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桌布大班教案(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5 00:13:27
抽桌布大班教案(通用18篇)
時間:2023-11-05 00:13:27     小編:QJ墨客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的有序性。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家可以從這些教案范例中借鑒到一些好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一

1、知道用水壺接水,并隨意將水灑在地面上。

2、觀看水從水壺中流出來及地面上的水跡對這現象產生好奇。

3、體驗灑水和美化環(huán)境的快樂。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灑水車的特征。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將水灑在地面上,盡量不弄濕衣服。

難點:對水產生好奇,說出灑出的圖案。

小水壺若干好聽的背景音樂。

一、開始部分。

1、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見過灑水車嗎?是怎么樣子的?灑水車又是怎樣灑水的呢?今天我們也來做玩灑水車,清潔一下這里的地面吧?”

二、基本部分。

1、認識水壺。

教師出示水壺,請幼兒說一說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處?它是從哪里灑水的?

2、玩灑水車。

1、師生共同給小水壺起名字-----快樂的灑水車“我們再馬路上見到的灑水車都很大,但是今天我們用水壺,水壺那么小小,那么我們就稱它快樂地灑水車吧!用為幫到別人會很快樂的。

2教師示范,教師將水灑在地面上,形成圖案,如:彎彎曲曲的小路、圓圈等。并請幼兒說這些圖案像什么。

3、請幼兒手拿灑水壺在自來水籠頭下接水。(注意提醒幼兒接水時不將水龍頭開的太大,以免把衣服濺濕。)。

4、放音樂,讓幼兒在音樂聲中做小小灑水車進行灑水。(鼓勵幼兒大膽的灑出各種圖案,并引導幼兒說一說圖案的名稱。)把水壺中的水用完。

三、結束部分。

2、我們一起把小水車開回他們的家吧。

四、延伸。

小朋友在音樂聲中把小水車送回家,并和老師一起收拾場地。

幼兒對此活動很感興趣,活動時非常的認真并能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在接水時也非常的有持續(xù),就是在拿水壺的時候有點亂全部幼兒一涌而上,顯得有點亂,教師應分組進行拿水壺。在玩灑水車地過程中,幼兒只管自己灑水忘記了老師要求要說一說自己灑出的都是什么圖案,這點教師應在旁指導。不過此活動效果還是挺好的,幼兒對灑水車的游戲充滿了快樂。并且也能簡單的懂得,要愛護環(huán)境,體驗到美化環(huán)境的快樂。

小百科:灑水車又稱為噴灑車、多功能灑水車、園林綠化灑水車、水罐車、運水車。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二

2、有助于提高幼兒注意力;

3、強化上肢,頸部力量。

教學重點:刺激幼兒前庭平衡覺,提高幼兒注意力。

教學難點:能夠長時間堅持標準動作。

教學準備:鈴鼓、皮球、大龍球、獨腳椅、平衡臺、桶、*環(huán)。

(一)、準備活動。

1、聽音樂入場,去器械。

2、隨音樂做熱身運動。

蹲拍鈴鼓報數。

1、教師出示皮球: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新的游戲:爬地推球。

2、現在請小朋友們看老師動作。

3、教師示范:俯臥于墻前50厘米左右,雙腿并攏,雙手抱球于胸前,抬頭目視前方,雙手將球向墻推出,注意肘部離地,雙腳繃腳面。

4、現在請某某小朋友為大家示范,教師邊講解邊強調動作要領。

5、幼兒練習推球100下,教師逐個指導。

6、“小朋友們做得真棒,現在大龍球也要和小朋友們做游戲,請小朋友們取獨腳椅坐成一圈,小朋友們要坐穩(wěn),雙手放在膝蓋上?!苯處熑〈簖埱颉按簖埱蛞匆豢茨膫€小朋友坐得穩(wěn),大龍球撞到也不會倒!”

7、“下面小朋友們看看老師在做什么?”教師示范俯臥椅上,雙手支地,雙腿向后伸直,保持平衡,雙腳腳尖支地,請一個小朋友做示范,教師同時介紹五腳椅、四腳椅動作。

8、幼兒聽口令做五腳椅、四腳椅,教師逐個指導。

9、“現在老師可以變成三腳椅,你們想試一試嗎?”老師先做示范,然后幼兒做,教師指導。

10、“現在我們玩一個好玩的游戲,《接力傳球》”

聽音樂取*環(huán)*。

擊掌鼓勵。

大班健康領域《推小車》。

大班健康領域。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三

幼兒時期,豐富合理的營養(yǎng)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會促進幼兒的生長發(fā)育。但是,幼兒由于缺乏保健知識,挑食、偏食的現象較多。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幼兒的生活技能,我設計了《學訂食譜》這一活動。

1、讓幼兒初步了解人體需要各種各樣的食物。

2、引導幼兒根據葷素搭配,學訂一餐食譜。

3、培養(yǎng)幼兒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

知識準備:已認識常見食物的名稱及其主要營養(yǎng)。

材料準備:每日食物結構圖,一周午餐食譜圖,胖、瘦和健康娃娃圖片一張,操作材料每人一份,錄音機、磁帶。

1、幼兒在《健康歌》的音樂中進入教室。

星期天,媽媽不在家,小朋友來當家,想吃啥就吃啥,開心不開心?你們喜歡吃什么?

這么多好吃的!是不是喜歡吃的就多吃一點,不喜歡的就少吃一點呢?

2、了解每日需要的主要食物結構。

對,這里面的學問可大啦。讓我們問問書博士,好嗎?

引導幼兒講出:在三角形的食物結構中,最下面的是需要多一點,最上面的需要少一點。

小結:糧食蔬菜和水果,每天要吃不能少;雞肉魚是和豆奶,不多不少要正好;巧克力糖果和肥肉,每天少吃要記牢。

3、了解偏食、挑食的危害,教育幼兒葷菜、素菜樣樣食物都要吃。

出示圖片。丁冬丁冬,誰來了?(放錄音)。

三位小客人,他們長得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為什么一個胖、一個瘦、一個不胖也不瘦?(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啟發(fā)幼兒說出專吃葷菜,不吃素菜,容易發(fā)胖;只吃素菜,不吃葷菜長得瘦;不挑食,樣樣吃最好。)。

是不是這樣呢?我們請三位小客人來告訴大家(放錄音)。

“我是胖胖。我愛吃肉、愛吃雞,還有甜牛奶,就是不喜歡吃素菜,才這么胖?!?/p>

“我是玲玲。我不吃肉、不吃雞,只吃一點點菜,媽媽老說我挑食。”

“我是紅紅。我呀,不挑食,不偏食,葷菜素菜樣樣吃,身體健康人人愛。”

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誰呀?為什么?

