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導游詞(匯總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8 11:45:26
天壇導游詞(匯總11篇)
時間:2023-11-08 11:45:26     小編:FS文字使者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天壇導游詞篇一

各位游客,你們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壇。

天壇是明朝的永樂皇帝建成的祭天的圣壇。

來到圜(huan)丘壇下,我們馬上要開始登壇了,不過您要留心數一數,每層的壇面都有多少臺階。

到了最高層大家會發(fā)現,壇上的所有的臺階都是九或是九的倍數。

這些難道是巧合嗎?當然不是,因為九是極陽數,所以工匠使用這個數字來賦予圜丘壇“崇高”之意。

說完了神壇的奇妙,我再給你們介紹一下祭天大典的盛況。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在這里祭天,在這個典禮上,特別提到的是皇帝恭讀祝文站在的地方,就是這塊天心石。

它是天壇三大聲學現象之一,在這里朗讀的時候,聲音特別洪亮,各位游客不妨體驗一下,也像當年的皇帝一樣,向上天訴說自己美好的愿望。

今天的觀光游覽就要結束了,在天壇的這段時光希望成為北京之游的永恒記憶。

同時也請您把天壇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朋友。

親愛的游客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北京著名的旅游景點——天壇。

我是你們的導游丁培爾,大家可以叫我丁導。

天壇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朝,是我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9處景觀之一。

下面請大家跟著我,一起去參觀天壇的主體建筑——祈年殿。

祈年殿建于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筑物,也是北京旅游的標志。

1751年修繕后,改名為祈年殿。

1889年毀于雷火,數年后按原樣重建,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祈年殿四周的圍墻是方方正正的.,而祈年殿本身從下至上都是圓形的,這代表了“天圓地方”。

殿中有28根柱子,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最長也是最精美、紅色雕金的四根柱子,位于中央,叫“龍柱”,代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

第二種是位于中圈朱紅色的十二根柱子,叫“金柱”,代表一年中的十二個月。

第三種是位于外圈與殿身成一體的十二根巨柱,叫“檐柱”,代表一天中的十二個時辰。

第二種加第三種24根柱子代表了一年中的24個節(jié)氣,三種總共28根柱子代表了28個星宿。

據說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設計建造的。

天壇的美景說也說不盡,看也看不完,大家可以細細欣賞。

天壇公園是文化遺產、名勝古跡,游玩時請注意愛護文物,不要亂涂亂抹,并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

兩小時后我們大門口見,祝大家玩得開心!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叫牛牛,今天由我來做你們的導游!

今天我們旅游的景點是天壇,現在,讓我們一起上車,請注意系好安全帶。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天壇,請各位游客下車。

游客們,當一進正門,我們將會看到許多個形狀像壇子似的建筑,據說這個景點在一八六零年曾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一九零零年還遭受到八國聯軍的蹂躪。

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以后,這里成為了著名的旅游景點。

現在我們就以皇帝登壇的路線進行游覽。

首先我們觀賞第一個壇,它叫“圓丘壇”,它有兩個防護墻,還有一些階梯和古人的雕像。

現在我們要登壇了,游客們,請你們最好數一下腳下的階梯,到了二樓,你們會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雕像,他們都是古代的名人。

游客們,現在你們可以自由觀賞,但請注意,不要亂涂亂畫,帶小孩的游客請管理好自己的小孩,一小時后,我們將會前往“天庫”。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天庫”了,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上面有三個石頭,它們被稱為“三音石”。

只要你們在第一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一下,在第二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兩下,在第三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三下,所以,它們才被稱之為“三音石”。

現在,是游客們自由活動時間,三小時后,我們在天壇正門集合,謝謝大家!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們要瀏覽的是舉世聞名的天壇。

天壇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天北京城內崇文區(qū)永定門大街東側,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天地壇。

嘉靖九年(1530年)增建圜丘壇、皇穹宇,改稱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地。

天壇由圜丘、祈谷兩壇組成。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圜丘壇,壇北為皇穹宇,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之處。

東西各有配殿5間,周圍有圓形圍墻環(huán)繞,墻壁面平整光滑,聲波可由墻壁傳遞,這就是有名的“回音壁”。

現在參觀的是祈谷壇,這個大門稱祈年門,門北為壇,上層壇面正中是祈年殿。

殿高38米,直徑32。

72米。

殿內設雕龍寶座,是祭祀時放神牌的地方。

祈年殿之北還有皇乾殿,是祈谷壇奉祀神位的供奉所。

1949年新中國建立后,天壇經多次維修,今已成為天壇公園,其龐大而獨特的建筑藝術,在中外游客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各位游客,我的介紹就到這里,如在參觀游覽的過程中有其他問題,請向我詢問,我會再進行講解。

謝謝大家!

