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讀后感范文(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7 14:27:16
芳華讀后感范文(19篇)
時間:2023-11-17 14:27:16     小編:琉璃

讀后感是一個人獨立思考的過程,可以讓人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領(lǐng)悟閱讀內(nèi)容。寫讀后感時,需要先理清書籍的主旨和核心觀點。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寫出優(yōu)秀的讀后感,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歡迎閱讀。

芳華讀后感篇一

今天看到網(wǎng)絡(luò)上都是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新聞,我慚愧的想想自己對大屠殺的具體情況知之甚少。

于是在看了下網(wǎng)上的視頻和紀錄片。巧合的又點進金陵十三釵的電影,于是想看看嚴歌苓的原著是怎么寫的。電影我原來看過,張導(dǎo)拍的很棒。但我一直覺得人物的深入刻畫方面,文字比影像能加細膩到位。

小說中主人公是嚴歌苓的姨媽,名叫胡書娟。因為父親和妓女玉墨勾搭而被母親強制移居美國,留下了書娟。教堂里有4個男人:英格曼神父,阿多那多,阿顧,陳喬治。后來又來了4,5個被槍決而有幸活下來的軍人。

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段落有:書娟想害玉墨未遂;豆蔻和王浦生短暫美好的愛情,以及他們悲慘的結(jié)局;英格曼神父話在嘴邊而又不忍心趕走軍人們;玉墨等風(fēng)塵女子還來不及怎么告別就舍身取義。

讓我思考的是戰(zhàn)爭的殘酷下,人性往往回到了最純樸,最理想的狀態(tài)!妓女可以化身守護神。在死亡的威脅下,人們就拋棄了那些次要的東西,懂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再想想如今浮躁社會下的許多人,為了名與利舍棄健康、家庭、道德、良心去追逐,到頭來發(fā)現(xiàn)最重要的東西丟了,得到的并不是幸福。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芳華讀后感篇二

《芳華》這本書,寫的是我爸爸那個年代的事情,一群年輕的文藝兵的故事。劉峰,林丁丁,小曼,郝淑雯還有作者本人,以第一視角為觀察點。多才多藝的,各種標(biāo)兵,模范加身的樸實的劉峰愛上了“病西施”林丁丁,他以為是兩情相悅,結(jié)果最后被林丁丁哭泣落跑拒絕,因為在林丁丁的心里,劉峰不是普通人,是神一樣的存在,神在普通的人心里是不能有愛欲表露的,而劉峰的表白,讓林丁丁不成熟的心智遭受了重創(chuàng),天神瞬間坍塌。事件不經(jīng)意之間發(fā)酵,于是人盡皆知。昔日的模范得到了嚴酷的懲罰,先是到伐木連,后到中yue戰(zhàn)場,失去了那只觸摸過林丁丁脊梁的手臂。從此在命運的波濤中沉浮起來,交過一個做小姐的女朋友,樂于助人的劉峰,感化小姐從良一兩年,最后卻得知她從操就業(yè)而分手。。后來回到北京,又被病魔吞噬了生命??梢哉f,劉峰的一生,以觸摸林丁丁,作為分水嶺,以前是春風(fēng)得意的,之后是顛沛流離,相當(dāng)可悲的。

很容易感受到這一群紅房子的文藝兵所處的濃濃的時代背景。看完,最讓我深思的一個問題是,到底劉峰是被誰迫害的呢?是林丁?。渴怯廾恋哪侨何乃嚤??還是所處的大時代?時代把人神話,再把這尊神狠狠地摔在地上,四分五裂,無從撿拾。

老實的老干部劉峰,只因為對所愛的人表白,從神話后被妖魔化,被人人譴責(zé),批判,而看起來端莊的郝淑雯,卻在由嫉妒生氣的私心促使下,搶了“我”的男朋友,并很長一段時間,夜夜同床而眠,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會吃人的時代,是一個顛倒是非的時代。最后,郝淑雯在“我”面前,喝多了,道出了一切,這個大反轉(zhuǎn),不可謂不驚人。

真相從來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善是善,惡是惡。

很多時候,都截然相反。

芳華讀后感篇三

嚴歌苓是這樣的一個人。

在她眼中,沒有什么太強的國家概念,甚至沒有什么太強的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很有幾分眾生平等的大慈大悲。

所以在這部小說里面,人性的展露是最重要的部分。

主角無疑是書娟,少年的她在這一場災(zāi)難里面,面對“仇人”,恨,鄙視,替母親恨,必須做出的鄙視,——為了讓這個妓女知道,就算你艷絕秦淮,你也仍舊不過是個下賤的東西。

玉墨,亦是一個復(fù)雜的個體。書中的她,頗有幾分李師師,蘇小小的風(fēng)范,尤其是她發(fā)現(xiàn)了書娟之后,發(fā)現(xiàn)了書娟的鄙夷之后,她奇異的沒有表現(xiàn)出一個婊子應(yīng)有的潑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討好的維持自尊的姿態(tài)。她一定要如此,以這種尊嚴的樣貌傳達給書娟:我是值得的,我是值得你爹爹的,我是值得你正眼看待的。

越是這樣的自尊,越是顯露出她的自卑……這是一種類似于繼母的情結(jié):希望得到繼女的承認,承認她不止是一個勾搭她父親破壞她幸福的狐貍精,承認她的地位——也許永沒有機會踏進她家的門檻,但是至少,在這女孩子心里,如果接受了她,她便不再僅僅是個她父親的小玩意兒。

而一個母親,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犧牲。

最終玉墨帶著一幫窯姐兒,為她們屈辱卑賤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尊嚴的句號。

大抵,這是她們一生之中,唯一一次能夠被當(dāng)做人而正視。

而小小的書娟,心里隱藏著那個只有她和玉墨所知曉的秘密,默默地注視著這個婊子做作地在她面前維持著她的自尊的畫皮——**時代中的不完滿的家庭,讓這個女孩子早就習(xí)慣于沉默地洞悉一切世態(tài)炎涼。她不愿意原諒這個粉碎她幸福的婊子,不愿意承認她并不是一般的婊子,不愿意同情她滿不在乎的偽裝下面那些書娟能夠想象的出的悲慘的曾經(jīng)。

可是,再一次又一次的交鋒中,書娟已經(jīng)不自覺的愿意了她的所有“不愿意”,直到,看到玉墨穿著學(xué)生裝走出教堂大門的背影,一個婊子,對她完成了母親所沒有能完成的使命。趙玉墨沒有看書娟一眼,可是,她一定知道,在她和書娟的這場拉鋸戰(zhàn)里面,她終于贏了,在戰(zhàn)亂紛飛的年代她也許永遠都沒有機會給書娟的父親那樣身份的一個男人孕育一個孩子,但是眼前這個書娟,她的生命將從此成為自己生命的延續(xù),從此以后,她的婊子的賤命,就永遠成為一個上流社會的知書達理的小姐的生命了,書娟就算是剜心剔骨也永遠不能改變這一點——她的犧牲,成全了她自己的人生。

芳華讀后感篇四

芳華,顧名思義,芬芳四溢的美好年華。單就這個名字都會令人扶首追憶,令人沉吟回味,令人滿心歡喜,令人心生向往。我本也欣欣然想去觀影的,不幸沒有時間。退而求其次,購買了書籍。看那軍綠色的封皮,滿是青春氣息,又見軍旅風(fēng)貌。封皮上那兩條修竹一樣挺拔的小腿,傳遞著活力、激情、優(yōu)雅、美好。軍旅膠鞋的質(zhì)樸、奮斗,芭蕾舞鞋的精致、高雅,詮釋著芬芳年華。

滿懷向往,滿懷參加青春盛宴的激動,打開扉頁,打開每一個篇章,卻在閱讀中,慢慢地冷卻了熱情。那平白無奇的鋪敘中,我沒有看到青春飛揚,只看到一地雞毛,一片流言蜚語和八卦嚼舌,直到小說的三分之二,都沒有新奇可言。于是斷言,本書一般,便擱置了。后來本著總要看完的心態(tài),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我又再次拿起《芳華》。

讀完后,我收回之前對本書草率的判定。一個平凡普通的好人,好一時不難,難在好一世。你好我也好,不難;難在你對我不好,我依然對你好。我好也會對你好,不難;難在我不好,卻依然對你好。把無私奉獻堅持一輩子,堅持到生命最后一刻,這樣的平凡就是不平凡,這樣的普通就是偉大。劉峰就是這么一個平凡普通又不凡而偉大的好人。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好人”這個概念,也是用他的一生踐行了“好人”的事跡,他的一生就是大寫的“好人”二字。也正因如此,我改變了對《芳華》這本書的看法。

