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還需要注意評價方法的設計,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進行適當的調整。教案的編寫應該考慮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情感態(tài)度。教案范文給教師提供了一個創(chuàng)新和改進教學的思路和實踐案例。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一
1、通過觀察,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認識時間單位“分鐘”,知道,1(?。r=60分(鐘),在掌握進率的基礎上,熟練進行時、分單位之間的換算。
2、通過讀鐘等活動,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幾分,滲透一一對應,數形結合思想。
3、通過多種活動,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得到提高,學生逐步形成估測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通過活動,學生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和懂得珍惜時間的習慣。
1、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理解1小時=60分鐘。
2、學生感知1分(鐘)的量感。
課件、練習紙。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1、復習“幾時”和“幾時半”(我們的'時刻)。
(1)復習“幾時”(8時)。
(2)復習“幾時半”8時半。
2、出示9:20。(有的學生會,有的學生不會)。
3、小結:哦,有的同學已經會看這個時刻了,真了不起,有的學生還不會,沒關系,實際上生活中很多時候,不能只用我們一年級所學的幾時、幾時半表示。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更多關于時間的知識。揭示課題:時、分。
二、探究新知(一)觀察“分針”
1、我們可以看到鐘面上平均分布了很多大格,每個大格都有一個數字,而1~12每個數字所占的位置是固定的。
2、我們再來看每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呢?(媒體演示,同學們和我一起數一數)那么鐘面上到底有幾個小格?(60)。
3、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每小格表示1分鐘。那么分針走一大格?從數字1走到2吶?從12走到2吶?從12走到4?12走到9?從12走到11?分針走一圈吶?分針走一圈,走了60小格,就是60分鐘。
(三)“小時”和“分鐘”的關系。
1、觀看媒體,分鐘走一圈時,時針從哪里走到哪里?走了幾大格?(時針從12走到1,走了1大格,時針走一大格就是1小時。)分鐘走一圈時針走了一大格所以一小時=60分鐘。(出示板書)師:總結:搞清楚了這些大格,小格代表的時間,我們就能更準確、更詳細的表達時間啦!
(四)認識時刻1、10時15分、10時50分。
(1)時針過了幾,就是幾時;
(2)分針指著數字幾,就用這個數和5相乘。
總結:時針走過了(),分針走過()小格時,就是()時()分。
總結:當時間在10分鐘以內,通常在讀的時候,要讀出“0”,電子方法表示的時候,也要用“0”占位。
3、說一說,寫一寫鐘面上指示的時刻。
師:如果分鐘不是正指著數字,不到或者超過某數怎么辦?比如(難忘的時刻,神舟十號發(fā)射)。
1、發(fā)射時刻:下午5:38。
2、進入軌道:下午5:47總結:當分針不是正好指向某個數時,我們可以看分針靠近哪個數,然后通過()個5加()或者()個5減()的方法得到精確的時間。
三、鞏固練習。
(1)鐘面上同一時刻,可以看作上、下午兩個時刻,下午的時刻要加上12小時。
(2)當分針快走完一圈時,時針也快走完一大格,這是時針要仔細看。(重點分析6:55)。
2、畫分針3:10;10:08;6:57;14:45。
四、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五、拓展練習。
1、小丁丁和小亞因為早上誰更早到學校爭論了起來。小丁丁說:我每天早上7時30分走出家門,經過25分鐘到達學校。小亞說:我每天7時15分走出家門,經過35分鐘到達學校。
問:他們出發(fā)的時刻不一樣,經過的時間也不一樣,誰到的更早呢?
六、板書設計時、分、秒時分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分針走了幾小格,就是幾分。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二
課題說明:
本單元的基礎是學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義,已經學會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然后進行教學。本單元的標題為“分一分與除法”,體現了動手操作與概念思考對于除法意義的重要性。開展“分一分”活動,可以讓學生由淺入深體會除法意義。因此,在教學“分桃子”這節(jié)課時,我準備充分利用教科書所提供的情境,開展教學活動。通過設計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動手操作(如:分一分、擺一擺、填一填、圈一圈、畫一畫等),逐步體會什么是“同樣多”、“一樣多”、“平均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練習,體驗平均分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當中實際性的問題,從而加深印象。
課時說明:1課時。
學生情況分析:
本案例適合于二年級學生,由于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力持續(xù)時間較短。因此,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如:動手、動口、動腦),這樣更易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但是,二年級學生在動手操作時,目的性不夠明確,易興奮,這就需要教師作出正確的引導與評價。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讓學生初步體驗平均分的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3、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情感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經歷與小組討論、交流,培養(yǎng)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感受平均分的過程。
難點:初步體會有余數的“平均分”
三、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小圓片小棒。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師導入語,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同學們,你們瞧,小熊家打扮的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嗎?(學生猜一猜)。哦,原來,今天是小熊要過十歲生日了。他特地邀請小伙伴們來家做客,準備開一個生日party。你們瞧:前面走來了兩只小猴、四只小貓、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熱情,拿出了動物們最愛吃的食物來招待:有8個桃子、12條小魚、18根骨頭??墒悄銈兦?,小熊正皺著眉頭,手抓頭皮。咦,這是怎么回事?哦,原來小熊正在為該怎么分食物煩惱?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熊分食物嗎?(能)。
2、揭示課題:分一分(板書:分一分)。
那么,我們一起幫助小熊來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說說,你覺得應該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給小猴,魚分給小貓們,骨頭分給小狗們)。
(2)、那么小猴、小貓、小狗之間又應該怎么分配呢?
設計意圖: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奇、好新、好動的思維特點,創(chuàng)設故事性情境,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讓生動的故事情境去吸引學生,喚起學習興趣。
二、實際操作,體會平均分。
1、小熊聽取了同學們的建議,拿出8個桃子招待兩只猴子,請你們幫他分一分。用8個小圓片代替桃子。(四人小組討論分法并在全班匯報,說出各種分法)。
(1)、出示分得的結果:
8888。
17263544。
888。
536271。
(2)、在這些分法中,你認為哪種分法能使兩只猴子都滿意?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回答體會“同樣多”、“一樣多”。同時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應該平等對待和尊重每一位客人,進行人文教育。
2、現在,小熊手上有12條魚,請你幫他分給4只小貓,要求每只小貓分到的魚同樣多,每只小貓分到()條。
(同桌合作、全班反饋交流、由學生判斷正誤并說出理由)。
4、師生小結: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我們就說是“平均分”。
5、判斷:是否平均分,錯得在打“w”,并說說為什么?
(1)、
(2)、
(3)、
5、小狗在旁邊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來,小熊該來給我分食物了。小熊急忙拿出18根骨頭,請同學們平均分給3只小狗,每只分到()根。(四人小組用擺小棒擺一擺)。
(投影出示學生分得結果,集體交流評講)。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操作性情境,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的練習,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演示,獲得學習成效。(我先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由教師小結,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由學生判斷是否“平均分”進行練習反饋。這樣的`教學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其次,動手操作“平均分”活動的設計,即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最后,通過四人小組討論、操作,同桌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方式,初步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三、結合生活,練一練。
1、投影出示14支鉛筆,2個文具盒,連一連平均每盒放幾支?
