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知識樹(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14:49:14
京劇知識樹(5篇)
時間:2023-01-11 14:49:14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京劇知識樹篇一

戲劇文學,即劇本,是舞臺演出的基礎,是戲劇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著戲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2.劇本通常包括哪兩部分?

一是劇作家的舞臺提示,內容包括人物、時間、地點、布景、服裝、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臺詞的心理情緒、動作、上下場的提示等;一是人物自身的臺詞,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等

3.戲劇文學有哪些特點?

第一,劇本的結構必須遵循空間和時間高度集中的原則。第二,劇本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第三,劇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來表現(xiàn)性格。

4.戲劇分類:

(1)藝術形式和表現(xiàn)手法不同:話劇、歌劇、舞劇、詩劇、歌舞劇、相聲劇。

(2)劇情的繁簡和結構不同:多幕劇、獨幕劇。

(3)題材反映的時代不同:歷史劇、現(xiàn)代劇。

(4)矛盾沖突的性質和表現(xiàn)手法不同;悲劇、喜劇、正?。ū矂。?/p>

(5)地域色彩不同:京?。ū本麆。ㄉ虾#⒃。ê幽希蝿。ㄉ綎|江蘇)、川

劇、漢?。ê保?、楚?。ê苯鳎x?。ㄉ轿鳎?、黃梅戲(安徽)等。

(6)演出場合不同:舞臺劇、廣播劇、電影、電視劇等。

京劇知識樹篇二

戲劇知識

一、什么是戲?。?/p>

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jié)的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她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臺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xiàn)實生活,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戲劇離不開戲劇沖突,它表現(xiàn)在人物性格的沖突上,具體表現(xiàn)為一系列的動作。戲劇的基本要素是矛盾沖突,通過具體的舞臺形象再現(xiàn)社會的斗爭生活,能激起觀眾強烈的情感反映,達到社會教育的目的。在文學上,我們通常所說的戲劇,往往指的是排演舞臺藝術所參照的文字藍本,即“劇本”。

戲劇是由演員在舞臺上表演的藝術,因而它要受舞臺制約,要適合演出的需要。這就決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現(xiàn)社會生活的沖突和斗爭。

第二、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往往很集中,登場人物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限制。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jié)主要是通過登場人物的語言來表現(xiàn)。

第四、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往往分幕分場。

二、戲劇的要素:

戲劇有三要素,即舞臺說明、戲劇沖突和人物臺詞。

舞臺說明是寫在劇本每一幕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的說明性的文字,包括人物表、舞臺美術、環(huán)境、音響、人物上下場、人物對話的姿態(tài)、動作、表情等。這部分語言要求寫得簡練、扼要、明確,一般用括號(方招號或圓括號)括起來。它具有增強舞臺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展開等作用。

戲劇沖突,是矛盾斗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表現(xiàn)先進與落后、進步與保守等的矛盾沖突。戲劇沖突應比生活矛盾更強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戲劇性。

人物臺詞,是劇中人物的語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動作性的,即人物的語言是同他的行動聯(lián)系在一起的。臺詞的表現(xiàn)形式有:對話、獨白、旁白(登場人物離開其他人物而向觀眾說話)、內白(在后臺說話)、潛臺詞(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實際上是語言的多意現(xiàn)象)等。

三、戲劇的特點:

1、時間空間的集中性

劇本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人物、情節(jié)、場景高度集中在舞臺范圍內。小小的舞臺上,幾個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軍萬馬,走幾圈就可以表現(xiàn)出跨過了萬水千山,變換一個場景和人物,就可以說明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萬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過幕、場變換集中在舞臺上展現(xiàn)。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jié)?!澳弧敝盖楣?jié)發(fā)展的一個大段落?!耙荒弧笨煞譃閹讏?,“一場”指一幕中發(fā)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jié)。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初學改編短小的課本劇,最好是寫成精短的獨幕劇。

2、矛盾沖突的尖銳性

各種文學作品都要表現(xiàn)社會的矛盾沖突,而戲劇則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反映的矛盾沖突更加尖銳突出。因為戲劇這種文學形式是為了集中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而產(chǎn)生的,所以說,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又因為劇本受篇幅和演出時間的限制,所以對劇情中反映的現(xiàn)實生活必須凝縮在適合舞臺演出的矛盾沖突中。

3、人物語言的性格化

四、劇本的情節(jié): 劇本的情節(jié)結構可分為: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

開端:介紹人物關系和揭示矛盾沖突

發(fā)展:描寫情節(jié)的波瀾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沖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沖突發(fā)展到頂點并表現(xiàn)出急劇轉化的局面

結局:結局是情節(jié)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矛盾沖突的解決。

尾聲:與序呼應,對劇本的思想內容作些啟示,引起人們的聯(lián)想和展望。

五、戲劇的分類:

1、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話劇、歌劇、舞劇、詩劇、歌舞劇等。

2、劇情的繁簡和結構不同:多幕劇、獨幕劇

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jié)。“幕”指情節(jié)發(fā)展的一個大段落?!耙荒弧笨煞譃閹讏觯耙粓觥敝敢荒恢邪l(fā)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jié)。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

