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社會個體,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對世界的關注,了解時事新聞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在總結中要注意用事實和數據來支持觀點。小編特意為大家找來了幾篇精品總結范文,供大家欣賞和鑒賞。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一
哲學依據的選擇,決定著教師教育的基本走向。教師教育的哲學問題主要表現為哲學依據的選擇,依據不同的哲學觀念,教師教育將會形成不同的基本走向。教師教育作為一種特殊形態(tài)的教育,其基本走向與人性論主張、教育哲學理論有著密切的關系。進一步而言,人性論與教育哲學提供了教師教育的哲學依據。人性論從總體上提示了教師教育的發(fā)揮作用的方向,教育哲學解讀了教師教育究竟要做什么及能做什么。忽視這兩方面的哲學考慮,僅僅關注技術層面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教師教育的問題。人性論的善惡分歧演繹出的內發(fā)說與外鑠論,為教師教育提供了發(fā)揮作用的兩種方向?;趦劝l(fā)說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受教育者的內在潛能,最大限度調動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
基于外鑠論教師需要加強對受教育者的約束和引導,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在受教育者成長中的主導作用。在實踐中,人們并沒有執(zhí)著于一種人性論認識,往往是對內發(fā)說與外鑠論加以同等重視,教師教育出于職業(yè)主張,更重視了從外而內的教育作用。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從內而外的教育作用,這樣的選擇符合整體性哲學觀念對受教育者的重視。教育哲學流派眾多,古今中外主張各異,但有一個基本共識是都會剖析教育的本質,甚至包括那些明確反對教育本質存在的主張,也從另一個方面解析了教育的真諦。教育的本質必然決定教師教育的本質,這是我們思考教師教育的哲學問題的基本前提。
此外,各種哲學主張也將直接影響教師教育的價值取向。如“遵循教師生命的整體性、自主性、獨特性、超越性是教師教育的前提性要求”,這類主張同樣是整體性的哲學意蘊的反映,發(fā)生作用的途徑依舊直指人性假設和教育本真。建設性后現代主義的整體性,為教師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建設性后現代主義的整體性理念與過程哲學淵源密切,雖然過程哲學并沒有過多明確指出整體性的主張,但其理念的宗旨無不與整體性相關,此意義上的整體性與傳統的認識,尤其是系統論的整體觀點截然不同。后者重視的是事物整體與部分的相互關系,著眼于系統及其構成要素的關系,前者重視的是事物內部的過程性及外部的生成性關聯。
事物不再是作為可以分解的部分組合,而是作為相互內在的過程存在。事物與外部的關系不再是簡單的主體與環(huán)境的關系,而是相互生成的關系。這種整體性主張為教師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對教師教育的考慮不再僅僅基于教育者的立場,而更多地開始關注受教育者的立場。在教育目標和內容的設置上,開始擺脫單純的職業(yè)需求,回到教育的軌道上來。具體地說,教師教育不再是某種知識及傳授技能的訓練,而是體現教育理念的教育精神塑造和未來教育者的培育。在以往的教師教育中,對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提法相對較少,原因在于缺失整體性的哲學指引,偏執(zhí)于某種所謂滿足實踐需要的職業(yè)培訓,丟失了教師教育的教育真義。在實際生活中,教師群體中存在的大量問題與當初的教師教育價值取向偏離不無關系。
過程性的主體預設,奠定了教師教育的生成意識。教師教育的主體是明確的,在倡導受教育者重要地位的今天,受教育者自然成為一切教育活動的主體,這種主張只是對某種教育理念的最為簡單的實在化,從而將預設的主體進行了現實推演。既然主體是預設的,那么如何預設就影響著教師教育的現實品質。整體性的哲學理念根源于過程哲學的過程性,強調事物在過程中流變、展開,預設主體呈現過程性。預設主體是人為活動的前期建構,屬于理論假設階段,因為人為活動終將由預設主體掌控,最終決定著人為活動的性質和品質。一種教育活動之所以能夠成為教師的教育活動,關鍵在于其預設主體擔負的實際任務和職責,以及這些任務和職責背后折射的精神。
過程性的主體預設,將奠定教師教育的生成意識,生成意識是流變的,具有現時性和最強活力。過程性重視當下生成,生成具有最強大的創(chuàng)造性。傳統的教師教育認為,幾乎一切在實際活動開展前就預訂了,實踐者只能是模擬或實現預訂。過程性的主體預設強調實際活動的開展只在當下生成,其間蘊含著無盡的變數和可能。教師教育的參與者能夠最大可能地在過程中實現自己和體驗自己,而實現和體驗的方式就是生成,也是最具活力的創(chuàng)造。進一步而言,這樣的過程既是接受教育的過程,更是自我更新和創(chuàng)造自我的過程,教育者在創(chuàng)造著自己,受教育者也在創(chuàng)造著自己。
事實上,所有的要素都在生成中,意義和價值只在生成中產生。解讀教師教育共同體,促進教師教育的主體確立。教師教育過程性的主體預設,解決了實施中的意義生成問題,進一步明確了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教師教育主體地位的實際確立,與教師教育共同體有著密切的聯系,對教師教育共同體的解讀,將會促進受教育者主體地位的確立。在實踐中,受教育者的地位取決于教師教育共同體的認識和行動。教師教育共同體是在一定的專業(yè)規(guī)范的基礎上,旨在研究教師教育問題的固定的團體。教師教育共同體以整體的面貌出現,囊括了教師成長過程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和所有相關人群,無論是職前教育或職后教育階段,還是相關的認識者和實踐者,在整個培育的過程中,都形成對受教育者培養(yǎng)的合力,這有助于教師教育的主體確立。
事實上,在不同階段及不同人員眼里,教師教育的主體是存在分歧的,尤其在職前教育階段,主張以教育者為主體的意見既是傳統的呼聲,也是現實的強有力主張。畢竟,在培養(yǎng)教師的起初階段,教育者幾乎控制了教師教育的整個過程和品質,表面上看來教育者是必然的主體,占據著決定性的位置。教師教育共同體的提出,為我們全方位地考察教師教育活動提供了過程性視野。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發(fā)現真正銜接教師教育整體的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者,教育者的實際載體一直處于變化中,這只是為了滿足受教育者的成長需要才出現的。
反省能力本位,回歸教師教育的教育本義。傳統的教師教育本位問題指向能力,塑造符合教師職業(yè)能力要求的專業(yè)隊伍是教師教育的本位追求?;谀芰Ρ疚?,教師教育的體系是單一的,直指合格教師應該具有的素養(yǎng),這些素養(yǎng)包羅萬象、內容雜陳。在整體性哲學意蘊下,教師教育的本位問題是教育而非教師。合而言之,教師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合格教師的一種教育活動。既然是教育活動,能力培養(yǎng)就成為開展教育活動的依托,以能力為本位,單純重視能力培養(yǎng)的教師教育活動就會偏離這一過程的本質追求,導致培養(yǎng)出來的教師只具有熟練的教學技能、技巧,而缺乏合格教師所應具備的教育精神和人格。對能力本位的反思突破了以往對能力取代知識的贊譽,反省能力決定一切的武斷,明確提出教師職業(yè)情感問題和信仰問題。情感問題和信仰問題的具體提出,實質上反映的是教師教育的本義回歸。
強調在以能力為基礎的前提下,要注意培育“未來的教師”的健康的教育情感和篤定的教育信仰。也就是說,教師教育的能力本位不能準確反映實際的狀況,作為職業(yè)教育的教師教育終究不能脫離教育的真義,否則就會淪落為簡單的職業(yè)培訓,無法給予“未來的教師”以足夠的精神培育,進而影響到現實的學校教育生活。今天存在的學校問題已間接地反映了教師教育能力本位的嚴重后果。
重建教師教育體系,開發(fā)教師教育的層級目標。教師教育能力本位問題的徹底解決,只能依靠重建教師教育體系,開發(fā)教師教育的層級目標?!盎趯蛹壞繕?,教師教育目標應該是三級:一級目標———教師,二級目標———教育者,三級目標———教育研究者。”教師針對教學,教育者針對教育,教育研究者針對教師人生意義和教育工作改進。在這一體系中,教學與教育、教師與教育者、教育者與教育研究者有了明顯的區(qū)分。
這種區(qū)分并沒有割裂教師教育的本位問題,而是使原本整體性的本位問題表現得更為準確而鮮明,使教師教育的部分之間相互內在地關聯,使教師教育的整體蘊涵于每一具體部分之中,而不是混沌于單純的、唯一合格的教師指標上。這樣的教師教育本位,既全面反映了建設性后現代主義的整體性哲學意蘊,又真實反映了教師教育的本位只能是教育,而不是傳統所認為的能力。教師人生意義之所以能夠納入考慮范圍,既是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解決教師職業(yè)倦怠問題的有益嘗試。目前,學界對教師教育的思考,從趨勢上折射了對教師教育本位問題認識的轉向。比如有的學者提倡在教師教育中關注教師的幸福感問題,至于對教育信仰等問題的思考,已經從教育精神培育深入到操作層面,可以預言教師教育的本位問題將成為引領教師教育重建的首要問題。
追求模式創(chuàng)新,實現教師教育的整體性取向。解決了教師教育的哲學問題、主體問題、本位問題之后,就需要進入操作層面,依照整體性的哲學意蘊考慮教師教育的模式問題。表面上看,教師教育模式與其他性質的教育模式相比較具有統攝作用,從社會整體的角度考量教師教育的運行,實際上這種上位作用必需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或行為,才能夠實現教師教育的目標追求。模式問題是教師教育理論向教師教育實踐轉化的中介,一種教師教育理論能否得到實際應用,取決于它能否形成相應的教師教育模式,體現為具有操作原則和規(guī)范的程序性方式、方法的集合。
教師教育模式演變的歷史主要集中于教師教育主題的演變,不斷演變的主題充分體現了教師教育的整體性。從簡單的職業(yè)培訓到自由寬泛的選擇性的教師教育,充分考慮了新時代教師教育的整體性變化。任何環(huán)節(jié)的獨特性都將在這一整體中得到體現,更不用說社會性需求這一最為重要的因素。時至今日,教師教育模式需要走向多元化,追求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因為只有多元化的教師教育模式才能滿足社會的整體性需求,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師教育模式才能實現教師教育的整體性取向,教師教育整體性的哲學意蘊終將體現為不斷推進的具體的操作模式及操作行為。梳理教師知識結構,確立實踐知識的核心地位。
教師教育模式的運行離不開教師素養(yǎng)的規(guī)劃和規(guī)定,教師素養(yǎng)是隨著時代演變的,具有極強的靈活性,但其基本構成成分按照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理念大體可以分為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情意。在此三種成分中,教師知識結構始終是教師素養(yǎng)中的基礎部分,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情意的養(yǎng)成需要以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為前提,否則技能的形成、情意的養(yǎng)成就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按照知識的分類,教師專業(yè)知識中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知識,教師是個實踐性非常強的職業(yè),實踐性幾乎貫穿了教育的各個要素。從目的、內容到方法都充滿了實踐性,實踐知識必然成為教師知識結構中的核心成分。
對實踐知識的重視與教師教育的實踐取向也有關聯,因為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練習,才能培育能夠解決實踐問題的“未來的教師”。目前,人們對實踐教學的關注,從側面反映了教師教育的實踐取向是符合現實發(fā)展邏輯的。
總而言之,教師教育模式的實踐取向在各個方面有所滲透,實踐知識、實習及實訓體系較為突出地反映了這種實踐取向,究其根源與教師職業(yè)強烈的實踐性特色有關。因此,教師專業(yè)化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實現,與教師教育實踐性的實現密切相關。只有塑造具有類似醫(yī)學、法學等實踐取向鮮明的教師教育,才能切實解決教師教育的質量問題,最終為基礎教育質量的提高打下基礎。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二
哲學是人類的智慧之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馬克思主義哲學使哲學的主題從宇宙本體轉向了人類世界,它尋求著把握人類世界的根據,探索著人類的存在方式。
