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實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7 00:26:06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實用18篇)
時間:2023-11-07 00:26:06     小編:文鋒

總結是對過去的記錄和整理,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長軌跡。寫總結時要注意時間順序和邏輯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書筆記范文,希望能給大家?guī)盱`感和啟發(fā)。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一

1、知道結構無處不在。

2、知道結構的含義,結構決定著事物的性質。

3、通過案例分析,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并進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學分析。

1、教學對象分析:由于教學條件的約束,學生高一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在高二的課程當中開始可以稍微放慢速度,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順帶的復習一下相關的高一內容,讓學生慢慢融入技術的學習氛圍中來。

2、教學內容分析:這是高二的第一節(jié)課。這節(jié)內容是從高一大而化之的粗線條的學習到高二進行具體學習的一個轉折點。高二的內容相對于高一的內容,更專業(yè)一些,難度也加大一些,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1、掌握結構的概念。

2、讓學生做好更深層次學習的準備。

教學難點:結構概念中的“有序”性。

四、教學資源:多媒體、圖片資料。

五、教學策略:首先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由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讓學生自己概括總結出結構的概念,并且強調了概念中“有序”性這個難點。了解結構的概念以后,采用演示法和案例分析法讓他們感受到結構無處不在,結構的重要性。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我們高一已經學習了技術與設計的一般原則、步驟和基本方法??赡芨咭坏臅r候老師也讓大家自己制作過小板凳或者小臺燈之類的東西。大家做的過程中都要進行方案的構思。也就是我們會考慮把凳子做成什么樣子的,這樣的板凳結不結實,是做成固定的,還是可以滑動的等等。那么這些想法能不能實現就要用到我們這章學習的知識——結構。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結構。

(2)講解結構的概念:說到結構,我們知道任何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結構,大的我們可以看見的椅子,課桌,他們有自己的結構。小的到我們化學中學習的分子也有自己的結構??梢娨患挛镏灰嬖?,那它就一定會有自己結構。所以我們說結構無處不在。

板書:[無處不在的結構]。

那什么是結構呢?

提問:我們人體是不是也是一個結構呢?

學生回答。

提問:那它是由什么組成的?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人體結構是由各個器官按照一定的順序關系組成的。

再來看看我們桌子的結構。它是不是由桌面,桌腿這些部分組成的?

所以我們可以說桌子結構是由桌子的各組成部分有序組成的對嗎?

好,那么從以上人體結構和桌子結構兩個例子一起來總結一下,結構是什么?

提示學生回答。

重復學生答案,指出結構是事物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搭配和排列對嗎?

舉例子如果人體中各器官顛倒放置,頭腳顛倒可不可以?強調概念中的“有序性”,引起學生注意。

舉初中幾何學習的三根小木棍進行排列組成不同形狀的例子和化學中學習的碳原子的排列順序不同得到不同性質的石墨和金剛石的例子進一步說明。

由“有序”引出結構決定事物的性質。(可以看成是概念的延伸和擴展)。

(3)結構與自然:現在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結構,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結構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和應用。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結構與自然的關系。

學生自己閱讀案例“蒼耳子與尼龍扣”、“鳥與飛機”、“鷹眼與導彈跟蹤系統(tǒng)”

針對一些學生不認真的態(tài)度,閱讀后,讓學生合上課本,抽查幾個學生把課本上講的幾個案例說一下,強調案例分析的重要性。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與自然有關的結構的例子。

演示汽車仿生學的圖片,增加學生的興趣。

(4)結構與技術領域的關系。

讓學生列舉技術領域中結構的例子。

讓學生閱讀案例并分析“魁北克大橋倒塌”的案例,引導他們從技術角度去分析看待問題。

總結:結構影響著產品的性質和功能,結構方面存在一個小問題也許就會導致重大事故的發(fā)生。因此,合理的結構是事物存在的基礎,卓越的結構是設計者和制造者的重要追求。

(5)結構與社會領域(簡單概括)。

(6)小結。

七、教學反思:利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進行結構概念的學習,學生接受的比較快,并且擺脫了死記硬背,對難點部分也容易掌握。

對“魁北克大橋”案例的分析,由于生活經驗的原因,有的同學偏離了技術角度進行分析,比如說是因為豆腐渣工程之類的從政治角度進行分析;有的受以前學習方法的影響,直接從課本上找答案,沒有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所以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案例分析的方法,并且要明確從技術角度對案例,對生活的例子進行分析。

文章來源: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二

小學科學作為課程改革中開設的一門綜合課程,對于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啟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教育小學生更好地接受科學教育,是當前科學教師需要學習和面對的一個課題,本文通過元認知理論來認識科學教師的pck結構,期望能夠以科學的方式,結合小學科學課的特點,提高科學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小學生有效地學習科學課程。

引言:對于小學生的教育,必須注重小學生的心理教育,隨著現代心理學的發(fā)展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很多學科的知識都在相應的發(fā)展中推陳出新,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密切結合,使教育措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fā)展,為小學生在新的教學方法的指導下成功地學習各個學科,特別是科學課的有效學習提供了理論基礎。在元認知理論指導下重塑科學教師pck結構,為小學生科學教育發(fā)揮卓有成效地作用,是當前科學教師應該著重認識和解決的問題。下面就通過對元認知理論的探討,來更深入地認識科學教師pck結構的問題,提高科學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推動我國科學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

小學科學是一門新開設的綜合課程,目的就是為了對小學生進行科學啟蒙。盡管現在的新課程改革前,小學課程中也開設有常識課和自然課,但是這些課程仍然還是停留在科學普及水平的基礎上。由于小學生處于一個未成年的時期,抽象邏輯思維的能力比較弱,對于科學課程的`接受能力比較差,需要尋找一條有效的學習方法,幫助這些小學生建立起一個學習科學課程的思路,這就需要科學教師的積極努力地配合,通過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使小學生能夠在科學的教學方法指導下,能夠在科學課程的學習上,不斷地取得更多的成績。本文從元認知理論結合pck結構,對小學生對于科學課程的學習進行探索和實踐,對于科學課程的學習需要很強的認知能力,這就需要科學教師能夠以元認知來提升自身的pck結構,將自己所掌握的學科知識,轉化成這些小學生可以接受的知識。大量的研究證實,元認知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密切的關系。元認知能力強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強,學習的效率就比較高,在課程學習上成績就比較好。元認知研究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要解決學生學會學習的問題。小學生在科學課程中元認知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教師的pck機構的傳授能力,這關系著小學生在科學教師的傳授下,是否善于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靈活地掌握各種策略去達到特定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pck結構的實施,其實也是一個元認知的問題。這種科學教學的實施,就需要結合元認知的理念知識,對小學生學習中的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認知活動,又進行一次再認識、再思考的過程,通過元認知強化小學生接受科學知識的能力,通過元認知的理論指導,結合pck結構提升科學教師的教學能力。

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程,需要進行科學探究,科學探究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思想。而元認知理論就是一種科學探究,從心理學的角度,通過科學探究,來不斷地順應了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激發(fā)了小學生科學探究的熱情。同時教師高效的pck結構的方式有利于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以系統(tǒng)的方式有效地將科學知識傳授給小學生,使小學生因為接受能力的增加,和科學教師善于傳授知識,這種相互結合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習這門課程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教學生怎樣運用更好的學習方法去學習,是學校教師必須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一直以來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是授人以魚,而現代的教學方式卻是要授人以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遠比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元認知理論是加強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方法之一,使教師可以通過pck的結構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增強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主動性。

科學素養(yǎng),作為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小學生關鍵。一直以來小學生科學教育都停留在講科學的狀況,背后是以科學知識的理念作為支撐??茖W素養(yǎng)教育的廣義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和啟蒙的市民,進行科學的教育,能夠不斷地利用科學資源去做一些有利于人類發(fā)展的環(huán)境的事情。通過元認知理論,就是為了讓小學生了解重要的科學事實、概念原則和理論,把有關的科學知識,通過教師的pck的教學結構進行引導,轉化成應用于日常生活情景中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元認知理論,對于pck結構有一個嶄新的認識,以此來培養(yǎng)明智的科學態(tài)度,使小學生對于與科學有關的事物感興趣。

總之,小學科學作為課程改革中開設的一門綜合課程,對于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啟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元認知理論來認識pck結構,提高科學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從而以科學的教學方式,結合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特點,幫助小學生有效地學習科學課程,將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科學教師通過pck結構,傳授小學生能夠接受和可以理解知識的同時,綜合地培養(yǎng)小學生通過元認知來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科學課程很有必要。

參考文獻:

[1]賁愛玲.元認知理論指導下的反思型教師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03).

[2]蘭昌勤.提高學習動機和元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習者自主性[d].西南石油學院,,(01)。

[3]孟威佳,李曉東.自我調控學習———面向21世紀的學習理論[j]東北師大學報,,(01)。

[4]張淑燕.元認知策略培訓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索[d].西南大學,2006,(10).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三

5月19日,中國學生營養(yǎng)與健康促進會、中國cdc(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聯合發(fā)布“中國學齡兒童少年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該報告采用由衛(wèi)生部、科技部和國家統(tǒng)計局組織開展的.全國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數據,對其中6~17歲學齡兒童少年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進行分析,結果提示,我國學齡兒童少年的營養(yǎng)狀況明顯改善,但膳食結構不合理等諸多問題,為慢性病埋下了隱患。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四

論文摘要:教師素質結構不是教師單方面的內部調整,離不開一定的社會結構系統(tǒng)。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是解決社會理論中關于社會結構和個人能動性之間張力問題的一種嘗試,它超越社會思想界的社會決定論和方法論的個人主義之間的對立,力圖在社會性客體性)與個人性(主體性)之間尋求一種理論綜合,認為社會結構與個人相互建構、不可通約,為我們理解教師素質結構的重建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視角。

論文關鍵詞:吉登斯;教師素質結構;社會結構;能動性。

教師素質結構的重建,是一個教育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是學校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共同使然的結果。教師素質結構重構需要與社會結構的整合同時進行。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為我們認識和分析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可以借鑒的視角。

一、吉登斯結構化理論概述。

20世紀80年代中期,吉登斯綜合多種不同的理論傳統(tǒng)而成他很早就為之命名的“結構化理論”。該理論代表了20世紀下半葉更富有創(chuàng)見的理論訴求。結構化理論是解決社會理論中關于社會結構和個人能動性之間張力問題的一種嘗試,它超越社會思想界的社會決定論和方法論的個人主義之間的對立,力圖在社會性(客體性)與個人性(主體性)之間尋求一種理論綜合,認為社會結構與個人相互建構、不可通約。

吉登斯不相信有關社會行動、互動和組織的抽象法則,因此他的“結構化理論”不是一系列命題。而是一串敏感化的概念,并松散地聯系在一起。

1.行動、行動者與反思性。結構主義與功能主義都特別強調,社會整體相對于個體組成部分而言,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結構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列維·斯特勞斯認為,結構決定一切,社會學的首要任務就是揭示出這些社會基本結構。吉登斯認為,列維·斯特勞斯忽視了人的能動作用,或是忽視了人們反思、考察、定義和決策的能力,在這種結構主義觀點中,行動者即使不是被迫,也是被動地按照內在的編碼系統(tǒng)行動。對于功能主義用結構滿足需求的概念來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的方法,吉登斯認為,功能分析忽略了互動者的能動過程,不能將人類視為有理性的行動者,它過于強調社會結構對行動者的外部制約。吉登斯指出人類行動者認知能力所特有的反思性特征。所謂的反思性就是行動者自主性的標志,是人們行動中一個十分明顯而重要的特征,它使人類的行為從根本上具有非決定性、創(chuàng)造性與能動性的特點。當然.吉登斯并沒有把人的自主性過于夸大,而是認為,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正因為有限,便出現了行動的意外后果,意外后果的發(fā)生為結構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

