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后對其內(nèi)容和感受進(jìn)行總結(jié)和評論的一種文體,通過讀后感可以加深對書中主題和思想的理解。我剛剛讀完一本書,感觸頗多,想寫一篇讀后感分享給大家。讀后感是我對書籍內(nèi)容的一個深入思考和總結(jié),我覺得寫一篇讀后感可以幫助我更好地消化書中的知識和感受。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有深度的讀后感呢?首先,我們需要對書中的主題和情節(jié)進(jìn)行簡要描述,引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和思考。其次,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感受,對書中的內(nèi)容進(jìn)行個人化的解讀和評價。最后,可以提出自己對書籍的建議和自己在讀后感中的成長與收獲。讀后感是讀者在閱讀完一本書之后對書中內(nèi)容進(jìn)行感受和思考的一種寫作形式。讀后感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書中的思想,同時也可以幫助讀者對自己的思考和人生態(tài)度進(jìn)行反思。讀后感是一種對讀書收獲的總結(jié)和回顧,它可以帶給我們啟示和思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首先,我們需要對書中的主題和核心思想進(jìn)行深入理解,思考作者想要傳達(dá)給讀者的信息和價值觀。其次,在寫作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結(jié)合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避免簡單地羅列故事情節(jié),而是要表達(dá)自己對書中情節(jié)和人物的理解和感悟。最后,我們可以用一些生動的例子或者個人經(jīng)歷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增加讀后感的說服力和可信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這些范文能夠啟發(fā)和幫助大家寫出更加有深度和思考的讀后感,歡迎大家一起來欣賞和探討。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一
雖然很喜歡,但我沒到那種辭職旅行的地步,而是深深的羨慕他身邊那一個個自帶故事的朋友,羨慕他遇到的每一份真誠和感動,這是讀他的書,給我最大的觸動,我喜歡這種感覺!
而他這種對朋友結(jié)伴一程的態(tài)度,更是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我的愁緒,最喜歡他在書尾的佛系理論:所謂朋友,不過是我在路上走著,遇到了你,大家點頭微笑,結(jié)伴一程。緣深緣淺,緣聚緣散,該分手時分手,該重逢時重逢。惜緣即可,不必攀緣。
第三本書讀完,馬上開始第四本,原諒我這份后知后覺的喜歡,因為相識太晚,錯過了很多,卻慶幸,書中故事給我的'領(lǐng)悟還是及時的!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二
周末閑暇時看到一本書,是大冰的《阿彌陀佛,么么噠》,其實對大冰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幾年前他拿著話筒的主持人形象,然而這本書卻仿佛讓我看到了另一個他,另一片美。
接觸這本書的原因,就像我走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突然聞到一股谷物原汁原味的酒香。是的,我覺著這本書里面的人物人生完全是各種陳釀美酒,種種佳釀,沁人心脾。
我個人不太喜歡那種長篇大論的書籍,那種書像勾兌的酒精,入口便是粗糙和辛辣,哪兒有半點芬芳。我飲不下這種酒精,往往起個頭便擱置下來了,而這本書巧了,是多個小則故事匯成一本書。是日日夜夜沉淀的佳釀,我醉了,卻又醒著。
這本書中,十多個故事里人物的人生都是我所沒有體會過的,就像我眺望美麗的星空,卻無法去觸摸她的臉龐。
而恰恰是它像星星一樣散發(fā)的光芒吸引了我這個口口聲聲抵制心靈雞湯文的人。原來這個世界真的有人過著我們想要的那種人生,觸摸著那顆星星。
這本書承接他的上一本書《乖,摸摸頭》一樣的風(fēng)格,寫的暢酣淋漓,大冰他總說自己是野生作家,不愿意把自己束縛在一個邊框里面,而這種做法于我而言恰如夏夜的微風(fēng),拂面的溫柔引的我流連忘返。
書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善良是一種天性,善良是一種選擇。選擇善意,即選擇天性,選擇光明”。
人性其實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體現(xiàn)。你從來不需要靠著別人的看法過日子,就算沒有別人的肯定,其實你也同樣優(yōu)秀,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你選擇的你就去過,你沒有選擇的也別懷疑,大冰寫下的是另外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他給予了另外一種可能,但可能不是必須的。
