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優(yōu)質(zhì)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guān)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正念的奇跡心得體會作文篇一
《正念的奇跡》作者一行禪師是一名越南人,著名的佛教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因被越南政府流放,長期旅居國外。這本書原本是他寫給越南社會服務(wù)青年學校成員的長信,后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出版。
什么是正念?正念是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地覺察(on purpose)、活在當下(in the present moment)及不做判斷(nonjudgementally)”。是意識不在虛擬的思維世界里發(fā)散、徘徊,而是專注于現(xiàn)實的事物。對自己當下的想法不做任何評判,只是有意識地感知它,察覺它,這就是正念。"
一行大師用了一個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洗碗,對正念進行了闡述。洗碗時,人們就應(yīng)該只是洗碗,對”正在洗碗“這個事實保持全然的覺知,”我正站在這里洗碗”這個事實是實相。當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隨順自己的呼吸,覺照到我的存在,覺照到我的心念與動作。這樣的洗碗就是做到了正念。如果洗碗時,我們只想著接下來要喝的那一杯茶,并因此急急忙忙地把碗洗完,就好像他們很令人討厭似的,那么我們在洗碗時并沒有活在當下。如果我們不懂得洗碗,很可能我們也不懂得喝茶,喝茶時我們也會想著其他的事情,幾乎察覺不到自己手中的這杯茶。就這樣,我們被未來吸走了---無法實實在在地活著,甚至一分鐘都做不到。
當我看到這里,我實實在在是被震驚了。我以前沒有意識到,最近這幾年來,可能面對工作、家庭,事情比較多的緣故,有時候身體明明什么事兒也沒做,可腦子里一會兒想起這事兒,一會兒想起那事兒,有未來的,也有過去的事情,思維總是不停歇,一直處于游移狀態(tài),沒有絲毫規(guī)律。如一行禪師所說像個被浪花左右拍擊的瓶子一般,毫無覺知地被拋來拋去。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困擾我的是,不管我正在做著什么,我總是著急,總想趕緊結(jié)束當前的事情,好有時間安排接下來的事情,其實,接下來有什么事情那么著急嗎?什么也沒有,沒有也著急啊。比如,我正在走路,總是走得急匆匆的,急到自己氣喘吁吁也不肯減速下來,著急趕時間嗎?沒有,就是著急走。吃飯也是這樣,明明都知道是因為吃得急了肺部和胃部已經(jīng)不舒服了,可就是慢不下來。無論走路,吃飯,工作,娛樂,不管我正在做什么都會著急,肌肉始終是緊張的,哪怕我是一個人,哪怕我是睡覺。而且思維總是不能停在當下正做的事情上,始終在考慮未來下一秒以及下下一秒尚未發(fā)生的事情上,未來有那么重要的事情嗎?什么也沒有,明明知道,可還是控制不住自己——正如一行大師所說的,我是被未來吸走了,無法實實在在地活著。當下的每一分鐘每一秒我都在急躁、焦慮中度過,如果期間有人打擾我,我會感覺更煩躁,甚至想發(fā)火。這種身心不一,時間錯位,使我痛苦, 而在這種狀態(tài)下所謂的快樂也只是痛苦的暫時結(jié)束。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我感覺這不太妙,可找不出原因,也不知道怎么解決。
所幸,我遇到了瑜伽,因為教練會讓我練習呼吸、冥想、放空思緒,每次練完后的瑜伽休息術(shù)中在教練的催眠中我感覺身心特別舒暢,有時候居然會在那里睡著。但即便如此,我知道,瑜伽只是暫時緩解我的癥狀,并不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方法。
今天看完一行大師《正念的奇跡》感覺一下開悟了,我找到了問題所在,因為我沒有活在當下,沒有對“當下”進行覺察。以前覺得“當下”應(yīng)該是一段時間,現(xiàn)在我覺得,當下應(yīng)該是每一秒,每一飛秒,或者比飛秒更小的計量單位,“當下”就是現(xiàn)在。正念,就是對“當下”的行為進行有意識的覺知。行走時,應(yīng)當覺知正在行走;坐下時,應(yīng)當覺知正在坐下,躺下時,應(yīng)當覺知正在躺下,無論身體是何種姿勢,我們都應(yīng)當對此有所覺知。除了對身體的覺知,還要對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念想與感受,覺知與我相關(guān)的一切。
心念的穩(wěn)定、一心、不動、不惱、專注一境與不慌亂,即為正念。當我理解正念的含義,開始學著察覺我的身體、呼吸、念想與感受,我明白一個道理,現(xiàn)在做的事,是最重要的事,現(xiàn)在伴的人是最重要的人,現(xiàn)在擁有的當下是我們唯一可以支控的時光,我不屬于過去,不屬于未來,只屬于現(xiàn)在。洗碗時,洗碗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喝茶時,喝茶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如廁時,如廁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論做哪一樣,輕松從容地做,安住正念中,不要為了趕任務(wù)做事,全神貫注地做每一件事情,享受現(xiàn)在正在做的,與它合一。不要做“未來”的奴隸,不要煩惱那些未來要做的事情,不要想著開始或者擺脫什么,不要想著離開“當下”,因為這一刻,就是生活。所以,此后余生,一舉一動都是儀式。一筆一畫,寫好每一畫,因為這一畫是字的生命和價值。一呼一吸,認真感受,因為呼吸之間有了你我的生命。感謝一行大師,感謝送我這本書的朋友震,感謝現(xiàn)在正陪伴著我工作和生活的同事、親人和朋友們!