游客們,大家好!現在我們位于北京市崇文區(qū)天壇路,我想有的朋友已經猜到了,我們的下一個景點就是美麗的天壇。

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qū)永定門內大街東側。

占地約270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南有天壇祭天,東有日壇祭太陽,西有月壇祭月亮,其中,天壇最光彩奪目。

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

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豐登的場所。

同時,它也是中國木結構建筑的頂峰,全用木材就完成了這一驚世杰作。

天壇另一美妙之處,是奇妙的回聲。

站在中心叫一聲,你會聽到從地層深處傳來的明亮而深沉的回響,這聲音仿佛來自地心,又似乎來自天空,所以人們?yōu)樗×艘粋€充滿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

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約0。

9米的圍墻,你站在一端貼著墻小聲說話,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貼墻面就能聽得異常清晰,并且還有立體聲效果哦!這就是神奇的“回音壁”。

這證明500年前的中國人已經能夠運用聲學原理。

游客們,現在請大家參觀一小時,然后到門廳集合。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叫任喆恬,是你們這次天壇之旅的導游。

現在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去天壇的路上,在這里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天壇:

天壇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兩代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谷豐登的地方。

它的嚴謹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結構,瑰麗的建筑裝飾,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一組最精致、最美麗的古建筑群。

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寶。

好了,我們已經到了天壇公園,請大家跟我出發(fā)吧!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祈年殿。

殿高33米,直徑24。

2米,是昔日北京的最高建筑之一。

1751年重建祈年殿,更換藍瓦金頂。

1887年八月二十四日,雷雨交加,祈年殿不幸被擊中,焚燒。

因楹柱為檀香木,香飄數里!

下面我們來到天壇南半部的圓丘壇,它始建 于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繞以紅色宮墻。

子墻內部各有一大門,每座門上題有滿漢合壁門額。

內中央處,就是祭天臺(也叫拜天臺),即圓丘臺。

咦,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自從我們進入天壇,到處樹木蔥郁,尤其在南北軸線和建筑群附近,更是古柏參天,樹冠相接,把祭壇烘托得十分肅穆。

好了,我的介紹到這里就結束了,下面大家可以自由參觀。

天壇導游詞篇二

暑假去了天壇公園,那里一排排高聳的枝葉繁茂,給人一個很好的環(huán)境。

來到回音壁,只見幾個人聚在一起,互相呼喚。在他們身后,回聲像波浪一樣滾滾而來,一個接一個。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加入了他們。我屏住呼吸喊道:“我愛中國?!蓖蝗?,“我愛中國,我愛中國……”層層呼應,蜂擁而來,真是名副其實的回音壁!

一陣微風吹走了我旅途的疲勞。微風也吹走了“歡迎來到北京”古老的北京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暑假去了天壇公園,那里一排排高聳的枝葉繁茂,給人一個很好的環(huán)境。

來到回音壁,只見幾個人聚在一起,互相呼喚。在他們身后,回聲像波浪一樣滾滾而來,一個接一個。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加入了他們。我屏住呼吸喊道:“我愛中國?!蓖蝗?,“我愛中國,我愛中國……”層層呼應,蜂擁而來,真是名副其實的回音壁!

一陣微風吹走了我旅途的疲勞。微風也吹走了“歡迎來到北京”古老的北京張開雙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天壇導游詞篇三

各位團友們:

大家好!我是帶領你們去北京天壇游玩的小琪,很榮幸能在這里為你們服務,有什么做不周的地方請多多指教。

我們現在來到了精致、漂亮的北京天壇。天壇位于北京的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每年祭天祈禱五谷豐收的地方。它嚴謹的建筑裝飾,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最精致、最美麗的古建筑群,在世界上可是有極大的聲譽呢!

