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匯總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14:23:17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匯總17篇)
時間:2023-11-11 14:23:17     小編:琴心月

環(huán)境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之一,如何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善于總結需要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經(jīng)驗,通過反思和思考來提升總結的質(zhì)量。以下是一些經(jīng)典的總結范文,希望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靈感和思考。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主線,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們置身于其中。讓學生在良好、愉悅的狀態(tài)中讀、想、議、說、寫,班級討論交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結合課文,解決教學重難點“攻天險”;理解題目中的“飛”、“奪”是什么意思。

2、品讀文章語句,體會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一、復習導入。

當你和戰(zhàn)友經(jīng)歷了20多小時的急行軍,來到瀘定橋邊時,看到什么?

二、學習6-9自然段。

1、自由朗讀,瀘定橋給你什么感覺?

*為什么這么說?品句讀句,體會橋險(鐵鏈、無板)、水急浪高、對岸敵狂。

*出示文段“瀘定橋離水面……濤聲震耳欲聾”,朗讀想像,體會奪橋難。

(設計意圖:理解句子含義,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4、匯報:紅軍怎樣攻奪天險?

(1)二連擔任突擊隊……一邊鋪橋。

(2)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沖?。?/p>

*千鈞一發(fā)是什么意思,能用其他詞語代替么?(迫在眉睫、十萬火急)。

*黨的事業(yè)是指什么?最后的勝利是指什么?

(3)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決定性的勝利。

*學生寫作,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插圖,通過寫話,讓學生讀進去,記得住,寫得出;感悟紅軍精神品質(zhì),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得到不同的精神熏陶,把革命精神教育融入文字量化)。

6、讓我們回到1935年,看看那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電影《飛奪瀘定橋》剪輯。

7、匯報作戰(zhàn)經(jīng)過:我們這樣攻橋……。

(設計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順序,讓學生讀進去,記得住,說得出)。

8、學習第9自然段:師述前句,生續(xù)讀后句,結束教學。

三、總結回應課題,再有感情讀一讀。

1、加深對課題中“飛”“奪”的理解,體會紅軍精神。

四、作業(yè)摘抄語句,談感悟。

板書?????????????????????飛奪瀘定橋。

搶時間。

攻天險。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本文記述了北上抗日的紅軍奪取瀘定橋的戰(zhàn)斗經(jīng)過,表現(xiàn)了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課題中的“飛”“奪”兩字,把紅軍戰(zhàn)士奪取瀘定橋的神速、險奇形象地概括出來了。“飛奪”既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又集中體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課文主要意圖:一是從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壯舉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熏陶和感染;二是體會課文的敘述順序。

學習敘述事件,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經(jīng)過一學年的學習,學生學會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疏通文章敘述事件的條理,對課題、關鍵詞句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也有一定的能力。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痹诮虒W中,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主線,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們置身于其中。讓學生在良好、愉悅的狀態(tài)中讀、想、議、說、寫,班級討論交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本節(jié)課延續(xù)《豐碑》以“重走紅軍長征路”感悟紅軍精神的思路設計,讓不同程度的學生“讀進去,記得住,悟得到,用得出”,希望能讓學生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禮。

教學目標:

教養(yǎng)方面。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正確讀寫:“湍急、高山峻嶺、增援、妄想、詭計、擊潰、心驚膽寒、紅褐色、震耳欲聾、瘋狂、政委、千鈞一發(fā)、號召、奮不顧身、浩浩蕩蕩、狼狽、奔赴”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教育方面: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的英雄業(yè)績,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

發(fā)展方面:學會敘述事件,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l.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理解題目中“飛奪”含義。

2.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具課件?課前讓學生收集紅軍長征的歷史背景。

課時?2課時。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了解時代背景,理清文章層次,歸納主要內(nèi)容。

3、學習1-5自然段,解決“搶時間”的教學重難點。

一、揭題,質(zhì)疑,解題(初次理解“飛奪”的意思),了解時代背景。

二、整體感知,疏通文章脈絡。

2、交流: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主要講了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

3、借助生字詞和課題,概況主要內(nèi)容。

三、質(zhì)疑板書,對問題進行歸納,整理。

四、相機進入課文第1-5自然段的教學。

1、第1自然段,了解起因,初識天險大渡河——瀘定橋四周環(huán)境。

2、第2自然段,緊扣“搶在敵人前面,是我軍戰(zhàn)勝敵人的關鍵”,想像要完成任務的艱難(敵強、任重、時短、路遠、受阻)。

3、第3自然段,重點理解“戰(zhàn)勝敵人的決心”、“索性”、“拋”等詞句,感悟紅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與敵人斗智斗勇的革命精神。

五、作業(yè)??抄寫詞語,熟讀課文,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結合課文,解決教學重難點“攻天險”;理解題目中的“飛”、“奪”是什么意思。

2、品讀文章語句,體會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一、復習導入。

當你和戰(zhàn)友經(jīng)歷了20多小時的急行軍,來到瀘定橋邊時,看到什么?

二、學習6-9自然段。

1、自由朗讀,瀘定橋給你什么感覺?

*為什么這么說?品句讀句,體會橋險(鐵鏈、無板)、水急浪高、對岸敵狂。

*出示文段“瀘定橋離水面……濤聲震耳欲聾”,朗讀想像,體會奪橋難。

(設計意圖:理解句子含義,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4、匯報:紅軍怎樣攻奪天險?

(1)二連擔任突擊隊……一邊鋪橋。

(2)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沖??!

*千鈞一發(fā)是什么意思,能用其他詞語代替么?(迫在眉睫、十萬火急)。

*黨的事業(yè)是指什么?最后的勝利是指什么?

(3)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決定性的勝利。

*學生寫作,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插圖,通過寫話,讓學生讀進去,記得住,寫得出;感悟紅軍精神品質(zhì),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得到不同的精神熏陶,把革命精神教育融入文字量化)。

6、讓我們回到1935年,看看那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電影《飛奪瀘定橋》剪輯。

7、匯報作戰(zhàn)經(jīng)過:我們這樣攻橋……。

(設計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順序,讓學生讀進去,記得住,說得出)。

8、學習第9自然段:師述前句,生續(xù)讀后句,結束教學。

三、總結回應課題,再有感情讀一讀。

1、加深對課題中“飛”“奪”的理解,體會紅軍精神。

飛—搶時間路遠時短擊潰阻擊摸黑前進點火賽跑。

奪—攻天險發(fā)起總攻突擊連沖橋頭激戰(zhàn)取得勝利。

拿著、背著、帶著、冒著、攀著、一邊……一邊。

四、作業(yè)摘抄語句,談感悟。

板書????????????????????????????飛奪瀘定橋。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1、掌握本課范字的書寫要領。

2、了解本課范字的一般書寫規(guī)律。

3、寫好“派、援、潑、攻、雄、彈、殺、召、宿、黨、營、淋”等字,寫得正確、端正、比例恰當。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與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本課范字的書寫規(guī)律。

一、了解中國書法人物解小青:

