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該遵循教學大綱和教育教學法的要求。編寫教案時要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層次性和連貫性,以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教案是教學設計的產(chǎn)物,也是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參考。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一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的感情,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1、感受詩的韻律美,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
2、以讀為本,熟讀成誦。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中的感情。
1、課文掛圖,課文朗讀磁帶。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學生自由背誦已學過的或課外讀過的古詩。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中的“書”是什么意思。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出示掛圖,觀察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jié)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深夜/籬落/一燈明。
5、借助字典和詩后注釋,理解詩中詞語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處。
6、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嘗試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視指導。
四、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
(1)引導學生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3)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問題,教師重點點撥理解“動客情”的意思。(一是動思鄉(xiāng)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2、聽課文朗讀磁帶。
(1)邊聽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指名描述畫面,其他同學說說是詩中的哪一句,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3、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1)把握詩的節(jié)奏。
(2)教師范讀、領讀。
(3)學生自由讀、齊讀、小組競賽讀、個人表演讀。
(4)背誦古詩。
各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將學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詩句的意境中。
五、作業(yè)。
1、練習寫生字。
2、背誦古詩。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二
學習古詩《舟夜書所見》,理解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3、看圖說話:(出示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這首詩讀通、讀正確。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詩歌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2、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感情朗讀。帶著你體會到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四、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根據(jù)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jīng)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六、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三
1.理解詩句的思想內(nèi)容,從中體會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體會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3.能正確背誦、默寫《舟夜書的見》這首古詩。
二、教學重點、難點。
2.用自己的話表達詩的內(nèi)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言激趣。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中一要絢麗的鮮花。它以和諧的韻律,敏銳的觀。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四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說說古詩的大概意思。
3、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內(nèi)蘊美。
教學重點: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生動形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來讀《古詩兩首》中的《所見》。
二、簡介作者: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作者,袁枚,清代詩人,號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人。注意不要把“枚”和“牧”混淆。
三、初讀:
1、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所見》這首詩,自己解決生字問題。
2、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a、自己拼讀;
b、指名領讀;
c、生字描紅;
d、交流書寫注意點;
e、組詞理解生字。
3、齊讀古詩,讀出詩的節(jié)奏。
四、品讀古詩:
1、想象每一句詩所描繪的情景。
師:請大家自由地讀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你能想象到哪些畫面呢?
學生自由地讀了一遍,然后停了下來。
師:多讀幾遍才能想象得更豐富更具體。
學生又讀了幾遍,然后漸漸停了下來。
師:誰來讀讀第一句?
學生舉手,指名一學生讀“牧童騎黃牛”。
師:讀了這一句,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個牧童騎著一頭黃牛在向我們走來。
師:能說一說是一個怎樣的牧童嗎?
生:這個牧童十歲左右,他戴著草帽,光著腳丫。
師:能說說是一頭怎樣的黃牛嗎?生:是一頭高大健壯的黃牛,它的肚子吃得飽飽的,全身的毛很光潔。
生:黃牛邊走邊甩尾巴,腳步聲是哧通哧通的。
師:能把剛才想象到的內(nèi)容連在一起來說一說嗎?大家可以先自由地練習一下。
學生練習后,有人舉手,指名學生具體地描述第一句所表現(xiàn)的情景。
師:接下來誰來讀讀第二句?
學生舉手,指名一學生讀“歌聲振林樾”。
師:知道“林”的意思嗎?
生:是樹林。
師:知道“樾”的意思嗎?
生:指林中成陰的地方。
生:這是一片茂密的小樹林,這里有挺拔的楊樹,有婀娜的柳樹,有像綠色寶塔一樣的水杉,有正掛著一串串白花的槐樹,還有些我們說不出名字的樹。
師:讓我們置身于這樣的小樹林,感受一下,陽光怎么樣?風又怎么樣呢?生:這些樹長在一起,枝繁葉茂。擋住了陽光,走在里面有涼快的感覺。當風兒吹過的時候,樹葉輕輕擺動。
生:振。
師:我們一般在什么心情下唱歌?
生:高興,愉快。
師:猜測一下,牧童因為什么而感到高興呢?
生:他把大黃牛照顧得很好,大黃牛聽他的話,所以他很高興。
生:他在放牛的時候看到美好的景色,所以感到高興。
生: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好了,回家后可以玩了,所以他感到高興。
生: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師:“意欲”是什么意思?“鳴蟬”又是什么意思?
