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chǎn)生于對學習內(nèi)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nèi)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感悟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感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雷雨心得感悟篇一
當雷雨突襲而來時,天空陰沉,電閃雷鳴,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顫抖。身處其中,我不禁感嘆萬物之力量與自然之力的偉大。仿佛雷雨的到來,給人的心靈帶來一種震撼與觸動。雷雨是宇宙的表演,也是生命的展示。每一滴雨點,每一道閃電,都告訴我們?nèi)祟惖拿煨∨c敬畏。雷雨讓我心曠神怡,感受到了自然界中的奇跡和力量。
段二:對雷雨的思考與感悟
雷雨過后,天空恢復了明亮,大地變得濕潤,宛如一幅清新而美麗的畫卷。而在這靜謐的時刻,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內(nèi)心與外在世界。雷雨一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對生活產(chǎn)生了新的理解和領(lǐng)悟。雷雨給予人們帶來的并不僅只是震撼和驚嘆,更是一種重新審視自己和人生的契機。自然界的力量讓我感受到人生之短暫與珍貴,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人生的沖突與變數(shù)。雷雨讓我懂得了如何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如何去把握生活的機遇與希望。
段三:雷雨對于心靈的洗滌與凈化
雷雨不僅僅是對大自然的洗禮,更是一次對于自我的洗滌與凈化。雷雨帶來的雨水從天而降,淋濕了大地,也清洗了人們的疲憊與憂慮。雷雨無聲地訴說著它對人類情感的智慧和啟發(fā)。在雷雨中,我感受到自己的心靈被洗刷得純凈而清澈。內(nèi)心的塵埃和煩惱仿佛隨著雨水流淌而逝去。雷雨的洗禮,使我內(nèi)心的湖泊清澈透明,仿佛可以看到自己心底最真實的部分。
段四:雷雨對于人際關(guān)系的影響和啟示
雷雨給予人們一個思考人際關(guān)系的契機。雷雨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社會關(guān)系的一面鏡子。雷雨的來臨,讓我想起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交往和溝通。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細膩而微妙,在雷雨的映照下顯得更加清晰和真實。同樣,雷雨也表達著人們對于友情和愛情的向往和祝福。雷雨將人們的情感集中在一起,讓人們更加珍惜友情和愛情,同時也更加關(guān)注他人的困難和需要。雷雨教會了我如何去與他人和諧共處,關(guān)愛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段五:雷雨對于人生觀的啟示
雷雨教會了我如何面對人生中的風雨和挫折。人生如同雷雨般多變與坎坷,人生中的榮辱得失都如同雷雨一般轉(zhuǎn)瞬即逝。面對人生的困境和挫折,我學會了如何堅強和努力。雷雨告訴我人生無常,不要被表面的光鮮所迷惑,更要有一種豁達和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中的起伏與坎坷。人生的道路布滿了曲折和艱辛,只有積極樂觀地面對,才能走過雷雨般的人生之路。
總結(jié):