有句話曾經(jīng)是這樣說的:“你是怎樣的人,看到的就是怎樣的事”。我對這句話其實有些另外的理解:你現(xiàn)在是怎樣的人,你看到的就是怎樣的事,你以后變成怎樣的人,過去的事也許都不是個事。自己的錯一定得改,別人的錯亦是別人的,我們沒有必要強(qiáng)加在自己的身上。出了問題的是別人,不是我們自己。每個人心中都要自己的故事,一百個人讀哈姆雷特,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我想這句話是用來說明我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書中《我的王八蛋》里面寫人活一輩子,總會認(rèn)識那么幾個王八蛋,和你說話不耐煩,和你吃飯不買單,給你打電話不分時候,去你家做客不換鞋,打開冰箱胡亂翻。。。在別人面前有素質(zhì)有品味,唯獨在你面前沒皮沒臉。但當(dāng)你出事時,第一個沖上來維護(hù)你的,往往是這種王八蛋。大家都是成年人,又不是沒體驗過常規(guī)的人生,心智又不是不健全。人嘛,只要不傷天害理,只要對得起自己,只要不是盲目的沖動,干什么不行?經(jīng)常聽人說:我喜歡的是...唉,我覺得你喜歡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面對這份喜歡。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能力去喜歡,是否有盡力去觸碰,是否有定力去堅守,是否有魄力去取舍,是否有權(quán)力去選擇。喜歡就好好喜歡,別把執(zhí)著當(dāng)認(rèn)真,放棄當(dāng)放下,隨意當(dāng)隨緣。還有一句:娑婆世界,日日黃粱,若真的喜歡,就別抗拒遺憾。
看一本書,聽一則故事。感動歸感動,震撼歸震撼,誠然這種人生也是他人的,看完或聽完有的是領(lǐng)悟而不是對一個事情的標(biāo)桿。領(lǐng)多少,悟多少全憑我自己的理解。
最后,愿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浪跡天涯。(孫思佳)。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三
今年8月份的北京,還是很炎熱。只身一人坐上地鐵從海淀區(qū)出發(fā),到朝陽區(qū)去找一位朋友,地鐵上閑來無聊打開微信讀書,接著讀《阿彌陀佛,么么噠》。記得這個時候讀到了一對兒夫妻為了完成兒子的遺愿來大冰的書屋找大冰,持續(xù)很長時間,最后終于找到大冰。最后,這個可愛的天使給大冰的信里寫到,這么做不是為了折騰父母,而是為了讓父母對自己的離開太過傷心,隨他去了,而是為了他的遺愿有奔頭,以至于不那么難過。記得我看到這的時候,坐在地鐵上的我的淚水已經(jīng)模糊雙眼。謝謝大冰帶給我的感動。
小蕓豆喜歡冒險,差點在一次海底探險中失去生命,她的朋友為了救她把自己的氧氣瓶給了他,自己放棄了氧氣瓶,幸運的是最后兩個人都平安上岸。后來在一次探險中,這位對小蕓豆很好的哥哥不幸遇難。這位哥哥時常對小蕓豆說的話是不論干什么記得不要讓愛你的人擔(dān)心。友人逝去,小蕓豆說:“走了大半個地球,明白‘擔(dān)心’這兩個字多么的彌足珍貴”。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rèn)為支教真的是一件特別讓人尊敬的事兒,還想著自己如果有機(jī)會也可以去支教。在大冰的這本書里,我看到大冰并不贊成大學(xué)生支教。支教只是給山區(qū)學(xué)生帶來了短暫的知識與快樂,帶給自己的是別人對你的稱贊“哇,你去支過教,你好棒啊!”。但是,對于山區(qū)孩子來說,一批又一批年輕老師的到來,短暫的停留又離開,帶給他們的是一種傷害,一種信任的缺失,帶給自己的卻是成就。不反對當(dāng)?shù)卮髮W(xué)生回去支教,因為每次假期都會去,孩子們的希望在。
感謝大冰筆下這么多鮮活的真實發(fā)生的事情,讓我知道有人真的在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們在努力,他們在嘗試。文章的最后寫的很好?!坝袝r候你需要自己去撞南墻,別人的經(jīng)驗與你的人生無關(guān)。先嘗試,再選擇。沒必要按著別人的腳印走,沒必要跑給別人看,走給自己看就好了?!薄皣L試會摔跤嗎?會疼嗎?會,而且不止一次。疼痛總比蒼白好,總比遺憾好,總比無病呻吟的平淡好。因為,對于年輕人而言,沒有比認(rèn)認(rèn)真真地去‘犯錯’更酷更有意義的事情了?!?/p>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四
最開始是看了大冰的乖摸摸頭,里面的故事溫暖、感動、正能量!幾乎一大半都是在眼淚中看完的。主人公的故事似乎就在我眼前一幕幕演繹著,去感受他們所經(jīng)歷的。于是就在微信讀書里找了他的這本書,看這本書心情明顯比上一本書要淡然很多,情緒不再那么的大起大落,現(xiàn)在只是淚水打濕眼眶,不會肆意地流了,能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很羨慕大冰身邊的朋友,他們是那些敢于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敢于嘗試,敢于失敗敢于重頭再來……我不會再去抱怨自己,比如跟老媽吐槽自己起點低,跟他們相比,我是沒有他們對自己理想的那份執(zhí)著而已。老謝說:“大不了重頭再來,又不是第一次?!备覇栁沂欠裼羞^這樣的勇氣?自己昨天看過一個視頻,一些想法從心底冒出來,經(jīng)過一天的時間我又將這個想法扼殺在搖籃中,終究還是太過懦弱。
一無所有的老謝,還會在自己捉襟見肘的時候靠自己的力量去給別人繼續(xù)走下去的機(jī)會。大冰書在里提過的一句話,善良是一種天意,善意是一種選擇,對這句話對我的觸動特別大。請做一個善良的人,學(xué)會幫助別人,去成全別人,這樣收獲的或許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高興。
帶著理想和善良,一路前行!