2、實物出示20個圓圈,每5個圓圈拼成一個奧運會圖標,可以拼幾個?請擺一擺。
3、有12根筷子,有()雙。用小棒擺一擺。
設計意圖:我選擇了貼近學生生活內容作為練習題目,目的在于讓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過程。教學時,我讓學生連一連、圈一圈、擺一擺、說一說等形式,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性的問題,培養(yǎng)數學能力。
四、跳一跳,摘果子。
3、16只蜜蜂在采蜜,飛走了一半,還剩()只。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
設計意圖:跳一跳,摘果子是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練習題,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同時培養(yǎng)向難題挑戰(zhàn)的信心。
五、總結:
1、說說你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知識?
2、這節(jié)課中,你覺得自己表現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3、在學習過程中,你碰到過困難嗎?你是如何對待的?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不僅是教師對一堂課教學的整理,還應該是對學生知識的梳理,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學習方法的指導。在課堂中,我讓學生明白學到了什么知識,明確自己表現最出色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
板書:
分一分。
8
44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12。
3333。
18。
666。
教學反思:
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從而產生某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根據這一理論,我這堂課的設計理念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輕松愉快的學習。聯系生活,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整堂課,學生在小熊過生日的故事情節(jié)中進行學習,把新知識的探索融入于游戲當中。整堂課的數學活動,都是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練習題的設計,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整堂課的亮點是: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平均分的過程,讓學生知道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在課堂中,不僅注重知識的感受過程,還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有待完善處:在整堂課中學生動手操作多,比較費時間。學生思維活躍,易興奮,課堂紀律不易組織。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三
教學內容: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70--71頁例1和例2.
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知道1時=60分,能正確認讀鐘面上的時間,并學會時間的兩種寫法。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標:教育學生遵守和珍惜時間,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建立時、分的概念。
教學難點:正確認讀鐘面上表示的幾時幾分。
教具、學具:投影機、投影片、教具鐘、電子鐘各一個,學生每人一個紙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生談話:同學們,老師有個習慣,每天早上6:30就起床了。你們呢?
師:你是怎么知道時間的?
師:對,鐘表是我們用來記時間的工具。有哪些同學會看鐘表上的時間?
師:誰看圖說一說小明的作息時間?
師:小明能養(yǎng)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你們也想做時間的小主人嗎?我們一起來認識時間。
板書課題:時分的認識。
二、教學新課。
1、認識鐘面。
師:到底該怎樣看時間呢?我們先來認識鐘面的結構。
師:鐘面上有幾根針?你知道他們的名字嗎?(較短的針是時針)(較長的針是分針)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觀察到他們朝著什么方向走?用手比劃一下。象這樣的方向我們稱為順時針。
讓學生利用自制的鐘面觀察,要求4人小組討論:
(1)議一議:從鐘面上,你還知道什么?
(2)根據回答填一填:鐘面上一共有()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個小格。
2、建立1分、1時的時間概念。
(1)想一想:分針走一小格,時針走一大格分別表示多少時間?
(2)師:1分到底有多長呢?
師:給你們一分鐘,看你們能完成幾道口算?學生自報出所做題的道數。
(3)師:人的脈搏1分鐘大約為65----75次,數你自己的脈搏,1分鐘跳()次。
盡管1分鐘的時間很短,但同學們能利用它做不少的事情,千萬不要小看1分鐘,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3、時、分的進率。
(1)師用鐘面模型進行演示,要求學生觀察:
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怎么走?你們可以知道什么?得出結論:1時=60分。
(2)嘗試練習:
a、引導學生認識1小時大約有多長?
一節(jié)課是(40)分,課間休息是(10)分,再加上(10)分,就是1小時。
b、課本73頁的第3題。
師:哪種動物的時間最少?為什么?(看清單位名稱)。
4、認讀整時。教學例1。
自學課本71頁例1,看看時間的表示方法有幾種?怎樣表示時間?質疑。
讓學生回答后填書。
練習:教師撥針,讓學生報出時間。
5、認讀幾時幾分。教學例2。
鐘面上的時間都是幾時幾分。我們應該怎樣看時間呢?(在書本71頁找答案)。
自學課本71頁例2,指名學生說出鐘面上的時間是幾時幾分?
師:你們會用兩種記時方法表示出時間嗎?
質疑。要是不滿10分該怎樣表示呢?回答后讓學生填書。
練習:教師報出時間,讓學生撥針。
同位互撥鐘報時。
完成課本72頁的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73頁的第1題,把顯示相同時間的.電子鐘和鬧鐘用線連起來。
2、想一想:小林6:40起床,小海6:35起床,誰起得早?
3、游戲:老師給出一分鐘,指名學生拍球,全班數一數。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下課時間快到了,你們想一想:1分鐘時間我們還能干什么?盡管時間很短,但你們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希望同學們都能做時間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業(yè)。
1、課本73頁的第2題。
2、看課本70頁~73頁。
六、板書設計。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四
一、教材分析:
時分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的內容,在此之前的教材,學生沒有接觸過任何與時間有關的知識,但在生活中,學生已有大量的生活體驗和實際的認知經驗,對教材可以說是既陌生又熟悉。如何讓即熟悉又陌生的內容在學生面前顯得有生氣?在教學時,我采用了多媒體課件,并組織學生進行小范圍討論,利用多數學生的經驗,互教互學,并在教學中,設計了體驗活動,想來,這樣的課必定不會以冷場收尾。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知道1時=60分。。
(2)學會看鐘面,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指示的時間。學會記時間的兩種方法。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體會到要珍惜時間,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及進率,建立1時和1分的時間觀念,
(2)讀寫鐘面指示的時刻。
2,教學難點:時分間進率及正確認讀鐘面上的'幾時幾分。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老師很神秘的說:今天這節(jié)課先不學知識,咱們先來看動畫片好嗎?學生肯定會說:好。此時我播放課件《龜兔賽跑新傳》讓孩子們體會到兔子和烏龜雖然跑的路程不同,但是他們所用的時間是相同的,這樣就自然的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這樣的設計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對學習新知識充滿了期待可謂是一石三鳥。
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生研究體驗與自主探索。
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知識點。
(一)認識鐘面。
1、我說:請小朋友友們拿出自己的鐘,先認真觀察,然后告訴大家在鐘面上你看到什么了?(同座位的可以討論一下)當學生匯報時此時我結合課件進行演示。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我發(fā)現鐘面上有數字,那好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還有的學生會說:我發(fā)現有三根針,這時我明確告訴孩子:最短的這根針叫時針,稍長一點的叫分針,最長的這根針叫秒針,除此之外誰還有不同的發(fā)現,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可能會說:我發(fā)現鐘面上有12個大格,那咱們一起來數一數,還有的會說:我發(fā)現大格里面還有小格,我對他的發(fā)現給予充分的肯定,那么每個大格間有幾個小格呢,我們的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呢?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鐘面上數一數。在學生匯報時我適時的演示課件,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鐘面各部分的名稱。
第二個知識點:
2、認識分。
(1)我對學生剛才的發(fā)現給予高度評價后,說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分針?看看分針有什么變化?然后用課件演示,學生很快就能說出,分針走了一個小格,我說:對呀。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就是1分鐘,接著提問那分針走一大格是幾分鐘呢?用課件演示從12走到2是幾分鐘,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鐘?通過這樣的訓練為下一步認讀時刻起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第三個知識點。
(4)認識時,知道時分的關系。
學生不難得出?