生:“意欲”是想要的意思?!傍Q蟬”是正在鳴叫的蟬兒。
生:蟬兒在樹上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唱著歌。
生:他從牛背上下來,把嘴巴閉得緊緊的,站到樹下,等待機會。
師:你們猜,牧童能捉到蟬嗎?
生:我猜牧童是個捉蟬的高手,他一定會捉到那只蟬的。
生:我覺得也有可能黃牛會發(fā)出叫聲,驚動蟬,所以牧童不一定能捉到蟬。
生:……。
師:牧童停止唱歌,或者大家想象黃牛發(fā)出叫聲究竟對蟬有沒有影響呢?請大家課后閱讀《昆蟲記》的相關內(nèi)容,你會找到正確答案。
學生背誦這首詩。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假如你就是詩人,你當時是怎樣的心情?為什么?請讀出你的愉快與喜愛之情。
3、指名誦讀并點評。
五、作業(yè):
課后請大家把《所見》一詩所描繪的情景寫下來。
【教后記】。
《所見》是一首淺顯易懂的古詩,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畫面動靜結合,活潑有趣。作者在對鄉(xiāng)村自然的描摹過程中,抒發(fā)了自己對鄉(xiāng)村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根據(jù)課程標準中第三學段學生學古詩的要求,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想象這一方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在老師的提示下,先進行簡單的想象,然后對所想象的內(nèi)容逐步進行擴展,使所想象的內(nèi)容不斷得到豐富,學生也在想象中不知不覺地進入詩的意境。當學生天馬行空的思緒糾纏于牛是否會發(fā)出叫聲及是否會影響捕蟬的效果時,我想到了開學初布置大家讀《昆蟲記》的事,于是立即用《昆蟲記》結束了學生的爭論。由于課上的想象主要是圍繞一句句詩進行的,為了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所以將作業(yè)設計為改寫《所見》。匆忙與浮于表面是這節(jié)課最大的不足。顧校長聽了我的這一節(jié)課,肯定了我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效果,同時也向我指出:留給學生想象的時間一定要充分;在可能的情況下,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更深一層地去理解古詩。我想,不光是古詩教學如此,其他課文的教學也應該考慮這兩點。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五
一、以舊引新,激趣導入。
1、說說自己可愛的家鄉(xiāng),抒發(fā)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2、想象古人離開故土后如何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xiāng),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首詩。(課件顯示課題――夜書所見)。
二、指導看圖,感知圖意。
(多媒體課件放映第二張幻燈片)觀察電視中圖畫,說說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放映第三張幻燈片,重點指導生字詞)。
3、放映第四張幻燈片,指導古詩朗讀: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指名朗讀,先指導讀準字音,再讀準節(jié)奏,讓學生體會古詩朗讀的特點。
4、借助字典和詩后注釋,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處。
四、再讀感悟,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古詩。要求學生邊聽邊仔細看圖,思考兩句詩的意思。
(放映第五張幻燈片,畫面中出現(xiàn)兩個問題。)。
問題一:詩中描寫了哪幾種事物?
問題二:這首詩表達出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學生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各自對上面的問題發(fā)表見解。
3、(放映第六章幻燈片,畫面出現(xiàn)參考答案:)老師重點點撥理解:
答案一:詩中描寫了梧葉、秋風、兒童、燈明。
答案二:一是動思鄉(xiāng)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4、有感情朗讀。
五、拓展閱讀。
1、你還知道哪些思鄉(xiāng)的詩句?(放映第七張幻燈片)。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教學反思:
中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重視指導學生感受詩的內(nèi)容,充分領悟詩人的情感,然而詩的語言是濃縮的精華,加之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根本無法體驗。所以,不能單單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而應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行感悟。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六
1、會認生字“螢”、“微”、“簇”。
2、正確流利地讀古詩,讀出情感,熟讀成誦。
3、結合畫面和注釋,了解古詩大意,能用自己的話描繪透過詩句看到的美麗夜景。
4、象詩人一樣發(fā)現(xiàn)生活中細小的美,能大方地說一說。
在朗讀詩句中進入情境,讀出情感,說出體悟。
1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解讀詩題。
2、師:昕了老師的介紹,同學們也預習了,你們知道詩人坐在船上寫下的是什么嗎?
師:是什么時候的景色呢?
師:對,夜晚詩人坐在船上寫下了美景。來,一起讀讀詩題!
