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要與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相適應。要編寫一份較為完美的教案,首先要熟悉課程標準和學科知識要求。在教學中,教案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們在這里分享一些教學設計的經(jīng)驗和教案模板。
新聞的教案篇一
新聞是實用文體中的重要門類,在傳播信息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胡喬木同志曾經(jīng)寫過一篇題為《人人要學會寫新聞》的文章,文章中寫道:“新聞是一種時代的科學,時代的藝術,它的發(fā)展前途正是遼闊無邊。如果人人都學會這門科學和藝術,不但對我們的新聞工作者有極大的好處,而且對于我們的全部工作以至每個工作人員的品質(zhì),一定都有極大的好處?!?/p>
“新聞”這個名稱,從廣義來說,包括消息、通訊、報告文學等;從狹義來說,就是指消息。消息(新聞)這種文體的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四條。一是用事實說話。正如陸定一同志所說的:“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我們對于新聞學的基本觀點》)二是迅速及時。迅速,是指它能很快地向讀者(或觀眾、聽眾)傳播;及時,是指快而得當,適合需要。三是高潮在前。寫消息時,通常把最主要、最新鮮、人們最關心的事實寫在前面,把比較次要的內(nèi)容寫在后面,形成所謂“倒金字塔”式的結構。四是簡明扼要。簡明,就是既簡潔又明白;扼要,就是準確地把握事物的主要之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篇課文,是充分體現(xiàn)上述特點的一篇典型的消息。首先閱讀全文,了解文章大概內(nèi)容。
新聞的教案篇二
一、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會篩選信息,抓重點、抓關鍵。
三、了解側面表現(xiàn)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一、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側面表現(xiàn)和借景抒情手法的運用,認識“印象式報道”的特點。
通過學習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1、奧斯維辛是波蘭南方的一個城市,距華沙120英里,地處被稱為摩拉維安門的山口的東頭,周圍是一片沼澤地。布熱金卡在奧斯維辛城外幾英里的地方。這是新聞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尋找。(插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背景資料)在奧斯維辛城附近,建有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最大的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被稱為二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最大的“殺人工廠”。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時間內(nèi),曾囚禁過24個國家的民眾和戰(zhàn)俘,共有約400萬人在此被殺害。1945年,德軍為消滅罪證,炸毀了它,現(xiàn)在人們參觀的是經(jīng)修復后建成的博物館。
2、人們依次參觀了毒氣室、焚尸爐、牢房、試驗室、紀念墻、絞刑室。這可以在7—15段里尋找。這部分敘述人們訪問奧斯維辛博物館的過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標題和導語部分,進一步在主體里尋找。這是從新聞結構上著眼。重要的信息是新聞事實,閱讀新聞時還要分清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而新聞材料除了上述兩類外,還包括作者的主觀評價,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陳述部分,要分清陳述和評價。這是從新聞材料著眼。這是獲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對大部分新聞適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聞的主觀評價都與事實截然分離的。下面,請同學們劃出表達作者評價的語句。
(以學生劃出的語句引導學生認識這篇新聞的特點)這篇新聞最大的特點是寫作者的主觀感受。這些感受包括所見所聞所感,而且并沒有通過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卻讓人感受到情感波瀾的暗涌。請同學們找出最讓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細體會,說說句子的內(nèi)涵。
(歸納學生看法,引導他們品句)
1、“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布熱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一行行白楊樹婆娑起舞,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還有幾個兒童在追逐游戲。”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為什么覺得可怕?如果這種景象出現(xiàn)在維也納的多瑙河旁,只會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熱金卡出現(xiàn)了這種景象,布熱金卡的歷史與此太不相配了,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個“不該”?;野档奶炜?、沉悶的色調(diào)才是與它最相配的景象。兩種不相配的東西疊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無一句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同時在開頭給讀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壓抑。
2、“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p>
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尸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表達了作者對納粹的諷刺:納粹的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們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難、苦難折磨而產(chǎn)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資料: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一扇高墻上寫著:“來到這里只有勞動,不能有任何別的設想。不想勞動者可以自己觸動電網(wǎng)?!奔袪I的頭頭在囚犯到來的當天就對他們說明白:“……集中營進得來,出不去,除非從焚尸爐的煙囪里爬出去?!?“木然”及對姑娘的描寫揭露了法西斯對美好的摧殘以及作者的憤恨之情,暗示人們應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總結以上片段的寫作手法)作者沒有直抒胸臆,而是通過一些饒有意味的場景曲折表達感情,使意味深長,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這種手法的運用或許能為同學們的寫作提供一些啟發(fā)。
4、(請劃出描寫參觀者的相關語句)“參觀者默默地邁著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們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他們表情茫然”“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fā)抖”“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參觀者慶幸他沒有打開門進去”“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薄皡⒂^者們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p>
7——15段,作者跟隨著參觀者的腳步,通過外顯反應表現(xiàn)參觀者的內(nèi)心感受。(讓學生針對相關描寫暢所欲言,想象參觀者的心理活動)
(重點講解議論句“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作禱告,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者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殺人者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懺悔自己的罪行的,無辜的人們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總結以上片段的寫作手法)通過參觀者的動作、神態(tài),側面表現(xiàn)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恐怖和納粹的殘暴。
1、文字簡練、樸實。(一般新聞的特點)
2、視角獨特。從“平靜”中找到新聞。在平淡的事實中,作者感受到平靜之下的風暴,那就是每一個參觀者心中的感情波瀾。他們都受到了震撼,從而更加熱愛和平自由。這是善與惡的對立。因此,作者沒有直接描寫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景象,而是轉而關注人的感受。這一類新聞有別于純客觀報道人和事的新聞,被稱為“印象性報道”。
