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改革論文范文(2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5 07:39:06
體育改革論文范文(23篇)
時間:2023-11-05 07:39:06     小編:雅蕊

總結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問題,總結也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自己的成長與進步??偨Y應該圍繞主題展開,同時突出重點和亮點,不應過多涉及細枝末節(ji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體育改革論文篇一

摘要:目前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民俗傳統體育項目也隨之進入人們視角,并將此納入體育教學當中,形成一種“文化植入式”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了解民俗文化、傳承文化。將民族傳統文化與體育教學進行有機結合,使民俗傳統文化滲透到體育教學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傳統文化。本文針對民俗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的教學改革進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改革對策,以期為“文化植入式”教學模式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民俗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教學模式;傳承;改革對策。

目前我國許多傳統的民俗體育項目正在逐漸消失,淡出人們的視野,采茶舞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保護。實施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就是傳承、保護和推廣采茶舞的一個重要方式。探析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策略,將采茶舞改編成適合體育課堂教學的形式,將有效地促進采茶舞的傳承,也將有效充實學校體育教學體系的內容,可謂一舉兩得。

1民俗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可行性分析。

筆者通過廣泛查閱相關文獻和實踐調研,發(fā)現民俗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具體來說,第一,采茶舞是一種舞蹈,本身包含了多種肢體動作的展示,可以對舞蹈者的身體素質起到良好的鍛煉效果,而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學生的身體協調性,基于此,將采茶舞融入到學校體育教學中,可以充實學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起到良好的鍛煉效果,并且實踐也已經充分證明,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練習采茶舞可對呼吸系統機能、心血管機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并顯著提升身體的力量素質、耐力素質以及靈敏性、協調性。第二,采茶舞本身是一種區(qū)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載體,其中蘊含了很多美學特征,如健、力、美等,并包含了區(qū)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價值觀念,基于此將采茶舞融入到學校體育教學當中,讓學生通過采茶舞的習練體驗民族文化精神、文化內涵,感受采茶舞中蘊藏的生活氣息、地方特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民族文化造詣和藝術文化修養(yǎng),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第三,在當前采茶舞傳承困難的狀況下,通過教學改革將采茶舞植入到體育教學當中,可以有效地促進民俗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的良好傳承,對采茶舞的再創(chuàng)造、再發(fā)展來說非常有利。

2民俗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原則。

民俗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是極具地方特色的舞蹈類型,其中蘊含了濃厚的地域文化價值觀,這是采茶舞真正的核心價值。在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當中,要充分重視采茶舞中核心文化價值的傳承,將采茶舞中蘊含的健身娛樂、崇尚勞動、祈福求豐、樂觀豁達的民族文化精神充分展示出來,不可“重視了動作而忽視了精神”。在此,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原則總結如下:

2.1遵循民族文化規(guī)律。

民俗傳統體育項目,背后往往蘊藏著深厚的民族文化規(guī)律,可以說是體育項目和傳統文化的融合統一。因此,在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探索中,必須尊重采茶舞的傳統文化內涵和民族文化規(guī)律,溯本追源、厘清源流、透視邏輯,以體育動作和文化內涵的緊密連接為切入點,達到采茶舞體育教學改革的最佳效果。如此,才能以文化規(guī)律、文化內涵作為內核精神,支撐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使采茶舞在體育教學當中“外有形、內有神”,強化文化傳承的生命力。

2.2遵循體育鍛煉規(guī)律。

進行民俗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體育鍛煉規(guī)律也是必須遵循的規(guī)律之一。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鍛煉學生的體魄,將采茶舞運用到學校體育教學中,要在充分考量其健身功能的基礎上,將采茶舞強身健體的效果體現出來,根據先進的人體運動學理論,在采茶舞的力度、幅度、頻率等方面做好科學設計,采用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方式,通過消耗體能,減少身體脂肪量,并有效鍛煉身體心肺功能。要合理、靈活控制采茶舞鍛煉量,過大會造成身體損傷,而過小則健身效果不足。

2.3植入體育創(chuàng)新元素。

將采茶舞融入到體育教學改革中,一味照搬必然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為真實的民族傳統舞蹈和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真實需求是有明顯區(qū)別的,此時必須以創(chuàng)新促發(fā)展,通過創(chuàng)新為采茶舞體育教學改革注入鮮活的動力,在尊重民族傳統舞蹈內核精神和外化特征的基礎上,對采茶舞進行重新編排,在采茶舞的動作、節(jié)奏、伴樂等方面植入新鮮的創(chuàng)新性內容,在采茶舞的習練過程中體現時代精神、時代風貌,迎合學生的審美需求、體育訴求,真正使采茶舞以獨特的精神風貌走進校園、走進體育課堂,贏得師生的青睞。

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面向的是學生,面向的是真實的課堂,因此必須遵循體育教學的相關理論和教學規(guī)律。具體來說,要以課堂教學為導向,對采茶舞進行適當改造,根據現有的教學資源如師資力量、場地條件、器材設備、學生年齡層次等,將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模式化、規(guī)范化,形成系統性的課程體系、考核體系和操作標準,適當降低舞蹈中特定動作的難度,將采茶舞大眾化、簡單化,以便采茶舞可以契合體育課堂教學的形式需求,并兼顧學生的能力和需求,使采茶舞和體育課堂教學良性結合。

采茶舞是一種民間歌舞載體,而體育教學是成熟現代學校教學內容,二者之間的良好融合,必須講求方法、講求策略,基于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的特征分析和現代體育教學的理論研究,現提出一些可行的采茶舞體育教學改革策略供參考。

3.1采茶舞文化內核的植入。

對民俗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來說,外在表演形式和內在文化內核是協調統一的,外在表演形式的展示,離不開內在文化內核的支撐,而內在文化內核的體現,又必須以外在動作形式的展示為途徑。將采茶舞改革成為適合學校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不僅要重視采茶舞外在舞蹈形式的改編,更要重視采茶舞內在文化內核的植入?;诓刹栉枭詈竦膮^(qū)域民族文化內涵,將采茶舞的文化內核提取出來植入到采茶舞的體育教學當中并不困難。具體來說,一方面要植入采茶舞中的區(qū)域民族精神,將采茶舞中體現的樂觀豁達、歡樂祥和、堅強勇敢、不懈奮斗的內核精神盡可能地植入到采茶舞的體育教學當中,增強體育教學內容的文化充實度;另一方面,要植入采茶舞中的民族審美觀念,通過民族審美觀念和現代體育教學的有機融合,將區(qū)域民族的舞蹈動作美學文化植入到采茶舞的體育教學當中,使學生可以在體育課堂中真正接觸和體驗采茶舞中的美學文化,充實學生的美學素養(yǎng)。

3.2采茶舞表演形式的改編。

采茶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表演形式多樣,在傳播和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多個不同的類型,但綜合分析可以發(fā)現,采茶舞的表演形式并不適合直接應用到現代學校的體育課程教學當中,必須對其進行適當、合理的改編。已有實踐表明,較好的改編方式就是將采茶舞改編為體育課堂教學當中的健身操,以此將傳統采茶舞的表演形式“課堂化”,在健身操已經得到普遍推廣的情況下,幫助采茶舞高效地融入到現代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中。具體來說,將采茶舞改編為體育采茶操,一是要按照有氧運動原理和現代健身操編排原則,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理特點和運動強度承受力,將采茶舞中的舞蹈動作進行改編,在表現采茶舞舞蹈動作特征的同時,符合健身操的編排原則,將采茶舞改編為感染力強、適合課堂推廣的采茶健身操;二是要做好采茶健身操的配套音樂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采茶健身操配套音樂的過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借鑒傳統采茶舞的曲調風格,如贛南采茶戲唱腔《送郎調》改編的《十送紅軍》,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改編案例,在傳統采茶舞曲調風格的支撐下,采茶健身操的民族文化內涵將更加能夠充分體現,更加能吸引學生的習練興趣,此外采茶健身操的配套音樂創(chuàng)作也應符合健身操的音樂創(chuàng)作要求,充分體現時代特征,展現運動的熱情與活力。

3.3采茶舞教學策略的制定。

形成完善的教學策略,是實現采茶舞體育教學改革的不可或缺的一步。在植入采茶舞文化內核、改編采茶舞表演形式的基礎上,制定科學的采茶舞體育教學策略,是達到最佳的采茶舞體育教學改革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制定采茶舞教學策略,要兼顧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采茶舞教學課程設置的系統化、規(guī)范化,要在現代體育教學理論的支撐下,結合采茶舞的難度和體育課程的課時設置,合理安排采茶舞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方式、教學進度、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標準,最終形成一套完善的采茶舞體育教學課程系統,在此課程系統的規(guī)定下實施采茶舞的體育教學工作,促進采茶舞體育教學實現有效、可持續(xù)、系統化的改革;二是科學運用情景教學法增強采茶舞體育教學效果,通過民俗文化背景音樂的播放、教學現場的環(huán)境布置、多媒體視頻和圖像的展示等方式,多角度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采茶舞教學情境,營造豐富的.采茶舞文化氛圍,吸引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加學生的舞蹈體驗,使學生在習練采茶舞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得到身體方面的鍛煉,也可以充分感受采茶舞中豐富的文化內涵、民俗風情;三是重視采茶舞的教學反饋,采茶舞的體育教學改革目前方興未艾,并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因此必須重視學生對當前采茶舞體育教學方式的反饋,以此為依據結合體育教學開展原則,及時調整采茶舞體育教學改革策略,以良好的改革應變性,獲得最佳的采茶舞體育教學改革效果。

3.4采茶舞教師隊伍的建設。

在將采茶舞融入到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采茶舞師資隊伍建設是提升體育教學水平以及體育教學改革質量的重要保障。從采茶舞教師的來源來看,各個體育院校是為采茶舞教學輸送教師資源的主要陣地,但是在體育院校的課程體系中,采茶舞等民俗傳統體育項目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為了確保體育院校所輸送的人才能夠滿足采茶舞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以地方體育院校為依托,通過在體育院校設置民俗體育課程,強化相關教材與教法研究,逐步推動采茶舞教學體系的完善。另外,在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提升在職體育教師的民族體育知識和民族體育技能至關重要,為此,教育部門、政府部門以及學校應當合理構建在職教師培訓機制,通過組織教師參與采茶舞培訓班、研討會、觀摩會,提高教師將采茶舞融入體育教學的能力,確保教師掌握體育改革工作的方向、提升采茶舞教學課程開發(fā)的意識,從而實現采茶舞教學與學校實際情況、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的對接。與此同時,學校也可以實行兼職教師制度,通過對當地文化人才的充分利用,使當地文化人才融入到采茶舞教學以及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當中,這不僅有利于進一步充實采茶舞教師隊伍,也有利于提升學校采茶舞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化水平,確保采茶舞教學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結語。

基于采茶舞的身體鍛煉效果、美學特征、民俗文化內涵,結合現代學校體育教學的內容要求,將民俗傳統體育項目采茶舞改編植入到體育教學中,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并且已有實踐也證明了可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在實際的改革過程中,要重視采茶舞中文化內涵的傳承,重視采茶舞中美學特征的體現,也要重視現代體育教學內容的形式要求、設置方式,更要重視從采茶舞教學人才培養(yǎng)、人才培訓以及人才引入等方面做好采茶舞教師隊伍建設,以實現采茶舞和現代體育教學的有機融合、良性結合,最終實現“幫助采茶舞傳承”和“充實體育教學內容”雙豐收。

參考文獻。

[2]周家金,黃向平,孫慶彬.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植入式”教學模式探析———以桂東南采茶舞引入高校體育課堂為例[j].梧州學院學報,2014(6):57-61.

體育改革論文篇二

摘要: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對于高職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面對全球經濟的轉型發(fā)展,作為高職院校中最為重要的語文課程,改革發(fā)展也勢在必行。在新形勢下,改革發(fā)展必須基于“六位一體”的改革模式,構建以“六位一體”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并且在此基礎上積極實踐,為國家培養(yǎng)高職人才貢獻力量。

關鍵詞: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經濟也迎來了轉型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國家對于高職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我國高職教育中的必修課語文教育改革也是迫在眉睫。目前來看,我國語文教育仍舊存在著教學思想落后,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等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國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積極思考,開拓創(chuàng)新,提出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方案。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致力于“六位一體”課程模式改革之下,并積極把這一模式運用于高職語文教育的改革之中,形成具有高職院校具有鮮明特色的整體化的教學體系。高職院校中的語文教育課程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當今的社會是信息的時代,閱讀信息需要一定的語文綜合能力。所以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是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一。同時,語文與人際交流等都密切相關。高職院校是以職業(yè)化為目標,培養(yǎng)應用型的人才為主的教育場所,我們在培養(yǎng)的時候不僅要灌輸語文知識,更要提升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1“六位一體”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所謂的“六位”,指高職課程教學組織和實施中必須突出的六個基本要素:職業(yè)能力需求分析、職業(yè)能力目標、職業(yè)能力訓練項目、職業(yè)能力訓練素材、“教、學、做”結合及形成性考核?!傲灰惑w”則是這六個要素有機構成、在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即以職業(yè)崗位能力需求為導向,確定明確、具體、可檢驗的課程目標;根據職業(yè)能力目標確定知識目標、組合教學模塊、設計職業(yè)能力訓練項目;以職業(yè)能力訓練項目為驅動;以真實的職業(yè)活動實例為訓練素材;根據職業(yè)能力形成和知識認知的規(guī)律,“教、學、做”一體化安排,促使學生在訓練中提高能力,獲取知識;課程考核以平時的項目完成情況和學習過程考核為主?!傲灰惑w”的課程模式把職業(yè)化上升到了核心地位,讓整個教育過程更近貼近學生的需求。“六位一體”課程改革模式擺脫了傳統的教學思維定勢,這是一種突出職業(yè)教育的目標,面向社會教育的教學模式,最大優(yōu)化教學體系,構建具有特色的科學的全新模式。

2“六位一體”課程模式下高職語文教學改革實踐。

2.1更新教育思維,科學定位教育目標。

新時期以來,我們在進行教育改革時,不能因循守舊,依舊按照之前的教育發(fā)展模式來培育學生。從教育制定者到教育實踐者,都要積極轉變思維,廣泛吸收世界各國的優(yōu)秀教育成果,兼收并蓄地吸收符合我國高職語文教育發(fā)展的知識。同時要根據社會的發(fā)展和學生的求知要求來科學地制定教學方式,切記不可一刀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育思維的更新是需要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不斷學習的,這就需要每位教師樹立崇高的職業(yè)精神,思想上積極進取,行動上不斷創(chuàng)新。平時多進行學習,在教學這門課程中,教師永遠是學生,多聽講座,多看相關書籍。同時在課下時候,要主動和學生交流,傾聽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反饋,對于學生提出的好建議一定要牢記,把這些可實行的建議運用于以后的教學中。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更新教育思維的同時,還需科學定位教育目標,教育目標具有引領的作用,我們在制定時既要實事求是,又要開拓創(chuàng)新,制定出一條符合中國高職語文教育發(fā)展的科學之路。教育目標作為標桿,直接影響著最終的教育效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在備課前要明確教學目標,在上課前要明確課堂目標,在進行人文教育時要明確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尤其對于高職教育中的語文教育,要把知識教育與能力教育相結合,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還要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讓學生在邁入社會后,能清晰地表達自我的觀點,并對事物有一定的評價能力。在看到一些事物時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審美意識,讓其生活不僅僅是機械地向前走,更多地會思考人生。這一體現了“六位一體”的培養(yǎng)模式。