很多人都會說,當(dāng)好人能得到什么?當(dāng)個好人,在某些世俗意義上,不能比別人得到更多,反而付出更多。所以在功利主義的驅(qū)使下,很多人不再愿意當(dāng)個嚴格意義上的“好人”。在這樣的社會現(xiàn)狀下,“好人”變得更加珍貴。我也曾為此困惑。后來有哲學(xué)家說“成為好人就是對好人最好的獎勵。”我愚昧,還是不甚理解。直到看到這段話,“成為好人,心中自有美好天地,這就是好人最大的福報?!蔽倚闹谢砣婚_朗,上天從不曾虧待過善良的人們。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如果“善”有原因,它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結(jié)果,那也不能稱為“善”,“善”是超乎因果聯(lián)系的東西?!斗既A》里的劉峰就是這么一位不計任何因果聯(lián)系,始終善良的人。他的默默無聞,他的善良,他的人性的光輝,令我深深折服。乃至他的死亡,平靜坦然面對死亡的態(tài)度,都彰顯了他豁達和超然。

嚴歌苓貌似擅長從平淡無奇中發(fā)掘人生的意義。原來讀過她寫得《陸犯焉識》也是如此。大量的瑣屑的日常生活鋪敘,牽引著你走入一個個平凡的普通的人生。卻在這平凡普通中,看到不可泯滅的人性光輝和愛的影子。

如果說《無問西東》是偉大崇高,那《芳華》就是普通平凡;如果說《無問》是日月霓霞,那《芳華》就是微風(fēng)細雨。《無問》用那恢宏史詩般的氣度,碾壓《芳華》中庸庸碌碌的人生百相,但《芳華》卻似燎原野草,恣意在人們心間生長,堅韌頑強,雖雜亂雖渺小,卻無法無視和逾越。就像理想與現(xiàn)實一樣,《無問》是前者,《芳華》是后者。

芳華讀后感篇五

“有些逝去的日子,不需要想起,也永遠不會忘記?!焙仙线@本書,這句話便一直在我心里亂竄。讀嚴歌苓的這本小說,靈魂仿佛也隨著那縈繞在耳的句子飛回了上世紀七十年代。

《芳華》用深情講訴一個時代,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訴說著曾經(jīng)的熱烈存在,而如今銷聲匿跡好像從未來過??茨菆龇既A散盡,有一點悵然若失,還有一點余溫在懷。

《芳華》是一部無法被輕易定義的作品。它溫和又綿里藏針,平淡卻令人心酸;它有關(guān)青春又太過冰冷沉重,它有關(guān)善意卻無法回報善意;它歌頌舊時代的純真又體現(xiàn)保守與如履薄冰,它歌頌平凡中的偉大卻飽含歧視與集體孤立。它關(guān)于文革,關(guān)于戰(zhàn)爭,關(guān)于年華和理想,關(guān)于感情和關(guān)懷,關(guān)于太短太短的時光和太多太多的遺憾。把它拍為電影的馮小剛說它是暖的,但它本質(zhì)上還是一場悲劇。

芳華那年,是無私而又無奈的善意。劉峰無疑是善良的,他以一顆善良赤誠的心面對世人,他包容這個世界的冷漠和自私。他說:“善良從來都不是為了什么回報,善良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選擇。”主動吃破餃子,熬夜給兄弟做沙發(fā),為別人放棄求學(xué)機會,這些如今或許稱得上“傻”的行為,他做起來卻是那么自然流暢。但他的善意也是無奈的,它們并未得到應(yīng)有的尊重與珍惜,甚至被輕視、被踐踏、被習(xí)以為常。社會總是對好人過分要求,正如《吸血鬼日記》所言:“為什么不讓別人看見你善良的一面?因為如果他們看見了,就會期望我一直是善良的。”這并不是說要舍棄善良,而是要把握好一個度,過度泛濫的善良只會適得其反,為他人的私心犧牲自己的人生,不該且不值。

芳華那年,是深情而又涼薄的時代。悲哀,是人們對世界愛不起、恨不動的常態(tài)心情。說它深情,是說由時代牽引的理想主義和殘酷歷史下的溫暖人心。無休止的革命與斗爭無疑是荒謬的,但那種無邊的憧憬與淳樸的心境在光速發(fā)展的今天已不可尋跡。七十年代的人對物質(zhì)好像沒有什么特別的追求,但卻有著極其強烈的光榮感和使命感。說它涼薄,是說舊時代刻薄的思想觀念和文革背景下的如履薄冰。那個年代的價值尺度是“品質(zhì)”,當(dāng)今社會的價值尺度是“貨幣”,其實我們很難用更可貴或更世俗來定義,因為它們背后的折算方式都是一樣的冰冷殘酷。

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或許無法理解,為什么劉峰對林丁丁一個情不自禁的擁抱,會被折算成“耍流氓”而罪不可赦,一時間千夫所指,他被批駁,被下放,他所有的光環(huán)與贊譽在那一刻消失殆盡。他在一夜之間聲名狼藉,忽然從一個活雷鋒變成了人人唾棄的笑柄,走的那天除了何小萍竟無人相送。“一旦發(fā)現(xiàn)英雄也會落井,投石的人會格外勇敢,人群會格外擁擠。”嚴歌苓如是寫道。

芳華那年,是平淡而又真摯的情感。我們總說那個年代的人單純,就是說他們的感情不摻雜質(zhì)。無關(guān)名利,無關(guān)車房,沒有奢華的戲碼,沒有糖衣炮彈的套路,過去的愛情樸素卻真實動人。就像劉峰和何小萍之間,洗盡鉛華的他們依舊沒有故事,但那倆顆相似的靈魂卻越靠越近。一個人情話說得再動聽,若是不愿意陪你走過這漫漫人生路,那他只是過客,而不是歸人。哪怕沒有轟轟烈烈,沒有銘心刻骨,但有個人時刻在你身邊相依為命,那種長相廝守才最令人羨慕。我也相信,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數(shù)年光陰逝去,消逝的不僅僅是一代年華。蕭穗子的話令人唏噓:“我忽然意識到,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帶給每個人的改變?!彼晕疫€是愿意相信,劉峰和何小萍是幸福的,盡管世界對他們不公,盡管他們都貧困潦倒,熱情不再,但他們善待世界,一如當(dāng)初。

幸好我們都曾是少年。幸好我們都不再是少年。幸好我們曾善待這世界。幸好我們依舊善待這世界。幸好,無悔走過,芳華那年。

芳華讀后感篇六

看完心里久久無法平靜,薄薄的一本書寫盡了幾個人的一生。命運中的轉(zhuǎn)折點來的那么平淡,讓我們以為那只是生命的一個小小的插曲,卻不知道那一件事卻會影響我們的一生。

劉峰的一生經(jīng)歷了巨大的起落,經(jīng)歷過“觸摸事件”后,可以說過的相當(dāng)潦倒。他的一生都沒什么污點,就算自己人生慘淡也會在有限的能力下幫助他人,他永遠是“雷又峰”,讓人心疼讓人感慨。

何小曼沒體會過人性之暖,從小時候在家里受盡白眼到去文工團后受盡排擠,直到去戰(zhàn)地醫(yī)院突然變身女英雄,突來人生的大反轉(zhuǎn)反而使她精神分裂住進了精神病院,數(shù)年后,在劉峰人生的最后時光,是她一直陪著他,因為劉峰在她受盡排擠時給了她唯一的溫暖。兩個因為時代、因為烏合之眾導(dǎo)致生命殘缺的人,最終還是以朋友的方式在一起相互取暖,也算是文中唯一的光明了。

郝淑雯在幾十年后才向蕭穗子承認,自己主動勾引蕭穗子男友,才導(dǎo)致蕭穗子成為眾矢之的,然而郝淑雯以為自己早對蕭說過了并取得了蕭的原諒。原來記憶力真的會騙人,它讓一個人相信自己做過自己不敢做的`事,相信自己沒做過不該做的事。

書真的很棒,人的一生那么長,我們看不到未來我們的樣子,然而在看書的過程中也給了我們更多的想象力,人的一生也不長,其實也就是那么幾件事會決定我們的去向?;詈卯?dāng)下吧!