3、題材反映的時代不同:歷史劇、現(xiàn)代劇。

4、從情節(jié)主題的不同:悲劇、喜劇、正?。ū矂。?。

悲劇:指描寫主人公因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沖突,或因本身的過錯而失敗、受難以致毀滅的一種戲劇。悲劇的主人公大多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悲劇的戲劇沖突表現(xiàn)為:正面主人公所追求的進步理想或所從事的正義事業(yè),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為強大的現(xiàn)實勢力阻撓而不能實現(xiàn),最后以主人公的失敗、受難或毀滅告終;或主人公雖不是英雄人物,甚至有嚴重缺點,但他要實現(xiàn)的某種希望還有合理因素,卻因受到惡勢力的打擊而失敗、受難或毀滅。

喜?。阂话阋灾S刺和嘲笑丑惡落后現(xiàn)象,從而肯定美好的進步的現(xiàn)實和理想為其主要內容。喜劇的矛盾沖突包括先進、美好的同落后、丑惡的事物之間的對立和沖突,也包括丑惡與丑惡之間、先進與先進之間的某種沖突。喜劇的本質是對舊事物的諷刺和否定,對新事物的歌頌、贊美和肯定。如莫里哀的《偽君子》、果戈理的《欽差大臣》等。

正?。阂蚣嬗斜瘎『拖矂〉囊蛩?,也叫悲喜劇。正劇由于兼有悲劇和喜劇的特點,能夠多方面地反映社會生活,擴大和增強了戲劇反映生活的廣泛性和深刻性。如《白毛女》、《丹心譜》、《西安事變》等。

5、地域色彩不同:京?。ū本?、滬劇(上海))、豫?。ê幽希蝿。ㄉ綎|江蘇)、川劇、漢?。ê保?、楚?。ê苯鳎?、晉?。ㄉ轿鳎ⅫS梅戲(安徽)等

6、演出場合的不同:舞臺劇、廣播劇、電視劇等。

六、元雜劇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和白樸。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chuàng)作的成就,因此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約公元1229年—1241年),大都(今北京)人,號“已齋叟”,編有雜劇67部,現(xiàn)存18部,代表作有《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鄭光祖,字德輝,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縣)人,生卒年不詳,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齊名,代表作有《倩女離魂》《周公攝政》《翰林風月》等。

馬致遠(約1251-1321),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大都(今北京)人,字“千里”,晚號“東籬”,代表作有《漢宮秋》《岳陽樓》《青衫淚》等。

白樸(1226——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雜劇家,代表作有《墻頭馬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漢高祖斬白蛇》等。

七、中國戲曲的四大行當:

1、生:戲曲表演行當之一,扮演男性人物,根據(jù)所扮演人物的年齡、性格、身份的不同,又劃分為老生,小生,武生等。

2、旦:戲曲表演行當之一,女性角色之統(tǒng)稱,根據(jù)所扮演人物的年齡,性格,身份的不同,又劃分為正旦(青衣),花旦,老旦,武旦等。

3、凈:戲曲表演行當之一,俗稱花臉,以面部化裝運用各種色彩和圖案勾勒臉譜為突出標志,常扮演威武,豪爽,粗曠等性格特殊的男性人物。

4、丑:戲曲表演行當之一,由于面部化裝時用白粉在鼻梁眼窩間勾畫小塊臉譜,又稱“小花臉”,丑重念白、重插科打回,嗓音要求結實清脆。

八、京劇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梅蘭芳、荀慧生、程硯秋、尚小云四位杰出的旦角表演藝術家,他們是20世紀20年代起在京劇舞臺上異軍突起的四位藝術明星,他們以各自的風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劇目,形成了“四大流派”,即梅派、荀派、程派和尚派,改變了老生唱主角的一統(tǒng)天下,形成了旦角挑班唱戲的新局面,創(chuàng)造了京劇舞臺爭奇斗艷、絢麗多姿的鼎盛年華。

梅蘭芳的表演以莊重深邃,氣勢非凡,簡潔凝練而藝壓群芳,塑造了《宇宙鋒》的趙艷容,《霸王別姬》的虞姬,《貴妃醉酒》的楊玉環(huán),《鳳還巢》的程雪娥等形象。最為可貴的是他不以奇特取巧,而在平淡中見神采,成為京劇旦角的楷模,被譽為一代宗師。

程硯秋的表演以文武昆亂無不精湛的藝術造詣而贏得觀眾。他的青衣戲《武家坡》、花旦戲《鬧學》、刀馬旦戲《穆柯寨》、武旦戲《沈云英》、昆腔戲《思凡》和《費宮人》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變聲后,嗓音所限,為露巧藏拙,在唱腔上獨辟蹊徑,終以低回委婉、俏麗華美的“程腔”演出了《三擊掌》、《罵殿》、《荒山淚》、《竇娥冤》等戲,為旦角的唱腔開辟了新天地。

尚小云的表演以神完氣足,明快俏麗,美媚柔脆和文戲武唱為特點,他創(chuàng)造《漢明妃》的昭君,《福壽鏡》的胡氏,《雙陽公主》的公主,《摩登伽女》的缽吉帝等藝術形象,不但顯示了他深厚的、文武全能的功力,而且都有標新立異之處,給人耳目清明之感。