3、齊讀課題。
師:詩人看到的怎樣的夜景呢?讓我為大家吟一吟(音樂)。
二、讀準讀順,讀出韻律。
師:好多同學都已躍躍欲試,請打開書60頁,輕聲讀讀詩,注意把生字讀準。(生自讀)。
師:讀給同桌聽聽,字沒讀準幫她糾正過來。(同位互讀)。
師:誰愿意第一個試試讀給我們聽聽。(指一生讀詩)。
師:強調(diào)“螢”是后鼻音,“簇”是平舌音,“微”字讀得輕而準!大家一起來讀讀。
師:誰再來讀一讀古詩,不但一絲不茍地讀,而且有板有眼地讀。
師:誰來點評他的朗讀!你的朗讀讓大家聽出了這首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來!我們一起讀!怎么讀呢?每句詩的前兩個字你們讀,后三個字我來讀。
師:我們連起來讀,我讀題目和作者,你們讀詩歌,注意那個節(jié)奏,那個味道。
生:(齊讀詩歌)。
師:讀詩,不僅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味道來,更要讀出畫面、讀出來情緒來。
三、營造氛圍,體驗靜之美。
師:在這個寧靜的夜晚,迷人的夜色中,詩人正被這河上美景深深吸引,同學們現(xiàn)在再讀讀詩,邊讀邊想象河上的美景,你一定能看到一番特別的景致。(她真會讀詩,閉著眼睛想;還有他,邊讀邊做動作幫助自己想象)。
師:大家都陶醉其中了,來,讀一讀這兩行,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師:哦,詩中寫“月黑”,原來是一個漆黑的,沒有月亮的夜晚呀!
師:你說的好.就請你來讀讀這句吧?。ㄉx)。
師:瞧,連月亮都不忍心打破這夜的寂靜呢。你讀得真好,還有誰讓我體會這是一個寂靜的無月的夜晚。(再指名一生讀)。
師:詩人看到了幾盞漁燈?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師:原來詩人看到的只有小船上的一盞漁燈,難怪詩人稱它為“孤光”。
師:看圖,你看到了怎樣的光?
師:這就是“孤光”!再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光?
師:聽她這么一說我就明白了,原來那盞漁燈的光太弱了,就像螢火蟲的光似的。這就是“孤光”!
師:剛才是你說的,就請你來讀讀這句話好嗎?
師:我感受到了。那盞漁燈的光太微弱了。
師:能把這樣的景象讀出來嗎?誰來試試,指名一生。
師:讀得真美,那盞漁燈就像小精靈似的。
師:老師也想讀一讀,看看從老師的朗讀你能聽出什么?
師:讀出他的“孤零零”。還有不同的感受嗎?
師:讀出他的暗中顯亮!還有不一樣的感受嗎?
師:那就讀出詩人的欣喜!
師:小小的漁火雖然微弱,但在詩人看來,真是….(美、顯眼、惹人喜愛).。
四、放飛想象,領悟動態(tài)美。
師:這時,一陣微風吹來,河面起風了....那點微弱的余光變魔術啦!
師:誰給大家讀讀吧!看看微風這位魔術師變出了怎樣的景象?
師:先讀一讀,再把你看到的美美的說給大家聽聽。
師:微風泛起的層層波浪,用詩句里的話就是——風簇浪!
師:想看嗎?(出示ppt)微風拂過,那倒映在河面上的一點漁火呀,一下子被細浪攪碎了,散向遠方,河面的燈光好像漫天的星星向我們眨眼呢。再讀一讀,這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板書)眼中的景越美,讀得也就更美。
師:誰試試?指名一生讀師:我看到浪了,也感覺到風了,只可惜星星太少了,誰讓我看到多一點的星星。再指名讀。
師:他試圖讓我看到更多的星星。請你再來讀讀。
師:風吹起來了,浪涌起來了,滿河的星星在跳動。真美!你可以邀請一個小伙伴讀!
