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專業(y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5 16:18:12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專業(yè)14篇)
時間:2023-11-05 16:18:12     小編:ZS文王

教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來指導教學行為的一種教學設計。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高質量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一

1、俺的發(fā)現(xiàn):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激發(fā)同學創(chuàng)作童話的興趣。

2、日積月累:積累詩中優(yōu)美的詩句,激發(fā)同學創(chuàng)作的欲望,為同學創(chuàng)作童話提供參考。

3、展示臺:交流閱讀本單元課文和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提升對童話的認識。

1、課件(童話片段)、音樂。

2、課前有關童話的資料。

1、《神筆馬良》、《哈利波特》、《指環(huán)王》的片段。

2、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都是些什么電影嗎?

3、是的,這些精彩的電影都是根據童話故事改編而成的。其實,童話故事一直陪伴在俺們每個人的身邊,今天就讓俺們一起走進童話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絢麗多姿吧。

1、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很多關于童話的資料,現(xiàn)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嗎?

2、交流

3、老師也從網上下了一些資料,俺們一起來看看吧。

1、師:這么多美妙的童話為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的色彩。其實呀,童話故事的編寫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小林和小東就發(fā)現(xiàn)了一些,俺們來看看吧。

2、男女生分讀書上的“俺的發(fā)現(xiàn)”

3、說說小林和小東經過本組童話故事的學習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回顧讀過的童話書,看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全班交流。

1、配樂朗誦《雨中的樹林》

2、喜歡這首詩嗎?

3、用心、用情的朗讀。

4、指名朗讀——點評——再讀

5、教師小結:童話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樹林》所說,童話是小精靈,童話市滾動的雨珠,是串串項鏈,是青蛙擊鼓跳舞,是又軟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漿果,是會變魔術的雨點兒。讓俺們再一次用情的朗讀這首詩,用多彩新奇的童話用駐人間。

6、感情朗讀。

7、教師總結:同學們,希望你們以后能以想象為船,夸張為槳,擬人為帆,讓你們的“童話號”駛向幸福的此岸。

1、過渡:這單元的學習即將結束,先請同學們看看教材中幾位同學的學習效果展示。相信同學們的收獲一定比他們更多,讓俺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組展示學習效果。

3、組織觀賞學習效果展。

4、評價,然后把評價情況裝入“生長記錄袋”

《童話天地》即將組稿,希望同學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寫童話、演童話、辦童話墻報、讀童話、合作編寫童話——精心準備,走進下節(jié)課的“大看臺”。

在親身經歷中,感受童話帶來的樂趣,激發(fā)學習童話的興趣。

在寫童話、講童話、演童話過程中,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好自編故事、合作扮演的童話及童話故事。

扮演所需的道具、音樂。

引言:濃濃的童話情讓俺們經歷了一段段美好時光,重新拾起它,你會覺得它是那么美好。

這節(jié)課讓俺們在寫童話的、講童話、演童話的過程中,再一次盡情體驗童話給俺們的快樂吧!

走進“大看臺”

過渡:上節(jié)課老師讓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編童話、寫童話、講童話、演童話,走進今天的“大看臺”,同學們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想一試身手。心動不如行動,讓俺們開始吧!

同學準備

1、一進“大看臺”

a讀自編故事,忠實的聽眾發(fā)表建議。要求:通順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b講童話,悉心的聽眾品評哪個最好。要求:大膽、大方、大聲;抓住故事的主要內容,用自身的話講述。聽眾要認真聽,評價要說出理由。

c演童話,熱情的觀眾談談觀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識,扮演大方,抓住童話的主要情節(jié)。

d總結經驗,聽取建議,再次準備,教師指導。

2、二近大看臺

a創(chuàng)設情景:同學們,“童話大看臺”現(xiàn)在開始了,請你用最熱烈的掌聲請出第一位扮演者。

b有感情的讀自編故事。

c用情的講童話故事。

d出色的演童話故事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二

1、感知近反義詞,能給一些詞語找出近反義詞朋友。

2、復習鞏固本單元部分生字詞。

3、有感情地誦讀兒歌《我愛祖國》,受到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4、學習句子“_____真______,我_____________。”學習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學習用流暢的語言表達心情,抒發(fā)情感。

5、逐步培養(yǎng)積累語言的習慣。

1、講個笑話:

兩個小女孩明明和天天是雙胞胎。她們長得十分相似。有一天,媽媽給她們洗澡。明明說:“媽媽,你為什么給我洗兩次呀?”媽媽一看,天天在一旁偷偷笑呢!

看來呀,雙胞胎姐妹連媽媽也會認錯呢!

但其實她們肯定有不同的啦。你來幫媽媽區(qū)別區(qū)別吧!

2、出示圖片,學生找到一處不同即可。

游戲:師生對對碰

你們很聰明,眼睛很亮,也愛動腦筋。今天,老師還要考考同學們,看看你們能夠發(fā)現(xiàn)什么。

1、出示生字卡片組,生讀一讀。師注意較正學生的發(fā)音。

進—退 買—賣 快—慢 正—反

安全—危險 復雜—簡單

2、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它們是意思相反的詞。

買和賣長得很相似。有東西(十字頭)時才能賣,沒東西(十字頭)時就要買。

3、生書空“買”“賣”二字。

4、認讀生字卡片

退 危 險 買 賣 反 雜 簡 單

1、這組詞語又有什么規(guī)律呢?我們來看一看吧!

中心——中央

2、哦,它們的意思非常相近,它們是好朋友。那么,我們也來給這些詞語找找它們的朋友吧!

