳左捋,右腳斜開,跟腳展臂。

十八,摟膝拗歩

第七勢,共四勢,倒轉身法以歸平垣身法。

十九,閃通背

上歩掤臂,插掌翻臀,蓋歩前掤,翻身大捋,上歩攔掌。

二十,演手肱捶

二一,攬擦衣

左轉收腳,右腳右開,弓歩右掤。

二二,單鞭

右掌左捋,手足右合,左腳左開,弓歩左掤。

第八勢,共十三勢,橫行法足法伏身法飛身法合身法手足齊用法轉身法偷歩法護頭護心護膝法為十三小勢為交手法。

二三,云手

右手左捋,跟歩右運,左腳右收,開歩左運。

二四,高探馬

退歩右捋,提膝翻掌,虛歩探掌。

二五,右擦腳

提膝掤臂,分手右踢,左腳右插。

二六,左擦腳

右轉合手,提膝掤臂,分手左踢。

二七,中單鞭

左轉曲肘,分手橫蹬。

二八,擊地捶

左腳前落,右腳上歩,左腳上歩,右捶下?lián)簟?/p>

二九,二起腳

左腳上起,右腳跳踢。

三十,獸頭勢

落腳合手,上歩摟膝,虛歩掤臂。

三一,踢一腳

左轉提膝,分手踢腳。

三二,蹬一跟

右轉落腳,轉臂提膝,分手蹬腳。

三三,演手肱捶

右轉落腳,上歩攔掌,弓歩打捶。

三四,小擒拿

蓋歩左掤,上歩推掌。

三五,抱頭推山

右轉掤臂,提膝抱頭,弓歩雙推掌。

三六,單鞭

手足右合,左腳左開,弓歩左掤。

第九勢,共七勢,前后相顧手法與眼法分披身法速進歩法右轉身法平踨身法氣歸丹田平心靜氣法亦為交手法。

三七,前昭

左手上領,弓歩左掤。

三八,后昭

右轉扣腳,弓歩右掤。

三九,野馬分鬃

提膝穿掌,弓歩左掤,提膝穿掌,弓歩右掤,提膝穿掌,弓歩左掤。

四十,單鞭

上歩右合,左腳左開,弓歩左掤。

四一,玉女穿梭

旋臂左引,躍身震腳,上歩穿掌,跳歩推掌,右腿叉歩,轉身掤臂。

四二,攬擦衣

轉臂收腳,右腳右開,弓歩右掤。

四三,單鞭

手足右合,左腳左開,弓歩左掤。

第十勢,共十二勢橫腳打法低身法高身法用膝法及重出七勢。

四四,云手,同二三

四五,擺腳

左轉云手,右轉捋引,弓腿頂肘。

四六,跌岔

收腳合手,跌岔蹬腳。

四七,金雞獨立

弓腿左掤,提膝右托。

四八,朝天蹬

落腳收手,提膝左托。

四九至五七與前面十六至二四完全重復。

四九,倒巻肱

右肱倒巻,退歩左按,左肱倒巻,退歩右按。

五十,白鵝亮翅

收腳左捋,右腳斜開,跟腳展臂。

五一,摟膝拗歩

五二,閃通背

上歩掤臂,插掌翻臀,蓋歩前掤,翻身大捋,上歩攔掌。

五三,演手肱捶

五四,攬擦衣

左轉收腳,右腳右開,弓歩右掤。

五五,單鞭

右掌左捋,手足右合,左腳左開,弓歩左掤。

第十一勢,共六勢,十字靠制命法跳躍進身法縱法。

五六,云手

右手左捋,跟歩右運,左腳右收,開歩左運。

五七,高探馬

退歩右捋,提膝翻掌,虛歩探掌。

五八,十字腳

兩臂左引,提膝收掌,開歩推掌,分手擺腳。

五九,指襠捶和青龍出水

右轉落腳,開歩攔掌,右捶指襠,提膝舉拳,跳歩按掌。

六十,單鞭

左轉勾手,左腳左開,弓歩左掤。

第十二勢,共三勢,坐地身法前進上歩法上下相顧身法。

六一,鋪地錦和上歩七星

左臂左引,仆腿下捋,弓腿穿掌,提膝掤臂,旋臂落腳。

六二,下歩跨虎

退歩摟掌,提膝旋臂,虛歩撐臂。

六三,擺腳

上歩掤引,轉身右捋,右腳外擺。

第十三勢,共二勢,倒轉身法上掤下打法護臉護心法,共十三勢以文象起以武象終。

**,當頭炮

屈膝擺掌,落腳右捋,弓歩沖拳。

收勢

兩臂右引,提膝沖拳,震腳落拳,開歩正立。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六

20__

年養(yǎng)生課的學習已經(jīng)悄無聲息之中接近尾聲了。

首先,非常幸運選上了李春蓮老師的養(yǎng)生課,因為在這一學期的太極拳學習中,我系統(tǒng)學習了二十四式太極拳,收獲頗大,對太極拳有了很深的認識。白鶴亮翅、手揮琵琶等招式時不時在我腦海浮現(xiàn)。在我心中,太極拳不僅僅是一門體育課程更是一種中華文化的教育。每一次的練習,我們都是在重新溫習一份古老卻又青春的文化。

