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我們表達自己對書籍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受的一種方式。在寫讀后感時,要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不偏不倚地評價書中的內(nèi)容。下面是一些名著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賞經(jīng)典之作。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一
丁家幼兒園陳紅巖。
當我坐下來靜靜品味這本書時,發(fā)現(xiàn)文字中的哲理深憾人心,感受到書中文字與自己思想上的“碰撞”與觸動,心里為書叫好,也震撼于作者的博學,踏實的研究,感謝他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讀書過程中,我不由得想起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認為:教育者要啟發(fā)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首先要以赤子之心真誠地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兒童,發(fā)現(xiàn)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進一步把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解放出來,他提倡的“教學做合一”實際上就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他提出要編出能“引導(dǎo)人去做,引導(dǎo)人去想,引導(dǎo)人產(chǎn)生新的價值”的,有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新的教科書來。教學中,學校要貫徹理論與實際結(jié)合和學以致用的原則,教師應(yīng)十分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fā)引導(dǎo),因材施教。
陶行知老先生明確指出教育要做到“六大解放”。
一、解放頭腦使孩子思考。
陶行知先生主張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yīng)當讓他們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yīng)當讓他們自己去想。
二、解放雙手使孩子有力量。
防守讓幼兒去“做”和“想”,“做”了就與事物發(fā)生直接接觸,“想”了就獲得了直接的經(jīng)驗。
三、解放眼睛使孩子會發(fā)現(xiàn)。
觀察力是創(chuàng)造的起點,是聰明大腦的“眼睛”,教師有責任解放孩子的眼睛,讓孩子會看、會觀察,幫助孩子把“眼睛"擦得更亮。
四、解放嘴巴使孩子自由發(fā)問。
陶行知先生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p>
五、解放空間使孩子回歸自然。
陶行知先生主張“把籠里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使它能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里去……使孩子能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取得豐富的學問?!?/p>
陶行知先生指出:“一般學校把兒童全部時間占據(jù),使兒童失去學習人生的機會,養(yǎng)成了無意創(chuàng)造的傾向。到成人時,既有時間,也不知道怎樣下手去發(fā)揮他的創(chuàng)造力了。”“六大解放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對今天的幼兒教育仍有著啟示、指導(dǎo)作用。
解放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是為了培養(yǎng)發(fā)揮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如何培養(yǎng)?
首先要為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提供體力上與心理上的充分營養(yǎng),包括健康的體魄,清醒的頭腦,豐富的知識,創(chuàng)造的欲望,自我批評精神等個性特征——非智力因素,因為創(chuàng)造力是架在個性與才能之間的橋梁。
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有助于學習和思維,以利于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
再次要注意“因材施教”,這猶如“松樹和牡凡所需要的肥料不同”。陶先生重視兒童個性的發(fā)展,指出“人象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yīng)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這個方針對我們今天實施因材施教原則仍有很大啟發(fā)。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想到了自己平時的教學。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有許多教師對于調(diào)皮兒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采用責罵,憑借自己的“威嚴”管理孩子。其實,調(diào)皮的孩子也有他本身的優(yōu)點,如聰明、精力充沛、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等等。
那么,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教育調(diào)皮兒童,才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教育效果呢?調(diào)皮兒童本身就經(jīng)常受到教師的批評,如果教師每次批評的話都一成不變,他們就會當作耳旁風;如果教師批評的話換成另一種說法,或許能給他們一點新鮮的刺激,從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調(diào)皮兒童的逆反心理特別強,當他做錯事時,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訓(xùn)斥和責罵,效果只能是適得其反,這就如做母親的對著大哭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只會讓孩子越哭越大聲一樣。本來孩子要是做錯了事,便知道會被教師責罵,這個時候,如果和他的“預(yù)期”結(jié)果相反,教師并沒有責罵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起來,自己會把犯錯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這樣,給孩子一段時間冷靜一下自己的頭腦,過些時候再與他交談,因為孩子已經(jīng)檢討過自己的過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師的意見。
盡管孩子年幼,但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尤其是調(diào)皮兒童,教師更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他,盡量找出其閃光點以鼓勵他們進步,用美好的語言表揚他們,用真善美的故事啟發(fā)他們。順其天性是兒童成長的根本?!坝嘉幢鼐鸵欢〞兂珊?,而蝴蝶卻一定是由蛹變來的。當蝴蝶還潛在于蛹的形態(tài)之中的時候,我們?nèi)我獾匾笥奸L出美麗的翅膀,要求蛹也像蝴蝶那樣翩翩飛翔?!?/p>
教育應(yīng)當尊重兒童的自然本性,應(yīng)當給兒童自由成長的空間,應(yīng)當使兒童這棵小樹柔嫩的樹干和枝條自由地享受陽光雨露,這樣他才有望成材。如今面對日益激烈的環(huán)境,家長不愿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我們可以理解,可“拔苗助長”的做法卻往往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作為家長,是否應(yīng)靜下心來,順其自己孩子的天性,制定一份適合孩子成長的計劃,不要人云亦云,追著流行走。作為教育工作者,是否能順應(yīng)孩子的天性,真正以兒童學習的特點和興趣來選擇學習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內(nèi)容。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把孩子快樂、自由的童年還給他們!
每一個孩子都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對每一個孩子我們都應(yīng)該耐心、細心。對于每一個孩子我們都應(yīng)對他們充滿希望,真誠地愛著他們,把他們當作是自己的兒女,把濃濃的師愛化作每一個孩子心中最美的云彩,一定會有更多的驚喜和奇跡。
以上這些是我讀完文章所感的冰山一角,這些收獲只是皮毛,還遠遠沒有把握教育思想的精髓,但在學習時我也自覺地將所學來的知識理念滲透到我的教學工作當中去。學習是永遠不能停止的,我還要繼續(xù)去細細品讀。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二
為人父母有痛苦也有快樂,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遇到無數(shù)困難和問題,這些困難逼著你成長,逼著你進步,讓你一點一點變得成熟起來。不過說到成長,最快的成長方式還是有專家進行引導(dǎo),就好像書中的那個學習小組,幾個媽媽們在專家的帶領(lǐng)下一點一點成長一點一點提高,共同分享,共同進步。當然在中國還很難找到這樣的專家,更不要提類似的小組,那還有點遙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閱讀,通過書,來使自己提高成長起來。
不過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市場上書店中已經(jīng)有了太多太多,占據(jù)了一排一排的書架,可是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實在太少太少。我讀過那么多關(guān)于家庭教育的書,總體的感覺就是歐美的要好于中國的,專家寫的要好于業(yè)余那些媽媽們的。
西方人看問題的視角和我們有很大區(qū)別,東方人總是關(guān)注那些宏觀的問題,對具體的方法策略卻感到很茫然,而西方人卻總是能夠從最細小的事情當中,精雕細刻,找出一種你想象不到的解決方法,讓你感覺到很吃驚。
書中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讓人很吃驚的觀點,就是評價性的語言會阻礙孩子前進的腳步,描述性的語言才給他真正的自由。我們說了很多年賞識教育,可是卻很少想過賞識的細節(jié),可是一個小小的問題,卻是整個問題的核心所在。
舉個例子,一個孩子畫了一幅畫,讓你看,你可以評價說他畫得太棒了,簡直就是小畫家。也可以用描述性語言說,你畫了一片青草地,一個太陽,火紅火紅的,還帶著笑臉,草地上的小動物真可愛……雖然在整個過程中你沒有夸他一句,但是他從的你語言中體會到了巨大的鼓勵和重視,然后他就跑回去接著又畫了一幅,接著讓你看,無疑這幅畫他肯定畫得更認真更好更漂亮。而當聽到你是一個小畫家的評論的時候,他知道自己畫的水平,只是高興了一下,滿足了一下自己,然后就放下畫去玩了,他不想再去畫了,怕畫得達不到小畫家的水準,還是其實心里明白什么是畫家的。這就是兩種回答方式的區(qū)別。
