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是對自己經(jīng)驗的提煉,讓我們從中獲取更多的智慧和教訓。在寫總結(jié)之前,要透徹理解要總結(jié)的內(nèi)容,找到其中的關鍵點。小編在整理這些總結(jié)范文時,參考了一些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qū)Υ蠹业目偨Y(jié)寫作有所幫助。
江南說課稿篇一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把握文章的關鍵語句。
2、初步思考兩個方面的問題:
(1)江南的冬景總體特征是什么?“明朗的情調(diào)”的“明朗”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試著用畫面概括。
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1、導入。
可以從老舍的《想北平》一文導入。在老舍筆下,普普通通的“草花兒”、“墻上的牽牛”、“翩翩的蝴蝶”以及“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一般的美麗”,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平的風景自然而美麗,那么,江南的冬景又是一番什么景象,由此帶著學生走近郁達夫的寫景散文《江南的冬景》,去發(fā)現(xiàn)和感受江南冬天的美景?;蛘咭援嫾覄⒑K趯τ暨_夫?qū)懢吧⑽牡母叨仍u價的話語導入,他說:“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p>
2、解題。
從文題上方板塊的標題入手?!爸B聽天籟”!“籟”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諦聽天籟”?
明確:“籟”是從孔穴里發(fā)出的聲音,泛指聲音,“天籟”就是指大自然所發(fā)出的各種聲音?!爸B聽天籟”不只是諦聽大自然發(fā)出的'各種聲音,它還含有欣賞大自然的景色之意,由此可見,學習本文,就是通過研習文本,欣賞文學作品展現(xiàn)給我們的江南冬天的美景。(說明:此處主要目的為交待學習目標。)。
3、速讀課文,思考問題。
(1)從文中看,郁達夫筆下的“江南”區(qū)域界定在哪里?
明確:江浙一帶,而非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區(qū)域。(第六段)。
(2)找出描繪江南美景的段落,或問作者選取了幾幅畫來描繪江南冬天的美景。
明確:寫了屋外,寫了植被,寫了江南的雨,雪,無雨無雪時冬郊的閑步。
曝背談天圖(2段)午后冬郊圖(5段)農(nóng)村冬雨圖(7段)江南雪景圖(8段)旱冬閑步圖(9段)。
(說明:此為對江南美景的整體感知,為下一步具體分析作好鋪墊。)。
4、品味賞析。
郁達夫是如何寫出江南特有的冬天之景?是如何做到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的?讓學生從感性的角度任選一幅,進行分析(這里主要選取5、7、8段)。
午后冬郊圖。
a、主要明確:
所寫景物:白色的蘆花、火紅的烏桕葉、雪白的烏桕籽、雜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風、溫暖的陽光。
景物特點:色彩明麗而有生氣。
所用手法:工筆細描,濃墨重彩。
b、教師總結(jié):
借鑒色彩學中關于色彩具有動靜感和冷暖感的原理,描摹色彩,表現(xiàn)情感。一般來說,越暖越亮的色彩,畫面越熱烈,動感越強;而越冷越暗的色彩,畫面越沉悶,就越顯得靜。文學作品是以文學作畫,根據(jù)主題表達和抒情的需要,在構(gòu)圖和選擇色彩詞時,就必須與作品的情境和氛圍相契合。
本幅畫面關于景物色彩對比特點的賞析比較重要,可補充以下幾例: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薄鸥Α督^句》。
賞析:叢柳滴翠,黃鸝和鳴,白鷺橫空,青天如洗。黃綠交融,青白對比,有聲有色,鮮明生動。面對美景,詩人心情恬靜歡快,胸懷舒展開闊。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拍痢渡叫小?。
賞析:秋山蒼翠欲滴,山巔白云縷縷,楓葉火紅耀眼,晚霞鮮艷奪目。晚霞與楓葉相映,暮靄與寒山共色。冷色清新純潔,暖色熱情奔放,透露出勃勃生機,表達了詩人振奮喜悅的心情,給人以積極向上、樂觀曠達的感受。
以色彩入文,給畫面著色,是郁達夫散文的特點,這樣就讓讓文章更有詩情畫意。
農(nóng)村冬雨圖。
a、主要明確:
所寫景物:長橋、雜木樹林、烏蓬小船、酒客、細雨、燈暈。
景物特點:色彩素樸淡雅,意境朦朧悠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作者感受:情調(diào)悠閑,胸襟灑脫,得失俱亡,寵辱不驚。
所用手法:淡筆素描,略加點染。
b、教師總結(jié):
前面說過,以色彩入文,給畫面著色,是郁達夫散文的特點,這樣就讓讓文章更有詩情畫意。在這一段中,作者也是在刻意地為畫面著色:白雨、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烏篷,紅黃等。而色彩點染造成的遠近虛實的層次,又使自然景色有了一種若隱若現(xiàn)、氤氳流動的朦朧美。
過渡:雨是天地的精靈,雪是天地的潔白肌膚。江南的冬雪,雖然沒有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和“長城內(nèi)外,惟余茫茫”的恢宏氣度,但卻如粗獷中略帶羞澀的村姑,亦別有一番情致。
a、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中描寫雪景的段落進行比較(投影)。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像些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同是寫雪景,與《濟南的冬天》比較,《江南的冬景》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默看寫雪景的一段。
明確:《濟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進行直接的描寫。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詩句、避實就虛地寫江南的雪景。
b、這些詩句寫出了怎樣的意境,前后左右互相討論。
從古人的詩句來領略江南冬雪的美妙: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生活的悠閑,友情的深厚)。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美麗的雪景,怡人的酒香)。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夜深人靜后的溫暖)。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雪后冬晨的驚喜)。
在學生想象還原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想象可進行歸納整理,進而再現(xiàn)出江南雪景優(yōu)美圖景:日暮時分,瑞雪紛紛,寒意森森,佳釀既陳,爐火正旺,與老友圍爐對坐,推杯換盞,暖意融融。更深人靜,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陣陣酒香,沁人心脾。偶爾傳來幾聲犬吠,乃是行人叩門投宿。清晨破曉,孩童雪中嬉戲,忽一孩童跑來,報告驚喜發(fā)現(xiàn):“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紅梅,傲雪怒放!”
c、明確:江南的雪不是苦雪,而是令人欣喜,讓人感覺溫暖的美好時光。
所寫景物:圍爐對酒、月映梅花、美酒飄香、柴門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紅梅凌寒怒放。
景物特點:色彩濃淡相宜,淡雅高潔、優(yōu)美寧靜。
所用手法:引用詩句、避實就虛。豐富的意象給人以美的想象與聯(lián)想。
引用詩句、避實就虛是郁達夫散文常用的筆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舊詩,以彌補散文里沒有說盡的余意,沒有抒發(fā)的情愫,使文章在整個行文上顯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詩情畫意。(另可投影舉例郁達夫的《雨》,加深體會。)。
我生長江南,按理是應該不喜歡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時候,得幾點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愛的事情!“小樓一夜聽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細雨潤如酥”,從前的詩人,早就先我說過了。夏天的雨,可以殺暑,可以潤禾,它的價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說。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別一種境地,昔人所謂“雨到深秋易作霖,蕭蕭難會此時心”的詩句,就在說秋雨的耐人尋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風愁煞人”的一聲長嘆,乃別有懷抱者的托辭,人自愁耳,何關雨事。三冬的寒雨,愛的人恐怕不多。但“江關雁聲來渺渺,燈昏宮漏聽沉沉”的妙處,若非身歷其境者決領悟不到。(郁達夫《雨》)。
寫景總結(jié):
明確:無論是哪一個寫景段落其實是多種表現(xiàn)手法的有機融合。
5、簡要分析第一至四段、第六段。
明確: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對比,包括:北國與江南的冬天的比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溫和,渲染北國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談天的樂趣;江南冬天與秋天的比較,作者將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寫那種“明朗的情調(diào)”;閩粵等地的冬天與作者所說的江南冬天的比較,作者將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確的區(qū)域界定;德國與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較,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應。比較的著眼點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鐘愛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6、了解自然之美與心靈感受的關系,品味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明確:此文寫于郁達夫移家杭州,營造“風雨茅廬”,準備過起名士般隱居生活的時候。
7、文章最后總結(jié):
寫好一篇寫景文的秘訣是什么?
明確:寫好寫景散文需要做到三個字,即“悟”“摹”“情”。所謂“悟”,就是諦聽天籟,感悟自然之美。所謂“摹”,就是一要抓住景物特征,二要用恰當?shù)男问奖磉_(首先語言風格要符合景物特征;其次采用適當?shù)膶懽魇址ǎ擅枘∩?,?gòu)筑色彩豐富的畫面;可動靜結(jié)合,寫出自然界的迷人景象;可以虛實結(jié)合,使文章意韻豐富……),最后要融入“情”即情景交融。王國維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p>
江南說課稿篇二
《江南》是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選自《漢樂府》,寫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這首詩共七行兩句話。詩句的前兩行直接介紹了江南的水鄉(xiāng)是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寫魚兒在下面戲水嬉戲。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兒童閱讀。課文配有插圖,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可供學生觀察,幫助理解古詩。課文后面田字格里的7個字是本課要學會的生字。
二、說教學目標。
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游戲活動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讀課文、兒歌等,同時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思維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觀的知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讓學生通過識字,能正確流利地讀、背古詩。
四、說教法、學法。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一個雙邊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本節(jié)課我采用了“激、促、查、教”等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學習,以達到“生成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安排為兩課時,這里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序。我主要設置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播放《江南、漢樂府》歌曲、美景圖片。
(在觀看了圖片后,教師因勢利導的進入新課,帶學生去江南旅游)。
(二)朗讀訓練。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播放《江南》范讀讓學生欣賞。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3)同桌讀(通過兩人互讀,幫助糾正字音)。
(4)指名讀(讓學生試讀,教師加以指導,糾正,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
(5)齊讀(在集體的朗讀下,進一步幫助個別學生糾正字音)。
2、再讀課文,讀出節(jié)奏。
(1)教師范讀(教師有效的范讀,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給學生一個模仿的榜樣)。
(2)學生模仿教師練習讀(給學生時間練讀,充分發(fā)揮兒童愛模仿的天性)(3)指名讀、檢測(檢測學生的朗讀、針對不足加以引導、糾正)(4)齊讀(集體讀古詩,訓練學生讀出節(jié)奏)。
3、師生對讀、賽讀。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學生,提高朗讀水平)。
(教師與學生賽讀,通過快慢的形式,讓學生感悟讀古詩時的快慢)(3)輕重賽讀。
(通過輕重賽讀,讓學生感受讀古詩的輕緩)(4)快樂讀。
讓學生感受魚兒嬉戲的快樂,融入到情景中,快樂的朗讀。
4、背讀課文,演背古詩(1)生試背古詩。
讓學生邊背邊想像池塘里的美景,感悟魚兒嬉戲的快樂。(2)貼背。
讓學生邊背邊貼圖片,完成一幅美麗的江南圖。(3)讀背。
讓男同學充當荷葉,女同學充當荷花,指名同學來當魚兒,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邊演邊背古詩,讓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得到升華。
(三)趣味識字。
1、貼卡片識方向。
讓學生找出教室的“東”“西”“南”“北”用生字卡片貼在相應的位置。鍛煉學生的方向感和動手能力。
2、游戲——采蓮。
是讓學生上臺扮演采蓮的姑娘、小伙子、荷花、蓮葉、小魚,通過游戲的方式學習生字、背誦課文、增強了趣味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生的能力。
3、鞏固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依次讀生字,同學們掌聲表示鼓勵。本環(huán)節(jié)也是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生字,認讀生字。
五、拓展、結(jié)課。
1、播放更多的江南美景圖片。
帶學生觀賞,游覽江南,與開課時的觀賞相呼應。讓學生在從開始欣賞美景進入學習,則再次欣賞美景完成學習,讓整堂課都被江南的詩情畫意所包圍。
2、學生學著魚兒游出教室。
六、說板書設計。
3、江南。
可
東
西
江南說課稿篇三
一、說教材(時間控制3分鐘)。
根據(jù)新課標的階段目標要求(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會寫“諳”這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
3.學習通過看注解,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抓住“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等重點詩句,想像詩人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本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一句話):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背誦詩歌。
難點(一句話):結(jié)合具體詩句想象詩人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教學時間: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需要,將安排1個課時。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和學法(時間控制1分鐘)。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為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四)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采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xiàn)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于學,勤于思考。
那么在學法上,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于是我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等方式展開,并要求學生在交流學習中背誦優(yōu)美詩句,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變成學生的學堂。
三、說教學過程(時間控制5分鐘)。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以四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huán)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chǎn)生共鳴,基于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配樂江南風景圖,將學生帶入情境。隨后揭開課題,順勢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
第三環(huán)節(jié):研讀賞析,體驗情感。葉圣陶說: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能讀書。鑒于此,在“研讀賞析,體驗情感”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抽選出幾個朗讀好的代表示范朗讀詩歌,要求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詩歌畫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朗讀完后,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日出江花紅勝地紅,春來江水綠如藍?!毕胍幌虢叺幕槭裁磿t勝火,江水為什么會綠如藍呢?提示學生眼睛看著文字,嘴上說著語句,腦海想像畫面(太陽很紅,花兒在太陽的照射下,更紅了,勝地過了火焰。美麗的江水綠得很純凈,如同藍草一般)。力圖使學生在反復朗讀和討論交流中對詩歌有所思有所悟。
緊接著,我將根據(jù)學生討論情況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jié),借助多媒體展示課前準備好的圖片,適時加以引導和闡述,想象詩句畫面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讓學生圖文結(jié)合地品味和理解詩句。讓學生由抽象的轉(zhuǎn)化到具體可感的畫面上來。我借助多媒體展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畫面。這一幅幅畫面,不僅講學生們帶入詩歌情境之中,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這些詩句,從而體味文章的意境美,領會作者表達的特點。