1、解小青:女,1971年出生于山西太原,中國第一位書法女博士,首都師范大學書法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出版專著五本,發(fā)表學術論文四十多篇,她的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等收藏。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到書法藝術的殿堂,這里有淡淡的墨香,有悠揚的音樂,有蒼勁有力的書法作品,讓我們一起感受漢字的方正之美。

2、展示解小青的書法作品展示:

3、師:欣賞之后,有何感受:生:美。

4、師:美的事物人人喜歡,在這里老師衷心地希望同學們向美的方向發(fā)展,都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是你們的奮斗目標,這節(jié)課,看你們的表現(xiàn)。

二、新課展示:

1、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字中撇的變化,要寫準確。

派援潑派援潑派援潑。

2、左右結構,左小右大,上下不平齊。

攻雄彈攻雄彈攻雄彈。

師講解后,指導學生書寫,正確區(qū)分左窄右寬,左小右大的字。

評議優(yōu)生作業(yè)。

3、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4、上下結構,上高下矮。

師點撥,生自學自悟,獨立完成。

評議優(yōu)生作業(yè)。

5、上下結構,上扁寬,下部左窄右寬,兩部分寫緊湊。

宿宿宿宿。

6、上中下結構,上扁寬中小下舒展。

7、上中下結構,上扁中寬蓋下,兩個“口”上小下大,均寫扁些。

上中下結構的字,強調(diào)各部分的形體結構。

8、左中右結構,左中窄右旁稍大,寫舒展些。展示優(yōu)生作業(yè),指出不足,加以改正。

三、抄寫,把字寫在格中間,上下左右不貼格線。

瀘定橋離水面有十多米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并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蕩秋千似的。

(有了學習范字的基礎,才能更好的完成段落書寫,段落書寫一定要按照要求抄寫,做到認真細致。)。

四、故事激勵。

五、總結激勵:。

同學們書寫都十分認真,看到同學們?nèi)绱擞眯?,老師特別欣慰,希望看到同學們更多、更大的進步。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飛奪瀘定橋》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五年級下冊第13課。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敘述順序易于學生理解,但為什么作者著重寫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令人膽寒這兩方面內(nèi)容?學生對這個問題理解困難,為了幫助學生把握這一教學重點,就要通過教學課件演示,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只有戰(zhàn)勝這些困難,才能奪下瀘定橋,這是飛奪瀘定橋的鋪墊。教學中還要通過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注重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2、理解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敘述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理解作者為什么著重寫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令人膽寒。

四、選擇相關的教學資源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教學課件與多媒體教室。

教學流程。

一、回顧,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3課《飛奪瀘定橋》(板書課題),同學們,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了這篇課文的哪些內(nèi)容?(學生回憶主要內(nèi)容)。

2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懸崖絕壁,有天險之稱,歷史上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領大軍因為渡河耽誤時間,被清軍圍追堵截,四萬大軍全軍覆沒。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也向大渡河挺進,準備渡河?。úシ耪n件)。

設計意圖:喚起回憶,新舊銜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研讀興趣。

二、深入理解,研讀課文。

1、看了這段資料,你知道了什么?(學生理解為什么紅軍要奪下瀘定橋)。

2、在奪橋之前,課文著重寫了哪些內(nèi)容呢?

(學生讀文,思考匯報:課文著重寫時間緊迫,道路艱險和瀘定橋令人膽寒這兩方面內(nèi)容。)。

3、理解時間緊迫。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課文哪些地方寫時間緊迫,派代表匯報讀懂的地方,明確“飛”就是搶時間。播放課件,紅軍雨夜急行軍)。

4、理解道路艱險。

紅軍能夠搶先到達瀘定橋嗎?

(學生默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交流讀懂了什么?有什么體會。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翻山越嶺、沿途阻擊敵人、冒雨摸黑趕路等說明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英勇頑強。)。

根據(jù)學生匯報適時板書:不畏艱險。

(學生讀相關內(nèi)容,談自己的理解,教師適時板書:橋高、難走、水急、難攻,隨機播放課件,使學生感受到瀘定橋險,大渡河水急。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學生討論,統(tǒng)一認識:這是為寫紅軍飛奪瀘定橋作鋪墊,這些描寫,更能表現(xiàn)紅軍的英雄壯舉,是不能不寫的)。

6、奪橋戰(zhàn)斗與結果。

后面是追兵,對岸是氣勢囂張的敵人,一場驚心動魄的奪橋戰(zhàn)斗打響了。

(播放電影片段。使學生在視聽中感受,心靈受到震撼,然后大聲地朗讀課文,交流讀懂了什么?在字、詞、句中理解、想象紅軍戰(zhàn)士在戰(zhàn)斗中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關鍵詞語)。

課文敘述了戰(zhàn)斗的經(jīng)過和結果,紅軍攻下了瀘定橋,取得了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播放課件,分角色朗讀課文6——9自然段,讓學生在視頻和音頻中感受那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

設計意圖:以問題啟迪學生思維,自主探究學習;以課件的適時演示,加深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利于學生把握重點,理清思路。)。

三、總結升華。

(播放課件,學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學有所悟。

四、拓展延伸。

這就是今天的瀘定橋,(播放課件)它不僅記錄了那段令人難忘的歷史;而且,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它正煥發(fā)著蓬勃生機;聽了同學們的感受,老師相信,瀘定橋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設計意圖:牢記歷史,開創(chuàng)未來。讓學生對畫面和音樂的理解中,思想再次升華,并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

4.把紅四團奪橋的經(jīng)過寫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要用上下面詞語。

滬定橋搖搖晃晃心驚膽寒震耳欲聾發(fā)起總攻震動山谷千鈞一發(fā)奮不顧身。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的英雄業(yè)績,理清課文思路。

2、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過程與方法:

1、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強感悟。

2、通過觀看錄像獲得直觀感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重點:了解飛奪瀘定橋的全過程,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難點:理清課文的.思路。

課文錄音,電影、膠片。

情境教學法賞識激勵法。

讀中感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自讀自悟讀中感悟。

一、課前談話。

二、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橋?(邊說邊板書“橋”)(出示投影)你們見過這樣的橋嗎?(簡介瀘定橋,板書“瀘定橋”)因為這座橋是大渡河上的唯一通過,因此,紅軍北上抗日必經(jīng)奪取這座瀘定橋,(板書“奪”)但我們書上的題目是“飛奪瀘定橋”(板書“飛”),為什么要加個“飛”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飛奪瀘定橋》。(齊讀課題)。

三、a、合作探究“飛”

1、自己默讀課文,找出描寫“飛”、“奪”的段落,畫出來。

2、快速讀2-5自然段,弄清“飛”的意思,并找出相關的句子。(板書搶時間)。

3、小組合作學習紅軍搶時間時遇到哪些困難,怎么克服的,你覺得紅軍怎么樣?(板書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4、放錄音,想象紅軍和敵人搶時間的情景。

b、讀中感悟“奪”

1、指導讀“飛吧,看你們飛過來吧?”體會理解“飛”意。

2、放錄像“奪橋”,體會紅軍的英勇,奮不顧身。

3、讀課文體會紅軍的精神,指導讀有關句段。

4、學生談體會。

5、小結板書“攻天險”。

6、讀毛澤東《長征》結束全文。

四、課外延伸。

如果你站在瀘定橋的英雄紀念碑前,你想說什么?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一.按課文敘述順序排列下面語句。

(?)紅四團接到上級命令——24日早晨奪下瀘定橋。

(?)紅軍主力渡過了大渡河,奔赴抗日前線。

(?)紅軍跟敵人在瀘定橋激戰(zhàn),奪下了瀘定橋。

(?)紅軍搶在敵人前面趕到了瀘定橋。

(?)紅軍北上抗日,必須奪下瀘定橋。

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就像?????似的?,F(xiàn)在連???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向???一看,真叫人???????,?????的河水???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下來,???在巖石上,??三米多高的浪花,濤聲???????。橋???的瀘定城背??著山,西門正?著橋頭。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早已在城墻和山坡上??工事,??著天險,???地向紅軍????:“來吧,看你們?過來吧!”