2.2樹立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完善教學內容與方法。

我們在進行高職語文教育時,一定要以“學生為本”,學生是教育者培育的主體,開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有很多高職院校的語文課程完全忽略了學生本體的作用,完全按照教師的意志來教學,結果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最終都不盡如人意。這樣也是極為不科學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興趣。對于高職語文課程來說,就要以審美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依照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教師要為學生拓展知識面,學生大都喜歡聽故事,我們在講解課文的時候穿插一些故事,會提高學生的興趣,這樣,最終的教學效果也會增強。要想獲得學生的喜愛,教師在教課時就必須不斷提高教學內容與方法,教學內容要多樣化,積極踐行高職語文教育模式的多元化,通過多種方式來達到認知的目的。同時在教學方法上也要靈活多樣,實現語文教育模式的多樣化,多傾聽學生的意見,在教學方法上因材施教,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多借鑒優(yōu)秀教師的方法,在不斷摸索中奮力前行。在現在很多高職院校中,就開拓了很多的精品創(chuàng)新課程。我們的語文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主體,而把學生作為主體,對于一些接受性較強的文章,學生可以組建小組,通過討論,選派代表來進行講解,最后設定了臺上臺下互相提問的環(huán)節(jié),在互動中達到學習目標,通過學生們的表現,教師可以最終糾正研究過程中的錯誤并且對課文主旨進行總結,對研究方式加以客觀的評價。而對于一些感悟性強的課文,可以運用聯想教學法,設定特定的情景去讓學生感悟與作者相同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和作者突破空間,進行心靈上的`溝通,這樣也是讓學生感受文學魅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對于一些新型題材的課文,比如戲劇作品,很多課本都選錄了曹禺的經典作品《雷雨》,就可以在講解之前,讓學生排這樣一出劇目,學生在排練的過程中,會搜集資料,會體悟人物的感情,會總結出作者所表達的內容,可謂是一箭三雕。通過演出,學生也會對話劇這一文學樣式有了更為深厚的理解,回顧一下,我們會發(fā)現這篇課文所要掌握的知識點都在這一演出中所領悟到。

2.3改革高職語文課程的考核模式,構建多元化的考核體系。

目前,在很多高職院校中,存在著課程考核單一的現象,一般而言,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大部分依賴于最終的一次考試。實質上,這種考核模式是極為不科學的。要想改變這種考核模式,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我們要建立學生,家長,教師共同參與的考核模式。通過互相的監(jiān)督與評價,來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家長的配合能力以及教師的教課質量。第二,我要要對學生實行多元化的考核標準。我們的考核標準大致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過程性考核,這一部分要占最終成績的百分之六十,主要包括學生的考勤、學生的上課情況以及課下的完成情況。第二部分為終結性考核,主要就是期末考試。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出題時,要側重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要出一份真正能考查學生能力的試卷。第三部分為能力考查,積極鼓勵學生參加相關的活動,也鼓勵有能力的學生可以考秘書資格證等資格證書,同樣學生的漢語運用能力,演講辯論能力等可以納入考查之中。第三,學校可以多組織一些課外競賽活動,并把這些活動納入最后的考核系統里。比如可以組織普通話大賽、演講比賽等。學生可以通過參加這些活動來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并且可以有意識地通過這些活動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能主動地去閱讀經典文學作品,了解中外優(yōu)秀的文學和文化。在潛移默化之中達到最終的培養(yǎng)目的。

2.4深化教學改革成果,制定具有鮮明特色的教材。

教材在教學課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規(guī)定著教學方向,同樣,教材也是教師授課、學生學習物化形態(tài)的依托。高職教育工作者在選定教材時,在認定權威的基礎上要契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教師學生才能配合默契,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在此,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教育工作者在編訂教材時,既要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成果,又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在選擇課文內容上,既要選錄經典,如中國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內容,包括上古時期的《詩經》,楚辭,漢賦、中國古典詩歌,長短不一的宋詞,充滿市民特色的元曲以及明清時代的四大名著,這些代表著每個時代特定的文學形式一定要選取經典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來供學生學習。但是僅僅吸取古代精華還遠遠不夠,現代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還要選錄一些具有現代氣息的文章,包括當代優(yōu)秀的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同樣,我們還可以選錄一些代表現代社會發(fā)展的科技文,培養(yǎng)學生的現代閱讀能力。此外,網絡上還有很多的教材可以提供下載,教師可以常常關注網絡上的新知識,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看一些精品課。這些網絡教材雖然良莠不齊,但可以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3總結。

實踐表明,根據“六位一體”目標改革下的高職語文教學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這種教學方法去除了傳統的不科學的部分,有利于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實踐了教學過程的完整化和體系化目標。使得學生能更好地樹立職業(yè)精神,更順利地走向社會。

參考文獻。

[1]趙沛.職業(yè)教育教學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2]鄧澤民,侯金柱.職業(yè)教育教材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4]劉文菊.論加強大學語文課程建設的幾個重要表現環(huán)節(jié)[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

[5]陳和.關于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構想[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7).

[6]張曉慧.關于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4.

[7]陳洪.在改革中加強大學語文課程教學[j].中國大學教學,2007(3).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體育改革論文篇三

按照新課標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之處就是要轉變教育觀念,而課程改革就是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核心問題。因此,首先,作為教育部門的相關領導和學校領導、教師應該自上而下地轉變教育思想,扭轉重智輕體的教學傾向,真正將德智體美勞貫穿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之中。其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應該面對全體學生,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后,應該汲取有關自然主義體育觀的精華,將學生的終生受益與體育效益結合起來,樹立起一種終身體育的觀念。

首先,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應該以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為依據,使學生樂意去學、愿意去學,從體育課程中得到快樂。第二,更新和充實體育理論課程的內容。比如小學體育教學應該將體育社會人文學、體育保健學等方面的知識放在教學中,讓課程內容設置更加具有實用性,能夠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新課標下,小學體育教育要順利實施就必須要有物質作為保證,如果沒有良好的設施條件以及工作環(huán)境,任何形式的素質教育,任何的新課標改革都很難順利實行。

1.4突出課程設置的實效性和手法的多樣化。

首先,新課標下,小學體育教育應該采用能動教學法、程序教學法、發(fā)現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其次,學校應該通過課程改革增加課程的開設次數,并且開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課下輔導班,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以一種最放松的心態(tài)參與體育鍛煉,使體育鍛煉成為一種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方式而絕非僅僅是教學內容學習的一部分。

1.5構建與新課標相適應的體育測評標準。

任何教育制度的改革要貫徹到底,得到良好效果,必須要建立與其相適應的考評制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改革的初衷,否則,任何的改革措施都將是一種形式化的口號宣傳。

2.1新課標下,教師角色轉變。

新課標下,對教師的角色定位存在著多種多樣的提法,有人認為,學生是“主角”,而教師則是“配角”,也有人認為,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還有人認為學生是“上帝”,而教師是“商家”。上述對于教師和學生關系的定位實際上反映了其對于“學生主體性”這一教育理念的片面理解。其實,體育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在雙方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起到的是指導和引導的作用,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地使學生在生動的課堂上獲得知識。比如在二年級體育教學中,有關于練習學生合作精神的活動。教師設計以下對話:師:同學們,你們好!大家旅行都去過什么地方???學生回答。師:那么我們大家一起開火車去一個神奇的地方,好不好。生:好啊。然后給學生介紹游戲規(guī)則,組織學生合作跑。教師在活動結束之后對學生的合作精神予以表揚,并鼓勵學生自己說出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有人犯規(guī)。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是引導者,而且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者,幫助學生獲得積極心態(tài),迎接挑戰(zhàn)。

2.2組織開放式教學。

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就是要讓課堂變得有氣氛,有目標。過去的體育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強調的是要學生步伐一致,這就大大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fā)揮。在新課標要求下,對于學生健康以及情感要求更加具體化,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盡可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活躍思想、張揚生命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3優(yōu)化教學過程。

2.3.1感悟體驗教學法。

教學中應該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于表現自己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融入小謎語、小新聞、小競賽以及小獎勵等。這樣不僅可以加大小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能夠使體育教學變得愉快。例如,在對五年級小學生進行跳遠指導的時候,可以引入烏龜賽跑的`故事,將這個故事稍加改進,告訴同學賽跑的時候遇到了一條河,以此導入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一種體驗式的教學中獲得樂趣,獲得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一種樂觀愉快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

2.3.2情境教學法。

好的氛圍會給人帶來好的心情,因此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能夠使學生在情境中獲得情感共鳴,最終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學情境的設置可以結合時事,也可以結合故事,通過一定的實物途徑,幫助學生以情境的方式理解教材內容,從深層次提升其對體育精神的理解。

2.4新課標下,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新課標要求對每個學生的主體能力、學習態(tài)度、知識技能、合作精神等都方面進行很合理、全面、公正的評價。由于學生主體性的差異,所以應該建立多層次的評價體系,教師采用隨堂評價、學生互評、自評方式,使教學氛圍融洽。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的另一層面的意思是學生可以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這樣就能夠通過這樣的形式改進教師的教學。新課標下,教學活動的評價是雙向的,是從師生對立關系轉向統一關系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3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傳授給學生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最為重要的還要通過課程的開展來塑造學生的個性,進而達到對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養(yǎng)成習慣、如何創(chuàng)新,促使學生具有強壯身體的同時,也具有優(yōu)秀的靈魂。

體育改革論文篇四

上文提高教育資源分為教師資源、設備資源和財力資源,在這三種資源開發(fā)下,高校體育教學獎如何進行改革,下文將著重論述。(1)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離不開教育資源,在教育資源的開發(fā)下,體育教學改革將如何發(fā)展,其教師資源始終擺在首要位置,是教學改革的基礎。所以,若想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全方面的改革,首先就要對教師進行培養(yǎng),將教師資源開發(fā)作為首要的、長期的工作目標。進一步來說,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完善的體育教師隊伍,與其他高校進行交流合作,開展工作交流活動來促進雙方的合作和交流。要從人力資源發(fā)展的角度上去探討高校體育教學研究,除了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之外,更應該建立健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具備應對時時變化的市場,才能留住學生,留住人才。對于本科畢業(yè)的優(yōu)秀體育生,也可提供外出進修再回來任教的機會,使優(yōu)秀的學生資源轉變?yōu)榻處熽犖?,這樣一方面可以提供學術營養(yǎng),使其自由生長不受人際關系的困擾,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來校任教,這相當于就健全了人才引進機制。(2)健全體育設備資源,提高設備資源利用率。高校體育課程需要利用其體育設備和教學場地來進行教學。在其教學任務下,體育教學需要更多的教學場地和設備來滿足教學需求。而在現今情況下,由于開設體育場地年限有限,資金財力有限等問題。所以,提高教學場地和設備的利用率是解決資金場地有限的方法之一,向社會開放,使得高校體育場館設備可以與社會接觸,來提高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因此,可以通過與外部機構和單位合作來配備高校體育器材,以減少重復購置率。學校無法每樣設備都完全配齊,必須在借用或租用其他器材來上課,如借用康復中心或醫(yī)院的康復儀器完成教學也是一種可能。(3)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是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方式。現如今,人們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和興趣度越來越高。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課興趣頗深,也愿意去學習體育課程,因此可以相對其他課程進行調整來增加體育必修課的數量,這樣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增加了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另外,高校體育教學很像一個“孤獨”的學科,其社會性是其他學科不具備的,故學習體育的學生就會發(fā)展成為其他學科培養(yǎng)不出的“社會性”人才,即體育學堂所具備的“社會場力”。還有就是體育學堂所具備的“競賽性”特質,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競技與合作的意義,體驗生活中的分享與傳承,完成學生個人道德品質的提升??偠灾?,高校體育教學不僅是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更是涵養(yǎng)心性、培養(yǎng)能力的展現。希望在開發(fā)教學資源的同時,也要讓體育教學能育人的本性和潛能得以開發(fā),只有這樣高校才能認真分析自身的教學情況,更好地去開發(fā)教學資源,為學生造福。另外,對高校體育資源開發(fā)也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經濟性原則。顧名思義,經濟性原則就是充分發(fā)揮各種資源的利用率來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即開發(fā)資源的目的是為了產生教學質量,如何產生高效率的教學質量應該遵循最小成本最大化收益的原則。例如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可以就近取材,提取生活素材與身邊顯而易見的資源來開展教學,使得學生們熟悉的東西被重新利用,從而完成體育教學目標。(2)分享性原則。做任何事總是孤掌難鳴,沒有合作就沒有成功。如果高校之間能做到資源共享,本著一切有利于體育教學的方法都持續(xù)去開發(fā)的態(tài)度,那么高校體育教學事業(yè)將會進一步發(fā)展。高校體育教學資源不僅可以在高校之間傳遞,同樣也可以流向社會,流向市場。利用高校自身場地優(yōu)勢,吸收社會資源,開發(fā)社會影響度,也可獲得一定的酬勞。(3)針對性原則。完成對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必須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開發(fā)利用。在有效保證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來發(fā)展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讓體育課程成為“社會適應場”。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競爭合作意識也同樣重要,高校體育教學目標是不僅要強健體魄更要培養(yǎng)內心強大、有涵養(yǎng)有能力的人才。本著“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針對性地完成對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

3結語。

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有限的教學資源如何被合理地利用,在有效的教學資源下如何進行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是社會對知識不斷更新的需求。在合理利用教師資源、設備資源和財力資源的背景下,本著經濟性、分享性、針對性原則來完成對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去完成對教學方式和內容的改革,這樣才能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培養(yǎng)一批有知識、有能力、有涵養(yǎng)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2]張君安.試談高校體育教學之改革[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5(11):176.