正念的奇跡心得體會作文篇二
當時在選書的時候我之所以選《正念的奇跡》,是因為從題目和簡介來看,我相信這本書能教會我在處理一些問題時能夠不那么煩躁,可以心平氣和的去處理。很多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提到這本書幫他們度過了很多難關(guān),我希望看完這本書之后自己可以云淡風輕之笑看人生。
《正念的奇跡》這本書最核心的一句話是: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奇跡?不是能夠騰云駕霧、踩風火輪,而是每天的一呼一吸,專注于你的一呼一吸,就是正念的狀態(tài)?!墩罱?jīng)》說:“行走時,修行者應(yīng)該覺知到他正在行走;坐下時,修行者應(yīng)該覺知到他正在坐下;躺下時,修行者應(yīng)當覺知到他正在躺下……無論身體是何種姿勢,修行者都應(yīng)當對此有所覺知。如此修習,修行者才能觀照內(nèi)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
讀這本書我感悟最深的就是托爾斯泰寫的一個小故事:三個絕妙的答案,具體是這樣的:
一天,有個皇帝想到,只要他知道三個問題的答案,行事就不會再有差錯了。
做每件事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與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誰?
無論何時,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皇帝下令全國上下遍貼告示:如果有人能回答以上問題,將獲重賞。不少人看到告示便趕往皇宮。每個人的答案都各不相同。
有人對第一個問題的建議是,皇帝制定一個詳盡的時間表,將每年、每月、每天、每個小時該做的事情都規(guī)劃好,然后依表行事。只有這樣,皇帝才能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另有人認為,不能事先計劃好所有的事,皇帝應(yīng)該把無謂的玩樂放在一邊,保持對每一件事的關(guān)注,這樣才能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還有人堅持說,皇帝只靠自己,不可能有足夠必要的先見和能力決定什么時候做什么事。皇帝真正需要做的是設(shè)立一個智囊團,依照智囊團的忠告行事。有人則說,有些事必須立即決定,沒有時間等大家商量,但是如果想預(yù)知會發(fā)生什么事,應(yīng)該詢問術(shù)士和預(yù)言師。
眾人對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共識。有人說皇帝應(yīng)該完全信任臣子,有人認為應(yīng)該信賴神父和法,還有人向皇帝推薦醫(yī)生,也有人對武士充滿信心。
第三個問題的答案也是眾說紛紜。有些人說科學是最重要的事業(yè),其他人則堅持說是宗教,還有人主張最重要的是軍事技術(shù)?;实蹖λ写鸢付疾粷M意,一分賞賜都沒有給。
沉思好幾個晚上后,皇帝決定去拜訪一位住在山上的隱士,據(jù)說他是一名智者?;实巯M苷业诫[士,問他那三個問題,雖然他知道隱士從不下山,而且出了名的只見窮人,不與權(quán)貴有任何來往。于是,皇帝裝扮成普通農(nóng)夫,命令他的隨從在山下等候,他獨自上山尋找隱士。