芳華讀后感篇七

的第一個月,我讀了六本書(上次少算了一本),分別是伍綺詩的《無聲告白》、東野圭吾的《紅手指》、《解憂雜貨店》和《宿命》,還有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嚴歌苓的《芳華》。

一直很佩服嚴歌苓說故事的能力,她總能把一個人的一輩子輕描淡寫地娓娓道來,如行云流水,讓你覺得一切故事的開始與結(jié)束都是那么地自然而然,讓你想一口氣讀完,卻又舍不得一口氣讀完,比如《少女小漁》、《小姨多鶴》、《扶?!返鹊?。

《芳華》講的不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芳華。

小說以瀟穗子的口吻,記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個文工團里一群少男少女的青春與愛情故事。故事里有悲歡,有離愁,更有執(zhí)著與堅守。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似乎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輕輕操縱著這群少男少女的命運,把他們一個個推向了并不盡如人意的人生彼岸。多年之后再重逢,華發(fā)已生,芳華已盡,只有心中的那一點善那一點愛依然珍存著,永不老去。

劉峰是我最佩服的一個男人。他心存善念,并時刻餞行。他做善事,不是為了在現(xiàn)世得到獎勵,也不是為下輩子積陰德,他的善全都發(fā)自心底,出乎本性。他按自己的`本性過著自己的生活,傾盡所有幫助身邊的人。煮破的餃子沒人要吃時,他主動打來吃。戰(zhàn)友結(jié)婚需要沙發(fā)時,他自己買材料連夜為他趕做了兩個。戰(zhàn)友的手表太名貴沒人敢修時,他主動研究后為他修好了。

劉峰的善不僅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里,更深深表現(xiàn)在愛情里。他對林丁丁的愛不著痕跡卻處處可見,他省下口中食為林丁丁和她的舍友做甜餅,為林丁丁的前程著想,他把愛默默藏在心深處,一藏就是好幾年,終于等到以為時機成熟的那一刻,他才對林丁丁敞開心扉表白愛意,并情不自禁擁抱了林丁丁,手觸摸了她的后背。就是這輕輕的一觸摸,讓林丁丁大喊“救命”,于是眾人眼中的好人劉峰成了喪家落水狗,命運急轉(zhuǎn)直下。

何小曼是我最心疼的一個女人。她心底善良,渴望溫暖。自小失去父親,隨著媽媽嫁到繼父家的何小曼嘗盡了生活的艱辛,以致養(yǎng)成了膽小、內(nèi)向、自卑的性格,因而備受人們的歧視和排斥。在一次需要男生托舉的舞蹈訓(xùn)練中,男兵朱客當(dāng)眾作踐何小曼是“餿”的,不愿和她做搭檔。尷尬的一刻,劉峰主動站了出來,和朱客調(diào)換了位置,他伸出雙手扶住何小曼的腰,把這個多災(zāi)多難的女生托舉了起來。就是這輕輕的一托舉,讓何小曼明白了劉峰的善,懂得了劉峰的好,而深深愛上了他。

“一個始終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也最能珍視善良?!倍脛⒎宓闹挥泻涡÷?。于是她在他被流放時深情相送,在他生死未卜時,急急地在鋪滿一地的死人堆里尋找他,在他身患絕癥時默默守在他身邊,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電影給了兩人完滿的結(jié)局,其實他倆最終有否成眷屬并不重要,我覺得他們的愛已超越了生死,超越了一切!當(dāng)芳華落盡,有你陪在我身邊,平靜地過好剩下的每一個日子,誰能說這不是一種完滿?!

26。

柯月霞,筆名六月雨荷,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愛閱讀,愛旅游,渴望憑著文字,與你,與世界自如地交流。著有散文集《一個人的優(yōu)雅》、《一杯茶的幸?!?、《最美的時光在路上》,廈門女作家《遇見》。

芳華讀后感篇八

我尚未看過這部電影,但突然對原著起了興趣,花了些時間讀完了嚴歌苓的《芳華》。作者筆下的每個人物都被定義在那個特殊年代的歷史背景下,從他們的出身到他們的青春,直至他們的晚年,悲劇式的結(jié)局似乎是“芳華”這兩個字最恰當(dāng)?shù)淖⒔猓瑐幸沧⒍ㄊ沁@部小說的靈魂。

在那年那月,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避不開時代的限制,經(jīng)驗告訴我們,若要悖逆就會遭到周圍所有人的背棄與唾罵,就會被那個時代所拋棄。即使在你的人生已經(jīng)跌落谷底時,奇跡也不一定會出現(xiàn)。

我始終相信人間有動天地泣鬼神的愛情存在,這是《芳華》的文眼,也是給善良的人一種最溫暖的慰藉。嚴歌苓的作品向來在揭示社會底層的一些罪惡上時毫不留情面的,使我們能洞悉平凡中的偉大,卻也能窺測到偉大中的丑陋。其實我們不用過多地揭露他們每個人內(nèi)心的丑惡或是骨子里的劣根性,因為在某個特定的年代里,任何的所作所為都會被張貼上那個年代特有的標(biāo)簽。就如同現(xiàn)在的我們也一樣,生活在當(dāng)下,身上也會帶有這個時代的烙印。

人生本就不易,無論是哪個年代,無論大人物還是小角色,平凡或偉大,卑微或高尚,最終都會芳華落盡?;蛟S,我們需要的是那多一點點的善良和慈悲!

珍惜自己的歲月,細細品味自己的過往,因為這些都是只屬于我們自己的獨特芳華!

我快步走向影院,輕輕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靜靜地等候電影的序幕拉開,獨享我自己的芳華......

芳華讀后感篇九

又一次暈機。整個人難受到不行,胃似乎都翻轉(zhuǎn)過來了?;氐剿奚?,沒有收拾行李就躺床上睡著了。醒來時舍友都在,那一刻突然覺得很溫暖。

很喜歡黃軒,文藝男青年的氣質(zhì),看起來話不多,整個人透露著一股憂郁,但卻又不失內(nèi)涵。他很愛酒。但他演的不是我想象中的劉峰,那個因為愛情失去一切的人,應(yīng)該是頹廢和無力的,盡管善良地生活著,可他的臉上應(yīng)該是沒有希望的光,他隨波逐流,不肯抗?fàn)?,默默地為了心上人奉獻一生。但是電影里的黃軒,還是透著一股光芒,可能我太喜歡黃軒了,因此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他吧。

她為她愛的人送終,他的心中始終只有另一個人,一個我們看起來庸俗、平凡、不甚了了的人??墒怯惺裁崔k法呢。愛情就是有它難以想象的路徑,而劉峰的每一條路都指向了林丁丁——靈魂和身體。小惠和小嫚,都只是過客。他一生善良,只破了一次戒,卻背負了一生的罪孽,這才是最讓我難過的地方,所以我對林丁丁愛不起來,甚至覺得她糟糕至極,生活中如果遇到這樣的人,恐怕我會扭頭就走。

“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影片的最后一幕還是給劉峰和何小萍安排了一個好結(jié)局,不算殘忍。書里的劉峰和何小嫚終究是無緣幸福,我沒有哭,只是沉重和壓抑,心里下了一場大雪。旁人像看戲,心上人嫌棄,她只好壓抑。劉峰和何小嫚都是一樣的人,兩個偏執(zhí)的人怎么會向現(xiàn)實低頭呢。他們的心中,永遠在追逐著自己渴望的一切,得不到,也不回頭。小說里的愛情總是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但是我知道,我永遠都不想擁有這樣的愛情,也不想過這樣的人生。我不會為了一顆星星,放棄回家的路燈。

嚴歌苓將《芳華》的英文名譯作youtouchedme。是的,你曾觸碰過我,你曾打動過我,你曾在我的心上留下最溫暖的回憶。

然而到了最后,我仍一無所有。

芳華讀后感篇十

青春,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被馮小剛搬上了大銀幕后,很多人開始重讀這本書,我也不例外,可能有些許的隨波逐流。,但并不是俗氣的恭維。在觀影前就留意到電影院里中老年觀眾占了一大部分,當(dāng)《芳華》開篇出現(xiàn)八一電影制片廠的標(biāo)志及背景音樂,便知曉這部電影中所謂的芳華與青春是屬于他們的。中國七十年代的幾個重要歷史元素貫穿影片的始終,十年動蕩制造史無前例冤假錯案的文革、毛主席、朱司令、周總理相繼去世舉國悲容的1976以及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唐山大地震。而他們的青春,便在這樣的土壤里恣意生長,然后又各自蔓延,或順風(fēng)向、或向陽光,但最終又全部堙沒在時光里。

何為芳華?漢語詞匯中的釋義:“美好的年華”。是呵,美好的年華非青春莫屬,正如《芳華》片尾曲中的歌詞“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但偏偏時光易逝,芳華難覓。此時,當(dāng)我們到了只摸到青春尾巴的年紀,讀起來也別有一番深意。

談?wù)劇斗既A》,書中別的人物設(shè)定都能理解,沈小曼的人物線也很清晰有理由。唯獨劉峰,這個人物在新時代的種種表現(xiàn)讓我感到失落,也許我也和劇中人物一樣,把他推向了圣壇,期待他的反轉(zhuǎn)和翻身。但沒有,他的一生,就是那么的,忙碌著,渺小著,也活著。