太極拳講究調和矛盾,這能使我們養(yǎng)成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從這一點來說,練習太極拳,也是對于我的一個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很慶幸,能夠選上太極拳這門課,能夠有這樣一份機會接觸到這份寶貴的財富。或許說,在以后,每當我們的學習,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難和煩心事,我們可以在“太極拳”里思考,解決這一個個難題。學習太極拳,是一份精神的蓄養(yǎng)和沉積,用以凈化人的心靈。

在每節(jié)課練習太極拳的同時,李老師將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傳授于我們。腳部的各個穴位和身體各個器官的對應,以及腿上的足三里等等穴位。在季節(jié)交替之時,李老師還把保養(yǎng)自己身體的方法交給我們,這份溫柔讓我們收益匪淺。

“模仿、鍛煉、感悟、自成一體”是一種太極拳的學習境界。每學期僅有短短的的十來節(jié)體育課,我或許只學到了太極拳的一點皮毛,也許我還僅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階段。但是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至少可以讓我收獲一種和諧的性格,收獲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tài)度。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七

還記得剛剛步入大一第二學期,我的第一次選修課就到來了,對于所有的課程都茫然而不知所措,急著刷人人,水論壇,各種詢問學長學姐,想要知道什么課最好過,老師有趣又不嚴格,上課輕松,考試還簡單的。

對于我這個從小運動神經(jīng)就不發(fā)達的人來說,體育究竟選什么也成了一大難題。拳擊柔道什么的,我沒那個力氣,八段錦健美操什么的,我沒那個柔韌性。其實,最后選到太極拳也純屬偶然,對照了一下課表,能夠選擇的本來就不多,我只是一心想著太極拳看起來又慢又簡單,學起來應該會很簡單,就選擇了這個。其實自己對于太極拳是很陌生的,只是模糊有這樣一個概念,卻并不清楚具體是怎么回事。

到了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記不住老師具體演示的太極拳動作了,但老師第一次完整打的一遍太極拳卻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給我們授課的老師是個閱歷豐富、知識淵博的人,這些從他平常的言談舉止中可以明顯地感覺到,甚至他的眼神都透露著這一切,而且老師還有一種傲骨,骨子里的傲氣。他每每給我們演示太極拳的時候,都不經(jīng)意間地顯露出這份獨有的氣質。 我們學習的是二十四式太極拳。老師怎樣介紹以及以后如何學習的,想來我是忘了,可老師第一次完整演示一遍陳氏太極拳的情景,至今依然深刻印在腦海里。對于陌生的事物,我們記住的往往是其給人影響最深的一面。老師給我們演示太極拳期間,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專注,和那份怡然自得,以及淡定的神態(tài),平穩(wěn)安靜的伸展收縮四肢,就是這樣給人的印象深刻。

初始之時,我們根本不知道如此復雜的動作如何在四肢乃至全身上展現(xiàn)出來,更何況還要連接起來,只能跟隨、模仿老師,一步一步地學??刹还苋绾危覀冏疃嘣趧幼魃夏7碌貌畈欢?,其他方面是沒有什么感覺的。不知道手腳的一些細節(jié)動作,不知道呼吸怎樣平衡,不知道眼神該什么樣,不知道心態(tài)如何,就沒有那種自然,沒有那種神韻,沒有那種專注,沒有那種氣勢。老師上課時不是僅講那些枯燥的動作步驟,而是穿插了許多日常生活感悟的言談。當然,太極拳本來就不是一種枯燥的運動,其間蘊含的偕然萬法,自由闊達的世間至理,需要經(jīng)過長時期的練習和對人生的感悟才能體會到的。

