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蒙頂山導游詞800字(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2 14:58:55
2022年蒙頂山導游詞800字(9篇)
時間:2022-12-22 14:58:55     小編:zdfb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蒙頂山導游詞800字篇一

蒙山,橫亙于名山縣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從蒙頂西眺可見峨眉、瓦屋、周公諸山。向東俯視,原野平疇,山巒起伏,溪澗縱橫,風景如畫?,F(xiàn)存建筑古剎永興寺、千佛寺、凈居庵等寺廟坐落于茶園翠靄茂林間,紅墻梵宇,別增情趣。

蒙山因“雨霧蒙沫”而得名,這里因常年雨量達20xx毫米以上,古稱“西蜀漏天”。西麓雅安有“雨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說。雨多而形成云多、霧多的景象。春夏秋季,從山巔俯瞰,云霧飄浮于山嶺溝壑之間,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瓊閣。冬天從山下仰觀,冰絲雪掛,山崗云繞,亦真亦幻。日出時金光漫射,紅云飄浮。小山座座,亦如只只鳳凰,沐浴著初升的朝陽。傍晚遠望名山、雅安兩城萬家燈火,如繁星落地,景象萬千。

蒙山是中國種茶業(yè)和茶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山茶祖師吳理真好開始在蒙頂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唐宋時是蒙山茶的極盛時期。從唐玄宗天寶元年(720xx年)被列為貢品,作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專用品,一直沿襲到清代,歷經(jīng)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間斷。在民間,蒙頂茶歷來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來之物。因此,歷史悠久的蒙頂茶被稱為“仙茶”,蒙山被譽為“仙茶故鄉(xiāng)”。

蒙頂茶的聲名遠揚使之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誦的對象。在我國,贊茶的名聯(lián)佳句首推以民諺方式流傳甚廣的“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琴茶》詩有“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吟唱。唐代黎陽王《蒙山白云巖茶》詩有“聞道蒙山風味佳,洞天深處飽煙霞……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的概嘆。宋代詩人文同《蒙頂茶》詩有“蜀土茶稱圣,蒙山味獨珍”的贊頌。唐宋大家孟郊、韋處厚、歐陽修、陸游、梅堯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為題的詩文。明清時代的詩文題詞則更為豐富,當代詩人、文學藝術家也留下了許多吟誦蒙山茶的華章佳句。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獨具的蒙山茶文化。

位于四川雅安名山縣,是世界茶文化圣山,是茶文明發(fā)祥地。西漢(公元前53年)茶祖吳理真在這里開人類種植茶樹先河,從唐代到清末,中央朝廷祈天祭祖專用茶源于皇茶園?!皳P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傾倒億萬茶客。佛經(jīng)“蒙山施食益”,供佛用“蒙山雀舌茶”皆源于此。中國茶經(jīng)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遍及五湖四海。

其中的黃牙和甘露為上品,另外還有雀舌,毛峰,碧潭飄雪等。

蒙頂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內,四川盆地西南部,橫亙于名山縣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蒙頂山導游詞800字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游覽雅安的蒙頂山。

蒙頂山,又叫蒙山,因“雨霧蒙沫”而得名,這里因常年雨量達20xx毫米以上,古稱“西蜀漏天”。由于天氣潮濕,路上多青苔,所以請大家行走時留心腳下,注意安全。今天我們將依次參觀天蓋寺、黃茶園、蒙井泉、永興寺、茶文化博物館。

蒙頂山,橫亙于名山縣城西北側,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從蒙頂西眺可見峨眉、瓦屋、周公諸山。向東俯視,原野平疇,山巒起伏,溪澗縱橫,風景如畫。

說到蒙頂山,我們都知道一幅對聯(lián):“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這幅對聯(lián)說的是蒙頂山的“仙茶”,蒙頂山也因為是茶的發(fā)源地而成為“世界茶文化圣山”。 蒙頂山“世界茶文化博物館”,占地20xx平方米。共分接待區(qū)、中心區(qū)、銷售區(qū)、場景展示區(qū)等七大功能區(qū)。博物館對蒙頂茶的起源、發(fā)展、演變、種植和制作工藝進行陳列展示,全面展現(xiàn)蒙頂山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風貌。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場景展示區(qū)里,兩位背茶工的雕像,他們身穿布衣,身形瘦弱,容顏黝黑,腳踩草鞋,背著高出人頭的“茶包子”。

從茶傳入藏區(qū)算起,有一千多年的歲月,背夫們背上幾百斤重的“茶包子” 舊復一日,一步一挪,用血肉之軀踏出一條茶馬古道。

北宋期間,由于宋與西夏發(fā)生了戰(zhàn)爭。西夏少數(shù)民族不斷對中原用兵,宋王朝為打仗需要大量戰(zhàn)馬,而當時西南藏區(qū)的馬是最好的。一開始朝廷用銀子和銅錢交換,可錢幣有去無回,統(tǒng)統(tǒng)變成了藏胞的銀飾和銅器。后來發(fā)現(xiàn),藏胞愛茶,尤愛雅州名山茶,于是宋王朝幾代皇帝,一次比一次加緊對川茶,尤其是對蜀中雅州名山茶的專賣權?;实墼t日:用名山茶易蕃馬,嚴禁私自販賣到中原賺大錢。在名山茶最剝削勺年代,“ 一百斤名山茶,可換四尺二寸大馬一匹”。名山每年產(chǎn)茶葉200萬斤,全部“走”上茶馬古道,為朝廷換回戰(zhàn)馬場2萬匹。

對背夫而言,他們十來人一伙。到雅安和永昌領茶包。茶包用竹蔑條包裝,一包20 斤。一般人背10 包到12 包,力氣大者背15包以上,重達300多斤。從雅安到康定,每包茶的運價是一斗米,單邊路程半個多月。

出發(fā)時,他們隨身帶一點玉米面模漠加一點鹽巴:走到“ 么店子”,烤熱一個玉米摸摸,弄一碗鹽水,就是路上的伙食。他們人手一根丁字形拐杖, 用來撐著茶包歇氣。古道石板上扎下的鐵杵痕跡成了這段悲涼歷史的見證。

茶馬古道是背夫用腳踏出的歷史通道,是用鮮血汗水鋪就的一條中外經(jīng)濟文化交融的通道。

接下來我們將去參觀博物館展覽區(qū)內的茶文化作品。

謝謝!