3、多用否定句:使具有統(tǒng)一的風格。標題就是一個否定句,在文中出現(xiàn)了兩次。第一次出現(xiàn)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說“奧斯維辛的慘狀被人們講過很多次了”,所以沒有什么新聞,但作者仍感到非寫不可,表現(xiàn)了記者的良心,交代了寫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現(xiàn)在結尾,呼應前文,突出主題。
這篇新聞的語言富于表現(xiàn)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是對納粹罪惡的憤怒譴責,還是對和平自由的希望?還是兩者兼有?(學生之間互相討論,選代表發(fā)言)
作者通過借景抒情和側面表現(xiàn)的手法傳達了參觀者們的內(nèi)心感情,表達了對納粹暴行的憤怒和對自由和平的向往。
1、找一則消息,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nèi)容,寫一句話新聞。注明新聞的。
2、完成課后練習四的第二小題。
新聞事實
一、新聞材料 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觀評價
二、 片段1
片段2 借景抒情
片段3 (7——15段) 動作、神態(tài)描寫 側面表現(xiàn) 恐怖 殘暴
三、寫作特點:
1、文字簡練、樸實。
2、視角獨特。
3、多用否定句。
新聞的教案篇三
了解新聞消息的特點,掌握其六要素和結構的五部分。
根據(jù)新聞的特征理清文本的內(nèi)容和結構,品味、學習語言的真實準確。
教師誘導,學生自主、合作、積極探究。
感受中國解放軍的英勇無敵,明白勝利來之不易,學會珍愛幸福。
文本的渡江戰(zhàn)役和南陽解放,都是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進攻階段具有關鍵意義的勝利,并且由毛澤東同志親自撰寫。兩則新聞氣勢磅礴,語言準確簡明,感情色彩鮮明。是學生中學時期實效接觸的新聞體裁。它既要求學生掌握新聞的基本知識,還要求學生感受新聞體裁語言的真實與準確。
學生初學新聞這種體裁,有必要弄清新聞聯(lián)的基本特點和結構。這了便于學生盡快地掌握新聞的特點,在教學上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guī)律,從對課文內(nèi)容的復述和概括入手。同時本文的語言簡明、準確是學習的好材料,可以讓學生在朗讀和比較中把握文本的語言特色。
新聞的一般特點、文本的語言風格。
革命的傳統(tǒng)教育、分析語言的準確及文本行文的有序條理。
1、教師課前明確新聞的常識,收集文本新聞的背景資料。
2、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基本了解文本的內(nèi)容、完成字詞的積累工作。
3、兩則新聞分三課時完成,重點教學第一則,第二則重在自主探討。
1、學習課文第一則新聞。
2、重點教學新聞的六要素和結構的五部分。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情景設置:古往今來戰(zhàn)爭知多少……(由戰(zhàn)爭話題導毛澤東的《人》,進而轉到作者這一話題)
二、眾說紛紜話作者(不求學生全知,但求人人知一點,而后教師明確作者常識,具體內(nèi)容略)
三、一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本內(nèi)容
1、自主誦讀,圈點勾劃要點、疑點及精典語句。
2、合作完成字詞積累,由學生提問學生解,教師適當歸納。
3、復述故事,探究文章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
時間:1949年4月薪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時
地點: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一千余華里長江戰(zhàn)線
事件起因: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人民解放軍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而發(fā)起渡江作戰(zhàn)。
經(jīng)過與結果: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三十萬人全部渡過,占領長江南岸。西路軍三十五萬渡過三分之二,已戰(zhàn)領廣大南岸廣大陣地。東路軍三十五萬已渡過大部,經(jīng)過整天激戰(zhàn),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南岸陣地,控制江陰要塞,切斷鎮(zhèn)江無錫段鐵路線。
四、二讀課文,探究新聞結構的五部分
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大江
主體:(3—末句):具體敘述了渡江戰(zhàn)斗的狀況。分中、西、東路軍三部分述寫。
背景:(8、9句):內(nèi)容略。
五、三讀課文,自我反思新聞的六要素與結構的五部分。
六、能力遷移訓練,聽讀新聞一則,一邊記錄其六要素與結構的五部分。
七、作業(yè)設計:課外閱讀新聞,理清內(nèi)容,找出六要素及結構五部分,下節(jié)課堂前相互交流。
八、板書設計: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毛澤東)
新聞的六要素:結構的五部分:
時間——地點——人物標題——導語——
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主體——背景——結語
1、課本第一則新聞語言的賞析
2、課文行文的條理明析
3、毛澤東及人民解放軍形象探討
一、新聞交流平臺
二、再讀課文,精典語句欣賞
1、根據(jù)一讀課文時的勾劃美語,說說個人的理解
2、結合文本第三題,完成練習。
三、探究文本主體的順序:
問:文本主體是按什么順序敘述,作者為何要這樣安排?
明確:提示學生不同角度考慮,結論不一定那么完整,但要求有理有據(jù)。
四、個性閱讀:閱讀文本,說說你心中的毛澤東及人民解放軍——
五、自由誦讀課文,提出疑問,互動解決,小結第一則新聞的學習目標達成。
六、作業(yè)設計
1、反復誦讀文本,領悟新聞的特征。
2、準備第二則新聞的學習。
七、板書設計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毛澤東)
總述:分述:
人民解放軍一層:中路軍——突破渡過35萬人(略)
百萬大軍千二層:西路軍——占領35萬人渡過三分之二(詳)
余華里沖破三層:東路軍——激戰(zhàn)35萬大軍大部分渡過(重點)
敵陣橫渡長江
1、教學第二則新聞
2、完成一則新聞寫作
一、自由閱讀,自主,互助完成字詞積累
二、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此則新聞的內(nèi)容: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qū)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了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說明解放戰(zhàn)爭轉入戰(zhàn)略進攻階段以后,我軍完全掌握了全國戰(zhàn)場的主動權,進而鼓舞了解放區(qū)軍民乘勝前進的斗志。
3、互動探討新聞的六要素人物:中原我軍
時間: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點:南陽
事情的起因:蔣軍因全局敗壞,被迫整個南線近百個師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為中心和以漢中為中心的兩個地區(qū)。在我強大的野戰(zhàn)軍和地方配合打擊下,困守南陽的蔣熾不得不被迫棄城逃走。
經(jīng)過和結果:自去年七月,南陽人民解放軍開始向敵后進軍。大量殲敵,擴大并鞏固了根據(jù)地,壯大了人民武裝,徹底孤立了敵人,南陽守敵王凌云棄城逃走,我軍當即占領南陽肉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敵方據(jù)點外,全部為我解放。
4、互動探討新聞的結構五部分
標題: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背景:(2-7句)用兩則史料說明南陽自古以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戰(zhàn)略地位。并加顧過去一年多來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軍全局潰敗的原因。
主體:(8-末)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加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可分為四層。(具體分層略,可參見《教參》)
5、個性閱讀,品味此則新聞的精妙之處,張揚個性感悟。
三、寫作訓練
1、聽讀報刊新聞兩則,再次感知新聞的特點。
2、聽讀教師新聞一則,感知如何寫作身邊新聞。
3、口頭作文,入格訓練。
4、寫作:要求,根據(jù)自已所了解的最新事件寫一則簡明的新聞,要注意六要素的完整,結構五部分的合理運用。
四、板書設計
寫作:
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五部分:標題,導語,主體,事件的背景,結語
其他:語言運用要規(guī)范,力求個性化
新聞的教案篇四
蕪湖()潰退()泄氣()。
銳不可當()荻港()殲滅()。
2.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銳不可當:鋒利無比,不可抵擋。
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動或越出范圍;掌握。
潰退:眾多、大批(敵人)敗下陣。
要塞:在軍事上有重要意義的、有鞏固的防御設備的據(jù)點。其次學習本文。
1.這篇消息的標題有什么特點?
本篇消息的標題只有正題,沒有引題、副題。這個標題明確、簡練、突出,傳遞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百萬大軍”“橫渡”的用語,表現(xiàn)了磅礴的氣勢,充滿了勝利的豪情。
2.新聞電頭如何寫,為什么要寫這些內(nèi)容?
