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00:24:09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范文(13篇)
時間:2023-11-10 00:24:09     小編:筆舞

方案的制定需要明確目標、合理安排資源以及制定詳細的步驟計劃。方案的制定需要有明確的責任和角色分工,每個人都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jīng)典方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一

1、培養(yǎng)學生掌握對小飾品的裝飾過程和裝飾的技巧。

2、提高學生的'欣賞美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1、在小掛件的制作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驗畫畫、貼貼、剪剪接接、掛掛玩玩的美術制作活動的樂趣。

2、在學習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自己所設計的新形象,并充分展示出來。

1、教師準備好物體展示。

2、學生準備剪刀、膠水、卡紙等制作工具。

一、導入。

1、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會有一些掛件。

2、這些掛件是什么樣子的。

3、掛件有哪些他點。

二、發(fā)展。

1、掛件可以是單個的,也可以是一串串的,你打算做什么樣的?

2、在小掛件上可以進行各種裝飾。

三、指導評析。

1、教師巡回指導。

2、學生展示作品。

3、自評、互評。

4、選出最佳設計獎和最佳創(chuàng)意獎進行鼓勵。

四、總結。

課后可以回家制作小的掛件掛在窗戶上、門上,進行美觀創(chuàng)作。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二

1、培養(yǎng)學生變廢為寶,美化生活的能力。

2、通過欣賞和表現(xiàn)使學生感受彩繪藝術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3、掌握基本的立體彩繪技巧。

1、提高學生欣賞能力。

2、掌握基本的立體彩繪技巧。

3、光滑的塑料瓶、玻璃瓶,水粉色往往畫不上去,可以先涂一層薄薄的肥皂,干后即可畫上顏色。

1、師:多媒體課件、瓶子實物若干。

2、生:水粉顏料、工具、一個空瓶。

一、欣賞陶瓷藝術品。

(1)欣賞中國的陶瓷藝術品。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藝術博物館欣賞我國的陶瓷藝術品。

我國的陶瓷藝術可以說是中國的國寶。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的半坡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它的制作年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有人稱它是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請小朋友帶著以下問題去欣賞。

1、這些陶瓷藝術品上畫了什么?

2、這些藝術品美在什么地方?[顯示畫面,教師解說]。

(2)欣賞藝術大師畢加索的藝術作品。

這些藝術品上面畫了些什么形象?

---人物、動物、景物、抽象圖案......

這些藝術品美在什么地方?

-----色彩漂亮、造型有趣、獨特、想象力豐富等。

二、揭示主題。

今天我們就用自己的雙手,也學著這些藝術大師,自己畫一個漂亮的瓶子。

[板書:漂亮的瓶子]。

三、分析講解。

(1)出示幾個不同形式的空瓶。

師:想一想,這些瓶子上面可以畫些什么?

生:人物、動物、景物、抽象圖形......

師:只要你認為美的、有意義的事物都可以畫上去。

(2)怎么畫呢?

師:用什么畫呢?

生:水粉顏料、水彩筆、油畫棒......

師:水粉顏料具有很強的覆蓋能力。今天,我們就用水粉顏料作畫。

(3)該怎樣搭配顏色呢?

師:深淺對比、冷暖對比效果強烈;同類色柔和。畫的時候最好選效果強烈的`對比色。

(4)師示范[師講邊示]。

師:要求色彩濃厚、用筆果斷、動作快。如果你用的是光滑的瓶子,可以先上一層薄薄的肥皂。

四、學生作業(yè)。

師:今天我們就根據(jù)自己的瓶子,展開豐富的想象,畫一個漂亮的瓶子。

作業(yè)要求:膽子大、想象力豐富、作品要美觀大方,有創(chuàng)意。

五、課堂小結。

1、展示作品,大家一起評價。哪一個最漂亮,為什么?

2、今天我們用普通的瓶子,創(chuàng)作了許多美觀的工藝品。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普通的東西,只要用我們的智慧和所學的美術知識,把它美化一下,就可以創(chuàng)作出許多有趣的漂亮藝術品來。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三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不僅可以彌補國家課程開發(fā)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fā)展,還有利于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和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

我校為農(nóng)村小學,由于歷史、經(jīng)濟等方面的原因,學校硬件建設、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與城區(qū)學校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在分析了周邊地區(qū)的社會環(huán)境、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師生的基本情況等因素后發(fā)現(xiàn),我校擁有較強活動能力的教師和學生。這是我們的優(yōu)勢。不足的是教師少,年齡偏大,沒有音樂體育美術等專職教師,我們計劃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這個支點,全面推動學校的各項工作。

