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語文試題講解教案篇一
《中國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5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學小論文,屬于實用類文本。單元說明里指出:閱讀這些作品,既可得到科學知識的啟迪,又可得到科學美感的陶冶;在學習中,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歸納文章的觀點,品味這類文章的語言特點。
本課與其他說明文的不同之處在于文體劃分,本單元又提出“自然科學小論文”這一新概念,所以應當指導學生認識此類文章與一般的說明文的區(qū)別。本文講的是建筑方面的知識,對學生來講是個新領域,所以,本課的教學就要讓學生對作品介紹的科學知識有所了解,使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對這種應用文體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對文章的寫法做一些有益的探討,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自己的看法,培養(yǎng)科學探究精神。
【學情教法分析】
高三的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很多說明文了,對說明順序、說明方法這些術(shù)語已經(jīng)了然于心,以他們的思維水平,對理清思路,歸納觀點,品味語言等常規(guī)閱讀要求也能通過自讀解決。
事實上,學生對科普文章是不感興趣的,何況是講他們接觸不多的傳統(tǒng)建筑,所以教師勢必要提供一些精美的圖片讓學生欣賞,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文章太長,術(shù)語較多也是學生不喜歡文本,難以讀懂文本的重要原因。所以課前應該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預習,而以文體特征為綱要,以標題為切入點,探討文章各部分與中國建筑的特征的關系,能夠輕松地理清文章脈絡。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才是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zhì)。正如古人所言的“文以載道”, “工具性”告訴我們“是什么”,“人文性”則告訴我們“應該怎樣”。而本文是體現(xiàn)二者結(jié)合的再好不過的范例。所以本設計重在讓學生明確本文寫了什么,怎么寫的以及寫作的目的何在。通過探討“寫了什么”和“怎么寫的”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特征,學習寫作自然科學小論文的基本方法,強化科學探究意識;通過探討“寫作目的”領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拳拳愛國心與濃濃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念。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中國建筑的基本特征,掌握文體特點,嘗試小論文的創(chuàng)作。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層次;通過對課文的一些主要內(nèi)容和觀點展開討論,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古代悠久的建筑藝術(shù)的熱愛之情,樹立科學意識;領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拳拳愛國心與濃濃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念。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建筑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教學難點】對文中部分術(shù)語和主要觀點的理解。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熟悉課文內(nèi)容;通過查工具書解決生字詞,了解梁思成先生的生平。
2、教師課前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
(幻燈片顯示垂花門圖片)這僅僅是一扇門,可它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透著一股濃郁的中國味。今天就讓我們推開這扇門,去看看中國建筑的特征。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本文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
(2)我們要從這篇文章中學習什么呢?(這堂課要達成的目標)
三、研讀課文,討論問題。
(1)“中國建筑”這個概念的外延太大了,文中作者有沒有從時間上限制它的范圍?
(2)本文用分條陳述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中國建筑的九點基本特征,這里有四幅圖片,想用它們作本文的插圖,你覺得它們分別用來說明中國建筑的什么特征好呢?
(3)這九點特征應該是并列關系,我們能不能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隨意打亂它們的順序?
(4)在第14段里,作者有一個很新鮮的說法:中國建筑的“文法”,“文法”就是“語法”,我們知道漢語有語法,英語也有語法,中國建筑的“語法”是什么呢?
(5)文章寫到這里,我們看到作者對中國建筑的范疇做了界定,特征作了介紹,成因作了闡釋,結(jié)構(gòu)非常完整了,作為說明文,對于寫作對象已經(jīng)解說的非常清楚了,可以結(jié)束了。但是作者又談了一個“各民族建筑之間的‘可譯性’”的問題,這是不是有點畫蛇添足呢?首先弄清楚什么叫“各民族建筑之間的‘可譯性’”呢?
(6)作者談各民族的建筑之間的“可譯性”這個問題,最終要表達什么意思?
(7)作者用了“若想”這個詞,可見他是在呼吁,我們先來看一看當時的情況。對這種現(xiàn)象你怎么看?
小結(jié):梁實秋先生曾經(jīng)這樣評價梁啟超先生,說他是“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說,梁思成先生同他的父親一樣,也是“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愛國愛民,憂國憂民就是我國知識分子的優(yōu)點。
(8)最后一部分是不是畫蛇添足?