蒙頂山導游詞800字篇三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雅安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由蒙山和百丈湖兩個主景區(qū)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之一。坐落在名山縣境內,距成都110公里,離雅安市15公里,318國道縱貫景區(qū),成都-雅安高速公路兩條引道與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連,交通十分方便。

蒙山,橫亙于名山縣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從蒙頂西眺可見峨眉、瓦屋、周公諸山。向東俯視,原野平疇,山巒起伏,溪澗縱橫,風景如畫。現(xiàn)存建筑古剎永興寺、千佛寺、凈居庵等寺廟坐落于茶園翠靄茂林間,紅墻梵宇,別增情趣。

蒙山因“雨霧蒙沫”而得名,這里因常年雨量達20xx毫米以上,古稱“西蜀漏天”。西麓雅安有“雨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說。雨多而形成云多、霧多的景象。春夏秋季,從山巔俯瞰,云霧飄浮于山嶺溝壑之間,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瓊閣。冬天從山下仰觀,冰絲雪掛,山崗云繞,亦真亦幻。日出時金光漫射,紅云飄浮。小山座座,亦如只只鳳凰,沐浴著初升的朝陽。傍晚遠望名山、雅安兩城萬家燈火,如繁星落地,景象萬千。

蒙山是中國種茶業(yè)和茶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山茶祖師吳理真好開始在蒙頂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唐宋時是蒙山茶的極盛時期。從唐玄宗天寶元年(720xx年)被列為貢品,作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專用品,一直沿襲到清代,歷經(jīng)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間斷。在民間,蒙頂茶歷來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來之物。因此,歷史悠久的蒙頂茶被稱為“仙茶”,蒙山被譽為“仙茶故鄉(xiāng)”。

蒙頂茶的聲名遠揚使之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誦的對象。在我國,贊茶的名聯(lián)佳句首推以民諺方式流傳甚廣的“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琴茶》詩有“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吟唱。唐代黎陽王《蒙山白云巖茶》詩有“聞道蒙山風味佳,洞天深處飽煙霞……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的概嘆。宋代詩人文同《蒙頂茶》詩有“蜀土茶稱圣,蒙山味獨珍”的贊頌。唐宋大家孟郊、韋處厚、歐陽修、陸游、梅堯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為題的詩文。明清時代的詩文題詞則更為豐富,當代詩人、文學藝術家也留下了許多吟誦蒙山茶的華章佳句。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獨具的蒙山茶文化。

位于四川雅安名山縣,是世界茶文化圣山,是茶文明發(fā)祥地。西漢(公元前53年)茶祖吳理真在這里開人類種植茶樹先河,從唐代到清末,中央朝廷祈天祭祖專用茶源于皇茶園?!皳P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傾倒億萬茶客。佛經(jīng)“蒙山施食儀規(guī)”,供佛用“蒙山雀舌茶”皆源于此。中國茶經(jīng)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遍及五湖四海。

其中的黃牙和甘露為上品,另外還有雀舌,毛峰,碧潭飄雪等。

蒙頂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內,四川盆地西南部,橫亙于名山縣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蒙頂山導游詞800字篇四

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頂山,位于成都平原西部雅安市名山縣境內,緊傍成雅高速公路和318線國道,東距成都120公里,西距雅安15公里。是四川省首批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級旅游區(qū)。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晉升為aaaa旅游區(qū)。

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世界茶文明發(fā)祥地,世界茶文化圣山,歷史上與峨眉山、青城山并稱蜀中三大名山。蒙頂山因女媧在此補天,夏禹治水在此祭天,茶神吳理真在此種茶而成為一座“神山”。在“蜀中三大歷史名山”中,蒙頂山的歷史文化最為悠久,我國第一部地理志《尚書.禹貢》有載?!安堂陕闷?,和夷底績”。這里蔡蒙之“蒙”,即指蒙頂山。

蒙頂山前山倍感幽靜,后山秀氣靈人,又以享譽千年的名茶之鄉(xiāng)展示了中華茶文化的高雅。游者登臨蒙頂觀景、品茶,徜佯在千年茶文化故道游址,所到之處感受到的是蒙頂山的清新祥和,爽心悅目。古人說:“蒙頂天下雅”,這個雅字也就成為蒙頂山歷史文化及自然風光最具精練的總結。

蒙頂山之雅,首先在于秀。前山倍感幽靜,后山秀氣靈人。蒙頂山是成都平原的植物寶庫,其中珍稀樹種有珙桐,千年銀杏,五星樹,八人會抱的紅豆樹,千年的野生古茶樹等。每逢春天一到,萬物復蘇,爭相吐蕊,花香回溢。曾有詩云“漏天難見蔚藍明,十日曾無一日晴。剛得曦陽末借照,陰云又已漫空生”。

蒙頂山前山絕飛泉,寺藏翠海,茶園片片,綠浪連連;后山則怪石嶙峋,藤縈繞,林蔭蔽日,曲徑通幽。探迷峰,覽勝景,聽泉鳴,聞鳥聲,虛步蒼字,幾疑置身世外。

春天山花爛漫,茶畦擁翠,滿山淑香;夏天云煙飄渺,蓊郁清景,秋天層林盡染,姹紫嫣紅;冬天火樹銀花,瑤峰絕壑。面對如此人間仙境詩人贊嘆道:“人夸峨眉天下秀,蒙頂堪比更添幽”。

蒙頂山之雅,還在于高。蒙頂山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成就了蒙頂山高雅獨特的蒙頂山茶文化。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早年西漢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蒙頂山腰藥農(nóng)吳理真就開始在蒙頂山載培訓化野生茶樹,在五峰之中手植七株,后人稱為“仙茶”。蒙頂仙茶不斷,由于品質特佳,制作精細,自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被引為皇帝祭天祀祖的專用品,一直沿襲至清末(1911)歷經(jīng)1146年從不間斷。

現(xiàn)在“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成為流傳甚廣的詩句。而登臨蒙頂山,品味蒙頂茶自然也就成為無數(shù)人的人生一大快事,就連深諳音樂和茶道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不例外。他在品嘗了蒙頂茶后,欣然留下了“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贊譽。從唐至宋,蒙頂山貢茶譽滿朝野。現(xiàn)在作為皇家貢品的蒙頂茶的歷史,除了蒙頂山上保存完好的“皇茶園”等眾多歷史遺跡,更有眾多文章詩詞傳誦至今。當年黎陽王入川檢貢茶,在品飲了蒙頂山貢茶后留有“若叫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的贊譽。宋代詩文畫家文同的詩曰:“蜀土茶稱圣,蒙山味獨珍”,一個“稱圣”,一個“獨珍”,把蒙頂茶作最恰當?shù)脑u價茶以文傳,文隨茶播,博大精深,淵源流長的茶文化給蒙頂山風景名勝區(q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擴大了蒙頂山景區(qū)的深度,顯示了高雅的格調和意境。