原著中不只一次提到,當(dāng)劉峰笑的比較開的時候,會笑的露出牙齦,隱隱約約帶著邪惡的味道,作者其實在處理他對丁丁的愛情時也做了很多鋪墊,包括給她做略有些土氣的甜點,通過主人公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到劉峰并非像銀幕上展現(xiàn)的“雷鋒”成分那么單一,隱隱地,會有平凡的,普通的,甚至一點點狎昵的成分。這樣也使得后來的“觸摸事件”不那么突然,文本也忠實于倒敘寫作手法,在行文之前多次預(yù)告后來要上演的“觸摸事件”。

致命的是在原著中,觸摸事件是確實發(fā)生了的,青春年紀,男男女女處在一個充滿荷爾蒙的封閉文工團,別的人都可以干些墻根底下偷偷接吻曖昧的勾當(dāng),但這事兒發(fā)生在充滿光輝歲月的劉峰身上,就是不行。銀幕上,把劉峰的真實觸摸給抹去了,留下的,僅僅剩下一個簡單的擁抱,和審訊室里歇斯底里的純潔劉峰,這樣得處理,黃軒所飾演的人物就有些單薄和說不太通了。

另外,原著中交代了劉峰被標(biāo)兵之前的歷程。他所做的好人好事并非人們所在乎的,那只是一個普通的熱心人罷了。但在熒幕上,劉峰和雷鋒握手歸來的場面被渲染的異常熱烈,從一開始就給劉峰打上了光輝人物的基調(diào),而忽視了他土生土長,甚至有些土氣的人物背景,原著中提到的人們開始一一和劉峰握手,是不知哪個二百五帶的頭。

導(dǎo)演改變這一原初的意義,也許是為了把電影中的褒貶調(diào)和一下吧。把原著看完,可能會對劉峰的人物形象了解的更加圓滿一些,也就能接受他最后的沒落和所謂的知足了吧,我總覺得,他和沈小曼的知足有些牽強,有些無奈和不盡人意,甚至有一絲苦楚??赡芴幵谖疫@樣的年紀,還不能心平氣和的接受目前流行的佛系青年一說吧,不忍看到純真人物境遇的凄涼。

總之,還是看到了馮導(dǎo)驚鴻一瞥的赤誠之心,時間和熒幕畢竟都有所局限,誰也不能把一個時代囊括其中,一步美好的作品總是和遺憾同時產(chǎn)生,它也基本普羅大眾的讓觀眾的心隨之蕩漾和幻滅。從《夜宴》到《1942》、《老炮兒》到現(xiàn)在熱映的《芳華》,我看到了一個有理想和像我們的老師所說的知識分子一樣“他想為這個世界做點什么”,當(dāng)他到達一定的高度,他所做的不僅僅是貢獻,而是在推動文化、國民精神走向的一鼎大拿了。

回歸本書,我最想知道的是劉峰最后是否愛上了沈小曼?我希望他是愛她的,這樣就不辜負小曼這一生對他的愛戀與情深。但也許我這個問題太膚淺,到了他們后來那個年紀,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事情,已經(jīng)不是單純的“愛與不愛”就能回答的了。作者說“他的心是愛她的,但他的身體愛的是另一個人(劉峰在南漂時救贖的一個妓女)”,我不明白,我也不想明白,我只想為小曼討一個“他愛她”的結(jié)果,討一個他們幸福相伴的晚年,讓一生命運不公、一生經(jīng)歷坎坷的他們有一個童話般美好的結(jié)局。

芳華讀后感篇十一

看了小說也看了電影,看完陷入極度的悲傷之中。電影里的結(jié)局說:之后的他看起來那么知足,那么冷靜。

歲月漫漫,芳華剎那,在那個時代,劉峰的善良只剩一個人的茍延殘喘。那個年代,好人好像就不配擁有青春!他那么善良的對待一切,命運又是怎樣對待他的?從一個處處都是標(biāo)兵的楷模到最后變成被處處欺負的戴著假肢的殘疾人,前后的反差令人痛心疾首!在那個盲目幾乎病態(tài)的社會,好人好像就變成了一種病態(tài),可善良并不被善待。所有人都習(xí)慣了劉峰的好,可他也是個凡人,他不是圣人,為什么連一點煙火氣都不允許他有?我們總說一個人對集體影響多么糟糕,很少有人看到一個集體對一個人的影響,集體對人的影響是從精神上靈魂上碾壓的,是終生的無法釋懷的影響!我相信若一個集體是善待個人的,那么這個人一定會倍加珍惜這個集體!

只有小曼最珍惜他。小曼,劉峰都是被那個時代那個集體所毀掉的人!小曼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令人悲傷的,父親的早逝,母親的改嫁,新組建的家庭所帶來的痛苦,當(dāng)兵入伍后的心酸,到后來的精神出現(xiàn)問題。讀完后悲傷心疼充滿了整個心房!這就是為什么小曼最能珍惜理解劉峰,就像文中說的那樣,一個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的重要。

佛語有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只有眾善夠重,諸惡才能被誅。如果這個世界還不夠好,不是說做好人沒好報,只能說我們的善良還太少太單薄。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

如果“善”有原因,它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結(jié)果,那也不能稱為“善”,“善”是超乎因果聯(lián)系的東西。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能力!愿所有人都擁有善良的能力。

芳華讀后感篇十二

我剛剛讀完《芳華》時,眼眶中被淚水充斥著,喉嚨中被“異物”堵著,心中被復(fù)雜的情感壓著,我仿佛突然變成了啞巴一般什么都不會說,像聾子一樣什么都聽不到。

當(dāng)我讀到劉峰被叫去審問時,因為團首長將漚了一冬天的水潑在墻上而哭了時,我的淚水突然就決堤了,那一刻我的腦海中只有一個想法:為什么!為什么像劉峰那樣善良的人會遭到林丁丁他們的背叛!修補老化的地板,補破舊的軍裝,掏下水道……這些在我讀書時所想象的場景又一一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靈巧的雙手在我的眼前不停地敲打沙發(fā),于是我眼前的文字模糊了。

我想,劉峰為什么會被曾經(jīng)仰慕他崇拜他的人背叛,作者已經(jīng)用最犀利最簡單的方式挑明:因為他人好。因為他人好,所以人人都等著他出丑;因為他人好,所以盡管每個人都崇拜著他,但也嫉妒著他。正處芳齡的孩子沒有見過英雄,他們感覺到不真實,或者說,他們好奇這所謂的英雄是不是真的像神一般沒有七情六欲,再直白一些說,他們沒有見到過虔誠向善的圣徒出丑,他們的嫉妒心悄悄作祟,渴求著雷又鋒的丑態(tài)。所以當(dāng)那一刻來臨時,每個人都義憤填膺地討伐劉峰。他們心中不屑于劉峰,他們的臉上掛著嘲諷的微笑,他們的嘴上說著劉峰的壞話——小人的嘴臉。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痛恨那個時代,痛恨他們附和式的`背叛。那個時代只要認定你有罪就一定要將你紕漏得不成樣子,紕漏的錯誤還是你自己親口說的,找不出一點冤屈,這多么的可笑!那個時代的一些人也令我感到厭惡:只要有人開頭講壞話,就會引發(fā)所有人的壞話。就像書中所寫得“我們的孩提時代和青春時代都是講人壞話的時代。‘講壞話’被大大地正義化,甚至榮耀化”,多么可怕的社會風(fēng)氣,如果我們生活在那個年代,會不會也變成沒有道德底線、沒有憐憫心、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人性的可憐的爬蟲,沒有靈魂,空有一副皮囊的附和別人的“人”。

書的結(jié)尾更讓我感到心酸,病了就仿佛做錯了事一般,躲著每一個相識的人,躲在讓他不安全的殼中,小心翼翼的“神秘的”活著,而何小曼能夠陪伴他到最后,我想或許是因為他們的相似吧,或許因為書中說的“一個始終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也最能珍視善良”,何小曼就是那個人。在最后靈堂前只剩下了三個人,雖然凄清,但也是最好的結(jié)果,不該讓一些人一些事再擾亂他在另一個世界的安寧生活。

在紅樓里發(fā)生的一代人的故事,是一代人的青春,也是一個時代的映射。他們的青春就像書的封皮一樣,是枯燥黑白中突兀的一抹綠。

芳華讀后感篇十三

“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p>

不論從巔峰跌入谷底的劉峰,還是從窮途末路變成人群焦點的何小萍,命運都沒有給善良的人好的命運,劉峰殘臂陌生,最終腸癌去世,何小萍缺乏父愛母愛,后來發(fā)了瘋。但是他們卻最終讀懂了生命,劉峰對林丁丁的釋懷,何小萍對生活的淡定。生活對他們不公,他們卻諒解了生活,就像他們諒解了對他們不公的人一樣。