師:讀得真好。誰跟她一起讀?我們一起讀。全班齊讀師:那點點像螢火一樣的漁燈在風的吹動下,散開成滿河的星星。
師:是啊,在詩人的眼中,滿河的燈光如同星星閃動,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師:表揚你的想像力。
師:一只?兩只?是無數(shù)只!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如果你們來寫,絕對不亞于詩人。來,讓我們邊想象邊吟誦。全班配樂齊讀。
四、背誦陶冶。
師:經(jīng)過我們的想象,這幅畫面就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了,看,夜深了,岸邊農(nóng)戶家的燈火熄滅了,只剩下一盞漁燈,起風了,漁火隨風搖晃,滿河的燈光閃動。來,請一味小詩人讀詩助興吧!指名讀詩(配樂,全詩)。
師:讀得真好,誰能看著畫面吟誦?(ppt去字幕)指名背誦。
師:我們都陶醉了!讓我們站起來隨著畫面一起吟誦吧!全班配樂吟誦。
五、拓展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美品。
師:現(xiàn)在老師還要給大家推薦一首描寫夜景的詩,看看這首《楓橋夜泊》cai:出示詩句。
師:你們還收集了哪些描寫夜景的詩,讓我們一同欣賞。指名兩生吟誦。
師:今天我們讀的這些首詩都特別美,同學們在課下還可以繼續(xù)分享,美美地讀,美美地說!還可以像小詩人一樣,美美地寫,好嗎?下課!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七
1.學會10個字,會認9個字,讀準多音字”卷”。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知道讀書的方法,逐步認識到應學習、培養(yǎng)好的讀書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煮書”的含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揭示課題。
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吧。(板書:煮)你能為它找到伙伴嗎?(學生發(fā)言踴躍:煮飯、煮食物、煮面條等)你們聽說過“煮書”嗎?(相機出示課題:煮書)書能煮嗎?真奇怪!今天,咱們就來學習課文《煮書》,相信我們會有新的收獲!
二、初讀明意,學習生字新詞。
1.書真的能“煮”嗎?怎么“煮書”才得法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本課的生字新詞。把你認為難讀懂的詞語和句子做上記號,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理解的?待會我們一起學習。開始吧!(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2.同桌交流學習、互相質(zhì)疑、部分解疑。
3.(出示生詞卡片)誰能當小老師,帶同學們讀準這些生字的字音?(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注意:“煮、章、茶、食”都是翹舌音,“誦、所”是平舌音,“牢”、“朗”是邊音。“卷”是多音字。)。
4.(出示生詞卡片)誰來為我們讀讀這些詞?通過預習,誰來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注意詞語理解的多元化:
如:理解”蒼勁有力”,可借助cai輔助再現(xiàn)橫幅“煮書”,讓學生直觀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和運筆的力量,從而增強對詞語的感受力。
如:理解“得心應手”,可先讓學生結合預習,說說自己的理解,然后再調(diào)動已有生活經(jīng)驗,用“得心應手”說句子,將詞語活學活用。
又如:理解“疑惑不解”、“豁然開朗”,可以通過表情演示、打手勢的方法,對比感受兩種心境的不同。當然,進一步理解這兩個詞語要在課文的學習過程中點滴滲透。
另外,對于“消化吸收”、“誦讀品味”、“妙詞佳句”等詞語只用讀準即可,理解必須根據(jù)上下文的學習才可水到渠成。
5.剛才老師看見有同學在一些詞句下打了問號,這種善于讀書質(zhì)疑的學習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現(xiàn)在能把你們的問題和大伙兒說說嗎?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它們。(部分問題可集合學生力量、教師點撥,及時解決)。
6.重點問題的預設:書只能讀,怎么可以煮呢?
三、創(chuàng)設情境,質(zhì)疑問難。
2.指導朗讀句子:(讀出”我”看見“煮書”二字感到奇怪的心情)。
我感到很奇怪:書只能讀,怎么可以煮呢?
我指著橫幅問爺爺:“書怎么可以煮呢?書放在鍋里煮,不會煮壞嗎?”
3.真奇怪呀!書不是用來讀的嗎,怎么可以“煮”呢?想不想弄明白,趕緊到第3自然段去找答案吧!(自由讀第3自然段)。
4.相機出示句子,并通過多種形式朗讀、學習句子:
“書是精神食糧嘛,既然是食糧,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引導學生理解:
1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通過一些實際案例,感受書籍豐富了人的內(nèi)心世界,使人的內(nèi)心充實、富足。如:學生通過搜集名言警句,明白爺爺將讀書比作“煮書”。又如:教師通過cai補充資料,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精神食糧”的理解。
2.食糧可以煮,那么作為精神食糧的書同樣可以煮。
引導學生質(zhì)疑:
l.書怎樣“煮”?
2.書“煮”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悄化吸收”?
四、布置作業(yè),質(zhì)疑小結。
聰明的同學不僅會提出問題,還會解決問題呢!想知道書怎樣“煮”才能方便“消化吸收”、為我所用嗎?請同學們課下查找有關名人讀書的趣文逸事,搜集名人讀書的好方法,用自己的話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詞語復習。(讀詞卡)。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書是人類重要的精神食糧,食糧可以煮,作為精神食糧的書籍同樣可以“煮”!那么,“煮”精神食糧和煮普通食糧究竟有什么區(qū)別呢?書要“煮”到什么程度才方便“消化吸收”呢?今天,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繼續(xù)學習《煮書》這篇課文!