新聞電頭也是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寫在一篇新聞的開頭,包括:通訊社名稱、發(fā)電報稿地點、時間和記者姓名。本篇通訊是由新華社發(fā)搞,發(fā)電地點:“長江前線”,時間:“二十二日二十二時”。
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電頭里寫明通訊社名稱,發(fā)電時間、地點和記者姓名都是表現(xiàn)真實性的手段。時效性是新聞的重要特點。新聞,就要注意一個“新”字,它在反映現(xiàn)實的速度方面居于各種文體之首。在當今世界上,消息的時效性是各國通訊社特別注意的問題,往往事件發(fā)生后的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就立即通過廣播或報紙向全世界發(fā)布。因為時效是消息質(zhì)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則消息寫得再好,失去時效等于廢品。為了說明時效,本篇在電頭里,不僅注明日期,而且還注明了時間,用來強調(diào)報道的是截至二十二時所發(fā)生的事件。
3.本篇的導語是什么?導語在新聞報道中有什么作用?本篇導語是開頭的兩句話。它概括告訴讀者三個情況:一是參戰(zhàn)部隊及數(shù)量——“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二是戰(zhàn)斗的具體區(qū)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縱橫一千余華里”;三是戰(zhàn)果——“已經(jīng)沖破敵陣,橫渡長江,一千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p>
作者報道三路大軍渡江情況,并未平均使用筆力。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寫。21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話就交待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況,因與西路一樣,敵人“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所以此路略去。次寫西路,略些。21日下午5時起至22日22時已渡過20多萬人,余下三分之一,預計23日可渡完。寫到受阻情況時,交代了一句“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刪去這句,對報道西路情況無損,而前面對中路受敵情況就要加上“毫無斗志,抵抗微弱”之類重復的話。把相同的情況合并起來寫,詳略分明,用語更為簡潔。最后寫東路。由于這里敵人的防線比較鞏固,加之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更重要的是這一地區(qū)在戰(zhàn)略上意義重大,直接關系到能否包圍敵軍,解放南京,因此報道寫得十分具體。尤其是最后兩句詳盡地寫了我軍的戰(zhàn)果,是為了說明水路長江和陸路京滬線已全部被我軍切斷,敵人已無退路,敵我雙方態(tài)度已十分明朗。
5.我軍所遇之敵,抵抗力量甚微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如下:一是我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二是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而國民黨部隊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政府拒絕和平,都很泄氣。
6.這篇報道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這篇新聞真實地報道了人民解放軍以銳不可當之勢橫渡長江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情況,簡要論述敵軍在政治上、軍事上失敗的原因,宣告了國民黨反動派必然覆滅的命運。
7.“戰(zhàn)犯湯恩伯21日到蕪湖督戰(zhàn),不起絲毫作用”一句中“絲毫”的含義是什么?
“絲毫”指作用極小或很少,勾畫了湯恩伯捉襟見肘的狼狽相。
新聞的教案篇五
2、快速默讀課文,用簡明的語言說說新聞報道的內(nèi)容。
二、學習研討。
1、導入:
2、細讀課文,理清記敘的六要素:
3、理清新聞的結構。
4、一年多來,我軍取得哪些偉大勝利?
三、鞏固延伸。
1、說說兩則新聞在寫法上有哪些異同?
2、閱讀《從郵局看變化》。
名人名言。
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珴蓶|。
盡管郵包減少了,但郵局里的干部和職工還是夠忙的.幾十名機關干部又開赴第一線,幫助辦理訂閱報刊業(yè)務.因為在各個營業(yè)門市部,經(jīng)常有許多人排隊,渴望訂到自己喜愛的報紙、雜志.據(jù)統(tǒng)計,去年年底與前年同期相比,全疆的報刊訂戶增加了20%以上.現(xiàn)在,新疆平均47人就有一份報刊.郵電局的同志說:“現(xiàn)在黨的工作著重點已經(jīng)轉移到四化建設上來,各族人民學科學、學文化的勁頭越來越足了.”
思考:(1)概括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
(2)本則新聞的寫作特色是什么?
(3)舉例說明新聞準確真實這一特點。
四、教師小結。
《新聞兩則》所報道的渡江戰(zhàn)役和南陽解放,都是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進攻階段具有關鍵意義的勝利。學習這兩則新聞,使我們了解了歷史,看到正義戰(zhàn)爭的威力,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兩則新聞氣勢磅礴,語言準確簡明,感情色彩鮮明。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學們把今天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體驗、感受、思考周圍的世界,開闊視野,提高認識水平。
五、布置作業(yè)。
1、做一回小小節(jié)目播音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就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話題談談你的認識,并整理在練習本上。
新聞的教案篇六
1、幼兒已具備一定的聽、說新聞的能力。
2、投影儀
3、教師演示用的新聞圖片,幼兒創(chuàng)編新聞用的大紙和畫筆。
師:看,老師帶來了什么?(“電視機”)
師:今天“電視機”要給我們放一段電視,你們想看嗎?(想)
師:(打開“電視”)“電視”里正在播放什么節(jié)目?(新聞報道)
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看、仔細聽,新聞里講了些什么。(教師借助新聞圖片,在投影儀上播放新聞)
師:剛才“電視”里播放了幾條新聞?告訴了我們哪幾件事?
幼:電視里播放了3條新聞。第一條是海門發(fā)生了火災;第二條是動物園的一頭獅子逃出了籠子;第三條是張家口發(fā)生了大地震。
師:剛才小朋友聽得很認真,把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都記住了?,F(xiàn)在請你們再看一遍,這一次要仔細聽清楚新聞里的詳細報道。比如,海門昨天發(fā)生了多少起火災,消防隊員在干什么;動物園的獅子現(xiàn)在在哪里;張家口發(fā)生大地震后,海門市市長要求我們大家做一件什么事。(教師再播放一遍新聞)
師:昨天,海門發(fā)生了多少起火災?(一起)
師:火災會造成什么樣的損失呢?(房子會被燒掉,許多人沒有房子住;會有許多人死亡;錢被燒光了;家具、電器也會被燒掉的等)
師:是洋撒,火災對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幸虧消防隊員及時趕到把大火撲滅了。剛才新聞了講消防隊員把火撲滅后要趕緊做一件什么事?(調(diào)查火災原因)
師:是呀,只有調(diào)查出火災原因,才能吸取教訓防止火災再次發(fā)生。第二條新聞說獅子現(xiàn)在在哪里?(一個山洞里)
師 :它躲在山洞里行不行?為什么?(不行,獅子餓了會出來吃人的;這樣的話,游客就看不到威武的獅子了;獅子還會抓傷過路人等)
師:對了,所以新聞了要求大家做什么事呢?(想辦法抓住這頭獅子)
師:新聞里還報道了一件大事,是——(張家口發(fā)生地震)
師:現(xiàn)在哪兒的人們在生活上遇到了那些困難?(停電、停水;房屋倒塌無家可歸;學生不能上學等)
師:他們還會遇到那些困難?(沒有衣服穿,沒有東西吃,沒有水喝等)
師:張家口人民生活那么困難,所以市長要求我們——(想辦法幫助他們)
師:你們說這幾條新聞重要嗎?(重要)
師:所以電視臺要在以后的節(jié)目里對這些事件作“追蹤報道”。要追蹤報道火災發(fā)生的原因,追蹤報道——(怎樣抓住獅子;用什么辦法幫助張家口人民)
師:你們想不想當一回小記者呢?(想)
師:今天就請你們來制作這些“追蹤報道”。老師已經(jīng)為你們準備好了圖畫紙。愿意去調(diào)查火災原因的,就把你調(diào)查到的原因話出來;愿意去捕捉獅子的,就把你想出來的好辦法話出來;愿意幫助張家口人民的,也把你的想法畫出來。等畫完之后,就到前面的“電視機”里來播放。
師:小記者們,準備好了嗎?我們現(xiàn)在開始工作吧。
師:剛才小記者都很動腦筋,制作了重要的、許多人都在關心的新聞報道,現(xiàn)在請小記者上來報道。(每個新聞請2-3個幼兒)
1、通過聽新聞和編播新聞的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聽說興趣。
2、引導幼兒用語言和繪畫表達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
3、讓幼兒學會關心周圍發(fā)生的事情。
新聞的教案篇七
設計意圖:
國慶期間,臺風“龍王”侵襲了我們福州,經(jīng)過長時間的暴雨侵襲,福州經(jīng)歷了多年未見的澇害,許多街道被大水淹沒。這是一個發(fā)生在幼兒身邊的重大新聞,如何讓孩子從發(fā)生在身邊的新聞中了解事件的原因、發(fā)展情況,并運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關心周圍發(fā)生的事情以及從事件中學習安全知識,懂得保護自己,這是設計此活動的出發(fā)點。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聽新聞和編播新聞的活動,樂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2、學會關心周圍發(fā)生的事情,懂得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3、學習較完整地敘述或描述一件事。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自制的電視機;演示用的新聞圖片;幼兒創(chuàng)編新聞用的大張紙和畫筆。
