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8 20:13:35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范文(17篇)
時間:2023-11-08 20:13:35     小編:筆硯

教案是實施課程標準和教學要求的具體操作方式。教案中應設置適當?shù)臅r間安排,充分利用教學時間。這些教案的分享可以激發(fā)教師們的教學創(chuàng)新和探索精神。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一

教材簡析:

彩泥在學生一年級時已經(jīng)接觸過,但作為一個專題來制作這才是第一次。用彩泥來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彩泥表現(xiàn)生活中的事物,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2.強調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發(fā)揚團結協(xié)助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能否圖突破常規(guī)的造型與色彩、進行大膽的夸張、變形、想象與創(chuàng)造。

2、能否在制作上創(chuàng)新。

教學準備:

教生共同準備墊板、尺、鉛筆、剪刀、牙簽、泡沫盤子、彩泥等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活動一:

引導學生回憶自己以前用彩泥做過哪些東西,你都會運用那些制作技法?

活動二:

欣賞天津“泥人張”的泥塑作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談談從作品中得到的審美感受。

欣賞本校美術小組的同學用彩泥制作的裝飾掛盤“瓢蟲”、“風景”等,說說他們運用了哪些學過的制作技法,以及他們是如何進行夸張變形的。

將作品發(fā)到各組,請學生近距離的欣賞,并互相談一下自己的欣賞感受。

請學生起來說說自己最欣賞哪幅作品,為什么?

(提示:可以從夸張、變形、色彩的搭配、造型組合等方面引導學生想象;還可以適當?shù)慕榻B一下運用綜合材料進行制作的方法。)。

活動三:

以書上的范作“小獅子”為例,與真實的獅子的照片相比較,看看作者對它進行了哪些夸張、變形。尤其是獅子的鬃毛和五官的制作技法。

教師以小貓為例,通過夸張變形現(xiàn)場演示貓頭的制作。

活動四:

引導學生獨立制作一兩件富有情趣的作品。教師向學生展示其它欣賞作品。

教師引導學生突破常規(guī)的造型與色彩、進行大膽的夸張、變形、想象與創(chuàng)作。

活動五:

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作品,并且可以通過自我介紹的方式對作品進行自我評價。

收拾與整理。

布置下節(jié)課帶泡沫盤子。

第二節(jié)。

活動一:

欣賞工藝小組的同學制作的彩泥浮雕掛盤,啟發(fā)學生思考要在掛盤上做彩泥浮雕,可以做什么形象的。

說一說自己想做什么,怎樣對創(chuàng)作對象進行形象的加工。

針對范作《瓢蟲》,說說哪里做的,最有立體感,哪些地方做得比較平,為什么要這樣做?

(引導學生明白:在盤子上做橡皮泥塑要有層次感)。

再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談一談準備怎樣表現(xiàn)作品的層次感。

活動二:

同學們在自己帶來的紙盤上用橡皮泥制作動物形象的泥浮雕,背靜可以用水彩筆添畫,也可以一個小組的同學制作一個系列或一個故事,如:《十二生肖》、《小蝌蚪找媽媽》。充分體現(xiàn)合作學習。

活動三:

做好后在紙盤上扎眼,穿上繩子系成掛環(huán),按照表現(xiàn)對象的類別掛到美術教室的展示臺上。

教師帶領全班同學象參觀美術館一樣對每件作品進行欣賞和評述,鼓勵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時不要只談技法的運用和形象表現(xiàn)得是否真實,對有創(chuàng)造性、大膽夸張變形的作品要給予充分肯定。

收拾與整理。

課后拓展:

回去后試著利用其他材料(陶土、紙漿等)制作各種形象。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泥、紙盒等材料設計、制作電話機或手機,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2、通過欣賞相關資料啟發(fā)學生用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制作與眾不同的電話機。

教學重、難點:

1、設計方法。

2、拓展思維。

教具學具:墊板、尺子、鉛筆、剪刀、牙簽、橡皮泥、紙盒、彩紙等。相關欣賞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導入課題。

實驗游戲:取自然課的紙口杯與線制成的電話,請倆生表演打電話。

揭示課題:奇妙的電話機。

二、講授新課。

1、設計原則。

通過圖片資料簡介電話的有關知識;欣賞一些電話機的設計,“這些電話機給你的印象?”引導學生認識到設計要新穎獨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自己設計電話機?!?/p>