二、品讀賞析,突破難點。
1.面對疑惑不解的“我”,爺爺又是怎樣說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4--6自然段,把爺爺說的話多讀兩遍,說說讀后你都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試著在相關的文字旁邊寫一寫。
2.聽了爺爺?shù)脑?,你們都明白了什么?剛才我看見好多同學都能邊讀邊做旁批,這是一種好的讀書習慣。把你們的讀書感受在小組里說一說吧!
3集體交流,逐步解疑。
煮書方法之一:品書。
相機出示并學習詞句:
1、杜甫小時佳讀書,就能反復誦讀品味,非把書讀熟讀透不可。其實這就是“煮書”。
a、語言訓練點:用“……非……不可”說話,體會杜甫讀書的決心之堅毅。
b、理解“煮書”就是反復地、不厭其煩地誦讀品味。
2.得心應手。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a、對比理解引中義的“破”和“讀熟讀透”在意義上的等同。
b、對比理解“下筆如有神”和“得心應手”程度-亡的等同。
煮書方法之二:讀書。
相機出示并學習句子:
l.那些課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來,放聲讀上幾遍,仔細品位一番,多有意思呀!
a、理解“煮書”是“放聲讀上幾遍”、“仔細品味一番”。
b、體會“煮書”使人心情愉悅,煮書”的過程是“多么有意思呀”!
2.這樣“煮”下去,你不僅能體會文章情感,還可以牢記妙詞佳句,好處可多啦!
a、語言訓練點:用“不僅……而且……”說話。
b、通過用不僅……而且……”說話,體會“煮書”的好處很多。
探究兩種“煮書”方法:“讀書”和“品書”之間的關系。
1.煮書離不開“讀書”和“品書”。
2.讀書是為了“晶”,細細的“品”后是為了更好地“讀”,即讀中品,品中悟,悟后再讀,讀出聲音,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讀出意境,在聲音、韻味、情感、意境中品味,這就是反復地讀,不斷地晶,即“煮書”了。
3.拓展:你還知道哪些“煮書”的方法?(調(diào)動學生課前準備,如:毛澤東、魯迅、華羅庚等名人的讀書方法。)。
4、在爺爺和我們的共同幫助下,小作者終于明白了“煮書”的真正含義,讓我們齊讀最后一段,把我們的感受讀出來!
三,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1、集體回顧生字字音。
2.教師范寫“食”字,強調(diào):“食”字上方的“人”要寫開闊一點,能包住下面的“良”。
3.學生自主觀察其他生字,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4.學生描紅并試寫。
5.學生互評,教師指導、點評,同時強調(diào)雙姿。
四、拓展延伸,小結升華。
這節(jié)課我們的收獲可真不少!我們不僅明白了“煮書”的真正含義,而且了解了許多讀書、學習的好方法。那么,哪一種更適合你呢?只有找準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才能在學習上做到事半功倍。希望你們每一個人在今后的學習中都有“煮書”精神.及時補充精神食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板書設計]。
5煮書。
“讀書”、“品書”
我:奇怪--疑惑不解--豁然開朗。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八
山行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
山行
詩人:杜牧朝代:唐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行古詩賞析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首古詩6個生字。了解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教學重點: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課件出示:課文動畫。
思考:圖上畫了誰?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七)指導生字。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十
兩課時。
1、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讀懂詩句。
2、體會詩人在江上行船的所見、所感。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望天門山》。
讀懂詩句的大概意思,并能體會詩句的思想感情。
1、幻燈片
講授法、討論法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背誦幾首古詩,朗讀幾句詩人李白寫的詩句,說說自己學習古詩有什么感受。
2、導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喜愛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有一次,他來到位于安徽省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的天門山,面對眼前的景物,產(chǎn)生了奇特的感受。他把這種感受寫下來,這就是本課的第一首古詩。
3、出示詩題
4、讀題,試講詩題,并說明自己是怎樣知道詩題意思的。
二、自讀自悟詩句的大概意思。
1、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要求把字音讀準,練習有節(jié)奏的朗讀。
2、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生默讀思考,整體感知詩句的大概意思。
(1)重點理解“斷、開、回、出”
這幾個動詞的意思。
(2)默讀,邊讀邊想象詩句描寫的情景,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3)小組交流。
3、出示詩句,再請幾個小組代表讀一讀,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在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教師隨機指點。
三、感情朗讀。
1、指導朗讀。
2、讀過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再想一想,你的這種感受是從那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3、把想象到的畫面畫下來,
畫好后,
再交流一下,重點說說畫了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畫?