荀慧生的表演,無論唱、念、做、打,均在細微之處見神韻,見精巧。很注意從情感投入到唱、念、做、打中去刻畫人物形象。使人物的神態(tài)深入人心。所以在唱念表演中絕無矯揉造作之感,而能神到,意到,一唱一動揮灑自如。他演的《杜十娘》、《紅娘》、《勘玉釧》、《大英杰烈》、《荀灌娘》都有各自準確的個性和特點,極其生動、逼真。

九、中外著名戲劇作品:

中國古典戲曲四大悲?。宏P漢卿《竇娥冤》、湯顯祖《牡丹亭》、王實甫《西廂記》和孔尚任《桃花扇》。

現(xiàn)代著名戲劇作品有:老舍《茶館》《龍須溝》、曹禺《雷雨》《日出》、田漢《關漢卿》《文成公主》、郭沫若《屈原》等。

英國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塞羅》《李爾王》《麥克白》; 四大喜劇:《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皆大歡喜》《第十二夜》。

京劇知識樹篇三

戲劇知識

一、定義及其特征

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jié)的一種藝術。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她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臺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xiàn)實生活。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戲劇離不開戲劇沖突,它表現(xiàn)在人物性格的沖突上,具體表現(xiàn)為一系列的動作。戲劇的基本要素是矛盾沖突,通過具體的舞臺形象再現(xiàn)社會的斗爭生活,能激起觀眾強烈的情感反映,達到社會教育的目的。

戲劇是由演員在舞臺上表演的藝術,因而它要受舞臺的制約,要適合演出的需要。這就決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現(xiàn)社會生活的沖突和斗爭。

第二,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往往很集中,登場人物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jié)主要是通過登場人物的語言來表現(xiàn)。

第四,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往往分幕分場。

二、幾個名詞術語

戲劇的幾大要素:包括舞臺說明、戲劇沖突、人物臺詞等。

戲劇語言包括臺詞(即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

1、沖突:是矛盾斗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表現(xiàn)先進與落后、進步與保守等的矛盾沖突。戲劇沖突應比生活矛盾更強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戲劇性。

2、臺詞:是劇中人物的語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動作性的,即人物的語言是同他的行動聯(lián)系在一起的。臺詞的表現(xiàn)形式有:對話、獨白、旁白(登場人物離開其他人物而向觀眾說話)、內白(在后臺說話)、潛臺詞(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實際上是語言的多意現(xiàn)象)等等。

3、幕和場:幕,即拉開舞臺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戲劇一個較完整的段落。場,即拉開舞臺二道幕一次,它是戲劇中較小的段落。

4、舞臺說明:是幫助導演和演員掌握劇情,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點的有關說明。說明的內容有關于時間、地點、人物、布景的,有關于登場人物的動作、表情的,有關于登場人物上場、下場的,有關于“效果”的,有關于開幕、閉幕的等等。

三、戲劇分類:

1)按表現(xiàn)形式分:話?。ㄈ纭独子辍罚?、歌?。ㄈ纭栋酌罚?、舞劇(如《絲路花雨》)、啞劇等;

2)按劇情繁簡和結構分:獨幕劇、多幕?。ㄈ纭独子辍罚?;

3)按題材所反映的時代分:歷史?。ㄈ纭肚罚?、現(xiàn)代?。ㄈ纭独子辍罚?;

4)按矛盾沖突的性質分:悲?。ㄈ纭肚罚?、喜劇(如《威尼斯商人》)、正劇(如《白毛女》)

5)按演出場合分:舞臺劇、廣播劇、電視劇等。

戲劇文學指各種具體樣式的劇本。與其他文學作品不同的是,創(chuàng)作劇本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供閱讀,而是為了演出。像關漢卿、莎士比亞,這樣偉大的戲劇家,用畢生的精力寫的幾十部劇本,莫不如此。因此寫作劇本的規(guī)律,必須受舞臺藝術規(guī)律的制約。戲劇文學的特點是:第一,要凝練地反映生活,以強烈的戲劇沖突,把人物、時間、場景高度集中在有限的舞臺的空間和時間內,使舞臺的小天地,盡量地容納下人間的大天地,將錯綜復雜的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過濃縮,以較短的篇幅,較少的人物,較省的場景,較單純的事件,藝術地再現(xiàn)于舞臺之上。第二,劇本中的語言,主要是人物語言(臺詞),必須是個性化的,有一定性格的人物,發(fā)自于心,吐之于口的語言。讓觀眾通過對話見出人物間性格的交鋒,產(chǎn)生動作感,從而展示出劇情。第三,要有集中的沖突。只有沖突才能推動劇情的發(fā)展,沒有集中的沖突,就沒有戲劇。戲劇文學不是小說那樣的敘述體,而是代言體,只能讓人物出場以自己的方式去說話,人物的性格對立和沖突才能形成,才有“戲”。第四,劇本的結構布局要巧妙安排,要使劇情的發(fā)展和結局十分巧妙,甚至引人入勝,令人莫測,增強戲劇效果。戲劇文學的分類法是多樣的。從內容性質分類,有悲劇、喜劇和正?。ū矂。?;從表現(xiàn)手法分類,有話劇、歌劇、舞劇、歌舞劇、詩??;從結構形式上分類,有獨幕劇和多幕?。粡念}材上分類,有歷史劇、現(xiàn)代劇、童話劇等。

