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是將事物按照某種特定的標準或特征進行歸類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盡量避免主觀評價和情緒化的語言,保持客觀中立的態(tài)度。借鑒他人的總結作品可以提高我們的自我總結能力,發(fā)現新的寫作思路和技巧。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一
教學目標。
1.概述人體通過眼、耳等感覺器官獲取外界環(huán)境信息的情況;描述眼球和耳的結構以及各個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視覺和聽覺形成的過程;說出近視的成因以及預防方法;說出導致耳聾的各種因素以及預防的措施。
2.嘗試觀察瞳孔的大小變化情況,并做出解釋;練習觀察和測量的技巧。
3.培養(yǎng)視覺和聽覺的衛(wèi)生習慣,關愛和幫助有視覺障礙的人。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描述眼球和耳的結構以及各個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視覺和聽覺形成的過程。
2.難點:描述眼球和耳的結構以及各個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
課前準備。
1.準備貓的瞳孔變化圖片、眼球結構示意圖,物理學凸透鏡成像實驗裝置一套。
2.眼球模型、放大倍數不同的兩個放大鏡、畫冊。
3.音叉、耳的結構模型。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第一課時人體感知外界環(huán)境的主要感官根據問題討論,概述人體通過眼、耳等感官感知外界環(huán)境的情況。精心編排問題,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敘述出人體感知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主要器官。
眼球的結構觀察瞳孔在光亮和黑暗環(huán)境中的變化,對比曲度不同的放大鏡聚光情況的區(qū)別,探究凸透鏡成清晰圖像的條件,對比。
總結。
眼球各個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介紹眼球的各個結構,幫助學生對比總結。
第二課時近視的成因和矯正更換不同曲度的凸透鏡,探究成像位置的改變,對比總結近視的成因。嘗試尋找矯正的辦法??偨Y同學發(fā)言,引導同學思考,調動學生情感,提高學生認識。
用眼衛(wèi)生調查學校里的近視情況,討論什么是衛(wèi)生的用眼習慣。
第三課時耳的結構和功能和聽覺的形成感受振動產生聲音,鼓膜的振動,觀察聽小骨的模型,描述聲音在耳中的傳遞過程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幫助學生總結。
用耳衛(wèi)生討論引起耳聾的原因,以及保護聽覺的措施總結同學發(fā)言,引導同學思考調動學生情感,提高學生認識。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教師展示一個用的布遮蓋的塑料箱,里面放著一個蘋果形狀的廚房用計時器。
教師:下面我們邀請三位同學來檢驗一下箱子里是什么東西?——請第一位同學用手伸進布下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學用耳朵湊近聽一聽,第三位同學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將你們的判斷寫在紙上。(箱子里也可以放一只小動物,但要注意安全;也可以換成一朵花,要求同學聞一聞……)。
用手摸的同學:是一個假的蘋果;。
用耳聽的同學:是一個鬧鐘(是一塊表);。
用眼看的同學:是一個蘋果形狀的計時器。
教師:這些同學分別通過那種感覺認識這個物體?
學生:觸覺、聽覺、視覺。
學生:嗅覺、味覺、溫度感覺(可能需要老師舉例提示)。
教師:同學們也看到了,剛才辨別計時器時,最快和最正確的同學應用了自己的視覺。視覺是我們感知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眼睛對我們來說就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眼睛的結構和功能。
學生:中午光照強,貓的瞳孔就瞇成一條線;晚上光照弱,貓的瞳孔就變成圓的了。
教師:我們的眼睛有沒有類似的變化?讓我們先拉上窗簾,對著鏡子觀察一下自己的瞳孔;然后打開窗簾和燈,再次觀察一下。
學生:我們的瞳孔也在光線暗的時候變大,光線亮的時候變小。
學生:晶狀體。
教師:這是晶狀體的側面圖,它的形狀和我們熟悉的放大鏡很相象。(示放大鏡)我們都玩過用放大鏡匯聚光線的游戲,現在我們請一個同學用物理學的實驗儀器再重復一下這個現象。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安裝并調整凸透鏡成像的實驗儀器。
學生:在教師幫助下總結: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
虹膜保證了光線只能從瞳孔進入眼球;鞏膜保護了眼球;視網膜上有感光細胞,能接受光的刺激。
學生:大腦受傷了,壓迫神經了……。
教師:由此可見,僅僅在視網膜上呈現了清晰的圖像還不夠,還必須將圖像的信息通過視神經傳遞給大腦的一定區(qū)域,才能形成視覺。
第二課時:
教師:通過提問復習視覺的形成過程。
教師:在視覺的形成過程中,折射光線能力最大的是哪個結構?
學生:晶狀體。
學生:一個厚,一個薄。
教師:那么,我們實驗一下哪一個放大鏡能更快地將光線匯聚起來?
學生:(實驗)厚的折光能力強。
學生:(安裝并調整凸透鏡成像裝置,將蠟燭從遠處移到近處)近距離的成像更清晰。
教師:現在換成薄的放大鏡實驗一下。
學生:用薄放大鏡的時候,遠距離的光源成像更清晰。
教師:我們的晶狀體能靈敏地自動調節(jié)厚薄。當我們看近處的物體的時候(比如看書的時候)我們的晶狀體就自動調節(jié)到比較凸起的樣子。(用成像裝置演示,將蠟燭移近,并換用厚凸透鏡)但如果晶狀體調節(jié)的負擔過重,不能恢復原狀,我們看遠處物體的時候就會看不清楚(演示:將蠟燭移動到遠端)。這就是同學們中間很常見的一種眼的折光異常現象。
學生:近視眼。
學生:戴眼鏡。
教師:戴什么樣的眼鏡呢?哪位同學愿意描述一下自己配的近視鏡。
學生:中間薄,四周厚。
學生:凹透鏡先使光線散開一些,再經過晶狀體的匯聚,正好落在視網膜上。
教師:近視眼當然會給我們帶來不便,哪位同學愿意和我們分享一下他的感受?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眼保健操可以按摩眼睛周圍的穴位,幫助放松晶狀體。你會做眼保健操嗎?讓我們從中醫(yī)經絡穴位理論的角度,再來學習一遍眼保健操吧。
學生:嘗試尋找正確的穴位,做眼保健操。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教師:請志愿者講述自己的感受,請其他同學描述自己的感受。
教師:如果一個人雙目失明,他不僅不能欣賞這些美麗的圖畫,生活中也面臨很多困難。你在生活里遇見過盲人嗎?討論我們能為盲人做些什么?小組繪制一份宣傳《角膜捐獻》的宣傳海報作為愛心作業(yè)。
第三課時:
讓志愿者用手勢和動作傳遞紙條上的信息,讓同學們猜測。
教師:本來一句話就可以說明的事情,卻花費了大家這么多精力??梢姡犛X對我們的重要性。我們怎么聽見聲音的?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聲音是怎么產生的。(打開錄音機,要求一位同學將手放在音箱表面)。
學生:當錄音機播放聲音時,音箱振動。聲音越大,振動越厲害。
教師:我們再來振動一下音叉。
學生:可以聽到“嗡嗡”的聲音。用手終止音叉的振動,聲音消失。
教師:可見,聲音來自振動。可以產生振動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是一根琴弦,可以是蚊子的翅膀,也可以是我們的聲帶。聲帶的振動可以振動空氣。我們用手可以很容易感受到。
學生:將手放在口腔前,發(fā)出聲音,感受空氣的振動。
教師:展示耳的模型,請同學們觀察,什么結構將空氣的振動傳遞到耳的深處?
