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體會可以促使我們對學習、工作或生活中的經歷進行深入思考和反思,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心得體會應該具備個人觀點的獨立性和思考的深度。請看下面這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思路和啟示。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一
教科書第47頁例1與相關的內容,練習八第1、2題。
1.使學生結合已有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經驗,自主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算理,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是學生能結合乘法的口算、估算來進行驗算,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3.使學生經歷利用舊知解決新問題的過程,提升知識技能的遷移水平,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
師:我們已經學會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首先進行知識回顧和檢測。
出示:
23×20=42×30=。
23×19≈42×29≈。
23×21≈42×31≈。
34×12=76×47=25×36=37×82=。
獨立完成,4生板演。簡評。
請學生說一說,計算步驟和要求。
師:其實,數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回想乘法學習的歷程:我們首先學習的是一位數乘一位數,就是表內乘法,接著是兩位數乘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然后是兩位數和兩位數的乘法。今天我們再往前邁進一步,學習三位數乘兩位的筆算乘法(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那以后我們還會學習多位數的乘法。
134×12=176×47=425×36=237×82=。
(1)估算。
師:首先來估算一下134×12的積大約是多少?
生:估算乘積。
(2)嘗試筆算。
134×12呢?邊算邊想:分幾步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嘗試筆算。(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情況)。
請學生板演展示,并講解計算的步驟:
先算什么?134。
再算什么?×12。
最后算什么?268(134×2的積)。
134(134×10的積)。
1608(134×12的積)。
師:問豎式中的各乘積的意義?
(3)嘗試筆算176×47。
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生:板示不同的筆算。(正確的錯誤的困惑的)。
師:在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用乘數哪位上的數去乘,乘積的末尾就和乘數的那位對齊。
不要忘記加進位的數。
完成后兩道練習,訂正,講評。
師:學以致用,學會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就是為了解決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這一問題吧!
生:(1)讀題,弄清題意。
(2)說出,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樣列式?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二
(二)過程與方法。
學生經歷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過程,初步培養(yǎng)遷移潛力。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理解“用兩位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積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的算理。
課件、計算器。
(一)復習舊知。
1.筆算下方各題。
144×544×15。
學生2名板演,其他做在練習本上,選一題說說計算過程。
2.點明課題。
設計意圖: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是學生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方法遷移的基礎,透過復習,為學生探究新知,奠定基礎。
(二)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
學生口答,老師列式145×12。
2.解決問題。
師:會算出結果嗎?自我試一試,再和同桌說說怎樣計算?
全班交流展示: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狀況:
生1:估計約有1500千米,把145估乘150,把12估成10,150×10=1500,該城市到北京大約有1500千米。
生2:我用計算器算出是1740千米。
生3:我用筆算的方法結果也是1740千米。
3.探討筆算方法。
師:同學們用多種方法算出145×12的結果。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完善課題)。
學生嘗試豎式計算。
師:誰介紹一下筆算的過程?
生1:2×145=290,10×145=1450,290+1450=1740。
生2:各位上的2×145=290,十位上的1×145=145對齊十位,再相加得1740。
生1:先算個位上的數乘一個因數,積的個位對齊因數的個位,用十位上的數乘一個因數,積末尾對齊因數的十位,最后再把兩次乘的積加起來。
生2:因為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1乘145得145個十,所以用十位上的1乘145的末位要和十位對齊,也表示10小時行了1450千米。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用不一樣的方法計算,讓不一樣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一樣的發(fā)展。讓學生透過不一樣方法的比較,找到不一樣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系。
(三)鞏固練習。
1.教材47頁做一做。
先筆算,在用計算器驗算。
生1:注意抄對題。
生2:注意對齊位。
生3:注意進位時別忘記加上。
……。
2.解決實際問題。
教材49頁練習八第2題。
師:從題中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要解決第一個問題,應選取哪些信息?
想解決第二個問題,需要哪些信息和數據?
設計意圖:運用新學習的筆算方法來解決問題,使學生體驗到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必要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
(四)歸納小結。
生1:先算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
生2:再算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最后再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生3: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因數,乘得的積末位要對齊十位,表示幾個十。
2.比較:復習題2和例1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一樣?