打開課本55頁,看誰先找到三個詞語的朋友,并且把它們請到朋友的身邊。時間是三分鐘。

3、讀一讀,記一記。

1、大家都累了吧?來,讓我們讀一讀這首兒歌。

師教讀。

我愛祖國

我愛萬里長城,

我愛小河;

我愛五星紅旗,

我愛白鴿;

我愛紅領巾,

我愛花朵;

我愛爸爸媽媽,

我愛老師同學。

你要問我最愛什么,

我最愛我的祖國!

2、有感情地朗讀。你可以站起來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動作讀。

1、這么長一首詩歌都能讀得那么好,真了不起!這個句子你肯定也能讀好!

出示句子:

花壇真漂亮??!

2、讀了這個句子,你想說什么、做什么嗎?

生說:

我想把它畫下來。

我想呆在它旁邊不離開。

……

3、師選擇學生說的一個句子加入。出示句子,生齊讀。

花壇真漂亮??!我要……。

4、補充句子:

北京真_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師多么__________?。∥艺嫦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真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還想把這些句子記在《采蜜本》上: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三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嚷、剃、瞇、梁、腮、煥、剩”7個生字。

2、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小貝當要求理發(fā)師給他刮臉的句子意思。

3、聯(lián)系句子,知道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

4、根據人物的動作、語言的表現(xiàn)體會人物的特點,并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體會小貝當的天真與可愛,體會孩子渴望長大的迫切心情。

1、用自己所學的方法認識7個生字。

2、學習邊讀邊思,理解小貝當要求理發(fā)師給他刮臉的句子的意思。

1、“但是”是表示轉折的關聯(lián)詞,初步學習用“但是”造句。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的句子來體會人物特點。

一、導入新課

1、談話: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有趣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貝當,他才上小學二年級,卻去理發(fā)店,要求理發(fā)師為他刮臉。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來,讓我們一起學習第4課。

2、揭示課題:4、刮臉。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思考:在理發(fā)店,小貝當向理發(fā)師提出了哪些要求?理發(fā)師是怎樣回答的?然后完成填空。

(學生所填的答案肯定顧頭不顧尾,文中的小貝當其實對理發(fā)師提出了三個要求,只有找到這三個要求才能正確填空。允許學生發(fā)言且有不同答案,分析交流后用媒體出示正確答案。

2、學習字詞。

三、研讀課文

1、齊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小貝當是個怎樣的孩子?

(1)學習課文第1—3節(jié),感受人物形象。

聽了老板的話,小貝當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xxxxxxx地想:xxxxx。

(2)學習課文第4小節(jié)。

思考:小貝當是怎么讀報的?(讀得很認真,把報紙翻得嘩嘩響。)既然他不認識字,為什么還要這樣做?(他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天真可愛。)指導朗讀:讀出小貝當一本正經的樣子。

(3)再讀句子體會“但是”的作用。

教師指導學生體會“但是”是一個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它前后的句子所表達的意思是相反的,然后引導學生造句。

(4)學習課文第6小節(jié)。

思考:小貝當是怎樣要求理發(fā)師為他刮臉的?(他指指邊上那位臉腮光凈、容光煥發(fā)的先生說:“我要像他一樣?!保?/p>

(5)學習課文第7—10小節(jié)。

小貝當說話時的前后語氣有了怎樣的變化?這又是為什么呢?(小貝當先得意,后著急,心開始沉不住氣了。因為理發(fā)師一直不理睬他。)指導朗讀:讀出小貝當先得意后著急的語氣。

從理發(fā)師的言行中,我們又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樣的人?(幽默風趣)

四、總結全文

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五、作業(yè)

1、火眼金睛找錯字。

板書設計:

4、刮臉

剃頭天真可愛

小貝當看報一本正經

刮臉渴望長大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四

1、能正確數出學過的字的筆畫數,并按筆畫數填寫。

2、復習鞏固學過的字。逐漸養(yǎng)成正確使用量詞的語言習慣。

3、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兒歌,知道看太陽,辨別方向的方法。

能正確使用量詞。

掛圖、紙做大轉盤,詞語卡片、字卡、學生準備彩色筆。

2課時

總77電67

一、教學目標:能正確數出學過的字的筆畫數,并按筆畫數填寫。

二、教學重點:能正確使用量詞。

三、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量詞。

四、教學過程:

(一)、我會填

1、出示子、頭、長、出、飛、火,并把花瓶、紅花貼在黑板上。

(1)集體認讀。指學生說說:題目要我們干什么?(2)齊讀:我會讀。

2、學生填寫后,交流填寫方法。

(二)、看看讀讀

1、出示插圖。

2、觀察圖畫,說說圖意或編一個小故事。(學生自由發(fā)言)

3、讀詞。(根據學生發(fā)言,隨機出現(xiàn)文字:白云、木船、小河、小狗、鴨子、野花)

(1)齊讀。

(2)自讀:一只小狗、一條小河、一朵白云、兩只鴨子、一條木船、幾朵野花。

(3)對口令。

4、小組討論:把圖中的事物連起來說一說,比比哪組說得好。

(1)小組討論。(2)匯報交流。

(三)、鞏固練習:說一說

一()畫

一()水

幾()小雞

一()陽光

一()手

幾()房子

幾()魚

幾()星星

(四)、擴展練習

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教學設計教案

出示讀讀背背中的插圖或看文中的插圖,用上數量詞表示圖中的事物。

五、作業(yè)布置:回家用一(

)(

)口頭造句。

六、板書設計:子、頭、長、出、飛、火

七、課后反思:

總78電68

一、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學過的字。逐漸養(yǎng)成正確使用量詞的語言習慣。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兒歌,知道看太陽,辨別方向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能正確使用量詞。

三、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量詞。

四、教學過程:

(一)、讀讀畫畫

1、按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指學生認讀.

