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yōu)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匯總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2 00:28:10
最優(yōu)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匯總20篇)
時間:2023-11-02 00:28:10     小編:紫衣夢

通過總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改進。寫總結要有簡明扼要的風格,用簡練的語言表達復雜的問題??偨Y是一種積累和沉淀,通過它,我們可以更好地成長和進步。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一

君不見,“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天和駐空”“祝融探火”?君不見,追天攬月,千年夢想,泱泱華夏,今朝夢圓?君不見,“北京明白”,高健躥紅,航天精神,激勵向前。一項項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輝映中華民族砥礪風雨的奮斗,鑒照英雄兒女擁有攬月摘星的夢想。中國青年,朝氣蓬勃,當續(xù)前人九天之魂夢,繪吾輩奮進之青春。

胸懷祖國,勇于攀登,航天精神托舉中國人民邁向浩瀚寰宇。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舉目回望,郭永懷投身彈道導彈研制,在飛機失事時他用身軀保全了國家重要科研資料;放眼當下,高健自少受航天精神的影響,作為總調(diào)度,為“神舟十二號”指路引航……“神五”飛天,“神六”出艙,“嫦娥”取勝,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精神的引領下,矢志報國,迎難而上,跨過急流險難,穿過驚濤駭浪,讓深邃星空一次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記。

精益求精,一絲不茍,中國青年將航天精神傳承發(fā)揚。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二

一個夢想,兩個夢想,三個夢想,千千萬萬個夢想。中國夢,中國人的夢,大家的夢,我的夢。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而我當然也不例我啦!

從小我就有一個夢想,就是可以進籃球隊打籃球。

記得那時,上四年級了,我的班主任葉老師把我推薦給了籃球隊的薛老師,讓我進了籃球隊。第一天訓練時,由于我才剛接觸籃球,所以打起籃球總是笨手笨腳的,老師也沒太注意我??墒俏抑溃骸坝袎粝耄灰鸵欢艹晒?。”于是我每天刻苦練習,付出比平常人多幾倍的功夫,盡管大汗淋漓,腳痛了,我還是堅持不懈地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

有一天,訓練時,薛老師看見我的動作做得十分標準,于是就詢問起來我來了。自從這次以后,我心里總是喜滋滋的,但是,我總不能沉浸在這歡樂之中吧。于是,我更刻苦努力,得到了薛老師的認可,重用了我。媽媽聽了這事,說:“楊航,你真棒,以后要更加努力?!边@句話,簡直是“錦上添花”,我開心得合不攏嘴。

老鷹告訴廣闊的天空,它有一個夢;馬兒告訴碧綠的草原它有一個夢;魚兒告訴碧藍的大海,它有一個夢……我相信大家都有一個夢,那么你們就行動起來吧。“你的夢想有多大,你的舞臺就有多大”。讓我們一起同心共筑中國夢,讓美夢成真吧!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三

古有嫦娥奔月,現(xiàn)有火箭沖天。沖出地球是人類的夢想。正如齊奧爾科夫斯基所說的:“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他們一開始小心翼翼地穿過大氣層,然后便開始征服整個太陽系?!?/p>

在天宮課堂中主持人給我們介紹了中國航空發(fā)展史。從1992年確立“三步走”計劃到2022年,整整30年間我國沖破了重重困難,在太空中建起了空間站。我不禁為祖國的迅速發(fā)展而感到驚訝??赡芪覀兤鹋苈?,但我們決不可能落后。

課堂上由三名宇航員給我們做了很多有趣的實驗,展示了科技產(chǎn)品。原來在太空中有些物質(zhì)的變化是不一樣。在陸上我們用一個瓶子里面放上水和油,油會一直漂浮在水面,不管我們怎么去晃動,油始終都在水上面。但在太空中油能和水混合,當我們利用圓周運動這個方法時,水就會和油分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當懸浮實驗臺出現(xiàn)時,我的眼睛不由的睜大了。它很神奇。在柜子中它可以進行實驗,在柜子外它也可以進行實驗。它有兩層組成外層有由噴氣控制,而內(nèi)層則是采用磁懸浮,噴氣加磁懸浮就能重量抵消。別看這個和家用烤箱一樣大的東西,但它讓科研人員嘔心瀝血研究了十年。