關于哲學畢業(yè)論文范文一:哲學視角下生存與生活研究
文章將從哲學的角度,探討“生存”與“生活”的基本內涵,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二者的相互關系以及人的異化活動下的“生存”與“生活”的轉變與出路。
哲學不是超乎于人類世界之外的遐想,它總是深切地關注著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大都對人類社會生活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他們苦苦探索著人類的存在方式,尋找著人們生活的意義及價值。
人類作為萬物之靈長,是一種最為矛盾性的存在,人類既與其他物種一樣自然而然地生物性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又是能夠自我意識、自我改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有人類特殊性的區(qū)別于其他生物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
一、哲學視域下的“生存”與“生活”的基本內涵
“生存”,是指動物(包括人)本能地無意識地去適應環(huán)境來維持其生存的生命活動,是一種純粹性的自然反映。
古希臘先哲柏拉圖曾對其門徒說:“人就是沒有羽毛的兩條腿動物。
”強調了人的動物性與自然屬性。
近代法國哲學家拉美特里在其名著《人是機器》中提出:“人歸根結底卻是一些動物和一些在地面上直立著爬行的機器而已。
人的身體是一架鐘表,不過這是一架巨大的極其精細、極其巧妙的鐘表。
心臟是什么?心臟是發(fā)條,神經是游絲,關節(jié)是齒輪,人的欲望、快樂、愛情、痛苦等等都是受到機械規(guī)律支配的;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多幾個齒輪,多幾根彈簧而已。
”指出了人的動物性和機械性。
我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荀子也說道:“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表明了人與動物一樣也具有生理層面的自然反映。
動物式的“生存”活動是沒有意識的生命適應行為,它們依據與生俱來的本能維持自己的生存,因此動物可以說是一種“自然性”、“自在性”的存在。
“生活”,是指人類有意識地認識自我與世界、改造自我與世界以及能動地從事物質生產的生命活動,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超越本能的反映。
“生活”是人類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同動物的存在是相區(qū)別的,正如馬克思所說:“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qū)別開來。
”早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普羅泰戈拉就曾用神話的方式說明了人類之所以不同于動物的根本特征是在于人類擁有技術和智慧,他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
”該命題雖帶有主觀唯心主義的因素,但卻肯定了人的思維的能動性,有別于動物的本能式反映。
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還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表明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區(qū)別,即“人是理性的動物。
”動物是沒有理性的,它們對世界的認知是出于本能的感性,人類自身雖并不完全排除了本能的感性,但卻可以能動地發(fā)揮著自己的理性,憑借自己的意識和意志去“生活”。
人類特有的“生活”活動是有意識的生命創(chuàng)造行為,人類依據自己的意識與理性從事著社會實踐活動,認識與改造著自己和世界,因此人類可以說是一種“自覺性”、“自為性”的存在。
人類的生命是“生存”與“生活”的既對立又統一的存在方式,是自在自為的雙重存在。
人類既服從著宇宙的規(guī)律、以大自然所賦予的本能去適應自然,又以后天發(fā)展起來的意識在實踐中去實現著理想、改造著世界、刷新著歷史。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的“生存”與“生活”
馬克思主義哲學使哲學的主題從宇宙本體轉向了人類世界,它尋求著把握人類世界的根據,探索著人類的存在方式。
馬克思主義哲學開創(chuàng)性地運用了實踐的觀點去把握人類世界,指出了人類的生命活動是用實踐的方式去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生活”活動,而不單純是動物式的無意義的“生存”活動。
近代機械唯物主義代表霍布斯認為人是一種“自然物體”,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而生活,這種本性不僅包括本能,也包括“自然情欲”(如自我保存、趨利避害等);以費爾巴哈為典型代表的人本唯物主義流派雖強調人的作用、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精神、人的理性,但強調的卻是抽象的人、非現實的人。
馬克思批評這些舊唯物主義只是從純客觀的角度去把握世界,忽視了人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見物不見人”的、忽視人的主體地位的觀點。
正如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開篇所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
”馬克思主義哲學摒棄了前人觀點中的錯誤因子,開創(chuàng)性地創(chuàng)立了實踐唯物主義,認為人類和人類世界都需要從實踐活動中去理解和把握。
實踐活動使人從自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體,把自然對象成為客體,使之成為“屬人的自然”;另外,人類還通過實踐活動來改變世界以滿足自我發(fā)展的需要,突破本能的“生存”反映,創(chuàng)造有意識、有目的的“生活”方式。
首先,“生存”與“生活”是相互聯系的,人類生命活動同樣具有“生存”的層面,“生存”是“生活”的基礎。
我國春秋時期思想家管仲曾提出著名論點:“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
”強調了本能生存需求對高層次道德意識的基礎性作用。
無獨有偶,馬克思主義哲學也認為:“人們?yōu)榱四軌颉畡?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
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東西。
”其次,“生存”與“生活”又有著本質的區(qū)別,而實踐則使人類的生命活動從“生存”上升到了“生活”。
動物只是本能地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物種的尺度”來進行生命活動,而人類卻能按照雙重尺度去改變世界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即“任何物種的尺度”和人的“內在固有的尺度”。
因此,動物式的“生存”是適應自然的一代又一代的種族復制,是非歷史性的存在,而人類“生活”則是通過自我意識用實踐改變世界的歷史性的存在。
三、人的異化活動下的“生存”與“生活”
有意識的、能動的生命活動把動物單一化的“生存”模式與人類特有的“生活”方式區(qū)分開來,然而伴隨著私有制和社會分工的出現,人的能動性卻遭到了異己力量的的奴役,使人處于一種被壓抑的甚至非人的狀態(tài)之中。
馬克思認為,人的異化是人類通過勞動所得的物質生產、精神生產以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支配人的一種社會現象。
而后的法蘭克福學派知名哲學家馬爾庫塞也曾提出一個重要命題——“單向度的人”,認為在當代工業(yè)社會的極權下,人們喪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
在當代工業(yè)社會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分工和生存競爭下,人類不同程度的被“擴大了的生產力”所制約,喪失了其區(qū)別于動物的自由自覺性,人類的種種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機會激發(fā)或生成,其生命活動也逐漸淪為了同動物一般的單一機械式的“生存”。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了五個層次,提出人要在滿足了較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要素的基礎之上,才能去實現較高層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三
[摘要]人類的現實生活包括公共活動領域和私人活動領域兩個方面。
公共活動領域問題的實質就是公共性問題,對公共活動領域的關注也就是對公共性的關注。
對人類活動的公共領域和公共性問題加以思考,是哲學最重要的使命。
關注公共活動領域是哲學的一個必要的維度。
所謂哲學回歸生活世界,不應僅僅是向私人生活回歸,更重要是向公共生活回歸。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通過政府改革來解決公共性問題或危機為標志的公共活動領域的當代轉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提出了新的時代課題。
[關鍵詞]哲學;公共活動領域;公共性;國家;政府
回歸生活世界,已經成為當代哲學的一個時代話題。
人類生活是永遠流動、無限生成的。
強調哲學回歸生活世界,不是要人們沉醉于現實生活之中,而是要以一種哲學態(tài)度或觀念來看待生活。
用生活來說明人和世界是哲學視野的根本轉換,在這個意義上,人就成為立足現實而又追求超越、不斷創(chuàng)造的生成的人,世界就成為由人無盡的生活實踐而無限生成的過程。
人類的現實生活包括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兩個方面,即通常所說的公共活動領域和私人活動領域。
如果所謂回歸生活世界僅僅意味著回歸私人生活,即私人活動領域,不再關心公共活動領域,那么,這種回歸實際上是對生活世界更嚴重的疏離。
這樣的哲學不僅不能對以往哲學的產生和發(fā)展做出歷史的解釋,還將喪失哲學本來的意義,導致哲學真正被生活遺忘。
關注公共活動領域,這是哲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方面或必要的維度。
哲學總是力圖以更理性、更智慧的方式對待公共活動領域和公共性問題。
一
公共活動領域是每一個人都生活于其中、不可能完全擺脫的領域,是由眾多個人組成的公眾不能不關心的公共領域。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四
冥冥運古,當第一股充滿活力的氣息注入混沌的海洋,生命由此開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自此生命有了大胸懷;“巍巍呼高山,湯湯呼流水”,自此生命有了知音;“有了鍥而不舍”“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自此生命有了愁緒“所謂伊有,在水一方”,自此生命有了愛情的朝思暮想,生命,源于水。
蘇子貶于黃州,泛舟赤壁,于是他的生命為水所占據,有了水的胸禁,“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上;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边@是水予他的豪邁,“惟江山之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這是水賦他的胸襟〃情懷,他為水所成就。
“既生瑜,何生亮?何生亮?”秋風送去熊火,勝得赤壁戰(zhàn)瑜氣煞,羞終命喪黃泉。滾滾長江東逝水,無私,寬廣,博大蕩漾在江面,周兒你為何不給水一隙之地呢?滌蕩你嫉妒的心。生命,為水所成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水詮釋著李白的深情厚誼,“花白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水詮釋著李清照的相思之痛;“問君能有幾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水詮釋著愁的數量,“水何滲澹,山島竦峙”水詮釋著曹操的雄心壯志,生命,為水所詮釋。
上善若水,感恩似泉。一樹丁香燦爛的紛揚著,香氣氤氳。人們吮吸著清香。拾起一片掉落的花瓣,放在鼻間上嗅嗅,感受生命,感受水的存在,樹安靜的沉睡著,安靜的接納著“從今若許閑來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生命,為水所包容。
水的鼻息,你感觸到了嗎?