到達圣人的住所后,皇帝發(fā)現(xiàn)他正在小屋前的菜園翻土。隱士看到陌生人,點頭致意,然后繼續(xù)翻土。體力勞動對他來說顯然很吃力。他年歲很大了,每次把鏟子戳進地里翻起土來,都很不容易?;实圩呓f道:“我來這兒是想請教您三個問題:做每件事情的最佳時機為何時?與你共事最重要的人是誰?不論何時都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隱士仔細地聽著,但只是拍拍他的肩膀便接著翻土?;实壅f:“您一定是累了。來吧,讓我?guī)蛶湍?。”隱士謝過他,把鏟子遞給皇帝,然后坐在地上休息。翻過兩行土之后,皇帝停下來向隱士重復(fù)他的三個問題。隱士仍然沒有回答,但是這次站起來指著鏟子說;“你休息一下吧?我可以接著翻?!笨墒腔实蹧]有停下來。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最后,太陽開始下山了?;实劢K于放下鏟子,對隱士說:“我來這是要問您,看看能不能回答我的三個問題,如果您不能做任何回答,請明白告訴我,我也好踏上回家的路。”隱士抬起頭,問皇帝:“你有沒有聽到那邊有人在跑?”皇帝轉(zhuǎn)過頭。他們看到一個留著白色長胡須的男人從樹林里出來,手按著肚子上流血的傷口狂奔。那個男人還沒有跑到皇帝面前便神志不清地跌倒了,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实酆碗[士掀開男人的衣服,看到一個被砍得很深的傷口。皇帝很仔細地清洗男子的傷口,然后用自己的衣服包扎??墒遣坏綆追昼?,血就浸透了衣服?;实郯岩路锤蓛簦俅伟鷤?,而且這樣反復(fù)了好幾次,直到血不再往外冒。這名受傷的男子終于恢復(fù)了意識,向他們要水喝?;实叟艿较旅娴暮舆?,帶回一壺干凈的水。那時,太陽已經(jīng)完全下山,夜晚的空氣開始變冷。隱士幫皇帝把人抬進小屋,放到他的床上。那個男人閉上眼睛,安靜地躺著。經(jīng)過爬山、翻土,漫長的一天后,皇帝累壞了,倚著門就睡著了。
當他醒來,太陽已經(jīng)爬上山頭。他往床那邊看去,看到那個受傷的男子也正慌亂地看著他。當那個人與皇帝四目交接,他定下神來看著皇帝,輕聲低語速地說道:“請原諒我?!薄澳阕隽耸裁矗以從??”皇帝問?!澳徽J識我,陛下!但是我認識你。我是你的死敵,我立誓要復(fù)仇,因為在上次那場戰(zhàn)役中,你殺了我的兄弟,搶走我的財產(chǎn)。當我知道你獨自上山找隱士,我決定在你回程的路上突襲你,把你殺死。但我等了很久也沒有看到你出現(xiàn),于是離開埋伏的地方想找到你??墒俏覜]找到你,反而先撞見你的侍從,他們認出了我,砍了我一刀。幸運的是我逃脫了,一路跑到這兒來。如果沒有遇見你,我現(xiàn)在必死無疑。我本想殺你,你卻反過來救了我一命!我真是說不出的羞愧和感激。如果我活下來,我余生都做你的仆人,我也會囑咐子子孫孫同樣侍奉您。請寬恕我吧!”看到自己與夙敵這么輕易就和解了,皇帝欣喜若狂。他不但原諒這名男子,還許諾歸還他所有財產(chǎn),派御醫(yī)和仆人服侍他,直到完全康復(fù)。命令侍從護送男子回家后,皇帝回去見隱士。他想在回宮前,最后一次問隱士那三個問題。他發(fā)現(xiàn)隱士正在昨天翻過的土地上撒種子。隱士站起來看著皇帝;“你的問題不是已經(jīng)有答案了么?”“怎么說?”皇帝困惑地問?!白蛱?,如果你沒有同情我年老,幫我翻土的話,你會在回去的路上被那個人攻擊,然后你會深深懊悔怎么沒有留下來和我在一起?!彼?,最重要的時刻就是你翻土的時候,最重要的人就是我,最重要的事就是幫我翻土。后來,當那個受傷的男人跑來這里時,最重要的時刻就是你照料他傷口的時候,因為要是你不照料他,他就會死去,你也會失去與他和解的機會。同樣地,他是當時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照料他的傷口?!坝涀?,最重要的時刻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現(xiàn)在?,F(xiàn)在是我們唯一能主導(dǎo)的時間。最重要的人永遠就是那個當下和你在一起、在你面前的人,因為誰也不知道將來你是否會與他人共處。最重要的事,就是讓你身旁的人快樂,因為這就是人生所追求的。”