活動過程:
1、新聞播報時間:組織幼兒一起收看電視里小記者的“新聞報道”dd福州發(fā)大水了。
2、講講議議“新聞報道”的內(nèi)容:電視新聞里告訴了我們什么事?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
3、小組討論:臺風來了,怎樣做人們才不會受到傷害,東西不會損失?(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傾聽,幫助梳理)。
4、分享結果:每組派代表介紹討論內(nèi)容。
5、小組活動:制作“追蹤報道”。將事件的發(fā)展情況以圖畫形式表現(xiàn)。教師指導幼兒分組,并給予支持、指導。
6、教師幫助幼兒梳理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成員用繪畫的形式將事件的發(fā)展情況表現(xiàn)出來;
(2)每一小組共同合作畫一幅畫;
(3)將自己知道的和猜想的畫出來。
7、新聞“追蹤報道”時間:教師以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的身份引導幼兒扮小記者,分組在“電視機”里播報“追蹤報道”的內(nèi)容。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一部分幼兒在描述中語言組織能力較差,不能主動講述內(nèi)容回答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培養(yǎng)幼兒大膽講述能力,多跟他們交談、交流,多給幼兒一些肯定和鼓勵。
新聞的教案篇八
1.了解新聞的相關知識,了解這兩則新聞的有關歷史背景。
2.培養(yǎng)速讀課文,迅速篩選主要信息的能力。
3.把握課文中的人物、事件,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1通過分析兩則新聞,把握住新聞要素,結構和特點。
(一)講解關于新聞的一般知識
(1)新聞又稱消息,通常分為動態(tài)新聞綜合新聞典型新聞和新聞述評四類,其中動態(tài)新聞是報紙廣播最常用的一種,它報道的是國內(nèi)外最新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
(2)新聞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jīng)過結果
(3)新聞的結構五部分: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其中標題導語主體是必有的背景結語可有可無。
(二)分析課文學習閱讀消息
1介紹背景1949年,淮海遼沈平津三大戰(zhàn)役結束,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取得勝利已成定局,但國民黨反動政府依然負隅頑抗,對長江防線經(jīng)過三個半月苦心經(jīng)營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絕簽定和平協(xié)定。4月21日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發(fā)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于凌晨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徹底摧毀國民黨的長江防線。
2分析電頭:交代了通訊社的名稱發(fā)電的時間地點表明材料真實報道及時
3自讀課文,找出本篇新聞的六要素
4學生討論分析新聞結構本文可分兩部分:
(三)課堂總結課文通過敘述了三路大軍渡江戰(zhàn)役的偉大勝利,贊揚了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zhàn)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新聞的教案篇九
1、掌握錄音新聞的形式與其他新聞的異同。
2、了解我國運載火箭發(fā)射試驗成功的盛況。
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培養(yǎng)祖國的榮譽感,學習參試人員大力協(xié)作,團結奮斗為祖國獻身的精神。
1、弄清新聞的基本特點和結構。
2、學習語言,訓練朗讀。體會新聞語言的簡潔、生動,準確以及在播音時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diào)。
教具準備:收音機。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們經(jīng)常在電視中看到火箭發(fā)射成功的盛況,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電視還沒有走進千家萬戶,,你想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成功的盛況嗎?今天我們借助“錄音新聞”來回味一下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吧!
1、給下列字注音:
翱碩大愨頃刻停泊。
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分析文章的結構。
3、深入賞析課文,從描寫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口語與書面語結合入手。
教師明確: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括號內(nèi)的字是現(xiàn)場錄音,是對錄音內(nèi)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xiàn)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互動二: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
組織方法:一學生讀黑體字,一學生讀劉長樂,一學生讀麻振,一學生讀王惠愨。其他同學表演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要注意語速、語調(diào)、把握感情,學生自我評析。)。
互動三:再次讀課文,了解火箭發(fā)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
教師明確:標題:喜看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成功的壯觀景象。
教師明確:這些文字豐富了新聞報道的內(nèi)容,增強了所報道的材料的真實性,縮短了聽眾和事件發(fā)生現(xiàn)場的距離。
互動五:從這里我們能看出“錄音新聞”具有怎樣的一個特點?
教師明確:材料真實,報道全面。
互動六:精讀課文內(nèi)容,請同學們畫出表示時間的句詞,并分析作用。
教師明確:這則新聞以時間為順序,報道事件的發(fā)生過程。先報道運載火箭發(fā)射情況,再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報道運載火箭情況,從一小時準備開始寫起再寫到“還有兩分鐘“,“離發(fā)射時間還有一分鐘”,然后報道運載火箭的發(fā)射。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先報道測量船的情況,后報道直升機的情況,也是按時間順序,這樣使事件發(fā)展十分清楚,便于聽眾收聽。
教師明確:從景物描寫的作用,比喻手法的表達作用等方面談,言之有理即可。
互動八:設置活動,模擬播音,以課文播音稿為基礎指定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播音。朗讀時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確定感情基調(diào),選擇適當?shù)恼Z調(diào)速度。
四、達標反饋:
1、現(xiàn)場采訪一同學,并根據(jù)錄音寫成錄音新聞的稿件。
2、改正錯字:波光鱗鱗喜型于色撥地而起螢光屏運栽。
五、小結:
這則錄音新聞比較全面地報道了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成功的情況,贊揚了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和軍指戰(zhàn)員大力協(xié)作、團結奮斗為祖國做貢獻的精神,歌頌了黨的領導。
方法小結:
1、作為錄音新聞,文字報道和現(xiàn)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事件是它的主要特點。
2、合理安排順序,使事件報道條理清楚。
3、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這篇報道的語言特色。
六、資料補充:
新聞,又稱消息,通常分為動態(tài)新聞、綜合新聞、典型報道和新聞評述四類。
其中動態(tài)新聞是報紙、廣播最常用的一種。它報道的是國內(nèi)外最新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
新聞結構:標題、導語、主體、結語、背景。
標題:可以分為引題、正題、副題。
主體:消息的主干,是集中敘述事件,闡發(fā)問題和表明觀點的中心部分。
結語: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話,是消息的結尾,它可有可無。
背景:是事物的歷史狀況或存在的環(huán)境、條件,是消息的從屬部分。
新聞特點:立場、觀點鮮明,內(nèi)容真實、具體,反應迅速,語言簡明準確。
新聞寫法:以敘述為主,有時兼議論、描寫。
新聞的教案篇十
1、引導學生自學了解新聞的特點、結構、語言。
2、初步學會分析新聞。
3、激發(fā)學生閱讀新聞的興趣。
1課時。
引導、啟發(fā)、組織學生自己設問答問。
多媒體投影。
一、[投影]新聞(動畫)。
二、[教師引導]。
你平時在哪里能夠看到新聞?