最后,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再次展現(xiàn)一組配樂圖畫,引讀課文,使學生與文本、作者再次產(chǎn)生共鳴,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當時的感受,激起他們對祖國山水的無限熱愛。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四環(huán)節(jié):安排作業(yè),復習強化。為了復習、強化學生所學知識,讓學生再次體驗課文優(yōu)美的意境陪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兩道課后作業(yè):作業(yè)1:請大家背誦默寫這首詩;2:摘抄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詞。。這是我教學過程的安排,下面說說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
江南說課稿篇四
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蘇少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憶江南》。
一、說教材:
歌曲《憶江南》的詞取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歌《憶江南》,是詩人晚年回憶江南風景時所寫的,原作共有三首,這是第一首。這首詩風格清新,語調(diào)輕松活潑,像一首動人的民歌。曲作者戴于吾先生為該詩配上了優(yōu)美、婉轉(zhuǎn)的旋律,更加表達了詩人熱愛江南美景的情感。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體驗歌曲的意境美,能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情感目標:通過詩、景、歌、樂、舞等幾個方面,讓學生感受到江南水鄉(xiāng)風光的秀美和江南音樂語言的甜美,激發(fā)學生對江南的熱愛與贊美。
3、創(chuàng)新目標:在欣賞、體驗、合作、探究、等音樂活動中感悟音樂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對江南文化有感性的認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憶江南》。
教學難點是:
1、指導學生準確地演唱一字多音,并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如畫般的甜甜的江南。
2、了解中國五聲調(diào)式及民間常用手法:“魚咬尾”。
四、說教法、學法:
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學生通過看江南舞——賞江南景——誦江南詩——唱江南曲,層層遞進、逐步深入展開教學,讓學生感受江南的音樂,了解江南文化。
五、說課前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舞蹈用具油紙傘等。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音舞激趣。
首先我給學生帶來一段富有江南特色的古典舞——《夢憶江南》,一下子就讓學生感受到江南的優(yōu)美、委婉,清澈與靈動,接著讓學生賞江南景,品江南詩,感受詩人對江南美景的熱愛與贊美。
二、初賞歌曲,借“境”生情。
三、學唱歌曲,細“味”感受。
1、首先,我通過范唱讓學生感受到歌曲的韻味兒。然后采用引導、對比,來解決本課的一字多音,音斷氣不斷等教學難點。
2、在歌曲處理方面通過對歌曲的力度對比、強弱變化,讓學生充分體驗江南音樂語言的柔美。并把《憶江南》的其他兩首詞也加上旋律,以情帶聲,以聲傳情,有感情的去演唱。
3、通過唱歌譜,了解中國的五聲調(diào)式及民間常用手法:“魚咬尾”。這也是我解決本課教學難點的措施之一。
四、欣賞探究,融入藝術。
本環(huán)節(jié)首先我讓學生聽賞不同版本的《憶江南》,接著讓學生帶著問。
題欣賞音樂電視《憶江南》,然后小組討論:江南音樂如此之美,這與哪些元素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在欣賞、討論、探究中感悟音樂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五、二度創(chuàng)編,集體展示。
六、課堂小結(jié)。
美麗的江南詩一幅畫、一首詩、一曲歌、一段舞,江南好,能不憶江南?讓我們對著美麗的江南,贊嘆一聲:江南,我愛你!
江南說課稿篇五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八冊第一單元的《憶江南》這一首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領學生走進祖國的萬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而《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
二、說目標。
依據(jù)單元目標、學生的認知水平、新課標要求及詞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3、理解詞的意思,想象詞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鑒賞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熱愛古詩詞的情感。
三、說重難點。
1、根據(jù)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四、說教學法:
本首詞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27個字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內(nèi)涵。根據(jù)本課內(nèi)容特點,學習目標,學情等,著眼學生發(fā)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引導學生讀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讀,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感、美讀意境,提高欣賞古詩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
五、說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意境,解題入情。
1、同學們,自古以來,江南就是個令人向往的地方。處處小橋、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魚米之鄉(xiāng)”“人間天堂”的美譽。今天,就先讓我們一塊走近江南,去領略它的美景。(課件播放配樂江南風景圖,)。
2、欣賞完江南美景,學生暢談感受,并交流贊美江南美景的古詩詞。
3、歌詠江南的詩詞頗多,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還數(shù)白居易的這首只有27個字的《憶江南》。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白居易眼中的江南。板書課題:憶江南。引導學生理解“憶”,了解“詞”與“詞牌”。教師配樂范讀這首詞。
[設計理念]:古詩詞教學要引領學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課件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配以美麗的畫面,可立即使學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使學生在心中蕩漾起一種淡淡的向往之情,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首詞的濃厚興趣,達成“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p>
(二)初讀釋義,感知促情。
學生采用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指導讀出詞的節(jié)奏,并試著說一說這首詞的大意。(注意“藍”的理解)。
[設計理念]:初讀感知是深入感悟的基礎,本首詞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第一首詞,因此要指導讀準節(jié)奏,并初步感知詞的大意,為深入感悟做好鋪墊。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品讀一、二句。
這首詞中的哪個詞點出了詩人憶江南的原因?(板書:好)。
(1)讀著這個“好”字,你們會想起哪些江南的美景?(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如:桃紅柳綠、鶯歌燕舞、草長鶯飛、小橋流水等)。
(2)道不完的江南美景,白居易卻只用一個“好”字來贊美!這個“好”字,用得多妙啊!我們細細品讀1、2句吧!
(3)重點理解“風景舊曾諳”的“諳”字。
感受古典詩詞語言精妙,并朗讀品味這兩句話。
2、品讀三、四句。
在這么多江南美景中,讓白居易印象最深,覺得最“好”的,究竟是什么呢?(課件出示3、4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边@兩句,并品讀體會這兩句寫的好在哪?(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借助比喻“紅勝火”和“綠如藍”,展現(xiàn)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
(2)是啊,多美?。∫龑W生邊想象畫面邊配樂朗讀。
(3)這兩句詞啊,我們越讀越有味!這味道,其實不僅僅來自風景,還來自詞句本身的魅力,真是“朝霞與江花爭艷,江水共長天一色”。這是多美的風景?。。ò鍟壕埃┙先绱嗣利悾植坏冒拙右咨钌顕@道——江南好!
3、品讀第五句——反問句。
江南如此之好能不憶江南?(板書:憶)學生品讀反問句。
[設計理念]:以“好”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品讀詞句,在品詞品句中感悟語言、熏陶感情。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讀,并使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進而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最后,以反問句為歸宿點,引導學生體會濃濃的思念之情。
(四)結(jié)合資料,深入悟情。
詩人眷戀的僅僅是江南的美景嗎?
1、師生共同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詩人寫作背景資料。
2、師:讀了這幾段文字,你對這首詞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板書:情)。
3、教師引讀:是啊——。
江南人民對詩人如此的愛戴,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詩人對江南人民如此深切的思念,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的眷戀之情,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詩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結(jié),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江南好,那是一幅幅令人難忘的江南美景圖!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憶著??請大家回讀全詞!
江南好,那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著??接著讀全詞)江南好,那兒還凝聚著一幫朋友,一方百姓的情啊!因此,白居易癡癡地想念著??(再讀全詞)。
4、小結(jié)升華:是啊,這紅勝火的江花上,這綠如藍的江水中,藏著詩人白居易深深的情?。∵@真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這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娙藨浀木褪沁@份“好”?。。ㄍ晟瓢鍟簩ⅰ昂?、景、憶、情”四字用線連成一個大圈。)。
[設計理念]:“情到深處方知濃?!绷私庠娙说谋尘百Y料之后,相信大家對這首詞會有更深的體會。詩人憶的不僅是江南景,還有江南人、江南情。在反復幾次的感情回讀中,那份情將更深,那份意將更濃。
(五)拓展賞詞,濃情延續(xù)。
1、詩人在用生花妙筆寫出他“舊曾諳”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能不憶江南”的眷戀之情,收束全詞。但這一句“能不憶江南?”卻勾起了他對江南的無限懷念之情,于是便又寫下了另外兩首。
大家請看:請大家讀一讀這兩首詞,你又讀到了詩人還憶江南的什么?
2、融入你們的這些感受,請大家再次朗讀這三首詞。(配上悠揚的音樂)這么美的文字,這么美的畫面,值得永遠地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請大家將這組千古絕唱《憶江南》背一背吧。
六、說板書。
附:板書設計:
憶江南。
景
好憶。
情
“好、景、憶、情”四字用線連成一個大圈,使本首詞內(nèi)容的精華所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給學生以系統(tǒng)、完整的印象。
江南說課稿篇六
《憶江南》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首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領學生走進祖國的萬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稇浗稀肥翘拼娙税拙右椎淖髌?。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那如火如荼的春花,澄碧溫瑩的春水,不但喚起人們對江南湖光山色的向往,更引起各人對故國國土和優(yōu)美事物的無窮熱愛。同時,“詞”這種題材在小學課本中是初次出現(xiàn),選編這首詞,意在使學生對詞這種文體有一個簡單的了解,開端感覺詞的語言美、韻律美,開辟學生的視野,感覺故國江山的優(yōu)美。教學初志:中國事一個詩的國家,歷經(jīng)千百年而傳誦至今的古代詩歌更是國之寶貝。小學語文課本中共有四十首古詩必要學生學習、掌握,新大綱也提出每學年背誦良好詩文不得少于二十篇。由此可見,使孩子們潛移默化的迷戀于此中從而熏陶孩子們的情操是很緊張的。同時我力圖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表現(xiàn)《語文課程尺度》的四個根本理念即:一是造就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二是發(fā)掘語文教育的人文內(nèi)在;三是提倡自主、互助、探究的學習方法;四是設置裝備部署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依據(jù)單元目的、學生的認知程度、新課標要求及詞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簡直定為:
1、開端了解詞這種文學文體。
2、能準確、流暢、有情感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3、明白詞的意思,想象詞所刻畫的畫面,領會詞中表達的情緒。
4、造就學生具有開端觀賞本領和富厚的想象力,引發(fā)熱愛古詩詞的情緒。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1、憑據(jù)詞所刻畫的風景,想像畫面,領會詞中表達的情緒。
2、有情感地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三年多的學習履歷,已經(jīng)積聚了肯定的詩詞,對付學習古詩也有了肯定的方法。因此,對本課的教學,老師讓“讀”始終貫串著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覺古詩詞柔美精深的語言筆墨的和富厚的人文內(nèi)在;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和思索;在讀中受到情緒熏陶得到頭腦啟示。
三、說教法和學法。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詞教學應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引領學生走進這民族獨特的文化,從而熱愛古詩詞。為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以“以讀為本”的理念,本節(jié)課我讓“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詞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的和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1.示范讀,激趣。
通過范讀,引領學生懂得怎樣讀書,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在潛移默化中訓練學生“聽”的能力,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欲望。如在開頭以一首古詩和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在心中蕩漾起一種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向往之中,進而有一種渴望要了解這首詞的心情,達成“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2.品味讀,悟情。
古詩詞的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幾十個字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內(nèi)涵。因此古詩詞教學要注重品詞品句,在品詞品句中感悟語言、熏陶感情。語言的感悟就是要培養(yǎng)語感,感悟到語言的精妙之處,語言的表達效果,語言的感情色彩。語言的感悟是“讀”出來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讀”出來的。在本節(jié)課中,我著重通過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來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每讀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體驗。
3.想象讀,入境。
詩重情感,詩重想象,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古詩詞教學要讓學生在讀中顯現(xiàn)畫面,在讀中想象意境。如、圍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配樂朗讀引導學生睜開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眼前目今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讀著這柔美的詩句,學生的情緒就悠然而生。再通過睜開想象,把好像看到的、聽到的情境、感覺,用自己的誦讀轉(zhuǎn)達出來,從而化語言筆墨的標記為鮮活的畫面,鮮活的意境。
本首詞語言簡練,筆墨精致,短短的27個字蘊含著富厚的頭腦情緒內(nèi)在。憑據(jù)本課內(nèi)容特點,學習目的,學情等,著眼學生生長,提倡“自主、互助、探究”的學習方法,注意引導學生讀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讀,學生在重復誦讀中,感覺柔美精深的語言筆墨,受到情緒的熏陶。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緒、美讀意境,進步欣賞古詩詞的咀嚼和審美情趣。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賞歌導入新課。
語文教材中古詩都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要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可以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玩味其中因此我課前安排學生欣賞《憶江南》歌曲,并簡介江南,播放江南春景圖。
古詩詞教學要引領學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課件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配以美麗的畫面,可立即使學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使學生在心中蕩漾起一種淡淡的向往之情,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首詞的濃厚興趣,達成“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第二板塊:讀出詞中美景。
[一]讀通詞句感受節(jié)奏美。
1、初讀詩詞,說一說這首詩與我們以前學的古詩有什么不一樣?