蒙頂山環(huán)境獨特,歷史悠久、人文內涵豐富、文物古跡眾多,其主要景點就有茶壇、世界茶博館、天梯、天蓋寺、碑廊、陰陽石麒麟、古蒙泉、蓬萊閣、皇茶園、蒙茶仙姑、甘露石室、紅軍紀念館、禪惠之廬等知名景點。

世界第一大茶壺位于蒙頂山停車場旁,世界第一大茶壺,直徑10米,茶壺嘴長3米,茶壺柄13米,壺身加壺嘴直徑近16米,壺高9.8米,茶水從直徑4米的大茶碗里漫出,形成落差50米的茶瀑布。茶壺、茶碗、茶瀑布,茶樹環(huán)繞,依山傍水,氣勢恢弘。依然一幅天然的茶畫,讓來到此處的蒙頂山游客,形象地感受到與世界茶文化圣山以脈相承德博大精深的蒙頂山茶文化。據(jù)考證,該茶壺為目前世界上直徑最大的茶壺。

茶壇位于蒙頂山景區(qū)中軸線上,是由一座宏大的石刻三足寶鼎和九根盤龍雕刻石柱組成。三只鼎足分別刻有蒙頂山、青城山、峨嵋山,以此預示蜀中三大名山的鼎足地位。

世界茶文化博物館坐落在茶壇中軸線以下,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聯(lián)體仿古建筑群。整個博物館建筑具有較高的外觀美感和獨特的藝術內涵。博物館內匯集了茶葉發(fā)展史上各個重要歷史階段和重要地域的詳實資料,將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通過珍貴的歷史文物、藝術的形象加工、詳實的史料展示,為世人呈現(xiàn)出一個“千秋蒙頂,茶香天下”的博大歷史畫卷。

從禹王宮至天蓋寺正殿前有石梯1436階,落差240米,被稱為天梯。故自古有“上山高不極,云梯可到天”之說。相傳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眾登蒙頂祭天,曾歷經(jīng)此道。

天梯終點連接的是天蓋寺。天蓋寺因史載:蒙頂山雨偏多,俗稱漏天。故以“漏天之蓋”而得名。寺始建于漢代,宋淳熙年間重建,占地8000平方米,寺周12株銀杏參天蔽日,該銀杏據(jù)傳為西漢藥農(nóng)吳理真在蒙頂山親手所植始植14株。天蓋寺前始刻于大清雍正元年的“天下大蒙山碑記”出自于中國第一部地理志《尚書》,是蒙頂山茶文化的有力估證。天蓋寺主殿茶神殿中間為時代建筑古柱大殿。西漢藥農(nóng)吳理真在此結廬種植仙茶。故正殿塑吳理真全身坐像,右塑茶圣羽,左塑宋朝雅州知府雷簡夫。殿內陳列歷代茶具和有關文史標本。游人至此,休憩品茗,聽茶文化介紹,賞蒙頂千年活化石—“龍行十八式”茶技,吃茶膳天品名茶,共談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今昔,深有雅趣。

從天蓋寺后門沿上行走,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排并列有序的碑碣,碑碣上鐫刻著著名書法家王學仲、吳丈蜀、王澄、李半黎、和知名畫家吳一峰、秦學恭等人手跡,諸體皆備,風格獨特,所撰詩文格調高古,形成一個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典雅的茶詩書法長廊。

沿著石板鋪成的山道向山頂走,山道幽徑之中,一堂石屏映入眼簾,這就是明代天啟二年(公元1620xx年)選蒙頂山特殊石料精心雕刻而成的石麒麟,麒麟頭頂遼闊的云天,足踏翻騰的海水,無論春夏秋冬,晴雨皆同,浮雕上的云霧和海水終年濕潤,而麒麟?yún)s始終干燥,為蒙頂之一大奇觀。麒麟之后有一座三開門布局石牌坊,駐足細看右過有“一飄甘露”四字,字上方有雙獅戲球浮雕始終為干,左也有“龍聚霧蒙”字的上方有雙鳳互朝浮雕常年為濕,而中間門上方則有“西來法沫”四字,字的上方龍鳳浮雕也是常年為濕。

石牌坊之上就是古蒙泉。相傳為西漢吳理真種茶汲水之處,又稱“甘露井”傳說羌江河神之女從此井出入,故又名“龍井”,井側立有“古蒙泉”和“蒙泉”兩碑,均刻于清朝。井后石壁上斗大的“甘露”二字蒼勁有力。此井有蓋,形如盤龍。在過去年代,歷來為逢旱時,虔誠的人們祭祀天神求雨必到之處。

蓬萊閣屹立于靈泉峰上的蓬萊閣可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山間云海茫茫,仿佛置身蓬萊仙島,浮于云濤之中,路過此地的游人,仿佛感覺自己身上也沾了點仙氣。

皇茶園因是貢茶的核心區(qū)域,長期以來都是神秘的百姓禁地。從地形上看,因周圍五峰形似蓮花,皇茶園正落于蓮心,而成風水寶地?;什鑸@內植有七株仙茶,傳為西漢甘露大師吳理真植靈茗于此。園的正面大

門前有一刻有二十四座彌勒佛的精美砂巖香爐,為歷代采摘貢茶、燒香祭茶所用。園后有石虎巡山護茶圖像,體現(xiàn)了皇茶的尊嚴。

蒙茶仙姑雕像是后人根據(jù)蒙茶仙姑和吳理真的愛情故事創(chuàng)作而成。塑像坐落于蒙頂山的最高峰,塑像高5.3米,其雕刻手法和藝術特點體現(xiàn)了中國歷史發(fā)展最鼎盛的三個朝代女性特點:漢代的頭式、唐朝的服飾,現(xiàn)代人的線條和身段。有人對此層贊嘆到“千載美贊萬斷,一尊玉魄永存”。

蒙茶仙姑的雕像的對面是甘露石室。甘露石室又名蒙頂石殿。石門、石柱、石室、石梁,石室為雙檐斜山式全石結構建筑,建筑風格甚為獨特。相傳此屋為吳理真種茶休憩之所,也是神話傳說當年吳理真和蒙茶仙姑結廬處,歷經(jīng)歷史滄桑,此室仍然保存完好。

紅軍百丈關戰(zhàn)役紀念館座落于蒙頂之巔。是全面展示紅軍在川活動的重要展館。館內陳列著紅軍1935年間在百丈關展開重大戰(zhàn)役的史料。館旁有徐向前題詞的碑刻——“紅軍亭”。駐足這些實物和題記面前,四周林木蒼翠,遙想紅軍北上抗日歷經(jīng)之艱難險阻,緬懷革命先輩無私無畏的偉大精神,敬仰中總是使我們的人生價值受到深刻啟迪。