我們對孩子的評價,往往超過了他們的實際水平,我們說孩子需要賞識,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可是卻忽視了很重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自己的感受,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維以后,他會覺得,自己達不到你的賞識,他會感覺有壓力,會感覺頭上戴上了一個巨大的帽子,讓他感覺很沉重。而描述性語言,讓孩子明白,你在關(guān)注他,關(guān)注他做的事情,你很重視,你很留心,你理解了他的工作,他很開心,這才是最好的鼓勵。
做父母的千萬不要以為成為一個好父母會這么容易,你知道了道理還沒有用,還要在和孩子的不同情景中去不斷實踐,不斷探索,書中提到了大量的例子,都是這些媽媽們在知道了這個道理以后,在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后通過互相的交流和老師的指導(dǎo),最后一點一點成長了起來。生命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成為父母就意味著你擁有了一個成長的最好機會,為了你的孩子,你也要讓自己成長起來做一個好的父母。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三
假期拜讀了張文質(zhì)老師寫的《父母改變,孩子改變》。這本書主要是張老師講述自己的改變和讓孩子也改變的成長故事。
作為家長,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最初張老師也和我們一樣的嚴厲,暴躁,當發(fā)現(xiàn)這樣沒有達到預(yù)想的效果,反而把父子關(guān)系拉的越來越遠,孩子的脾性變得越來越差,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和作為,他想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和父母相處,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孩子學會了為人處事,養(yǎng)成了行為習慣。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悄然的,是深遠的。所以他開始改變自己,遇到事情上先沉靜下來,換一個方式處理,這樣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比預(yù)想的還好。
他的改變帶來的是孩子的改變。這值得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學生時很好的借鑒。比如,孩子不小心犯錯了,我應(yīng)該不要急于劈頭蓋臉的大聲斥責,而是冷靜處理,問明緣由,和孩子一起分析這事的對錯和教訓(xùn)。我想起女兒小時候的一件事,現(xiàn)在想來真是不應(yīng)該那樣處理的,假如我不是粗暴的打罵,而是換一種處理方式,那么也不至于到現(xiàn)在給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事情是這樣的:2004年孩子才3歲,我在嵩山路買了房子,當時經(jīng)濟困難,也沒想著讓保潔打掃新房子,寒假期間自己來打掃,有一次帶著孩子來,我打掃衛(wèi)生,孩子自己玩,也沒什么玩具,也沒給孩子帶吃的。本來新房子到處都是灰塵很臟,到了中午,孩子說:“媽媽我餓,咱們?nèi)コ燥埌??!蔽疫@時候才注意孩子,衣服上到處是土,我順口說一句:“衣服弄那么臟,中午不給你買好吃的了?!闭f者無意,聽者有心,孩子聽我這么一說,下面發(fā)生的事情出乎我的意料。一會兒孩子來告訴我:“媽媽我洗干凈了給我買好吃的吧”我一看,孩子的衣服都濕了,棉衣都快能擰出水來了,原來她接水把自己的衣服前面給洗了洗。本來干了一上午很累,看到大冬天棉衣都濕透了,火滕地一下就竄上來了,對著她怒吼:“你怎么能把衣服都洗濕了,多冷啊,今天你不吃飯了”順手還打了她兩巴掌,孩子開始哭,我更火了,這里也沒衣服可換,我急了說:“再哭,把你扔到樓下去。”孩子不哭了,可伶巴巴地看著我,等著我的最終裁判,這時候我哭了。想想一個3歲的孩子,我怎么能這樣對她,怎么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孩子自己玩一上午,餓了要東西吃,很自然,孩子認為衣服臟了,媽媽不給買東西吃了,所以要洗干凈,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我靜下心來給孩子講道理,將是不一樣的結(jié)果,給孩子的終身的影響,性格的影響也是截然不同的。到現(xiàn)在想起這件事情我的心還隱隱作痛,想想自己當時的那可怕的樣子,真不應(yīng)該。
理解孩子,需要溝通,需要聆聽來自孩子的聲音,多聽聽孩子對生活、對個人成長的理解,多詢問一下他對生活對生命的感受,我們不能代替孩子去思考;我們不能代替孩子去判斷;而是更多的要讓孩子回到自己來理解這個世界,選擇一個最適合他的方式,讓他得以成長。
教育學生有時處理不當,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有的孩子性格上較靦腆,當他不認真聽課,我就讓其回答問題,答不上來時,我有時候會說:“坐下吧不要耽誤大家的時間了?!彼麅?nèi)心增加的是氣惱和怨恨,覺得是老師給他過不去,因此就很生老師的氣,也就不喜歡老師了,也可能是他稍分心了而已。
耐心、克制和支持是文質(zhì)先生提及的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品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成長是緩慢的過程。教育不會產(chǎn)生立竿見影的效果。要想讓孩子改變,首先要我們做父母的和做老師的要改變。方法變,效果變。多動腦子,效果更好。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位家長都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做什么?怎么做?一直以來困擾著我,像普天下父母一樣,我也很想把女兒培養(yǎng)成才,可是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雖然我也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
孩子入學之初,我對女兒的說話的口吻大多數(shù)都是命令式的,很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她的感受,只要我覺得是正確的就會直接命令他去做,或者直接羅列出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孩子沒有反駁的余地,總是委曲求全的應(yīng)付。我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成績沒有提高,反而讓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總是沒有緣由覺得自己委屈而痛哭,還越來越不聽話,我因此非??鄲啦恢廊绾稳ソ逃?。
在整理書柜時無意間讀到“《父母課堂》——守護孩子的生命”這篇文章,靜下心來反思自我,感到震驚之余,認真的總結(jié)了自己對待女兒教育問題上誤區(qū),讓我知道教育應(yīng)該從細微處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不用語言羞辱孩子;不輕視孩子;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在孩子面前,總是情緒飽滿、信心十足;用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排解來自學校、社會等外界環(huán)境帶來的不利因素,特別是與孩子生命意愿相違背的歧視、欺辱、強制、訓(xùn)誡,給孩子一個寬松并愉悅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比限定與束縛更有效果,在學習上需要的是動力而不是壓力。
于是我也改變了教育方式。在做每件事之前都會和孩子溝通,了解她的想法,在一定限度的范圍內(nèi)讓她自己安排學習和娛樂活動,要求孩子做的的事情自己先做到,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孩子能夠很有計劃的安排自己寫作業(yè)、預(yù)習功課以及娛樂的時間,成績也保持的不錯,還會很積極的去看點兒天文和兒童文學方面的書。
感謝父母課堂,讓我懂得作為家長不能光滿足孩子的吃、穿、花銷。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與孩子多溝通,并用正確的話語引導(dǎo)孩子,要學會細心的觀察孩子的變化,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孩子平等交流,讓她充滿歡欣地喜愛自己,愛家人,愛師長同學,學會用愛的眼光開世界,讓他全心全意地信賴自己,讓他能夠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希望父母課堂在老師與家長之間筑起一道溝通的橋梁,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共同去引導(dǎo)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健康的長大。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五
前不久,讀了《解放孩子的潛能》一書。該書從孩子的整體成長和所需教育兩個方面,談了做父母的應(yīng)該怎樣去了解和支持孩子。
書中指出,作為父母的應(yīng)以良好的方式去培養(yǎng)、鼓勵和啟蒙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令你很頭疼,目前常犯一些錯誤或正潛藏著一些危險,父母也要不嫌其煩地耐心地進行正面誘導(dǎo),使其明白自己錯在哪里,懂得這樣下去的后果,并給予其希望、勇氣和支持,從而使孩子能真正得以健康地成長。同時做父母的要透過孩子學會認識自己,并和他們一起成長。正如致力于兒童發(fā)展研究的偉大學者皮亞杰說的:“孩子解釋大人,多于大人解釋孩子?!?/p>
孩子需要愛。愛意味著什么?我的理解是,愛是一種與他人相處的法則——對個體充分尊重,把他們的需要放在首位,而不圖回報。愛是我們創(chuàng)造的容納空間,為了讓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發(fā)展。愛是帶著感情的理解,是帶著理解去感覺事物的能力。它既不是未經(jīng)悟性引導(dǎo)的盲目情緒,也不是冷冰冰的理性邏輯。正如列奧納多達芬奇所說:“偉大的愛出自偉大的理解?!币磺姓嬲膼凼抢?,絕對不會是自私的。
然而父母對孩子的愛,比這還要豐富得多。因為它不是空口言談,而是體現(xiàn)在實際行動中。它不能停留在想法或感覺上,還要付諸于實踐。也就是說父母必須把自己對孩子的一切美好的想法或情感,轉(zhuǎn)變成對孩子有幫助的具體行動。愛涉及到父母和孩子的關(guān)系,也和父母對自己的了解以及行為有關(guān)。
我覺得書中談到的幾個關(guān)于父母對孩子的愛意味什么的觀點,很有內(nèi)涵:
(1)承認孩子的個性,并協(xié)助他的發(fā)展;
(2)洞察孩子的潛能,讓孩子成為他能夠成為的人;
(3)認清我們自己的長處和弱點,為了孩子努力完善自己;
(4)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讓孩子從中找到意義和價值;
(5)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氣,不欺騙孩子;
(6)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事物,并盡量排除他們不需要的一切;
(7)重視積極正面的引導(dǎo),不回避消極負面的部分;
(8)滿懷勇氣和希望面對生活中的失敗和挫折;
(9)盼望奇跡的發(fā)生,但也接受貧賤卑微。;
有關(guān)于愛意味著什么?這些觀點,可以成為父母和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以后行動的指南。
書中說到的成功兒童,也許他們的人格具有某些先天的特征,但仍需要后天父母及老師正確地引導(dǎo)和幫助去加以發(fā)展。平時父母和老師僅僅告訴孩子要如何做很難奏效,孩子必須親眼看到怎樣做。孩子需要能培養(yǎng)自我價值感的榜樣,需要具有人際交往能力、愿意幫助別人的榜樣,以及能夠承擔責任的榜樣。因此,父母以及我們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去承擔我們必須去做的“榜樣”。