(9)結(jié)合本文談談自然科學小論文有什么特點?(小結(jié))
四、布置練習,學以致用
練習題(任選一題):
1、家鄉(xiāng)的老房子
2、探尋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文化氣息
要求:課外查閱資料,長短不限,重要的是記下自己的學習成果。
向同學們介紹一位同學:北京清華大學附中高三年級的朱若辰,一位寫出碩士論文的高中生。(幻燈片顯示相關材料)只要同學們能做有心人,刻苦學習專業(yè)知識,認真鉆研,也能學有所成。
【板書設計】
中國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范疇 自然科學小論文
特征 “小”
成因 文法 科學性
意義 可譯性 獨創(chuàng)性
高三語文試題講解教案篇二
《陳情表》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gòu)思藝術(shù)和駢散結(jié)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shù);
3.繼續(xù)指導學生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和相關文化常識;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指導學生熟讀課文,背誦第一、三段,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2.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語及相關常識。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后人對該文的評價導入。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yǎng)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鄉(xiāng)里。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xiàn)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wěn)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后來晉武帝征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于是寫下了《陳情表》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為理由婉言辭謝。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并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二、熟讀背誦
1、學生輕聲誦讀課文,對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課文;同時提醒學生注意以下詞句:
○1注意以下加點字的讀音和在詞義: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門衰祚薄 日薄西山 煢煢孑立 床蓐
猥以賤微 生當隕首 責臣逋慢 猶蒙矜育 過蒙撥擢 寵命優(yōu)渥
期功強近 終鮮兄弟 除臣洗馬 劉病日篤 更相為命
○2注意以下加點虛詞的詞義和用法:
以:臣以險釁 臣以供養(yǎng)無主 猥以微賤 臣具表以聞 圣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劉日薄西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點的實詞:
慈父見背 二州伯牧所見明知 形影相吊 晚有兒息 逮奉圣朝 察臣孝廉 舉臣秀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聞 尋蒙國恩 除臣洗馬 猶蒙矜育 不矜名節(jié) 愿乞終養(yǎng) 聽臣微志 庶劉僥幸 不勝…之情 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2、簡要疏通以上詞句。
3、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提醒學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調(diào)。
第一段:凄苦,悲涼;
第二段:感激,懇切;
第三段:真摯,誠懇;
第四段:忠誠,懇切,期待。
4、指導學生背誦第一段。
總起: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父死母嫁【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p>
祖母撫養(yǎng)【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p>
少年多病【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p>
無親無戚【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p>
祖母病臥【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5、熟讀第二段。
6、指導背誦第三段。
孝治大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不矜名節(jié)【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p>
寵命優(yōu)渥【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祖母病篤【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不能廢遠【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p>
7、熟讀第四段。
8、解題:討論:結(jié)合上節(jié)課反復誦讀課文的體會,你認為“情”在本文中有哪幾層含意?。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表”是什么呢?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那么,李密的這個奏表,題為《陳情表》,“陳”是陳述的意思,“情”注解沒有,那是什么呢?
提示:情:○1情況(事實);
○2衷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投影)
9、完成課后練習和同步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1.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gòu)思藝術(shù);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jié)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背誦第三段導入。
二、 賞析構(gòu)思藝術(shù)
1、討論:在陳請終養(yǎng)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
引導:作者處在一種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里,請大家把作者的這種矛盾境地讀出來。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身世孤苦悲涼
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 孝治天下(理)盡忠日長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決矛盾 先盡孝后盡忠
沐清化蒙國恩 祖母病篤(情)盡孝日短
忠心
圣朝恩重如山
3、思考討論:請補寫出“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后面省略的一句話,并想想作者為什么要省略這句話?
引導:這個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結(jié)論卻沒有說,請你說出結(jié)論,并想想作者為什么不把這個結(jié)論直接了當?shù)卣f出來,而是宕開一筆,寫自己少仕偽朝的事?
提示:故臣當終養(yǎng)祖母,不能廢遠。
4、思考:假設你是晉武帝與李密面談,此時在此處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二在圣朝“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讓晉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道理,實情也表白,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讓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么選擇其情理不言而喻。(投影)見上圖
5、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shù)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6、小結(jié):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diào)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傊?,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系,作為陳情的依據(jù)。繼則寫自己愿意奉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準如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全文構(gòu)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賞析語言
有好的構(gòu)思,還要有恰當?shù)恼Z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fā)揮出來。《陳情表》明顯的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豆盼挠^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后結(jié)合文章的構(gòu)思,說說這些語句有什么特點,好在哪?
(學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了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閔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p>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p>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于星火?!?/p>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nèi)都強調(diào)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后代尚小無人終養(yǎng)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xiàn)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shù)乇磉_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fā)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夸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以狼狽比喻進退為難的情境,形象生動。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似犬似馬,忠懇之情,怖懼之態(tài)溢于言表。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勢緊迫。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提問:你能說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后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yǎng)”“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jié)”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6、小結(jié):
○1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云流水般通暢。
○2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說服力。
○3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匯:
四、作品評價
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gòu)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復強調(diào)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么?引導:1、李密反復強調(diào)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yǎng)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nèi)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fā)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2、討論: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
①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②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3、引入前人評價,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高三語文試題講解教案篇三
一、教學設想:
本篇歷來是難篇,不光是詞句的掌握,尤其是莊子的思想與寫作的手法,都對理解全篇造成了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中應重點引導學生在合作、討論中去推斷、疏通文意,在反復的誦讀中去分析寫作手法,領悟莊子的思想,從而導出其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二、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重點歸納賓語前置句的規(guī)律。
2、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寫作手法。
3、莊子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三、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課文
1、同學們以前學過《秋水》的,我們一起來讀讀背背。
2、《秋水》講的是一個河伯見海神的故事。其實莊周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他講的故事流傳至今的也有很多。你能再舉出幾個嗎?