1時=60分。
(6)為了讓學生體會到1小時有多長。我設計了這樣的一道習題(課件出示)。
第四個知識點。
3、看鐘表。
(1)先學看整時課,
我說:同學們,你們會看鐘表嗎,請你認一認現在鐘面上是幾時。此時我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小組討論認讀時刻,我則完全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幫助者,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或合作不暢的小組給予必要的幫助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后,我請各組組長說一說本組研究的成果,重點說一說,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學生匯報時我進行板書,并且強調指出:
時刻除了用文字表示外,還可以用數字表示,例如:1時,可以寫成1:00,時和分之間用兩點擱開,兩點的左邊表示幾時,右邊表示幾分。這剛好是時整,所以后面用兩個0代替,其他的兩副圖你會表示嗎?讓學生自己寫在書上。學生填完之后。我說:
現在請小朋友們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有什么共同點?學生經過組織自己的語言基本上能總結出:
分針指到12,時針指導幾,就是幾時。
(2)認識幾時幾分。
我說:同學們,我們剛才看的都是整時刻的,如果不是整時刻應該怎樣看呢?
時針走過幾?分針指向幾?幾時幾分?學生再匯報6時5分時,我重點強調一下6:05的數字寫法。,因為5不滿10,所以用0占位。再一次請同學們觀察這幾個鐘面有什么共同點?學生經過討論得出:
(課件)判斷幾時幾分,先看時針走過數幾,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小格,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幾分。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走進生活,應用創(chuàng)新。
2、實踐題:請同學們了解一下我們學校幼兒園小朋友的作息時間請你幫他們讀出現在的時刻(課件出示)。
3,開放題,為自己設計一份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然后大家一起交流怎樣安排自己的時間最合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做到學以致用。
5、研究體驗性作業(yè):帶著對鐘表的認識和對鐘表的喜愛之情,結合自己的想象,設計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時鐘。這個家庭作業(yè)的設計即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又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又一次的得到鍛煉和提高。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
師生反思,總結延伸。
本節(jié)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和學生對一節(jié)課的學習進行反思與小結,談一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和體會,反思一下在哪些地方還存在不足,最后,我對這節(jié)課進行總結:同學們,正象你們剛才所說的那樣,在這短短的40分鐘里,我們不但認識了時分,建立了時分的時間觀念,認讀了鐘表,而且我們在真切感受時間的對我們的重要性,你們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你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得到增強,老師希望你們能夠在數學的海洋中能夠爭分奪秒。做一個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小主人。最后老師送給大家?guī)着e話,請同學們齊讀:(時間就是知識,時間就是生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五
聽了王老師的時分秒的認識的復習課,關于這節(jié)課,我欣賞以下幾方面:
1、這節(jié)復習課教學流程清晰,從學生課下自己建構知識網絡,上課交流知識網絡,生上臺展示知識網絡,到最后教師帶領孩子一起構建知識網絡,再到后來的學生完善知識網絡,而后進行練習。沒有了新知識的趣味,學生常常會感到乏味。但是老師沒有停留在燙剩飯低水平上徘徊,而是采取了構建梳理,完善知識網絡,讓孩子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網絡圖。
2、整節(jié)課,教師很重視呼喚正能量,肯定正能量,不是跌跌不休地批評,而是積極主動地表揚,表揚幾個榜樣,帶動大家學習。而且,大拇指的獎勵機制,指揮語的及時調控,讓課堂始終保持井然有序。
3、本節(jié)課最大的亮點就是教師上課不是單純的上好這一節(jié)課,而是采用構建框架圖的方法,首先讓孩子回憶一下我們一起是如何對單位進行復習的,從單位,關系,工具,應用幾個方面,比如質量單位,長度單位等等,那本節(jié)課你能不能也用以前的方法對本節(jié)課進行整理與復習。教孩子不是單純的知識,而是教孩子一種方法。
4、孩子們在課堂雖然有一點不夠活躍,不善于發(fā)言,但孩子們整節(jié)課都在參與課堂,都在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一步一步的進行,想到自己的學生,個別孩子人雖然在這,但心早已遠飛,上課發(fā)呆,眼睛無光,提問他都不知道老師講到哪了,如何才能讓孩子都有興趣去參與自己的課堂,這是聽完本節(jié)課帶給我的思考。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六
獵德小學:宗慧(2005.4.28區(qū)公開研討課)。
教材簡析:簡便計算的復習在教材里所占篇幅有限,只列舉一個復習例題,而此內容后面的練習題卻出現九種基本的練習題,很顯然遠遠滿足不了簡便計算總復習的需要。雖然說學生已經學過簡便計算,但由于時間和學生容易忘記的原因,在六年級進行計算總復習時,還是要對簡便計算進行全面系統的復習。另外,簡便計算在四則混合運算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新課標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簡便計算的意識,考試評價的計算部分也遵循這樣的要求。例如:學生計算一題時,首先考慮這題能否簡便計算,如能就簡便計算。如不能就按計算的順序進行計算。從這里可以看出簡便計算優(yōu)先于按順序計算。優(yōu)先性表現在1、計算時優(yōu)先考慮地位;2、簡便計算本身的優(yōu)點。所以,把簡便計算作為一項專項復習是十分必要的,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復習下面的四則混合運算。這節(jié)課是復習簡便計算內容的第一課時。(我是在嘗試這樣的復習方式,供老師們研討)。
學情分析及其設想:對于簡便計算,學生已經學過且掌握,也不排除一些學生有例外。這里的例外是指一些學生學習掌握的特別好;一些學生學得特別差。但隨著學生學習內容的增加、深入和計算能力的增強,上面的簡便計算的學習情況將可能發(fā)生變化。因此,基于上面的想法,我預設的復習是一個動態(tài)的復習課。動態(tài)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前置復習。我讓學生自己先復習,充分利用復習的資源。不管學生通過什么方法,例如:看現在書的復習內容、查找以前的書、或問同學,老師,家長、或上網查等。2、復習反饋活動(在課堂上),體現老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反饋,一方面實現學生復習信息的交流,鞏固掌握的基礎知識和解決疑難。另一方面便于老師掌握簡便計算現在的學習情況和有針對性地引導下面復習活動的進行。3、鞏固簡便計算練習,夯實復習成果。
復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進一步理解運算定律的含義及其適用,準確、熟練進行簡便計算;
2、過程與方法,經歷復習的全過程,學會復習的方法;
3、情感與價值,享受復習成功的喜悅。
復習過程:
教學程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前置復習(課堂前伸)指導學生復習:
1、復習簡便計算的根據,即運算定律。復習語言表達、字母表示法、并舉例。
2、特殊:接近整十、整百的數相加減。
3、寫出你在復習時遇到的問題或心得。
教師方法的實施:學生自己復習,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把復習內容表示出來。
充分利用復習資源,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疏理知識的能力。
二、復習反饋活動(課堂展示)1、組織、調控、參與反饋活動:(1)小組交流復習情況--按老師指導復習方法內容進行交流。(2)班級交流小組復習情況。
2、老師在學生回報時板書簡便計算的根據和生成的內容。實現復習信息多向交流1、小組交流。
3、班級交流。
3、對匯報質疑展示自己的復習能力,實現復習信息的交流,達到復習目標。
三、鞏固復習練習(課堂展示的深入)提出同桌調換做自己復習時列舉的例子。
1、巡視。
2、參與反饋3、做舉例。
(1)自己做。
(2)對改。
(3)反饋。
4、做練習卷5、小結鞏固復習內容,提高解題能力。
四、總結參與其中讓學生充分說,說出自己對這節(jié)課感想!鞏固復習內容,實現知識的升華。
五、老師反思教師寫出教學情況為上下節(jié)課,收集資料。
板書設計:復習簡便計算。
運算定律運算性質特殊:接近整十、整百的數相加。
簡便計算下面各題。
15×47+37÷557+56+27+16。
16×23÷89125×32。
56×57+56×27+56907×99+907。
0.375×5.8+58×5.8578+298。
0.625×1.6+58×3.4109998-(9998+9000)。
51×102。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七
創(chuàng)設情境:
小白兔和媽媽一起逛鐘店……。
(出示鐘店畫面)。
活動一:時鐘的作用。
1、師:時鐘有什么作用,你想把它帶回家呀!