四、練習朗讀并熟讀成誦。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這首古詩。
2、指名背誦。
五、布置作業(yè)
1、熟練的背誦《望天門山》。
2、把詩句默寫在課文插圖上。
3、課下自學李白的詩。
望天門山
天門開
碧水回
青山出
孤帆來
教學這首詩,通過讓學生看圖片,學生真正理解了詩句,感受到了李白詩的豪放。
1、了解《題西林壁》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弄懂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歌內(nèi)容。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理解《題西林壁》的內(nèi)容,體會詩的意境,有感情朗讀課文。
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
講解、討論、總結。
投影器。
一、復習檢查
1、背誦第一首古詩:《望天門山》。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二、學習第二首詩,板書:題西林壁
1、用自己的話說題目的意思。介紹作者:蘇軾
2、出示投影片,
讀初《題西林壁》。
指名朗讀,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3、指導學生借助注釋逐句理解。
(1)同桌互相解釋詞句的意思。
(2)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著重指導以下詞語:
嶺,指連綿起伏的山嶺。
峰,巍然聳立的險峰。
遠近高低,講詩人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
2、指名學生講解全詩大意。(廬山從正面看,是一道連綿起伏的山
嶺;從側(cè)面看,是一道巍然聳立的
山峰。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象。不認識廬山的真實面貌,那是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
為什么不識廬山真面目?原因是什么呢?
結合投影思考回答
結合這句話體會它蘊含著一個什么道理呢?(討論發(fā)言)
認識事物。
3、指導朗讀。
4、學習生字。
(1)說說寫“緣”字要注意什么。
(2)書寫生字。
三、作業(yè)
1、背誦《題西林壁》。
2、預習《三峽之秋》。
板書設計:
橫
高
遠近
低
側(cè)
《題西林壁》這首詩字面意思淺顯,學生看看注釋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我把重點應放在了對詩中所蘊含道理的感悟上。首先,看課件,從不同角度看廬山,再聯(lián)系畫楊桃一課,采用討論學習的方法探討這首詩的含義,采用采訪的方法交流討論的心得。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十一
1、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愛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理解詞句意思了解古詩敘述的內(nèi)容。
:理解詞句,想像詩歌內(nèi)容。
一、溫故知新,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回憶古詩《所見》解釋“所見”的意思。
2、通過課前預習,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對他有什么了解。
二、觀察畫面、解題。
1、出示圖畫,指導觀察。
2、解題。
3、師配樂范讀古詩,學生思考。這首古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指導自學
1、你們有什么學習方法嗎?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四、師生交流
1、看第一句詩句,你們讀懂了什么?
2、學生質(zhì)疑。
3、指導朗讀。
4、過渡:此時詩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這一句中你讀懂了什么?
6、學生質(zhì)疑
你最喜歡詩中哪一句或哪個詞。
五、感情朗讀、激活畫面、練習背誦。
1、齊讀,同桌互相說說你腦海中出現(xiàn)了哪些畫面。
2、自愿上臺描述。
3、背誦古詩。
六、布置作業(yè)。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的:
1、對照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2、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3、會朗誦、背誦兩首古詩,會默寫《望天門山》。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2.指名由學生自由背誦古詩。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望天門山》。板書課題。
二、學習古詩。
1、對李白進行簡要介紹。
2、第一步:1).談談你對李白的了解。
2).說說你對題目的理解。教師點撥。
第二步:
1.小組合作,利用字典、注釋、插圖自學古詩互相交流。
重點詞:天門、楚江、中斷、天(通)、至此回(在這里打轉(zhuǎn))
2.通過自學,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3.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請?zhí)岢鰜泶蠹医鉀Q(集體解決)
4.抽學生說說本詩的意思。教師可做適當講解。
5.再讀這首詩,邊讀邊想描繪的'畫面。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學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畫面畫下來,結合畫面講述。
第三步:
1.再用喜歡的方式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學生能體會多少就體會多少,教師適當點撥)
2.交流。
第四步:
1.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先自由讀,再讀給全班聽。
2.背誦這首詩。
三、學寫生字。
1、學生自由準備,為要求會寫的4個生字組詞,想給哪個字組就給哪個字組,能組幾個就組幾個。
2、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老師指導書寫并示范。
4、學生在課堂作業(yè)本上寫,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業(yè)。