2.規(guī)則和資源。規(guī)則是行動者在各種環(huán)境下理解和使用的“可歸納的程序”,是一套方法論和技術,成為行動者行動的相關指引。規(guī)則是行動者知識能力的一部分。資源是行動者用來處理事務的工具。即使有很暢達的方法和程式——規(guī)則——來指導行動,也需要處理事務的能力。這種能力就需要有資源,即物資配置與組織能力,以在情境中進行操作。資源產生權力,但權力不是資源。資源和規(guī)則是可轉化的和中介性的,可以被轉變成多種不同的模式和集合。規(guī)則和資源的中介性體現在它們是社會關系的紐帶,都是行動者在時間和空間跨度中創(chuàng)造、維持和轉化關系的源泉。

3.結構與結構的二重性。吉登斯吸收了現代哲學中語言學的研究成果,以語言和言語的關系來分析結構與行動之間的關系。吉登斯思想中的結構指的是規(guī)則和資源。可以概括化為行動者在跨越“空間”和“時間”的“互動情境中”利用規(guī)則和資源。資源為規(guī)則提供了條件,而規(guī)則憑借著這些條件具體體現在社會實踐之中。正是通過使用這些規(guī)則和資源,行動者在空間和時問中維持和再生產了結構。而結構化即行動者利用結構,并且在利用結構的特質時改變或再生產結構。結構化的過程就需要對結構的性質、利用結構的行動者以及相互嵌套并生產出多種模式的.人類組織方式進行概念化。在處理能動與結構的關系問題上,吉登斯用結構的二重性概念批判了功能主義與結構主義、解釋學與現象學的錯誤之處。他認為,社會理論所要解決的,不是像功能主義與結構主義所認為的那樣,社會結構如何決定人們的行動,而是行動如何在日常的環(huán)境條件下被結構化。

吉登斯提出以結構的二重性原則來取代主客觀二元論。他指出:“我們必須從概念上把這種二元論重新構建為某種二重性,即結構的二重性,這一假設正是結構化理論的基礎?!奔撬拐J為,客體主義者強調社會中的結構、制度、制約性,主體主義者強調人的主觀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這兩類因素在社會生活中都是實際存在的,既不可簡單否認,又不可把二者對立起來。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這些因素是通過人的行動而動態(tài)地互相作用、互相轉化的。

一方面社會本身是存在結構的,這些結構通過制度關系和規(guī)則限制,制約著人們的社會行動,人們是按著原有結構關系制約自己行動的;另一方面,人們不僅以其自覺性認識原有的社會結構、調整自己的行為,而且按照自己在行動中不斷產生的新要求調整行為規(guī)則和社會制度,進而使社會結構發(fā)生變化,社會結構從客觀上的制約地位轉入主觀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社會結構由此而具有客觀制約性和主觀創(chuàng)造性兩種品格,并且這兩種品格是融會而存的。

4.社會整合與系統(tǒng)整合。在吉登斯眼中,社會整合主要指的是行動者之間的交互作用,即雙方都在場的交互作用,也就是面對面的互動,而系統(tǒng)整合則是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交互作用。行動者具有反思能力,社會整合就是建立在行動者的反思性監(jiān)控與互動的例行化、區(qū)域化的基礎上的,行動的例行化與區(qū)域化保證了跨越時空條件下社會互動的有序完成。

社會理論不可能取代教育理論,盡管教育同樣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存在。教育領域是由特定人群所構成的“社會”,一般社會理論雖在一定程度上能對一些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進行解釋,但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有其特殊的價值關懷——對人的成長的關注。一般社會理論研究的是現實中的人,而教育理論既要研究現實的人,又要研究人在現實中的成長,還要思索理念中的人。教育理論更加關心造就個人、促進個人發(fā)展的能動性力量,既關注現實社會結構對人的制約與造就,也關注如何使這種結構性力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當把社會學理論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應用到教育領域中時,應有所發(fā)展,使其更具有“教育”意味,而不是生搬硬套。本研究也不例外。

當前,關于教育與外在社會之間關系的探討往往局限于宏觀領域,尤其在教育理論中存在明顯的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之間的斷裂,致使脫離了對行動者個人直接關照的宏觀分析只能限于抽象思辨的層面,屬于一種在社會理論中所謂的“宏大敘事”,很少論及這些宏觀社會因素對教育中的個人及其社會行為的直接影響與制約。而在微觀研究中,則更多地囿于對認為是決定了教育現狀的教育者的教育觀念進行探討與反思,很少關注到作為互動者的教師或學生所受到的社會現實或歷史的結構性制約。

品讀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之后,我們有必要回到現實中,解讀我們現在普遍意義上的教師素質結構模型,發(fā)現問題,重構教師素質結構。教育要回顧過去,思考現在,也要展望未來。

(一)教師素質結構理想模型的建構。

在學校結構和社會結構中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師?這一問題實際上是教師素質結構構成問題,是一個既傳統(tǒng)而又時尚的話題說它傳統(tǒng)是因為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古已有之,孔子就說過:“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稱之為時尚,是因為今天對于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討論是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焦點之一。

究竟什么樣的教師素質結構是我們這個社會所真正需求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理想中我們將教師隱喻為“蠟燭”、“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超越教師作為自然人和社會人的實際,過分拔高或過多規(guī)定對教師的期望與要求,將教師塑造成為“融淵博的文化知識、正統(tǒng)的道德觀念、完善的行為規(guī)范及清貧的物質生活于一身”的“圣人”阿,把將來社會對教師的希望全寄托于當前教師的發(fā)展,而忽視了教師現階段的實際需求。國家和教育法中都對教師的責任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在這種社會制度和規(guī)則的指導下,形成了制度化的模式,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才標準或教師的專業(yè)素質結構,這種專業(yè)素質結構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群體的,但通過作為教育主體之一的教師和教師以及教師與其他人員在時間與空間中的互動,形成一種社會結構框架。

當前在理論層面,對教師素質結構的劃分五花八門,但是,總體而言,最基本的還是以下幾個方面:

身心素質結構系統(tǒng)。身心素質結構是教師素質結構的基礎,也是每個人作為社會存在的基礎。其主要包括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人的素質結構都是不完善的。

知識素質結構系統(tǒng)。教師的知識素質結構主要包括人文知識和科學知識體系,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教育理念。其中,科學知識與人文知識是在有差別的基礎上互融互滲的統(tǒng)一體,這種融合是立體的融合,是處于不斷變化中的融合。他們共同構成相對完善的教師知識結構。

能力素質結構系統(tǒng)。教師的能力素質結構是教師從事教書育人活動所必需的實際本領,其立體性之空間維度表現在它是由多種單項能力組成的和諧統(tǒng)一體,主要包括教師的基礎能力、專業(yè)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三大部分;時間維度則體現在各種能力不僅在同一時間彼此的作用力度不相同,而且在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其在整體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相同,即個人的能力形成和發(fā)展存在不平衡性。

思想道德素質結構系統(tǒng)。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結構應該在繼承傳統(tǒng)師德構成觀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超越,形成一種符合時代要求的多維復合型教師道德素質結構,這種多維性具體體現在教師道德素質結構的構成層面和構成要素上,構成層面已由單一的職業(yè)道德擴展到公民道德,構成要素上由愛崗、愛生延伸到愛社會、愛自己。具體而言,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結構包括教師的公民道德素質和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質兩部分。教師的公民道德素質是其職業(yè)道德素質養(yǎng)成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就不可能形成完善的職業(yè)道德素質。關鍵是我們要把這種外在的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教師的個人需求,變附加為自覺,能夠意識到教師這種道德付出,同時也是教師自身道德修養(yǎng)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教師素質結構理想模型的基本特征:

1.多維復合性。多維性意指教師的素質結構是一個由若干個子結構組成的多層次、多水平的結構群,各個子結構之問以及每個子結構內部各要素之間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主要表現在教師的素質結構已經不再是知識、能力、道德的平面簡單相加,而是一個以知識素質結構、能力素質結構、道德素質結構、身心素質結構為基礎的互動同構的素質結構系統(tǒng)。其中,知識素質結構中又包括人文知識和科學知識兩大部分;能力素質結構中分為基礎能力、專業(yè)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等;思想道德素質結構中包括公民道德和職業(yè)道德素質兩部分;身心素質則主要是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有機結合。系統(tǒng)中的每一個要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影響著其他要素的形成和發(fā)展。

2.立體性。吉登斯認為,結構可以概括化為行動者在跨越“空間”和“時間”的“互動情境中”利用的規(guī)則和資源。正是通過使用這些規(guī)則和資源,行動者在空間和時間中維持和再生產了結構。那么,這里所指的立體性主要是就教師素質結構形成和發(fā)展的時空而言的。傳統(tǒng)上,我們常常將教師的素質結構看成靜態(tài)的、封閉的系統(tǒng),而忽視了教師素質結構形成和發(fā)展的動態(tài)性、開放性。教師素質結構應該是一個“時間上繼起、空間上連續(xù)”的動態(tài)開放系統(tǒng)。其形成和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各個要素在整體結構中的內涵、序列、構型和比重都有所不同,它們是處于不斷的整合之中的,也即教師的素質結構是一個有待終生完善的長期工程,他不會持久地停留在某一時空點上,并隨時空的變換不斷完善,最終達到質的飛躍。從空間維度上講,教師素質結構完善的過程不是簡單的學校教育的結果,而是教師與學校、社會在結構上的互動;在時間維度上,融職前教育、在職教育和職后教育一體化,完善教師教育的終身培養(yǎng)體系。教師在利用社會資源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自己的知識結構等方面也在發(fā)生變化,從一定意義上再生產了結構;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在對自身素質結構進行影響的同時,還將社會結構中的文化內化為自身的結構后,以教學為途徑傳遞給教育對象——學生,實現了教育的再生產。

馬克思講的兩種生產:一是物質資料的生產,另一種是人的再生產,而沒有關涉到人的精神結構再生產的重要性。這一部分內容是社會潛在意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受物質生產的制約,但同時也影響著物質生產,用吉登斯的話來講就是:結構性特征,即在時間和空間中延伸的“社會系統(tǒng)的制度化特征”。教師的素質結構的形成不但是教師職前、職后和在職教育的一體化,也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體化。從一定意義上講,是師范教育禪傳結構與社會結構在規(guī)則和資源上的互動,是“在社會中經歷了時空后的深層次沉淀”。

3.主體性。吉登斯的“結構的二重性”指出行動者利用結構、并且在利用結構的特質時改變或再生產結構。結構具有雙重性是行動者的一部分,制度化模式作為能動性的一個結果,同時也作用于能動性。制度和行動者互不可缺,因為制度是行動者再生產出來的。從教師的素質結構的形成來講,這里的行動者或能動者就是教育學中通常所指的主體所擁有的主體性。無論是教師(師范)教育所提供的資源和規(guī)則,還是學校結構之外的社會結構提供的機會,都必須經由作為行動者自身的教師經過積極主動的行為內化為個人的素質,并在內化的過程中再生產自身的素質結構,進而又以這種素質去作用于學校教育和社會。社會規(guī)則是資源本身就是教師素質結構的組成部分之一。既是教師主體性的結果,同時也作用于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三)教師素質結構養(yǎng)成之社會制度結構的思考。