蒙頂山之雅還在于文物古跡,歷史遺產(chǎn)頗多。像甘露寺、永興寺都是其中的代表。永興寺地處蒙頂山西山麓,相傳三國時,天竺僧空定大師來華,見蜀之蒙頂山云霧繚繞,古木參天,有大乘氣象,結廬于此。在永興寺,山門右雕有九龍盤繞圖案。該寺大殿石樓3間兩閣12米,為全石結構建筑,該殿有一種現(xiàn)象令人嘆為觀止。逢佛教節(jié)日,善男信女紛涌而至,永興寺至今仍香火旺盛。

蒙頂山——茶文化圣山,這里沒有塵世的渲囂與張揚,只有文化的樸素與內斂,這是一座真正的別具文化內涵的大山,恬靜、幽雅、自然……讓人回味悠久。蒙頂山,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世外桃園。秀麗雅致的蒙頂山歡迎您,況覽茶圣山,感悟茶文化,登蒙頂,品蒙頂。

蒙頂山導游詞800字篇五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雅安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由蒙山和百丈湖兩個主景區(qū)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之一。坐落在名山縣境內,距成都110公里,離雅安市15公里,318國道縱貫景區(qū),成都-雅安高速公路兩條引道與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連,交通十分方便。

蒙山,橫亙于名山縣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從蒙頂西眺可見峨眉、瓦屋、周公諸山。向東俯視,原野平疇,山巒起伏,溪澗縱橫,風景如畫。現(xiàn)存建筑古剎永興寺、千佛寺、凈居庵等寺廟坐落于茶園翠靄茂林間,紅墻梵宇,別增情趣。

蒙山因“雨霧蒙沫”而得名,這里因常年雨量達20xx毫米以上,古稱“西蜀漏天”。西麓雅安有“雨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說。雨多而形成云多、霧多的景象。春夏秋季,從山巔俯瞰,云霧飄浮于山嶺溝壑之間,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瓊閣。冬天從山下仰觀,冰絲雪掛,山崗云繞,亦真亦幻。日出時金光漫射,紅云飄浮。小山座座,亦如只只鳳凰,沐浴著初升的朝陽。傍晚遠望名山、雅安兩城萬家燈火,如繁星落地,景象萬千。

蒙山是中國種茶業(yè)和茶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山茶祖師吳理真好開始在蒙頂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唐宋時是蒙山茶的極盛時期。從唐玄宗天寶元年(720xx年)被列為貢品,作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專用品,一直沿襲到清代,歷經(jīng)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間斷。在民間,蒙頂茶歷來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來之物。因此,歷史悠久的蒙頂茶被稱為“仙茶”,蒙山被譽為“仙茶故鄉(xiāng)”。

蒙頂茶的聲名遠揚使之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誦的對象。在我國,贊茶的名聯(lián)佳句首推以民諺方式流傳甚廣的“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琴茶》詩有“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吟唱。唐代黎陽王《蒙山白云巖茶》詩有“聞道蒙山風味佳,洞天深處飽煙霞……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的概嘆。宋代詩人文同《蒙頂茶》詩有“蜀土茶稱圣,蒙山味獨珍”的贊頌。唐宋大家孟郊、韋處厚、歐陽修、陸游、梅堯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為題的詩文。明清時代的詩文題詞則更為豐富,當代詩人、文學藝術家也留下了許多吟誦蒙山茶的華章佳句。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獨具的蒙山茶文化。

位于四川雅安名山縣,是世界茶文化圣山,是茶文明發(fā)祥地。西漢(公元前53年)茶祖吳理真在這里開人類種植茶樹先河,從唐代到清末,中央朝廷祈天祭祖專用茶源于皇茶園?!皳P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傾倒億萬茶客。佛經(jīng)“蒙山施食儀規(guī)”,供佛用“蒙山雀舌茶”皆源于此。中國茶經(jīng)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遍及五湖四海。

其中的黃牙和甘露為上品,另外還有雀舌,毛峰,碧潭飄雪等。

蒙頂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內,四川盆地西南部,橫亙于名山縣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

蒙頂山導游詞800字篇六

蒙頂山是世界茶文明的發(fā)祥地,世界茶文化的發(fā)源地,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人工種植茶葉最早的地方。從現(xiàn)存世界上關于茶葉最早記載的王褒《童約》和吳理真在蒙山種植茶樹的傳說,可以證明四川蒙頂山是茶樹種植和茶葉制造的起源地。

由于蒙頂山的海拔高度、土壤、氣候等最適合茶葉的生長,因此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頂山茶祖師吳理真開始在蒙頂山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

唐宋時期是蒙山茶的極盛時期。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被列為貢品,作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專用品,一直沿襲到清代,歷經(jīng)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間斷。

千年貢茶,意重蒙頂 。唐代《元和郡縣志》載:“蒙山在縣南十里,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宋代《宣和北苑貢茶錄》 ,當年蒙頂山進貢的兩種名茶“萬春銀葉”和“玉葉長春”就榜上有名。清代《隴蜀余聞》記載:“每茶時,葉生,智矩寺僧輒報有司往視,籍記其葉之多少,采制才得數(shù)錢許。明時貢京師僅一錢有奇?!泵身斬暡鑿奶浦燎?,一千多年里歲歲入宮,年年進貢,以供皇室“清明會”祭天祀祖之用。這種專用茶采自茶祖吳理真種下的七株仙茶。到清代時,蒙頂五峰被辟為禁地,七株仙茶被石欄圍起來,辟為“皇茶園”,至今留存。

在民間,蒙山茶歷來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來之物。因此,歷史悠久的蒙頂茶被稱為"仙茶",蒙頂山被譽為"仙茶故鄉(xiāng)"。

蒙頂茶的聲名遠揚使之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頌的對象。

在我國,贊茶的名聯(lián)佳句首推以民諺方式流傳甚廣的"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這是中國最有名的一對茶聯(lián),代表著中國茶的最好品質和最高境界,是茶中珍品。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琴茶》詩有"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吟唱。唐宋大家孟郊、韋處厚、歐陽修、陸游、梅堯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為題的詩文。明清時代的詩文題詞則更為豐富,當代詩人、文學藝術家也留下了許多吟誦蒙山茶的華章佳句。文學家王心鑒在《蒙山行》一詩中寫道:“踏雪蒙山去,石徑入茶畦。云深無俗跡,泉壑有禪機。靈茗倚古寺,仙竹傍天梯。此間塵囂遠,不欲思歸期?!庇凭玫牟枋沸纬闪颂厣毦叩拿缮讲栉幕?。