2、小結:
要表示時間,就要用到時間單位“時、分”。
(板書:時、分)。
活動二:認識鐘面。
2、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a、有兩根針;
b、有12個數字;
c、有大格,有小格。
3、學生自己小結。
1、師:看來鐘面上的知識還真不少,那把鬧鐘帶回家,不會看也沒用啊!
2、讓同學說說平時在生活中是如何看鐘的。
3、點出時間的兩種寫法。
4、引出時間的'兩種寫法。
5、感知1分鐘。
活動四:闖關奪寶。
師:既然大家都會看時間,那闖關肯定是沒問題,有沒有信心呢?
第一關:幫時鐘爺爺念念數。
1、出示鐘面模型。
2、要求先讀一讀,再把它們寫下來。
3、小組討論,并推薦代表闖關。
第二關:給可愛的小鬧鐘找伙伴。
1、出示圖片。
2、小組討論后反饋。
第三關:山羊伯伯的一天。
1、剛才我們經歷了一分鐘,那山羊伯伯的一天里有好幾個一分鐘,它又是怎么安排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出示山羊伯伯的一天。
3、全班齊讀每一個時刻,小組討論后完成表格的時間填寫。
4、小組反饋。
師宣布闖關成功,并出示獎品。
活動五:愉快的星期天。
概括總結:
由學生自主完成,并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與我聯系:blue4447@。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八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88頁的內容時分秒。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單元在學生一年級已經初步認識整時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時、分、秒的有關知識。先認識時、分,再學會看鐘面上的幾時幾分,最后認識秒。本課教學內容是認識時、分,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為此教材在編寫時十分注重直觀性和可操作性。呈現的教學內容是學生熟悉的上學前看鐘的畫面,既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需要看鐘表,又喚起學生對鐘表的已有認識。繼而教材分兩個層次讓學生認識時、分。先是認識時、分兩個時間單位,通過觀察鐘面上的大格、小格到認識“時”、“分”,初步建立1時、1分的觀念。然后讓學生撥鐘面上的針,仔細觀察,發(fā)現時、分之間的進率,知道1時=60分。在“想想做做”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活動后聯系生活實際親身體驗1分鐘和1小時持續(xù)的時間,進一步建立1分鐘和1小時的時間觀念,豐富對時、分的感性認識。
依據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兒童的心理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學具操作,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知道時針、分針是怎樣記時的;知道1小時=60分。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觀察、操作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3.情感目標:體會數學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養(yǎng)成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了解鐘面上1時、1分的時間規(guī)定,體會1時、1分的長短,理解時與分的關系。
難點是:看鐘表準確的說出經過的時間。
接下來說說本節(jié)課的教法與學法。
說教法:
新課程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比較積極但不穩(wěn)定,知識和思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數學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機結合,缺乏有序性和準確性。針對這種情況,我注重豐富學生對鐘面的感受和認知,練習,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
直觀演示法。
設疑誘導法。
操作發(fā)現法。
來組織學生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
說學法:
有效地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我十分注重方法的指導,在本節(jié)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觀察發(fā)現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撥一撥、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活動中,認識時和分。
以下是我的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誰能告訴老師,你每天早上是什么時間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們要是學習了看鐘表的方法,就能準確地掌握時間,科學地安排時間,做時間的主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時間單位時、分。(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認識鐘面。
(1)出示鐘面模型。
(2)引導觀察鐘面。
小組邊觀察,邊議論,你發(fā)現了什么?
大格、小格、長針(分針)、短針(時針)。
(3)觀察填空。
鐘面上一共有()個大格。
每個大格分成()個小格。
鐘面上一共有()個小格。
2.認識時、分的關系。
(1)童話故事:老師發(fā)現同學們真了不起,不僅有一雙會認時間的慧眼,還有一雙會寫時間的巧手,為此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作為獎勵。你們都聽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輸得非常不服氣,于是它又約了小烏龜到周圍種著12棵樹的圓形運動上來比賽,大家猜一猜,這一次誰贏了?好,讓我們一起到比賽現場看一看。(演示在相同時間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烏龜只跑到第二棵樹下。)其實,在我們今天認識的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一直在進行著這樣的龜兔賽跑。(龜兔跑場景變成一個鐘面)。
(2)小組合作:撥動鬧鐘的分針走一圈,認真觀察時針的變化,探究1時和60分的關系。
(3)動態(tài)演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的過程,驗證學生的結論。
【這一環(huán)節(jié)用龜兔賽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學生探究的熱情,學生迫切希望能揭開鐘面上“龜兔賽跑”的秘密,通過動手撥一撥終于發(fā)現了1時=60分,而的生動演示,既驗證了學生的發(fā)現,又使學生興趣盎然。
3.感受1分鐘,進行愛惜時間的教育。
(1)全班看動畫片,分小組活動,感受1分鐘的長短。
1分鐘脈搏跳次左右;1分鐘大約跳繩下;小朋友1分鐘大約寫個字,1分鐘可以背誦古詩。
那么1小時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看好時間,體會1小時都能干些什么?