《好嗎好的》和《他們最幸?!愤@兩本書在路上,只愿這些故事能更加豐盈我的內(nèi)心!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五
一口氣讀完了這本《阿彌陀佛么么噠》。之所以看這本書是被書名所吸引,一聲阿彌陀佛和么么噠的結(jié)合,就能看出此人身上既有著桀驁不馴,可能還有點玩世不恭,又可能同時有悲天憫人,幽默風(fēng)趣的心性。好吧,這樣的人,他的生活也必是充滿色彩的,或許有黑,有白,也有灰,更或許別的什么顏色更多些吧,反正,有滋味的生活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正在被俗世凡事纏身,無法負(fù)責(zé)任的來一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就讀一下這本書吧,因為在這本書里,你會看到十二不同的人生軌跡,每個人都倔強(qiáng)倨傲,每個人都在與時間里不可選擇的生活同行,在這十二條軌跡里你可以找到自己向往的,也能找到自己同情的,更能找到自己未曾經(jīng)歷過的,總之是一場足不出戶的人生百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無論你認(rèn)可還是否定,那都是別人的生活。你只可以選擇讓自己的心置于哪塊地方,一直傾曬在陽光下,還是偶爾的來場春雨濛濛,還是一直在月下獨酌。
我希望的是,生活多滋味,有滋有味的,隨性隨心。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六
剛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被封面的一句話觸動了:緣深緣淺,緣聚緣散,惜緣即可,不必攀緣。
從《乖,摸摸頭》到《阿彌陀佛么么噠》每一本書的每個故事都讓我舍不得讀完,而且每個故事都如此讓人耐人尋味。這本書共有十二個人故事,講述的是他的朋友的各種經(jīng)歷,和那些人與人,人與事物之間的情感,讓我們無時不領(lǐng)略到世間的真情。每個故事的主人翁都反映出對生活的不拋棄不放棄,給人以信心堅持夢想的追求和對待生活的不同態(tài)度。同時也反映出當(dāng)今社會一些封建陋習(xí),并諷刺它們。這本書給人很多正能量,讀書的感覺像是大冰在親口給你講故事,讓你沉浸其中,這十年間他經(jīng)歷了多少鮮為人知的事情,從西藏到云南,從喜馬拉雅到滇西北古城。大冰變得如此成熟,不只是人文章都讓人著實喜歡。他還是禪宗弟子,但未真正出家,他是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大冰的文字雖然犀利,但是樸實很接地氣,他稱自己是一個野生作家。
他所傳揚(yáng)的那種精神正是我們現(xiàn)在年輕人去思考的,到底怎樣的一個人生是你自己想得到的,而真正要靠自己的行動去實現(xiàn),我覺得這正是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實生活不就是場旅行么,該我自己選擇怎么走。愿你在人生的路上有夢為馬,隨處可棲!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七
一口氣讀完了這本《阿彌陀佛么么噠》。之所以看這本書是被書名所吸引,一聲阿彌陀佛和么么噠的結(jié)合,就能看出此人身上既有著桀驁不馴,可能還有點玩世不恭,又可能同時有悲天憫人,幽默風(fēng)趣的心性。好吧,這樣的人,他的生活也必是充滿色彩的,或許有黑,有白,也有灰,更或許別的什么顏色更多些吧,反正,有滋味的生活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正在被俗世凡事纏身,無法負(fù)責(zé)任的來一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就讀一下這本書吧,因為在這本書里,你會看到十二不同的人生軌跡,每個人都倔強(qiáng)倨傲,每個人都在與時間里不可選擇的生活同行,在這十二條軌跡里你可以找到自己向往的,也能找到自己同情的,更能找到自己未曾經(jīng)歷過的,總之是一場足不出戶的人生百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無論你認(rèn)可還是否定,那都是別人的生活。你只可以選擇讓自己的心置于哪塊地方,一直傾曬在陽光下,還是偶爾的來場春雨濛濛,還是一直在月下獨酌。
【】。
我希望的是,生活多滋味,有滋有味的,隨性隨心。阿彌陀佛么么噠?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八