感謝嚴歌苓給我們貢獻了一部動人和深刻的時代的寫照,一部好人被拋棄的時代悲歌更能夠揭露出人性的偉大和卑微。

唯一不贊同的是書中作者“亂入式”的行文,情節(jié)構(gòu)思和人物塑造過程也寫入書中,經(jīng)常讓讀者出戲,讓代入感中斷,并不是很好的寫作方式。幸好嚴歌苓細膩深刻的筆觸拯救了這個故事。之所以凌亂,也許因為,這更像是一部回憶錄,而不僅是杜撰的小說。

芳華讀后感篇十四

是聽說《芳華》電影下架了,才找來小說的。也剛剛知道,《芳華》和《陸犯焉識》的作者是同一人——嚴歌苓。讀她的文字,伴著一種隱隱的疼痛,如讀蕭紅,伴隨的是無邊無際的寒冷。

《芳華》講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一群文工團的少男少女青春的故事,以及以后人生的故事,有快樂也有煩惱,有幼稚有成熟,有光明磊落也有陰險狡猾……或許,誰的人生都如此,人生百味都會嘗遍。

作者是以瀟穗子的口吻,重點講述了劉峰和四個女文藝兵的故事,作者慢慢道來,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但是有令人震撼的心理活動描寫,入木三分地對人性的剖析,讀之,會浮想聯(lián)翩。讀這部小說,讓我想到張愛玲寫的《小團圓》,字字句句真真實實地刻畫了辛酸往事,對自己,毫不“憐惜”。同樣,在《芳華》中,作者對幾個年輕人也是毫不留情的,對社會的一些怪狀,人性的諸多弱點都是一針見血地刻畫。

故事的主角是劉峰,又名雷又鋒,這個名也昭示著劉峰和雷鋒的相似之處——樂于助人,無私奉獻。因此,在部隊他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榮譽,這些榮譽,都是他的“雷鋒精神”換來的,并不是本職工作干得多么好。作者也調(diào)侃了,要想獲得嘉獎,不用本職工作干得如何出色,而是在本職工作外干一些有“奉獻”意義的小事,會更討巧。劉峰就是這樣一個人,團里上上下下的事都是他的忙碌,不管誰有了困難,他都會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因此,當(dāng)時團里的人都用高標(biāo)準(zhǔn)來要求看待劉峰,只因他是“圣人”。

劉峰愛上了林丁丁,一個會唱歌的女孩子,但是林丁丁不愛他。劉峰和丁丁獨處的時候,受不了“誘惑”,摸了丁丁的后背,結(jié)果,丁丁大喊“救命”。頓時,劉峰頭上所有美好的光環(huán)消失了,一個英雄,一個楷模怎么能隨便“猥褻”女孩子呢?劉峰有了各種各樣的罪名,被下放,開始了他“慘淡”的人生。

劉峰其實不是個名義上的“雷鋒”,而是個實實在在的好人,這是瀟穗子多年后才明白的。

當(dāng)時有個強主任專門占女兵的便宜,大家給他取了個外號“副主任”,這話被傳到了強主任的耳朵里,然后就開始追查,這個缺德名到底是誰取的。查到劉峰這里,劉峰寧可自己挨罵,寧可自己得罪上司,也不供出戰(zhàn)友。做這樣的好事,是不會得到嘉獎的,劉峰也做了。

文工團里,大家都歧視何小曼,男文藝兵都拒絕跟她合作,劉峰自告奮勇地跟何小曼合作。也就從那時起,何小曼愛上了劉峰。劉峰不愛何小曼,他只是想給當(dāng)時孤苦無依的小曼最純真的幫助,僅此而已。但是,劉峰好比一道陽光,照亮了何小曼灰暗的時光。

在戰(zhàn)場上,劉峰受傷,被一個護送給養(yǎng)的司機發(fā)現(xiàn)了,他發(fā)現(xiàn)劉峰危在旦夕,想以最快的速度送去救護站,但是,劉峰指路的時候卻指向了接受給養(yǎng)的部隊駐扎處,文中寫不知劉峰是不是有意,但是,讀者都知道,劉峰是故意的,他早已經(jīng)將生死置之度外。那場戰(zhàn)爭在作者筆下只是輕描淡寫地寫了一寫,但是管中窺豹,戰(zhàn)爭極其慘烈,劉峰他們的部隊僅在一夜之間尸橫遍野,除了劉峰幸免。

何小曼作為醫(yī)務(wù)兵也上了戰(zhàn)場,她背著一個受傷的戰(zhàn)士徒步走了很遠,成了英雄,到處演講作報告,她卻因此而患上了精神病。就是今天,我們身邊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英雄,只因時間地點和事件都對了。她的新婚丈夫,也在這次戰(zhàn)爭中犧牲了。小說中,幾乎沒有提聽到丈夫去世的噩耗之后,何小曼的反映,看來,何小曼根本不愛這個丈夫。形成反差的是,小說中,濃墨重彩地描寫了小曼在死人堆里找劉峰的情景。

劉峰,不只是個“好人”,還是個忠于愛情的人。他愛林丁丁,但是,林丁丁一心找一個子弟。丁丁最后如愿以償,嫁入“官家”,但是備受歧視,最后分道揚鑣??磥恚松鷥H僅有目標(biāo)還不夠,還要為了實現(xiàn)目標(biāo)而不斷努力,哪怕目標(biāo)實現(xiàn)之后,還要不斷提升自己。

劉峰被告發(fā)后,命運發(fā)生改變,但是,劉峰依然愛著林丁丁,沒有因丁丁的告發(fā)而懷恨在心。

轉(zhuǎn)業(yè)之后,劉峰找了個農(nóng)村女人,結(jié)婚生子后離婚。生活窘迫,劉峰在海南做小生意,找了個風(fēng)塵女子同居,那風(fēng)塵女子跟著他走了幾年正道,后來又重回風(fēng)塵。他和風(fēng)塵女子在一起,不是因為愛,或許也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能幫幫這個風(fēng)塵女子走上正道。但是,現(xiàn)實的殘酷,有時不是個人的渺小的力量能對抗的。

劉峰患了癌癥,為了不給任何人增加麻煩,他守口如瓶。在他去世前的幾天,瀟穗子去看他,他還說自己的病沒事,好多了,他只是不想讓穗子為他擔(dān)心。

最后的時光,他和何小曼在一起,他們之間不是戀人關(guān)系,因為劉峰認為自己的心不在小曼身上,不能對不起小曼。劉峰的心,自始至終沒有變過,他愛丁丁。小曼呢?愛了劉峰一輩子,卻沒有得到劉峰的愛,但是她卻得到了劉峰最無微不至的照顧,劉峰能想到的,能幫的,都在臨死前幫小曼做好了,安排了。小曼大概也是幸福的,愛不是得到,愛是陪伴,她陪伴劉峰走完最后的時光。在《陸犯焉識》中,愛也是陪伴。我想,這大概也是作者所理解的愛吧。

這是我最喜歡的愛情結(jié)局。劉峰堅守愛情,小曼用愛陪伴,他們都是值得敬佩的。

最后說說瀟穗子和郝淑雯吧,瀟穗子和一個男文藝兵寫情書,手都沒拉過,這也不是真正的愛吧,是在那個壓抑個性的時代,自我“解放”,或者說是“抗議”吧。但是,郝淑雯橫刀奪愛不說,還慫恿男文藝兵將情書交上去,揭發(fā)瀟穗子,結(jié)果瀟穗子被批判。哎,多么荒誕的時代啊。郝淑雯最后跟一個比她小的“二流子”結(jié)婚,改革開放后,她的丈夫抓住機遇,家財萬貫,但是,最后還是各走各的道。三觀不同,還是難將就一輩子。

故事讀完,我的心里依然隱隱作痛?;蛟S,為劉峰,為小曼,也或許是為另外一些會唱歌會跳舞,充滿了青春氣息的文藝兵。命運多舛,且富有戲劇性。讀小說,似乎就是讀人生的過程。

小說中,那段當(dāng)文藝兵的日子,真的是活色生香啊,有笑有淚,有動聽的歌聲,有曼妙的舞蹈,有嬉笑怒罵,有夢想和現(xiàn)實的激烈沖突,有真誠的友誼也有不堪的.猜忌,不管經(jīng)歷多少年,都會永遠煥發(fā)著清麗的芳香和明媚的華彩——青春歲月永芳華。

芳華讀后感篇十五

自從下載了微信讀書,讀書繼跑步之后變成了一種新的競爭。

經(jīng)常在打開微信讀書之后,第一關(guān)注排名,第二關(guān)注金幣,像例行公事般,然后才開始讀書。

今年養(yǎng)成了一個新的習(xí)慣,把每一本讀的書,都記錄在了一個黑色的大本子上,看著滿滿的一頁紙,竟然也生出了一些滿足感。

但是我深深的知道,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讀了一本書,最重要的過程,應(yīng)該是咀嚼之后的笑話,如果只是一股腦兒的吞下去,什么作用也沒有,什么精華也吸收不到了。

