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位置對應教案(優(yōu)質(zhì)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4 03:44:34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優(yōu)質(zhì)16篇)
時間:2023-11-14 03:44:34     小編:ZS文王

教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編寫教案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設計教案時,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以下教案范文通過合理的結構和教學設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一

1、關注和學習同伴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2、學會不同的起點與方向辨別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認物體排列位置的思維方法。

3、通過游戲活動,感知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

:洞洞板學具

重點:能具體確定物體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

難點:學會不同的.起點與方向辨別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認物體排列位置的思維方法。

玩法:

1、講解并示范游戲規(guī)則。

2、教師發(fā)口令,幼兒做動作。

1、在演示板上出示小汽車比賽的場面,感知前后。

2、幼兒自由討論。

說一說汽車各在什么位置。(設計不同的方向)

"同一輛小汽車,同一個位置,為什么有的小朋友說在第二個,有的說在第三呢?"

根據(jù)孩子座位情況,說說自己的前后都有誰。

3、創(chuàng)設情境,"小動物看電影"感知位置的相對性。

小狗坐在第1行從左往右數(shù)的第2個位置,它的左邊是小猴子,右邊是母雞……

4、幼兒根據(jù)教師的提示擺出9只小動物,再回答老師的問題。

5、兩人一組合作,一人提問,一人回答。

1、游戲"誰不見了"。

2、游戲"猜猜它是誰"。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二

1、感知55坐標格的空間位置關系。

2、能用語言清楚、準確地表達坐標的具體位置,學習坐標的書面記錄方式。

3、對數(shù)學活動感興趣,喜歡使用數(shù)學語言。

1、幼兒用書。

2、1~5的數(shù)

1、感知5×5坐標格的空間位置關系。

2、能用語言清楚、準確地表達坐標的具體位置,學習坐標的書面記錄方式。

3、對數(shù)學活動感興趣,喜歡使用數(shù)學語言。

1、幼兒用書。

2、1~5的數(shù)字卡片兩套。

1、設置故事情景,激發(fā)幼兒對認識坐標的期待。

2、鼓勵和支持幼兒的種種想法,當有幼兒說到告訴客人小獅子的家住在2樓時,教師追問你怎么知道是2樓,你是怎么數(shù)的?(從下往上數(shù))

師:我們在旁邊標上數(shù)字,好嗎?從下往上分別是1、2、3、4、5,1表示第一層樓,2表示第二層樓。。。。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小獅子住在2樓,可是2樓有那么多房間,到底是哪一個單元呢?(幼兒說出第一個單元時)教師追問你是怎么知道是第一個單元的?你是怎么數(shù)的?(從左往右數(shù)的。)

師:我們在下面標上數(shù)字,好嗎?從下往上分別是1、2、3、4、5,1表示第一單元,2表示第二單元。。。。

3、正確表達小獅子家的位置,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說出小獅子家的位置,小獅子的家住在1單元2樓。

1、教師扮演客人要去x小動物家,請幼兒集體回答,

師:大象的家住在幾單元幾樓呀?(重音放在“單元”和“樓”上。)

2、教師扮演客人去x小動物的家,請個別幼兒回答。

師:我要去小兔的家,他的家住在幾單元幾樓呢?

2、鼓勵和支持幼兒的種種想法。當幼兒沒有寫下來的時候,教師可引導幼兒說:聾啞人雖然不會講話也聽不見,但他的眼睛是健康的,能看得見,而且還認識數(shù)字呀!

3、請一名小朋友嘗試在黑板上寫下來,教師鼓勵他的想法,并適時引導規(guī)范的書寫規(guī)范的書寫方式,即先寫單元數(shù),再寫樓層數(shù),中間用逗號隔開,兩邊用括號括起來。

4、再請幾名幼兒分別寫出另外幾種小動物的坐標位置,進一步鞏固坐標的書面表達方法。

1、教師幫助幼兒理解題目的要求。

2、教師指導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3、幼兒之間相互檢查,交流討論。

大班數(shù)學課設計??復習2、3的加減法

大班數(shù)學活動說課稿:小兔子回家(長度守恒)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三

1.使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中,體驗前、后的位置與順序。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培養(yǎng)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明確知道位置前后。

一、初步體驗前后。

師:今天陽光明媚,森林里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有趣的運動會呢,你們想去看一看嗎。