總之,這本書中的許多觀點對我啟發(fā)很大,使我感觸很深,它將成為我今后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六
每次彭彭都會推薦好書這次也不例外,能夠和一群快樂媽媽們在一起聊讀書感更是一大趣事?!督夥鸥改附夥藕⒆印?,《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這兩本書又帶給我了一些啟示。上次讀書會后老公說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希望你們做的這些事不僅僅只是吸引別人的眼球,而是要打動別人的心”。其實參加這樣的活動我更在意的是看見自己,觀察自己,了解自己。所以每次我會很認真的去“悟”書,這本《解放父母解放孩子》書只有兩個部分13章節(jié),如果是泛讀可能一天時間就能看完,而對于我這樣喜歡邊看邊注解邊聯(lián)系實際的家長來說就需要三個星期了。
這本書帶給我最深的感受是,原來那些溝通的語言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第一次接觸那些語言是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那本書,當時它帶給我至少是視覺上有一種和心接近的育兒技巧,但是因為是帶著技巧的語言我會覺得很難運用,總是不知不覺走回老路上,自從一年前參加了書中類似的父母學習后,我開始了系統(tǒng)的接觸育兒教育,時尚的說法是“自我成長”課。在學習中我們會有意識的練習書中的溝通方式,去感受我們平時說給孩子聽的語言中孩子會感受到的信息。我們發(fā)現(xiàn)有時候我們會挖苦孩子、誘惑孩子、抱怨孩子、欺騙孩子、諷刺孩子、最多的是指責孩子。我們還發(fā)現(xiàn)孩子發(fā)生狀況首先不能淡定的是我們家長,我們愛面子有時候會虛榮心作怪,我們不愿看見孩子哭泣受委屈,我們甚至不敢去面對孩子的痛苦?!渡儆腥俗叩穆贰愤@本書說“人生苦難重重”;古人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我們說“孩子你的情緒讓我知道,我會用心去感受你”。
第一章節(jié)“孩子也是人”。我們只有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對待,我們才能更清晰的看到孩子理解孩子。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是我負責養(yǎng)育,你自己負責成長。
第二章節(jié)“父母也是人”。教育孩子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家長如果把孩子當做精神的附屬品,我們的關(guān)系就會混亂。只有劃清了與孩子的界限,家長才能更好的接受自己,再鏈接家庭。當我們把自己看清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我們能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因為我們身體和心智都在成熟。再去看孩子的哭鬧、打人、調(diào)皮我們會去了解情緒背后的故事,我們不再焦慮孩子的狀況因為我們明白這是孩子成長的路上必定會遇到的,我們會告訴孩子你的情緒可以接受,你的行為是要受到限制。
讀完后,我會很感謝兒子。因為孩子總能真誠的把他自己的想法和感覺與我分享,我也很高興自己能在孩子鬧情緒時幫助到孩子,我發(fā)現(xiàn)家長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
記得這次去旅行在孩子間為了玩手機有了故事。地點:洗腳城。旅行到了最后一天,幾位美媽都累得夠嗆于是乎決定洗洗正宗的成都腳浴,孩子們怎么辦呢?玩手機游戲吧。四個孩子倒也愿意互相交換了手機,剛開始n沒加入,她在一個人看電視,一段時間后n沒意思了提出也要參與其中,跳跳小朋友跟妞妞換了手機,沒想到還剛剛換到的手機十分鐘就沒電了。妞妞繼續(xù)看電視,又過了一會她提出想玩手機(這里要提醒大家,沒電的手機是笑哥的,妞妞的手機在跳跳手上),但是妞妞沒有強行去搶,她只是在跳跳和笑笑兩人中游離,提出想玩手機。跳跳慢慢的說,我在玩啊。笑笑堅定的說,那不行我正在玩。(我當時心里第一反應(yīng)就是這個時候不能強行要求笑笑讓出手機,他一定會說是她換到的手機沒電了為什么我要給妞妞。我選擇繼續(xù)觀察)看到這樣的場面,家長心里一定會感受到妞妞她很禮貌的在遵守規(guī)則,雖然換回來的手機沒電了,她也沒有強行去要回自己的手機??墒窃谶@樣的情況下,我們家長會很難淡定,于是我和跳跳媽還是忍不住介入了。當然首先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讓出手機,兩個孩子都沒有同意,這時最小的朗朗弟主動把自己的手機讓給妞妞玩,妞妞沒有要,她希望拿到跳跳的手機,而跳跳的手機現(xiàn)在在笑笑手里。正在介入中,這時笑笑手里的手機響了,跳跳媽接過手機接電話。接完電話跳跳媽做出了一個決定把手機給了妞妞,(我想這會有故事了,笑笑一定會堅持要求要回手機的,我做好準備應(yīng)付)這時候笑笑暴跳如雷,口口聲聲說“騙子”。我都沒問跳跳媽是不是當時都被嚇著了,看到笑笑如此舉動我抓住他的肩膀說“笑笑,你是說阿姨沒經(jīng)過你的同意把手機給了妞妞,你心里很生氣是嗎”?笑笑咬著牙從牙縫里又蹦出一句“阿姨是騙子”。我還看見笑笑拳頭握得死死的,那架勢好像就要往跳跳媽身上撲過去,孩子還是沒有那么做,我也死死的抱住了孩子,“笑笑,你認為阿姨沒有經(jīng)過你的同意把手機給了妞妞,所以你說阿姨是騙子”。笑笑沒有說話,放聲大哭起來,我把笑笑轉(zhuǎn)過來面對我接著說“笑笑,妞妞她拿到手機沒多久就沒電了這對妞妞是不是會覺得不公平”,笑笑的情緒似乎平靜一些了。我接著說“如果你是妞妞你會開心嗎,手機是跳跳媽的,她有處理手機的權(quán)利,而且跳跳媽媽再把手機給妞妞的時候告知了你,希望給妞妞玩一下”。笑笑聽后似乎有了一些理解,他沒有再繼續(xù)哭,情緒也逐漸轉(zhuǎn)好后來還跟跳跳媽道了歉。這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可以看到,情緒被觀察認識后就能把自己與情緒剝離開來。至少當時我沒有被孩子的情緒嚇到,我反而很高興孩子會遇見這樣的狀況,生活中會發(fā)生很多和自己意愿不太相符的事,我們不是要去改變別人我們要去認識自己,套句俗話“善解人意”。笑笑的手機沒電了,作為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他還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他只會直觀的認為手機已經(jīng)換了,沒電了和我沒關(guān)系。我會去用這樣的方式理解孩子,當我把這件事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用觀察的心態(tài)去看待是,我會發(fā)現(xiàn)我不會因為當時的狀況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因為我的情緒沒有被影響我會很能理解雙方。
因為這本書讓我對曾經(jīng)那些依稀模糊的溝通方式有了更清晰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堅定了自己一直堅持的溝通方式。忽然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在一群好朋友中我總能體悟到幸福感。
真的很幸運,偶然的機會在新浪少兒博客和新浪親子看到青豆書坊有試讀的活動,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提出了申請,之后經(jīng)歷了不敢相信到欣喜若狂的心路歷程。在此要特別感謝新浪少兒博客、新浪親子中心、青豆書坊,還要特別感謝青豆書坊的企劃劉汶宴。拿到書后,忙里偷閑從頭到尾一字一句的認真讀下來,感觸真的頗多。一直在琢磨該用什么方式來跟大家分享我的喜悅和感受呢,“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除了尋找機會向身邊的親朋好友推薦外,當然不能忘記了新浪博客哦。分享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早日找到營造快樂家庭氛圍的力量和源泉。
可以說從05年夏天成為準媽媽后,自己曾經(jīng)很惶恐,自己都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該如何成為一個稱職的媽媽呢?所以如饑似渴的看了好些胎教、育兒之類的書,這些年來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己也需要不斷成長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聆聽了一次“薩提亞家庭成長模式”的公開課,才明白通過不斷摸爬滾打努力的經(jīng)營幸福婚姻、營造和諧家庭的過程,不斷有利于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更有利于父母的成熟和家庭的成長。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不同于一般的家教書籍,通篇很少說教,而是將家教理念用生活化的故事來敘述的。整本書以三個孩子的媽媽珍的口吻來敘述,圍繞吉諾特博士的家長培訓(xùn)課堂而展開,珍把培訓(xùn)課堂中學到的簡單而實用的方法運用到生活中并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同時在課堂上所聆聽的不同家庭的問題交流,每個母親及珍本人在課堂下的努力嘗試,以及珍對吉諾特博士所講知識的拓展思索,以一種非常輕松的形式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全書分為兩大部分,努力為讀者傳達的主題無非是“尊重孩子”和“尊重自己”而已。
第一部分圍繞孩子的問題進行描述,向讀者展示“孩子也是人”的理念。這個部分讀下來給的感受就是,作為父母愛孩子的最好方式應(yīng)該是尊重孩子。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作為父母的最大責任就是要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認識自己的情緒,相信自己的感覺;要避免評價孩子的性格和能力,以描述自己的見聞和感受來贊賞、幫助和指導(dǎo)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個體。在孩子獨立人格形成的過程中,父母引導(dǎo)孩子,“幫助孩子認識他們真實的感受”、“在感同身受中體會孩子的變化”;父母要尊重孩子,努力讓“孩子相信自己的感覺”、幫助孩子“解決自理問題”;父母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描述你看到的或感覺到的”進行描述性贊賞,借助幽默和想象的力量來成功轉(zhuǎn)化孩子的不好情緒;父母應(yīng)該是“儲存孩子最美好回憶的倉庫”,努力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為孩子設(shè)定一個好的角色”,并向孩子已經(jīng)成為我們希望成為的人那樣對待他們,而不是“百無一用”的小先生、刁蠻的小公主或是愛抱怨的孩子。