生:相同:三位數乘兩位數與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一樣,都是先用個位上的數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數去乘,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生:不一樣:這天研究的例1每次算的都是三位數乘一位數,而復習題2每次算的都是兩位數乘一位數。
設計意圖:在學生進一步熟悉筆算過程的基礎上,回憶比較三位數乘兩位數,兩位數乘兩位的筆算方法,幫忙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
(五)教學拓展。
課后完成。
猜測: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每一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
調查:你家所住的樓房一共有多少戶?
計算:如果按照一家一個水龍頭計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三
1.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經歷乘法計算的全過程,掌握算理和計算的方法。
學習任務。
難點:正確規(guī)范地計算和書寫乘法豎式。
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咱們班的學生,個個非常聰明、能干,計算能力很強,現在請同學們展示一下,咱們來口算幾道題好不好?電腦出示題:145×3、421×2、45×11、35×12、135×8、214×9。
2、筆算。
師:大家看這道題,45×12得多少呢?
請拿出練習本,開始筆算吧。(請一名學生板演)。
師:他計算的結果正確嗎?
師生共同檢查豎式……。
讓全體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有的.學生也許會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列豎式或用計算器等。指名板演,并組織反饋。
二、民主導學。
1、任務呈現。
提問:李叔叔的城市離北京有多遠?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列式呢?
145×12=。
觀察這算式,你發(fā)現和我們以前所學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嗎?
2、自主學習。
師:你能運用估算知識猜一猜:李叔叔家離北京大約有多遠嗎?把你的估計寫下來,與同桌交流。
(1)那有什么計算方法讓我們的計算結果更加精確呢?
(2)請拿出練習本筆算吧,做完后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樣筆算的?要求用豎式計算。(老師巡視指導,特別關注有困難的學生。)。
(3)誰愿意把你的筆算過程分享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3、展示交流。
(1).學生展示、交流估算方法:
a、把145看成150,150×12=1800。
b、把12看成10,145×10=1450。
c、把145看成150,12看成10,150×10=1500……。
(2).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索,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研究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a.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b.不管是正確的豎式還是錯誤的豎式都要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思維過程,通過學生分享后,再通過集體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三、檢測導結。
(一)目標檢測。
1、課件出示:書第49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練習。
師:誰來說說你的筆算過程和結果。
2、我做得最快。
322×24=145×27=679×13=286×35=。
(1)分組算。
(2)公布比賽結果。
(3)表揚。
2、結果反虧你。
出示課本第50頁練習七的第7題。
(1)談話:有位同學他也做了三道題,請同學們幫他診斷一下,他有沒有做對,把不對的改正在旁邊。
(2)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結果。
3、反思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進一步學會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我們運用的就是遷移類推的辦法,這是我們解決問題時經常采用的一種思路。要是讓你計算四位數乘三位數或多位數乘多位數你有辦法嗎?你敢試一試嗎?愿意動腦筋的孩子,請你們試試吧。
鼓勵學生大膽的展示、交流:1、數位對齊;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滿十向前一位進1。
教學反思。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四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自己提高熟練程度。
2、使學生在計算時遇到連續(xù)進位問題時會正確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類比、計算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0年廣州亞運會取得圓滿成功。廣州市在比賽前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咱們一塊兒去了解一下關于修建高速公路方面的信息。
(多媒體出示)為迎亞運,廣州市修建了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歷時14個月,平均每月修路86米;二期工程歷時15個月,平均每個月修建213米;三期工程歷時12個月,平均每個月修建260米。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交流,師選擇性板書:
一期工程全長多少米?
二期工程全長多少米?
三期工程全長多少米?
師:一期工程全長多少米?請同學們做在練習本上。比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學生交流算法。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一)探究新知:因數中沒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解決問題:二期工程全長多少米?
1、生列算式,師板書:213×15
2、揭示課題:
師:這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學生試做,抽一生板演。
做完小組內交流做法。
3、集體交流。(出示錯誤做法。)
1)展臺展示,學生錯誤原因。
重點交流: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數去乘第一個因數的個位數時,積的末位應該寫在哪一位上,說明理由。
(2)黑板板演的`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師根據學生的說法板書:213×5的積,213×10的積。
4、小練習:456×19208×37
(二)探究新知:因數末尾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解決問題:三期工程全長多少米?