讀完這本書也讓我對生活中一些事有了新的認識,比如現(xiàn)在每天陪孩子寫作業(yè),我時常會不專心,讓孩子自己寫,然后自己刷刷手機新聞,看看電視之類的,覺得陪孩子寫作業(yè)占用了自己很多時間,但是這樣下來,孩子寫作業(yè)的質(zhì)量也不高,自己其實也沒有什么好的體驗,常常跟孩子生氣。最近我把陪孩子寫作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認真對待,孩子寫作業(yè)也比以前認真了,而且我在陪孩子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因為要教孩子學拼音,所以每個字的發(fā)音都會查一遍字典,這樣對于自己也是一種學習、一種提升。
還有就是工作中我們只要把工作的時刻當做最重要的時刻,正在工作的客戶當做最重要的人,正在工作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比如山西省兒童醫(yī)院有一臺我們的酶標儀,其實剛開始的時候老師還挺難說話的,明明自己在出差,但是老師就要求他們立馬要用,等不及。后來只要他們有問題,我也是當做很重要的事情對待,期間加過項目,電腦壞過重新裝過軟件,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突然發(fā)現(xiàn)老師不再是以前我印象中的那個老師了,變的很隨和。我去他們那回訪的時候,老師會說我這沒有問題,你還專門跑一趟,多辛苦,有問題會給你打電話的。跟老師聊天聊起孩子,我說起孩子說話晚,語言溝通不如其他孩子,老師主動說讓我?guī)Ш⒆拥絻和t(yī)院找她,她帶我去找發(fā)育科的醫(yī)生。
他們醫(yī)院有個一體機的意向,主任比較傾向于艾德康的儀器,主任交代下來讓老師找兩個廠家的在自己儀器上做他們的項目,看看兩家做的結(jié)果怎么樣??评锪硪粋€老師直接說咱們這么熟悉了,做實驗?zāi)悴挥镁o張,即使結(jié)果不太好,我們這邊也會幫你的,作為我們干活的能幫你的盡量幫你,給你們儀器說點好話之類的。但是你們主要還是得做上層關(guān)系,決定權(quán)在主任。說實話看到老師這樣對我,我還挺感動的,畢竟我也沒做什么,只是做自己份內(nèi)的事情而已。所以我覺得無論準備以后干什么,一定要把眼下的事情做到最好,未來是無法預(yù)料的,但是現(xiàn)在是可以把握的。與其擔心未來發(fā)展,不如趁現(xiàn)在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充實自己,這樣才會在不久的將來有機會的時候你能把握住。
正念的奇跡是一本入世修行的禪學著作,其所述的“正念”是可以應(yīng)用到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只是自己看完這本書,好多地方其實也還是沒有悟到,有些是比較深奧的。生活即是修行,行禪坐臥立、亦是如此。工作亦是修行正念:時時刻刻都專注于工作,分分秒秒保持警惕且一切就緒,掌握各種可能發(fā)生的狀況,隨機應(yīng)變。
正念的奇跡心得體會作文篇三
樊老師在做飛機時,身旁坐著一位優(yōu)秀的大企業(yè)家,他看到樊老師看金剛就問問:小伙子你怎么看金剛經(jīng)呢?
樊老師回答:您知道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嗎?