天宮課堂快結束時,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問題充滿了我們對太空的好奇,對未來的期望。有位同學問航天員們他有沒有機會成為一名在太空做實驗的航天員呢?航天員是這樣回答的:“我們建設航天空間站的目的是讓許多實驗人員登上這里做實驗,而作為學生的你們應該好好學習,鍛煉好身體,要勇敢追夢,相信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是啊!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追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為共同建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而不懈奮斗!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四

12月9日,中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太空授課以天地互動的方式,在中國空間站和設在中國科技館的地面主課堂,以及設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的地面分課堂同步進行。神舟十三號乘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演示了失重環(huán)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xiàn)象,共進行了8項太空授課項目。

天宮課堂的首次開課為何選擇這些項目作為授課內(nèi)容?每一項實驗背后又蘊含著什么知識點?在9日進行的太空授課中,三位航天員首先為大家展示了在太空中轉身的神奇現(xiàn)象。這個原本在地面上難度系數(shù)為零的普通動作,在太空中卻隱藏著很高的物理知識。

我了解到,太空轉身實驗的核心關鍵詞叫做角動量。角動量是描述物體轉動的物理量。這個試驗所展現(xiàn)的是在微重力的環(huán)境中,航天員在不接觸空間站的情況下,類似于理想狀態(tài)下驗證“沒有外力矩,物體會處于角動量守恒”。航天員上半身向左轉動時,按照角動量守恒的原則,下半身就會向右轉。

另一個動作是航天員伸展身體的時候,因為質(zhì)量分布得離旋轉軸比較遠,轉動慣性比較大,所以角速度就減慢,通俗地說就是轉得慢了。而當把四肢收回時,轉動慣性小,角速度就會增加,直觀感受就是轉動速度變快了。

此次太空授課,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們看到了科學的力量。學生們紛紛表示,他們將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向亞平學姐學習,將來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發(fā)光發(fā)熱,為祖國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五

美麗的星空曾帶給我們很多很多遐想,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渴望了解那神奇的宇宙,想去神秘的宇宙探索一番。

如今人類的一些夢想已變成了現(xiàn)實,宇宙之謎一點點的解開,可每一次發(fā)現(xiàn)又會帶來更多令人神往的謎團,所以茫茫宇宙中,人類永遠是牙牙學語的孩子。

最近我被《載人航天》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告訴我們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給了探索宇宙這個夢想最豐富的滋養(yǎng)。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嫦娥奔月”和“牛郎織女”就是人類對宇宙最初的想象和渴望,飛天夢幾千年后的新中國,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從1965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70年“東方紅一號”人造衛(wèi)星的成功發(fā)射,直到2003年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第一次把中國航天英雄楊利偉叔叔送上太空,2005年“神舟六號”多人多天在太空飛行,2008年“神舟七號”航天英雄翟志剛叔叔出艙漫步太空,第一次在太空中留下中國人的足跡。

這些偉大的成就表明我國已經(jīng)從航天大國邁向了航天強國。

我為偉大祖國的偉大成就而自豪,為祖國有這么多偉大的英雄而感動,我知道這些偉大的成就凝聚了我們幾代航天人的艱辛和奉獻,無數(shù)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yōu)樽鎳暮教焓聵I(yè)奉獻了青春和年華,奉獻了熱血和智慧,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想到這些,我深受鼓舞并以此激勵自己。

我懂得了:宇宙是無限的,太空的奧秘是無盡的,人類探索太空的活動也永無止境。我們少年隊員一定要千百倍的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繼承前輩的事業(yè),為人類夢想的追求而貢獻自己的智慧,實現(xiàn)到太空去旅游,開發(fā)和利用太空的資源為人類造福。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六

12月9日下午15時40分,我校師生們聆聽了一次特別的課堂——“天宮課堂”,同學們不但了解了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的工作生活場景,還了解到了很多神奇的科學知識。

“天宮課堂”將三尺講臺放置在無垠的太空,背景是深藍的宇宙,星辰閃耀;課堂上是驚羨的眼神,心馳神往。

在課堂里我們了解到了航天員們的生活狀況,太空奧秘在今天我們得以印證。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讓我們沉浸在科學的國度里,同時也讓我們知道了同樣的實驗,在太空與地球上操作會有不同的效果,感受到了科學的無限魅力。

“天宮課堂”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向航天員學習,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樹立遠大理想,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貢獻!”