這個自然段從瀘定橋的?????、瀘定橋的?????、瀘定橋的?????三個方面寫出了瀘定橋??????,突出了紅軍奪橋的???????。作者這樣寫是為了從側(cè)面襯托出紅軍戰(zhàn)士??????????和?????????的精神。

三.把表示突擊隊員動作的詞用“????”標出來,說說從中讀懂了什么。

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qū)Π稕_去。

四.回答問題。

1.作者為什么把紅軍“搶時間”“奪天險”兩部分寫得詳細?

2.紅四團戰(zhàn)勝了哪些困難才搶在了敵人前頭?戰(zhàn)士們表現(xiàn)出了什么精神?

五.總結本課在寫作方面值得學習的地方。

六.閱讀習作,回答問題。

我當家。

青島堿廠子弟小學四年級一班?于穎。

我呀,平時總喜歡讓爸爸、媽媽給我買零食吃。有時還向爸爸、媽媽要錢自己買。爸爸媽媽經(jīng)常勸我改掉吃零食的習慣,可我就是不聽。于是,他們就采取了一個措施:讓我當一次家。

周五晚上,媽媽交給我四十元錢,對我說:“這四十元錢是我們家四天吃喝的費用。這四天呀,你當家”。爸爸在一旁說:“讓你嘗試一下當家的難處?!蔽蚁耄敿矣惺裁措y的,不就是掌管一下花錢嗎。四十元錢花四天,一天十元剛合適。我打算了一下。

周六早晨,爸爸對我說:“于穎,今天咱們要去你爺爺奶奶家,得給爺爺和奶奶買點東西吧?!薄昂??!蔽疫呎f邊取出十元錢給爸爸?!斑@怎么夠,一斤蝦就二十元,不夠。”爸爸說。我猶豫了一會兒又取出兩元錢給爸爸。爸爸剛走媽媽又提著籃子走過來說:“今天我要包餃子,支付點錢我去買菜。”我取出了五元錢給媽媽。四十元錢只剩下二十三元了,省著點花吧,我這樣想。真不巧,晚上家里又來了客人,爸爸向我要錢去買酒,媽媽向我要錢去買火腿腸。哎!四十元錢一天下來只剩下三元錢了,以后幾天怎么辦?我只好把剩下的三元錢給了媽媽。這個家我當不了。

我體會到了當家的難處,從此我再也不向爸爸媽媽要零食吃了。

發(fā)表于《小記者報》第126期。

朱維山指導。

1.小作者是按什么順序?qū)懽约寒敿疫@件事的?

2.哪里寫得具體?哪里寫得簡略?為什么這樣處理?

六.寫一件你很想告訴別人的事。要想好寫的順序,要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具體,說清楚。寫完以后加個題目,有不滿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前言:在教學中,有這樣一個問題經(jīng)常困繞著我們的老師:課文長,課時少,怎么處理?特別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有些課文篇幅較長,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而學生年齡又小,接受能力有限,教師教起這類文章來,往往感到難度較大。如果逐段講來,費時費力,且效果不佳。如果不這樣,又覺得好像沒有講深講透,學生也會感到茫然而不知所云。怎樣將長文教好,便于學生接受呢?我認為應該采用長文短教的方法,從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出發(fā),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病,對每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大膽取舍,突出重點,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我們知道,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正確處理三者的關系,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關鍵?!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币寣W生在語文閱讀實踐活動中主動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轉(zhuǎn)換角色,優(yōu)化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以及閱讀教學的規(guī)律,努力構建有立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模式。

從信息論的角度看,閱讀教學這個對話過程實際就是一個信息交流的過程。教師對教材進行面面俱到的、繁瑣的分析,對學生來說,他所獲得的信息是繁雜的,缺少秩序的,但是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教師之間的.對話,基本是圍繞文本(教材)來進行的。教師利用教材來教育學生,學生憑借教材來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苯處熢谔幚斫滩臅r,必須從學生的“學”著眼,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規(guī)律,徹底改變以往那種把課文“嚼”得支離破碎,再“灌”給學生的做法,要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活動,從而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課程標準》指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避免繁瑣的分析”??梢哉f,長文短教是必然的選擇。

為此,我以《飛奪瀘定橋》一課為例,談談如何進行長文短教,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飛奪瀘定橋》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五年制第八冊中的一篇傳統(tǒng)課文。文章篇幅比較長,但條理清晰,思路工整,文題合一,依據(jù)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圍繞“飛”和“奪”展開故事情節(jié),真實地記錄了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為奪取瀘定橋與敵人英勇戰(zhàn)斗的故事,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是毛澤東在長征勝利之后寫下的詩句,“飛奪瀘定橋”就是發(fā)生在這漫漫長征途中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翻開課文,我們能夠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深切地感受到當時紅軍戰(zhàn)士對生命極限的挑戰(zhàn),感受到他們在生與死的關頭,那種義無反顧的抉擇。讀著,讀著,我們的心靈會受到一種震撼與感動。教學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體驗文中所表達的情感。

但是,我們看到,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在爸爸媽媽的精心呵護下成長起來的,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與情感積累,與文本的情感內(nèi)涵相距甚遠。教學中,學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因此,教學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就是:根據(jù)文本的特點,借助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引導學生體味語言,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時空距離,讓學生經(jīng)歷一次戰(zhàn)火的洗禮,從而發(fā)自內(nèi)心地體會到和平的可貴,幸福的可貴,體味到“英雄”二字的凝重與內(nèi)涵。

教學設計力求體現(xiàn)以下二點:其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情感,激活學生的讀書需求,讓學生憑借文本在有限的時空里與紅軍戰(zhàn)士進行心靈的對話。其二,“飛”與“奪”是一個凝固的整體。第一課時,教師重點在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驗文中所表達的情感。第二課時,教師在學生動心動情的基礎上,讓他們用筆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由讀延伸到寫,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還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

1、針對課文的特點,借助課外資料和多媒體課件,憑借語言文字,引導學生與文本真誠對話,讓學生在讀中感受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并體味“英雄”二字的凝重與內(nèi)涵。

