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精選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8 13:43:20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精選19篇)
時間:2023-11-08 13:43:20     小編:雨中梧

教案中需要包含教學目標、教學步驟、教學資源、評價方式等內容,以實現(xiàn)教學的有序進行。編寫教案時要注意語言簡明扼要,條理清晰,方便教師進行教學操作。在教案范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學目標的明確、教學方法的多樣以及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方法。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一

學習目標:

在勻速節(jié)奏的基礎上,進行變速節(jié)奏的學習。

節(jié)奏問好:

寶寶早上、下午好。

律動:

b1/同一首歌。

曲目與操作:

搖呀搖。

歌詞:

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好,外婆好,外婆對我嘻嘻笑,(外婆給我一塊糕)。

材料準備:洋娃娃一個,大船一艘、小船。

樂器準備:三角板,響板,手鼓。

操作過程:

3、引題:

寶寶們都有去過自己的外婆家對不對?

那你們去外婆家是怎樣去的呢?(做飛機、汽車等)。

有一個小寶寶也愛去外婆家玩,她去外婆家是坐船去的(出示船,讓洋娃娃坐在船上)。

寶寶們有沒有坐過船?坐在船上有什么感覺?

洋娃娃坐著船兒去外婆家,船兒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家,串講歌詞。

4、串講歌詞。

老師把小老虎的故事配上了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為了專心的聽歌曲,我們一起把大眼睛閉上。

5、閉眼聽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

跟著音樂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節(jié)奏:

好,請睜開眼睛,我們一起來來唱一遍歌曲。

手起,注意間奏時,手不打拍,輕輕搖動身體。(老師對寶寶提示語:搖頭),

尾奏時繼續(xù)拍完(老師提示語:繼續(xù))。

5、寶寶分別用三樣樂器演奏。

寶寶坐在媽媽懷里跟著節(jié)奏搖擺。

6、教師和媽媽用毛巾兜住寶寶跟著節(jié)奏搖擺。

7、教師出示有橋、小河、外婆、和寶寶的圖畫。

8、總結:寶寶坐回自己的`位置,

老師總結:《搖呀搖》的歌曲我們會唱了,也學習了用樂器給這首歌伴奏,還做了小船的表演,小船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現(xiàn)在把小船畫出來,帶回家,在家里讓小船和我們一起唱歌,出示小船圖,提示圖上小船穿著漂亮的衣服,請寶寶給空白的小船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勻,涂在線內,注意保持畫的整潔。請寶寶上前取畫,并放在媽媽的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蓋上。

9、拍手再見。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二

有感覺。后一個班的教學讓我開始有了改換教學方法的念頭。

首先,在歌詞的讀法有了兩種變化。如何控制這種變化,由老師來掌握。先在歌詞上做文章,老師講述小的時候與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創(chuàng)編一個小故事)我說:“現(xiàn)在回憶起最難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進入夢鄉(xiāng)的那個好聽的童謠,同學們想知道嗎?”我朗誦一遍歌詞。讓學生打開書讀一遍。有的學生的朗讀一定不會有耐心,像哄笑孩子一樣,要么只會大聲齊讀不加感情。這時候我說:“不像不像,你們讀的一點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樣好聽,外婆的聲音很輕很弱?!边@個時候讓學生再讀,他們按照老師的要求,聲音輕而弱。我聽了后又說:“不像不像,還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讀的速度沒這么快。”第二次又讀了一遍,同學們按我的要求做到了。我又說:“不像不像,還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會讀,還會唱呢,你們行嗎?”同學們聽到這里他們憋足了勁異口同聲地說:“行”。

其次,學習歌曲。學生急切盼望老師打開音樂讓他們快點欣賞,然后跟唱。我注意觀察到學生聆聽非常認真,不僅僅歌詞有了三次熟悉,由于旋律優(yōu)美他們很快就學會了。當學生達到了老師的全部要求,他們也開心極了。老師也表揚大家唱的好聽,像她的外婆。這個時候我發(fā)出了:哎!的嘆息聲。有的學生眼神緊緊盯著老師,特想知道老師到底怎么了?我又開始說了,現(xiàn)在我真得很想回到從前,躺在外婆的懷抱里好好睡上一覺。外婆總會用那溫柔的手撫摸我的頭和身體。我開始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表演。同學們你們會哄我入睡嗎?這個時候全班同學那種迫不及待的手已經開始按照我說的一邊唱一邊表演了。于是,主題曲再次想起,學生們終于理解了這首歌曲,用緩慢的速度,溫柔的聲音,細致的表演完成了這首歌曲!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三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搖啊搖》,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表達出對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搖啊搖》,并進行表演。