進了天壇,請大家注意:不要亂丟果皮、垃圾,在墻上亂寫亂畫,請保護好文物。我們知道了天壇建于明永樂十八年,也就是一四二零年,與故宮是同時修建的,天壇的總面積二百七十萬平方米,可大啦!分為內壇和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筑物全部都在內壇。南邊有圓兵壇、皇穹干,北邊有祈年殿、皇乾殿,是由一座高2米半,寬28米,長360米的甬通道把這兩組建筑連接起來。天壇的總體設計,從它的建筑到每一個細部處理,都強調了“天”。它那300多米長的高出地面的甬道,我們登臨其上,環(huán)顧四周,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廣闊的天空和那象征天的祈年殿,一種與天接近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條甬道又叫海漫大道,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到天壇拜天,等于上天,而由人間到天上去的路程非常遙遠、漫長。

各位團友們,今天的旅程至此結束,謝謝你們的光臨,再見!

天壇導游詞篇四

大家好!我叫張藝馨,今天由我來給大家當小導游。我介紹的是——天壇。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朝,是我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9處景觀之一。下面大家請跟著我,一起去參觀天壇。

我們由南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圓丘壇。圓丘壇共分為三層,每層四面各有臺階九級。每層周圍都設有精雕細刻的漢白玉石欄桿,欄桿的數量也是九的倍數。同時各層鋪設的扇面形石板,也都是九的倍數。為何要用的九倍數來建造天壇呢?古人把單數看成陽數,把雙數看成陰數。天為陽、地為陰,天壇是用來祭天的,只能用陽數進行建筑。而九又被視為“極陽數”,是最吉祥的數字。

下面我們來介紹圓丘壇迷人的回音。圓丘壇有一塊圓心石,當你站在圓心石上輕聲說話時,自己聽起來聲音很洪亮,有共鳴性回音的感覺。為什么呢?原來這是一種聲學現象:由于壇面十分光潔平滑,聲波傳到周圍等距離的石欄圍板后,能迅速地被反射回來。據聲波專家測驗,從發(fā)音到聲波回到圓心石的時間,總共僅有零點七秒。說話者根本無法分清他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圓心石的人聽起來,其共鳴性回音就格外響亮。

大家游玩時請注意安全、愛護文物、不要亂涂亂抹。祝大家玩得開心!

天壇導游詞篇五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游覽天壇公園。我叫張熙芃,大家可以叫我張導。今天由我?guī)ьI各位朋友游覽天壇公園里的祈年殿、圜丘和回音壁。下面我們先游賞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壇的主體建筑,建于1420xx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筑物,也是北京旅游的標志。1751年修繕后,改名為祈年殿。1889年毀于雷火,數年后按原樣重建,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祈年殿直徑達32.72米,頂部為鎏金寶頂藍瓦三重檐攢,層層收進,總高38米。因為天是藍色的,所以殿檐用藍色琉璃瓦鋪砌而成,以此來象征天。

這座圓形石壇就是圜丘,是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壇周長534米,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層。如果大家數數就會發(fā)現,每層臺階的數目都是"9"的倍數。因為我國古代把單數稱為陽數,"9"是"陽數之極",象征著皇帝的權威。頂層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太陽石,也叫天心石,站在上面呼喊或拍手,聲波會被近旁的欄板反射,形成明顯的回音。

大家跟著我的`腳步,我們繼續(xù)向前走,待會給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可以自己觀賞一下,拍照留戀,但是一定要注意要文明觀賞。

天壇導游詞篇六

天壇景區(qū)歡迎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你們好,我是導游小王,今天將由我?guī)ьI大家參觀天壇,并講解導游詞,很榮幸能和大家共度美好的一天,希望大家好好感受這偉大的建筑帶給我們的震撼。

天壇,顧名思義,就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地方,它的面積是故宮的四倍。天壇的中軸線上有三組著名的建筑:圜丘壇、皇穹宇和祈年殿。我們今天的導游詞主要就是講解這三大建筑。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圜丘壇,其實它就是真正的“天壇”,皇帝于冬至在這里祭天。告訴大家,圜丘壇隱藏著很多個數字“九”,大家觀察一下它們在哪里好嗎?是的,我們數一數每一組臺階,有沒有發(fā)現都是九級?這是設計師巧妙地把“九五之尊”融入里面了。

現在參觀的就是祈年殿了,它是皇帝在孟春祈雨的地方。整個大殿最讓人嘆為觀止之處,就是它完全由木料卵合,沒有用一根鐵釘,只靠28根柱子支撐,這樣的結構竟能歷經風雨屹立不倒,也是一個奇跡了。

一天的參觀馬上就要結束了,朋友們,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嗎,可以來我這里取閱導游詞。非常開心能和大家相伴游覽天壇,祝大家在北京玩得開心!