隨著老師的深入講解,我們練習的次數(shù)增多,還有那種氣質的轉變,終歸是逐漸把握太極拳的要領,學習進度也加快起來,可謂漸入佳境。

當最后一節(jié)太極拳的學習完成,意味著太極拳總算全部學完,大半年的努力終獲碩果,身心均是一陣輕松。某個課堂上,某段行走的路上,突然來一下心靈的觸動,手上就自然地相應做出太極拳動作的某個招式,然后又是一陣沉默?,F(xiàn)在想來,這樣(類似)的事情,心里不由自覺的就是一笑,其中的意韻,卻沒有言語能夠形容。 雖然我現(xiàn)在還不能自然順暢地打完一遍太極拳,但我自信已經(jīng)粗略體會到這個過程中那份專注認真,還有那種輕松自在又闊達無所不包容的心態(tài)。 學習太極拳的初衷已然達成了吧,卻說不清楚個究竟,感覺身心猶如收到圣光的沐浴,慢慢凈化中,變得單純簡單,輕松自由,頓時釋然。在老師的悉心教導與不厭其煩的演示下,我基本能記住動作。在粗略的記憶后,更深入的了解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細細回想與進一步學習,觀看太極拳視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有這樣自己才能得到提高,所以這一學期的短暫學習不僅簡單的太極拳動作的學習,太極拳能讓人處于一種心無雜念的狀態(tài),遠離塵囂,擁有一種更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習生活。同時太極的健身效果也不容置疑,所以學習太極拳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太極拳講究調和矛盾,這能使我們養(yǎng)成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從這一點來說,練習太極拳,也是對于我的一個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很慶幸,能夠選上太極拳這門課,能夠有這樣一份機會接觸到這份寶貴的財富?;蛟S說,在以后,每當我們的學習,生活或是工作遇到了困難和煩心事,我們可以在“太極拳”里思考,解決這一個個難題。學習太極拳,是一份精神的蓄養(yǎng)和沉積,用以凈化人的心靈。

“模仿、鍛煉、感悟、自成一體”是一種太極拳的學習境界。每學期僅有短短的的十來節(jié)體育課,我或許只學到了太極拳的一點皮毛,也許我還僅僅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階段。但是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至少可以讓我收獲一種和諧的性格,收獲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tài)度。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八

開太極起式:

1、無極開始三個圓,第一個圓是丹田左右前后輕微移動,太極拳學習心得。是一維的,水平面的,額狀軸的,矢量軸的位置劃圓。

2、第二圈,向左邁左腿,左腿為金;腰為土,土生金;屈膝,雙手劃弧形的小圓,手指右擺,再向后,最后后,兩腿伸直,手自然下垂。

3、第三圈:先向左,兩手向左前45度方向平舉,平行,平肩,向前轉,齊眼,向右45度,向后屈膝擺正。開太極結束。

金剛搗錘:

第一步:

左手逆纏,右手順纏。右手走立圓,是繞失狀軸的圓,從丹田開始逆纏走,拇指過中線,往上走,到左肩處,左手是個斜平圓,向外逆纏以后,向上。手臂不要伸直,沉肩墜肘,至右手手心向里,左手手心向外(水火相應)

第二步:

身體右轉,繞垂直軸,右手逆纏,同時,左髖落實,右腳腳后跟向內摳,右手做逆纏,手心開始向外。

第三步:

右髖落實,重心右移,兩手向后捋,同時,左腿提膝勾起腳尖,勾腳尖,肌肉是拉緊的,可以掛對方的腿。雖然不發(fā)力,卻有力量。

第四步:

重心下沉,左腳外出,開立,腳跟擦地前出,這樣的技擊效果,不容易被阻礙。腳跟著地,往前上步,太極的步法,上步可以當成一個功法來看待。腳伸出去以后,腳尖微微上翹,收腳時抬腿即可。左腳要向斜前落腳,同時步子不能太大。同樣是相對距離為兩肩的寬。

第五步:

重心前移,左腿下塌,外捻即是腰做平轉,腰此時是松的,受到的力不會傳到雙腿上去。同時,左手逆纏在前外伸,右手順纏在后跟隨。右手在左臂肘下的位置。

第六步:

右手逆纏上捧,后捋,微后坐,腰左轉,形成五行樁樁步,右手走一個斜弧線,左手在右手下這個位置。左下右上,但是不能轉的過大。轉過來后,右手不能過身體中軸線。

第七步:

重心向前移,左髖踏實,右腿蹬,左手逆纏出,左髖落實,左轉腰,帶動右腿,遠踢近膝(遠用腳踢,近用膝撞),落右腳,右手順纏向內合,握拳,左手下沉,發(fā)沉襠勁。此時右髖虛,左髖實。右手落拳,同時右腳落地,且用意不用力。

心得補充:

1、兩腳的橫向距離應該與肩寬相當,差距不能太大。身體是正向時。兩腳間的距離即為肩寬。當身體側向時,兩腿也不在一條直線上。兩腳之間的距離也差不多是相對肩寬。

2、五行樁時,注意兩腳的相對距離:后腳和前腳的延長線的距離,始終和肩寬是相應的。

3、金剛搗錘是太極拳里最重要的,最復雜的一式,它蘊含著棚、捋、擠、按、采、挒、肘、靠等太極八種方法,也是入門的第一式。

4、右手順時針旋轉為順纏,逆時旋轉為逆纏,左手逆時針旋轉為順纏,順時針旋轉為逆纏。太極處處都是圓,手臂在畫圓,就像太陽地球,手本身在畫小圓,陳鑫對纏法的評價:太極拳者,纏法也。