2、觀察圖,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自由說)

3、按要求涂上顏色,并分類認讀。

4、游戲:給每個字編號,如圖,共14個號,號碼位置固定,轉盤上的字隨轉盤轉動,停止后,用編號所指的字組詞,說句子或背兒歌、古詩。

5、練習:找一找?guī)в邢旅嫫缘淖帧?/p>

(1)四人小組合作找一找。

(2)匯報、交流。

(二)、讀讀背背:東西南北

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教學設計教案

1、自讀,指學生讀,評議。

2、同桌互讀,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指導學生認清方向。

(1)早晨太陽從什么地方升起?

(2)說說圖中小女孩面向什么地方去上學,推斷出其余三個方向。

4、朗讀、背誦。(配上動作)

(三)、擴展活動

思考:下午的時候,面向太陽,方向該怎么說呢?

五、作業(yè)布置:

回家認方向。

六、板書設計:東

西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五

1.引導學生認識反義詞。

2.積累詞句,朗讀詩歌。

3.通過口語交際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通過“展示臺對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和自主學習的習慣?!?/p>

:自主學習

: 學生準備展示作品。

:三課時

一、學習“我的發(fā)現(xiàn)”。

1.讀讀小伙伴的話。

2.自讀詞語。

3.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詞義相反或相對。)

師:這種詞義相反或相對的詞語我們稱它們?yōu)橐唤M反義詞。

4.分男、女生對說反義詞。

5.合作識記生宇,交流識字方法。

二、學習“日積月累”。

1.“我會選”。

(l)讀一讀四個詞,明確:要選的是近義詞。

(2)獨立選一選。

(3)評一評。

2“讀讀說說”。

(l)齊讀句子。

(2)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3)指名說。

(4)獨立填寫。

3.“我會讀”。

(1)自由讀。把詩歌讀正確、讀流利。

(2)小組合作讀?;ハ鄮椭x正確,讀流利。

(3)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4)比賽讀。

三、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今天我們一起組成一個旅游團,出去游覽一下。

二、“導游”招聘。

讀愿意當導游給大家介紹你知道的名勝古跡?

三、準備交流。

1.啟發(fā)。

你準備怎樣介紹?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怎樣介紹?

3.介紹64a注意:

(l)有條理,劉順序,把話說連貫。

(2)口齒清楚,普通話標準,態(tài)度大方?!?/p>

四、旅游。

“導游”給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名勝古跡,游客隨時間“導游”提問題,

導游要難心解答。

五、評比最佳“導游”。

互相提名評,說說好在哪里。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六

1、通過我的發(fā)現(xiàn)學習,引導發(fā)現(xiàn)表示顏色的單音節(jié)詞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組成新詞,意思更加豐富,從中進行詞語的積累,感受漢語詞匯的豐富性。

2、通過讀讀背背和填空,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3、通過趣味語文,感受語文的趣味性。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將其運用到以后的.語文學習中,使學生愛學、會學。

2、鼓勵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

3、讓學生在游戲中、活動中學語文。

引導發(fā)現(xiàn)、競賽。

將我的發(fā)現(xiàn)中表示顏色的詞語制成課件,什么顏色字就呈現(xiàn)什么顏色。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教師引趣:漢語的構詞方式非常奇妙。這堂課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關顏色的詞語,看看從中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教師出示課件,學生先自由讀一讀這些詞語,掃清字音的障礙。

3、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

4、小組交流。

5、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作出評價,只要有可取之處就給予肯定。

6、教師小結規(guī)律。

7、擴展。

(1)對黃、紅、綠、藍這四種顏色繼續(xù)擴展。(提示:可以或找資料、上網)。

(2)對其他顏色進行擴展,如:紫、黑、白等。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背背。

(1)回憶曾經學過的對對子,背一背。

(2)采用多種方式朗讀這兩段文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男女對、師生對、同桌對、小組對等。

(3)引導發(fā)現(xiàn)哪些詞語是相對的。

(4)說說讀后的感受。

(5)自己動腦編對子,可以小組合作編。

(6)互相交流展示,評一評誰的編得好。

2、我會填。

(1)自己先試著填一填,看看會填嗎。

(2)小組間交流,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

(3)全班交流。(教師提示:注意詞語搭配的多樣性。)。

(4)比一比,看誰說得多。

三、趣味語文。

1、繞口令比賽。

(1)教師引言:下面我們開展一次繞口令比賽,比賽的要求是看誰的口令繞得最快。

(2)給學生一定的自讀時間,讓學后讀準、讀熟并背出。

(3)在小組里先進行比試,選出一至二名最佳選手。

(4)各組推出的選手上臺開展繞口令比賽。

(5)評比后授獎。

2、拓展活動。

鼓勵學生課余搜集繞口令,并進行交流。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七

1、復習鞏固15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小大人"貝當"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發(fā)師的風趣幽默。

1、復習鞏固15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生字。

2、能有感情讀課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小大人"貝當"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發(fā)師的風趣幽默。

課件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2、(課件出示:理發(fā)店其他改口臉腮光凈笑瞇瞇好半天扶著胡子。(背景為報紙))

3、指名讀,齊讀。

4、課件播放小貝當的感謝話:“謝謝大家?guī)臀艺J識了這么多的詞語,時間不早了,我要去剃頭了。”

5、小結過渡:那們我們也去瞧瞧吧,請大家自由讀課文5—10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感悟內容

(一)自由讀5—10自然段。

1、自由讀。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貝當想當大人?