4、認識食譜。

時間不早了,我們請小客人吃午飯吧。吃些什么呢?我們再來問書博士,好嗎?

出示一周午餐食譜。這是一份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午餐食譜,看一看,星期一吃的什么,星期二吃的什么。有葷菜,有素菜,還有米飯。再看看,星期三至星期五,每天都有葷菜和素菜。

小結:每天的午飯營養(yǎng)很豐富,有葷的、有素的,真好吃。我們請小客人吃些什么呢?幼兒討論。

5、根據葷素搭配的原則學訂午餐食譜。

教師交待操作要求:盒子里有許多食物卡片,你想請小客人吃什么,就在食譜上貼什么。

評價幼兒訂的食譜。

游戲:配菜。

食譜訂好了,我們就去配菜吧。配的菜要有葷的,有素的,還要注意節(jié)約、不浪費。(每位幼兒手拿一只小碟子,在音樂聲中,為小客人去配菜)。

現在,我們帶著小客人到廚房里去加工吧!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四

表情是表現人的臉部的一種藝術,孩子們從小就對成人的表情很敏感。而孩子們的臉就像三月里的天說變就變,這些基本的表情折射著截然不同的心情。孩子們在觀察自己、他人的不同表情變化時,更專注地了解與辨別這些基本的表情;嘗試通過表情來猜測背后的心情,以及所發(fā)生的事情,畫一畫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情,來感受與體驗不同的心情。

1.知道人的五官在不同的心情下會有不同的變化;

照片,教學ppt,各式表情小圖片,音樂,白紙及作畫工具。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小朋友,你們看看他們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教師出示表情照片)。

2.集中討論與交流:

師:小朋友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

3.小結:哭、笑、生氣等等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表情。

1.比較人在不同情緒時五官的變化,體會不同表情下的心情。

a笑臉。

師:(出示笑臉圖)請小朋友們一起仔細觀察一下,這些表情中眼睛、眉毛、嘴巴等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師:你覺得表情娃娃現在是怎樣的心情?他可能會想些什么?

師:請你來模仿一下這樣的表情。

b哭臉。

師:這是什么表情?(哭)哭時,人的`五官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分析哭時的表情與心情,并加以模仿。

c其它表情。

師:請你來猜一猜這些表情后的心情。

2.經驗交流,講述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種心情。

師:在這些表情中你最喜歡哪一張?你有過這種這樣的心情嗎?在什么時候?

師:在生活中,你還碰到過哪些事,有過怎樣的心情?

欣賞音樂,給音樂配上相應地心情臉譜。

師:你為什么用這樣的臉譜?

小結:不同的音樂訴說著不同的心情,我們可以用豐富的表情來表現聽音樂后的心情。

1.用簡單的臉譜畫出自己這兩天的心情,并與同伴交流,并畫一畫心情。

2.老師為你們準備了紙和筆,每人選一張紙和一支筆,畫一畫這兩天里你的心情。在音樂結束時請你收拾好筆,把你畫的心情臉譜貼在黑板上。并坐回來。

3.幼兒畫心情臉譜。

4.分享心情。

師: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的心情。選幾張有代表性的來分享心情。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心情。隨著我們慢慢長大,以后我們還會有更多的心情體驗。

看動物的表情,猜猜它們的心情。小結:小朋友們,表情是心情的連在一起的,不同的心情就會有不同的表情。讓我們學會從別人的表情中了解別人的心情與感受,相互體諒,更好地相處。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五

1、看圖觀察獅大王和動物醫(yī)生,感知人物的面部表情喝神態(tài)動作。

2、借助提問的講述思路,嘗試清楚地講述獅大王拔牙的經歷,并嘗試續(xù)編故事。

3、樂意幫助獅大王想辦法拔掉壞牙齒,體驗生病的獅大王以及威嚴的森林之王。

實物投影儀、幼兒用書。

一、出示毛絨獅子玩具,引出主題。

這是什么?獅子獅什么樣子?

二、看圖講述畫面內容。

三、教師引導幼兒閱讀《獅大王拔牙》。

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感知講述的線索。

誰看見獅大王,他們獅怎么做的?后來誰愿意幫獅大王拔牙?獅大王的牙獅怎么拔出來的?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獅大王拔牙的經過。

教師完善幼兒的講述,并完整地講述故事畫面《獅大王拔牙》。

四、出示放大的《幼兒用書》畫面,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的講述。

五、啟發(fā)幼兒仿編故事。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貓醫(yī)生、狗醫(yī)生不愿意幫助獅大王拔牙?

教師鼓勵幼兒續(xù)編故事結尾。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六

雙簧這種藝術形式短小精悍,藝術性高,趣味性強,從清末流傳至今一百余年,仍活躍在文藝舞臺上。雙簧表演一般有兩個演員,一人用形體表演,一人用聲音說唱,合二為一,以假作真。雙簧表演者和觀眾老少皆宜。讓雙簧表演走進幼兒園,走進孩子們中間,通過孩子間兩兩合作表演,在輕松幽默的氛圍中表演者和其他孩子都能獲得愉悅和快樂,同時發(fā)展孩子們的合作能力與表演能力,這正是設計本次活動的初衷。

1.了解雙簧表演中人物之間的分工與配合,感受雙簧表演詼諧有趣的特點。

2.嘗試兩兩合作進行簡單的表演,能從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保持與同伴的協(xié)調一致。

3.能積極參加表演活動,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1.事先聯(lián)系園內兩位老師作雙簧表演。

2.用于區(qū)分角色的胸牌和圖片。

在《找朋友》的游戲中幼兒隨音樂尋找朋友,音樂停幼兒兩兩拉手在座位上坐下。

教師:今天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音樂停兩個好朋友必須手拉手站好。

請你們回到座位上,兩個好朋友坐在一起。

(評:雙簧是兩兩結對表演的,通過游戲的組織讓幼兒自由結伴組成表演組合,充分體現了尊重幼兒的教學理念。游戲還在活動已開始就帶給幼兒在輕松愉快地心情。)。

1.觀看兩位老師的雙簧表演。

教師:剛才的表演有幾人參加?兩人的位置是怎樣的?坐在前面的表演了什么,后面的呢?