5、基本原則兩條

一是動作應符合生理解剖學的規(guī)律,有益于健康,不能有害健康。

二是動作應符合符合生物力學的規(guī)律,有利于武術的運動,雖然傳承的是金洪派太極拳,但要用這兩個原則去修正,這就是新太極。

6、關于額狀軸,矢狀軸,垂直軸,額狀軸,解刨學的概念:

垂直軸有通過左肩,通過右肩,還有通過頭頂中軸的。失量軸有譚中穴,丹田穴。額狀軸有肩部,髖部,還有膝,脊柱有很多關節(jié),每一個關節(jié)都可以當做一個軸做旋轉。

7、身體要靈活性,可以把任何一個部位作為圓心,當攻擊其他部位時,可以通過圓的旋轉將力化掉。

8、運動的要領,運乃氣息的連綿不斷,運轉。動是位置的移動,通過力量來改變,這力量可以是內在的,也可以使外來的?;@球,足球等運動都是運少動多的活動,而太極拳是運多動少的活動。

9、虛靈頂勁:虛靈頂勁即“頂頭懸”。練拳時講究頭部的頭正、頂平、項直、頦收,要求頭頂?shù)陌贂ㄌ幰蛏陷p輕頂起,同時又須保持頭頂?shù)钠秸?。要使頭正、頂平,就必須使頸項豎直、下頦里收。頂勁不可過分用力,要有自然虛靈之意。做到虛靈頂勁,精神才提得起來,動作才能沉穩(wěn)。扎實。

10、氣沉丹田:氣沉丹田,是身法端正,寬胸實腹,“意注丹田”,意識引導呼吸,將氣徐徐送到腹部臍下。太極拳在運動時,一般都是采用腹式呼吸,同時“意注丹田”,這樣能達到太極拳“身動、心靜、氣斂、神舒”的境地。用腹式呼吸來加深氣息的深長,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不能用強制的方法。要求整套動作都要與一呼一吸結合得非常密切,應根據(jù)動作的開合、屈伸,起落旦進退、虛實等變化,自然地去配合。一般地說,呼吸一總是與胸廓的張縮、肩腫的活動自然結合著。在一個動作里,往往就伴隨著一呼一吸,而不是一個動作固定為一吸或是一呼。這種與動作自然配合的方法運用得當,可以使動作更加協(xié)調、圓活、輕靈、沉穩(wěn)。

11、圓襠松胯:襠即會陰部位。頭頂百會穴的‘虛靈頂勁”要與會陰穴上下相應,這是保持身法端正、氣貫上下的鍛煉方法。襠要圓,又要實。胯撐開,兩膝微向里扣,襠自圓。會陰處虛上提,襠自會實;加上腰的松沉、臀的收斂,自然產(chǎn)生襠勁。太極拳講究“邁步如貓行”,要求步法輕靈穩(wěn)健,兩腿彎屈輪換支持身體進行活動。因此胯部關節(jié)須放松,膝關節(jié)須靈活,才能保證上體旋轉自如,踢腿、換步靈便。

12、沉肩墜肘:太極拳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墜肘,兩臂由于肩、肘的下墜會有一種沉重的內勁感覺,這就是上肢內在的道勁。兩肩除沉之外,還要有些微向前合抱的意思,這能使胸部完全涵虛,使脊背團成圓形。兩肘下墜之外,也要有一些微向里的裹勁。這樣的沉肩墜肘,才能使勁力貫串到上肢手臂。

13、舒指坐腕:舒指是掌指自然伸展,坐腕是腕關節(jié)向手背、虎口的一側自然屈起。掌的動作是整體動作的一部分,許多掌法都是與全身動作連成一氣的,因之舒指坐腕,實際是將周身勁力通過“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完整一氣。

14、三個面形成三維空間,也好似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當用身體的運動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空間,在里面,開始了自己的太極運動展現(xiàn),暗合宇宙規(guī)律。

老師強調,太極里有太極,宇宙里有宇宙,身體每個部分都暗含太極,至于太極到底是什么,老師說的,我也沒怎么理解,就我理解來,太極的意思,莫非是本源的能量?至于太極里有太極,宇宙里有宇宙,這個通過《無量之網(wǎng)》里的宇宙全息圖的解釋就很容易理解了吧。太極拳,應該就是去練習回歸本真,感受最初最純凈的能量的震動吧。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九

上班時,健康的身體是工作的本錢,退休后良好的身心是生活的主題。

去年,人到達了退休的年齡。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我參加了大興老年大學開設的太極拳學習班,經(jīng)過老師的精誠教授,我已初涉吳氏三十七式太極拳,感覺收獲匪淺。