2、學習按一定順序敘事的表達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和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從學生有限的生活積淀和自身的閱讀體驗出發(fā),引導學生緊扣文中描寫紅軍戰(zhàn)士言行的重點語句,在讀中一步步走進人物內(nèi)心,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

創(chuàng)設情境,拉近時空,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兩課時。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熟讀課文,并搜集紅軍長征及瀘定橋的相關資料。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八

《飛奪瀘定橋》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五年級下冊第13課。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敘述順序易于學生理解,但為什么作者著重寫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令人膽寒這兩方面內(nèi)容?學生對這個問題理解困難,為了幫助學生把握這一教學重點,就要通過教學課件演示,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只有戰(zhàn)勝這些困難,才能奪下瀘定橋,這是飛奪瀘定橋的鋪墊。教學中還要通過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注重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2、理解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敘述的方法。

理解作者為什么著重寫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令人膽寒。

教學流程。

一、回顧,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3課《飛奪瀘定橋》(板書課題),同學們,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了這篇課文的.哪些內(nèi)容?(學生回憶主要內(nèi)容)。

2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懸崖絕壁,有天險之稱,歷史上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領大軍因為渡河耽誤時間,被清軍圍追堵截,四萬大軍全軍覆沒。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也向大渡河挺進,準備渡河?。úシ耪n件)。

設計意圖:喚起回憶,新舊銜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研讀興趣。

二、深入理解,研讀課文。

1、看了這段資料,你知道了什么?(學生理解為什么紅軍要奪下瀘定橋)。

2、在奪橋之前,課文著重寫了哪些內(nèi)容呢?

(學生讀文,思考匯報:課文著重寫時間緊迫,道路艱險和瀘定橋令人膽寒這兩方面內(nèi)容。)。

3、理解時間緊迫。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課文哪些地方寫時間緊迫,派代表匯報讀懂的地方,明確“飛”就是搶時間。播放課件,紅軍雨夜急行軍)。

4、理解道路艱險。

紅軍能夠搶先到達瀘定橋嗎?

(學生默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交流讀懂了什么?有什么體會。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翻山越嶺、沿途阻擊敵人、冒雨摸黑趕路等說明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英勇頑強。)。

根據(jù)學生匯報適時板書:不畏艱險。

(學生讀相關內(nèi)容,談自己的理解,教師適時板書:橋高、難走、水急、難攻,隨機播放課件,使學生感受到瀘定橋險,大渡河水急。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學生討論,統(tǒng)一認識:這是為寫紅軍飛奪瀘定橋作鋪墊,這些描寫,更能表現(xiàn)紅軍的英雄壯舉,是不能不寫的)。

6、奪橋戰(zhàn)斗與結果。

后面是追兵,對岸是氣勢囂張的敵人,一場驚心動魄的奪橋戰(zhàn)斗打響了。

(播放電影片段。使學生在視聽中感受,心靈受到震撼,然后大聲地朗讀課文,交流讀懂了什么?在字、詞、句中理解、想象紅軍戰(zhàn)士在戰(zhàn)斗中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關鍵詞語)。

課文敘述了戰(zhàn)斗的經(jīng)過和結果,紅軍攻下了瀘定橋,取得了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播放課件,分角色朗讀課文6——9自然段,讓學生在視頻和音頻中感受那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

設計意圖:以問題啟迪學生思維,自主探究學習;以課件的適時演示,加深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利于學生把握重點,理清思路。)。

三、總結升華。

同學們,有戰(zhàn)斗就意味著有犧牲?,F(xiàn)在,我們就來到這座紀念飛奪瀘定橋犧牲的英雄紀念碑前,你一定有很多話想對長眠在這里的先烈說。你想說什么?(播放課件,學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學有所悟。

四、拓展延伸。

這就是今天的瀘定橋,(播放課件)它不僅記錄了那段令人難忘的歷史;而且,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它正煥發(fā)著蓬勃生機;聽了同學們的感受,老師相信,瀘定橋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設計意圖:牢記歷史,開創(chuàng)未來。讓學生對畫面和音樂的。理解中,思想再次升華,并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九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湍急、高山峻嶺、增援、妄想、詭計、擊潰、心驚膽寒、紅褐色、震耳欲聾、瘋狂、政委、千鈞一發(fā)、號召、奮不顧身、浩浩蕩蕩、狼狽、奔赴。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題目是《飛奪瀘定橋》,作者為什么以主要篇幅描寫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令人膽寒這兩方面的內(nèi)容。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詞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重點理解“飛”、“奪”)。

2、現(xiàn)在,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組織自讀:

1、學生小組學習:

(1)學習生字詞;

(2)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3)對課文再質(zhì)疑,由記錄員負責記錄。

2、交流自讀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對字音、字形、字義的掌握情況。

(2)剛才提出的問題,哪些已經(jīng)讀懂了?

(3)在讀書的過程中,你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新的問題?

3、課文重點寫的是什么?

課文重點寫了“飛”、“奪”:

§2——5:飛。

§6——8:奪。

學生根據(jù)重點分清課文的條理:

§1:起因。

§2——8:經(jīng)過。

§9:結果。

三、學習起因:

1、為什么要“飛奪瀘定橋”?學生找出課文中說明“天險”的詞句。

2、朗讀體會。

四、引導學生理解奪橋的艱難:

1、布置自讀:找出描寫瀘定橋的句子,然后說說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組織交流,重點體會奪橋的艱難:

(1)分小組閱讀,找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奪橋的困難?

(2)交流:橋險、水急、敵狂。

(3)朗讀體會。

3、作者是怎樣介紹瀘定橋的?有沒有順序?

先寫橋面——下——岸(近——遠)。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瀘定橋是一座橫跨在大渡河上的鐵索橋,誰能介紹大渡河的有關情況?(多媒體顯示湍急的水流撞擊兩岸高山峻嶺圖象,播放陣陣水流聲。)。

3、命令只要求“奪下瀘定橋”,那課題為何要說“飛奪瀘定橋”?(緊扣題眼飛和奪,顯示:搶時間攻天險)。

二、指導學生理解“飛”:

1、輕讀三至五自然段,要求:圍繞“搶時間”嘗試提問。

2、顯示:a、為何要與敵人搶時間?

b、戰(zhàn)士們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把敵人拋在后面,在搶時間一戰(zhàn)中取得勝利的?

4、顯示:雖然,但是。他們?。?/p>

5、小結:戰(zhàn)士們個個英勇,個個機智,他們與敵人斗智斗勇,靠著英勇與機智,在與敵人的援兵搶時間這一關鍵的一戰(zhàn)中取得了勝利。(顯示:英勇機智)。

6、指導朗讀:要求:讀出戰(zhàn)士們克服困難的決心,語氣堅定。

三、指導學生理解“奪”:

2、指讀第六節(jié),思考。

3、用“因為/所以”這組關聯(lián)詞明白敵人瘋狂的原因。(一:天險;二:人險)。

4、顯示瀘定橋,出現(xiàn)有木板和木板被抽掉的對比畫面,播放震耳欲聾的濤聲,體會敵人的險惡用心。

5、面對敵人的瘋狂,我軍馬上發(fā)起總攻,他們是怎樣進行這場惡戰(zhàn),攻下天險的?