“天宮課堂”是一把鑰匙,為隊員們打開了科學的殿堂,又是智慧的火種,播下了追逐航天夢想的種子。來自太空的一堂課,點燃了流峪鎮(zhèn)中心小學隊員們的夢想之燈,隊員們真切地感受到科學實驗的獨特魅力,激發(fā)了隊員們弘揚科學精神、熱愛航空事業(yè)的熱情,長大后為我國的航天事業(yè)做貢獻!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七

人人都有一個夢,我也有我的夢。我很幸運自己能出生在偉大的中國,從小,我就有了偉大的夢想,想讓祖國繁榮富強!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老師。也許,這個夢想對你來說并不偉大,但是在我心中,教師就是一種偉大的職業(yè)。長大以后,我成為了一名教師,我就會有好多好多學生。我要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全都教給我的學生,也許他們會成為下一個愛迪生,下一個牛頓;我要教導他們,熱愛祖國,讓他們成為祖國的棟梁,為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多作貢獻!

盡管我沒有過人的才智,沒有活躍的思維,也沒有準確的判斷力,但我會一直努力著;盡管這個夢想離我有些遙遠,但我不會放棄;盡管在實現(xiàn)這個夢想的時候,會遇到挫折,但我不會垂頭喪氣!因為我相信,只要堅持,只要努力,離自己的夢就不會那樣遙遠了!

徐特立說過: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苦困難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是呀,有了夢想,有了目標,你就不會輕易放棄自己。

中國為了實現(xiàn)夢想,不斷發(fā)展著,而我們能做的,只有去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只有當我們的夢都實現(xiàn)時,中國,就會變得繁榮富強!中國夢,就是我的夢,我的夢,就是中國夢,讓我們努力努力再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實現(xiàn)中國的夢想吧!

我的夢,中國夢!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八

今天,我幸運地通過電視上了一節(jié)太空授課。這節(jié)特殊的太空課由“神十”的三名宇航員指導教學,我通過這堂太空課學到了不少關于太空的知識。

在那失重的太空中,能做許多在地球上做不到的事,比如說:在太空艙中隨意漂浮,在那里,翻多少個跟頭對于他們來說都不成問題。而宇航員王亞平阿姨也給我們演示了不少有趣的“游戲”。她能用一個小鋼絲圈套一個水膜,那一層厚厚的水膜,便鑲篏在其中,然后,宇航員又向水膜中注水,那水膜不僅沒有輕易地碎掉,反而在注水中變得越來越多,最后便形成一個大大透明水球,可謂是晶瑩剔透,讓我不禁驚嘆!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不少的物理知識,這種種奇妙真令人羨慕啊,真希望,不久地將來,我也能象偉大的三位宇航員一樣,飛上太空!

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20日上午成功舉行,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展示了失重環(huán)境下的物理現(xiàn)象。

太空授課的主講人為女航天員王亞平。聶海勝輔助授課,張曉光擔任攝像師。

在大約40分鐘的授課中,航天員通過質(zhì)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展示了失重環(huán)境下物體運動特性、液體表面張力特性等物理現(xiàn)象。他們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過視頻通話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地面課堂設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的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包括少數(shù)民族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及港澳臺地區(qū)學生代表在內(nèi)的330余名中小學生參加了地面課堂活動,全國8萬余所中學6000余萬名師生通過電視直播同步收看。

這次太空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教育部、中國科協(xié)共同主辦。有關專家說,太空授課活動是我國載人航天飛行中首次開展的教育類應用任務,體現(xiàn)了載人航天工程直接為國民教育服務的理念,必將進一步激發(fā)廣大青少年崇尚科學、熱愛航天、探索未知的熱情與夢想。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九

夢想是不停的突破和探索,是豐富的想像和大膽的創(chuàng)造!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里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夢想是陽光的,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并走向成功。夢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