(濠梁之魚 莊周夢蝶 曳尾而涂 涸轍之鮒 擊缶而歌……)
莊周在《逍遙游》里又要給我們講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二)自讀課文,教師引導
1、對照書下注釋,逐句翻譯課文。有疑問處圈畫出來。
(教師在穿行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疑難點,解決個別疑難,并收集學生反映比較集中的字詞疑難板書在黑板上。)
2、集中解決同學們反應的共同問題。
3、問:在疏通整個文章中,覺得哪一類句子最難把握?
多媒體展示下列句子:
a、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b、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c、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d、彼且奚適也?
e、彼且惡乎待哉?
f、句讀之不知/惟命是從
重點歸納賓語前置句的規(guī)律:
①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置于動詞前;
②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動詞的賓語要前置(有時是介詞帶賓語);
③“之”或“是”式的提賓句
(三)文本探究,師生合作
1、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你是如何理解“逍遙”的?
(逍遙就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2、也就是說,有約束就不逍遙了。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幾千年前的莊子也是如此看的。請找出課文中的原話讀一讀。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重點強調(diào)“惡乎待哉”。這是一個反問句,即“無待”?!? 無己”、“無功”、“無名”就是“無待”的具體表現(xiàn)。那么課文前面兩段與這一結(jié)論究竟有什麼關系呢?
3、齊聲朗讀第一段。
問:第一段主要寫了哪些事物?強調(diào)了一個什么觀點?
(明確:鵬徙南冥“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塵埃“以息相吹也”。作者用一大一小兩種事物概括了宇宙間的萬物“皆有所待”。)
問:寫“杯水芥舟”、“適遠備糧”有何作用?
(水要負大舟就得“積之厚”,風要負大翼也得“積之厚”,而要出行,糧食的儲備也要根據(jù)路途的遠近或多或少。這就從生活常識的角度闡明了萬物不光“有所待”,而且“所待”還有大有小,也使得“萬物有所待”的道理從前邊的大鵬、塵埃等個例延伸到了生活中方方面面,具有了普遍性。)
4、這樣看來,道理到這里似乎已經(jīng)說完了,那么第二段又是從什么角度來論述的呢?自由讀一讀第二段。
(明確:“大知不及小知,小年不及小年”在文中起一個過渡作用。第一段是從廣闊的宇宙既空間的角度取材,而第二段則從時間的角度取材。強調(diào)了“大小之辯”。)
問:一、二兩段中有什麼明顯的相同甚至可以說是重復的內(nèi)容?你能說出其中的用意嗎?
(明確:三次寫到鵬的故事,第一次是用自己的口吻說的,第二次用《齊諧》這一典籍說明,第三次則引用了湯問棘的史料,雖然側(cè)重點略有不同,但用意卻是一致的:佐證自己所說為真實。這便是莊子行文慣用的“以重言為真”。
穿插幾乎相同的“蜩鳩笑鵬”和“斥鷃笑鵬”故事,一則為了對比襯托出鵬的形象;二則則可以造成行文的波瀾,正可謂“文似看山不喜平”。這便是莊子強調(diào)的“以卮言為曼衍”。
問:你認為作者寫鵬、寫蜩等動物,還有什么深層的含義嗎?
?(明確:大鵬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莊子自己——向往著自由逍遙卻又無法逍遙。所以他在眾人與彭祖相比時,用了一個“悲”字。他在悲著眾人,笑著蜩、鳩時,也在悲著自己。鵬盡管有能力,有恒心與毅力,能夠“摶扶搖而上九萬里而南”,但它終究“有所待”,不能隨心所欲。這不正是莊子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寫照嗎?他參透世事,不愿被“供于神龕”,也能夢蝶忘我,不為喪死而悲,但他終是一條“涸轍之鮒”,不得不為“五斗米”而苦?!跺羞b游》便是他在痛苦中的掙扎,也是掙扎中的期盼。但是正是有了這一份純美的期盼,坎坷的人生才充滿了詩意。
?那么蜩、鳩自然也隱喻著生活中的那些無知而自大的人。這就是莊子的寓言故事——“以寓言為廣”。)
5、最后一段寫了幾類人?有何共同的特點?
(明確:承接上文的“萬物皆有所待”而來,由物及人,點明“知”、“行”、“德”、“耐”者“猶然可笑”;宋榮子“猶有未樹”;列子“猶有所待”。為最后點出觀點做了最后的鋪墊。)
6、有人說:莊子的“逍遙游”太虛幻了,在我們現(xiàn)實中根本就不能實現(xiàn)。那么還有什麼學習的必要嗎?