第二個部分圍繞家長們的角色來進行描述,提醒“父母也是人”的觀念。作為父母來說,要愛他人,首先要學好愛自己,而愛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自己。其實父母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不應(yīng)該是孩子的附屬品,更不是配偶或者家庭的犧牲品。對于父母自身,要清楚的認識自己,接受自己的感覺,重視自己的情緒,學會和自己對話,擺脫負罪感,尋找更人性化的方法來表達憤怒,從而把自己修煉為一個具體健全人格的個體,從而成為一個好父母的形象。在父母自身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同樣要“接受自己的感受”,不要過于壓抑自己,很多時候坦白自己的糟糕感覺其實是一種釋放,我們也需要獨立于孩子之外的生活;為人父母,要保護孩子、保護家庭,首先要從“保護自己開始”,如果無視自己的負面情緒,會讓全家人跟著遭殃,堅持強調(diào)自己的感受的重要性,就是為孩子做了好榜樣;在撫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要學好擺脫“負罪感”,不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zhì)成長環(huán)境、無法解決孩子棘手問題的時候、與孩子發(fā)生激烈的沖突的時候,避免形成“負罪感”的心理,學會換位思考,盡快轉(zhuǎn)化情緒,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尋找更人性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只有在我們認識自己、接受自己、重視自己的時候,才可能成為慈愛、沉穩(wěn)、有經(jīng)驗的父母,父母唯有尊重自己、愛自己,才能幫助孩子喜歡自己,喜歡父母,這樣才能在孩子心中形成好父母的形象。
記得果姥姥來伺候月子的時候,經(jīng)常念叨“養(yǎng)兒無小事”,當時不太理解,后來在養(yǎng)育果果的過程中深刻感悟到育兒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需要承認和接受孩子的感覺,讓他們得到尊重。而在這之前我們自己也必須完全的認識和接受自己。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愛的真諦是使雙方感到快樂和滿足。要營造快樂的家庭氛圍就需要愛,而作為父母來說,尊重孩子、尊重自己才能給家庭帶來和諧,才能創(chuàng)造快樂,所以尊重是最大的愛?!督夥鸥改附夥藕⒆印芬槐痉浅2诲e的家庭教育指南,希望更多的爸媽從中獲益,讓我們一起來輕松做好父母,輕松養(yǎng)好孩子吧!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七
這幾天一直在讀張文質(zhì)老師的《父母改變孩子改變》一書,有醍醐灌頂之感,正如張老師所說:“世界上沒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易犯錯,更具風險;也沒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令人欣慰,感到自豪。孩子是我們的甜蜜,我們的憂傷?!焙仙线@本書,我決定做以下改變:
書中說“陪伴是送個孩子最好的禮物”。這句最普通的話,卻道出了當前家庭教育出現(xiàn)諸多問題的本質(zhì)。由于是心理教師的緣故,我有更多機會接觸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極其家長。每次咨詢過后,我都會深深感慨,是無知的父母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忽視了對孩子的關(guān)注造成的啊。結(jié)果,當父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后,便到處求醫(yī),急于求成,往往使得問題愈演愈烈,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陪伴”需用心,才能與孩子同呼吸,共成長,才能深切地感知孩子的點滴變化,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才能進行最有效的對話以及積極的影響。張老師說,要千方百計盡可能多地與孩子進行交流。深感在這一方面,我做的還不夠,每每工作壓力比較大時,回到家,除了陪他寫作業(yè)之外,更多時間會用于完成白天沒完成的工作或看書、寫文章,與孩子貼心的語言交流太少。難怪,兒子在看完《美麗的契約》時,忍不住跟我說:“媽媽,我希望你像宋丹丹演的花美麗一樣幽默!”小小的他,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找我咨詢的學生,絕大部分是在同伴交往方面出了問題,導(dǎo)致心情抑郁,不能靜心學習。這與他們從小缺乏與同伴廣泛交往的經(jīng)驗有很大關(guān)系。張文質(zhì)老師說:再也沒有比把孩子單獨關(guān)在家里對其進行教育更糟糕的事情了。我很贊同!隨著年齡的增長,來自同伴的影響、教育所占比例越來越大。
同伴之間的互相教育可以讓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他所在群體的潛規(guī)則,從而盡快適應(yīng)這個集體,進而獲得被接納感與安全感。沒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沒有與同伴之間交往的喜怒哀樂,那多么詳盡、完備的技巧訓(xùn)練也無法幫助孩子學會與各個類型的同伴愉悅交往的秘訣。
母親過于好強,對于孩子來說,不是好事!不妨把孩子想得普通一些,做好跑一場超長距離的馬拉松的準備。這樣,父母的心態(tài)就會平和得多。在這一點上,我深感自責。我把最大聲的斥責獻給了孩子,甚至有時還會氣急敗壞地對他動用武力。
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那將是快樂無比的事情。從小,喜歡畫畫的我,一直遺憾于自己沒能獲得父母的支持,也沒能堅持下來??吹絻鹤油瑯酉矚g畫畫之后,我很高興,于是,迫不及待地給他報了畫畫輔導(dǎo)班。原來他一天可以畫上十幾張畫,快樂無比,可如今,一周卻只畫一張,好像在完成任務(wù)一樣,技巧提高了,但興趣銳減了。
我知道,是我的要求過于苛刻的緣故。張老師說鼓勵孩子找到“迷戀”的領(lǐng)域無比重要,可以讓孩子最終過上有目的的生活。于是,我不再提有形的要求,而是默默在培養(yǎng)于堅持自己的愛好,讓他看到我沉浸在自己的興趣中的快樂。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敬畏生命,珍視生命,以謹慎和熱情的方式對待生命。教育孩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向社會遞交考卷的過程。不用心的人怎能拿到高分呢?唯有父母改變,才能陪伴自己踏上一條芬芳的共同成長之路。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八
“言傳身教”我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和父母相處,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孩子學會了為人處事,養(yǎng)成了行為習慣。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悄然的,是深遠的。我想,這也是張文質(zhì)先生提出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原因之一。要改變孩子,得從改變父母開始。而要改變父母,談何容易?這需要父母有改變自己的決心和堅強意志,需要不斷地學習,檢視自己。而《改變父母改變孩子》則是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地向人們沒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如促膝談心,讓人在不經(jīng)意間得到教益。
我們大人不是懂得太少,而是做得太少,或者說是知而不做,或者說還沒有認識到做的重要性,缺乏一種自我反省的能力。
為此,文質(zhì)先生特別提及:“我們經(jīng)常道理講得太多,給孩子做榜樣、做具體的示范太少?!钡拇_如此,不少家長許多時候是講一套做一套。
我們大人做容易犯毛病,即自以為是。由于自以為是,導(dǎo)致溝通理解的障礙。許多事情在我們大人看來是十分淺顯的事,但在孩子看來卻變成十分困難的了。通過讀這本書,我覺得對待一個成長過程中的問題,需要有平常心,需要有一種理解力,需要有一種針對孩子不同的心智成長的狀況要對癥下藥,甚至我覺得比對癥下藥更重要的,還是理解力?!?/p>
理解孩子,需要溝通,需要聆聽來自孩子的聲音,多聽聽孩子對生活、對個人成長的理解,多詢問一下他對生活對生命的感受,我們不能代替孩子去思考;我們不能代替孩子去判斷;而是更多的要讓孩子回到自己來理解這個世界,選擇一個最適合他的方式,讓他得以成長。所以一方面就是父母你要盡到責任,幫助他支持他肯定他的個人選擇;另一方面在他個人做了選擇之后,有時候要幫他承擔這種風險,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充滿各種風險的,你能不能幫助他,尤其是當他遇到挫折的時候;在他成長不太順利的時候;在他感到很迷茫的時候,父母能不能更堅定的站在他身后,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
耐心、克制和支持是文質(zhì)先生提及的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品格。
生活中,教育孩子缺乏耐心和克制的比比皆是。孩子犯了錯誤,一些家長還沒有說上幾句就急了,破口大罵,甚至動起手來。缺乏耐心和克制,粗暴對待孩子,常會對孩子產(chǎn)生傷害。家長若能克制自己的情感,和孩子一道冷靜地分析問題,一定會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更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教育孩子,不是你想怎么樣就能怎么樣的,干著急沒用,責怪也沒用。你罵他打他,反而會沖淡它對錯誤的認識;你寬容他,他反而人會心懷愧疚,會極力反省并改正錯誤。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成長是緩慢的過程。教育不會產(chǎn)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我們家長要堅持把鼓勵、贊揚、肯定、分享、幫助變成重要的家庭文化,在充滿愛意和希望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定會更堅強、更自信、更有美好的人生。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九
——讀《李鎮(zhèn)西的班級議事》有感。
個人簡介:
畢業(yè)于河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曾在《河北教研》、《初中生周報》發(fā)表文章。
泊頭市寺門村中學劉新華。
現(xiàn)在各學校很多教師不愿擔任班主任工作,他們認為:班主任工作太煩瑣,當班主任太累?,F(xiàn)實中我們看到的也是班主任非常忙,的確需要“解放”??陀^上說,的確有許多事情需要班主任去做,因此“忙”是很正常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采取些措施,做一下自我解放,自我救贖呢?也許,你會問,“解放班主任”可行嗎?我們要采取哪些好辦法實現(xiàn)自我救贖呢?那就讓我們來借鑒一下李鎮(zhèn)西老師的“班級議事”吧。
級法規(guī)轉(zhuǎn)變?yōu)榧w的意志。三是變孤軍奮戰(zhàn)為師生合作。
第二、我們得弄明白“班級議事”是怎么回事,“班級議事”是指利用班會課公布班級的重要事務(wù),在集體討論基礎(chǔ)上形成統(tǒng)一決議,再付諸實施,最后再把實施的過程與結(jié)果作一個總結(jié),并使之完善的一種班級管理活動。
第三,班級議事的實行。讓學生一進校就參與班級管理。一個新班剛建立之初工作繁雜,在班集體形成的初期,我們可以用班級議事解決許多重要問題,如班級目標、紀律制度、衛(wèi)生制度、班訓(xùn)設(shè)計、班委會競選方法等等。我們應(yīng)學會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參與班級事務(wù),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能增強班級凝聚力。
學生參與多了,做的多了,班主任自然就得以解放啦。實際上,不僅僅是班主任工作,其他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可以從以上獲取些啟示,做到舉一反三。作為教師、無論你是否在扮演班主任角色,實現(xiàn)自我解放、自我救贖的自主權(quán)掌握始終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關(guān)鍵在于我們能否好好把握。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十
1.