1.背誦本古詩。
2.搜集、背誦李白的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大家還記得嗎?請大家一起背一背。
2、這節(jié)課我們將去領略另一首古詩的迷人風光。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
1、請小朋友們自由讀古詩,在讀的同時用鉛筆勾出生字,多讀幾遍。
2、誰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認讀生字?(師出示生字卡片)
3、獨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識記這些生字最快。
5、對生字進行擴詞訓練。
三、學習古詩。
1、對蘇軾進行簡要介紹。
2、第一步:1).談談你對蘇軾的了解。
2).說說你對題目的理解。教師點撥。
第二步:
1、組合作,利用字典、注釋、插圖自學古詩互相交流。
重點詞:瀲滟、空蒙、奇、西子
2、過自學,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3、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請?zhí)岢鰜泶蠹医鉀Q(集體解決)
4、學生說說本詩的意思。教師可做適當講解。
5、讀這首詩,邊讀邊想描繪的畫面。
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學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畫面畫下來,結合畫面講述。
第三步:
1、用喜歡的方式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學生能體會多少就體會多少,教師適當點撥)
2、交流。
第四步:
1、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讀本詩,先自由讀,再讀給全班聽。
2、背誦這首詩。
四、完成課后練習。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十三
《夜書所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9課《古詩兩首》其中一首?!兑箷姟愤@首詩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客游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郁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xiāng)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種郁悶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
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在教學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理解詩中的詞句,展開想象,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情感,并注重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悟、體驗、積累。另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反復誦讀,加深對詩句內(nèi)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領略古詩的意境,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會寫“促、深”兩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興趣。
1、會寫本課的兩個生字。
2、感情朗讀,理解詩意,背誦古詩。
通過誦讀,悟出詩情。
相關課件等。
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古詩《夜書所見》。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用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情,激發(fā)學習古詩興趣。
理解詞句,想像詩歌內(nèi)容。
1、ppt課件。
2、學生課前查閱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3、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讀讀背背。
一、對話激趣,導入古詩
1、同學們到外地去作過客嗎?在別人家里作客的心情怎么樣?誰來說說?
2、為什么總是想家?
3、剛才,他說的在人家家里作客的心情,大家都有過嗎?
4、好。這就叫:作客的心情。下面,我們學一首古詩【課件:夜書所見葉紹翁】看看詩人在外作客時是怎么想念家鄉(xiāng)和親人的。先齊讀題目。
5、誰知道這個“書”字在這里的意思?
8、很好。你把題目的意思說得完整、清楚。再齊讀一遍題目。
10、對!就是“寫”,這叫“一詞多義”。大家再來說說“夜書所見”的意思?(詩人在夜里寫下他看見的情景。)
二、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1、詩人究竟寫了些什么?我們讀了詩歌就知道了【課件出示:全詩】。自由默讀,注意有拼音的字。
2、【課件出示生字】誰來拼拼音?
3、【課件出示生字:“促、深”】這兩個字要特別注意寫法。你們看“促”的左邊是單人旁還是雙人旁?所以不要多寫一撇;“深”字右邊頭頂上有一點沒有?那就不要加點!
5、這首詩都能通讀了。能背嗎?誰來?
6、現(xiàn)在,同桌的互相背,看能背這首詩的有多少?
7、看來多數(shù)同學都能背這首詩了。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背一次。
三、品讀古詩,感悟詩意
1、現(xiàn)在,我們來進一步學習這首詩,提個要求:詩人在這個夜里到底寫了他見到的一些什么?【課件出示:前兩句】先學前兩句,仔細默讀,認真想,在重點詞語下邊畫一橫。想好了就舉手。
2、你說對了。不過,請大家再仔細想想,【課件出示:“秋風、落葉、寒冷,江上刮來秋風??”】這前兩句詩中“秋風呀、落葉呀、寒冷呀,江上也刮來秋風??”這么一個夜晚,詩人心里會是一種什么感覺?認真體會后,誰想好了誰回答。
4、對,詩人這時確實感到孤單、寂寞、苦悶,就像你們在別人家里作客人時有過的那種心情呀!有了這樣的心情就會很容易產(chǎn)生另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呢?(很容易想家、想親人。)
6、現(xiàn)在來學后兩句詩【課件出示:后兩句】。【課件出示插圖】邊讀邊看看注釋。
7、你們讀了后兩句,又看了插圖,高興嗎?