2.分析提煉。

(2)結合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雙簧表演者的分工。

3.師幼小結。

這段表演有兩人參加,前面的一人表演動作,藏在后面的一個人說話,兩人一起合作表演,看上去就好象前面的演員在自演自說一樣,這樣的表演叫雙簧。

(評:雙簧表演的難點在于兩位幼兒必須明確自己的表演任務,做到既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直觀地觀看表演,說說表演者的分工再以畫有前后兩位表演者的表演任務的小圖片幫助幼兒深入理解,在一步步的“引”和幼兒的自主觀察發(fā)現之下難點得以解決。)。

1.戴上標記,區(qū)分角色,練習一人坐一人藏。

教師:剛才我們觀看了雙簧表演,現在我們也來試著演一演雙簧,你們想嗎?

商量一下,兩個人誰坐誰藏。坐在前面的小朋友請你戴上畫有動作表演和只動口型不出聲音的標記,藏在后面的小朋友請你戴上畫有不表演動作、出聲講話的標記。

2.采納幼兒想出的表演用語,集體練習,體現語言的趣味性與夸張性。

教師:雙簧表演要用上語言,請你想一想,可以說一句什么話?

誰說的話更為有趣一些?我們就用這句話作為表演用語。

怎樣說才能聽起來更有趣,顯得很滑稽?誰來試一試?我們一起跟著他學一學。

3.學習一人說,一人對口型。

教師:兩個演員在說這句話時有一位要說出聲音來,是誰?另一位光動嘴巴不發(fā)出聲音,是誰?先請后面的表演者站起來說這句話,要注意語氣的趣味性。

請前面的表演者學說這句話,但不能發(fā)出聲音。

剛才我們分角色進行了練習,現在兩個人要對上口型了,在說話時誰跟著誰說?

加上動作表演起來會更生動,試試吧。

4.嘗試完整合作表演。

5.請幼兒自愿在眾人面前表演,其他幼兒評價。

教師:誰想上來表演的?你覺得他們的表演怎么樣?

6.交換角色表演。

(評:上一環(huán)節(jié)探索重點是表演技巧,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突出幼兒的表演。表演時配合的要求很高,如果一下子就讓幼兒自主表演,表演的成功就會大打折扣。我從表演位置入手,讓幼兒配合練習,再從對口型,動作表演等環(huán)節(jié)跟進,讓幼兒初次嘗到了成功地喜悅和表演的樂趣。活動中注意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每一步拋出問題后不揭示答案和方法,而是讓幼兒先嘗試,再集體歸納提煉。強調表演的主體是幼兒,教師是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1.提出新的要求。

2.幼兒兩人一組商量,交流,練習。

3.在集體面前自愿表演,師幼共同評價。

4.進行簡單的化妝,加上道具,小組合作表演。教師與其他幼兒做觀眾,評選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表演獎、最佳幽默獎、最佳默契獎,頒發(fā)獎牌。

教師:現在請你們上來表演,根據小演員的表現我們要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表演獎、最佳幽默獎、最佳默契獎。每組的演員都要認真表演,爭取拿到獎牌。

表演前先和大家介紹一下自己。

(評:技巧問題解決了,幼兒又有了初步的表演經驗,所以接下來我大膽地提供機會鼓勵幼兒自主表演。表演詞、表演的動作語氣都讓幼兒自己去思考、商量。在此過程中我加強了對幼兒的觀察,了解每一對組合的表演。寬松的氛圍給了幼兒極大的自由度,表演形式又讓幼兒興趣高漲,樂在其中。在表演,評獎中表演者和觀眾都獲得了快樂。)。

1.引導幼兒了解雙簧的種類,介紹我國著名的雙簧表演藝術家。

2.在游戲區(qū)中繼續(xù)進行雙簧表演。

雙簧是我國著名的表演藝術形式,以其詼諧有趣的風格吸引著觀眾。選擇這一藝術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考慮:符合“幽默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運用研究”課題;表演風格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寓教于趣;活動可以發(fā)展幼兒的合作能力、表演能力。

(2)通過小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角色間的分工;

(3)充分讓幼兒討論、嘗試表演,使雙簧表演漸入佳境。

由于對角色的分工分析得比較透徹,所以幼兒在自我表演中很順利地進入了狀況。表演中我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方法,先讓幼兒集體編一段表演用語,共想動作再分工表演;然后一組幼兒自己設計表演用語,想象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幼兒的表演很精彩,各不雷同,合作默契,博得了聽課教師的陣陣掌聲。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七

本活動體現出以下特點:

著屬于自己的流行歌曲《兩個好朋友》。活動關注幼兒快樂情感體驗,以美好的親情,溫暖的友情為主線,動聽的旋律配上幼兒自己編的歌詞,幼兒特別樂于接受、吸收。

通過肢體語言分角色合作模擬表演烏龜媽媽和烏龜寶寶相親相愛的`情景游戲,讓幼兒體驗母愛,懂得用擁抱、親吻等充滿情感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愛。巧妙運用母愛到友愛這一情感角色、情感內容的轉換遷移引發(fā)幼兒情感共鳴,并用歌聲表達自己愛的情感,變成人的流行歌曲為屬于幼兒自己的流行歌曲。

教師沒有運用傳統(tǒng)的示范講解法,而是把自主、大膽表現的主動權交給幼兒。利用《兩只蝴蝶》朗朗上口,易學的旋律,讓幼兒結合圖文、繪畫及其節(jié)奏的暗示,自主學習改編歌詞,不斷支持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填唱自己的歌詞,在寬松、自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下,幼兒越編越自信,越編內容越多,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提供了大膽創(chuàng)造并體驗成功與快樂的機會。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八

我班幼兒挑食的問題比較嚴重,每天午餐時,遇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就很高興,遇到不喜歡吃的食物就愁眉苦臉。因此,我試圖通過學習活動讓幼兒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另外,剛升入大班的幼兒,遇到問題還是喜歡找教師幫忙,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綜合以上兩點,我設計了“十元午餐”的數學活動。

《一元午餐》原來是一本繪本,其中包含很多數學元素,反映了一個小學生的生活。因此我決定適當改編故事,開展一次數活動。我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調整:第一,結合上海的實際情況(一元錢可選購的東西太少),把故事改為《十元午餐》,將餐廳價目表上的價格全部換成以元為單位的。第二,原來菜單上只有奶酪、比薩餅、冰激凌等食品,考慮到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我將菜單調整為有各種葷菜、素菜和水果等(鼓勵幼兒科學合理地選擇有營養(yǎng)的食物,做到葷素搭配,引導幼兒不挑食、不偏食)。第三,改編故事,使之更加精煉(改編后故事圍繞吉米口袋里的十元錢展開,吉米通過觀察菜譜,精心計算,合理運用十元錢),故事中包含了認識錢幣和計算等內容。