學生:鼓膜。
教師:空氣能振動鼓膜嗎?讓我們做個實驗:用手指將一頁書展開,向繃緊的書頁吹氣。
學生:手指感受到紙張的振動,聽到低沉的聲音。
學生:有聽小骨。
學生:聽小骨前面緊緊連接鼓膜,后面連接耳蝸。鼓膜振動時,聽小骨和耳蝸也會振動。
教師:聲波的振動經鼓膜通過聽小骨傳遞到耳蝸,耳蝸里有對聲音敏感的聽覺細胞,和視覺細胞一樣,這些細胞受到振動后可以把聲音的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遞給大腦,最后在大腦的一定區(qū)域形成聽覺。想一想,耳的那些結構受到損傷可能引發(fā)耳聾?又有哪些行為會導致這些損傷?我們如何避免這些損傷呢?請按小組輪流回答,看哪個小組想得最全面。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二
教材首先出示鞋盒、粉筆盒、魔方、易拉罐、筆筒、足球、玻璃球等學生熟悉的實物圖,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引出四種立體圖形。由于學生已經具備許多這方面的早期經驗,所以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初步感受到形狀是物體的眾多屬性之一,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物體有的形狀相同,有的形狀不同,形狀相同的物體可以看成一類。
然后,教材通過列表的方式,讓學生對四種立體圖形分別進行直觀的辨認、區(qū)別。每種圖形的認識包括實物圖、模型圖和圖形名稱三個層次,符合兒童從具體到抽象地認識事物的認知特點。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形狀相同的幾種實物,從直觀上認識到雖然這些實物在材料、大小、用途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形狀相同。然后逐步數學化,拋開這些實物的其他屬性,只考慮形狀這一屬性,抽象出一般的模型,使學生初步感知各種立體圖形的一般形狀特征。在此基礎上,指明這種一般模型叫什么圖形。
最后,讓學生說一說身邊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哪些是圓柱,哪些是球形。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體現了其應用性。并且,每個學生可以說出屬于自己的答案,有很大的開放性。
“做一做”的第1題,讓學生通過滾圓柱、推長方體、搭積木、轉球、摸球等活動,利用視覺、觸覺、運動覺的協(xié)同作用,感性的、初步的了解各種立體圖形的特征,使學生感受平面和曲面的區(qū)別。并通過讓學生互相說一說操作的感受,培養(yǎng)初步的交流能力。
“做一做”的第2題,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游戲的范例,要求學生在看不見實物的情況下,按指定的形狀摸實物。使學生通過觸摸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征,加深對所學圖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辯認識這幾種物體和圖形。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
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6袋各種形狀的物體,圖形卡片,計算機軟件、投影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情:
小朋友們,我們每組都有一個裝滿東西的袋子,這是智慧爺爺送給你們的禮物,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把袋子里的東西倒出來看一看。智慧爺爺還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
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可能回答可分成這樣幾組: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四四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概念,并隨機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學生可能說出:
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圓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平平的。
球:是圓圓的。
(如果學生說出長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等,教師應給予肯定,但不要求學生必須說出來。)。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
投影出示實物圖“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后抽象出長方體圖形。
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抽象出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辯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應的實物。
(2)學生閉眼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學生閉眼按教師要求拿出四種不同形狀的實物。
(4)先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后教師給出一種實物,由學生判斷它的形狀。
(5)出示大小、顏色不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圖形,讓學生進行辯認。
3.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fā)現圓柱會“轱轆”,然后教師說明,圓柱可以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搭一搭。
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穩(wěn)。
2.游戲“看誰摸得準”。
(1)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
(2)教師說物體形狀,學生摸。
五、小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六、鞏固練習。
35頁做一做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觸摸、拼擺等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加深對本單元所學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認識,初步體會圖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間的關系。同時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2、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交流能力。
3、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師和學生各準備一些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尋找(可以用牙膏盒等)。教師還要準備幾個其他形狀的實物,如棱柱形鉛筆,三棱柱積木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介紹“找物品”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把課前準備好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拿出來,同桌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收集的實物的形狀。
同桌學生互相介紹完后,讓他們把自己的每種形狀的實物各選一個,集中起來放在一個大桌子上或地上。然后把全班同學分成4組,每組同學各管一種形狀的實物,把這些實物分一分類。管正方體的要把正方體的實物歸為一類。分好類后,各組同學摸一摸、說一說本組那類實物的形狀,再選兩個代表在班里說一說實物的形狀。對于非本單元所學形狀的實物,可以歸為一類,交給教師,教師告訴學生:這些物體的形體不是我們這一單元所學的,但是它們也是一種立體圖形,以后我們在中學會學到。
活動結束后,教師將分好類的物體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動中使用。
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三組,分別做“摸實物”、“搭積木”、“隨意拼”三種游戲。
二、介紹“摸實物”的方法。
1.準備實物。
教師從“找物品”的活動收集起來的實物中,選一些形狀稍大的便于確定形狀的實物(包括棱柱形實物,如棱柱形鉛筆,三棱柱積木)放在地上。
2.摸實物。
把做“摸實物”活動的同學,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教師請一小組作示范說明游戲規(guī)則:先讓一個同學拿出一個立體圖形(如圓柱)給另外兩個同學看,看清后把這兩個同學的眼睛蒙上,然后讓他們從桌子上摸出這種圖形,其他同學進行判斷。如果摸錯了,可以讓他們繼續(xù)摸,直到摸對為止。然后再給蒙上眼睛的同學各拿一個立體圖形,讓他們摸一摸,說出拿出的是什么形狀的物體。這樣做兩次后,讓進行判斷的同學來出題摸實物。
三、介紹“拼積木”的方法。
1.教師示范。
教師用積木邊拼邊說:“我用4個大小相同的長方體可以拼一個大的正方體,還可以用2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拼一個長方體。”
2.學生拼積木。
學生拼的時候,教師注意巡視。集體訂正時,從用幾個長方體拼成一個正方體或長方體,用幾個正方體拼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拼法中各選一種展示出來,讓學生說一說拼成后的立體圖形各用了幾個什么形狀的積木。
四、介紹“隨意拼”的方法。
1.帶著拼。
讓學生自己拼,教師巡視,如果學生拼的汽車的形狀、大小和教師拼的不一樣,只要能看出是汽車就行。
2.隨意拼。
師:同學們除了拼汽車,還會拼其他東西嗎?