他說人生最大的痛苦,可能是一個人永遠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位企業(yè)家在大眾看來已經(jīng)是非常優(yōu)秀的人了,可他依然有求不得的苦。而樊老師則告訴我們: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覺得自己不應(yīng)該承擔痛苦的痛苦!在生活中,很多人安慰他人失戀時,說的可是頭頭是道,可如果自己失戀了,就覺得自己是天下最痛苦的人,自己不應(yīng)該失戀、不應(yīng)該這么痛苦才對。
覺得自己不應(yīng)該痛苦,想讓這種痛苦盡快消除掉,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正念。專注于此刻,保持警覺和清醒,這就是正念。
保持正念有很多方法,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數(shù)呼吸
吸氣時,在心里數(shù)一
呼氣時,在心里數(shù)一
吸氣時,在心里數(shù)二
呼氣時,在心里數(shù)二
如果忘記數(shù)到多少,那就重新從一開始數(shù)就行。保持正念,也是可以生氣、難過的,只是生氣時知道自己生氣了,知道自己難過了,必須得像照顧孩子一樣,慢慢得照顧負面情緒,那么,最后,都會隨之而來,隨之而去…
學會把持住自己的內(nèi)心,無論做什么事,先關(guān)注這個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不是關(guān)注這個問題出現(xiàn)了之后,會造成什么樣的結(jié)果,如此一來,內(nèi)心就會放平緩,反而有助于問題的解決,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
一個人要做很多事,很難都做到的時候,最好是把能做到的事先做了,把能做到的事做到最好,那逐漸的,各種各樣的事也就能做好了。
正念的奇跡心得體會作文篇四
書中在第二章第13頁中寫道:從現(xiàn)在開始,我將用“正念”這個詞來指稱“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其實我也是一開始不理解“正念”這個詞,以為是什么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堅定的信念之類的意思。后來我慢慢地了解了,舉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與大家分享:
洗碗就是洗碗:
“如果洗碗時,我們只想著接下來要喝的那一杯茶,并因此急急忙忙地把碗洗完,就好像它們很令人厭惡似的,那么我們就不是為了洗碗而洗碗。更進一步來說,洗碗時我們并沒有活在當下。事實上,我們站在洗碗池邊,完全體會不到生命的奇跡。
如果我們不懂洗碗,很可能我們也不懂喝茶:喝茶時,我們會只想著其他事,幾乎覺察不到自己手中的這杯茶。就這樣,我們被未來吸走了——無法實實在在地活著,甚至連一分鐘都做不到?!?/p>
這個例子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的正念》一章中,很有意思,很通俗易懂。放下書,轉(zhuǎn)念想想自己現(xiàn)在讀書的狀態(tài),頓時面紅耳赤:現(xiàn)在讀書,看到一些好的句子要么馬上找出手機拍下來,要么折個邊角留印記,有時候還會突然翻到最后一頁,看看還要多久才能讀完這本書,原來,這些都是為了讀完后可以寫讀書筆記?。ㄎ婺槪。?/p>
基于這樣的認識,促使我在后來的讀書過程中努力保持一種“不要為了趕任務(wù)做事”的狀態(tài),而是以一種放松的狀態(tài),全神貫注地讀書,享受讀書的過程,與它合一。
關(guān)于“呼吸”:
書本的序言二(英譯者序言)中講到了一個事件,是一行禪師對一名美國男子尖刻嘲諷的回應(yīng)。讓我印象深刻的文字描述是“做完回應(yīng)后,一行禪師快步走了出去,站在教堂停車場邊的人行道上。他就快喘不過氣來——像是一個潛入深水,很久沒有浮出水面換氣的人。我第一次了解人的呼吸方式與他如何回應(yīng)周遭世界存在著某種關(guān)聯(lián)?!?/p>
這個應(yīng)該不難理解。當你準備上臺表演時、當你即將主持一場大型會議時、當你要和領(lǐng)導(dǎo)或是你崇拜的偶像面對面交流時、當你面對挑釁想”退一步海闊天空時“,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應(yīng)該是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jīng)歷。
我們會在這樣的場合”深呼吸“,是因為在這種境遇下,只有“深呼吸”可以讓我們的心逐漸平靜。這應(yīng)當是大多數(shù)人的認知,而且也是很有效的。
書中第二章《奇跡就是在大地上行走》中這樣描述到:
有覺知地呼吸:
“呼吸可以防止心念散亂,是一個自然且極為有效的方法,因此你需要知道如何呼吸以保持正念。呼吸是連接生命與意識的橋梁,讓你的身心合一。不論何時,心念一旦游離不定,都可以用呼吸做工具,重新看好你的心。在佛教寺院里,每個人都要學習以呼吸為法,止住心念的散亂,以此修持定力。定力是藉由修習正念獲得的能量,能夠助人開悟。當一個普通人有知覺地呼吸時,他就已經(jīng)開悟了?!?/p>
在書中第八章《32個正念的練習》中,每個練習都提到了“呼吸”。
如果你的心散亂了,就要先看好自己的呼吸!