1、引導幼兒在游戲情境中,為吉米安排一份合理的午餐。

2、鼓勵幼兒能與同伴合作記錄并交流分享。

圖片1、2(具體見教案),統(tǒng)計表,錢幣(1元、5元、10元),幼兒菜譜,黑板。

一、情景導入。

1、出示圖1。

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吉米,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觀察圖片)。

小結:午餐時間到了,吉米肚子餓了,今天爸爸媽媽不在家,吉米需要自己去餐廳買午餐。

2、出示圖2。

(1)看一看,吉米一共有多少錢?(1o元)。

(2)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又快又準確地數出這里一共有多少錢?(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小結:把相同面值的錢幣放在一起,就能很快地數出一共有多少錢了。

二、取錢。

(1)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不同面值的錢幣,請你們用自己的辦法取出10元錢。

(2)你們是怎么取錢的?(各取了幾張什么面值的)把取錢的方法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中。(教師統(tǒng)計)。

小結:可以拿各種面值的錢幣,(合起來是10元)這樣買東西會很方便,不用一直找零。

三、設計菜單。

1、兩兩合作設計菜單。

(1)吉米拿著錢來到了餐廳,他該買些什么呢?

(2)(幼兒觀察菜譜)兩兩合作為吉米設計一份10元以內的菜單。(將幼兒設計的菜單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分享)。

小結:挑選食物時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口味,還要想想食物是否有營養(yǎng),不能偏食、挑食,當然還要算好價錢,不能超支。

2、小組合作設計菜單。

(1)(幼兒觀察菜譜)四人合作為吉米設計一份10元以內的菜單,要既營養(yǎng)又實惠。

(2)互相交流設計的菜單,分享經驗。

通過這次活動,我得到了以下幾點啟示:

一、實踐生活化的情境教學,遷移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際進行?!苯虒W過程中,我們以模擬的方式再現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讓幼兒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使得幼兒學習起來更感輕松、自然和真實。由于活動內容來自生活,活動情節(jié)豐富有趣,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滿足了幼兒自我探索的愿望,體現了個性化的魅力,實現了幼兒快樂學習的理想。

“數學來自生活,最終必回歸生活?!边@句話充分強調了數學教育的最終歸宿——用幼兒能理解的數學觀點和方法去發(fā)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幼兒積累了一定的數學經驗以后,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了必然。活動中可激發(fā)幼兒學習的內在動機,引導他們用相關的經驗來理解和解決問題。

“十元午餐”的設計來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平時幼兒都有和爸爸媽媽一起買東西、算價錢的生活經驗,只是會不會算、怎么算、有沒有方法的問題。這種建構于幼兒經驗之上的活動,更貼近幼兒,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顒又杏變阂彩冀K能夠圍繞著內容思考,從而達到預設的目標。但僅僅來源于生活是不夠的,活動最終的目標應該高于生活?!笆绮汀钡淖詈蟓h(huán)節(jié)僅僅解決吉米的午餐問題是不夠的,可以將解決問題的方法遷移到生活中,可以增加一個延伸環(huán)節(jié),對學到的內容做個小結,讓幼兒知道以后如果有一個人點快餐的機會,也可以嘗試運用學到的方法。

二、注意教的藝術,讓幼兒在主動建構中學習。

在學習過程中幼兒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的出現也正是幼兒認知沖突的關鍵時刻,教師要抓住這個時機,使幼兒能發(fā)現問題并產生解決問題的內在愿望,明確幼兒學習新經驗的需求和動機,同時對幼兒進行適當的點撥和引導。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合理運用間接引導,啟發(fā)幼兒學習,引發(fā)幼兒思考。

活動中幼兒設計菜單后的交流分享環(huán)節(jié),他們一時不能馬上發(fā)現菜單中的問題,這時,教師不應急著給予幼兒提示,可提供幼兒充分觀察、思考、討論的時間,引發(fā)幼兒思考和發(fā)現其中的問題。當幼兒發(fā)現問題,說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可在此基礎上概括小結,這樣才是啟發(fā)幼兒學習,引發(fā)幼兒思考的最佳方式。

活動中幼兒的回答往往是教師預設外的答案,回避問題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教師可以思考哪些問題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追問的,從而將問題挖深、挖透。例如“十元午餐”中取錢的環(huán)節(jié),有幼兒提到取2元的,雖然教師事先準備的面值中沒有2元的,但教師可以進行追問,如果有2元的,我們可以怎么取?還有哪些好辦法?這樣既圍繞目標,也發(fā)散了問題,還豐富了幼兒的經驗。因此,教師教育的藝術,對活動中幼兒能否主動學習、樂于思考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九

1、鍛煉縱跳的技能,提高協(xié)調能力和平衡能力。

2、感受秋天豐收的快樂,體驗合作的喜悅。

3、從小養(yǎng)成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水果的多樣性。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1、懸掛水果、平衡木、拱形門、籃子、小棒各四個。

2、紅旗三面,綠旗若干面?;顒右魳匪亩?,錄音機。

一、開始部分。

1、活動以去果園幫農民伯伯摘果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2、活動中幼兒排成兩排開著汽車繞成一個比圓圈,一路以鉆山洞、爬坡、左右拐彎變換一些動作。

3、幼兒圍成雙圓后,以下車了活動活動,進行一些基本動作練習,伸伸腰、甩甩胳膊、踢踢腿。

二、練習縱跳的技能。

1、呀,看那邊有好多果子,可是果子長得真高,能摘到果子嗎?怎樣才能摘到果子?

2、幼兒討論,并請個別幼兒示范動作。

3、練習縱跳,教師個別指導。

4、如何讓自己跳得高?

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教師講解縱跳的基本要領:起跳時稍屈膝,然后用力蹬地,落地時要輕輕地,腿稍屈點,可以使腿不受傷寒。

5、幼兒再次練習,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三、競賽游戲“摘水果”

1、我們練好了摘果子的本領,現在我們來比賽摘果子。(將幼兒分成四排,帶至場地)。

2、游戲玩法:每組幼兒按順序每個人摘一個水果,爬過山坡,通過小橋,鉆過山洞,送到籃子里,然后跑回來拍第二位小朋友的手,第二位小朋友繼續(xù)進行,玩二至三次。

四、游戲“運水果”

水果摘好了,我們再幫農民伯伯把水果運到他們放水果的倉庫好嗎?