讓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隨意拼擺一些東西,拼擺用的實物可以是積木,也可以是其它東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長方體的飲料盒作車身,用易拉罐作車輪,用圓柱形的積木作炮筒。學生拼好后,教師選幾件有趣的東西展示給全班同學,讓拼的同學告訴大家拼的是什么東西,各用了什么形狀的物品。
五、鞏固練習。
35頁做一做。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反思。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升為一年級的小學生,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他們采用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為主。怎樣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主體圖形,并以實物體中抽象出簡單的立體圖形呢?課前一段時間里,我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備教具使用,如長方體的牙膏盒、藥品盒等,正方體的餅干盒、魔方等,圓柱體的茶盒、茶杯等,球體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畫出數學模型圖,如長方體、圓柱、球的線描立體結構圖弄。同時在課前讓學生按要求收集好相關生活物品以作學具。教學中,首先出示我收集的各種圖形,讓孩子們一一識別,然后讓孩子們倒出自己的學具,試著把自己認為是同一類形狀的物品分在一起,接著出示牙膏盒,讓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狀特征,如數一數有幾個面,哪些面的大小是一樣的,這樣引導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認識,像牙膏盒這種有6個面組成的,對著的兩個面的大小一樣的物體就是長方體,然后我再出一個與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樣的紙盒,讓孩子觀察說說特點,強化認識長方體,學會變通。接著在孩子們認識長方體實物的基礎上在黑板上貼出抽象的長方體模型圖片,將孩子對長方體的認識,從具象的感知的認識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認識,并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孩子認識正方體、圓柱、球,讓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中找到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一不同點;發(fā)現圓柱和球的共同點和區(qū)別點,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征。
這堂課準備還算較充分,課堂設計也符合孩子們的學習特點,整堂課學習氛圍濃,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感到很輕松愉快。課后我仔細回味,這堂課的目標是達到了,但學覺得對教材資源的挖掘不夠深,還應注意知識的拓展與延伸。比如,只注意了教材知識點的突破,只追求了“求同”,統(tǒng)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但實際不能歸入那些圖形中,如像“?”這樣的圖形與長方體應區(qū)別開來,“?”這樣的圖形應與圓柱區(qū)別開來,“??”應與球區(qū)分開來。還有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它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有可能一些孩子會誤認為是正方體,而它實際屬長方體,應讓孩子對照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各自特點,這樣很容易就分辯出來了。
這一節(jié)課是孩子們初步接觸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下一課時便是讓學生們探索從立體中抽象出簡單的平面圖形。而其中的“三角形”將由“三棱錐”立體圖形中抽象出來??磥碓谡J識立體圖形時,還應補充認識“三棱錐”知道它也是一種立體圖形,為后面認識平面圖形“三角形”作好充分準備。
思量之后,我在教學“認識平面圖形”時,開課提出疑難以解決上堂課的遺留問題,彌補所欠缺的知識,進一步完善孩子對簡單的立體圖形的認識,并為本堂課的“認識簡單的平面圖形”作為鋪墊。這個開課讓孩子們感受到探索知識的樂趣,培養(yǎng)了孩子的發(fā)散思維,求異思維,以及辯證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三
1.使學生掌握有理數減法法則并熟練地進行有理數減法運算;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及運算能力。
有理數減法法則。
有理數的減法轉化為加法時符號的改變。
電腦、投影儀
一、從學生原有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二、師生共同研究有理數減法法則
問題1(1)4-(-3)=______;(2)4+(+3)=______.
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兩式的.結果相同,即4-(-3)=4+(+3).
思考:減法可以轉化成加法運算.但是,這是否具有一般性?
歸納出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強調運用時注意“兩變”:一是減法變?yōu)榧臃ǎ欢菧p數變?yōu)槠湎喾磾担?/p>
三、運用舉例變式練習
例1計算:(1)9-(-5);(2)0-8.(3)(-3)-1;(4)(-5)-0(5)(-3)-[6-(-2)];(6)15-(6-9)
例3p63例3
例415℃比5℃高多少?15℃比-5℃高多少?
(5)0-6;(6)6-0;(7)0-(-6);(8)(-6)-0.
4.當a=11,b=-5,c=-3時,求下列代數式的值:
(1)a-c;(2)b-c;(3)a-b-c;(4)c-a-b.
四、反思小結
1.由于把減數變?yōu)樗南喾磾?,從而減法轉化為加法.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當引進負數后就可以統(tǒng)一用加法來解決。
2.不論減數是正數、負數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數減法法則.在使用法則時,注意被減數是永不變的。習題2.6知識技能1、3、4題。
本節(jié)課內容較為簡單,學生掌握良好,課上反應熱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四
3、在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初步認識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價值,形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尋找實際問題中的不等關系,建立數學模型。
教學難點:
弄清列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方法,用去括號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探究新知1、分組活動。先獨立思考,理解題意。再組內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最后小組匯報,派代表論述理由。
2、在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出以下三種采購方案:
(1)什么情況下,到甲商場購買更優(yōu)惠?
(2)什么情況下,到乙商場購買更優(yōu)惠?
(3)什么情況下,兩個商場收費相同?
3、我們先來考慮方案:
設購買x臺電腦,如果到甲商場購買更優(yōu)惠。
問題1:如何列不等式?
問題2:如何解這個不等式?
去括號,得。
去括號,得:6000+4500x-450044800x。
移項且合并,得:-300x1500。
不等式兩邊同除以-300,得5。
答:購買5臺以上電腦時,甲商場更優(yōu)惠。
4、讓學生自己完成方案(2)與方案(3),并匯報完成情況。
教師最后作適當點評。
問題1: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你該從何入手考慮它呢?
分組活動。先獨立思考,再組內交流,然后各組匯報討論結果。
最后教師總結分析:
1、如果累計購物不超過50元,則在兩家商場購物花費是一樣的;。
2、如果累計購物超過50元但不超過100元,則在乙商場購物花費小。
3、如果累計購物超過100元,又有三種情況:
(1)什么情況下,在甲商場購物花費小?
(2)什么情況下,在乙商場購物花費小?
(3)什么情況下,在兩家商場購物花費相同?