(明確:莊子的逍遙游的確是一種理想的人生。我們置身于自然社會中,不能不受到客觀法則的限制,這是必然的痛苦,但莊子告訴我們安時處順,則窮通自樂;我們在蠅營狗茍地追求名利時,常會扭曲本性、迷失自我,莊子告訴我們敝屣富貴、淡泊名利,則能悠游自得。所以如果說儒家思想是糧店,是我們立身處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藥店,在我們處于精神困境中時,幫我們開出一劑解困的良藥。這也是莊子思想歷經(jīng)千年依然不老的原因。)
四、拓展作業(yè)
“文為心聲”。莊子借助于大鵬婉曲地表達了自己的愿望,我們當然也有自己的許多心愿??缛氲揭粋€新的年級,融入到一個新的班級,此時此刻,你最真切的愿望又是什麼呢?請以“我真想——”為題,寫一篇文章。
高三語文試題講解教案篇四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相關的生物學知識,把握作者觀點。
2、能力目標:休會本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品味優(yōu)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對生物的熱愛情。
二、教學重點:了解相關的生物學知識,把握作者觀點。
三、教學難點:休會本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品味優(yōu)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步驟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每天我們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頭注意過你腳下的螞蟻窩?也許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螞蟻經(jīng)常成群結(jié)隊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飯到它們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螞蟻發(fā)現(xiàn),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就會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飯粒搬回家。哪怕是一塊大面包,它們也能很快解決。它們就像一個大家庭,團結(jié)一致,努力工作。同學們,你覺得神奇嗎?它們與我們多像,但它們能和我們一樣嗎?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
(二)作家作品簡介
劉易斯·托馬斯,1943年生于美國紐約,就讀于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醫(yī)學院,歷任明尼蘇達大學兒科研究所教授、紐約大學貝爾維尤醫(yī)療中心病理學系和內(nèi)科學系主任、耶魯醫(yī)學院病理學系主任、紐約市癌癥紀念中心斯隆一凱特林癌癥研究所所長,并任美國科學院院士。
(三)整體感知,明確本文寫作思路
明確:
第一部分(第1至3段):從一個事例切入,即醫(yī)學家舉行年會,把其與生物界聯(lián)系起來,從而得出自己的論點,人類社會與生物社會有共通之處。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指出動物過著兩種生活,即是個體的存在,又是集體的存在,也就是說,動物過著個體的和社會的兩種生活。
第三部分(第11至13段):指出人類與生物界的相通之處——人類也要有社會的生活。
(四)合作探究
1.第一段作者開篇是怎樣描繪醫(yī)學家舉行年會的?為什么這樣描繪呢?
明確:他們“急匆匆來回亂竄”,“碰碰觸角,交換一點信息”,“像拋出釣鱒魚的釣線一樣,準確無誤地向恰爾德飯店拋出一個長長的單列縱隊”。
這不無諷刺與幽默的敘述,看似閑筆,卻給全篇定下了一個基調(diào)。
2.第二段作者說到生物學界對“人與動物相似”的觀點是什么?
明確:“暗示說昆蟲群居的活動跟人類事務總有點聯(lián)系,那在生物學界將是相當糟糕的態(tài)度,關于昆蟲行為的書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們,昆蟲好像是來自外星的生物,它們的行為絕對是有異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幾乎還是非生物的?!币簿褪钦f,傳統(tǒng)生物學界認為人類社會與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3.但是,作者擺了一個怎樣的事實與觀點?
作者提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說人類像螞蟻可以,反過來說螞蟻像人類,就會遭到非議,因為這是對人類至高無上的地位的挑戰(zhàn)。所以描述昆蟲行為的人,唯恐被指斥為“違反科學”,都不遺余力地從“有異于人類的”方面來理解生物的社會行為,說它們“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幾乎還是非生物的?!倍髡邊s不從眾從俗,敢于向傳統(tǒng)觀念發(fā)起沖擊,他指出“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然后以幽默的語言,列舉了一系列螞蟻的社會行為,從“培養(yǎng)真菌,喂養(yǎng)蚜蟲”,到“迷惑敵人,捕捉奴隸”,到“使用童工”“交換信息”,簡直和人類毫無二致?!八鼈兪裁炊几桑筒羁措娨暳??!痹谶@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類社會行為的語言來描述螞蟻,和文章開頭的一段用描述昆蟲的語言來描繪人類恰成對比,表達了一個鮮明的觀點,那就是:人類的社會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極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為比照的。
4.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二部分,找出作者舉出了哪些動物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明確:蜜蜂、白蟻、群居性黃蜂、鯡魚和成群的飛鳥。
作者論述昆蟲、魚類、鳥類等生物的社會行為,說明它們也有集體協(xié)作精神,而且隨著群體數(shù)量的增加,智慧也隨之增長,這些都來自他對自然界中社會性生物細心的觀察和思考。把這些生物的群全看成是一個龐大的生物體,更是作者的創(chuàng)見。
5.接下來我們再來具體地看第二部分的內(nèi)容,第四段為什么作者一開始就來了這樣兩句“最讓我們不安的是”“即使有這樣的東西,它們也決不可能跟我們相關”?
明確:作者這樣說,是模仿傳統(tǒng)生物學家的語氣,妝他們的邏輯來說的。傳統(tǒng)生物學家們不愿意承認人類的社會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極大的共性這一事實,作者這樣的敘述充滿了調(diào)侃與諷刺。
6.作者在談到動物與人類的行為時,為什么多從個體與群體兩個方面作比較分析?試結(jié)合作者的論述加以說明。
明確:作者在談到動物與為類的行為時,多從個體與群體兩個方面作比較分析,這是因為社會與個體是相輔相成的,社會不能沒有個體的參與,而對于社會性生物而言,個體也難以離開社會而生存。所以,無論是談論人的社會性,還是談論動物的社會性,都離不開對個體與群體的分析。沒有形成群體的螞蟻,就沒有太多的社會性,因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智慧是有限的;對于人類,沒有融入社會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眾利用,也就喪失了它存在的意義。相比較而言,有著一定組織的社會性生物,如螞蟻和蜜蜂,對社會組織的依賴性更強;人類的個體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可以短時間關閉和組織聯(lián)系的“電路”,但不能從根本上脫離社會而存在。
7、大家覺得課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會組織與人類相比有哪些相似之處?