我看這本書的目的,其實是想研究一種價值觀理念,在旅行者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樣的。畢竟我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宅男,我并不認(rèn)為我的生活方式一定正確。
不過我試圖找到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價值觀,給自己更好的生活體驗。所以我放下偏見來研究下這本書。原本的我對于旅行者有種偏見,認(rèn)為這不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四處旅游最后能留什么資本給自己在這世間生存。
慫恿別人追求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跡天涯的生活是不負(fù)責(zé)任的。對的,沒看這本書前,我還真以為大冰是那種一味推崇江湖旅游的作家,看過他作品后,很開心發(fā)現(xiàn)他寫的還是很理性的。
看完這本書,發(fā)現(xiàn)跟我的預(yù)想不太一樣。本以為是旅游故事而已,突出情感描寫情義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但大冰明顯借由這12個故事,最后把本書升華至一個普世的觀念:阿彌陀佛么么噠。
沒有哪種生活方式是錯的,但長久單一的生活模式確實是錯的,這樣對不起你生活中本應(yīng)該有的精彩;而知道自己有這種權(quán)利選擇其他人生選項,卻不去主張改變,就是錯上加錯。
生活理念就是,惜緣不攀緣,重視生活,堅持有趣的活法。還有書最后升華的觀念,世人多戾氣,多年幾句阿彌陀佛么么噠,或能消去些戾氣,簡而言之,便是誘導(dǎo)善意,選擇善良。全書也確實寫了些人情世故和江湖險惡,但著重還是主張江湖的善意,里面挺多故事都是有關(guān)情義,例如小s和皇后鎮(zhèn),大冰和銀匠鋪。
看到這里,我就得出一個感想:
旅行的人,不是不知道現(xiàn)實險惡,但他們相信又更多的人是善意的。因為他們感知到的世界是善意的,他們才常常旅行,期待遇到善意的人和事。尤其流浪歌手們,用音樂跟陌生人交流,他們是無比真誠的,用真誠能換來世間許多的善意。
后面想到,不旅行的人是不是覺得這世界對自己是不善意不友好的。這樣兩種不同的外界感知,造就的可能是兩個互相不能理解的人群。
我覺得必須跟作者的背景聯(lián)系起來,書中故事主人公大多是作者身邊朋友,尤其多民謠流浪歌手。
正是因為有了音樂有了詩,老謝在精神上得到許多自由,所以他離開窮山里,獨自走出校園大門去做一次夢,打工攢錢搞創(chuàng)作寫詩,多次散盡錢財從頭再來。拋開理想這兩個這么大的詞,其實我覺得這些歌手只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音樂中找到了歸屬。
所以我的理解是:
流浪歌手歷盡磨難,還在做音樂,這其實不叫堅持,他們從不覺得苦,被現(xiàn)實打擊了,也不苦了自己。對他們來說,不能做音樂,才是苦了自己。歷盡磨難不是必要條件,有些有才華又幸運的音樂人年少成名,不能說他們不熱愛音樂。音樂的存在,對音樂人來說,已經(jīng)是世間對他們莫大的饋贈??傆幸恍┦?,別人想要攔住你不讓你做,你自己都不答應(yīng),非做不可。
就像唱歌這件事,對于歌手來說。
對我來說,這些個有關(guān)音樂的故事,沒有什么參考意義。很多人同樣在做著,自己樂意做非做不可的事情。例如打拼事業(yè),寫作,看英文原著書等等。
音樂盡管是門藝術(shù),但不適用于所有人,看了大冰的書就想學(xué)吉他的人,不如想想哪些事情是你非做不可,不做不開心的事。
如果沒有,那就創(chuàng)造出來一個,想要有生活有故事,不只有學(xué)吉他做音樂這一條路。
看完這本書,對大冰有個初步的感官了解。我大概得道個歉,所有我所擔(dān)心的盲目的行為,大冰書中都有指出。
同時大冰文章里既有強(qiáng)烈的煽動力,也有現(xiàn)實的困難。大概這本書的意義在于:
把人心中本來就有的那顆種子發(fā)芽長大一點點,盡管不足以讓人邁出那一步去改變?nèi)松?,但知道世上有這樣一些人過著自己向往的生活,就已經(jīng)是莫大的鼓舞和寬慰了。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九
收藏這本書是偶然聽某人說看過,翻開這本書是因為從鄭州回家的飛機(jī)上想打發(fā)時間,本來以為也是本寥寥翻過去的書,結(jié)果一打開居然就沒停下來。
看書名不知道這本書到底想表達(dá)些什么,莫名其妙從第一個故事開始,我居然淚崩在飛機(jī)上,媽呀自己把自己嚇了一跳。說是書評吧其實都是自己的口水話,時間點對我來說特別重要而且我還念舊,所以總想把當(dāng)時的心情寫下來,以后翻起來會覺得當(dāng)時的自己很有趣吧。大冰不讓說自己的句子是雞湯,可是很多話我都想要記下來。