作者:馬書爽單位:長春財經學院。

體育改革論文篇五

體育教學一向是我國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具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正確競爭精神、體育精神,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作用。職業(yè)院校普遍對于體育教學缺少應有的重視,導致體育教育經費投入、教師配置、課程配置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體育教學形式化、程序化問題嚴重,教學實際效果差,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因此,如何解決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中暴露的問題,提升體育教學質量成為各職業(yè)院校共同探究的重點課題。

1、體育教學的內涵及重要意義分析。

體育教學(physicaleducation)是指依照一定教學計劃和課程規(guī)劃標準進行的帶有明確目的的教育,其內容包括傳授體育知識、技能、技術,強化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質、頑強的意志等,是學校體育的主要實現形式。體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體育教學的意義分為內在和外在兩方面內容。外在方面,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通過教授體育知識、技能和技術,強化學生肌肉力量,促進學生骨骼、臟器協調健康成長;內在方面,通過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競爭意識、協作意識以及拼搏意識,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心理、精神方面健康成長。

2.1學校方面的問題分析。

2.1.1缺乏足夠的重視。

部分職業(yè)院校領導僅重視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掌握情況,而忽視了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這部分領導認為,學生在職業(yè)院校中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掌握更多的專業(yè)知識、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從而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在畢業(yè)后盡快找到適合的工作。學校對于體育教學缺少重視,直接導致學校體育教學形式化、程序化嚴重,不僅無法發(fā)揮出體育教學的實際效用,還阻礙了體育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2.1.2經費投入不足。

多數體育活動需要相應的體育設備才能順利的進行,包括體育場地、器材等。但由于職業(yè)學校對于體育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故而多數職業(yè)學校存在體育教學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導致多項教學內容由于器材缺失而無法開展,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單一,體育教學質量低下。

2.1.3課程規(guī)劃缺少科學性。

部分職業(yè)學校的體育課程,并未嚴格依照國家教學大綱相關規(guī)定設置,導致體育教學課時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進一步降低了學校體育教學質量。

2.2教師方面問題分析。

2.2.1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職業(yè)院校對于體育教學缺少應有的重視,加之學校自身條件因素影響,職業(yè)院校較難招收具備相應專業(yè)水平的體育教師,整體教師隊伍水平偏低,從而導致體育教學實際效果差的問題。

2.2.2教學理念落后。

就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而言,有經驗的教師很少學習先進的教學知識,教學理念老舊;年輕的教師受大環(huán)境影響,較難進行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導致多數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仍沿用“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度和參與積極度低,教學質量低下。

相關部門應加強體育教學對學生成長重要作用的宣傳力度,從而提高職業(yè)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只有學校領導真正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并將其放到學校優(yōu)先發(fā)展的位置,才能保障各項體育教學優(yōu)化措施的落實情況,切實推動學校體育教學發(fā)展,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

當學校領導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后,應將體育教學作為學校重點工作,并相應增加體育教學經費的投入,完善、豐富體育教學器材。優(yōu)質的體育器材不僅可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促進學校體育教學的良性發(fā)展。

為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規(guī)范體育教學行為,學校應加強對體育教學的管理力度。體育教學對學生的影響是通過一系列的體育課程實現的,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時安排等內容,均需要經過科學的規(guī)劃,才能發(fā)揮出體育教學的實際作用。強化體育教學管理的意義在于:

(3)規(guī)范體育教學行為。目標任務、規(guī)則要求、組織原則、技術技巧等是組成體育教學的基礎,加強體育教學管理,可使體育教學行為更加規(guī)范,教學內容安排更加合理,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4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體育教學除鍛煉學生身體外,還具有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作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常使用知識講解+動作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參與度低,教學質量差。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設置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在新型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依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建獨特的教學情境,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進行排球教學時,教師可組織學生觀看奧運會女排決賽視頻和比賽精彩鏡頭,在學生觀看的同時向學生普及排球知識和女排精神,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進行籃球運球教學時,可模擬nba技巧大賽規(guī)則,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活動,使學生在不同的運球動作中感受教學知識要點,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

3.5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起到主導作用。因此,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學習,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不斷創(chuàng)新、有效教學手段,以提高體育教學水平。體育教師應保障自身做到以下幾點內容:

(1)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基礎,并不斷學習先進教學知識。

(2)熱愛體育教學事業(yè),嚴格遵守教師職業(yè)道德。

(3)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社交能力,可順利開展各項體育教學工作。

(4)尊重學生,積極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了解學生思想需求。

4、結語。

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存在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經費投入不足、教師教學水平低等問題,阻礙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同時,造成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質量低下問題。因此,各職業(yè)學校應積極改變對體育教學的看法,將其作為學校工作重點,通過增加投入、加強管理等措施,全面提升學校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蒞。對提高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質量措施的探討[j]。統計與管理,(11):148—149。

[3]王其斌。農業(yè)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現狀與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1):179,211。

[4]宋國華。中職生對體育課積極性不高的原因調查[j]??萍寂c創(chuàng)新,(1):123。

[5]紀玲濤。試論中等職業(yè)學校如何有效開展體育教學[j]。學周刊,2014(18):11。

體育改革論文篇六

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掌握精準專業(yè)技能的學生比沒有掌握專業(yè)技能的學生更具有就業(yè)優(yōu)勢,體育專業(yè)學生進入企業(yè)工作以后會因為自身的出眾素質被企業(yè)接納,也容易與身邊的同事形成友好的關系。因此體育專業(yè)學生在畢業(yè)以后,能否把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帶入到整個企業(yè)的文化發(fā)展中是一個重要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就要與就業(yè)做好對接工作,以職業(yè)為導向開展各項教育。

1.體育課程內容設置簡單。很多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課程內容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目前的問題是課程設置過于簡單,體育課程很多內容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掌握,并沒有新意,這樣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降低了。另外,課程安排方面也存在不合理和不科學嚴謹的現象,高職院校只是大面積的實施各種體育課程教學,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特點和自身興趣展開教學,學生更缺乏對體育基礎知識的了解,結合以上狀況,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上失去了信心和興趣。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很難獲得在未來就業(yè)中需要的各項體育技能,體育思維也得不到鍛煉。

2.體育教學資源不足以支撐就業(yè)實踐。高職院校隨著擴招的實施,學生越來越多,那么教育資源在不改變的前提下一定不足以支撐目前的教學情況和學生就業(yè)實踐。很多高職院校存在的問題是體育場地緊張、教學器材不足、教學設備達不到教學目標的要求等等,學生在理論課學習以后不能進行實踐的鍛煉,這樣情況下,教學基本處于理論學習的空白狀態(tài)。另外,因為某些高職院校在教學技術的引進上沒有突破性進展,所以對于自身已有的教學資源也出現開發(fā)不足的現狀,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學習要求。

3.課程體系不完善,考核機制單一。一些高職院校對體育教學的目標還處于模糊的認識狀態(tài),因此體育教學建設也沒有得到學校相關人員的注意,在課程體系方面不夠合理、科學。例如,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只要求學生完成基本的動作即可,并沒有在以后的教學中進行再復習,或者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與此有關的其他動作。另外,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評價機制比較單一,僅僅是從技術評價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學習成績的考察,并沒有從就業(yè)的角度以及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角度出發(fā),這樣教師無從得知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真實學習情況。

1.樹立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學目標。樹立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學目標就要求教師要從社會需要的角度出發(fā),認真的分析企業(yè)的用人標準,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自身狀況以及行業(yè)規(guī)范進行教學。高職教育不同于義務階段的教育,學生畢業(yè)以后就要面臨就業(yè),因此要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一定要將體育教學和體育就業(yè)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學生的不同發(fā)展意向出發(fā)對學生展開不同的訓練,高校培養(yǎng)人才在就業(yè)導向的基礎上要擁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綜合性,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較為使用的務實性人才,才能讓社會和企業(yè)更加認可高職院校的畢業(yè)生。例如,一切企業(yè)需要擁有強大勞動力的員工,而強大的勞動力正是每天進行高強度的體育訓練而發(fā)生的結果。因此,體育專業(yè)的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是就業(yè)的重要條件。

2.完善專業(yè)課程設置,豐富教學內容。對接高職就業(yè)的體育教學改革,要針對體育學院所設的不同專業(yè),針對未來職業(yè)的特點,有規(guī)劃的進行教學課程和教學內容的改革。體育課程內容要符合現代發(fā)展的新要求,是學生感興趣并且能夠在畢業(yè)以后讓企業(yè)接受的體育形式,這樣才能使學生學以致用。例如,黑龍江某高職院校針對目前流行的滑冰、滑雪以及排球、籃球等,開設了這些專業(yè),不僅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也有了更高的參與度,而且這些專業(yè)也是企業(yè)考核人才的一個標準。因此不僅是高校,作為學生也要對自己的未來的就業(yè)情況進行判斷,然后選擇相應的專業(yè)進行學習和深造,掌握基本的體育理論和過強的專業(yè)本領,以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脫穎而出。教師可以在教學方面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從就業(yè)出發(fā)制定學期教學計劃,把具體的教學內容落實到每一天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不斷地學習新知識,鞏固舊知識。

3.完善教學設施,強化評價機制。教學設施的購進與教學資源的額利用時學生進行體育實踐和體育鍛煉的基礎,在以就業(yè)對接的高中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高校要保證教學質量就要對學?,F有的體育資源進行開發(fā),合理的引進教學器材,保證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集合多項元素,例如,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生的體育鍛煉程度以及對未來職業(yè)的規(guī)劃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地認識。

綜上所述,本文對對接就業(yè)的高職院校體育改革情況進行了分析,現提出各種問題然后提出了解決策略,希望在以后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從就業(yè)和學生實際出發(fā),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強松.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提高高職生就業(yè)素質[j].運動,

體育改革論文篇七

摘要:本文通過對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學體育教師進行有關職后教育現狀的問卷調查,并對部分專家進行訪談,進而全面了解駐馬店市中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的現狀,對當前我市中學體育教學的開展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主要以文獻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為主要科學研究方法,重點論述了駐馬店市中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現狀,探求能夠促進中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發(fā)展的道路。

關鍵詞:駐馬店市;體育教師;職后教育。

一、前言。

職后教育主要是指教師任職后,所參加的國家或者學校組織的教育,職后教育不僅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理念、方法、手段等,還可以更好地完善現實的體育教學。中學教師職后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表現為從理論的角度出發(fā),探討職后教育的目的、內容、教學方法等。這些研究可以從宏觀上對各學科教師的職后教育進行一般理論性的指導,而中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的研究,具體到體育學科這一特定的領域,應結合自身的學科特點,具體探討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的每個方面。如今社會,隨著科技不斷地進步與發(fā)展,知識型經濟己嶄露頭角。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教育事業(yè)的變革與發(fā)展,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也存在著諸多的壓力與挑戰(zhàn)。面對新的形勢,中學體育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在頭腦上不斷改變思想,在教學上不斷擴展技能。本研究通過對我市中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客觀反映我市中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的整體水平,在總結職后教育過程中經驗與不足的同時,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對我市中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持續(xù)穩(wěn)步的開展有著重要的價值;同時借鑒發(fā)達城市中學教師職后教育經驗,為提高我市中學體育教師的知識能力和職業(yè)道德,改變舊的教育觀念,增強體育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完善中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培訓體系,為在更高層次上發(fā)展教師職后教育奠定基礎。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查閱二十多篇有關教師職后教育的文獻資料,并查看部分的專著,對資料和專著進行歸納與總結,同時對駐馬店市體育教師職后教育培訓的專家和一線體育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200份,回收問卷186份,有效問卷176份,回收率為93.0%,有效率為88.0%,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教師參與職業(yè)教育的現狀。

1.參與的次數和時間。問卷調查顯示每年參加職后教育培訓次數在1-2次的教師有136名,占全部人數的77.3%,次數在3-4次的教師有24名教師,占總人數的13.6%,培訓次數在4次以上的教師有8人,占總人數的4.5%;參與職后教育培訓的時間多分布在工作期間,部分老師也將職后教育安排在寒暑假期內。

2.對職后教育的認識程度。調查表明,42名教師認為職后教育是提高學歷的`教育,占總數23.9%;56名教師認為是提升教學水平,占31.8%;45名教師認為是全面的素質培訓,占25.6%;13名教師認為是更新教育的思想,占7.4%。此外,有20名教師不明確職后教育究竟是什么,占11.4%。這表明我市教師對職后教育模糊不深刻,認為職后教育就是單純提高教學水平的觀念普遍。部分年輕教師不清晰教師職后教育的內涵和意義,年齡偏大的教師對繼續(xù)教育認識不足且不重視。

3.參與原因。結果表明,116人參訓原因是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要求占65.9%,89人參訓原因是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占50.6%;67人參訓是因評職稱需要占38%;127人參訓是為提高教學能力占72.2%。提高教學能力、主管部門或學校要求、學習新的教法和理念、評定職稱等構成了教師參訓的原因。其中提高教學能力所占比重最高,說明教師參訓的動機是為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個人職業(yè)的發(fā)展。但對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要求而參訓比例也偏高,可知教師自身參訓學習的積極性仍需要引導,最終由被動參與轉為主動要求。部分教師參與職后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評定職稱和提高工作,這樣就偏離了職后教育的目的。

4.職后教育形式。從形式上而言,駐馬店市中學體育教師的職后教育主要以提升學歷為主,如進行自考本科或攻讀碩士學位,而真正能夠接受系統、全面職后教育的教師只有極少部分,大多數學校為體育教師提供職后教育的機會還相對較少。研究表明,由于學校經費的局限性,學校把職后教師培訓更多的安排到主干課程教師群體上,而對于體育教師的職后教育較少涉及,有的也是對體育教師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類基本知識的再培訓,或是課程教法培訓、函授教育。

5.職后教育效果。研究表明,駐馬店市大部分中學體育教師都希望能夠通過職后教育的培訓,使自己的教育觀念與理論、教學技能與方法等方面得到發(fā)展與提升,以適應新時期的教學要求,也使自身能力可以符合教育更新的節(jié)奏。接受過職后教育培訓的教師雖然參與了不同形式或是不同內容的職后培訓,但是統計結果顯示,體育教師均對培訓效果不太滿意,平均有58%的教師普遍認為培訓效果一般,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主體地位不明顯,培訓的內容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

(二)駐馬店市中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存在的問題。

1.教師自身原因的分析。中學體育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每周都要上10~12節(jié)課程,使得教師很難有精力再去投入到職后教育培訓中去,即使參與了職后的培訓,也因為時間和精力的原因,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有些類似于在職研究生的學歷培訓,因為費用較高,使得大部分體育教師因經濟原因也放棄少有的提升機會,影響職后教育的積極性。參與到職后培訓的教師帶有明顯的功利目的,多數是為了評優(yōu)或是評職稱,而背棄了職后培訓是為了通過學習而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這一出發(fā)點。部分中學對體育教師參加職后培訓的重視程度偏低,投入經費較少,也影響到中學體育教師的職后教育。

2.職后教育培訓自身存在的原因。中學體育教師課程培訓在整體上缺乏系統性和連續(xù)性,培訓的內容過于簡單,多數為體育學科本科課程的再重復,使得教師覺得培訓枯燥。在培訓過程中又缺乏教師之間的交流,缺乏培訓過程中教師的互動,使得參與過一次培訓的教師感覺學習的意義不大,進而影響下次培訓的積極性,降低了教師的參與度。對于體育學科前沿性的知識介紹不足,專業(yè)教學知識和專項能力知識少有涉及,教師真正需求的技巧難以滿足,在內容上重理論輕實踐,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體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更無法滿足中學教師多樣化的發(fā)展需要,使得培訓結果和實際需求有著一定的差距。

四、結論與建議。

駐馬店市中學體育教師職后教育培訓的次數較少,多數教師認為職后教育對教師職業(yè)的發(fā)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能夠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提升教學水平,建議應該增加職后教育的培訓次數。從職后教育的動機方面來講,教師參與職后教育培訓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應該根據中學體育教師的實際需求合理的安排職后教育的方式和內容,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學校對中學體育學科的教師職后教育不夠重視,投入經費不足,建議學校給予一定的關注,建立職后培訓的經費保障機制,對參加培訓的教師提供相應的補貼。培訓的授課形式過于單一,傳統一對多的培訓授課形式比例過大,建議多采用討論互動式的培訓形式,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以確保職后教育效果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史志謹.關于教師職后繼續(xù)教育的思考[j].教師教育論壇,(1).。

體育改革論文篇八

摘要:快樂體育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出發(fā)點,面向全體學生,在快樂中進行體育教學,在體育學習與練習中滿足身心需求,陶冶情操,寓教與樂,從而促進學生個體的全面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提高為教學歸宿;快樂體育作為一種新的體育理念,越來越為我們所熟悉,并且逐漸的被融入到中學體育教學中。本文依據行為科學,學校體育學等學科理論,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闡述了快樂體育的含義、實質、特點及價值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引言。