3、指名回答

(二)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師出示一幅小貝當理分頭的圖片,問:文中哪自然段講小貝當理小分頭呢?

2、指名回答并讀第5自然段。

3、指名讀,并評析:他讀得怎么樣?

4、小貝當的心情怎樣?(高興、驕傲)

5、齊讀。

6小結過渡:為了更像大人他還要理發(fā)師干什么?誰能從文中把這句話出來?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學生思考并回答,

2、師:“他”指的誰?“臉腮光凈”是什么意思?

3、誰再讀讀這句話,感受一下有趣的小貝當。

4、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7—10自然段。

1、師范讀,邊聽邊思考:理發(fā)師是怎么做的?小貝當在干什么?

2、為什么說小貝當是傻乎乎地在等呢?請看這幅圖。(課件出示文中插圖)

3、學生回答。

4、課件出示第8自然段的內容,并把重點詞作上記號(好半天一個接一個一個人)

5、指名讀,齊讀

7、過渡:我們接下來看看小貝當對理發(fā)師說了些什么?

(五)學習課文9—10自然段。

1、指名讀小貝當說的話。

2、評析,再指名讀。

3、理發(fā)師是怎樣回答的?

4、學生回答,再指名讀。

5、分角色朗讀。

三、回歸文本,總結全文

1、小組內分角色朗讀全文。

2、小組代表朗讀。

四、拓展延伸

1、你們和小貝當年齡相當,你們生活也有許多有趣的事吧,先和同桌說說吧!

2、學生試說,互說。

3、指名說,

4、師進行總結。

五、生字樂園

1、出示生字:凈半其胡

2、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3、指導學生寫字

4、師范寫“凈”字

5、學生試寫。

六、作業(yè):

講一講:回去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演一演:課后找小伙伴合作,把這個有趣的故事演給大家聽。

七、板書設計

叫我貝當先生

小貝當看報嘩嘩響

(一心想理小分頭

當大人)要刮臉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八

本次語文園地看起來內容板塊不多,只有三部分:“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但是實質上需要掌握的東西并不少,甚至說容量相當大。“交流平臺”是對于本組課文內容的復習,從課文片段中學會觀察;“語句段運用”著重于詞語的恰當應用;“日積月累”是諺語的積累——關于秋天的民諺。

語文園地是提供給學生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教學平臺。語文園地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既發(fā)端于整組教材,又對教材做了相應的拓展延伸;既溝通了課內外學習,又架起了書本知識和實踐活動的橋梁。

學生通過園地的學習,對于本組課文的內容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從《蟋蟀的住宅》《爬山虎的腳》兩篇課文片段中學會細致觀察、學會連續(xù)觀察、學會多角度觀察。

關于“連一連,為下面的動物找到家”學生非常感興趣,這道題目并不難,但是考察的是學生的生活常識,因為我們這些城市里的孩子對于“豬圈”“馬廄”這些東西是相當陌生的。結合四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識特點。我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學生創(chuàng)設“過關游戲”等情境,把枯燥無味的知識點鏈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領略知識的要點,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不足之處:不應該局限于課本,可以適當拓寬一些,讓學生能夠涉獵更多的知識和領域。

關于秋天的諺語,熟讀成誦,簡單了解,但是在運用方面會有一定難度。

(1)學會觀察。在課文學習的時候,學生雖然對于課文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理解得并不是很透徹,經過學習園地的學習,學生對于“觀察”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在生活中不僅要學會細致觀察,連續(xù)觀察,而且要充分利用眼睛看、耳朵聽、用心想,這不僅對于學生的生活是個指導,對于學生寫作也有很大作用。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教學時注意不將學生局限于課本之內,而是把知識進行深入分析,比如“逐漸”“最多”這樣的詞語看著簡單,但是在語言表達方面卻起著重要的作用。

無論在哪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遇到問題老師不要急于向學生解答,而是放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充分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本學習園地看著內容很少,但是這節(jié)課的學習并不輕松,所以教學過程顯著有點匆忙,學生掌握得不深不透。尤其是“語句段運用”部分,學生有點一知半解的感覺。

如何讓學生把感興趣的事物寫得有趣,這是老師需要思考的地方。日積月累環(huán)節(jié),老師不需要過多的講解,只需要學生美美地讀,靜靜地悟,在朗朗的讀書中就可以完成語言的積累。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九

教師出示垃圾桶模型,里面有五樣垃圾,教師讓學生說說垃圾的來源。

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從而激起學生說話的欲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從學生身邊的垃圾入手,指導學生有話可說)。

過渡語: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說得很不錯。你們常常會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當作垃圾處理掉。一天大家就產生了那么多垃圾。人們在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就更多了。

1、看錄像片:

場面一:

小鎮(zhèn)上,人們把易拉罐、食品袋、包裝盒、煙頭扔到垃圾桶內。

場面二:

在家里,一家人吃飯后,姐姐把剩飯、剩菜倒進小盆去喂豬。

場面三:

在家里,爸爸把玻璃瓶敲碎,在路邊挖了小坑倒在小坑里深埋。媽媽把小草刀子羊圈里做綠色發(fā)肥料。

這一教學設計貼近生活,讓學生看一看,親眼目睹,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對生活中垃圾的處理不會觀察得很仔細,通過讓學生看錄像能喚起孩子們對生活的回憶,并展開想象。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全班集體交流。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教師及時激勵評價,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教師提示:聲音更響亮一點,語句更通順一點就好了。

3、教師結語:

隨地亂扔垃圾是很不文明的行為。不斷污染了環(huán)境,而且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危害。

(學生討論,教師指導,然后建議環(huán)保部門建垃圾坑,并加強環(huán)保宣傳,提高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

2、怎樣使校園的環(huán)境潔、齊、美呢?