水靜靜的流著,帶著它的靈魂,帶著它的氣息緩緩流動。遺留的腳印上,生命聚其精華開始成長。擷一葉草,蒼翠欲滴;拈一片蘚,翠色、欲流,生命,無人不充斥著水的鼻息。
生命,為水所成就。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五
西方哲學流派迭出,理論豐富,要做好歷史性的研究就必須根據其演變歷程,追根溯源,梳理出脈絡。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受教條主義哲學史觀的影響,我國的西方哲學史研究一直遵循著這一基本模式,即哲學史也就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斗爭的歷史。這極大地阻礙了我國西方哲學史研究的發(fā)展。實際上,西方哲學的演變進程包括許多哲學要素的發(fā)展,常常顯現出一定的脈絡。這些思想的脈絡在歷史上相互交織,成為了西方哲學史特定的研究對象。把握西方哲學史的脈絡可以有許多維度,只有從不同的維度和視角去透視歷史才能從各個側面去把握西方哲學史的整個圖景。這也是追尋西方哲學史線索的意義之所在。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探索。
這個維度強調的是“哲學”,而不是“歷史學”或其他。例如從哲學家的師承、學派、哲學的概念、問題、體系、方法等視角來把握的脈絡就是突出了“哲學”的維度。
首先是以哲學概念、范疇和哲學問題的變化發(fā)展為線索。西方哲學史家們在這一方面早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梯利的《西方哲學史》就是以哲學家們的種種“問題”為基點來展開對各個哲學體系的闡述的。作者敘述哲學家的哲學體系時,大都先講其“問題”, “探討的問題”、“注意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思考的問題”等等。但是梯利只是以問題作為體系的開始,不是始終以它為線。文德爾班的《哲學史教程》則算是一部經典的問題和概念的歷史。雖然伽達默爾曾以文德爾班沒有針對問題提出新問題為由,判定其哲學史為假問題史,但是從對哲學問題和哲學概念的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性研究上看,我們不能否認《哲學史教程》是一個成功的范例。概念、范疇是哲學的基本元素,研究哲學離不開對概念、范疇的哲學史梳理,而每一個哲學概念、范疇又都與某些哲學問題相關。至于為什么要強調尋找哲學問題的歷史脈絡,筆者認為有必要說明。的確,哲學史常常令人覺得哲學似乎總是在重復著那些永遠也找不到答案的問題,那種無休止的批判和探索在一些人看來根本毫無意義,與其在這里兜圈子,還不如去找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做做。但是,哲學本身就源于驚奇,沒有對世界、對人生的追問,就不會有哲學。為什么從泰勒斯至今這兩千多年的西方哲學史中,總有一些問題是哲學家們無法回避的,這就說明哲學問題看起來雖然玄妙,實際上卻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只要有人類,這些問題就會相伴而生,成為永恒的問題。這些根本的問題在思維的歷史運動中不斷重復出現,隨之而來的是謀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的理論不斷更新,這也就使得尋找問題的主要路線成為哲學史研究的必然。
其次是要理出哲學學派、體系及其相互關聯和發(fā)展的脈絡。這不是水獺祭魚式地按照編年體的模式羅列哲學派別,而是重在西方哲學史理論、體系發(fā)展的內在邏輯必然性。黑格爾第一次揭示全部哲學史是必然性的有次序的歷史,提出了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但是他夸大了“歷史中的理性”因素,為了解決個人思維的偶然性混亂,以自己哲學上先驗預設的內在邏輯次序為標準,忽略了歷史應該遵循一個基本的時間次序,對歷史進行主觀剪裁和拼湊。歷史本身是經驗的事實,歷史研究雖然加入了主體的因素,但在某種意義上這畢竟是一個融入“創(chuàng)作”與“寫生”的作品,它最終不能脫離經驗歷史,歷史圖景的描繪更不能忽視對“生”的還原的努力。黑格爾把對哲學史發(fā)展的內在理路的尋求當做一種哲學創(chuàng)造。所以,要批判地吸取黑格爾的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首先就要跳出其唯心主義的桎梏。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否定邏輯的、內在聯系的因素在哲學史脈絡梳理中的重要性而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否則,我們就會像黑格爾所批判的“某些動物”那樣,只聽見音樂中的音調,但這些音調的一致性與和諧性卻沒有透進頭腦。
有了對理論的內在邏輯必然性的梳理,才能理解一種理論是如何發(fā)展的,是什么矛盾使這一理論最終走向困境,同時另一種理論又是如何誕生的。哲學家之間常常產生跨世代的傳承和影響關系,如果缺乏對思想內在必然性的認識,缺乏對事物邏輯的自覺,就無法理解西方哲學史上的幾次轉向,也就不能更深入的了解西方哲學史。從哲學維度來追尋西方哲學史脈絡的'價值和意義也就在這里得以凸現。所以,大多數西方哲學史的編寫都以哲學學派、體系及其相互關聯和發(fā)展為脈絡。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就是極具代表性的著作。
“做哲學史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歷史科學地’做,一種是‘哲學地’做?!薄?〕哲學史雖然定義了其“哲學”的領域,但它終究還是“史”,所以哲學史的研究始終離不開歷史學的方法。把哲學史還原為歷史而加以考究是必要的。筆者從葛兆光教授的《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方法》一書中獲得了許多啟發(fā)。他作為一個歷史學家,在書中曾以哲學史研究的困境來反思思想史研究的出路,得出了不少新方法。本文又以此為出發(fā)點,回到哲學史研究的層面上去重塑哲學史脈絡。
比如葛教授在書中提到思想史要眼光向“下”,要與社會史、文化史、生活史、宗教史等方面攜手。這頗類似于他介紹的日本歷史學家丸三真男的史學方法。這一方法很值得我們借鑒。丸三真男分別借用了地質學和音樂學的兩個概念“古層”和“執(zhí)拗低音”來說明其歷史研究方法。他強調,在古層的上面是儒、佛、自由民主主義等外來思想,但底層也就是日本本身的文化卻一直延續(xù)著。在近代日本,雖然歐美近代思想居于主旋律的位置,但也常常被低音部也就是日本自身的文化思想所修飾。這種低音有時成為背景存在,有時甚至壓倒主旋律,有時又被主旋律掩蓋,但它始終存在。所以在歷史研究中他強調重視“古層”和“低音”。這一方法如果借用在西方哲學史脈絡的重塑上就是要重視每一種哲學思想形成之前的文化積淀。任何一個時代的哲學思想決不僅僅屬于哲學家本人,作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它雖然處于古層之上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處于主旋律,但那古層之下和低音部分的東西應該值得哲學史家去探究。比如不研究古希臘的神話、詩歌就不可能更好的了解西方哲學的起源,不研究古希臘晚期的民間猶太教等各種宗教的流傳、融合以及教義的變遷,也就不能把握中世紀的經院哲學。
文德爾班也認為,內在聯系的線在哲學史上經常被打斷,所以,還有一條線是值得探索的,那就是“來自文明史的因素”?!耙虼嗽谡軐W史中,除開對于對象的基本特性有經常性的依賴性(內在聯系因素)以外,起作用的還有從文化史中或從當代的文化現狀中產生的一種必然性,此必然性說明了:為什么思維結構本身的歷史存在權利不是持久不變的?!薄?〕這就說明了時代文明背景也限制和影響著哲學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這些觀點與哲學觀念史派的觀點如出一轍。哲學觀念史派主張哲學史是文化史、觀念史,而不僅僅是哲學范疇、哲學流派的歷史。
從這一維度來重塑哲學史脈絡,在以往的哲學史研究中曾有過一個范例。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就嘗試過“文化史”的寫作模式,在時代社會政治的廣泛聯系中去分析、把握哲學論辯的生成條件?!拔业哪康氖且沂?,哲學乃是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個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經有各種體系盛行過的各種社會性格的產物與成因”〔5〕可以說,哲學家們思考的問題以及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都來自他的時代,來自當時社會的需求,任何一個時期的哲學發(fā)展都離不開當時的社會大背景,如科學發(fā)展的程度、社會文化習俗等。哲學家所處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甚至是自然條件的改變都有可能造就富有個性的思想。這些改變不但給哲學發(fā)展以動力,同時也在引導哲學發(fā)展的方向。所以,我們常??梢詮哪骋徽軐W體系中看到它身后的時代烙印,甚至還能從哲學思想的斗爭中看到其他社會矛盾的影子。
又如,葛教授還認為思想史“推陳出新”的模式值得懷疑,它和“道統”的意義一樣了,這不能反映歷史的全貌。因此他首倡思想史研究不應該只做加法,還要注意那些被歷史和歷史學家減去的東西。一些東西是歷史中漸漸減少的,還有一些則是史家們有意識地漸漸少記了的。而后人只能通過史書來了解歷史,這樣的歷史我們的確不能說真正接近了歷史原貌。
從史學的“減法”維度出發(fā)去重塑哲學史的脈絡有特殊的意義。雖然至今還沒有哲學史家從這一維度去開展研究,但是問題卻是明擺著的。西方哲學歷史之豐富毋庸置疑,所以每一個史家都必須用一個篩子去篩選他需要的東西,如果篩子的漏洞越大,那么歷史所剩下的東西就越少。一旦史家們所用的篩子具有了普遍性――就如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為篩子一樣,那么哲學史上的一些思想也許就會人為的消失在后世的史書當中,結果是一些歷史被永遠的漏掉了,余下的漸漸變得單調。如果史家們選擇了形式各異的篩子,別人篩過的我們用不同的篩子重新篩一遍,那么,我們收獲的就是另一種思想。一種思想較之另一種思想與米和米糠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別人篩下的米糠也許我們不屑于理會,而如果這些米糠換作一些思想,那么,這些思想對于恢復歷史全貌而言,它們的價值就不是米糠所能比擬的了。且把這些形式各異的篩子當作不同維度的西哲史脈絡去重塑它們,那么歷史原貌保留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對于那些已經被篩選掉的或者即將被篩選掉的思想,那些在今天看來是過時的、沒落的、甚至反動的哲學觀念,也許應該引起哲學史研究的注意。
西哲史的脈絡除了從以上兩個維度去追尋和重塑之外,還可以從更廣泛的維度來探索。各種脈絡之間并不是對立的,它們可以并行不悖,甚至互相支持,只有這樣,研究西方哲學史的意義才不會落空。從不同的維度去尋找脈絡使哲學史具有無限的重塑性,哲學史研究的創(chuàng)意空間和意義深度才得以大大開拓。我們研究哲學史,除了原著也就只能從史書到史書,有時候,越是通行越是普及的脈絡就越有可能成為我們思想的障礙物。而對西方哲學史脈絡進行開放性重塑就要走出傳統模式的限制,多視角的詮釋西方哲學史,拓寬它的研究視野。歷史不能做成萬花筒,它再好看也是事先設定好了的,就在一個筒子里,這不是歷史。
筆者認為人的維度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這一點在文德爾班看來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哲學歷史進程之所以形形色色,是由于“觀念的發(fā)展以及一般信仰成為抽象的概念,都只有通過個別人物的思維才能完成;而這些個別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深深地扎在該歷史時期的邏輯聯系和流行觀念之中,然而他們總用他們自己的個性和生活行為添上某種特殊因素?!薄?〕因而在哲學概念的發(fā)展中會打上個體因素的烙印。他還特別強調在哲學史發(fā)展中占主導作用的人物的獨立特性對他們思想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也是個人因素值得重視的原因。盡管哲學家們的思想受到其所處時代的限制,但他們總有自己的個性,有各自不同的成長歷程,這使得他們的哲學思想又獨樹一幟。哲學史的世界也就是哲學家自己的王國,他們通過思考一些人類無法回避的共同問題來展現自身。沒有一種哲學體系能夠脫離其哲學家來考察,所有的哲學體系都是個性的創(chuàng)造物。大哲學家們畢竟不等于哲學概念、問題或者哲學體系,他們是思想者,不是思想本身。每一位哲學家都是唯一的,在某一無法定義的點上是不可能被超越的。他們通過自身的展現而與時代緊密相連,形成了永恒的客觀形象,他們超越了由他們所塑造的時代精神,他們可以在以后對所有時代都產生影響。
從人的維度來講其實還不夠具體,因為從人的維度還可以有許多取向。不同的取向得出的內容相差很遠。在這一問題的探索上,筆者認為有幾本書頗值一提。一是杜蘭特的《哲學的故事》,以哲學家為線索,并不突出其概念、體系,而是像講故事一樣去闡釋他們的思想,描繪他們鮮活的形象,賦予知識以人情味。二是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這雖然算不上是一部嚴謹的西方哲學史,但它卻做到了將讀者置身于哲學史之中去直接面對哲學家。他像是在講一個偵探故事,實際上他已經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隨著他的脈絡去穿越西方哲學史,與眾多的哲學家們對話。這是許多哲學史家所沒有做到的。三是雅斯貝爾斯的《大哲學家》。在導論里,他很明確地說了,這只是三卷書的第一卷,遺憾的是雅斯貝爾斯生前只完成了他哲學史計劃的第一卷。他把歷史上眾多的哲學家分成許多大組、小組,如思想范式的創(chuàng)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等等。雅斯貝爾斯從人的維度出發(fā),借用了心理學的方法,承認并尊重每一個個體的無限性,并設法把人的這種無限性從各種理論的踐踏中解放出來。另外,雅斯貝爾斯還研究過從其他角度去把握哲學史脈絡,比如實用的角度、動力學的角度等。
史無定法,但有成例。真正富有啟發(fā)性的哲學史并不在于其沒有缺點,而是以其獨特的視野去理出哲學史的脈絡,去詮釋和描繪歷史。因為任何一部哲學史都有史家的取向,史家們不可能面面俱到,他們只能在眾多的線索中進行選擇。就如文德爾班的“忍痛割愛”――確定了對哲學的歷史發(fā)展作純粹主題的處理,就不能夠對哲學家的品格做同他們的真實價值相稱的深刻描述,就不得不犧牲賦予哲學史更廣泛闡述特殊技巧的藝術魅力;也如羅素的“大刀闊斧的選擇原則”――在他所討論的人物中,他只提到與他們的生平以及社會背景有關的東西,對于那些他認為似乎不值得詳盡處理的人物他就完全掠過不提。這也就意味著沒有一部哲學史是絕對完美的,也正因如此,對西方哲學史脈絡的多維度研究才顯得尤為重要。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六
[7]薛晨冉,王帆.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收益質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yè),20xx,40(19):7-9.