快樂體育是著眼于未來,面向全體學生,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體育需求著手,通過課程設計來逐漸培養(yǎng)學生自發(fā)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理解體育鍛煉的必要性,養(yǎng)成科學健身的良好習慣。促使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實現全面育人和科學育人的教育思想。

2、快樂體育的實質。

在此思想指導下的、富有人文特點的全面教育。

3、快樂體育的目標。

快樂體育實施的最終目標是將死板的、固定模式的體育教學轉變到全面培養(yǎng)人的素質上來,作為一種現代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它的產生和流行是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學校體育發(fā)展的需要,從長遠來看,快樂體育將成為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的一個巧妙結合點。

4、快樂體育的特點。

4.1教學思想:

主張以“以生為本”、貫徹“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而面向終身體育,從興趣入手,抓住學生得體育情感,促進樂教、樂學、會學、勤學,將育體和育心相結合,實現終身體育目標。

4.2教學結構:主張教學活動是認知、情感、行為的高度統一。

4.3教學教法:主張采用啟發(fā)式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強調法的多樣性和學法的實效性。

4.4教學組織:主張嚴密的課堂紀律與生動活波的教學氛圍相結合,強調信息的多向交流與教學環(huán)境的優(yōu)化。

4.5教學關系:主張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尊重并強調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5、快樂體育與傳統體育的區(qū)別。

氣氛中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并在學習過程的始終充分體驗運動的樂趣、體驗克服困難后取得“發(fā)現”或“成功”的快樂的一種體育教育思想。

以下分別列出傳統教學方法模式與快樂體育教學方法模式的對比。

(1).教學任務:“三基”教學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

(2).教學特征:系統性、規(guī)范性、全面性、程式性;

(3).教學目標:以體為本、追求健身、掌握技能;

(4).教學方法:直觀法、灌輸法、填鴨式等;

(5).課堂紀律:強調集體性、紀律性、劃一性;

(6).師生關系:教師為主、師道尊嚴;

(1).教學任務: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特長,樹立終身體育思想觀念;

(2).教學特征:興趣先導、參與體育、體驗體育、享受體育;

(3).教學目標:以人為本、追求身心健康、個性發(fā)展、特長挖掘、情感交流;

(4).教學方法:啟發(fā)式、游戲法、情景法、競賽法等;

(5).課堂紀律:變化讓你學為我要學、變被動學為主動學;

(6).師生關系:師生感情融洽、主導、主體同等重要;

6、快樂教育的意義。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標準的推廣,以“人”為本的。

素質教育被提到了更高的要求。而快樂體育的核心是把全面的育人視為體育教育的目標,強化情感、興趣、創(chuàng)造,個性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在課堂上營造一個愉快的課堂氣氛,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能主動學習。

6.1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6.2有利于體育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6.3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6.4有利于體育教學方法的雙向性;

6.5有利于全面實現學校體育的目標;

7、結束語。

總之,快樂體育這種教學方式對我們中學體育教育起著激發(fā)學生興趣,融洽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效果,促使教師不斷提高的重要作用,但要想它充分發(fā)揮它的這些作用還需要我們結合教材與生活實際,刻苦鉆研,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真正享受體育的快樂。

體育改革論文篇九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對我們的`職業(yè)教育教學提出了挑戰(zhàn),教育要國際化,要對外開放.中國加入wto之后,可能成為世界最大的加工大國.而在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的過程中,英語已成為一門舉足輕重的學科.職業(yè)學校如何開設英語課、英語課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實踐有什么特色,正是我們教學改革要探討的問題.

作者:郝春英作者單位:沈陽市電子工業(yè)技工學校,沈陽,110045刊名:電大理工英文刊名:diandaligong年,卷(期):“”(3)分類號:h3關鍵詞: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意識教學模式

體育改革論文篇十

學校體育教育是職業(yè)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教學方針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職業(yè)教育迅速發(fā)展的今天,體育教學也應與時俱進適應發(fā)展。體育教學的改革首先應明確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的任務,了解職業(yè)學校學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職業(yè)學校體育的特點和組織形式,這對增強學生體育意識,提高自覺鍛煉的積極性,科學地參加體育活動十分重要。因而,如何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專業(yè)而定地改革體育教材和教學方法成為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突出問題。

首先,在教材的選擇上應樹立正確的體育教育指導思想。即以國家統一的《體育教學大綱》和《職業(yè)高級中學體育教材(試用本)》為依據,以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為根本目的,著眼于體育鍛煉的基礎教育,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不斷提高,培養(yǎng)出能適應將來生產、勞動相結合的人才;這就是體育教學的目的,也正是我們改革體育教材的指導思想。

第一,加強基礎性不動搖。職業(yè)學校教育是基礎素質教育為主,職業(yè)學校的體育教育當然也是要以基礎素質教育為主?;A教育的基礎性即體育“三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技術)教育,是由體育教育任務所決定,也是由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所決定,更是目前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設備條件所決定。職業(yè)學校學生與一般中學學生相同,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但職業(yè)學校正處于發(fā)展中,其體育教學設施又大大遜色于一般中學,因此加強基礎性教育,就是一種變劣勢為優(yōu)勢的戰(zhàn)略,把學生的求知向上積極性,引到走、跑、跳、投和隊列、隊形等基本素質和基礎理論的學習和鍛煉上來,以較多的精力,以較多的時間,來夯實基礎這一課。為運動能力的發(fā)展打好基礎,也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根本標志。

第二,遵循科學性原則。在職業(yè)學校體育教育中有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是注意與學生年齡階段生理心理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并與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發(fā)展的現狀和要求相適應。一般地說,隨著年齡增高,學生能逐漸理解體育鍛煉的社會意義,把當前的學習、鍛煉與將來的工作聯系起來,對體育鍛煉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性逐步提高,希望自己在體育上有所特長。因此,在教材的選擇與安排上應科學合理地適應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各項指標。例如:男生更喜愛表現力量性的(健美)、靈敏的(籃球、排球)、速度性和勇敢性的(足球)活動,而女生一般更喜愛姿勢優(yōu)美、韻律性強,顯示柔韌和協調的健美操等活動。二是教材選擇與安排注意自身的系統性,具體地說處理好教材縱、橫聯系,即要注意到某項教材安排的連貫性,也應注意到該項教材與本專業(yè)的聯系,處理好不同對象的教學要求。如:對絕大部分學生仍應堅持基礎性教育,全面發(fā)展方針。對個別學生則可采用單項突破的辦法。使選擇的各項教材在安排的時間上、層次上、專業(yè)要求上都納入一個完整的系統之中,科學地排列,合理地組合。

第三,突出實用性。一是目前職業(yè)學校的基礎體育教學條件尚有不足,體育場地、器材有限。在選擇教材時要注意可供教學能利用的時空條件,充分地利用場地器材,因陋就簡、因地制宜地選擇教材。二是還要考慮選擇教材上與該專業(yè)特點相結合,如幼教專業(yè)可安排些舞蹈、健身運動;安排些適合幼兒體育課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的理論教材,體操和游戲等方面教材;電子電工專業(yè)可安排些爬桿、登高、登山等方面教材。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實用價值,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職業(yè)學校學生在完成一般身體發(fā)展的同時,還適應專業(yè)的特點和需要,選擇與職業(yè)相結合的內容和方法,進行職業(yè)所必須的身體基本活動能力的訓練,提高對職業(yè)環(huán)境和條件的適應能力,達到職業(yè)教育崗前培訓的目的。當然實用性是統一于大綱的基礎上,在有利于全面發(fā)展學生身體的前提下而言的。

第四,巧用多樣性和趣味性教材。職業(yè)學校學生需要多種多樣的體育教材來鍛煉身體和滿足他們的興趣與愛好,這與他們這一階段身心特點是一致的。教材過于單調,不利于全面發(fā)展身體,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會影響教學的全過程,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從學生身心特點出發(fā)選擇好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例如:舉辦一些班級內的小型籃球比賽、小型排球比賽,小型田徑比賽,還有就是留心觀察電視上“健身百法”、“快樂大本營”、“時尚俱樂部”等節(jié)目,選擇一些可行項目,作為我們開展一些寓教于樂的小型比賽會,達到以賽代教的目的。促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體育教學是職業(yè)學校具體文化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選好教材,通過體育教學,還要教會學生部分體育文化娛樂的運動項目;啟發(fā)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運動技術水平,以及擴大交往,豐富課余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都有重大意義。

其次,根據教學大綱,鉆研教材備好課這是前提,但還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基本情況和學習水平的基礎上,確定教學的內容和任務,選擇最佳的方法與手段,對整個教學作出更科學、合理的安排,因此,在教與學的.實踐中,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擺正體育教與學的關系。教與學的關系是怎樣的關系,如何來對等并處理好這對矛盾,是每個師生經常遇到并且討論的熱點,要解決好它的確十分困難,因此,以更加靈活的方式來看待教與學中的各種問題。在教與學的這對矛盾中,形式上教師的教是主體,但實際上學生的學才是真正的主體,在體育教與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是帶著學生走向體育“三基”教育而不應該是帶著體育“三基”教育走向學生。因此,教師不僅要研究如何教好,而且更要去研究如何使學生學好這個矛盾的主體,事實上在體育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是與教師的調節(jié)控制分不開的,只有兩者處于相對協調一致才能發(fā)揮出教學的最大效能,如果課堂教學僅靠教師死板地灌輸體育“三基”教育,效果將會是很低的,因為這樣做的本身就有意無意地抑制著學生能力的開發(fā)。所以,學生只有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對自己積極的思維活動,刻意創(chuàng)新的探索和自覺刻苦的鍛煉,才能夠使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在學習和掌握體育“三基”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發(fā)展和提高。

第二,要重視學生學習的信息反饋。任何系統只有通過反饋信息,才能有所控制,對學生來說,反饋信息可使學生強化正確,改正錯誤,找出差距,對教學來說,反饋信息可使教師掌握情況,找出不足,改進教法,因此,課堂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各種信息反饋,防止注入式等教學,逐步形成教與學的雙邊溝通,促進對教學不斷地進行檢查、評定、修改、調整、建立全新的教學體系,使教學能始終處于更科學,合理化的最佳方法和手段。另外在教學中對一個問題,一組動作乃至一招一式的認識要允許學生回答總是不完整或有錯誤,允許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技術有錯誤的理解并做出不正確的反應,從教學的某種角度和需要出發(fā),有時需要盡量讓學生暴露錯誤和不足,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引導并組織學生通過討論、分析、示范和練習等手段,找出教學中的優(yōu)化和偏差的原因,讓學生自己去糾正錯誤,通過對照、分析本取得經驗和教訓,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對知識的認識??梢哉f教學成功與否,就在于對教學中各種信息的反饋。

第三,選擇最好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任何一個教材的學習,教學效果的好壞,除了學生的基礎和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學的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外,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優(yōu)劣對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將產生著直接的至關重大的影響,因此,在實踐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對象,教材、任務的不同,具體地選用一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第四,加強對新知識的復習。文化課的教學都十分重視復習技術的運用,因為復習是對原有知識的鞏固、提高和升華,同時還可獲得新的知識。體育教學中,學生對動作技能,體育知識的掌握和提高,是通過教師科學的組織,學生身體力行的鍛煉實踐,在大腦皮層建立動力定型的結果,因此只有通過復習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系統化,經過大腦皮層興奮過程的高度集中,形成牢固的動力定型,并隨著復習不斷地強化鞏固,逐步達到自動化程度,為此,復習要重視教材的難易程度靈活運用,復習可以在課中進行也可在課外活動進行并可根據教學各個階段的不同要求,組織復習。運用復習法應以學生為主,不能簡單地重復已學過的教材,教師應根據學生已掌握的情況,理出重點、難點,有針對性的復習,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提高效率提高質量,使體育教學更科學、合理,這是教學改革中歷來需要研究的主要課題,它所涉及的因素多,范圍甚廣,這就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探索。以上方法不很成熟,目的只是希望這些問題能引起討論促進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

體育改革論文篇十一

中小學體育教學對于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育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的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體育教學觀念落后、體育方面的經費不足、教學方式落后、體育師資力量不足都嚴重制約了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全面提高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

一、加大宣傳力度,轉變體育教學觀念。

要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農村地區(qū)對體育教學的重視,促進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要讓農村中小學的教育工作者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對于中小學生的重要意義,樹立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觀念。也要讓農村中小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于促進身體發(fā)育和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性,提高其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

要促進農村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工作,就必須確保一定的資金投入、設備投入等。針對當前很多農村中小學體育設施不完善、師資力量落后的情況,教育部門要加大重視,設置專項資金改善農村中小學的體育設施,確保農村中小學擁有完善的體育設施和體育器材,能夠順利地進行體育教學。

三、培養(yǎng)合格的農村體育教師隊伍。

由于各種原因,很多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都沒有受到過專業(yè)的體育師范教育,其在體育技能和教學水平上與專業(yè)的體育教師都有著明顯的差距,難以有效地組織體育教學,既無法在體育課堂上為學生進行規(guī)范的動作示范,又無法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提高體育課堂的效率。要培養(yǎng)一支合格的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就要對當前的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不斷提高其專業(yè)化程度。在體育課程標準理念、體育項目開發(fā)、體育技能提高等方面對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培訓。另外,也要積極引進年齡較小、綜合素質較高、專業(yè)程度較高的體育人才加入到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師的隊伍中來。

四、開發(fā)農村本地的體育資源。

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積極利用本地資源進行有特色的體育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體育課堂。例如,利用農村隨處可見的竹竿來排練竹竿舞,或進行攀爬、跨越障礙訓練。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教學資源,提高農村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解決很多農村中小學體育設施不完善的問題。

總之,我國的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農村教育工作者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充分發(fā)揮農村中小學的特色,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觀念,全面推進我國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體育改革論文篇十二

摘要: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終身體育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我國高職院校對體育教學進行改革也隨之呼之欲出,尤其是休閑體育教育,它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高職院校體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高校體育課堂中得到身體的鍛煉和精神的愉悅,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必須轉變以前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休閑體育教育。

1.1休閑體育概念。

關于休閑體育的概念,美國著名學者杰弗瑞戈比認為休閑體育是“人類著手建造的美麗的精神家園”。其實,休閑體育是一種休閑的生活狀態(tài)和生活方式,它集健康、時尚、文明和科學于一體。其他學者對于休閑體育的定義則是從哲學角度和社會學角度出發(fā)的。從哲學的角度講,休閑體育是人們對待體育和健康的一種態(tài)度、一種理念、一種人生觀點,包括對休閑的探索,也包括身體素質的提高,關鍵就在于人們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從社會學的角度給休閑體育下定義是比較直觀又通俗的,簡言之就是一種體育活動,這種定義的方法,比較容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綜上所述,對于休閑體育的概念,在國際上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定義。

