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詩心得體會(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5 22:56:06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模板20篇)
時間:2023-11-05 22:56:06     小編:HT書生

心得體會是記錄自己成長軌跡和人生感悟的寶貴資料。那么,如何寫出一篇富有深度和思考的心得體會呢?首先,我們需要將所學、所做、所思進行梳理和回顧,明確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其次,在寫作過程中,應(yīng)該盡量突出亮點,突顯個人對問題的獨特見解,并通過舉例和引用等方式進行支撐,使得心得體會更具有說服力和可信度。最后,注意語言的簡潔明了,結(jié)構(gòu)的合理嚴謹,這樣才能令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的心得。下面是一些關(guān)于心得體會的范文推薦,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一

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2、《書室明暖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

宋·陸游。

美睡宜人勝按摩,江南十月氣猶和。

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風高時送雁聲過。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3、《贈范曄》。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4、《江南曲》。

南北朝·柳惲。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華復應(yīng)晚。

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

5、《春夢》。

唐·岑參。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shù)千里。

6、《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倫。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7、《夢江南》。

唐·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8、《蝶戀花》。

宋·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jù)。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二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shù)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1.鶯啼:即鶯啼燕語。

2.郭:外城。此處指城鎮(zhèn)。

3.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quán)。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jù)《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shù)。

6.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

7.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這首詩是杜牧也是唐代詩歌中一首杰出的作品,雖然只是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但它包含內(nèi)容的豐富,技巧的高超,正如前人所說,“能以簡括,勝人多許”,“包羅萬象,真天地間驚人語也”。

這首詩開頭兩句的寫景在古代詩歌中可以說是非常成功而且非常特出的一例,作者采用了非常特別的一種漂移的視角,通過語言的韻律、筆致的虛靈僅僅通過簡單的詞語組合表現(xiàn)出一種飄然遠游的動感,而如果不很仔細地看,非常容易忽略這一點。我也是最近一次仔細地思索這首詩才發(fā)現(xiàn),然后看到一位研究者說它非常象是“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江南大地。確實如此,但比起電影的這種技巧它還要更優(yōu)美從容自然,因為它的動里還蘊有靜,而且動靜相宜。這種寫法在中國的古代詩歌中,是非常少見的,作者憑借自己的`想象力僅僅用十四個字便極其成功地完成了這一目的。江南秀美明媚繁麗的風景,作者游興的欣悅飄然從容,都完美地表現(xiàn)了出來。

具有個性和感情的人們才懂得想要脫離這些東西是什么意思”。和艾略特差不太多,文學批評家薩爾達說,詩人在其作品之中固然要顯示出其個性,詩人同時是在努力發(fā)現(xiàn)某種超個人的東西——或者真理或者美或者生命。同樣地,在這首詩里,在中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也可以說同樣能夠找得到這樣的傾向。可能在許多優(yōu)秀的藝術(shù)作品中,個人性和非個人性往往會以各種形式交織于一起,難以辨清。

如果說詩的前兩句是游走于當前以空間作為背景的江南,那接下來的兩句詩人自然地轉(zhuǎn)進至漫漫時間長河里的江南,雖然也還在寫景,作者的身形也還是那么流動不居,而較之前兩句,用筆更是極其的虛靈。既然是在此時的江南,詩人自然會看到許多南朝時留下的寺廟的樓臺建筑,于是很自然詩人想到南朝——那個歷史上江南開始盛麗繁華的時期,那個佛教開始興盛并興盛一時的時期,那個已成為歷史漸漸遠去只留下眼前這許多陳跡的時期。一時間,該有多少江山如畫、人事代謝,浮現(xiàn)于詩人眼前。但是漸漸地詩人發(fā)現(xiàn),所有這些都和遠處煙雨之中那些當年留下的寺廟的樓臺建筑一樣,仿佛是在煙雨迷蒙之中而無法看清;雖然看不清楚,卻也知道,總有許多人物許多事情在時光的煙雨中消磨殆盡,就像后來辛棄疾詞中所寫:“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只有這些樓臺建筑經(jīng)歷了時間的風雨依然還在,“塵事繁堪織”,只有“僧語”才能夠“淡如云”?,F(xiàn)在呢,會不會將來回首看去,也一樣是如此煙雨朦朧?其實就是現(xiàn)在向現(xiàn)在的那些事情看去,真的就看清楚了嗎?詩人忽然覺得,都一樣地看不清楚,一樣地是在煙雨迷蒙之中,“多少樓臺煙雨中”——“多少”的樓臺啊,而又不止于這些樓臺,都是在這樣的煙雨之中。原來當他把視界轉(zhuǎn)進時間的浩瀚之海里,無論朝哪一方向遠遠望去,都是如此地迷蒙而不能夠看得清楚。這和余光中的“渡口以上,渡口以下;上游茫茫,下游茫茫;兩皆茫茫”,意韻豈非很有些相近。此時杜牧心中,多少迷惘、多少感慨、多少惆悵,他的身形開始變得凝重,漸漸停了下來,終于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再能如先前的欣悅。

詩人的思想情感,總是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他所處的時代以及他個人的時代經(jīng)歷。此時江南美好的春景讓往往還是想振作起來的杜牧既感覺近乎無限的美好也感覺到種種迷惘悵恨,一些年后杜牧回憶起江南漫游的生活情景,心中不免懷念,便寫下了《念昔游三首》: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云門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腳長。

曾奉郊宮為近侍,分明??羽林槍。

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

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再過一些年后,另一位著名的晚唐詩人韋莊又來對此江南春景,卻只能充滿了對于人生世事的如同夢幻之感,覺得世事無常,世界不過仿佛如此無情。于是他寫下那首著名的《臺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江南的景色其實依然的美好,只是這美好的景色根本無法讓韋莊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什么希望,他只想要沉醉其中,醉而忘歸:“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菩薩蠻》)。