[15]崔學賢,岳洋.研發(fā)投入對企業(yè)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以長春長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yè),20xx,40(21):107-109.
[21]沈炎方.我國鄉(xiāng)鎮(zhèn)政府內部控制問題與改進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xx.
[22]董浩.不同動因下杠桿收購模式及目標企業(yè)績效[d].浙江工商大學,20xx.
[23]唐劍波.高校預算支出標準體系構建研究[j].智庫時代,20xx(25):27+34.
[24]范衛(wèi)東.論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如何向管理會計轉型[j].智庫時代,20xx(25):51+58.
[57]歐陽劍宇.電力工程監(jiān)理預算與成本控制管理[j].中國市場,20xx(17):118+127.
[64]劉斌.新財務會計制度對醫(yī)院會計核算的影響[j].中國市場,20xx(17):155+164.
[68]孟杰.會計制度改革對政府預算審計的影響分析[j].中國市場,20xx(18):53+55.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七
摘要:在當前高校教育中,無論學生的學習興趣、專業(yè)方向,都在入學支持在學習好基礎性文化課程的同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教育,在大學乃至研究生階段最為明顯,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成為了我們日常學習的必修課.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對于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
關鍵詞: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
馬克思主義一經問世,就以其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強大生命力來源于它的科學性、正義性和實踐性,而這些特性歸根到底只能建立在馬克思主義與人民群眾及其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與人民群眾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生命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源,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屬性.有了這個結合,馬克思主義被賦予了科學性、正義性和實踐性,也才具有了與時俱進的品質和自覺發(fā)展的不竭動力.離開了這個結合,馬克思主義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么,如何實現兩者的結合呢?這關鍵在于能否找到將兩者聯系和對接起來的“中介”.筆者認為,馬克思主義不可能自發(fā)地走進人民群眾內心,成為人民群眾的思想武器,因而,要使馬克思主義與人民群眾及其社會實踐相結合,只能依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即以馬克思主義本身為內容向人民群眾進行系統的“灌輸”,這就是我們所找的“中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是馬克思主義與大學生群眾及其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內在要求.我們要長期不懈地開展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教育,用先進的理論灌輸給大學生群眾,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廣大學生,這不僅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理論品質的內在要求,也是大學生學習運用這一思想武器加速成長成才的有效途徑.
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一門較為高深的學問,涵蓋哲學、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同時具有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意義.高校學生正處在人格趨于完善,思想接近成熟的重要時期,能夠有正確的思想來指導自己會使得學生的人格塑造更為完善,對于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有重要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開放,大學早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中的象牙塔,經濟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很多學生容易在經濟大潮中迷失自己,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久經檢驗的真理,尤其在思想指導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學好馬克思主義不僅僅是在學習一門學問,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吸取其思想精髓來提升改變自己,讓自己的眼界更加開闊,社會思維更加敏銳,以便學號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國家,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
一、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當前社會的發(fā)展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在思想領域也有了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然而結合中國的基本國情與更方面的實績來看,中國在指導思想領域并不適合多元化發(fā)展,舶來品的合適與否需要經過歷史的檢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之所以能夠被廣泛的接受源于其科學性與真理性,并且都是經歷過實踐與時間檢驗的,引導中國人民走上了富強自主的道路,從宏觀上來看中國適合馬克思主義這條道路,利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中國人民的實踐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必然導致人們實踐方式的多元化,然而中國的今天和平穩(wěn)定,多則生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是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前提.
其次,高校學生處于理解力與辨別能力突飛猛進的階段,也是走向工作崗位前的最后一個階段,什么樣的思想指導能被其接受,對于其在今后的社會發(fā)展中的實踐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單單是貢獻大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方向路線的正確.堅持在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懂得正確的索取與奉獻,明晰自己肩膀上的責任,學會向著更崇高的理想而邁進,緩解當今實用主義、拜金主義對學生們思想的不良影響.
最后,高校作為大部分學生的學業(yè)終端,是其學習生涯的結束,也是社會角色的開始,不少學生在走向社會前就已經有了形形色色的實踐經歷,在初次接觸這些時很多人會感到迷茫與彷徨,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來對其進行指導,一旦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很有可能使其行為方式產生錯誤,從而影響自身的發(fā)展與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而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后,一旦在其頭腦中形成正確的意識,以此科學的方式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就能更好的保證其健康的發(fā)展,社會的良性循環(huán).
二、當前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現狀
在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已有多年歷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生們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指導性同學生們的專業(yè)知識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學與實踐的良性循環(huán),使得教育成果不斷,教育教學質量不斷邁向更高的臺階,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來自于國內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學環(huán)境的不斷優(yōu)化,指導思想在其中的貢獻尤為突出,正是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教育才有了當前高校和諧穩(wěn)定的現狀,當然在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還有一些不足也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大的形式是好的,小的方面仍然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微調整.
(一)一定程度的形式化
高校所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相當大的部分是卓有成效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存在只灌輸知識,不解釋原理,只照本宣科,不深挖精髓等等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很多學生從思想上想要學好馬克思主義,但由于自身理解力,社會閱歷的有限對其深層次的理解難以到位,這就需要我們的高校授課老師予以深層次的講解,使馬克思主義能夠為其學、任其用.
(二)理論與實踐的相分離
究,同時重要的還是為了作為指導思想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因此,高校在開展馬克思教育時要重視理論與時間的同步發(fā)展,使得馬克思主義能真正為學生們所用.
三、如何更好的在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
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的具體狀況,直接反應到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上,有效而深入的教學與實踐,能夠促進馬克思主義在高校的開花結果,反之則是一種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是對學生思想進步教育的忽視,認真研究怎樣更好的開展馬克思主義教育,是對學生的負責,更是對社會的負責.
(一)避免形式化教育,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思想的交流,不以機械化考試為目的對學生進行檢驗,考試的目的是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以便其進行自學研究,提升自己的思想,完善個人人格.能夠避免形式化教育對于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深入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注重理論教育與實踐行為相結合,避免空洞的理論引起學生的迷茫已經學習興趣的缺失,有效的開展實踐活動,哪怕范圍小形式簡單,只要達到讓學生懂得如何利用理論武器來開展實踐活動,就已經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的發(fā)揮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實際作用.
參考文獻:
[1]胡海波.馬克思主義哲學課教學存在的問題、深層歸因及可能的出路〔j〕.黑龍江高校研究,,(02).
[2]汪信硯.關于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哲學動態(tài),,(05)
[3]賈松青.馬克思主義永具生命力[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八
四年的讀書生活在這個季節(jié)即將劃上一個句號,而于我的人生卻只是一個逗號,我將面對又一次征程的開始。
四年的求學生涯在師長、親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卻也收獲滿囊,在論文即將付梓之際,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偉人、名人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贊美獻給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導師。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學生,而您卻是我最尊敬的老師。
您治學嚴謹,學識淵博,思想深邃,視野雄闊,為我營造了一種良好的精神氛圍。
從論文題目的選定到論文寫作的指導,經由您悉心的點撥,再經思考后的領悟,常常讓我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謝我的爸爸媽媽,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養(yǎng)育之恩,無以回報,你們永遠健康快樂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的心情無法平靜,從開始進入課題到論文的順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師長、同學、朋友給了我無言的幫助,在這里請接受我誠摯謝意!
同時也感謝學院為我提供良好的做畢業(yè)設計的環(huán)境。
最后再一次感謝所有在畢業(yè)設計中曾經幫助過我的良師益友和同學,以及在設計中被我引用或參考的論著的作者。
彈指一揮間,大學四年已經接近了尾聲。
回想自己的十幾年的求學生涯,雖然只是一個本科畢業(yè),但也實屬不容易。
沒有他們的勤勤懇懇和細心安排,我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學生活。
沒有他們的支持和鼓勵,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經濟學第二專業(yè)的學習。
當然,一個農民家庭要同時供兩個大學生上學,沒有別人的幫助和接濟是相當困難的。
因此我要感謝那些在我求學時對我經濟和精神上幫助的親戚、朋友、老師和同學們,我的生活因你們而精彩和充實。
xx大學,這里嚴謹的學風、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使我大學四年過的很充實和愉快。
我第一學期是在哲學系度過的。
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里,我有幸和許多優(yōu)秀的同學一起學習,聽睿智的哲學老師講授哲學。
后來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時沖動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哲學系,離開了親愛的哲學系的老師和同學們。
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時光,但我確實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尤其是對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導。
這些有用的東西一直對我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我相信,這些東西將伴隨我走完整個人生的道路。