1、生試做。
2、師巡視,展臺展示不同做法。
260260
×12×12
重點討論:為什么積的末尾要加上0?(強調簡便結果是384個10)
3)算法最優(yōu)化:哪種做法更簡便?
3、兩個因數末尾都有0
出示320×30,會做嗎?
學生試做。
展示交流多種算法。
4、:在計算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應注意什么?
計算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幾個0。
三、鞏固拓展
1、第55頁第1題
2、第57頁第8題生自己在書上改正后指名說說錯誤之處及錯誤原因。
四、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說說計算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五
這節(jié)課可以說適應了新課改的要求,不但讓學生學會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而且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探索,讓學生明白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培養(yǎng)了學生自覺觀察問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認為在老師在教學中是通過以下幾點將算理和算法有效結合的:
1、放手讓學生探索運用口算的方法試算23×12。學生在探索時,用橫式讓學生明白了在計算時要把12分成10和2,它們分別與23相乘。老師還在教學中引入了直觀圖,讓學生通過操作直觀圖,將12個燈柱分成了10和2兩組。這又進一步讓學生理解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2、用豎式試算兩位數乘兩位數,容錯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探索了豎式的寫法,在比較與探索中學生明白了怎樣表達豎式才是最準確的。這是對算法的最有效的探索。這種基于算理基礎之上的算法的探索,更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很容易接受。
3、計算方法的梳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學生在經過了以上幾次探索之后,對算理與算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老師及時的梳理,是鞏固的.過程,讓學生進一步系統(tǒng)掌握了算法。
4、課后延伸環(huán)節(jié)是對算理掌握的進一步延伸。在課堂延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嘗試解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這是基于學生充分理解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與算法基礎之上的延伸。只要學生真的懂得了算理與算法,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是可以自己嘗試得到的。
總之,這節(jié)課的設計總是從算理與算法的有效結合出發(fā),既重視了算理的理解,又重視了算法的引導。還在教學中利用練習鞏固算理與算法的掌握。這對指導我們的計算教學提供了重要依據。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六
1、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能主動總結、歸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放大,培養(yǎng)類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激發(fā)探索計算方法、解決計算問題的興趣。
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基本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光盤
一、復習:
學生自己出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題目,并筆算。算完后互相檢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書,說說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主要說清楚分別要用第2個乘數的個位、十位上的數去乘)。
二、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圖:
讓學生看圖后,讀讀題目的意思,說說怎么列式?
隨學生回答板書:144×15
指出: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板書課題:三位數乘兩位數
三、探索算法:
2、找?guī)讉€學生的做法板演,分別說說各題錯在哪里?正確的該怎么算?
[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數是兩位的,要分兩次乘。
(2)分別用第一個乘數三個數位上的數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個乘數分別去乘]另外再指出:個位乘得的積末尾和個位對齊,十位乘得的積和十位對齊。
總結:
(1)用兩位數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依次分別去乘三位數;
(2)用兩位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
(3)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四、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題
1、做“想想做做”第2題(做在書上)
特別要注意三位數中間有0時,不能漏乘;還要注意不能忘記每次計算時的進位。
2、完成第1題
讓學生在作業(yè)本上寫出豎式進行筆算,算完后指名說說得數。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列豎式計算可以方便一些?
指出:用豎式計算類似的題目時,通過交換兩個乘數的位置能使筆算方便一些。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七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79、80頁上的例2、例3,議一議及相應的課堂活動,練習十五第3~6題。
1.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自主遷移出因數中間、末尾有零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
2.掌握行程問題中的基本數量關系,感受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學生可能有的用口算,有的用筆算,如果用筆算的可進行板演。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的筆算,那么中間、末尾有零的又該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板書課題。
1.教學例2。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1)學生獨立思考,解答,抽一個學生板演。
7200。
學生討論,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重點圍繞豎式的簡便寫法進行討論。如果學生探討有困難,則可用以下的教學設計。
學生:不一樣。
教師:哪一個算式的乘積?。?/p>
學生:24×3。
教師:算一算24×3的結果。
學生算出24×3=72。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72與7200相比,縮小了100倍,為了保持積的大小不變,我們把積擴大了100倍。
配合學生的'回答,教師作如下板書:教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這個計算過程?