以課程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fā)展為核心,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fā)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共同成長。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我們篩選、改編已有的課程,或者創(chuàng)造性的新編校本課程。我校因地制宜,開設了趣味數(shù)學、趣味英語、成語故事、剪紙、寫字、田徑、跳繩、經(jīng)典誦讀等選修課程。

1、大部分課程安排在每周周四第六節(jié)課,個別選修課程也可以放在課余時間進行。

2、學科課程根據(jù)新課程實施的教學實際安排,教師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案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計劃書。校本課程開發(fā)小組依據(jù)學校實際制定了本校的方案。

2、學校成立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全體教師參與課程開發(fā)。

3、加強培訓,統(tǒng)一認識,明確開發(fā)校本課程的目的和意義。對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有所創(chuàng)新、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予以表彰。

4、協(xié)調社會、家庭,為開發(fā)校本課程提供保障。爭取社會各界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探索建立學校、家庭有效參與的新機制。

組長:

組員: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四

教學目標:

1、理解文意,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

2、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景色。

3、探究“山市”形成的原理,培養(yǎng)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重點:

反復朗誦,積累文言詞語。

難點:

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養(yǎng)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展示幾幅海市蜃樓的圖片)。

提問:你見過這樣的景象嗎?

你知道它是什么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帶或沙漠地區(qū),往??梢钥匆娫诳罩谢虻孛嬉韵掠羞h處事物的影象,古人無法解釋,誤認為是大蛤蜊吐氣形成的,因此就稱為“海市”或“海市蜃樓”。這種現(xiàn)象有時人們在山區(qū)也可以看到,人們就稱之為“山市”。

(出示課題)。

二、介紹作者、作品:(注釋)。

投影補充:

三、指導朗讀:

1、小聲自讀,畫出讀不準的字,同桌交流解決。

2、注意以下字的讀音。(投影)。

奐山青冥飛甍高垣睥睨連亙霄漢逾時倏忽。

3、齊讀課文一遍。

四、理解課文:

1、指名學生朗讀。

其他同學邊聽邊畫下不能解決的句子。

2、四人小組交流疑難句子,合作解決。

(未能解決的全班交流)。

3、思考:

山市的全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畫出表時間的詞語)。

明確:三個階段:(投影明確)。

1)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xiàn)。

2)發(fā)展階段:城郭的出現(xiàn)。

3)高潮階段:危樓的出現(xiàn)。

4、請學生依照這個過程,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以圖畫或語言描寫的方式展示你腦海中“山市”的景象。

(選取幾個,實物投影)。

5、再次朗讀全文。

五、探究“山市”形成的原因。

(學生發(fā)言)。

(投影補充關于“海市蜃樓”的小知識)。

2、你能根據(jù)這個知識來推測“山市”形成的原因嗎?

(四人小組討論)。

全班交流探究出的原因。

4、齊讀課文一遍。

六、布置作業(yè)。

1、課后朗讀課文。

2、課外查閱資料,對“山市”這一現(xiàn)象作出科學的解釋。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五

口算是數(shù)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口算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基本的運算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口算能力的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綜合的思維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特開展此次口算比賽活動。

通過本次活動的組織、練習和實施,激發(fā)學生口算的興趣,同時提高學生的口算、估算能力,使學生具有必要的、扎實的口算基本功,從而落實課標所提出的“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的要求。從另一個側面展現(xiàn)學生的風采,對提高全體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速度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一年級出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二年級出100以內的口算與計算相結合,加減法口算和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計算和口算。

一、二年級學生。

一、二年級第十四周各班教師隨堂考試。

本班教室。

一節(jié)課(40分鐘)。

一年級:于玲玉二年級:徐丹。

各班級從高分到低分評出一、二、三等獎。采取分班級提取名次(其中第一名為一等獎,共1名,第二名為二等獎,共2名,第三為三等獎,共3名。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六

1、認知:學習色彩知識,了解鄰近色的畫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養(yǎng)學生對色彩的審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帶來的美感,激發(fā)色彩創(chuàng)作的愿望。

了解鄰近色的知識。

運用鄰近色組織創(chuàng)作色彩和諧的美術作品。

色相環(huán)、水粉用具、學生優(yōu)秀作品。

一、分析色彩。

介紹鄰近色:鄰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顏色。如紅與橙、橙與黃、黃與綠、綠與青、青與紫、紫與紅。

二、研究體會。

欣賞課本中的作品《紅土地》、《顧盼》。

1、小組研究。

數(shù)一數(shù),《紅土地》用了幾種顏色?

