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完成一篇完美的總結需要我們系統(tǒng)地梳理和總結過去的經驗和成果。"如果你對總結范文感興趣,不妨閱讀以下內容,或許能夠幫助你更好地寫出一篇完美的總結。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一
很小的時候,家鄉(xiāng)很窮。茅檐青苔,牛耕人種,雞犬之聲相聞;青柳碧水,裊裊炊煙,農人荷鋤而歸。如今想起,那是詩歌的意境。
但是這窮,并非那時的感覺,更多是現(xiàn)在對比之后的心情。那時候,吃什么,穿什么,似乎并不重要,那種感覺已經淡忘了,遙遠了。但是,每一次在荷田邊等待三叔隔半天才會拋來的老蓮蓬,那種心情是多么的富貴。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為窮,哪怕是老蓮蓬也是舍不得吃的。也許是我的羸弱多病而最讓三叔疼愛罷,他總是能夠在別人不注意的時候,滿足一下我滿口清香的需要。他經常調皮憨厚的朝我眨眼睛,我便會燦爛一笑。
那時候采來蓮蓬之后,把蓮子從蓮蓬中剝出來是我們這些孩子的任務,我們也樂此不疲,經常進行剝蓮子比賽,誰剝得多,或許就會得到老人的獎勵。那時候,一顆蓮子,都值得大家珍惜,都會讓別人羨慕半天。
剝出蓮子之后,大人就會拿出蓮刀,以一種熟練得讓人眼花繚亂的速度開始割開蓮子的殼。我們這些毛孩子便在一邊幫著把白白的蓮子從割破的蓮子殼中撿出來。經過烘干后,蓮子的制作就算完成了。當年,很多農戶就是靠這樣的蓮子置辦了家庭用具,湊齊了孩子上學的學費,購買一年之中的油鹽醬醋……小小的蓮子,為老家那些憨厚勤勞的父老鄉(xiāng)親帶來了踏實和依靠。我無法猜測他們的心情,但我終于理解了鄉(xiāng)親們那種近乎苛刻的“吝嗇”:因為這蓮子是全家的經濟活水,因此不是孩子們嘴巴里的零食。
每年過冬時,那田里只剩下殘荷寂寥著??赡呛商锎_是農家不盡的菜籃子。有客人來了,主人家拿不出菜來招待,男主人便會挽起褲管子,走進荷田,用腳在荷田里面踩著。當忽然不動時,兩只大手往下用力挖,一會兒一根粗壯雪白的蓮藕就出田了。要是哪家沒有荷田,忽然來客,那家主人也會和鄰居吆喝一聲,走進田里,挖上幾節(jié)藕回家,一頓香噴噴的飯菜就成了。
現(xiàn)在想起那些貧窮年代和蓮子有關的故事,很感人,也難忘。那種純樸的讓人感動的農村特有的片斷,就像五味的橄欖,不管你如何咀嚼,總是興味綿長而讓人遐思的。如今回到故鄉(xiāng),帶著孩子在荷田邊漫步的時候,孩子總會提出很多在我看來很無理的要求,諸如摘一朵荷花玩,諸如摘一個嫩蓮蓬吃。路過的鄉(xiāng)親總會毫不猶豫的滿足孩子的要求,我還是大聲地喝斥制止,總會惹來鄉(xiāng)親大驚小怪的埋怨:一朵花一個蓮蓬有什么關系?又不是當年了!