三、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

教學重點:體驗歌曲中所表達的真摯情感。

教學難點:體驗6/8拍的強弱感。

教學用具:多媒體電子琴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1.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

2.復習歌曲。

請小朋友們說說最喜歡上學期的哪首歌曲/或彈一段前奏問學生歌名。

二、新課學習。

1.導入:

聆聽《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說說樂曲情緒,并用動作表演。

欣賞童謠歌舞《弄堂游戲》并用動作表演。

2.小練習:隨音樂拍手:(復三拍子動作練習)歌曲《搖啊搖》旋律熟悉。

3.歌曲學習:出示書上插圖,讓學生嘗試怎樣讀更能表現(xiàn)圖上的意境,教師采用兩種方法讓學生選擇,學生邊劃船邊朗讀。

1)說說用以上哪段音樂配比較合適,為什么?

2)放《搖啊搖》錄音,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3)放《搖啊搖》錄音,學生做劃船律動,體驗6/8拍的強弱感?!甽u’哼唱。

4)教師范唱歌曲旋律,引導學生手指書視譜;。

5)學生模唱學習歌曲(師彈奏旋律)。

4.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搖啊搖》,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5.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讓學生說說三角鐵有哪兩種敲法。

2)分組嘗試選擇滾動式和按強拍打擊三角鐵如何為歌曲伴奏。

3)分組展示。

4)讓學生試著敲一敲,說說有什么特點?

5)一部分學生邊唱邊表演,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6)除選擇三角鐵伴奏外,還能用什么打擊樂同樣渲染《搖啊搖》的意境。

用三角鐵、碰鈴、沙球等為歌曲伴奏。

7)分組或集體表演。

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四

1、學會演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2、學跳集體舞,并在學跳集體舞中學會合作。

3、活潑有序的表演演唱。

1、創(chuàng)編練習:請同學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編成果。教師和同學評價。

2、復習歌曲《在祖國懷抱里》:教師伴奏,請同學齊唱、獨唱。教師和同學評價。

3、感受情緒:請同學感受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歡快的情緒。

5、感受歌曲節(jié)拍:一邊聽,一邊拍手。

二、學習歌曲

1、師范唱

2、學生跟琴用lu哼唱

3、師教唱

4、齊唱

5、習維吾爾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提示學生要互相配合,做到活潑而有序。

6、歌表演:一邊聽歌曲,一邊表演。

三、自我評價:

四、教學反思:

學會跳集體舞。這樣的課可以帶學生到室外去上。如在教室上,可以讓學生觀看更多的維吾爾族歌舞片段,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錄像了解更多的維吾爾族風土人情,激發(fā)學生興趣。要讓學生有種想去新疆旅游的x,這樣,民族情感、愛國主義教育都將會滲透。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五

《搖呀搖》是一年級第一學期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的教學活動以“快樂”為主題,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音樂帶來的輕松與快樂。這首歌曲是孩子熟悉的、搖籃曲題材的上海童謠。歌曲旋律安靜、富有小船搖動的韻律感,詞曲結合朗朗上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歌曲演唱和簡單的表演,難點是上海方言的吐字和歌曲的旋律起伏,以老師與學生一起回憶學過的童謠、玩玩上海的弄堂游戲為切入口,讓學生感受不同情緒的童謠風格。

在教學中我由情感出發(fā),以情帶讀,以情帶唱,以情帶演,隨時把歌曲的審美情趣放在第一位。由于這是一首用上海方言來演唱的歌曲,我在教法運用上注意了這兩點:1、注重歌曲中詞與曲二者各自的審美特點,雙管齊下,兼而顧自之;2、是運用直觀、形象的手段來演繹歌曲。

整個教學過程分三大部分:一、以表演童謠和玩玩老上海的弄堂游戲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童謠的興趣,感受“上海童謠”歌曲的特色,為歌曲教學打下基礎。

歌曲教學部分:一是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通過學搖小船的動作和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搖小船的動作,使學生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搖曳動蕩的韻律感;然后教師在學生有韻律感地做搖船的律動過程中,指導學生用“l(fā)u”來哼唱旋律,邊唱邊感受歌曲的.情緒;接著,教師以自然的師生相互一問一答式的方法來朗讀歌詞,記憶歌詞,并解決上海方言的吐字。

二、在學生輕生演唱好歌曲后作簡單的歌曲處理。比如用上海方言呼喚“外婆”巧妙地解決了旋律的起伏。

三、是學唱歌曲的結束句這一部分中,老師與學生合作的范唱讓學生再次感受這是一首搖籃曲風格的童謠,并通過媒體使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歌曲第一樂句和結束句旋律的變化,讓學生在觀察模仿中逐步深入對歌曲的理解。