看了這篇文章,我思考了很多,我的孩子就有預(yù)習不到位的問題。有時讓他寫個生字,“靈活”就會寫,“機靈”就不會寫了。我問他“飛機的‘機’會不會寫?”他說“會寫。”又問他“靈活的‘靈’會不會寫?”他說“會寫?!痹賳査皺C靈”怎么寫。還是不會寫。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我的孩子就是預(yù)習方法不對。有時候是在看書,但是并沒有認真的思考,預(yù)習時也沒有做什么筆記、習題??偸且粠Ф^。我也覺得他看過書了就是預(yù)習過了,沒太注意這些事。
有時候孩子預(yù)習就是隨便翻翻書,沒有多注意自己的薄弱科目,也沒有講究深與淺的關(guān)系。有時候看孩子做題不會做就自己生啃那道題,以前總覺得是孩子善于思考,現(xiàn)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后發(fā)現(xiàn)并不是孩子一味的自己思考就是好事,有時候自己鉆研不出來也應(yīng)該及時的向老師、同學、家長請教。自己鉆研雖然好,單苦死啃硬骨頭,耗時費力,有時還收效甚微,倒不如盡快想老師、同學、家長請教。
現(xiàn)在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應(yīng)該盡快改變孩子的預(yù)習方法,提醒他預(yù)習時多注意自己的薄弱科目,不要只注意預(yù)習的量而不注意到底學會了多少。要讓他在預(yù)習時認真思考,才能掌握的更多。
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位家長都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做什么?怎么做?一直以來困擾著我,像普天下父母一樣,我也很想把女兒培養(yǎng)成才,可是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雖然我也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
孩子入學之初,我對女兒的說話的口吻大多數(shù)都是命令式的,很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她的感受,只要我覺得是正確的就會直接命令他去做,或者直接羅列出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孩子沒有反駁的余地,總是委曲求全的應(yīng)付。我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成績沒有提高,反而讓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總是沒有緣由覺得自己委屈而痛哭,還越來越不聽話,我因此非常苦惱不知道如何去教育了。
在整理書柜時無意間讀到“《父母課堂》——守護孩子的生命”這篇文章,靜下心來反思自我,感到震驚之余,認真的總結(jié)了自己對待女兒教育問題上誤區(qū),讓我知道教育應(yīng)該從細微處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不用語言羞辱孩子;不輕視孩子;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在孩子面前,總是情緒飽滿、信心十足;用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孩子排解來自學校、社會等外界環(huán)境帶來的不利因素,特別是與孩子生命意愿相違背的歧視、欺辱、強制、訓(xùn)誡,給孩子一個寬松并愉悅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比限定與束縛更有效果,在學習上需要的是動力而不是壓力。
于是我也改變了教育方式。在做每件事之前都會和孩子溝通,了解她的想法,在一定限度的范圍內(nèi)讓她自己安排學習和娛樂活動,要求孩子做的的事情自己先做到,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孩子能夠很有計劃的安排自己寫作業(yè)、預(yù)習功課以及娛樂的時間,成績也保持的不錯,還會很積極的去看點兒天文和兒童文學方面的書。
感謝父母課堂,讓我懂得作為家長不能光滿足孩子的吃、穿、花銷。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與孩子多溝通,并用正確的話語引導(dǎo)孩子,要學會細心的觀察孩子的變化,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孩子平等交流,讓她充滿歡欣地喜愛自己,愛家人,愛師長同學,學會用愛的眼光開世界,讓他全心全意地信賴自己,讓他能夠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希望父母課堂在老師與家長之間筑起一道溝通的橋梁,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共同去引導(dǎo)孩子去認識這個世界,健康的長大。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十一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領(lǐng)悟呢?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父母改變孩子改變》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本月買了《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的書,這本書雖然不厚,但是談?wù)摰膯栴}卻是沉甸甸的。
對自己的拷問————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這也是現(xiàn)在的`現(xiàn)狀,尤其是爸爸們,正處于事業(yè)上升期,為了工作,不停加班不停應(yīng)酬,回到家不是孩子已經(jīng)睡了,就是自己疲憊不堪哪里還顧得上陪伴孩子。所以“爸爸去哪兒”這檔節(jié)目能引起這么大的反響。我周圍一般都媽媽陪伴孩子為主,加上本身北方男人那種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思想,爸爸的角色能扮演好的有,但是不多。他們也說自己的童年中爸爸的印象比較淡,但為什么對自己孩子繼續(xù)重復(fù)自己的歷史呢?父親在育兒角色中的缺少,導(dǎo)致孩子一般和媽媽、姥姥或者奶奶一起生活為主,在育兒過程中兩代人的觀念差異必然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這對母親的要求更高了,如何協(xié)調(diào)好教育孩子和協(xié)調(diào)家庭成員關(guān)系,這大概本身就是一個課題。
對自己的提醒———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這個觀念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但他或多或少都缺少了一部分,就是他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書里還有句話對我來說印象深刻“你的孩子缺土”,說的也是有個孩子體弱多病,媽媽帶他去看中醫(yī)時,老中醫(yī)說他孩子缺土。按照現(xiàn)在意思理解就是不接地氣。我們就是這樣,從小在家為主,很少玩土啊之類的東西,也很少去大自然中玩耍,因為害怕生病所以呆在家中,反而陷入有點風吹草動就生病的循環(huán)中。寧寧就想一朵溫室里的花。
這大概就是看書的收獲,書就像一面鏡子,看到自己的言行,看到自己的不足;書就像一位學者,向我們娓娓道來為人處事之道。這本書還沒完全讀懂讀透,需要時間去消化吸收,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行動,我想這也是作者最大的心愿,也是讀者最大的收獲吧。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十二
一、積極傾聽的態(tài)度。
1、有想聽孩子說話的心意、時間。
2、允許并真誠接納孩子不同的想法。
3、相信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自父母的信賴將是激發(fā)孩子潛能的催化劑。
4、毋須害怕孩子說些情緒性的語言,情緒的感覺只是一時的。
5、尊重孩子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
二、有效溝通的要點。
1、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2、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4、不要輕易否定孩子。
5、成人少說多聽,引導(dǎo)孩子多說。
三、孩子以下情況就不能只“聽”了。
1、你在工作時,孩子不斷地來騷擾、吵鬧、哭叫。
2、孩子放學回來,書包、衣服、臭襪子亂扔在沙發(fā)上。
3、未經(jīng)你的同意,孩子擅自使用你的工具/電腦。
4、孩子不做他分內(nèi)應(yīng)該完成的工作。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十三
假期學校推薦讀書之二是張文質(zhì)老師寫的《父母改變,孩子改變》。關(guān)于這本書,我早先就讀過,也聽過他本人做的專長報告。張老師主要是講述自己和改變讓孩子也改變的成長故事。
作為家長,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最初張老師也和我們一樣的嚴厲,暴躁,當發(fā)現(xiàn)這樣沒有達到預(yù)想的效果,反而把父子關(guān)系拉的越來越遠,孩子的脾性變得越來越差,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和作為,當他在某些事情上沉靜下來,換一個方式處理時,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不預(yù)想的還好。
他的改變帶來的是孩子的改變。這值得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學生時很好的借鑒。比如,孩子不小心犯錯了,我應(yīng)該不要急于劈頭蓋臉的大聲斥責,而是冷靜處理,問明緣由,和孩子一起分析這事的對錯和教訓(xùn)。我想起孩子小時候的一件事,現(xiàn)在想來真是不應(yīng)該那樣處理的,假如我不是粗暴的打罵,而是換一種處理方式,那么也不至于到現(xiàn)在給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事情是這樣的:孩子喜歡上了打卡的小玩具,他的同伴都有,他也想要,但不敢和父母開口要,就在他同伴的慫恿下偷了10元錢去買了兩套,還藏起來。那幾天他是心里惴惴不安的,畢竟是犯錯了嗎,待最后還是被我們發(fā)現(xiàn)了,我知道后,很是生氣,覺得他怎么能做這樣的事情,偷錢是我一向反對的,也一已給說過了,想要什么就可以給父母說,父母會考慮買的。千萬不同偷錢。為什么當時能點頭,現(xiàn)在卻做了這樣的事情呢?我沒有考慮孩子其實從拿錢的那一刻就后悔了,就知道錯了,就已經(jīng)有了負罪感了。
這幾天他也是不好過的,我們知道兒子是個好孩子。只是一時糊涂犯了這樣一個錯。拿起皮鞋就狠狠地打了屁股,他雖然很疼,也流淚了,但沒有哭。想想自己當時的那可怕的樣子,真不應(yīng)該。到現(xiàn)在孩子還常提起此事,我知道這已經(jīng)給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了。
教育學生也又是會處理不當,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有的孩子性格上較靦腆,讓其回答問題,答不上來時,我總是覺得應(yīng)該給他機會再思考,其實沒有想到他已經(jīng)感到很窘迫了,正確的處理時應(yīng)該讓其坐下,給個臺階下。結(jié)果還是一再啟發(fā),結(jié)果是隨著時間的延長,他內(nèi)心增加的是氣惱和怨恨,覺得是老師給他過不去,因此就很生老師的氣,也就不喜歡老師了。
要想讓孩子改變,首先要我們做父母的和做老師的要改變。方法變,效果變。多動腦子,效果更好。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十四
假期,我讀了盧勤老師的書《好父母好孩子》,看后,我在思索一個問題,《好父母、好孩子》向我傳遞了一些怎樣的教育觀念?書名給了我啟示——只有好的父母,才會培養(yǎng)出好的孩子!
但如何成為好父母呢?這或許不是用簡單的話語就可以概括的。書中作者列舉了大量所見、所聞、所感的案例,無疑是想通過各種案例的表面,觸動父母去思考——好父母該做些什么、該怎么做。作者沒有向我們大量介紹開發(fā)孩子智力、培養(yǎng)孩子技能、照顧孩子生活的好方法,而是不斷的提醒我們,孩子是一個人,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雖然他們的想法不成熟、他們的情感很依賴,但他們和大人一樣需要心靈的溝通和關(guān)愛。
在了解了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后,父母應(yīng)該怎樣幫助他們成長,解答他們的困惑。書中從關(guān)愛、責任感、自信心、溝通技巧等各方面列舉了案例,歸根結(jié)底是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向上的積極心態(tài)。不僅要讓孩子學會關(guān)愛自己,也要讓她學會關(guān)愛家人、同學以及其他需要關(guān)心和愛護的人,要用積極、主動、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面對一切。