上述問題,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解決,教師可適當點評。
總結歸納:
通過體驗買電腦、選商場購物,感受實際生活中存在的不等關系,用不等式來表示這樣的關系可為解決問題帶來方便。由實際問題中的不等關系列出不等式,就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再通過解不等式可得到實際問題的答案。
布置作業(yè):
教科書第126頁習題9.2第1題(1)(2)第3題1、2。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五
2.重點和難點分析。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掌握垂線的概念。
2.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
3.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垂線的第一個性質。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對垂線定義做正、反兩方面的推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2.通過垂線的畫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初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四)通過垂線,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幾何圖形的對稱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活動投影片演示直觀教學法,引導發(fā)現法。2.學生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式學習。
三、重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垂線概念和性質。(二)難點。
垂線的判斷和性質的理解運用。(三)疑點。
垂線的性質。(四)解決辦法。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性質,并運用練習加以鞏固。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三角尺、量角器、自制膠片。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基礎知識,引入課題。2.通過教師引導提問,學生思考、互相敘述和糾正,教師點撥,練習鞏固新課。
3.通過師生互答完成歸納小結。七、教學步驟。
(一)明明目標。
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提出問題:如右圖,(1)∠aoc的對頂角是哪個角?這兩個角的關系怎樣?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六
1.知識結構
2.重點和難點分析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掌握垂線的概念。
2.會用三角尺或量角器過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
3.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垂線的第一個性質。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對垂線定義做正、反兩方面的推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2.通過垂線的畫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初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四)通過垂線,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幾何圖形的對稱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活動投影片演示直觀教學法,引導發(fā)現法.2.學生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式學習.
三、重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垂線概念和性質.(二)難點
垂線的判斷和性質的理解運用.(三)疑點
垂線的性質.(四)解決辦法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性質,并運用練習加以鞏固.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三角尺、量角器、自制膠片.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基礎知識,引入課題.2.通過教師引導提問,學生思考、互相敘述和糾正,教師點撥,練習鞏固新課.
3.通過師生互答完成歸納小結.七、教學步驟
(一)明明目標
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提出問題:如右圖,(1)∠aoc的對頂角是哪個角?這兩個角的關系怎樣?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七
2.會作簡單的加法計算;
3.感受到原來用減法算的問題現在也可以用加法算。
【對話探索設計】。
〖探索1〗。
(4)把第(3)題的算式列為300+(-200),有道理嗎?
(5)某倉庫第一天運進a噸化肥,第二天又運進b噸化肥,兩天一共運進多少噸?
〖探索2〗。
如果物體先向右運動,再向右運動,那么兩次運動后總的結果是什么?
假設原點為運動起點,用下面的數軸檢驗你的答案。
〖小游戲〗。
〖練習〗。
2.第一天營業(yè)贏利90元,第二天虧本80元,兩天一共贏利多少元?
〖補充作業(yè)〗。
1.分別用加法和減法的算式表示下面每小題的結果(能求出得數):。
(1)溫度由下降;(2)倉庫原有化肥200t,又運進-120t;。
(3)標準重量是,超過標準重量;(4)第一天盈利-300元,第二天盈利100元。
2.借助數軸用加法計算:
(1)前進,又前進,那么兩次運動后總的結果是什么?
(2)上午8時的氣溫是,下午5時的氣溫比上午8時下降,下午5時的氣溫是多少?
3.某潛水員先潛入水下,他的位置記為。然后又上升,這時他處在什么位置?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八
學習目標:
1、掌握數軸概念,理解數軸上的點和有理數的對應關系。
2、會正確地畫出數軸,會用數軸上的點表示給定的有理數,會根據數
軸上的點讀出所表示的有理數。
3、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
教學重點:數軸的概念。
教學難點:從直觀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而建立數軸的概念,并初步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問題1:在一條東西走向的馬路上,有一個汽車站,汽車站東3米和
師提出問題:(1)先畫什么呢?
(2)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3)怎樣正確擺放這幾者的位置呢?
問題2:怎樣用數軸簡明地表示這些樹,電線桿與汽車站的相對位置
關系(方向、距離)
師生合作完成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引導學生思考上面的問題,引導學生建立數軸的概念。
問題3:怎樣正確地畫一條數軸,數軸需哪幾個條件?
怎樣才能將不同數的點清楚表示出來?
嘗試畫滿足條件的數軸。
可以先讓學生試著畫出自己想象的數軸,并把學生不同畫法展示出來。先讓學生交流哪種畫法規(guī)范,然后師生共同分析歸納得出數軸的特征:
(1)數軸是一條直線。
(2)數軸三要素:原點
正方向
單位長度
(題目及圖形在導學案上)
三、動手操作,親身體驗。
問題
(1)畫出數軸并表示下列有理數
91.5-22-2.52(2)寫出數軸上a、b、c、d、e表示的數
(圖形在導學案上)
觀察發(fā)現:(1)哪些數在原點的左邊?哪些數在原點的右邊?由此你會
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2)每個數到原點的距離是多少?由此你會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小組討論,交流歸納完成上述問題。
四、鞏固提高
1、畫出數軸并表示下列有理數。
(1)-3-2-10123
(2)-30-20-100102030
(3)155122-2-
2五、課堂小節(jié):、數軸的概念。、數軸的三要素。、數軸的作法及數與點轉化過程。
六、作業(yè):
必做題:教科書第14面習題1、2第二題123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九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2.了解開方與乘方互為逆運算,會用平方運算求某些非負數的算術平方根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學習算術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fā)展抽象思維。
2.通過拼大正方形的活動,體驗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發(fā)展形象思維。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通過對實際生活中問題的解決,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實際是緊密聯系著的。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算術平方根的概念。
教學難點:根據算術平方根的概念正確求出非負數的算術平方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先學習有關算術平方根的概念.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到“神五”的成功發(fā)射這一偉大壯舉,竟然與我們將要學習的本章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感受到學習算術平方根的必要性。
請看下面的問題.
多媒體展示教科書第160頁的問題
問題一:
很容易算出畫布的邊長等于5dm。
說說,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邊問邊展示幻燈片)
[設計意圖]通過幻燈片的演示,直觀的把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為學習算術平方根提供背景和素材,進而引入算術平方根的概念。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出示自學提綱:
1、算術平方根以及有關概念
2、為什么規(guī)定:0的算術平方根為0。
3、自學例1,先試做后對照。
4、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它的值是多少?用等式怎樣表示?
5、144的算術平方根是多少?怎樣用符號表示?