京劇知識樹篇四

戲劇知識

一、定義及其特征

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jié)的一種藝術。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她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臺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xiàn)實生活。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戲劇離不開戲劇沖突,它表現(xiàn)在人物性格的沖突上,具體表現(xiàn)為一系列的動作。戲劇的基本要素是矛盾沖突,通過具體的舞臺形象再現(xiàn)社會的斗爭生活,能激起觀眾強烈的情感反映,達到社會教育的目的。

戲劇,按劇情繁簡和結構長短,戲劇可分為多幕劇、獨幕劇。它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主要表現(xiàn)為一系列的戲劇動作和戲劇語言。

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即臺詞)和舞臺說明。

劇作家通過臺詞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揭示主題,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劇本不能直接敘述、描寫、議論、抒情,所以人物的語言尤其要求性格化,不僅要準確地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年齡、經(jīng)歷、教養(yǎng)、身份、性格和他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內心世界都要由人物自己的語言來表現(xiàn)。

舞臺說明是寫在劇本每一幕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的說明性的文字,內容包括人物表、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它具有增強舞臺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展開等多種作用。

戲劇是由演員在舞臺上表演的藝術,因而它要受舞臺的制約,要適合演出的需要。這就決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現(xiàn)社會生活的沖突和斗爭。

第二,故事情節(jié)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往往很集中,登場人物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限制。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jié)主要是通過登場人物的語言來表現(xiàn)。第四,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往往分幕分場。

二、戲劇名詞術語

戲劇的幾大要素:包括舞臺說明、戲劇沖突、人物臺詞等。戲劇語言包括臺詞(即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

1.沖突:是矛盾斗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表現(xiàn)先進與落后、進步與保守等的矛盾沖突。戲劇沖突應比生活矛盾更強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戲劇性。2.臺詞:是劇中人物的語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動作性的,即人物的語言是同他的行動聯(lián)系在一起的。臺詞的表現(xiàn)形式有:對話、獨白、旁白(登場人物離開其他人物而向觀眾說話)、內白(在后臺說話)、潛臺詞(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實際上是語言的多意現(xiàn)象)等等。

3.幕和場:幕,即拉開舞臺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戲劇一個較完整的段落。場,即拉開舞臺二道幕一次,它是戲劇中較小的段落。

4.舞臺說明:是幫助導演和演員掌握劇情,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點的有關說明。說明的內容有關于時間、地點、人物、布景的,有關于登場人物的動作、表情的,有關于登場人物上場、下場的,有關于“效果”的,有關于開幕、閉幕的等等。

三、戲劇的分類

1.按表現(xiàn)形式分:話劇(如《雷雨》)、歌劇(如《白毛女》)、舞劇(如《絲路花雨》)、啞劇等。

2.按劇情繁簡和結構分:獨幕劇、多幕劇(如《雷雨》)。劇本中通常用“幕”和“場”來表示段落和情節(jié)?!澳弧敝盖楣?jié)發(fā)展的一個大段落?!耙荒弧笨煞譃閹讏觯耙粓觥敝敢荒恢邪l(fā)生空間變換或時間隔開的情節(jié)。劇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長,人物不能太多,場景也不能過多地轉換。初學改編短小的課本劇,最好是寫成精短的獨幕劇。3.按題材所反映的時代分:歷史劇(如《屈原》)、現(xiàn)代劇(如《雷雨》)。

4.按矛盾沖突的性質分:悲劇(如《屈原》)、喜劇(如《威尼斯商人》)、正劇(如《白毛女》)。

5.按演出場合分:舞臺劇、廣播劇、電視劇等。

6.按歷史發(fā)展分:中國的戲劇可分為“現(xiàn)當代戲劇”和“古典戲劇”。7.地域色彩不同:京?。ū本麆。ㄉ虾#?、豫劇(河南)、呂劇(山東江蘇)、川劇、漢劇(湖北)、楚?。ê苯鳎x?。ㄉ轿鳎?、黃梅戲(浙江)等

四、戲劇的特點

1.劇本必須適合舞臺演出。戲劇本身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一幕到另一幕,一場到另一場,也許一晃就是十年二十載,一個演員在舞臺上轉一圈,就可以表示他從福州來到了北京,他在舞臺上把劍一揮,也可以表示他指揮了千軍萬馬,盡管我們觀看的時候什么也沒有。)所以演出會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把發(fā)生在不同地點和較長時間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臺和兩三個小時內的演出中表現(xiàn)出來。

2.必須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戲劇沖突)。

戲劇是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的,“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矛盾沖突它有一定的發(fā)展過程,這個過程就構成了劇本的情節(jié)結構,因此,劇本的情節(jié)結構可分為:(序幕)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尾聲)a.什么是戲劇沖突?