在2012年10月11日,中國作家首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位作家就是大名鼎鼎的莫言。其實,莫言小時候只是一個普通而又膽小的農(nóng)村小男孩。因為熱愛讀書、愛好讀書,莫言有了一個偉大的夢想——當一名作家。從此,莫言為了這個偉大的夢想而不斷努力、不斷進取。終于,他的第一本小說《透明的紅蘿卜》誕生了,使他一舉成名。后來,他又不斷創(chuàng)作,在2012年獲得了中國文學界最高獎項之一的茅盾文學獎。

莫言是我的偶像,我的夢想是長大以后能夠像莫言一樣成為一個大作家。為了這個夢想,我現(xiàn)在必須認真學習科學知識,不斷努力、不斷進取,爭取早日讓夢想變成現(xiàn)實。能夠為了明天的中國盡出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

我——一個普通的小學生,中國有千千萬萬個像我這樣的小學生,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一個人都會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的夢想也就是祖國的夢想,祖國的夢想需要我們?nèi)崿F(xiàn)。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夢是我們的夢!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十

我一直有一個夢——航天夢,那就是載著宇宙飛船遨游那浩瀚無邊的宇宙。終于在一天晚上,我終于完成了這個航天夢。

呀!我怎么從上面掉下來了啊。這是哪啊?人都有翅膀了?我怎么也有啊?我突然看見一個愿望機,想這個有用嗎?試試吧!”我希望可以去宇宙看看?!拔覍υ竿麢C說?!边@還不簡單啊,你不有翅膀嗎?現(xiàn)在可是2050年誒。這已經(jīng)不算愿望了,你對翅膀說去哪就可以了啊!“一陣甜美的聲音進入我耳邊。我對翅膀說:快帶我去宇宙。啊,飛起來了。不過一會就到宇宙了。

這好漂亮啊!好大啊!我總算體會到了地球的渺小。我飛到月球上,這兒有嫦娥姐姐嗎?有可愛的玉兔嗎?我想他們肯定出去玩了。月球上有大大小小犬牙般的環(huán)形山,就好像沙漠一般。我又看到了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起床了,太陽曬到屁股了。在做什么夢啊,口水都流出來了?!皨寢屧俳形移鸫擦恕J菈舭?”你干嘛叫我啊,我還要做夢呢!“唉,居然是夢,要是2050年真是這樣就好了。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十一

人人都有一個中國夢,當然我也不例外。我也有一個中國夢,那就是讓中國永遠富強。

打開中國那五千多年的歷史的大門,我們會感覺到無比的驕傲,中華民族悠久的古國文化早已貫穿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中國雖然以各種優(yōu)勢走在世界的最前沿,但也引來了個個國家貪婪的目光。

憶近代,中國遭受了西方鐵蹄的踐踏。先是戰(zhàn)爭,接著是八國聯(lián)軍肆無忌憚地把雍容的圓明園洗劫一空,又發(fā)展到了中日之間殘酷的甲午戰(zhàn)爭。這些恥辱的歷史是慘痛的,令人無法忘懷的,可是中華人民的意志卻是團結的。中國人民終于在黨的帶領下趕走了外國的侵略者,如一頭雄獅,怒吼中崛起!

在改革開放的淘洗后,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經(jīng)濟強國,西方國家對我國的態(tài)度也多了一種敬佩之情。

可是如今,日本又一次覬覦。中國的人民,依然像當年那樣團結、堅強,永遠捍衛(wèi)著我們這塊土地,海監(jiān)部門一次次地趕走了在附近徘徊的日本船只。團結的中國人民也正用堅定的信念告訴人們,只要努力,定會讓祖國更加強盛。

中國夢是由中國人千千萬萬個夢想組成的,我的夢想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夢本該如此,有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超然脫俗,中國夢本該如此,有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倔強傲岸。我們要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讓我們的祖國永遠富強。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十二

“天宮課堂”第一課定于12月9日下午15:40開始,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進行全程現(xiàn)場直播。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采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屆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huán)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xiàn)象,并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fā)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此次太空授課活動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lián)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協(xi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進行全程現(xiàn)場直播。