1.關于人才選拔制度。教育尤其是師范教育部分的招生,現在又開始實行“免費制”,有人說是時代的進步,有人卻認為是時代的倒退,但無論如何評價,在選拔生源的過程中,應將知識和品德以及能力并重,重在培養(yǎng)一種博大的“教育愛”。從時間維度講,一個完整社會結構框架應包括招生選拔、培養(yǎng)過程和結果考評三個方面,三方面結合在一起才可以算是一個較為完整的社會教育體系,但我們往往是重選拔而輕過程,把人才選拔和人才培養(yǎng)分離開來。在這種情況下社會有效的教育資源和規(guī)則對個人的成長所發(fā)揮的效率要比整合資源的效率低很多。

2.關于教師聘用制度。在中國存在“教師相對過剩”和“師資嚴重不足”的地區(qū)結構嚴重失衡的現象。在發(fā)達城市,教師職業(yè)呈“飽和”狀態(tài),而在偏遠山區(qū),對于教師素質的基本要求無所言起,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導致教育政策眾口難調。教師的素質結構與教育結構、教育結構與社會政治結構、經濟結構之間的聯系在此體現得尤為明顯。因此,在經濟援助的同時,必要的政策傾斜和持續(xù)的政治干預是非常必要的。

3.關于學校設施和布局結構的調整和管理。加強學校的布局結構和物質設施質量監(jiān)控,為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生活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間環(huán)境。教師及學生內部素質結構的和諧發(fā)展,以及將外在社會規(guī)則內化為個人的素質都離不開與之相關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主體的“本體性安全系統(tǒng)是其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前提條件”。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五

構建德育評價體系提高德育工作實效——當前中小學德育評價現狀與思考。

(浙江省慈溪實驗高級中學)。

一、當前中小學德育評價的現狀。

學校德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的發(fā)展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幾乎所有學校都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但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學校最終的歸因多半是:社會家庭教育的負面影響蓋過學校真善美的教育,“辛辛苦苦教五天,還不如回家混兩天”.誠然,學生道德規(guī)范的缺失,固然也有社會道德失范、家庭教育失當的因素,但筆者認為當前學校教育的失誤還是最主要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德育工作浮于表面,缺乏深入。

大多數學校未能按《中小學德育綱要》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設計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不分年級高低,不管個性差異,脫離實際,抽象教條,教育形式單一,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很多學校對德育教育似乎是很重視,但是德育教育大多以說教為主,重知識傳授和空洞說教。比如,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是善什么是惡,全由教師口中說出,很難落到實處,同時也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而使之內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

2.重智育,輕德育。

在教育質量大行其道的今天,社會評價學校,上級考核學校主要看升學率,學??己私處熤饕磳W科成績,“一好遮百丑”現象頻現。由于應試教育,德育的時間和空間受到很大程度的擠壓,智育和德育的比例嚴重失衡,德育工作只有雷聲,不見雨點,過多強調共性,忽略個體差異,這些都是學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

針對當前中小學德育評價的現狀,思考如今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為何如此不強?說到底還是德育教育評價的缺失造成的。當前德育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忽視其德育評價中最重要的診斷、激勵與抑制功能。一個學生犯了錯,大多老師會說:“你怎么又犯錯?”或“怎么又是你?”……學生很難有說話的機會,老師也往往不會聽學生的任何解釋。這樣的話不僅傷了學生的自尊,更脫離了德育評價的真正目的。

德育評價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德育工作起著導向性作用。新課改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評價方式,提倡由以往注重甄別、選拔轉向重視個體生命發(fā)展,以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個性和完整的人格。那么如何評價?怎樣執(zhí)行?這便成了當前中小學校德育工作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構建多元、開放的德育評價體系:

1.讓學生成為德育評價的主體。

德育評價往往是由教師一手操辦,大多憑經驗、印象給出,存在很大的主觀性。教師可以大膽嘗試讓學生以評價主體的身份參與到學校德育教育的評價之中,既接受我之外的世界評價,也評價我之內的世界;既接受我之內的世界評價,也接受我之外的評價。讓學生成為品德教育真正的評價者,可采取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方式,讓他們學會在對自己、對他人的評價中獲得最真實的體驗。讓他們擁有心的碰觸,最終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當然,在保證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所謂給他們充分自評的機會還是以達到學生的德育為最終目的的,是對學生的品德進行激勵或抑制的,并不是所謂的`讓他們進行自我夸耀。

2.讓教師成為德育評價的引導者。

德育評價有了學生的參與,當然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曾有人做過調查,一位教師在一天的工作中與學生交往的次數達1500次,在這么多的師生交往中,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是怎樣的呢?可見,教師在學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教師應抓住每一次德育教育機會,關注過程性評價,及時發(fā)現學生發(fā)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fā)其內在發(fā)展的動力,從而真正促進學生思想意識的不斷提高,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當然,教師也并非是傳統(tǒng)德育評價中的“掌握者”,而是以一名組織者、引導者或是激勵者甚至是學生親密伙伴這樣的身份出現。作為一名引導者、組織者,教師引導學生的德育評價最主要的就是以激勵的方式來做好正確的引導,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

3.讓家長成為德育評價的參與者。

學生的德育評價除了有其自身的投入與教師的引導之外,更應有家長的參與。家庭的熏陶是不可忽視的,畢竟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見證人,孩子的一步步成長甚至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反映在家長眼里的。因而,家長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力不可低估。如,對學生勤儉節(jié)約、孝敬長輩、熱愛勞動等習慣的培養(yǎng)方面,家長也可以參與到對學生的評價中。當然,由于不同家長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對學生德育評價也不同。何況現在一般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過分的“疼愛”,對學生的德育評價也往往是表揚勝過批評,他們的有些評價甚至可能會對學生的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這樣的參與,將會導致孩子不良品德的形成。因此,正確引導家長對孩子的德育評價也很重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要把德育工作抓實抓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去研究,不斷地實踐、探索與創(chuàng)新,構建多元開放的學生德育評價體系,來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德育工作才能持之以恒并行之有效。

參考文獻:

趙清正。構建德育體系提高德育實效。河南教育,(07)。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六

[論文摘要]教師群體的學科素養(yǎng)能夠反映出學科共同體的專業(yè)特征、學科文化底蘊及學科發(fā)展前景等。具備良好學科素養(yǎng)的教師對學科共同體會產生心理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會激勵和督促自己不斷努力,不斷發(fā)現問題,不斷創(chuàng)新,促進學科發(fā)展,提高和維護學科共同體的聲望。

[論文關鍵詞]科學范式學科信仰學科人格學科通觀培養(yǎng)。

著名的科學哲學家科恩(thomas,s,kuhn)最先提出“范式”的概念。它是指由科學共同體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概念體系、主導性學術風氣、學科文化、理論傾向等,它也可以被看成是科學共同體的行動綱領。

從科學范式的角度看,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主要包括學科信仰、學科人格、學科通觀能力。教師群體的學科素養(yǎng)能夠反映出學科共同體的專業(yè)特征、學科文化底蘊及學科發(fā)展前景等。具備良好學科素養(yǎng)的教師對學科共同體會產生心理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會激勵和督促自己不斷努力,不斷發(fā)現問題,不斷創(chuàng)新,促進學科發(fā)展,提高和維護學科共同體的聲望。

一、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

1、學科信仰。

學科信仰是指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yè)共同體的目標、文化從心理上認同并且樹立起堅定的信念、學科責任感和學科榮譽感。教師一旦樹立起學科信仰就能夠不畏艱難困苦堅持不懈地向著學科目標奮斗,遵守學科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維護學科聲譽,為學科發(fā)展盡職盡責。

2、學科人格。

學科人格是指教師長期從事某一學科的教學和研究,潛移默化地受其中的文化影響,在思維方式和人格特征方面都染上了某一學科的特色,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學科人格特征和思維模式,真正做到了“化知識為人格,化知識為方法,化知識為智慧”。

3、學科通觀能力。

學科通觀能力是指對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和還原能力?,F代教學觀強調對知識內在意蘊以及對其中所包含的思維過程的充分展現,教學不僅要反映知識的結果,而且還要反映這些知識的形成、發(fā)展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思維活動過程。為此,教師不僅要從整體上掌握本學科的知識結構、核心概念體系、定律、公式等,而且能夠在頭腦中將每一個知識點進一步分解、還原,追溯到知識的源頭和邏輯起點;分析每一點知識在整個知識鏈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夠根據知識進化的內在規(guī)律和社會歷史原因對其演化方向進行初步的推想;了解知識的啟蒙原型,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個體原因、思想淵源、科學范式和社會原因,了解知識產生和發(fā)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理解學校所傳遞知識的選擇標準和背后的文化緣由;通過對知識內涵的多元分析,充分展現其中所蘊含的絕對價值、相對價值和方法價值;體驗科學家在探索知識過程中的曲折艱辛與寧靜幸福,理解知識所蘊含的理性精神和啟蒙意義;還要善于發(fā)現問題,從事科學研究,甄別正、更新知識,推動知識的進化、完善和發(fā)展。

二、學科共同體成員榜樣對教師學科素養(yǎng)的影響。

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與個體所接受的專業(yè)教育和專業(yè)實踐有關,也與個體頭腦中已有的學科學科共同體成員的映像有關。這里重點談談學科共同體成員的榜樣作用。學科共同體往往由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成員組成。教師個體頭腦中有關學科共同體成員的映像對其職業(yè)定向和個體實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我的初中英語老師張老師是一位具備優(yōu)良學科素養(yǎng)的教師。他在剛開始教我們英語時,就將英語文化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了課堂教學中。記得第一次英語課,老師教我們英語字母的發(fā)音,每當老師張大嘴發(fā)出英語字母的音時,同學們就轟堂大笑,但英語老師并沒有指責我們,也沒有停止講課,而是繼續(xù)專心致志地教我們每個字母的發(fā)音,過了幾分鐘,同學們就不知不覺地跟老師朗讀了起來,并且聲音越來越宏亮,發(fā)音越來越標準,一節(jié)課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這反映了英語文化中的師生平等與尊重的關系。

張老師在一開始就非常注意從英語的基本音標、構詞法做起,讓我們初步掌握英語基本的發(fā)音規(guī)則和構詞規(guī)則,最后做到只要聽到一個單詞的發(fā)音就能準確無誤地拼寫下來。這一點對我以后的學習和教學幫助很大。當時張老師讓我們每天除了學習課本知識以外,都要抄寫書本后面詞匯表中的以某個字母開頭的所有單詞。每當學完一冊書就從書本附錄的單詞表的abc開始一直寫到xyz,即使是非常簡單的單詞也不放過,因為從中可以發(fā)現英語單詞之間連續(xù)性的規(guī)律。那時寫單詞幾乎成了我們的業(yè)余愛好,有時在教室里聊天時,就順手打開書本的詞匯表開始不停地用草書連筆畫寫著單詞,那些單詞于是就像波浪,像云朵,像山巒,也仿佛有詩歌和音樂在心中低唱,讓人感覺無比美好和自由灑脫。

這不但幫助我鞏固了英語單詞,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我的英語思維習慣,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我的英語老師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不僅深深影響著我的學習,激發(fā)了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使我在英語方面成績卓越,而且對我后來的教學工作也起到了直觀的榜樣作用。我在教學中時?;叵肫鹄蠋熒险n時的情景,如身臨其境,惟妙惟肖,非常自然地就運用到了自己的教學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激勵著我對英語學科進行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為學科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三、教師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不同學科的教師其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側重點是不同的,培養(yǎng)途徑也是不一樣的。但一般說來,教師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i、教師要注重學科發(fā)展史的學習,將學科文化滲透到自己的教學和日常行為中去。教師學習學科發(fā)展史不僅要學習本學科的知識進化過程,掌握本學科知識的核心概念體系,而且還要認真感受那些為本學科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課程研究專家以及優(yōu)秀教師的思維方式、探索歷程、人格特征及生動案例,潛移默化地受其影響,并且將其貫穿到自己的教學和學科研究中去。