[學生交流]:報紙、電視、廣播、網(wǎng)上。
三、[教師引導]。
你想了解新聞的哪些知識?
[學生交流]待定。
四、[投影]教師建議。
1、閱讀預習提示1、2兩小段。
2、閱讀106頁《寫消息》。
3、結合書下注釋閱讀課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劃出你要。
掌握的有關新聞的內(nèi)容。
五、[投影]教師指導。
在紙上寫上你所不懂的問題,請教別人。
設計一個好題目考考你的小組長或課代表。
[學生交流]。
六、[投影]強調(diào)要點。
特點:真實性(真)。
簡明性(簡)。
時效性(新)。
結構:標語導語主體。
背景結語。
語言:簡明、準確。
以記敘、描寫為主。
七、[能力訓練]投影網(wǎng)上新聞。
美發(fā)現(xiàn)可能屬于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碎片。
新華網(wǎng)北京2月24日專電據(jù)法新社23日報道,美國官員稱,搜索人員日前在內(nèi)華達州又發(fā)現(xiàn)一塊可能屬于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碎片。
目前,這塊碎片的數(shù)字照片已被送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進行確認。有關部門此前認為,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起落裝置的一部分就墜落在內(nèi)華達州的沙漠地帶。
航天飛機殘骸,以便徹底查明事故原因。(完)。
要求學生分析新聞結構,談談通過閱讀新聞可以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
八、[結束語]課后希望學生多讀新聞增長最新知識,作出理智判斷。
九、[作業(yè)]網(wǎng)上閱讀新聞,進行交流。
新聞的教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能清楚、連貫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采訪。
2、能認真傾聽別人的介紹,樂意大膽補充。
3、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
4、引導幼兒充分想像合理的故事經(jīng)過,鍛煉自己口語的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創(chuàng)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活動準備:
1、新聞發(fā)布會場景布置。
2、展示幼兒采訪過的職業(yè)的小圖標。
3、已完成的小記者采訪表若干。
活動過程:
1、回憶采訪情景,激發(fā)談話興趣。
3、討論:如果沒有人們的這些工作,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為幫助幼兒理解,可在討論時及時出示各行業(yè)人們工作的圖片。
活動延伸:
啟發(fā)幼兒繼續(xù)向自己熟悉的成人(親友、鄰居等)采訪。
活動反思:
成功往往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其實我們只要稍微多付出一點,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晌覀兺谶@一步前停留了下來,只為了一時的輕松,而誤了許多許多?!巴鲅蜓a牢,為時不晚”今后,我將努力珍惜我的每一分鐘,珍惜我的每一節(jié)課,只為了我的每一個孩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聞的教案篇十二
1、繼續(xù)了解新聞的一般特點,學習運用對比的手法及細節(jié)描寫來表情達意。
2、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領會作者在平靜的敘述中所蘊含著的對納粹的強烈憤怒。
3、了解納粹的歷史罪惡,記住歷史慘痛的教訓,珍惜和平,抵制暴力與罪惡。
揣摩、理解意蘊豐富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
發(fā)現(xiàn)作品中極具新聞價值的“反差”,挖掘本則新聞的意義。
一課時
讓我們來聽聽來自奧斯維辛、題為《蝴蝶》的詩——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豐富、明亮、耀眼的黃色,
或許,那是太陽金色的淚水
滴在白色的石頭上……
那樣、那樣的一種金黃
輕盈得翩然直上。
它離去了,我相信,這是因為
它自己要告別這個世界。
我在這里住了七個星期,
被囚禁在這個集中營。
可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里有我喜愛的東西。
蒲公英在招呼著我
還有院子里開著白花的栗樹枝條。
只是,我再也沒見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這里,
不住在集中營。
這首詩的作者,生于布拉格的巴維爾弗里德曼,在21歲時被遣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兩年之后,他被毒氣室奪去了生命。
找不到更多關于他的記錄,年輕的巴維爾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萬猶太人中的一個。
那個年代被太多的毀滅和死亡充斥,我們唯一相信的真實,是那座人間地域里散發(fā)著的腐臭氣息,和那些年幼年輕年老的寫滿恐懼的眼睛。
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美國記者羅森塔爾,進入這座恐怖的人間地獄。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萬人在這里被德國法西斯殺害,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德國法西斯在集中營內(nèi)設立了用活人進行“醫(yī)學試驗”的專門“病房”和實驗室,還建有4個大規(guī)模殺人的毒氣“浴室”及儲尸窖和焚尸爐。1944年,這里每天要焚燒約6000具尸體。殘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剝下紋身人的皮膚做燈罩,并剪下女人的長發(fā)編織成地毯,被殺害的多是猶太人。
1、《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突破新聞純客觀報道的原則,著眼于感人的細節(jié),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它召喚起人們關于災難的記憶、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人性的自省。它讓我們牢記歷史教訓,珍愛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結構
1、為什么“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作者還要去報道?
這句話的意思使奧斯維辛太出名了,人們已經(jīng)了解了它很多東西,的確是沒有什么新聞可供報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沒有新聞,作者還是要寫,因為他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奧斯維辛雖然是沒有什么新鮮東西了,但每一個參觀者進來了都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震驚和窒息,驅使作者必須為它寫一點東西,以祭奠亡靈,揭露罪惡。
景象固然美好,卻與這里的歷史不相配。這里曾經(jīng)是個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應該“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然而一踏進集中營,作者卻吃驚地發(fā)現(xiàn),這個該被歷史永遠詛咒的地方,竟然有著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時無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無一字控訴,可是由此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憤懣的感情,讓讀者感到無比壓抑。
可以理解為作者的一種諷刺任納粹黨多么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蛟S是一種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可見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
此文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新聞報道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記者在文章中的參與程度不同。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xiàn),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記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斷,只是用事實本身說話;另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xiàn),但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的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見所感。我們平時讀報紙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種或第二種情況,主要還是一種純客觀敘述為主的寫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參觀集中營的感受當成了主要內(nèi)容來寫,是一種純主觀性的報道,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的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更能感染讀者。
寫參觀者的表現(xiàn)是側面描寫,它對寫奧斯威辛的狀況有襯托作用。毫無疑問,奧斯威辛集中營,在許多經(jīng)歷了那段歷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詞了。無需具體介紹集中營中那些粘滿無辜者鮮血的刑具怎樣令人望而戰(zhàn)栗,單是參觀者所不由自主地顯現(xiàn)出的表情、舉止以及驚嘆,就足以使讀者的精神震撼了!
四、閱讀拓展
觀看影片《辛德勒名單》
以《把傷痛刻在心中》為題寫一段文字。
新聞的教案篇十三
2.那我們就來個“一分鐘新聞播報”。把你最感興趣的新聞題目大聲讀聽。
3.你看,短短的一分鐘,我們就了解了這么多的新聞,真是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一則好的新聞報道能讓人們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迅速了解身邊發(fā)生的事,這就是新聞報道的魅力。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寫新聞報道。(板:學寫新聞報道)
1.最近在某市一家報紙上有一則關于東城小學籃球比賽的報道,你們想了解嗎?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默讀,邊讀邊思考:新聞報道與我們平時寫的有什么不同?找一找,劃一劃。(不動筆墨不讀書)
2.生自讀例文。
3.你發(fā)現(xiàn)新聞報道與我們平時寫的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點?