(學生小組討論,鼓勵舉手發(fā)言,給答對的同學講給小紅花。這樣體現(xiàn)了學生的合作學習,教師和學生形成了親密的伙伴關系。)。

3、把所有的垃圾倒入一個垃圾箱好不好?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出示課件。

過度語:我們看看知心姐姐是怎樣告訴大家分類處理垃圾的知識的。

小學級學生,知識水平受年齡限制,他們對垃圾的有關知識了解得很少,通過“知心姐姐”介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為繪畫設想奠定了基礎。

4、小組合作:

學生可找自己喜歡的合作伙伴四人一組,把大家的想法畫出來。

讓學生設計科學的處理垃圾的方法,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互相啟發(fā),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做一做,使思維得到鍛煉,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谡Z交際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5、作品展示:

全班交流,各組推選一名學生將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并進行介紹。教師激勵評價,掌聲鼓勵。展示結果,評出最佳設計組,獎給小紅旗。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他們的成果得到了賞識,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總結提高養(yǎng)成習慣。

教師小結:

看了小朋友們設計的各種環(huán)保型垃圾箱,老師真為大家的作品感到高興,因為你們太棒了,太出色了。長大了你們的奇思妙想就會變成現(xiàn)實。人人保護環(huán)境,環(huán)境就越來越美。地球媽媽一定會感謝你們。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十

1、學會本文,了解生字,正確讀“逝、隆、頓、轉瞬即逝、善良淳厚這幾個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詩歌的表達方式。

3、使學生知道微笑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與人之間應當和諧相處。

了解詩歌的表達方式。

使學生知道微笑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與人之間應當和諧相處。

多媒體、錄音帶。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錄音帶《歌聲與微笑》。

2、聽了歌曲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聽歌說感受。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播放錄音,提要求:

(1)本文為什么以《微笑》為主題?

(2)課文中幾次提到微笑?

再讀課文。

文章前五個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給我們生活中帶來的美好與幸福,讓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有時一個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筆鋒一轉,提示我們”我忘記對你微笑,你能否給我一個微笑?“這應該是本文中的經典,告誡我們彼此之間要相互理解,和諧相處。

學生自由朗讀,詩人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的身份證“?你是怎樣理解?

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談談自己的'看法。

拓展延伸暢所欲言。

你經常把微笑送給別人嗎?你曾感激的接受過別人的微笑嗎?

學生聯(lián)系實際談經歷。

學生把談到的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寫下來。

作業(yè)設計。

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課文。

在實際生活中體會感受微笑的重要意義,并隨時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微笑。

花費很少,價值卻很高。

時間很短,留下美好回憶。

無論窮富,都需要微笑。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十一

2、比一比,看一看,詞語中的帶點字,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3、這些是字在同一個詞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4、再讀詞語。

二、日積月累

讀讀背背

1、觀察,下面的圖片,都是什么?(郵票)你發(fā)現(xiàn)這些郵票有什么特點?(動物)

3、你知道屬相是怎么來的嗎?(教師講解屬相來歷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們說:“我們要選十二種動物作為人的生肖,一年一種動物?!碧煜碌膭游镉卸嗌傺剑吭趺磦€選法呢?這樣吧,定好一個日子,這一天,動物們來報名,就選先到的十二種動物為十二生肖。

貓和老鼠是鄰居,又是好朋友,它們都想去報名。貓說:“咱們得一早起來去報名,可是我愛睡懶覺,怎么辦呢?”老鼠說:“別著急,別著急,你盡管睡你的大覺,我一醒來,就去叫你,咱們一塊兒去?!必埪犃撕芨吲d,說:“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謝謝你了?!?/p>

到了報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來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貓的事給忘了。就自己去報名了。

結果,老鼠被選上了。貓呢?貓因為睡懶覺,起床太遲了,等它趕到時,十二種動物已被選定了。

貓沒有被選上,就生老鼠的氣,怪老鼠沒有叫它,從這以后,貓見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F(xiàn)在還是這樣。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嗎?

它們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怎么讓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這里也有個故事。

報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們在路上碰到了。牛個頭大,邁的步子也大,老鼠個頭小,邁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才剛剛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還遠著呢,我快跑不動了,這可怎么辦?它腦子一動,想出個主意來,就對牛說:“牛哥哥,牛哥哥,我來給你唱個歌?!迸Uf:“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說:“我在唱哩,你怎么沒聽見?哦,我的嗓們太細了,你沒聽見。這樣吧,讓我騎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來,你就聽見了。”牛說:“行羅,行羅!”老鼠就沿著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讓牛馱著它走,可舒服了。它搖頭晃腦的,真的唱起歌來:

牛哥哥,牛哥哥,過小河,爬山坡,駕,駕,快點兒羅!