四、通過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再次讓學生準確地體會歌曲的風格和意境。

拓展部分:《過江》,它也是一首上海童謠,設計在課堂最后部分,自然地拓寬了學生音樂表現(xiàn)的空間,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另外,由學唱老上海童謠到學念新上海童謠,凸現(xiàn)了現(xiàn)代氣息,又充分發(fā)揮音樂學科特有的輔德功能。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六

1、感受搖籃曲的舒緩和優(yōu)美。

2、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重點)。

【教學準備】。

1、音樂課件《小寶寶睡著了》。

2、與內容相關的圖片。

3、布娃娃和自制搖籃,小床。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說:小寶寶們,你們每天睡覺都是誰哄你們睡覺的啊。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是怎樣哄自己的。

寶寶:爸爸媽媽給我講故事。爸爸媽媽給我搖一搖。給我唱歌。

老師:原來爸爸媽媽都是這樣哄你們睡覺的啊。那現(xiàn)在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歌,你們仔細聽聽啊,里面的娃娃是怎樣被哄睡著的啊。

二、中間部分:

1、聽聽說說。

2、完整地聽完歌曲。

師:這首歌是快快的還是慢慢的啊。(有個別小朋友說慢慢的,請這幾個小朋友上來說說)。

師:聽了這段音樂讓你想干什么?(引導幼兒根據音樂充分發(fā)揮想象表達自己的想象。)。

3、第二次聽賞音樂師:原來這段音樂可以讓你想到很多事情,其實他告訴了我們一個故事。你想知道嗎?我們再來聽一聽。

天黑了,小寶寶要睡覺了,媽媽輕輕的唱著歌哄寶寶睡著了。

師:這段音樂告訴了我們什么故事?

你想知道媽媽唱了一首什么歌嗎?我們再來聽一聽。

4、聽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

1)聽賞歌曲。

師:你聽到媽媽唱了什么?

師:睡覺的時候為什么要蓋好小花被?(蓋好小花被會很暖和。)。

師:睡覺的時候為什么兩只小手要放好?(兩只小手放好會睡得很香。)。

師:睡覺得時候還要做什么才能睡得香?(蓋好被子、小手放好、閉上眼睛就會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了。)。

2)再一次聽賞歌曲。

5、律動:搖啊搖。

嘗試用肢體動作表達表現(xiàn)。

a集體表演唱。

師:寶寶唱的真好聽,我們來學一學爸媽哄寶寶睡覺。(邊清唱邊律動)。

師:剛才有的寶寶沒有睡著,讓我們再哄一次。王老師等會看看,誰的寶寶睡得最香?(學個別幼兒好看的動作。)。

b個別表演。

師:請一個最像媽媽的寶寶來表演一下。(讓個別寶寶邊唱邊搖,動作輕輕的,引起其他幼兒的興趣)。

師:哪個寶寶聲音唱得最好聽,就請哪個寶寶做媽媽。

三、結束部分:(延伸活動)。

師:(播放公雞叫聲)天亮了!寶寶起床了!伸個懶腰,坐下來。

老師這里還有一段音樂,請你聽一聽,和剛才的音樂一樣嗎?

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做什么?(播放一段旋律歡快的'音樂)它告訴了我們另一個故事,下次我們再來聽聽它說了什么故事。

搖啊搖(范唱+伴奏)歌詞:

搖啊搖搖啊。

搖我的娃娃要睡覺。

小花被蓋蓋好。

兩只小手放好了。

搖啊搖搖啊。

搖我的娃娃睡著了。

活動反思:

針對小班幼兒,教師的語速可以放慢些;幼兒表述時犯的錯誤沒有及時糾正;表演環(huán)節(jié)的表演次數過于繁多;引導的語言顯得生硬,不夠委婉;環(huán)節(jié)間的過渡不夠自然;外婆的愛強調得不夠。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七

課標中對本節(jié)內容的要求;本節(jié)內容的知識體系;本節(jié)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

本節(jié)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為什么學本節(jié)內容),不僅要思考其他內容對本節(jié)內容學習的幫助,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對學科體系的建立、其他學科內容學習的幫助;還應該思考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對學生學科能力甚至綜合素質的幫助,以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影響等。

本節(jié)學習內容主要是向學生進行品德養(yǎng)成教育,使學生珍惜自己童年美好時光,努力學習,熱愛生活。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師主觀分析、師生訪談、學生作業(yè)或試題分析反饋、問卷調查等是比較有效的學習者分析的測量手段。

1、學生認知發(fā)展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現(xiàn)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jié)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fā)展線,即從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基礎,經過哪幾個環(huán)節(jié),最終形成本節(jié)課要達到的知識。

2、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形成本節(jié)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可能是知識基礎不足、舊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夠、思維方式變化等。