呵,是呀,不是當年了。如今故鄉(xiāng)“志棠太空白蓮”已經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蓮子已經過太空育種,故鄉(xiāng)人民已經把蓮子作為發(fā)家致富的工具,已經不是那種靠它過過小日子的時候了。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二
課上對話——。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做圓柱的?(聽到老師這個提問,我在想教學從學生經歷的實踐體驗入手,值得肯定)。
生:我準備了三張紙、圓規(guī)和剪刀,……(這么自信的表達,必須很多有價值的資料,傾聽,延伸,提煉,概括,問題一樣得到解決。這課有聽頭)。
師:你直接說出步驟。(這么無情地打斷學生的講話,有些失望)。
生:我先準備紙,然后就卷成圓筒,再剪兩個底面,就做出來了。(這是個應變潛力很強的學生,老師要什么,他就能給什么。其間省略太多東西了)。
師:好的。(那里的“好的”起著語言過渡的作用,然而,學生操作經歷的概括,是否有助于理解圓柱的側面和底面之間的關系,教師并沒有關注)。
師:側面的長和底面的周長有什么關系?(看得出教師最急于提的是這個問題,也難怪,這個一個所有教案中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
生:相等。
師:是這樣嗎?請你把它剪下來。(“剪下來”的行為怎樣不是學生為了說明問題的主動行為,而是教師為了板書和講解發(fā)出的指令)。
(學生剛拿出剪刀,老師就一把接了過來,把學生精心制作的圓柱剪開,貼在黑板上。有些學生小聲說道:“真可惜。”)。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是老師講解前常說的一句話)這個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等于這個圓柱體的高。(迫不及待地告訴,自我中心意識強)圓柱的表面積你們會算了嗎?(一句口頭禪式的提問,不用想都會明白學生會怎樣回答)。
生齊答:會了。(真的會了?還是應付老師的齊答)。
如此“快節(jié)奏,高效率”的教學,看起來過程順利,但是教師主導的課堂,能否實現(xiàn)教學目標,不得而知。
再讀文本——。
拿起教師的教學用書,我們讀到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還應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目標:
2.在如何計算側面積的推理過程中,鍛煉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培養(yǎng)空間觀念;
3.指導并訓練學生規(guī)劃解決問題的步驟,構成解決問題的思路。
對話學生——。
課后,找到那位說制作步驟的學生,和他有了這樣的對話:
師:此刻愿意跟我們說說圓柱的制作過程嗎?
生:老師根本沒有讓我把話講完,其實為了這天的發(fā)言,我昨晚就準備了。制作圓柱其實并不容易,個性是制作規(guī)定底面和高的圓柱。我和同學們,基本都是先用一張長方形的紙做出圓柱的側面,然后再用這個圓筒畫出兩個圓,作為圓柱的底面。這樣制作看起來任務是完成了,但算圓柱的側面積和底面積都不太方便。如果要是讓我再制作一個,我會先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如果用寬作為高,這個長就要用兩次,一次是用來求側面積,一次用來算底面積,因為我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
師:你的發(fā)現(xiàn),全班學生都會發(fā)現(xiàn)嗎?
生:我相信我們班上有不少同學并沒有很好的理解。
師:那怎樣辦?
生:老師不是在黑板上講了嗎?沒理解的就背公式唄。
生:老師,我們在課前還討論過這樣的問題,就是為什么全班學生做出的圓柱都是瘦瘦高高的,身材都那么好。其實很多人做圓柱時,都是用長方形的長作高,寬的長度才是底面的周長,我并不贊成老師說:圓柱體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長相當于底面周長,寬相當于圓柱的高。就應說:圓柱體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和寬中的一條邊相當于底面周長,另一條邊相當于圓柱的高。
聽課感言——。
傾聽與拒絕傾聽,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得到的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其實,仔細想想,教育有時簡單得只需要一次充滿理解與信任的靜靜的傾聽。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三
授課老師:鐘欣。
《愛蓮說》選自新教材八年級上冊,本文借花喻人,托物言志。巧妙地把蓮花的生活環(huán)境,特殊性狀和君子的高尚品德聯(lián)系起來,描繪贊美蓮,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也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
鐘老師的《愛蓮說》的教學根據(jù)建構主義“拋錨式教學模式”設置了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合作,求解過程;發(fā)展遷移,效果評價。制作課件,插入了音畫動畫的古文朗誦,美倫美奐。
這種教學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p>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鐘老師著重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第一,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這是新課標、新理念對師生關系的重新定位,語文新課標也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孟老師貫穿在課堂中的一條主線就是讓學生去閱讀去品味。孟老師既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又積極發(fā)揮幫學作用。課前準備的關于蓮花的圖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體驗。
孟老師把閱讀作了五個階段的安排:
第一階段:猜謎語,回憶有關“蓮”的詩句。
第二階段:欣賞多媒體朗讀。
第三階段:學生齊讀全文。
老師采用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這一手段,讓學生讀出新的感受、新的體驗和個性化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既要交給學生必要的`閱讀方法,解決學生閱讀中遇到的困難,更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樣教師就不是作者的傳聲筒了,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學生閱讀的伙伴,是閱讀集體中能力略強的一員。
第四階段:確定學習目標,學生求解,自主合作學習。這里有“確定目標”“集體討論”“師生合作”“教師點撥”“練習檢測”等幾種方式。學習小組通過設計問題,解除疑惑(1、翻譯句子。2、表現(xiàn)蓮高潔的句子還有哪些?3、找出文中告訴概括蓮高潔的句子。)讓學生去探究、去評價。
在這一階段學生提出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
1、作者為何“獨愛蓮”?