杜牧《嘆花》:“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耧L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贝嗽姾笕烁綍粍t傳說故事,說杜牧游湖州時,遇見一民間女子,年十余歲,杜牧與其母相約過十年來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為湖州刺史,而此時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而杜牧感嘆其事,作此詩。這故事如此富于傳奇色彩,一望可知為好事者附會無疑。有學者可能以為此事大致可信或者受此說影響,于是以為此詩是寫男女之情。但仔細體會全詩,似乎并非寫男女之情,應(yīng)該是寫文人雅士游賞時一種細致幽微的感情,有些惆悵,有些感嘆時光荏苒景物變幻之快,風格清俊明朗。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三

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2、《書室明暖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

宋·陸游。

美睡宜人勝按摩,江南十月氣猶和。

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風高時送雁聲過。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3、《贈范曄》。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4、《江南曲》。

南北朝·柳惲。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華復應(yīng)晚。

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

5、《春夢》。

唐·岑參。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shù)千里。

6、《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倫。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

7、《夢江南》。

唐·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8、《蝶戀花》。

宋·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jù)。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古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四

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古詩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和精湛的技藝,而江南古詩更是其中的瑰寶。江南古詩以其婉約的風格、流暢的韻律和深刻的意境深受人們喜愛。通過欣賞江南古詩,我深深感受到了其獨特的魅力和奇妙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下面我將就江南古詩的韻律、意境和風格等方面進行分享。

首先,江南古詩以其特有的韻律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對于其他地區(qū)的古詩來說,江南古詩更加注重韻律的流暢和諧。例如明代文學家楊慎所作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中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一句,既傳達了時光荏苒之感,又通過語言音韻的變化,營造出長長的流水音效,給讀者帶來了視聽雙重的愉悅。這種獨特的韻律感使江南古詩在朗誦時更加動聽,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其次,江南古詩的意境給予了人們一種美的享受和思考。江南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燦爛的文化底蘊為古詩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和背景。詩人常以江南景色為素材,描繪美輪美奐的自然景色,如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中的“賈誼原來是何人,浩歌吟哦秦樓月”表達了富有詩意的月景,給人一種寧靜如畫般的心境。同時,江南古詩也能憑借細膩的描寫展現(xiàn)出深沉的哲理,例如趙無極的《金陵晚望》中“日夕經(jīng)過大江口,云銷雨霽楚山空”以緊密的寫實手法表現(xiàn)了歷史的滄桑和人生的短暫,使人回味無窮。

最后,江南古詩的風格更是其獨特之處。江南古詩以其文采斐然的特點成為文化界的瑰寶。清代文學家袁枚所作的《江南春》中“千綬扇風隨步躡,閬風巡使下春千”悅目明快的行文風格直抒胸臆,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南古詩以其婉約、洗練的風格而膾炙人口,每一句都如珠玉般精煉,字字句句都蘊含深情和智慧,使人陶醉其中。

總之,江南古詩以其獨特的韻律、意境和風格成為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瑰寶。欣賞江南古詩,在短短的幾十字里,我感受到了世間萬物的美麗和人生的真諦。江南古詩是一面鏡子,映照著那個特殊時代的文人墨客所面臨的生活和情感。它們可能是對生活的痛苦和追求的一種宣泄,亦或是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詮釋。通過觀賞江南古詩,我體會到了文化的力量和人類智慧的無限魅力。江南古詩的韻律、意境和風格都使我更加珍惜生活,更加熱愛詩歌,期待在更多的古詩中尋找出更多的感悟和啟發(fā)。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五

江南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地區(qū)之一。它地處中國南方,氣候溫和,風景優(yōu)美。這里的人們熱情友善,文化精深,所以也孕育了不少深入人心的古詩佳作。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感受一下這些江南古詩帶給我們的心靈觸動。

第一段:江南詩一派自然之美。

江南地區(qū)的天氣往往溫和潮濕,所以這里的景色常常以水為主題。古人在實際生活中,感知到了這里的自然之美,親身體驗并將這些美好的事物描繪在了自己的詩歌中。比如唐代詩人劉禹錫寫了《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边@其中所描繪的山水之美,也正是江南地區(qū)的具體表現(xiàn)。他們用自己的感受來傳達對自然的熱愛,細膩地品味人與自然之間的聯(lián)系。

第二段:江南詩一派自然之靈。

江南的山水不僅僅自然秀美,還有一種人文的靈動。這些山水常常為古人所感受到,成為他們思考人生、哲學信仰等感性思考的依據(jù)。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了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边@首詩中的《草》是對山水中的植被的描寫,而通過對草的描寫,又抒發(fā)出對人世變幻的思考。這種江南詩詩歌風格給人一種仙境化的感受,也是很能引起讀者共鳴的點。

第三段:江南詩一派自然之音。

匯聚了深邃的自然之美和人文的內(nèi)涵的江南詩文,也有著獨特的音樂之美。這些音樂呈現(xiàn)在行間和篇章中,充滿韻律感和音樂性。唐代詩人李白被人們譽為“仙人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具有浪漫色彩的詩人之一,詩歌以豐富多樣的音樂語言傳達情感,時而是高亢激昂,時而是抒情柔美。例如他的《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讀起來如歌,令人陶醉。