雷雨讓我感悟到自然界的力量與美好,讓我重新審視自身與人際關(guān)系,也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雷雨不僅僅是大自然的表演,更是對人們內(nèi)心的一種激蕩和觸動。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將學會更加珍惜每一個雷雨,因為每一次雷雨都是人生的一次啟示和感悟。
雷雨心得感悟篇二
郁熱的風,挑起幕布的一角。俗話說:“人生就像一場戲?!惫黄淙弧T趹騽≈?,又有喜劇和悲劇之分。記得魯迅先生說過:“把沒有價值的揭破給人看,是喜劇;把有價值的毀滅給人看,是悲劇?!痹凇独子辍分?,最最純潔善良的,應(yīng)該是四鳳和周沖,他們宿命似的毀滅,令人扼腕。
周沖,這個憨頭虎腦的善良的男孩,我喜歡他那種率真無私的心靈,他最無辜,最后卻和四鳳死在一起。他就像一枚包裹在蠶繭中的新生兒,懵懂,做著屬于自己的夢,四鳳的拒絕反而給了他希望,他暢想著,幻想著有一天可以和四鳳手拉著手,在薄霧中坐在白帆上看日出。曹禺先生說得對,他愛上的不是四鳳,亦不是某個漂亮的女人,他迷戀的僅僅是“愛”。正如《家》中的覺慧一樣:“愛情的熱望,幸福的熱望,除此以外,再沒有別的了。”但這一切都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他看不懂四鳳,看不懂家庭,更看不懂社會,四鳳僅僅是一種寄托,一種化身。在父親威逼母親喝藥的那一刻,他才認識到父親籠罩下的家庭,他吞咽下自己的熱望,想要幫助四鳳讀書的熱望;在魯大海的斥罵下,他才知道自己和他是兩個世界的人;在周萍拉著四鳳告訴他真相時,他迷茫了,他囁嚅著,他懷疑或許自己真的沒有愛過四鳳;看著發(fā)了瘋失去母性的母親,他被狠狠地敲醒,四鳳不可能永遠陪著他,媽媽也不可能一直支持他,現(xiàn)實的黑暗,在那一刻漫無邊際地將他籠罩。夢,被狠狠敲碎;愛人,離去;哥哥,背叛,這一切的一切都足以置他于毀滅。在面對親情和愛情的抉擇之時,他慷慨地退出,但最終,黑暗伸出無形的手,將他徹底淹沒。
而四鳳,純潔善良、活力四射,她甚至并不奢望擁有曾經(jīng)擁有的愛情,應(yīng)該擁有的愛情,在那個命運捉弄人的時代,她是一個無辜的犧牲品。周沖愛她,也許是少年的純夢;周萍愛她,應(yīng)該還有相互的交流和真誠。就如當年周樸園愛侍萍一樣,雖然不乏真誠,但最后都會在金錢、權(quán)勢的利益之下土崩瓦解。只因為她們不過是下人,不過是伺候公子老爺?shù)南氯恕?/p>
《雷雨》是一部讓人揪心的生活劇。封建制度的沉悶,資本主義制度的血腥,使得卑鄙無恥的周樸園、剛強熱情的繁漪、瘦弱自私的周萍、無辜的周沖、純真的四鳳都成了它的犧牲品。
帷幕落下的那一刻,淚也止不住地落下,把好的東西毀滅掉,這或許就是悲劇的力量吧!
《雷雨》閱讀心得3
雷雨心得感悟篇三
周萍的死倒并不算意外,或者說是我完全料想之中“該死”的角色,這個男人的一生應(yīng)該算是極其卑微潦倒的了,他總是在是非之中搖擺,不能忘卻前世與繼母的失足情網(wǎng),也不能割舍后世對魯四鳳的愛戀糾纏,他活得過于矯情,淡薄了尊嚴,丟棄了理想,湮滅了自由,結(jié)余的那些生命就只獨守著一個“情”字不了而已。我以為,愛他就好比施舍同情,但是在于他的評價我只能說懦弱得幾近使人唾棄。
曹禺曾經(jīng)在《雷雨》的序言中評價過他自己筆下的人物,但得到其大加贊賞的卻只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便是同樣慘遭不幸的二少爺周沖。相比而言,我到認為周沖是個極具悲情色彩的人物。他先是對四鳳的求愛失敗;又在爭執(zhí)中委命于父親的呵斥,認識到獨權(quán)的威嚴終究是不可動搖的;之后他又抱著近似菩薩的善心去探望困頓中的四鳳,卻被魯大海視為不速之客辱罵出門;結(jié)尾他又被周繁漪無情地拉出來,眼見了殘酷的事實,最終被親生母親手丟棄在暴風雷雨之中。一件件打碎他夢想的事情接踵而來,現(xiàn)實生活留給他的只有悲痛——剩下的是一種掉到黑洞中不可重生的絕望。周沖是無辜的,他只是一個被社會矛盾、家庭仇恨無故吞噬了的受害者,一個在夢想與現(xiàn)實中游離屈尊的.年輕人。他最終還是死在自己夢開始的地方,令人悲憐不忍,心痛不已。