天壇導游詞篇七

各位游客:

一路辛苦了,我代表藍天旅行社歡迎你們!我的名字叫剛力,是這次旅行的導游,

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問我。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天壇吧!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后,修建了用于祭天的圣壇,占地面積273萬平方米,主建筑是祈年殿,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一會兒,大家進去的時沿著中線走,將看到古代皇帝祭天的圈丘,它有兩道護墻,大家登壇的時候會發(fā)現,所有的臺階數相同,都是九級或九級的倍數。臺面上的石級中心叫天心石,是皇帝恭讀祈天所站立的地方,是天壇三大聲學現象之一,在這里朗讀聲音特別洪亮。稍后各位游客不妨體驗一下這奇特的效果。

好了,后面的兩個景點就有各位自己去觀光體會了,由于年代久遠,很多石階很滑請大家一定注意安全。我們六點鐘還在這里集合。

今天的旅游觀光就要結束了,希望天壇之旅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同時也請您把天壇的祝福帶給寧的家人和朋友!

天壇導游詞篇八

各位朋友:

大家辛苦了!

過一會兒,我們將參觀天壇,現在我先為大家做個簡單介紹。天壇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總面積273公頃,經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偉壯麗,環(huán)境莊嚴肅穆,是明、清兩代“祭天”、“祈古”的場所,壇域北呈圓形,現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四周環(huán)筑,壇墻兩道,把全壇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內壇。壇內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皇穹宇、元梁、長廊等,還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勝古跡。天壇集明、清建筑技藝之大成,是中國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下面我要給大家講講天壇的傳說,現在大家抬頭看一下美麗的天壇,從遠處看是個八角形寶塔。

天壇中王屋的主峰,高峰聳寺深古縱橫,一峰突起,萬峰臣伏,唯我獨尊,從南向北看中間高,兩邊低,好似屋頂象王者之屋。天壇原名瓊林臺,因皇帝在山頂設壇祭天。后人為了紀念,該為紀念皇帝老師華蓋對皇帝指點,把天壇峰前的山叫華蓋峰。

我們走過天壇,又來到了望景寺,這里可以觀賞天壇的風景。

天壇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細細游賞。

天壇導游詞篇九

各位游客:

你們好,我叫牛牛,今天由我來做你們的導游!

今天我們旅游的景點是天壇,現在,讓我們一起上車,請注意系好安全帶?,F在,我們已經到達天壇,請各位游客下車。

游客們,當一進正門,我們將會看到許多個形狀像壇子似的建筑,據說這個景點在一八六零年曾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一九零零年還遭受到八國聯軍的蹂躪。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以后,這里成為了著名的旅游景點?,F在我們就以皇帝登壇的路線進行游覽。

首先我們觀賞第一個壇,它叫“圓丘壇”,它有兩個防護墻,還有一些階梯和古人的雕像?,F在我們要登壇了,游客們,請你們最好數一下腳下的階梯,到了二樓,你們會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雕像,他們都是古代的名人。游客們,現在你們可以自由觀賞,但請注意,不要亂涂亂畫,帶小孩的游客請管理好自己的小孩,一小時后,我們將會前往“天庫”。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天庫”了,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上面有三個石頭,它們被稱為“三音石”。只要你們在第一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一下,在第二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兩下,在第三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三下,所以,它們才被稱之為“三音石”。

現在,是游客們自由活動時間,三小時后,我們在天壇正門集合,謝謝大家!

天壇導游詞篇十

各位旅客:

你們好!

我叫牛牛,今天由我來做你們的導游!