喜歡一個個短小的故事,有頭有尾沒有負(fù)擔(dān)。有世俗有現(xiàn)實有瑪麗蘇,有親情友情愛情也有世道不公。一個個故事感覺離自己很遠(yuǎn)但又好像離自己很近,感同身受。
大冰說,這些其實不是故事,只是風(fēng)雨江湖一碗湯,苦。但是苦點兒好,因為我們已經(jīng)甜得太久了。可是我覺得對我來說像是忍了很久不敢吃的一塊蛋糕,苦了一段時間之后吃吧特別幸福。像是每個主人公的人生很挫折一樣,可是結(jié)局也總能讓人看見陽光不是么。
總說當(dāng)一個人的內(nèi)心充滿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他所看到的就會是什么。希有有他的朋友,王繼陽有他的喵,毛毛有他的木頭,周三有他的萱萱,最后看見小師姐的小正太掏出豌豆的時候都會有一種躺在棉花糖上的感覺。
很突然的看見某一篇居然是周三的情書,我以為不是那首歌,結(jié)果真的是的。想到那個時候的我,好像總是慢一步,以前讓我聽周三的情書,我卻說為啥聽民謠,不想聽也不想去懂。如果那時候愿意去了解對方,愿意放下自己,很多事情也許就會不一樣。大冰說&qu**ot;時間無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還是一個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擱、稍一猶豫,它立馬幫你決定故事的結(jié)局。它會把你欠下的對不起,變得還不起。又會把很多對不起,變成來不及。"。
懵懵懂懂離開上海整整一年了,又覺得好像從未離開過,有人碎碎叨叨說想我有人罵罵咧咧說我為什么不在還有人說我還是會回去的。我媽說我運氣好,遇見的人都對我好。是呀我大概討人喜歡吧哈哈。"緣深緣淺,緣聚緣散。不攀緣,隨緣就好。隨緣即當(dāng)惜緣,惜緣即當(dāng)隨緣。"喏,就是阿彌陀佛么么噠呀是吧哈哈哈哈。
成長是一瞬間的事情,感謝那些可以讓人成長的人和事,長痛不如短痛,但是短痛真的很痛。可是疼痛總比蒼白好,總比遺憾好,總比無病呻吟的平淡是真要好得多的多了是吧。失去了一些可是也得到了一些,我想有些人,懂的哈哈[奸笑]。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十
看完這本書,對大冰有個初步的感官了解。我大概得道個歉,所有我所擔(dān)心的盲目的行為,大冰書中都有指出。
同時大冰文章里既有強(qiáng)烈的煽動力,也有現(xiàn)實的困難。大概這本書的意義在于:
把人心中本來就有的那顆種子發(fā)芽長大一點點,盡管不足以讓人邁出那一步去改變?nèi)松?,但知道世上有這樣一些人過著自己向往的生活,就已經(jīng)是莫大的鼓舞和寬慰了。
作者:英雄之旅。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十一
在學(xué)校圖書館里閑逛,一本名叫《阿彌陀佛么么噠》的書印入眼簾。拿起來看了一會,就再也停不下來。
《阿彌陀佛么么噠》一書記錄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歷,以及他和他朋友們的愛與溫暖的傳奇故事。這些故事與風(fēng)花雪月無關(guān),與雞湯小清新無關(guān),有的是無畏的奮斗和孤身的尋找,有的是瘋狂的愛情和極致的浪漫。這些故事如點點星光與燭火,給所有心懷希望的人們以溫暖和光芒。
末冬末秋”的張晏銘,對于兩個深愛卻不能在一起的兩個人,他作為男主角送給了心愛的女人最深的祝?!都鸭选罚皇鬃屛腋袆拥娇?,單曲循環(huán)無數(shù)遍的情歌“…佳佳,我們都向爸爸媽媽認(rèn)輸吧,我還有天涯,而他們只有你啊…”這個世界上,原來真的有一群既溫暖又活出你最想活出生活樣子的追夢天涯者,你不該向生活妥協(xié),你還有夢想可去實現(xiàn),還有天涯可尋,你要每一天都要活出平衡來。
書里的一個個故事都給人不同種的力量,深切講述出人與人之間的情。
最后以大冰的話結(jié)尾吧。
世上沒有什么命中注定。
所謂命中注定,都基于你過去和當(dāng)下有意無意的選擇。
選擇種善因,自得善果,果上又生因,因上又生果。
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因果最大,但因過也是種選擇。
其實不論出世入世、行事處事,只要心是定的,每種選擇都是命中注定的好因果……。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十二
等了許久的書評終于還是來了,還以為自己距離讀書已越走越遠(yuǎn)。事實證明,人一旦閑下來,精神上的需求自然而然就不是什么奢求了。
如題,最近讀的就是這本略帶現(xiàn)代感又有些小清新的《阿彌陀佛么么噠》,就流行來說,這本書可能已經(jīng)“過氣”了,其爆火之時大概在20xx-2016年。這本書當(dāng)時的火熱程度,相信很多讀者在當(dāng)年早已讀過。今天才來讀這本書,算是對當(dāng)年流行讀物的一種彌補(bǔ)吧。
