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孩子放學后制定計劃(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30 18:56:56
2023年孩子放學后制定計劃(三篇)
時間:2022-12-30 18:56:56     小編:zdfb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jīng)意間流逝,我們又將續(xù)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計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孩子放學后制定計劃篇一

小學一般五點放學,大多數(shù)孩子離家都比較近,稍遠一些的,一個小時也到家了,這時,家長做飯,可以讓孩子先放松一下,看看電視,吃飯時,電視要關(guān)掉,以免影響孩子消化。

18點至19點吃飯

這段時間,家長做好飯了,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吃飯時,不要看電視或玩手機,不讓孩子養(yǎng)成邊吃邊玩的壞毛病。

19點半至21點寫作業(yè)

吃完飯,休息半小時,就讓孩子去寫作業(yè),小學的課程不多,主要有語數(shù)外三門,寫完作業(yè),再將明天的課程復習一下,有一個半小時也夠了。

21點至22點課外閱讀

寫完作業(yè)后,讓孩子適當做一些課外閱讀或課外手工制作,豐富孩子的業(yè)余生活,還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22點至22點半洗漱

從晚上十點開始,給孩子半個小時的洗漱時間,這一項也要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2點半上床睡覺

洗漱后,就可以上床睡覺了,小學生要保證足夠的睡眠,第二天才有充沛的精力去上學,而且睡眠充足,個子長得也快。小學期間,一定不要讓孩子熬夜,以免損害身體健康。

孩子放學后制定計劃篇二

看看你放學后每天可以有多少時間花在寫作業(yè)上?

比如:

周一 1小時 (數(shù)學20分鐘/英語20分鐘/語文20分鐘)

周二 1.5小時(數(shù)學30分鐘/物理30分鐘/語文30分鐘)

周三 1.5小時(英語30分鐘/化學30分鐘/語文30分鐘)

假如有其他課外活動比如參加鋼琴課,美術(shù)班,合唱團或者要與家人外出吃飯,你可能花費在作業(yè)上的時間會更少??梢?/p>

考慮一下利用早上的時間

在放學的時候,你可能覺得頭昏腦脹一天到晚都很累,更提不起精神寫作業(yè)。那吃完飯洗個澡早早上床睡覺吧!按照你平時起床的時間,將鬧鐘往前調(diào)一兩個小時。比如你平時是11點睡覺,早上7點鐘起床,可以考慮9點睡覺,5點起床。早上的精力會更充沛更好。這樣你就不用擔心晚上太累沒法好好寫作業(yè)了。

3充分利用你的交通時間

如果你不會在交通工具上暈車,嘗試著上學路上乘坐公共汽車或校巴的時候?qū)懽鳂I(yè),不過要注意,你的作業(yè)可能會很亂(因為剎車的時候你懂的)??梢钥紤]坐車的時候閱讀課外書籍。

4充分利用你在家寫作業(yè)的時間

不要讓你的小伙伴在你有很多作業(yè)的時候來家里跟你玩??赡苣銈兿矚g扎堆寫作業(yè),但是最好的方式是獨立思考寫完了以后再跟你的小伙伴一起對照討論。這樣你可以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兩人在一起寫作業(yè)的話容易因為閑聊而分心。

5充分利用你的空閑時間

如果你剛好有一段空閑時間,不要跟你的小伙伴出去玩吃麥當勞肯德基披薩餅,抓緊時間寫作業(yè)。這樣你周末的時候沒有作業(yè)的負擔跟小伙伴玩的更愉快了。補充一句,周五晚上把所有作業(yè)寫完就可以痛快地玩周六周日兩天喲!

孩子放學后制定計劃篇三

在低年級,陪孩子寫作業(yè)肯定更好

心理學上有個“觀眾效應”,就是說,有他人在場的情況下,當事人的工作效率會發(fā)生明顯變化。

這個“觀眾效應”在孩子身上體現(xiàn)得比較明顯,有大人在場的情況下,孩子無論寫作業(yè)還是做家務,效率都會提高;如果沒有大人在場,有些事磨蹭起來沒完沒了。

比如說,很多孩子在學校里寫作業(yè)的時候,還是比較認真、積極的,但是一回到家就管不住自己了,一會想看電視,一會想吃水果。

低年級的孩子,身心發(fā)育本來就不成熟,自律能力跟大人比起來更是差很多,所以說,過于相信小孩子的自覺性,其實有點不靠譜。

另外,一二年級的孩子正是握筆姿勢、坐姿、用眼距離等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時期,如果寫作業(yè)時沒有家長的陪伴、糾正,很容易養(yǎng)成不良習慣,對孩子身體發(fā)育很不利。

孩子要的是陪伴,而不是“監(jiān)工”

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很多父母雖然也在旁邊,但他們不是“陪伴”,而是“監(jiān)工”,不斷地挑孩子的毛病、訓斥孩子,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張姐那樣:

“你那是寫了個橫嗎?都歪到本子外面去了!”