今天我們旅游的景點是天壇,現在,讓我們一起上車,請注意系好安全帶?,F在,我們已經到達天壇,請各位旅客下車。

旅客們,當一進正門,我們將會看到許多個形狀像壇子似的建筑,據說這個景點在一八六零年曾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一九零零年還遭受到八國聯軍的蹂躪。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以后,這里成為了著名的旅游景點?,F在我們就以皇帝登壇的路線進行游覽。

首先我們觀賞第一個壇,它叫“圓丘壇”,它有兩個防護墻,還有一些階梯和古人的雕像?,F在我們要登壇了,旅客們,請你們最好數一下腳下的階梯,到了二樓,你們會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雕像,他們都是古代的名人。旅客們,現在你們可以自由觀賞,但請注意,不要亂涂亂畫,帶小孩的旅客請管理好自己的小孩,一小時之后,我們將會前往“天庫”。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天庫”了,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上面有三個石頭,它們被稱為“三音石”。只要你們在第一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一下,在第二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兩下,在第三塊石頭拍手一下,它就回聲三下,所以,它們才被稱之為“三音石”。

現在,是旅客們自由活動時間,三小時后,我們在天壇正門集合,謝謝大家!

天壇導游詞篇十一

女士們、先生們:

你們好!

歡迎您光臨天壇。(自我介紹后)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同各位一道欣賞領略這宏偉壯麗、莊嚴肅穆的古壇神韻。讓我們共覽這“人間天上”的風采,共度美好的時光。

天壇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著名旅游景點,也是首都北京城市綠地的組成部分。來天壇公園的游客基本上分兩大類,第一類是為晨練晚游的老年人,他們主要為享受壇內幽雅恬靜的環(huán)境,以休憩娛樂和健身為目的,年約為800萬人次,多從西、東、北三門入園,活動于樹林廣常第二類是欣賞古建,探索古代東方文化奧秘的國內外觀光旅游者,年約為400萬人次(外賓80萬,內賓320萬),他們主要由鄰二環(huán)路的南門入園參觀,這與我園游覽最佳路線自南向北一致?,F在,我?guī)ьI大家沿著當年皇帝登壇路線順向參觀。

古人見到天高遠莫測,虛空浩渺。它日明月輝,斗轉星移,冬去春來,寒來暑往,行云布雨又雷迅風烈,既有一定規(guī)律,又變化萬千。對人類來說既可賜福,又可降災,于是古人便認為“天”是決定世間萬物、人間禍福的至高無上的主宰。因而對天倍加崇敬,并逐漸形成了祭天的禮俗。連人間的最高權威者皇帝,也以天的兒子自居,自稱“天子”,借以表示自己的顯貴。

古人所說的天就是“宇宙”,就是“大自然”。在科學尚不發(fā)達的古代,“祭天”主要是表達古人對大自然的崇拜與尊重,同時也表達了古人想掌握大自然的愿望。祭天大典是明、清兩代帝王實行的一種禮儀。通過嚴肅繁細的禮儀,表示對天的崇敬,強調王權神授,帝王是上天的代表,從而也加強帝王在人間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

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420年),它位于北京正陽門東側,占地面積273公頃,壇域北為圓形,面為方形,以象征“天圓地方”。周圍筑壇墻兩道,將全壇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外壇象征城郊環(huán)境自然野趣。內壇為祭祀場所,分南北兩大部分,北部為“祈谷壇”,南部是“圜丘壇”。天壇正是“祈谷”、“圜丘”兩壇的總稱。(北行,進欞星左門)

“圜丘”有兩道圍護墻,每道墻均設立有欞星門4組,每組三門,共24座漢白玉欞星門,稱“云門玉立”。走進了欞星門,我們站在這磚路上,讓我們注意觀察一下我們面前的一組和我們身后的一組欞星門,它們并不像傳統(tǒng)建筑那樣中軸對稱,左右相同,而是兩側石門一寬一窄。據史書記載:大典時中門為“上帝”專用,故高大;皇帝只能從東英明較中門略小的門出入;而其他官員則只能從西側更小的門出入了。這左右大小的差別突出表現了封建社會的禮制,“禮”實質上就是等級森嚴的次序。

祭天大典時,皇帝身著祭服,小心謹慎穿過這上下兩道欞星門,誠惶誠恐地在導引官的恭導下登上前面這三層神壇行禮。好!現在由我做導引官,恭導您走進上界,登上神壇。不過在登壇的過程中,您一定要認真數一數,每登一層壇面究竟踏過多少級臺階。(登壇)

原來,根據古代陰陽五行之說,天屬陽,地屬陰。奇數屬陽,偶數屬陰。所以理所當然“9”這個陽數中的最大的'數就是“天數”了。這個“9”表達了天的至高、至大,同時古人也認為天有九重?;侍焐系劬妥≡诰胖靥焐?。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29028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