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二年級作文端午節(jié)快到了 小學二年級作文端午節(jié)賽龍舟篇一
艾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jié)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節(jié)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jié)日:在初夏那個節(jié)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著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zhàn)火紛飛,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xiàn),他悲痛欲絕懷抱著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劃著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yōu)榱俗屗械聂~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fā)著清香的竹葉里,投到了江里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著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著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jié)有所期待呢?吃著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著籠罩著的蒙蒙工業(yè)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jīng)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jié)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著人們太多的欲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jīng)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wǎng)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制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小學二年級作文端午節(jié)快到了 小學二年級作文端午節(jié)賽龍舟篇二
今天是五月初五,中國人特有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相傳是為紀念屈原而設。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這個節(jié)日,全國各地的風俗亦同。
聽爺爺說,相傳古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他一生才華橫溢而投報無門,他痛恨朝廷腐敗無能,憤然投江自盡。人們懷念這位才子,懼怕他的尸體被魚蟲啄噬,遂投噴香的肉粽疏散魚群的注意力。
故事
就是這樣,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跟爺爺一起過,因為爸爸媽媽太忙,不能回來團聚。奶奶離開我們有很多年了。這些年來,爺爺和我相依為命,我們家并不富裕,可是,生活得卻有滋有味。爺爺也因為有我這么個聽話的孫子而自豪,逢人便講。可是只要講到我學習上的忙,他就無能為力了,還好爺爺?shù)慕ㄗh,得到了爸爸的肯定,爺爺給我找了家教老師,以彌補我學習上的缺陷。
今天爺爺早早地買來了粽子、還準備了我根本就沒有見過的東西雄黃、菖蒲、艾草等,我在一旁東
說說
,西問問,好像當年的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好奇。爺爺沒有因為我打破沙鍋問到底而有半句怨言,一邊整理這些東西,一邊跟我說話。只見爺爺用棉花棒從雄黃酒里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額頭、手臂和腳背上,說是可以防蚊蟲叮咬的;接著又講雄黃酒倒在房屋的角落,說是可以防止和驅(qū)逐蜈蚣、昆蟲和蛇之類的害蟲入侵。
聽爺爺說起,端午節(jié)還是天氣變化的分界嶺,有古話說得好,吃過端午粽,寒衣件件送,就是說,過了端午。天氣會慢慢轉(zhuǎn)暖,不再有冷空氣空襲了,人們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學著爺爺?shù)臉幼?,把細線慢慢解開,褪去粽子的外衣后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里,先將早就不聽話的鼻子往前湊了湊,好歹也先讓鼻子享受下這天下無雙的美味吧。一縷縷粽子的香味隨即飄逸過來,我深深地吸了口氣,閉上眼睛,慢慢品位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粽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忘記了旁邊還有一位爺爺。
快吃吧,亮亮!我被爺爺?shù)脑捳Z打斷,這才睜開雙眼,用筷子夾起美味可口的肉粽吃了起來。嘉興肉粽,飄香萬家,一點不假,我吃的就是嘉興肉粽。
小學二年級作文端午節(jié)快到了 小學二年級作文端午節(jié)賽龍舟篇三
小時候,
端午的香包飄著幽香,
姥姥手中的針線又在忙。
長大了,
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禮葬,
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現(xiàn)在,
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
姥姥的愛在外婆橋上。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jié)。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里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著,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胡子”,媽媽見了笑我是只“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著看著我,慢慢挪動步子于床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么,就像什么,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并不怎么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于是,我國的滿身都是德,猶如天花亂墜。效益看著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說什么,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xiàn)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jīng)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jié)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著,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里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包。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7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