學生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比較高,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主動性,為學生對音樂的熱愛打下很好的基礎。

演唱《搖啊搖》,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形象,引導學生呢個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體驗輕松越快的音樂情緒,知道珍惜幸福的童年時光。

用輕巧又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歌曲旋律的音準。

(按課時設計教學流程,教學流程應能清晰準確的表述本節(jié)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及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核心活動內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簡單的環(huán)節(jié),而沒有環(huán)節(jié)實施的具體內容;還要避免把環(huán)節(jié)細化,一般來說,一節(jié)課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最好控制在4~6個之間,這樣比較有利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實施。)。

一、課前準備,師生問好。

1、初聽音樂,學生根據音樂展開聯(lián)想。

2、復聽音樂,聽到姓童的音樂舉手。

3、引導學生說說最難忘的外婆哄我進入夢鄉(xiāng)的好聽的童謠。

1、用聽唱法學習歌曲,學生聽錄音,感受音的高低。

2、歌曲速度較快,演唱時提示學生注意節(jié)拍重音吐字清晰。

3、將學生分成小組練習歌曲的演唱,并隨音樂創(chuàng)編歌曲動作。

4、分組匯報。

四、課后總結。

從音樂的體驗中聯(lián)想你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憶的'一幕和大家說說。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主要環(huán)節(jié)的實施過程很清楚地再現(xiàn)。)。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說唱童謠,并感受童謠所表現(xiàn)的快樂情感。

2、回憶外婆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知道她是愛自己的。

3、表達尊敬、熱愛長輩的情感,樂意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

活動準備:

積木搭成的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2、小結:外婆因為年紀大了,走路不方便,所以我們要經常去看外婆。外婆很關心你們,很愛你們,你們也愛自己的外婆。

二、幼兒欣賞教師朗誦童謠,初步了解童謠內容。

提問:

(1)童謠里說了些什么?

(2)小寶寶是怎樣去外婆家的?

(3)小寶寶送給外婆什么禮物?外婆夸我是什么寶寶?

三、引導幼兒觀看用積木搭成的橋,幫助幼兒理解童謠內容。

提問:

(1)去外婆家要經過什么橋?幫助幼兒理解詞語:外婆橋。

(2)外婆為什么要夸她是好寶寶?

(3)你喜歡她嗎?

(4)童謠里的寶寶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

四、師生一起朗誦童謠《搖呀搖》。

五、學唱童謠。

(1)教師按2/4拍的節(jié)奏邊拍邊范唱童謠。

(2)幼兒和教師一起一邊拍手一邊唱童謠。

六、幼兒學習并有感情地說唱童謠,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歌唱,表達熱愛外婆的情感。

教師再次唱童謠。鼓勵幼兒跟唱,并組織幼兒討論:你要做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啟發(fā)幼兒平時有好吃的要先給長輩,遇到長輩要主動打招呼,做個有禮貌的小朋友。

附:童謠。

搖到外婆橋。

搖呀搖,搖呀搖,

搖到外婆橋,

糖一包,果一包,

外婆夸我好寶寶。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九

生:自由回答

師:大家都說得很好。大提琴的歷史:大提琴的歷史可以追隨到16世紀末,是由15世紀的一種叫做低音維奧爾琴或膝間維奧爾琴的樂器變而來的。維奧爾琴的體積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顯,演奏時可以夾在兩膝之間,像大提琴那樣用弓拉奏。(播放《夢幻曲》為背景音樂)

師:聆聽第一遍:音樂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請學生回答

(有如一副淡淡的水墨畫,幽靜恬適,隨著音樂的流動心情很快變得安詳寧靜,獲得無限的滿足。)

師:聆聽第二遍:請說說你感受到大提琴的音色是怎么樣的?(大提琴給我們帶來一種悠揚婉轉的音色。)

(具有優(yōu)美的曲線和弧面,造型顯得柔美。直線的琴桿和琴弦,使提琴的造型顯得柔中有剛。大提前的比例感很適當,點、面、線均衡,造型完美,素有樂器中的“美男子”之稱。)

師:高貴的大提前能夠奏樂出優(yōu)美的音樂,使人入迷。這首優(yōu)美的《夢幻曲》是德國浪漫派鼎盛期之佳作,舒曼作曲家二十八歲那年的作品。

《兒時情景》曲集一共有十三首小曲,內容均為描述幼小的孩子們無憂無慮地嬉戲玩耍、圍在火爐旁聽故事或是在大廳中奔跑的情景?!秹艋们肥瞧渲械牡谄呤祝鑼懥撕⒆油胬哿?,臨睡前一邊聽著媽媽唱催眠曲,一邊進入夢境,幻想著各種奇異景象。