2、師示范設計一款喇叭花電話機,生糾正,引導生認識到設計原則:造型新穎的同時要滿足聽、說、撥號的基本功能。

欣賞達利作品《蝦形電話》、《唇形沙發(fā)》等,“是否符合新與用的設計原則?!?/p>

3、設計方法。

分析作品:唇形沙發(fā)、彩色熱水瓶、一個超現(xiàn)實的房間。

問題:“它是一個沙發(fā),它象什么?”(嘴唇)“人的嘴唇是這么大嗎?”“它是運用了什么方法設計成沙發(fā)的?!?夸張)。

“這一組彩色熱水瓶圓圓的瓶蓋、扁扁的瓶嘴、胖胖的瓶身,象什么?”(企鵝)它是運用什么方法設計的。(變形)。

“它是怎么設計成一個房間的?”“想想設計師是怎樣設計的?!?把人的臉通過夸張、重組的方法設計成一個特別的房間。)。

“設計師從哪里尋找設計資料的?他們運用了哪些方法?”

討論:“我們還可以把哪些東西變成我們的設計資料?我們還有其它方法嗎?”引導學生認識到把生活中常見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及各種自然物,通過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設計電話機。

4、設計材料。

問題:“可以用什么材料來表現(xiàn)?!敝干稹?/p>

5、討論交流。

“我想設計什么樣的電話機,它有什么特點。”

三、學生創(chuàng)作。

四、展示作品:以打電話的游戲方式介紹自己的設計,交流電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

五、收拾整理:提醒學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環(huán)境的衛(wèi)生和整潔。

六、課后拓展:收集有關電話機的資料。運用綜合材料設計、制作新穎的電話機。

七、板書設計。

奇妙的電話機。

八、教學反思:通過圖片資料簡介電話的有關知識;欣賞一些電話機的設計,“這些電話機給你的印象?”引導學生認識到設計要新穎獨特。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自己設計電話機?!?/p>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三

1通過泥塑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在觀察、分析動物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2?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3通過想象小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與同學合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重點難點:

重點:回憶、觀察、分析、表現(xiàn)動物與媽媽在一起的情景。

難點:動物的特征和情節(jié)的表現(xiàn)。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材料準備動物和媽媽在一起的圖片,彩泥或膠泥、泥塑工具(如尺子、牙簽等)。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語言進行組織教學,穩(wěn)定學生情緒。

2、導入新課。

(1)你從小最喜歡和誰在一起?和媽媽在一起時什么樣?

(2)動物和媽媽在一起時什么樣?你能根據(jù)圖片編個故事嗎?欣賞教材中的圖片。

(3)這些圖片中有哪幾種動物,各有什么特點?

組織小組討論:小組之間利用自己課前搜集的動物圖片,分析動物特征。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大象:腿粗、鼻子長,耳朵大。

企鵝:身體橢圓,嘴尖……。

3、提問:怎樣用泥表現(xiàn)出動物特征。

討論:可以用揉、搓、壓、捏、切挖和堆塑等手段來表現(xiàn)動物特征。如:河馬的'大嘴,可以用切挖和捏的方法;袋鼠的身體可以用堆塑的方法。

也可以利用工具來表現(xiàn)動物的特征,如小烏龜殼上的花紋,可以用尺子壓出。

4、提問:如何表現(xiàn)出媽媽和孩子在一起?

討論:媽媽大孩子小,孩子和媽媽緊緊地靠在一起,孩子爬到媽媽的背上……。

5、布置作業(yè),教師巡視輔導。小組同學將自己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組成“母子樂園”,互相評價。

六、課堂小結。

教學反思: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動物圖片進行分析比較,引導學生了解不同的動物特征,學生感受到了母子之間的親情。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語言進行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提問:誰還能講出其他種小動物和媽媽學本領的故事?

三探究新知組織小組討論。

引出課題。

提問:故事中的動物有什么突出的特點?

組織同桌同學討論。

如:河馬嘴巴大,耳朵小。松鼠尾巴大……。

請幾個同學根據(jù)圖片給大家分析。

提問:怎樣用泥表現(xiàn)出動物特征。

可以用揉、搓、壓、捏、切挖和堆塑等手段來表現(xiàn)動物特征。如:河馬的大嘴,可以用切挖和捏的方法;袋鼠的身體可以用堆塑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工具來表現(xiàn)動物的特征,如小烏龜殼上的花紋,可以用尺子壓出。

提問:同桌兩個人如何分工合作?怎樣表現(xiàn)出媽媽和孩子在一起?