“你擦個橡皮那么用力干嘛?嫌本子爛的慢是不?”

“整天為了這點作業(yè),我得讓你愁死。”……

這樣做有兩個副作用:一是會干擾孩子注意力,我們看似在糾正孩子的錯誤,其實無形中把孩子的注意力分解地支離破碎;二是會令孩子感到緊張、厭煩,當媽媽在一旁嘮叨時,孩子腦袋里想的往往不是如何改正錯誤,而是“我媽什么時候走啊?”

陪孩子寫作業(yè),陪的是“習慣”

梳理作業(yè)的習慣:

孩子放學后,先不要急著催他回家寫作業(yè),可以跟孩子放學路上、小區(qū)花園里溜達一會兒,用平常的語氣跟孩子聊聊:

今天都有哪些作業(yè)、哪一科比較多,哪些作業(yè)是需要動腦子的“腦力活兒”、哪些作業(yè)是需要下力氣抄寫背誦的“體力活兒”,你想先干體力活還是腦力活兒……

孩子只有學著把作業(yè)梳理好了,真正開始寫作業(yè)的時候才有計劃、有條理,要不然到了高年級,作業(yè)一多,孩子很容易手忙腳亂。

按時、優(yōu)先寫作業(yè)的習慣:

有些孩子放學后會向媽媽提要求:“能不能先看會兒動畫片,再寫作業(yè)?”

對于這樣的要求,最好不要輕易答應孩子。因為孩子剛放學的時候,頭腦里還保留有部分學習的狀態(tài),盡快寫作業(yè)的話,比較容易“入戲”。一旦看完動畫片兒,孩子內(nèi)心就會對作業(yè)抱有排斥感。

如果真想讓孩子休息一會的話,吃點水果、酸奶,聊聊天,都是不錯的選擇。

整理文具和資料的習慣:

看一個孩子文具和試卷收納得怎么樣,基本可以猜出孩子的學習成績。無論學習還是生活,條理、有序的孩子總是顯得有計劃、有素養(yǎng),效率也更高。

當孩子上小學后,建議家長給孩子買幾個文件袋或者文件夾,把學校發(fā)的試卷、講義、資料,都按照學科整理好。不但用的時候好找,也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收納整理習慣。

正確的握筆姿勢、筆畫順序、坐姿:

正確的姿勢,首先是出于對孩子健康的考慮,每年體檢的時候,都能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因錯誤的坐姿、執(zhí)筆姿勢,導致脊柱、肩膀的畸形。

另外,正確的握筆姿勢、良好的書寫習慣,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書寫速度,對今后的各種大考很有幫助。

陪孩子寫作業(yè),陪的是“氛圍”

我之前的一個女學生,去年從北大心理學系碩士畢業(yè)了。

她的父母都是農(nóng)民,從來不懂什么科學育兒,也不懂如何去引導、培養(yǎng)孩子的習慣。但就是這樣的老兩口,養(yǎng)出了個北大碩士女兒。

之前跟這個學生聊天的時候,她不止一次地說:“小時候,我趴在堂屋的方桌上寫作業(yè),媽媽就著燈光納鞋底,偶爾抬頭,母女倆相視一笑,然后低頭各干各的……那種靜謐、溫馨氛圍,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p>

我時常在想,這位媽媽雖然沒文化,但是她認真做自己的事情、不打擾孩子,這或許就是最好的教育了吧。

就是這么奇怪,有些父母煞費苦心地盯著孩子寫作業(yè),一個錯誤一個錯誤地糾正,到頭來惹一肚子氣,還被孩子埋怨;有些父母,只是陪在孩子身邊,安安靜靜做自己的手頭工作,看似不上心,但孩子卻爭氣得很。

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先生,提到對女兒的教育時說:“我們對女兒錢瑗,也從不訓示。她見我和鐘書嗜讀,也猴兒學人,照模照樣那本書來讀,居然漸漸入道?!?/p>

所以,每當我們嫌棄孩子不聽話、不寫作業(yè)、愛玩手機、不愛讀書時,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我們真的是孩子的好榜樣嗎?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520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