學生:略。
教師:你認為末尾有0的乘法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引導學生歸納出: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后,看因數末尾一共有多少個0,就在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4)及時鞏固,算一算課堂活動的第2小題的前兩小題:230×40,380×87。
2.教學例3。多媒體課件出示例3題目。
(1)根據題意,學生列式:108×18。
(2)引導學生觀察算式有什么特征?
學生:因數中間有0。
(3)學生獨立思考。
計算,抽一學生板演。
教師巡視,重點圍繞豎式的書寫,從而歸納出中間有0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方法、要點。
3.結合兩個例題,小結行程問題中的基本數量關系。
學生:速度。
教師:30分和8時都叫做什么?
學生:時間。
教師:要求路程,你發(fā)現了怎樣的數量關系?
師生共同歸納得出:速度×時間=路程。
4.課堂活動。
(1)怎樣用豎式計算34×386?
學生按書中的程序計算完成后,通過兩個豎式的對比,討論得出:三位數和兩位數相乘的時候,為了計算簡便,我們更習慣于把位數多的因數寫在上面。
(2)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的后面兩個小題:65×408,207×20。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小結(略)。
練習十五第4~6題。
(本案例由袁登維提供,由彭承志點評)。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八
1、使學生掌握用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3、使學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系,并應用這種關系解決問題的過程。
4、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
(二)這部分內容可以用8課時進行教學。
第1課時:筆算乘法(例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方法。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筆算乘法計算的全過程,掌握算理和計算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152×2=231×4=321×2=。
415×3=298×3=523×3=。
2、筆算。
24×12=44×59=63×52=。
說一說筆算的方法是什么?
3、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筆算乘法。
板書課題:筆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問:說一說這題如何列式?這是一道什么樣的乘法算式?
145×12估計一下大約是多少?
怎么計算出準確的結果?
能不能用我們以前學過的舊知識來解決這道題,自己試一試。
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積的書寫位置怎樣?最后算什么?
問:如何檢驗自己的運算結果?
兩位數乘法,先用一個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的末尾和個位對齊;再用這個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乘數,得數的末尾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三、鞏固練習:
1、書后做一做。
134×12=176×47425×36。
237×82。
2、練習九的1、2獨立完成。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練習九第3、5題。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九
1.使學生掌握用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類推出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3.使學生明白速度的表示法,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時光、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系,并應用這種關系解決問題的過程。
4.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應用適宜的方法進行估算,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估算時,正確處理因數估大、估小的問題。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學計算的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類推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3,加強估算,重視培養(yǎng)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
1,充分利用舊知,讓學生遷移類推,自主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
2,允許根據實際狀況靈活選取不一樣的計算方式。
口算……………………2課時。
筆算……………………7課時。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十
2、使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估算學習對計算的'幫助。
3、體驗估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一、課前熱熱身。
1、估算下面各題。39x2199x1998x99。
二、合作探索,嘗試解決問題。
1、育才小學大約發(fā)了多少包樹種?
2、教師巡回指導,特別關注學困生。
三、交流匯報、歸納解題策略。
1、小組交流計算方法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的算法,也聽聽別人的算法。
2、全班交流,匯總策略以小組為單位,每小組推薦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學習成果。
223≈200。
18≈20。
200x20=4000。
大約發(fā)了4000包樹種。
答:育才小學大約發(fā)了4000包樹種、
3、請學生估算340x12。
4、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是對差生的指導。
四、應用深化,總結計算方法。
教師小結: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把三位數和兩位數分別看成整百整十數,再相乘。
五、自主練習。
1、估算:151xx4979xx401。
40xxx3898x22。
2、營丘小學有23個班,平均每班植樹198棵。一共大約植樹多少棵?