一、學太極拳可以凈化人的心靈

在臨近退休的日子里,我曾為退休后可能無所事事而感到茫然。自從參加了老年大學的太極拳班的學習后,從心里感到心靈上得到了凈化。尤其是老師在課堂上的諄諄教授,使我獲得了知識,并達到了解惑的目的,使我更加熱愛生活,進一步認識到運動可以健身,而且可以凈化心靈。

二、練太極拳可以使生活質量升華

在沒有學太極拳之前,我對自己的身體似乎失去了信念。因為以往秋冬季節(jié),我總是畏懼嚴寒,手腳冰涼不說,體質也很差。嚴重的頸椎病使我倍受煎熬,很多個夜晚折磨得我不能享受睡眠,人也總是無精打采。當我初涉太極拳殿堂,我的面前豁然開朗了,似乎又回到了年青的時代。經(jīng)過一學期的學習,我的身體狀況得到很大改善,手腳冰涼的感覺消失了,久治不愈的頸椎病也離我而去,夜間也不用再把枕頭拿到一邊了,因為頭腦發(fā)蒙、頸部不適的感覺都沒有了。

現(xiàn)在的我身心健康,生活充實。我從心里感謝傳授太極拳給我的張全亮老師,更感謝大興老年大學為我們開設這個專業(yè),我會繼續(xù)在老年大學學習下去。

太極拳學習心得600字(篇5)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十

開太極起式:

1、無極開始三個圓,第一個圓是丹田左右前后輕微移動。是一維的,水平面的,額狀軸的,矢量軸的位置劃圓。

2、第二圈,向左邁左腿,左腿為金;腰為土,土生金;屈膝,雙手劃弧形的小圓,手指右擺,再向后,最后后,兩腿伸直,手自然下垂。

3、第三圈:先向左,兩手向左前45度方向平舉,平行,平肩,向前轉,齊眼,向右45度,向后屈膝擺正。開太極結束。

金剛搗錘:

第一步:

左手逆纏,右手順纏。右手走立圓,是繞失狀軸的圓,從丹田開始逆纏走,拇指過中線,往上走,到左肩處,左手是個斜平圓,向外逆纏以后,向上。手臂不要伸直,沉肩墜肘,至右手手心向里,左手手心向外(水火相應)

第二步:

身體右轉,繞垂直軸,右手逆纏,同時,左髖落實,右腳腳后跟向內摳,右手做逆纏,手心開始向外。

第三步:

右髖落實,重心右移,兩手向后捋,同時,左腿提膝勾起腳尖,勾腳尖,肌肉是拉緊的,可以掛對方的腿。雖然不發(fā)力,卻有力量。

第四步:

重心下沉,左腳外出,開立,腳跟擦地前出,這樣的技擊效果,不容易被阻礙。腳跟著地,往前上步,太極的步法,上步可以當成一個功法來看待。腳伸出去以后,腳尖微微上翹,收腳時抬腿即可。左腳要向斜前落腳,同時步子不能太大。同樣是相對距離為兩肩的寬。

第五步:

重心前移,左腿下塌,外捻即是腰做平轉,腰此時是松的,受到的力不會傳到雙腿上去。同時,左手逆纏在前外伸,右手順纏在后跟隨。右手在左臂肘下的位置。

第六步:

右手逆纏上捧,后捋,微后坐,腰左轉,形成五行樁樁步,右手走一個斜弧線,左手在右手下這個位置。左下右上,但是不能轉的過大。轉過來后,右手不能過身體中軸線。

第七步:

重心向前移,左髖踏實,右腿蹬,左手逆纏出,左髖落實,左轉腰,帶動右腿,遠踢近膝(遠用腳踢,近用膝撞),落右腳,右手順纏向內合,握拳,左手下沉,發(fā)沉襠勁。此時右髖虛,左髖實。右手落拳,同時右腳落地,且用意不用力。

心得補充:

1、兩腳的橫向距離應該與肩寬相當,差距不能太大。身體是正向時。兩腳間的距離即為肩寬。當身體側向時,兩腿也不在一條直線上。兩腳之間的距離也差不多是相對肩寬。

2、五行樁時,注意兩腳的相對距離:后腳和前腳的延長線的距離,始終和肩寬是相應的。

3、金剛搗錘是太極拳里最重要的,最復雜的一式,它蘊含著棚、捋、擠、按、采、挒、肘、靠等太極八種方法,也是入門的第一式。

4、右手順時針旋轉為順纏,逆時旋轉為逆纏,左手逆時針旋轉為順纏,順時針旋轉為逆纏。太極處處都是圓,手臂在畫圓,就像太陽地球,手本身在畫小圓,陳鑫對纏法的評價:太極拳者,纏法也。