現在回想起在哲學班的日子,還是那么的溫馨和愜意,我不能不感謝當時哲學班的每一位同學和老師,跟你們在一起學習、生活,那真是其樂融融,妙不可言!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九
1、對象不同。報復陷害罪的對象必須是與自己有利害關系的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4種人;而誣告陷害罪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人,包括犯人。
2、客觀行為不同。報復陷害罪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即是以利用職權或國家權力為前提條件,而誣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事實,進行告發(fā),且行為的實施不要求必須利用職權進行。而且,國家工作人員如果利用職權誣陷他人的,則要從重處罰。
3、手段方法不同。報復陷害的手段,既可以用捏造事實(不能是犯罪事實)的方式進行報復,也可以利用客觀存在的某種對被害人不利的事實進行報復,而誣告陷害罪必須是以捏造犯罪事實的方式進行。
4、犯罪主體不同。報復陷害罪的主體只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二、袁廣林的觀點。袁廣林在《誣告陷害罪若干問題探析》中認為兩罪的差異在于:“
1、犯罪主體不同。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是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成為該罪主體,可以使國家工作人員,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報復陷害罪廣。報復陷害罪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靠職務實施的犯罪,具有職務性,其主體只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2、犯罪客體不同。誣告陷害罪的客體包括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司法機關的正?;顒?,而報復陷害罪的客體僅僅是公民的民主權利。
3、犯罪行為內容不同。誣告陷害罪和報復陷害罪雖然都是憑借國家權力進行的犯罪,但誣告陷害罪是通過捏造犯罪事實,虛假告發(fā)的方式借助司法機關的權利達到侵害被害人的目的,行為人本人沒有司法權,不能直接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責任。報復陷害罪則是行為人本人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能夠利用自身職權、假公濟私直接對被害人進行政治、經濟、行政等方面的整治。
4、犯罪行為侵害對象不同。誣告陷害罪侵害的對象是任何人,對身份、地位等沒有任何要求,而報復陷害罪的對象則是特定的,必須是對行為人提出張國斌、宋志偉的人。
1、不同:報復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權利;誣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權利。
2、對象不同:報復陷害罪的對象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和舉報人;誣告陷害罪的對象是一切公民。
3、主體不同。報復陷害罪只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誣告陷害罪是一般主體。
4、行為表現不同。報復陷害罪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誣告陷害罪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fā)。
1、主體不同。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也可是一般公民。而報復陷害罪是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犯罪,犯罪的主體只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非國家工作人員不能成為報復陷害的主體。
2、犯罪行為侵害的對象不同。誣告陷害罪侵害的對象是任何人。可以是國家干部,也可以是一般公民。而報復陷害罪侵害的對象是特定的,依刑法規(guī)定,必須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檢舉人以及舉報人、執(zhí)法人、證人。
3、告陷害的最終目的能否實現,不取決于誣告陷害行為人的主觀意愿和行為,而報復陷害罪的目的可以直接通過行為人自己的行為來實現。
4、犯罪行為的具體內容不同。誣告陷害罪和報復陷害最雖然都是憑借國家權力的犯罪行為,但是其犯罪手段是不同的,主要體現在運用國家權力的方式不同。誣告陷害罪的行為人本人沒有司法權,不能直接對誣告人進行刑事追究,只能假借司法機關的權力來實現自己的犯罪目的。因此,誣告陷害罪的行為人是以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fā)的辦法企圖借助于司法機關的權力,達到使被害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報復陷害罪則是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假公濟私,在自己職權范圍內或者利用職權之便指使要挾他人利用職權直接對被害人進行政治上、經濟上的、行政上的整治。
五、王敏的觀點。王敏在《報復陷害罪若干問題探析》中認為兩罪的區(qū)別在于:“
1、犯罪手段不同。報復陷害罪必須是基于職務,濫用職權或者假公濟私;誣告陷害罪則不需要利用職權。
2、目的不同。報復陷害罪的目的是打擊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和舉報人;誣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3、報復陷害罪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靠職務實施的犯罪,具有職務性,其主體只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成為該罪主體,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報復陷害罪廣。
關于報復陷害罪與誣告陷害罪的區(qū)別的討論.,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專家對兩罪的區(qū)別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是兩罪都同時具有陷害的淵源,容易產生混淆,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加以區(qū)分:
一、兩罪客體的界限
依據刑法的規(guī)定,兩罪侵犯的都是復雜客體,其中都侵犯了司法機關的正?;顒?。但是報復陷害罪侵害的客體是我國公民的民主權利,即公民依法享有的控告權、申訴權、批評權和舉報權;誣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包括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司法機關的正?;顒印那址傅膶ο罂矗簣髲拖莺ψ锴趾Φ膶ο髣t是特定的,必須是對行為人提出控告、申訴、批評、舉報的人;誣告陷害罪侵害的對象是任何人,對身份、地位等沒有任何要求。
二、兩罪客觀方面的界限
兩罪在客觀方面都表現為行為人對被害人實施了陷害行為,但報復陷害罪的客觀方面要求行為人是利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批評人、舉報人和申訴人等侵害對象進行打擊報復,其中行為人濫用自己的職權是必不少的要件;誣告陷害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故意捏造犯罪事實,向國家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單位告發(fā)。
三、兩罪主體的界限
報復陷害罪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靠職務實施的犯罪,具有職務性,其主體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誣告陷害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是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成為該罪的主體,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比報復陷害罪廣。
四、主觀方面的界限
兩罪都是故意犯罪,且是直接故意,行為人在主觀上都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是行為人產生陷害目的的內心起因不同。報復陷害罪的行為人是因為被害人依法行使控告、申訴、批評、舉報等民主權利,直接或者間接的涉及行為人的利益而產生報復意圖;誣告陷害罪的起因則多種多樣,有的是為了實現某種經濟的、生活的目的,有的是出于政治斗爭之目的等。
五、兩罪構成要件的界限
犯罪的構成對行為結果的要求不同。誣告陷害罪只要行為人捏造的犯罪事實為司法機關知曉就構成即遂,而不論被害人是否受到刑事處罰。也就是說,報復陷害罪并不是情節(jié)犯;報復陷害罪則要求行為人的報復陷害行為必須造成了一定后果,才能成立,如果沒造成危害后果或后果不嚴重不構成犯罪。
六、行為表現不同:報復陷害罪表現為濫用職權、假公濟私,進行報復陷害;誣告陷害罪表現為捏造犯罪事實,作虛假告發(fā)。
七、犯罪行為內容不同。誣告陷害罪和報復陷害罪雖然都是憑借國家權力進行的犯罪,但報復陷害罪是行為人本人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能夠利用自身職權、假公濟私直接對被害人進行政治、經濟、行政等方面的整治;誣告陷害罪則是通過捏造犯罪事實,虛假告發(fā)的方式借助司法機關的權利達到侵害被害人的目的,行為人本人沒有司法權,不能直接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責任。
八、目的不同。報復陷害罪的目的是打擊報復陷害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和舉報人;誣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九、犯罪手段不同。報復陷害罪必須是基于職務,濫用職權或者假公濟私;誣告陷害罪則不需要利用職權。
綜上,國內學者對報復陷害罪與誣告陷害罪的區(qū)別尚未達成共識。在建設社會主義法制社會的今天,正確區(qū)分罪與非罪、明確此罪與彼罪對于法學理論研究和具體的司法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十
[7]劉勇.我國企業(yè)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大學20xx.
[8]周新穎.我國煤炭行業(yè)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研究[d].南華大學20xx.
[10]金曼.我國社會責任會計核算體系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xx.
[11]秦榮生.公共受托經濟責任審計與我國國家審計改革[j].審計研究,20xx(06):
[14]文碩著.世界審計史(第二版)[m].北京:企業(yè)管理出版社,1996
[17]尹平.國家審計理論與實務[m].北京:北京時代經濟出版社,20xx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十一
本文對目前大學生的德育水平進行分析,為了警示高校要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并且說明提升大學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性,希望高校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鼓勵他們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得到質的飛躍。
馬克思主義哲學,高校,德育工作。
大學生是當今社會的特殊群體,是在高等學府接受教育還沒有進入社會的人,接受社會最新的信息、技術、思想的教育,但是由于大學生的年齡集中在20歲左右,還沒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觀,又面臨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學習同時大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遠離親人,不能及時得到關懷,思想上的波動會比較大。此外,大學是一個微型社會,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聚集在同一所學校,為了能讓學生在學校真正學習到今后在社會生存的本領,需要提高對他們的德育水平。
在完善高校德育工作之前,需要對大學生整體的德育水平進行調查研究,在高校這樣的大家庭中,學生的德育水平也是良莠不齊。大學生在公共場合的所有行為和舉動都是透明的、公開的,現在已經是互聯網時代,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網絡傳播的速度之快,在網絡上也不難看到部分高校的學生在食堂用餐浪費極大卻不以為然,并且就餐后的餐盤也不歸位;寢室關系不融洽、衛(wèi)生習慣不好等現象說明大學生對于環(huán)保、節(jié)約等方面的態(tài)度冷漠。不僅在校園里,在社會中一個學生的舉動將會代表大學生這個整體,例如,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在公共場合吸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主動為老弱病殘幼讓座等不符合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行為出現。
(一)端正教學心態(tài)。
(二)看待學生運用發(fā)展的眼光。
(三)看待問題堅持用聯系的相關原理。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聯系的相關原理就是指聯系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聯系的客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性質,目前在人們腦海中大學生的德育水平的看法其實就是對聯系的客觀性的反映,若是反對聯系的客觀性,就是唯心主義。在學校開展德育工作時,可以借鑒以往的教育經驗,但是也要遵循聯系的客觀性。當然,若沒有如今社會對于學生的成績和能力有高要求,也不會出現這一類問題,而且學校在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問題都具有時代特色,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完善??偠灾郎喜豢赡軉我坏卮嬖谝粋€事物,必定是有聯系的,德育工作應該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不能流于形式。
(四)主觀能動性得以發(fā)揮。
(五)由量變到質變。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的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需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不斷總結經驗,對學校的德育工作進行完善,充分調動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通過學校與學生雙方共同努力,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協助他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未來。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十二
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發(fā)端于梁啟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在蕭公權、薩孟武等的《中國政治思想史》著作中也都包含了政治哲學層面的研究,只是涉足不多且不深。
在20世紀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政治學被錯誤取消期間,中國政治哲學的研究就失去了獨立的學科地位及意義,而附屬于歷史哲學層面的社會形態(tài)理論,主要運用階級分析方法,選定思想家思想中體現階級性及歷史走向的部分議題為政治思想議題,其中就包含著政治哲學議題,譬如人性論及政治理想國等。