《顧盼》用了哪些鄰近色?

不同的鄰近色帶給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結:以鄰近色為主的繪畫作品,給人色彩和諧統(tǒng)一的感覺。要想畫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鄰近色,不用或少用對比色。

三、欣賞感受。

1、欣賞優(yōu)秀的學生色彩作品。

2、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3、說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

四、藝術實踐。

選取一組自己喜歡的鄰近色,創(chuàng)作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

五、展示評價。

1、組織小組展示作業(yè)。給自己的作品起個名字。

2、組織評價作業(yè)。介紹自己的畫中最得意之處。

六、課后拓展。

和諧色彩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說一說,在什么地方,什么場合可以應用。

課后記:

選取一組自己喜歡的鄰近色,創(chuàng)作一幅色彩和諧的作品。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七

1、學會3個字。

2、朗讀、背誦課文,默寫《望廬山瀑布》。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廬山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贊譽。廬山的飛泉源布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開先瀑、玉簾泉、黃龍?zhí)?、鳥龍?zhí)兜?,大家想不想看看?出示廬山的飛泉瀑布,請欣賞)。

2、唐朝大詩仙李白50歲左右隱居在這兒,曾用詩篇贊美瀑布。(大屏幕出示整首詩)。

二、熟讀古詩。

1、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或書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2、請一名學生讀一讀題目,然后齊讀。

再說說從課題中你能知道什么?

廬瀑。

生字區(qū)別。

盧爆。

3、指名讀整首詩,糾正、齊讀。

4、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律美。

讀古詩特別要讀出詩的韻律美,韻腳一定要讀準,讀到位。(如“煙”“川”“天”)誰能把這首詩再讀一遍。

5、出示詩的停頓及重音,誰能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美?

(1)指名讀。

(2)男、女生賽讀。

(3)全班齊讀。

三、賞析古詩。

1、谷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老師想信同學們一定能借助字典,結合書中的注釋,插圖,展開想象,讀懂這首詩。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組里交流,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交流,點拔,評議。

(1)你讀懂了什么?

(2)“學貴有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默讀這首詩,同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大意。

4、自由讀整首詩,你認這哪些字或詞用得好?為什么?

重點品味“生”“掛”“飛”“三千尺”

相機出示李白的另一首詩。

秋歌。

白發(fā)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體會夸張的寫法)。

5、指名上臺朗讀這首詩,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6、總結,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語言生動,形象,描繪了瀑布盡流直瀉的壯觀景象。

四、拓展延伸。

1、學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老師也不由自主想起了葉圣陶老先生的一首描寫瀑布的詩歌。(課件出示瀑布整首詩,配樂朗誦)。

2、喜歡嗎?請自由讀一讀。

3、《望廬山瀑布》和《瀑布》比較,你最喜歡哪一首?說說原因。

五、作業(yè)。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課外收集李白的詩,讀一讀,背一背。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八

背景分析:《北風和小魚》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北風吹來,青草枯黃,梧桐落葉,鳥兒躲藏,北風認為自己的本領很大,不把小魚放在眼里。課文諷刺了北風缺乏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行為。

實錄:(欣賞flash,北風呼呼地吹著)。

師:同學們,北風吹來了,你有什么感受?

生:北風吹來了,我戴上了帽子。

生:北風吹來了,我覺得好冷。

生;北風吹來了,我的手脫皮了。

師:那你覺得北風怎么樣?

生:我覺得北風很厲害。

生:我覺得北風的本領很大。

師:北風這么厲害,你怕嗎?

生:我們不怕。

師:同學們真勇敢。我們來看看,北風吹向了誰?

(欣賞flash)。

生:北風吹向了小草,梧桐樹,鳥兒。

師:青草,梧桐樹,鳥兒們害怕嗎?

生:害怕。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你會讀嗎?誰能讀好它?

……。

我的教學觀:動感的畫面,讓學生從視覺、聽覺上感受到北風的凜冽以及自己的感受,使學生理解北風的厲害,以便和后文小魚的不怕北風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北風的狂妄自大,從中懂得做人要謙虛,不要自大的道理。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九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祖母心地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3.學習結合關鍵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4.會認“蓮”等7個生字,會寫“玄”等9個生字,掌握“胳膊肘”等詞語。

教學重點:體會祖母心地善良、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

教學難點:學會結合關鍵詞語,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讓學生欣賞荷池美景,并讓學生贊美荷花荷葉。

2.提示課題,解釋蓮、荷、藕。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2.學習生字詞的讀音,重點學習“瘡”字讀音。