不成功的父母有許多不成功的原因,成功的父母都是在學習、實踐、總結(jié)、再學習、再實踐、再總結(jié)中周而復(fù)始鍛煉而成的。最后我把書中較為喜歡語句摘錄下來讓大家分享——要想讓我們的孩子一生快樂,與其拼死拼活給孩子掙一筆財產(chǎn),不如培養(yǎng)孩子從小有個積極的心態(tài),永遠微笑著看世界。良好的心態(tài)是成功的一個必備條件,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高素質(zhì)的人,心理品質(zhì)教育應(yīng)放在第一位。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十五
姓名:學號:班級:
摘要:
每個人在出生之時,都做了選擇,包括四個部分:身體、父母、地點、環(huán)境。家庭即由此四種處境組成。這一切是人在靈魂投胎的時候,所選擇進入的處境,即家庭環(huán)境,任何人都逃脫不了。家庭是一片天,父母是這片天的“掌權(quán)者”,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經(jīng)常被我們看成什么樣,經(jīng)常被我們說成什么樣,經(jīng)常被我們怎樣對待,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現(xiàn)實。父母無不希望孩子如自己所期望般成長成才,可是父母越大的期望總會造成自己越大的責任和壓力,也造成孩子更大的負擔。如今社會變化的腳步也日益加劇,人際關(guān)系的復(fù)雜和選擇的多樣性,使父母與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少,家庭衍生的矛盾和問題也越來越多,日趨惡化,這也是許多家庭產(chǎn)生矛盾和問題的根由。
一、學會尊重你的孩子。
現(xiàn)在的人際溝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尊重,因為人們都覺得沒有尊重就沒有交談的必要。尊重是基礎(chǔ),也是前提,而父母對孩子的尊重尤為重要。
有一天晚上,一個二年級的小男孩,可能是玩累了,夜里尿床了,第二天早晨,悄悄把事情跟他媽媽說了,結(jié)果他媽媽在和鄰居交談的時候,很隨意地就把這件事情說了出去。小男孩知道以后,非常生氣,媽媽從來沒有見過他發(fā)那么大的脾氣。原因為何?因為小男孩感到他沒有被媽媽尊重。很多父母自認為對自己的孩子非常了解,其實都是片面的。在這些粗淺的了解中,卻又往往忽略了最為重要的一個核心問題——尊重。沒有尊重,就不會實現(xiàn)很好的溝通。再比如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大多數(shù)有翻看孩子日記、短信甚至qq聊天記錄的習慣。也許出發(fā)點是好的,希望通過種種跡象來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困惑。其實不然,這種行為給自己和孩子之間造成了一個無形的屏障——孩子缺少了一種被尊重的感覺,而家長呢,會成為他們眼里被仇視懷恨的對象,就此矛盾出現(xiàn)了。因此,如果自己的孩子處在青春期,更要懂得尊重他們個人的隱私和想法。
二、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隨著孩子的長大,不少家長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焦慮,感覺孩子與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尤其當孩子進入青春期,親子之間的關(guān)系很容易變得緊張,甚至無話可說。青春期的孩子,部分是孩子,部分是成人,身體和心理變化明顯。這一時期的親子沖突之中存在的原因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父母沒有認真的去了解、傾聽自己孩子的想法,忽視他們的成長和變化,未隨著孩子的長大給予他們應(yīng)有的尊重,總覺得他們還是自己眼中那個不變的小孩,自己是他們的父母,什么都是理所應(yīng)當,結(jié)果父母覺得孩子越大越難以了解,孩子又覺得父母越來越不了解自己。
2呢?”孩子說:“趕緊去取煤油,然后去救他們?!边@時候臺下變得鴉雀無聲了。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在孩子單純、幼稚的想法里,居然有這么善良而且博愛的心。主持人可貴在哪里?可貴在能把孩子說的話聽完,正因為他把孩子的話聽完了,他才能真實地、完整地了解孩子的想法。所以說,傾聽,有時候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父母太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心上,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是了解自己孩子的,就很難聽到他們最真實的聲音。
還有一個孩子,在路邊蹲著看螞蟻,這時候有個成年人過來,問他:“孩子你在做什么?”這個孩子說:“我在聽螞蟻唱歌?。 背赡耆朔浅5仄婀謫枺骸拔浵佋趺磿枘??”孩子說:“你又沒有蹲下來,你怎么知道螞蟻不會唱呢?”由此可見,有時候父母只有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真正聽到他們的想法。而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父母都很忙,根本沒時間“蹲下來”跟孩子互動溝通,或者沒機會把孩子的話聽完。但是,父母還抱怨說“孩子不愿意理我”,或者“一聽我說就煩”。所以改變這種狀況的前提,就是學會做一個會聽自己孩子說話的父母。只有傾聽孩子的心里話,知道他們想什么,關(guān)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他們關(guān)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后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訴說高興的事,你應(yīng)該表示共鳴;向你訴說不高興的事,你應(yīng)該讓他們盡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如果是向你訴說你不感興趣的話題,你應(yīng)該耐著性子聽,表示你關(guān)注他們的談話內(nèi)容,你也可以使用“嗯”、“噢”、“是嗎”、“后來呢”等詞語,表示你在認真地傾聽,鼓勵孩子繼續(xù)說下去。這樣,不僅使孩子更樂意向你傾訴,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說起平等,其實父母跟孩子之間肯定是不平等的。父母跟孩子怎么可能平等呢?一個是大人,一個是小孩;一個是監(jiān)護人,一個是被監(jiān)護人;一個掌握著家庭的經(jīng)濟命脈,一個是被撫養(yǎng)的對象;父母上有老下有小,困難重重,苦惱多多,權(quán)利也多多,孩子卻不是這樣,所以他們當然是不平等的。但是,在溝通當中雙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即使你的孩子再小,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人格都是平等的。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大多數(shù)父母對孩子的溝通都是傳統(tǒng)的單向權(quán)威式的。
一個10歲的男孩,被懷疑偷了鄰居家的東西,鄰居就來告訴他爸爸。他爸爸一聽就把兒子給抓了回來,抓回來就打:“你拿人家東西沒有?”“爸爸我沒有拿!”“你再說,你拿了沒拿?你看著,你今天要敢不說實話我不打死你!”“爸!我真的沒有拿人家的東西!”“孩子,我可告訴你啊,你這一輩子有什么毛病都可以,但絕對不可以有這個毛病啊。你知不知道,你爸爸就是因為這個毛病而五進宮啊!”父親氣急了,把他吊起來打。怎么吊呢?倒吊著!頭朝下,腳朝上,繼續(xù)打。邊打邊罵,孩子哭著、喊著、掙扎著。聽著孩子哭喊,這位父親順手抓起一個東西塞住了孩子的嘴。我們有點常識的人都明白,當一個人頭朝下的時候,呼吸都很困難,而父親又堵上了他的嘴。兩分鐘不到,孩子的臉色都不一樣了,也不再掙扎了。這個時候爸爸才緊張了,趕快把孩子放下來,抽出嘴里的東西,背起孩子瘋了似的跑向醫(yī)院??墒且呀?jīng)來不及了,這個孩子沒有被搶救回來。10歲的孩子,天真爛漫的年齡,就這樣死在了親生爸爸的手里。原因是什么?我是家長,我就打你了怎么著!我都五進宮了,你可千萬不能?。∵@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于是到現(xiàn)在也說不清楚鄰居家的東西到底是不是這個孩子拿的。也許人家以為父親都五進宮,兒子也好不到哪兒去吧。反正永遠地不知道真相了。所以,在這種單向權(quán)威的家長制作風的控制下,是很難進行平等溝通的。
平等溝通是建立良好親子關(guān)系的基礎(chǔ),父母要學會去關(guān)心自己孩子關(guān)心的事,和他們聊天,從他們想什么、關(guān)心什么入手。在和孩子溝通時,講究技巧,與孩子是談話而不是訓(xùn)話,要平等溝通。在相互交談中做家長的特別要注意,一定要細心傾聽孩子的敘說,了解他在學校的所見、所聞、所學、所想和所做之事,并要給予適當評說。把自己的觀點和情感融入孩子的敘說之中,或夸獎、或批評、或提醒、或建議,充分體現(xiàn)父母對孩子的關(guān)注與尊重。
參考文獻:
【1】馬躍如,曹裕.管理溝通【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
【3】。
【4】。
【5】余世雄.有效溝通技巧【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1~117.李中瑩.親子關(guān)系全面技巧【m】.北京.現(xiàn)代出版社,2008.124~129.張勤.學會與孩子溝通【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李紅.改善親子關(guān)系妙招【z】.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2010.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十六
閱讀了知心姐姐盧勤的書《好父母好孩子》,讀后受益匪淺。對于怎樣做一個好父母,怎樣做一個好老師,怎樣培養(yǎng)一個好孩子具有現(xiàn)實的指導(dǎo)意義。下面談?wù)勎业母惺芎腕w會:
一、讓孩子在逆境中成長。巴爾扎克說過:“困難對人生來說說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萬丈深淵。”教育家盧梭也說過:“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幸嗎?那就是對孩子百依百順!”所以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就要人為的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定的逆境,讓之感知生活的艱辛,只有這樣才能確立學習目標。
二、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在人的素質(zhì)中,“責任感”是極其重要的。假如孩子從小對家庭沒有責任感,只知受愛,不知愛人;對父母沒有責任感,只知索取,不知回報;對集體沒有責任感,只顧自己,不管別人;對社會沒有責任感,目無法紀,我行我素;對國家沒有責任感,只圖享受,不講奉獻,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就成了千古罪人。要讓孩子從小樹立責任感,在家里給孩子參與勞動的機會,適當?shù)刈鲂┘覄?wù),如洗碗、洗襪子、掃地、拖地板等,讓他負責到底,有利于幫助他了解生活、了解父母。
三、定期溝通,解答孩子的困惑。父母讓孩子通過語言把所有的感情(包括積極的和消極的)都表達出來,是對孩子最大的保護。作為孩子,總希望父母能與他共享快樂或分擔憤怒、恐懼、壓抑、悲傷等。但讀了《好父母好孩子》一書之后,使我感受到了母子之間定期溝通的重要性。
讀了《好父母好孩子》一書之后就會知道,其實長此以往,會給孩子心理造成巨大的壓力。孩子是人,是獨立存在的人,不能把孩子當成是一件東西、一件玩具,也不能把他們當成任由大人支配的附屬品;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規(guī)律,不能把他們當成大人那樣去對待,去要求,否則就是不切實際,必然事與愿違。雖然孩子的想法不成熟、他們的情感很依賴,但他們和大人一樣需要心靈的溝通和關(guān)愛。如果換個角度,換掉那挑剔的心態(tài),仔細觀察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他身上有很多優(yōu)點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進步要及時鼓勵,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要多加強化。多尋找些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用賞識眼光去看待自已的孩子,會讓孩子收獲更多的成功和快樂!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十七