原曲本為鋼琴曲,后來被改編成小提琴曲或者是管弦樂曲,是八音盒中歡迎的曲子。此曲子雖然僅兩分鐘,但是旋律優(yōu)美動人,洋溢著溫馨感人的氣氛,使人深深地陶醉其中。但凡是聽過的人都會回味無窮、百聽不厭。

孩子們剛才聽老師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作品,對作品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最后請孩子們模仿著小提琴的的樣子來演奏讓我們離開音樂教室。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十

歌曲《搖啊搖》這是一首流傳于上海地區(qū)的民間童謠。2/4拍。全曲平穩(wěn)優(yōu)美,有韻律感和動感,詞曲結合朗朗上口?!皳u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一只饅頭一塊糕”歌詞用上海方言,非??谡Z化,好像媽媽在哄寶寶睡覺時的語言和歌唱,具有搖籃曲的特點。

這是一首具有搖籃曲風格的歌曲,非常具有韻律感和動感,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童年,再配上課本上的插圖,在聆聽歌曲時,將自己童年的美好融入到感受歌曲的情緒中,這樣的情境下,孩子們自然感受到歌曲的搖籃曲風格,因此,自然地隨歌曲做劃船動作和搖擺動作。歌曲的重難點在兩句“搖到外婆橋”的結束音上,教學中,我通過對比演唱及告訴孩子第一句的“搖到外婆橋”是特別興奮,想要去,因此,沒有結束感,而最后一句“搖到外婆橋”是到了外婆橋了,有了歸屬感和結束感,這種形象教學,讓孩子對音樂有了形象概念,在加入三角鐵和碰鐘為歌曲伴奏時,通過演示,讓孩子感受6/8拍的節(jié)奏,很多孩子能在強拍伴奏,部分孩子次強拍演奏也不錯.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十一

歌曲《搖啊搖》這是一首流傳于上海地區(qū)的民間童謠。6/8拍,d宮調式。全曲平穩(wěn)優(yōu)美,有韻律感和動感,詞曲結合朗朗上口。具有搖籃曲的特點。 第一樂句前兩小節(jié)旋律相同,音調的起伏富有蕩漾的小船或睡在搖籃中小寶寶的情境。第3小節(jié)的四度跳進,在情緒上出現(xiàn)了一個小高潮,從而把喜悅的心情釋放出來。

第二樂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調和節(jié)奏運用了寬與緊縮的變化,五度和七度的音程大跳,展現(xiàn)了寶寶和外婆之間的親熱情景。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換尾重復,使歌曲前后呼應,旋律趨于平靜,表現(xiàn)了寶寶沉浸在甜美的睡夢之中。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太過單純,對于很多感情的東西理解不透,本節(jié)課的主題思路要慢慢引導學生,用肢體和語言感染學生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此情景中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歌曲《搖啊搖》,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表達出對生活的回憶與熱愛。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過程與方法——通過節(jié)奏游戲、肢體律動和方言改編,使學生感受樂曲的情緒。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能夠感受到6/8拍的強弱感,認識反復記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體驗歌曲中所表達的真摯情感,認識反復記號。

難點: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樂韻律。

教法:聽唱法、練習法、啟發(fā)引導式、合作式

教具:鋼琴、多媒體。

課前打出課件,播放歌曲《搖啊搖》。學生伴著音樂進課堂,準備上課!

一、導入:談話

師:歡迎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今天的音樂40分,我們今天的音樂旅程是——學唱剛剛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搖啊搖》。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唱這首不一樣的《搖啊搖》。

設計意圖:直入主題,讓學生直接感受歌曲的韻律。

二、第一樂句——節(jié)拍練習。

生:好??

師:我先給大家?guī)煼兑幌?。好嗎?/p>

生:好??

師:首先呢,請同學們先圍坐成一個圓圈。然后伸出你們的左手,固定住別動??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好吧?

生:好??(跟著老師一起拍)

2、師:同學們拍的太棒了,下面我們一起拍著節(jié)拍,試著讀一下歌詞??

3、師:你們太厲害了,那接下來你們打拍子,老師給你們唱一下好嗎? 生:好??

生:拍手的方向變了??

2、師:拍,拍自己的左手;左,拍左邊朋友的手;右,拍右邊朋友的手。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下,放慢速度!

生:一起跟著嗨起來

師:你們太有才了,這都難不倒你們。那好吧,現(xiàn)在我們和剛才一樣,

拍著拍子,一起讀一遍歌詞。

生:好??