2、結尾為什么順序發(fā)生了改變,最后說牡丹之愛?
孟老師盡量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做以適當點撥。
第五階段: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再讀課文,生學習寫法,寫一句話。
我喜歡的植物是——,因為——。
者和讀者共同勞動的結果。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應該把迎合當作尊重,也不要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作者,須知:書在誰的手里,誰就是書的主人。因此,鐘老師讓學生去多讀課文,這是一種個性化的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
第三,閱讀和生活的關系。文學是生活的反映,閱讀是生活的組成部分,閱讀和生活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應當樹立為人生而閱讀的觀念,既要關照別人的生活,更要關注自己的生活;既要為今天的應試去認知和理解,更要為明天的發(fā)展去批判和創(chuàng)新。鐘老師讓學生去寫讀后感正是連接閱讀和生活的關系的一條有效途徑。
當然,上好一堂課,教師的激情非常重要。假如能多一些激情,這堂課會更有價值。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四
班級:學前a班。
教者:李老師。
學科:數(shù)學。
課題:辨左右。
課堂紀實:
一、導入。拿出多條紅絲帶吸引小朋友,請一個小朋友上臺,把紅絲帶綁在一個小朋友的右手上,背對下面的小朋友,讓小朋友分辨左右。然后讓小朋友轉過來面對臺下的小朋友,說出左右。
二、在黑板上畫一個人物簡筆畫,請小朋友上來在人物畫的左邊或右邊畫氣球。
三、展示一張多人照片,選定一個人做參照,請小朋友說出這個人的左邊和右邊分別是誰。
四、作業(yè)布置,在一個小女孩的左邊涂上紅色,右邊涂上黃色。
小結:
導入非常成功,緊緊抓住了小朋友好奇的心態(tài),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正確率很高,課堂氣氛活躍。整個教學過程很連貫,作業(yè)布置合理,是一次非常棒的教學示范。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五
今天學習了周敦頤的《愛蓮說》,使我不禁想起了園中墻角的那枝梅花。
記得我第一次注意到那枝梅花,是在去年的冬天,那個冬日的早晨,寒風攜著第一朵雪花來到了大地,為大地帶來了純潔。我漫步在白色之中,忽然間,墻角的一點紅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走過去,仔細端詳,發(fā)現(xiàn)那是一朵梅花,一枝鮮艷欲滴的花。那天,望著梅花,我想了很多。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當百花在萬物復蘇爭先怒放的時候,梅花卻立志要在冰天雪地中綻放,人不也應如此嗎?不論條件有多艱苦,只要心中有一個永不服輸、永不言棄的信念,有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勇氣,就一定能夠像梅花那樣苦盡甘來,綻放自己。
周敦頤的《愛蓮說》中寫道:“蓮,花之君子者也”,而我要說:“梅,花之傲者也!”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六
(1)認識圓的周長。
(2)揭示課題。
二、引導探索,展開新課。
(一)測量圓的周長。
1.把圓放在直尺邊上滾動一周,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則師生合作演示量教具圓的周長。
2.用繩子在圓上繞一周,再測出繩子的長短,得到這個圓的周長。
3.教師甩動繩系小球,構成一個圓。
4.小結。
(二)探討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1.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
(1)啟發(fā)思考。
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猜一猜,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
(2)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
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得出結論: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
2.探索圓的周長與直徑有什么關系。
3.認識圓周率。
(1)揭示圓周率的概念。
(2)指導閱讀第63頁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讓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歷史。
4.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三、初步運用,鞏固新知。