3、再讀詩詞,讀準字音。初讀時,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連貫,讀流利。在這一階段,主要是幫助學生掃清語言上得障礙,關鍵的地方要反復地讀。在反復的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美的感染與熏陶。
4、教師指導讀好“日出江花紅勝火”和“春來江水綠如藍”句子中間的停頓。
小學語文的古詩,語言十分簡潔、精美,這也是古詩最大的特點之一。語言美首先是指語言的音樂美,均勻和諧的節(jié)奏美,以及古詩語言的精煉美,凝練美。
如何引導學生感受和理解古詩的語言美呢?有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笨梢?,誦讀是最能表現(xiàn)語言美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提高古詩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此,我在古詩教學中總是把朗讀作為一根主線貫穿始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弊x是理解、體悟、情感升華的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很重要,需要時間長,老師要巡視指導、點撥,不可淺嘗輒止,浮光掠影。以讀為主,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二]品讀詞句感受風景美。
1、引導學生弄清“憶”是什么意思?(回想、緬懷)墨客憶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3)男女生互助讀。在明白內(nèi)容階段,只有讓學生重復吟讀,互助讀、比擬讀細致咀嚼,才氣讓學生確當代生活、情緒、理念與古代人的生活、情緒、理念相融合,并得以升華,與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體驗孕育發(fā)生共鳴,進而得到美的享受。
2、云云風景,作者是聽別人說的呢?照舊自己親眼看到的呢?你從哪兒知道的?明白“舊曾諳”的意思。
3、讀著“江南好”三個字,引導學生去回想以往學過的關于寫江南的詩句。
4、學生齊讀一、二句。
第三板塊:體悟景中蜜意。
1、引導學生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并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讀,并使學生在重復朗讀中咀嚼語言,想象情境,領會人物心情,進而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緒。末了,以反問句為歸宿點,引導學生領會濃濃的緬懷之情。
2、墨客憶的僅僅是江南的景嗎?
此時老師出示資料,學生在相識墨客的配景資料之后,信賴肯定能對這首詞會有更深的領會。墨客憶的不但是江南景,另有江南人、江南情。在重復頻頻的情感回讀中,那份情將更深,那份意將更濃。
3、江南景致奇麗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這叫墨客又怎能忘記?在明白了墨客表達的頭腦情感的底子上再次引導學生齊誦本詩。
第四板塊課外拓展賞詞。
保舉學生在課外讀一讀白居易的《憶江南》另兩首詩,加強學生的課外積聚。
江南說課稿篇七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
依據(jù)單元目標、學生的認知水平、新課標要求及詞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3、理解詞的意思,想象詞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鑒賞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熱愛古詩詞的情感。
1、根據(jù)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本首詞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27個字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內(nèi)涵。根據(jù)本課內(nèi)容特點,學習目標,學情等,著眼學生發(fā)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引導學生讀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讀,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感、美讀意境,提高欣賞古詩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
一、創(chuàng)設意境,解題入情。
1、同學們,自古以來,江南就是個令人向往的地方。處處小橋、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魚米之鄉(xiāng)”“人間天堂”的美譽。今天,就先讓我們一塊走近江南,去領略它的美景。(課件播放配樂江南風景圖,)。
2、欣賞完江南美景,學生暢談感受,并交流贊美江南美景的古詩詞。
3、歌詠江南的詩詞頗多,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還數(shù)白居易的這首只有27個字的《憶江南》。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白居易眼中的江南。板書課題:憶江南。引導學生理解“憶”,了解“詞”與“詞牌”。教師配樂范讀這首詞。
[設計理念]:古詩詞教學要引領學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課件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配以美麗的畫面,可立即使學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使學生在心中蕩漾起一種淡淡的向往之情,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首詞的濃厚興趣,達成“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二、初讀釋義,感知促情。
學生采用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指導讀出詞的節(jié)奏,并試著說一說這首詞的大意。(注意“藍”的理解)。
[設計理念]:初讀感知是深入感悟的基礎,本首詞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第一首詞,因此要指導讀準節(jié)奏,并初步感知詞的大意,為深入感悟做好鋪墊。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品讀一、二句。
這首詞中的哪個詞點出了詩人憶江南的原因?(板書:好)。
1、讀著這個“好”字,你們會想起哪些江南的美景?(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如:桃紅柳綠、鶯歌燕舞、草長鶯飛、小橋流水等)。
2、道不完的江南美景,白居易卻只用一個“好”字來贊美!這個“好”字,用得多妙啊!我們細細品讀1、2句吧!
3、重點理解“風景舊曾諳”的“諳”字。感受古典詩詞語言精妙,并朗讀品味這兩句話。
品讀三、四句。
在這么多江南美景中,讓白居易印象最深,覺得最“好”的,究竟是什么呢?(課件出示3、4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并品讀體會這兩句寫的好在哪?(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借助比喻“紅勝火”和“綠如藍”,展現(xiàn)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
2、是啊,多美啊!引導學生邊想象畫面邊配樂朗讀。
3、這兩句詞啊,我們越讀越有味!這味道,其實不僅僅來自風景,還來自詞句本身的魅力,真是“朝霞與江花爭艷,江水共長天一色”。這是多美的風景啊!(板書:景)江南如此美麗,怪不得白居易深深嘆道——江南好!
品讀第五句——反問句。
江南如此之好能不憶江南?(板書:憶)學生品讀反問句。
[設計理念]:以“好”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品讀詞句,在品詞品句中感悟語言、熏陶感情。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讀,并使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進而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最后,以反問句為歸宿點,引導學生體會濃濃的思念之情。
四、結(jié)合資料,深入悟情詩人眷戀的僅僅是江南的美景嗎?
2、師:讀了這幾段文字,你對這首詞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板書:情)。
3、教師引讀:是啊——江南人民對詩人如此的愛戴,讓詩人——“能不憶江南?”詩人對江南人民如此深切的思念,讓詩人——“能不憶江南?”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的眷戀之情,讓詩人——“能不憶江南?”詩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結(jié),讓詩人——“能不憶江南?”江南好,那是一幅幅令人難忘的江南美景圖!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憶著請大家回讀全詞!江南好,那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著接著讀全詞)江南好,那兒還凝聚著一幫朋友,一方百姓的情啊!因此,白居易癡癡地想念著(再讀全詞)。
4、小結(jié)升華:
是啊,這紅勝火的江花上,這綠如藍的江水中,藏著詩人白居易深深的情啊!這真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這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啊!詩人憶的就是這份“好”啊!(完善板書:將“好、景、憶、情”四字用線連成一個大圈。)。
[設計理念]:“情到深處方知濃。”了解詩人的背景資料之后,相信大家對這首詞會有更深的體會。詩人憶的不僅是江南景,還有江南人、江南情。在反復幾次的感情回讀中,那份情將更深,那份意將更濃。
五、拓展賞詞,濃情延續(xù)。
2、融入你們的這些感受,請大家再次朗讀這三首詞。(配上悠揚的音樂)這么美的文字,這么美的.畫面,值得永遠地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請大家將這組千古絕唱《憶江南》背一背吧。
這首歌的歌詞取自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詩歌《憶江南》,是詩人晚年回憶江南風景時寫的,原作共有三首,這是第一首。詩的風格清新,語調(diào)輕松活潑,像一首動人的民歌。曲作者為該詩配上了優(yōu)美婉轉(zhuǎn)的旋律,更加表達了詩人熱愛江南美景的情感。
因為學生很熟悉這首歌曲的歌詞,所以一開始我就以一個美麗的配樂詩朗誦來引入歌曲的學習,學生在感興趣的情況下很快的進入狀況,然后讓學生聽教師的范唱,找出歌曲最能表達江南美景的句子,從這一句開始學習歌曲,打破歌曲教學的常規(guī),這樣的目的是能使歌曲教學始終圍繞一個字“美”。之后的歌曲教學通過學生唱譜、教師范唱、學生接唱等方式讓學生來學唱歌曲。
最后,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江南,我找了一些有關江南的絲竹樂,江南的舞蹈來讓學生欣賞,這樣讓學生對江南能有一個總體印象。
江南說課稿篇八
策
劃
案………………………………………………………………………………………1。
一、房地產(chǎn)宏觀調(diào)控效果顯著,5。
月全國土地開發(fā)面積增幅劇降……………………2。
二、2004年上半年福州房地產(chǎn)市場形勢分析………………………………………………5。
第二局部。
工程市場定位與建筑設計謀略分析決策……………………………………………………21。
六、導入〔認籌〕期營銷策略…………………………………………………………………64。
第四局部。
廣告籌劃及推廣…………………………………………………………………………………68。
一、廣告目標。
………………………………………………………………………………………………68。
二、廣告推廣的總體思路。
…………………………………………………………………………………。
三、本案廣告定位……………………………………………………………………………………。
四、立體化市場推廣策略。
………………………………………………………………………………。
〔一〕、福州市房地產(chǎn)宣傳媒體分析。
……………………………………………………………………。
六、廣告預算。
………………………………………………………………………………………………81。
七,廣告表現(xiàn)手法列舉。
…………………………………………………………………………………………84。
第五局部。
工程logo及工程vi。
應用……………………………………………………………86。
二.工程標志的詮釋。
……………………………………………………………………………………87。
第六局部。
本案商業(yè)局部推廣籌劃………………………………………………………………91。
后記。
江南說課稿篇九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憶江南》,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演示)教學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流程。
一、教材分析。
《憶江南》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春天來了”中的詩詞課,本單元以春天為主題,從春天的聲音、美麗的景色、春天的快樂等方面,讓學生感受春天,欣賞春天。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學生通過學習這首詞能夠感知江南春天的美,并且初步具備對古詩詞的欣賞能力。為以后學習古詩詞,鑒賞詩詞的意境美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學生對詩詞的理解能力也尚淺,不能夠從字理行間中自己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美。如果光憑教師的一味講解,形式比較枯燥,不能煥起學生對江南美的向往,針對這一點,我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當中,通過圖片、視頻、音樂把學生帶進江南美麗的情境當中,在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感悟詞的詞句美、韻律美、意境美,對于學生較難掌握的生字“曾”,我也利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記憶字形,淡化識字難點。并以此字進行知識擴展,使學生了解當時寫作背景,為學生感悟詩的意境做好鋪墊。
基于以上幾方面的分析,結(jié)合新課程理念,我分別從以下三方面擬訂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憶江南》一詩,認識“諳”、“景”“勝”三個字,識記“憶”字,指導書寫“曾”字。
技能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感悟詩意。
情感目標:體會詩人對江南春景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學習生字,感悟詩意,體會詩詞的詞句美、意境美,激發(fā)學生對江南的喜愛之情。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通過3個環(huán)節(jié)完成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初步感知江南的美。
我先播放flash動畫,讓學生欣賞江南的風景圖片,因為生活在北方的孩子沒有去過江南,不了解那里的景色,所以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進了美麗的江南之中,從小橋流水人家、江邊綠樹紅花,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獨有的特點,為感悟江南的美作好鋪墊。然后讓學生先自己朗讀詩詞,讀準生字的讀音并初步感知這首詞所寫的內(nèi)容。
(二)巧學生字,感悟詞的詞句美。
在學生對詩詞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我通過讀詩句,學生字,感悟詩句意境等形式進行逐句教學,對于本課字形較難記的“曾”字,我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在字形的記憶上,我設計了識字小兒歌,先讓學生掌握了字的結(jié)構(gòu),再通過課件演示字的筆順,使學生對這個字的書寫順序記憶非常深刻,另外,學生理解了它在詩句中的意思是“曾經(jīng)”之后,我播放了白居易曾經(jīng)在江南修筑白堤的錄像片,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使學生了解到當時白居易當時在那里做官時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并與那里的人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所以白居易寫這首詞不僅是想念那里的景,更想念那里的人,學生了解了詩人的寫作背景后,能學生更好地感悟詞的意境。
接著學習文中的重點詞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我這句的教學中我采用以讀促講,圖文結(jié)合的方法,先讓學生自己讀,然后借助多媒體課件打出圖片,看圖讀,再通過兩組對比圖片對比讀,通過對比鮮明的圖片不僅從顏色上給人強烈視覺沖擊,還從中感受到江南春天的.生機勃勃,再引導學生在詩句中找到“紅”、“綠”兩個字恰當?shù)貙懗隽私洗禾飒毺氐拿溃惺茉娙擞迷~持準確性,而學生也在理解的逐步深入,朗讀水平也逐漸提高。教師要做出適當?shù)脑u價,我對于朗讀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對于朗讀一般的學生給予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朗讀興趣,逐步提高朗讀能力。
(四)聽音品析,感悟詞的意境美。
二年級的學生對讀詞的節(jié)奏掌握不夠準確,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配樂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韻律美。之后,我播放了歌曲《憶江南》,使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詞的一個特點就是當詞可以吟唱的特點,通過多媒體的設計打破了課堂中原有的那種只憑借教師的一味講解,而學生卻聽的茫茫然,不知所措的局面。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還使學生從優(yōu)美的旋律和美麗的畫面,再次感受江南那如癡如醉的美景,產(chǎn)生共鳴,喚起學生對江南絢麗春色的向往,也想親自去暢游一番,突破了教學難點。
在講完本首詞之后,我出示了幾張景色的圖片,引導學生先出示自己的感受,根據(jù)感受自己試著寫詩句,雖然學生寫出來的詩句很稚嫩,有的甚至也談不上是詩句,但是學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濃了,為今后學習古詩詞和鑒賞詩詞的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三、教學反思。
1、通過語文教學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嘗試,有助于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感受詞的意境美,而且當看到圖片時有自己的感受。
2、在應用時還要注意恰當,課堂上不能完全依賴信息技術手段,而忽略了語文教學的基礎性,工具性。要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在它的輔助下高質(zhì)高效地完成語文任務。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nèi)容,謝謝大家。
江南說課稿篇十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模塊中的第四個專題是“像山那樣思考”,該專題是按照欣賞自然、感悟自然、思考自然的思維順序循序漸進編排的,它分為三個板塊:諦聽天籟,感悟自然,湖山沉思。本專題編排的意圖在于加強關于自然美的審美教育,培養(yǎng)審美能力,激發(fā)珍愛自然的情感,提升精神境界。
說教材。
《江南的冬景》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模塊――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第一板塊“諦聽天籟”中的第一篇課文。第一板塊主要體現(xiàn)了對自然美的注視,重在引導學生欣賞自然之美和表述自然之美。因此,課堂教學設計的主導思想是突出對文章本身審美韻味的把握,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探究能力,使學生在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等方面有所收獲。
《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較明顯地體現(xiàn)了郁達夫散文的美學特征,郁達夫散文的美學特點是: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筆隨意轉(zhuǎn),舒卷自如,抒情性強。因而學習此文,不僅能夠得到審美熏陶,而且能夠得到語言藝術的熏陶。
基于以上思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如下兩個方面確定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一是感受和欣賞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二是學習寫景狀物的表達技巧,體味郁達夫散文的美學特點。總體安排以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表述美為線索,培養(yǎng)學生解讀文本的能力和審美能力。
說教法。
一課前預習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把握文章的關鍵語句。
2、初步思考兩個方面的問題:
(1)江南的冬景總體特征是什么?“明朗的情調(diào)”的“明朗”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試著用畫面概括。
二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1、導入。
可以從老舍的《想北平》一文導入。在老舍筆下,普普通通的“草花兒”、“墻上的牽?!?、“翩翩的蝴蝶”以及“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一般的美麗”,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平的風景自然而美麗,那么,江南的冬景又是一番什么景象,由此帶著學生走近郁達夫的寫景散文《江南的冬景》,去發(fā)現(xiàn)和感受江南冬天的美景?;蛘咭援嫾覄⒑K趯τ暨_夫?qū)懢吧⑽牡母叨仍u價的話語導入,他說:“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也讀不通達夫的妙文?!?/p>
2、解題。
從文題上方板塊的標題入手?!爸B聽天籟”!“籟”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諦聽天籟”?