二、森林運動會。

活動一:百米賽跑。

認識運動員。

師:緊張的百米賽跑就要開始了??匆豢从心男┻\動員參加比賽。(課件出示圖1)。

師:我們先來猜一猜,誰會得冠軍?說出你猜測的理由。

1.說說每兩只小動物前后關系。

師:激烈的跑步比賽繼續(xù)進行,(出示圖2)說一說小動物們現(xiàn)在的位置。

根據(jù)學生的描述,教師將動物卡片貼在黑板上的跑道上。

2.說一說幾個小動物前后關系。

師: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小動物說一說前后都有那些動物?。

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說一說其中一個小動物,

3.討論前后位置相對性。小白兔和小松鼠比,()在()的前面,()在()后面。

活動二:卡丁車賽。

1.師:看完緊張的百米賽跑,我們再來看看更加激烈刺激的卡丁車大賽。

讓學生認真觀察畫面,幫小動物解決問題。

1號車排第()。

4號車在()號車的后面,在()號車的前面。

2.師:你能幫賽車隊員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設計意圖:為了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在這里設計了森林運動會這一充滿了童趣的情境。小動物和童話是6、7歲的孩子最熟悉最感興趣的事物。讓學生在興趣的陪伴下自主地進行探究活動。通過幫小動物提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習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四

1、區(qū)分左右關系。

2、發(fā)現(xiàn)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

3、發(fā)現(xiàn)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4、發(fā)現(xiàn)以上兩者之間的差別。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6、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1、用海綿紙做紅、綠兩種手鐲。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

3、水彩筆。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鉛筆?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對了,我們都要用右手。我們的右手很能干,給它戴上紅手鐲,那左手就戴上綠手鐲。今天我們就來區(qū)分左和右。

(二)、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左右。

1、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戲:看誰做得對。

讓幼兒跟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較緩慢,隨后游戲的速度由慢變快。如:"舉起你的右手(戴紅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綠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三)、嘗試以客體為中心辨別左右。

1、請5—6名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有是誰。

2、游戲: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教師的指令作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讓幼兒區(qū)分左右,加深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左右是一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的相對概念。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五

1、通過教學使學生以不同的地點為觀測點判斷方向。

2、在學生學會確定任意方向的基礎上,使學生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3、“做一做”呈現(xiàn)了兩名學生合作判斷對方所在方向的活動情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為什么在描述兩個城市位置關系的時候會有兩種方式。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第22頁例3和做一做。

1、觀察書上插圖。

小組討論。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識說一說這些城市的位置關系。

(2)討論后每組選出一名同學在班內(nèi)匯報。

2、匯報討論結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圖上的位置。

(2)確定以誰為觀測點。

(3)用語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體位置。

(以北京為觀測點,上海在北京的南偏東約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為觀測點,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答疑解難。

(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解答,能在組內(nèi)解決的在小組內(nèi)解決,努內(nèi)解決不了的老師解答。)。

二、復習鞏固。

1、完成做一做。

(1)組織學生做游戲(可兩人一組也可四人一組)。

(2)讓每個學生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人人開口說一說。

1、完成練習第1、2兩題。

2、當堂匯報。

(北京在哈爾濱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爾濱在北京的備偏東的方向上。)。

(學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離約是900米。)(小剛)。

(你家在學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六

1、區(qū)分左右關系。

2、發(fā)現(xiàn)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

3、發(fā)現(xiàn)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4、發(fā)現(xiàn)以上兩者之間的差別。

5、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6、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1、用海綿紙做紅、綠兩種手鐲。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

3、水彩筆。

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鉛筆?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對了,我們都要用右手。我們的右手很能干,給它戴上紅手鐲,那左手就戴上綠手鐲。今天我們就來區(qū)分左和右。

1、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戲:看誰做得對。

讓幼兒跟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較緩慢,隨后游戲的速度由慢變快。如:“舉起你的右手(戴紅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白笫植嫜ù骶G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蓋”?!坝媚愕挠沂置愕淖蠹纭薄ⅰ坝媚愕淖笫置愕挠彝取?。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1、請5—6名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有是誰。

2、游戲: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教師的指令作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的差異。

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讓幼兒區(qū)分左右,加深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左右是一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的相對概念。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七

1、關注和學習同伴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2、學會不同的起點與方向辨別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認物體排列位置的思維方法。

洞洞板學具。

重點:能具體確定物體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

難點:學會不同的起點與方向辨別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認物體排列位置的思維方法。

(一)導入活動:"反口令"游戲。

玩法:

1、講解并示范游戲規(guī)則。

2、教師發(fā)口令,幼兒做動作。

(二)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位置。

1、在演示板上出示小汽車比賽的`場面,感知前后。

2、幼兒自由討論。

說一說汽車各在什么位置。(設計不同的方向)。

"同一輛小汽車,同一個位置,為什么有的小朋友說在第二個,有的說在第三呢?"。

根據(jù)孩子座位情況,說說自己的前后都有誰。

3、創(chuàng)設情境,"小動物看電影"感知位置的相對性。

小狗坐在第1行從左往右數(shù)的第2個位置,它的左邊是小猴子,右邊是母雞……。

4、幼兒根據(jù)教師的提示擺出9只小動物,再回答老師的問題。

5、兩人一組合作,一人提問,一人回答。

(三)游戲活動,鞏固位置。

1、游戲"誰不見了"。

2、游戲"猜猜它是誰"。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八

1、區(qū)分左右關系。

2、發(fā)現(xiàn)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

3、發(fā)現(xiàn)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4、發(fā)現(xiàn)以上兩者之間的差別。

1、用海綿紙做紅、綠兩種手鐲。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

3、水彩筆。

教師: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鉛筆?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

對了,我們都要用右手。我們的右手很能干,給它戴上紅手鐲,那左手就戴上綠手鐲。

今天我們就來區(qū)分左和右。

1、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戲:看誰做得對。

讓幼兒跟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較緩慢,隨后游戲的速度由慢變快。

(1)舉起你的右手(戴紅手鐲的那只手)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

(2)左手叉腰(戴綠手鐲的那只手)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蓋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1、請5-6名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有是誰。

2、游戲: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

聽教師的指令作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的差異。

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讓幼兒區(qū)分左右,加深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左右是一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的相對概念。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九

《誰的位置動了》這節(jié)活動課,幼兒比較難理解,為了引導幼兒能夠清楚區(qū)分左和右,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我將本節(jié)活動課,設計成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歡愉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學習生活中的數(shù)學知識。

1、區(qū)分左右關系。

2、發(fā)現(xiàn)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

3、發(fā)現(xiàn)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4、發(fā)現(xiàn)以上兩者之間的差別。

1、用海綿紙做紅、綠兩種手鐲。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

3、水彩筆。

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鉛筆?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對了,我們都要用右手。我們的右手很能干,給它戴上紅手鐲,那左手就戴上綠手鐲。今天我們就來區(qū)分左和右。

1、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戲:看誰做得對。

讓幼兒跟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較緩慢,隨后游戲的速度由慢變快。如:“舉起你的右手(戴紅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白笫植嫜ù骶G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蓋”?!坝媚愕挠沂置愕淖蠹纭?、“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1、請5—6名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有是誰。

2、游戲: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教師的指令作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讓幼兒區(qū)分左右,加深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左右是一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的相對概念。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十

我上的是《8的減法》,采用多媒體教學,讓幼兒根據(jù)老師所出示的圖案寫出8的減法算式,讓幼兒知道整體去掉部分應該用減法算式計算,并由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8的減法數(shù)學問題。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加減法。

2、整體去掉部分應該用減法算式計算。

3、會口編8的減法數(shù)學問題,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整體去掉部分應該用減法算式計算。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復習8的組成。

8只小鳥飛啊飛,1只小鳥飛在前面,后面跟著幾只小鳥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還可以分成幾和幾,以此類推說出8的組成。

2、組織幼兒學習8的減法。

出示課件:

(1)樹上有8只小鳥,飛走了1只,樹上還剩多少只小鳥?

幼兒說出老師提出的問題:

師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說出8去掉1還剩7即整體去掉部分應該用減法算式計算,引導幼兒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師版書。

(2)草地上有8蝴蝶,飛走2只,草地上還剩多少只蝴蝶?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jù)要求列算式8—2=6,教師板書。

(3)天上有8架飛機,飛走3架,還剩多少架飛機?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jù)要求列算式8—3=5,教師板書。

(4)小紅有8個氣球,送給小花4個,還剩多少個氣球?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jù)要求列算式8—4=4,教師板書。

3、讓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8的減法數(shù)學問題。

引導讓幼兒口述有關8的減法數(shù)學問題,如:姐姐有8顆糖,吃了5顆,還剩多少顆?河邊有8條魚,游走了6條,還剩多少條魚?等等。

小結:教師根據(jù)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按照減數(shù)從1到7的規(guī)律說出8的減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學反思。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shù)學,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加對數(shù)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shù)學的樂趣。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十一