3、師:同學們,我們剛剛打的1、2、3其實是3拍子的特點。3拍子的歌曲第一拍是強拍,就是是我們拍第一下的時候要略微重一點,打出來的感覺是--強弱弱。

但是這首《搖啊搖》是6拍子的歌曲,也就是說,每一小節(jié)里面要打2個3拍子,也就是2個1、2、3。但是第2個123的第一拍,要比前面的輕一點,打出來的感覺是--強弱弱。次強弱弱。

師:同學們請看這里,每一個“拍”的地方,都要比其他地方強,但是每一小節(jié)第一個放大的“拍”,都是比后面的要重一些的。老師給你們示范一下!

師: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生:可以??

師:好,那就給我個位子吧??

設計意圖:通過節(jié)拍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3拍子、6拍子的感覺,同時本環(huán)節(jié)后,歌曲前部分學生都能會唱了。

三、第二樂句——反復記號。

師:你們太棒了吧,唱的那么好??!那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搖啊搖》完整的歌曲。(出示幻燈片4)

師:同學們在聽的同時,看著譜子,你聽完后能發(fā)現(xiàn)什么嗎?(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反復的,就再聽一遍,同時引導)。

生:不知道。

生:知道了。

師:那我們唱一遍這個地方試一試?

生:好(鋼琴伴奏)

師:太棒了,反復記號就是這個意思!那我們跟著伴奏,把整首歌完整唱一遍好嗎?

生:好。(出示幻燈片6)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記號的認識,同時也完成把第二樂句學唱。

四、拓展。

1、師:既然同學們都唱的那么好了,那我們要不要增加點難度呢?

生:好/啊??

師:你們有沒有信心克服接下來的困難?

生:有。

師:我們先一起讀一遍歌詞??

2、師:老師現(xiàn)在給你們彈琴,我們一起唱一遍試試,有沒有信息唱下來? 生:有?(彈唱)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全體起立,手拉著手,讓我們跟隨者音樂一起唱、一起搖吧??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體會上海方言唱上海童謠的感覺,同時也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唱的《搖啊搖》的一個鞏固。

五、結束。

在音樂結尾聲中,結束本節(jié)課?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十二

1、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了解我國安徽省地理風貌、民間藝人生活狀況啟發(fā)學生愛祖國的情懷及喜愛安徽民歌的風格并能流利歌唱與表演。

2、教學方法聽唱法、視唱法、練習法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教學課件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教學過程:學唱歌曲《鳳陽花鼓》。

1、輕聲播放高胡演奏的《鳳陽花鼓》旋律,提問:這首曲子旋律美不美,在哪聽到過?師講解美的民歌音樂有其流傳美的內涵,這首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蘊涵著一個美妙或凄婉動人的故事,教案《三年級六冊音樂教案第三單元1》。

2、師放課件《鳳陽花鼓》講述了舊時代勞動人民離鄉(xiāng)背井外出謀生賣唱的苦難經歷以及現(xiàn)在改革開放后風陽花鼓唱遍大江南北,讓學生逐步了解音樂來自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意義,它是一個地區(qū)勞動人民生活的寫照,情感宣泄的一種表達方式。

3、師帶著愉悅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鳳陽花鼓》,讓學生從教師聲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

4、放《鳳陽花鼓》旋律創(chuàng)設意境啟發(fā)學生從曲調中,使學生為學唱歌曲做鋪墊。

5、學生模仿教師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學唱此曲。比比誰模仿得最好。

6、師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達歌曲內容及情緒。分組讓學生按樂譜邊唱邊敲擊小樂器等;讓學生自帶銅碟、不銹鋼碟、陶瓷制的碟以及一對筷子,創(chuàng)編簡易節(jié)奏律動邊唱邊表演,通過動手、動口、體驗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三、拓展(環(huán)保):討論怎樣保護我們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怎樣保護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板書設計簡筆畫:花鼓教學回顧學生對“花鼓”感興趣,個別學生小時侯曾接觸過這首歌,當他(她)聽到歌曲,就會不由自主地唱起來。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十三

4、學習八孔豎笛的演奏姿勢。學會正確的發(fā)音,用吐音吹奏。教學重點:

活潑開朗性格的培養(yǎng),勇于參與音樂集體活動,能與同學們合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學生對歌曲能進行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教學難點:

認識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知道其名稱,掌握其時值,并能遷移到實踐情景。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教材分析:

《doremi》(領唱與合唱)美國影片《音樂之聲》的插曲。歌曲將原本單調的音階唱名與一定的生活內容相聯(lián)系,不僅使歌曲充滿了情趣,也極好地幫助了音階唱名的學習。

《g大調小步舞曲》(鋼琴獨奏)由德國著名音樂家巴赫創(chuàng)作,四三拍,速度為小快板。

《七個小兄弟》是一首生動活潑的音階唱名練習歌曲,它將七個唱名巧妙地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十四

這是一節(jié)以聲樂教學為主的綜合課。通過學生們自學、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的運用輪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現(xiàn)歌曲。

一、導入:學生在歌曲《美麗的黃昏》的伴奏為背景音樂開始學習。

教師可提問:這段音樂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它是幾拍子的歌曲?