明確:“籟”是從孔穴里發(fā)出的聲音,泛指聲音,“天籟”就是指大自然所發(fā)出的各種聲音?!爸B聽天籟”不只是諦聽大自然發(fā)出的各種聲音,它還含有欣賞大自然的景色之意,由此可見,學習本文,就是通過研習文本,欣賞文學作品展現(xiàn)給我們的江南冬天的美景。(說明:此處主要目的為交待學習目標。)。
3、速讀課文,思考問題。
(1)從文中看,郁達夫筆下的“江南”區(qū)域界定在哪里?
明確:江浙一帶,而非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區(qū)域。(第六段)。
(2)找出描繪江南美景的段落,或問作者選取了幾幅畫來描繪江南冬天的美景。
明確:寫了屋外,寫了植被,寫了江南的雨,雪,無雨無雪時冬郊的閑步。
曝背談天圖(2段)午后冬郊圖(5段)農(nóng)村冬雨圖(7段)江南雪景圖(8段)旱冬閑步圖(9段)。
(說明:此為對江南美景的整體感知,為下一步具體分析作好鋪墊。)。
4、品味賞析。
郁達夫是如何寫出江南特有的冬天之景?是如何做到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的?讓學生從感性的.角度任選一幅,進行分析(這里主要選取5、7、8段)。
午后冬郊圖。
a、主要明確:
所寫景物:白色的蘆花、火紅的烏桕葉、雪白的烏桕籽、雜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風、溫暖的陽光。
景物特點:色彩明麗而有生氣。
所用手法:工筆細描,濃墨重彩。
b、教師總結(jié):
借鑒色彩學中關于色彩具有動靜感和冷暖感的原理,描摹色彩,表現(xiàn)情感。一般來說,越暖越亮的色彩,畫面越熱烈,動感越強;而越冷越暗的色彩,畫面越沉悶,就越顯得靜。文學作品是以文學作畫,根據(jù)主題表達和抒情的需要,在構(gòu)圖和選擇色彩詞時,就必須與作品的情境和氛圍相契合。
本幅畫面關于景物色彩對比特點的賞析比較重要,可補充以下幾例: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报D―杜甫《絕句》。
賞析:叢柳滴翠,黃鸝和鳴,白鷺橫空,青天如洗。黃綠交融,青白對比,有聲有色,鮮明生動。面對美景,詩人心情恬靜歡快,胸懷舒展開闊。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賞析:秋山蒼翠欲滴,山巔白云縷縷,楓葉火紅耀眼,晚霞鮮艷奪目。晚霞與楓葉相映,暮靄與寒山共色。冷色清新純潔,暖色熱情奔放,透露出勃勃生機,表達了詩人振奮喜悅的心情,給人以積極向上、樂觀曠達的感受。
以色彩入文,給畫面著色,是郁達夫散文的特點,這樣就讓讓文章更有詩情畫意。
農(nóng)村冬雨圖。
a、主要明確:
所寫景物:長橋、雜木樹林、烏蓬小船、酒客、細雨、燈暈。
景物特點:色彩素樸淡雅,意境朦朧悠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作者感受:情調(diào)悠閑,胸襟灑脫,得失俱亡,寵辱不驚。
所用手法:淡筆素描,略加點染。
b、教師總結(jié):
前面說過,以色彩入文,給畫面著色,是郁達夫散文的特點,這樣就讓讓文章更有詩情畫意。在這一段中,作者也是在刻意地為畫面著色:白雨、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烏篷,紅黃等。而色彩點染造成的遠近虛實的層次,又使自然景色有了一種若隱若現(xiàn)、氤氳流動的朦朧美。
過渡:雨是天地的精靈,雪是天地的潔白肌膚。江南的冬雪,雖然沒有北國“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和“長城內(nèi)外,惟余茫茫”的恢宏氣度,但卻如粗獷中略帶羞澀的村姑,亦別有一番情致。
a、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中描寫雪景的段落進行比較(投影)。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窗桑缴系陌稍桨l(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像些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同是寫雪景,與《濟南的冬天》比較,《江南的冬景》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默看寫雪景的一段。
明確:《濟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進行直接的描寫。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詩句、避實就虛地寫江南的雪景。
b、這些詩句寫出了怎樣的意境,前后左右互相討論。
從古人的詩句來領略江南冬雪的美妙: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生活的悠閑,友情的深厚)。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美麗的雪景,怡人的酒香)。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夜深人靜后的溫暖)。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雪后冬晨的驚喜)。
在學生想象還原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想象可進行歸納整理,進而再現(xiàn)出江南雪景優(yōu)美圖景:日暮時分,瑞雪紛紛,寒意森森,佳釀既陳,爐火正旺,與老友圍爐對坐,推杯換盞,暖意融融。更深人靜,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陣陣酒香,沁人心脾。偶爾傳來幾聲犬吠,乃是行人叩門投宿。清晨破曉,孩童雪中嬉戲,忽一孩童跑來,報告驚喜發(fā)現(xiàn):“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紅梅,傲雪怒放!”
c、明確:江南的雪不是苦雪,而是令人欣喜,讓人感覺溫暖的美好時光。
所寫景物:圍爐對酒、月映梅花、美酒飄香、柴門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紅梅凌寒怒放。
景物特點:色彩濃淡相宜,淡雅高潔、優(yōu)美寧靜。
所用手法:引用詩句、避實就虛。豐富的意象給人以美的想象與聯(lián)想。
引用詩句、避實就虛是郁達夫散文常用的筆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舊詩,以彌補散文里沒有說盡的余意,沒有抒發(fā)的情愫,使文章在整個行文上顯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詩情畫意。(另可投影舉例郁達夫的《雨》,加深體會。)。
我生長江南,按理是應該不喜歡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時候,得幾點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愛的事情!“小樓一夜聽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細雨潤如酥”,從前的詩人,早就先我說過了。夏天的雨,可以殺暑,可以潤禾,它的價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說。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別一種境地,昔人所謂“雨到深秋易作霖,蕭蕭難會此時心”的詩句,就在說秋雨的耐人尋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風愁煞人”的一聲長嘆,乃別有懷抱者的托辭,人自愁耳,何關雨事。三冬的寒雨,愛的人恐怕不多。但“江關雁聲來渺渺,燈昏宮漏聽沉沉”的妙處,若非身歷其境者決領悟不到。(郁達夫《雨》)。
寫景總結(jié):
明確:無論是哪一個寫景段落其實是多種表現(xiàn)手法的有機融合。
5、簡要分析第一至四段、第六段。
明確: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對比,包括:北國與江南的冬天的比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溫和,渲染北國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談天的樂趣;江南冬天與秋天的比較,作者將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寫那種“明朗的情調(diào)”;閩粵等地的冬天與作者所說的江南冬天的比較,作者將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確的區(qū)域界定;德國與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較,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應。比較的著眼點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鐘愛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6、了解自然之美與心靈感受的關系,品味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明確:此文寫于郁達夫移家杭州,營造“風雨茅廬”,準備過起名士般隱居生活的時候。
7、文章最后總結(jié):
寫好一篇寫景文的秘訣是什么?
明確:寫好寫景散文需要做到三個字,即“悟”“摹”“情”。所謂“悟”,就是諦聽天籟,感悟自然之美。所謂“摹”,就是一要抓住景物特征,二要用恰當?shù)男问奖磉_(首先語言風格要符合景物特征;其次采用適當?shù)膶懽魇址?,可描摹色彩,?gòu)筑色彩豐富的畫面;可動靜結(jié)合,寫出自然界的迷人景象;可以虛實結(jié)合,使文章意韻豐富……),最后要融入“情”即情景交融。王國維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p>
江南說課稿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學會用水墨畫的作畫技巧大膽構(gòu)畫江南民居并進行合理布局。
2.領略江南民居層疊、黑白相間、錯落有致的建筑風格。
3.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江南民居的特點。
難點:用水墨畫的形式表現(xiàn)江南民居的特點。
教學設計:
一、觀看視頻。
1、觀看視頻,感受江南民居之美。
(1)師:老師拍了很多房子的照片,你們想看嗎?
提出要求: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照片里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回答。(白墻、黑瓦、高高低低、屋頂)(2)引導學生觀察房子間的遮擋現(xiàn)象。
師:學生們看一看,你能數(shù)出這里有幾幢房子嗎?提問:為什么會數(shù)不清楚呢?