所以,這也是我強迫自己抽時間寫讀后感的原因之一。

言歸正傳。

《芳華》這本書,寫的是我爸爸那個年代的事情,一群年輕的文藝兵的故事。劉峰,林丁丁,小曼,郝淑雯還有作者本人,以第一視角為觀察點。多才多藝的,各種標(biāo)兵,模范加身的樸實的劉峰愛上了“病西施”林丁丁,他以為是兩情相悅,結(jié)果最后被林丁丁哭泣落跑拒絕,因為在林丁丁的心里,劉峰不是普通人,是神一樣的存在,神在普通的人心里是不能有愛欲表露的,而劉峰的表白,讓林丁丁不成熟的心智遭受了重創(chuàng),天神瞬間坍塌。事件不經(jīng)意之間發(fā)酵,于是人盡皆知。昔日的模范得到了嚴酷的懲罰,先是到伐木連,后到中越戰(zhàn)場,失去了那只觸摸過林丁丁脊梁的手臂。從此在命運的波濤中沉浮起來,交過一個做小姐的女朋友,樂于助人的劉峰,感化小姐從良一兩年,最后卻得知她從操就業(yè)而分手。。后來回到北京,又被病魔吞噬了生命。可以說,劉峰的一生,以觸摸林丁丁,作為分水嶺,以前是春風(fēng)得意的,之后是顛沛流離,相當(dāng)可悲的。

很容易感受到這一群紅房子的文藝兵所處的濃濃的時代背景??赐?,最讓我深思的.一個問題是,到底劉峰是被誰迫害的呢?是林丁???是愚昧的那群文藝兵?還是所處的大時代?時代把人神話,再把這尊神狠狠地摔在地上,四分五裂,無從撿拾。

老實的老干部劉峰,只因為對所愛的人表白,從神話后被妖魔化,被人人譴責(zé),批判,而看起來端莊的郝淑雯,卻在由嫉妒生氣的私心促使下,搶了“我”的男朋友,并很長一段時間,夜夜同床而眠,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會吃人的時代,是一個顛倒是非的時代。最后,郝淑雯在“我”面前,喝多了,道出了一切,這個大反轉(zhuǎn),不可謂不驚人。

真相從來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善是善,惡是惡。

很多時候,都截然相反。

芳華讀后感篇十六

一聲嘆息。流了好多次淚。內(nèi)心的沉重與疼痛在蔓延,心疼劉峰。感謝小曼的堅守。

電影與書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故事情節(jié)還是那個故事情節(jié),卻在電影中大段的歌舞感受到青春的美好,友誼的珍貴,仿佛那些背叛輕描淡寫,是可以一笑而過原諒的。小說中更多的細節(jié)描寫,似有似無的調(diào)侃才把故事推向了可悲的高潮,那些落井下石的批判,眾人踐踏的孤立,扭曲心態(tài)的背叛,帶著正義的幌子進行著。我仿佛置身于這個故事中,深深地體會到了劉峰與小曼的絕望。

如果說那是時代的悲哀,我覺得這種悲哀持續(xù)到現(xiàn)在。隨波逐流的網(wǎng)絡(luò)暴力,校園欺凌還在發(fā)生,英勇的鍵盤俠帶著強烈的正義感評議各種事件的浪潮也在發(fā)生。人性的陰暗面一直都在暗濤洶涌地滲透,即使我們認為自己站在陽光之下。

我不一定能始終堅持劉峰的那種善良,但不會做讓人如此厭惡的背叛行為去毀滅善良的人的一生。

看完小說,我也找到了答案,劉峰愛林丁丁,一生摯愛的那種愛,即使丁丁讓他落得如此下場,如此不堪,她依然是他的一個夢,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吧。

愿在躁動的社會,我們能善待每一份善良,即使這份善良不隨波逐流,略顯突兀。

芳華讀后感篇十七

又一次暈機。整個人難受到不行,胃似乎都翻轉(zhuǎn)過來了。

回到宿舍,沒有收拾行李就躺床上睡著了。醒來時舍友都在,那一刻突然覺得很溫暖。晚上把《芳華》結(jié)尾看完了。影片色調(diào)很舒服,但那個年代離我太遙遠,只有共情但沒有共鳴。小說里講的是文藝的愛情,然而現(xiàn)實卻不是這樣,現(xiàn)實是天涯何處無芳草,不愛我就拉倒,相信愛情就是一種罪。理解何小嫚為什么會喜歡劉峰,因為她從小到大都沒有得到過愛和關(guān)懷,我很難相信,一個妙齡少女會因為別人不嫌棄她的體味而愛上這個人,但是何小嫚會。我唯一難過的片段是為了贏取一個擁抱,何小嫚不惜把自己弄到發(fā)高燒,我明白,她的偏執(zhí)注定了她這輩子都與幸福無緣。在現(xiàn)實生活里,我們不得不服輸……很喜歡黃軒,文藝男青年的氣質(zhì),看起來話不多,整個人透露著一股憂郁,但卻又不失。他很愛酒。但他演的不是我想象中的劉峰,那個因為愛情失去一切的人,應(yīng)該是頹廢和無力的,盡管善良地生活著,可他的臉上應(yīng)該是沒有希望的光,他隨波逐流,不肯抗?fàn)?,默默地為了心上人奉獻一生。但是電影里的黃軒,還是透著一股光芒,可能我太喜歡黃軒了,因此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他吧。她為她愛的人送終,他的心中始終只有另一個人,一個我們看起來庸俗、平凡、不甚了了的人??墒怯惺裁崔k法呢。愛情就是有它難以想象的路徑,而劉峰的每一條路都指向了林丁丁——靈魂和身體。小惠和小嫚,都只是過客。他一生善良,只破了一次戒,卻背負了一生的罪孽,這才是最讓我難過的地方,所以我對林丁丁愛不起來,甚至覺得她糟糕至極,生活中如果遇到這樣的人,恐怕我會扭頭就走?!耙淮说姆既A已逝,面目全非”,影片的最后一幕還是給劉峰和何小萍安排了一個好結(jié)局,不算殘忍。書里的劉峰和何小嫚終究是無緣幸福,我沒有哭,只是沉重和壓抑,心里下了一場大雪。旁人像看戲,心上人嫌棄,她只好壓抑。劉峰和何小嫚都是一樣的人,兩個偏執(zhí)的人怎么會向現(xiàn)實低頭呢。他們的心中,永遠在追逐著自己渴望的一切,得不到,也不回頭。小說里的愛情總是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但是我知道,我永遠都不想擁有這樣的愛情,也不想過這樣的人生。我不會為了一顆星星,放棄回家的路燈。嚴歌苓將《芳華》的英文名譯作youtouchedme。是的,你曾觸碰過我,你曾打動過我,你曾在我的心上留下最溫暖的回憶。然而到了最后,我仍一無所有。

看過電影《芳華》后,便找來原著讀了起來,讀后發(fā)現(xiàn),還是更喜歡電影的表達。電影里稍顯圓滿,是我愿意接受的表述方式。而原著則一針見血地剖析了人性的弱點,結(jié)局也令人惋嘆。

《芳華》講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文工團里的少男少女們有關(guān)青春的故事,以及各奔東西后為了生活過出的世間百態(tài)。他們的生活有幼稚也有成熟,有歡樂更有淚水。

故事的主角劉峰,又名雷又鋒,樂于助人,無私奉獻。團里不管誰有了困難,他都會及時伸出援助之手,也因此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榮譽,是出了名的“活雷鋒”。他愛上了團里的上海女孩林丁丁,如果丁丁也愛他該多好啊,那么他的命運也許就不會那樣曲折。可一個“如果”包含了多少的無奈與辛酸,丁丁不愛他,所以在劉峰與她發(fā)生肢體接觸時她下意識的喊了聲“救命”,這一聲“救命”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把劉峰推進了深淵,讓這個給過大家無數(shù)幫助的楷模走入了黑暗。如作者在書中所寫,他們那個時候其實對劉峰是有妒忌心的,總盼著身邊這個“圣人”可以出點亂子,自己不想著進步,似乎別人退步了,自己和模范的距離就近了。這一天終于被他們等來了,他們抓著了劉峰的“把柄”,劉峰便有了各種各樣的罪名,被下放到伐木林、參加失去一只胳膊、轉(zhuǎn)業(yè)、再也沒有愛上任何人、患上癌癥離開世界。