劇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間、人物自身以及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沖突,其中主要體現(xiàn)為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沖突。(讓學生從學過的劇本中舉出各種例子)

性格沖突又因為人物個性、身份、地位、文化修養(yǎng)的不同,對社會的認識和采取的態(tài)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形成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b.戲劇沖突與社會矛盾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戲劇沖突反映社會矛盾,又比社會矛盾更集中、更尖銳、更激烈。它們都有一個發(fā)生、發(fā)展、激化和解決的過程。

鑒賞劇本,首先要了解劇本所展示的矛盾沖突,看看沖突是怎樣造成的沖突的性質是什么,進而弄清沖突發(fā)展的過程,從而完整把握劇本的情節(jié)

3.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鮮明生動的人物對話。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必須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和舞臺說明。

“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

(1)舞臺說明:包括人物表、舞臺美術、環(huán)境、音響、人物上下場、人物對話的姿態(tài)、動作、表情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展開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這部分語言要求寫得簡練、扼要、明確。這部分內容一般出現(xiàn)在每一幕(場)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一般用括號(方招號或圓括號)括起來。(2)人物語言:包括獨白、旁白、對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fā)個人情感和愿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性格)是劇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任務是展開情節(jié)、提示人物性格、表現(xiàn)主題思想。

五、中國古典戲劇

(一)戲劇的發(fā)展

先秦──戲曲的萌芽期?!对娊?jīng)》里的“頌”,《楚辭》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zhàn)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現(xiàn)了以競技為主的“角抵”(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tài)的戲劇。唐代(中后期)──戲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國戲劇飛躍發(fā)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宋金──戲曲的發(fā)展期。宋代的“雜劇”,金代的“院本”和講唱形式的“諸宮調”,從樂曲、結構到內容,都為元代雜劇打下了基礎。

元代──戲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fā)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了戲劇的基本特點,標志著我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

(二)語言的構成 曲詞、賓白、科介。

曲詞:劇中人物的唱詞,曲詞以一人主唱的形式進行。

賓白:劇中人物的說白,分對白、獨白、旁白、帶白(插在曲詞中的說白)??平椋簞≈嘘P于動作、表情和音響效果的指示(舞臺說明)??品痘蚪小翱啤薄敖椤?,是關于動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臺提示,如“笑科”“見科”“把盞科”“做掩淚科”“內作起風科”等。此外,每本雜劇結尾處有兩句或四句詩句,用以概括全劇思想,提出本劇劇名。例如,“秉鑒持衡廉訪法,感天動地竇娥冤”。末句是戲的全名,“竇娥冤”則是簡名。元雜劇的唱詞按一定宮調寫成。共分五個宮(五個全音階):正宮、?中呂宮,南昌宮、仙呂宮,黃鐘宮,分別個當于現(xiàn)在的c,d、e、g、a五個樂調(譜號);曲牌,相當于現(xiàn)在的調號和板號(如二黃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簡譜中的曲譜和節(jié)拍。元雜劇中一折限于一調一韻。古代戲曲,鑒賞重點是古代戲曲的語言和藝術手法。

(三)元雜劇的角色

末:男角。元雜劇中的正末是劇中的男性主角。如張生,陳最良。老年男子叫外末,如監(jiān)斬官。

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扮演年輕的女主角)、小旦、搽旦。正旦如竇娥、崔鶯鶯、杜麗娘。凈:俗稱“花臉”“花面”,扮演性格剛烈或粗暴的男子,如《竇娥怨》里的公人,張飛,李逵。有的扮演性格或像貌上有特異之點的男性人物。如《竇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屬凈。

丑:又稱“三花臉”或“小花臉”多扮演性格詼諧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外:元雜劇中有外末、外旦、外凈等,是末、旦、凈等行當?shù)拇我巧?。監(jiān)斬官──外末。雜:又稱“雜當”。扮演老婦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卜兒:扮演老年婦女,如《竇娥怨》里竇娥的婆婆。

雜劇的角色分為四個行當:男角稱末行,分正末,副末;女角稱旦行,分正旦,副旦;凈行,以扮演剛猛兇惡的人為主,有男有女,分正凈,副凈;雜行,包括孤(官員),孛老(老年人),卜兒(老婦)、徠兒(小孩)、細酸(窮秀才)等。正末、正旦是兩種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劇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劇本叫旦本。

(四)元雜劇的體制

雜?。阂粋€段落稱“折”,一部戲有四折一楔子;一個主角一唱到底。

傳奇:段落不稱“折”而稱“出”,一部戲多是四五十出的長篇;各種角色都可以唱。

(五)元雜劇和明清傳奇

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雜劇、明清傳奇及近代、現(xiàn)代的京劇和各種地方戲)

宋元南戲:是南曲戲文的簡稱,北宋末年流行于浙東沿海一帶,到元末明初較為成熟。也稱溫州雜劇或永嘉雜劇。

明清傳奇:在南戲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是指用南曲寫成的長篇戲曲劇本。薈萃了南戲和元雜劇的精華。

元雜劇和明清傳奇的區(qū)別:

(1)雜劇體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標折目;傳奇不稱“折”而稱“出”,并加出目,出數(shù)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長篇。傳奇沒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門”,又叫“開場”,由副本說明創(chuàng)作意圖,介紹劇情概況,它不是劇情的組成部分。開場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戲。開場用的是詞牌而不是曲牌。