2、教師頭腦中要保持一個學科的“警戒點”,善于從所教學科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事物,從中發(fā)現問題。俗話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教師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從自己的學科視角,洞察現實,發(fā)現問題,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

3、教師要加強科學美學和科學哲學的學習。科學中無不包含著美的規(guī)律。例如,物理學中的和諧美、簡單美、對稱美和新奇美;數學中的對稱、和諧、簡潔、奇異、統(tǒng)一等美的規(guī)律,往往可以使我們在對美感的追求中產生頓悟,這不僅對科學研究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而且對提高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很有幫助。對科學美的感受不是光靠肉眼來辨析,更要靠心智去體驗。這要求科學教師從素質具有像科學家那樣敏銳的辨析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任何一門科學的發(fā)展都需要在各個時代的“大智慧家”的引領,他們會引領這門科學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造福于人類。科學的發(fā)展需要引領,需要那些“大徹大悟”的偉大科學家的引領。一個學科的發(fā)展前景如何,貢獻有多大主要不是看這個學科群體中有多少追隨者,不是看它表面的繁榮景象,而主要是看有沒有氣度非凡、未卜先知的“大智慧家”的引領。

4、教師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反思和概括能力,不斷地使學科知識系統(tǒng)化,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去。為此,教師要加強對概念、命題的概括能力訓練;教師還要善于對模式和方法進行概括,從現實問題中概括出具體的數學模型,還要注意概括一個問題的多種解題模式;教師還要善于建構知識網絡,發(fā)現知識內在的進化規(guī)律等。

5、教師要加強與學科共同體的交流,了解學科發(fā)展的基本動向、“范式”的轉換,加深與共同體的情感聯系,堅定自己的學科信念,從而使自己在與共同體成員的互動中相互促進,共同為學科的發(fā)展和學科聲望的維護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資料。

[1][英]卡爾波普爾著,《客觀知識》[m]。

[2]王玉秋著,《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師》[m]。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七

實習目的及任務:

目的是通過參觀在建工程,使我們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感性認識,對本專業(yè)的概貌有一個系統(tǒng)全面的了解,增強我們學習本專業(yè)的興趣。具體目的及任務是:

1、通過參觀實際建筑,進一步提高我們對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2、通過參觀在建工程及閱讀施工圖紙,進行現場比較,進一步培養(yǎng)我們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識讀工程圖的能力。

3、通過參觀,運用所學知識品評建筑的優(yōu)缺點,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和欣賞水平,為下面的課程設計打下基礎。

4、通過實習,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5、通過實習,培養(yǎng)我們勞動的觀點,發(fā)揚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為今后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實習地點:西安北郊鳳城二路某建筑工地、華清學府城。

實習時間: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實習老師:xxx。

實習內容:

通過去參觀在建工程現場情況,了解以下內容:

1、了解該建筑物的結構形式、構造特點、建筑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級等;

2、了解該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礎類型、構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該建筑物的墻體類型、結構布置、細部構造及施工特點;

4、了解該建筑的樓梯、陽臺等的詳細構造。

實習收獲:

通過去參觀西安北郊鳳城二路某在建工程現場情況,一進到施工區(qū),我們一眼就看到了建筑的結構主體,基本上已完成,它是底4層為框架其上為剪力墻的高層建筑。我們跟著現場管理員上了樓,我們看到工人們還在綁扎鋼筋,部分鋼筋籠已經綁扎好并放到了制定位置。我觀察了其中的幾條梁和柱,就像老師說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條,次梁有六條;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間用箍筋綁扎。而柱子就不一樣了,三四條梁要交匯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鋼筋穿過柱子,這樣使得柱頭的鋼筋十分密集,同時澆筑混凝土時也要注意密實。它的墻體都是用填充的方法實現的,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地方已經填充好了,有些地方還沒有填充。在工地上看到很多地方都有裂縫,我就不明白鋼筋混凝土現澆板也會產生裂縫,經過老師的說明和我到網上了解到鋼筋混凝土現澆板也會產生裂縫的。

一、按裂縫產生原因分類。

1、由外荷載(靜、動荷載)直接應力引起的裂縫和次應力引起的裂縫。

2、由變形引起的裂縫。包括結構因濕度變化、收縮、膨脹不均勻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縫。其特征是結構要求變形,當受到約束和限制時產生的內應力,超過一定數值后產生裂縫,裂縫出現后變形得到滿足,內應力松弛。這種裂縫寬度大,內應力小,對荷載的影響小,但對耐久性損害大。

(1)干縮裂縫:混凝土的干縮裂縫為表面裂縫,裂縫寬度一般在—之間,其走向沒有規(guī)律性。混凝土在成型后養(yǎng)護不當,表面水分散失過快,造成混凝土內外收縮不均勻,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縫。

(2)溫度裂縫。因水泥具有快硬、高強、水化熱大的特點,加上房屋的主體施工多在夏季,混凝土澆搗后未及時澆水養(yǎng)護,混凝土在較高溫度下凝結硬化放出大量的水化熱,混凝土內外產生較大溫差,又未及時得到水分的補充。因而在硬化過程中,現澆板受到支座的約束,會產生溫度應力而出現裂縫,這些裂縫首先發(fā)生在較薄弱的部位,即扳角處。

(3)現澆板的彈性變形及支座處負筋下沉產生裂縫。

(4)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過大,或使用過量粉砂產生裂縫。

(5)混凝土施工中過分振搗,模板、墊層過于干燥產生裂縫。

就現澆板裂縫對房屋建筑影響而言,現澆板微裂縫不會影響工程質量,過寬的裂縫會引起混凝土中鋼筋的銹蝕,降低結構的耐久性,損壞結構的外觀,影響正常使用,嚴重的還會影響結構的安全。我國現行建筑規(guī)范規(guī)定,處于正常條件下的現澆構件(如現澆板)允許最大裂縫寬度為,處于正常條件下的屋架,重級工作制吊車梁,以及允許出現裂縫的一般預應力構件允許最大裂縫寬度為。

裂縫的處理:

一、裂縫處理前,應綜合分析裂縫性質及發(fā)生的原因,按不同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處理裂縫除應保證結構原有承載力外,尚應保證結構的整體性以及防水、抗?jié)B性能。

二、因荷載而引起的裂縫應根據《砼結構加固技術規(guī)范》或其它相關規(guī)范,通過加樓板厚度、貼碳纖維或粘鋼網等加固措施進行加固。

三、對于一般的非結構裂縫處理:(1)表面裂縫,可采用表面抹一層薄砂漿,或在裂縫表面涂環(huán)氧膠泥、貼環(huán)氧玻璃布進行封閉處理。(2)縫寬小于,可采用灌水泥或化學漿的方法進行裂縫處理。(3)對重大結構性裂縫的加固補強處理方案,由設計單位提出方案,經建設單位組織專家論證后方可實施。

四天的實習就這么很快結束了,這些天里我也看到了很多,感受了很多,增強了對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yè)知識的感性認識,并綜合運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同老師一起分析工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且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建筑工程的各方責任和角色有了更切實際的了解,親眼所見了建筑工人的辛苦,以及他們在實際施工中各種手法的巧妙性和實用性,確實,想當一名建筑師必須走出家門,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書本里是造就不出建筑師的。我期待更多這樣的機會。

我由于屬于在校外做設計,因此我的實習工作主要是同我所要從事的工作有關聯。在實習期間我主要是接觸一些工程進行檢測,以及加固改造工作。通過這些日子的實習,使我發(fā)現在一些在設計及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向所在單位專家的請教,明白了一些工程中易存在和發(fā)生的一系列建筑通病的產生原理及相應的檢測,處理措施?,F將我所接觸到的一些問題作義總結。

我的畢業(yè)設計作的是混凝土框架結構,因此對于混凝土機構的了解要更有針對性。混凝土質量的好壞,既對結構物的安全,也對結構物的造價有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中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炷临|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混凝土強度表達式不難看出,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另外,水灰比也與混凝土強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強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強度低,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溫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

綜上所述,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粗骨料對混凝土強度也有一定影響,當石質強度相等時,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與水泥砂漿的粘結性比卵石強,當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時,兩種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強度比卵石強。因此我們一般對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左右,細骨料品種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內沒有反映砂種柔效,但砂的質量對混凝土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砂石質量必須符合混凝土各標號用砂石質量標準的要求。由于施工現場砂石質量變化相對較大,因此現場施工人員必須保證砂石的質量要求,并根據現場砂含水率及時調整水灰比,以保證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實驗配比與施工配比混為一談。混凝土強度只有在溫度、濕度條件下才能保證正常發(fā)展,應按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予在養(yǎng)護、氣溫高低對混凝土強度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冬季要保溫防凍害,夏季要防暴曬脫水?,F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綜合蓄熱法及蒸養(yǎng)法。如果是設計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設計承載力或設計工作條件與實際不符造成裂縫、變形、侵蝕等破壞;如果是使用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超載、侵蝕、火災、凍融、風化破壞等。

混凝土的裂縫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觀裂縫是本身物理力學性質決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標準是根據使用條件決定的。目前世界各國的規(guī)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從結構耐久性要求、承載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嚴格的允許裂縫寬度為。近年來,許多國家已根據大量試驗與泵送混凝土的經驗將其放寬到。當結構所處的環(huán)境正常,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無侵蝕介質,鋼筋混凝土裂縫寬度可放寬至;在濕氣及土中為;在海水及干濕交替中為。沿鋼筋的順筋裂縫有害程度高,必須處理。

近年來預應力混凝土應用范圍逐漸推廣到的結構領域,如大跨超長、超厚及超靜定框架結構,其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提高至c50。在采用泵送條件下,其收縮與水化熱大大增加,約束應力裂縫很難避免,張拉前開裂,張拉后又不閉合,裂縫控制的難度更加困難。預應力結構裂縫允許寬度是嚴格的,預應力筋腐蝕屬“應力腐蝕”并有可能脆性斷裂,預兆性較小,裂縫擴展速度快。應當盡量避免貫穿性及縱深裂縫,如出現該種裂縫應采取化學灌漿處理來保證強度,即貫縫抗拉強度必須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

早期裂縫一般出現在一個月之內,中期裂縫約在6個月之內,其后1~2年或更長時間屬于后期裂縫。在修補裂縫前應全面考慮與之相關的各種影響因素,仔細研究產生裂縫的原因,裂縫是否已經穩(wěn)定,若仍處于發(fā)展過程,要估計該裂縫發(fā)展的最終狀態(tài)。在日本混凝土協(xié)會“混凝土裂縫的調查和修補指南”中,對調查的原則、普查、詳查方法均作了詳細規(guī)定,主要有:

裂縫的現狀調查(裂縫類型和寬度);有無病害(漏水、鋼筋銹蝕);產生裂縫的經過(發(fā)生時間和過程);設計書的檢查;施工記錄的檢查;根據混凝土鉆芯檢查構件的強度、厚度;荷載調查;中性化試驗;鋼筋調查(鋼筋位置、細筋數量及有無銹蝕);地基調查;混凝土分析;荷載試驗;振動試驗。

裂縫的處理。

1、表面處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貼補法。

填充法用修補材料直接填充裂縫,一般用來修補較寬的裂縫,作業(yè)簡單,費用低。寬度小于,深度較淺的裂縫、或是裂縫中有充填物,用灌漿法很難達到效果的裂縫、以及小規(guī)模裂縫的簡易處理可采取開v型槽,然后作填充處理。