學生活動:獨立思考1、2、3、4、5、(4分鐘)
小組交流1、答案2、提出疑難問題
注意:每個小組作好紀錄(4分鐘)
全班展開交流提出疑難問題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十
.王
建
偉
汀羅鎮(zhèn)第二中學 2018.1
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汀羅鎮(zhèn)第二中學 王建偉
本人在這學期擔任七年級(3)(4)班的數學教學及班主任工作。一學期的工作已經結束,為了總結經驗,尋找不足?,F將一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班級管理方面
作為班主任的我深感自己責任重大,尤其是初中一年級的新生。因此我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樹立遠大的志向。對學生“嚴字當頭,愛在其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剛開學時,為了能使學生盡快適應外中的生活,早上我早早到校與與他們一起打掃衛(wèi)生,與他們一起上早讀。將愛心灑向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學生。建立家校聯系制度,使學校、社會、家庭共同關心學生的成長,受到了學生及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由于我的出色努力,班上工作井井有條,我班多次獲得紀律和衛(wèi)生紅旗。
二、教學方面
教學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一學期來,在堅持抓好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應用的同時,我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充分運用學?,F有的教育教學資源,大膽改革課堂教學,加大新型教學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顯效果,具體表現在:
1、認真?zhèn)湔n,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講學稿。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作好充分的準備,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2、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初一年級學生特點,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注意和學生一起探索各種題型,我發(fā)現學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點,只要勾起他們的求知欲與興趣,就會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于是學習勁頭就上來了。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盡量講得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盡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如每節(jié)課后如有時間,我都出幾題有新意,又不難的相關題型,與學生一起研究。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在課堂上常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討論、思考、表達。由于學生樂學,興致高昂,使學生獲得的知識不僅限于課表指定的范圍。
3、要進行一定數量的練習,相當數量的練習是必要的,練習時要有目的,抓基礎與重難點,滲透數學思維,在練習時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鍛煉,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與打好基礎,可以做到用一把鑰匙開多道門。
4、考前復習中要認真研究與整理出考試要考的知識點,重難點,要重點復習的題目類型,難度,深度。這樣復習時才有的放矢,復習中什么要多抓多練,什么可暫時忽略,這一點很重要,會直接影響復習效果與成績。另外還要抓好后進生工作,后進生會影響全班成績與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氣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后進生跟得上。例如在課堂上,多到他們身邊站一站,多問一句:會不會,懂不懂,課后,對他們的不足及時幫助,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從而能夠主動學習。同時,我一直堅持在復習期間學生每做完一套題,我就讓課代表根據題的難易程度把每一道題分到學生手里,學生不得拒絕分給自己的題,但可提前做準備,到第二天課堂上我提道哪一個題,是誰的題就上來給大家講解。這樣會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當一回小老師,同.時,我還發(fā)現當學習不好的上來講對時,其余的學生會給他鼓勵的掌聲,他會很興奮的,對學習數學也有了信心。
5、堅持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并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應與他們交流每節(jié)課的好做法和需要注意的問題,結合他們的意見和自己的思考結果,總結出每課教學的經驗和更為巧妙的方法。聽公開課多次,學習他人的先進教學方法。
6、做好“培優(yōu)、輔中、穩(wěn)差”工作。根據班級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和潛力,我把他們分成三類:優(yōu)生、中層生共和待進生。利用每天利用午休輔導。除了老師輔導外,我還要求學生成立“數學學習互助小組”,即一名優(yōu)生負責一至兩名中層生和一名待進生,優(yōu)生經常討論學習問題,弄懂弄透了才去輔導其他同學。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對待進生,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使之對學習萌發(fā)興趣,提高他們的信心。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7、認真批改作業(yè), 布置作業(yè)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yè)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將他們在作業(yè)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教科研方面
1、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上課注意聽講,積極與老師配合,能夠集中精力,參與課堂教學,做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先預習,再聽課,課后回顧知.識要點,然后,有針對性地閱讀教材,最后再完成作業(yè)等。
2、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fā)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
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夠靈活,不能總是吸引學生學習,對學生的引導、啟發(fā)不足。
3、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學習不深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缺乏理論指導。
4、教學反思不夠。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強學習,學習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思想。
2、學習新課標,挖掘教材,進一步把握知識點和考點。
3、多聽課,學習同科目教師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
4、加強轉差培優(yōu)力度。
5、加強教學反思,加大教學投入。
2018年1月.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十一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學會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幾個解和檢驗某對數值是否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學會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個未知數用另一個未知數的一次式來表示;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并滲透德育教育。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難點: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于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其實質是解一個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
3、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新聞鏈接:桐鄉(xiāng)70歲以上老人可領取生活補助,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2.
2.新課教學:
引導學生觀察方程80a+150b=902880與一元一次方程有異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3.合作學習:
4.課堂練習: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則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變形為y=當x=2時,y=
5.課堂總結: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書寫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關性;
(3)會把二元一次方程化為用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
4、作業(yè)布置
本章的課后的方程式鞏固提高練習。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十二
開學的時候,不管哪一個年級,開學第一課時很重要的,我們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適合六年級數學開學的教學第一課的教學課件,各位同學們,我們一起看看下面,大家一起閱讀吧!歡迎各位需要的數學老師借鑒哦!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交流知道自己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加強學習常規(guī)教育,能夠遵守課堂常規(gu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通過講故事等,了解到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上課認真傾聽、發(fā)言先舉手等習慣。
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
教學過程:
活動(一)教師自我介紹。
(1)師生問好。
(2)談話導入:小朋友,從今天起,你們就是小學生了,說明你們已經長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學到更多的本領,這是很光榮的。
(3)教師簡單介紹自己。
請孩子猜猜教師的年齡,誰猜對有獎。說說你是怎么猜到的?
活動(二)了解數學。
1、老師先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
“有一個聰明的商人,在經商的過程中,曾經用騾子運過鹽。有一次,一頭騾子滑倒在小溪里,鹽灑了一部分在水里,大家知不知道,鹽遇到水會怎么樣啊?那么這頭騾子負擔減輕了不少,于是這頭騾子每次經過小溪時就故意在水中打一個滾。商人為了改變這頭牲畜的惡習,就讓它改馱海綿,那你知不知道海綿遇到水會怎么樣啊?吸水之后,重量倍增,這頭騾子再也不敢偷懶了。”
這個故事大家很熟悉,它已經收錄在著名的《伊索寓言》中了哦,你一定看過,可沒想到,這頭騾子的主人是一個數學家吧?泰勒斯,聽說過嗎?我敢保證,泰勒斯是所有數學家中最有趣最神奇的一個。關于他,流傳著許多的故事呢!