1.感受門牌號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理解用數(shù)字表示房間的方法。

2.通過動手操作,以生活中的序數(shù)經(jīng)驗為基礎為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碼。

3.體驗數(shù)字在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樓房圖人手1份、便利貼(門牌號)、ppt、水彩筆

一、導入。

有一個小朋友樂樂,他最近搬家了,他們小區(qū)有好多好玩的滑滑梯呢!樂樂今天就忍不住一個人出去玩了,到中午了,樂樂想回去吃飯,可是他忘了自己住在哪一層樓哪一個房間了,這下可把樂樂急壞了,這時樂樂開動腦筋,想到了自己家的門牌號碼,請小朋友們看一看。

二、認識門牌號碼。

1.(1)師:這就是樂樂家的門牌號碼(702),總共有幾個數(shù)字?誰知道樂樂住在幾樓第幾個房間?(出示ppt)

(3)小結:三個數(shù)字的門牌號碼第一個數(shù)字告訴我們的是樓層,后面兩個數(shù)字告訴我們的是房間號。

3.天天說:我今天出來旅游了,晚上要在賓館住,可是賓館的房間好多啊,我只知道門牌號是218,到底是哪一層哪一間呢?請小朋友們助我想想辦法啊!

師問:這個樓層中房子特別多,都超過10間以上,哪些地方一個樓層的房子會超過10間以上?(賓館、醫(yī)院)

師結:現(xiàn)在樂樂他們在小朋友們的助下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開心了,對小朋友們說謝謝!謝謝!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到自己溫暖又漂亮的房子里去了。

三、為小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碼。

1.現(xiàn)在天氣越來越冷了,有許多小動物遇到了麻煩,因為它們還沒有樓房住呢,怎么辦呀?動物們團結起來建造了一個動物新村,里面有一個個漂亮的房子。(發(fā)房子)

2.看一看這棟房子有幾層樓?(貼上樓層)每個樓層有幾個房間?(從左往右數(shù))這棟房子有三層樓,每一層樓有8間房。

(1)鴨媽媽先來住房了,鴨媽媽想我這段時間要孵蛋,我就選間房子孵蛋輕松一點,我就住一樓的第三間房。鴨媽媽應該住在哪?鴨媽媽家的門牌號碼是多少?讓你們的鴨媽媽也住在103房。

(2)小刺猬說他喜歡住205,誰來助它。對嗎?你們的小刺猬有沒有住進去?那它的房間號是多少?(畫出小刺猬)

(3)小梅花鹿也來了。梅花鹿說,我要住在三樓的最右邊那間房。三樓最右邊那間房是幾零幾啊?(提示幼兒從左數(shù)到右)讓你們的梅花鹿住進去吧。誰來老師的梅花鹿住進去?檢查對錯。

(4)小狗來了,小狗說它愿意住在小刺猬的樓上。是幾零幾?請幼兒自己找一找(幼兒先操作,再檢查。)

3.還有很多很多的小動物也想來這里住宿呢!他們和小朋友們說:請小朋友們助我們把剩余的門牌號碼編出來,這樣我們就能找到自己的房間了!(請兩幼兒上前貼門牌號碼,準別好便利貼紙,彩筆)

四、延伸擴展。

編好了要給小動物送信了,它們要來住新房了。要去寄信,光有門牌號碼夠不夠?信封上寫了什么?41305,前面的兩個數(shù)字代表什么?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將信交給郵遞員老師,老師要去送信嘍!

思:這節(jié)課體現(xiàn)了我們數(shù)學組的研究點:生活化、情境性,旨在讓幼兒感受門牌號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學習用數(shù)字表示,體驗數(shù)字在生活中的作用。課堂上幼兒積極性很高,操作常規(guī)不錯,能夠跟著老師的步法走,教師上課層次性明顯,并且有提升。但是有幾點不足之處:

1.幼兒在講到鴨媽媽家住的103時,教師應直接出示103的門牌號碼,而不是在后面出示。

2.在擺放動物和貼門牌號碼上,要多樣性,不能總是幼兒先上前操作,再集體操作,可讓幼兒先自己操作,再檢驗。

3.在講到三樓最右邊的房間時,老師應先略微講一下左右,讓幼兒了解從左數(shù)到右。

4.樓房出示后應先講一下樓層,可以標上樓層號。

本節(jié)活動中,第三環(huán)節(jié)是邊讓幼兒自己操作邊講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設計實際操作性不強,當將準備的教具發(fā)下去之后,孩子們的注意力也就隨之分散了,場面會難以控制,會很浪費時間。另外,讓幼兒自己操作,寫畫設計門牌號碼,也非常費時間。整個活動由于時間關系省略了一些內(nèi)容沒有講述,值得思。