(2)傳奇和雜劇一樣有唱、白、科,但不像雜劇那樣通常由一個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種角色都可以唱,可獨唱、對唱、輪唱和合唱;傳奇中不稱“科”而稱“介”;重要人物上場時光唱引子,繼以一段定場白,每出戲有下場詩。

(3)雜劇和傳奇在音樂上都采取曲牌聯(lián)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雜劇每折限用一個宮調,一韻到底;傳奇每出不限只用一個宮調,可以換韻。雜劇演唱用北曲,傳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創(chuàng)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邁雄壯,南曲婉轉柔媚,因而傳奇與雜劇的音樂風格各異。

(4)傳奇的角色與雜劇大同小異,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細。雜劇的主角是未、旦,傳奇的角色是生、旦。傳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總之,傳奇與雜劇相比,規(guī)模宏大,曲調更豐富,角色分工更細致,形式更自由靈活,因此更便于表現(xiàn)生活。

(六)戲曲作家和作品

1.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白樸;其作品分別是:《竇娥怨》、《倩女離魂》、《漢宮秋》、《梧桐雨》

2.元末明初“五大傳奇”:高明《琵琶記》《琵琶記》被后人譽為“曲祖”和“荊劉拜殺”(即《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四大南戲、“南洪北孔”:“南洪”即洪昇,浙江杭州人,傳奇《長升殿》;“北孔”即孔尚任,山東曲阜人,傳奇《桃花扇》

4.其他:元雜劇也稱元曲,在文學史上與唐詩宋詞并稱。當時著名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其中以馬志遠關漢卿鄭光祖白樸王實甫最著名。如關漢卿的《竇娥冤》馬志遠的《漢宮秋》、鄭光祖的《倩女離魂》、白樸的《墻頭馬上》、王實甫的《西廂記》。元雜劇四大愛情悲劇關《拜月亭》,王《西廂記》白《墻頭馬上》,鄭《倩女離魂》。南戲四大本元,柯丹邱《荊釵記》、[元] 劉唐卿《白兔記》、關漢卿《拜月亭》、《殺狗記》。《倩女離魂》:王文舉和張倩女原是指腹為婚的未婚夫妻。倩母嫌文舉功名未毅,不許成婚。文舉上京應試,倩女相思成疾致辭魂魂離體,追文舉赴京。文舉得官后回家,倩女的靈魂和軀體合而為一。

5.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荀慧生、程硯秋、尚小云

6.古希臘三大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悲劇之父”《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歐里庇得斯《美狄亞》、索??死账埂抖淼灼炙雇酢?。

7.古希臘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六、中外戲曲名詞 1.百老匯

百老匯(broadway):原意為“寬闊的街”,指紐約市中以巴特里公園為起點,由南向北縱貫曼哈頓島,全長25公里的一條長街。從百老匯大街44街至53街分布著的幾十家劇院,稱為“百老匯”,而百老匯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劇院則稱為“外百老匯”。百老匯上演的是經(jīng)典的、熱門的、商業(yè)化的劇目,外百老匯演出的是一些實驗性的、還沒有名氣的、低成本的劇目,但這種區(qū)分在近年來也越來越淡化,于是又出現(xiàn)了“外外百老匯”,其觀點當然也就更新穎更先鋒了。

2.外百老匯與外外百老匯

紐約市大約有20家外百老匯劇院,以及300余家外外百老匯劇院。1950年代,基于對于百老匯商業(yè)氣息的反感,外百老匯大行其道。對于想要推出實驗性的、或是太前衛(wèi)的劇目,又不為百老匯的劇院老板認同的制作人來說,外百老匯成為他們大顯身手的好地方。于是,一批戲劇界的精英離開了制作費用昂貴的百老匯,前往紐約市的其他地區(qū),如格林威治村附近,他們利用附近的舊教堂、廢倉庫、半地下室作為排演、甚至演出的場所。這些地方讓觀眾有機會見識新的表演天才的演出,以及許多不為百老匯認同的帶實驗性的劇目。外百老匯是首先上演美國著名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貝克特等人的作品的,他們的理想在劇目中得到了充分的詮釋。有時候,在外百老匯劇院的小型舞臺里演出的效果要比大規(guī)模的劇院演出效果更好。真正的紐約人往往喜歡去外百老匯劇場看劇,因為他們懂得什么樣的劇目值得一看。在外百老匯觀劇的門票要比百老匯門票便宜許多,多數(shù)價位在20-40美元之間,最便宜的5美元就能買到。

1960年代末期,外百老匯也步百老匯的后轍、走上了高成本制作的道路。演出費用使得外百老匯一些劇作家和演員無法承受,從而引起再度“外遷”,其觸角甚至延伸到布魯克林區(qū)和皇后區(qū)。外外百老匯劇場在紐約市有130多個,演出的劇目包羅萬象,演出的費用極為低廉,有的演員甚至不付薪酬。觀眾來自紐約市的各個層面,主要以大學生、市民、藝術家、劇作家為主,票價低廉,通常在15美元以下;許多情況下是贈票。也許,外外百老匯才真正體現(xiàn)了紐約年輕人的那種不屈不撓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3.普利策獎