說一說當(dāng)時,乃至準(zhǔn)備讀它時我的第一印象——雞湯,而且是裹挾佛教信仰的純雞湯,再借用當(dāng)下流行語“么么噠”一詞,以便與大眾拉近距離。然而,讀書的有趣也正在于此,真正的“黃金屋”怎么會讓你一猜就猜得到呢。事實上,這本書與雞湯并沒有什么實在關(guān)系,與信仰就更無大礙了,書名正如作者所說,只是源于他的一句口頭禪而已,沒錯,就是這么隨意。書中內(nèi)容,多是以旁觀者的角度,介紹了12個簡單卻又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有關(guān)愛情、有關(guān)疾病、有關(guān)流浪、有關(guān)生死。
12個故事中,各有主人公,以及屬于他們每個人的回憶,因為這12個故事都是實實在在的真實故事。這大概就是這本書出版后,備受歡迎的最大原因,人嘛,總是對于他人的生命經(jīng)歷抱有幻想和崇拜,更何況這些人的故事都太過瀟灑。
之前也說過,一本書的適度性對我來說特別重要,簡單來說就是讀起來是不是感到流暢,是不是有想要讀下去的欲望,如果是感到強(qiáng)制或折磨的,那就失去了讀書的意義了。實際上,讀書的感受應(yīng)該和戀愛一樣,見不到時應(yīng)該是想念的,拿起書來也應(yīng)該是愛不釋手的,有點急著讀完又有些害怕讀完。
大冰故事里的傳奇人物有許多,12個介紹不完,就簡單的說幾個我喜歡的吧。
曾經(jīng)在大冰的小屋(云南酒吧)駐場的流浪歌手老謝,可謂傳奇的一生。20xx年云南地震,作為老謝的老家,老謝捐掉了自己的所有積蓄,連個買車票的錢都沒留下。在珠海,老謝白天賣唱,晚上露宿街頭時,半夜醒來發(fā)現(xiàn)吉他丟了,“流浪歌手不怕無瓦遮頭,只怕吉他離手”,老謝找了一圈后也沒找到,哭著砸墻。此時一人走過來,把一個長長的物件橫在老謝面前,老謝以歌報答,唱到感動處,此人一溜煙消失了,回來時手里多了一瓶白酒和半個豬頭肉。就這樣,倆人互訴衷腸,此人也承認(rèn)了吉他就是他偷的。小偷的成長經(jīng)歷也是莫名心酸,就如此和老謝形影不離的生活了一個多月。后來,小偷想開了,想走了,回家!于是,送行的那天,就在車門關(guān)閉的瞬間,老謝丟了一個紙包進(jìn)去,打開外面裹著的報紙,里面是整整13700元。不知道是老謝唱了多少個日日夜夜賺來的僅有的積蓄,小偷哭了,從此立志做個好人。老謝呢,把積蓄送了人還是會心痛,卻一面安慰自己,有什么啊?大不了從頭再來嘛。這在老謝的生命歷程中,才僅僅算是九牛一毛,老謝也曾被騙進(jìn)工地,也曾闖過鬼門關(guān),他也有理想,只是這理想在不斷的被更新和重塑,但他卻從未放棄。
木頭的救命恩人毛毛也出自大冰的小屋,這場緣分源自于一次綁架案,被綁成“粽子”的白富美木頭被這個圓寸、寬肩的金鏈子大漢救下一條命后,便無數(shù)次陰魂不散的出現(xiàn)在毛毛的生命里。木頭之所以叫木頭,大概也是因為她這傻乎乎又不知道放棄的韌勁。起初,木頭每晚晚飯時分都會出現(xiàn)在毛毛駐場的酒吧里,隨之而來的還有各色日式便當(dāng),因為木頭剛從日本學(xué)成歸來。前幾天毛毛似乎還能理解,知道這美女完全是出于感激之情,誰知,這便當(dāng)送起來卻沒完沒了。一周后,毛毛實在受不了,求木頭別來送飯,救命純屬出于正義,心意已經(jīng)表達(dá)的差不多,該干嘛就干嘛去吧??赡绢^就是木頭,從親自送飯并看著毛毛吃下去,到送到門衛(wèi)就跑,不變的還是每日的便當(dāng)。不耐煩的毛毛準(zhǔn)備嚴(yán)厲的對待木頭這一行為,告訴她不要再來送飯,這飯并不好吃。果然,木頭自此沒來送飯,一連消失幾天后,卻帶著一件為毛毛量身定做的衣服來了,這一次,木頭又被毛毛罵走了。一段時間后,木頭再去酒吧找毛毛卻得知毛毛已經(jīng)辭職,于是,這一次木頭送給毛毛的,是一份體面的工作。這份工作的地點就在木頭的公司,待遇極為豐厚,同事對他更是恭恭敬敬。這一次毛毛終于知道了,原來木頭不僅僅是個白富美,還是個富二代。但毛毛真實的成長經(jīng)歷卻是他后來找到一個極普通的小區(qū),一個頭發(fā)花白的阿姨告訴他的,這個女人就是木頭的母親,其實木頭并不是什么富二代,公司是她自己開的,便當(dāng)是她自己去菜市場買菜自己做的,衣服也是她親手設(shè)計的。這時候的木頭已經(jīng)人在日本,也打算日后在日本定居,接父母過去??煲荒赀^去后,木頭回國內(nèi)公司開年會,這一次,是毛毛穿著那件定制衣出現(xiàn)在木頭面前。