第四段:江南詩一派自然之情。

江南詩歌永遠是以感性為主導,筆下的情感自然真摯。如唐代女詩人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聞笛聲來憶江南?!边@句詠嘆“憶江南”,恰恰可見李清照內(nèi)心深深地愛著“江南”,也揭示出詩人心理的發(fā)泄和緬懷。這種江南人自然、清新、浪漫的情感,不僅僅是個人情感的體現(xiàn),更是全民情感的刻畫,也體現(xiàn)了中國詩歌的溫馨與濃郁。

第五段:江南詩一派自然之思。

最后,江南詩文所蘊含著的自然之思代表著另一種人文闡釋。江南人的文化淵源經(jīng)久不息,沉淀了認真思考的基礎(chǔ),也讓江南古詩洋溢著一種清晰的思考意味。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被乘龍去。.....嘆息書來惆悵至,別酒一杯家萬里?!边@首詩以中國傳統(tǒng)所喜愛的“離情”為主題,表達了詩人的襟懷和思緒,也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人文關(guān)懷的美麗。

總結(jié):

總之,江南的詩文代表了唐代文學的鼎盛時期。江南的美讓人充分感受到了自然之美、自然之靈、自然之音、自然之情和自然之思。江南的聲音,在茫茫大海長多變的歷史里,仍舊清澈,那華麗的語言、樸實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思考的文化自信,讓人深深熱愛。這里的襟懷之廣、心靈之寬、自然之真已經(jīng)超越了時間的局限,成為人們追求心靈自由的理想境地。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六

江南地區(q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而江南古詩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珍品。在我閱讀和學習江南古詩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江南古詩的獨特魅力和深遠意義。下面,我將結(jié)合幾首江南古詩,談?wù)勎覍τ诮瞎旁姷男牡皿w會。

首先,江南古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自然之美的印象。江南的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詩人們以細膩的筆墨表達了自然景色的美妙。比如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寫到:“煙村四五月,銷得垂熳煙??h前有林泉,禾暮見龍顏?!边@些詩句道出了江南的風光無限,讓人心生向往之情。在我讀這些古詩時,仿佛也能感受到江南的美景,心情也隨之舒暢起來。

其次,江南古詩讓我感受到了深厚的人文之美。江南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文化的繁榮地帶,文人雅士輩出。他們以自己對江南的熱愛和理解,寫下許多觸動人心的古詩。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寫道:“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人到情多情轉(zhuǎn)薄,而今真?zhèn)€悔多悔轉(zhuǎn)多?!边@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嘆其中的人情世故。讀這樣的古詩,不僅讓我感受到江南的人文風情,也讓我對人生更有了思考。

再次,江南古詩讓我領(lǐng)略到了豪放之美。尤其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蘇軾,他的詩作在古代文壇上獨樹一幟。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給我印象最為深刻。詩中他寫道:“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边@樣的詩句充滿了豪放、激情和奔放之美,使我對蘇軾的才情和個性有了更深的認識。讀這些古詩,不禁心潮澎湃,感受到了江南古詩的獨特魅力。

最后,江南古詩還給了我對于學習和生活的一些啟示。在詩人們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他們對于生活的熱愛和追求。他們對于詩歌的執(zhí)著和不懈努力,使我意識到只有付出才能收獲,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提升自我。同時,他們對于自然的敬畏和對人文的理解,使我明白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之道。讀這些古詩,就像是在向前輩們請教,接受他們的指導,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堅定。

綜上所述,江南古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通過閱讀這些文學作品,領(lǐng)略到了江南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以及豪放之美。同時,這些古詩也給了我人生的一些啟示,讓我更加明白了學習和生活的真諦。在將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xù)深入研究江南古詩,從中汲取養(yǎng)分,為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積累更多的力量。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七

《憶江南》作者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其全文詩句如下: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翻譯】。

江南是個好地方,那里的風景我熟悉。日出時,江中的滾浪比火還紅艷,春天里,一江綠水仿佛被藍草浸染。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涼州詞》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之渙。其全文詩句如下: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翻譯】。

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云連在一起;玉門關(guān)孤零零地聳立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guān)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相思》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其全文詩句如下: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翻譯】。

紅豆樹生長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將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紅豆,它最能夠引起人們的思念之情。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八

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尤其是唐代的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的作品備受青睞,但是除了這些名家之外,還有很多詩人不為人知,其中就包括了著名詩人劉過的作品《江南》。這首詩雖然不及李白的《將進酒》和杜甫的《赤壁》,但是卻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這讓我癡迷于它,產(chǎn)生了許多感悟和體會。

第二段:詩歌賞析。

《江南》是唐代劉過的一首詩,詩中描寫了江南的美景,引人入勝。詩歌用“樓”、“臺”、“閣”、“城”、“市”等詞語來描繪江南的城市景象,使人感到一種恬靜、祥和的氛圍。在描繪景色的同時,詩人也樸實地繪出了江南人們溫和、淡雅、勤勞的生活方式。他用“船從閑處過”、“酒旗風動處”、“魚翻藻根清見底”等描述,營造了一種自然親近、虛懷若谷、淡泊名利的人文氛圍。

第三段:審美體驗。

讀完這首詩,我不由得陶醉其中,仿佛身臨其境般感受到江南的美妙。我想象著靜靜躺在小船中,船夫搖著櫓,水面微微蕩漾,和煦的陽光灑在身上,海棠花飄落在水中,溪水緩緩流過,一切都是那樣的安詳靜謐,我仿佛進入了一種超然的境界。這樣美好的環(huán)境,讓人感覺到一種莫名的揪心感,仿佛一切憂傷和孤寂在這一刻都淡忘了。