小結(jié):許多的房子層層疊疊,互相遮擋,有的我們只能看見一部分,所以數(shù)不清??偨Y(jié):這些黑白相間、高高低低、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房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江南民居,美麗極了。
二、新課導入。
同學們想不想也用水墨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江南民居的形象?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水墨畫、探究水墨畫的表現(xiàn)方法。
三、簡單認識水墨畫。播放水墨畫簡介。
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的畫。相傳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xù)有發(fā)展。水墨畫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墨法的功能。水墨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講究筆墨神韻。
四、學習水墨畫技法。
逆鋒用筆效果——所畫線條凝滯蒼勁、兩邊毛糙。
2、教師講解范畫中的用筆情況。
五、學生作業(yè)。
1、教師:現(xiàn)在,老師想請你們當回小小設計師,把這些江南民居都規(guī)劃在景區(qū)的這塊空地內(nèi),擺一擺,讓他們緊緊地靠在一起,層層疊疊、錯落有致。
2、用水墨畫的形式大膽的勾畫你眼中的江南民居。
六、展示評價,領略江南民居之美。
江南說課稿篇十二
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蘇少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憶江南》。
一、說教材:
歌曲《憶江南》的詞取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歌《憶江南》,是詩人晚年回憶江南風景時所寫的,原作共有三首,這是第一首。這首詩風格清新,語調(diào)輕松活潑,像一首動人的民歌。曲作者戴于吾先生為該詩配上了優(yōu)美、婉轉(zhuǎn)的旋律,更加表達了詩人熱愛江南美景的情感。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體驗歌曲的意境美,能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情感目標:通過詩、景、歌、樂、舞等幾個方面,讓學生感受到江南水鄉(xiāng)風光的秀美和江南音樂語言的甜美,激發(fā)學生對江南的熱愛與贊美。
3、創(chuàng)新目標:在欣賞、體驗、合作、探究、等音樂活動中感悟音樂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對江南文化有感性的認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用優(yōu)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憶江南》。
教學難點是:
1、指導學生準確地演唱一字多音,并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如畫般的甜甜的江南。
2、了解中國五聲調(diào)式及民間常用手法:“魚咬尾”。
四、說教法、學法:
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學生通過看江南舞——賞江南景——誦江南詩——唱江南曲,層層遞進、逐步深入展開教學,讓學生感受江南的音樂,了解江南文化。
五、說課前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舞蹈用具油紙傘等。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音舞激趣。
首先我給學生帶來一段富有江南特色的古典舞——《夢憶江南》,一下子就讓學生感受到江南的優(yōu)美、委婉,清澈與靈動,接著讓學生賞江南景,品江南詩,感受詩人對江南美景的熱愛與贊美。
二、初賞歌曲,借“境”生情。
三、學唱歌曲,細“味”感受。
1、首先,我通過范唱讓學生感受到歌曲的韻味兒。然后采用引導、對比,來解決本課的一字多音,音斷氣不斷等教學難點。
2、在歌曲處理方面通過對歌曲的力度對比、強弱變化,讓學生充分體驗江南音樂語言的柔美。并把《憶江南》的其他兩首詞也加上旋律,以情帶聲,以聲傳情,有感情的去演唱。
3、通過唱歌譜,了解中國的五聲調(diào)式及民間常用手法:“魚咬尾”。這也是我解決本課教學難點的措施之一。
四、欣賞探究,融入藝術。
本環(huán)節(jié)首先我讓學生聽賞不同版本的《憶江南》,接著讓學生帶著問。
題欣賞音樂電視《憶江南》,然后小組討論:江南音樂如此之美,這與哪些元素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在欣賞、討論、探究中感悟音樂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六、課堂小結(jié)。
美麗的江南詩一幅畫、一首詩、一曲歌、一段舞,江南好,能不憶江南?讓我們對著美麗的江南,贊嘆一聲:江南,我愛你!篇二:
《江南》說課稿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冀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課文部分內(nèi)容的第4課《江南》。下面我就將從教材背景、教法、學法、教學流程、設計特色等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背景。
1、教材分析。
《江南》是冀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四課。這一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自然風光”。這是一首《漢樂府》的古詩,描繪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前兩行寫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是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寫了魚兒在蓮葉間游水嬉戲的情景。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
2、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游戲活動所吸引。作為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于詞語、句子以及語言的感悟很少,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基礎都相對缺乏,對于古詩的韻律及古詩描述的意境不能很好的體會,對詩句的理解和感受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同時,在學習方式上,自主性差、探究能力有限,合作交流意識也不明顯。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力求要把知識問題簡單化、生活化,把抽象詞語形象化、生動化,在學習中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古詩的意境,把詩句讀“活”,把課堂變“活”。
3、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寫田字格里的四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姿勢規(guī)范。
2、正確認讀9個生字。
3、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盡量做到有感情。
4、感悟民歌內(nèi)容。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適當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這一教學手段,借助生動的圖片、課件、音視頻資源,進入畫境和詩境。2.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認識生字,領悟詩歌大意,感受這首詩歌所描寫場面的明快歡樂。
3、邀請家長參與,親身實踐,親自分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合作探究,識記、學寫生字。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了解江南,激發(fā)孩子們熱愛江南、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積極情。
2、在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中,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本課的重點:朗讀課文,認識生字。
本課的難點:寫字時,每一筆占格位置,把字寫美觀。教學準備:
2、與詩歌內(nèi)容和諧一致的古箏。
3、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詞。(課前貼在教室的相應位置)。
二、說教法。
教師范讀并且在教學中用兒童化的語言描繪情景,多媒體課件再現(xiàn)情景,讓學生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秀美以及人們勞動時的快樂;用朗讀感悟詩意,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豐富想象,充分表演,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深入古詩的意境,使學生對古詩詞有升華理解和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提供與詩歌內(nèi)容和諧一致的優(yōu)美樂曲,促使孩子們很好的詮釋出江南的美景,采蓮的歡愉;鼓勵孩子們與家長一起,親身實踐,親自分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三、說學法。
1、和小伙伴互讀課文,并試著評價。
2、充分朗讀,想象畫面。
3、識字環(huán)節(jié)里同學交流識記生字的好方法。
4、寫字前小組內(nèi)交流生字的占格及把字寫美觀的竅門。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安排為兩課時,這里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程序.我主要設置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看圖揭題。
1、課件出示江南風光圖片。
教師介紹: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讖垐D片,請你們欣賞。
師:江南就是我們祖國長江以南的地方。(出示地圖,把我們所在的地方和江南的區(qū)域指給學生看。
2、板書:江南學生仿寫,記住筆順。跟老師齊讀題目:江南。
4、師:(欣賞荷花圖片)這時候蓮蓬也成熟了(出示圖片)每到這個時節(jié),人們就會劃著船去采摘蓮蓬,今天我們學習第四課就是人們劃著船去采摘蓮蓬所看到的景象,一起再來讀讀課題。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用精美的江南圖片引入,讓學生感受江南美景,接著在地圖上指出我們所在的位置和江南的區(qū)域,讓學生有個初步印象,知道江南離我們很遠,和我們北方有著不一樣的地理環(huán)境。
二)、初讀課文。
1、打開書自己讀讀課文(要求:自己讀,讀不好都地方借助音節(jié)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正確)。
2、教師范讀。
三)、認讀生字(課件出示)試讀—領讀—讀拼音節(jié)的生字。
(1)這些生字你們都認識了嗎?自己讀讀。
師: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讀?瞧,這三個音節(jié)你們認識嗎?它們是什么音節(jié)?(讀三拼音節(jié))。
(2)指名認讀,正音,齊讀。
(3)學生說說自己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在哪見過它們?
(4)引導:同學們讀得真好,記字的方法也不少,有的同學很會在生活中學習知識,現(xiàn)在就特別聰明能干!
設計意圖:本課在寫法上運用反復的手法,不少生字的復現(xiàn)率較高,學生在讀文背誦的過程中會有一些記憶,通過自學、同學互幫互學、教師指導等方式學習生字,并且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把東、南、西、北四個字貼在教室的相應方位上,既有助于認讀、鞏固識字,又有助于對方位的感性認知。
四)、設置情境,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指名朗讀課文,相機正音。(要求:讀熟練;找出我們要認識的新標點)。
2、認識冒號。
設計意圖:傳授知識點,認識冒號,知道冒號不是代表一句話,為以后數(shù)一數(shù)段落有幾句話打下基礎。
3、再讀課文(要求:讀完課題后稍停一會。數(shù)一數(shù):這首詩有幾行幾句話?)(7行2句)把你喜歡的那句話多讀幾遍。(出示全文)(兩句話)。
4、喜歡讀哪句話?還有誰也喜歡這句話,再來讀讀。
(學生看圖)師:江南是個好地方,到處長滿了荷花、蓮葉。你們瞧!蓮葉們。
誰也不甘示弱,一片一片地從水中探出小腦袋,爭著向上長,去享受那溫暖的陽光。它們呀,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好熱鬧呀!多美的蓮葉呀,“蓮葉何田田”就是講它們很多的樣子。(齊讀)。
5、小朋友讀得真好。讓我們來做一回快樂的小魚吧!
(1)示范表演:誰來做碧綠的蓮葉,漂亮的荷花,還有那淘氣的小魚?(2)找好朋友分組表演。(邊表演邊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設計意圖: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上,配以優(yōu)美的樂曲,加上個性化的動作,孩子們一定會很好的詮釋出江南的美景,采蓮的歡愉。
6、江南這個地方湖泊眾多,河流縱橫,荷花、蓮葉隨處可見。小魚們在蓮葉叢中東游西逛,可高興了。你覺得江南是個怎樣的地方?(板書:美)。
7、齊讀全文,贊美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
設計意圖:整體感悟詩歌內(nèi)容,用讀來體味江南水鄉(xiāng)的秀美以及人們勞動的快樂。
五)合作探究,指導書寫。
1、小組合作,書空交流“東、西、南、北”四個字的筆畫、筆順。
2、全班交流。
3、討論:“東、西、南、北”四個字怎樣寫才好看?