蒙頂山導游詞800字篇七

關于“蜀”名稱的來歷,史書記載中有兩種說法:一說蜀就是蠶,是因古蜀王蠶叢教民栽桑養(yǎng)蠶,使四川成為中國最早養(yǎng)蠶的地方,因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蜀是一種形態(tài)象蠶、但能螫人的毒蟲,因此“蜀”很可能是商朝統(tǒng)治者對蜀人的一種賤稱。

巴族的記載最早見于殷墟甲骨文,叫“巴方”,大約生活在今陜西省漢水流域,以后逐漸向東南方向遷移,進入今湖北清江流域和四川東部(大部分在今重慶市境)。關于“巴”名稱的來歷說法不一:有說是因川東兩條河流的形狀而得名;有說是川東盛產(chǎn)的一種植物“巴茅”而得名;還有以蟲、蛇之屬來解釋的。另有一種說法是:古代巴人居石穴,川東人稱石為巴,因此得名。巴國建國的時間不詳,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經(jīng)常與楚國發(fā)生戰(zhàn)爭,因此都城不斷遷徒,合川、豐都、閬中、重慶都作過都城,以重慶的時間最長。

秦滅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縣制,在原巴蜀地區(qū)設置了巴郡和蜀郡。漢初增設了廣漢郡,·漢武帝元封5年(前120xx年),在全國設13刺史部,四川地區(qū)為益州部。三國末年,魏滅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兩晉和南北朝時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

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0xx年),廢除州、郡制,改益州為劍南道,梁州為山南道。唐玄宗開元20xx年(公元735年),劍南道又分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和劍南東川節(jié)度,“川”字開始在四川地區(qū)區(qū)劃名稱中出現(xiàn)。

宋朝為加強中央集權,對州縣大加減并,宋軍滅掉后蜀政權后設置西川路,開寶6年(公元973年),又分設峽西路;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又將西川路和峽西路合并為川峽路;宋真宗咸平4年(公元l020xx年),將川峽路一分為四,目p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后改潼川路)、利州路(州治廣元)、夔州路(州治奉節(jié)),合稱為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這就是“四川”一名的由來。

元朝在各地設置行中書省,川峽四路全并成四川行中書省,“四川時名自此問世。

明、清時期,四川省建制未變,疆域已達川西高原和涼山地區(qū)。

民-國時期,四川形成軍閥割據(jù)局面,行政建制極不統(tǒng)一。1935年,蔣介石勢力進人四川后,把四川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專員區(qū)及西康行政督察區(qū);1939年,又將西康督察區(qū)和四川的17、18督察區(qū)合并為西康省,實行川、康分治,直到1955年撤銷西康省,將金沙江以東地區(qū)劃歸四川,四川省的西部省界最后確定下來。1997年3月,重慶市升格為中央直轄市,并將涪陵、萬縣二市和黔江地區(qū)劃歸重慶。劃歸重慶市的土地面積共8.2萬平方公里,人口3002萬。

現(xiàn)在的四川省共有21個地區(qū)(市、州)轄縣(縣級市、區(qū))128個。

蒙頂山導游詞800字篇八

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頂山,位于成都平原西部雅安市名山縣境內,緊傍成雅高速公路和318線國道,東距成都120公里,西距雅安15公里。是四川省首批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級旅游區(qū)。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晉升為aaaa旅游區(qū)。

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世界茶文明發(fā)祥地,世界茶文化圣山,歷史上與峨眉山、青城山并稱蜀中三大名山。蒙頂山因女媧在此補天,夏禹治水在此祭天,茶神吳理真在此種茶而成為一座“神山”。在“蜀中三大歷史名山”中,蒙頂山的歷史文化最為悠久,我國第一部地理志《尚書.禹貢》有載。“蔡蒙旅平,和夷底績”。這里蔡蒙之“蒙”,即指蒙頂山。

蒙頂山前山倍感幽靜,后山秀氣靈人,又以享譽千年的名茶之鄉(xiāng)展示了中華茶文化的高雅。游者登臨蒙頂觀景、品茶,徜佯在千年茶文化故道游址,所到之處感受到的是蒙頂山的清新祥和,爽心悅目。古人說:“蒙頂天下雅”,這個雅字也就成為蒙頂山歷史文化及自然風光最具精練的總結。

蒙頂山之雅,首先在于秀。前山倍感幽靜,后山秀氣靈人。蒙頂山是成都平原的植物寶庫,其中珍稀樹種有珙桐,千年銀杏,五星樹,八人會抱的紅豆樹,千年的野生古茶樹等。每逢春天一到,萬物復蘇,爭相吐蕊,花香回溢。曾有詩云“漏天難見蔚藍明,十日曾無一日晴。剛得曦陽末借照,陰云又已漫空生”。

蒙頂山前山絕飛泉,寺藏翠海,茶園片片,綠浪連連;后山則怪石嶙峋,藤縈繞,林蔭蔽日,曲徑通幽。探迷峰,覽勝景,聽泉鳴,聞鳥聲,虛步蒼字,幾疑置身世外。

春天山花爛漫,茶畦擁翠,滿山淑香;夏天云煙飄渺,蓊郁清景,秋天層林盡染,姹紫嫣紅;冬天火樹銀花,瑤峰絕壑。面對如此人間仙境詩人贊嘆道:“人夸峨眉天下秀,蒙頂堪比更添幽”。

蒙頂山之雅,還在于高。蒙頂山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成就了蒙頂山高雅獨特的蒙頂山茶文化。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早年西漢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蒙頂山腰藥農(nóng)吳理真就開始在蒙頂山載培訓化野生茶樹,在五峰之中手植七株,后人稱為“仙茶”。蒙頂仙茶不斷,由于品質特佳,制作精細,自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被引為皇帝祭天祀祖的專用品,一直沿襲至清末(1911)歷經(jīng)1146年從不間斷。

現(xiàn)在“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成為流傳甚廣的詩句。而登臨蒙頂山,品味蒙頂茶自然也就成為無數(shù)人的人生一大快事,就連深諳音樂和茶道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不例外。他在品嘗了蒙頂茶后,欣然留下了“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贊譽。從唐至宋,蒙頂山貢茶譽滿朝野。現(xiàn)在作為皇家貢品的蒙頂茶的歷史,除了蒙頂山上保存完好的“皇茶園”等眾多歷史遺跡,更有眾多文章詩詞傳誦至今。當年黎陽王入川檢貢茶,在品飲了蒙頂山貢茶后留有“若叫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的贊譽。宋代詩文畫家文同的詩曰:“蜀土茶稱圣,蒙山味獨珍”,一個“稱圣”,一個“獨珍”,把蒙頂茶作最恰當?shù)脑u價茶以文傳,文隨茶播,博大精深,淵源流長的茶文化給蒙頂山風景名勝區(q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擴大了蒙頂山景區(qū)的深度,顯示了高雅的格調和意境。