討論:一個人制作媽媽,一個人制作孩子。媽媽大孩子小……。

布置作業(yè),教師巡視輔導。

四、課堂小結。

五、課后拓展課后查資料:你今天制作的動物喜歡在哪生活,它現(xiàn)在的生活環(huán)境怎樣?

教學反思:互評學生作品時要尊重學生。如問:“前面展示的作品哪個好?”就不如問:“你喜歡哪一個作品?”這樣,就不會打擊到?jīng)]有被選上作品的同學。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四

教材簡析:

本課實際上就是運用彩繪、粘貼等方法包飾一個廢舊的容器,使其成為一件美化生活、環(huán)境的裝飾品。

教學目標:

1.用彩繪、粘貼等方法包飾一個廢舊的容器,使其成為一件美化生活、環(huán)境的裝飾品。

2.在設計、制作過程中能夠合理選用多種媒體及方法。

教學重、難點:

能否根據(jù)瓶子的形狀及質地選擇裝飾方法。

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各種廢棄的容器、包裝紙、彩色紙、碎布、緞帶等材料,準備彩泥、顏料、膠水等工具。還可準備各種野生植物的花朵、種子、石子、貝殼、泥土等。

2、教師準備范作。

教學過程:

活動一:

教師先出示幾個裝飾得非常漂亮的瓶子,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提問: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擺在什么地方?

知道它原來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討論:說說老師是怎樣裝飾這只瓶子的?

在教材中介紹了幾種方法?

你還有什么好的方法?

活動二:

1、學生用裝飾材料將容器全部掩蓋起來,使它看上去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

2、用水粉顏料涂色,應該少加水,也可以現(xiàn)在瓶子上裹一張紙,干后再涂顏色。

3、用紙片拚貼的同學,可以根據(jù)需要將紙裁(撕)的小一些,這樣比較容易伏貼。還可用繩子、線繞圈捆綁的形式來使紙片固定。

4、還可以用蠟筆畫好圖案,在水粉涂色,然后用它包裝容器。

5、還可以選擇貝殼、石子等材料粘貼。

活動三:

將裝飾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適合單獨放置,哪些適合組合在一起。

收拾多余的材料。

課后拓展。

將穿上花花衣的瓶子進行裝置藝術的擺放。

教學評價:

1、能否合理學用多種媒材進行設計制作。

2、能否牢固的拚接、粘貼材料。

3、能否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大膽的想象。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五

1、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聽覺,感知歌曲旋律,嘗試初步記憶、理解歌曲內容,通過思考加工,用語言表述出歌曲的基本內容,并嘗試大膽用畫筆表現(xiàn)出自己所聽所想。

2、通過聽聽、畫畫,培養(yǎng)學生的感官、理解、想象、表述創(chuàng)作能力。

3、讓幼兒在作畫的過程中,增加集體合作意識及生生協(xié)助意識。

重點:把感官所聽到的內容并嘗試用繪畫表現(xiàn)出來。

難點:把抽象的感官所聽到的內容用畫筆描述表現(xiàn)。

準備蠟筆、水彩筆或其他繪畫工具的工具。

多媒體課件一個、兒歌一首

1、 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是否齊全。)

2、 導入

出示“月亮小精靈”情景對話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誰來我們班上課了?

生:月亮小精靈

師:月亮小精靈告訴黃老師,它上次跟你們一起上課非常的開心,所以今天不請自來了,請同學們用掌聲歡迎月亮小精靈吧!

生:掌聲……

師:月亮小精靈今天帶來了一個有趣的課題,請同學們睜大你火眼晶晶的大眼睛看看它今天帶來了什么有趣的課題。

3、 授新課

出示課題——聽聽畫畫(生齊讀課題)

師:月亮小精靈說今天它不僅帶來了有趣的課題,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考考你們看看誰是千里耳,誰的耳朵最靈。

出示課件——誰的耳朵最靈?(通過提問激勵學生學習的.欲望。)

多媒體播放兒歌——《數(shù)鴨子》,(學生聽兒歌的同時要求學生初步記憶兒歌內容。)

出示課件——你聽到了什么?(學生結合所聽兒歌及教師指導,用語言表述所感知到的兒歌內容。及時表揚耳朵最靈的同學們。)

多媒體播放兒歌——《數(shù)鴨子》,加深學生理解及記憶能力。

出示課件——神奇小畫童激勵學生作畫熱情

師:同學們你們可以么?