6、輕讀七至八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的句子多讀幾遍。

7、顯示: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短槍,()馬刀,()手榴彈,()敵人()的槍彈,()向?qū)Π稕_去。

(1)指名填寫(同步顯示答案),學生動手完成課后填空。

(2)指導朗讀,重讀突出英雄大無畏的豪邁氣概。

(3)分組讀(四組比一比,看哪組讀得最有氣勢)。

(4)戰(zhàn)士們面對困難毫不畏懼,勇往直前。(顯示:勇往直前)。

8、播放錄像,感受當時的戰(zhàn)斗場面,注意觀察二連突擊隊員們的表現(xiàn)。(注:本錄象取自電影《飛奪瀘定橋》)。

9、顯示:戰(zhàn)士們有的;有的;有的。

10、練筆:發(fā)揮想像,渲染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

11、學生交流。

12、他們的英勇行為真令人欽佩,讓我們來贊一下二連。顯示:他們!

13、說話訓練:說出戰(zhàn)士的英勇氣概,你的贊美之情。

15、引讀第八自然段。(由點及面)。

16、結合所看過的戰(zhàn)斗畫面,想象戰(zhàn)士們沖進城去后的激烈搏斗場面。口頭練說。

四、學習結果。

1、奪下瀘定橋,使紅軍主力安全渡過天險大渡河,北上抗日。播放大軍北上畫面。(錄象取自電影《飛奪瀘定橋》)。

2、輕松、愉快的語氣齊讀。

五、復述課文。

誰能嘗試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六、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搜集抗日故事,班內(nèi)召開故事會。

【板書設計?】。

擊潰敵人。

忘記饑餓疲勞。

搶時間點起火把趕路。

摸黑冒雨前進。

攀著——鐵鏈。

攻天險穿過——大火。

沖進——城里。

展開——搏斗。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湍急、高山峻嶺、增援、妄想、詭計、擊潰、心驚膽寒、紅褐色、震耳欲聾、瘋狂、政委、千鈞一發(fā)、號召、奮不顧身、浩浩蕩蕩、狼狽、奔赴。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題目是《飛奪瀘定橋》,作者為什么以主要篇幅描寫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令人膽寒這兩方面的內(nèi)容。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詞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重點理解“飛”、“奪”)。

2、現(xiàn)在,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組織自讀:

1、學生小組學習:

(1)學習生字詞;

(2)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3)對課文再質(zhì)疑,由記錄員負責記錄。

2、交流自讀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對字音、字形、字義的掌握情況。

(2)剛才提出的問題,哪些已經(jīng)讀懂了?

(3)在讀書的過程中,你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新的問題?

3、課文重點寫的是什么?

課文重點寫了“飛”、“奪”:

§2——5:飛。

§6——8:奪。

學生根據(jù)重點分清課文的條理:

§1:起因。

§2——8:經(jīng)過。

§9:結果。

三、學習起因:

1、為什么要“飛奪瀘定橋”?學生找出課文中說明“天險”的詞句。

2、朗讀體會。

四、引導學生理解奪橋的艱難:

1、布置自讀:找出描寫瀘定橋的句子,然后說說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組織交流,重點體會奪橋的艱難:

(1)分小組閱讀,找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奪橋的困難?

(2)交流:橋險、水急、敵狂。

(3)朗讀體會。

3、作者是怎樣介紹瀘定橋的?有沒有順序?

先寫橋面——下——岸(近——遠)。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瀘定橋是一座橫跨在大渡河上的鐵索橋,誰能介紹大渡河的有關情況?(多媒體顯示湍急的水流撞擊兩岸高山峻嶺圖象,播放陣陣水流聲。)。

3、命令只要求“奪下瀘定橋”,那課題為何要說“飛奪瀘定橋”?(緊扣題眼飛和奪,顯示:搶時間攻天險)。

二、指導學生理解“飛”:

1、輕讀三至五自然段,要求:圍繞“搶時間”嘗試提問。

2、顯示:a、為何要與敵人搶時間?

b、戰(zhàn)士們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把敵人拋在后面,在搶時間一戰(zhàn)中取得勝利的?

4、顯示:雖然,但是。他們??!

5、小結:戰(zhàn)士們個個英勇,個個機智,他們與敵人斗智斗勇,靠著英勇與機智,在與敵人的援兵搶時間這一關鍵的一戰(zhàn)中取得了勝利。(顯示:英勇機智)。

6、指導朗讀:要求:讀出戰(zhàn)士們克服困難的決心,語氣堅定。

三、指導學生理解“奪”:

2、指讀第六節(jié),思考。

3、用“因為/所以”這組關聯(lián)詞明白敵人瘋狂的原因。(一:天險;二:人險)。

4、顯示瀘定橋,出現(xiàn)有木板和木板被抽掉的對比畫面,播放震耳欲聾的濤聲,體會敵人的險惡用心。

5、面對敵人的瘋狂,我軍馬上發(fā)起總攻,他們是怎樣進行這場惡戰(zhàn),攻下天險的?

6、輕讀七至八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的句子多讀幾遍。

7、顯示: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短槍,()馬刀,()手榴彈,()敵人()的槍彈,()向?qū)Π稕_去。

(1)指名填寫(同步顯示答案),學生動手完成課后填空。

(2)指導朗讀,重讀突出英雄大無畏的豪邁氣概。

(3)分組讀(四組比一比,看哪組讀得最有氣勢)。

(4)戰(zhàn)士們面對困難毫不畏懼,勇往直前。(顯示:勇往直前)。

8、播放錄像,感受當時的戰(zhàn)斗場面,注意觀察二連突擊隊員們的表現(xiàn)。(注:本錄象取自電影《飛奪瀘定橋》)。

9、顯示:戰(zhàn)士們有的;有的;有的。

10、練筆:發(fā)揮想像,渲染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

11、學生交流。

12、他們的英勇行為真令人欽佩,讓我們來贊一下二連。顯示:他們!