牛一聽,樂了,撒開四條腿使勁跑,跑到報名的地方一看,誰也沒來,高興得昂昂地叫起來:“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還沒吧話說完,老鼠從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躥,躥到牛前面去了。結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給排在最前面了。

4,后來,人們就按他們到的順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順序,并用它來給每一年命名。

5、讀一讀,看誰能記下來。

三、讀讀認認

1、自己觀察學習,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學生字

2、小組學習,注意給它們區(qū)分和組詞。

3、教師檢查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和展示臺

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傳統(tǒng)文化(展示臺)

完成前面綜全性學習的展示,小組評一評,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口語交流

1、各組小朋友在自己的組里,把你收集的資料講給同學們聽一聽;

2、各組交流

3、小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組成果。

4、小組代表匯報,不完整的小組成員可以補充。

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訴大家的寫下的來。

第三課時

習作評改(略)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十二

1、 認識“退、?!钡染艂€生字,積累幾組意思相近、相反的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3、 能勇敢地承擔口語交際中的導游角色,增強收集資料的興趣。

4、 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聽說能力。

5、 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長,如,自學生字、唱歌、跳舞,請大家一起欣賞自己收集的圖片。

到了二上年級,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近義詞、反義詞,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積累詞語的興趣。另外,學生已有了初步的課外閱讀能力和收集相關資料的能力,在進行“口語交際”、“展示臺”教學前,鼓勵學生積極收集相關資料,做好交際、展示上課的準備。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當“導游”、評選小能手等形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1、 詞語卡片、課件

2、 電腦

3、 收集介紹祖國各地風景名勝的圖片、錄音、宣傳冊或其他文字資料。

4、 布置學生閱讀展示臺要求,自主準備展示內容,提示可以展示其他內容。

“我的發(fā)現(xiàn)”

1、 導入: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會了很多的漢字。今天大家再來學幾個生字,比一比,誰學得最快最好!

2、 (出示課件)自由輕聲讀一讀詞語,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

3、 讀著這些詞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根據自己的發(fā)現(xiàn)自由發(fā)言,發(fā)現(xiàn)這幾組詞意思相反的特點)

4、 誰能演一演這些詞語的意思?(進——退、快——慢、買——賣、正——反)

5、 認讀九個生字卡片。

6、 (出示課件,鞏固練習)連一連。

7、 你能學著說幾個意思相反的詞嗎?

“日積月累”

(一) 選意思相近的詞語

1、(出示課件:中心——中央)讀讀詞語,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能選出其他幾個意思相近的詞嗎?(學生獨立選詞語再校對)

3、做游戲:雞媽媽找小雞

將六張詞卡分別分給六個學生站成兩排,第一排為雞媽媽,第二排為小雞,找對了,雞媽媽就站在小雞旁邊,成了一對近義詞。

5、 你還能說幾個意思相近的詞嗎?

(二) 讀讀說說。

1、(出示課件)

自由讀讀例句,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一句為感嘆句,一句為陳述句;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前提、原因)

2、模仿例句把句子補充完整。(引導從不同角度、不同內容來說)

3、全班交流、訂正。

4、有感情的讀讀三句話。

(三) 讀詩歌《我愛祖國》

1、 自由輕聲練習讀詩歌。

2、 同桌互讀互聽互評。

3、 展示讀(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讀,朗讀形式多樣,可以是個人或同桌展示讀,還可以加上動作表演讀)

4、 全班同學齊讀詩歌。

“口語交際”

(一) 情景談話,引出話題

1、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看過故宮,爬過萬里長城嗎?你們游覽過杭州西湖,爬過泰山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去領略祖國的壯麗山河,去欣賞各地的美麗風光。

2、 演示祖國各地的風景名勝課件。

3、 小朋友們,剛才你們到各地去旅游,說說你們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二) 進行口語交際

1、 讓學生拿出課前收集到的風景名勝圖片或資料。

2、 學生自由組成“旅游團”,在小組里輪流當“導游”,向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風景名勝,“游客”可隨時向“導游”提問題,“導游”要耐心解答。

3、 以競選“最佳小導游”的方式,各小組派代表介紹組內交流的風景名勝。由班長主持,各小組派一名代表當評委(要求評委從選手的表達能力、表達內容等方面進行評分)各“旅游團”選派代表參加競選活動。

(三) 小結

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跟隨“小導游”到了許多地方,飽覽了祖國各地的風光,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你們還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嗎?我們可以到課外書中去暢游,可以到網上旅游,有機會的話,還可以親身去領略山河的美麗,風景的迷人。還可以把更多的景色介紹給小伙伴。這樣,你將成為一名快樂的旅行家。

“展示臺”

1、 分組展示、交流學生自己課前準備的要展示的內容。

2、 每組選出一、二名代表在班上展示。

3、 根據展示內容評出“識字小能手”、“小舞蹈家”、“小歌唱家”、“小收藏家”等等。

4、 獲評小能手交流心得。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十三

1、能有條理地說說自己在金秋時節(jié)做的覺得最快樂、印象最深的、最感興趣的事。

2、能把自己的快樂心情表達清楚,最好能使聽的人受到感染。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

2、全員參與,逐步提高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

3、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評價。

能把自己的快樂心情表達清楚。

1、教師搜集秋天里學校、班級開展各項活動的剪影。

2、音樂律動《摘果子》。

一課時。

學生涌躍發(fā)言,教師一一板書,并將剪影一一張貼。(如:放風箏、秋游、野炊)。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和交際的欲望?!?。

2、明確話題:秋天里,你們快樂嗎?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述說一番秋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好嗎?(板書課題:秋天的快樂)。

1、秋天里,除了在學校,你在其他地方還做過哪些快樂的事?