三、再讀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2.學生提出問題。

四、學文探究。

(一)理解感悟描寫祖母愛荷葉的句段中險)以立振縣帝與土學中區(qū)零的面旅方請聘。

1.學生自由讀2~4自然段,畫出描寫祖母愛荷葉的句子。

2.感悟描寫祖母愛荷葉的句子。

指名讓學生讀出自己畫到的句子。在2~4自然段中有多個句子描寫祖母愛荷,課堂上根據(jù)學生所讀的句子引導學生理解、感悟,并指導朗讀。

(二)理解感悟描寫祖母送荷葉的句段。

1.學生自由讀5~7自然段,思考:祖母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把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2.理解、體會重點句子。

(1)指名讀句子。

(2)結合關鍵詞語理解句子,體會祖母心地善良,關愛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知和省商租。

(3)指導朗讀。

五、總結全文低不見手正斌婷人六、拓展延伸。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認讀)。

二、學生讀課文,并重點朗讀描寫祖母愛荷葉、送荷葉的句子。

三、結合本課內容對學生進行寫作方法指導。

四、指導學生寫生字。

板書設計:。

蓮葉青青。

愛荷葉:種守賞心地善良。

送荷葉:吸剪說關愛他人。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十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會寫“月、里、來、只”字,讀準生詞,注意輕聲詞。

2、觀察圖畫、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能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讀詞、讀句激發(fā)情感。

2、體會坐在月亮上請星星的無窮樂趣。

教具準備:

1、卡紙制作月亮。

2、電光紙制作小星星。

3、磁帶《小星星》。

4、生字、詞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復習生字。

1、師: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一首歌,看誰聽得最認真、最仔細,(播放歌曲《小星星》)好聽嗎?誰能說說那首歌里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是什么?(指名回答)。

2、小星星一閃一閃的多漂亮呀!要是能把它們請下來跟咱們一起玩,那該多好哇!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請星星》這篇課文,來一起讀讀課題吧!注意讀準字音。(齊讀)。

3、你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嗎?(出示字卡),再來一起復習一下吧?。R讀)。

二、創(chuàng)設情境,誦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節(jié)。

1、師:晴朗的夜晚,你抬頭看天空,會看到什么呢?(指名說)。

2、夜深了,天空拉起了一道深藍色的天幕,一顆顆可愛的小星星快樂的對我們眨著眼睛,看,誰來了?(出示月亮圖片)月亮姐姐是什么樣子的?(出示“彎彎”詞卡,指名讀)想一想,彎彎的月亮姐姐像什么?指名說。

3、(出示兒歌第一行)誰愿意來夸夸月亮姐姐,看誰能把這句話讀得最正確、最美,月亮姐姐就會很高興,她還會請老師獎勵她一顆小星星。(指名讀第一句)。

4、師:你們坐過小船嗎?當我們坐上小船的時候,小船會怎樣?(兩邊搖,像搖籃一樣)。

5、這天,文文坐在院子里,看著彎彎的月亮,心里想:要是能坐上月亮小船上月亮小船到天上去玩一玩,那該多好哇!想著想著……忽然,她飛起來了,飛呀飛呀,真的飛到了月亮船上(出示小女孩劃的船圖)誰驎說說,坐在月亮船上文文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笑著,兩只大眼睛變成了彎彎的月牙),孩子們,你們想去嗎?(出示第二句)誰能把這句讀好,讀正確,文文就會請她一起劃月亮船,(指名讀句子)來,讓我們拿起船槳,一邊讀,一邊劃。

6、把第一句和第二句連起來,就是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老師想和你們合作讀,老師讀前面的,你們讀后面的。

(二)學習第二小節(jié)。

1、師:看!我們周圍有這么多的小星星,把它們請到小船上來和我們一起玩,好嗎?那想一想,對于小星星說些什么?它們才愿意跟我們做朋友呢?學生想好后可以說給小伙伴聽。

2、指名上臺,引導學生對著小星星說話,注意說話要有禮貌,語句要連貫、通順,學生說一個老師就幫忙貼一顆小星星。

3、聽了我們的邀請,小星星可高興了,它們有說有笑,擠了滿滿一船,這么多的小星星和這么多的小朋友,大家在船上有說有笑的,多高興呀?。ǔ鍪尽拔保┱l能把它們這種快樂高興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

4、讀第二節(jié),要讀出高興愉快的感覺。

(三)休息。

全體起立(邊唱歌曲《小星星》,邊做動作。

(四)學習第三節(jié)。

1、玩了這么久,該回家了,你們舍得小星星嗎?老師也不舍得小星星,怎么辦呢?哎!干脆,我們把小星星請回家去玩,怎么樣?可是,要想把星星請回家,不是很容易的哦!先得把這句話讀好了,才能把小星星請回家(出示第三小節(jié))自己先在下面練習一下吧!(指名讀、師評、齊讀)。

2、聽到大家讀得這么好,小星星高興地對著我們眨眼睛,來,讓我們拿起船槳,一邊讀兒歌,一邊劃船回家吧!