1、擴大活動場地,設置鉆山洞、過小橋等障礙,用一根小棒抬著籃子,進行運水果,讓幼兒體驗到合作運輸的快樂。

2、按照路線兩兩合作,齊心協(xié)力運送水果到目的地。

五、結束活動: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師幼共跳豐收舞。

六、滿載而歸。

帶著勞動果實回教室。

幼兒在運動過程中,身體的活動能力是在不斷變化的,并且呈現出一定的規(guī)律性。起初,身體活動能力較低,然后逐漸上升,達到最高水平,并保持一定的時間,待疲勞出現,活動能力逐漸下降,形成上升——穩(wěn)定——下降的規(guī)律。遵循身體在活動中變化的規(guī)律,應當注意運動量的循序漸進。

活動中盡量考慮到了生活化、游戲化和情境化,注重活動的整合,孩子們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盡情地玩,天性得以自然流露。大膽嘗試不同的運水果方法。通過自身的主動參與、反復實踐和探索,體驗運水果的樂趣,積累運水果的經驗。活動中體現了勝不驕敗不餒的樂觀精神。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而且能夠促進消化。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十

1.在游戲的情景中,激發(fā)幼兒說話的興趣。

2.通過活動懂得不亂扔垃圾。

3.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一)導入部分:

1. 寶寶:你想到那里去玩?媽媽帶你去(幼兒自由講)

2. 律動:跟著媽媽走走(邊開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么?可講教室環(huán)境)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猜猜,今天會有什么小動物到公園里玩?幼兒自由講各種動物

2. 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香蕉,隨手一扔,下場)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摔交

提問:a 小兔怎么了?

b 怎么會摔交的? (快幫小兔揉揉)幼兒自由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c 是誰扔的香蕉皮?

d 那,香蕉皮應該扔那?

快把小猴叫出來對他說(小猴,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幼兒學說。

木偶表演 現在小猴怎樣了?(不亂扔垃圾了)

3. 分糖 幼兒每人一顆 觀察是否有幼兒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

音游《汽車開來了》。

孩子們不能夠時時刻刻的想到環(huán)境保護,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東西擺在他面前,多數的孩子就會把果皮紙屑丟在一旁,針對此問題,我們又開展了此次活動,活動后,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動地去扔垃圾了,應該說效果還是不錯。

其實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他懶惰不去扔,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而是環(huán)保的概念在他們的小小心靈中還沒有定位、沒有記住,孩子們的亂丟垃圾現象多數是無意識的,老師就是在孩子這個模糊的意識下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現在,班里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一直追著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一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十一

生病,每個孩子都經歷過,生病也是孩子們所害怕的事,他們害怕吃藥、打針,害怕一個人在家,孩子們對此有切身的感受。生病時的所感所想是孩子們所熟悉的,但同時又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為了使他們樹立一種正確對待病痛的健康心理,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1.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合理地進行想像和講述。

2.知道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幫助。

3.樹立一種正確對待病痛的健康心理。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信,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2.材料準備:圖夾文寫的信。

1、談話導入,鼓勵幼兒幫助小兔想辦法。

幼:可以請小鳥來幫忙,讓小鳥去通知小貓。

幼:可以打電話給小貓。

幼:還可以寫信給小貓……

(評析:語意在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為小兔想出多種好辦法。)

2、理解信的基本內容。

幼:小貓,我生病了,你能來陪陪我嗎?

幼:小貓,我身體不舒服,我一個人在家好孤獨,你來看我好嗎?

(評析:此過渡性提問為引出信的內容而設。)

教師出示信,引導幼兒觀察。(見圖一)師:小兔信中畫的三張畫,分別是什么意思呢?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意在鼓勵幼兒相互討論,將看懂的圖用語言表達出來。)

師:你看懂了哪張畫?畫上說了一件什么事?

幫助幼兒重點理解第二、第三幅畫。

第二幅畫:小兔為什么哭?

第三幅畫:小兔心里會想些什么?

(評析:讓幼兒分別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想像并講述小兔為什么哭及小兔心里會想些什么,鼓勵幼兒從多個角度進行講述。)

3、讀信。

師:我們看懂了這三張畫,接下來我們開始讀讀這封信。讀信的時候要注意用"我"的口氣來讀,要將信的開頭和結尾部分也念出來,說清楚小兔為什么哭及他心里想些什么,要讓別人一聽就懂。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幼兒復習鞏固信的基本格式,從而能完整地讀信。)

幼兒再次討論該如何讀這封信。請若干幼兒讀信。

(評析:在幼兒討論過程中,教師注意傾聽幼兒討論的內容,以便請不同的幼兒讀內容不同的信。)

4、討論并講述。

師:小貓收到信后會怎么樣?

幼1:小貓收到信后會趕緊到小兔家看小兔。

幼2:小貓會帶些小兔愛吃的東西去看它。

師:小貓收到信后,把小兔生病的`消息告訴了小兔所有的朋友??矗心敲炊嗟暮门笥讯紒砹恕?/p>

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好朋友為小兔做了什么事,它們?yōu)槭裁匆@樣做?

(評析:意在鼓勵幼兒完整地講述。)

5、移情講述。

小結:我們小朋友應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美好。

(評析:引導幼兒從自身生活經驗出發(fā)進行講述。)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知道捉迷藏游戲中可能會發(fā)生的危險。

2、了解如何避免捉迷藏帶來的傷害,學習保護自己。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難點分析:

重點:知道捉迷藏游戲中可能會發(fā)生的危險。

難點:學習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幼兒安全用書。

活動過程:

1、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1)出示圖片:

小朋友,你們喜歡捉迷藏嗎?你會躲在哪里呢?來找找濤濤和文文躲在哪里?

(2)猜一猜:

躲在窗簾后面,可能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躲在陽臺的柜子上,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意外?

躲在冰箱里對嗎?為什么?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躲在床下面,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2、欣賞故事《花桌布》。

(1)這天小動物們又開始玩捉迷藏的游戲了,這次會不會發(fā)生什么危險地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了是怎么說的。

邊出示圖片邊講述故事。

(2)提問:在哪里玩捉迷藏?

躲在哪里?

a、差點沒找到b、原來b躲在哪里了?