在這里我唯一想說的一個還活著的人就是整部《雷雨》的靈魂——周蘩漪。她是曹禺老先生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也是他認為最“雷雨的”角色。在我看來,周蘩漪并不是什么討巧的角色,但她的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到不失是半邊天空的一個鮮明代表——為了愛情而活,卻又被愛摧殘了身心,絕望了人世。我能夠給予她的更多的是同情,更或者說是仁愛。周蘩漪是鮮活的、真實的,她生命的一半已經(jīng)沉淪,但是在感情崩潰的邊緣卻忽地懼怕起了死亡,露出對現(xiàn)實的無盡渴望和激情,于是她本能地抓牢身邊最后的一棵救命草,不顧一切地瘋狂地向上攀爬,但卻不料,她所有的希望最終還是土崩瓦解在一個懦弱卑微的男人手里。然而更可悲的是,周蘩漪最終沒有獲得死亡超脫的權(quán)利,她將終生帶著遺恨和罪責感孤守在愛人和兒子的墓冢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雷雨》里這幾個在死亡邊緣徘徊的角色,其實都有著對生命的無限渴望和追求,只是他們在命運的沖突里偏離了原有的軌道,最終,淚水和痛苦是免不了交織相濡的。但是,關(guān)于那些愛與恨的矛盾糾纏,也許會因為這些死亡而被我們釋然吧。
雷雨心得感悟篇四
《雷雨》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便是蘩漪了。曹禺先生曾這樣評價蘩漪:“蘩漪是個最動人憐憫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執(zhí)勤的馬,毫不猶豫地踏著艱難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夢而救出自己,因這條路也引向了死亡。〞蘩漪,《雷雨》中被愛情傷得最體無完膚的女子,她在周家18年,不但沒有得到丈夫的愛,反而在精神上受到長期的'摧殘。她知道丈夫的荒唐事,她眼睜睜看著丈夫為紀念另一個女人而保存的房間。在這種不平等的待遇下壓抑這的她,產(chǎn)生了強烈的對抗心理。當她發(fā)現(xiàn)周萍拋棄了她,她徹底的爆發(fā)了!最后,周萍自殺,四鳳和周沖被電死了。蘩漪將愛與恨的交織詮釋的如此淋漓盡致,她瘋狂到讓人心痛!
當哪個雨夜過后,歸于平靜,只有我們的心,還在顫抖
雷雨心得感悟篇五
魯迅說過:“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別人看?!蔽覀冎馈独子辍肪褪且粋€典型的例子。
周樸園從前的大家公子,結(jié)識了家中的女仆,他們相愛了,但誰也說不準他們的愛是真是假?到后來侍萍被逼離開周家。周樸園卻又與一位富家小姐結(jié)婚,他還是不能拋棄“門當戶對”的傳統(tǒng)觀念和他那種追求上層階級的社會。30年后,侍萍的女兒四鳳也巧合地來到了周家,于是便有了四鳳與周萍的相戀及周沖對四鳳的單戀,演繹了三十年后的“主仆戀”。兩代人似乎一直在重復著同一種的悲劇。
這樣看來周樸園似乎是一切禍患的根源,悲劇的制造者,但這幕悲劇并非他是意愿,他也是深陷于其中的最大的悲劇承擔者。周樸園,一個表面上冷酷、自私、虛偽的人,是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心事,他只能在內(nèi)心深處祭奠和懷念真心愛的人,用一種悲劇的形式來表達愛。他愛而不得所愛,不能終其所愛。更可悲的是,他們的愛的結(jié)晶:兩個兒子,成了他的階級敵人;而另一個成為給他戴綠帽子的人,但他卻毫無察覺。表面的威嚴和道貌岸然之下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推上最恥辱的境地。他的生存環(huán)境是何等悲哀!