2、活動中盡量避免孩子邊操作老師邊統(tǒng)一講述的問題;

3、多加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趣味性不夠;

4、教師的教具準備中,教師的示范畫太小,影響孩子們看的效果,可以適當加一些;

6、最后延伸活動中關于幾號樓幾單元的設計可以去掉,直接讓孩子們回去觀察樓房的號碼特點。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在熟悉6的分解組成基礎上,理解8的減法,能看圖列出相應的算式。

2.理解減法的交換規(guī)律,并能列出6的減法算式。

3.體驗減法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大圖(6只鴨子,1只大的母鴨,5只小鴨;2只鴨子打了領結,4只沒有打領結;3只鴨子穿了紅衣服,3只鴨子穿了藍衣服;4只鴨子在池塘里,2只在岸上.)。

2.學具:數(shù)字、加減號、等號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

猜豆游戲:老師拿6顆豆分別放在兩只手中,伸出一只手,幼兒猜另一只手上有幾顆豆?

師:6顆豆豆手中拿,一邊1來一邊幾?

幼:6顆豆豆手中拿,一邊1來一邊5。

二、學習6的減法。

1、出示大圖,引導幼兒觀察。

師:請小朋友再看一看,我們再一起來說一說,圖上的小鴨子都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看畫面,并說出圖上有6只鴨子,鴨子的大小不同,有的打了領結,衣服的顏色不同、有的在游泳等.)。

2、引導幼兒根據(jù)物體的不同特征編減法應用題。

提問:這些鴨子有這么多不一樣的地方,請小朋友來編減法應用題。想想減法應用題又應該怎樣編呢?(鼓勵幼兒開動腦筋編出減法應用題,兩個好朋友互相交流)。

3、編減法應用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先說什么呢?(與幼兒一起回憶,編減法應用題時應該先說出總數(shù))。

師:請小朋友把這道應用題的算式列出來,并計算好答案!(幼兒說,教師書寫6-1=5)。

師:理解算式含義:說一說這個算式中的數(shù)字和符號都表示什么意思?

師:根據(jù)鴨子的大小除了可以這樣編減法應用題,還可以怎樣編呢?(請一幼兒說,集體列算式,并得出結果,然后分析算式的含義)。

師:以同樣的方式,請幼兒根據(jù)畫面其他特征編出不同的減法應用題,理解算式含義,學習列6的減法算式。

三、幼兒操作:

1、幼兒看圖列算式。

2、看算式編應用題。

3、作業(yè)單(填空、連線游戲)。

四、游戲:去超市。

1、幼兒分組去水果店、文具店、玩具店、書店購物,每人拿6元錢,買一樣物品,并說出需要找的錢,每組一個收銀員檢查買東西的幼兒說得對不對。

2、教師小結。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十三

w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農(nóng)場有兩塊片地里種滿了大玉米,請你對照標記圖,分別將它們對應位置的玉米數(shù)量記錄到它下面的括號中,并分算出,圓地里的玉米比方地里的玉米多幾個或少幾個?把答案寫在后面的括號里。

第三關:幼兒書面練習課堂檢測。

最后一關,考驗你的細心和能力。(看屏幕,讀題目)分組,孩子獨立完成練習。

三、評價反饋。

1、幼兒認真自查、互查。

2、集體反饋,個別修改。

3、請評委老師,為小朋友們頒發(fā)“數(shù)學小能手”證書。

四、延伸活動。

請幼兒完成《親子手冊》中的對應練習。

教學后記:

各環(huán)節(jié)設計比較緊湊,配合課件進行闖關活動,更能調(diào)動孩子參與活動積極性,講解過程中針對孩子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強調(diào),出錯率明顯降低。以指導活動結束孩子們還沉浸在闖關的激動中。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十四

1、區(qū)分左右關系。

2、發(fā)現(xiàn)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

3、發(fā)現(xiàn)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4、發(fā)現(xiàn)以上兩者之間的差別。