普利策獎是美國一個多項的新聞及文化獎金,由美國著名的報紙編輯和出版家約瑟夫?普利策出資設立。

1903年,普利策寫下遺囑,要出資興辦哥倫比亞新聞學院和建立普利策獎金。由哥倫比亞大學董事會掌管他遺贈的基金。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逝世。根據(jù)他的遺囑,1912年時開辦了哥倫比亞新聞學院,1917年起設立了普利策獎。開辦了哥倫比亞新聞學院,1917年起設立了普利策獎。

普利策獎包括新聞獎和藝術獎兩大類,共19個項目,其中,新聞獎13項:公共服務獎1項,報道獎3項,社論獎、漫畫獎、批評評論獎、通訊獎、特寫獎各1項,新聞攝影獎2項,文學戲劇獎6項:小說獎、戲劇獎、詩歌獎、美國歷史作品獎、自傳或傳記獎、非小說作品獎各1項,音樂作曲獎1項。另外,還頒發(fā)2項特別獎。普利策當初遺贈的基金為50萬美元,后來基金管理機構又籌措了100多萬美元。該獎由包括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在內的16人組成的普利策獎金評選委員會評選,每年一次,評選結果一般都是在4月份中旬的一天宣布,5月份頒獎。4.托尼獎

“托尼獎”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大型的戲劇和音樂劇大獎。美國表演藝術共有三項大獎電影奧斯卡獎電視艾美獎和舞臺表演“托尼獎”?!巴心岐劇笔敲绹枧_表演的最高獎和紐約百老匯最高獎,由全美戲劇聯(lián)盟和全美制作人聯(lián)盟頒發(fā),每年的頒獎晚會和奧斯卡金像獎一樣向全世界轉播。

“托尼獎”成立于1947年。獲獎作品的評選由“托尼獎提名委員會”、“美國演員聯(lián)盟董事會”、“美國戲劇家同業(yè)會”、“美國舞臺導演和編舞協(xié)會”、“美國舞美設計家聯(lián)合會”、“美國舞臺新聞管理和代理協(xié)會”、“美國舞臺表演協(xié)會”和觀眾代表共701票表決產(chǎn)生?!巴心岐劇痹瓌t上只授予美國百老匯的表演藝術團體,“倫敦動畫冒險芭蕾舞團”是近六十年來該獎歷史上唯一獲此殊榮的外國藝術團。5.紐約戲劇評論圈獎

紐約戲劇評論圈獎,是排在普里策、托尼之后的第三戲劇大獎。每年五月份,由紐約市的所有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等傳媒的戲劇評論家們評選頒發(fā),(不包括紐約時報)獎項有:最佳戲劇、最佳音樂劇、最佳外國戲劇、最佳新劇 和特別獎等獎項。比如2000年,它的最佳外國戲劇獎頒給了《哥本哈根》,2001年的最佳戲劇獎頒給了《求證》,2002年的最佳戲劇獎頒給了《山羊》,2004年的最佳音樂劇獎空缺等等。

京劇知識樹篇五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chuàng)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的一種綜合藝術。

戲劇的起源實不可考,目前有多種假說。比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為原始宗教的巫術儀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對一種乞求戰(zhàn)斗勝利的巫術活動的合稱,即戲劇的原始形態(tài)。另一為勞動或慶祝豐收時的即興歌舞表演,這種說法主要依據(jù)是古希臘戲劇被認為起源于酒神祭祀。

戲劇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戲劇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臺(表演場地)”和“觀眾”?!把輪T”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它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于扮演了,通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戲曲(traditional opera,歷史上也稱戲?。┦前膶W、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門中國漢族傳統(tǒng)藝術,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念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體,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漢族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越劇中則常見為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凈、丑四大行當;三是凈角有夸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guī)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中華民族戲曲,從先秦的“俳優(yōu)”、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

中國戲曲雖然產(chǎn)生的比希臘、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漢代就有了百戲的記載,在13世紀已進入成熟期,其鼎盛時期是在清代。新中國成立之初,已經(jīng)發(fā)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shù)計。世界上把它和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戲曲始終扎根于中國民間,為人民喜聞樂見。而在其中,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評劇依次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1-2]其它各種地方劇種都有其自己的觀眾對象。遠離故土家鄉(xiāng)的人

甚至把聽、看民族戲曲作為思念故鄉(xiāng)的一種表現(xiàn)。

按容量大小,戲劇文學可分為多幕劇、獨幕劇和小品; 按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話劇、歌劇、詩劇、舞劇、戲曲等;

按題材,可分為神話劇、歷史劇、傳奇劇、市民劇、社會劇、家庭劇、科學幻想劇等; 按戲劇沖突的性質及效果,可分為悲劇、喜劇和正劇。

不過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類是悲劇、喜劇和正劇,其中悲劇出現(xiàn)的時間早于喜劇,正劇也稱為悲喜劇。

悲?。簺_突的實質:“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xiàn)”。悲劇的審美價值:“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喜?。簩徝纼r值:“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正?。簩⒈瘎『拖矂 罢{解成為一個新的整體的較深刻的方式”。表演形式編輯