4.學生匯報,相機指導。
(1)有關題目
生:題目很長。
師:對呀,那從這么長的題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讀題目。
師:這就是新聞報道的重要內(nèi)容。再仔細看看題目,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有兩個題目。
師:你很會觀察,其實這兩個題目都是這則報道的標題。上面的是報道的正題,正題突出了報道的最重要的內(nèi)容;有時候,為了補充說明或者強調(diào)某些內(nèi)容,我們也可以在正題下方加上一個副題。
(2)有關開頭
生:新聞報道的開頭交待了事情的結果。
(3)有關經(jīng)過。
師:你們還發(fā)現(xiàn)新聞報道與我們平時寫的有什么不同?
生:比賽過程很簡單。
師:很簡單,書上用的是哪個詞?
生:大體。
生:冠軍隊和亞軍隊。
生搖頭。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書上說“東城小學男子籃球隊是一支經(jīng)驗豐富的球隊。隊員們素質(zhì)好,配合默契,上半時比分一直領先?!?/p>
師:你們看,作者只用了“經(jīng)驗豐富”“素質(zhì)好”“配合默契”這幾個詞就把冠軍隊的表現(xiàn)概括出來了,介紹大體情況還要概括寫。板:概括寫。10支球隊歷經(jīng)幾天的比賽情況,作者只用了短短三小段不足二百個字就表達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些就是報道的特點,也是寫新聞的要求和方法。
1.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習作要求。
師:學會了方法還得會用,這才是學以致用?,F(xiàn)在機會來了,聽,紅領巾廣播站開始廣播啦!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學校廣播站現(xiàn)向大家征集一批稿件,要求是:1、要用“新聞報道”的方法寫;2、報道一次活動(可以是體育競賽也可以是學習競賽)。我們期待大家的熱情參與喲!”
2.同學們想?yún)⒓舆@個活動嗎?那我們就一起先來回顧最近我們學校開展過的活動吧。
3.誰來說說最近學校開展了哪些活動?
生:我參加學校文明衛(wèi)生體驗實踐活動。
生:我們年級開展了拔河比賽。
生:最近學校開展了一次講故事比賽。
……
4.我們學校的活動真是豐富多彩!現(xiàn)在,同學們手上都有這樣一份表格,請你們思考三個問題,第一個是你準備報道什么活動,把報道的題目寫下來,就像例文這樣在題目中就突出了報道的重要內(nèi)容;第二個是想一想怎么寫開頭,就像例文一樣用一兩句話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結果交待清楚;第三個問題是你打算重點寫什么?例文就重點寫了冠軍隊和亞軍隊的表現(xiàn)。
(課件出示)
題目
突出重要內(nèi)容
我市第9屆小學生男子籃球比賽結束
東城小學男籃獲得冠軍
開頭
交待事情結果(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我市第9屆小學生籃球比賽,經(jīng)過激烈的角逐,于10月30日在東城小學體育館落下帷幕。東城小學男子籃球隊以66比59戰(zhàn)勝南京路小學男子籃球隊,獲得冠軍,南京路小學男籃屈居第2名。
經(jīng)過
介紹大體情況(抓重點、概括寫)
我打算重點寫冠軍隊、亞軍隊的表現(xiàn) 。
下面,大家就靜靜地想一想,把你思考的痕跡記錄下來。(你們在思考的時候看看能不能從大屏幕上得到些啟示)
5.同學們思路開闊,想法多種多樣,我們來看看這位同學的構思。
(1)題目有問題
生:我這報道的題目是《頌節(jié)約主題展選手風采》
生:可以加一個副標題。比如《五(6)班舉行優(yōu)秀“故事大王”比賽》
師:同學的建議能接受嗎?(生點頭)那趕緊回去好好修改修改。
生:7年3月26日柳州市景行小學五年級6班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拔河比賽。經(jīng)過激烈地角逐,第三小隊奪得冠軍。
生:冠軍隊和亞軍隊的表現(xiàn)。
師:你很有想法,老師期待著看到你精彩的報道。
師:還有哪些同學也是報道這個活動的?那你說說自己報道的題目?
生:《景小02-6班舉行拔河比賽》
師:這個題目簡單、樸實
生:《拔河比賽真有趣既能健體又開心》
師:對偶式的題目,精彩!
下面,我們按照剛才學習的方法,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就是一則很好的新聞報道。趕緊動手吧!
板書:
題目——突出重要內(nèi)容
開頭——交待事情結果(時、地、人、事)
經(jīng)過——介紹大體情況
總評:
一、創(chuàng)設情景——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興趣
開課伊始,教師通過開展“一分鐘新聞播報”的活動,讓學生大聲讀己在電視、報紙上自己最感興趣的新聞報道標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了解一則好的新聞報道能讓人們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迅速了解身邊發(fā)生的事,這就是新聞報道的魅力。此時,學生對本節(jié)的學習充滿了期待,學習主動性也被調(diào)動起來。
二、利用例文——有效地指導習作方法
學生這是第一次接觸新聞報道這種體裁,而寫新聞報道和寫一般的又有很大的不同,要想寫好此次習作,我們首先要了解報道有什么特點。其實書上概括了新聞報道的特點:“第一,題目突出了報道的最主要的內(nèi)容;第二,報道的開頭,就交待了事情的結果,接下來才寫事情的大體經(jīng)過?!北砻嫔峡匆呀?jīng)寫得很清楚了,但在試教中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學生都能說出報道的特點,可真正動筆時又不知如何下筆。這節(jié)課上,教師緊扣“你發(fā)現(xiàn)新聞報道與我們平時寫的有什么不同?”這一問題,讓學生在自由默讀例文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分析、合作、探究,共同歸納新聞報道的特點。如關于題目,在學生答出“新聞題目突出了最重要的內(nèi)容”后,進一步引導學生“再仔細看看題目,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機指導:其實例文中的兩個題目都是這則報道的標題。上面的是報道的正題,正題突出了報道的最重要的內(nèi)容;有時候,為了補充說明或者強調(diào)某些內(nèi)容,我們也可以在正題下方加上一個副題。
新聞的“主體”是此次習作的難點。雖然學生都知道報道只寫“大體經(jīng)過”,可到底該怎樣寫才算是“大體經(jīng)過”,學生們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教師是這樣點撥的:“看看例文,10支球隊參加比賽,作者主要介紹了哪些球隊的表現(xiàn)?介紹大體情況就是要抓重點。板:抓重點。作者只用了“經(jīng)驗豐富”“素質(zhì)好”“配合默契”這幾個詞就把冠軍隊的表現(xiàn)概括出來了,介紹大體情況還要概括寫。板:概括寫。”
通過點撥,難點順利突破,學生們對新聞報道的方法有了清晰的認識:題目——突出最主要的內(nèi)容,需要時可在正題下加一個副題;開頭——交待事情結果,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也不可少;經(jīng)過——介紹大體情況,抓重點,概括寫。掌握了方法,學生中才能輕松愉快,有的放矢。只有關注了學生需求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設計表格——有效地反饋教學效果