10、【課件出示:“知”】想想:詩人是在深夜從遠處看見籬笆底下有燈火,他能夠看見(知道)那么小的蟋蟀嗎?想想看,“知”字該怎么解釋?(料定)
11、這些解釋都有“想”的意思。不過,“料定”多少帶有肯定的意思,要確切些。請再讀全詩。
13、是的,詩人會想起他的家鄉(xiāng)和他的童年。那么,這首詩的第二句寫了“江上秋風動客情”中的“動客情”是詩人想念家鄉(xiāng)、親人的意思。從這里可以看到詩人在前兩句中“動”了客情;在后兩句詩中看到兒童們玩蟋蟀他又一次“動”
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和童年。
16、現(xiàn)在,我看誦讀好多了。只是“動客情”是詩中的中心詞,吐字要清,適當放慢?!菊n件播放:范讀】“江上/秋風/動??客情!”最后兩句“捉蟋蟀”場景確實令人高興,但同時又牽動了詩人“動客情”思念家鄉(xiāng)呀!所以后兩句語氣可明快些,但不可過快。
17、(范讀)“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我再請大家齊讀全詩。
19、那好,我就帶領大家一起去——(深情地)夜深了,詩人孤單單的,多寂寞呀!上床睡吧,又睡不著。秋風蕭蕭地吹,樹葉落了,送來寒意;那籬笆下捉蟋蟀的兒童啊,更加思念遙遠的故鄉(xiāng)、親人??!這一幕幕情景涌上心頭,越想越怎么樣?(越睡不著,越興奮。)
20、這時,詩人眼前一亮,蹬開被子,翻身下床,就干什么啦?(詩人就寫下了《夜書所見》這首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詩篇。)
21、你們看:“詩,就是詩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來的浪花!”??大家再把這首古詩誦讀一遍吧!
四、拓展閱讀
1、你們還讀過那些詩人所寫的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古詩呢?誰來背一首試試!
2、老師這里也有一首古詩【課件出示】,請你們認真聽一聽,跟著一起體會詩歌的感。
3、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把這首古詩帶回去背一背,講一講,你一定會成為現(xiàn)代小詩人的。
五、作業(yè)。
1.背誦《夜書所見》。
2.收集一些關于思鄉(xiāng)的古詩,把自己喜歡的背下來,還可以與大家一起交流。
板書設計: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見:梧葉促織一燈明
聽:寒聲思鄉(xiāng)之情
感:動客情
三年級語文古詩夜書所見教案篇十四
1、會正確書寫“壁、橫、嶺、側(cè)、峰、廬、緣”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古詩。
4、理解蘇軾富有哲理的話“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辈⒙?lián)系生活從中獲得啟示。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詩歌的理解。
3、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自學能力。
4、想象詩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文學修養(yǎng)能力。
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彼此尊重,平等相處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歷史,熱愛中國悠久文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讓學生從中體會要想取得進步,就要不斷的攀登。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想象畫面,理解詩句。想象讀、合作讀。
搜集有關兩位詩人的的資料,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掛圖。
借用已有經(jīng)驗導入新課,親切自然。
初步理解詩的意境及蘊含的`哲理。
體會詩人的情感,領悟深刻的內(nèi)涵,在豐富語言積累的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提高審美修養(yǎng)。
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使學生能學以致用。
幫助學生感受古詩的節(jié)奏、韻味。
1、師:同學們,以前我們學習了很多的古詩,你能給大家背誦幾首嗎?(學生背誦古詩)教師對于背誦好的要給與表揚。
2、師:今天我們就再來一起欣賞兩首古詩。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教師指名讀古詩。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古詩,邊讀邊想,你弄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收獲,并隨機提出問題。
3、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兩首古詩后兩句的意思,并體會其中所蘊含的含義。引導學生先理解詩句的表面意思。
《登鸛雀樓》的后兩句寫要看到更廣闊更遠的自然風景,就要再往高處攀登。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欲、窮”的意思?!坝?,“想要”的意思。“窮”,“窮盡”的意思?!额}西林壁》的后兩句寫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重點理解“緣、此山”的意思?!熬墶保耙驗椤钡囊馑?。“此山”,指廬山。
4、朗讀古詩,說一說你有什么體會。
讓學生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抓住重點詩句談體會,談看法。教師不要一味地強調(diào)自己的觀點,要多聽聽學生的見解,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感受、去領悟,教師只須相機引導。(教師引導學生《題西林壁》與《望廬山瀑布》對比)
5、讀一讀,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引用古詩中的后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想象讀——邊讀邊想象詩中景色;
2、合作讀——和伙伴合作對讀、輪讀;
3、“搖頭晃腦讀”“拍手擊節(jié)讀”。
4、指名讀,齊讀。
1、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促進課外積累。
“緣”字:要認真觀察結構、筆畫,注意把字寫緊湊?!皫X”和“峰”這兩個字在比較中學習。
3、學生獨立書寫。
回家搜集誦讀古詩,并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763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