13、說話訓練:說出戰(zhàn)士的英勇氣概,你的贊美之情。

15、引讀第八自然段。(由點及面)。

16、結合所看過的戰(zhàn)斗畫面,想象戰(zhàn)士們沖進城去后的激烈搏斗場面。口頭練說。

四、學習結果。

1、奪下瀘定橋,使紅軍主力安全渡過天險大渡河,北上抗日。播放大軍北上畫面。(錄象取自電影《飛奪瀘定橋》)。

2、輕松、愉快的語氣齊讀。

五、復述課文。

誰能嘗試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六、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搜集抗日故事,班內(nèi)召開故事會。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一

紅軍的英雄事跡由于年代久遠學生已經(jīng)比較難以理解了,課前想了好久該怎樣上,才能不枯燥。雖然組里有人備了教案,但走進教室看到學生,我臨時變了卦,沒想到效果還可以。

首先,我板書“飛奪”讓學生理解“飛”時間要快,(這只是字面的意思,后面學了課文又讓學生講了更深層的意思。)“奪”從守敵手中奪取,后面的“瀘定橋”幾個字,讓學生教我寫,因為原來的學生“瀘”常寫錯,接著讓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瀘定橋的是怎樣的?”再引導學生到文中去找有關寫瀘定橋的段落,然后自己自由讀第五自然段,并把課后思考題“從那幾部分寫了奪橋的困難?”。等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帶領他們理清這一自然段的層次:先寫了橋面險,再寫了橋下的河水急,最后寫了橋?qū)Π兜臄橙丝?。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橋的險要,體會出紅軍奪橋的任務有多么艱難!這樣的導入,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直觀且生動,在好奇心與興趣中,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更好的鋪墊。而直奔“天險”這一主題,則是在學生對環(huán)境有了一個直觀而且深刻的感受后,再深入到人物的行為,起到了反襯作用,更突顯人物,同時學生學起來更符合認知規(guī)律。學完這一段,我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瀘定橋的感受,為后面理解紅軍英勇奪橋的精神打下鋪墊。

接著,我又帶著他們學習了第六自然段。這么多的困難,紅軍又是怎樣攻克的?“紅四軍團發(fā)起了總攻?!币獙W生自己找怎樣發(fā)起總攻?找表示動作的詞?在書上劃,胡菲羽、彭冰莉幾個同學劃得挺準確的,接著又問:“你們從這幾個表示動作的詞中體會到了什么?”劉以恒說:“我體會到了戰(zhàn)斗的激烈。”黃鶯鶯說;“我體會到了戰(zhàn)士們的勇敢?!蓖跤畛秸f:“我體會到了奪橋的艱難?!?/p>

你們能用朗讀表達這種感受嗎?“能”男女生賽讀。為什么一定要奪橋呢?

然后,讓他們自學其余的段落。理解一下文中的一些詞語“天險、水流湍急、震耳欲聾”“等??偨Y的時候問“飛奪”再想想它在課文中是指什么。讓學生自瀆課文以同桌互動的形式講講紅軍在一路上遇到那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并通過朗讀來感受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二課時,從寫法上將課文大致梳理了一下。使學生明白,本課是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寫的。找到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對應,并體會了前后照應的好處。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二

教學目標內(nèi)容認知情感技能。

識記理解運用綜合評價接受反應態(tài)度領悟模仿練習創(chuàng)作。

重點目標1。難點目標1。

教具小黑板、錄音機、vcd、電視教具。

板書設計15、飛奪瀘定橋為了北上繼續(xù)北上必須奪橋渡過天險(起因)(結果)飛--搶時間(大智大勇)奪--攻天險(不怕犧牲)。

教師活動及主要語言學生活動。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三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湍急、高山峻嶺、增援、妄想、詭計、擊潰、心驚膽寒、紅褐色、震耳欲聾、瘋狂、政委、千鈞一發(fā)、號召、奮不顧身、浩浩蕩蕩、狼狽、奔赴。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中受到革命英雄主義的教育,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課文題目是《飛奪瀘定橋》,作者為什么以主要篇幅描寫時間緊迫、路途艱險和瀘定橋令人膽寒這兩方面的內(nèi)容。

【】兩課時。

】生字詞黑板、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重點理解“飛”、“奪”)。

2、現(xiàn)在,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組織自讀:

1、學生小組學習:

(1)學習生字詞;

(2)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3)對課文再質(zhì)疑,由記錄員負責記錄。

2、交流自讀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對字音、字形、字義的掌握情況。

(2)剛才提出的問題,哪些已經(jīng)讀懂了?

(3)在讀書的過程中,你還發(fā)現(xiàn)了哪些新的問題?

3、課文重點寫的是什么?

課文重點寫了“飛”、“奪”:

§2——5:飛。

§6——8:奪。

學生根據(jù)重點分清課文的條理:

§1:起因。

§2——8:經(jīng)過。

§9:結果。

三、學習起因:

1、為什么要“飛奪瀘定橋”?學生找出課文中說明“天險”的詞句。

2、朗讀體會。

四、引導學生理解奪橋的艱難:

1、布置自讀:找出描寫瀘定橋的句子,然后說說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組織交流,重點體會奪橋的艱難:

(1)分小組閱讀,找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奪橋的困難?

(2)交流:橋險、水急、敵狂。

(3)朗讀體會。

3、作者是怎樣介紹瀘定橋的?有沒有順序?

先寫橋面——下——岸(近——遠)。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瀘定橋是一座橫跨在大渡河上的鐵索橋,誰能介紹大渡河的有關情況?(多媒體顯示湍急的水流撞擊兩岸高山峻嶺圖象,播放陣陣水流聲。)。

3、命令只要求“奪下瀘定橋”,那課題為何要說“飛奪瀘定橋”?(緊扣題眼飛和奪,顯示:搶時間攻天險)。

二、指導學生理解“飛”:

1、輕讀三至五自然段,要求:圍繞“搶時間”嘗試提問。

2、顯示:a、為何要與敵人搶時間?

b、戰(zhàn)士們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把敵人拋在后面,在搶時間一戰(zhàn)中取得勝利的?

4、顯示:雖然,但是。他們??!

5、小結:戰(zhàn)士們個個英勇,個個機智,他們與敵人斗智斗勇,靠著英勇與機智,在與敵人的援兵搶時間這一關鍵的一戰(zhàn)中取得了勝利。(顯示:英勇機智)。

6、指導朗讀:要求:讀出戰(zhàn)士們克服困難的決心,語氣堅定。

三、指導學生理解“奪”:

2、指讀第六節(jié),思考。

3、用“因為/所以”這組關聯(lián)詞明白敵人瘋狂的原因。(一:天險;二:人險)。

4、顯示瀘定橋,出現(xiàn)有木板和木板被抽掉的對比畫面,播放震耳欲聾的濤聲,體會敵人的險惡用心。

5、面對敵人的瘋狂,我軍馬上發(fā)起總攻,他們是怎樣進行這場惡戰(zhàn),攻下天險的?

6、輕讀七至八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戰(zhàn)士們奮不顧身的句子多讀幾遍。

7、顯示: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短槍,()馬刀,()手榴彈,()敵人()的槍彈,()向?qū)Π稕_去。

(1)指名填寫(同步顯示答案),學生動手完成課后填空。

(2)指導朗讀,重讀突出英雄大無畏的豪邁氣概。

(3)分組讀(四組比一比,看哪組讀得最有氣勢)。

(4)戰(zhàn)士們面對困難毫不畏懼,勇往直前。(顯示:勇往直前)。

8、播放錄像,感受當時的戰(zhàn)斗場面,注意觀察二連突擊隊員們的表現(xiàn)。(注:本錄象取自電影《飛奪瀘定橋》)。

9、顯示:戰(zhàn)士們有的;有的;有的。

10、練筆:發(fā)揮想像,渲染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

11、學生交流。

12、他們的英勇行為真令人欽佩,讓我們來贊一下二連。顯示:他們!