4、教師范寫。(“西”的第五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然后學生在書上描紅書寫。
5、小組互評,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教師巡視,書寫規(guī)范的獎勵“小笑臉”。
6、教師板書四個生字,滲透給學生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看圖和畫圖規(guī)則。
六)、布置作業(yè)。
課外實踐——明辨方向:利用早晨晨練的時間,面向太陽,說一說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別是什么方向。(邀請家長參與此項活動)。
設計意圖:分辨“左、右、東、西、南、北”等,對于一年級孩子而言,是有相當難度的,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分辨清楚的。因此,邀請家長參與,親身實踐,親自分辨,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舉措。
五、說教學特色。
1、利用圖片感知美。
我用精美的江南圖片引入,讓學生感受江南美景,接著在地圖上指出我們所在的位置和江南的區(qū)域,讓學生有個初步印象,知道江南離我們很遠,和我們北方有著不一樣的地理環(huán)境。
2、充分朗讀品味美。
這節(jié)課上我注重了引導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朗讀:自己試讀——教師范讀——同桌互讀——表演讀。每次讀文前教師都給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層層深入,讀出情感,讀出韻味。特別是后面的表演讀。根據(jù)學生喜歡句子的不同,把學生分成兩組,喜歡第一句的做翠綠的荷葉,喜歡第二句的是快樂的小魚,特別是第二句,我讓學生根據(jù)教室貼好的不同方位,做魚游的動作,邊表演邊誦讀,那洋溢喜悅的小臉,那活潑可愛的動作,一下子把課堂推向了高潮。魚兒嬉戲的動態(tài)美,人們采蓮的愉悅心情就在這邊演邊讀中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3、合作交流表現(xiàn)美。
烏蘇市西大溝鎮(zhèn)中心學校劉靜。
一、說教材。
我今天將要授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25課中的《望江南》和《武陵春》,這兩首與前面所學的《漁家傲》、《江城子》和《破陣子》在風格上有明顯的不同,已學過的那三首是屬豪放詞風,而這里將要學到的這兩首是屬婉約詞風。
二、說目標及方法。
(一)本課時,我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幾點:
1、知識目標:積累文學常識,了解婉約詞風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3、情感目標:感悟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二)在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教學方法有:
1、誦讀感情法:能夠誦讀,熟悉詞作的內(nèi)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學習一些誦讀的技巧:感悟法,深入品讀,體會詩中的人生體驗、詞人的思想內(nèi)。
3、討論點拔:通過教師設置問題和反思質(zhì)疑,師生的合作討論、探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歸納兩首詞的共同特點,感悟婉約派的詞風。
(四)教學課時:擬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三、說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
(一)關于詞。
詞是詩的別體,是唐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jīng)過長期不斷的發(fā)展,進入了全盛時期。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余,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詞牌是詞的調(diào)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shù)、句數(shù),每句的字數(shù)、平仄上都有規(guī)定。
(二)明確目標。
(三)教學《望江南》。
1、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原名岐,字飛卿。晚唐詩人、詞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少負才名,但屢應進士不第,一生不得意。于是入歌樓妓館,行為放浪。其詞多寫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樓閨閣的相思之情,音律和諧,辭藻華麗,風格精巧。其詩與李商隱齊名,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稱“溫韋”。是“花間派”的重要作家,被譽為“花間鼻祖”,對五代以后詞的發(fā)展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2、誦讀。
(1)學生自讀,自己體味詩的感情。
(2)學生自愿讀詩,其他學生評價。
(3)看視頻,聽朗讀,感受詩的感情。
(4)全班齊讀。
3、賞析《望江南》。
學生談:讀《望江南》我讀出了。
引導學生談對詩歌的理解,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寫作練習:這暗恨離愁啊,它就像______。
(二)教學《武陵春》。
1、關于李清照。
李清照(1084——約1151),字易安,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宋代(北宋、南宋之交)杰出的女詞人、女詩人。她是宋代“婉約派”的正宗詞人。其詞前期多寫婦女生活和自然風光,細致纏綿,清新自然;后期多寫家國之痛、身世之憂。她的詞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在兩宋詞壇上獨樹一幟,被稱為“易安體”。著有《漱玉詞》。
2、介紹寫作背景:
北宋敗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年)來到南方,故鄉(xiāng)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毀。建炎三年(1129年),丈夫趙明誠病故之后,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為避兵亂而只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年)李清照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武陵春》這首詞。
3、學生讀詩,然后說說對這首詞的理解。
4、賞析《武陵春》。
品析“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哀愁本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詞人卻把它比作可承載可觸摸的實體,說自己的愁重得連船都載不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確是絕妙好辭。
5、拓展延伸。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后來成為寫愁的千古名句,并對后世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較大影響,如:
休問離愁輕重,向個馬兒上駝也駝不動。(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王實甫《西廂記》)“愁”原是一種抽象的情意,看不見、摸不著,為增其可感性,詞人通常采用夸張性的比喻。
1、以春水喻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2、以春草喻之:“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
3、以海喻之:“飛紅萬點愁如?!保ㄇ赜^《千秋歲》)。
4、更有連用三喻的鋪天蓋地之愁:“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三)比較《望江南》和《武陵春》的異同。1.風格相近,都比較婉約;《望江南》清新明快,《武陵春》直率凄婉。2.寫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3.兩首詞情景文融,有獨特的意境美。夕陽有情,流水有意,是心靈的撫慰;風?;ㄖx塵留香,是傷春,更是傷己。人景情水乳交融。4.抒發(fā)的感情相近,抒發(fā)主人公或作者的離愁別緒,凄慘心境。兩首詞都寫閨情,都寫女子對丈夫的思念?!段淞甏骸烦酥?,還包括家國之恨、故國之思.情感較為深廣。兩首詞都細膩生動地再現(xiàn)了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情感,宛轉(zhuǎn)起伏,富于變化?!锻稀贩从沉怂紜D喜悅、急切、興奮、失望、傷心、哀怨的心理變化?!段淞甏骸窂某钏紳M懷寫起。經(jīng)歷片刻的輕松,終于憂愁難遣。
(四)小結(jié)。
憂傷的詩詞就像憂傷的歌曲一樣能撫慰人的心靈。生活中,我們難免孤單難免憂傷,那么讓我們吟唱詩詞,抒寫詩詞,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生活即使憂傷,也會憂傷得詩情畫意。
(五)布置作業(yè)。
四、說板書設計篇四:《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陵縣五中的王敏,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學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政權(quán)分立與民族融合》第19課《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上承第18課《三國鼎立》中吳國對南方經(jīng)濟的開發(fā),下啟南方經(jīng)濟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得到了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為以后講述南方經(jīng)濟在南宋時期全面超過北方做好了鋪墊。本課介紹了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少數(shù)民族的內(nèi)遷以及中原人口的南遷,始終圍繞著統(tǒng)一和民族融合這一歷史主線索,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自三國末年至南朝歷史發(fā)展的大概脈絡:包括西晉的興亡、少數(shù)民族的內(nèi)遷、東晉和十六國的簡單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戰(zhàn)、南朝的簡單概念。更重要的是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這一時期我國江南地區(qū)經(jīng)濟的狀況。
過程與方法: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綜合認識頭緒紛繁和較長時段的歷史過程,把握其發(fā)展線索的能力有所提高。使學生初步認識我國歷史上存在的主要經(jīng)濟區(qū)域,并運用這種認識思考相關的社會經(jīng)濟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淝水之戰(zhàn)史實的學習,使。
學生感受不畏強暴,勇于抗擊強敵的精神,并進一步認識到各民族之間團結(jié)的重要性。通過關于江南開發(fā)史實的學習,使學生在探究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原因過程中,認識到和平、安定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前提。3.教學重點、難點“淝水之戰(zhàn)”和“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是本課的重點內(nèi)容,“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還是本課的難點。
三、教法、學法分析。
主要采用史料教學法、問題探究式、小組合作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同時采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
四、學情分析。
經(jīng)過半學期的訓練,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歷史事件的基本方法和辯證看待歷史人物及簡單的評價。就本課而言,理解西晉的興亡和淝水之戰(zhàn)并不困難,難就難在理解西晉滅亡的后果和淝水之戰(zhàn)的影響成為江南地區(qū)開發(fā)的原因。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研究問題的興趣,并連續(xù)設問,這樣就能使問題迎刃而解。還要把他們的好奇心引到現(xiàn)實中來,用學過的歷史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問題,“你認為一個地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需要哪些條件?請你為當?shù)卣l(fā)展經(jīng)濟提幾條合理建議?”這樣學習歷史的目的就達到了。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三國鼎立的局面能否長久?為什么?”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入本課。
(二)自主學習:
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明確本課學習內(nèi)容后。學生依據(jù)導學案進行自主學習,時間約10——15分鐘。
(三)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本課雖然頭緒較多,但是著重掌握的問題也非常突出,簡單的問題像:三國的滅亡,西晉的興亡淝水之戰(zhàn)的時間、地點、交戰(zhàn)雙方、結(jié)果等內(nèi)容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都能自主解決,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重點指導學生集中精力解決“少數(shù)民族的內(nèi)遷”“為什么西晉短命而亡?”“淝水之戰(zhàn)前秦失敗的原因和對當時局勢的影響”“江南地區(qū)開發(fā)”等問題。所以本環(huán)節(jié)我設置了四個活動探究、一個拓展升華來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活動探究一:少數(shù)民族內(nèi)遷。
問:東漢末年以來有哪些少數(shù)民族相繼內(nèi)遷?民族流動的趨向是怎樣的?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多媒體課件展示西晉少數(shù)民族內(nèi)遷形勢圖,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內(nèi)遷的形勢。并同時指出此時期的民族遷徙除少數(shù)民族內(nèi)遷外還有中原漢族的南遷,以便為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條件做好鋪墊。
活動探究二:西晉的滅亡。
呈獻給學生。
活動探究三:淝水之戰(zhàn)。
(1)引入:引用淝水之戰(zhàn)圖片和文字描述引導學生想象戰(zhàn)。
爭波瀾壯闊、瞬息萬變的場面,進而引導學生討論分析“苻堅擁有八十多萬兵力,卻不能同意江南,這究竟是為什么?”
(2)突破:學生討論探究展示,教師點撥后,還要重點給。
學生強調(diào)“淝水之戰(zhàn)”對當時局勢的影響,尤其強調(diào)對江南地區(qū)的影響,以便為下一知識點“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做好鋪墊。
活動探究四: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1)引入:多媒體課件展示兩段古籍資料,司馬遷描述的江南和《宋書》里描寫的南朝時的江南,增強學生的直觀印象同時也增強知識的趣味性。
(2)突破:指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一方面完善。
對本目知識點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加強同學間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
學生討論展講后,教師對有誤的地方進行點撥,并以多媒體出示完整答案,以強化學生的認知。使學生在探究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原因過程中,認識到和平、安定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前提。
拓展提升:問題設計:“你認為一個地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需要哪些。
條件?請你為當?shù)卣l(fā)展經(jīng)濟提幾條合理建。
議?“。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同時指導學。
生關注本地的歷史,關注身邊的歷史,懂得學習歷史以更好的為現(xiàn)實服務。
(四)歸納總結(jié)。
引導學生談一談自己這節(jié)課的收獲,(五)當堂達標: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
(六)板書設計。
今天我說課的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課文《憶江南》。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作簡單的說明。
一、說教材。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3、理解詞的意思,想象詞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鑒賞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熱愛古詩詞的情感。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1、根據(jù)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三年多的學習經(jīng)歷,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詩詞,對于學習古詩也有了一定的方法。因此,對本課的教學,老師讓“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詞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的和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三、說教法和學法。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詞教學應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引領學生走進這民族獨特的文化,從而熱愛古詩詞。為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以“以讀為本”的理念,本節(jié)課我讓“讀”始終貫穿著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詞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的和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1.示范讀,激趣。
通過范讀,引領學生懂得怎樣讀書,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在潛移默化中訓練學生“聽”的能力,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欲望。如在開頭以一首古詩和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將使學生在心中蕩漾起一種淡淡的愉悅之情,把學生帶入一種對江南的向往之中,進而有一種渴望要了解這首詞的心情,達成“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2.品味讀,悟情。
古詩詞的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幾十個字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內(nèi)涵。因此古詩詞教學要注重品詞品句,在品詞品句中感悟語言、熏陶感情。語言的感悟就是要培養(yǎng)語感,感悟到語言的精妙之處,語言的表達效果,語言的感情色彩。語言的感悟是“讀”出來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讀”出來的。在本節(jié)課中,我著重通過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來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每讀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體驗。
3.想象讀,入境。
詩重感情,詩重想象,沒有感情就沒有藝術,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古詩詞教學要讓學生在讀中展現(xiàn)畫面,在讀中想象意境。如、圍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配樂朗讀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畫面?讀著這優(yōu)美的詩句,學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過展開想象,把仿佛看到的、聽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誦讀傳達出來,從而化語言文字的符號為鮮活的畫面,鮮活的意境。本首詞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27個字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內(nèi)涵。根據(jù)本課內(nèi)容特點,學習目標,學情等,著眼學生發(fā)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引導學生讀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讀,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感、美讀意境,提高欣賞古詩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賞歌導入新課。
語文教材中古詩都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要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可以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玩味其中因此我課前安排學生欣賞《憶江南》歌曲,并簡介江南,播放江南春景圖。
﹝一﹞讀通詞句感受節(jié)奏美。
1、初讀詩詞,說一說這首詩與我們以前學的古詩有什么不一樣?