第四段:生活啟示。

這首詩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清平世界”的意境和生活理念。劉過在詩中贊美江南,但是這并不僅限于江南的景物,還包括江南人民那種溫潤如水、胸懷大志、知足常樂的品質(zhì)。他們不在乎東西部積,不追求金錢和權(quán)力,而是以“情之所鐘”為生,因此江南的文化水平、藝術(shù)氛圍和生活質(zhì)量都非常高。這讓我深深地感到,人生的價值要體現(xiàn)在內(nèi)心積淀和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上,而不是在追求所得上。

第五段:結(jié)語。

一首好的詩歌,不僅在于它的意境和情感表達,更在于它給人生活、思考和靈魂的啟示?!督稀愤@首詩,淺灘垂柳、雨后春筍、千帆過盡,皆成了我賞詩過后的精神養(yǎng)料。它啟示我品味生活、感受世界、追求美好,讓我更加深入的理解了這首詩歌的精髓所在。我相信,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這首詩會一直陪伴著我,教會我更多的感悟和體會。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九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作者簡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樂天,自號醉吟先生,亦稱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居下邦(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唐代詩人中作品最多的一個。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含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相傳老嫗也能聽懂。常與同年元稹酬詠,號元白。也常與劉禹錫酬詠,號劉白。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諭、閑適、感傷、雜律。他本人最得意,價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諷諭詩。他的諷諭詩主要包括了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廣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難。這其中有同情農(nóng)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嘆婦女命運的悲歌,如《上陽白發(fā)人》、《后宮詞》等。二、深刻地揭露統(tǒng)治者的罪惡,如《賣炭翁》、《紅絨毯》等。有《長慶集》詩二十卷,《后集》詩十七卷,《別集補遺》二卷。今編詩三十九卷。

【注釋】。

憶江南:據(jù)《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單調(diào)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稇浗稀饭?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曾:曾經(jīng)。

諳:熟悉。

江花:江邊的花。勝,一作“似”。

藍:藍草,其葉可制青綠染料。此指蓼藍?!堆印駥W》:“青出于藍而青于藍”。

【譯詩、詩意】。

【賞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白居易曾經(jīng)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后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應(yīng)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shù)牧私猓蚀私显谒男哪恐辛粲猩羁逃∠蟆.斔虿⌒度翁K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xiàn)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里常??梢?,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里也可見端倪,“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lián)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既是“能不憶江南”,那么杭州這個白居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什么給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載:“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两裰星锿?,往往子墮,寺僧亦嘗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來,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很有興趣去拾它幾顆,也似多次去靈隱寺尋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賞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詩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氣質(zhì),在八月桂花暗飄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連桂叢,時而舉頭望月,時而俯首細尋,看是否有桂子從月中飛墮于桂花影中。這是何等美麗動人的一副畫面。一個尋字,而情與景合,意與境會,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也許,月中桂子只是傳說,那么錢塘潮奇觀確實是存在的。尋桂子不一定能尋到,潮頭卻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極深的景觀。錢塘江自杭州東南流向東北,至海門入海。錢塘潮每晝夜從海門涌入,異常壯觀。錢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勢最大,潮頭可高達數(shù)丈,正因為如此,所以白居易寫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見那卷云擁雪的潮頭了,趣意盎然。上句寫跑去寺里尋找那美麗的傳說,下句寫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錢塘潮,一動一靜,從中我們可以一窺作者內(nèi)心蘊涵的種種心理活動,也許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難忘。

第三首,寫的是蘇州。吳酒一杯春竹葉,也許有人會說,竹葉青并非是吳酒啊,這是怎么回事呢?一來,竹葉是為了與下句的芙蓉對偶,二來,“春”在這里是形容詞,所謂春竹葉并非一定是指竹葉青酒,而是指能帶來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詩里就有“甕頭竹葉經(jīng)春熟”的說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時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類。文人大多愛酒,白居易應(yīng)該也不例外,喝著吳酒,觀“吳娃雙舞”猶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巴蕖闭?,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稱為“娃”,吳王夫差為她建的房子就叫“館娃宮”。也許白居易這樣寫,就是出于對西施這位絕代佳人的聯(lián)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陽,回憶起當年飲酒觀舞,不禁嘆道:“早晚復相逢?”。早晚,是當時的口語,意思就是何時。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十

江南是我國最美的地方之一,這里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使其成為古人們創(chuàng)作詩歌的理想之地。詩歌是江南文化的馨香之花,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得更加耀眼奪目。通過閱讀江南古詩,我深深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與美,也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江南古詩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文情懷。江南地區(qū)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古代,江南是繁華富庶的地方,豐饒的土地、秀麗的山水、繁忙的市井,都成為古人們寫詩的創(chuàng)作素材。這些詩中多數(shù)流露了詩人對家園深深的眷戀之情。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边@些句子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江南山水的情感,讓人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一縷江南的溫暖。

其次,江南古詩多以自然景觀為題材,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出江南的獨特之美。江南的自然風光以水鄉(xiāng)風光為主,水帶給此地無限的靈感與想象空間。明代文學家楊慎《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寫道:“轆轆輕舟已相親,愛酣兩鬢星星新。木筆褰開三月水,陰結(jié)茱萸數(shù)粒鱗?!边@些動人的詩句將我們帶入了江南多河多湖的境地,感受到了江南秋夜的靜美與詩意。

再次,江南古詩中融入了豐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江南地區(qū)獨特的環(huán)境和歷史文化孕育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唐代詩人杜牧在《秋夕》中如此寫道:“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边@首詩以秋夕為背景,通過描繪天空中的牽牛織女星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短暫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生命的思考。讀這些詩,讓我深感人生短暫而美好,應(yīng)該珍惜眼前的一切。