教師引導,并補充,適時張貼一些圖片。

板書:摘果子、挖泥鰍、捉魚、采集樹葉、捕蝴蝶、賞菊花、抓蟋蟀。

2、教師示范說。

要求學生認真傾聽,然后評價老師說的怎么樣,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或有哪些需要補充提問等。

3、學生評價老師的說話。

教師相機板書:

說:(1)聲音宏亮;

(2)事情完整通順;

(3)有感情,說出了自己的快樂;

(4)生動有趣,運用了好詞好句。

4、教師評價學生。

聽:(1)認真傾聽;

(2)能及時補充、提問。

1、老師說完了,現(xiàn)在輪到你們了,按老師剛才提出的說、聽的要求,也來說說在秋天里感到最快樂的事。

2、分組交流。(播放《摘果子》的旋律)。

(1)按不同的興趣,自由組合成小組,輪流講述。

(2)按評價要求評出代表參加課堂展示。

3、全班交流,講評結合。

現(xiàn)在,將你的快樂與全班同學分享一下吧!

4、師生評選最佳口才獎和最佳傾聽獎。

5、學習小結,指導實踐。

小結學生交際的情況(以肯定為主),同時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導學生生活實踐。

秋天是甜蜜的,我們每個同學都從她美麗與成熟中品嘗到一份豐收和喜悅,并在腦海中留下了一幅幅美好快樂的圖畫。請同學們課后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畫下來吧!

1、能按一定的順序,把畫面的內容寫清楚。

2、靈活運用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

3、再次感受秋天的美好。

1、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

2、鼓勵學生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表達方式,豐富自己的表達。

3、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抓住秋天的特點,把畫面描述完整、清楚。

引導、合作交流。

將本單元課文中及口語交際中的幾幅插圖制成幻燈片,配上輕音樂循環(huán)播放。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小朋友,秋天里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可愛的小動物,我們在秋天里盡情地玩耍,享受游戲的快樂。這么美好的秋天,想不想將她留住?老師教你們一個好辦法,快快拿起你手中的畫筆,留住你心中美好的秋天吧!

2、播放課件,讓學生邊聽邊畫。

教師巡視,指導并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圖畫。

【優(yōu)美的畫面和柔和的音樂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空間,拓展習作思路?!?。

1、小朋友們畫得真美,你能把你心中的秋天說給大家聽聽嗎?

小組交流,怎么想的就怎么說。

2、集體交流。

(1)誰愿意到講臺上來展示下自己的風采?

【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愛護他們的熱情、沖動和愿望。】。

教師給予肯定、鼓勵。

如:蘋果把樹枝都壓彎了,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這位同學真聰明,能靈活運用課文中的好詞好句。(板書: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

紅紅的柿子像一個個紅燈籠。比喻句用得真好。(板書:比喻)。

小青蛙大聲說:我不累,我要在冬天到來之前把洞挖好。想象真豐富。(板書:擬人)。

(2)點將。(將巡視中物色好的幾幅畫的作者請上講臺)。

特色一:景物層次分明。

指導按照一定的順序說。(板書:景物按一定的順序)。

特色二:有小動物的活動。

指導可以寫秋天里小動物。(板書:動物)。

特色三:有人物活動。

指導可以寫秋天里的人物活動。(板書:人物)。

(3)教師小結。

【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有機指導學生,使學生明確目標,拓展思路?!?。

1、習作導入:這么美的畫,還應配上優(yōu)美的解說詞才行。把你們剛才所說的,再綜合老師提出的要求把這美好的秋天寫下來吧!

2、開始習作。

學生根據要求,結合自己的畫開始進行寫作,教師巡回指導。

1、同桌交流。一人讀,一人聽,讓同桌細心聽,自己在讀的時候也能覺察到寫得不好的地方,并互相提出意見。

2、修改。

3、全班展示、評價。

1、通過我的發(fā)現(xiàn)學習,引導發(fā)現(xiàn)表示顏色的單音節(jié)詞和其他的字搭配可以組成新詞,意思更加豐富,從中進行詞語的積累,感受漢語詞匯的豐富性。

2、通過讀讀背背和填空,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3、通過趣味語文,感受語文的趣味性。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將其運用到以后的語文學習中,使學生愛學、會學。

2、鼓勵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

3、讓學生在游戲中、活動中學語文。

引導發(fā)現(xiàn)、競賽。

將我的發(fā)現(xiàn)中表示顏色的詞語制成課件,什么顏色字就呈現(xiàn)什么顏色。

1、教師引趣:漢語的構詞方式非常奇妙。這堂課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關顏色的詞語,看看從中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教師出示課件,學生先自由讀一讀這些詞語,掃清字音的障礙。

3、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

4、小組交流。

5、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作出評價,只要有可取之處就給予肯定。

6、教師小結規(guī)律。

7、擴展。

(1)對黃、紅、綠、藍這四種顏色繼續(xù)擴展。(提示:可以或找資料、上網)。

(2)對其他顏色進行擴展,如:紫、黑、白等。

1、讀讀背背。

(1)回憶曾經學過的對對子,背一背。

(2)采用多種方式朗讀這兩段文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男女對、師生對、同桌對、小組對等。