5、基本原則兩條

一是動作應符合生理解剖學的規(guī)律,有益于健康,不能有害健康。

二是動作應符合符合生物力學的規(guī)律,有利于武術的運動。雖然傳承的是金洪派太極拳,但要用這兩個原則去修正,這就是新太極。

6、關于額狀軸,矢狀軸,垂直軸,額狀軸,解刨學的概念:

垂直軸有通過左肩,通過右肩,還有通過頭頂中軸的。失量軸有譚中穴,丹田穴。額狀軸有肩部,髖部,還有膝,脊柱有很多關節(jié),每一個關節(jié)都可以當做一個軸做旋轉。

7、身體要靈活性,可以把任何一個部位作為圓心,當攻擊其他部位時,可以通過圓的旋轉將力化掉。

8、運動的要領,運乃氣息的連綿不斷,運轉。動是位置的移動,通過力量來改變,這力量可以是內在的,也可以使外來的?;@球,足球等運動都是運少動多的活動,而太極拳是運多動少的活動。

9、虛靈頂勁:虛靈頂勁即“頂頭懸”。練拳時講究頭部的頭正、頂平、項直、頦收,要求頭頂?shù)陌贂ㄌ幰蛏陷p輕頂起,同時又須保持頭頂?shù)钠秸?。要使頭正、頂平,就必須使頸項豎直、下頦里收。頂勁不可過分用力,要有自然虛靈之意。做到虛靈頂勁,精神才提得起來,動作才能沉穩(wěn)。扎實。

10、氣沉丹田:氣沉丹田,是身法端正,寬胸實腹,“意注丹田”,意識引導呼吸,將氣徐徐送到腹部臍下。太極拳在運動時,一般都是采用腹式呼吸,同時“意注丹田”,這樣能達到太極拳“身動、心靜、氣斂、神舒”的境地。用腹式呼吸來加深氣息的'深長,應自然、勻細、徐徐吞吐,要與動作自然配合,不能用強制的方法。要求整套動作都要與一呼一吸結合得非常密切,應根據(jù)動作的開合、屈伸,起落旦進退、虛實等變化,自然地去配合。一般地說,呼吸一總是與胸廓的張縮、肩腫的活動自然結合著。在一個動作里,往往就伴隨著一呼一吸,而不是一個動作固定為一吸或是一呼。這種與動作自然配合的方法運用得當,可以使動作更加協(xié)調、圓活、輕靈、沉穩(wěn)。

11、圓襠松胯:襠即會陰部位。頭頂百會穴的‘虛靈頂勁”要與會陰穴上下相應,這是保持身法端正、氣貫上下的鍛煉方法。襠要圓,又要實??钃伍_,兩膝微向里扣,襠自圓。會陰處虛上提,襠自會實;加上腰的松沉、臀的收斂,自然產(chǎn)生襠勁。太極拳講究“邁步如貓行”,要求步法輕靈穩(wěn)健,兩腿彎屈輪換支持身體進行活動。因此胯部關節(jié)須放松,膝關節(jié)須靈活,才能保證上體旋轉自如,踢腿、換步靈便。

12、沉肩墜肘:太極拳在松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墜肘,兩臂由于肩、肘的下墜會有一種沉重的內勁感覺,這就是上肢內在的道勁。兩肩除沉之外,還要有些微向前合抱的意思,這能使胸部完全涵虛,使脊背團成圓形。兩肘下墜之外,也要有一些微向里的裹勁。這樣的沉肩墜肘,才能使勁力貫串到上肢手臂。

13、舒指坐腕:舒指是掌指自然伸展,坐腕是腕關節(jié)向手背、虎口的一側自然屈起。掌的動作是整體動作的一部分,許多掌法都是與全身動作連成一氣的,因之舒指坐腕,實際是將周身勁力通過“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完整一氣。

14、三個面形成三維空間,也好似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當用身體的運動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空間,在里面,開始了自己的太極運動展現(xiàn),暗合宇宙規(guī)律。

老師強調,太極里有太極,宇宙里有宇宙,身體每個部分都暗含太極,至于太極到底是什么,老師說的,我也沒怎么理解,就我理解來,太極的意思,莫非是本源的能量?至于太極里有太極,宇宙里有宇宙,這個通過《無量之網(wǎng)》里的宇宙全息圖的解釋就很容易理解了吧。太極拳,應該就是去練習回歸本真,感受最初最純凈的能量的震動吧。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十一

“式太極拳學習心得體會”