2、在這個故事中,就有比一比這樣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數學知識呢。你想學數學嗎?在學習中我們會發(fā)現數學中藏著許多秘密等待大家去探索。
活動(三)學習數學常規(guī)要求。
教師逐條邊講解邊示范,學生試著做。
1、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數學書、作業(yè)本、口算本、練習本、文具盒),鈴聲響輕輕進教室。
2、課中:遵守紀律,不做小動作,要認真聽,動腦筋,想辦法。發(fā)言先舉手,聲音響亮,同桌交流時輕聲細語。拿學具、文具速度快,輕拿輕放。
3、課末:整理學習用品,做好下節(jié)課的學習準備。
活動(四)學習小組的建立。
1.劃分好合作學習小組,確定每組臨時小組長,以后每周小組內表現最好的同學為下周的學習小組組長。。
2.合作要求:合作學習時要做到人人參與,活動聽從組長安排。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十三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掌握對頂角、鄰補角以及“對頂角相等”的性質。為了使學生更好的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在例舉生活實例(如十字路口)中引出相交線。增強學生學習活動的親切感,同時也把學生推向主體學習地位。這為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做了鋪墊。
為了更好的突破重點難點,我先是在課堂中,讓學生回顧角的知識,讓學生從角的頂點和兩邊入手去尋找對頂角的特征,讓學生有明確的方向向教學目標靠攏。在尋找對頂角的練習中明確指出兩條相交線就可以組成兩組對頂角,同時顧及到學習基礎差的同學,我歸納了如“剪刀”形狀的一對角的關系是互為對頂角,另外,在探究對頂角的性質的時候,引導學生從已學的知識推倒對頂角相等,這符合學生的思維學習過程。在合作探究時,先告知學生在尋找對頂角組數時應先明確兩條相交線就可以組成兩組對頂角,這與前面前后呼應,最終總結出尋找對頂角的方法。
在講解鄰補角時候,為了加深理解,我教導學生從詞義上去理解。同時結合練習。
在鞏固練習當中。通過豐富多采的練習形式提高教學效果。對于概念的學習重在理解,數學中的很多概念有相近的地方,在學習時容易混淆,因此,練習中我設計了從生活中找,從幾何圖形中找兩條直線關系的題、判斷題、畫圖題,利用所學習的相交、平行、垂直的知識,再進一步練習、鞏固。通過這些練習形式,進一步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概念,進一步拓展知識,使學生克服學習數學的枯燥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盡管如此,在總體把握上有一定的欠缺。
1、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的思考時間較少,只有程度較好的學生思考出來,大部分學生都還在思考中。
2、欠缺對“學困生”的關注,我也沒能用更好的語言激發(fā)他們。重難點處講解的速度可能稍微快,后進生沒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學中應因材施教,照顧后進生。
3、在教學過程中,練習的難易程度沒有太好的過渡層次,有一些簡單的小題目,也有難度大的題目不多,中間適中的過渡不太好,學生培養(yǎng)的自信心,在以后的練習中,應該逐步的提高難度,讓學生得到更大的提高,引導他們進一步的學習。
4、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更全面的把握學生。對于一個問題,認為只要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正確,就不存在什么難度,卻忽略了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他們可能還在知識點掌握上存在一定的難度。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全面地顧及學生,特別對一些成績有些落后的學生,更要多多關注他們學習的成效。同時要時刻牢記,多學習別人的長處,克服不足之處,使自己的水平再邁上一個臺階。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十四
本學期我擔任二年五班和二年六班的教學任務,現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標
1、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和諧與主動的發(fā)展,三維目標有機整合,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好習慣。
3、發(fā)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愛于學習的科學精神,并鍛煉學生自學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團結合作能力。
5、鍛煉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動手能力。
二、教學資源分析
其中教學任務的重點是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質,掌握有關分式的四則運算法則,會用一元一次分式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會畫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會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能利用函數性質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會用定理解決簡單問題,會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掌握平等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掌握特殊四邊形的有關性質和判定方法;理解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等統(tǒng)計量的統(tǒng)計意義,會算權平均數、極差和方差,會用樣本平均數、方差估計總體的平均數方差。
教學資源除了教材、教師用書,還可以充分利用集體備課、網絡資源、多媒體資源等。另外,學生也可以利用身邊的生活用品制作具,這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觀察能力。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五、六班學生大多數可以做到課上認真學習,課后完成作業(yè),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學內容,但仍有一小部分學生上課溜號或搞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作業(yè)不認真完成,沒有學習氣氛。
四、教學方法設計
1、在教學設計中,要讓學生參與學習,主動學習,鍛煉學生自學能力。利用分組加分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2、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適當加分扣分,培養(yǎng)學生認真預習的習慣;上課充分利用好學生的好勝心理,讓學生上前臺講解,其他學生補充改正,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講、認真閱讀思考、大膽發(fā)言、記筆記的好習慣。
3、認真設計課前引言、課中引導用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的習慣。
4、嚴格要求學生的書寫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檢驗改錯的好習慣。
5、充分利用好學校提供的教學教具,例如:掛圖、多媒體、網絡,及即將安裝的班班通。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十五
宋老師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合理,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通過生活實例、觀察、類比進行教學活動,由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認識了不等式。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通過學生與教師身高比較(學生熟知的生活背景),從而引入不等式符號,體現從學生“現有發(fā)展區(qū)”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發(fā)展,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逐步認識不等式,并提供了學生進行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感悟到等式與不等式的聯系與區(qū)別,體現了重視教學過程教學方法與育人價值的思想。在落實雙基方面做了精心準備,選題由淺入深,題目典型能較好發(fā)反饋學生掌握情況。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的收獲不僅僅停留在認識了不等式,而是通過類比發(fā)現了等式與不等式的聯系與區(qū)別,掌握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體驗了學習成功的快樂!