二、學習歌曲《美麗的黃昏》

(2)解決輪唱難點

(3)學唱歌曲《美麗的黃昏》的曲譜:可采取個人學習或小組學習的方式。教師引導學生注意音準和節(jié)奏及三拍子的韻律感。

(4)學習歌詞

(5)學習輪唱

教師解釋輪唱的含義,并作示范。

教師可根據學生能力分步驟進行:二部輪唱、三步輪唱。

三、器樂練習:

講學唱的歌曲用打擊樂器與他人合作演奏。

教學反思:能正確掌握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能完整地表達歌曲的情緒。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十五

教學內容:唱歌《地有多厚,天有多高》;認識頓音記號。

教學目標:

1、能夠富有想像力的演唱歌曲。

2、認識頓音記號,知道他的作用,能正確在歌曲中應用。

3、通過學習歌曲,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1、播放歌曲,欣賞,交流:從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2、討論:歌曲用了什么樣的情感演唱?

3、再次欣賞,熟悉。

1、領唱歌譜,學生跟唱。

2、逐句教學歌詞。

3、跟著音樂一起唱,以各種形式練習唱。

1、出示頓音記號,并簡要介紹。

2、在歌曲中找,并嘗試唱出來。

3、教師指導運用。

教學反思:

能理解并正確運用頓音記號,準確、完整的演唱歌曲。能正確恰當的運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音樂表現(xiàn)手段表達歌曲內涵。

教學內容:介紹欣賞樂曲《種太陽》、《星空》

教學目標:

1、請學生用語言或繪畫、動作等形式自由表現(xiàn)對《種太陽》、《星空》這首樂曲的感受。

2、體會并表達鄉(xiāng)村孩子們天真、純樸的美好愿望。

教學過程:

1、用語言或繪畫表達感受,可給他起個名字

2、教師帶領學生用肢體表現(xiàn)對《種太陽》、《星空》樂曲的感受

3、進行配樂詩朗誦比賽

教學反思:

學生能夠感受并且表達出歌曲的情緒變化。分析出歌詞中所表達的內容與含義。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老水牛角彎彎》

教學目標:

通過學唱歌曲《老水牛角彎彎》,體會并表達鄉(xiāng)村孩子們天真、純樸的美好愿望,啟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學過程:

在歌曲《種太陽》的陪襯下,學生們用一句話表述自己的美好愿望

2、引導學生聽《老水牛角彎彎》,了解歌曲內容和情緒。

3、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出歌中人物的年齡、身份、當時的心情和愿望。

1、分句教唱

2、及時糾正音準、節(jié)奏和倚音的唱法

4、各組簡單演唱形式背唱

5、引導學生要想成為宇航員探索宇宙的奧秘,就應該從現(xiàn)在不斷克服自身缺點,持之以恒地努力學習,才是實現(xiàn)美好理想的金鑰匙。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十六

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

一、通過聽《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蓮獻北京》,唱《多么快樂多么幸?!?、《我的家在日嘎則》,體驗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歡快活潑的不同音樂特點。學習藏族舞蹈的動作,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藏族音樂。

二、能夠聽著鼓聲走和停,鍛煉自己的節(jié)奏感和內心聽覺及動作的反應與控制能力。

三、能準確地、有感情的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難點:體驗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歡快活潑的不同音樂特點。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聆聽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

二、學唱歌曲《多么快樂多么幸?!?。

教學過程:

一、聆聽歌曲《在北京的金山上》。

1、初聽音樂,可讓學生隨樂曲輕輕的拍著手。

2、復聽音樂時自編動作,隨著音樂跳舞。用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二、學唱歌曲《多么快樂多么幸?!?。

1、可結合介紹藏族的服飾、風俗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用高興的心情、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尤其是襯詞“嚓啦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覺去唱,既連貫,又要唱足、唱滿時值。

3、嘗試學跳藏舞的兩個動作:踢踏步和三步一靠。大多數學生對藏舞的動作很難學做準確,重在感受和體驗。

4、選編兩個動作,邊唱歌邊舞,感受藏族人民邊歌邊舞的氣氛。

三、小結,下課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一、聆聽歌曲《雪蓮獻北京》。

二、歌曲表演《我的家在日嘎則》。

教學過程:

一、聆聽歌曲《雪蓮獻北京》。

1、初聽歌曲。

提示:聽了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

2、復聽歌曲。

提示:如果用動作表演,你選擇哪一種?引導學生看圖思考,選一種動作邊聽邊跳。

二、歌曲表演《我的家在日嘎則》。

1、教師可結合地理知識,簡單介紹日喀則。

2、用聽唱法學會歌曲。演唱時情緒飽滿,聲音要輕快,不要拖拉。

3、學會歌曲后,學生自選樂器為歌曲伴奏。

雙響筒、串鈴和三角鐵。提示:想一想三種樂器怎樣敲擊聲音與唱歌合起來效果?