明確: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會組織與人類相比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步調(diào)一致的行動,集體協(xié)作式的勞動,有目的的行為,互相交換信息等。
8、第三部分第十一段作者指出了人類其實比動物更具有社會性,但是我們?nèi)祟悈s出現(xiàn)什么樣的狀況?
明確:“雖然我們無論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動物中社會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賴,聯(lián)系更密切,行為上更不可分,我們卻并不經(jīng)常感到我們的聯(lián)合智慧。”“電路好像還在,即使并不總是通著電?!币簿褪钦f,我們?nèi)祟愲m然比動物更具社會性,但是我們并沒有真正做到聯(lián)合起來,充分發(fā)揮我們的智慧與才能。
9、最后,作者對科研提出了什么希望?
明確:“科學上的探索是一種孤獨是、靜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幾個階段是這樣。但后來,或遲或早,在工作行將完成晨,我們總要一邊探索,一邊互相呼喚,交流信息,發(fā)表文章,給編緝寫信,提交論文,一有發(fā)現(xiàn)就大叫起來。”作者希望科學研究能夠多一點交流,表現(xiàn)出深厚的人文關懷精神。
(五)能力提升
整篇課文作者探討了生物的社會性,但是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確:作者談論生物的社會性,焦點還是在反思人類行為,意在批判傳統(tǒng)生物學人類中心主義甚至人類沙文主義的觀念,強調(diào)人類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識,不然就會陷入因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帶來的種種困境之中。無可否認,作者的論述有其幽默調(diào)侃的成分,觀點有其牽強偏激之處,但他的視角是獨特的,見解是獨到的,議論是深刻的,讀之給人以理性的啟迪和美感的享受。
(六)規(guī)律總結(jié)
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明確: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學隨筆。本文雖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論文,沒有羅列森嚴的論點論據(jù),但還是具有獨特的論證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終是在與人類行為的對比中談論生物的社會行為,始終認為人類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著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論述中,無論是對人還是對欺也生物,多從個體與群體兩個方面做比較分析,肯定群體的智慧,強調(diào)社會化的重要性;再次,對生物的社會行為的描述,有詳有略,先詳后略,以詳帶略(詳昆蟲類,略菌類,魚類、鳥類),這樣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細致剖析,又豐富了例證,也體現(xiàn)了由現(xiàn)象層面到理論探討逐步深化的過程。
(七)學與練: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說說下列語句的幽默效果。
1、 它們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卻魔魔道道的小機器。
明確:諷刺怕遭到非難的作者極端保守的心態(tài),他們恨不得把昆蟲看做是天外來客,完全有異于人類,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機器”一樣。
2、 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
明確:諷刺人類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螞蟻的很多行為與我們相似,我們卻不愿意或不敢承認這一事實,真是有些為難。
3、 它們什么都干,就差看電視了。
明確:用夸張的語言說明螞蟻的社會行為太接近人類了——恐怕離看電視也不遠了吧!
4、它不過是一段長著腳的神經(jīng)節(jié)而已。
以“輕蔑”的口氣評論一只“獨行的螞蟻”,強調(diào)它們個體智慧的微不足道。
5、我們總要一邊探索,一邊互相呼喚,交流信息,發(fā)表文章,給編緝寫信,提交論文,一有發(fā)現(xiàn)就大叫起來。
明確:以夸張的筆法,將人類的行為“原始化”,暗中與動物行為混同,意在說明兩者之間的某些相似性。
(八)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原來生物界還有這么多我們不曾了解的內(nèi)涵,人類千萬不能盲目自大,要充分認識自身生存危機。我們?yōu)樵诩纫獜娬{(diào)個體的智慧,也要重視群體的智慧,因為發(fā)明創(chuàng)造必須融入群體的智慧中才能發(fā)揮作用,才有意義。所以,同學們學習也不能夠閉門造車,一定要多多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九)板書設計
螞蟻能思考科學發(fā)展
密蜂有智慧人類社會
生物社會黏菌靠集體探索新解
鯡魚