蒙頂山環(huán)境獨特,歷史悠久、人文內涵豐富、文物古跡眾多,其主要景點就有茶壇、世界茶博館、天梯、天蓋寺、碑廊、陰陽石麒麟、古蒙泉、蓬萊閣、皇茶園、蒙茶仙姑、甘露石室、紅軍紀念館、禪惠之廬等知名景點。

世界第一大茶壺位于蒙頂山停車場旁,世界第一大茶壺,直徑10米,茶壺嘴長3米,茶壺柄13米,壺身加壺嘴直徑近16米,壺高9.8米,茶水從直徑4米的大茶碗里漫出,形成落差50米的茶瀑布。茶壺、茶碗、茶瀑布,茶樹環(huán)繞,依山傍水,氣勢恢弘。依然一幅天然的茶畫,讓來到此處的蒙頂山游客,形象地感受到與世界茶文化圣山以脈相承德博大精深的蒙頂山茶文化。據(jù)考證,該茶壺為目前世界上直徑最大的茶壺。

茶壇位于蒙頂山景區(qū)中軸線上,是由一座宏大的石刻三足寶鼎和九根盤龍雕刻石柱組成。三只鼎足分別刻有蒙頂山、青城山、峨嵋山,以此預示蜀中三大名山的鼎足地位。

世界茶文化博物館坐落在茶壇中軸線以下,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聯(lián)體仿古建筑群。整個博物館建筑具有較高的外觀美感和獨特的藝術內涵。博物館內匯集了茶葉發(fā)展史上各個重要歷史階段和重要地域的詳實資料,將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通過珍貴的歷史文物、藝術的形象加工、詳實的史料展示,為世人呈現(xiàn)出一個“千秋蒙頂,茶香天下”的博大歷史畫卷。

從禹王宮至天蓋寺正殿前有石梯1436階,落差240米,被稱為天梯。故自古有“上山高不極,云梯可到天”之說。相傳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眾登蒙頂祭天,曾歷經(jīng)此道。

天梯終點連接的是天蓋寺。天蓋寺因史載:蒙頂山雨偏多,俗稱漏天。故以“漏天之蓋”而得名。寺始建于漢代,宋淳熙年間重建,占地8000平方米,寺周12株銀杏參天蔽日,該銀杏據(jù)傳為西漢藥農(nóng)吳理真在蒙頂山親手所植始植14株。天蓋寺前始刻于大清雍正元年的“天下大蒙山碑記”出自于中國第一部地理志《尚書》,是蒙頂山茶文化的有力估證。天蓋寺主殿茶神殿中間為時代建筑古柱大殿。西漢藥農(nóng)吳理真在此結廬種植仙茶。故正殿塑吳理真全身坐像,右塑茶圣羽,左塑宋朝雅州知府雷簡夫。殿內陳列歷代茶具和有關文史標本。游人至此,休憩品茗,聽茶文化介紹,賞蒙頂千年活化石—“龍行十八式”茶技,吃茶膳天品名茶,共談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今昔,深有雅趣。

從天蓋寺后門沿上行走,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排并列有序的碑碣,碑碣上鐫刻著著名書法家王學仲、吳丈蜀、王澄、李半黎、和知名畫家吳一峰、秦學恭等人手跡,諸體皆備,風格獨特,所撰詩文格調高古,形成一個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典雅的茶詩書法長廊。

沿著石板鋪成的山道向山頂走,山道幽徑之中,一堂石屏映入眼簾,這就是明代天啟二年(公元1620xx年)選蒙頂山特殊石料精心雕刻而成的石麒麟,麒麟頭頂遼闊的云天,足踏翻騰的海水,無論春夏秋冬,晴雨皆同,浮雕上的云霧和海水終年濕潤,而麒麟?yún)s始終干燥,為蒙頂之一大奇觀。麒麟之后有一座三開門布局石牌坊,駐足細看右過有“一飄甘露”四字,字上方有雙獅戲球浮雕始終為干,左也有“龍聚霧蒙”字的上方有雙鳳互朝浮雕常年為濕,而中間門上方則有“西來法沫”四字,字的上方龍鳳浮雕也是常年為濕。

石牌坊之上就是古蒙泉。相傳為西漢吳理真種茶汲水之處,又稱“甘露井”傳說羌江河神之女從此井出入,故又名“龍井”,井側立有“古蒙泉”和“蒙泉”兩碑,均刻于清朝。井后石壁上斗大的“甘露”二字蒼勁有力。此井有蓋,形如盤龍。在過去年代,歷來為逢旱時,虔誠的人們祭祀天神求雨必到之處。

蓬萊閣屹立于靈泉峰上的蓬萊閣可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山間云海茫茫,仿佛置身蓬萊仙島,浮于云濤之中,路過此地的游人,仿佛感覺自己身上也沾了點仙氣。

皇茶園因是貢茶的核心區(qū)域,長期以來都是神秘的百姓禁地。從地形上看,因周圍五峰形似蓮花,皇茶園正落于蓮心,而成風水寶地?;什鑸@內植有七株仙茶,傳為西漢甘露大師吳理真植靈茗于此。園的正面大

門前有一刻有二十四座彌勒佛的精美砂巖香爐,為歷代采摘貢茶、燒香祭茶所用。園后有石虎巡山護茶圖像,體現(xiàn)了皇茶的尊嚴。

蒙茶仙姑雕像是后人根據(jù)蒙茶仙姑和吳理真的愛情故事創(chuàng)作而成。塑像坐落于蒙頂山的最高峰,塑像高5.3米,其雕刻手法和藝術特點體現(xiàn)了中國歷史發(fā)展最鼎盛的三個朝代女性特點:漢代的頭式、唐朝的服飾,現(xiàn)代人的線條和身段。有人對此層贊嘆到“千載美贊萬斷,一尊玉魄永存”。

蒙茶仙姑的雕像的對面是甘露石室。甘露石室又名蒙頂石殿。石門、石柱、石室、石梁,石室為雙檐斜山式全石結構建筑,建筑風格甚為獨特。相傳此屋為吳理真種茶休憩之所,也是神話傳說當年吳理真和蒙茶仙姑結廬處,歷經(jīng)歷史滄桑,此室仍然保存完好。