最后,江南古詩中表現(xiàn)出了才情與豪情。江南地區(qū)盛產(chǎn)文人雅士,這里的文化精英在藝術(shù)上有獨特的追求和創(chuàng)造力。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莫過于蘇軾。他的《江南春》一直都是我最喜歡的古詩之一:“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边@首詩以瓊枝玉葉來描寫江南春天的盛景,讓人心生向往和贊美之情。讀這首詩,我仿佛聽到了鶯啼聲,感受到了江南春天的美好。

綜上所述,通過閱讀江南古詩,我對江南的自然風光、人文情懷、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蘊有了更深的體會。詩歌讓人們通過文字感受到江南的美,也讓人們在欣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珍愛江南的過去和現(xiàn)在,我愿繼續(xù)閱讀和品味這些美麗的詩句,讓我心靈永遠與江南相連。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十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背景。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蘇州做官,很受當?shù)厝罕姷膼鄞?。這首詞是白居易回憶江南景物的作品,藝術(shù)上很有特色。

詩人早年因避亂來到江南,曾經(jīng)旅居蘇、杭二州。晚年又擔任杭、蘇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給白居易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白居易也與那里的人民結(jié)下了深摯的友誼,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戀戀不已。《憶江南詞》就是這種心情下的產(chǎn)物。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以后文人詞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積極的作用。

【賞析】。

白居易曾經(jīng)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后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白居易的青年時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應(yīng)該說,白居易對江南有著相當?shù)牧私?,故此江南在白居易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白居易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白居易六十七歲時,寫下了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白居易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白居易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xiàn)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里常常可見,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白居易的詩里也可見端倪,“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我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lián)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既是“能不憶江南”,那么杭州這個白居易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是什么給白居易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載:“杭州靈隱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種也?!两裰星锿梗訅?,寺僧亦嘗拾得?!奔热凰律梢允暗?,那么看起來,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時候,很有興趣去拾它幾顆,也似多次去靈隱寺尋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賞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詩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氣質(zhì),在八月桂花暗飄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連桂叢,時而舉頭望月,時而俯首細尋,看是否有桂子從月中飛墮于桂花影中。這是何等美麗動人的一副畫面。一個尋字,而情與景合,意與境會,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十二

《江南春》是一首久負盛名的好詩,其中對江南景色的描寫跟是細致,讓我們欣賞一下全文吧!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韻譯。

遼闊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畫,鶯歌燕舞綠葉映襯鮮艷紅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風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籠罩煙雨下?

散譯。

干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有相互映襯的綠樹紅花,有臨水的村莊,有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煙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注釋。

1.鶯啼:即鶯啼燕語。

2.郭:外城。此處指城鎮(zhèn)。

3.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quán)。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jù)《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shù)。

6.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

7.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創(chuàng)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時代,唐王朝以做大廈將傾之勢,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牛李黨爭.....一點點的侵蝕著這個巨人的身體。

而另一方面,憲宗當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點點成就,飄飄然的做起了長生不老的春秋大夢,一心事佛,韓愈上《諫佛骨表》、險些丟了性命。憲宗被太監(jiān)殺死后,后繼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數(shù)繼續(xù)上升,寺院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實力,加重了國家的負擔。

杜牧這年來到江南(江蘇江陰),不禁想起當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誠,到頭來是一場空,不僅沒有求得長生,反而誤國害民。既是詠史懷古,也是對唐王朝統(tǒng)治者委婉的勸誡。后來武宗發(fā)動會昌滅佛,從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

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小小的篇幅,描繪了廣闊的畫面。它不是以一個具體的地方為對象,而是著眼于整個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題為《江南春》。

首句“千里鶯啼綠映紅”,一開始就展現(xiàn)了江南大自然風光?!扒Ю铩笔菍V闊的江南的概括。這里到處是鶯啼,無邊的綠葉映襯著鮮艷的紅花。這種有聲有色、生機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風”寫了江南獨特的地形風貌,臨水有村莊,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風中,酒旗在輕輕地招展。這是多么明麗的江南啊!

一二句寫的是晴景,三四句寫的是雨景?!澳铣陌侔耸?,多少樓臺煙雨中?!痹诖禾斓奈⒂曛校瑒t另有一番風光。在山明水秀之處,還有南朝遺留下來的數(shù)以百計的佛寺。這些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若隱若現(xiàn),似有似無,給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朧迷離的色彩?!八陌侔耸笔翘摂?shù),不是實指,突出佛寺之多,諷刺了皇帝依賴佛教。其中應(yīng)指現(xiàn)存于江陰青陽鎮(zhèn)的悟空寺。

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qū)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鮮明,情味雋永。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xiàn)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

同時杜牧還留下了一首《芙蓉湖》),贊譽江陰美景:

丹樹村邊煙火微,碧波深處雁初飛。蕭條落葉垂楊岸,隔水寥寥聞?chuàng)v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十三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誦讀《小池》《江南》,感受古詩所描寫的意境,欣賞兩首詩的異同。

2、認讀有偏旁的漢字,知道相同偏旁的字都有相關(guān)的意義。

活動準備:詩文圖、字卡、cd碟、教材、古典樂曲。

活動過程:

一、朗讀表演:《山居秋瞑》。

二、導入新課:

1、閱讀教材,聽錄音欣賞《小池》《江南》,跟讀、模仿讀詩文。

2、看詩文畫面欣賞理解詩文內(nèi)容:

(1)《小池》寫了什么?泉水、樹蔭、小荷、蜻蜓、一幅水上的景致畫面。

(2)《江南》是怎么寫蓮花和水中的魯?shù)模?/p>

蓮葉何田田,魚戲蓮塘的東、南、西、北、中,用方位角度的.變化生動傳神地描摹出魚戲蓮戲水的動態(tài)。

(4)請幼兒找到詩文的文字部分,找出教師出示的大字卡的生字,讀出來。

《小池》:蜻蜓、荷、蔭《江南》:采蓮根據(jù)偏旁給字歸類:蜻蜓、荷、蔭、蓮。

(5)教師小結(jié)“蜻蜓”是“蟲”字邊的字,“蟲”字旁字都與昆蟲有關(guān),請幼兒說說還認識哪些“蟲”字旁的字。教師將幼兒說出的字寫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認讀。

(6)“蔭”和“荷”是“艸”字頭的字,“艸”字頭的字都與植物有關(guān),幼兒說說還有哪些字是有“艸”字頭。教師將幼兒說出的字寫在黑板上,引導幼兒認讀。

三、教師帶領(lǐng)幼兒在音樂伴奏下,誦讀、背誦古詩。

四、活動結(jié)束。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頭。

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獻,

魚戲蓮葉北。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十四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p>

《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秋月》【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長恨歌》【唐】白居易。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應(yīng)天長【唐五代】馮延巳。

當時心事偷相許,宴罷蘭堂腸斷處。挑銀燈,扃珠戶,繡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淚語,驚覺玉籠鸚鵡。一夜萬般情緒,朦朧天欲曙。

李憑箜篌引【唐五代】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叫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十五

作者: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注釋:

1、郭:城郭。酒旗:酒簾,高懸在酒店外的標志。

2、南朝:東晉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齊、梁、陳四朝合稱南朝。當時的統(tǒng)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3、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jù)《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數(shù)字。

4、樓臺:指寺廟。

譯文:

遼闊迷人的江南水鄉(xiāng),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

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鎮(zhèn),隨處可見酒家迎風招展的旗子。

南朝統(tǒng)治者建造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廟,

如今有多少樓臺都籠罩在蒙蒙的煙霧般的細雨之中。

賞析:

本篇是一首描寫江南風光的七言絕句。江南水鄉(xiāng)的迷人風光,歷來都是令人想往的,杜牧同時代的詩人白居易以短短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句詩就把它描繪得如詩如畫。不過白詩展示給我們的是江南風光大的輪廓,是江南風光的整體感官形象。而杜牧則不同,他不僅從整體上描繪了江南春光的明媚,而且還具體到描寫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到處酒旗招展,具體到描寫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讀者從一個個具體的景點去體會江南風光細微之處的色彩多姿,嫵媚動人。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一開篇,詩人首先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柳綠花紅,燕舞鶯歌的境界,隨后又向我們展示了“水村”和“山郭”“酒旗”處處迎風招展的繁榮與祥和?!扒Ю铩睒O言地域之遼闊廣大,一個“千里”把“鶯啼”響徹了整個江南,把“綠映紅”掩映了整個江南;“水村”與“山郭”又把迎風招展的“酒旗”掛遍了整個江南。令人迷戀,令人心馳神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兩句是把詩作由寫自然景觀轉(zhuǎn)移到寫具有人文景觀特征的廟宇,這一轉(zhuǎn)就巧妙地揉進了歷史的滄桑,也使其自然地融進了詩人對南朝朝政的譏諷與批判。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筑在蒙蒙煙雨中若隱若現(xiàn),更給江南春色增添了一抹撲朔迷離的美。詩人在這里不說“江南四百八十寺”,而說“南朝四百八十寺”,顯然不僅是為了寫眼前的景致而寫景,而是在賞嘆之中蘊含著諷刺,這一來無疑就大大地豐富了詩作的內(nèi)涵。

在這短短的二十八個字中,詩人描繪的既有體現(xiàn)具體時代特征的景觀,又有滲透著歷史滄桑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時還以“千里”一詞形象化地概括了整個江南,難怪詩人選擇了《江南春絕句》這一命題。

江南春。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十六

唐·杜甫。

春雨暗暗塞峽中,早晚來自楚王宮。

亂波分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風。

寵光蕙葉與多碧,點注桃花舒小紅。

谷口子真正憶汝,岸高瀼滑限西東。

賞析:“暗暗”是稠密的樣子?!霸缤怼敝冈绯亢屯砩稀!霸缤韥碜猿鯇m”用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與楚王夢中相會的典故,出自宋玉《高唐賦》?!包c注”指點染注色?!肮瓤谧诱妗敝浮肮瓤冢ǖ攸c)鄭子真(一個隱士”。首聯(lián)由瀟瀟春雨聯(lián)想到巫山神女與楚王相會;頷聯(lián)寫春水拍岸,春風逐云;頸聯(lián)以“多碧”對“小紅”,體現(xiàn)杜詩生動活潑的一面;末聯(lián)以隱士來比好友,體現(xiàn)懷念與贊許之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賞析:及時的春雨被譽為“喜雨”、“時雨”。首聯(lián)“好”字含情,盛贊春雨;“知時節(jié)”賦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來,春雨體貼人意,知曉時節(jié),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fā)植物生長;頷聯(lián)寫詩人的聽覺感受,在蒼茫的夜晚,春雨隨風而至,悄無聲息,滋潤萬物;頸聯(lián)寫詩人推門而出,佇立遠眺,只見平日涇渭分明的田野小徑融入夜色,漆黑一片,而江船漁火紅艷奪目,反襯出春夜的廣漠幽黑,也從側(cè)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末聯(lián)是想象之辭,詩人目睹春雨綿綿,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錦官城將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而花之紅艷欲滴、生機盎然正是無聲細雨潛移默化,滋潤洗禮的結(jié)果。全詩不見“喜”字,只在詩題中點出,卻又全篇始終充滿喜悅之情。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其一。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其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