13、說話訓練:說出戰(zhàn)士的英勇氣概,你的贊美之情。

15、引讀第八自然段。(由點及面)。

16、結合所看過的戰(zhàn)斗畫面,想象戰(zhàn)士們沖進城去后的激烈搏斗場面??陬^練說。

四、學習結果。

1、奪下瀘定橋,使紅軍主力安全渡過天險大渡河,北上抗日。播放大軍北上畫面。(錄象取自電影《飛奪瀘定橋》)。

2、輕松、愉快的語氣齊讀。

五、復述課文。

誰能嘗試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六、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搜集抗日故事,班內(nèi)召開故事會。

擊潰敵人。

忘記饑餓疲勞。

搶時間點起火把趕路。

摸黑冒雨前進。

攀著——鐵鏈。

攻天險穿過——大火。

沖進——城里。

展開——搏斗。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四

一、創(chuàng)設安全的學習氛圍。

教學活動實際上就是師生交往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交流,從而增強師生情感交融,促進學生學習本事提高的過程。所以,課堂教學中,僅有良好的民主伙伴關系,才能進一步創(chuàng)設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如當學生提出第一個疑問“借”用得不對時,我就進行糾正,他也許會有苦惱,也許會有被批評的不悅,而我并沒有這樣做,這就還給了學生學習的充分自由,使他們充分享受到參與的樂趣,享受到發(fā)表不一樣意見的樂趣,使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

二、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

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是“疑而不問”,那些不善于質(zhì)疑的人,一般學習態(tài)度懶散、知識面狹窄,而樂于發(fā)問的人卻思維活躍,解決問題本事比較強。質(zhì)疑就是刺激學生進取思維的誘因,也是促其發(fā)奮學習的動力。有了質(zhì)疑,學生就會產(chǎn)生求知欲,變被動理解為主動追求?!耙啥軉?,已得知識之半”。學生由疑而問,也是一個主動學習、進取思維的過程。所以我們要保護學生質(zhì)疑的進取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膚淺的問題。

三、張揚兒童創(chuàng)造的天性。

從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深深地領悟到,僅有那種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空間的教學,僅有那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學習方式的教學,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五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紅軍戰(zhàn)士英勇頑強、不畏艱險的偉大精神。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用“關鍵”、“千鈞一發(fā)”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

2理清課文的條理,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成都西行,穿過美麗富饒的成都平原,翻過高聳入云的二郎山,就看到了大渡河畔的瀘定橋。

公元1863年,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率4萬之眾到達大渡河畔,因王妃得子遂下令全軍“犒賞休養(yǎng)3日”,延誤戰(zhàn)機未能奪下上游瀘定橋,致四面受敵,全軍覆沒于安順場。無獨有偶,1935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中再過瀘定橋,蔣介石曾企圖讓毛澤東作石達開第二,紅四團經(jīng)過飛奪瀘定橋打開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不朽的一頁。

二、新授。

1、請讀課題:你從課題中你獲得什么信息?課文可能是圍繞“飛”和“奪”來寫的吧。

師:你怎么理解“飛”和“奪”?生:“飛”指快速,”奪“指爭取、爭奪。

師:同學們回答得真不錯,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幫老師解決這幾個問題:好嗎?生:“飛”(3-5),“奪”(6-8)。

2、紅四團的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獡寱r間?請大家從課文的有關段落中找出關鍵性的一句話。

(2)能否延伸、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呢?請看問題:

搶在敵人前頭,是紅四團(戰(zhàn)勝敵人)的關鍵。

搶在敵人前頭,是紅軍(北上抗日)的關鍵。

搶在敵人前頭,也可能是(整個中華民族抗日救國)的關鍵。

(3)過渡:同學們,一場生與死的搏斗,一場血與火的考驗就擺在戰(zhàn)士們面前。搶在前面,是紅四團生死存亡的選擇,是紅軍北上抗日的關鍵,更是整個中華民族抗日救國的沉重砝碼!那么我們的紅軍戰(zhàn)士又是怎樣爭分奪秒地去搶時間的呢?請找書上的語言讀一讀:

師:你覺得紅軍戰(zhàn)士怎么樣?師相機板書:大智大勇。

3、過渡語:紅四團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搶在敵人前面,勝利到達瀘定橋,耳邊卻傳來了怎樣的喊叫:

誰來讀讀敵人的喊叫?敵人的語氣是怎樣的?(狂妄、囂張、不可一世)他們?yōu)槭裁锤胰绱朔潘?,憑借的是什么?(憑借天險)。

這“天險”(點擊鼠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自由讀。

眼前是幾根光溜溜、寒森森的鐵鏈,腳下又是十米多高的震耳欲聾的陣陣驚濤,無論是橋還是水,給我們的感覺都怎樣?-齊說:險。正是憑借著這樣的天險,橋?qū)Π兜氖財诚蚣t四團的戰(zhàn)士們瘋狂地喊:

4、(過渡)在狂妄囂張的敵人眼里難以逾越、插翅難飛的天險是否阻擋了紅軍戰(zhàn)士前進的腳步呢?請自由朗讀7、8自然段,并圈劃出文中動作描寫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片斷。

把你所發(fā)現(xiàn)的精彩之處介紹給我們大家,好嗎?指名說,師相機出示課件“22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qū)Π叮_去)?!?/p>

括號中的詞語體現(xiàn)了什么?(不怕犧牲)。

5、紅四團的戰(zhàn)士們克服重重困難,爭分奪秒地趕到了瀘定橋;他們又以生命為籌碼,攻克了蔣介石集團以為固若金湯的天險,創(chuàng)造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又一個神話。這一次勝利有什么意義?請齊讀第9自然段。(板書:繼續(xù)北上)。

三、總結。

結合板書,從文章三個部分來看,課文以事情發(fā)展為順序,按奪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來寫,重點扣住紅軍戰(zhàn)士搶時間和攻天險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了他們的大智大勇和不怕犧牲。

繼續(xù)北上(結果)。

搶時間大智大勇。

攻天險不怕犧牲。

北上抗日(起因)。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六

語文課文標準中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本課以讀為主,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技巧,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通過不斷的質(zhì)疑解疑,使學生深刻領域課文的主旨。

教材分析:《飛奪瀘定橋》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5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記敘了長征途中紅軍奪取瀘定橋、渡過大渡河的戰(zhàn)斗過程,表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學情分析:通過前面三年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也初步具有了小組合作、自主識字、查閱資料等能力,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日益高漲,尤其在“讀”方面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望。加上課前對相關資料的收集,德育目標的實現(xiàn)應該是水到渠成。

1.讀懂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紅軍飛奪盧定橋的經(jīng)過,學習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3.體會按一定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對紅軍的崇敬之情。

:課件。

:批注發(fā)、環(huán)境描寫法。

講授法、多種形式朗讀法、批注發(fā)。

課件出示做批注的方法。

看修辭,看寫法,懂質(zhì)疑。

生交流感受,師相機板書橋高、水急。

1.找一找你從哪些地方感覺到紅軍戰(zhàn)士的勇敢,并做上批注”

2.生交流討論。

師:“同學們,學完這篇文章,你認為紅軍是一群怎樣的軍隊?”