生:能……(回答得聲音很自信)

師:好,相信你們一定能戰(zhàn)勝神奇小畫童的神筆,現(xiàn)在你們就證明給它看吧!

4、 學生練習(學生練習時,連續(xù)播放兒歌《數(shù)鴨子》,讓學生邊聽邊思考,然后進行描繪表現(xiàn)。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記憶及想象,盡情描繪表達。 )

5、 評畫(選出優(yōu)秀學生作品進行評比,評選今天的小畫家。)

6、 結束課堂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二年級美術《聽聽畫畫》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幫助!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六

需要知道的安全知識:

1、了解并遵守各種公共場所活動的安全常識。

2、認識與陌生人交往中應當注意的安全問題,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

3、了解基本公共衛(wèi)生和飲食衛(wèi)生常識,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和健康行為及飲食習慣。

4、初步識別各種危險標志;學習家用電器、煤氣(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5、初步學會在事故災害事件中自我保護和求助、求生的簡單技能。學會正確使用和撥打110、119、120電話。

6、學會安全飲用純凈水的方法:先適當?shù)氐挂恍├渌俾砑右恍崴?,以防燙傷。

體育運動常識安全教育。

在參加體育活動過程中,要聽從老師的統(tǒng)一安排布置,認真做好準備活動,遵守運動規(guī)則,杜絕發(fā)生哄鬧現(xiàn)象,防止傷害事故的發(fā)生。課間、課后在沒有指導教師的情況下,不允許攀爬體育器材。

防火安全教育。

不要將火柴、打火機和刀具等物品裝在身上;不要將鞭炮、火藥等易爆當作玩具帶進校園;不得玩弄、搬動消防器材。初步識別各種危險標志;學習家用電器、煤氣(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防毒安全教育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在學校巷道及校門口等攤點上購買任何不符合衛(wèi)生規(guī)范的小食品,防止食物中毒。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不帶各種藥品進入校園,遠離毒品。了解基本公共衛(wèi)生和飲食衛(wèi)生常識,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個人衛(wèi)生習慣。

勞動安全教育在做衛(wèi)生值日工作時,不準玩耍勞動工具,杜絕拿著工具追逐打鬧,以防造成意外的傷害;擦玻璃時要防止劃傷,高層樓窗戶只需撣塵,防止失足墜樓;參加社會公益勞動時,聽從老師的安排,確保安全。

防電安全教育嚴禁亂動日光燈管、保護電器插頭、插座,發(fā)現(xiàn)蓋板破損、電線落地立即報告老師。

校園安全教育。

課間玩耍時,不要劇烈運動,不要快跑,要穩(wěn)穩(wěn)地走,防止摔倒或和高年級學生發(fā)生碰撞;不做危險的游戲;不私自攀爬建筑物;不要把文具如直尺、鉛筆等含在嘴中,也不要拿著玩耍,防止戳傷他人或被戳傷。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七

【提要】該篇《嶺南版二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畫家眼中的兒童》由應屆畢業(yè)生小編特別為需要兒童教案的朋友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內容如下:

【教學目標】初步感知中國畫和油畫不同畫家眼中的兒童工具材料、技法所產(chǎn)生的不同藝術風格;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的內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畫家眼中的兒童感知中國畫的“文房四寶”和油畫的“油彩和畫布”,在比較中體會作者對平凡美與生活美的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作情感;體會畫家對生活美的感受與表現(xiàn)生活美的情感。

【教學重點】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形與色”的感受和童年“美與趣”的回憶。

【教學難點】了解中國畫“線造型”與油畫“塊面組合”的藝術形式。

【教學準備】范作。

【教學內容】畫家眼中的兒童。

【教學過程】。

一.體驗活動:創(chuàng)設嶺南版美術教案畫家眼中的兒童嘗試“文房四寶”和“油彩畫布”的情景。

摸一摸:讓學生在觸摸中嘗試文房四寶和油彩畫布,初步感知兩種不同材料、工具的特點。

畫一畫:用毛筆和油畫筆畫“點”和“線”,觀察兩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認為教材中哪些作品選用了“文房四寶”,哪些選用了“油彩。

畫布”?你是從哪里觀察出來的?