紅軍百丈關戰(zhàn)役紀念館座落于蒙頂之巔。是全面展示紅軍在川活動的重要展館。館內陳列著紅軍1935年間在百丈關展開重大戰(zhàn)役的史料。館旁有徐向前題詞的碑刻——“紅軍亭”。駐足這些實物和題記面前,四周林木蒼翠,遙想紅軍北上抗日歷經(jīng)之艱難險阻,緬懷革命先輩無私無畏的偉大精神,敬仰中總是使我們的人生價值受到深刻啟迪。

蒙頂山之雅還在于文物古跡,歷史遺產(chǎn)頗多。像甘露寺、永興寺都是其中的代表。永興寺地處蒙頂山西山麓,相傳三國時,天竺僧空定大師來華,見蜀之蒙頂山云霧繚繞,古木參天,有大乘氣象,結廬于此。在永興寺,山門右雕有九龍盤繞圖案。該寺大殿石樓3間兩閣12米,為全石結構建筑,該殿有一種現(xiàn)象令人嘆為觀止。逢佛教節(jié)日,善男信女紛涌而至,永興寺至今仍香火旺盛。

蒙頂山——茶文化圣山,這里沒有塵世的渲囂與張揚,只有文化的樸素與內斂,這是一座真正的別具文化內涵的大山,恬靜、幽雅、自然……讓人回味悠久。蒙頂山,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世外桃園。秀麗雅致的蒙頂山歡迎您,況覽茶圣山,感悟茶文化,登蒙頂,品蒙頂。

蒙頂山導游詞800字篇九

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頂山,位于成都平原西部雅安市名山縣境內,緊傍成雅高速公路和318線國道,東距成都120公里,西距雅安15公里。是四川省首批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aaa級旅游區(qū)。20xx年被國家旅游局晉升為aaaa旅游區(qū)。

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世界茶文明發(fā)祥地,世界茶文化圣山,歷史上與峨眉山、青城山并稱蜀中三大名山。蒙頂山因女媧在此補天,夏禹治水在此祭天,茶神吳理真在此種茶而成為一座“神山”。在“蜀中三大歷史名山”中,蒙頂山的歷史文化最為悠久,我國第一部地理志《尚書.禹貢》有載?!安堂陕闷?,和夷底績”。這里蔡蒙之“蒙”,即指蒙頂山。

蒙頂山前山倍感幽靜,后山秀氣靈人,又以享譽千年的名茶之鄉(xiāng)展示了中華茶文化的高雅。游者登臨蒙頂觀景、品茶,徜佯在千年茶文化故道游址,所到之處感受到的是蒙頂山的清新祥和,爽心悅目。古人說:“蒙頂天下雅”,這個雅字也就成為蒙頂山歷史文化及自然風光最具精練的總結。

蒙頂山之雅,首先在于秀。前山倍感幽靜,后山秀氣靈人。蒙頂山是成都平原的植物寶庫,其中珍稀樹種有珙桐,千年銀杏,五星樹,八人會抱的紅豆樹,千年的野生古茶樹等。每逢春天一到,萬物復蘇,爭相吐蕊,花香回溢。曾有詩云“漏天難見蔚藍明,十日曾無一日晴。剛得曦陽末借照,陰云又已漫空生”。

蒙頂山前山絕飛泉,寺藏翠海,茶園片片,綠浪連連;后山則怪石嶙峋,藤縈繞,林蔭蔽日,曲徑通幽。探迷峰,覽勝景,聽泉鳴,聞鳥聲,虛步蒼字,幾疑置身世外。

春天山花爛漫,茶畦擁翠,滿山淑香;夏天云煙飄渺,蓊郁清景,秋天層林盡染,姹紫嫣紅;冬天火樹銀花,瑤峰絕壑。面對如此人間仙境詩人贊嘆道:“人夸峨眉天下秀,蒙頂堪比更添幽”。

蒙頂山之雅,還在于高。蒙頂山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成就了蒙頂山高雅獨特的蒙頂山茶文化。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發(fā)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早年西漢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蒙頂山腰藥農(nóng)吳理真就開始在蒙頂山載培訓化野生茶樹,在五峰之中手植七株,后人稱為“仙茶”。蒙頂仙茶不斷,由于品質特佳,制作精細,自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被引為皇帝祭天祀祖的專用品,一直沿襲至清末(1911)歷經(jīng)1146年從不間斷。

現(xiàn)在“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成為流傳甚廣的詩句。而登臨蒙頂山,品味蒙頂茶自然也就成為無數(shù)人的人生一大快事,就連深諳音樂和茶道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不例外。他在品嘗了蒙頂茶后,欣然留下了“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贊譽。從唐至宋,蒙頂山貢茶譽滿朝野?,F(xiàn)在作為皇家貢品的蒙頂茶的歷史,除了蒙頂山上保存完好的“皇茶園”等眾多歷史遺跡,更有眾多文章詩詞傳誦至今。當年黎陽王入川檢貢茶,在品飲了蒙頂山貢茶后留有“若叫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的贊譽。宋代詩文畫家文同的詩曰:“蜀土茶稱圣,蒙山味獨珍”,一個“稱圣”,一個“獨珍”,把蒙頂茶作最恰當?shù)脑u價茶以文傳,文隨茶播,博大精深,淵源流長的茶文化給蒙頂山風景名勝區(q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擴大了蒙頂山景區(qū)的深度,顯示了高雅的格調和意境。

蒙頂山環(huán)境獨特,歷史悠久、人文內涵豐富、文物古跡眾多,其主要景點就有茶壇、世界茶博館、天梯、天蓋寺、碑廊、陰陽石麒麟、古蒙泉、蓬萊閣、皇茶園、蒙茶仙姑、甘露石室、紅軍紀念館、禪惠之廬等知名景點。

世界第一大茶壺位于蒙頂山停車場旁,世界第一大茶壺,直徑10米,茶壺嘴長3米,茶壺柄13米,壺身加壺嘴直徑近16米,壺高9.8米,茶水從直徑4米的大茶碗里漫出,形成落差50米的茶瀑布。茶壺、茶碗、茶瀑布,茶樹環(huán)繞,依山傍水,氣勢恢弘。依然一幅天然的茶畫,讓來到此處的蒙頂山游客,形象地感受到與世界茶文化圣山以脈相承德博大精深的蒙頂山茶文化。據(jù)考證,該茶壺為目前世界上直徑最大的茶壺。