1.完成第65頁第1的第1題。
2.完成第64頁下面的“做一做”。
5.看書質疑。
四、照應啟思,總結新課。
1、讓學生動手操作去驗證,去理解、探究出好的方法。
2、老師很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知識,更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3、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把德育教育和數(shù)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值得我學習。
4、把所學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并運用于生活之中,使學生更加對學習有興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七
愛蓮說是古代著名文學家曹雪芹的一篇律詩,被譽為古典詩歌的精品之一。近日,我參加了由學校組織的一場“愛蓮說”聽課活動,聆聽了詩歌的解讀和賞析。這次活動不僅讓我對“愛蓮說”這首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對詩歌創(chuàng)作和青年一代的責任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這次聽課讓我對“愛蓮說”這首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課堂上,老師生動地解讀了“愛蓮說”背后所蘊含的深意。詩中的蓮花被塑造成高潔無瑕的象征,是詩人內心追求完美的投影。與此同時,詩人也通過蓮花的成長歷程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境遇的反思和思考。通過解讀詩中的寓意,我發(fā)現(xiàn)“愛蓮說”并不是一篇簡單描寫蓮花的詩歌,而是蘊涵著深厚哲學思考的作品。通過這次聽課,我更加明白了古代文學之博大精深。
其次,這次聽課讓我對詩歌創(chuàng)作有了更多的思考。課堂上,老師分析了曹雪芹創(chuàng)作“愛蓮說”的初衷和背景。作為一位文學家,曹雪芹以其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對時代風貌的敏銳洞察力,以及他細膩的情感,成功地創(chuàng)作出了這首傳世之作。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詩歌創(chuàng)作并非只是抒發(fā)個人情感和意志,更要具有時代氣息和社會意義。詩歌創(chuàng)作要真實地反映社會現(xiàn)實,通過藝術形式使讀者產生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使詩歌具有真正的藝術性和表達力。
另外,我也開始思考起新一代的責任。在課堂討論中,我聽到了很多同學對于詩中“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一句的解讀和感悟。我們紛紛表示,作為當代的青年,我們應該承擔起推動時代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責任。就像詩中的告誡,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我們要積極主動地行動起來,不斷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并為社會做出積極貢獻。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作為當代年輕人,我們要有擔當,要為社會的繁榮和進步負責。
最后,在這次聽課活動中,我也對詩歌的賞析有了新的認識。通過老師的分析,我了解到詩歌的美在于它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和意境的塑造。無論是形式上的韻律變化,還是內容上的抒發(fā)情感,都需要通過細膩的文字表達,而非簡單地通過一句話傳達。詩歌之美是需要讀者用心去體味和品味的。通過這次聽課活動,我對詩歌的欣賞方式有了更多的思考,同時也培養(yǎng)了對文學作品的鑒賞力和表達能力。
總的來說,這次“愛蓮說”聽課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僅對這首古典名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詩歌創(chuàng)作和青年一代的責任有了更多的思考。通過這次聽課,我明白了古代文學的博大精深,也看到了詩歌的真正內涵。我相信,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興趣與修養(yǎng),我們才能更好地欣賞和理解詩歌作品,也才能更好地承擔起我們作為當代青年的責任和使命。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八
一、創(chuàng)設運動會情境,談話導入。
二、用正方形創(chuàng)造測角工具,初步把握量角要點。
1、尋找工具測量直角。
(1)出示棍與地面成直角圖片。
(2)指名指一指圖中角的頂點在哪?邊在哪?