去年年底,張文質(zhì)老師在深圳舉辦“大問題教學”研討會,我跑去聆聽講座,很榮幸地獲贈張老師的最新力作《父母改變孩子改變》。時值寒假,我隆重地推薦給班上的學生家長們閱讀,并在返回老家時,選擇它為本人春節(jié)的唯一攜帶陪伴用書。
這是一本所有已為人父母的人或即將準備為人父母的人都應(yīng)該好好讀讀的書籍,特別是那些孩子還剛剛只有一二歲的年輕父母們,真可以算做是文質(zhì)老師精心為大家準備的一份最好的應(yīng)時禮物了。別的.不說,光只聽聽書名——父母改變,孩子改變——稍稍地品一品,就足以讓你砰然心動了。
全書就象是聆聽張老師的一個稍長講座一樣,圍繞著當今父母與孩子的教育大問題娓娓而談,可以分有四個部分:孩子的未來既在父母生命中,又在父母手心上;重建以孩子成長為中心的家庭文化;用健康的方式培養(yǎng)正常人;八條戒律也是八個人文常識。我個人歸納為相應(yīng)的四點:父母的責任、與孩子生活在一起、成全孩子、八條具體的常識。與他的著作《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后面簡稱為《慢》)不同的是,這里是講好父母,而《慢》是講好教師、好學校,但相同的是,其核心理念仍是生命化教育。
中國教育最重要的問題,既在學校這邊,也在家長這邊。作為一個教育學者,張文質(zhì)老師一直都是非常重視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我們可以從他的文章《生活在愧疚中》看到,那沉重的“45條”飽含了一個父親內(nèi)心深處的無奈與迷茫、勇氣與信念、責任與抗爭。同時,面對教師群體,他也是極力主張每一個教師“首先應(yīng)當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的觀念。在《慢》一書中,他說“教師教育自己的孩子,既有專業(yè)方面的優(yōu)勢,又有工作上的便利。……那么,無論你對‘本職工作’的過分投入還是其他的原因,所有教育自己孩子的責任的忽略與讓渡,都是一件不可原諒的事情?!銈€人所有的‘成功’并不能補償子女教育失敗的苦澀與沉重”。特別是在目前中國基礎(chǔ)教育呈現(xiàn)為“一根筋”、“一只眼”的應(yīng)試框架下,學校和老師很難對某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做到盡心盡責,那么教育一個孩子的核心責任,歸根結(jié)底還是應(yīng)該掌握在我們父母自己的手里。“與其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不如從家庭教育的改進做起。孩子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學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所以張老師說:生養(yǎng)一個孩子,就是生養(yǎng)一生的責任,教育孩子也就是為人父母的最大的事業(yè)。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為人父母真是一件驚心動魄的事情”。與每一個學生走進一所學校,都希望能夠遇到一個好老師一樣,每一個孩子來到這世上,都希望能夠遇到一個好父母。但父母其實也跟孩子一樣,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人,無論是當年所受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品行都可能存在著諸多問題。“父母需要首先受教育,這樣的教育首先就是要反省自己有什么品格能夠成為孩子的示范,有哪些行為在給予孩子積極的影響”,對于那些不良的品行如懶散、粗魯、急躁、狹隘、勢利、缺乏善心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等,往往更有活力和傳染性,容易被繼承,由此父母們要想把這一生的事業(yè)經(jīng)營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好父母,其關(guān)鍵就在于父母們要能夠不斷地改變,以無限的責任心和耐心,一點一滴地擠掉自己身上的“毒素”,不斷地提高自己做人父母的素質(zhì)與水平,照亮孩子的一生。“一個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學校。”只有父母以一生的責任,行一生的改變,才能成全孩子一生的發(fā)展。
為人父母要改變的方面可以說有很多很多,比如,改變我們的成才觀、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張老師說:“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奔彝ソ逃瑳]有家庭成員特別是父母的完整陪伴,教育也就成為虛無空渺的東西。我以為,在一個和諧的家庭結(jié)構(gòu)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孩子女,構(gòu)成為一個完美家庭三角形的三個頂點。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卻有很多很多的家庭受生活所迫,只能有爺爺奶奶和小孩子女這兩個支點,最重要的第三個點“爸爸媽媽”卻相隔在那遙遠得無從想象的異地,日夜奔忙在電話的那一頭,這樣一個巨大的漂浮的“家庭三角形”成為一個又一個孩子成長的危險所在?!跋掳嗟穆窇?yīng)當是回家的路”,“全家一起吃晚飯”“每天和孩子說說話”……這種陪伴就是最有效最好的家庭文化。“把孩子交給祖父母的家長,是在與未來作一場豪賭”,“無論你在哪里謀生,一定要帶上孩子”這些令人心碎的勸告,既是一個教育學者的殷切期盼與呼吁,又是一個社會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情懷。
加拿大馬克斯·范梅南教授認為:“兒童需要安全與保護,才能去冒險;需要支持,才能獲得獨立”他在著作《教育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中指出:“父母有時可能會覺得他們的陪伴對孩子不會有那么大的差別。那些將自己的孩子長時間放在托兒所的父母往往為自己找理由說,與孩子在一塊兒的時間少而精比簡單地整天與孩子在一起要更重要一些。分居或離婚的父母可能會試圖從遠處回來與孩子保持見面。可是路途遙遠的撫養(yǎng)孩子的方式對孩子來說遠遠不能令人滿意。孩子非常明確:()你在那兒就是在那兒,如果你不在,那就是離開了。除了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來關(guān)注孩子以外,出現(xiàn)在他們身旁,以一種:‘你在那兒,就在他們面前,隨時可以過來’的安全感圍繞著他們。……有時,正是那些職業(yè)或事業(yè)型的父母們不愿花點時間承擔一些義務(wù)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支持性的家庭氛圍。有趣的是,‘支持兒童’一詞成了一個父母離異和離婚的情境中的常用語??墒牵С趾⒆硬⒉粌H僅是提供生活必需的金錢的問題給孩子提供支持,意味著成人可以信賴,可以指望一直他們身旁。”
在我們的一生中,童年是我們最重要的人生階段。任何一個成年人都要不斷地回到童年汲取力量。“人生最重要的一刻是在童年的餐桌和客廳開始的”,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給孩子一個溫暖而安全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這個簡單而又重要的要求,毫無疑問,對于今天許多家庭而言,構(gòu)成為一個殘酷而嚴峻的挑戰(zhàn)。但從教育角度,對于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未來,就是我們?yōu)槿烁改競兪紫纫龅降淖詈玫母淖儭?/p>
張文質(zhì)老師在《慢》一書中講到他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他說:教育就是要隨順人的生命自然,用自然恰當?shù)姆绞絹沓扇说纳l(fā)展。面對今天的教育現(xiàn)實,張老師指出:父母們所要做的,就是運用自己的智慧,抓住關(guān)鍵期,用最為健康自然的方式,使“一只手”的教育變?yōu)椤皟芍皇帧钡慕逃谷毙难鄣慕逃?,變?yōu)榕囵B(yǎng)正常人的理性教育。
什么是關(guān)鍵期?文質(zhì)老師對此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是指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存在著一個成長的關(guān)鍵期。比如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是孩子的0~6歲、7~13歲這兩個重要的階段就可以算做是關(guān)鍵期;另一個含義是指一種行為的發(fā)生處起始處?!耙粋€不當或錯誤的行為剛剛發(fā)生時,及時進行教育,效果最為明顯”。
文質(zhì)老師所講的這個“關(guān)鍵期”理論,意大利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也說過。我前一段時間閱讀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先驅(qū)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發(fā)現(xiàn)阿德勒也有類似的表述。他說:“人在四五歲之前就已經(jīng)有了統(tǒng)一的思維和精神與肉體的合作。在六歲之前,他的人格已經(jīng)定型,對于人生的意義、追求的目標、處事的態(tài)度、情感的秉性也已定型?!薄霸趦和l(fā)展的前五年,已經(jīng)具備了一套固定的行為模式,即他們以怎樣的方式和方法去對待一切事情,此時,他們對于自己和社會所向往的發(fā)展模式已經(jīng)有了深層次的概念。此后,他們就會利用自己對社會和自我的看法來關(guān)注整個世界?!睙o獨有偶,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我們怎樣思維》中也談到了這個話題。他說:“隨著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嬰兒活動的適應(yīng)及其與別人相處的適應(yīng)就給他的心智的生活定下了基調(diào)。當他看著別人做些什么事,而且嘗試著去理解、去做別人鼓勵他設(shè)法去做的事時,他可能的活動范圍就無限地擴大了。心智生活的輪廓形式,就這樣在人生最初的四五年中形成了?!庇纱丝梢姡瑢τ谝粋€孩子,在他成長的最初五六年,真的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關(guān)鍵期。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往往不以為然,總覺得他們還小,什么都不知道,爺爺奶奶幫著帶帶沒有什么問題,就算有什么不良習慣,未來的時間還長,有的是時間改正等等。而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錯過了。
“把0~6歲的孩子教育好了,后面的教育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就會比較順利。”為人父母,就是要以無限的愛,一點一點地努力堅持,用無限的耐心抓住這樣的關(guān)鍵期教育好孩子,要以存而不論的態(tài)度,尊重孩子個性差異,以溫和而嚴格、義正詞婉的方式管教孩子,成就孩子的一生,否則,孩子早期教育的迷失,就會變成我們一輩子無盡的麻煩。
當然,張老師在這本書里,還講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具體的做法以及其他一些很有見地的觀點,比如他提到的八條人文常識、從“手對手”到“肩并肩”等等,都是非常讓人受啟發(fā)的。限于篇幅,這里就不一一細述了。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總有一種錯覺,儼然張老師就坐于身前,聆聽著他那富有激情的如詩一般充滿了無限魅力的話語,我為其中無處不在的深厚而赤誠的教育情懷所感動,并一次次地為老師深遂的思考和真知灼見所折服。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仿佛感到女兒也在身邊,她緊緊地看著我,而我則很慚愧很愧疚,臉上火辣辣的。女兒今年22歲了,在她成長的過程中,我是有著很多很多的無知與過錯的。說實在話,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愿意從頭再來做一次她的爸爸。我相信,這一次我肯定做得要比以前要好。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十八
《好父母好孩子》薈萃了盧勤30年家庭教育思想精華,作者用多年來積累的大量生動、鮮活的教育孩子的實例,闡述了教育孩子的藝術(shù)、“成長科學”的規(guī)律。講述了什么對于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
如:《在訪日的刺激》這篇文章中,她寫出了中國孩子與日本孩子的不同,中國孩子素質(zhì)方面的缺陷,日本孩子的彬彬有禮,以及她回來后對家長說的語重心長的話語:“我們都是中國的爸爸媽媽,雖然對于家庭來說,我們只有一個孩子,好象孩子好不好,只能影響到一個家庭;但對于我們國家來說,這是一代孩子啊!他們的素質(zhì)好不好可要影響一個民族。為了世界的競爭,就是人的素質(zhì)的競爭,而這一代人,就將在我們手中產(chǎn)生?!倍嗝醋屓松钏嫉脑挵 ?/p>