茶壇位于蒙頂山景區(qū)中軸線上,是由一座宏大的石刻三足寶鼎和九根盤龍雕刻石柱組成。三只鼎足分別刻有蒙頂山、青城山、峨嵋山,以此預示蜀中三大名山的鼎足地位。

世界茶文化博物館坐落在茶壇中軸線以下,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聯(lián)體仿古建筑群。整個博物館建筑具有較高的外觀美感和獨特的藝術內涵。博物館內匯集了茶葉發(fā)展史上各個重要歷史階段和重要地域的詳實資料,將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通過珍貴的歷史文物、藝術的形象加工、詳實的史料展示,為世人呈現(xiàn)出一個“千秋蒙頂,茶香天下”的博大歷史畫卷。

從禹王宮至天蓋寺正殿前有石梯1436階,落差240米,被稱為天梯。故自古有“上山高不極,云梯可到天”之說。相傳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眾登蒙頂祭天,曾歷經(jīng)此道。

天梯終點連接的是天蓋寺。天蓋寺因史載:蒙頂山雨偏多,俗稱漏天。故以“漏天之蓋”而得名。寺始建于漢代,宋淳熙年間重建,占地8000平方米,寺周12株銀杏參天蔽日,該銀杏據(jù)傳為西漢藥農(nóng)吳理真在蒙頂山親手所植始植14株。天蓋寺前始刻于大清雍正元年的“天下大蒙山碑記”出自于中國第一部地理志《尚書》,是蒙頂山茶文化的有力估證。天蓋寺主殿茶神殿中間為時代建筑古柱大殿。西漢藥農(nóng)吳理真在此結廬種植仙茶。故正殿塑吳理真全身坐像,右塑茶圣羽,左塑宋朝雅州知府雷簡夫。殿內陳列歷代茶具和有關文史標本。游人至此,休憩品茗,聽茶文化介紹,賞蒙頂千年活化石—“龍行十八式”茶技,吃茶膳天品名茶,共談中國茶文化發(fā)展的今昔,深有雅趣。

從天蓋寺后門沿上行走,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排并列有序的碑碣,碑碣上鐫刻著著名書法家王學仲、吳丈蜀、王澄、李半黎、和知名畫家吳一峰、秦學恭等人手跡,諸體皆備,風格獨特,所撰詩文格調高古,形成一個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典雅的茶詩書法長廊。

沿著石板鋪成的山道向山頂走,山道幽徑之中,一堂石屏映入眼簾,這就是明代天啟二年(公元1620xx年)選蒙頂山特殊石料精心雕刻而成的石麒麟,麒麟頭頂遼闊的云天,足踏翻騰的海水,無論春夏秋冬,晴雨皆同,浮雕上的云霧和海水終年濕潤,而麒麟?yún)s始終干燥,為蒙頂之一大奇觀。麒麟之后有一座三開門布局石牌坊,駐足細看右過有“一飄甘露”四字,字上方有雙獅戲球浮雕始終為干,左也有“龍聚霧蒙”字的上方有雙鳳互朝浮雕常年為濕,而中間門上方則有“西來法沫”四字,字的上方龍鳳浮雕也是常年為濕。

石牌坊之上就是古蒙泉。相傳為西漢吳理真種茶汲水之處,又稱“甘露井”傳說羌江河神之女從此井出入,故又名“龍井”,井側立有“古蒙泉”和“蒙泉”兩碑,均刻于清朝。井后石壁上斗大的“甘露”二字蒼勁有力。此井有蓋,形如盤龍。在過去年代,歷來為逢旱時,虔誠的人們祭祀天神求雨必到之處。

蓬萊閣屹立于靈泉峰上的蓬萊閣可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山間云海茫茫,仿佛置身蓬萊仙島,浮于云濤之中,路過此地的游人,仿佛感覺自己身上也沾了點仙氣。

皇茶園因是貢茶的核心區(qū)域,長期以來都是神秘的百姓禁地。從地形上看,因周圍五峰形似蓮花,皇茶園正落于蓮心,而成風水寶地?;什鑸@內植有七株仙茶,傳為西漢甘露大師吳理真植靈茗于此。園的正面大

門前有一刻有二十四座彌勒佛的精美砂巖香爐,為歷代采摘貢茶、燒香祭茶所用。園后有石虎巡山護茶圖像,體現(xiàn)了皇茶的尊嚴。

蒙茶仙姑雕像是后人根據(jù)蒙茶仙姑和吳理真的愛情故事創(chuàng)作而成。塑像坐落于蒙頂山的最高峰,塑像高5.3米,其雕刻手法和藝術特點體現(xiàn)了中國歷史發(fā)展最鼎盛的三個朝代女性特點:漢代的頭式、唐朝的服飾,現(xiàn)代人的線條和身段。有人對此層贊嘆到“千載美贊萬斷,一尊玉魄永存”。

蒙茶仙姑的雕像的對面是甘露石室。甘露石室又名蒙頂石殿。石門、石柱、石室、石梁,石室為雙檐斜山式全石結構建筑,建筑風格甚為獨特。相傳此屋為吳理真種茶休憩之所,也是神話傳說當年吳理真和蒙茶仙姑結廬處,歷經(jīng)歷史滄桑,此室仍然保存完好。

紅軍百丈關戰(zhàn)役紀念館座落于蒙頂之巔。是全面展示紅軍在川活動的重要展館。館內陳列著紅軍1935年間在百丈關展開重大戰(zhàn)役的史料。館旁有徐向前題詞的碑刻——“紅軍亭”。駐足這些實物和題記面前,四周林木蒼翠,遙想紅軍北上抗日歷經(jīng)之艱難險阻,緬懷革命先輩無私無畏的偉大精神,敬仰中總是使我們的人生價值受到深刻啟迪。

蒙頂山之雅還在于文物古跡,歷史遺產(chǎn)頗多。像甘露寺、永興寺都是其中的代表。永興寺地處蒙頂山西山麓,相傳三國時,天竺僧空定大師來華,見蜀之蒙頂山云霧繚繞,古木參天,有大乘氣象,結廬于此。在永興寺,山門右雕有九龍盤繞圖案。該寺大殿石樓3間兩閣12米,為全石結構建筑,該殿有一種現(xiàn)象令人嘆為觀止。逢佛教節(jié)日,善男信女紛涌而至,永興寺至今仍香火旺盛。

蒙頂山——茶文化圣山,這里沒有塵世的渲囂與張揚,只有文化的樸素與內斂,這是一座真正的別具文化內涵的大山,恬靜、幽雅、自然……讓人回味悠久。蒙頂山,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世外桃園。秀麗雅致的蒙頂山歡迎您,況覽茶圣山,感悟茶文化,登蒙頂,品蒙頂。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68014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