劉峰因為林丁丁而誤了終身,而書中的另一個女主人公何小曼也因為劉峰誤了終身。

小曼的童年十分不幸,父親因忍受不了“迫害”而自殺,母親帶著她改嫁后,她的生活里便充滿了陰霾,本以為進了文工團就可以開始新生活,可大家不喜歡她,男文藝兵都不想與她搭檔跳舞,劉峰自告奮勇地跟何小曼合作。從那時起,小曼就愛上了劉峰。可劉峰不愛小曼,他只是想給小曼最單純的幫助,僅此而已??蓜⒎寰拖袷且皇?,照進了小曼的世界。

劉峰患病最后的時光,何小曼陪在劉峰身邊,他們沒有結(jié)婚,也不是戀人關(guān)系,劉峰堅守愛情,小曼用愛陪伴。

讀完故事,心里隱隱作痛,為劉峰,為小曼,為那個被作者撕裂的大結(jié)局,為這個不美好的故事。然而這就是人生,這就是人性,每個人都不完美,內(nèi)心深處總會有一些不想為他人所知的地帶,也難免因自私給他人帶來無意的傷害。努力的生活,但難免會事與愿違。面對命運,生命如此渺小,我們無法為所欲為,更無法左右他人的感情。幸運的是我們都擁有一段無畏無懼的青春,可以盡情哭、盡情笑、大膽的去追逐。生命終將逝去,但奪不去的是那段永恒的記憶,認真生活的歲月永遠都是芳華。

分兩個上午看完《芳華》,久違了兩年前看慕容雪村大哥的痛快,對人物命運下場的好奇與臆斷在見到“完”字時才告別自己的一廂情愿。細想起來這些個小說人物沒有誰命運的河流是直的,有些輕輕拐彎,有些沉默蜿蜒。那個年代一切都很單調(diào),所以命運就常常開他們玩笑。他們都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頭來平淡才是真,都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最后發(fā)現(xiàn)生活其實是自己的。幾十年的滄海桑田,一代人芳華將逝,善良的人依然善良,背叛過善良的人終認識到善良的稀貴與艱辛。

我想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要承受的生命之重與之輕,劉峰的下場可能跟我們但愿的結(jié)局不那么契合,我們會覺得好人如果都不能有好下場那做好人還有什么意義?這至少說明我們是有熱度的公民。但或許這也正是我們的夙愿和局限,劉峰的超越在于他其實早預(yù)料到自己可能會摔得遍體鱗傷但依然選擇做個好人,因為做好人不是為了好報而是那樣做是對的。這可能就是羅曼·羅蘭口中的英雄主義,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此書我最大的體會是“向劉峰同志學(xué)習(xí)”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所努力的方向。

劉峰撿回一條命算不算上蒼的眷顧?前兩天去看了《至愛梵高》,挺想看哭來著但就是哭不出來。當(dāng)妓女告訴他我想要一只你的耳朵,當(dāng)他望著烏鴉吃他的午餐露出滿足的笑容,回來路上暗想這是個多么渴望被他人需要的人,多么渴望成為一個giver,但不幸的是周圍世界卻拋棄了他。有些人,他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他。劉峰比梵高幸運多了,有那么多人需要他。

劉峰被叫去談話的時候我覺得特別荒.唐,但不找他又能找誰呢?可能是那個年代出了問題吧。不久前我們給了他那么多溢于言表的贊美和感激,現(xiàn)在又無情地通通收回,這贊美是發(fā)自真心的嗎?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會在塑造一個完美無缺的人,社會需要一位騎士。正如黑格爾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墒俏覀兌荚试S街頭小霸王放下屠刀,怎么就不能寬恕英雄走下神壇,走到人群中來。如果我們都不愛戴他包容他,還有誰會愛他呢?英雄也是人,英雄也要有七情六欲啊。

最后的追悼會不該是那個樣子,小曼為這個男人寫了首詩都來不及念給他,飽含了一個少女幾十年來最甜美的心際。這個辛酸慌張的男人怎么就不允許他從容一次?說什么謙讓,不是說不占生活便宜的人上帝不會讓他吃虧嗎?想來想去,我猜這樣是為了讓讀者更深刻的記住他吧。

芳華,和好朋友一起看的,約好結(jié)束后交流觀影心得,也未讀原著,只看了影版。源于約定,從沒有寫過影評的我寫下了這篇觀后感,若格式或者內(nèi)容有什么不對或冒昧之處,還望大家別計較,多包涵。

影片結(jié)束后,大家說的最多的是好人沒好報,我想說好人處事也要活道,也要自護,也要爭取,也要勇于反抗。生活中,對于愛情,現(xiàn)實和理想總有一墻之隔。

影片中,在劉鋒表白抱著丁丁,被他人看到并對丁丁出言不遜時,劉鋒呆了,丁丁怕了,可以看出人言的可怕。所以,劉鋒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去澄清、解釋、維護丁丁;人言可畏,丁丁恐慌之下做了下下策。

后面的故事,劉鋒被發(fā)配到川滇,但即使到了戰(zhàn)場,劉鋒依然做到了連長,保家衛(wèi)國。這證明好人,不論扔到哪里,都能發(fā)光發(fā)熱。

生活,總是給我們無限的希望,但同時也會給我們些許傷痛。出現(xiàn)了傷痛,我們能做的不是在傷口上撒鹽,而是去面對,去療愈,以獲得平和的心境、健康的身體,快樂的生活狀態(tài)。

故事的另外一位主角何小萍,從小生活多坎坷,父親不在身邊,母親的重組家庭不接受自己,原以為到了部隊,到了文工團,就會好起來,就會是一個新的開始,但理想和現(xiàn)實總有一墻之隔。她看著自己愛的人被污蔑被下放,自己也傷心絕望,后來也被下放了,小萍做了戰(zhàn)地護士,搶救革命戰(zhàn)士,后來成了英雄,但突然聚集的關(guān)注度和心理落差太大,讓她精神崩潰,住進了精神病院,好在天順人愿,她好了起來。

影片的最后,何曉萍和劉鋒一起生活,他們雖然沒有結(jié)婚,但是依然攜手伴余生。

生活中沒有那么多的公平不公平,但之于感情,有些等待總是值得的,時間會把你應(yīng)得的帶回給你。

其實,在現(xiàn)在的時代,我們的生活中,人言的力量依然強大,比如網(wǎng)絡(luò)熱搜、社會輿論導(dǎo)向、網(wǎng)絡(luò)語言暴力等等,他們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于干擾一些人的精神狀態(tài),看到影評,我們發(fā)現(xiàn)不公,去指責(zé)去謾罵,但現(xiàn)實中可能我們自己也是不公的制造者、傳播者,反觀生活,反省自己,也給他人一個機會,給自己多一抹陽光。

在觀影后,大家可能會羨慕何小萍和劉鋒最后的相守,想要擁有知己、知音、愛人般模樣的人相伴,可現(xiàn)在我們?yōu)槭裁催€是一個人呢?或者說,為什么我們還是一個孤獨的靈魂?追根揭底,問題還是在自己身上。可能你不愿承認,可能你會抱怨現(xiàn)在的社會或者現(xiàn)在的人。但,冷靜一想,自己是不是也和他人一樣,不敢付出,不敢等待,亦或一樣現(xiàn)實。就像大家已經(jīng)習(xí)慣了吃快餐,便不想再自己起灶。

其實,婚姻,最終不過是一個人打包到另一個人的生活里。什么房啊車啊,夠住就好,什么婚禮酒席,最終累的不過是自己。我們要的不過是一個人,一個家。誠然,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現(xiàn)實和理想總有一墻之隔。

她依然是我十多年來最喜愛的一位作家,偶然從她的第一本《陸犯焉識》開始,緊接著從《天浴》、《扶桑》到《小姨多鶴》、《媽閣是座城》,從《霜降》、到《老師好美》、《誰家有女初長成》……一發(fā)不可收拾。

嚴歌苓的文字有種與生俱來的吸引力和沖擊力,她塑造故事總是“翻手為蒼涼,覆手為繁華”,不需要聽外面的評價,讀著讀著你就能感受到她太會寫故事了,而她的故事,又幾乎都被拍成了電影。第一次好奇去看她的照片,隔著屏幕的第一眼,腦海里跳出來的兩個字:優(yōu)雅。

嚴歌苓從頭到尾有一種淡淡的樸實和真誠,那種浸染在文字里,沾染了一身書卷氣的平靜、寧和掩蓋了她本身所經(jīng)歷的的歲月滄桑,可是這種樸實和真誠里又有著一種嚴歌苓式的犀利。相由心生,大概這也是讀她故事給人感覺的熱烈與冷靜,繁華和蒼涼,時而通暢流利,時而曲折揪心般復(fù)雜的所在。

聽嚴歌苓講座,她說話的語調(diào)總是不急不緩,溫和平靜,甚至于還有些拖著小女生氣息的尾音,這和她的作品又像,又不像。后來我才知道,嚴歌苓新作《芳華》的英文名就叫做:youtouchedme.