二.體驗活動:比較工筆畫與意筆畫的不同。

想一想:比較《小庭嬰戲圖》、《牧?!?、《蒲公英》三張作品,作者哪些地。

方用了流暢細膩的線條,哪些地方用了粗獷的線條表現(xiàn)?

說一說:流暢細膩的線條給你什么感覺?粗獷的點、線給你什么感覺?

三.探究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張畫進行欣賞與評述。

選一選:你喜歡哪一幅作品?它給你什么感受?(提供選擇詞語:歡樂、

吉祥、熱鬧、鄉(xiāng)土氣息、城市生活、農村生活、可愛、大自然氣息、有趣、

文靜、調皮、生動、親情等)。

說一說: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產(chǎn)生這種感覺?(引導觀察作品的形與色,

體會不同畫種、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評述活動:評一評我喜歡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繪了什么?給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術語言,讓學生選擇。)。

分析:以個人或小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產(chǎn)生這種感覺的地方。(引導欣賞作品的造型與色彩)。

解釋:教師提供作品的背景資料,或補充解說。

評價:說說自己對作品的感想或提出改進意見。

五.評述活動:感受自己的生活照片,美在哪里?

找一找: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張生活照片嶺南版美術教案畫家眼中的兒童(。

提供相關詞語讓學生選擇,如快樂、親情、有趣、可愛等)。

說一說:描述一下照片上的情景(引導細致的觀察),自己在干什么?

畫一畫:我的童年。

評一評:我的作品美在哪里?同學作品美在哪里?(與同學作品比較一下)。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八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觀察研究中發(fā)現(xiàn),啟蒙繪本閱讀對正常兒童的語言發(fā)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從而想通過著名的繪本教學試驗,探究繪本教學對智障兒童語言發(fā)展的作用。鼓勵智障兒童愛上繪本,從而愛上閱讀,為發(fā)展他們的語言能力做應有的知識儲備。

教學過程

一、 小律動熱身活動引入主題

播放小律動《我愛蹦蹦跳》,師生一起跟著做。

低段智力障礙兒童喜歡小律動視頻,一放這個視頻,學生們就能安靜下來。

師:同學們,請聽:

2.聽聲音:beng!

師:是什么?是東西乒乒乓乓跌落的聲音?

通過聽“beng!”的聲音,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幫助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身上,快速進入課堂教學。

二、觀察封面、滲透方法

1.給學生呈現(xiàn)繪本封面

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上有什么(封面一般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等內容)

生:青蛙

師:對,有青蛙。

師:青蛙最喜歡什么運動?。?/p>

生:跳(蹦)

師小結,青蛙最喜歡的運動就是蹦!

觀察力是繪本閱讀的重要能力,培養(yǎng)智障兒童對繪本畫面的觀察習慣非常的重要。通過觀察、猜測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師示范指讀文字

“蹦!”松岡達英文/圖,蒲蒲蘭譯,21世紀出版社。

3.板書課題:蹦!

三、初讀繪本、感知繪本內容

逐頁出示繪本正文內容,師生共讀繪本:

1:翻開封面是扉頁

師:看看扉頁上有什么?

生:青蛙

師:對,青蛙

師出示青蛙圖片,貼在黑板上并板書:青蛙

師領生讀詞語:青蛙

那,青蛙準備干什么呢?

生:蹦?。ㄌ?/p>

2.翻頁出示青蛙蹦的畫面

師:蹦!瞧!青蛙蹦得真高呀!

3.翻頁出示貓咪畫面

師:畫面上有什么

生:貓咪(有同學說咪)

師出示三張動物圖片,請生找出貓咪的圖片后,貼在黑板上,然后師在圖片下面板書:貓咪

師領生讀詞語:貓咪

貓咪準備干什么呢?

4.翻頁出示貓咪蹦的畫面

貓咪……蹦!

哇,好像聽到了喵喵喵的叫聲呢!

5.翻頁出示小狗的畫面

師:畫面上有什么?

生:小狗

6.翻頁出示小狗蹦的畫面

小狗……蹦!

哇!同學們看見什么了?

小狗把“蹦”字都踢得亂七八糟了呢!