隨著政治學的恢復及初步發(fā)展,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漸次展開,但又總擺脫不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關系問題的陰影,從而使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總是同各種各樣涉及中國傳統與現代化的關系的討論混雜在一起,其研究方法則主要有文化哲學、歷史哲學、哲學及歷史學的方法。
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的現有研究成果體現兩個基本研究思路:第一種研究思路較為看重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普遍性特征,著力于發(fā)掘現代政治的傳統政治哲學基礎,論證現代政治的中國版本所必需的某些來自傳統政治觀念的支撐,竭盡全力論證中國傳統政治哲學具有內在地轉向現代政治哲學的可能性或已經有了某些現代政治哲學觀念的雛形。
其研究結果認為中國傳統政治觀念就其歷史內容而言并無趨向現代民主的趨勢,在其已有的歷史中也沒有與現代民主和諧共存的經歷,而在現實政治生活中也仍然較多地發(fā)生著阻滯民主發(fā)展的消極作用。
一、路徑與特色: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的范式
迄今為止,國內學者對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研究有三種基本范式:其一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研究者從一般哲學的研究進入政治哲學的研究,比較注重概念和范疇等的解釋和演繹,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框架,對中國傳統哲學中政治意義明顯的概念、范疇與命題等進行了初步梳理,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周桂鈿教授。
周桂鈿教授的《中國傳統政治哲學》一書力圖從范疇和命題的解釋方面著手,研究了中國傳統政治哲學中的幾對主要范疇或命題,其貢獻及局限一如前述。
通過研究,周桂鈿教授提出了三點最基本的看法,即儒學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主干,政治哲學是儒家的中心,民本論是中國政治哲學的中心。
周教授沒有對政治哲學的概念及研究對象與方法等進行描述式的處理,而只是將傳統哲學中政治性內容進行了羅列或排比,既沒有回到思想現場進行思想事實發(fā)掘,也沒有著力于概念、范疇、命題、判斷及推理等的系統分析,結論雖缺乏政治哲學研究所要求的近乎苛刻的嚴謹與縝密,但作為一種研究范式仍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其二是結合中國社會近代化或現代化問題,主要從民族文化自尊和歷史發(fā)展普遍法則的角度,對中國傳統政治哲學中的某些范疇進行了歷史哲學的解釋,其主要的代表是李存山。
李存山等主要是通過民本與民主關系的討論,對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局部進行了重點探索,意在尋求中國政治民主的內在依據或源頭活水,著力在中國古代尋求民主思想或民主思想的萌芽等。
張岱年的《黃梨洲與中國古代民主思想》一文指出,“中國自殷商以來沒有民主制度,但在學術史、思想史上也還是有民主思想的。
……中國在先秦時代就已有了民主思想的萌芽。
”四李存山認為黃宗羲思想是“民本走向民主的開端”,李存山的結論至少有兩個基本的片面性。
一、他的研究模式屬于“六經注我”,既不太關注黃宗羲等人的原始思想問題,也沒有觸及到黃宗羲政治思想的綱領性概念,而過多地關注與同時期西方啟蒙思想家的比較,過多關注梁啟超等人承認的黃宗羲思想對他們接受民主思想的所謂影響。
二、他對現代民主的發(fā)生與傳播機制缺少必要的了解,不僅置民主觀念的悠久歷史于不顧,而且還把民主看作任何民族都可以在某個階段自然形成,從而確定中國的民主也可以在某個階段通過思想家的努力,在沒有任何民主思想資源及制度資源的情況下出現,斷定民本可以自然而然地沖決君主制的束縛而走向民主。
其三是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研究者從政治思想的研究中逐漸衍生出政治哲學研究,注重中國傳統政治哲學概念、范疇、命題和判斷等的社會學或歷史學解釋,其主要代表是劉澤華。
劉澤華繼承了蕭公權的研究傳統,在政治觀上率先突破僵化的階級政治模式,能夠“采政治學之觀點,用歷史之方法”,就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主要概念及范疇等進行了社會分析,并描述了主要概念之間的必然聯系,揭示了重要政治判斷的普遍社會影響力,其中對綱領性概念的關注使之更接近政治哲學探討問題的方式。
國外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政治哲學主要有三種范式:其一是日本學者溝口雄三為代表的歷史哲學式的研究,注重挖掘晚明以來中國傳統思想的近代意義,力圖將中國思想或社會的近代化看作是傳統社會主要成分的內在延續(xù),其研究風格和旨趣與李存山等比較接近,旨在尋求東亞現代化的內在依據。
他認為李贄是中國思想史上一個由傳統到現代的重要過渡性人物,將近代思想在中國的展開描述為一定肯定人欲的過程,并整理出了一個從李贄到孫中山的近代思想的發(fā)展線索,再結合他視域中的明清之際以來反專制思想中的地方自治,得出結論認為中國的近代是可以在其文明的進程中內生。
其二是以牟宗三、杜維明等為代表的現代新儒家的中國政治哲學研究,他們以儒家傳統政治哲學的現代轉化為題材,探討了中國傳統儒家政治哲學的現代意義,嘗試將儒家傳統政治哲學與西方政治哲學進行嫁接,提出了“返本開新”、“新外王”等理論,對于探索中國傳統政治哲學如何煥發(fā)出新的生命活力,具有重要借鑒價值。
杜維明極力推崇現代民主而反對傳統專制政治,認為儒家思想中確實存在著為君主專制服務的成分,主張繼承儒家的同時還需繼承批判儒家的五四傳統,唯有如此,才能找出儒家思想中與現代民主相適應的普遍部分。
杜維明認為宗教倫理層面的儒家學說具有超越歷史的普遍性,不僅可以成為中國現代民主的倫理基礎,確保民主政治的中國屬性,而且對其他文明如西方文明解決倫理危機也有重要意義。
海外新儒家面對的是民主政治已經成功植入之后的民主政治與東方倫理的關系問題,并著力于尋找中國儒家倫理中能與民主政治相融通的部分,并且從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方面發(fā)掘、解釋和論證了儒家倫理的普遍意義。
處理兩者是否相融通的問
起碼在民主政治已經確立的情況下可以讓它更加民族化。
其三是美國和西歐的海外漢學家,以現代化為主要問題,探討了中國傳統政治及政治哲學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不良或不利影響,其主要代表是列文森。
列文森注意到了傳統政治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儒家、道家及法家等的影響,但他否認了儒家等傳統政治觀念能夠順利生出現代政治觀念。
盡管上述范式的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研究都極為相信自己研究的必要性及正確性,但各自得出的結論竟至于截然不同。
這一方面是由于其研究方法及價值取向的迥異,特別是在中國民主如何發(fā)生及處理民本與民主的關系上,方法與價值取向對于結論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
在沒有民主實踐并沒有民主思想資源的情況下,中國的民主思想如何獨立開始其形成的過程,是個頗為關鍵的問題,竊以為從思想到思想的文本研究及抽象推理難以得出合乎實際的結論,特別是當我們全過程地追蹤了“民主”概念在近代中國的含義演變后,大概才能在民本與民主的關系上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十三
哲學是美好生活的向導,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它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fā)展,正確對待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正確對待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哲學是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自己的人格和生活質量。
簡單來說“哲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生活的本質即生性的激活,生命的意義在于生活,人活著就是為了生活,在于活得充實,是經營人生的生活理念。人生的真理,在于能夠根據實際的情況,從各種目的、條件、因素、力量、可能出發(fā),尋找一條最適合人的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的道路。而這一切,都需要不斷地根據現實的、歷史的、未來的條件來作出判斷,需要永無止境的探索和追求。
哲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面對生活,生活的生成性必然使前一個時代的哲學與后一個時代的生活發(fā)生斷裂,這時就要求哲學回歸生活世界。生活是生命體對當下此在狀態(tài)的感覺,每一個人的生活只能在特定的空間中展開,人之生活的狀態(tài)往往表現為建立在人客觀活動過程上的主觀感覺和評價,是一種心理與精神的反映;而人生活的空間構成與人生活的狀態(tài)構成,皆是在人生活的時間構成中存在并展開的。例如;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只細膩的鑰匙,進入人的生活中,去了解生活哲學,它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是關于我們生活的學問或藝術。
馬克思說:“哲學非常懂得生活,它知道,自己的結論無論對天堂的或人間的貪求享受和利己主義,都不會縱容姑息。文化危機主要表現特征為自然科學或者科學理性與人類社會或人類生存意義的分裂。在這次分裂中,人由原初的終極意義而變?yōu)槭侄?,工具理性壓抑了人文精神,科學遮蔽了人的存在與意義。因此,生活世界是哲學的“一個持久的有效性的基礎,一個不言而喻的一勞永逸的源泉?!比魏握軐W都植根于生活世界中,才能獲得與這個世界的持久的意義關聯。哲學與生活世界的關聯意識卻經歷了一個從不自覺到逐漸自覺的.發(fā)展歷程,特別是到了現代,回歸生活世界已成為普遍的呼聲,哲學與生活世界的關聯已經成為共識。所以,生活世界問題與其說是一個局部問題倒不如說是一個哲學的普遍問題。
生活就是人的一個舞臺,我們都在扮演著自己的角色。日常生活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日常生活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是新知識、新觀念、新能力的演練基地,對人的自由個性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常生活為人的生存和發(fā)展提供安身立命之所。日常生活的惰性與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內涵要求存在相斥性,正因為如此,日常生活對人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日常生活的惰性阻礙人的能力的發(fā)展,而狹隘的日常交往阻礙社會關系的發(fā)展?,F代哲學對生活的特征及結構分析、對主體問性理論的發(fā)展、對生活知識問題的闡釋,探討和當代日常生活的建構。
哲學并不是站在人的生活世界之外來關照人的生活的活動,它就是人的生活本身,人是對象性存在物,這不僅意味著人之外有對象存在,人要依賴于對象才能存在,而且是指人是對象化存在物,人所追求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或對象化自身,就是要成為全面的人。諸如文學、藝術、科學、物質生產勞動,宗教、政治、軍事等等一切活動均是人的生活,物質生產勞動,活動也是勞動,是一種精神性勞作,是人的不同的存在方式并無本質不同。生活就是人的存在的全部內容,不同的生活樣式就是人的不同的存在方式。這樣,哲學與生活的本質上就是哲學與人的關系。
哲學的思想指導是為了建設美好的日常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從日常生活消費角度,我們應倡導科學消費,防止人的物化;從日常生活觀念角度,我們應培養(yǎng)科學的生活觀,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從日常生活活動的角度,我們必須建設和諧社區(qū),提供良好的日常生活空間;從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角度,我們應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境界。所以說哲學的旨是為建設美好的日常生活提出建議和基本框架,為人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日常生活這一更有效的現實途徑。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十四
人的“生存”與“生活”的矛盾是人類存在的一對根本性矛盾,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類的“生活”方式同動物式的“生存”方式區(qū)別開來。文章將從哲學的角度,探討“生存”與“生活”的基本內涵,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二者的相互關系以及人的異化活動下的“生存”與“生活”的轉變與出路。
生存;生活;馬克思主義;異化
哲學不是超乎于人類世界之外的遐想,它總是深切地關注著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古今中外的哲學家們大都對人類社會生活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他們苦苦探索著人類的存在方式,尋找著人們生活的意義及價值。人類作為萬物之靈長,是一種最為矛盾性的存在,人類既與其他物種一樣自然而然地生物性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又是能夠自我意識、自我改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有人類特殊性的區(qū)別于其他生物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
一、哲學視域下的“生存”與“生活”的基本內涵
“生存”,是指動物(包括人)本能地無意識地去適應環(huán)境來維持其生存的生命活動,是一種純粹性的自然反映。古希臘先哲柏拉圖曾對其門徒說:“人就是沒有羽毛的兩條腿動物?!睆娬{了人的動物性與自然屬性。近代法國哲學家拉美特里在其名著《人是機器》中提出:“人歸根結底卻是一些動物和一些在地面上直立著爬行的機器而已。人的身體是一架鐘表,不過這是一架巨大的極其精細、極其巧妙的鐘表。心臟是什么?心臟是發(fā)條,神經是游絲,關節(jié)是齒輪,人的欲望、快樂、愛情、痛苦等等都是受到機械規(guī)律支配的;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多幾個齒輪,多幾根彈簧而已?!敝赋隽巳说膭游镄院蜋C械性。我國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荀子也說道:“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表明了人與動物一樣也具有生理層面的自然反映。動物式的“生存”活動是沒有意識的生命適應行為,它們依據與生俱來的本能維持自己的生存,因此動物可以說是一種“自然性”、“自在性”的存在?!吧睢?,是指人類有意識地認識自我與世界、改造自我與世界以及能動地從事物質生產的生命活動,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超越本能的反映?!吧睢笔侨祟愄赜械纳嬖诜绞?,同動物的存在是相區(qū)別的,正如馬克思所說:“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qū)別開來?!痹缭诠畔ED時期,哲學家普羅泰戈拉就曾用神話的方式說明了人類之所以不同于動物的根本特征是在于人類擁有技術和智慧,他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痹撁}雖帶有主觀唯心主義的因素,但卻肯定了人的思維的能動性,有別于動物的本能式反映。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還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表明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區(qū)別,即“人是理性的動物?!眲游锸菦]有理性的,它們對世界的認知是出于本能的感性,人類自身雖并不完全排除了本能的感性,但卻可以能動地發(fā)揮著自己的理性,憑借自己的意識和意志去“生活”。人類特有的“生活”活動是有意識的生命創(chuàng)造行為,人類依據自己的意識與理性從事著社會實踐活動,認識與改造著自己和世界,因此人類可以說是一種“自覺性”、“自為性”的存在。人類的生命是“生存”與“生活”的既對立又統一的存在方式,是自在自為的雙重存在。人類既服從著宇宙的規(guī)律、以大自然所賦予的本能去適應自然,又以后天發(fā)展起來的意識在實踐中去實現著理想、改造著世界、刷新著歷史。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的“生存”與“生活”