在書中,“知心姐姐”還對培養(yǎng)少年兒童早期思想、品德、情感及良好行為習慣,素質(zhì)教育如何配合學校和社會在家庭中開展等問題做了較全面的闡述,概括出家庭教育面臨的三大渴求、孩子成長的五個需求、家庭和諧呼喚三個善待、幫孩子開發(fā)六大財富,以“施愛八法”“溝通九招”等,可以說是作者多年來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結(jié)晶,對少年兒童的現(xiàn)代人格養(yǎng)成,對于少年兒童從小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具有重要的實際的指導(dǎo)意義。
我建議學生和家長都讀讀這本書,因為書中既有作者作為資深記者對全國范圍內(nèi)典型個案的深入采訪,又有作為教育家對歷年來傳統(tǒng)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過渡過程出現(xiàn)問題的透辟分析。更為可貴的是,作者突破了以往青少年道德教育空洞說教的做法,并未將該書停留在事例列舉和純理論研討的層面,而是給出答案、方法和對策,落實到一系列可操作性的行動方案,它們幾乎涵蓋了少年兒童該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如樂觀、自信、奉獻等所有核心問題,對孩子、家長以及教師有強烈的吸引力,讓他們感受到了不同于平時所接受的嶄新的德育教育方式。此外,書中列舉大量的中外家庭教育小故事,生動活潑、深入淺出、觀點鮮明、感染力強,無不突出了傳統(tǒng)觀念與現(xiàn)代意識的結(jié)合。
這本書的作者自己就是一位成功的母親。她又是一位少先隊工作者,是《中國少年報》的知心姐姐,和少年朋友有著密切的交往,傾聽過他們的許多悄悄話,深知他們的歡樂與苦惱。孩子,理解孩子,又能從不同的孩子成長的經(jīng)歷中反復(fù)比較,得出若干切合實際的規(guī)律性認識,并且提出了“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三句話,這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質(zhì)形成的教育方法,這些都是極其可貴的。她又能理解年輕人的心情,以過來的人的身份,向她們點明孩子成長中的秘密。她對年輕媽媽們說的知心話。這時,她就不僅是孩子們的知心姐姐,也是年輕媽媽們的知心姐姐了。
這本書我會常放在床頭,閑來就翻翻,教育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拿起它,讓它指導(dǎo)我的行為。我想只要實踐,只要懂得教育方法,普通的孩子一定能成為一個出色的孩子。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十九
這幾天一直在讀張文質(zhì)老師的《父母改變,孩子改變》一書,有醍醐灌頂之感,正如張老師所說:“世界上沒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易犯錯,更具風險;也沒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令人欣慰,感到自豪。孩子是我們的甜蜜,我們的憂傷?!焙仙线@本書,我決定做以下改變:
書中說“陪伴是送個孩子最好的禮物”。這句最普通的話,卻道出了當前家庭教育出現(xiàn)諸多問題的本質(zhì)。由于是心理教師的緣故,我有更多機會接觸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極其家長。每次咨詢過后,我都會深深感慨,是無知的父母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忽視了對孩子的關(guān)注造成的啊。結(jié)果,當父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后,便到處求醫(yī),急于求成,往往使得問題愈演愈烈,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陪伴”需用心,才能與孩子同呼吸,共成長,才能深切地感知孩子的點滴變化,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才能進行最有效的對話以及積極的影響。張老師說,要千方百計盡可能多地與孩子進行交流。深感在這一方面,我做的還不夠,每每工作壓力比較大時,回到家,除了陪他寫作業(yè)之外,更多時間會用于完成白天沒完成的工作或看書、寫文章,與孩子貼心的語言交流太少。難怪,兒子在看完《美麗的契約》時,忍不住跟我說:“媽媽,我希望你像宋丹丹演的花美麗一樣幽默!”小小的他,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找我咨詢的學生,絕大部分是在同伴交往方面出了問題,導(dǎo)致心情抑郁,不能靜心學習。這與他們從小缺乏與同伴廣泛交往的經(jīng)驗有很大關(guān)系。張文質(zhì)老師說:再也沒有比把孩子單獨關(guān)在家里對其進行教育更糟糕的事情了。我很贊同!隨著年齡的增長,來自同伴的影響、教育所占比例越來越大。
同伴之間的互相教育可以讓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他所在群體的潛規(guī)則,從而盡快適應(yīng)這個集體,進而獲得被接納感與安全感。沒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沒有與同伴之間交往的喜怒哀樂,那多么詳盡、完備的技巧訓(xùn)練也無法幫助孩子學會與各個類型的同伴愉悅交往的秘訣。
母親過于好強,對于孩子來說,不是好事!不妨把孩子想得普通一些,做好跑一場超長距離的馬拉松的準備。這樣,父母的心態(tài)就會平和得多。在這一點上,我深感自責。我把最大聲的斥責獻給了孩子,甚至有時還會氣急敗壞地對他動用武力。
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那將是快樂無比的事情。從小,喜歡畫畫的我,一直遺憾于自己沒能獲得父母的支持,也沒能堅持下來??吹絻鹤油瑯酉矚g畫畫之后,我很高興,于是,迫不及待地給他報了畫畫輔導(dǎo)班。原來他一天可以畫上十幾張畫,快樂無比,可如今,一周卻只畫一張,好像在完成任務(wù)一樣,技巧提高了,但興趣銳減了。
我知道,是我的要求過于苛刻的緣故。張老師說鼓勵孩子找到“迷戀”的領(lǐng)域無比重要,可以讓孩子最終過上有目的的生活。于是,我不再提有形的要求,而是默默在培養(yǎng)于堅持自己的愛好,讓他看到我沉浸在自己的興趣中的快樂。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敬畏生命,珍視生命,以謹慎和熱情的方式對待生命。教育孩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向社會遞交考卷的過程。不用心的人怎能拿到高分呢?唯有父母改變,才能陪伴自己踏上一條芬芳的共同成長之路。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二十
今年暑假,學校給每位家長發(fā)了盧勤老師的《好父母好孩子》一書,頓時愛不釋手。讀了以后,給我很大啟發(fā)。它告訴我們,作為父母應(yīng)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使之成為“我能行”的新世紀人才。我的體會是:要和孩子溝通,要尊重孩子,要鼓勵孩子。
首先要注意和孩子溝通。書中寫到:走進孩子的心靈,不是靠懷疑、監(jiān)視,而是靠溝通。溝通,是今天的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特殊的精神需求。他們渴望被理解,與父母建立伙伴關(guān)系。要尊重孩子。書中寫到:孩子是在成人的尊重中學會做人、學會自尊的。假如孩子從小就受到尊重,他便能懂得自尊,也會懂得怎樣去尊重別人。想一想,如果有的媽媽進孩子的房間敲門,他進你的房間的時候,就學會敲一敲門。如果有的媽媽從不亂翻孩子的東西,那么孩子也不會亂翻你的東西。是的,要讓孩子尊重你,你便要先尊重孩子。要鼓勵孩子,給她勇往直前的勇氣。書中寫到:“孩子的成長需要肯定,肯定是孩子生命中的陽光。”對于孩子的每一個優(yōu)點和正當要求,要充分肯定和盡量滿足,使她心情舒暢,一心向上。
溝通、尊重、鼓勵,這三個詞語,說說容易,做起來實則不易,我會銘記在心,在我和孩子相處的日子里,我將信奉這三條并付諸行動。只有和孩子溝通,才能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問題,并善于培養(yǎng)和引導(dǎo),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讓孩子尊重別人,學會自尊;只有鼓勵孩子,才能使孩子樹立信心,健康成長。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二十一
在學校推薦的三本寒假讀物中,我最先讀了《弟子規(guī)》,因為這是最熟悉的,也是家中最容易找到的,讀后感容易寫。而后兩本書我沒見讀過,只能根據(jù)書名選擇適合現(xiàn)狀的書,前段時間老校每位老師都發(fā)了一本《改變孩子,先改變自己》,我借看了馮老師的很不錯,因為我脾氣急,解決孩子問題有時方法不正確,看完這本書之后對我有很大幫助。所以這次我又選擇了《父母改變,孩子改變》,想讓自己接受更多的教育,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好的幫助自己進行家庭教育。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這本書我是在網(wǎng)上看的`,看到適合自己的實例我就開始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足。我平時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有時工作多了,煩了,身體累了,兒子有事情時就會對孩子大聲的。我也總是犯老毛病拿別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做比較的毛病,而兒子在外人面前不善言辭,不主動和人打招呼,膽子有些小,這些是我最擔憂的。這種擔憂我知道是我平時對兒子太嚴肅、有時過分的嚴格,讓兒子對我有些害怕,也就導(dǎo)致孩子對外人并不熱情,遇事膽怯沒自信。看完這本書我終于知道做父母的真的沒必要過分的焦慮和擔憂,自然陪在孩子身邊耐心的指導(dǎo)和觀看孩子一步一步的變化靜心的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度過成長的階梯。書中寫到:我們用心于他的點點滴滴,陪伴他每天的生活,其實就是作為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你和孩子的關(guān)系越親密、越自然,你對他的影響就會越為廣泛,你能夠改變、改善、幫助他的地方也就越多。這一點對我目前對兒子的教育問題中要改變自己的。
我近期希望自己改變收斂急、大聲,學會能做到心平氣和。想想班里學生的實例,和家長交流溝通了解的多了,的確是在孩子寄予希望太多,要求太嚴格,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一個階段會有一個階段的變化,只要自己對自己不足之處進行調(diào)整改變,孩子也會隨之有變化,耐得住氣和孩子一起成長。
解放父母解放孩子讀后感篇二十二
開學了,可是女兒還沉浸在假期快樂的瘋玩中,一點認真學習的心思都沒有。看到她的這種狀況,我發(fā)了幾次火,不但沒起到效果,還惹得我一肚子氣,女兒還受一頓批評甚至一頓打。現(xiàn)在真切的體會到,家庭教育的事關(guān)重要,教育孩子真的既是一件快樂、幸福的事,也是一件苦惱的事情。
今天和同事借了《好父母好孩子》一書。這本書是具有三十幾年家教經(jīng)驗的盧勤老師的專著。看到此書我就迫不及待的閱讀了起來。讀完相關(guān)的章節(jié),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對社會、對他人的認識都取決于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影響。結(jié)合書本的學習和自己日常生活對女兒的管教方式,我感覺就是自己對女兒要求太高,處處看著女兒不滿意。這種狀態(tài)令女兒產(chǎn)生了不自信,感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也就沒有學習的興趣了。
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語言來完成的。父母激勵性的語言是孩子成長的營養(yǎng),是孩子成長的動力。我覺得自己對女兒過于限制,語言上總是“這個不許做,那個不行,你不能這樣”,天長日久女兒在這種否定詞的生活環(huán)境,就只有不斷的犯錯誤,不斷的受指責了。她該干什么不敢干什么,常常陷于不知所措之中,自身的思維極大地受到了影響和發(fā)展。家長對孩子肯定的話語,是孩子成長的正信息。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絕對不是一句空話,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做家長的要踐行的教育理念。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635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