7.翻頁出示小兔子的畫面

師:畫面上有什么

生:小兔子

師出示二到三張動物圖片,請生找出小兔子的圖片,請生貼在黑板上,然后師在圖片下面板書:

小兔子……

8.翻頁出示小兔子蹦的畫面

小兔子……蹦!

哇!同學們看見什么了?

小兔子……蹦!多么可愛的小兔子!

同學們看!小動物們蹦的樣子多么的可愛?。?/p>

巧妙的運用課件上下翻頁,仿佛打開一張張活 動的圖片,一頁是動物,翻過去就是這個動物“蹦”的畫面。伴隨著青蛙、貓咪、小狗、小兔子的陸續(xù)登場,一靜一動的結 構不斷重復,吸引智障兒童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a, b、c三類學生分層次要求,分層次指導,使每位智障兒童在其能力基礎上都有所收獲。a類學生要求能跟著老師指讀繪本,初步理解繪本內容,回答簡單的問題。b類學生要求能認識小動物,模仿說“蹦!”c類學生要求能靜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在一靜一動的畫面中,體驗繪本閱讀的快樂。

四、細讀故事高潮,師生共玩蹦

1.翻頁出示:我也……的畫面

師:同學們是不是也想蹦一下呀?

師板書:我也……

師示范畫面小朋友的姿勢后,引導學生做模范畫面小朋友的姿勢做好。

師:好,我也……蹦!

2.師蹦字音發(fā)出的同時翻頁到小朋友蹦高的畫面。

3.重復播放“我也……蹦!”一靜一動的畫面,學生分組練習蹦。

通過不斷的翻頁,各種各樣的動物跳起來,激發(fā)智障兒童跟著故事的發(fā)展參與其中,邊讀邊跟著蹦起來。 讓智障兒童在歡快中不知不覺成為故事的主角,從而體驗閱讀的快樂!

五、回顧故事情節(jié)、師生分角色共讀共玩“蹦”

1.師結合板書,帶領學生回顧整個故事,分角色帶領學生共讀共玩“蹦”

2.快下課時,出示青蛙的一步一步蹦遠的畫面。

引導學生蹦到自己的座位上,和青蛙說“青蛙,再見!”

3.生說完再見后,出示封底:青蛙的背影

青蛙……

貓咪……

小狗…… 蹦

小兔子……

我也 ……

板書設計

小狗……

小兔子……

我也……【設計意圖】:板書的意義是為了提供視覺提示,幫助學生回憶故事,感知整體結構。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九

1、引導學生認識圖形標志,懂得一些圖形標志的含義。

2、學會理解和應用圖形標志,并在生活中加以應用。

讀懂并理解圖形標志的含義。

各種圖形標志、繪畫工具

1、導入:我們在一些公共場合里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呢,下面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迎接它們……(出示一些簡單的圖形,詢問學生它的意思是什么?)

小結:不允許吸煙和水不能飲用的結論。

2、新授:

(2)作品賞析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十

設計應用

1、使學生能掌握畫圖程序上菜單的功能及畫圖工具的使用。

2、指導學生運用畫圖程序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復制、粘貼和翻轉。

美術的興趣和熱情。

學生在掌握運用復制和粘貼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運用翻轉的功能進行花邊圖案的設計與制作。利用矩形、橢圓形、線形等工具進行花邊圖案的創(chuàng)作設計。

電腦

組織學生有秩序地進入電腦室,并穩(wěn)定好學生情緒準備上課。

(1)師通過電腦屏幕引導學生鞏固認識畫圖程序窗口。

(2)師打開有關花邊的電腦美術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欣賞

學生思考: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是運用了菜單欄中的哪項功能制作出來的?

(3)復習排列與重復的知識內容。

(1)分析與講解

(2)欣賞與思考:

(4)請學生看書說說翻轉后形成新的單獨圖案是如何繼續(xù)制作花邊圖案的?

(5)學生歸納步驟:

打開畫圖程序。(開始—程序—附件—畫圖)。打開工具箱的各種工具畫出一個形象后上色,并打開編輯進行復制、粘貼、翻轉、變化和排列。

讓學生利用復制、粘貼、變化和翻轉制作一副獨特、有趣的花邊圖案。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chuàng)作和繪制。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十一

造型表現(xiàn)

1、引導學生看一看、認一認各種圖形標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2、讓學生對標志有所認識,知道一些常見標志,能簡單說說圖形標志所具有的一些特點。

使學生了解圖形標志具有的直觀、簡明、易懂、易記的特征。

繪畫工具、手工制作工具、彩紙及自備材料

1、導入:讓我們一起來夸夸我們的班級,說說我們班有哪些突出的優(yōu)點有哪些成績?