3、到家了請來了這么多的小星星,想想你最想和它們玩什么?

4、大家在一起玩得多開心呀!如果還能多請一些朋友來和我們分享快樂、那就更好了,你們還想請誰呢?指名說。

三、朗讀全文,嘗試背誦。

1、現(xiàn)在,小星星想我我們一起朗讀課文了,你們愿意嗎?(配樂齊讀全文)。

2、讀得這么好,能不能把它背下來呀?指名背、齊背。

四、指導寫字。

1、聽我們讀得這么熱鬧,生字寶寶忍不住又想出來跟咱們見面了,(出示“月、只、來、里”四個字)大聲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吧!

2、想一想,你還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指名說。

3、師范寫“里”字,生練習。

4、觀察“只、月、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練習書寫,師巡視。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十一

1、以詞卡的形式復習生字。

2、出示帶生字的句子,指名讀。

二、精讀課文。

1、自由讀全文。

引導學生討論,鄧爺爺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邊讀邊體會。例如:

(1)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

(2)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jīng)布滿汗珠,仍然不休息。

(3)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

3、指名讀最后一自然段,體會:為什么說“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4、配樂朗讀全文。

三、課外延伸。

1、觀察校園內的每種植物有什么特點,選一種最喜歡的植物畫一畫。

2、植樹節(jié)快到了,你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和爸爸媽媽種一棵小樹或栽一盆花。

四、小結。

植樹是一種綠化行為,它是一件功在當今,利在后代的大事。今天我們種植了一棵小樹,不久它就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會為我們人類做出巨大貢獻。因此我們要記住鄧爺爺?shù)倪@句話:“植樹綠化要世世代代傳下去!”。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十二

一、導入:

你有朋友嗎?你喜歡交朋友嗎?在生活中,有的人擁有很多朋友,與朋友一齊學習,一齊生活,遇到問題一齊商量,一齊解決,說說笑笑,真開心呀!這節(jié)課將伴隨你一齊探索怎樣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活動:

1、找朋友游戲。

要求:以組為單位,每組出一名學生,數(shù)到“一”。

第一次:3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

第二次:4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

第三次:5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

(學生分組做“找朋友游戲”。游戲之后數(shù)一數(shù):我贏了次,我輸了次。)。

2、談一談。

(1)我找到朋友時心里感到。

(2)我沒找到朋友時心里感到。

(學生談心里感受)。

3、交朋友的秘??

(1)仔細觀察你身邊的好伙伴是怎樣交上好朋友的?

(學生歸納交朋友的秘訣)。

看課件:

課件1:萍萍熱情、開朗、樂于助人,同學們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

課件2:周夢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組成員,他倆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鋸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著成功的喜悅。(合群)。

課件3:遇到開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難等愿意把心里話告訴朋友,增進溝通和理解。(善于開放、表露自我。)。

(2)你的交友秘訣呢?

快記下大家的絕招,讓大家一齊交流分享吧!

(學生歸納:交朋友的秘訣。)。

(3)請看小品:

問題1:請你幫幫小陳,讓他也能交到朋友。

問題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呢?

問題3:請大家?guī)退龀鲋饕?,讓他交到更多的朋友?/p>

(學生進行小品表演:

小磊和小濤是好朋友,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忙,說說笑笑玩得多開心啊!可是,小陳不敢和同學接近,他沒有朋友,一個人十分孤獨。)。

三、總結:

有朋友真好!高興時,友朋友來分享;悲哀時,有朋友來分憂;困難時,有朋友來幫忙。朋友能給人帶來歡樂、帶來勇氣、帶來信心。教師相信,在你的努力下,必須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小學語文微課課程設計方案篇十三

2、教師導語:我們看了幾個同學生氣時的表現(xiàn),請大家討論,他們?yōu)槭裁瓷鷼?,他們這樣做對嗎?為什么?同桌討論。

4、師小結:一個人遇到不順心或不公正的對待時,他心里會想:我為什么這么倒霉、我真不幸運。而很多事情的好壞,取決于我們的想法,有時候換個角度想問題,能讓我們擺脫煩惱,增強自信,找到快樂。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997743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