六、同桌互相交流學習所得。
七、教師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布置課后作業(yè)。(35頁自主練習)。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十一
總課時7。
目標1、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讓學生活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得計算問題得體會,體驗成功得愉悅,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得自信心。
小黑板、學具卡片。
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學生學習活動。
提問:從題目里你知道哪些信息?求彩田村一共住了多少戶,你會列式計算嗎?這道算式和我們學過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樣的?那前面學過的乘法你還記得怎么算嗎?(筆算:24×1345×6715×47)。
1、那這道算式你試一下看,會不會算?
2、集體反饋并指名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3、全班交流并集體反饋,學生說計算過程,教師板書算式。
154。
×14。
616。
154。
2156。
4、讓學生口述答句,教師板書。
5、總結算法。
1、豎式計算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指名板演,完成后及時反饋。
(2)指名說說中間一題的計算過程,明確乘數中間有0時應怎樣計算?
2、找錯改錯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讓學生在書上獨立找錯改錯。
(2)小組交流,找出錯誤的`原因,并認真訂正。
3、列豎式計算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4、解決實際問題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1)學生默讀題目,分析題中所給的信息,并獨立在書上填寫結果。
(2)組織交流,你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計算總價的?
(3)全班反饋計算有無錯誤,如有錯誤共同訂正。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十二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法則,能在計算過程中正確處理進位問題,能正確地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并培養(yǎng)類推能力.
一、復習引新。
1、口算練習:(小黑板出示)。
指名口算。
反復使用。
2.復習筆算。
出示復習題: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重點說一說計算過程。
提問: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要按怎樣的順序乘?中間的0能不乘嗎?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題。
(1)學生觀察例題,指名回答讀題后學生口答列式。
(2)指名學生板演豎式。
提問:這是幾位數乘幾位數?誰能計算?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重點說明進位的處理,數位的對齊。
提問:這道題與前面學習的一位數乘三位數比,計算有什么不同?
指出:筆算乘法哪一位相乘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3)其他列式嗎?這樣列的乘數是幾位數?學生列豎式計算。
(4)引導比較,這兩種計算哪一種簡單,為什么會簡便?
三、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1。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乘的過程和進位的處理。
2.做“想想做做”2。
說一說這道題是什么意思?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提問:這道題為什么要用乘法算?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明白了筆算乘法時的哪些問題?
五、作業(yè)。
做“想想做做”3。
聽三位數乘兩位數的心得體會篇十三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47頁。
教學目標:
1、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通過兩位數乘兩位數到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的遷移,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培養(yǎng)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激發(fā)探索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2、正確規(guī)范地計算和書寫乘法豎式。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口算。
32×2=/23×3=/23×30=。
180×3=/16×30=/240×4=。
2、9月7日—9日,我們學校參加了青愛工程九九公益日“愛的教育”主題活動,我校平均每班籌款145元,平均每位教師籌款45元。
問題:
1、四年級8個班共籌款多少元?
2、四年級16位教師共籌款多少元?
(生列式解答)。
同桌互相檢查,并說出自己的計算過程。
師:大家做的很好,讓我們來解決更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
出示:
3、我們學校三四年級16個班共籌款多少元?
生列式。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嘗試練習。
(1)列出橫式:145×16=。
(2)想一想:可以怎樣計算?
給學生留有討論時間。
2、學生討論。
(1)小組內討論算法。
(2)展示學生嘗試練習中的幾中做法。
(3)說一說:誰做的對?誰做的錯,錯在哪里?
生:甲乙兩位同學計算正確,丙同學做錯了,因數十位上的1乘145,得數的末位5應該與因數的十位對齊。
師引導說:為什么與十位對齊?
2、理清法則。
(1)回顧。
老師帶領同學回顧計算過程。
(2)提問。
第一步先算什么?
第二步再算什么?
最后再怎樣?
4、對比例題,歸納法則。
(1)觀察45×16/145×16。
(3)歸納法則。
三、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1、課堂小練。
134×16/246×34。
2、教材47頁“做一做”
3、火眼金睛:先判斷對錯,再改正。
四、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1、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2、如果讓你計算四位數乘兩位數,你有辦法嗎?下課試試看。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220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