太極拳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的武術形式,以其緩慢、流暢和放松的動作而聞名。式太極拳更是在傳統(tǒng)太極拳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而來的,注重內外兼修,強調身心的平衡和和諧。作為一名式太極拳愛好者,我有幸參與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練習,從中受益匪淺。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學習式太極拳需要有耐心和恒心。與傳統(tǒng)太極拳相比,式太極拳的動作和架式更加復雜和繁多。要將這些動作和架式融會貫通,需要大量的反復練習和內省。一開始,我對于式太極拳的各個動作感到困惑和不理解,很難做到流暢和自然。然而,通過堅持每天的練習,我逐漸熟悉了拳路的變化和動作的要領,提高了整體的協(xié)調性和穩(wěn)定性。當我能夠自如地運用身體的力量和靈活度來表達出式太極拳的奧妙時,我感到非常的滿足和開心。

其次,式太極拳注重內外兼修,需要細致入微的意識和調整。在式太極拳的每個動作中,都蘊含著深厚的內在功夫。要把握好每個動作的身體要領和內在意義,需要有高度的自覺性和善于感知和調整身體的能力。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意識到自己的力量并非只是肌肉的力量,而是要通過意念和內在的能量的引導才能發(fā)揮出來。通過注意力的集中和呼吸的調整,我逐漸掌握了如何用意念來引導身體力量的技巧。這種內外兼修的練習和感悟,讓我對于身體和心靈的聯(lián)系和相互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再次,式太極拳注重身心的平衡和和諧。在練習中,我們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靈活度來選擇和調整動作的幅度和力度。如果過度用力或者過度放松,就會失去平衡和和諧。在開始的時候,我往往會過于用力或者不夠放松,導致動作的不流暢和不自然。但通過不斷地練習和調整,我慢慢地找到了一個平衡和諧的感覺。在練習式太極拳的過程中,我不僅能夠感受到身體各個部位的協(xié)調和和諧,也能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最后,式太極拳帶給我身心健康和內心的平和。太極拳作為一種內外兼修的運動形式,能夠提高身體的柔韌性和平衡性,同時也能夠調整呼吸和提高心肺功能。通過長時間的堅持練習,我不僅感到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靈活和健康,也能夠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安寧。每一次的練習都像是一個療養(yǎng)和冥想的過程,讓我能夠暫時遠離生活和工作的壓力。

綜上,式太極拳的學習帶給了我很多寶貴的體驗和體會,讓我增長了對于身體和心靈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堅持練習,我不僅提高了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度,也開啟了一扇通向內心的大門,讓我能夠更好地與自己和他人相處。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式太極拳將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讓我更加健康和平和。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十二

下面是我學練養(yǎng)生太極拳三個月的一些體會,希望能對新學員和養(yǎng)生太極拳愛好者能有所幫助。我先簡單介紹下我的情況:我也是個新學員,學習養(yǎng)生太極拳只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而且是從零開始,在此之前我從未學過任何武術、氣功之類的東西,并且體質很差。但通過三個月的學習,現(xiàn)在已經(jīng)按大綱的要求學完了第一路拳式動作,對養(yǎng)生太極拳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功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精神狀態(tài)、身體狀況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也初步體會到了太極拳的奧妙之處。下面我就說說自己學練養(yǎng)生太極拳的一些體會:

1、學一式,練一式,每一式練習都有效果。

心情也好了。我現(xiàn)在對虛無子老師所說的“每一式練習都有效果”這句話深信不疑,因為這是我真實體驗到的。

2、學練結合,以練為主。

怎么學呢?就是對課文、vcd光盤的內容、動作仔細反復地去看、去模仿,認真參加內功班的學習,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只有這樣才會少走彎路,迅速在自己身體上看到功效。我自己感覺課文和聽課中有一些內容你可能暫時還不能理解,但在今后的練習過程中隨著功力的增長就會有體會。內功班的語音輔導課是難得的學習機會,怎么才能聽好課呢?1)是要多讀網(wǎng)頁文章和課文。因為老師講課中所說的話可以說大多數(shù)在課文和網(wǎng)頁文章上都有,如果把那些文章都熟記在心,對老師所講的內容就好理解了。2)要踏實地去練。不練就沒有自身的體驗,也就聽不懂老師在說什么、講什么。我的體會是要反復的學、不間斷的練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動作,才能練入狀態(tài),也才有好的功效。

3、拳功并練,真修實證,層次修練。

們的學習方法是真修實證,只有自己親自體驗過的才是真實的。我是按大綱要求的順序來學習的,用了三天時間學完前三課后,然后從預備式、隨息放松開始學練(我看到現(xiàn)在大綱的要求是前三課的學習時間是兩天)。有些人對前面三課內容可能不夠重視,我的體會是認真學好前三課內容,可以讓你知道養(yǎng)生太極拳的學練方法、特點、應注意的問題、學習的目的、學練的關系等等…...這些內容可以使我們的學習盡快步入軌,少走彎路。