灌漿法此法應用范圍廣,從細微裂縫到大裂縫均可適用,處理效果好。

因超荷載產生的裂縫、裂縫長時間不處理導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災造成的裂縫等影響結構強度可采取結構補強法。包括斷面補強法、錨固補強法、預應力法等混凝土裂縫處理效果的檢查包括修補材料試驗;鉆心取樣試驗;壓水試驗;壓氣試驗等。

工程實例:

某大廈5層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約2萬m2。施工中發(fā)現4月22日澆筑的某工段2層梁、板混凝土,至4月26日混凝土強度上升一直不明顯,且拆除模板后現澆板多處出現不規(guī)則裂縫。

質檢部門對該工程混凝土質量進行了現場檢測,檢測結果表明,混凝土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混凝土的均質性滿足規(guī)范要求。

根據現場檢查,該大廈現澆板多處出現不規(guī)則裂縫,其中某工段2層現澆板西南角較嚴重,個別裂縫長度約1200mm,寬度約,框架梁身混凝土未見裂縫。

根據對裂縫檢測的分析,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1)混凝土早期強度上升慢。

(2)混凝土收縮。

(3)混凝土養(yǎng)護不到位。

該裂縫為非結構受力裂縫,雖然對結構受力無較大影響,但裂縫的存在對混凝土的耐久性影響很大,應根據裂縫情況進行必要的處理。

對寬度小于的裂縫進行封縫處理。可沿裂縫用環(huán)氧樹脂膠泥對其進行表面封閉,環(huán)氧樹脂膠泥配比為:環(huán)氧樹脂﹕二丁脂﹕乙二胺﹕水泥=100﹕30﹕10﹕250~300(重量比),該配比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施工注意事項:

封閉前,應對裂縫表面進行處理,用鋼絲刷等工具清除裂縫表面的灰塵、浮渣及松散層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丙酮、酒精等有機溶液,把沿裂縫兩側20~30mm處擦洗干凈并保持干燥。

我的建筑結構實習大致分為兩部分:一是參觀各種已投入使用的建筑,以此了解各種結構的分類和其不同的特點;二是參觀建筑建設工地,了解如何將設計圖通過施工做成實體的建筑。通過參觀學習使我們對建筑施結構和施工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對我們將來的學習和實踐起了提示了向導的作用?,F在我將為實習的兩個部分分別做總結。

一、參觀認識各種建筑的結構。

建工實驗室是一座外表比較老式的工業(yè)廠房建筑,采用的是排架結構,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知道,建筑的結構可用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例如按照材料可分為:混泥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木結構,竹結構等,按照受力的不同又可分為:排架,框架,網架,拱,桁架等結構。實驗室所采用的排架結構有施工方便的優(yōu)點,一般用預制的構件,多用于建設一層的廠房。

實驗室的頂部采用了預制鋼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這種構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現在已經被廣泛使用的鋼桁架和鋼板所取代,我們可以看到,為了減輕混凝土預制結構的自重,實驗室內的梁都在中部做成了工字型,挖去了多余的混泥土,減輕了自重。

其兩側柱子是典型的工業(yè)廠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腿,用于安裝吊車的軌道,同樣,在中部做成工字型,并且為了增加穩(wěn)定性,在兩柱之間間隔設立了柱間支撐;另外在吊車軌的側面,還增加了其與立柱的橫向連接,因為在吊車的使用過程中,吊車的水平移動會產生水平荷載。

實驗室的寬面也各設計了兩根抗風柱,這些抗風柱和每隔一段距離設的`梁使墻能有足夠的剛度以抵抗強風的荷載。然后是建筑節(jié)能實驗室,這是一棟框架結構的磚混建筑。

框架結構是由基礎、柱、梁、板組成的單層、多層建筑以及框架和剪力墻或框架與筒體組合的高層建筑,它們之間的連接是固接或稱剛接,和建工實驗室的排架結構不同,框架結構建筑的最優(yōu)樓層在15—16層左右,而且框架結構在施工在多為現澆施工,而不是預制吊裝。另外查找資料我知道:框架結構由梁柱構成,構件截面較小,因此框架結構的承載力和剛度都較低,它的受力特點類似于豎向懸臂剪切梁,樓層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層框架在縱橫兩個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這時,現澆樓面也作為梁共同工作的,裝配整體式樓面的作用則不考慮,框架結構的墻體是填充墻,起圍護和分隔作用,框架結構的特點是能為建筑提供靈活的使用空間,但抗震性能差。

房屋的框架按跨數分有單跨、多跨;按層數分有單層、多層;按立面構成分有對稱、不對稱;按所用材料分有鋼框架、鋼筋混凝土框架、預應力混凝土框架、膠合木結構框架或鋼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建筑節(jié)能實驗室的樓板是預制的鋼筋混泥土板,這是一種單向板,通過老師講解,我們了解到,各種板材可以根據其長寬比分為單向板和兩向板,而長寬比的值在彈性理論和塑性理論是不同的,彈性理論為,塑性理論為,單向板在使用上只能在一個方向加以支撐,兩向板則相反。

接下來我們參觀汽車實驗室,這是一棟鋼結構的建筑。鋼材的特點是強度高、自重輕、剛度大,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別適宜;材料勻質性和各向同性好,屬理想彈性體,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學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韌性好,可有較大變形,能很好地承受動力荷載;建筑工期短;其工業(yè)化程度高,可進行機械化程度高的專業(yè)化生產;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閉性好。其缺點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較差。

在設計鋼結構時,特別要考慮材料的失穩(wěn)問題,因此在汽車實驗室內的鋼材上我們看到,每隔一段小距離,工型鋼的腹板上就會加一道肋,以此解決穩(wěn)定性問題。鋼結構的施工一般是工廠預制各種構件,然后在施工現場拼裝,拼裝的連接方式有焊接,螺栓和鉚接三種,其中焊接容易銹蝕,螺栓連接是強度上最高的,所以在對剪力荷載有較高要求的連接處,都使用了螺栓來加強,例如橫梁和立柱的連接處。

最后我們參觀了體育館,了解桁架結構的特點,桁架是由許多桿件兩端用銷釘聯結起來而組成的幾何形狀不變的結構。桁架中所有的桿件都在同一平面內的稱為平面桁架,否則稱為空間桁架。由于桁架結構使用材料比較經濟,桁架本身重量輕,而且桁架的每根桿件只受拉伸或者壓縮,所以能充分發(fā)揮材料的作用。像體育館這種大型建筑,采用桁架結構可以節(jié)省花費并滿足荷載要求。

二、是參觀建筑建設工地。

我們參觀了學校在建的十四層科技樓。當我們到達集合地點時,我看到同學們頭上都戴著工程帽;同時工地的生活區(qū)與施工區(qū)的門上也寫著:不戴安全帽者不得進如施工現場;當然在科技樓結構主體外面的防護網上也寫著標語: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見在建筑施工當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過去由于生產企業(yè)不重視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傷和死亡事故,這些事故給工人和企業(yè)帶來了很大的損害!同時,為了確保施工能順利進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磚墻圍護起來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種車輛和內部人員才可以出入,我們實習也要經過他們的同意呢!

進到施工區(qū),我們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樓的結構主體,當時結構主體給我的感覺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這個可能是因為它和我所看到的過的已經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樓不同。主體前面有個很大的場地,這個場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鋼筋,沒有水泥、砂、石之類的建材,這是因為現在已經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來澆筑結構了。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減少施工浪費和降低生產成本。在鋼筋堆放區(qū)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型號的鋼筋是分開放的,而且還在其前面標明鋼筋的型號和進場時間等信息。

我們跟著現場管理員上了樓,我們踏上用鋼管和鐵網搭接成的梯子,開始覺得很危險,四周都有伸出來的鋼管或鐵條。二三樓的模板和支架已經拆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們都覺得層高變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構造柱,它們是用來加大墻的強度的,以避免因墻身過長導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們看到上面幾層樓板的支架還沒有拆,這些支架是用鋼管和模板組成的,鋼管很密,可見要承受完全沒有強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撐力。上到第十層,我們看到工人們還在綁扎鋼筋,柱和梁的鋼筋已經綁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預留的槽里。我觀察了其中的幾條梁和柱,就像老師說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條,次梁有六條;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間用箍筋綁扎。而柱子就不一樣了,三四條梁要交匯于柱,就必然要使梁的鋼筋穿過柱子,這樣使得柱頭的鋼筋十分密集,同時澆筑混凝土時也要注意密實。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縱橫兩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縱橫兩路放著。擺好的鋼筋就要用鐵絲綁扎好,為了保證面筋不被踩低下去,還要用馬蹄筋將其抬高。在看板筋時我們發(fā)現連同鋼筋一起鋪設的還有電線管,這是電專業(yè)和結構專業(yè)合作的一個體現。

我們的現場參觀時間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沒有看到他們澆筑柱梁板,砌筑磚墻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認識也是很片面的,這個只能作為我們對施工的感性認識吧!

小結。

在實習中我們的確接觸了不少實際應用的東西,但離實際水平較高的生產方式和比較先進的技術還有很大的差距。我發(fā)現我們看到的生產工藝都是不算先進的,就像我們看錄像的支模方式在科技樓還沒有用上,而人家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經開始使用了,這可能是因為施工單位的物資匹備不足,但先進的生產工藝確實可以提高施工進度和生產質量。

從建筑發(fā)展的趨勢來看,鋼結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肯定,研究鋼結構的受力和增強鋼結構的耐火性是一個亟待深入的課題。

當然我們還是要立足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學習,通過學習和實踐使我們對建筑的構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不能忽視某些可能發(fā)生的隱患,以確保我們建造的高樓真正地能應付各種緊急情況。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八

2?????2從力學的叫角度理解結構的概念還一般分類。

3???????3能結合1-2種簡單的結構案例,分析結構是如何承受力的。

教學重點結構與力,結構的類型。

教學難點結合案例,分析借光如何承受力。

教學過程。

一無處不在的結構。

展示收集到的各種自然界的結構,給學生感性的認識。

案例分析有些產品的結構受自然界的結構啟發(fā)產生(介紹課本中的案例)。

(學生討論:魁北克橋的坍塌)。

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

二結構與力。

構件的受力形式:拉力,壓力,剪切力,扭轉力,彎曲力-。

讓學生分組討論課本7—9頁各圖,分析受力特點。

受力特點:外力分布在整個體積中。

案例分析實心墻等。

2框架結構。

受離特點:支撐空間而不充滿空間。

案例分析?竹排。

受力特點:外力作用在結構體的表面上。

案例分析頭灰,汽車外殼等。

學生討論進入工地時總是被要求戴上安全帽,為什么?