生物的社會組織同人類的極為相似
高三語文試題講解教案篇五
《紅樓夢》
1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現(xiàn)及其性格特點,學習在比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2理解“抄檢”這一重大事件在整部小說中的作用和意義:是大觀園、賈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轉(zhuǎn)折點。
3認識封建統(tǒng)治者的罪惡和封建社會的腐朽黑暗及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趨向。
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
2.理解“抄檢”在小說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
采用“閱讀評點式”教學。因課文較長,所以必須給學生充分“自主閱讀”的時間;又由于《紅樓夢》的“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前后關聯(lián),交錯貫通,嚴密有機,沒有哪一章節(jié)可以完全從書中獨立出來而不牽連四周筋絡(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樓夢》是難以節(jié)選的),所以學習本文(即第74回)應適當聯(lián)系第73回、第75回、第77回、第92回等與課文前后有關聯(lián)的情節(jié)內(nèi)容,輔以精要的評點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及課文在全書中的作用。
媒體設計
課前可以播放電視劇《紅樓夢》的片頭音樂,把學生帶入《紅樓夢》那特有的惆悵感人的氛圍之中。結(jié)課時再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情節(jié)、畫面,與課文比較學習,以加深理解。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空前的,到目前為止也是絕后的文學奇跡,毛澤東把它與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相提并論?!都t樓夢》問世二百多年來,人們對它閱讀、探究的熱情經(jīng)久不衰。今天我們學習在全書中起重要作用的一個章節(jié),也是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一個大事件、大波瀾——《抄檢大觀園》。
(解說:此導語旨在引起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重視,以及對《紅樓夢》的閱讀興趣。)
二、解題
課文選自《紅樓夢》第74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俺瓩z”,搜查并沒收,是課文“文眼”所在,包含“抄檢的起因”“誰抄檢誰”“抄檢什么”“抄檢過程”“抄檢結(jié)果”等問題。
“大觀園”是作者曹雪芹融中國南北園林藝術(shù)之大成,在書中設計創(chuàng)造出的一座精美絕倫的園林藝術(shù)形象,是《紅樓夢》里眾多人物活動的典型環(huán)境,是一片寄寓作家美好理想、較少封建禮教束縛浸染的凈土,是女孩子們(包括寶玉)棲息、成長的一方綠洲和樂園,是人間的桃園仙境。
(解說:對“大觀園”的內(nèi)涵及在全書中的作用、意義作必要的說明,以更好地理解課文深意。)
大觀園遭抄檢的起因要從第73回《癡丫頭誤拾繡春囊》說起:賈母房中的丫頭傻大姐在大觀園的山石背后拾得一個五彩“繡春囊”,華麗精致地繡著“兩個人赤條條地盤踞相抱”,傻大姐誤認為是“兩個妖精打架”。邢夫人恰巧遇上,“接來一看,嚇得連忙死緊攥住”,“揣摩此物從何而至”。賈府內(nèi)部,矛盾重重,錯綜復雜,正像探春所說“一個個都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賈赦、邢夫人為代表的不當家的“在野派”,對王夫人、王熙鳳為代表的“當權(quán)派”,久懷不滿。邢夫人認為“繡春囊極有可能是賈鏈、王熙風之物,正好借此機會殺一殺王氏一派的威風。很快“繡春囊”轉(zhuǎn)到王夫人手中,王夫人立時“氣色變更”,心急火燎地來責問鳳姐。課文即從這里開始。
三、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2理解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越性(干脆、更加);作耗(搗亂);封誥(被皇帝封“誥命夫人”,是封建社會中婦女一種很高的榮譽和地位);沒成算(沒頭腦,少思謀);庶出(非正妻所生,與“嫡出”相對);現(xiàn)世現(xiàn)報(馬上遭報應)。
第二課時
一、研讀評析
1當王夫人認為“繡春囊”是王熙鳳之物時,王熙鳳是如何辯白的?繼而她又提出了什么處理措施?由此反映出王熙鳳的什么性格特點?
明確:在王夫人盛怒之際,她并不立即否認反駁,而是先說“太太說的固然有理,我也不敢辯我并無這樣的東西”,先讓一步以順其氣,繼而話語一轉(zhuǎn)“求太太細詳其理”,不慌不亂,侃侃而談,一口氣說出“五條”理由,證明不是自己的東西,冠冕堂皇,“大近情理”(鳳姐是何等人物,無理尚能爭三分),不但洗清了自己,而且變被動為主動,提出了不擴大影響,不傷及無辜,不有損賈府和她這管家奶奶臉面的暗中查訪舉措(約五六條),穩(wěn)妥可行(只可惜王夫人并未采納)。反映出王熙鳳,能言善辯,講究策略,殺伐決斷,精明干練的性格特點。
2抄檢大軍由哪些人組成?遭殃的是哪些人?抄檢的真正原因和實質(zhì)是什么?