1.2休閑體育的功能。

休閑體育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如下5個方面。一是文化的教育功能。休閑體育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體育教師通過統一的課堂教學規(guī)定和規(guī)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體育文化的熏陶。通過教學,學生身心各方面素質都能夠得到發(fā)展。這就是高職院校休閑體育文化的教育功能。二是身體健康的功能。顯而易見,學生通過休閑體育課的鍛煉,可以強身健體,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新陳代謝。三是文化的娛樂功能。休閑體育項目有一定程度的娛樂性。高職院校的學生有緊張的學習生活,這經常使學生焦慮和疲倦。而休閑體育的娛樂性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在休閑體育中放松自己,緩解學習的壓力,增加大學生活的娛樂性。四是人際交往的功能。休閑體育可以促進人際交往,使每個參與休閑體育的參與者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拓展交際、增進感情。五是促進經濟發(fā)展的功能。休閑體育能夠帶動傳媒業(yè)、旅游業(yè)、娛樂業(yè)的發(fā)展,甚至推動國民經濟增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2從休閑體育的視角談高職體育教學目標的設定。

2.1知識、理解和意識領域。

第一,要對休閑體育內容和概念等知識進行學習。第二,要理解休閑體育的重要性和它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第三,要掌握休閑體育的內涵和多元價值。第四,要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休閑體育運動。第五,對體育休閑活動要有合理的評價。比如,對籃球運動文化內涵要有正確的認識;又如,對籃球比賽要學會欣賞和合理評價。

2.2行為、習慣和技能領域。

筆者將以排球運動為例,研究休閑體育的行為、習慣和技能領域。第一,學生要熱愛運動,嘗試去掌握通過排球運動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第二,學生要制定運動計劃,培養(yǎng)對排網球運動的興趣愛好;第三,學生要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參與籃球運動,形成科學的鍛煉方式;第四,學生要學習并掌握打排球的基本技巧,不斷提高自己的鍛煉效果。

2.3情感和價值領域。

以網球為例,研究休閑體育的情感和價值領域。第一,學生在網球運動中可以體驗運動中的興奮、滿足、成功、自由、愉悅等良好的心理感受,這是學生在休閑體育方面的情感收獲。第二,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正確選擇休閑體育,學會正確地看待自己、正確地評價他人,不驕不躁,尊重隊友和對手,提高生活質量。第三,網球比賽的成敗要學會正確地對待,勝不驕,敗不餒。要從比賽中正確理解與對手的競爭以及和隊友的合作關系,在以后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帶有團隊精神。

3.1.1情感體驗休閑體育的核心是休閑,我們要通過休閑體育的多元價值給自己帶來快樂,讓自己獲得良好的身心體驗。讓自己平時的壓力得以發(fā)泄,讓自己放松,讓自己享受休閑運動。這也是休閑體育的娛樂性特點的體現。3.1.2生活方式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品質化。休閑體育正是從體育運動的角度強調生活的品質,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生活品質。所以,休閑體育是體現現代生活“享受生活”這一價值理念的。而且休閑體育的教學內容與現代生活方式是息息相關的。3.1.3自我個性發(fā)展眾所周知,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在休閑體育課堂教學時要以人為本,挖掘人的潛在能力,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力。此外,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能力,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這也是學生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以上3個因素的范疇、內容和體育教學的目標領域是一致的。情感體驗和生活方式體現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和身體健康”的目標要求;情感和價值領域則體現了“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的需要。它們的目標都是實現終身體育、素質教育和健康第一等休閑體育的教育理念。

3.2從休閑體育的視角探討高職體育課教學內容。

3.2.1滿足學生的休閑需求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是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發(fā)展的。所以高職院校休閑體育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一要考慮到學生的休閑需求,不能一味地只注重運動知識和技能的講解;二要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全面考慮學生的需求,盡量滿足學生個性的需要。3.2.2豐富休閑體育課堂形式大學休閑體育教育一定要向多樣化進行發(fā)展,這是學生的個體差異所導致的。舉個例子,“花式籃球”這項休閑體育運動,就屬于休閑體育課堂形式。因為它不但有觀賞性和娛樂性,而且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同時又體現了團隊精神。

高職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勢在必行,這是適應社會和大學生運動休閑價值取向的需要。改革的原則要以人為本,強調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

小群體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在體育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對小的集體進行教授。要加強學生間交流、提高的互動精神,培養(yǎng)學生交往互動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休閑體育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得休閑體育的課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2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法通俗地講就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幫助并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必須說明的是,互相合作在這里包括師生之間,也包括學生之間的互動。只要每一名學生都能積極互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就一定能夠提高休閑體育的學習效果。此外,合作學習法還能避免競爭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傷害,給后進生寬松休閑的環(huán)境,這也是休閑體育的社會化功能的體現。

5休閑體育視角下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對教師的影響。

眾所周知,教學相長,教學改革對教師的要求必然會提高。所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對教師的影響是較為深遠的。第一,休閑體育教育促使教師努力地去掌握知識。讓教師堅持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第二,幫助體育教師轉變觀念,更新教學理念,向著復合型體育教師發(fā)展。第三,要求體育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吸收新知識和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教師對休閑體育教學理念的理解,轉變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傊?體育教師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主體,體育教師的素質高低對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敗有重大影響。為保障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我們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進行努力。第一要提高教師的意識,更新教師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第二,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加休閑體育運動,這是實現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杰弗瑞戈比.21世紀的休閑與休閑服務[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體育改革論文篇十三

目前,我們國家特別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及專用人才的使用,這就給職業(yè)學院帶來了更好的發(fā)展前景,因為職業(yè)學院能培養(yǎng)出更好的專業(yè)人才,這些人才能更好地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我們職業(yè)學院就應該抓住機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培育、輸送更多的人才到社會中。所以,現在我國職業(yè)學院的體育教學非常的重要,我們需要加強學生們的體魄。這就要求我國職業(yè)學院在上體育課的時候,要更有效地讓學生得到訓練,提升自身身體素質。這就是當前職業(yè)學院體育教學需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并且我們要更有效地做好職業(yè)學院的體育教學。

一、當前職業(yè)學院體育教育中的各種問題。

職業(yè)學院是專門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的教育基地,在體育教育方面,我們要順應這一特點開展體育教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抓住它的特性,從而使體育教學最大效率地開展。雖然現在我國大多數的職業(yè)學院都特別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還有些地方做的不錯,但是當今社會對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成為職業(yè)學院的一個重要目標。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然而目前我們在做出改革時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問題。職業(yè)學院體育教學的發(fā)展緩慢,效率不高,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職業(yè)學院的體育教學方式落后。目前,我們從一些職業(yè)學院的體育教學中觀察會發(fā)現,很多職業(yè)學院雖然能夠按照教學要求進行開展體育活動,但是根據目前的社會發(fā)展來說,并不能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教學的思維方式上特別落后。很關鍵的問題就是眾多體育教學在引導學生方面缺乏研究跟探討,沒有將體育教學與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相結合,更沒有將學生的`體育意識以及終身體育項目結合在一起。只是對體育內容進行表面的教學,所以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升。

2.我們現在的體育教育模式缺乏改革創(chuàng)新。如果想要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但是目前一些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學方面不重視涉及面少,所以它們的教學模式很落后,死板、老套導致教學的效率不高?,F在一些體育教師不看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育的過程中,沒有將學生的心理素質跟其他方面結合起來教育。體育模式不是最適應學生培養(yǎng)身體素質的方法,所以我們需要重視這個問題,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

3.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不夠多元化。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除了要創(chuàng)造一個新穎高效的體育教學模式之外,還要注重體育內容的多樣化,讓它能更適應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但是現在很多職業(yè)學院的老師根本不重視這種情況,上課內容太過單調,造成了很多學生的不喜歡,沒有去針對性的研究怎樣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例如,現在一些職業(yè)院校還沒有將拓展訓練緊密結合起來,有的老師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有的學校對很多拓展訓練進行了限制,主要是怕學生的人身安全出了問題,造成拓展訓練內容太少。

要想有效地提高職業(yè)學院的體育教學,首先要對當前職業(yè)學院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結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大力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積極探索體育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出新的教學模式,從而我們可以更好地提升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偟貋碚f,我們需要進行以下三個方面的改革。

1.我們要改革體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我們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提高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學有效性,首先我們要先進行教學理念上的改革,摒棄一些陳舊的思想理念,這就要求我們的體育老師進行不斷地深入研究,從有利于每個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使教學理念更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我們的體育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教學內容適應每個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及自身身體素質的提升。我們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符合教育標準,我們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要關注他們的心理素質,從而全面發(fā)展,做出更好的教學目標。

2.我們要完善體育教育模式。一個科學的教育模式,是職業(yè)學院體育教學高效的重要方法,一個科學的教育模式能使我們更省力氣達到更好的效果。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開展教學,使學生愛上體育,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出發(fā),調查好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針對性地開展體育活動,可以讓學生更積極地進行運動。

3.我們要使體育活動多樣化。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應該把拓展體育教學內容作為提高有效性的重要步驟,除了完成教學目標外,還要從學生自身的需求和他們專業(yè)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我們可以將拓展活動加入到學習中來,利用拓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各個方法的運用。然后,還要從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出發(fā),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進行體育項目選擇,從而促使學生加強自身鍛煉。所以,學校必須要加強拓展活動,讓學生樂在其中鍛煉身體,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

三、結束語。

總地來說,要進行高效的體育教學改革必須要注重改革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更好地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更要注重他們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這樣才能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的人才,促進國更加繁榮發(fā)展。

參考文獻:

[2]張繽.職業(yè)學院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分析[j].學園,2017,(19):58.。

[3]張海玲.有效性教學視角下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探討[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6,(26):152.

體育改革論文篇十四

一直來,高校都把體育教學當成是學生強身健體的重要途徑,而實際上,這也是實現我國民族偉大復興發(fā)展的根本保證。俗話說“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大學生才能夠擁有更加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同時也更利于他們今后的工作以及生活。由于新課程改革對于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模式等都提出了諸多要求,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而才能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體育的真正內涵精神所在,并推動我國大學體育教學事業(yè)實現更加有效的發(fā)展。

一、當前大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理念受到制約。縱觀當前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到相關體育活動的時候,他們的思想教學理念實際上也受到了明顯的制約。以“高校田徑運動”這一體育項目為例,很多教師依舊采用的是相對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沒有注重對學生的跑、跳、投、擲等能力加以訓練。總體而言,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高,而且也會降低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最終必定就會嚴重制約高校體育教育教學事業(yè)的有效發(fā)展。

2、體育教學活動的硬件設備比較缺乏。大學體育教學活動一般來講都比較豐富多彩,而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性,且獲得針對性的體育訓練,除了接受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指導教學以外,往往還需要借助一些硬件設備??墒?,在實際研究調查中卻發(fā)現,多數高校內都比較欠缺基礎體育硬件設施設備。比如:跨欄教學中田徑場地和跨欄器材缺乏;籃球技能培訓中缺乏相應的籃球場地;游泳課程連專門的游泳池或者游泳館都沒有……類似的情況其實還有很多,而這也凸顯出了高校當前所面臨的“無場地、無器材”尷尬現狀。長遠看來,也是不利于大學體育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

1、將“終身體育”的意識滲透到學生腦海之中“終身體育”,是近幾年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所提出的一個新理念,新思想,主要就是指讓學生將運動融入到自己生活中,并使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容,在此理念的影響下,學生的體育能力,意志品質也都將會得到加強和提升。為此,作為高校教師,應當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措施,這樣也才能讓更多學生感受到體育所散發(fā)的無窮魅力。主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重視體育精神的宣揚,主要就是以專業(yè)或者是班級為單位,舉辦不同的體育賽事,比如:在籃球比賽過程中,就可以積極宣傳“賽出風格,賽出友誼”等積極的體育思想,從而也能讓籃球這一運動真正融入到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去。二是改善學校體育設施建設項目工作。比如:為了促使籃球這一體育運動教學工作能夠實現有效開展,作為高校,則應適當增加在這一方面的資金投入,并用于補充籃板、籃球等課堂必需品。而有條件的高校,還應當按時開放體育館,從而也才能讓學生充分享受到學校的資源??偠灾?,“終身體育”早已在各大高校被提倡和響應,而這不但利于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也是當前體育教學的正確改革思路,以及有效發(fā)展方向。

2、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很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教師,而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高學歷的教師也就成為了高校當前所面臨的巨大教學改革任務??梢詮囊韵氯矫嫒胧?一是加強在職教師的崗位培訓,則主要體現在“走出去,引進來”兩方面,即組織學校教師到各地高校進行相關專業(yè)的知識學習和培訓,或者是邀請優(yōu)秀的體育教學專家到學校開展相關專題知識講座,進而也將促使高校體育教隊伍體系變得更加完善。二是促使體育教師隊伍結構更加多樣化。由于體育學科知識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體育教學隊伍中,除了負責專業(yè)知識教學的教師以外,還應該有運動員水平的體育教練,這樣也才能促使他們的教學層次更加豐富,甚至還能培養(yǎng)出一些優(yōu)秀的年輕運動員。三是要幫助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有效的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對于那些在教學中表現良好的教師,則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既可以是物質上的獎勵,也可以是職位晉升,在此背景下,體育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才更容易被激發(fā),從而更加積極參與到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任務之中。

3、改革體育教學內容。改革教學內容,實際上也是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甚至還是體育教學改革核心所在。體育課程開展的目的,不僅僅只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更是為了增強他們良好的體育精神,因此,作為高校體育教學教師,應當立即對當前的教學內容進行更新。針對體育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比如:體育與健康、體育衛(wèi)生保健等課程,體育教師則可以運用知識講座的形式,進而讓學生更深入了解體育知識的內涵,為了激發(fā)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還可以將體育教學內容制作成ppt等動畫形式,以此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其次就是在體育教學內容設置上,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和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相結合。比如:在羽毛球教學中,雖然看起來整個教學過程都很簡單,但是掌握基本的技巧則顯得相當必要,而想要學好更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由此可見,學習的過程也是意志力得到增強的過程。又比如:排球這一運動項目需要大家共同參與,教師在教學基本知識的時候,還要將團隊合作的理念灌輸到學生腦海之中,而這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工作也將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4、創(chuàng)新體育課程教學方法。雖然體育教學課程對于很多高校來說只是選修課,但是想要實現有效的改革,專業(yè)教師盡可能的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則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以“乒乓球”課程教學為例,則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進行輔助教學,比如:播放大量的圖文及影像資料來介紹乒乓球的發(fā)展概況、器材的基本常識……而這樣也將會增強學生更加直觀的課程知識學習意識。除此之外,還可以展開多球訓練的活動,主要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相關動作進行頻繁練習,這樣才能促使教師更有針對性的糾正學生所存在的體育動作等問題,進而才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練習效率。每一個高校由于體育教學情況都存在巨大差異性,因此,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也應該是不一樣的,而為了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教師對此相關方面的內容就必須要加以高度關注。

三、結語。

大學體育教學在整個高校教育體系中占據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時代的變化和發(fā)展,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路以及發(fā)展情況都發(fā)生了巨大轉變,即更加注重學生體育素質的培養(yǎng),總之,當前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任務。

【參考文獻】。

[1]李蓁.淺議普通高校籃球教學現狀及其改革思路[j].讀與寫:上,下旬,.10.

[2]鄭學增.淺談新時期高等學校體育教育現狀及教學改革[j].新一代月刊,.05.

[3]陳一兵.淺談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思路[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5.

[4]胡儉云.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和課程改革思路[j].安徽體育科技,.04.

[5]宗有智.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及改革思路探索[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7.05.

[6]田林.大學體育教學現狀與改革思路探析[j].中學時代:理論版,2016.03.