這讓我想到,兩年前我開始請私教健身時,第一節(jié)課教練就叫我如何“腹式呼吸”,并告訴我它的重要性。這個很好,每次做完后就會覺得渾身很放松,很舒服,建議大家可以試試。
其實,書中圍繞正念、當下、呼吸,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比如“生死問題”:生和死是生命的兩面,沒有它們,生命不可能存在,就像一個銅板必須有兩面才能存在一樣。只有在當下,我們才可能超越生死,才可能知道怎樣去活,怎樣去死。又比如“圣人出,河水清,草木綠”,有一座花園,由一個活在正念中的僧人照管。那里的花兒總是清新翠綠,僧人從正念涌出的平和與喜悅滋養(yǎng)著它們。再比如,我們談?wù)摓樯鐣?wù)、為人民服務(wù)、為人類服務(wù)、為遠方的人服務(wù)、為世界和平盡力。但是我們常常忘記:我們首先要為身邊的人而活。
正念的奇跡心得體會作文篇五
最近越來越發(fā)現(xiàn)我是一個容易被情緒主導(dǎo)的人:
今天一天沒看書,就會很焦慮---玩本來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想到?jīng)]學習,連玩也不香了;
現(xiàn)在正在忙,突然小滿不停的叫我,就會很煩躁---小朋友和媽媽的互動本來是有愛的,因為自己的心煩氣躁,也帶給了小朋友低氣壓;
心里有事兒牽掛,但要陪著小滿玩游戲,就會覺得小孩子的游戲無聊,很浪費時間---父母的陪伴本是孩子的正常需求,因為自己的心不在焉,孩子也未必可以真正玩得開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我的這些時刻,或者說有沒有仔細思考過自己是否有這樣的時刻:手上做著一件事兒,心里想著另外一件事兒,想要進入忘我境界,真是很難,而事后總是陷入反省和自責,結(jié)果就是哪件事情也沒有做到心中的完美~
今天聽了《正念的奇跡》后,突然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
《正念的奇跡》是一行禪師寫給好友的一封長信,書中沒有闡述詳盡的佛理,但告訴了我們什么是正念,什么是正念的奇跡。
什么是正念呢,舉個例子,在我們洗碗的當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隨順自己的呼吸,覺照到我的心念和動作,這就是正念。
全身心的投入到你正在做的這件事情就是正念,洗碗就是洗碗,不要想著接下來我要去看一部什么樣的電視劇;陪伴孩子就是陪伴孩子,不要想著接下來我要去處理什么工作;工作的時候就專注于工作,不要想著工作結(jié)束后,我要去怎么放松;專注于此時此刻,才能讓我們每天的時間真的充實,每天的生活真的美好,而不是每件事情都是應(yīng)付差事。
當然,隨時都能覺知自己真的是一個很高的境界,生氣時知道自己在生氣,焦慮時知道自己在焦慮,開心時知道自己在開心,我們并不是每時每刻都能如此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但人生是場修行,愿意為之而努力才能過得輕安喜樂。
之前聽到佛法呀,覺知啊,總覺得是騙人的,但是看心理學的書籍越多,才發(fā)現(xiàn)之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淺薄,真正得道之人不會被欲望折磨,不會被心事煩擾,不會被他人掌控,也不會被情緒所左右。然人生之路很長,吾輩仍需繼續(xù)努力。
希望你和我都能讓自己的內(nèi)心平和,生活輕安喜樂。
正念的奇跡心得體會作文篇六
《正念的奇跡》是一行禪師寫給好友的一封長信,書中沒有闡述詳盡的佛理,但告訴了我們什么是正念,什么是正念的奇跡。
什么是正念呢,舉個例子,在我們洗碗的當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隨順自己的呼吸,覺照到我的心念和動作,這就是正念。
全身心的投入到你正在做的這件事情就是正念,洗碗就是洗碗,不要想著接下來我要去看一部什么樣的電視??;陪伴孩子就是陪伴孩子,不要想著接下來我要去處理什么工作;工作的時候就專注于工作,不要想著工作結(jié)束后,我要去怎么放松;專注于此時此刻,才能讓我們每天的時間真的充實,每天的生活真的美好,而不是每件事情都是應(yīng)付差事。