后來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游戲:小衛(wèi)士闖關。

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那老師要考考你們,和你們玩一個“小衛(wèi)士闖關”的游戲,老師說出一種情況,請小朋友判斷對或錯,并進行搶答,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確。

(1)捉迷藏時,可以躲在冰箱里。對或錯。

(2)在馬路上捉迷藏。對或錯。

(3)在建筑工地附近捉迷藏。對或錯。

(4)捉迷藏時,躲在停放的汽車下面。對或錯。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jié)課,我以為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并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十三

設計意圖:。

幼兒的健康成長需要親情也需要與人交往的友情。朝夕相處三年,即將畢業(yè)的大班幼兒在幼兒園里有許多好朋友,他們一起學習、游戲、生活,體驗著與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經過欣賞活動,幼兒對歌詞與旋律已很熟悉。為此,我將親情版的《兩只烏龜》中改編為友情版的《兩個好朋友》。通過創(chuàng)編活動讓幼兒尋找生活中點滴的情景作為創(chuàng)作的源泉,體驗藝術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編部分歌詞,并大膽演唱。

2、喜歡創(chuàng)編歌詞活動,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

3、感受表現溫暖的友情。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四幅;若干呼啦圈(做烏龜的烏龜殼);勾線筆、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2、師:我們一起來玩兩只烏龜的游戲。

(評:幼兒在熟悉的音樂旋律及教師生動豐富的肢體動作帶動下,再次感受音樂,并能隨著音樂再現不同母愛的表達方式或抱一抱,或親一親……積極地予以情感回應。)。

(評:設問式的情感交流,目的明確,引發(fā)幼兒情感共鳴,親情遷移到友情,過渡自然。)。

4、師:一首歌的旋律換上新詞就是一首新歌,今天我們把《兩只烏龜》改編成新歌《兩個好朋友》,把你和好朋友一起做的開心的事情編唱到新歌里。

1、幼兒根據旋律畫出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詞。

教師巡視并指導:了解幼兒繪畫內容;幫助幼兒按節(jié)奏(xxxx|x—)規(guī)范、整理歌詞。

(評:由于口頭創(chuàng)編容易忘記歌詞,所以嘗試用畫歌詞的方式記錄創(chuàng)編的部分歌詞。在音樂旋律伴奏的引領下,每位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與好朋友之間相處的生活情景,思維活躍,創(chuàng)編出不同的歌詞:我們一起來把舞兒跳、我們一起去看故事書、我們一起分享水果吃、我們一起去爬九峰山……幼兒邊唱邊畫,獲得創(chuàng)編歌詞的好方法。)。

1、看圖完整演唱幼兒創(chuàng)編的歌詞。

2、師幼共同表演歌曲內容。

附:創(chuàng)編歌曲:兩個好朋友。

親愛的,,(好朋友),我們一起xxxx|x—||。

親愛的,(好朋友),我們一起xxxx|x—||。

親愛的,,(好朋友),,我們一起xxxx|x—||。

親愛的,(好朋友),,我們一起xxxx|x—||。

我和你慢慢慢慢地追隨,來到了幼兒園做游戲。

大家一起玩,小手拉小手,我們一起游戲真快樂。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十四

3、一下、加一。

5、二下、加一。

7、全下針。

9、一下、一針放九針。

10、全下針連續(xù)3-5次(圈)。

11、十一下加一。

13、十一下、加一、一下、加一。

15、十一下、加一、三下、加一。

17、四下、三并一、四下、加一、五下、加一。

19、三下、三并一、三下、加一、七下、加一。

21、二下、三并一、二下、加一、一下、加一、七下、加一、一下、加一。

23、一下、三并一(一下、加一)4二并一、三下、二并。

一、加一。

(一下、加一)3。

25、加一、三并一(加一、一下)5(加一、二并一)2一下、(二并。

一、加一)2一下(加一、一下)4。(此行結束,一針放九針的三角收完)。

27、加一、三下、加。

一、(二并。

一、加一)6三并。

一、(加一、二并一)5。

29、加一、五下(加一、二并一)6一下、二并一(加一、二并一)5。

31、七下、加。

一、(二并。

一、加一)5三并。

一、(加一、二并一)5加一。

33、二并一、三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5一下。

(二并。

一、加一)5一下、加一。

35、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二并。

一、加一)4三并。

一、(加一、二并一)4加一、三下、加一。

37、三并。

一、加一、五下(加一、二并一)4一下(二并。

一、加一)4五下、加一。

(此行結束,一針放九針上方的小菱形塊收完,中間花辨開始)。

39、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五上(加一、二并一)3加一。

三并一(加一、二并一)3;加一、五下、二并一。

41、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五下、(加一、二并一)3一下。

(二并。

一、加一)3五下、二并一。

43、加一、一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

五下(加一、二并一)2加一、三并一(加一、二并一)2。

加一、五下、二并一。

一、加一)2五下、二并一。

47、加一、一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

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五下、加一、二并。

一、加一。

三并。

一、加一、二并。

一、加一、五下、二并一。

49、加一、三下、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一。

加一、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五下、加一。

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五下、二并一。

51、加一、一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2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五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五下、二并一。

53、加一、三下、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2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十一下、二并一。

55、加一、一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3一下、加一、二并一、九下、二并一。

57、加一、三下、加。

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一加一)3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七下、二并一。

59、加一、一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

加一)4一下、加一、二并一、五下、二并一。

61、加一、三下、加。

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一加一)4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三下、二并一。

63、加一、一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

加一)5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一。

65、三下、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2七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2三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此行為第三層花辨的起始行。

67、(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2三并。

一、加一、九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3。

一、加一、一下、加一)。

2、二并一、一下、二并一。

71、(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2加一、十五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2三并一。

73、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十九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2。

75、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二十一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2。

77、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二十五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一。

79、加一、三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二十七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

81、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三十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

83、三并。

一、加一、三十三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

85、加一、三十七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一。87、加一、三十九下、加一、三并一。89、下針。

91、二十下、加一、一下、加一、二十一下。

93、十八下、二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十九下。95、十七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十八下。

97、十六下、二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十七下。

99、十五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十六下。101、十四下、二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十五下。

103、十三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三并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2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十四下。

105、十二下、二并。

一、加一、三下、加。

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2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十三下。

107、十一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三并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3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十二下。

109、十下、二并。

一、加一、三下、加。

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3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十一下。

111、九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

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4三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十下。113、八下、二并。

一、加一、三下、加。

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4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九下。

115、七下、二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5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七下。

119、五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三并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

6、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六下。

121、四下、二并。

一、加一、三下、加。

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6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五下。

123、三下、二并。

一、加一、三下、加。

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7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三下。

127、一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8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二下。129、二并。

一、加一、三下、加。

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8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二并一、一下。

131、加一、一下、加。

一、(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9三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三并一。

133、三下、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9一下、加一、三下、加一、一下、加一。135、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

137、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一。139、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

141、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143、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

145、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一。147、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

149、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151、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