馬克思主義哲學使哲學的主題從宇宙本體轉向了人類世界,它尋求著把握人類世界的根據,探索著人類的存在方式。馬克思主義哲學開創(chuàng)性地運用了實踐的觀點去把握人類世界,指出了人類的生命活動是用實踐的方式去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生活”活動,而不單純是動物式的無意義的“生存”活動。近代機械唯物主義代表霍布斯認為人是一種“自然物體”,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而生活,這種本性不僅包括本能,也包括“自然情欲”(如自我保存、趨利避害等);以費爾巴哈為典型代表的人本唯物主義流派雖強調人的作用、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精神、人的理性,但強調的卻是抽象的人、非現實的人。馬克思批評這些舊唯物主義只是從純客觀的角度去把握世界,忽視了人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見物不見人”的、忽視人的主體地位的觀點。正如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開篇所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瘪R克思主義哲學摒棄了前人觀點中的錯誤因子,開創(chuàng)性地創(chuàng)立了實踐唯物主義,認為人類和人類世界都需要從實踐活動中去理解和把握。實踐活動使人從自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體,把自然對象成為客體,使之成為“屬人的自然”;另外,人類還通過實踐活動來改變世界以滿足自我發(fā)展的需要,突破本能的“生存”反映,創(chuàng)造有意識、有目的的“生活”方式。首先,“生存”與“生活”是相互聯系的,人類生命活動同樣具有“生存”的層面,“生存”是“生活”的基礎。我國春秋時期思想家管仲曾提出著名論點:“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睆娬{了本能生存需求對高層次道德意識的基礎性作用。無獨有偶,馬克思主義哲學也認為:“人們?yōu)榱四軌颉畡?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東西?!逼浯?,“生存”與“生活”又有著本質的區(qū)別,而實踐則使人類的生命活動從“生存”上升到了“生活”。動物只是本能地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物種的尺度”來進行生命活動,而人類卻能按照雙重尺度去改變世界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即“任何物種的尺度”和人的“內在固有的尺度”。因此,動物式的“生存”是適應自然的一代又一代的種族復制,是非歷史性的存在,而人類“生活”則是通過自我意識用實踐改變世界的歷史性的存在。
三、人的異化活動下的“生存”與“生活”
有意識的、能動的生命活動把動物單一化的“生存”模式與人類特有的“生活”方式區(qū)分開來,然而伴隨著私有制和社會分工的出現,人的能動性卻遭到了異己力量的的奴役,使人處于一種被壓抑的甚至非人的狀態(tài)之中。馬克思認為,人的異化是人類通過勞動所得的物質生產、精神生產以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支配人的一種社會現象。而后的法蘭克福學派知名哲學家馬爾庫塞也曾提出一個重要命題――“單向度的人”,認為在當代工業(yè)社會的極權下,人們喪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在當代工業(yè)社會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分工和生存競爭下,人類不同程度的被“擴大了的生產力”所制約,喪失了其區(qū)別于動物的自由自覺性,人類的種種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得不到機會激發(fā)或生成,其生命活動也逐漸淪為了同動物一般的單一機械式的“生存”。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了五個層次,提出人要在滿足了較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要素的基礎之上,才能去實現較高層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我國哲學家馮友蘭則把人的精神分為了四個境界,認為人在超越了本能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之后,才能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而今,在社會巨大競爭和強制分工的壓力下,人類或多或少地遭到了異己力量的控制,許多人的低層次需求和境界尚得不到滿足,其創(chuàng)造性和能動性無法被激發(fā)出來,陷入了只“生存”、不“生活”的僵局。因此,人類必須消除人的異化狀態(tài),擺脫異己力量的奴役,達到馬恩設想的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才能最終脫離動物界的“|生存”世界,進入人類的“生活”世界。
[哲學的專題論文]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十五
關于價值,馬克思曾指出:“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1](p406),那么,價值總是客體對于主體來講的。從這種意義上說,顧名思義,人生價值就是作為客體的一個人的人生對于主體需要的滿足,但人作為一種社會存在,其人生的所作所為不可能只滿足于自我的需要,同時還應滿足社會的需要。因此,主體就有兩個,即主體的個體自身和主體的社會,人生價值的涵義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或人生的所作所為對個體自我需要的滿足和主體社會的需要滿足。
人生價值就是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個體和社會是主體存在的兩種基本形式[2](p287)?!叭咳祟悮v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就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3](p67)?!暗谝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3](p67)由此可見,個體總是客觀存在,在現實生活中總要體現為自己的生存和發(fā)展而存在,因為人的生存和發(fā)展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從而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客觀存在的,個體追求人生自我價值無可厚非;從本質上說,人生的自我價值就是人的一生對人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需要的滿足。然而,社會是由個人組成,個體離不開社會,社會的需要與個體的需要總是有著內在聯系,社會的需要從本質上看也是人的需要,個體的生存與發(fā)展需要在本質上就具有社會生存與發(fā)展的性質,個體的人生自我價值在本質上就是個體的人生社會價值[2](p287),因此,人生價值是人生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沒有個體的人生自我價值,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忽視個體的人生自我價值就會失去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的源泉;漠視人生社會價值,整個社會也就無法形成一股奮發(fā)向上的凝聚力。
實踐是人生自我價值與人生社會價值有機統一的根本路徑。馬克思曾指出“動物只生產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東西;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4](p273)可見,人是一種有意識的存在,人能在實踐中通過創(chuàng)造勞動滿足自我的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實現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同時也滿足社會的需要,促進社會的發(fā)展。換言之,人在實踐中既能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又能實現人生的社會價值,并把兩者進行有機統一。人生價值的實現就是人在實踐活動中,經歷著人生的自我成長,滿足人和社會的需要,實現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
二、自我評價的兩大功能發(fā)揮及其對人生價值的意義。
自我評價就是主體對自身的評價活動,可分為個體主體的自我評價活動和群體主體的自我評價活動[5],自我評價是一種重要的評價形式,在自我評價活動中,主體兩重化,即主體對作為客體的主體的評價活動。自我評價不僅具有獨特的自我功能,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6].
自我評價首先體現在它的自我功能上,它促進人們進行自我驗證、自我證實和自我完善,為人的自我發(fā)展、自我實現提供動力。根據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一旦人們有了關于他們自身的想法,他們就會努力證明這些自我的觀念;一旦人們對自己形成了相對完整和定型的評價,就會想方設法通過證實自己的能力來減少對這種自我評價有威脅的各種負面影響,人們希望他人對自己的認識、理解與自身的自我認識保持一致[7].也就是說,人們會不斷地反思自我,并證實自己的價值;在人們形成自我評價后,當感到自我評價的某方面受到威脅時,人們會加倍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那么,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還表現在有利于主體的自我完善上。因此,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對人的發(fā)展有著特殊的意義。其次,自我評價還有它的社會功能。自我評價的社會功能體現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一個人對待他人的態(tài)度,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發(fā)現,人們的評價決定態(tài)度,而不同的態(tài)度就必然有不同的行為,從而導致不同的人際關系[8],那么,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往往能夠折射出這個人對于人生自我價值和人生社會價值的態(tài)度。正確的自我評價會使主體對自我、他人以及對待社會關系有正確的態(tài)度,能夠使主體勇于承擔社會的責任,具有擔當精神,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整個社會充滿人生的正氣。
自我評價的兩大功能對于人生價值的選擇和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克服自我評價可能的負面影響,充分發(fā)揮自我評價的兩大功能,合理地利用這些功能來促進個體的自我發(fā)展和社會的良性發(fā)展,使之為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發(fā)展服務。自我評價的兩大功能對人生價值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有助于個體人生價值的選擇和實現。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促進個體進行自我驗證、自我證實,自我審視人生,并不斷完善自我,合理地選擇自我人生價值并實現它;從自我評價的積極性質上看,自我評價能夠成為人發(fā)展的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人的主體性得到提高,激發(fā)人生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從而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并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來實現人生的價值,這也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二是促進良好社會關系的形成,使整個社會充滿人生的正氣,為個體人生價值的實現提供良好的社會氛圍。一個能正確評價自我的人,一般會正確地評價他人;自我評價影響著人的交往方式,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發(fā)揮自我評價的社會功能促進良好社會關系的形成,促進人際友善,使社會充滿了人間的友愛、蓬勃的生氣以及人生的正氣,從而為個體人生價值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也有利于社會成員樹立正確、合理的人生觀、價值觀。三是減少“我”對人生價值的自我評價與社會對“我”的人生社會價值評價的偏差,正確地看待偏差,更好地進行自我評價活動。在自我評價活動中,我對“我”的評價常常會出現偏差,社會對“我”的評價會出現偏差,以及我對“我”的評價與社會對“我”的評價之間也常常會出現偏差或不一致的情況,這是題中應有之義。因此,自我評價的自我功能和社會功能的有效發(fā)揮,在良好的社會關系和正確的自我評價下,從某種意義上說,能減少“我”對人生價值的自我評價與社會對“我”的人生社會價值評價的偏差,并使個體正確地看待偏差所產生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進行自我評價活動,更好地實現人生的價值。
三、自我評價論視域下人生價值實現的思考。
人生價值的實現是個人主觀努力和社會客觀條件的共同結果。在當今社會,對人生價值的自我否定而導致人生意義失落以致采取自殺行為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存在不同程度的人生無意義感的人則很多。那么,如何由人生的自我否定轉化為人生的自我肯定,如何對產生人生無意義感的社會因素進行改造,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現實問題。從自我評價論視域來思考,人生價值的實現既需要個體的自我人生憂患意識,也需要社會對自身予以反思。
1.個體:在人生的憂患意識中自覺地進行人生塑造。
憂患意識與安樂意識相對應,即不滿足于現狀的意識,往往通過理性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或通過積極批評揭露錯誤,或從對事物的肯定中發(fā)現潛伏的矛盾,期冀推動社會更加健康地向前發(fā)展。從內涵上看,憂患意識是一種責任意識和局安思危意識,凸顯了社會主體的精神自覺,是社會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對社會的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個人具有自我人生的憂患意識則體現了個體對自我人生責任感的自覺意識。一個具有憂患意識的人,必定是一個自強不息、勇于拼搏的人,對自己的人生、對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的深切擔憂和關切。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十六
哲學以理論的方式面對存在世界,以期達到對存在世界本身的理解。它并不預設政治哲學具有絕對的本質,等待著我們發(fā)現并且揭示出來。
哲學畢業(yè)論文篇一
作為第一哲學的政治哲學
我們首先不要誤解了“何為政治哲學”這個問題本身。
它并不預設政治哲學具有絕對的本質,等待著我們發(fā)現并且揭示出來。
恰恰相反,這個問題的提出意味著共識和差異,它要求提供的是我們各自對政治哲學范疇的理解,并且通過對話來明確差異和共識。
在我看來,在今天后形而上學的思想氛圍中,政治哲學應該成為第一哲學。
在這里,政治哲學作為第一哲學這個提法并不是說政治哲學成了哲學的首要部門從而獲得某種統治地位,而是說我們應該充分地認識到哲學存在論的政治性和政治本身具有的存在論意義。
正是這兩個方面的內在統一,使得政治哲學成為哲學存在論的當代形態(tài)。
因此,下面我們將從政治與哲學的當代變遷來闡釋這一命題,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闡釋我們對政治哲學這一范疇的基本理解。
我們都知道,哲學有一個耳熟能詳的簡潔定義,也是最高定義,這就是愛智慧,就是對智慧的追求。
但問題在于對智慧本身的理解。