需改進之處:
1.引入不夠創(chuàng)新,過于普通;
2.個別提問的有效性不高;
3.學生資源未能很好的利用。
總之,本節(jié)課體現了執(zhí)教者扎實的教學功底,較高的綜合素質。通過聽課和評課,我從執(zhí)教者身上學到了許多好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吸收并應用在自己的教學中。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十六
在符號列表中選擇括號插入,如果上方常用中沒有括號,就點擊下方其他符號;
找到括號,選中后,點擊插入即可插入括號了。
除此外還可以通過電腦鍵盤上按住shift+9/0鍵插入括號。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十七
(一)地位、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對頂角和鄰補角的概念,能從圖中辨別對頂角和鄰補角。
(2)掌握“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3)理解對頂角相等的說理過程。
2、過程與方法
經歷質疑,猜想,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轉化,說理能力和數學語言規(guī)范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小組討論,培養(yǎng)合作精神,讓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樂趣,增強學習興趣;在解題中感受生活中數學的存在,體驗數學中充滿著探索和創(chuàng)造。
(三)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為:
重點:鄰補角和對頂角的概念及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難點:寫出規(guī)范的推理過程和對對頂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了直觀的教具演示和多媒體。增大了教學的直觀性,讓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總結,使學生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認識過程。
三、學法指導
讓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學會從具體的實例中抽象出一般規(guī)律。從中提高他們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能力,并養(yǎng)成動手、動腦、動口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孩子思維活躍,模仿能力強,
同時他們也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針對某一問題展開討論并歸納總結。但是受年齡特征的影響,他們對知識遷移能力不強,推理能力還需進一步培養(yǎng)。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立交橋、防盜網。
設問:從這些圖片得出什么幾何圖形?學生會指出:相交線。從而引出了課題:相交線。讓學生借助已有的幾何知識從現實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建立直觀、形象的數學模型。
(二)新課探討
1、對頂角、鄰補角的位置關系。
讓學生用已備好的剪刀剪紙片、向他們提出以下問題:
學生觀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構造想象成兩條相交直線。在剪刀剪紙片的過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間的夾角不斷發(fā)生變化,但是這些角之間存在著不變的位置和數量關系。
通過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幾何圖形,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幾何直覺。
學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組(四人為一組)為單位,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并填好表格中的內容。接著我加以適當啟發(fā)引導,讓他們歸納出對頂角,鄰補角的概念以及對頂角和鄰補角的判定方法。然后讓學生依據這些判定方法找出圖中的對頂角和鄰補角。有些同學可能概括得不太好,我將肯定他們探討的熱情和發(fā)言的勇氣。同時,幫助他們進行糾正。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對他們不拋棄,不放棄,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這樣,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以至解決問題,體現了新型的課改精神。
2、對頂角的大小關系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可以肯定鄰補角互補,也可以猜到對頂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為了讓學生的猜想得于肯定,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制作),也給學生操做。
(2)讓學生通過量角器測量。
(3)讓學生把畫好的對頂角剪下來,進行翻折。
(4)引導學生根據同角的補角相等來推導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引導他們寫出推理過程后,我在黑板上板出規(guī)范的過程。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找出自己寫的和老師寫的有哪些異同點。
學生的自主學習應接受老師的指導與引導,這也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下新型師生關系,即教師是合作者,引導者。通過學生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使學生初步養(yǎng)成言之有據的習慣。
(三)讓學生舉出生活中對頂角相等的例子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十八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用尺子和三角板畫角。
二、過程和方法:
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尋找生活中的角過渡到數學意義上的角。通過找角,制作角,做角變大變小的游戲,學唱畫角兒歌,理解角的各部分名稱,加深對角的理解。利用小圓片和星星管做及時反饋。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通過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唱兒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親手制作角,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角的特點和畫法
教學難點:
正確畫角
教學設想:
一、動手折角,做活動角,培養(yǎng)孩子動手操作能力
二、觀察生活中的角,找找生活中的角,數學與生活聯系
四、精心設計教具和學生學具
五、語言力求生動形象,兒童化
教學實錄
一、設境征問(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師:上課之前,老師帶你們去平面圖形王國走一走,你們喜歡嗎?
生:(齊)喜歡!
師:這些圖形有誰認識呢?舉手說一說
生:正方形長方形圓三角形!
師:是的,你們太棒啦,這些都是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學習另外一種新的平面圖形朋友,叫做角。現在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下生活中的角吧!
生:(一同欣賞,共同發(fā)現)……
師:從剛剛我們欣賞到的角,你發(fā)現他們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嗎?
生:(小組討論匯報結果)都有一個尖尖的地方,兩條線!
師: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見到過角呢?
生:(共同思考,各言其說)
師:我們給這個尖尖的地方和兩條線都起個名字,好嗎?
生:好!(群情激昂共同起名字各言其說)
師:我們給這個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兩條線叫做角的兩條邊。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角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同學們認真觀察總結,每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呢?(教師統(tǒng)一結論引出課題)
生:一個頂點,兩條邊
二、自學悟道(數學樂園我來挑戰(zhàn))
生:好!(獨自思考做判斷把答案寫在圓片卡上)
師:掌握學生做題情況點名學生回答教師糾錯學生問題(生紛紛舉手)
生1:第2,3,5不是角,1和4是角
生2:要畫出角的頂點和角的邊
師:你真聰明。畫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現在請你在自己的圓片紙上自己也獨自完成畫一個角。(教師巡視)
生:共同嘗試畫角
生:(認真觀看畫角步驟)
師:教師板書演示畫角過程
生:每人再畫兩個角(教師巡視)
師:大家畫的角都太好啦,現在我們就來放松一下,共同唱一首畫角的兒歌,好嗎?
生:好!(師生一起邊拍手邊唱兒歌,心靈靈動舒爽,身體舒展)
小小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
三:聚智求解(鞏固提升夯實基礎)
生:用手中的小圓片和星星管動手制作角(教師巡視)
師:(展示學生用圓片和星星管制作的角給大家看。)大家做的角都很好,老師這里也有一個比你們的都要長的星星管,這個星星管有著神奇的魔力,它會變大也會變小,你信嗎?(和孩子們一起做角變大變小的游戲)
四、分享驗證,形學成問(本課小結,深化內容)
師:游戲樂園,第三關,假如你是角,你會怎么介紹自己?(小結新知)
生1:hi,大家好,我是角,我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總結:把自己當做角來總結知識,不僅達到了本節(jié)課課堂小結的目的,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使本節(jié)課教學方法新穎獨特,方法多樣,角度多元化。把總結新知變?yōu)榻巧缪?,使課堂結尾得到幽默和升華。是舒能課堂舒和能的保障。
七年級數學去括號課件篇十九
1、調查了解,交流感悟時間是最寶貴的,珍惜時間與否決定成效,使學生初步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2、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互相啟發(fā)、幫助,學習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本次活動以“源于生活--交流互學—應用生活”這個主線來貫穿教學內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都來自學生的現實生活,都是在學生身邊的事或者曾經經歷過的事的基礎上去深入理解“生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來順勢引導,得到體驗、探究和領悟,并從中得到情感的交流、達到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及能力發(fā)展的目的。整個活動凸現了學生的生活體驗。
2、以活動為載體,構筑活力無窮的體驗課堂。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去感悟時間的重要和珍貴,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合理利用時間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本次活動中,在上課前,教師鼓勵學生課外積極開展調查活動,精心制作了調查表,讓學生通過采訪周圍的人,通過自己的一分鐘實踐活動,體驗時間的重要,感悟時間的價值。課前調查活動,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多向互動的課堂生活。在本次活動中,教師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和指導者。教師和學生始終處于平等的狀態(tài)下進行交流,學生也始終處于一種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中。在課前準備時,教師就與學生一起調查,向自己的長輩、親朋好友、媒體了解珍惜時間的人們的工作情景和成效;師生共同調查、體驗一分鐘在生活中的價值。在課堂中,教師融入到學生中間,和他們一起活動,一起交流,一起發(fā)現、感悟。
1、師生共同向自己的長輩、親朋好友、媒體了解珍惜時間的人們的工作情景和成效。
2、師生共同調查、體驗一分鐘在生活中的價值。
3、教師采集一組體現時間就是生命、財富、勝利的錄象片段。
4、師生共同收集關于時間的格言和諺語。
一、游戲導入主題:
導入:小朋友,今天的活動課上,老師想和小朋友一起聊聊關于時間的話題。小朋友可能會想這個話題會不會太枯燥?不一定哦!讓我們一起先來參與兩個活動。
1、做一個動作。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做個動作,(邊示范,邊說)雙手平舉、半蹲。
準備好了嗎?來,讓我們隨著小鬧鐘的滴答聲,開始吧!