憑君先到江頭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賞析:“天街”指京城的街道?!八帧奔从椭騽游锶橹破?,“潤如酥”,形容溫潤、細膩,微妙、貼切地傳達出春雨給人的溫暖柔潤之感,后世文學作品形容、描寫春雨時也常用這一詞。“最是”即“正是”?!敖^勝”指遠遠勝過?!盎识肌敝嘎尻柍恰!吧砝洗蟆敝改昙o大?!凹础笔且呀?jīng)的'意思?!皯{”是請的意思?!敖敝盖谔拼┏菛|南角。京城的街道上,淅淅瀝瀝的小雨滋潤如酥。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卻顯得稀疏零星。我認為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它遠遠勝過楊柳堆煙的暮春。不要說官事忙碌,年紀老大,已經(jīng)失去了少年時追逐春天的心情。請你忙里偷閑地先到江邊看一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經(jīng)很深。第一首寫春雨、草色極傳神,第二首寫逐春之心,看柳色深未深,生動活潑。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十七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字詞解釋:

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shè)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guī)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shè)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采集民間歌謠,以供統(tǒng)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jīng)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后人稱為樂府詩。

可:正當。

田田:荷葉茂密的樣子。

原文翻譯:

正當是江南采摘蓮蓬的大好時節(jié),荷葉長得多么茂盛!魚兒在荷葉之間盡情游戲,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多么自由自在??!

作品賞析:

本篇民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回旋反復的音調(diào),優(yōu)美雋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調(diào),勾勒出了一幅明麗美妙的圖畫。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戲耍的魚兒,還有那水上劃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蓮的壯男俊女的歡聲笑語,悅耳的歌喉,多么秀麗的江南風光!多么寧靜而又生動的場景!

讀完此詩,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撲來,想著就令人覺得清爽。還不止于此,我們感受著詩人那種安寧恬靜的情懷的同時,自己的心情也隨著變得輕松起來。

詩中沒有一字是寫人的,但是我們又仿佛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機的青春與活力,領(lǐng)略到了采蓮人內(nèi)心的歡樂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歡愉和甜蜜。

這就是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十八

江南漢樂府是漢代(西漢和東漢)的詩歌,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shè)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guān)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jīng)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

江南。

作者: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注釋。

漢樂府:原是漢初采。

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shè)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guī)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shè)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采集民間歌謠,以供統(tǒng)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jīng)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后人稱為樂府詩。

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

可:在這里有“適宜”、“正好”的意思。

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jié)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賞析。

這是一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在漢樂府民歌中具有獨特的風味。

讀完此詩,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撲來,想著就令人覺得清爽。還不止于此,我們感受著詩人那種安寧恬靜的情懷的同時,自己的心情也隨著變得輕松起來。

詩中沒有一字是寫人的,但是我們又仿佛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機的青春與活力,領(lǐng)略到了采蓮人內(nèi)心的歡樂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歡愉和甜蜜。這就是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十九

唐代:孟郊作者介紹。

昨夜一霎雨,天意蘇群物。

何物最先知,虛庭草爭出。

2、聽雨。

元代:虞集。

屏風圍坐鬢毿毿,絳蠟搖光照莫酣。

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3、傷春怨·雨打江南樹。

宋代:王安石。

雨打江南樹。一夜花開無數(shù)。綠葉漸成陰,下有游人歸路。

與君相逢處。不道春將暮。把酒祝東風,且莫恁、匆匆去。

4、虞美人·梳樓。

宋代:蔣捷。

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處。樓兒忒小不藏愁。幾度和云飛去、覓歸舟。

天憐客子鄉(xiāng)關(guān)遠。借與花消遣。海棠紅近綠闌干。才卷朱簾卻又、晚風寒。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6、《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

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

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

猶及清明可到家。

7、題畫。

宋章甫。

一水鳴東西寺,春雨洗南北山。

腳力未窮蒼翠,夢魂曾聽潺湲。

8、耕釣境。

宋葉茵。

一犁足春雨,一絲搖晴風。

樂此至樂地,其惟蓑笠翁。

題李公麟山莊圖其八棲云室。

9、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春雨溟蒙,春云叆叇。

忽然杲日當空,天不能遮,

地不能載。

10、頌古五十七首。

宋釋道昌。

把火入牛欄,反身外面看。

梨花千點白,春雨幾聲寒。

11、春雨吟。

宋邵雍。

春雨細如絲,如絲霡霂時。

如何一霶霈,萬物盡熙熙。

12、蘆葦江八詠·前野耕云。

宋羅仲舒。

春雨鳴布谷,士膏三月足。

舉趾事興耕,竟畝水云綠。

13、園蔬十詠·韭。

宋劉子翚。

肉食嘲三九,終憐氣韻清。

一畦春雨足,翠發(fā)剪還生。

14、村居。

宋郭仁。

移家楊柳灣,小筑田家塢。

一宵春雨晴,滿地菜花吐。

15、題趙昌木瓜花。

宋范成大。

秋風魏瓠實,春雨燕脂花。

彩筆不可寫,滴露勻朝霞。

16、題扇。

宋仇遠。

欹枕聞春雨,閉門見綠陰。

可人歌扇底,猶有惜春心。

17、玉艷亭即事五首。

宋白玉蟾。

正月梅花盡,一溪春雨香。

燕方尋故壘,蜂已葺華房。

18、山水圖。

明唐寅。

綠樹含春雨,青山護曉煙。

攜筇出磯上,何以地行仙。

19、后雜興。

宋陸游。

臘雪瑞我麥,春雨嘉我谷。

老農(nóng)無他求,一飽萬事足。

20、春雨。

宋陸游。

擁被聽春雨,殘燈一點春。

吾兒歸漸近,何處宿長亭?