3、再讀詩詞,讀準字音。初讀時,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連貫,讀流利。在這一階段,主要是幫助學生掃清語言上得障礙,關鍵的地方要反復地讀。在反復的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美的感染與熏陶。
4、教師指導讀好“日出江花紅勝火”和“春來江水綠如藍”句子中間的停頓。
小學語文的古詩,語言十分簡潔、精美,這也是古詩最大的特點之一。語言美首先是指語言的音樂美,均勻和諧的節(jié)奏美,以及古詩語言的精煉美,凝練美。
1、引導學生弄清“憶”是什么意思?(回憶、思念)詩人憶的是江南的什么呢?(1)“日出江花紅勝火”說說自己的理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春來江水綠如藍”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仿佛了什么)以此來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感悟古詩的意境美(3)男女生合作讀。在理解內(nèi)容階段,只有讓學生反復吟讀,合作讀、對比讀仔細品味,才能讓學生的現(xiàn)代生活、情感、理念與古代人的生活、情感、理念相融合,并得以升華,與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體驗產(chǎn)生共鳴,進而獲得美的享受。
2、如此景致,作者是聽別人說的呢?還是自己親眼看到的呢?你從哪兒知道的?理解“舊曾諳”的意思。
3、讀著“江南好”三個字,引導學生去回憶以往學過的關于寫江南的詩句。
4、學生齊讀一、二句。
第三板塊:體悟景中深情。
1、引導學生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并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讀,并使問句為歸宿點,引導學生體會濃濃的思念之情。
此時教師出示資料,學生在了解詩人的背景資料之后,相信一定能對這首詞會有更深的體會。詩人憶的不僅是江南景,還有江南人、江南情。在反復幾次的感情回讀中,那份情將更深,那份意將更濃。
3、江南景色秀麗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這叫詩人又怎能忘記?在理解了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再次引導學生齊誦本詩。
第四板塊課外拓展賞詞。
推薦學生在課外讀一讀白居易的《憶江南》另兩首詩,增強學生的課外積累。
江南說課稿篇十三
《哀江南》是戲曲,是清代戲曲的壓卷之作,是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來抒發(fā)興亡之感。其作者孔尚任和同時代的洪升,被并稱為“南洪北孔”。本文是本劇的最后一出,由戲曲中的人物——蘇昆生所唱的七首曲詞組成,旨在描寫南明滅亡后南京各處的凄涼景象,展現(xiàn)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
地層的裂變,總是讓人們體會到自然的偉大,而歷史的巨變,容易讓人們產(chǎn)生盛衰無常的感慨。尤其是那些親眼目睹了歷史巨變的人,對此更是有切身體會。局中之人蘇昆生,面對物是人非的現(xiàn)實場景,產(chǎn)生了巨大的情感落差,發(fā)而為黍離悲聲。這種感觸,不是蘇昆生獨有的,而是那個變幻的時代產(chǎn)生的民族悲聲。《哀江南》之所以引起強烈的共鳴,那是因為這種民族悲聲里,包含著千百年來志士仁人的對歷史的興衰的探索。也正是這個原因,《桃花扇》超越了同時代的其他寫男女愛情故事的戲曲。
七首曲詞,六首側(cè)重寫景,景物描寫中蘊含了懷念故國的無限哀思和今非昔比、時過境遷、感時傷懷的`無限凄涼、以此抒發(fā)亡國之痛。曲詞可以用三冊的鑒賞詩詞的方法來賞讀。詩詞鑒賞的重點,往往落在表達技巧和精煉的語言上。
二、教學目標。
本篇《哀江南》是安排在高中語文的第四冊,而第三冊里剛學過古典詩詞,高二學生完全有能力用詩詞鑒賞的方法鑒賞、品評文中的曲詞。
據(jù)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三點:
1、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寫法。
2、理解曲詞中所表達的深摯、強烈的亡國之痛。
3、鑒賞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葉圣陶先生在《文藝作品的鑒賞》一文中談到閱讀教學時說:“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堍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蓖笍仡I悟了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和情景交融的寫法,亡國之痛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所以,本文的重點就是賞析情景交融的寫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其中的一至六首曲詞,都是借景抒情。學生在分析情景關系上有一定基礎,所以,六首,課堂上重點賞析一首,其余的讓學生同桌間配合,選取一首,鑒賞情景交融的寫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這樣,做到了在教師導讀之下,學生的真正的自讀。同時,應該看到,七首曲詞是一個整體,特別是前六首,應該是一個具體描寫南京城的整體,所以,應該看到,這些地方對南京具有的代表性。六首曲子唱盡了南京的方方面面,而且,宮殿、秦淮河這樣的昔日繁華、熱鬧的場景,如今的凄涼、冷落,自然包含了今非昔比、感時傷世的情感。所以,應該指導學生看到六個景點其實上是一個協(xié)調(diào)、有機的整體寄懷了作者“興亡之感”。
三、教學步驟。
當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tài)度、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zhì)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本課是自讀課文,應以學生自學為主,老師只起主導作用。具體來說是指在教師指導下,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集體對話和相互商討,進行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實現(xiàn)語文教學目的的教學模式。
第一步,讓學生課前自讀全篇,以獲得對本篇的總的感受。
第二步,課堂上讓學生互相合作、交流,先是在同桌間,然后是在全體學生間交流,讓學生各抒已見,互作點評。其中,學生合作、交流的內(nèi)容有兩塊,前六首有許多相似處,所以重在求同,便于“舉一反六”,前六首和第七首在抒情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應注重求異鑒賞。
第三步,讓學生聯(lián)系以往的懷古題材的詩詞,品評他們的主題。從而更好地讓學生理解這本篇的主題。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生的分析和教師教法和學生學法上的設想,所以,如此來制定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整個的教學過程,我是按“理解·鑒賞·鞏固”三大塊來組織的。
第一塊理解階段:這部分包含了課前的預習、課堂導入和劇情的簡介。課前的預習要求通讀全文,選背其中的一二首,實際上是為要求學生熟悉文本,為課堂上的鑒賞預熱。采用“清代戲曲雙璧”導入,是因為作品的特殊的文學價值,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自然銜接到作者和劇情的簡要介紹。我們對文中的“興亡之感”的理解,應當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第二塊鑒賞階段:是本節(jié)課的重頭戲。我打算分兩步走,第一步,在教師指導下,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集體對話和相互商討,共同來鑒賞第一首曲詞《北新水令》。其中,教師在這里扮演的角色,就應該說是對閱讀教學中的引導,教師應該像“有經(jīng)驗的演員”那樣,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作品最關鍵、最能激發(fā)學生想像創(chuàng)造的部位。第二步,是學生自由鑒賞的階段。具體作法是先給學生五分鐘時間,同桌之間選取一首曲詞交流,探討。探討的問題圍繞本文的教學重點——借景抒情的手法和形象生動的語言。然后在全班范圍內(nèi)交流,同學之間互作點評。學生是這部分課堂的主要角色,教師只是學生發(fā)展的關注者,教師的關注,或是及時糾正學生思維上的的偏差,或是提醒學生向深處探究。語言文字是我們走進作者情感世界的一座橋梁,在這部分的鑒賞中,學生可以水到渠成地理解曲詞中所表達的深摯、強烈的亡國之痛。
第三塊鞏固階段:這既包括課內(nèi)的比較:《哀江南》一曲和以往所學過的懷古題材的詩詞作品有何異同,也包括了課后的背誦。這一部分旨在延伸教材內(nèi)容,拓展研究課題,同時,也是落實和檢測課內(nèi)所學。
對整個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評價的:從理解到鑒賞,再到鞏固的三大板塊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上由淺到深的規(guī)律,整個的設計較科學。同時,我預計到:學生在自我鑒賞時可能會出現(xiàn)卡殼的時候,所以,我也準備了一些應急方案,比如,準備一些描寫秦淮河繁華的詩作,便于學生在對比中加深印象。
江南說課稿篇十四
我的家鄉(xiāng)在浙江,在這里,春天草長鶯飛,夏天烈日炎炎,秋天橙黃橘綠,冬天大雪紛飛,連大詩人白居易也被這美麗景致所吸引。下面,就讓我來講一講白居易與江南的故事。
有一年的春天,白居易想起曾經(jīng)在江南看到的風景,記憶中的江南的風景仍舊那么美麗。那里有一條江,平靜得就像一面鏡子,江水綠得就像被藍草浸染過一樣,魚兒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江邊有一些美麗的鮮花,它們紅得比火還要鮮艷,并且有黃鶯鳥在鮮花周圍歌唱。江邊還有一些柳樹在梳頭,江邊倒映著它們的身影,美麗極了!遠處,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一些小酒館和茶樓,一片片黑色的瓦片和白色的圍墻構(gòu)成了這幅美麗的畫卷,并有一面旗子在半空中飄蕩……白居易還寫下了《憶江南》這首古詩來贊美江南的美麗風景。
這就是美麗的江南風景,我可以帶你去“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杭州西湖,巧奪天工的蘇州園林和雨后朦朧的嘉興南湖煙雨樓;逛累了,我們可以在太湖邊小憩一會兒,看看湖光美色,嘗嘗湖鮮美味;晚上,我們還可以在上海黃浦江上欣賞兩岸燈火輝煌的萬國建筑群。
美麗富饒的江南歡迎您!
江南說課稿篇十五
唐代的江南道范圍很廣,包括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大面積地區(qū),但它的經(jīng)濟文化核心還是在江南東道,包括今天的蘇南、皖南、浙江治所在蘇州,所以后來文化意義上的江南實際上泛指這些地區(qū)。
江南民居多為廳井式民居。
江南民居的主要特征是院落小而高,類似于井口,所以叫做天井。天井占全宅用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遠小于四合院中的庭院比例。反映出天井在這里最重要的功能是采光通風而不是戶外活動。另外部分房屋做成敞廳以通風納涼,敞廳成為日?;顒又行?,不受雨季影響。
江南民居天井。
它跟北方單棟房屋相對獨立不同,廳井式的各幢房屋相互聯(lián)系得比較緊密,屋面搭接聯(lián)署,空間相互連通,產(chǎn)生了較為豐富的建筑屋面和內(nèi)部空間。而且住房多為兩層,樓上作為臥室,避開第一層的潮濕,獲得干爽的居住條件。
蘇州民居。
蘇州民居可以作為江南廳井式民居的典型代表,蘇州地區(qū)雨量充沛,水網(wǎng)交錯。
明清以來經(jīng)濟文化發(fā)達、人口稠密,城區(qū)內(nèi)形成了很高的建筑密度。
蘇州城區(qū)典型的大宅院仍然是坐北朝南,沿著中軸線布置多進天井院落。但它的面闊只有北京四合院的一半左右。進深相似,而且有四到六進天井,所以整體布局顯得比北京四合院狹長、幽深。
正落,也就是家宅的主體,從大門起軸線上依次排列著門廳、轎廳、門樓、大廳、正房等。建筑之間有很小的天井相隔。大門對面建造影壁,圍合成一個宅前的空間。大門進來第一進天井是過渡空間,有轎廳、賬房、家塾等。第二進通常是主天井,正對大廳,是日常待客、聚會的主要場所。大廳的外觀造型考究,內(nèi)部的陳設雅致精美,它的整體造型和裝飾效果是富麗雄偉,居全宅之首。
退思園二樓走廊及院內(nèi)。
大廳與轎廳間相隔處常有裝飾性很強的磚雕門樓來炫耀主人的財富和風雅。
因為主天井比較橫長,所以常用漏花墻隔成三個小院,既使小院的尺度親切,又增加了空間層次。
第三進天井正對著兩層樓高的上房,也叫做女廳,是日常起居室和多間臥室。樓梯在堂屋后的屏門內(nèi),這樣的上房可以設一進、兩進或著多進,這要看家庭財力和人口情況而定。圍繞著上房建有高大的封火墻,使它獨立的形成一個比較私密的禁區(qū)。
在上房前面的公共活動區(qū)域里面,各廳堂的前后門窗都是可拆卸的落地長窗。夏季可以長開不閉,使廳井中有涼爽的穿堂風流動。遇到節(jié)慶活動需要,還可以卸掉長窗,使廳井聯(lián)成一片,大大的拓展了活動空間。這也是廳井式民居適用于江南潮熱地區(qū)的一項重要措施。
此外,大型宅院的正落兩側(cè)還可以有平行的邊落軸線,邊落軸線上排列花廳、書房、園林以及戲臺等,為居住休閑創(chuàng)造了一方舒適優(yōu)雅的環(huán)境。
針對蘇州的特殊環(huán)境,民居建筑也形成了一些特殊的處理方法。一是布局緊湊、樓高兩層,密度大、占地少、沿街面寬小,適應了明清以來蘇州地少人多、地價昂貴的社會需求。
天井高深,減少了太陽輻射,拔風采光效果良好,夏季涼爽宜人。
縱長的民居序列間,通常會留出很窄的夾道,稱為避弄。具有交通、巡邏、通風和防火的作用。
建筑密集會帶來火災的隱患,木構(gòu)房屋容易延燒成片,所以大部分民居砌出高聳的馬頭墻以阻隔火勢蔓延,圍墻高聳,使得天井更加的高深。
這樣更能避開夏日陽光直射,阻擋濕熱的季風。在夏天非常明顯,天井里陰涼蔽日,非常舒適。雖然冬天有些冷,但江南的冬季不長,多穿些衣服,用點暖手爐之類的保暖措施也還過得去。
建筑密集,四周又圍墻高聳,很難向外排水,所以住宅的屋面排水都處理成內(nèi)排水。
雨水最后由天井暗溝匯集排出去,這種“四水歸堂”式的建筑屋頂處理也是江南民居的通行原則。
蘇州民居很重視生活空間的園林化,即使在非園林的宅內(nèi)也常用園林手法營造出與自然相通的空間景致,不僅調(diào)節(jié)了小氣候,也美化了景觀和心情?!皩幙墒碂o肉,不可居無竹”,正是江南人對自然環(huán)境喜愛和親近的表現(xiàn)。
馬頭墻產(chǎn)生出各種輕巧秀麗的形式,脊飾簡潔而線條流暢。
正脊相應分為三段,端部輕巧起翹,加上灰瓦白墻,門窗纖細空透,木構(gòu)不施彩繪,再配之以自然鮮麗的植物,江南民居的素雅秀麗盡顯其中。
蘇州是河網(wǎng)密布的水鄉(xiāng)。
水巷也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渠道,大戶住宅往往前街后河,前街進人,水巷進貨。民居常在后門水巷邊設私用碼頭,可以停船、取水。有些小戶民居臨河建宅,有靠水、跨水、面水等靈活布置。這種小宅的平面大多不規(guī)則,順應街道水巷而建。主體建筑或也有天井院,靠水一面建碼頭或挑出近水的磴道,可以淘米、洗菜甚至登船。
這種小宅也可以建成兩層,上層住人。底層可向河浜自由的出挑,形式靈活多樣。
有句古詩描寫江南水鄉(xiāng)“人家盡枕河,樓臺俯舟楫”,說的就是這種情形。與蘇州民居相比,其他一些江南民居也有廳井式民居的基本形制特征。但隨著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在建筑構(gòu)成和細節(jié)上又有較多的創(chuàng)造。
徽州民居。
徽州明清時期商業(yè)發(fā)達,地少人多。民居也常建兩層樓,井窄樓高,遮蔽炎炎夏日。平面規(guī)整經(jīng)濟,節(jié)約用地。還有四水歸堂。住宅四周都有高大的封火墻。但是它與蘇州不同。首先,徽州人的宗族觀念強,常常聚族而居形成村落。因為山間盆地比較狹窄,村落里面建筑密集,一般徽州民居的規(guī)模都不大。按當?shù)氐牧曀?,孩子長大成人后就應當努力到外面去經(jīng)商做官尋求發(fā)展,自立門戶。所以民居的小戶型居多,大型住宅比較少?;罩莸貐^(qū)三面環(huán)山,僅西南留有缺口,依風水之說,住宅應當面向這個氣口。而且由于冬季太陽高度角的緣故,房屋偏西南才能使冬季陽光深照到房間之內(nèi),所以,雖然受到山水道路等多種因素的限制,但是只要有條件的民居都會朝南偏西一點建造正房。布局上徽州民居以三合院、四合院為基本單位。一般正房較長,兩廂開間窄、進深淺,正房下層明間為敞廳,是主要的公共活動空間。正房上層的明間為祖堂,供奉祖先牌位。左右為臥室。樓梯設在堂屋屏門后。樓上有廊道串通。在結(jié)構(gòu)上,徽州民居的穿斗式構(gòu)架中,混合有抬梁式屋架。所以用料比一般南方建筑粗大,而且梁架略有雕飾,僅刷清油露出本色。這與蘇州民居的纖秀、素簡、栗褐色的梁架是很不相同。
在外觀上,徽州民居白墻灰瓦,不作彩繪,用色淡雅清新。墻門上方常貼有垂花門式的磚門罩,封火墻做成馬頭墻、弓形墻、云形墻等多種樣式。內(nèi)部的木裝修玲瓏精致,尤其是入清之后的門窗闌干雕刻得繁雜富貴,透露出較濃的商人氣質(zhì)。空間上,徽州民居十分重視庭院綠化和小空間的處理。在入口、天井、側(cè)院、后院、二層挑廊的地方,還有挑窗等地方經(jīng)常可以見到巧妙的空間設計,這些都是徽州民居中常見的特點。