三、鞏固練習,實際應用。
1、學生互動撥鐘表。
學生出題,學生撥小鐘表。
可以引導這些題目:5分鐘怎么撥?10分鐘,23分鐘,3小時,6小時等時間。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思考,演示,填空。
一節(jié)課是()分鐘,課間休息()分鐘,再加上()分鐘是1小時。
四、小結評價,深化認識。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滿意嗎?填寫自我評價表。
板書設計力求知識性和間接性。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面和時間單位時、分,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并學會時間的兩種寫法;知道1時=60分。
2、引導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3、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魁力。
設計思路: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依據這一理念,本設計側重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數學學習活動:
1、利用學生已有經驗,讓學生在情景中生疑引探。
《課標》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和方法經驗等。本課利用學生已認識了整鐘點,生活中對時、分的無意識感知,讓學生在非整時的認識產生疑問:“要怎么樣認讀呢?”在教學時、分的關系時產生了“為什么1時=60分呢?”使學生產生內需,萌發(fā)探索的動機,從而誘導學生主動探索,體驗成功。
2、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時、分的進率及正確認讀鐘面上的幾時幾分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勢必叵殺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特地安排了“闖關奪寶”活動,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與合作交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及學習數學的快樂。
3、增添童話色彩。
低個級學生都是比較活潑、可愛型的,因此問題情境的設置應注意童趣化,如“小白兔闖關奪寶”、“山羊伯伯的一天”等。真正做到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快樂成長。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十
1、正確認識和掌握看鐘面的方法,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分及其進率,培養(yǎng)初步的時間觀念。
2、使學生在認識時、分的過程中,初步體驗時針、分針的計時原理,感受1小時、1分的時間長短,形成時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
3、使學生知道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認識整時和時間進率,感受1分的時間長短。
建立1時和1分的時間概念。
時鐘、ppt教學過程:
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在故事中學習數學知識,下面我們就跟隨著小豬一起去認識鐘面,認識時、分。(出示并板書課題)。
(1)初步認識鐘面。
觀察鐘面,引導學生認識分針、時針。
初步認識7時,讓學生介紹7時鐘面上分針、時針分別指著幾?知道7時的.寫法。
(3)鞏固訓練。
認識8時、1時、5時,通過比較3個鐘面的時間。
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4)再次鞏固認識整時。
“想想做做”第1題,說出幾時,小朋友們平時在做什么呢?
(5)在鐘面上撥出整時。
在鐘面上撥出3時,9時、12時。指名學生上前撥出整時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6)想想做做第3題“你能給下面的鐘面畫上時針或分針嗎?”
同桌交流補畫時的注意點,自己嘗試補畫,展示學生作業(yè),并指名說出自己的想法。
1、教學例2。
引導學生觀察,通過讓學生動手數一數,認識大格、小格。
師小結:我們剛才通過數一數知道鐘面上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是60個小格。時針、分針就是通過走多少個大格以及多少個小格來計時的。
2、認識時針、分針各是怎樣計時的。
初步建立時針走1個大格,就是1小時,分針走1小格是1分。3、實物撥鐘,引導觀察,感知1時=60分。
讓學生分男生、女生分別觀察分針、時針走之前、走之后的變化。交流反饋得出結論:(板書:1時=60分)。
4、感受1分的長短。
1分鐘倒計時,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第5題第1組寫字訓練、1分鐘跳繩、1分鐘拍球。
完成“想想做做”
6、7兩題。鞏固1時=60分在生活中的應用。
讀題,四人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反饋。指名學生說出你是怎么想的?
1、小朋友們今天的表現真棒,誰能說說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學到了什么?2、播放視頻《你知道嗎》,簡單了解時鐘由古到今的的變化。
通過認識鐘面,希望我們小朋友們更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鐘,做好時間的小主人。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十一
教學內容:課本64頁及“做一做”,練習十七第5――7題。
教學要求: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重點:知道1分=60秒。
教學難點: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概念。
教具:有秒針的實物鐘表或模型。
教學步驟。
一、復習。
2、師在鐘面上撥出下面的時刻,要學生用兩種方法寫出來。
8時9時30分4時20分11時50分。
二、新授。
提問:同學們跑50米、100米要多少時間?由此引入新課,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有比小時、分更小的記時單位“秒”。
出示鐘面實物。引導學生觀察。鐘表上有幾根指針?(除時針、分針外,又細又長的是秒針)說明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
(2)教師演示,學生觀察。
把分針和秒針都撥在12上,教師撥動秒針,走一圈,讓學生觀察分針走了幾小格?
得出:1分=60秒。
(3)讓學生觀察鐘面上的秒針,看看自己呼吸一次用幾秒?或者10秒能呼吸幾次?
三、鞏固練習。
完成64頁的“做一做”。練習十七第5――7題。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七第8、9題。
五、板書設計。
1分=60秒。
教學內容。
時間的簡單計算。(課本第67―68頁例3、例4及“做一做”,練習十八。)。
教學要求:加深對時、分、秒的認識。學會進行時、分、秒的簡單計算,建立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加深對時、分、秒的認識。
教學難點:學會進行時、分、秒的簡單計算,建立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具:例4的鐘面放大圖,實物鐘或鐘面模型。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口答:1時=()分1分=()秒。
2、教師用實物鐘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先讀出來,然后分別用兩種寫法寫出。
二、新授。
1、教學例3。出示3時=()分。
提問:3時是幾個1時?1時等于60分,3時是幾個60分?3個60分是多少?
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填空。
2、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習題。
3、教學例4。指名讀題,理解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指導學生觀察例4的三幅圖,看鐘面說出下第二節(jié)課的時間,上第三節(jié)課和下第三節(jié)課的時間。
由學生自己算出時間并填在課本上。
提問:課間休息多少時間?怎么想出來的?再問:一節(jié)課上了多少時間?怎么想出來的?