授課活動將采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屆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huán)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xiàn)象,并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fā)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八年前,在距地球三百公里外的天宮一號中,航天員王亞平為第一屆“太空班”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太空授課活動。如今,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將迎來首次太空授課。首先,“課程表”全新升級!三名航天員將演示更多微重力條件下的`物理、化學現(xiàn)象。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十三

中國空間站第二次太空授課活動23日取得圓滿成功。來自神舟十三號的“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再次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課。

當日下午,北京多所學校師生通過電視直播觀看了“天空課堂”。

航天員授課后,北京航天中學師生在報告廳現(xiàn)場開展了一場精彩的“地面對比”物理、化學實驗?!疤衿媪?。我印象最深的是液橋?qū)嶒灒趶埩ψ饔孟鲁闪艘粋€橋——在地球上可見不到這種神奇的現(xiàn)象?!背醵W生蔡旻亮興奮地說。和他一起觀看的舒馨蕊在聽課筆記上寫滿了字,她希望多記下一些知識,有機會親手使用太空實驗設備。

“這次觀看了太空授課實驗,更覺得天上的一切都很神奇。我特別好奇關于時間的概念——人們常說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太空中的時間究竟是怎么算的?我要通過進一步學習尋找答案?!北本┖教熘袑W初二學生萬禹萱說。

北京市八一學校小學生丁安琪在老師的講解下觀看了天空課堂?!疤衿胬?宇航員用一個裝著含有化學物質(zhì)的水、上面插著吸管的水袋擠出了一個小水球,很快凝結成了小雪球。它晶瑩剔透,飄在太空中,美麗又驚嘆!”

北京航天中學物理教師賈新峰說,太空授課對于學生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等概念非常有幫助,教師通過設計地面對比實驗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思考。近距離了解空間站的生活,讓孩子們學會思考和提出問題,比了解知識更有收獲。

北京航天中學校長柳學袖介紹,觀看太空授課是學?!伴_啟天空課堂,感悟航天精神”活動的重要部分。學校面向高年級開設多個航天特色課程,希望孩子們不斷向航天員學習,積極思考、勇于探索,成長為新一代的航天人。

北京市八一學校教師劉秋霞表示,今天這堂別開生面的課堂,神奇的小實驗讓孩子們不時發(fā)出驚嘆聲,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開探索太空的好奇心。今后,學校將繼續(xù)借助多樣的科技教育方式,努力傳播航天知識,培養(yǎng)用科學知識武裝頭腦的少年。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十四

《天宮課堂》終于和我們見面了,今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這個振奮人心的節(jié)目,這次是把課堂搬到了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由天和核心艙中的三位宇航員為我們帶來一堂特別的“太空授課”。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fā)射,約582秒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航天員們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8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的太空授課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的女航天員。王亞平身處太空,面對地球,面向地球人授課,是中國太空老師的第一人,彰顯了一個航天大國的風度和氣派。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采取了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由三名航天員在空間站中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環(huán)境,演示微重力環(huán)境下細胞學實驗,細胞在熒光顯微鏡下不停的跳動;微重力環(huán)境在地球上難以取得,在地面上不能完成的搬到了太空之中,使實驗現(xiàn)象更加直接和直觀。液體表面張力試驗,使水在太空中變成一張水膜;繼續(xù)注水后,形成水球;將氣泡注入水球后,形成一正一反兩個像;加深對質(zhì)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理解。還有宇航員在無重力狀態(tài)下活動等現(xiàn)象,并實時與地面課堂進行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fā)了我們對科學的興趣。

王亞平說:“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也是學生,我很期待著能夠與廣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獲取知識和快樂?!庇钪媸呛棋?、宇宙是神奇的、宇宙是復雜多變的,宇宙中有許多奧秘值得探究。

昔日“上九天攬月”之宏圖,不再是夢,中國航天人要把滿天的神話變成現(xiàn)實。的確,浩瀚太空里越來越多的中國航天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xiàn)實詩篇。據(jù)悉,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們將在太空中駐留6個月,中國航天員們將第一次在太空中度過春節(jié)。期待除夕守歲時,我們能夠第一時間聽到航天員們來自太空的祝福。

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創(chuàng)造更多的航天奇跡,實現(xiàn)更新、更大的“航天夢”,我們終將在星空中寫下精彩的一筆,并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為精彩的中國印記。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十五

6月20日這一天中午我早早地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觀演。本想著學校今天上午會讓我們觀演,可等待了一上午,卻落了一場空。

開始了,開始了。亞平老師的講臺是用太空自行車改造而成,而在她的腳下,用兩個東西在固定著她的腳,使她可以站著為我們講課,否則她可能就得飄在船艙里為我們講課了!