讓學生觀察課本10頁分組各圖。

課后作業(yè)收集日常生活中有關所學三種結構的物體。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九

新?授。

本課題課時數:2?本課為第1課時?????。

教??學。

目??標。

了解結構的含義;知道組成結構的構件的基本受力形式。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從力學的角度上理解結構的涵義和一般分類,能對生活中的結構進行簡單的力的分析和分類。養(yǎng)成注意觀察身邊事物的良好習慣,激發(fā)探索大自然及人類社會中存在的形態(tài)各異的結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及。

對???策。

重點:結構的類型。

難點:從力學的角度理解結構的涵義,理解不同結構類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一、?。

導入。

二、?。

新課。

三、小結。

一、簡單講述本冊書的內容結構和時間安排。

上學年學習了設計的基本知識,熟悉了設計的一般過程,這一年將進一步學習技術設計的幾個重要思想與方法,包括結構、流程、系統(tǒng)和控制。

舉例:用一些典型的、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對結構、流程、系統(tǒng)和控制有初步的認識,打破其神秘感。

1、結構無處不存在。讓學生觀看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結構的圖片,引起他們的興趣。從自然界、技術領域、社會領域三個層面逐步深入地認識結構。它們的共同點是:

(1)各自都有組成部分。

(2)是有序的搭配和排列。

從而引出結構的含義,廣義上:結構是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接著給出構件的概念。在工程中,結構的各個組成部分稱為構件。

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有序搭配和排列決定了事物的形態(tài),合理的結構本質在于為了承受力和抵抗變形。

我們知道生活中的結構是千奇百態(tài)的,根據物體的結構形態(tài),通常將結構分為實體結構、框架結構、?殼體結構。

實體結構。

通常是指結構體本身是實心的結構。其受力特點是外力分布在整個體積中,如墻壁、柱子、實心球等等。(結合圖片舉例分析、利用實體泡沫演示)。

框架結構。

通常是指結構體由細長的構件組成的結構。其特點是支撐空間卻不充滿空間,如窗戶、畫框、房子的架構等等。(結合圖片舉例分析、利用框架泡沫演示)。

殼體結構。

在生產和生活實際中,很多物體的結構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基本結構類型組合而成的。

應用:想一想,學校體育館都由那些基本結構組成?

練習:p11馬上行動,加深理解。

三、???????小結。

1、結構無處不存在。

觀看各種漂亮圖片,激發(fā)興趣。

引導學生歸納各種結構的共同點。

集體回答p6的馬上行動。

通過觀察圖片,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懂得區(qū)分生活中的各種結構類型。

四、教學反思。

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發(fā)現課堂上的教學并不像想象的那樣簡單,關鍵在于如何讓學生感興趣,并且不增加學生的壓力。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十

工程造價實習報告(建筑施工和結構認識)

經過將近兩周的實習,我們共參觀了六個工地和聽了一個講座,看了一個錄象。從各個方面學習了好多書上沒有的知識。通過參觀學習使我們對建筑施工和結構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對我們將來的學習和實踐起了提示了向導的作用?,F在我就對參觀施工現場這部分內容作一個總結,和我對工程造價專業(yè)的一點認識。


第一天實習上午我們參觀了一座十七層居民住宅樓。當我們到達集合地點時,我看到同學們頭上都戴著工程帽;同時工地的生活區(qū)與施工區(qū)的門上也寫著:不戴安全帽者不得進如施工現場;當然在樓結構主體外面的防護網上也寫著標語: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見在建筑施工當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過去由于生產企業(yè)不重視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傷和死亡事故,這些事故給工人和企業(yè)帶來了很大的損害!同時,為了確保施工能順利進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磚墻圍護起來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種車輛和內部人員才可以出入,我們實習也要經過他們的同意呢!

進到施工區(qū),我們一眼就看到了樓的結構主體,主體前面有個很大的場地,這個場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鋼筋,沒有水泥、砂、石之類的建材,這是因為現在已經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來澆筑結構了。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減少施工浪費和降低生產成本。在鋼筋堆放區(qū)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型號的鋼筋是分開放的,而且還在其前面標明鋼筋的型號和進場時間等信息。

我們跟著老師上了樓,我們踏上用鋼管和鐵網搭接成的梯子,開始覺得很危險,四周都有伸出來的鋼管或鐵條。二三樓的模板和支架已經拆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們都覺得層高變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構造柱,它們是用來加大墻的強度的,以避免因墻身過長導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們看到上面幾層樓板的支架還沒有拆,這些支架是用鋼管和模板組成的.,鋼管很密,可見要承受完全沒有強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撐力。除此之外,老師介紹了樁的類型、墻外的保溫層、以及混凝土內各種管道的作用和每層的大體結構等。

以后的實習地點,分別是高層建筑西南花園,汾河蓄水美化工程,學校的綜合樓,太原理工大學的留學生綜合樓,及可口可樂生產車間。老師就是想通過不同工程不同作用下所采用的樁的具體運用而講,比較全面。(樁的類型包括有碎石樁、粉噴樁、懸噴樁等)不光如此,通過這幾天的實習,開闊了我們的眼界,內容包括樓的整體設計,內部硬件設施的安裝,和不同材料的具體運用。學習了許多材料感性的認識,我想會對我們以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可口可樂生產車間的參觀。雖然我是學工程造價的,但對輕工業(yè)的生產特別感興趣,所以借這次機會,從他的分部我也看到了作為世界知名企業(yè)名不虛傳的原因。這個從1896年注冊到現在已有百年歷史的企業(yè)長勝不衰,一流的生產流水線,一流的管理,大大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效益。他們的宣傳也很到位,通過對奧運會的年復一年的贊助,使可口可樂被98%的世界人民所記住。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十一

實習心得(高速公路項目結構的認識)經過幾天的實習和工人師傅聊天,對高速公路項目結構有了粗淺的認識,本著資源共享,特寫出來和支持我的朋友們交流交流!要是還覺得有點用就頂下!

1、項目部。

項目部首先當然是領導: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程師、項目副總工程師、項目副經理、項目經理助理。然后就是各個部門了,什么工程技術部、計劃合約部、物質設備部、質檢部、財務部、綜合辦公室、實驗室等等。各個部門有的有部長有的沒部長,有的部長就是上面的領導當,譬如項目副經理就兼安全協(xié)調環(huán)保部部長,項目經理助理就兼綜合辦公室主任。還有就是各部門人員也參差不齊,有的部門人多,如工程技術部就有11人,部長副部長全有,地質、橋梁、測量工程師全有!有的部門人就少了譬如安全協(xié)調環(huán)保部除兼任的部長外就只有1個人了。所以我猜想主要是根據重要程度了設置的!由于我是在工區(qū)實習,具體的我也不太懂!

2、施工工區(qū)。

施工工區(qū)是直接由項目部管理,我在的工區(qū)就叫橋梁一區(qū),主要工作就是修化溪一橋和化溪二橋,設置一工區(qū)長作為全權管理,在工區(qū),工區(qū)長的權利是比較大的,要求的管理經驗比較多!技術要求不多!如果管理的好,一年十幾、二十萬是沒什么問題的!(ps:和老工人師傅聊天所得)還有一點就是別把工區(qū)長和包工頭混淆,包工頭等下介紹,呵呵。工區(qū)里有一個重要的技術人員,這個技術人員一般就是項目工程技術部的成員,下放到各個工區(qū),他經驗比較足,基本技術上他說的算。還有內業(yè)負責人,待在辦公室,主要就是整理資料,算什么包工頭做了多少事情,這個月的施工計劃,什么監(jiān)理資料等等!辦公室還有一個重要的職位就是會計了,算工程款撒!這個項目部也有會計!所以我們理工會計專業(yè)也好找工作的原因了!我們辦公室的會計就是女的,我們叫她黃姐!然后就是施工員,施工員一般也兼安全員了!要計量呀,做了多少事請之類的,還有就是保證安全!還有就是實驗員、材料員等等,就是“五大員”.其次就是司機,項目上司機多的很,有私人司機、打雜的司機等,工區(qū)長就有私人的司機了!接下來就是工人師傅了!他們和包工頭下的農民工兄弟還是有區(qū)別的!是按月工資算的!大概是到3000一月的!主要是技術性的,什么罐車司機、拌合站站長、裝載機手、機修工、吊車司機等等!接下來就是雜點的事情,如保衛(wèi),衛(wèi)生員、炊事員、倉庫員、電工之類的!

3、施工隊伍。

施工隊伍的大哥哥就是傳說的包工頭,包工頭結構上應該和工區(qū)師傅是一個等級的,直接聽命于工區(qū)長,如果管理有方估計也能賺到好多錢!(ps:上次來辦公室我看到一包工頭,身上沒什么臟的.,挺著個啤酒肚,可以說明已經脫離了體力工作了)他也很有可能會拖欠農民工兄弟工資的,他們分工很清楚,有挖孔樁隊伍負責人,有鋼筋隊伍負責人等等!包工頭下面的就是農民工兄弟了,具體還有什么結構設置我還不知道,沒了解!因為他們沒和我們住在一起!語言也不通,很難了解到,過幾天了解到再補上.包工頭從工區(qū)長哪里接到工程然后自己組織人馬就干起來,他們自己租地方住,自己組織吃飯。具體的工程就是他們辛辛苦苦干出來的!有次我看到一工人全身多是泥漿,還在努力的打樁基,我想他家里的老老小小估計等他賺錢維持家用,大概包工頭下的工人工資高些,也辛苦些!估計是計量的,聽工區(qū)的老師傅說100到300塊一天吧!

4、其他。

還有就是項目一般是借資質才能包的到得,所以估計你沒什么上千萬,有小公司估計是包不了這種大型的高速路項目的,所以合伙成了首選,我們這項目就是倆個合伙包的!然后就得有很好管理資源和技術設備資源的整合才能把這工程運行好,如果運行好了就盈利,不好就會虧!一般不會虧得!還有就是項目經理不是非得大學生才能當得,我有一個師傅和我說,他以前在的一個工地上的一個施工隊長(應該就是包工頭),干的好提成工區(qū)長,然后被項目部看上當上了項目經理,最后自己包工程去了!所以大學時,在學??础懂敶ㄖI(yè)杰出人才》大多是高中畢業(yè),木工出身,最后全是項目經理兼老總也就不足為奇了!他們從工人到工頭,帶著一幫農民工兄弟在城市里打拼,再到自己當工區(qū)長,再到自己組建公司包工程!所以說大家不要去看不起農民工兄弟,有多少建筑老總是就是從那種身份干起!如果不信,建議看看《紅旗渠的兒女》就是講的這種人的成長!

5、補充。

最后就是有什么新的情況和了解就會加上,因為畢竟我也只是大二結束了才出來實習十來天子,有什么寫的不好,錯了的還望大家斧正!畢竟也是能力和認識有限呀!如果覺得還有點用就支持下,我感激不禁!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十二

實事求是并沒因其理論上的科學性和正確性而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貫徹,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這源于實事求是在實現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甚至是難以克服的制約因素,由此造成實事求是實現的艱難性.本文從認識論上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求解對策,以使實事求是得以貫徹落實.

作者:王海昌祁金濤作者單位:王海昌(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祁金濤(中共安陽市委)。

刊名:學習論壇英文刊名:tribuneofstudy年,卷(期):“”(5)分類號:b017關鍵詞:實事求是艱難性分析與求解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十三

提高結構的安全性能需要從結構選型、結構構造、結構布置、材料選擇等多個方面作出努力,以加強結構的整體性、延性和耐久性,提高其抗御不測之災和防止倒塌、特剮是抵抗連續(xù)倒塌的`能力.也許基于概念設計的這些措施,對于增進結構安全更為有效且更符合經濟節(jié)約的原則.