浙江民居。
浙江地區(qū)夏季濕熱,民居也以廳井式為多,其中著名的東陽民居出檐深、進深大,采用敞廳、小天井。
不同于蘇州和徽州的設計特點:一是標準平面的運用,東陽民居的平面通常以正房三間,兩廂各五間的三合院為基本單元,當?shù)厝朔Q為十三間頭或三間兩插式。
擴展方式可以是上下重疊,樓下會客、樓上起居休息。也可以前后串聯(lián)數(shù)進院落,前院會客宴友,后院生活起居。還可以并聯(lián)供族中多戶人家居住。
二是東陽民居正房廂房的山墻都做成封火山墻,彼此隔絕縱橫交錯的山墻的組合,形成了動感很強的特色造型。黃巖、溫嶺一帶的三合院也采用十三間頭平面,但它的正房、廂房屋頂是連在一起的,而且?guī)坑眯巾?,做成了另一種五鳳樓的形式。
三是因為東陽民居的正房與兩廂拉開了距離,圍墻又比較矮,所以天井院比蘇州徽州的民居都要顯得舒展通暢。
四是東陽民居的木雕運用非常醒目,主要用在迎面視覺要點上。
浙江東陽廬宅肅庸堂比如柱梁之間的撐木、格扇門窗、套疊的欞格以及裙板、前廊軒頂?shù)母鞣N花飾,表現(xiàn)出十分精湛的雕刻技藝。
但是整體效果卻顯得有點過于繁瑣,視覺美感上倒不如蘇州和徽州民居的清新淡雅。
此外,東陽的宗族觀念也很強,同族的住宅經(jīng)常連在一起,聯(lián)房通脊的大宅院很多,而且與祠堂、牌坊等組合修建在一起,形成了聚族而居的村落和聚落。
總的看來,江南地區(qū)的廳井式民居與北方的合院式民居在空間構(gòu)成上十分接近。都采取三合、四合院的形式,上房三到五間。明間為堂屋,用來祭祖、待客等。生活習慣、空間組織方式與北方漢族的相去不遠,但是不同的是,江南民居的天井高聳而窄小、出檐大,遮陰納涼,適合江南夏季炎熱潮濕的氣候。而且它的廳堂開敞,利于產(chǎn)生穿堂風,改善小氣候,同時創(chuàng)造出涼爽的半室外空間,利于家庭的活動。建筑單體互相聯(lián)署而不孤立,而且經(jīng)常建有二層樓,有廊道聯(lián)通,由此產(chǎn)生了較為豐富的空間層次。江南的廳井式建筑經(jīng)常采用穿斗式構(gòu)架,構(gòu)造靈活,以適應不同的地形、環(huán)境和材料來源。從建筑角度上江南廳井式民居或可看成是合院式民居在江南環(huán)境下的演變和發(fā)展。
江南說課稿篇十六
建構(gòu)主義理論主張,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充當?shù)氖侵笇д?、幫助者和探路者的角色,并且強調(diào)師生間的協(xié)作與對話。
二、教材分析。
《江南的冬景》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是“諦聽天籟”板塊中的第一篇課文。本專題旨在讓學生于閱讀中陶冶性情,培養(yǎng)審美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強化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本文是郁達夫南遷杭州之后寫下的散文名篇,作者從各個角度描寫了江南的冬天,描繪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畫。
三、學情分析。
1、學生在初中時已經(jīng)學過散文,而且在第三專題中又進一步學習了散文的鑒賞方法與文體特點,所以對本文的寫作特點較易把握。
2、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浙江人,生于江南長于江南,所以對江南的冬景有切身的感受,便于感受江南暖冬的自然之美。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提高朗讀技能,掌握本文對比襯托、虛實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與小組討論,體驗江南秀美冬景。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陶冶性情,提升審美境界,激發(fā)熱愛生活之情。
五、教學重難點。
一是提高朗讀技能,掌握本文對比襯托、虛實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
二是陶冶性情,提升審美境界,激發(fā)熱愛生活之情。
六、教法與學法。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本著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再結(jié)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方法為:誦讀法、情境法、提問法和研討法。
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朗讀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和懸念法。
教學時數(shù):1課時(我將以一課時的時間來完成本文的教學)。
七、教學過程。
導入:用ppt展示白居易的《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春天的江南是如此的光彩奪目,那么冬天的江南也別有一番風味吧!讓我們走進郁達夫的.散文,一起來領略一下江南的冬景吧!
然后我將用ppt介紹郁達夫的生平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接下來我將運用“整體感知――咀嚼鑒賞――拓展延伸”的三板塊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本文。)。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對文本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nèi)容。此環(huán)節(jié)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設疑討論,咀嚼鑒賞。
學生在上述過程中已經(jīng)完成對文章主體的把握,下面我將結(jié)合學法指導,緊扣問題展開,安排學生小組朗讀并討論以下問題:
(1)請同學們給文章分一下段落,并說說每段都寫了什么?
這一問題我會讓學生小組充分討論,如果學生出現(xiàn)莫衷一是的情況,我再加以適當?shù)狞c撥,最后得出結(jié)論:1―4為一段,寫了北國的冬天,江南的冬天與晚秋,還有閩粵的冬天;5―9為一段,分別寫了“江南的植物、寒郊散步、寒村微雨、江南雪景、江南的旱冬”第10段單獨成段。
我將具體分析曝背談天與江南雪景。
(2)第一段中,作者不僅寫了江南的冬景,還寫了北國和閩粵的冬天、江南的晚秋,這里用了什么手法?(對比)。
(3)在江南雪景中,作者對雪景沒有做實景的描繪,只是引用了一些詩句,在頻度詩句的時候又寫出了雪趣。這里又用了什么手法呢?(虛實結(jié)合)。
(4)作者通過對比與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描繪出了江南冬景的什么特點呢?
(明朗、可愛、迷人)。
3、拓展延伸,化虛為實。
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在課后寫篇描寫家鄉(xiāng)冬景的散文,寫出自己的情感。
(本專題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文本研習,而寫作時最好的研習,只有不斷地進行語言實踐,才能對文本的精微之處有獨到的體驗,才能真正把握文本,達到自由的境界。)。
我的說課到此結(jié)束,謝謝!
江南說課稿篇十七
《江南》是一首漢樂府歌辭,是一首極為優(yōu)秀的小詩,這首詩簡單易讀,瑯瑯上口。全詩七行兩句,描寫了江南的盛夏時節(jié),荷塘蓮葉如盤,蓮花綻放,景色秀美,魚兒自由觀快地在蓮葉、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戲。表達出詩人快樂的心境和對江南水鄉(xiāng)的熱愛之情。這節(jié)課中李老師巧妙的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會思想感情。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比學會知識本身重要得多,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在平時的課堂中李老師肯定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孩子們的學習習慣,所以即使是一年級的學生課堂常規(guī)照樣能做到有動有靜收放自如,這絕非一日之功,一年級學生好玩好動,難以保持注意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李老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特別注意動靜結(jié)合,“我們的舞臺——贊江南”活動就是孩子們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選取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詩歌。如果只是一味地反復讀,這樣做會大大降低學生讀書的興趣,嚴重壓制他們身心的發(fā)展,喜歡游戲是兒童的天性,一提到表演學生們更是興趣盎然,表現(xiàn)了極高的興致,為了讓孩子們盡快進入到角色中,李老師用心良苦給每一位同學設計了一個精美的頭飾,配上動作,結(jié)合詩文中具體可感知的意像,進而引導學生再次朗讀,活躍了課堂氣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在教學中,李老師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尊重每一位學生,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生字環(huán)節(jié),老師充分發(fā)揮了“小老師”的作用,老師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形成人人正當“小老師”的局面,老師則退居幕后,讓學生體驗收獲知識的快樂。
全詩雖然只有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先出示圖,讓學生知道這兒的蓮蓬特別多,從而引出“江南可采蓮”,而“蓮葉何田田“是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學生不理解“何田田”,所以李老師借助圖片讓學生說說“這滿池塘的蓮葉長得怎么樣?”引導學生從荷葉的顏色和形狀兩方面來說說自己所看到的,這樣孩子們就有點明白了,接著通過指名讀,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稚純的語音,“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
整個教學過程突破了習慣性的思維,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關注的不僅僅是孩子學到了多少知識,還讓我們看到孩子的本真本我、孩子的心靈成長,我覺得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是有生命力的語文,也是語文教學的生命。
江南說課稿篇十八
新課一開始,劉老師通過多媒體展示了一幅江南水鄉(xiāng)的生動畫面,然后設問:“你對現(xiàn)在的江南有什么樣的印象?”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切入課堂主題,勾起了學生無窮的想象,使學生有一種親切、自然、有趣的感覺,從而縮短了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又通過設問:“江南在秦漢時期是什么樣子?”“江南在什么時期得到開發(fā)?為什么能在這一時期得到開發(fā)?”抓住學生的困惑和矛盾心理,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求知欲,增強了新課的吸引力。同時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是問題的提出者,和學生是合作者的關系,尊重學生的回答,使之在不斷的討論、思考中,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老師能運用多媒體課件,提供有關歷史資料,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的印象。劉老師能根據(jù)教學需要和活動安排,在課前準備了兩段不同時期描述江南地區(qū)狀況的文字材料,在課堂上發(fā)給學生合作探究之用。這充分體現(xiàn)了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既立足于教材,又超越于教材的`新課改要求,從單純依靠教材的觀念中跳出來,樹立了大資源的觀念,從而使新課程下的歷史課堂大放異彩。通過學生對兩段材料的合作學習,了解了江南地區(qū)在秦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人口、生活習慣、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和人民生活狀況等多方面的歷史信息,從而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擴大了學生視野。
劉老師在本堂課中設置了好幾個探究主題如:“這段材料怎樣描述了楚越地區(qū)的經(jīng)濟狀況?”“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開發(fā)的原因有哪些?”“請你給今天的西部大開發(fā)提出一些建議?”在這些主題探究、合作學習的活動中,劉老師充當了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自主空間和權(quán)利,實現(xiàn)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目的。這其中老師只是啟發(fā)、引導學生分析、思考、探究、形成觀點,使學生經(jīng)歷了一次次從未知到已知的合作探究過程,這既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精神,又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體會到“論從史出”的精髓所在,從而放飛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形成性評價和終結(jié)性評價能有機結(jié)合。本堂課的結(jié)束部分,劉老師沒有按著一貫的路子去做知識的歸納總結(jié),而是啟發(fā)學生進行教材知識的拓展延伸,關注現(xiàn)實,學以致用。她設計這樣的問題:“假如你是一位西部大開發(fā)的設計者,請你給今天的西部大開發(fā)提出一些建議”我以為這樣的設計不僅有助于學生放飛思緒,大膽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在潛意識里有一種為祖國西部開發(fā)而努力學習的愿望和朦朧的歷史責任感?!凹偃缒闶且晃晃鞑看箝_發(fā)的設計者,請你給今天的西部大開發(fā)提出一些建議”。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想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老師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從而達到會學的目的。這節(jié)課采用師生互動、學生自學、結(jié)合分組討論和老師點撥的方法的形式出現(xiàn)。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diào)動了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的積極性。這種學習方式符合初一學生,從課堂上看學生參與面廣,積極性也高。劉老師在本節(jié)課中始終處于一種“促進者”、“合作者”和“導演”的角色。學生是課堂的主角,師生共同學習探究完成了教學任務,課堂效率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
然而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有點前松后緊的感覺。也就是關于江南地區(qū)在秦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同狀況的材料合作學習中,占用的時間多一點,關于江南地區(qū)開發(fā)的原因合作探究的活動中,占用的時間少一點。
總之,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過渡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一是教態(tài)自然、親切、語言清晰簡練、富啟發(fā)性。板書設計合理;二是有組織教學和駕馭課堂的技能;三是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演示熟練,改善了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提高了教學效率。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04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