身為“神十”指令長的聶海勝,在剛開始就為我們表演了“空中打坐”。只見聶海勝同志正享受大家的掌聲時,亞平老師輕輕一推,聶叔叔就從這一頭飄到了那一頭,姿勢滑稽得很,令人忍俊不禁。

可這些在失重太空中,統(tǒng)統(tǒng)都不可行。在太空中如果宇航員們想知道自己的體重,要怎么辦呢?接著亞平老師就演示了在太空中測聶叔叔的質(zhì)量。只見聶叔叔牢牢地握住了一個儀器,亞平老師把他和儀器使勁往后拉了一下,接著聶叔叔就重重地撞了一下,儀器顯示出聶叔叔的體重——74公斤。這其實主要是利用了太空專用質(zhì)量測量儀和一個能測出物體加速度的系統(tǒng)。然后根據(jù)物體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質(zhì)量乘以加速度這個原理,從而算出聶叔叔的體重來。

亞平老師接下來還為我們演示:單擺運動、陀螺,以及與水等液體有關的演示。

在這幾個演示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單擺運動了。只見聶叔叔遞給了亞平老師一個小支架,亞平老師將支架上用線連接柱的一個小球拿在手里,并且轉動軸,慢慢松手,結果小球不僅沒有往下掉落,反而往上走了,而且到了一定高度就靜止不動。若挪動小球的位置到一定高度再松手,小黃球就會左右擺動了,但速度很慢。而且,最終的結果都是到一定高度就靜止。亞平老師突然推了一下小球,這次小球就利落地上下擺動了起來,而且不會像在地面上實驗的那樣轉幾圈就落下來。真是不可思議啊!

此次太空授課很奇妙,雖然我現(xiàn)在還只是初二的準學生,沒有接觸過物理,但這次太空授課提早帶領我進入奇妙的物理學世界!

記得在錄制時有同學問亞平老師他們喝的水可以循環(huán)再利用嗎?當時亞平老師的回答是否定的??晌蚁嘈趴萍荚诓粩嗟倪M步,等若干年后,水一定可以循環(huán)再利用的!讓我們一起期待,一起努力,成就我的夢、中國夢!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十六

隨著我國科技日益發(fā)達,許多曾經(jīng)人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現(xiàn)實。

神十飛行中進行的太空授課將通過天體互動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現(xiàn)象,女航天員王亞平成為了中國第一位“太空老師”。授課內(nèi)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環(huán)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了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zhì)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員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并與地面開展雙向互動交流。我們看到神奇的表面張力,有趣的水膜,剔透的水球。太空,制造出奇妙的現(xiàn)象,真讓人耳目一新。王亞平講了個笑話:“如果詩仙李白住在天宮里生活,就寫不出“飛流直下三千尺”這句詩了。

小球會做圓周運動,而不是我們地面上看到的鐘擺一樣的擺動;小陀螺會翻著跟斗前行,而當它自身旋轉不停時,它又會定向的.轉,跟頭自然停止翻滾,地球就是這樣走的吧;一滴水,露珠的狀態(tài),太空像個大大的荷葉,可以接住露珠。失重的實驗,地球上也能做,可在太空眼見著變化,那種奇妙感便更加直觀。令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最有趣的試驗則是用圓環(huán)制作水膜。一般的水膜需要借助肥皂水的特性,來形成一層透明的薄膜,而在太空失重環(huán)境中,僅僅需要普通的水即可,看見王亞平王老師將手中的圓環(huán)分開再合并,便形成了一個水球,并親切地講解到:“通過水球,同學們還能看到倒影成像哦!”說完,便眨了一下眼睛,讓同學們覺得更親近了。