1、用海綿紙做紅、綠兩種手鐲。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

3、水彩筆。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鉛筆?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對了,我們都要用右手。我們的右手很能干,給它戴上紅手鐲,那左手就戴上綠手鐲。今天我們就來區(qū)分左和右。

(二)、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左右。

1、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戲:看誰做得對。

讓幼兒跟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較緩慢,隨后游戲的速度由慢變快。如:“舉起你的右手(戴紅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綠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蓋”?!坝媚愕挠沂置愕淖蠹纭?、“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三)、嘗試以客體為中心辨別左右。

1、請5-6名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有是誰。

2、游戲: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教師的指令作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讓幼兒區(qū)分左右,加深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左右是一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的`相對概念。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十五

1.區(qū)分左右關系。

2.發(fā)現(xiàn)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的差別。

1.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筆。

2.每位幼兒右手貼一標記。

3.紙蝴蝶人手一只。

1.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胳膊、肩膀、眉、眼、耳、鼻孔、腿、腳等)

2.游戲:看誰做得對。幼兒根據(jù)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摸右耳”、“舉左手”、左手摸右肩“、“左手摸頭”,右手叉腰”等。

3.游戲:蝴蝶飛飛。幼兒人手一只蝴蝶,當教師說“蝴蝶停在左肩上(或其它部位)”,幼兒就把蝴蝶放在左肩上,。教師檢查,幼兒全放對了,游戲繼續(xù)進行;如果幼兒把蝴蝶放錯了,請個別幼兒來幫助糾正。

4.請幼兒說說自己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1.請一組5—6個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又是誰。

2.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老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和以客體這中心區(qū)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活動后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請幼兒翻開幼兒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課后反思:

在上本課之前我先給幼兒在右手上系上一個彩色的蝴蝶結,然后引導幼兒來進行區(qū)分左右。左右對于幼兒來說要準確區(qū)分有一定難度,活動中半數(shù)幼兒能夠區(qū)分的很清楚,但還有許多小朋友讓他反復按口令來區(qū)分還是容易分錯。針對這一情況可請家長在家里對于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摸底檢查和教孩子區(qū)分左右。平時還可利用玩游戲形式幫助孩子區(qū)分左右,加深記憶。

大班位置對應教案篇十六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保護身邊環(huán)境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

3、體驗探索積極參加環(huán)保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從中體驗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減少垃圾的`產(chǎn)生,提高幼兒從小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

2、使幼兒知道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活動準備。

錄音機、錄像機、有影碟、生活常見的垃圾(紙屑、水果皮、飲料瓶、塑料袋、糖果紙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做手指操《飄落的紅葉》。

2、觀看有關環(huán)保的錄像。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導入:

師:小朋友,上課前老師先請你們來看一段錄像。在看的時候看哪個小朋友最認真表現(xiàn)得最好,能回答上老師的問題。

師:從這段錄像中你們都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吧!

幼:“有很多垃圾”、“公路的兩側有垃圾,很臭?!靶『永锩嬗欣埠艹簟薄八?、飲料瓶、雪糕袋、塑料袋、糖果紙……”

師:“這些垃圾污染了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我們怎樣做才能保護身邊的環(huán)境呢?(幼兒自由的說)。

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每個人每天都制造許多垃圾,那將會是什么樣呢?

幼:“垃圾會讓干凈的水變得很臟。”“小河被垃圾污染了,小魚和小蝦就會死掉?!薄奥返膬蓚扔欣廴经h(huán)境,人就會很容易生病。”“莊家被污染了就不能生長。”

幼兒看圖片。

師:“我們?nèi)祟惷刻於紩圃齑罅康睦@么多的垃圾怎樣處理呢?”

師:小朋友都知道垃圾可以回收,那究竟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呢?

幼:”廢紙可以回收?!薄昂韧甑娘嬃瞎蘅梢曰厥铡!?/p>

師:我們怎樣可以變廢為寶呢?“可以用回收的紙盒進行手工制作,做很多好玩的玩具。還有很多的垃圾可以加工利用,因此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敝览羞@么多的危害,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我們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亂扔紙屑、水果皮、飲料瓶、塑料袋、糖果紙……”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通過這節(jié)課讓我們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對我們?nèi)祟惖闹匾浴N蚁M∨笥褌儚奈易銎?,互相監(jiān)督,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把我們的家園變成萬物吐綠、百花飄香的大花園而共同努力。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都很愛自己的家,那么老師給你們布置一個任務,回去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父母匯報一下你心目中的美麗家園的形象吧!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176828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