明確:由邢夫人幕后鼓動,王夫人坐鎮(zhèn)指揮,王熙鳳掛帥出征,狗腿子王善保家的推波助瀾地獻策并任急先鋒的抄檢大軍,氣勢洶洶兵發(fā)大觀園,展開了空前的大掃蕩,大清剿。原本是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相互傾軋爭斗,演變?yōu)橐粓鰧ρ经h(huán)下人的殘酷鎮(zhèn)壓和清洗,特別是那些平時不馴服、不獻媚討好者,更是首當其沖,在劫難逃。
“繡春囊事件”僅是“抄檢”的導火索,看似與“男女私情”有關,其真正原因和實質(zhì),是封建反動勢力與叛逆進步力量之間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沖突。封建宗法勢力不能容忍大觀園中的青年們不合禮法的個性自由,更不允許有這樣一片花好月圓的樂土長期存在。他們感到封建大家族積弊太多,中興無望,日暮途窮之后,以最后的瘋狂清除異己,摧毀青春生命之靈秀,是一次血腥的政治斗爭。
3在抄檢中,隨著事件的進展、地點的轉(zhuǎn)換,人物形象逐一顯明地展現(xiàn)出來,其中晴雯、探春有何表現(xiàn)?反映出各自的什么性格特點?試作賞析評點。
明確:怡紅院中的晴雯,是大觀園中第一美麗的丫環(huán),王夫人據(jù)此妄斷:“好好的寶玉,叫這蹄子勾引壞了?!庇忠蚯琏┤珶o媚骨,最反奴性,從不獻媚討好誰,遂成為惡奴王善保家的之流的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后快。暗下讒言,詆毀中傷,正像晴雯判詞中所言“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因此,她成為抄檢的首要目標。盡管在這之前,她已受到王夫人的斥罵、警告,明知自己已身處危境,但面對無理抄檢,憑空誣陷,依然表現(xiàn)出毫不妥協(xié)的反抗和蔑視:“只見晴雯挽著頭發(fā)闖進來,豁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給王善保家的一個“沒趣”。一個凌然傲骨、敢怒敢為的勇敢的晴雯形象活現(xiàn)眼前。
抄檢的結(jié)果表明晴雯清白無辜,正像她在生離死別之際對寶玉所說:“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并沒有私情勾引你怎樣。”以晴雯的高潔自尊,她是不屑于那些鬼祟下流勾當?shù)?。在?7回《俏丫環(huán)抱屈夭風流》中,王夫人又親臨大觀園,將連遭迫害,重病在身,“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懨懨弱息”的晴雯,殘忍地命人“從炕上拖下來”,“架出去”,片刻不許停留,逐出大觀園。孤苦無依的晴雯,不久即抱屈病死在外。寶玉忿恨不解地說:“我究竟不知道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晴雯是抄檢一役的主要犧牲者之一?!扒琏┲馈笔俏覀冇行铱吹降牟苎┣塾H筆寫下的一個悲劇高潮(僅次于“黛玉之死”,但惜乎“黛玉之死”非曹雪芹親筆),預示著寶、黛愛情失敗的必然性——豈有如此憎惡晴雯而能容忍黛玉之理?晴雯是寄寓了作家豐富情感的一個人物,“晴雯者,情文也。”可能在把“晴雯之死”寫完不久,心力憔悴、悲憤欲絕的作者,感到悲劇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再難往更高處寫了,就丟下筆來,“淚盡而亡”了。
在抄檢中,寫得最熱鬧最精彩的當數(shù)三姑娘探春處。探春是一位嚴正清醒,目光深遠,心懷憂患,頗有政治才干的女子。探春判詞說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在黛玉進賈府時寫其肖像:“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碑敵瓩z大軍來臨時,惟有探春毫無畏懼驚慌,“秉燭開門而待”。對抄檢冷言譏諷,針鋒相對,只許抄檢自己,不許抄檢下人:“我就是頭一個窩主……我原比眾人歹毒……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么處治,我去自領?!标P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護下人。
她對賈府的黑暗腐朽,危機四伏之趨于敗亡,洞見先機,懷有特別的敏感和深重的憂患,發(fā)出了嚴正警告和預言:“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探春聲淚俱下地道出了“木先自腐,然后蟲生”的道理,表明她已極度悲憤。不料看不出眉眼高低,“心內(nèi)沒成算”又不自量力的王善保家的,欺探春是“庶出,他敢怎樣”——這恰是探春內(nèi)心深處一個敏感痛點,這“先天不足”使她時時有一種說不出的煩難,承受一種無名的壓抑,也使她更敏感自尊。
當狐假虎威的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上前戲弄地掀了探春衣襟,這下可惹惱了探春,立即遭到猛烈回擊——先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接著又是一頓痛快淋漓的大罵,義正辭嚴,鞭辟入里。這是申張正義、大快人心的一掌,是除暴安良、別人欲為而不敢為的一掌,不但打在為虎作倀的王善保家的臉上,也間接打在那些摧殘少女的上層統(tǒng)治者臉上,替慘遭蹂躪、萬馬齊喑的大觀園出了口惡氣。盡管探春沒能阻止繼續(xù)抄檢,也不能挽救多少少女慘遭厄運,更不能在封建家族崩潰之際,挽狂瀾于即倒,扶大廈之將傾——探春者,嘆春一去不再返也!——但這足以使那些助紂為虐、猖狂行惡者殺了威風。探春確是一朵紅香帶刺、令人敬畏的“玫瑰花”。
4抄檢的“收獲”是什么?如何評析奴隸的戀愛追求?