一堂課的教學效果怎樣,不能僅僅看老師的教態(tài)是否親切自然,教案是否按時完成,也不能只看課堂氣氛是否熱鬧,學生討論是否熱烈。一堂課的教學效果怎樣更重要的是看教學的重難點是否突破,老師的指導,學生是否掌握了,即老師的指導是否有效。為了清楚地反饋教學效果,在這節(jié)課的后半部,教師設計了這么一個環(huán)節(jié):“現(xiàn)在,同學們手上都有這樣一份表格,請你們思考三個問題,第一個是你準備報道什么活動,把報道的題目寫下來,就像例文這樣在題目中就突出了報道的重要內(nèi)容;第二個是想一想怎么寫開頭,就像例文一樣用一兩句話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結果交待清楚;第三個問題是你打算重點寫什么?例文就重點寫了冠軍隊和亞軍隊的表現(xiàn)?!?/p>
附表:
題目
開頭
重點寫什么
學生當堂填寫并匯報,從這一反饋中教師及時了解了學生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掌握程度,通過點評把所學的知識進一步鞏固。根據(jù)反饋,還適時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形式給同一項活動報道起標題,如對偶式,排比式,口號式等等;同一項活動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報道,使學生的思維逐步地擴展開來。
新聞的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以及它與其他新聞形式的異同。
2.體會口語與書面語的自然結合。
3.理解本文報道的安排順序。教學重難點。
1.體會口語與書面語的自然結合。
2.理解本文報道的安排順序。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設計思路。
收聽廣播新聞,了解錄音新聞的形式;結合課文,比較它與其他新聞形式的異同,學習形象準確的`語言特點;通過模擬播音,鍛煉具有播音員那樣富有感情地朗讀。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
1.通過收音機聽2―3則有意義的廣播,并做詳細筆錄。
2.朗讀課文,準備模擬播音。
二、導入新課。
師導入:1982年10月,正當黨的十二大召開之際,我國向預定海域發(fā)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了這一重大事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廣播稿。(板書課題_o)。
三、自主學習。
師:本文是一篇錄音廣播稿,和一般廣播稿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由文字和現(xiàn)場。
錄音結合起來報道有關事件的,比一般的廣播稿更全面、更具體,生動報道事件的具體情況,使人猶如身臨其境。
&nb。
[4]。
新聞的教案篇十五
為了使孩子們關注周圍的世界,我們在午睡之前或在游戲活動與體育活動的間隙,會和孩子一起議論議論昨天發(fā)生的新奇的事情。
但是,孩子們往往會遺忘一些精彩有趣的事情。由此想起古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于是就有了這次活動。
1、嘗試用圖像和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2、愿意和同伴交流,大膽地表達和表現(xiàn)。
1、一段時事新聞。
2、每張桌子放有:范例美工紙、彩色手工紙和彩色即時貼若干,雙面膠各一卷、糨糊一瓶、彩色蠟筆和水筆若干。
看新聞(理解新聞)——做新聞(記錄)——交流記錄——嘗試新的方法
一、看新聞、理解新聞
1、看新聞,引導理解:
老師:今天,我請大家看一段錄像。(幼兒看)老師:這是一條新聞,什么是新聞?
幼兒:新聞就是新的文章……新聞就是新的事情……新聞就是新奇的事情。
老師:這條新聞說了一件什么新奇的事情呢?
(再看一遍新聞,邊說邊議論。)
老師:這條新聞說了一件什么事?
幼兒:說的是人們要吃孔雀的事。
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孩子根據(jù)自己的記憶,積極講述。其中,老師針對幼兒的講述,加以引導。如,幼兒:“我聽見說,孔雀有藥用價值?!崩蠋煟骸笆裁词撬幱脙r值?”幼兒:“要用錢去買的…一不對,是可以做藥的價值。"又如:“孔雀成了人們的盤中餐。"老師:“什么是盤中餐?"幼兒:“一只盤子里的食物"等等。
老師(小結):哦,我們看到酒店門口有一只孔雀被關在籠子里。(老師把線索理一遍)唔,這是一條說孔雀被人們吃的新聞。
2、討論:關于這條新聞,誰有問題和想法?
老師(小結):這是一條讓我們有不一樣想法的新聞,我想,其他人知道這件事也會有想法的。
二、記錄新聞
1、引導記錄:
老師:怎么讓你身邊的人知道這件事呢?
幼兒:記錄下來……
老師:記下來有什么好處?
幼兒:不會忘記。
2、了解記錄的方式。
老師:怎么來記錄呢?記錄和畫畫一樣嗎?
——孩子自由講述。
——老師指導孩子的合作情況和選題情況。
三、交流記錄
1、把你記錄的事情和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
——由于集體活動的時間有限,只能請兩組幼兒進行交流:要么是制作上有代表性的,要么是主題上有代表性的。
2、現(xiàn)在,把你的記錄說給身邊的朋友聽聽。請你看看,別人哪里記得好的,把你認為記得好的地方告訴大家。
——引導孩子欣賞同伴的長處。
3、將記錄貼在板上,請孩子們看看別人的作品。
四、延伸新方法
1、今天,我們用寫字、畫圖來記錄一件事,用寫字、畫圖來表示你的想法。
2、其實,表示我們知道的事、表示我們想法的方法還很多,除了記錄,還有什么方法呢?(可以剪圖案、折紙、泥工、用身體動作表示)
3、好?,F(xiàn)在請你用動作來表示孔雀被關在籠子里和被網(wǎng)套住的事。
4、今天回家,把你記錄的新聞向爸爸媽媽和鄰居說說,然后你把大家的想法記下來,我們再來研究“孔雀能不能吃"的問題。
新聞的教案篇十六
隨著不列顛尼亞的永遠離去,中華民族的一段恥辱終告洗刷。然而洗刷不去的永遠是那腥風血雨的記憶。20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們民族所遭受的災難在另一個國度也同樣上演著。納粹在西歐釀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慘劇。今天,讓我們跟隨美國記者羅森塔爾沉重的步伐走進布熱金卡,用我們明亮的雙眸審視納粹德國的“杰作”,用我們善感的心靈去碰觸那段不忍碰觸的歷史。
(一)信息篩選
1、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建立的最大的集中營,被稱為二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最大的“殺人工廠”,據(jù)統(tǒng)計報道有400萬人在這里遭到了殺害。這篇消息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戰(zhàn)后訪問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之后采寫的。發(fā)表之后,各大報紙爭相轉載,并獲得了美國普利策新聞獎。請同學們默讀這篇新聞史上的佳作,然后根據(jù)文章思路擬寫一個閱讀提綱。
明確:“可怕”“居然”“不該”。
明確:出人意料。
明確:灰暗的天空,凋零的花朵、令人窒息的悲劇。
5、既然如此,那么作者在這里用了什么手法?
明確:作者正是用了反語。這兒固然景色美好,卻與布熱金卡的歷史不相配。
6、布熱金卡到底有著怎樣的歷史呢?大家能從文中找出這些背景材料嗎?
明確:在第3、4、5段有交代。作者說,那些“慘狀被人們講過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經(jīng)是舊聞了,奧斯維辛也不再有“可供報道的新聞了”。
(二)分析鑒賞
1、那么作者為什么還要寫這篇報道呢?