讓學生看課本例4,并把例4填完整,然后齊讀一遍。
三、鞏固練習。
完成68頁的“做一做”的第1――3題。
四、課堂練習。
練習十八第1――3題。讓學生獨立練習,后集體訂正。
五、課后作業(yè)。
練習十八第4、5題及思考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
六、板書設計。
時間的簡單計算。
3時=()分。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十二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關系,能夠準確讀出鐘面上的時刻,能根據鐘面說出經過的時間。
單元編寫意圖。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本單元包括三節(jié)內容:第一節(jié)“我們贏了”,認識鐘面上的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第二節(jié)“一分能干什么”,體驗時間的長短,知道1分=60秒;第三節(jié)“作息時間表”,體會并能說出經過的時間,培養(yǎng)遵守時間的好習慣。時間單位不像長度、質量單位那樣容易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接受。所以,教材特別注重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和活動來認識時間,體驗時間。如,結合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認讀鐘面上那一難忘的北京申奧成功的歷史時刻,引入對時間的進一步認識;通過“一分能干什么”的實踐活動,不僅能使學生體驗時間的長短,而且能體驗一分能讀能寫許多字,能做不少事情,體會時間的價值,把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從而使學生懂得去珍惜時間;通過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yǎng)時間觀念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感受時間的意義與價值。時間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學時,教師要了解學生對鐘表、時間已經知道了什么,從學生已有的時間經驗出發(fā)進行教學;其次,一定要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來認識與體驗時間。
我們贏了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分,知道1時=60分。
2.會正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這部分內容是在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鐘面上的時、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也是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基礎。時間單位不像長度、質量單位那樣容易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進行教學。
“我們贏了”是結合“北京申奧成功”這一情境,讓我們記住這一歷史時刻———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時08分。用記載著這一歷史時刻的鐘面,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鐘面的認識,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同時,抓住機會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一分能干什么教學目標。
1.通過“一分能干什么”的實踐活動,體驗1分的長短。
2.知道1分=60秒,能進行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3.培養(yǎng)時間觀念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教材首先通過具體活動,如數心跳、寫字、拍皮球等,來感受1分的長短;再聽一聽秒針走動的嘀嗒聲,感受1秒的時間長短,引出比1分還短的時間單位“秒”,觀察鐘面了解1分=60秒;最后通過實踐活動獲得估計時間長短的經驗,培養(yǎng)時間觀念。進行“數心跳”的活動時,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學會數脈搏的方法。
作息時間表教學目標。
1.通過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yǎng)時間觀念與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2.結合生活情境,體會時刻與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會根據鐘面說出經過的時間。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教材首先通過圖畫中的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再說一說作息時間表中一些活動所用的時間,從而體會和建立一些較長的時間觀念,培養(yǎng)提問題的意識。并且進一步聯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遵守作息時間的良好習慣。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學生要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難度控制在分針指的時間是5分的倍數,如,10:05到10:40經過了幾分?9:00到9:30經過了幾分?不要求列式。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通過練習,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學情分析:。
通過學習,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認識了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了1分、1秒的時間觀念,并且學會了時間單位之間簡單的換算。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時針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3題。
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據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2、完成“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練習一”第5題。
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4、完成“練習一”第6題。
先讓學生嘗試做一做,分別測量在跑步或跳繩后,1分鐘內心跳和呼吸次數的變化情況。
5、完成“練習一”第8題。
學生計算經過的時間。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讓他們借助鐘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6、完成“練習一”第9題。
指名說說題意。學生獨立列式,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補充題目。
1、1分=()秒4時=()分9分9秒36分2時。
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時10分1時。
2、電影《神奇的宇宙》從2:05開始,到2:50結束,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三、全課總結。
你現在回算經過的時間嗎?計算經過的時間應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一”的第10、11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歸納、總結等方法,掌握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2.引導學生從圖片中獲取有意義的數學信息,找出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解決問題,掌握解學問題的基本方法。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時間的簡單計算是在學生認識了時、分、秒基礎上進行教學。單位的換算,要注意緊密聯系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1時=60分,1分=60秒),由于學生沒有學習兩位數的乘除法計算,單位換算時注意給出數目較小的,用加減法計算就能進行的單位換算。時間的簡單計算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動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建立起經過時間的計算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過的時間。教學中滲透并強化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2.建立計算經過時間的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過的時間。
3.滲透解決問題的三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
教學難點:
建立計算經過時間的模型:終點時間起點時間=經過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二、探究新知。
(一)單位換算。
1.從熊堡到學校,熊大熊二誰用的時間少?為什么2時=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學生獨立思考后,匯報:1時是60分,2時就是2個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學間相互說一說。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練一練:3分=()秒600分=()時。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獨立思考,然后與你的同學交流交流。
(二)時間計算。
1.9月1日,小明背著書包上學去了!
課件出示:
2.你從中獲得了哪些有意義的數學信息?(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
3.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獨立思考,然后與小組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4.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收集信息。
5.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1)直接數一數,7:30到7:45分針走了15分鐘。
(2)7:30到7:45分針走了3個大格,是15分鐘。
6.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15分鐘對嗎?你是怎么想的?(7:30過15分鐘就是7:45,15分鐘是對的。)。
7.寫上答語。(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15分鐘。)。
8.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9.整理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我們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誰來說說?師做整理板書: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
三、鞏固新知。
1.填一填。
2.做一做。
3.課本第7頁第8題。
4.課本第8頁第9題。
晚點是什么意思?這題怎么解決?你是怎想的?
四、課堂總結。
1.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我們今天是怎樣學習新知識的?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熟記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3.進一步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從一分一秒做起。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情境中感知時間單位“秒”,體驗秒是比時和分小的時間單位,幫助學生建立“1秒”和“幾秒”的時間概念。
教學準備:錄像、課件、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初步感知時間單位“秒”。
1、情境激趣:同學們,知道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咱一塊上課,高興嗎?同學們還記得2010年12月31日晚上12點59分)嫦娥1號發(fā)射的情景嗎?在這個場景中還藏著一些數學知識呢,想再次來回顧一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嗎?好,讓我們跟著指揮長一起來為它倒計時加油吧!
(播放發(fā)射倒計時時刻)師生一起倒計時:10、9、8、7、6、5、4、3、2、1!
誰找到了藏著的數學知識了?生自由回答。
師小結:剛才我們每數一個數的時間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種時間單位。
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秒這個時間單位的呢?生舉例。
師小結:劉翔在奧運會上用12秒91的成績奪得了男子110米欄的冠軍;這是我們過馬路時,常??吹降募t綠燈,顯示屏上跳動的數字也是用秒來計時的。
師小結:在生活中用到“秒”這個時間單位的地方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秒”。
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直觀感受1秒和幾秒。
(一)觀察鐘面模型,復習舊知。
師:(出示鐘面)還認識它嗎?請學生來介紹一下時鐘。
(二)多種感官參與,建立1秒概念(聽一聽,看一看,說一說)。
1、認識秒針和1秒。
師:在鐘面上還有一個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來(秒針)誰來描述哪顆針是秒針呢?(又細又長的那顆)。
師:那秒針是怎樣計時的呢?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聽,認真看,鐘面上的秒針是怎么走的?(課件演示:鐘面上,秒針伴著“嘀噠”聲走了幾小格。)生自由回答。
師:秒針走1小格是多少時間呢?