那個一貫喜歡塑造邊緣化的女性人物的嚴歌苓在《芳華》里卻一反常態(tài),著力刻畫了那個年代部隊文工團里主人公“老好人”劉峰的形象,劉峰對林丁丁的后背觸摸導(dǎo)致“好人”劉峰結(jié)束了他的英雄時代,而劉峰對小曼的托舉觸摸則給了小曼最需要的尊重和信心。他們都因為那一記觸摸,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生命軌跡。

面對那人格幾乎近乎于完美的老好人劉峰后來眾叛親離,她說,“一旦發(fā)現(xiàn)英雄也會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會格外擁擠。我們高不了,我們要靠一個一直高的人低下去來拔高,要靠相互借膽來體味我們的高?!?/p>

小說的最后,劉峰罹患癌癥,小曼在他病床前照顧了三年,直至去世,這是小曼對劉峰當(dāng)年touch的回報嗎?我想,那遠遠不止是回報,更多的是在人生際遇不經(jīng)意的偏離和嘲諷中似冷似熱的依戀。

這么多年來依然對嚴歌苓毫無抵抗力,還是因為她的每一本書讀完都能叫人倒吸一口涼氣,心塞很久。這種心塞不會給人帶來痛苦和不快,而是真正的從作品里迸發(fā)的力量讓人進入對人物,對時代,對現(xiàn)在的人性的種.種思考。

人果然還是自私的動物,面對劉峰“老好人”的完美,人們一邊享受著他的善意,又見不得他的出類拔萃,總想從他身上尋出一些蛛絲馬跡,好佐證這一類人也有如同他們自己一樣的狹隘,卑劣和陰暗的一面。好人往往都是這樣,無論在那個時代都是可有可無的,善良總是最廉價,我們從小受著那些“向雷鋒學(xué)習(xí)”的教育,做好事要不留名。

可是,一旦被貼上“好人”的標(biāo)簽,那些肆無忌憚地猜疑和背叛隨之都來了。而面對這些,你,只能是一個好人,否則你之前的種.種,都會是“作秀”,此時那些人就終于可以揚起他們的嘴角,嘲諷道:“看啊,這就是那個好人……”

命運無常,人性多變。書中最后的結(jié)局在人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好人沒有好報,這個“活雷鋒”并沒有被時代所包容,落水之后還引來一頓痛打,何小曼又何嘗不是呢?所以,嚴歌苓的作品向來在揭示社會底層的一些罪惡上時毫不留情面的,我們能洞悉平凡中的偉大,卻也能窺測到偉大中的丑陋。

人生本就不易,無論是哪個年代,無論大人物還是小角色,平凡或偉大,卑微或高尚,最終都會芳華落盡,或許,我們需要的是那多一點點的慈悲。

《芳華》。

芳華讀后感篇十八

相比于影片,自己更喜歡文字一點。因為,可以隨心所欲的快進或快退,又或者在文字中可以有更多的聯(lián)想,天馬行空,書中人即我,我即書中人,通過文字很容易有一種代入感,影視則將人物形象化,也進一步固話了,自己是先看的電影《芳華》,后面再看書籍《芳華》的時候,每次看到劉峰其實都會不自覺的想起電影中的“劉峰”。

總體來說,電影還是比較忠實于小說本身的,有一些小的改動,不過基本劇情是一致的。最大的不同,應(yīng)該是小說里面有一個結(jié)局:劉峰患癌去死。而電影中只說到劉峰和小曼相依為命。

看豆瓣上的介紹說,《芳華》原名叫做“你觸摸了我”,其實從整本書來看,觸摸事件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觸摸事件之前,整個小集體雖然有摩擦,有勾心斗角,不過還算是一個完整的集體。前期的一些鋪墊和人物介紹也是在這之前發(fā)生的。然后就是劉峰拙劣的表達了自己的愛意——觸摸了林丁丁,劉峰從神壇上被拉下來,踩著泥土中,最后黯然離去,去伐木連,去前線,最終把一只手留在了戰(zhàn)場上。

留在文藝團里的人也在之后四分五散,郝淑雯嫁給了認識的“表哥”,后來一起南下淘金。林丁丁在親戚的介紹下終于嫁入了豪門,不過最終還是難以融入進去,離開后再嫁一個商人,移民國外,后來依舊黯然離婚再回國。蕭穗子成為了一個作家,也成為了記錄他們曾經(jīng)芳華的人。讀后感·而故事的另一個主人翁——何小曼在經(jīng)歷過觸摸事件之后,也徹底對文藝團失去了信任。裝病被發(fā)現(xiàn)之后去了前線,偶然情況下成為了一名英雄,卻變得精神失常,同時丈夫也在戰(zhàn)場上犧牲了。再后來,和劉峰相依為命。陪著劉峰走完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路程。

讀完全書以后,依然有一種無處排解的壓抑感。仍舊是因為,書中沒有一個反派。作者也是用很平淡的語氣,平鋪直敘她們曾經(jīng)的故事。沒有過多的摻雜個人情感。只能感慨一下,個人有個人的幸運與不幸吧。劉峰不幸嗎?他是幸運的,相比十五歲上了戰(zhàn)場,最終也留在了戰(zhàn)場的無名小戰(zhàn)士。何小曼不幸嗎?她的童年確實很悲慘,不過后來好歹遇到了一個“貴人”,讓她得以脫離曾經(jīng)的苦海,不至于被淹沒。林丁?。渴捤胱??郝淑雯?應(yīng)該都算不上不幸吧,甚至相比于劉峰和何小曼,她們還是比較幸運的。

大家都不是壞人,也都有各自的幸運與不幸,這就是所謂的生活吧。

芳華讀后感篇十九

小說讀完了,故事的結(jié)局很悲涼,文工團里的那幾個女孩都沒有活出幸福的人生。郝淑雯算是嫁的比較好的一個了,丈夫下海經(jīng)商致富,但最終還是離婚了;小穗子也就是作者自己,文中沒有過多的描述,靠寫作為生,過的也一般;林丁丁千挑萬選,先嫁給一個軍事科學(xué)院研究生,卻不被婆家人待見且丈夫懦弱,最后離婚,而后嫁給一個居住國外的潮汕人,也以離婚告終;何小嫚嫁給排長,而后她精神失常,丈夫犧牲,最后一個人踽踽獨行,老來與劉峰相依為伴,沒有名分。

《芳華》,她們哪來芬芳的年華,有的是人間的滄桑與凄涼。

二十歲的劉峰遇上二十歲的林丁丁,默默地為她做了那么多事情,默默地對她好了那么久,自以為水到渠成的表白卻以林丁丁哭著喊“救命”結(jié)束,以被罰上前線告終。劉峰有沒有用盡全力去愛林丁丁,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因為這個女人,劉峰的命運來了個大逆轉(zhuǎn),并以失去一只手臂作為代價,更慘痛的代價應(yīng)該是對那顆曾經(jīng)青春萌動的心的打擊吧。傷的越深,記得越牢,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劉峰這一生算是沒法忘記這個女人了。后來的劉峰,娶了售票員為妻育女,而后,妻跑而未見心中波瀾;遇見小惠結(jié)一段緣,但也就僅僅是身體的喜歡,我甚至都認為劉峰對小惠連身體的喜歡都沒有,畢竟他與小惠的相識也僅是因為他這個老好人可憐這個發(fā)廊女;老來與何小嫚相依為伴,卻從未碰過她,病危的劉峰,還為小嫚做了不少事情——換竿子、砌地磚、修燈泡、叮囑換碗,讀來感動。小穗子說,“劉峰的心是愛她的,疼她,憐惜她”,是的,劉峰是愛小嫚的,但是這種愛不是愛情,是親情,是戰(zhàn)友情。如果劉峰真的是愛情那種愛小嫚,應(yīng)該是身體和心都愛她的,除非劉峰認為小嫚是那種不可褻瀆的女神,而事實上小嫚從來就不是劉峰心中的女神,林丁丁才是。終其一生,小嫚就這樣愛著劉峰,而老來能陪伴在他身邊,即使沒有名分,對小嫚來說,她心里應(yīng)該也是滿足的吧。

我想,如果當(dāng)年的劉峰愛的不是林丁丁而是郝淑雯,又或者如果當(dāng)年劉峰愛著林丁丁的時候而正好林丁丁也愛著他,故事的結(jié)局會很不一樣,他們是不是都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呢。但是,故事沒有如果,生活也沒有如果。終究是人物的性格決定了他們?nèi)松淖呦蚝驮庥觥?/p>

都說愛對了人,每天都是晴天。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才知道你愛對了人?假如你真的愛錯了人,是不是真的只能自暴自棄?你的選擇,你作主。

每個人都有或曾有青春,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芳華。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278881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