作者:陳學仁崔于紅作者單位:陳學仁(山東省臨沂尚城職業(yè)有限公司,276000)。

崔于紅(山東省臨沂大宇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276000)。

刊名:改革與開放英文刊名:reform&openning年,卷(期):2009“”(8)分類號:x947關鍵詞:混凝土結構設計安全度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十四

由于我們是在學完所有專業(yè)課后才進行這次實習的,因此這次實習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實習都更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意義。在學完基礎工程、混凝土結構工程、抗震結構、鋼結構以及高層建筑結構和土木工程施工等課程后,才開始實習的,通過這次實習,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專業(yè)知識學習,進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更好地掌握和運用專業(yè)技能。

首先,通過這次認識實習,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土木工程專業(yè)知識。大學4年在學完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課后,逐步具有了較扎實的專業(yè)知識,但在校期間所學的內容都是理論知識,除上課程認知識習和假期專業(yè)實習外,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已學理論知識還遠不夠。通過這次實習,我對以前學習和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有了正確的認識。例如在實習中,我們發(fā)現根據建筑功能要求,許多設計圖紙上標明的樓板厚度和梁柱截面尺寸大的多,那么,我們該如何充分考慮受力狀況和選用計算模型?通過這次實習,我對依照設計圖紙和施工現場部分構件的測量以及觀察這些構件的細部做法,采用向施工員、工程師清潔相關問題的處理方法,分析思路和計算原理,使我對以前的專業(yè)課程知識有了全新的了解。

以前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土木工程中最基礎的內容,所運用的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簡單的類型。但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日趨規(guī)范和完整以及人民群眾對建筑安全、合理、經濟的更高要求,工程上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和疑惑,如何快速正確地處理好這些問題?我想,那便是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和原理,根據問題具體找出“瓶頸”所在,找到突破口去解決好。其實,這些基本知識和原理很多我們都學過,但如何將他們聯系起來,用于解決和、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則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總結。

“學以致用”的另一方面是“以小見大”。許多知識、原理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例如:我們在廣西工商行政管理局高層住宅樓實習時,我對工程采用基礎靜壓樁法和錨桿固定的處理方案十分不解,因為靜壓樁比現澆混凝土樁經濟費用高。因此,我推測是該工程地基土質軟弱或砂化嚴重,我向項目負責人請教后得到了肯定。因為在學基礎工程后,我一直記得授課老師這樣告訴我們:如果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應盡量少使用靜壓樁,靜壓樁費時而且費用大,也就是這個小道理,才讓我產生上面的問題和疑惑。有些問題看似復雜,其實換個角度或換種思維可能就簡單的多了。比如,我們這次實習的工程大多為高層建筑結構,且多采用框架結構,層數都在二十層左右,但是,它們的計算原理和模型卻很簡單,都是從框架結構出發(fā),利用分層法,將力矩分層分到各層框架上,最后將各層軸力、剪力、彎矩逐層疊加而成,計算量雖然很大,但原理都是一樣的。可謂異曲同工,因此,除了將所學的運用于工程中,還應注意靈活、熟練掌握和運用那些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原理和方法,從小處、細微處著眼,兼顧全局,一定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

其次,通過這次認識實習,使我更清醒地意識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無論是從事設計還是施工或監(jiān)理工作,我們都應該注重提高施工管理效率。這次認識實習的幾處工程單位,他們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都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在廣xx區(qū)二建所建的工程實習時,給我的感受最深刻。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要考慮的內容多,范圍廣,所要安排的工作任務量更大,但這直接關系到土建工程的進度和效率。印象最深刻的廣xx區(qū)五建所承建的廣西工商行政管理局高層住宅樓工程,所以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各項工作開展的有條不紊,工人們在工地上忙碌但有序,施工員、安全員、監(jiān)理員也是在施工現場步步不離,認真將施工工作效率提高到最佳,而項目工程負責人則在工地現場指導。因此各項工作都在計劃進行中。

另外,施工管理還包含員工的技能培訓,在廣xx區(qū)二建所承建的廣xx區(qū)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住宅樓工程中實習,我了解到二建每年都會定期對施工員和技術員進行技能強化和培訓,項目部經理向我們介紹了一系列廣xx區(qū)二建在崗人員培訓計劃和內容后,使我對施工管理、培訓有了的思考。

通過這些引入先進管理模式和科學管理方法,施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這樣十分有助于施工的連續(xù)性和可續(xù)性。

最后,通過這次認識實習,使得我更全面地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其實,在這么短暫的認識實習中真的很難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在這幾天的認識實習中我從更全面的角度認清了今后所從事土木工程工作所需努力的方向。正如在實習中許多老師和工人師傅們所說:“畢業(yè)后從事土木工程工作,需要的是謙虛和學習”。

的確,從大學畢業(yè)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后,我們所面臨的如同一張白紙,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等待我們去努力。因此,面對那么多長期從事土木工程的同行前輩,他們工作經驗比我們豐富,知識學的比我們扎實,學識比我們淵博,我們只有耐下心來,虛心向他們請教學習,我們才會有更大的進步,我們也才會在土木工程這一艱苦而又充滿挑戰(zhàn)的工作領域取得更大的收獲。

一、專業(yè)知識掌握的不夠全面。盡管大學4年中認真學習了專業(yè)知識,但是當前所掌握的知識面不夠廣,尚不能輕松勝任土木工程工作,因此,盡管即將走上工作崗位,但我應該將所從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學習的開始,只是在實踐中學習,才會掌握專業(yè)知識和技能。

二、專業(yè)實踐閱歷遠不夠豐富。由于以前專業(yè)實習時間較少,因此很難將所學知識運用與實踐中去,通過實踐所獲取的閱歷更是很短缺。所以,今后我們在工作崗位上,一定要抓住機會,多向土木工程工人師傅學習,同時要轉換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改變以往過于依賴老師的被動吸收學習方式,應主動積極向他人學習和請教,同時加強自學能力和駕馭解決難題的本領。

三、專業(yè)知識在工程中運用不夠靈活。通過這次認識實習,我切實感受到以前所學的專業(yè)知識運用欠靈活。這主要是對所學的知識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這些零散的知識點運用起來很困難,因此,今后在學習和實踐中應該重視積累和運用,使所學的知識由量變到質變,發(fā)揮更大的指導作用。

認識實習很快就告一段落了,但通過這次短短的實習,我從只學到了許多以前在課本上難以學到的知識,這些新的收獲,將對我們正在進行的畢業(yè)設計準備工作和即將走上崗位的工作具有更實際的指導意義。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十五

201x年5月26日下午,我們b120613班在浮海梅老師的帶領下去杭蕭鋼構參觀實習。大家都知道鋼結構的特點有:強度高、自重小、塑性韌性好、適用于機械加工、工業(yè)化生產程度高、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節(jié)約資源、密閉性好、耐熱不耐火、宜銹蝕等,通過這次的參觀實習,我對鋼材的這些性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首先了解到的是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2月,是國內首家鋼結構上市公司,公司屬于建筑行業(yè),主營業(yè)務為建筑鋼結構工程的設計、制作與安裝。被列入建設部首批建筑鋼結構定點企業(yè)和全國民營企業(yè)500強,公司具有鋼結構制造特級資質、鋼結構專項甲級設計資質、鋼結構專項一級施工資質;擁有二級理化試驗室,與多所著名院校和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主編和參編27本國家和地方行業(yè)規(guī)范,獲得30多項國家專利成果,多項工程獲中國鋼結構金獎。

進入杭蕭鋼構工廠時,我們全體學生都帶上了安全帽,在廠中安全員的帶領下,我們進入了鋼材加工的一線施工場地,本廠房為單層鋼結構工業(yè)廠房,跨度大,上面有重型吊車梁,我們首先見到了已經加工好的鋼結構柱子,通過安全員的講解以及我的觀察,我對鋼結構柱子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見到了柱底加勁肋的設置,和螺栓孔的留設,以及柱子搭接處的構造,還有就是對焊縫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廠中鋼材的焊接主要是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他們簡稱“二保焊”。然后我們依次觀看了鋼材的切割、鉆孔、焊接、除銹、矯正等一些具體的操作過程,使得我對鋼材的實際加工制作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這都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一、鋼材的切割。

鋼材的切割方法有氣割、機切、鋸切等,這些方法中氣割最不穩(wěn)定,在氣割前,先檢查整個氣割系統(tǒng)的設備和工具全部運轉正常,并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才能運行,而且在氣割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若是運用這種方法相應的技術人員和專業(yè)的指導,參觀時我們發(fā)現那里的鋼材切割為機切,這種方法的速度很快,而且能進行較厚鋼材的切割,缺點是在進行鋼材切割時的噪音較大,造成一定的噪音污染。

二、鋼材的鉆孔。

鋼材鉆孔前一定要按圖紙或工藝的要求檢查工序的幾何尺寸,若發(fā)現問題應及時通知相關人員,確認正確無誤后,再進行鉆孔作業(yè),鋼材鉆孔時將構件擺放穩(wěn)妥并矯正位置,對于那些較小構件,要裝好夾緊使之牢固,絕對不得用手拿著直接鉆孔作業(yè)。若是要批量地進行制孔作業(yè),成批量同類構件,必須加工完第一構件,就進行檢查,達到標準才能進行批量制孔。

在進行模板鉆孔時,必須檢查構件上的標志與相應模板上的標志是否一致,同時還要檢查鉆??椎闹睆绞欠襁_到設計要求,在不進行這些必要的檢查前不得進行鉆孔作業(yè),確認合格后,用壓板壓緊在進行鉆孔作業(yè)。

在進行精致螺栓鉆孔作業(yè)時,必須先在構件上第一次鉆成比孔徑小一級的孔徑,待裝配時再配鉆,使之孔徑達到要求。

在鉆孔作業(yè)后,要將孔周邊毛刺全部清理干凈,同時鉆孔后,作業(yè)人員必須自檢,若發(fā)現鉆孔有誤,必須采用與母材相同材質焊條補焊,嚴禁用鋼棒填塞,對處理孔均應作出記錄。另外對于鉆完孔的零部件必須妥善放置和保存,如須較長時間擱置,對孔須涂潤滑脂予以保護。

三、鋼材的焊接。

鋼材的焊接通常采用電弧焊,電弧焊有手工電弧焊、埋弧焊、氣體保護焊等。杭蕭鋼構參觀時,我們聽得最多的就是“二保焊”,也就是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他們大多數采用的都是機械焊接,因為機械焊接出來的焊縫均勻,比手工要好的多,焊縫質量級別分一、二、三級,焊好的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焊瘤等缺陷。一級、二級焊縫不得有表面氣孔、夾渣、弧坑裂紋、電弧擦傷等缺陷。且一級焊縫不得有咬邊、未焊滿、根部收縮等缺陷,焊縫的外觀要均勻、成型較好、焊道與焊道、焊道與基本金屬間過渡較平滑,焊渣和飛濺物基本清除干凈。

四、鋼材的除銹。

鋼材的除銹方法有拋丸除銹、噴丸除銹、噴砂除銹、酸洗除銹、手工除銹、動力除銹等。這次我們在廠中見到的有噴丸除銹和手工除銹,其中噴丸除銹利用高壓空氣帶出鋼丸噴射到構件表面通過這樣的撞擊以達到除銹的目的的一種除銹方法。在進行鋼丸除銹后要立即進行噴底漆處理,防止產生黃銹影響除銹質量,在進行噴丸除銹時,人員應遠離除銹的噴丸機械,因為在進行噴丸除銹操作時會有一些鋼丸跳出來,這會對人有一定的傷害。當時在進行觀看時我們中就有幾人被跳出鋼丸打中他們頭上的安全帽。

對于手工除銹,我們在參觀時也有見到,它的工具簡單施工方便.但勞動強度大,除銹質量差.該法只有在其他方法都不具備的條件下才能局部采用.比如個別構件的修整或安裝工地的局部除銹處理等.手工除銹常用工具有砂輪機、鏟刀、鋼絲刷、砂布等。

五、鋼材的矯正。

鋼材在使用前,若是表面不平、彎曲、扭曲等,這些缺陷使鋼材在進行下料劃線時,不能獲得設計所需的精度,會造成構件的尺寸偏差,這樣會對后序的工序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在鋼材下料或者是成型加工前都要進行矯正處理。鋼材變形有鋼板軋制時引起的變形、運輸和存放時引起的變形。鋼材的矯正方法有熱矯和冷矯兩種,通常都采用冷矯,熱矯僅在塑性較差或是變形嚴重或是機械設備能力不足不能進行冷矯時的情況下使用。矯正若按操作方法可以分為手工矯正、機械矯正、火焰矯正三種,其中手工矯正常用的工具有大錘、手錘、平錘等,這種方法適用于厚度較小、數量較少的鋼材,手工矯正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構件表面容易留下錘打的痕跡,噪聲大且不安全,但是手工矯正比較方便、適用能力強,在無法進行機械矯正的地方,手工矯正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十六