(3)指名度量,并說一說過程?
三、優(yōu)化量角工具,認識量角器,初步感受量角方法。
1、細分量角工具。
2、認識1度角。
指導寫法,說一說小圓圈寫在哪了?(預設:右上方)。
(課件演示:180個1度角)。
3、認識幾度角,理解量角的含義。
(找到90度角的位置,說一說從哪到哪是90度。
4、認識內外刻度線。
給量角工具標上刻度,產生簡化標數(shù)的需要。
(3)美化量角工具,課件演示長方形量角工具轉成半圓量角工具的過程。
(4)量兩個開口方向不同的角,使學生產生再標一圈刻度的需求。
(5)完整介紹量角器。
四、練習量角,進一步明確量角的方法要點。
1、量兩個角的度數(shù),教師巡視。
2、展示錯例,明確方法。
3、總結量角方法。
五、全課總結。
1、教師的教態(tài)自然大方。
2、有效地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是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
3、透過觀察量角器及課件的演示,更好地幫忙學生直觀、形象的理解新知識。
4、課件的使用還不熟,現(xiàn)代教育技術還有待提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九
今晚聽了20xx年安陽市初中語文優(yōu)質課競賽中的《愛蓮說》一課,加上前兩天聽的《馬說》,感覺作為一次市級優(yōu)質課競賽的課,顯得稍顯欠缺。當然,這也是值得自己認真反思的。
《馬說》一課執(zhí)教者是一名精明能干的女教師,應該說教學基本功還是不錯,主要問題在于教學思想。老師太能干了,于是和學生的關系就疏遠了。整節(jié)課都是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沒有把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給人的感覺,教師是在表演,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脫節(jié)的。
今天這一節(jié)《愛蓮說》除了和前一節(jié)課同樣學生活動不夠之外,還有這樣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是教學內容太少,沒有做到短文精教。一篇淺顯易懂的短文《愛蓮說》,竟然把它分成了兩個課時,這一個課時主要是分析品味寫法,學生朗讀背誦,但是因為教學環(huán)節(jié)少,文章比較簡單,切入點也缺乏深度,所以感覺這一節(jié)課基本上是泛泛而談,缺乏深度和高潮。這節(jié)課應該安排一兩個有深度的環(huán)節(jié),特別是應該有課外拓展的環(huán)節(jié)。
二是教師講得實在太多太多,本來課文的難度就不大,但是老師還要包辦。比如朗讀訓練“予獨愛……”,老師仍然要去范讀,完全可以讓學生讀,評、再教讀。感覺整節(jié)課仍然是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被動的學習,不知所云地學習。
三、教師的基本功不夠。這樣一節(jié)市級優(yōu)質課,老師開始的兩句帶,著濃厚河南味的普通話,接下來是不規(guī)范的課題板書,就有點失水準。再加上后面老師表現(xiàn)出來的慌張,還有對教案的生疏,對課文也不夠熟悉,老師背誦“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這句名句居然一下子卡住了。老師的范讀水平也并不高,沒有把味道讀出來,所以后面學生的朗讀也讀得不太好。
看得出,這位老師還比較稚嫩,下一步,好好練練基本功,教學中注意環(huán)節(jié)清楚,注意把課堂還給孩子,一定會得到較快的成長。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十
“愛蓮說”是一門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背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多年來,它一直受到了廣大學子的喜愛與追捧。最近,我有幸參加了一次“愛蓮說”課程的聽課活動,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獨特的體驗。
第二段:課堂內容與形式的介紹。
在“愛蓮說”課程中,老師以“誦讀漢語經典”為主要教學方式,通過教學課文《沁園春·雪》、《入陣曲》等韻文詩,對學生進行文化的熏陶和語言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老師會耐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并解釋文中的經典詞句,使我們更加理解其中的意蘊。
第三段:課堂氛圍的描述和影響。
在“愛蓮說”課堂上,氣氛活躍而又莊重。老師和同學們在一起共同學習,相互交流,形成了一種和諧而積極的氛圍。此外,通過與同學之間的合作和討論,不僅鍛煉了我們的社交能力,還增進了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愛國情感。
第四段:對于學生的意義和影響。