2、看一段有趣的動畫片。
師:小朋友一定感到累了吧!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點擊課件)
3、交流:
師:動畫片沒了,小朋友一定還想看吧!我也是。但時間不允許啦!我們還有活動任務呢!小朋友,剛才我們兩個活動下來,你對活動的時間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嗎?(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打破教材中平鋪直敘的手法,以兩次活動對比的形式讓學生自由說說對兩種活動過程的不同的時間感受,在不知不覺中體會時間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一樣公平的,不偏不向的。游戲也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由游戲導入,能激發(fā)學生聊時間這個話題的興趣。學生的積極參與、激情投入是這節(jié)課活動成功的基礎。)
二、交流感悟時間的價值,時間的寶貴:
師過渡:
其實啊,做動作和看動畫片的時間是一樣長的,都是一分鐘。這組活動說明了,時間對每個人、每件事都是不偏不向的,是公平的,同時也是寶貴的。課前小朋友都去作了關于時間的調查,小朋友去調查了一分鐘在各行各業(yè)中產生的成果,還去實踐體驗了一分鐘自己能做哪些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交流一下。
(一)一分鐘的調查、實踐交流:
1、交流“一分鐘”資料。
2、教師補充資料:
師:老師課前也進行了調查,想和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點擊課件)
師小結:是啊,短短的一分鐘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真是寶貴的一分鐘。如果我們把10個一分鐘,把100個一分鐘,把許許多多的一分鐘都利用起來的話,那會發(fā)揮多么大的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一分鐘調查的交流,把時間這個很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學生由生活中一分鐘的價值交流,產生一分鐘的時間都是那樣寶貴的認識,從而對時間以及時間的價值有很形象化的、很具體的感悟。)
(二)看錄象感悟:
導入:老師這兒有一組關于時間的錄象,你看了一定會有更多的啟發(fā):(播放課件)
1、連續(xù)觀看幾組錄象。(定格幾個畫面)
2、交流感悟:
師:小朋友,看了這一組驚心動魄的畫面,你對時間一定有許多感想。想告訴大家嗎?
比如:哪組錄象給你的印象最深,你想到了什么?
看了幾組錄象,你有什么感想或啟發(fā)?
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師過渡小結:
小朋友剛才講到的感受,有的老師也有同感。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歸納:時間就是財富(金錢);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生命。但是,如果,這些叔叔、阿姨平時沒有時間觀念,沒有珍惜時間、爭分奪秒的時間意識,那么,他們在碰到人命關天的搶救、碰到這些突發(fā)事件或重大事情的時候,能取得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財富(金錢);時間就是勝利的成效嗎?——當然不可能!
(設計意圖:通過一組驚心動魄的畫面集中展示,在課堂上產生一種震撼的效果。學生通過直觀的影象和激烈的討論,情感的體驗再一次得到深華。同時,學生從多元化的角度體驗,達成了唯一的目標,那就是對時間有了更深的體會,感悟到時間的價值:時間就是財富(金錢);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生命······)
(三)交流課前調查,強化時間觀念
1、全班交流。教師隨機評價。(時間就是財富(金錢);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生命)
2、隨機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自己身邊的珍惜時間事例的調查交流,這樣由遠及近,打破常規(guī),沖破機械問答,目的在于強化時間觀念,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在交流中加深了學生對時間就是財富(金錢);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生命······的認識,對時間的整體感悟在自然而然中不斷得以深華。)
(四)聯系學生實際講自己的故事——實話實說
1、師過渡:看得出,小朋友的課前調查很認真,交流得也很認真,體會也都有了提高。下面,老師想請小朋友實話實說,講講自己平時和時間打交道的故事好嗎?比如:(點擊課件播放錄音)
1)你有沒有把今天該做的事拖到明天去做的經歷?是什么原因?結果怎么樣?
2)回憶一下,自己平時在什么情況下最會浪費時間,或者浪費時間最多的是什么時候?
3)你平時不會浪費時間,是什么原因?介紹介紹自己的經驗。
4)在我們班里,你有沒有發(fā)現比較珍惜時間的同學,請你說說他們珍惜時間的事!
2、組織交流。(教師隨機引例,因勢利導)
3、同桌交流。(機動)
4、師過渡小結:
是啊,我們對時間的態(tài)度不同,它就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結果。聽了小朋友的實話實說,坦誠交流,我很感動。小朋友對珍惜時間有了新的認識,也給了我很多啟發(fā)。我想作為我們這個年齡的小學生,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時間。還應該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勞逸結合的作息時間表來時刻提醒自己。今天啊,老師帶來了我們海鹽城郊小學的幾位小朋友的作息時間表(課件打出)。有雙休日的,有放學回家后的,也有即將到來的寒假生活安排的。請小朋友看一看,也許會對你有很多啟發(fā)。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提問,一石激起千層浪,指導學生聯系實際,對照自己,講講與時間打交道的故事。期間,引導學生互相學習、提問、建議……總之,在充分的、深入的、熱鬧的課堂討論中,啟發(fā)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是時間的主人,應該做時間的主人。)
三、模擬作息時間表,學做時間小主人
過渡:小朋友,讓我們也一起行動起來吧!把我們的課余時間、假日時間好好安排一下!
1、學生制訂時間表。(課件播放音樂,學生任選1-2種)
2、交流。
方法:教師在巡視中隨機將已完成的較典型的放在投影上。學生也可自我推薦貼在黑板上??赐瑢W的作息時間表,小朋友之間互相交流。
小結:小朋友,聰明的學生今天就把明天的事安排好。就讓我們從學訂這張時間表開始,一起來學做時間的小主人吧!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生活實際、生活經歷簡單,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作息時間是受父母控制的。指導學生根據自己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家庭,各自制定不同的時間表。以此作為學生學做時間主人的最根本的起點,作為學生學做時間主人的一個載體。通過這個活動,讓他們有一個合理安排時間的概念,為今后的正確、合理的作息時間安排,打下一個實踐的基礎。同時達到這樣一個目的,這堂課的教育并沒有結束,她在無形中還在延伸。這時間表在學生的書里,在學生書房的墻上,……將繼續(xù)發(fā)揮她的教育作用。)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7753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