生:勇敢、英勇大無畏。

師相機板書:英勇大無畏。

運用金鑰匙,展開聯(lián)想,紅軍和敵人是如何與敵人展開激烈的搏斗的,請你用筆寫下來。

今天,我們也要學習紅軍叔叔這種精神,戰(zhàn)勝學習上、生活上的種種困難,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最后,讓我們以少先隊員的隊禮致以紅軍叔叔最崇高的敬意。起立,敬禮,下課。

《飛奪瀘定橋》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紅軍奪取瀘定橋、渡過大渡河的戰(zhàn)斗過程,表現(xiàn)了紅軍團結一心、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課文按事情發(fā)展順序來寫的。先寫和敵人搶時間,接著寫巧奪瀘定橋,最后寫奪下瀘定橋。全文緊扣“飛”、“奪”二字,重點寫了奪橋的困難和怎樣奪橋兩部分內(nèi)容,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飛奪瀘定橋》是人教版語文第十冊的一篇課文。課文寫了在北上抗日的過程中,紅軍為了奪取瀘定橋,與敵人斗智斗勇,最后終取得了勝利的故事。

執(zhí)教了《飛奪瀘定橋》一文。按照通常的教法,是先讓學生把書讀一遍,來個整體感知,接著是疏通詞句,理清線索,弄懂大意,再引導學生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逐段學習,理解感悟,交流分享,最后總結全文,“挖”出中心,暢談感受等。

這次,我由課題入手,發(fā)散開來,由題入文,質(zhì)疑讀悟,再由文到題,歸納總結,這樣文題對應,環(huán)環(huán)緊扣,逐層深入,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我板書“瀘定橋”幾個字,引導學生先理解“瀘定橋是什么樣的?”學生自己去讀第六自然段,并帶領他們理清這一自然段的層次:先寫了橋面險,再寫了橋下的河水急,最后寫了橋?qū)Π兜臄橙丝瘛?/p>

根據(jù)投影內(nèi)容,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橋的險要,體會出紅軍奪橋的任務有多么艱難!這樣的導入,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直觀且生動,在好奇心與興趣中,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更好的鋪墊。而直奔“天險”這一主題,則是在學生對環(huán)境有了一個直觀而且深刻的感受后,再深入到人物的行為,起到了反襯作用,更突顯人物,同時學生學起來更符合認知規(guī)律。學完這一段,我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瀘定橋的感受,為后面理解紅軍英勇奪橋的精神打下鋪墊。

其次,我再板書“奪”字,讓學生談談這個字的意思,再把它放在課文中來理解。通過講述石達開的事例說明紅軍奪取瀘定橋的必要性。通過過渡語強調(diào)奪下瀘定橋的關鍵是搶在敵人前面趕到瀘定橋,接下來,我再板書“飛”字,引導學生從字面上弄懂它的意思,再想想它在課文中是指什么。讓學生自瀆課文以同桌互動的形式講講紅軍在一路上遇到那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并通過朗讀來感受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上完課后,我覺得留下了一些遺憾:在遣詞造句和優(yōu)美句子的分析上功夫沒有到位,一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其次沒有事先在班級試映課件,導致上課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屏幕模糊,學生在課上無法深入情境。最后,學生對批注法的運用浮于表面,沒能及時深入,加以鞏固。

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七

1、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了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經(jīng)過。

2、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qū)懳恼碌姆椒ā?/p>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經(jīng)過,學習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一、新課導入,再次明確起因。

老師:昨天的學習,我們已初步了解到,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大渡河沿岸的瀘定縣城西邊,有一座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瀘定橋。1935年5月,這座橋是紅軍北上抗日必須要奪取的.,國民黨妄圖把這支歷經(jīng)磨難的紅軍隊伍消滅在瀘定橋。于是,紅軍與國民黨派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飛奪瀘定橋》。

二、揭題,感情朗讀。

(一)揭示課題齊讀。

(二)師引導學生從字面初步體會“飛”“奪”的意思,為深入學文打下伏筆。

三、學文探究,感受事情經(jīng)過。

(一)出示自學提示,學生自學探究。

(1)紅軍為什么要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奪取瀘定橋?

(2)紅軍奪取瀘定橋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二)交流討論。

問題一:紅軍為什么要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奪取瀘定橋?

(一)“時間只剩下二十多個小時了,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120公里?!?/p>

問題二:紅軍奪取瀘定橋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

(一)行軍前遇到的困難,及克服方法。

困難:“敵人的兩個旅援兵正在對岸向瀘定橋行進。”

克服方法:“搶在敵人前頭……”

(二)行軍中遇到的困難,及克服方法。

1、交流體會,感受紅軍戰(zhàn)士不怕困難的精神。

困難(1)、有敵人阻擊。(“沿路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

克服方法:“紅四團翻山越嶺,沿路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

困難(2)、一整天沒吃飯。(戰(zhàn)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

克服方法:“戰(zhàn)勝敵人的決心……”

困難(3)、下起雨來。(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nèi)矶剂芡噶?。)?/p>

克服方法:“在漆黑的夜里……”

困難(4)、出現(xiàn)增援部隊。(忽然對岸出現(xiàn)了無數(shù)火把,像一條長蛇向瀘定橋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敵人的增援部隊。)。

克服方法:“紅四團的戰(zhàn)士……”

困難(5)、雨越下越猛。(雨越下越猛,像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

克服方法:“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

2、感情朗讀。及克服方法。

事先知道得的更可怕,他們又遇到了什么困難呢?

(三)奪橋時遇到的困難,及克服方法。

1、瀘定橋險要,木板被抽掉。(學習以下句子體會瀘定橋的險要。)。

(1)“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當秋千似的。”

(2)“現(xiàn)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p>

(3)“向橋下一看……”

(4)感情朗讀。

克服方法:“跟在他們后面的是三連,戰(zhàn)士們除了武器……”

2、敵人筑好工事,氣勢囂張。

(1)“橋?qū)Π兜臑o定城背靠著山,西門正對著橋頭。”

(2)“守城的兩個團敵人……”

(3)感情朗讀。

張,但是我們的紅四團戰(zhàn)士沒有被嚇倒。紅四團是怎么做的?

克服方法:“紅四團馬上發(fā)起總攻。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zhàn)斗。”

(4)看錄像感受紅軍戰(zhàn)士們的壯舉。

(5)感情朗讀。

3、敵人放起火來。

克服方法:“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

(1)理解“千鈞一發(fā)”的意思。

(2)感情朗讀。

(四)評價英雄,升華情感。

評價這些英雄們,怎樣評價這支隊伍?

2、學生暢談。

四、學習最后一段,明確事情結果。

1、師:英雄的紅軍戰(zhàn)士們完成任務后又浩浩蕩蕩地開赴了抗日的最前線。

2、學生齊讀最后一段。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075573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