5、分組伴奏,看那一組合作的。

三、小結,下課

課后反思: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十七

3、復習童年游戲《老鷹捉小雞》《丟手絹》

4、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一、引導學生聆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培養(yǎng)學生完整聆聽音樂作品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動手主動參加音樂實踐活動,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

二、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憶》,體驗天真可愛、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三、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我們多么幸?!吩鰪妼W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較有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音樂課堂小常識:坐姿、歌唱的常規(guī)等。

3:復習歌曲《搖啊搖》唱一唱;豎笛練習:吹一吹。

二:新課學習:

(一)復習童年游戲:《老鷹捉小雞》《丟手絹》

(二)聆聽《童年的回憶》

1、導入:(放背景音樂)師:小朋友們,在小的時候,最開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讓學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憶的一幕。

2、聽音樂:邊聽邊用手勢按圖形譜的形狀劃動。學生隨音樂模仿小兔跳。再隨音樂模仿烏龜爬。

師:說說誰的行走速度快?誰的行走速度慢?

板書:快慢

難點解決

1、從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與烏龜比較。

2、可請一個學生扮小兔跳,一個學生扮烏龜爬,再和老師走進行對比,

引出“中速”并板書。

3、聽《童年的回憶》說說第1、2段速度怎樣?情緒怎樣?第3段速度怎樣?情緒怎樣?(完成書上練習)。

(三)聽辨練習:用lu模唱356三個音

聽一聽老師彈奏的兩個益鳥中哪個高?哪個低?用手勢表示并用lu模唱。

355356

533663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十八

1、通過欣賞《猜調》和《木偶的步態(tài)舞》體驗其童趣。

2、通過節(jié)奏問答活動,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創(chuàng)編能力。

感受樂曲中速度的變化帶來不同的情感

創(chuàng)編表演

一課時

鋼琴 教學光盤

1、師彈奏不同的速度《春天在哪里》的音樂,讓學生隨音樂表現(xiàn)不同的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1、放一段木偶戲

2、學生模仿木偶的動作及走路。

3、說說木偶的形象

4、揭題——《木偶的步態(tài)舞》

5、播放第一部分音樂(學生在座位上邊聽音樂邊無聲地做臉部表情和動作)

6、再次聆聽第一部分(學生離開位置,互不交流,聽音樂走合拍的步子)

7、教師評價。

8、聆聽第二部分的音樂(學生還是聽音樂合著拍走)

9、說說兩部分音樂速度的變化,表達的木偶的形象。

10、完整地聆聽樂曲(學生隨音樂發(fā)展變化模擬木偶動作)

1、師:同學們剛才把木偶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老師想問問大家 木 偶/ 怎樣 的/,請你回答的節(jié)奏與老師問的節(jié)奏一樣長。

2、學生答。

3、繼續(xù)問:你是 怎么/ 表演 的/

4、學生繼續(xù)答。

5、學生問老師答。

6、同學之間相互問答。

1、老師問:什么長長上天?哪樣長長海中間?什么長長街上賣?哪樣長長在你跟前?想知道謎底就請仔細聽。

2、欣賞《猜調》并出示歌詞。

3、學生間說說剛才的謎底。

4、分析歌曲演唱形式及速度變化。

5、布置課外收集謎語。

隨《猜調》出教室。

搖啊搖三年級音樂教案篇十九

教學目標:欣賞《內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對內依巴河旁充滿愛的、溫暖的小草房的.眷戀之情。

重點難點:

課前準備:幻燈片、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船》

二、復習樂理知識

1、用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xiàn)4/4拍的強弱規(guī)律。

2、全音符的形狀和時值。

3、課后練習“把車廂中的節(jié)拍改正就可以出發(fā)了”,引導學生通過延長或縮短音符的時值,使這一節(jié)車廂節(jié)拍準確,進一步鞏固對4/4拍含義的理解和運用。

三、欣賞歌曲《內依巴河》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節(jié)拍和情緒。

2、簡介歌曲的風格特點(拉丁美洲民族特色)。

3、復聽歌曲,看歌片心里默唱,進一步感受歌曲風格。

4、分組討論:為什么說“小草屋如同天堂”?

四、音樂創(chuàng)造

1、師生朗讀歌詞。

2、輕聲跟著歌曲錄音演唱歌曲。

3、編配打擊樂伴奏。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32879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