就作為哲學典型發(fā)端的古希臘來說,智慧被明確地規(guī)定為理論知識,其基本的目標就是揭示絕對真理。
不僅哲學的功能被理解為認識,而且認識的目的被把握為揭示真理。
我們把這樣一種發(fā)端于古希臘的西方哲學傳統稱為認識論路線的哲學。
在這條路線上,哲學被理解為一種理性的沉思,追尋不受經驗和現象干擾的自在真理。
哲學以理論的方式面對存在世界,以期達到對存在世界本身的理解。
在這條路線上,不論觀念與對象符合,還是對象與觀念符合,哲學真理只能被理解為符合論的知識。
關于存在是什么并且我們如何知道存在是什么的本體論和認識論成為傳統西方哲學的核心。
在這一哲學傳統中,哲學與政治之間產生必然的二元論劃分和實踐中難以解開的糾結。
既然哲學事關存在的絕對真理,而政治是統治的技藝,政治中的藝術和經驗就只是某種不確定的意見,沒有真理性。
而且權力可能干擾人們認識真理,只有在沒有政治權力的地方才有真理性的認識,因此哲學高于并且遠離政治。
在柏拉圖那里,哲學家管理城邦是從理念世界下降到經驗世界,被理解為一種犧牲和貢獻。
柏拉圖的哲學王,并不是說當上了統治者是哲學家的榮耀,而是說政治只有服從哲學提供的絕對原則才是好的政治。
而近代的康德認為,不能期待著國王哲學化或者哲學家成為國王,而且也不能這樣希望,因為掌握權力就不可避免地會敗壞理性的自由判斷。
很顯然,不論是柏拉圖的哲學王還是康德的哲學家不能為王,都是肯定了哲學優(yōu)先于政治的絕對地位。
在西方認識論哲學傳統中,哲學和政治是兩回事情,并且存在著明顯的等級制。
然而,這個認識論哲學傳統無可挽回地終結了。
關于它的終結,我們已經在不少的地方談論過,核心的問題是自在概念和絕對概念的瓦解。
存在是在實踐與認識中與我們相關聯的對象性存在,現實是實踐中的生成,而不是自在存在和自在運動。
因此我們只能形成對象性的認識,而不是無時間的絕對真理。
知識是被構成的,而且知識的對象也是在實踐中被構成的。
在這樣一種思想視域中,哲學不是現實之外對現實的理論直觀,而是在實踐中面對現實并且超越實存的那樣一種批判性的思想維度。
它要反思的是人作為存在怎么存在,并且怎么樣去存在,因此是事實性與價值性相統一的存在智慧,是我們應該依循它去生活的、關于世界的看法,即世界觀和方法論,而不再被把握為符合論意義上的真理科學。
哲學從來就在生活世界之中,并且要自覺地立足于生活世界。
洞穴之外的理念世界諸如絕對正義、理想城邦等等只是觀念的幻想,存在的異化。
在自覺地以生存的實踐為基礎和目的的哲學中,不再有關于經驗和現象之外的關于存在的冥思(本體論問題),也不再有內在的意識如何可能抓住外在對象的思辨困境(認識論問題)。
關鍵的是:在物性世界生存的人作為個體和作為類如何面對現實并且超越他的實存。
哲學就是超越性的批判和建構。
諸如正義、平等、自由、至善、良知,乃至于宗教的上帝、天堂、來世等等本質上只是超越實存的觀念建構,雖然對于生活實踐具有根本的導向意義,使存在超越單純的物性成為人的世界,但是,它們本身不是自在存在,也不是絕對的生存原則,而是歷史性的思想建構。
在這個意義上,哲學是一種發(fā)明觀念的活動。
有一本政治哲學導論的書名就叫做《觀念的發(fā)明者》,這一書名恰當地表明了哲學的功能和性質。
實證的真理讓渡給了科學,哲學的任務就是發(fā)明觀念、創(chuàng)造意義、思考價值,自覺地將自己看成超越性實踐內在的構成維度。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指向異常清晰地表明了這一點。
當然,問題在于不要將這樣一種實踐的理論闡釋為脫離時間的絕對真理和抽象教條,而是以實踐思維為基礎,將思想導向生存的世界。
按照馬克思的理解,思想趨向現實的同時,現實也要趨向思想。
這是一種存在的循環(huán)。
在這個循環(huán)中,有哲學,當然有政治。
由此我們能夠理解,“革命”乃是歷史唯物主義作為政治哲學的核心范疇。
隨著哲學從認識論路線向實踐論路線的轉型,哲學與政治的關系發(fā)生了根本變化。
哲學既然不是實踐之外的理論直觀,而是生存的智慧,哲學不在政治之外而是在政治之中發(fā)生。
不是說哲學只有遠離政治才能發(fā)現真理,政治只有遠離哲學才能抓住現實。
正好
相反,哲學在政治權力的運作中形成,政治權力應該在哲學理念的引導下運行。
政治與哲學相互規(guī)定和相互構成。
在這個意義上,哲學的變遷意味著哲學存在論必須具備政治的維度。
今天關于哲學存在論的談論遠離了這一維度,將退回到形而上學的本體論思辨。
只是從哲學形態(tài)和哲學性質的變遷來看政治哲學成為第一哲學,還是一個初步的認識。
它講的還是思想史內部的事情。
真正說來,思想發(fā)展不是思想史內部自我推動的結果,而是思想與現實交匯作用的產物。
今天,政治哲學成為第一哲學不僅是哲學形態(tài)變遷的結果,而且是政治作為社會歷史維度的當代轉型在思想上的一種體現、一種要求。
隨著政治內涵和功能在當代的變化,政治不再是社會歷史的附屬結構,而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構成維度,日益發(fā)揮著維系人類存在和推動人類發(fā)展的存在論功能,因此迫切需要一種具有哲學高度的政治理解。
關于政治的談論離開了存在論的高度,將變成一種關于統治的技術科學,難以理解政治的現實和意義。
政治哲學成為第一哲學,講的是適應政治變遷的當代趨勢,將對政治的理解提升到社會歷史的存在論高度。
亞里士多德說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說的是人天生地要過一種社會性的生活,并且天生地存在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
當我們今天來談論人的政治性的時候,其廣度和深度與亞里士多德時代,甚至與啟蒙開啟的現代都不可同日而語了。
政治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首先是政治已經真正地成為了普遍的政治,成為人類存在基本的構成維度。
所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遜在《政治無意識》中說,事實上一切事物“說到底”都是政治的。
傳統對于政治的理解立足于公共與私人、國家與社會等等二元論結構,好像政治僅只是社會結構中的一塊,可以并且必須劃定自己的邊界。
但是,如今政治具有越來越強勁的滲透力,已經作為一種基本的力量構成生活的內在維度,我們的呼吸、我們的飲食乃至于我們的性愛都在政治中被構成。
在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中都有政治因素的中介。
我們生活在政治之中,政治構成生存的條件。
這種政治的普遍性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社會是不可想象的。
在政治成為普遍政治的同時,政治也成為總體政治。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十七
我身在機關,本來工作就很忙,最近又要參加單位副職競聘,更無暇抽空去鄉(xiāng)下看望母親。母親并不介意,反為隔三差五地接到我的電話而感到滿足。
參加單位副職競聘的除了我,還有同辦公室的兩位同事。一次,為了完成一項任務,我挑燈夜戰(zhàn)時受涼引發(fā)了急性腸炎,不得不住進了醫(yī)院。母親知道后,風塵仆仆地從鄉(xiāng)下趕到城里照顧我。她了解到病因后,很擔心地說:“這病倒沒事,休養(yǎng)幾天就行,但你的工作壓力會越來越重啊!”我滿臉無奈:“這個關鍵時候,不好好表現怎么行?。俊苯又矣謱λ治隽水斍暗膰谰蝿?,并提及了兩位同事比我優(yōu)越的地方。
母親看我說了半天,問我說:“口干了吧,倒杯水給你!”等水稍涼,我喝了一口,竟然十分的咸。母親微笑著說:“有些事你也不能太看重它,就像這杯鹽開水,你越喝會越渴,真正解渴的還是白開水啊!”
剎那間,我驚呆無語。我渴望的`浮名虛利在母親眼里其實就像是一杯鹽開水——你越渴望得到,你就會越口渴。我回味良久,不由折服于母親的大智慧。她分明是借這杯鹽開水,告訴我一個淺顯而又深奧的人生哲學——在各種誘人的名利面前,只有淡泊相對,才能活出自己的那份安然和從容。
自那以后,我的心平靜了許多,也自然了許多。雖然在副職競聘中最終落選,但我卻活得更加快樂,更加從容。這一切,都應該感謝我那大智若愚的母親!
論文獻的哲學性論文篇十八
哲學是對自然科學的總結,同時也對其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有意識利用哲學思想指導生物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分析理由、解決理由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文理兼長的后備人才。
哲學思想指導高中生物教學。
哲學是對自然科學的總結,同時也對其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有意識利用學生們在政治課上學到的哲學思想指導生物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分析理由、解決理由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文理兼長的后備人才。
現將如何利用哲學思想指導高中生物教學的策略總結如下:
1.利用一般與特殊關系的哲學思想指導高中生物教學。
哲學中講到:一般,指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指矛盾的特殊性。二者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互為存在的前提條件。
高中生物教學中要注意一般與特殊關系的處理。引導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科中所講的規(guī)律一般都是一般規(guī)律,任何一般規(guī)律都是對事物的共性的總結,事物還存在其個性與特殊之處,共性和特性相互依存。
例如高中生物必修1在介紹細胞統一性時講到:生物一般是由細胞組成的,但病毒是非細胞生物;一般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但原核生物藍藻光合作用是光合片層;一般情況下葉綠體是綠色植物應有的細胞器,但植物的根尖細胞、葉表皮細胞不含有葉綠體;一般的細胞都含有一個細胞核,但雙小核草履蟲,胚乳細胞含有兩個細胞核,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一般細菌的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型,但硝化細菌為自養(yǎng)型:一般真核生物的體細胞增加的方式為有絲分裂,但蛙的紅細胞為無絲分裂;植物體一般組織的無氧呼吸的產物為酒精與二氧化碳,但馬鈴薯塊莖、甜菜塊根、玉米胚細胞等無氧呼吸的產物為乳酸。高中生物必修2講到:生物的遺傳物質一般是dna,但有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高中生物必修3講到:一般生產者是綠色植物,但能進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細菌也是生產者,原核生物藍藻也是生產者;一般消費者是動物,但豬籠草這樣的植物也可充當消費者,病毒、營寄生生活的細菌也是消費者。
2.利用整體與局部關系的哲學思想指導高中生物教學。
哲學中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個局部構成的有機聯系的整體。整體與局部既有區(qū)別又相互聯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整體由部分構成,整體功能的形成離不開部分原有功能;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部分離開整體就不再有部分功能。
在生物學教學中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yōu)目標;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fā)揮。這種學習策略在高三全面復習時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在復習“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時,要引導學生認識個體層次生命系統的整體性,只有生物體各器官、系統之間的協調統一,才能使內環(huán)境維持穩(wěn)態(tài),換句話說只有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免疫調節(jié)共同配合使各器官、系統之間協調統一,保證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生物體才能正常完成生命活動;另外,從高中生物教學的整體教學來說:第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注意各個章節(jié)各本書內容的連貫性、整體性。
教學過程中,我們如果只注重各個部分內容的講解,而不從整體角度出發(fā)就可能使學生的理解過于片面,那么很多理由很多知識就可能讓學生無法聯系,很難構成知識網絡,造成學生理解上的空缺和漏洞。高中生物課本的每一章節(jié)主要是對生物局部活動進行研究,如果教師能每節(jié)課的導課或小節(jié)時都站在整體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也就是簡短的幾句話,就可以引導學生在生物學習完成之后,就可以建立生物體的整體結構和功能(以及植物、動物、微生物的生活規(guī)律等)的知識框架,如果建立的這個框架或網絡很致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那么以前的一些不解和疑惑,也會在整體框架構建之后融會貫通,迎刃而解。
3.利用宏觀與微觀關系的哲學思想指導高中生物教學。
哲學講到的宏觀是指從大的方面去觀察,微觀是指從小的方面去觀察。在自然科學中,微觀世界通常是指分子、原子等粒子層面的物質世界,而除微觀世界以外的物質世界被稱為宏觀世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生物的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中穿梭自如,“微”則進入細胞中了解原子與分子是如何完成細胞代謝的;“宏”則能跳出來了解生態(tài)系統、生物圈是如何維持穩(wěn)態(tài)的其實高中生物就是從微觀入手的,從組成生物的化學元素到組成生物的化合物,再到組成生物的細胞;到了必修3又從個體水平認識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從生態(tài)系統的水平認識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性。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對生物微觀知識的認識,還必須注重宏觀角度的理解。
4.利用對立統一的哲學思想指導高中生物教學。
哲學中的“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屬性。哲學中的“統一”,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它有兩種情形:其一,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其二,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
例如必修1講到的細胞代謝的方式涉及到的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同化是把消化后的營養(yǎng)重新組合,形成有機物和貯存能量的過程。異化是生物的分解代謝,生物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將體內的大分子轉化為小分子,自身的組成物質發(fā)生分解,同時放出能量。從細胞到生物體,包含了細胞的分裂、分化與生長等一系列生命活動,在這些生命活動中,需要不斷的進行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整個代謝過程始終發(fā)生著同化作用和異化作用。一般認為,當同化作用大于異化作用時,有機物才能積累,生物才能表現出生長現象。
5.利用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哲學思想指導高中生物教學。
哲學中的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學生利用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原理可以很好的理解酶催化作用一例。酶是催化生物化學反應的內在因素,但要使酶發(fā)揮其催化作用,外界環(huán)境條件比如說溫度、ph值顯得至關重要。生物的細胞發(fā)生癌變是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致癌因子等外因作用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內因而發(fā)生的變化。學生在分析光合作用時得意識到影響光合作用的內因有葉綠體色素的含量、酶的種類及含量,外因有光照、溫度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這樣,學生做關于光合作用的題就顯得不那么難了。此外,高中生物學中的細胞核與細胞質的相互關系、生物進化的過程、群落的演替、生態(tài)平衡。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870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