體育改革論文篇十五

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是近幾年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下出現的一種新型組織形式。是以自發(fā)為性質,以增強人的身體素質和促進人與人之間相互協作為目的的持續(xù)性體育活動的社團組織。體育管理部門則對體育俱樂部作出如下定義:體育俱樂部是指由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政府的財政撥款舉辦的,以開展體育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基層體育組織[2]。目前來看我國高校體育俱樂部主要分為:課外體育俱樂部、課內體育俱樂部和課內外結合的體育俱樂部三種模式。其共性都是從課程宏觀角度出發(fā),老師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更加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情感,通過對不同學生進行答疑或者輔導,既可以滿足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學習需求,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新型教學模式不再強調教師、教科書以及體育技能的主導地位,而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為主要內容,只保留部分基礎的課堂常規(guī)。這種教學模式在增加了學生和教師自由度的同時,更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掌握選擇任課教師、教學內容以及上課時間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育運動的習慣,還有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素質發(fā)展。俱樂部模式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培養(yǎng)為主要教學內容,注重學生的特長以發(fā)展學生個性為依據,從理論上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注重體育技能的教育而忽略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讓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以運動為樂,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發(fā)展以及終身運動的意識。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育場館設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校因擴招導致的學生人數增多,但現有的師資力量和教學場地等教學資源緊缺的問題,從而使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都得到了有效的拓展。研究結果表明,俱樂部教學模式能較大程度地發(fā)展學生個性,滿足學生需要[3]。

2、高校俱樂部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

從目前來看,我國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大致分為三基型、一體化型、并列型、三段型(分段型)和分層型。三基型以原行政班級為單位,對學生進行體育基本知識、基本內容和基本技術等相關體育知識的傳授;一體化型強調體育課程課內課外一體化,不以課堂成績?yōu)樽罱K體育成績,而是將成績與早操鍛煉與課外活動相掛鉤;并列型在培養(yǎng)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強調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專項課為主要教學課程,輔以體育相關技術和技能的理論知識,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分段型為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將課程體系劃分為基礎課、選修課和選項課三個部分;分層型,在尊重體育教學規(guī)律的前提下,按照學生身心發(fā)展狀況以及體能特征的差異,劃分不同層次的教學班級供學生選擇的教學形式。幾種教學類型雖然在教學形式上存在差異,但都以增強學生體質和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為最終教學目標。但是從總體來看,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以田徑術科的內容為主,而缺乏對體育知識和健康理論的學習[4]。教學形式相對呆板,教學方式較為單調,且太過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目前體育俱樂部雖然分為課堂俱樂部模式、課外俱樂部模式和課內課外一體化模式三種,但從教學改革情況來看,還以課內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居多。以課內體育俱樂部模式為例,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采用體育俱樂部的模式進行課堂組織,開展形式大致分為大眾健身室教學模式、運動處方式模式、流動式教學模式以及自由輪轉式教學模式四個類別。大眾健身式教學模式,以班級為授課單位,教師依據課程內容進行輪流教學,教學過程在統一授課的基礎上對個別學生進行單獨指導,在課堂中留給學生足夠的訓練時間對教學內容加以創(chuàng)新,并進行選擇性的練習;運動處方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的課堂制定為依據,教師根據教學大綱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具體要求制定階段性的教學計劃,學生則按照教師的制定計劃進行練習,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到指導、糾正和配合學生的作用,并且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計劃;流動式教學模式,學生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及興趣愛好,有選擇體育項目和授課教師的權力,修滿課時且成績合格則給與學分;自由輪轉式教學模式,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特征及體育興趣,選擇同時段課時內開設的項目上課,不同時段可以更換體育項目及課堂教學內容。

2.3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的教學價值。

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它的教學形式靈活,教師的作用也不同于傳統模式的填鴨式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課堂計劃,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及興趣愛好自主選擇體育項目及授課教師,因此,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空間更加自由寬松,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在俱樂部模式中的主體地位,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體育積極性,還能夠發(fā)掘學生的體育創(chuàng)新意識,最大程度地發(fā)展學生個性,這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體育俱樂部模式在對傳統教學模式優(yōu)化改革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要求,重視對學生的啟發(fā)式教育,充分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

2.4傳統教學與體育俱樂部模式的比較分析。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和優(yōu)化,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端日趨明顯,學生從小學至大學之間所接受的都是相同的體育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教學形式單調呆板,因此,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多元化的大學課堂,也不利于學生主觀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而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現代體育教育與現代教學模式的結合,從多角度、多層面對傳統的班級授課制進行內容和理念上的更新,提倡課堂形式的多元化,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和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提倡“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

3.1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發(fā)展現狀。

體育俱樂部模式是我國深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產物,隨著全面健身運動的發(fā)展以及終身體育理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開始加入到體育活動中,并已形成了良好的鍛煉習慣,在發(fā)揮自身運動特長的同時在體育中獲得了更多的尊重和滿足。學校有責任也有義務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提供更好的體育服務,滿足他們的`運動需求,只有形成了這種體育氛圍,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才能在高校教學中得以擴大和發(fā)展。從目前來看,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的組織形式多以單項運動為主,例如:羽毛球、乒乓球、網球、足球、健美操等,但是受到體育設施以及指導教師的體育軟硬件因素影響,有的體育項目的發(fā)展空間受到了極大的阻礙,例如一些球類運動的場地因素限制等。另外,社團參與的男女比例不平衡,以男生居多,女生所占份額極少,且大多集中在健美操、體育舞蹈等項目中。

3.2目前影響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開展的限制因素。

3.2.1社團活動經費不足,參加社團活動人數少。

目前普通高校的體育社團經費來源過于單一,從某種層面上限制了社團的發(fā)展,高校體育社團的經費主要來源于學校的活動經費和小部分的入團時學生繳納的入團費。如果體育社團只靠這些有限的經費必定制約了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而場地、器材的不足又制約了相關體育活動的開展。因此,學生入團的積極性也勢必受到影響。

3.2.2課內體育俱樂部教學缺乏分層次和延續(xù)性。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雖然已經開展體育俱樂部的教學,但具體的教學現狀只是選修課的升級模式,冠以俱樂部教學的名稱而實際上仍然和選修課并無實際性的區(qū)別。俱樂部教學不僅是單一的將體育運動項目分類,而是一種遞進式的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的教學模式。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重點應該是學習階段的分層和課內教學的延續(xù)性,例如: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等,通過細分不同的層次來實現針對性的強化教學,達到全面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效果。

3.2.3課內外結合體育俱樂部教學管理體系不完善。

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應將課內教學與課外的社團活動和學生體育競賽相結合。課外的體育活動是課內教學的補充和延續(xù),既強化了課堂教學內容又豐富了學生課余文化生活。課堂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競賽相結合,相應的教學管理部門就應該與學生管理部門相結合,在課外體育活動中針對課內教學開展相應的競賽活動。而當前高校的體育教學管理體系只覆蓋到課內的教學當中,因此,從制度上應該實現高校內部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管理,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以達到課內、課外相統一,全面提高教學的質量。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改革,調動學生體育活動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的模式已成為體育教學改革的主流。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的增強,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重視自我身體健康的投資。高校體育俱樂部的成立,為更多的學生加入到體育健身中來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客觀條件,學生在豐富了體育文化生活之余,提高了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會更加符合大學生的需求??v觀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體育課程僅開設兩個學年,到三、四年級便會中斷,而體育俱樂部模式的出現,使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運動得到了延續(xù),大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可以進行練習,這對學生養(yǎng)成自我鍛煉的習慣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體育俱樂部模式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參與體育的運動需求,還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良好的體育環(huán)境中,全面發(fā)掘自身的運動潛能,將體育理論與課外體育活動和生活教育相結合,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這種教學模式的嘗試也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教師具備多項運動的能力,還要求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身體特征和心理需求,在有限的條件基礎上,對傳統的教學資源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給予學生在教學內容中更多的自主選擇性,并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在選項、練習中輔以指導和建議,同時教師要對階段性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根據反饋意見及時調整學習計劃,以此實現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預期效果。

總之,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發(fā)展,不僅促進了高校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豐富了學生課外業(yè)余大學生活,培養(yǎng)了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體育興趣,有利于大學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也為優(yōu)化大學體育教學和實現全面健身計劃的目標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但是,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人數的增多,體育場館設施與學生人數的配比矛盾越發(fā)明顯,這也不同程度的影響了高校體育俱樂部模式的發(fā)展。因此,體育俱樂部模式的順利開展還需要學校體育主管部門采取正確的引導措施,健全管理制度,使學生在鍛煉身體之余更好地配合教師完成體育課堂教學。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體育改革論文篇十六

一、目前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的思想觀念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思想上。

傳統的體育教育觀,其基本特征是以知識、技能技巧的傳授為中心。由此形成了教師以教材和課堂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從頭至尾不停地向學生傳授“三基”內容,忽視了對學生鍛煉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仍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在體育教學中仍用時間、距離等競技體育的觀念來要求學生,忽略了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愛好等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只要是聽話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忽略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長期傳統的教育思想影響下,有許多學生上課只注意聽教師講課,而不善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被動地吸收知識,常常是滿腹經綸而無一用處?,F代教育正在逐漸向“以人為本”的方向發(fā)展,這是以往體育教育所不能達到的。在以往的教育中,學生是體育教學中最被動的因素,學生的學習必須按照教學大綱設計的教學計劃,在教師督導下,一步一步地進行,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從來不予考慮,因此,這樣的教育是“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大綱的教育”。以人為本的現代化教育理論則更強調以學生為主,實施個性化教學,體育教學中充分強調學生的存在,突出學生的情感、思想、意志與行為,只有在個性化教育的前提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才得以發(fā)展??梢哉J為,現代化教育在體育教育的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是一種個性化教學。在個性化體育教育中,學生之間的差異不僅被充分認識,還能在學生學習和考評中被充分加以利用,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作相應的發(fā)展,也只有這樣,不同水平、不同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的學生才能在公平合理環(huán)境下共同學習、共同提高,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內容單調,不適應時代的要求。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偏好搞統一,搞一刀切,如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的教學內容。呆板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缺乏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也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體育教學在為增強學生體質和發(fā)展運動技能做貢獻的同時,也正逐漸變得“正規(guī)化”和“競技化”,以運動技能傳授為主線的體育課也逐漸使體育失去樂趣、失去情節(jié)、失去競爭、失去協同、失去表現、失去想象,體育課變得越來越枯燥,越來越像操練和訓練,從而使體育教學也逐漸失去魅力、失去學生、失去地位。在大學體育課程里,教學內容一直在重復著田徑、體操、三大球等項目,而學生感興趣的如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野外活動等項目受種種限制難以普及開展。受教學大綱的制約,上課還是以傳統運動技藝、增強體質為主,缺乏對運動項目本身所具有的潛能的開發(fā),難以形成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F代大學體育教育要求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學生有自主選擇學習的運動項目、自主選擇上課時間、自主選擇上課教師的權利。要充分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就必須完善體育運動項目的設置和教師、運動場地、運動器材等設施的配備。在以“素質教育”為主的現代體育教育中,要改變這種傳統的教材內容,構建適合現代體育教育思想的教材體系,選擇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地域特色,學生喜受的健身性好、娛樂性強、難度小、易開展,融健康、娛樂、休閑為一體的項目為教材內容,以變革傳統體育課的枯燥和單調。教學內容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前提,而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是教材內容的創(chuàng)新。

(三)體育教學手段呆板僵化,方法陳舊,組織單調。

傳統的體育教學手段和方法還普遍停留在講解和示范法、完善與分析法、重復練習法及游戲和比賽法上做文章,體育理論課教學也停留在一本教材、一張嘴、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上。把上課的隊列變換和調動當成是體育課教學組織的主要形式,而教學組織的重要形式分組教學在教學中卻很少采用。大多數教師只重視教法探討而不注意學生學法研究。學生只是機械地、無選擇地接受教師指令。體育教學中學生疲于聽講解、看示范、反復練習,而沒有時間去感受和體驗健身運動的樂趣,教學過程過分強調“統一”學生缺乏生機,體育教學顯得機械、呆板。體育教學手段的改變,重點要體現在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求異性、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主要是靈活性。所謂靈活性,一是思維方向靈活;二是思維過程靈活;三是遷移能力強。方向靈活具體表現在從分析到綜合,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過程靈活體現在從分析到綜合,從綜合到分析,全面靈活地分析;而遷移能力強卻預示著能舉一反三,多方解求進行發(fā)散性思維。比如:在鉛球技術的教學中,從理論上講以45°為最佳出手角度,我們有沒有能掌握最能接近或最好的投擲角度的方法,使學生思維沿著最佳角度的主線進行討論和分析。這些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很有益的。

(一)明確培養(yǎng)目標,造就復合型人才。

體育課程是為實現人才培養(yǎng)總目標服務的,確立正確教學指導思想是完成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關鍵。首先,在教學中必須排除競技思想的影響,轉變技術第一、忽視能力培養(yǎng)的思想,確立以“提高專業(yè)素質,培養(yǎng)綜合能力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幫助學生明確課程學習的目的,提高學習興趣與效果。二是必須正確處理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與發(fā)展綜合能力的關系。在教學的不同階段中,掌握技術與發(fā)展能力的任務應有所側重。三是教學應體現以牢固掌握知識、技術、技能為前提,如果沒有專項技術與素質這個前提,就談不上什么能力培養(yǎng)。在這個基礎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做到會講、會做、會教,具備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勝任教學訓練、競賽、裁判、場地管理等實踐工作的能力。四是在體育教學全過程中,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促進其它能力的綜合發(fā)展。

(二)完善教學內容體系。

體育課程內容應該多樣化。確定體育課程內容的主要原則是:(1)健身性與文化性相結合;(2)選擇性與實踐性相結合;(3)科學性和可接受性相結合;(4)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結合;(5)充分反映和體現《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內容和要求。在學習過程中,要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根據學習內容自創(chuàng)一種練習手段,既能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又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對于他們的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豐富和完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

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和教師互動,提倡導學和個性化教學。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方法,采用專題講座、討論、課外作業(yè)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自學能力、教學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教學中將技術項目教學與鍛煉項目教學相結合。各項目先講授理論,后學習技術和鍛煉手段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如在學習正確的短跑技術后,鍛煉學生跑的能力,可倒著跑、側著跑、上坡跑、下坡跑等;發(fā)展學生的腿部力量時,可先在學習跳高技術后,利用器械,先跳上再跳下,也可爬上去再跳下,既可單腳跳,也可雙腳跳、轉體跳等,不拘一格。總之,要豐富教學的內容、手段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四)樹立正確考核方法,注重多元化和發(fā)展性。

傳統的考核觀著眼于學生知道了什么,用分數來衡量知道了多少,而正確的考核觀應當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核,要體現個性化、多元化和發(fā)展性:(1)考核基本的操作能力,是對所學內容的技術評定。(2)考核基本運用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發(fā)現問題能力、實踐指導能力。如可以由三、四個學生為一個小組,設計一個田徑教學、田徑訓練或田徑健身的方案、手段、方法;開一例運動處方;編排一則以田徑為主的游戲;現場對范例進行講評等。(3)考核身體素質,因為它是體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質,能促進健康體形的形成。(4)平時的表現情況,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熱情、學習方法、學習中的人際關系等。(5)在考核時,應成立一個考評小組,由任課教師、專項教師、學生三方面組成,可以由學生自己給自己打分,再進行評比,以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和品質。總之,變結果評價為過程評價,對學生的參與過程、努力程度、體育能力、體育態(tài)度進行全方位的評價。