2、新授:

師提問:“你覺得最能代表我們班的是什么?”

3、定義:我們把這種代表我們班級的圖案叫班級標志。

4、作品賞析

(1)引導學生從標志的形狀、圖案、意義來分析它們采用了哪些設計方法。

(2)師:剛才我們一起設計的標志到底好不好,是不是適合,有沒有其它設計方法了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設計師們設計的各種標志吧,看看它們是怎樣來推銷自我形象的。

小結:(1)簡潔,許多標志都用了幾何形來概括;

(2)易懂,一看就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3)美觀,具有藝術性。

說說你是怎么設想的,標志的意義是什么。

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十二

1、讓學生學會欣賞生活中的美。

2、讓學生用美術的語言把自己對美的感受表達出來。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1、同學們打開書欣賞書中圖片引出課題:小小“評家”

2、學生分組討論欣賞書中圖片。老師提示學生可以從造型和色彩兩個方面說出自己認為好看的物品是如何好看的。討論后回答問題,老師可以適時補充。

3、請同學們就自己日常生后中的具體感受如:“你會怎樣挑選衣服”、“在生活中看到美麗的景色、好看的物品你有怎樣的感覺?”思考后,學生認識到愛美是人的天性,生活中的美是無處不在的,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美。

4、放教學光盤,讓學生繼續(xù)從插花藝術、家居藝術、民間藝術、生活用品、學習用具等方面拓展學生視野。

三、教學小結。

通過本課感受到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美,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十三

1、引導學生欣賞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引導學生利用各自準備的材料來設計制作家居模型。

設計家居模型、制作家具。如何根據(jù)收集的材料設計制作家具。

小紙盒、彩紙、絨布、剪刀、膠、家居圖片、家具照片等

1、引導階段:讓學生欣賞各種家居室內布置、欣賞各種家具的造型美。

2、發(fā)展階段:

(1)引導學生議一議玩娃娃家,里面要有什么家具?如何擺放家具?

(2)小組討論,誰來設計房間的家居布置?誰來制作什么家具?用什么材料

(3)老師示范如何運用大紙盒做大衣櫥

(4)啟發(fā)引導學生根據(jù)家具的特征來選擇材料,進行設計加工要求同學既分工又合作,大膽地創(chuàng)新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家具和家居安排,又要把家設計溫馨可愛,讓家人喜歡聚在家里。

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十四

二年級美術共19課,緊密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與需要。

教材以人文主題為顯線,突出美術學習的藝術價值;以學科知識技能為隱線,學段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采用點式的、跳躍的、隨機的、積累的方式,服從、滲透于人文主題;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注重藝術能力發(fā)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過程。

在課程設計中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小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并注意單元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突出趣味性、游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教學重、難點: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重視適合小學生的心理和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激發(fā)少年兒童的活潑、朝氣和對藝術的向往與憧憬。不盲目將學科簡單的疊加,而是強調學科之間的連接與互滲。教學目標: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談。

知識和能力:由偏重美術知識技能的傳授轉向關注學生整體人格的發(fā)展,強調在有趣的美術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鑒賞能力。由孤立的單科教學轉向美術學科內部的融合以及美術與其他學科的溝通,以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由單純的學校美術教學轉向充分利用社會文化資源,延伸美術課堂。

過程與方法:由以教師為主導的技能體系訓練和知識傳授轉向以學生為主,體驗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理解和學習過程。突出趣味性、游戲性、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參與。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現(xiàn)人文精神,將課程的學習過程轉變成為學生人情感悟的基點,并在學習中得到升華。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十五

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形象。

2、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師》的繪畫。

3、通過繪畫,聯(lián)系師生之間的感情,培養(yǎng)師愛生,生敬師的良好師生關系。

表現(xiàn)我的老師,生動表現(xiàn)“心中”的老師的形象。

繪畫工具

2、發(fā)展階段:小組交流“我心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

3、畫面交流:教師運用準備好的畫面讓學生來搭配以下“哪個老師的形象搭配哪種背景合適,為什么?”讓學生說一說,是否發(fā)現(xiàn)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師的科目的區(qū)別,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現(xiàn)人物的情緒、狀態(tài)。