看完這次太空授課,對于即將要升入初二的我,是一個提前入門以及預習,也激起了我對于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強了我對于學習物理的信心。

此次,王亞平作為中國航天員的杰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并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fā)了無數(shù)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xiàn)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鬃赢斈晷恿钟螌W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傳道授業(yè)解惑呢?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yè)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

如果說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么強大的綜合國力、扎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王亞平的太空授課,王亞平已經(jīng)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她發(fā)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就必須大力發(fā)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yè)。而我們也期待神舟十號的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

這次太空授課,激發(fā)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nèi)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yǎng)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十七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夢想。夢想雖然看似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但只要努力奮斗,就一定會獲得美滿的成果。

我們的國家有強國之夢,那就是能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為了這個夢想,我們中華民族發(fā)憤圖強,忍受無法言語的艱苦磨難,只為自己可以挺起胸膛,不再受人欺壓?,F(xiàn)在我們終于昂起了頭,不再是以前那個懦弱渺小的國家。中國需要科技來振興。

科技上我們中國已經(jīng)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偉大成就。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科技落后被他國欺辱的國家努力奮斗,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科技奇跡,一聲原子彈的巨響,見證了這個國家從此的崛起。人造衛(wèi)星的成功升天,讓一首美妙的《東方紅》響徹宇宙!這個國家就是中國。在過去無數(shù)個科學家默默無聞的奮斗猶如一塊塊石頭不停的累積,也正因無數(shù)的努力,汗水,才使中國能在世界上立足,我們老百姓才能安康和諧,幸福的生活。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兒時的我,也許只是幻想去創(chuàng)造,改變科技,但現(xiàn)在我明白了追尋科學之路上有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困難,也知道了唯有付之努力才可的之果,要在少年之時努力學習,豐富知識,此次的科技節(jié),就是我們邁向成功的一大步,讓我們積極參加各種對自己有義的活動。才能縮小自己與夢想的距離,在讓我們新一代的青少年,不斷的發(fā)現(xiàn),去探索的精神,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奇跡,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榮獲一枚諾貝爾科技獎,為自己的祖國爭光!令世界矚目!

告訴他們,我們中國才是最強大的!還有,我們國家還有個富國之夢,我們國家的經(jīng)濟條件要更好,老百姓們的生活才會更安康,那些無家可歸,無依無靠的孩子就能重新回到溫暖的懷抱,體會到家的溫暖。這樣所有人的生活都會變得更加的美滿。這不僅是我們國家的夢想,更是我們老百姓所憧憬的美好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夢想,并且不懈的追求。我有我的夢,祖國有祖國的夢,同時我們還有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國家的繁榮富強,讓人們有更美好的生活。

為了我們的夢想,讓我們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共同打造美好的明天吧!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十八

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是一種內(nèi)心強大的力量。夢想會讓每一個人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如果每一個人都有夢想,我們的祖國就會非常的強大。我也有我的夢想。

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的夢想是變成一塊無憂無慮的小云,每天都可以懶洋洋地睡上一覺,睡到自然醒再起床。有吃不完的糖果,可以自由自在地閑逛。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快樂極了!

上了小學一年級以后,我的夢想是有一塊飛毯,能帶我瀏覽全世界的名勝古跡,宜人的風景名勝區(qū),了解各個國家的風俗,如我們中國的萬里長城是多么雄偉?。」蕦m、天安門、黃山等都是風景宜人的名勝古跡,吃遍全世界的美食。還要用一本本子或攝像機記錄這美好的時光。

而現(xiàn)在,我的中國夢卻是想去幫助那些貧困山區(qū)的人民,他們和我們現(xiàn)在生活比起來,我們幸福多了。他們沒有飯吃,許多人都餓死了。他們沒有經(jīng)濟來源,家里的孩子都沒錢讀書,每天還要走好多山路才能到學校,路是多么的不平穩(wěn),一不小心就滾下山去了。夏天,家里沒有空調(diào),熱的全身都是汗,身上長滿了癢癢的痱子,我多希望能給他們送去陣陣涼風;冬天,天氣寒冷,厚被子也沒有,每天還要去外面找吃的,找柴火取暖。如果他們也過著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該多好,我要快快長大,多幫助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