153、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一。155、加一、三下、加一、三并一。

157、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一、一下、加一。159、三并。

一、加一、三下、加一。

161、加一、一下、加一、二并一、一下、二并一。163、二并。

一、加一(隨意)。165、十六下、加一。167、加二、十七下。

169、(加二、二并一)2十三下、二并一。

171、加二、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二、二并一、十一下、二并一。

173、加二、二并。

一、加二、三并。

一、(加二、二并一)2九下、二并一。

175、加二、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二、一下、加二、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二、二并一、七下、二并一。177、加二、二并。

一、加二、三并。

一、加二、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二、三并。

一、加二、二并。

一、加二、二并一、五下、二并一。

179、加二、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二、三并一、三下、三并。

一、加二、二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二、二并一、三下、二并一。

181、加二、二并。

一、加二、三并。

一、加二、二并一、五下、二并。

一、加二、三并一(加二、二并一)2一下、二并一。183、加二、二并一、一下、三并。

一、加二、二并一、三下、一針放十七針、三下、二并。

一、加二、三并一、一下、二并。

一、加二、三并一。

185、二并。

一、加二、三并。

一、加二、二并一、二十五下、二并。

一、加二、三并。

一、加二、二并一、一下。

187二并。

一、(加二、二并一)2二十七下、二并。

一、(加二、二并一)2一下。

189--193下針。(1258針)。

編織說明:1982年夏天,高中畢業(yè)開始學編織,這是我的第一件比較大的成品,線是鄰居阿姨給的棉織廠的棉線,合的是3股,近30年了,我還依然保留它。

教朋友織臺布。

本文引用自兵兵《[轉]教朋友織臺布》。

全平。2.。

全平。3.。

一正,加一。4.。

全平。5.。

二平,加一。6.。

全平。7.。

全平。8.。

全平。

9.一平,放九,一平。重復九次。(放針是從一針中織出九針)。

10.全平織五圈。11.。

十一平,加一。12.。

全平。

13.十一平,加一,一平,加一。14.。

全平。

15.十一平,加一,三平,加一。

16.全平。

17.四平,三并一,四平,加一,五平,加一。全平。

18.全平。

19.三平,三并一,三平,加一,七平,加一。20.。

全平。

21.二平,三并一,二平,加一,一平,加一,七平,加一,一平,加一。22.。

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

43.加一,一平,加一,三并一,加一,一平,加一,右二并一,五平,(加一,右二并一,重復二次),加一,三并一,(加一,左二并一,重復二次),加一,五平,左二并一。

44.全平。

全平。

全平。

49.加一,三平,加一,一平,加一,右二并一,一平,左二并一,加一,一平,加一,三平,加一,右二并一,五平,加一,右二并一,一平,左二并一,加一,五平,左二并一。

50.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59.。

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

全平。

69.。

(加一,一平,加一,右二并一,一平,左二并一,加一,十一平,加一,(右二并一,一平,左二并一,加一,一平,加一,重復二次),右二并一,一平,左二并一。

70.。

全平。

71.。

全平。

73.。

全平。

75.。

全平。

77.。

全平。

79.。

全平。81.。

全平。

83.。

三并一,加一,三十三平,加一,三并一,加一,三平,加一。84.。

全平。

85.。

加一,三十七平,加一,右二并一,一平,左二并一。186.。

全平。86.全平。

87.。

加一,三十九平,加一,三并一。88.。

全平。89.。

全平。90.。

全平。

91.。

二十平,加一,一平,加一,二十一平。92.。

全平。

93.。

十八平,左二平一,加一,三平,加一,右二并,一十九平。94.。

全平。

95.。

全平。

97.。

全平。

99.。

全平。

101.。

全平。

103.。

全平。

105.。

全平。

107.。

全平。109.。

全平。

111.。

九平,右二并一,加一,一平,加一,(三并一,加一,三平,加一,重復四次),三并一,加一,一平,加一,右二并一,十平。161.全平。

162.按已織成的花繼續(xù)織,可以無限延長。163.左二并一,加一??椀阶詈?。164.全平三圈??梢該Q深色線。

165.十七平,加一。按周圍的長度,能織多少個花把它排好。166.全平。

167.左二并一,十五平,右二并一,加一,一平,加一。168.全平。

169.左二并一,十三平,右二并一,加一,三平,加一。170.全平。

171.左二并一,十一平,右二并一,加一,一平,加一,三并一,加一,一平,加一。172.全平。

173.左二并一,九平,右二并一,加一,三平,加一,一平,加一,三平,加一。174.全平。

175.左二并一,七平,右二并一,加一,一平,加一,三并一,加一,三平,加一,三并一,加一,一平,加一。176.全平。

177.左二并一,五平,右二并一,加一,三平,加一,七平,加一,三平,加一。178.全平。

179.左二并一,三平,右二并一,加一,一平,加一,三并一,九平,加一,三并一,加一,一平,加一。180全平。

181.左二并一,一平,右二并一,加一,三平,加一,十一平,加一,三平,加一。182.全平。

183.三并一,加一,一平,加一,三并一,十三平,加一,三并一,加一,一平,加一。184.全平。

185.加一,一平,加一,三平,加一,七平,放針,七平,加一,三平,加一,一平,加一。186.全平。

187.加一,三平,加一,三并一,加一,平。188.全平。189.加一,三并一,加一,平。190.全平。

191.加一,一平,加一,平。

192.全平。結束。鎖邊。最好鎖花邊。

注解:三并一是中間針在上,兩邊的針在下,三針并一針.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十五

活動目標:

1.知道捉迷藏游戲中可能會發(fā)生的危險。

2.了解如何避免捉迷藏帶來的傷害,學習保護自己。

重難點分析:

重點:知道捉迷藏游戲中可能會發(fā)生的危險難點:學習保護自己活動準備:幼兒安全用書活動過程:

1、會發(fā)生什么危險(1)出示圖片:

小朋友,你們喜歡捉迷藏嗎?你會躲在哪里呢?來找找濤濤和文文躲在哪里?

(2)猜一猜:

躲在窗簾后面,可能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躲在陽臺的柜子上,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意外?

躲在冰箱里對嗎?為什么?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躲在床下面,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2、欣賞故事《花桌布》。

(1)這天小動物們又開始玩捉迷藏的游戲了,這次會不會發(fā)生什么危險地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了是怎么說的。

邊出示圖片邊講述故事。

(2)提問:在哪里玩捉迷藏?

躲在哪里?

a差點沒找到b,原來b躲在哪里了?