當然,隨時都能覺知自己真的是一個很高的境界,生氣時知道自己在生氣,焦慮時知道自己在焦慮,開心時知道自己在開心,我們并不是每時每刻都能如此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但人生是場修行,愿意為之而努力才能過得輕安喜樂。
之前聽到佛法呀,覺知啊,總覺得是騙人的,但是看心理學的書籍越多,才發(fā)現(xiàn)之前的自己是多么的淺薄,真正得道之人不會被欲望折磨,不會被心事煩擾,不會被他人掌控,也不會被情緒所左右。然人生之路很長,吾輩仍需繼續(xù)努力。
希望你和我都能讓自己的內(nèi)心平和,生活輕安喜樂。
正念,什么是正念呢
一行禪師說,正念就是指“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可能直接理解起來比較困難,一行禪師舉了很多反例,例如當我們在開車的時候,如果腦子里全是上午即將進行的會議、一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可能連路上出現(xiàn)了哪些東西都不知道,更體會不到沿途美麗的風景。
現(xiàn)在社會節(jié)奏很快,手機接觸的信息也越來越碎片化,各個公眾號短視頻都想搶奪大家的注意力。有時候在上網(wǎng),原本明明是打開網(wǎng)頁準備搜索某個問題,卻突然間被彈出來的各種信息不知道帶到哪里去了,結(jié)果本來是查找資料,最后搞了半天刷了幾個新聞。這是一種很明顯的心思散亂的狀態(tài),也就是沒有正念的狀態(tài)。
一行禪師說:專注工作,保持警覺和清醒,準備好應(yīng)對任何可能發(fā)生的狀況,隨機應(yīng)變,這就是正念。一行禪師舉了洗碗的例子來解釋正念,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當然包括我,對于洗碗這件事情都是深惡痛絕,把碗扔進池子里就再也不想看它一眼了,尤其是當洗碗任務(wù)是“被指派”的時候,心里就更加抵觸。一行禪師說,如果洗碗時,我們只想著接下來要喝的那一杯茶,而將洗碗視作令人厭惡的過程,那么我們就不是為了洗碗而洗碗。更確切的說,洗碗時我們并沒有活在當下,我們身體在洗碗,心思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完全體會不到生活的真諦。如果我們不懂得洗碗,很可能我們也不懂得喝茶,喝茶時我們會只想著其他事,幾乎覺察不到自己手中的這杯茶,就這樣我們被未來的事吸走了——無法實實在在地活著,甚至連一分鐘都不屬于自己。
要感受當下,最簡單直白的方法,是從呼吸開始練習。人的呼吸方式,與他如何回應(yīng)周遭世界,存在著某種關(guān)聯(lián)。當我們因為工作煩躁而情緒緊張焦慮時,呼吸會變得急促而混亂,當我們心境平和時,呼吸會變得平靜而穩(wěn)定。反過來,用練習呼吸的方法,也可以控制情緒,當我們遇到突發(fā)狀況時,保持正念的深呼吸三次,就能初步平復(fù)緊張的情緒。
書中還提到給自己安排一個正念日,對于當下社會也許有點奢侈。這一天你要試著做自己的主人,忘掉其他天要做的工作,不要安排任何聚會,或接待任何朋友來訪。只做些簡單的工作,例如打掃房子、做飯、洗衣服、清掃灰塵;一旦房子整潔干凈,東西也都各歸其位,就慢動作洗個澡;之后,準備泡茶、喝茶。下午時候出去散散步;在散步的過程中練習保持正念的呼吸;傍晚時給自己準備清淡的一餐;晚上,可以讀讀書,或者安靜的聽一會音樂;睡前不再讀任何書,不再讓大腦接受新信息,而是要徹底的放松五到十分鐘。通過這一天真正認識生活,感受正念。
讀了《正念的奇跡》這本書讓我明白一個道理:現(xiàn)在做的事是最重要的事,現(xiàn)在陪伴的人是最重要的人,現(xiàn)在擁有的當下是我們唯一可以掌控的時光,守護當下,勇敢前行。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77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