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語文試卷統(tǒng)一命題是什么樣?

2015/12/09 10:35:12文/網(wǎng)編2

上周,教育部新聞發(fā)布會又一次確認了2016年高考將有26個省份統(tǒng)一使用全國卷的消息,媒體再次掀起關于高考用卷的討論。

據(jù)統(tǒng)計,2016年,福建、廣東、湖北、湖南、陜西、重慶、安徽七省市不再自主命題,所有科目由教育部統(tǒng)一命題,全國全部科目使用全國卷的省市區(qū)達到23個。2016年山東、海南、四川三省部分科目采用全國卷,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五省市全部科目2016年仍將自主命題。

26省份高考語文試卷統(tǒng)一命題是啥樣

古詩文、文學類文本、論述類文章等一些閱讀題目平均分極低,走進了偏、難、怪的誤區(qū);

高考作文分數(shù)所占比重近一半,分值比重確實過大,大有延續(xù)了古代一篇文章定終身之不良傳統(tǒng);

作文選材不能過于偏重農村色彩,也不可急于趕城市潮流,以免影響考生理解分析。

在第一套全國性新課標高考試題問世后的第十個年頭——2016年,教育部將大面積收回命題權力,全國將有26個省份采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新課標試題。與現(xiàn)在每年高考有十幾套試題(語文學科多時達18套)相比,這無疑將增加高考命題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權威性。但課標卷如何處理26省份學生的不同學情一綱多卷模式如何考慮地區(qū)差別課標卷試題命題改革該走向何方這些都是當下各地師生關注的熱點問題。

就語文學科而言,9年來,課標全國卷(課標Ⅰ卷、課標Ⅱ卷)一直延用了2007年“寧夏海南卷”的結構模塊,穩(wěn)中求變,體現(xiàn)了延續(xù)性和創(chuàng)新性;地方卷則各具特色,出現(xiàn)了大量具有濃郁傳統(tǒng)、地方文化氣息的試題,以及千變萬化的創(chuàng)新試題。盡管地方卷中也不乏飽受詬病的“坑爹”試題,但這些試題給改革中的高考試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樣本。

近年來,各界對這個使用了9年的語文考試模式爭議越來越多。以2016年高考為開端,全國高考試題將進入一輪新的改革之中。

筆者以為,當下的課標全國卷語文考綱和試題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種種新要求了。全國范圍內亟須開展一場大討論,梳理新課改前后的試題,總結經驗與教訓,爭取在2020年形成更加科學、規(guī)范、成熟的高考語文試題模式。

全國和地方高考語文試題,都遵循新課標、新考綱的要求,側重考查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盡管試題科學化、人文化氣息濃厚,但為了讓試題臻于完美,筆者不再詳析試題的優(yōu)點,而是直述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提出改造建議。

高考語文試卷難度要適當降低

根據(jù)其他省份高考大數(shù)據(jù),結合學生反映情況,古詩文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論述類文章閱讀等一些題目平均分極低,走進了偏、難、怪的誤區(qū)。盡管高考具有選拔性,但這些題目難度過大,甚至嚴重超綱,也導致一些學生無論怎么努力,這些題目還是做不對,非常不利于指導教學,因此,應該繼續(xù)適當降低高考語文試題的難度。

高考語文試卷以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立意

2014年3月36日,教育部下發(fā)《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增加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容在中考、高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引來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2014年9月3日,國務院下發(fā)《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指出要扭轉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堅持正確育人導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筆者以為,核心價值觀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不矛盾,核心價值觀來源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但又有新的發(fā)展。

自2006年起,中國臺灣學測(類似于大陸高考)考綱中就對傳統(tǒng)文化有明確要求,且古代文化試題所占比重較高,而我們課標卷中和古代文化有關的試題,卻并未達到足夠比例。

應該說,臺灣的考綱對我們制定傳統(tǒng)文化考綱有一定參考價值。2014年12月,教育部已啟動了高中新課標的修訂工作,要求“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zhèn)鞒兄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充分體現(xiàn)民族特點”。修訂工作仍在有序進行中,目前尚未見到修訂后的課程標準。我們期待修訂后的課標、教材、考綱有濃厚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氣息。