關(guān)于九歲的生日,王繼陽最想要的是一只小喵,這是他懂事以來纏著爸爸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但這一天對王繼陽來說,得到的卻是一份特殊的禮物,爸爸媽媽要離婚了。這對于剛上小學(xué)的他來說,怎么也理解不了,從此,他總是一個人發(fā)呆、胡思亂想,他的易怒與暴力傾向從此時開始爆發(fā)。媽媽和他說話也總是沒好氣,對他的態(tài)度也是忽冷忽熱。王繼陽的暴力傾向變得越來越嚴(yán)重,直到后來被確診為多動癥兒童。媽媽帶著王繼陽過了很久的單身生活,有一天卻出奇的和藹,媽媽說自己要出差幾天,讓王繼陽先搬到奶奶家去住。王繼陽默默的收拾好行李,剛準(zhǔn)備出門時,媽媽叫住了他,說:走之前,媽媽帶你出去玩一天吧。于是,媽媽帶他去了游樂場,吃了他最愛的麥當(dāng)勞,還帶他買了衣服,這一買就是一大編織袋,包含了春夏秋冬,足夠他穿好多年,這一天,他真的高興哭了。送走媽媽后,王繼陽回到自己的新臥室,躺在床上,卻感到身下一陣軟糯,他翻起身看了一眼,眼淚便再也止不住,是一只小喵。從此,這只貓便從沒離開過王繼陽,陪他在路邊賣唱,陪他在街角擺地攤、陪他做民謠歌手,再難的生活都挺的過去,因為有小喵。
書中讓人感人至深的情節(jié)還有許許多多,我僅憑一個讀者的角度介紹了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個情節(jié),有些流水賬,很難用有限的文字去形容這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有酒的地方,就有故事,其他的,等待你去挖掘啦。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十三
看完了,我是看了大神的書評后才打開看的,一看就停不下來?,F(xiàn)在看完了,縱然心里有很多感想想長篇大論的寫出來,怎奈何吃的墨水不夠,再看一遍大神寫的書評,越發(fā)的不敢寫了。
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打動了我,傷心時跟著哭,高興時跟著笑,哭過笑過后我就會想,我現(xiàn)在生活的還不錯,最起碼我沒有露宿街頭和吃了這頓想下頓的日子過。可我也沒有好過到哪去,沒有過想走就走的旅行,沒有過說離職就離職的勇氣,生活得沒有一點波瀾。
生活豈是非黑即白那么簡單,如果真牛b的話,別只用一只眼睛看世界,也別動不動就說放棄,敢不敢去理智地平衡好你的生活?又能夠浪跡天涯?!?/p>
也許,我已經(jīng)甜得太久了。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十四
1、所謂朋友,不過是我在路上走著,遇到了你,大家點頭微笑,結(jié)伴一程。
緣深緣淺,緣聚緣散,該分手時分手,該重逢時重逢。
惜緣即可,不必攀緣。
同路人而已。
能不遠(yuǎn)不近地彼此陪伴著,不是已經(jīng)很好了嗎?
2、當(dāng)一個人的內(nèi)心充滿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他所看到的就會是什么。
3、真正的尊重,只屬于那些不怕碰壁、不怕跌倒、勇于靠近理想的人。
夢想不等于理想。
光幻想光做夢不行動,叫夢想。
敢于奔跑起來的夢想,才是理想。
4、烏云怎能留得住落下的雨水,眼眶怎能留得住我掉下的眼淚。
5、人生是一場不斷校正方向的旅行,有人找到的方向是事業(yè),有人找到的是信仰,有人找到的是愛······我們可以旅行,但不能沒有方向。
7、世界很大,有故事的人很多。每個有故事的`人都有一個共性:他們有生活。
8、其實世間大多數(shù)傳奇,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人們把心意化作了行動而已……。
9、沒有任何一種生活方式是天然帶有原罪的。
但任何一種長期單一模式的生活,都是在對自己犯罪。
明知有多項選擇的權(quán)利卻不去主張,更是錯上加錯。
10、緣深緣淺,緣聚緣散,惜緣隨緣莫攀緣。
11、詩難果腹養(yǎng)心肺,酒不解渴潤平生。
12、請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愿你我即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浪跡天涯。
13、經(jīng)常聽人說:我喜歡的是……。
唉,我覺得哈,你喜歡什么不重要。
14、重要的是,你如何去面對這份喜歡。
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能力去喜歡,是否有能力去觸碰,是否有定力去堅守,是否有魄力去取舍,是否有權(quán)利去選擇。
15、喜歡就好好喜歡,別把執(zhí)著當(dāng)認(rèn)真、放棄當(dāng)放下、隨意當(dāng)隨緣。
婆娑大夢,日日黃梁,若真的喜歡,就別抗拒遺憾。
16、善良是一種天性,善良是一種選擇。
善良是人性中永恒的向陽面。
17、人活一輩子,總會認(rèn)識那么幾個王八蛋:和你說話不耐煩,和你吃飯不埋單,給你打電話不分時候,去你家里做客不換鞋,打開冰箱胡亂翻。在別人面前有素質(zhì)有品位,唯獨在你面前沒臉沒皮。但當(dāng)你出事時,第一個沖上來維護(hù)你,往往是這種王八蛋。