【參考文獻】。

[1]王婉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四川體育科學,,(1).。

體育改革論文篇十七

摘要:中等職業(yè)教育作為教育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中等院校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院校的教學改革也提上了發(fā)展日程。體育教學作為中職學校的重要課程,其改革也勢在必行。本文主要是在分析中職院校傳統體育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依托,實現新時期中職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革,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一、引言。

對于中職體育教學而言,其目的不僅僅是促使學生掌握體育的技能技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協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學習理念。為了實現此目的,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必須轉變思路,體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二、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學觀念落后。在現行的中職體育教學中,體育意識相對缺乏,教學觀念落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學方法單一。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填鴨式”教學方法始終存在,嚴重制約了中職院校學生的主體地位,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揮;其次,教學指導思想不明確。源于傳統教學的影響,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不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引導,過多的看重體育鍛煉產生的效果;再次,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有些學生家長對中職院校體育課堂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體育課程是可有可無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職體育的發(fā)展。第二,教學目標不明確。在中職院校的課程設置中,體育屬于必修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中職體育教學大都是看重職業(yè)體育培養(yǎng)的技術特點,而對于體育教學的終極目標則不夠明確。很多體育教師不知道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教學過程中過度看重對學生體育技能的傳授和培養(yǎng),而沒有真正體現終身教育的理念。這種理念,忽視了對學生全面能力的提升,忽視了中職院校學生職業(yè)化的培養(yǎng)方向,不利于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第三,社會契合度缺乏。職業(yè)院校不同于傳統的高等院校,它應該以職業(yè)化為主線,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水平,真正實現學生的職業(yè)化特點。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中職體育教學與社會契合度有所偏差。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對中職院校學生的技能培養(yǎng)缺乏,過多重視體育理論課程教學;其二,過分強調體育技術學習,忽視了對學生終身學習理念的培養(yǎng);其三,缺失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讓理論與實踐有機融合起來,最終影響了中職體育教學的社會契合度。

第一,創(chuàng)新教育觀念。在新課程改革思路的引導下,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在教學目標、內容和形式方面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需要體育任課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優(yōu)化體育教學思路。其一,轉變教學觀念。任課教師一定要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觀念,積極引導學生去自我實踐、自我提升,高度重視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其二,提高教學的藝術性。體育任課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思路,提高教學的教學藝術,積極引入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對教學的教學藝術產生興趣;其三,對教材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體育任課教師不應該拘泥于《體育教學大綱》、《教材》等教材的內容束縛,應該結合當前新課改實際和學生發(fā)展實際,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真正實現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二,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在新的發(fā)展背景下,為了提升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水平,中職體育教學必須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中職體育任課教師應該充分考慮中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根據學生的不同職業(yè)發(fā)展需求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設定。首先,引入職業(yè)發(fā)展內容。體育任課教師應該根據不同職業(yè)發(fā)展需求,引入職業(yè)培訓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職業(yè)化的培養(yǎng),為學生日后的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礎;其次,在體育教材選擇的過程中不僅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特點,同時也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適當對傳統教材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把體育鍛煉和體育技能培養(yǎng)結合起來,把短時培養(yǎng)和終身學習融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形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第三,創(chuàng)新學生思維。在中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創(chuàng)新中職院校學生的思維尤為重要。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水平是現代社會對他們的要求,而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就需要學生能進行獨立思考。第一,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提出下一節(jié)課程的相關問題,鼓勵學生進行預習,加深學生學習印象;第二,教師應該積極滿足學生的好勝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例如:中職體育任課教師在課堂中進行一些體能競賽,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到課程教學中來,不斷培養(yǎng)體育思維和創(chuàng)新興趣,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第三,強化學生的課程學習反思。要使學生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意識,對解決問題的各環(huán)節(jié)進行反思,獲得相應的解決問題經驗,把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結合起來,真正體現體育教學的社會契合度,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重要基礎。

四、結束語。

中職學校通過對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革與創(chuàng)新,將體育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實施到中職體育的實踐教學中,將健康第一、快樂體育及終身體育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提高對體育的興趣,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張維.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新課程(中旬),(10).

[2]王惟雄,高平.初探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15).

[3]黃璐.淺談新時期的中職體育課程改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07).

[4]唐嵐輝.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福建體育科技,2010(04).

[5]王巖.淺談中職學校體育課程的現狀和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18).

體育改革論文篇十八

(一)教學的思想觀念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思想上。

傳統的體育教育觀,其基本特征是以知識、技能技巧的傳授為中心。由此形成了教師以教材和課堂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從頭至尾不停地向學生傳授“三基”內容,忽視了對學生鍛煉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師仍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在體育教學中仍用時間、距離等競技體育的觀念來要求學生,忽略了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愛好等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只要是聽話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忽略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長期傳統的教育思想影響下,有許多學生上課只注意聽教師講課,而不善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被動地吸收知識,常常是滿腹經綸而無一用處?,F代教育正在逐漸向“以人為本”的方向發(fā)展,這是以往體育教育所不能達到的。在以往的教育中,學生是體育教學中最被動的因素,學生的學習必須按照教學大綱設計的教學計劃,在教師督導下,一步一步地進行,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從來不予考慮,因此,這樣的教育是“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大綱的教育”。以人為本的現代化教育理論則更強調以學生為主,實施個性化教學,體育教學中充分強調學生的存在,突出學生的情感、思想、意志與行為,只有在個性化教育的前提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才得以發(fā)展??梢哉J為,現代化教育在體育教育的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是一種個性化教學。在個性化體育教育中,學生之間的差異不僅被充分認識,還能在學生學習和考評中被充分加以利用,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作相應的發(fā)展,也只有這樣,不同水平、不同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的學生才能在公平合理環(huán)境下共同學習、共同提高,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內容單調,不適應時代的要求。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偏好搞統一,搞一刀切,如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的教學內容。呆板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缺乏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也讓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體育教學在為增強學生體質和發(fā)展運動技能做貢獻的同時,也正逐漸變得“正規(guī)化”和“競技化”,以運動技能傳授為主線的體育課也逐漸使體育失去樂趣、失去情節(jié)、失去競爭、失去協同、失去表現、失去想象,體育課變得越來越枯燥,越來越像操練和訓練,從而使體育教學也逐漸失去魅力、失去學生、失去地位。在大學體育課程里,教學內容一直在重復著田徑、體操、三大球等項目,而學生感興趣的如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野外活動等項目受種種限制難以普及開展。受教學大綱的制約,上課還是以傳統運動技藝、增強體質為主,缺乏對運動項目本身所具有的潛能的開發(fā),難以形成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F代大學體育教育要求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學生有自主選擇學習的運動項目、自主選擇上課時間、自主選擇上課教師的權利。要充分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就必須完善體育運動項目的設置和教師、運動場地、運動器材等設施的配備。在以“素質教育”為主的現代體育教育中,要改變這種傳統的教材內容,構建適合現代體育教育思想的教材體系,選擇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具有地域特色,學生喜受的健身性好、娛樂性強、難度小、易開展,融健康、娛樂、休閑為一體的項目為教材內容,以變革傳統體育課的枯燥和單調。教學內容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前提,而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是教材內容的創(chuàng)新。

(三)體育教學手段呆板僵化,方法陳舊,組織單調。

傳統的體育教學手段和方法還普遍停留在講解和示范法、完善與分析法、重復練習法及游戲和比賽法上做文章,體育理論課教學也停留在一本教材、一張嘴、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上。把上課的隊列變換和調動當成是體育課教學組織的主要形式,而教學組織的重要形式分組教學在教學中卻很少采用。大多數教師只重視教法探討而不注意學生學法研究。學生只是機械地、無選擇地接受教師指令。體育教學中學生疲于聽講解、看示范、反復練習,而沒有時間去感受和體驗健身運動的樂趣,教學過程過分強調“統一”學生缺乏生機,體育教學顯得機械、呆板。體育教學手段的改變,重點要體現在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求異性、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主要是靈活性。所謂靈活性,一是思維方向靈活;二是思維過程靈活;三是遷移能力強。方向靈活具體表現在從分析到綜合,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過程靈活體現在從分析到綜合,從綜合到分析,全面靈活地分析;而遷移能力強卻預示著能舉一反三,多方解求進行發(fā)散性思維。比如:在鉛球技術的教學中,從理論上講以45°為最佳出手角度,我們有沒有能掌握最能接近或最好的投擲角度的方法,使學生思維沿著最佳角度的主線進行討論和分析。這些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很有益的。

(一)明確培養(yǎng)目標,造就復合型人才。

體育課程是為實現人才培養(yǎng)總目標服務的,確立正確教學指導思想是完成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關鍵。首先,在教學中必須排除競技思想的影響,轉變技術第一、忽視能力培養(yǎng)的思想,確立以“提高專業(yè)素質,培養(yǎng)綜合能力為本”的教學指導思想,幫助學生明確課程學習的目的,提高學習興趣與效果。二是必須正確處理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與發(fā)展綜合能力的關系。在教學的'不同階段中,掌握技術與發(fā)展能力的任務應有所側重。三是教學應體現以牢固掌握知識、技術、技能為前提,如果沒有專項技術與素質這個前提,就談不上什么能力培養(yǎng)。在這個基礎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做到會講、會做、會教,具備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勝任教學訓練、競賽、裁判、場地管理等實踐工作的能力。四是在體育教學全過程中,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促進其它能力的綜合發(fā)展。

(二)完善教學內容體系。

體育課程內容應該多樣化。確定體育課程內容的主要原則是:(1)健身性與文化性相結合;(2)選擇性與實踐性相結合;(3)科學性和可接受性相結合;(4)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結合;(5)充分反映和體現《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內容和要求。在學習過程中,要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根據學習內容自創(chuàng)一種練習手段,既能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又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對于他們的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豐富和完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

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和教師互動,提倡導學和個性化教學。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方法,采用專題講座、討論、課外作業(yè)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自學能力、教學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教學中將技術項目教學與鍛煉項目教學相結合。各項目先講授理論,后學習技術和鍛煉手段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如在學習正確的短跑技術后,鍛煉學生跑的能力,可倒著跑、側著跑、上坡跑、下坡跑等;發(fā)展學生的腿部力量時,可先在學習跳高技術后,利用器械,先跳上再跳下,也可爬上去再跳下,既可單腳跳,也可雙腳跳、轉體跳等,不拘一格。總之,要豐富教學的內容、手段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四)樹立正確考核方法,注重多元化和發(fā)展性。

傳統的考核觀著眼于學生知道了什么,用分數來衡量知道了多少,而正確的考核觀應當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核,要體現個性化、多元化和發(fā)展性:(1)考核基本的操作能力,是對所學內容的技術評定。(2)考核基本運用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發(fā)現問題能力、實踐指導能力。如可以由三、四個學生為一個小組,設計一個田徑教學、田徑訓練或田徑健身的方案、手段、方法;開一例運動處方;編排一則以田徑為主的游戲;現場對范例進行講評等。(3)考核身體素質,因為它是體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質,能促進健康體形的形成。(4)平時的表現情況,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熱情、學習方法、學習中的人際關系等。(5)在考核時,應成立一個考評小組,由任課教師、專項教師、學生三方面組成,可以由學生自己給自己打分,再進行評比,以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和品質??傊?變結果評價為過程評價,對學生的參與過程、努力程度、體育能力、體育態(tài)度進行全方位的評價。

【參考文獻】。

[1]王婉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四川體育科學,,(1).。

體育改革論文篇十九

改革開放時期左右,我國就已經提出了體育強國的口號,我國體育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從開始的一人參加奧運會,到現在的奧運會場獎牌滿載而歸,這是中國體育的突破。我國體育教育還處在初級階段,沒有完善的訓練方法與教學方法,普通高校進行教學時,往往不能把握教學的重點,對教學內容進行錯誤的傳達,導致學生的體育質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喪失學生運動興趣,對高校學生整體身體素質產生消極影響。只有不斷地對高校體育教學進行分析,并且能夠有效的結合素質教育,制定出完善的教學方法,實行合理的訓練方法,才能提高高校學生的基本素質。

1、高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1明確高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就目前我國高校教育來講,不僅要進行專業(yè)教育,還要進行素質教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進行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發(fā)展學生的智德體美勞,全面的提升高校生的基本素質。體育教學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所以說,落實素質教育的體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國高校更加注重學生的應試教育,從而忽視學生的體育教育,促使高校學生基本身體素質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體育教學。近幾年來,高校體育教學的這一現象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都希望在高校教育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生教育方式思想的改變,傳統教育方式轉變成素質教育,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改革,不僅是體育教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機遇,同樣也是高校體育教學面臨的一個艱巨任務[1]。

1.2利用高校體育優(yōu)勢,強化素質教育。

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發(fā)展學生的內在美,發(fā)展其美好的道德品質,素質教育涉及高校學生更多的心理,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豐富普通教學內容,還能夠更好的落實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首先,利用高校體育健身的基礎功能,提高高校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促進高校學生身體免疫力的提高,避免疾病的發(fā)生,充沛高校學生的激情活力,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本身器官的發(fā)育和改善。其次,就是有效的利用高校體育的競賽,豐富學生的大學生活,提高學生的上進心,力爭上游的品格。學生參與更多的體育類競賽,能夠更好的發(fā)展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素質,灌輸給學生正確的體育精神,正確的價值觀念,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fā)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強、自信等優(yōu)秀精神。除此之外,還能夠充分的利用高校體育的教育功能。高校開展體育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基本集體意識,全面的發(fā)展學生的素質,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2]。

2、高校體育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及應注意的問題。

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素質教育的實施,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應該采取正確的解決措施。

2.1轉變教育觀念,創(chuàng)造寬松環(huán)境。

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落實素質教育,首先就應該讓社會認識得到認可,轉變教育的觀念,正確的意識到新時代什么是高校學生不可缺少的,只有得到國家與人民的正確對待,才能夠順利地從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發(fā)生轉變。

2.2端正教學指導思想,明確以終身體育為發(fā)展目標。

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就需要高校體育的教育者能夠端正教學思想,適應時代與素質教育的需求進行正確方向的教育,注重教學過程中的素質教育,明確體育教學的目標。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完成體育技能的基本傳授,學生掌握相關體育技能與知識,能夠提高其對體育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體育愛好,所以說,加強學生基礎技能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的促進素質的培養(yǎng)。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更好的注重體育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學生的體育能力得到培養(yǎng),才能夠更好的進行體育運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學生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然后,就是促使身心協調發(fā)展為中心,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身心的配合協調,在進行相關體育知識的學習的時候,培養(yǎng)學生身心的發(fā)展。最后,教育方向以終身教育為主。高效的體育教學,應該將目光放遠,更好的看待未來,不僅要學生能夠掌握某一種體育武術套路,注重學生的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3]。

2.3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與重視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教育、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也是通過教師進行學生的正確引導,所以說,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教育的關鍵。首先教師應該接受現代化的、正規(guī)的素質教育培訓,只有教師正確的意識到素質教育,才能夠起到表率的作用,更好的開展學生的素質教育。其次就是教師做到自律,能夠嚴格的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一個標桿。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主要就是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圍繞學生展開素質教育,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教育,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教育改革發(fā)展,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4]。

高校體育的改革就是教學課程改革的過程,兩類體育課程指的就是學科類課程與活動類課程,進行其課程改革只要體現在教學教材的更新,發(fā)展學生的健康教育、娛樂教育與生活教育等,全面實現體育教學教育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身心健康[5]。

3、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更好地落實高校體育教學進行素質教育,就應該轉變教學思想、端正教學思想,明確素質教育的地位。體育教學中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能夠促進我國高校體育出現新局面。

參考文獻。

[2]楊永輝.論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中國體育科技,(35):62.