生: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就是一秒。
板書: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
2、體驗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
過渡: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1秒有多長呢?我們靜靜的來感受一下1秒有多長。
(1)(鐘面演示1秒),你感受到了嗎?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一次要想一個辦法在心里記一記1秒有多長。
(2)說一說,你是怎么記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腳、說2個字、點一下頭)。
(3)你感覺1秒怎么樣?(學生發(fā)表意見。)。
師小結:1秒的確很短,秒是比時和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三)互動體驗,感受幾秒,加深對1秒的認識。
1、體驗10秒。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請你閉上眼睛,來感受一下10秒有多長。當你覺得到10秒了就睜開眼睛,悄悄的舉起你的小手,記住你看到的是幾秒鐘。
學生活動,然后反饋。
2、感受15秒。
學生活動。
師:看來同學們的感覺是越來越準了。
3、游戲活動。
師:這個游戲有意思嗎?現在同桌兩人,自己定時間來感受,一個同學看鐘面,另一個同學感受,交換進行。互相幫助,調整好節(jié)奏。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四)體驗探索,發(fā)現1分=60秒。
師:剛才小朋友們表現得很好,鼓勵一下自己吧,下面老師要送一個禮物給大家,送一段美妙的音樂來輕松一下,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用你自己的方法感受一下這段音樂有多少秒?(播放一段60秒的音樂“梁祝”。)。
師:這段音樂有多少秒?
師:這段音樂究竟有多少秒,讓我們伴著秒針的走動,再次來欣賞一下這段音樂。不過這一次,請你仔細觀察秒針走動時,分針有什么變化?(再次播放這段60秒的音樂,畫面顯示秒針從12開始走一圈,分針走1小格)。
師:秒針走了多少秒?這段音樂是多少秒呢?
生:秒針走了一圈,分針走了1小格。
師:秒針走一圈是多少時間呢?分針走了1小格呢?
生:秒針走一圈是60秒,分針走了1小格是1分鐘。
師:我知道這段音樂是60秒,現在又說是1分鐘。到底是1分鐘還是60秒?
生:1分=60秒。
板書:1分=60秒。
課堂小結:讓我們回憶一下,剛才我們認識了時間單位“秒”,感受了1秒有多長,還知道了1分=60秒。
三、練習、感受,加深認識。
如果給你10秒,你覺得能干什么?學生交流。那10秒到底能干什么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這里我給大家準備了一篇文章和一些口算題,還有半張空白的紙。大家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件事來作實驗。
學生活動。
四、課堂小結。
10秒我們有這么多收獲,那如果只給你1秒你能干什么呢?學生交流。你們認為1秒干不了什么?是這樣嗎?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小結:汽車1秒能行20米,火車1秒能行30米;飛機1秒能飛行250米;地球1秒大約能自轉4100米;衛(wèi)星1秒約行7900米。
所以不要小看這短短的1秒,在一些國際比賽中,往往成敗就在這短短的1秒之內,(出示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視頻)這是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的精彩畫面,冠亞軍之間相差連1秒都不到。
難怪人們常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就是時間的價值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說。祝賀大家今天收獲可真不少,相信小朋友們今后都能珍惜分分秒秒,好好利用,做時間的主人。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十六
2、會計算經過時間。
教學過程:一、復習。
1分=?秒1時=多少分。
二、新課。
教學例1。
森林里,動物們正舉行運動會,現在是小動物門在舉行賽跑,你們想知道誰得了第一嗎?
學生看圖,你都看到了什么?
烏龜跑了2小時,小兔跑了1小時20分小狗跑了180秒。
你知道誰最快嗎?
小組討論后回答。
學生集體討論。
教學例2。
學生思考后小組討論。
集體匯報。
三、課堂活動。
1題。
第一節(jié)課8:45分上,9:25分下,用了多少分?
小名下午2時到校,4:20離開,在學校多少小時?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通過練習,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學情分析:。
通過學習,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認識了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了1分、1秒的時間觀念,并且學會了時間單位之間簡單的換算。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時針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3題。
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據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2、完成“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練習一”第5題。
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4、完成“練習一”第6題。
先讓學生嘗試做一做,分別測量在跑步或跳繩后,1分鐘內心跳和呼吸次數的變化情況。
5、完成“練習一”第8題。
學生計算經過的時間。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讓他們借助鐘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6、完成“練習一”第9題。
指名說說題意。學生獨立列式,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補充題目。
1、1分=()秒4時=()分9分9秒36分2時。
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時10分1時。
2、電影《神奇的宇宙》從2:05開始,到2:50結束,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三、全課總結。
你現在回算經過的時間嗎?計算經過的時間應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一”的第10、11題。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十八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4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3.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放映課件春節(jié)聯歡晚會倒計時的情景
生:秒。
師:你們已經認識時和分了,有誰認識秒嗎?向大家介紹介紹
秒是一個比“分”小的時間單位,計量很短的時間時解藥用到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秒。(板書:秒的認識)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認識時間單位秒。
(1)放映課件,展示鐘、表模型
這些鐘表可以表示秒嗎?哪一部分表示的是秒?(秒針又細又長,走得最快)
你覺得1秒有多長?一起來感受一下吧?。ㄕn件演示1秒)你有什么感覺?
走一小格就是1秒,鐘面里一共有幾小格?(板書:一小格--1秒)
生:60小格
出示課件:
火車每秒約行55米
噴氣式飛機每秒約行500米
有的電腦一秒可以計算約3萬億次
……
師:看了這么多的介紹,你覺得1秒的作用怎樣?(作用很大、很廣泛、一秒很有價值)所以呀,我們可不能小看這短短的一秒!那么現在你們對時間有什么新感受呢?誰來說說(珍惜每一秒、珍惜時間)對了,魯迅爺爺說得好:“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保ó嬅嫜菔荆┩瑢W們要珍惜分分秒秒。剛才我們了解了一秒鐘能創(chuàng)造那么大的價值,如果我們把一秒一秒地積累起來,我們就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
(2)認識幾秒。
生:(搶答)10秒。
師: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針從10走到了12,經過10個小格就是10秒。
生:秒針從1走到2經過了5個小格,就是5秒。
師:誰能象老師一樣出題考考同學們?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針從鐘面上的幾走到了幾?
生:我寫一個“針”字,秒針從3走到4經過了幾秒?
生:我系紅領巾的時候,秒針從5走到8經過了幾秒?
師:同學們反應真快,拿出你的鐘表來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小組活動:我們就來小組活動,每小組2人,可以一人做事;一人當裁判,喊“開始”、“?!?;同時用鐘表計時;計時時要看清秒針的起點和終點。
匯報交流
2.探究分、秒之間的關系。
(1)探索1分=60秒
下面我們來放松一下聽一段音樂,聽的時候,可以在心里數數,也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一起來估算這段音樂大約是多少秒?(播放1分鐘的音樂。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估算時間,或點頭估算,或拍手估算,或沒有聲音的在心里數數等等)(學生匯報)
(教師板書1分=()秒)
生:(齊讀)1分=60秒
生:30秒。
(2)體驗1分的長短。
咱們來做個拍手游戲,男同學拿筆,在練習本上寫數字,從1開始寫起,看女同學拍完1分鐘后,你們寫到了數字幾。
(學生活動:男生寫數字,女生拍手。教師帶領拍手,掌握好節(jié)奏。然后交換。)
師:(統計結果:最快的可以寫到72,最慢的寫到31。)一分鐘的時間,我們寫字的話可以寫這么多,積少成多后就比1秒鐘干的事情多多了。
看看這些小朋友1秒鐘能干些什么事啊!(播放課件)
三、鞏固內化,應用新知
1、估計時間
全班深呼吸用了()秒從教室后面走到前面用了()秒
2、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大約每天睡9()系紅領巾大約20()煮飯大約25()
3、填上合適的數
1分=()秒90秒=()分()秒
180秒=()分5分=()秒
4、小剛和小強讀一篇文章,小剛用了115秒,小強用了2分05秒,誰讀得快?