(3)引導發(fā)現(xiàn)哪些詞語是相對的。

(4)說說讀后的感受。

(5)自己動腦編對子,可以小組合作編。

(6)互相交流展示,評一評誰的編得好。

2、我會填。

(1)自己先試著填一填,看看會填嗎。

(2)小組間交流,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

(3)全班交流。(教師提示:注意詞語搭配的多樣性。)。

(4)比一比,看誰說得多。

1、繞口令比賽。

(1)教師引言:下面我們開展一次繞口令比賽,比賽的要求是看誰的口令繞得最快。

(2)給學生一定的自讀時間,讓學后讀準、讀熟并背出。

(3)在小組里先進行比試,選出一至二名最佳選手。

(4)各組推出的選手上臺開展繞口令比賽。

(5)評比后授獎。

2、拓展活動。

鼓勵學生課余搜集繞口令,并進行交流。

四上語文園地三教案篇十四

2.能正確搭配動物和它的“家”,知道動物的“家”有不同的說法。

3.通過比較句子,體會表達的準確性?!菊Z文要素】

4.積累與秋天有關的氣象諺語。

1.通過比較句子,體會表達的準確性。

2.積累與秋天有關的氣象諺語。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結合閱讀體驗,交流連續(xù)細致觀察的好處,逐步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重點)

2.能正確搭配動物和它的“家”,知道動物的“家”有不同的說法。(重點)

一、交流平臺:觀察的方法

1.引導學生回顧課文,說說本單元課文中讓自己印象深刻的表達、準確生動的語句,以及從中感受到的作者進行連續(xù)細致觀察的表現(xiàn)。

2.出示“交流平臺”的三個例句,朗讀句子,交流其中有哪些作者連續(xù)細致觀察的表現(xiàn)。

(1)如,第二個例句有對爬山虎的腳的變化的觀察;第三個例句,不僅觀察了蟋蟀住宅外部的特點,還傾聽了蟋蟀的歌聲。

(2)閱讀泡泡框中的提示,體會連續(xù)細致觀察的好處。

3.遷移運用。鼓勵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及時記錄下來,為自己的習作積累豐富的素材。

二、詞句段運用:為動物找家

1.根據示例,讓學生初步感知動物的“家”有不同的表達。

2.結合生活實際、借助圖片或視頻感知“圈、廄、棚”等動物的住所。

(1)將不同動物和它的“家”用線連起來。

(2)讓學生嘗試連線,在交流匯報中體會表達的豐富性。注意有些詞語的搭配是生活中約定俗成的。如,“廄”只能與“馬”搭配組成“馬廄”一詞,“狗”的住所只能稱為“狗窩”而非“狗洞”(狗洞指的是供狗進出的通道)。

3.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說說更多類似的詞語,并鼓勵積累、運用。

第二課時

1.通過比較句子,體會表達的準確性。(重點)

2.積累與秋天有關的氣象諺語。(難點)

一、詞句段運用:體會表達的準確性

1.初步感知每組句子意思的不同。

(1)(課件出示兩組句子)采用師生、同桌、男女生合作等多種形式朗讀句子,說說加點詞語的意思。

(2)深入思考,句子加上加點詞語后,意思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讀句子,討論,并交流。教師及時進行評價。

師總結并出示課件:

“逐漸”一詞寫出了爬山虎的腳是一點兒一點兒變成灰色的,而不是一下子變成灰色的。這個詞語讓句子表達的意思更準確。

“最多”一詞,說明隧道最深有九寸,從中能夠體會到作者一定經過反復觀察,甚至是測量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作者的觀察是耐心而又細致的。

2.在充分感知和理解的基礎上,再次整體朗讀。讀“逐漸”時可通過拉長語音,感受時間推移的過程;讀“最多”時可加重語氣,體會對蟋蟀住宅描寫的精準。從而體會意思的不同,以及表達的準確性。

3.放手讓學生在本單元學過的課文中找出這樣表達準確的句子,通過品讀,感受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

二、日積月累:與秋天有關的氣象諺語

1.(課件出示諺語)先引導學生自讀,在此基礎上采用多種形式的讀,體會諺語短小精練、朗朗上口的特點。

2.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對諺語的理解,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相機進行講解。同時感受先民善于觀察、善于總結的品質。

(1)立了秋,把扇丟:立秋以后,天氣轉涼,不再需要用扇子。

(2)二八月,亂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時天氣冷熱多變,人們穿衣服沒有一定之規(guī),有的人捂得嚴實,有的人則穿著輕薄。

(3)夏雨少,秋霜早: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會提前。

(4)八月里來雁門開,雁兒腳上帶霜來:到了農歷八月份,大雁就開始向南飛去,大雁一旦南飛,就表示要下霜了。

(5)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每下一場秋雨,天氣就會變冷一些,下了多場秋雨后天氣就冷得該穿棉襖了。

(6)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在農歷八九月還很暖和,甚至十月天氣還溫暖如春,俗稱“小陽春”。

3.學生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積累諺語。

4.拓展其他氣象諺語,豐富積累。

如,(1)春雨貴如油,點滴無白流。(2)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本節(jié)課的優(yōu)點在于放手讓學生參與課堂學習,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秩序井然,氛圍較好。在“詞句段運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采用師生、同桌、男女生合作等多種形式朗讀句子,指導學生初步體會句子的含義,理解加點詞語的作用,并通過朗讀的形式再次進行鞏固。

最后,我放手讓學生在本單元學過的課文中找出這樣表達準確的句子,指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理解表示程度或表示限定的詞語在增強句子表達上的作用,通過品讀感受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這樣,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更加注重遣詞造句的準確性和嚴謹性,逐步養(yǎng)成留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792737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