4、化難為簡,便于學習。

我感覺老師的教學方法特別好,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能使我這個對太極拳一無所知的人能在這么短的時間,看到這么好的效果。我在第一天練習預備式和隨息放松時,思想怎么也集中不到自己身上,旁邊稍有動靜就會分心,但是按照練習要求--吸保持放松態(tài),呼放松手臂,開始時有點顧左就顧不上右,顧呼吸就顧不了站姿…..我就試著按要求站好姿式,保持正常呼吸,第一次呼氣時先放松左臂,左臂放松下來,再在下一次呼氣時放松右臂,因為心里總要這樣想著,這樣練習幾天后,感覺集中思想并不是那么難了。按照每一步功法要求循序漸進地去練習,現(xiàn)在基本可以專心地練拳,不會再受旁邊人說話、走動影響了。很感謝老師能傳授這么好的功法給我,讓我受益無窮。今天的功效是三個月前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我覺得我很幸運,所以我會珍惜和養(yǎng)生太極拳所結的緣分,堅持不懈的學練下去。

在此對老師真誠地說一聲:謝謝!謝謝您!!虛無子老師!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十三

通過學拳和看別人練拳,我總結出學練太極拳在形體上的三步標志。

初學時,一般只顧到四肢的活動,并且最注意兩臂的比劃,這時以兩臂比劃為主要標志。

第二步是以腰動為象征的周身的運動,這時才找到了太極拳“腰為車軸”帶動全身的勁路,這一步以腰的活動為主要標志。

第三步,長了功夫,形神兼?zhèn)洌冉〔椒€(wěn),這時可以把腿的穩(wěn)健看為主要標志。

可以用這三步標志來檢驗自己的拳學練到了什么地步,也可以用這三步標志來測定別人的拳是處在一個什么水平?從兩臂到腰到腿的功夫,是要刻苦學練進展的,不是單靠模仿就能成的。當然明確一些學練步驟和方向,可減少盲目性,少走一些彎路。但苦練還是少不了的。每進一步都要下相當功夫。有的人第一步、第二步,甚至進到第三步的時間較短,可能是因為他基礎好等原因。大多數(shù)人每一步上都要做很多練習,花一定時日,少則幾月,多則幾年不等。

學習陳氏太極拳心得篇十四

式太極拳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的武術,源自于中國古代的太極哲學思想。式太極拳注重呼吸與身心的協(xié)調,通過一套連續(xù)流暢的動作,使身體得到鍛煉,同時提升內心的平靜與集中精神。近年來,式太極拳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受歡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和練習這項健身運動。我也是其中一員,下面我將分享一些我在學習式太極拳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身體鍛煉與健康

式太極拳是一項注重身體鍛煉的運動。通過一系列的動作和姿勢,我們可以鍛煉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增強肌肉的靈活性與力量。在長期的練習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柔軟,并且體力也得到了增強。同時,式太極拳的練習幫助我提高了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性,特別是對于一些關節(jié)不靈活的人來說,式太極拳可以起到很好的康復作用。通過持之以恒的練習,我不再感到疲憊和乏力,反而充滿了活力和精力。

第三段:心理調節(jié)與情緒管理

式太極拳的練習不僅對身體有益,也對心理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練習時,我們需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專注,這能幫助我們擺脫外界的雜念和壓力。式太極拳的思維方式和呼吸技巧能幫助我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增強內心的穩(wěn)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我經(jīng)常利用太極拳的技巧來減輕壓力和緩解焦慮,這對于我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和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非常有幫助。

第四段:修身養(yǎng)性與人際關系

式太極拳強調融入自然與和諧共生的理念,這也影響到了我與他人的交往方式。通過修煉太極拳,我學會了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并在與人交往時保持謙遜和謙和的態(tài)度。與此同時,這種平和的心態(tài)和穩(wěn)定的體姿也使我在與他人的沖突中更加冷靜和理性。太極拳的修身養(yǎng)性讓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更加自信和從容,更好地與他人建立和諧關系。

第五段:持之以恒與終身學習

學習式太極拳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習得的不僅僅是一套拳法動作,更重要的是持續(xù)學習和探索的態(tài)度。式太極拳是一門無止境的學問,它需要我們對自己有耐心、對世界有好奇心,并不斷去探求和改進自己的技藝。通過學習式太極拳,我意識到學習是一個終身的過程,只有持之以恒地學習和提高,才能不斷成長和進步。

在學習式太極拳的過程中,我收獲了身心的健康和平衡,調節(jié)了情緒和態(tài)度,并建立了更好的人際關系。同時,我明白了學習的意義和持續(xù)學習的重要性。式太極拳不僅是一項優(yōu)秀的健身運動,更是一門富有智慧和內涵的藝術。我將繼續(xù)學習和練習式太極拳,將其中的哲學思想和修身方式融入到我的生活中,以實現(xiàn)全面的健康和成長。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633490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