5、趣味智力題:
(1)一個人唱一首歌要3分鐘,5個人合唱這首歌要幾分鐘?全班合唱呢?全校合唱呢?
(2)5人各唱這首歌要多長時間呢?(學生匯報,教師肯定)
(3)拓展延伸,感受比秒更小的時間單位。
(畫面演示:秒的悄悄話,呈現秒表的實物投影,讓學生了解有比秒更小的單位。)
四、總結全課
(重新回到主題圖,春節(jié)聯歡晚會倒計時圖)
生:老大徒傷悲!
師:讓我們再一次傾聽新年的鐘聲,傾聽時間遠去的腳步聲……(放映課件:全體倒計時,新年的鐘聲敲響)
教學反思:秒的認識這一課學生憑借生活經驗已經認識很多了,所以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不像是新授課,反倒像復習課,因此如何挖掘本節(jié)課的深度是比較困擾我的,越是簡單的課就越是需要老師去充實它,深入挖掘潛在的知識,學生能學到多少就看你老師有多少水平能給予多少。
一、導入部分
以進入春節(jié)聯歡晚會倒計時的情景引入秒,在讓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輕松地引出秒,再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對秒的認識,這樣在接下來的課堂中就可以在學生原先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以免重復簡單知識,讓學生得以真正的提高,而不是將自己會的知識再學一遍,原地踏步了一番,沒有太大意義。
二、新授部分
主要是讓學生感受1秒以及幾秒的長短,重點是知道1分=60秒,感受時間的長短可以很快地讓學生體驗一下,然后說說感受就,我也添加了許多讓學生親身體驗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時間的長短,比如我就現場讓同學們寫字、畫畫、自由活動等,讓學生實實在在地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在讓學生感受幾秒之余,還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講講從哪走到哪也是10秒,走一小格就是1秒,有這樣的60小格(為1分=60秒做鋪墊)。走一大格5小格,就是5小格,也就是5秒,有這樣的12大格。充實課堂,讓課堂盡可能地變得豐滿。
1分=60秒學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到,關鍵是使學生掌握分和秒之間的轉化,特別是幾種變式的題目,如:80秒=()分()秒115秒和2分05秒哪個時間長,若學生能掌握此類變式題,那么分秒之間的轉化就基本沒有問題了,所以需要提供學生充足的獨立練習的時間。
三、練習部分
一堂好的數學課一般都要保證15到20分鐘的練習時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定要讓學生去做,這樣才能使其掌握地更加扎實。當然練習一定要有層次性,從易到難,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但是最后的拓展可以適當地加大難度,這樣也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其開動腦筋。
這一節(jié)課學生的課堂氣氛和效果都不錯,但是也還是有一些遺憾,我一直想要充實這堂簡單的課,巴不得把我想要將講得內容全都安排進去,所以顯得有點凌亂。我雖然一直在挖掘,但是總覺得還是沒有抓住本質,沒有挖掘到深入的東西,還是比較表層的沒有透,如何能做好可能還是需要經驗的積累和自我的反思總結吧!如何把握充實課堂的度?還是需要我不斷地去思考的。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十九
2、知道1小時有多長。
3、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4、會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過程:一、引入。
同學門,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
是時間。
二、新課。
出示鐘面,關于鐘面你知道了什么?
看一看,鐘面上有幾個大格?一個大格有幾個小格?
學生觀察并回答。
教師: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
學生撥針討論:1小時是多少分鐘?
學生動手操作。
得出時針走1大格,分針剛好走一圈,是60個小格,就是60分。
那我們用算式表示就是1時=60分。
學生填讀書。
體會1分鐘。
1分鐘我們能做什么呢/。
活動:學生數數數脈搏。
擊掌跳繩跑步。
課后記:
第2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87頁例3、4和課堂活動。
教學內容:1、知道1小時有多長。
知道1秒有多長。
簡單的換算。
教學過程:一、復習。
時針走1大格是多少?分針走小格呢。
1小時是多少分?
1分你能做些什么?
二、新課。
教學例3。
1小時是60分,那有多長?
1小時能做些什么》你知道嗎?
學生舉例。
學生看書。
教學例4。
你的脈搏1分鐘跳多少次?那條一次是多少時間?
有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嗎?
那1秒有多長?
學生回答。
觀察鐘面,認識秒針,
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
那秒針走一圈是多少秒?
觀察秒針走一圈后分針走了多少。
得出1分=69秒。
三、課堂活動。
10秒你能派多少個球?
學生活動。
完成4題。
課后記:
第3課時。
教學目的:1、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學會認識幾時幾分。
2、通過活動,感知時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具準備:鐘表、作息時間表。
教學過程:一、復習。
放收音機正點報時的聲音。
教師:同學門,你們聽見了什么?
出示鐘表圖,讓學生說。
二、探究新知。
學習例5。
教師:同學們已經認識幾時、幾時半了,下面鐘表上的時間你認識嗎?
出示例5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你認為應該怎樣認?同桌交流。
學生匯報。
教師小結:時針超過了幾格,就是幾時,分針走了多少個小格,就是幾分?
在認時間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小組討論后匯報。
學習例6。
教師:出示例6圖,學生認時間。
看,小熊還等大家來幫他們寫一寫,你會嗎?
抽學生板書,并說方法。
教師教寫法。
先寫幾時,再寫:,再在:的后面寫幾分,幾分要占兩位。
注意:不是冒號,要寫在中間。
書91頁,學生練習。
三、在活動中體會。
出示時間,學生邊說邊撥。
8:10分11:157:353:08。
學生邊說邊撥。
同桌練習。
幫助動物糾正錯誤。
課堂活動3題,學生仔細觀察,有錯誤嗎?你認為應該怎樣說?
聯系生活實際,估計時間表。
你們喜歡看那些電視節(jié)目?
這些節(jié)目在什么時間播出,請你填寫節(jié)目時間表,
學生活動。
課后記:
時分秒的認識教案篇二十
2、會計算經過時間。
1分=()秒1時=()分。
1、教學例1。
森林里,動物們正舉行運動會,現在是小動物門在舉行賽跑,你們想知道誰得了第一嗎?
學生看圖,你都看到了什么?
烏龜跑了2小時,小兔跑了1小時20分小狗跑了180秒。
你知道誰最快嗎?
小組討論后回答。
學生集體討論。
2、教學例2。
學生思考后小組討論。
集體匯報。
1題。
第一節(jié)課8:45分上,9:25分下,用了多少分?
小名下午2時到校,4:20離開,在學校多少小時?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237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