我的中國夢,使我的人生對生活充滿了希望。讓我們?nèi)?chuàng)造我們的中國夢吧!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十九

我的夢,中國的夢。中國的夢,我的夢。

小的時候,我就常常做夢。

爺爺是農(nóng)民,禾麥菜瓜果棵棵肥壯,季季有果,既香又甜,他說:“只要手勤,就有吃不完的食糧?!保谑?,我常夢想:長大后,我要做一名科學家,學爺爺讓全天下都碩果累累。

奶奶好廚藝,炒炸煎煮燉樣樣精通,餐餐入味,既香又美,她說:“只要心細,就有享不完的美味?!?,于是,我常夢想,長大后,我要做一名美食家,學奶奶讓全天下都香氣繞梁。

爸爸是軍官,摸爬滾打練渾身是膽,一二三四,既響又亮,他說:“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保谑?,我常夢想:長大后,我要當一名政治家,學爸爸強國富家。

媽媽是老師,三尺講臺繪桃李芬芳,勾叉點劃,既早又晚,她說:“百川到東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保谑?,我常夢想:長大后,我要當一名教育家,學媽媽春風化雨。

現(xiàn)在,我長大了,是三年級的學生了,我還常常編織好夢,我相信,只要我心中有夢,懂得好好珍惜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學起,從點滴做起,多為實現(xiàn)我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奮斗,不久的將來,我就一定能和大家一道奏響偉大的中國夢。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觀后心得篇二十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全校同學觀看“天宮課堂”,看后讓我不禁深深感嘆如今航天科技的偉大,宇航員們的優(yōu)秀!

當神舟十三號的三位宇航員進入天和核心艙并在太空進行空間實驗,成功出艙后,三位宇航員一句“感覺良好”,這幾個字是多么具有力量,多么偉大,彰顯了我們中國新的科技成就!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航空科技和實驗細節(jié)上生動美麗的展示,由衷地感嘆航天科技的先進和威力,科技夢張力無限!首先地表課堂演示了組合體型過程,和人如何進入艙內(nèi),十分生動有趣!宇航員還帶我們參觀艙內(nèi)太空家園、衛(wèi)生區(qū)、睡眠區(qū),及個性化模式。太空廚房有飲水分熱器、太空冷藏箱,水是生命之源,在空間站水是多么珍貴,還見到了宇航員的運動裝備與太空自行車,讓我們了解到宇航員太空生活的艱苦,可是他們還是如此樂觀,向他們致敬!

葉老師介紹了太空服對宇航員的影響,讓我們想到企鵝服的重要性。又讓我們觀察在太空中細胞的生長、變化順序,展示了細胞跳動一閃一閃的十分神奇,而另一個細胞不像我們的皮膚細胞一樣閃亮,好奇特!有個同學提問在太空中能不能像在地面一樣的自由行走?葉老師演示后說明在太空是失去重力人是漂浮的,像一條魚兒一樣四處游走,還演示了用擺臂方法完成轉身。

亞平老師解答水在太空中會消失重力,乒乓球也失去浮力,我最感興趣的是由于太空中的失重環(huán)境,水在太空中十分有趣,用工具將水拿出來加入水形成了個水膜,不停的注水變成了個晶瑩剔透的水球,用針管插入水球吹氣,形成兩個正反不同的水球,而水球“毫發(fā)未傷”簡直是一個奇跡!讓我們目瞪口呆。

中國人如今已經(jīng)擁有了自己的空間站,廣西同學又提問氧氣和二氧化碳是如何循環(huán)?艙長解答是建立了吸氧間,可以凈化二氧化碳變成水,大大提升了空間站的飲水條件。汶川同學提問船艙外面環(huán)境是怎么樣的?解答是能看到地球,天空是黑色的,一天能看到16次日出。北京同學提問返航的力度?解答比過山車的力度大,宇航員進入睡袋就可以做夢,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但要固定,很有趣。

一堂“太空授課”,讓我們感知宇宙奧秘和科學的神奇!同時也告訴我們要從小熱愛科學,扎實學好基本知識,將來有一天我們也能像宇航員們一樣為國家、為人類做貢獻!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647976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