具體來說,建議在古詩文閱讀方面,命題不得超綱。有關部門需要抓緊核定,制定出高中生一級文言實詞表。命題者應嚴格依據(jù)該表,考查的重點詞語必須出自該表,不能超綱,否則讓學生無從復習。

重新核定背誦篇目。現(xiàn)行考綱要求背誦的64篇中,有50篇是初中背誦篇目,中考已經考過,建議刪除。重新核定高考背誦篇目,名句默寫全部從高中教材中出。

高考語文試卷加強試題和高中課本知識的聯(lián)系

長期以來,有種怪象存在于語文中:“考教分離”——學習和考試脫節(jié)。高一、高二平時課本里學到的知識,能直接、間接在高考考場上用到的并不多。因此,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高一、高二時,學生很不重視語文學習,上課不用心聽講;課下及高三時,拼命做語文高考真題、模擬題,語文課成了習題課,無味無趣。

命題人可能也察覺到了這個問題,命題風向上有了新動向。2015年課標Ⅰ卷古詩鑒賞中,第八題這樣設置:“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初中語文內容)相比,本詩描寫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這道題注意了試題與初中語文知識的比較,如果能設置為與高中語文課內知識的比較,是否更好呢如2013年湖北卷21題,要求考生就《雷雨》(人教版高中必修4)臺詞的兩種修改意見,提出自己的看法。

因此,筆者建議課標卷能繼續(xù)加強試題與課內知識的聯(lián)系,更好地考查學生高中階段學到的知識,讓考生能夠學以致用。

高考語文試卷降低作文分值

在寫作方面,建議降低作文分值。作文分值60分,個別地方卷甚至70分。國際上雅思、托??荚囍新牎⒄f、讀、寫四項分別均為9分、30分,臺灣地區(qū)高考語文的引導寫作是27分(總分108分),以上列舉的考試中寫作分數(shù)均占總分的四分之一。而我們高考作文分數(shù)所占比重近一半,分值比重確實過大,大有延續(xù)了古代一篇文章定終身之不良傳統(tǒng)。

兼顧考查各種文體。在總分40分或50分的前提下,作文一分為二??梢圆扇∠癖本⒔髂菢拥姆绞?,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或者是一篇實用類或記敘類作文,一篇議論類或學術類作文等。

考慮城鄉(xiāng)等差異。作文選材不能過于偏重農村色彩,也不可急于趕城市潮流,以免影響考生理解分析。

高考語文試卷繼續(xù)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現(xiàn)代化的全球教育倡導考慮個體差異,鼓勵多元發(fā)展、尊重個性追求。上世紀80年代的語文試題及課改后的課標卷、部分地方卷在命題時都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具體表現(xiàn)如下:

上世紀80年代,有的題目讓文史類考生做,有的題目讓理工科類考生做;課標卷及眾多地方卷中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為選做題,江蘇等省份設置有附加題。遺憾的是,當前的普遍做法——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已經失去了選做意義,不建議繼續(xù)采用。當試題由教育部統(tǒng)一命制后,更應該考慮如何在題目中區(qū)別對待思維方式千差萬別的學生。

我們很有必要再認真學習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高考語文試題,比較優(yōu)劣,總結得失。

命題人都是資深專家,命題本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課標卷已經很有課改特色和進步意義了,我們能從近年題目中感受到命題人在努力求新求變。筆者提出上述意見,只是希望命題者能夠把改革的步伐邁得更大些,希望能盡快建構起典雅、現(xiàn)代、成熟的高考語文試題。(作者為河南省鄭州十六中教師)

推薦閱讀:

2016年高考語文作文搶分寶典

2016年高考語文中易錯知識點

狀元語文學習方法 抓住要點最重要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

2021年高考語文答題技巧模板 高考語文答題模板
今文經和古文經的區(qū)別在哪里 今文經和古文經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高考語文必備篇目 2021高考語文必備古詩詞
高中最難背的文言文 高三最難背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