明確:從第6段可以看出,作者到這里訪問感到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是記者的良心在催促他。
明確:參觀者身上。
3、那么就請同學們在接下來的部分畫出描寫參觀者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
明確:第7段,第2行“參觀者默默地邁著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們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
第9段,第1行“還有一些參觀者注視著毒氣室和焚尸爐”“他們表情茫然”。還有這段的最后一句:“他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fā)抖?!?/p>
第10段,“一個參觀者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在執(zhí)行絞刑的地下室里,“他們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參觀者進來了,她跪了下來,在自己胸前畫十字”。
還有倒數(shù)第2段。
(三)合作探究
1、一篇本該報道集中營的新聞作者為什么卻把目光始終盯在參觀者身上呢?
明確:這樣更能感染讀者,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這篇新聞之所以能成為各大報紙轉載的佳作不是沒有緣由的。羅森塔爾獨辟蹊徑,寫奧斯維辛集中營,卻不在描寫它如何恐怖陰森上著墨,而是通過參觀者的行為、神態(tài)傳達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
2、這篇報道還有許多精彩的細節(jié)和精辟的議論,請同學們找出來仔細品味。
明確:第8段的最后一句:“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很耐人尋味。
4、能具體談談你的理解嗎?
明確:作者是在諷刺。毒氣室、焚尸爐是害人性命的東西,雛菊花怒放代表著頑強的生命力,這兩種事物反差很大,擺在一起,這樣的景象的確讓人難忘。作者也是在控訴。雛菊花的怒放象征生命的綻放。這本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但卻被這個人間地獄毀滅了。
5、“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這句話怎么理解?
明確:作禱告,或者是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者是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奧斯維辛,作禱告的地方是沒有的,因為劊子手喪失了人性,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可能向上帝禱告懺悔自己的罪行的;而無辜的人們成為劊子手刀俎上的肉,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6、“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作禱告的地方?!边@個句子從語氣上看是什么句子?
明確:否定句!
7、文中像這樣的否定句有很多,大家能否找找看?
明確:第2段的4個“不該”組成的排比句。
第6段,“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
最后一段,“在奧斯維辛,沒有新鮮東西可供報道”。
8、大家想想,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確:因為標題“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就是個否定句,后面大量運用否定句可以使文章的風格統(tǒng)一。
作者多次強調(diào)“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除了呼應前文之外,還為了突出文章主題。意思是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鮮東西了,每一個參觀者都看到同樣的東西,也都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震驚,甚至窒息??吹竭@些遺留的東西,就有這樣的感覺,如果看到那些真實的場景,又會有怎樣的感覺呢?這樣就揭露了納粹德國的罪惡行徑。
本文用了一連串的否定句,像一條線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統(tǒng)一的風格,同時把奧斯維辛這個被納粹顛倒了的世界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在貌似平靜的話語背后表現(xiàn)出對納粹的深刻揭露。
這篇文章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新聞報道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記者在文章中的參與程度不同。記者對于所報道的事件有三種參與的情況: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身份出現(xiàn),只是純客觀記敘,不摻雜自己的感情和判斷,只是用事實本身說話;另一種是記者作為旁觀者出現(xiàn),但會在敘述事實的同時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滲透自己的感情;還有一種,記者作為事件的參與者,文章直接描寫他的所見所感。我們平時讀報紙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種和第二種情況,主要還是一種客觀敘述為主的寫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參觀集中營的感受當成了主要的內(nèi)容來寫,是一種純主觀性的報道。羅森塔爾這篇作品能成為新聞史上的名作實至名歸。
請完成課文后面“研討與練習”第四題第2小題,傾注你們的情感,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寫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章。
新聞的教案篇十七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xié)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
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自主積累。
1、同學交流積累的詞語。
2、(同學自學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含義。
(1)它們從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點下錨停泊。
(2)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怒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測得的軌道數(shù)據(jù)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中心計算機。
(4)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1、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
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括號內(nèi)的字是現(xiàn)場錄音,是對錄音內(nèi)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xiàn)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要求:注意語速、語調(diào),把握感情。
3、同學評析。
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nèi)容,體會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diào)。
1、這里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fā)射試驗就要在這里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眾,你們好,現(xiàn)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fā)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4、各位聽眾,這時候我們看到直升機已經(jīng)飛抵落點上方,對火箭落水瞬間施放的熒光染色劑進行精度照相測量。
5、指戰(zhàn)員們拉響了汽笛,擴大器中奏起了國歌,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理清思路,把握內(nèi)容。
合作討論解決下列問題: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nèi)容。
2、本文寫了哪幾方面內(nèi)容?是按照什么順序組織的?說說這樣組織材料的好處。
3、火箭發(fā)射成功后,記者采訪了發(fā)射海區(qū)指揮所負責人,聽了他的話,你有什么啟發(fā)?
4、如果你在發(fā)射現(xiàn)場,發(fā)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樣?你能用具體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嗎?
體會本文語言的特色。
1、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作賞析。
例:它(潛艇)像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qū)以后,慢慢潛入水下。
賞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潛艇下沉的動作寫得十分具體、十分準確、十分形象。
說話練習:以“我學了這篇課文,了解了……”的形式,談學習體會。進行說話練習。
1、從最近的報紙上找一則新聞,進行模擬播音,在課余時間播給同學聽,并請對方評論。
2、完成本課相關的書面作業(yè)。
新聞的教案篇十八
1、本文是一篇錄音新聞,學生對此比較陌生。因為錄音新聞既不同于一般廣播稿,又不同于學生常見的電視新聞。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把握錄音新聞的.特點,可采用聽錄音新聞或模擬播音的方法。
2、本文報道的是重大歷史事件——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成功。了解這一內(nèi)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根據(jù)學生和教材的實際,特制定如下內(nèi)容: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fā)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xié)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學習本文。學習時間: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交流積累的詞語。
括號內(nèi)的字是現(xiàn)場錄音是對錄音內(nèi)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xiàn)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組織方法:一學生讀黑體字,一學生讀劉長樂,一學生讀麻振,一學生讀王惠愨。其他同學表演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要求:要注意語速、語調(diào),把握感情。
3、學生評析。五、探究練習(投影)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nèi)容,體會下列句子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diào)。
1、這里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fā)射試驗就要在這里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眾,你們好,現(xiàn)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fā)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4、各位聽眾,這時候我們看到直升機已經(jīng)飛抵落點上方,對火箭落水瞬間施放的熒光染色劑進行精度照相測量。
5、指戰(zhàn)員們拉響了汽笛,擴大器中奏起了國歌,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處理方法:1、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2、朗讀句子,注意語速、語調(diào),讀出感情。六、理清思路,把握內(nèi)容合作討論解決下列問題(投影)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nèi)容。
2、本文寫了哪幾方面內(nèi)容,是按照什么順序組織的,說說這樣組織材料的好處。
3、在火箭發(fā)射成功后,記者采訪了發(fā)射海區(qū)指揮所負責人,聽了他的話,你有什么啟發(fā)。
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作賞析。例:它(潛艇)象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qū)以后,慢慢潛入水下。賞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潛艇下沉的動作寫得十分具體、十分準確、十分形象。
從最近的報紙上找一則新聞,進行模擬播音,再回家播給家長聽,請家長評論。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1554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