參加“愛蓮說”課程,對我而言帶來了很多的益處。首先,通過課程的學習,我進一步了解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了文化自信;其次,誦讀漢語經典的過程中,我提高了對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感染力,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詩歌之美;最后,與同學們的互動和分享,讓我受益匪淺,更加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團隊合作的樂趣。
第五段:對“愛蓮說”課程的總結與展望。
“愛蓮說”課程不僅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平臺。通過參與這門課程,我深刻體驗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以及它對于我們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希望今后繼續(xù)推廣這門課程,讓更多的學生受益,讓中華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出更加光彩奪目的活力。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十一
今天下午,雖然淫雨霏霏,冬風蕭瑟,路上不見一個閑庭信步之人。但是君不聞(8、1)教室之內笑語陣陣,熱鬧連連,氣氛熱烈,室內室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請不要以為這是開聯(lián)歡會,這是語文組教研組長岳西志老師正在舉行公開課呢。噓著手進來聽課的老師們也忘記了寒冷,他們已經全身心的融入到課堂之中,和學生融為一體了。
美中不足的是,岳老師在黑板上為學生打得分數(shù)沒做好統(tǒng)計,并及時表揚先進,激勵后進。這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
愛蓮說聽課筆記篇十二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愛蓮說》一課時,我從講解課題、作者入手,然后一句一句領讀,一字一字翻譯,直到文章中心、寫作方法,所有該講的,一句話也不漏掉,所有該做的課后練習,一道題也不放過。我那時所擔心的,考試時千萬別因為自己沒講到,而使學生不會做。至于對學生,我那時所關心的,是他們上課記不記筆記,下課復習不復習。有時候考完,自己也納悶:這道題明明在課堂上已經講過了,還反復強調,一定得注意。結果還是錯得一塌糊涂,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當時更多的是責怪學生,并沒有從自身去找原因。后來,我換了一個思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去發(fā)現(xiàn)。用這種方法上完課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與學的真諦。
上這一課我主要抓住了這兩個環(huán)節(jié):
一、學習課文。先由學生自由朗讀,發(fā)現(xiàn)不認識的字和拗口難讀的句子提出來。學生提出有兩個字音讀不準:“滌”,“鮮”。當堂有學生予以正讀。一個句子難讀:“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老師稍加朗讀,大家就明白了。然后是對照注釋翻譯課文,不懂的先畫下來,待會兒提問。這一步用的時間稍長,學生的提問也較多。但絕大部分問題,學生能自己解決,極少數(shù)問題,老師點撥一下即可。翻譯完后,我提了兩個問題:作者寫蓮有哪些特點?為什么要寫這些特點?對于第二問,我原先以為學生回答不出來。結果,學生不僅正確地回答了出來,而且還聯(lián)系到以前學過的《行道樹》。這不禁使我有些自慚,以前太低估了學生。
二、評價課文。這里有兩層含義:課文里值得學習的地方和對課文有疑問的地方。這是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最關鍵之處。一開始,學生由于習慣了老師的滿堂灌,沒人發(fā)言。我就引導大家:你自己認為課文哪里寫得最好?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愛蓮說》的主旨、結構和寫法,一點一點地全“拼”了出來。老師該講的,學生都講到了;老師沒講的,有些地方學生也講到了。比如以前作為難點分析的,是作者以蓮自況,追求高尚情操,諷刺污濁世風的觀點。學生在分析的時候,不僅贊揚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而且還結合社會實際,批判了一些高官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污受賄的丑行,說他們連古代的周敦頤還不如,真該要他們好好讀讀這篇文章。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20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