明確:抄檢的“收獲”是從二小姐迎春的丫環(huán)司棋箱子里搜出了愛情證據(jù)——小廝潘又安寫給她的情書。男女間相愛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聯(lián)系第71回《鴛鴦女無意遇鴛鴦》中,賈母的丫環(huán)鴛鴦夜里在山石背后無意間遇到司棋和潘又安約會的情節(jié),“繡春囊”極有可能是他們遺失的。奴婢層青年男女,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quán)利,沒有文化教養(yǎng),不會像“才子佳人”那樣“吟風弄月,托詠傳情”,只能私贈低級象征物“繡春囊”,但他們也有戀愛的要求和權(quán)利,他們決不允許別人踐踏自己的戀愛自由。當秘密被發(fā)現(xiàn)后,司棋顯得異常冷靜,“低頭不語,也并無畏懼慚愧之意”,光明磊落,早已做好用生命捍衛(wèi)愛情和“人”之尊嚴的思想準備,最后與潘又安雙雙殉情。司棋是“抄檢”的另一個主要犧牲者。
漢樂府中有《上邪》一詩:“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曹雪芹把這愛情的海誓山盟,化為一對感人的形象,在《紅樓夢》中再現(xiàn)出來,令古今多少讀者為之動容。原來貞烈的戀愛并不僅限于“才子佳人”,奴婢群中并不少真摯可貴的情操,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也并未寫在“節(jié)烈牌坊”上,倒是存在于不被人重視的低層社會中。
賈府的主子們可以三妻四妾,爬灰養(yǎng)小叔,偷雞摸狗,淫亂無度,“只剩下兩個石頭獅子還算干凈”,卻被視為合法,不是“什么要緊的事”,而奴隸們正當純潔的愛情,卻被視為“有傷風化”,大逆不道,嚴加阻禁,公理何在!
(解說:晴雯、探春、司棋是“抄檢”一節(jié)中寫得最詳?shù)闹鹘?,是重頭戲,應作重點評析、品味。特別是晴雯、司棋,都是抄檢的主要犧牲品,評析不能僅局限于課文所選內(nèi)容,應聯(lián)系她們的結(jié)局,以完整地理解人物形象,深刻地認識封建制度的罪惡。)
5對于“抄檢”同是反抗或順從,因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又有微妙差異,簡要評析。
明確:晴雯身為奴婢不可能像探春那樣義正辭嚴,敢打敢罵,更不可能具備探春那樣非凡的洞察力;司棋是外柔內(nèi)剛,矢志不渝。她們都是反抗者。
襲人,奴性十足,俯首貼耳;迎春,懦弱麻木,聽之任之;惜春,怕受牽累,孤介無情;李紈,“古井無波”,恬淡不驚;黛玉,對與寶玉的特殊關系毫不掩飾,孤傲泰然,冷眼旁觀。她們都表現(xiàn)為“順從”。
(解說:此題旨在讓學生學習同中有異的表現(xiàn)手法。)
6在抄檢中王熙鳳持什么態(tài)度?為什么?
明確:王熙鳳雖名為掛帥,但在整個過程中卻始終是消極被動的,讓王善保家的唱主角,自己隱在側(cè)面唱配角,看笑話,不時居間調(diào)停,做好好先生。因為鳳姐不主張明火執(zhí)仗地抄檢,明知這是一種輕舉妄動,但在王夫人的盛怒之下,“也只好低頭應著”。待到王善保家的出乖露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之后,她才打起了精神,神氣活現(xiàn)地將之盡情嘲笑拿捏了一番。雖然她每天都在為維持賈府的正常秩序而奔忙,實際上她也像其他統(tǒng)治者一樣,并不真正關心賈府這座露出裂痕的百年老屋能支撐多久,她關心的只是自己能在權(quán)力中心維持多久。
7抄檢的后果是什么?本文在全書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
抄檢的直接后果:逼死了晴雯、司棋,趕走了四兒、入畫和所有唱戲的女孩子,促使惜春、芳官、蕊官、藕官等少女選擇了葬送青春的出家之路,寶釵也避嫌搬出了大觀園……大觀園歡樂美好的生活從此結(jié)束了。
遭此浩劫,人間仙境大觀園由盛轉(zhuǎn)衰,情節(jié)急轉(zhuǎn)直下,悲劇氣氛越來越濃,賈府及四大家族也日漸衰敗,災難一個個接踵而至:異兆悲音,迎春誤嫁,寶玉瘋顛,元妃薨逝,黛玉魂歸,直至賈府被抄……風雨飄搖,群芳凋敝,“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最后“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這是一個人人都不配有好命運的沒落社會,更何況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連人身和性命都不能自主的婢女,她們的悲慘命運幾乎是與生注定的。但凡在意識和情感上稍微流露出一點非奴性的“人性”,必將遭受戕害。所以“抄檢大觀園”是牽動全書的一個大轉(zhuǎn)折、大波瀾,預示著封建家族及封建社會無可挽回的崩潰結(jié)局。
(解說: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后,用多媒體播放電視劇《抄檢大觀園》的有關情節(jié)、畫面。)
三、課堂小結(jié)
本文主要評析了幾個主要人物的言行性格;理解“抄檢”一節(jié)在全書中的地位、作用;認識封建社會的腐朽罪惡及必然死亡的趨勢;激發(fā)閱讀《紅樓夢》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yè)
課后閱讀《紅樓夢》第73回、75回、77回、92回,能閱讀全書。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89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