侍萍終究還是瘋了。他苦苦掙扎,但她終究還是失敗了。但她畢竟是堅強的,有著巨大精神力量的女人。
《雷雨》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悲劇的承擔者,無論是窮是富,是好是壞,都上演著悲劇的角色。
《雷雨》就這樣展示了人間最慘烈的悲劇,它發(fā)生于每一個普通的人身上,不是上帝國君,也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它更沒有讓我們到世界之外去尋求什么悲劇的根源,因為悲劇就在是生存的本身。內(nèi)含著人性生存的本身的悲劇。
人生的悲劇,悲劇的一生。
雷雨心得感悟篇六
總有一種感情,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段經(jīng)歷,會讓我們心潮澎湃。然而一個故事,一個注定沒有結(jié)局的故事,它所包含的愛恨情仇與糾葛,卻讓所有的人心為之一顫。高大的院墻,厚厚的鐵門,緊緊地鎖住了一個家庭的悲哀,鎖住了難以言說的秘密,門里門外,徘徊著兩代人感情的糾葛,游走著兩個家庭不斷的恩怨。三十年的悲哀,三十年的愛恨,三十年的惶惶不安,三十年的痛苦煎熬,就這樣命運又讓他們相遇,這一切后果,便塵埃落定。
一段本不該有的感情,卻讓它在深宅大院中悄悄滋長。長子與繼母,該有著怎樣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是愛情?是悲情?盡管歷盡艱辛與波折,卻仍舊在感情的漩渦中苦苦掙扎。后母擺脫不了的命運,繼子擺脫不了的繼母的糾纏,就這樣,仇恨在悄悄的蔓延。郁悶,死氣沉沉的房間里所有的人都有一段或喜或悲的往事。只有他——周沖,仍舊懷著一顆充滿陽光與活力的心。他不會鉤心斗角,他不懂爾虞我詐,他沒有恩怨,的是他深深喜歡著那個在自己心里清 純、善良的女傭——四鳳,他只知道愛情沒有界限,他只是單純的愛,內(nèi)有一點瑕疵。陽光照不進的偌大的廳堂,可他的心里卻很溫暖。
日子在一點一點地流逝,而周公館,魯家,所有的人心里都有什么在潛滋暗長著。他們本該是兄妹,卻不明情由而種下了最終的苦果,命運折磨毀壞了兩個物質(zhì)的孩子??v使情意綿綿,卻只能淚眼望穿;縱使柔腸百轉(zhuǎn),卻只換得撕心裂肺的呼喚。、哭天喊地的埋怨,再大的雷雨也沖不掉這鐵證的事實。
《雷雨》閱讀心得2
雷雨心得感悟篇七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專制、偽善的家長,熱情、單純的青年,被情愛燒瘋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恨著罪孽卻又不自知的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還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這一切在一個雷雨夜爆發(fā)。有罪的,無辜的人一起走向毀滅。曹禺以極端的雷雨般狂飆恣肆的方式,發(fā)泄被抑壓的憤懣,毀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
《雷雨》的戲劇沖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開始是郁悶燠熱,烏云聚合,繼而有隱隱的雷聲,有詭譎的閃電煽動著漸趨緊張的空氣,忽地,天地間萬物止息,紋風不動,靜極了,就在人剛剛覺察到異樣還來不急思忖,當頭響起一個炸雷,電閃雷鳴,雨橫風狂,宇宙發(fā)怒了。達到此種戲劇效果全憑劇作家牽動劇中人物之間“危險”關(guān)系。比如周萍,對父親是欺騙與罪孽感,對蘩漪是悔恨與懼膽怯,對周沖是歉意,對四鳳是希望振作,對侍萍是難逃宿命。
《雷雨》確是才華橫溢之作,在戲劇藝術(shù)上臻于完美之境?!独子辍烦晒λ茉炝藙≈腥宋?。如果一出戲沒有令人難忘的人物,那么無論它的劇情沖突多么緊張激烈都不過是一時的熱鬧?!独子辍分械娜宋锸秦S滿而復雜的。即如周樸園,曹禺將他歸于偽善卻仍然還要為他分辨出剎那間幻出的一點真誠顏色。而對周沖,曹禺也細心區(qū)分著單純與癡憨,讓現(xiàn)實的鐵錘一次次敲醒他的夢。
當然,在《雷雨》中最獨特最耀眼的人物是蘩漪。她是一個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熱情是澆不滅的火。上帝偏罰她干枯地生長在砂上,她的`美麗的心靈被環(huán)境窒息變成了乖戾。她有一顆強悍的心,她滿蓄著受壓抑的陰鷙的力,她不是所謂的“可愛的”女性,她是辛辣的,尖銳的,她有她的“魔”,她的魅惑性。
《雷雨》具有一種詩意之美。這不單單得自文辭的優(yōu)美,許多段落被人們反復背誦,也不僅是得自劇中人物詩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說,是所有這一切,包括舞臺提示、角色分析,匯總而后升發(fā)出的一種形而上的氣質(zhì)和品位。