后來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游戲:小衛(wèi)士闖關。

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那老師要考考你們,和你們玩一個“小衛(wèi)士闖關”的游戲,老師說出一種情況,請小朋友判斷對或錯,并進行搶答,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確。

(1)捉迷藏時,可以躲在冰箱里。對或錯。

(2)在馬路上捉迷藏。對或錯。

(3)在建筑工地附近捉迷藏。對或錯。

(4)捉迷藏時,躲在停放的汽車下面。對或錯。

【附】。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要注意一些保護自己的簡單常識,知道不做危險事情。

2、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幻燈片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熊維尼,引起幼兒的興趣:今天唐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小熊維尼(小熊維尼)。

2)引導幼兒與小熊維尼打招呼。

3)師:維尼它怎么了,怎么身上有那么多的創(chuàng)可貼?幼:維尼受傷了。師:維尼哪里受傷了?,提問讓幼兒發(fā)散思維,嘗試著幼:可能被人欺負了,師:有可能的。幼:可能摔跤了:(師轉向維尼;你摔跤了嗎,)被媽媽爸爸批評了(我也這樣想)。

4)我們來聽聽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用一個故事導入在家里什么東西是危險,并聯(lián)系幼兒生活經驗進行拓展。

1、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師:它怎么會受傷的?

2)師:你們受傷過的?能不能告訴小熊維尼你是怎么受傷的?(請幼兒詳細描述自己受傷的過程)師:所以小朋友要小心桌子的角,小朋友之間互相玩的時候要特別當心——讓幼兒闡述自己受傷的地方和過程,由小熊維尼的故事聯(lián)系到幼兒本身。

3)教師總結:(對著維尼說:)你下次玩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了,現在,和小朋友一起學本領吧。

2、出示幻燈片,幼兒仔細觀察。

師:我們在家里能不能拿了尖尖的東西亂跑幼:不能,師:我們千萬要小心,不能向紅紅一樣亂跑,不然,會弄傷自己的。師:門的后面,我們要小心,不然會維尼一樣受傷的。熱水瓶小朋友不能碰,如果熱水燙在身上,可疼了。

師:剛才,小朋友在我家里發(fā)現那么多要特別注意,不能隨便亂碰的東西,(總結小朋友說過的幾處危險的地方)小朋友,你們在自己的家里一定要小心,不要變成邦迪小朋友,好嗎。那除了這些事情之外,還有沒有哪些事情我們也要特別小心的?比如;馬路上,幼兒園等,公園里。

三:活動的延伸。

布置情景,引導幼兒判斷正確與否。

師:圖片上的這幾個小朋友做的對不對?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和維尼一起學了很多本領,還知道很多事情是危險的,危險的事情能做嗎,我們要做一個健康安全的好寶寶。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十六

1、知道甘草、臭蒲根、車前子、桔梗等幾種生活中常見的草的名稱和特征,了解它們簡單的保健、治病作用。

2、能通過多種感官感知中草藥的神奇,并能大膽地進行交流。

3、懂得中草藥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萌發(fā)對中草藥的興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1、經驗準備:提前請家長與幼兒交流,了解有關常見中草藥的知識。

2、物質準備:視頻;常見的中草藥甘草、車前子、臭蒲根、桔梗;圖片。

1、觀看課件,引導幼兒回憶身邊的藥用草。

提問:這些都是我們山上的一些草,叫什么名字?這些草有一個共同的用途是什么?

小結:甘草、車前子、臭蒲根、桔梗等,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中草藥。

2、運用多種感官探究操作,感知身邊中草藥的特征。

(1)幼兒運用看、捏、聞等方法觀察中草藥、說出其不同的外形特征。

(2)幼兒分組泡藥,感知中草藥的變化及味道。

提問:用水泡了的中草藥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味道?

小結:中草藥中有的全身都可以入藥,有的根或葉可以入藥;有的捏上去軟軟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也不一樣,有的聞起來還有清香味。

(3)出示圖片,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幼兒了解草藥的作用。

提問:甘草、車前子、臭蒲根、桔梗等中草藥有什么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中草藥?

小結:甘草能祛痰止咳止痛;車前草全身都是寶,既可以吃也可以人藥;臭蒲根能化痰健胃;桔梗有鎮(zhèn)咳抗炎的作用。

3、觀看視頻。感受中草藥的神奇,萌發(fā)對中草藥的興趣。

(1)觀看視頻《神奇的中草藥》,了解幾種中草藥的奇特之處。

(2)引導幼兒說出人參、蜈蚣、蟬衣等幾種中藥在外形、毒性、蛻皮等方面的奇特。

小結:中藥不僅有植物藥、動物藥,還有一些石頭礦物也是珍貴的中藥,因為植物藥最多,所以中藥也叫中草藥。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十七

(1)出示圖片:

小朋友,你們喜歡捉迷藏嗎?你會躲在哪里呢?來找找濤濤和文文躲在哪里?

(2)猜一猜:

躲在窗簾后面,可能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躲在陽臺的柜子上,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意外?

躲在冰箱里對嗎?為什么?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躲在床下面,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1)這天小動物們又開始玩捉迷藏的游戲了,這次會不會發(fā)生什么危險地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了是怎么說的。

邊出示圖片邊講述故事。

(2)提問:在哪里玩捉迷藏?

躲在哪里?

a、差點沒找到b、原來b躲在哪里了?

后來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游戲:小衛(wèi)士闖關。

小朋友們說的真好,那老師要考考你們,和你們玩一個"小衛(wèi)士闖關"的游戲,老師說出一種情況,請小朋友判斷對或錯,并進行搶答,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確。

(1)捉迷藏時,可以躲在冰箱里。對或錯。

(2)在馬路上捉迷藏。對或錯。

(3)在建筑工地附近捉迷藏。對或錯。

(4)捉迷藏時,躲在停放的汽車下面。對或錯。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

抽桌布大班教案篇十八

活動名稱:抽桌布(大班)。

活動目標:通過反復游戲,感知物體重量對于抽桌布游戲的影響活動準備:桌布,水瓶,漏斗,餐具活動過程:

一、出示視頻,引發(fā)興趣(目的:通過實際操作,熟悉抽桌布的手法)播放視頻。

二、第二次抽桌布(目的:感受不同重量瓶子對于抽桌布效果的影響)挑戰(zhàn):現在給你們一個新的瓶子,看看能不能抽桌布成功。游戲:幼兒嘗試抽桌布游戲。

小結:看來要選取合適的重量才能成功。

三、第三次抽桌布(目的:嘗試挑戰(zhàn)桌布上更多的物品,引發(fā)更多的思考)游戲:餐桌上還需要許多的餐具,我們來試試看加上它們游戲是否能夠成功。延伸:看來要想成功的抽出桌布而保持物品不倒還有不少其他的竅門,我們以后繼續(xù)研究一下。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76010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