江南古詩心得體會篇二十

杜牧特別擅長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繪一幅幅絢麗動人的圖畫,呈現(xiàn)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江南春》便是這類型的代表作。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shù)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1.鶯啼:即鶯啼燕語。

2.郭:外城。此處指城鎮(zhèn)。

3.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quán)。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jù)《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shù)。

6.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

7.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這首詩是杜牧也是唐代詩歌中一首杰出的作品,雖然只是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但它包含內(nèi)容的豐富,技巧的高超,正如前人所說,“能以簡括,勝人多許”,“包羅萬象,真天地間驚人語也”。

這首詩開頭兩句的寫景在古代詩歌中可以說是非常成功而且非常特出的一例,作者采用了非常特別的一種漂移的視角,通過語言的韻律、筆致的虛靈僅僅通過簡單的詞語組合表現(xiàn)出一種飄然遠游的動感,而如果不很仔細地看,非常容易忽略這一點。我也是最近一次仔細地思索這首詩才發(fā)現(xiàn),然后看到一位研究者說它非常象是“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江南大地。確實如此,但比起電影的這種技巧它還要更優(yōu)美從容自然,因為它的動里還蘊有靜,而且動靜相宜。這種寫法在中國的古代詩歌中,是非常少見的,作者憑借自己的想象力僅僅用十四個字便極其成功地完成了這一目的。江南秀美明媚繁麗的風景,作者游興的欣悅飄然從容,都完美地表現(xiàn)了出來。

具有個性和感情的人們才懂得想要脫離這些東西是什么意思”。和艾略特差不太多,文學批評家薩爾達說,詩人在其作品之中固然要顯示出其個性,詩人同時是在努力發(fā)現(xiàn)某種超個人的東西——或者真理或者美或者生命。同樣地,在這首詩里,在中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也可以說同樣能夠找得到這樣的傾向??赡茉谠S多優(yōu)秀的藝術(shù)作品中,個人性和非個人性往往會以各種形式交織于一起,難以辨清。

如果說詩的前兩句是游走于當前以空間作為背景的江南,那接下來的兩句詩人自然地轉(zhuǎn)進至漫漫時間長河里的江南,雖然也還在寫景,作者的身形也還是那么流動不居,而較之前兩句,用筆更是極其的虛靈。既然是在此時的江南,詩人自然會看到許多南朝時留下的寺廟的樓臺建筑,于是很自然詩人想到南朝——那個歷史上江南開始盛麗繁華的時期,那個佛教開始興盛并興盛一時的時期,那個已成為歷史漸漸遠去只留下眼前這許多陳跡的時期。一時間,該有多少江山如畫、人事代謝,浮現(xiàn)于詩人眼前。但是漸漸地詩人發(fā)現(xiàn),所有這些都和遠處煙雨之中那些當年留下的寺廟的`樓臺建筑一樣,仿佛是在煙雨迷蒙之中而無法看清;雖然看不清楚,卻也知道,總有許多人物許多事情在時光的煙雨中消磨殆盡,就像后來辛棄疾詞中所寫:“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只有這些樓臺建筑經(jīng)歷了時間的風雨依然還在,“塵事繁堪織”,只有“僧語”才能夠“淡如云”?,F(xiàn)在呢,會不會將來回首看去,也一樣是如此煙雨朦朧?其實就是現(xiàn)在向現(xiàn)在的那些事情看去,真的就看清楚了嗎?詩人忽然覺得,都一樣地看不清楚,一樣地是在煙雨迷蒙之中,“多少樓臺煙雨中”——“多少”的樓臺啊,而又不止于這些樓臺,都是在這樣的煙雨之中。原來當他把視界轉(zhuǎn)進時間的浩瀚之海里,無論朝哪一方向遠遠望去,都是如此地迷蒙而不能夠看得清楚。這和余光中的“渡口以上,渡口以下;上游茫茫,下游茫茫;兩皆茫?!?,意韻豈非很有些相近。此時杜牧心中,多少迷惘、多少感慨、多少惆悵,他的身形開始變得凝重,漸漸停了下來,終于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再能如先前的欣悅。

詩人的思想情感,總是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他所處的時代以及他個人的時代經(jīng)歷。此時江南美好的春景讓往往還是想振作起來的杜牧既感覺近乎無限的美好也感覺到種種迷惘悵恨,一些年后杜牧回憶起江南漫游的生活情景,心中不免懷念,便寫下了《念昔游三首》: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云門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腳長。

曾奉郊宮為近侍,分明??羽林槍。

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

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再過一些年后,另一位著名的晚唐詩人韋莊又來對此江南春景,卻只能充滿了對于人生世事的如同夢幻之感,覺得世事無常,世界不過仿佛如此無情。于是他寫下那首著名的《臺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江南的景色其實依然的美好,只是這美好的景色根本無法讓韋莊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什么希望,他只想要沉醉其中,醉而忘歸:“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菩薩蠻》)。

杜牧《嘆花》:“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耧L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贝嗽姾笕烁綍粍t傳說故事,說杜牧游湖州時,遇見一民間女子,年十余歲,杜牧與其母相約過十年來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為湖州刺史,而此時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而杜牧感嘆其事,作此詩。這故事如此富于傳奇色彩,一望可知為好事者附會無疑。有學者可能以為此事大致可信或者受此說影響,于是以為此詩是寫男女之情。但仔細體會全詩,似乎并非寫男女之情,應(yīng)該是寫文人雅士游賞時一種細致幽微的感情,有些惆悵,有些感嘆時光荏苒景物變幻之快,風格清俊明朗。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806319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