18、喜歡就好好喜歡,別把執(zhí)著當(dāng)認(rèn)真,放棄當(dāng)放下,隨意當(dāng)隨緣。還有一句:娑婆大夢,日日黃梁,若真的喜歡,就別抗拒遺憾。
阿彌陀佛么么噠讀后感篇十五
我看這本書的目的,其實是想研究一種價值觀理念,在旅行者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樣的。畢竟我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宅男,我并不認(rèn)為我的生活方式一定正確。
不過我試圖找到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價值觀,給自己更好的生活體驗。所以我放下偏見來研究下這本書。原本的我對于旅行者有種偏見,認(rèn)為這不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四處旅游最后能留什么資本給自己在這世間生存。
慫恿別人追求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跡天涯的生活是不負(fù)責(zé)任的。對的,沒看這本書前,我還真以為大冰是那種一味推崇江湖旅游的作家,看過他作品后,很開心發(fā)現(xiàn)他寫的還是很理性的。
看完這本書,發(fā)現(xiàn)跟我的預(yù)想不太一樣。本以為是旅游故事而已,突出情感描寫情義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但大冰明顯借由這12個故事,最后把本書升華至一個普世的觀念:阿彌陀佛么么噠。
沒有哪種生活方式是錯的,但長久單一的生活模式確實是錯的,這樣對不起你生活中本應(yīng)該有的精彩;而知道自己有這種權(quán)利選擇其他人生選項,卻不去主張改變,就是錯上加錯。
生活理念就是,惜緣不攀緣,重視生活,堅持有趣的活法。還有書最后升華的觀念,世人多戾氣,多年幾句阿彌陀佛么么噠,或能消去些戾氣,簡而言之,便是誘導(dǎo)善意,選擇善良。全書也確實寫了些人情世故和江湖險惡,但著重還是主張江湖的善意,里面挺多故事都是有關(guān)情義,例如小s和皇后鎮(zhèn),大冰和銀匠鋪。
看到這里,我就得出一個感想:
旅行的人,不是不知道現(xiàn)實險惡,但他們相信又更多的人是善意的。因為他們感知到的世界是善意的,他們才常常旅行,期待遇到善意的人和事。尤其流浪歌手們,用音樂跟陌生人交流,他們是無比真誠的,用真誠能換來世間許多的善意。
后面想到,不旅行的人是不是覺得這世界對自己是不善意不友好的。這樣兩種不同的外界感知,造就的可能是兩個互相不能理解的人群。
我覺得必須跟作者的背景聯(lián)系起來,書中故事主人公大多是作者身邊朋友,尤其多民謠流浪歌手。
正是因為有了音樂有了詩,老謝在精神上得到許多自由,所以他離開窮山里,獨自走出校園大門去做一次夢,打工攢錢搞創(chuàng)作寫詩,多次散盡錢財從頭再來。拋開理想這兩個這么大的詞,其實我覺得這些歌手只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音樂中找到了歸屬。
所以我的理解是:
流浪歌手歷盡磨難,還在做音樂,這其實不叫堅持,他們從不覺得苦,被現(xiàn)實打擊了,也不苦了自己。對他們來說,不能做音樂,才是苦了自己。歷盡磨難不是必要條件,有些有才華又幸運的音樂人年少成名,不能說他們不熱愛音樂。音樂的存在,對音樂人來說,已經(jīng)是世間對他們莫大的饋贈??傆幸恍┦?,別人想要攔住你不讓你做,你自己都不答應(yīng),非做不可。
就像唱歌這件事,對于歌手來說。
對我來說,這些個有關(guān)音樂的故事,沒有什么參考意義。很多人同樣在做著,自己樂意做非做不可的事情。例如打拼事業(yè),寫作,看英文原著書等等。
音樂盡管是門藝術(shù),但不適用于所有人,看了大冰的書就想學(xué)吉他的人,不如想想哪些事情是你非做不可,不做不開心的事。
如果沒有,那就創(chuàng)造出來一個,想要有生活有故事,不只有學(xué)吉他做音樂這一條路。
看完這本書,對大冰有個初步的感官了解。我大概得道個歉,所有我所擔(dān)心的盲目的行為,大冰書中都有指出。
同時大冰文章里既有強(qiáng)烈的煽動力,也有現(xiàn)實的困難。大概這本書的意義在于:
把人心中本來就有的那顆種子發(fā)芽長大一點點,盡管不足以讓人邁出那一步去改變?nèi)松朗郎嫌羞@樣一些人過著自己向往的生活,就已經(jīng)是莫大的鼓舞和寬慰了。
作者:英雄之旅。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03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