體育改革論文篇二十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教育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學校也越來越注重體育教學。體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項目,近幾年來,我國體育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激勵著更多的高校學生學習體育運動。隨著普通教育的改革,高校體育教學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旨在提高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同時對高校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注重高校體育與素質教育,不僅能鍛煉學生身體,提高學生免疫力,還可以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自強、勇敢、拼搏精神。通過重視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高我國高校學生整體身體素質與基本道德素質。本文將針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進行探討。

體育改革論文篇二十一

1.教學方式方法過于傳統,改革創(chuàng)新的教學形式沒有形成。

在當前的教學改革過程中,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顯得相當緩慢,教學方式方法過于傳統,使得教學流程化。從實際的體育教學模式來看,體育教學模式很穩(wěn)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主要根據教學大綱,把教學模式穩(wěn)定為指標式的教學任務,關于社會的需求性、探究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的教學模式,無法在實際教學中開展;教師的教學多以技術、鍛煉為主,重復的教學方式方法,可以形成較好的測試成績,但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是不利的。所以,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很差,牽引式、被迫式的教學方式方法制約了教學的改革。

2.師資力量缺乏,特別是女體育教師的缺少。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進行,很多高校進行擴招、自主招生。但隨之而來的師資問題,是阻礙教學改革的主要原因。師資建設與教學需求形成不和諧的現象,學生多、老師少的現實,就存在于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女體育教師的'缺少,而對于高中剛剛畢業(yè)的學生來說,大多都處在身體生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女生,非常需要得到老師的理解和關懷,而心理需求往往被男性田徑教師所忽略。從女生的生理方面上來說,女性田徑教師一定會根據自己特殊的角色以及親身的感受才進行教學,這樣會對女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3.學生個性的延伸和心理發(fā)展不充分,教學過程趣味性差。

大學生個性發(fā)展呈現敏感,特別愿意創(chuàng)新和自我超越的心理,給傳統的體育教學帶來沖突。根據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重復的動作、規(guī)定的運動項目等,很難滿足學生的創(chuàng)新需求。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是“示范—講解—練習”,固定的教學方式,無法實現創(chuàng)新的思想,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沒有達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學目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師以完成教學為目的、學生以上完課,修夠學分為任務”,這樣的教與學,不可能形成創(chuàng)新、有效的教學效果和教學任務。

1.構建開放式的體育教學,優(yōu)化教學方法。

傳統的體育教學和體育課程內容存在本質性的區(qū)別,構建開放式的教學,是優(yōu)化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最好舉措。在構建開放式的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實際課程和現實社會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發(fā)展,形成一套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教學模式、合理的教學結構。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下,把教學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熱情。同時,教師根據實際,開展多元化的體育活動,組織學生鍛煉,教師以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體育活動之中,以指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自主鍛煉。

2.加強師資力量建設,提高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

知識可以與老師教學的個人水平發(fā)揮息息相關,一個老師的知識和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結果,同時,也影響學生對教師的可靠性。提高教師的文化素質,促進他們的專業(yè)知識在教學中的應用,了解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及身體發(fā)育特點;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師教學發(fā)展創(chuàng)造教材的能力,通過語言、行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教師的組織和管理協調能力,提高學生的運動熱情;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教師應全面學習掌握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特別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教學過程中的特殊情況的發(fā)生,全面研究學生客觀與主觀因素、教材、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水平。

3.轉變傳統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

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在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下,以積極的、多元化的教學理念來構建教學體系,是深化體育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秉承“終身體育學習”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生活50年”的體育意識。在這種意識下,學生更加投入于體育活動中,改變了學生了“被動”的學習。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開展一些學生喜歡、容易的運動項目,以“創(chuàng)新”為教學理念的落腳點。當代的高職教育,應根據現代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傳統科目的體育教學中,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改變過去的教學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現代社會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推進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理念,深化改革社會的力量,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教育部門,特別是高職院校的體育工作者,通過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根據不同的社會需求,培養(yǎng)在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技術應用型人才。

體育改革論文篇二十二

目前,我們國家特別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及專用人才的使用,這就給職業(yè)學院帶來了更好的發(fā)展前景,因為職業(yè)學院能培養(yǎng)出更好的專業(yè)人才,這些人才能更好地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我們職業(yè)學院就應該抓住機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培育、輸送更多的人才到社會中。所以,現在我國職業(yè)學院的體育教學非常的重要,我們需要加強學生們的體魄。這就要求我國職業(yè)學院在上體育課的時候,要更有效地讓學生得到訓練,提升自身身體素質。這就是當前職業(yè)學院體育教學需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并且我們要更有效地做好職業(yè)學院的體育教學。

一、當前職業(yè)學院體育教育中的各種問題。

職業(yè)學院是專門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的教育基地,在體育教育方面,我們要順應這一特點開展體育教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抓住它的特性,從而使體育教學最大效率地開展。雖然現在我國大多數的職業(yè)學院都特別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還有些地方做的不錯,但是當今社會對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成為職業(yè)學院的一個重要目標。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然而目前我們在做出改革時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問題。職業(yè)學院體育教學的發(fā)展緩慢,效率不高,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職業(yè)學院的體育教學方式落后。目前,我們從一些職業(yè)學院的體育教學中觀察會發(fā)現,很多職業(yè)學院雖然能夠按照教學要求進行開展體育活動,但是根據目前的社會發(fā)展來說,并不能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教學的思維方式上特別落后。很關鍵的問題就是眾多體育教學在引導學生方面缺乏研究跟探討,沒有將體育教學與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相結合,更沒有將學生的`體育意識以及終身體育項目結合在一起。只是對體育內容進行表面的教學,所以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升。

2.我們現在的體育教育模式缺乏改革創(chuàng)新。如果想要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但是目前一些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學方面不重視涉及面少,所以它們的教學模式很落后,死板、老套導致教學的效率不高?,F在一些體育教師不看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育的過程中,沒有將學生的心理素質跟其他方面結合起來教育。體育模式不是最適應學生培養(yǎng)身體素質的方法,所以我們需要重視這個問題,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

3.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不夠多元化。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除了要創(chuàng)造一個新穎高效的體育教學模式之外,還要注重體育內容的多樣化,讓它能更適應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但是現在很多職業(yè)學院的老師根本不重視這種情況,上課內容太過單調,造成了很多學生的不喜歡,沒有去針對性的研究怎樣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例如,現在一些職業(yè)院校還沒有將拓展訓練緊密結合起來,有的老師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有的學校對很多拓展訓練進行了限制,主要是怕學生的人身安全出了問題,造成拓展訓練內容太少。

要想有效地提高職業(yè)學院的體育教學,首先要對當前職業(yè)學院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結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大力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積極探索體育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出新的教學模式,從而我們可以更好地提升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偟貋碚f,我們需要進行以下三個方面的改革。

1.我們要改革體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我們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提高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學有效性,首先我們要先進行教學理念上的改革,摒棄一些陳舊的思想理念,這就要求我們的體育老師進行不斷地深入研究,從有利于每個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使教學理念更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我們的體育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教學內容適應每個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及自身身體素質的提升。我們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符合教育標準,我們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要關注他們的心理素質,從而全面發(fā)展,做出更好的教學目標。

2.我們要完善體育教育模式。一個科學的教育模式,是職業(yè)學院體育教學高效的重要方法,一個科學的教育模式能使我們更省力氣達到更好的效果。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開展教學,使學生愛上體育,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出發(fā),調查好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針對性地開展體育活動,可以讓學生更積極地進行運動。

3.我們要使體育活動多樣化。老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應該把拓展體育教學內容作為提高有效性的重要步驟,除了完成教學目標外,還要從學生自身的需求和他們專業(yè)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我們可以將拓展活動加入到學習中來,利用拓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各個方法的運用。然后,還要從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出發(fā),幫助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進行體育項目選擇,從而促使學生加強自身鍛煉。所以,學校必須要加強拓展活動,讓學生樂在其中鍛煉身體,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

三、結束語。

總地來說,要進行高效的體育教學改革必須要注重改革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更好地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更要注重他們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這樣才能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的人才,促進國更加繁榮發(fā)展。

參考文獻:

[2]張繽.職業(yè)學院體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分析[j].學園,2017,(19):58.。

[3]張海玲.有效性教學視角下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探討[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6,(26):152.

體育改革論文篇二十三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外交日益頻繁。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成為各國之間進行交流的重要手段。為促進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增強大學生的體質,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展開了對體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改革。高職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現狀不容樂觀,仍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首先概述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性質,闡述了體育教學對于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和與學生未來職業(yè)需求相結合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現狀,指出當前高職體育教育亟需進行改革。最后給出了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的思考。

近年來,國家出臺各種政策方針,大力支持職業(yè)教育。高等職業(yè)教育以“職業(yè)性、崗位性、實踐性和實用性”為培養(yǎng)目標,以促進就業(yè)為主要目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和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但目前的高職體育教育存在很多問題,沒能體現出職業(yè)教育特點,因此進行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而迫在眉睫。

1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性質。

只有正確理解了高職體育教育的性質,才能把握好教學改革的方向。隨著教材編寫內容的改變和教材更名,很多人認為體育教育不再是以健身為目的,而是以健康為目的。雖然近年來《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有不同程度的修訂,但對體育課程教育的定義從未改變,其中明確規(guī)定:體育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為目的,在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有身體練習,還要教會學生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在體育課程上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以身體練習為主,還要融入體育與健康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整合多內容、多功能、多價值,以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提高。

2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1)有利于縮短學生就業(yè)適應期。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生產和管理才能的高素質人才,根據行業(yè)要求開設專業(yè)和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率和對崗位的適應能力,不同崗位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不同要求。高職體育課程可以使學生身體素質在校期間得到全面的鍛煉,可以適應不同崗位的要求,提升了自己的抗壓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大大縮短了對工作崗位的適應時間,對以后生活或工作大有益處。

(2)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隨著各高校不斷擴招,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很大,對學生而言這是一種強大的考驗,必須要求更高的身心素質,才能成受得了這樣的考驗。這時就要發(fā)揮高職體育教育的作用,通過體育教育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加強,使學生能夠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各方面的壓力,以堅實的身體素質應對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順利完成學校到社會的過渡。

(3)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當今社會更多地需要與人合作,像足球、籃球、排球等都是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的項目,在這些體育項目中,學生會和不同性格的人合作,這就為學生以后工作中與人合作打好了基礎。在校期間對這方面的能力進行鍛煉,對以后工作上更好地融入集體大有益處。

(4)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放松身心。高職體育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地綜合素質,還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借助適當參與體育項目,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緩解自己因為學習或其他原因導致的內心壓力,通過參與體育項目可以讓學生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生活當中。

(1)高校體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不合理。在很多高職院校都存在體育師資力量不夠的問題。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第一,高職院校領導對體育教育不重視,由于名額有限,他們把這些有限的名額分配到各專業(yè)課老師上,沒有意識到體育老師的缺乏。第二,很多高等師范院校的畢業(yè)生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比較調皮,體育課不好管理,所以,他們不想到高職院校任教。第三,高職院校聘任老師限制學歷,大多數高職院校要求老師必須是研究生學歷以上,這就使得一些優(yōu)秀的`本科畢業(yè)生連最基本的應聘資格都沒有,但高職院校對于研究生而言又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很少有人愿意到高職院校任教。以上種種原因使得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力量薄弱,致使體育教學達不到預期效果。

(2)體育教學觀念陳舊,體育意識不強。我國一直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也先后頒布了《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教育法》、《體育法》等10多種和體育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但很多高職院校都不太重視。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領導沒有很強的體育意識,把體育作為公共基礎課,教學內容和中小學的相差無幾,無視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不注重體育能力和終身體育觀念的培養(yǎng),體育教學處于呆滯狀態(tài)。

(3)教學模式過于傳統,教學方法落后。很多高職院校只在大一將體育課作為公共基礎課開設,到了大二,體育課被取消。大一的基礎體育課內容相對單一,大多以足球、籃球、武術為主。老師很少在教學活動中開設探究型、實踐型等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組織形式和學生成績的評定方面也沒有太大的改進。教學內容陳舊,基本上全是競技運動項目,不符合追求時尚的要求,必然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

(4)體育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跟不上。隨著高職院校的擴招,體育硬件設施的增加遠不及學生的增加,比例不當。很多高職院校的體育場地和器材等硬件設施僅能維持基本教學活動的進行,器材的缺乏使得學生課外活動和體育課上的需要無法得到滿足,降低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再加上場地設施器材管理不善,致使場地和器材損壞嚴重,有些設置存在安全隱患。體育場地利用率不高,有些場館不對學生開放,學生只有在體育課上才能去場館里進行相關方面的鍛煉,鍛煉強度不夠,身體素質自然不會有很大的提高。

(1)重視高校體育設施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硬件體育設施建設是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發(fā)展的根本,只有合理、充分地利用體育器械和場地,才能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培養(yǎng)更多的體育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場地和器材,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學活動和學生鍛煉的前提下對外開放。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發(fā)展還離不開師資隊伍的建設。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改革的最終實施者,高職院校應當注重對體育教師人才的培養(yǎng),對他們進行再教育,使他們更新教學理念,補充更多的新知識,掌握更多的新技能,不斷提高他們的教學技能。加大對體育教學的科研投入,提高體育老師的科研能力,推動體育教學改革的進步與發(fā)展。

(2)堅持“健康第一”,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高職體育教育不僅要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能力,使其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素質能力,培養(yǎng)學生體育欣賞能力和自我評價身體鍛煉效果的能力。因此,在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要以“健康第一”為出發(fā)點,將學生的健康體魄教育貫穿到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去,注重學生健康觀念和鍛煉意識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使他們養(yǎng)成堅持鍛煉的良好習慣。

(3)堅持個性化教學,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對學生的發(fā)展起主導作用。教師只有從傳統的角色中走出來,才能更新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引進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此外,老師要認真剖析傳統教育的局限性,深入探討“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妥善處理能力培養(yǎng)和知識傳授的關系,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在實踐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關注個體差異性,課堂上增設更多的與學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實現教學相長。此外,教師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fā)展方向,營造和創(chuàng)設能吸引學生融入課堂的情境,創(chuàng)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使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4)加強體育課程建設,增加體育選修課的種類。實施素質教育的渠道之一是體育教學。高職院校開展體育教學改革,要以“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為指導思想,以“終身體育教育”為主要目標,改善辦學條件,拓寬辦學思路,使體育課的授課范圍不只局限于公共基礎課,還可以增設體育選修課,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點自行選修。選修課的開設可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有效提高了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意識,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高職院校的學生,理論基礎薄弱,但思想充滿活力,情商較高,行為可塑性較強,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他們的競爭力,為以后就業(yè)打下基礎。

5結語。

高職體育教育教學改革要秉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緊跟時代步伐,圍繞促進學生的身心素質的提高,改進和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在開發(fā)學生智力的同時,提高學生身心抗壓能力,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775136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