4、分析范畫:“老師,我喜歡這樣的您,最害怕……”讓學生談談那個同學為什么這樣畫,鼓勵孩子畫出自己心中的老師,寫出給老師的心里話。

: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十六

1.用彩繪、粘貼等方法包飾一個廢舊的容器,使其成為一件美化生活、環(huán)境的裝飾品。

2.在設計、制作過程中能夠合理選用多種媒體及方法。

能否根據(jù)瓶子的形狀及質地選擇裝飾方法。

1、學生收集各種廢棄的容器、包裝紙、彩色紙、碎布、緞帶等材料,準備彩泥、顏料、膠水等工具。還可準備各種野生植物的花朵、種子、石子、貝殼、泥土等。

2、教師準備范作。

活動一:

教師先出示幾個裝飾得非常漂亮的瓶子,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

提問:這么漂亮的瓶子可以擺在什么地方?

知道它原來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討論:說說老師是怎樣裝飾這只瓶子的?

在教材中介紹了幾種方法?

你還有什么好的方法?

活動二:

1、學生用裝飾材料將容器全部掩蓋起來,使它看上去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

2、用水粉顏料涂色,應該少加水,也可以現(xiàn)在瓶子上裹一張紙,干后再涂顏色。

3、用紙片拚貼的同學,可以根據(jù)需要將紙裁(撕)的小一些,這樣比較容易伏貼。還可用繩子、線繞圈捆綁的形式來使紙片固定。

4、還可以用蠟筆畫好圖案,在水粉涂色,然后用它包裝容器。

5、還可以選擇貝殼、石子等材料粘貼。

活動三:

將裝飾好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看看哪些適合單獨放置,哪些適合組合在一起。

收拾多余的材料。

將穿上花花衣的瓶子進行裝置藝術的擺放。

1、能否合理學用多種媒材進行設計制作。

2、能否牢固的拚接、粘貼材料。

3、能否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大膽的想象。

后記:在設計中有位學生發(fā)現(xiàn)“芬達”汽水的瓶子很像一位渾圓肩膀、細腰的婦女,她大膽的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了大家。孩子們興奮極了,他們用皺紋紙為這個瓶子做出了“可體”的“晚禮服”,還用紙條捏出了“花邊”貼在衣服上,用金紙剪了好多的亮片來裝飾衣服??埣舻念^上還貼著毛線做的卷發(fā)……這真是“為瓶子穿衣服”了!

二年級美術教學設計教案篇十七

1、了解瓶蓋的造型特點,引導學生用瓶蓋排列、拼貼圖形。

2、引導學生利用廢棄的瓶蓋進行創(chuàng)作,將各種瓶蓋組合起來制作有趣的物品。

3、能夠對廢舊材料制作物品產(chǎn)生興趣,體驗制作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瓶蓋的利用、瓶蓋的組合以及運用瓶蓋做自己喜歡的玩具。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對瓶蓋進行聯(lián)想并清楚制作方法。

一、引導階段。

1、教師展示用瓶蓋創(chuàng)作的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并觀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這些瓶蓋,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可是我們平時一般都把它們扔掉了,多可惜啊!今天我們就把這些瓶蓋利用起來,出示課題。

二、發(fā)展階段。

1、學生把瓶蓋擺放在桌面上。

(1)比較:你們的瓶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再比較:你們的瓶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瓶蓋大小、高矮、顏色不一樣,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圓形的。

2、除了瓶蓋是圓形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出示生活中的圓形物品,看一看它們共同的特點是什么?

想一想,我們能不能把這些圓形的東西跟我們的瓶蓋聯(lián)系起來呢?

4、想象游戲:

5、教師示范。

6、欣賞同齡人的作品,開拓學生思維。

三、創(chuàng)作階段。

動腦筋想一想:你想用瓶蓋做什么呢?用你手中的瓶蓋做一件小作品。

學生練習:將瓶蓋進行擺放、組合,制作成有趣的作品。

出示學習要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提醒學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作品展示,教學小結。

介紹自己的作品、評價同學的作品、互相學習。

五、課后拓展。

欣賞用不同廢舊材料制作的作品,看一看它們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啟發(fā)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45537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