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戲曲、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別,不同文化所產(chǎn)生戲劇形式往往擁有獨特的傳統(tǒng)和程式,比如西方戲劇、中國戲曲、印度梵劇、日本能樂、歌舞伎等。

現(xiàn)代的戲劇觀念強調舞臺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統(tǒng)一表現(xiàn)以實現(xiàn)綜合的藝術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員、舞臺、道具、燈光、音效、服裝、化妝,以及劇本、導演等的一切總稱,也包括臺上演出與臺下互動的關系(一般稱為“觀演關系”)。

在中國臺灣地區(qū),戲劇是一個范圍較廣的詞語,如舞臺劇、電視劇、電影等以劇本為核心進行表演的演劇形式都統(tǒng)稱為戲劇。

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chuàng)作的腳本,或稱之為劇本。

語言

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

人物語言:也叫臺詞(戲曲稱之為“念白”)。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白、獨白、旁白等。對白是兩個或多個人物交談的話;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fā)個人情感和愿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劇本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要適合舞臺表演。

舞臺說明:又叫舞臺提示。它是劇本語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劇本里的一些說明性文字。舞臺說明包括劇中人物表,劇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服裝、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這些說明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這部分語言要求寫得簡練、扼要、明確。這部分內容一般出現(xiàn)在每一幕(場)的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一般用括號(方括號或圓括號)括起來。

戲劇的藝術特點

戲劇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這些形式包括:詩、樂、舞。詩指文學,樂指音樂伴奏,舞指表演。此外還包括舞臺美術、服裝、化妝等方面。同時,戲曲以唱、念、做、打為基本手段,幾乎將各類表演藝術成分集于一臺。戲曲演員必須掌握“四功五法”(“四功”即唱、念、做、打,“五法”即手、眼、身、法步)。

話劇指以對話方式為主的戲劇形式。話劇雖然可以使用少量音樂、歌唱等,但主要敘述手段為演員在臺上無伴奏的對白或獨白。話劇本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劇作、導演、表演、舞美、燈光、評論缺一不可。中國傳統(tǒng)戲劇均不屬于話劇,一些西方傳統(tǒng)戲劇如古希臘戲劇因為大量使用歌隊,也不被認為是嚴格的話劇?,F(xiàn)代西方舞臺劇如不注為音樂劇、歌劇等的一般都是話劇。

名稱由來編輯 一種以對白和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的戲劇。最早出現(xiàn)在辛亥革命前夕,當時稱作“新劇”或“文明戲”。新劇于辛亥革命后逐漸衰落?!拔逅摹边\動以后,歐洲戲劇傳入中國,中國現(xiàn)代話劇興起,當時稱“愛美劇”和“白話劇”。它通過人物性格反映社會生活。話劇中的對話是經(jīng)過提煉加工的口語,必須具有個性化,自然,精煉,生動,優(yōu)美,富有表現(xiàn)力,通俗易懂,能為群眾所接受。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館》,曹禺的《雷雨》蘇叔陽的《丹心譜》等,都是我國著名的話劇。

話劇是在本世紀初才由外國傳入中國的。1907年由中國留學日本東京的曾孝谷據(jù)美國小說改編的《黑奴吁天錄》,是中國早期話劇的第一個劇本?,F(xiàn)代著名話劇家有郭沫若、曹禺、洪深、田漢、老舍等。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社會經(jīng)濟政治的變化推動了戲劇運動的發(fā)展,戲曲領域里出現(xiàn)了全國規(guī)模的改良運動。同時,在日本新派劇和歐洲戲劇的影響下誕生了中國早期話劇,當時叫新劇,又稱作文明戲。新劇興起于辛亥革命前夕,后來經(jīng)中國早期話劇奠基人任天知領導的進化團總結這一新興劇種的經(jīng)驗,探索創(chuàng)新,并吸收外來營養(yǎng)加以發(fā)展,從而形成了完整的格局。早期的優(yōu)秀劇目有《家庭恩怨記》、《社會鐘》、《空谷蘭》、《梅花落》、《珍珠塔》、《恨海》等。

到1928年,經(jīng)著名的戲劇家洪深提議,將這種主要運用對話和動作表情來傳情達意的戲劇樣式定名為“話劇”。從此,這個由西方傳入中國的劇種,才有了一個大家認可的正式名稱。

特點編輯

話劇藝術具有如下幾個基本特點:

舞臺性

古今中外的話劇演出都是借助于舞臺完成的,舞臺有各種樣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員表演劇情,一利觀眾從各個角度欣賞。

直觀性

話劇首先是通過演員的姿態(tài)、動作、對話、獨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觀眾的視覺和聽覺;再用化妝、服飾等手段進行人物造型,使觀眾能直接觀賞到劇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綜合性

話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其特點是與在舞臺塑造具體藝術形象、向觀眾直接展現(xiàn)社會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適應的。對話性

話劇區(qū)別于其他劇種的特點是通過大量的舞臺對話展現(xiàn)劇情、塑造人物和表達主題的。其中有人物獨白,有觀眾對話,在特定的時間、空間內完成戲劇內容。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08516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