雷雨心得感悟篇八
曹禺先生的《雷雨》一劇作圍繞著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的天津周公館和平民魯家兩個家庭的兩代人之間斬不斷、理還亂的種種糾葛,講述了一個令人嘆惋的悲劇故事。在傳統(tǒng)的悲劇故事里,諸如一場疾病、一場車禍之類的意外戲碼往往都顯得有些拙劣,真正的悲劇是所有人都在尋常的生活軌道上行進著、努力地想要變好,但事情卻依然一步步無可阻止地潰敗、走向深淵。曹禺先生的《雷雨》正有這種悲劇意味,因而格外耐人尋味。
在這部作品中,有愛而不得苦苦思念的周樸園、有追求自由和愛情卻兩次碰壁的蘩漪、有因出身低微被心愛之人拋棄的侍萍、有墜入愛河卻得知彼此兄妹關(guān)系的周萍四鳳,有無辜受到牽連慘死雷電之下的周沖。曹禺先生制造種種令人驚嘆的巧合、為每個人都安排了一個悲劇性的結(jié)局,在不細究的人看來,似乎有些殘忍。而在我看來,這種“殘忍”恰恰體現(xiàn)了其對世人的慈悲與憐憫。
在《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曾質(zhì)問過中國人傳統(tǒng)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思想,他問,“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中國人自古有“善惡終有報”的說法,但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人們越來越會發(fā)現(xiàn)這句話是多少帶著點理想主義的,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賢者如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自己被李陵事變牽扯受宮刑)會顯得嘲諷,在《雷雨》一劇中也是如此。善良直率的周沖、美麗純潔的四鳳,在這場牽連了兩個家庭的悲劇之中他們何錯之有?至此,“善惡終有報”的說法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應(yīng)世事變遷的規(guī)律,卻終究是人們一廂情愿相信的一種美好愿望。
與中國人不同,在另一個古老的國度古希臘,人們信奉“命運”,認為就連神也要受到命運的制約。法國文豪雨果在他的《巴黎圣母院》中就曾表現(xiàn)這一主題,我認為《雷雨》這部作品與之有相似之處,因為它恰恰體現(xiàn)了對人們被命運殘忍捉弄的憐憫。劇中,命運交織著無數(shù)的因果和偶然,裹挾著人們向著各種不可控的、未知的方向前進。沉浮在命運中的人們苦苦掙扎,以期追尋到自己的幸福終點,卻終究如同蜉蝣撼樹、螳臂當車,注定不能抓住自己想要的一切(更有甚者要不斷地失去),被命運玩弄于股掌之間,不知哪一日就會被推向深淵。選擇什么樣的活法、如何尋找救贖,沒有人能給出這個答案,人們所擁有的權(quán)利只有迷茫,有太多抗爭于改變結(jié)果而言微不足道。
先生自己在序文中寫道,“《雷雨》所顯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報應(yīng)。而是我所覺得的天地間的“殘忍”。……我念起人類是怎樣可憐的動物,帶著躊躇滿志的心情,仿佛自己來主宰自己的命運,而時常不能自已來主宰著。受著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的捉弄。一種不可知的力量的——機遇的,或者環(huán)境的——捉弄;生活在狹的籠里而洋洋地驕傲著,以為是徜樣在自由的天地里,稱為萬物之靈的人物,不是做著最愚蠢的事么?”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這位被喻為“東方莎士比亞”的先生心里懷著的、悲天憫人的情懷。他正是對茫茫眾生受限于天地、經(jīng)歷著“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等種種不能靠自身主觀努力擺脫的苦難感到無限的悲哀,這種情感引起了無數(shù)觀眾的共鳴,使得《雷雨》成為中國戲劇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個成功的文學家必然有憐憫眾生的博愛情懷,曹禺先生正是其中代表,他的胸襟及其在作品中的體現(xiàn)值得我們致敬。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1368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