在我國資本市場十多年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公司前瞻性研發(fā)信息、人力資源會計信息、社會責任會計信息以及分部會計信息等,作為信息的需求方均要求信息的供給方能夠予以充分披露,而傳統(tǒng)的披露方式下供給方并不能滿足需求方的需要。本文從我國上市公司的現狀出發(fā),提出解決信息充分披露供需矛盾的現實對策。

一、充分披露的經濟學分析

充分披露原則也稱全面揭示原則,它要求會計人員在提供會計信息時,必須全面完整地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經營業(yè)績和現金流量等情況,不得有意忽略或隱瞞重要的會計數據。由于競爭劣勢成本的存在,公司管理當局在對信息披露進行決策時,要在是讓資本市場準確地評估公司的股票價值而擴大披露,還是為使公司在產品市場上的競爭優(yōu)勢最大化而減少披露之間作出權衡。依照成本效益原則,只有信息披露的邊際收益大于或等于其邊際成本時,公司才會自愿披露更多的會計信息。然而,實務操作中,由于部分披露成本和收益的不可計量性,公司很難把握披露信息論量的最佳點。

與私人物品相比,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兩個特征。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恰恰具備這兩個特征。會計信息一旦被公司管理當局生產并披露,增加某一方對它的分享或消費,并不導致成本的增長,即非競爭性;而要排除其他人對它的消費或分享,成本是高昂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即非排他性??梢姡惩顿Y者對會計信息的使用并不減少其他投資者對會計信息的使用效用,他們是在同等效用情況下免費使用的。

從會計信息的需求方來說,會計信息的充分披露或供給是必要的;而從會計信息的供給方來說,正如前文所分析的,生產和披露需要成本,按照“誰受益,誰分擔”的配比原則,理論上這些成本應由全體受益者共同分擔;但實際上,會計信息一旦披露出來,由于其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根本無法阻止和排除那些沒有分擔任何成本的信息使用者對其進行消費,信息披露成本不能得到公平分擔,致使公司私人邊際成本和社會邊際成本發(fā)生背離,必然產生所謂的“搭便車”行為。“搭便車”現象的存在,將導致公司在決定信息披露量時不會考慮非購買者的特定信息需求,使得會計信息的充分披露原則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產生會計信息供給(或者說生產)的不足。

二、充分披露的對策建議

1、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進行管制,強制公開披露。解決“會計信息生產不足”這一市場失靈問題的傳統(tǒng)方法是對信息披露進行嚴格管制,強制公開披露量。以下通過圖示對會計信息披露,做簡要的市場均衡分析:

圖示社會帕累托最優(yōu)境界應產生于邊際社會收益曲線msr和邊際成本曲線mc的交點a,此點的信息披露量為q1。事實上,在政府管制規(guī)范前,企業(yè)只會在自己邊際收益曲線mr與mc交點b上公開披露。這一點上的信息披露量q2小于社會帕累托最優(yōu)境界的信息披露量q1,這主要是因為“搭便車”行為使得私人成本無法全面得到補償,導致會計信息私人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分歧。在此點由于大量存在尚未公開披露的內幕信息,從而可能造成信息的私下披露與內幕交易,導致不公平競爭。圖中c點的信息披露量q3是政府規(guī)定的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最低量,就整個市場而言,它一般大于q2,而小于并接近于q1。管制規(guī)范的結果導致企業(yè)只會按統(tǒng)一的準則提供標準化信息,信息使用者的多樣化差異性需求得不到滿足,市場處于供給不足的非有效狀態(tài)。管制的結果不僅導致信息供給的不充分,內幕信息(雖有相當量的減少)依然存在,而且要付出巨大的管制成本,包括直接管制成本和間接管制成本。直接管制成本主要包括立法和執(zhí)行成本;間接管制成本包括強制披露不恰當的信息而發(fā)生的社會成本,也包括強制規(guī)范下企業(yè)改變其投資、籌資和經營決策所可能負擔的機會成本。所以說對會計信息披露嚴厲管制有可能違背充分披露原則的初衷。

2、大力發(fā)展網絡信息技術,改變傳統(tǒng)的會計信息披露方式。供需雙方在web站點的人機交互界面上,需求方按一定的訪問權限在有關的網頁上瀏覽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并對網頁上的財務信息進行查詢、分析以及對感興趣的財務資料進行下載,顯然這一過程即是供需雙方就信息產權的使用或讓渡達成契約、履行契約的過程。交易的即時完成、internet的逐步普及和網上支付系統(tǒng)的成熟,使得交易費用極大地降低,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高效的網絡機制取代傳統(tǒng)的披露方式,使得會計信息能夠以“私人物品”的面目出現,成為可供使用的商品,最終的交易價格和披露量完全由供需雙方決定,此時市場是高效率的,均衡時會計信息的.披露量在理論上達到最優(yōu)境界。這不僅有效地克服了信息披露的管制缺陷,而且成功地擺脫了信息披露充分性難以“適度”把握、成本難以分攤的尷尬局面。

3、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完善信息披露的內在機制。網上披露雖可解決信息成本分攤的問題,但仍無法從根本上保障信息的充分披露,這主要與我國公司治理結構問題嚴重,管理者的信息優(yōu)勢和管理者與投資者的利益沖突等相關。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上市公司產權結構不盡合理,公司治理結構存在先天缺陷,導致關聯交易泛濫,母公司挪用子公司資金現象時有發(fā)生,內部人控制問題、信息披露失真及不足的問題十分嚴重。只有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才能從制度上監(jiān)督管理者將其信息優(yōu)勢傳遞給外部投資者,為信息的充分披露提供制度保障。盡管公司治理結構不屬于會計信息的范疇,但發(fā)達國家無不將其列為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組成部分,原因就在于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為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客觀性和及時性提供了保障。

三、對我國上市公司擴大信息披露量的幾項具體建議

公司信息披露,不僅包括會計信息,還應包括非會計信息,從披露的方式上看無外乎表內、表外兩種方式。為滿足使用者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差異性信息需求,針對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現狀,筆者認為,以下幾方面亟需建立或完善披露制度:

1、r&d信息及其披露。發(fā)達國家的經驗表明,企業(yè)在研究和開發(fā)(r&d)方面的大量投入是推動當今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r&d在企業(yè)未來業(yè)績提升中的重要性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而我國由于當前尚無關于r&d信息披露的強制性專門化規(guī)定,上市公司對r&d活動的披露僅在利潤表的管理費用項目與其他費用項目一并列示,幾乎沒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年r&d支出數額,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使得投資者無法對公司革新活動可能產生的未來收益進行客觀有效的評估。

筆者認為,我國上市公司應在表外增加對r&d信息的詳細揭示,年報或中報會計報表附注中應披露當期r&d支出的具體數額,在不導致競爭優(yōu)勢喪失的前提下盡可能披露研發(fā)項目的進展情況。

2、重大投資項目的披露。企業(yè)的成敗主要在投資決策上,錯誤的投資決策可能導致企業(yè)的傾家蕩產。我國上市公司對投資項目,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及“長期投資”等項目中與其他長期資產合并披露,相關信息使用者從表內并不能了解重大投資項目的支出額及其進展情況,從而無法對其風險及預期收益進行客觀有效的評價。鑒于這種情況,筆者建議上市公司增加“重要投資項目支出及其進展明細表”,對重大投資項目相關信息予以充分披露。

3、人力資源價值及其披露。人力資源作為現代企業(yè)最稀缺的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其在企業(yè)運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越來越顯著。然而,理論界對于人力資源的確認和計量一直爭論不休,尚未達成一致的觀點,實務界也鮮有良好的經驗。筆者認為,影響人力資源價值的因素(如管理方式、人際關系、自身技能、健康狀況等)是多變的,由此導致人力資源價值的不確定性(或者稱可變性)。對人力資源價值的會計披露,應避免機械地、簡單地定量反映,在人力資源價值貨幣計量的操作成熟之前,采用非貨幣性計量方法予以恰當披露是一項明智的選擇。我國上市公司現階段可采用附錄、附注以文字或表格等形式披露貨幣計量所不能提供的非貨幣性人力資源信息,如員工受教育水平、知識水平、工作經驗、專門技術、工作態(tài)度以及經理人員薪酬等,為相關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的決策依據。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十七

財政是執(zhí)行和實現國家職能的手段,具體講就是制導社會分配的手段。不能簡單地認為僅僅是保證國用。從國家為主體的分配來說,一要通過要素的分配來制導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技術進步,保證生產按照生產力再生產規(guī)律來發(fā)展。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再生產原理,“需要是同滿足需要的手段一同發(fā)展的,而且是依靠這個手段來發(fā)展的”。這就是國家制定產業(yè)政策、遠景目標、戰(zhàn)略目標的依據,也是制定技術政策的戰(zhàn)略要求的依據。只有實現生產力再生產規(guī)律的要求,才能達到真正的高速度、高效益。二要通過利益的分配來制導社會經濟結構,使之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不平衡性,配置不同的生產關系,并使各種經濟成份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導下,各得其所,各守其位,遵守補充的地位,有序地發(fā)揮各自的積極性,在國家法律范圍內發(fā)揮主動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這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生產力再生產的高速發(fā)展掃清道路、解放生產力的原理。

一、認識國家的本質有必要重溫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為了弄清楚財政屬性,就必須首先弄清楚國家的起源和國家的屬性。?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之后,我國的一些學者為了借鑒西方經驗,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直接對比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經濟,把我國社會主義的國家財政稱之為公共財政。這是從現象出發(fā)不究本質的結果,無疑是從根本上錯了位。我覺得這種主張對我國的現實會起到誤導的作用,所以提出來商榷。

公共產品論者,是從資本增殖的觀點來分析認識事物的。所以他們把資本主義對勞。

拋棄不顧肯定是不行的,照搬照抄西方公共產品學說也是沒有出路的。?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538-539頁。?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06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73頁。?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166、168頁。?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38頁。?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86-487頁。?

〖7〗《列寧選集》,第四卷,第126頁。?

〖8〗《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04頁。?

〖9〗《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10―111頁。?

〖10〗《列寧選集》第4卷,第13頁。?

對學術論文結構的認識篇十八

財政是執(zhí)行和實現國家職能的手段,具體講就是制導社會分配的手段。不能簡單地認為僅僅是保證國用。從國家為主體的分配來說,一要通過要素的分配來制導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技術進步,保證生產按照生產力再生產規(guī)律來發(fā)展。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再生產原理,“需要是同滿足需要的手段一同發(fā)展的,而且是依靠這個手段來發(fā)展的”。這就是國家制定產業(yè)政策、遠景目標、戰(zhàn)略目標的依據,也是制定技術政策的戰(zhàn)略要求的依據。只有實現生產力再生產規(guī)律的要求,才能達到真正的高速度、高效益。二要通過利益的分配來制導社會經濟結構,使之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不平衡性,配置不同的生產關系,并使各種經濟成份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導下,各得其所,各守其位,遵守補充的地位,有序地發(fā)揮各自的積極性,在國家法律范圍內發(fā)揮主動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這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生產力再生產的高速發(fā)展掃清道路、解放生產力的原理。

一、認識國家的本質有必要重溫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為了弄清楚財政屬性,就必須首先弄清楚國家的起源和國家的屬性。?

[1][2][3]。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858180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