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專業(y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3 08:54:10
大班語言教案(專業(yè)17篇)
時間:2023-11-23 08:54:10     小編:雨中梧

教案應注重啟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案的編寫需要考慮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包括教材、多媒體設備和教學輔助材料等。以下教案范例的設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目標的要求。

大班語言教案篇一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四季不同的色彩美,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感想。

2、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體驗活動的樂趣。

1、圖片:四種顏色的房子、沒有顏色的房子、小動物。

2、《幼兒畫冊》

1、導入,引出小豬的房子。

(1)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都見過什么顏色的房子呢?

(2)出示小豬圖片

小豬蓋了間新房子(出示沒涂色的房子),想給它涂上漂亮的顏色,可是涂什么顏色好呢?

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小豬也請他的朋友幫忙出主意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自主猜想、閱讀。

(1)教師出示故事中的小動物(小羊、小狗、公雞、小兔)

師:4個朋友給了4個建議,是什么呢?(教師出示綠、黃、紅、白色卡)

(2)幼兒自主閱讀

師:小豬為了讓4個朋友都不失望,便將房子變成了這四種顏色,這四個小動物分別最喜歡什么顏色的房子?小豬想出了什么方法滿足所有朋友的愿望的呢?答案藏在書里,請小朋友們自己去看一看,找一找。

(3)提問:小羊說的是什么顏色的房子?(貼上綠房子)小羊是看到綠色的房子怎么說的呢?(一起跟著老師復述)“綠色的房子,綠油油的,綠色一定很好看!”;小狗又是怎么說的?“黃色的房子,金燦燦,黃色一定很漂亮?!保ㄙN上綠房子,并復述。);出示紅房子,問:紅色房子是誰的主意?(公雞)房子,紅彤彤,紅色一定很美麗?!?;最后一個是誰?(小兔)它說什么顏色的房子最棒呢?“白色的房子,雪白雪白,一定很棒!”(一起復述)

(4)提問:小豬想了什么辦法滿足朋友的呢?為什么用了這種方法可以變出四種顏色使朋友的心愿得到滿足?(注意強調四季不同的色彩)

(5)你最喜歡哪種顏色?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

3、完整復述故事。

(2)師生一同復述故事。

4、創(chuàng)編故事。

(1)如果你是小豬,你想讓房子變幾種顏色?怎么變呢?

(3)幼兒大膽在集體中講述自己的房子會變哪些顏色,是怎樣變的。

大班語言教案篇二

1、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小學學習生活的基本特點。(重點)

2、能仔細觀察圖片,猜測貝貝上學時的心情。并講述自己對上學的感受。(難點)

3、對小學生活產(chǎn)生向往。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ppt幼兒用書

一、談談自己的上學心情,引出主題

2、出示ppt1教師小結小朋友的感受

二、學習故事

1、出示ppt1

(1)師:明天是貝貝第一天上學,晚上睡覺時,他會和媽媽說什么呢?

2、ppt2

師結:貝貝還是將拼圖帶去學校了,結果會怎樣呢?

師結:貝貝知道小學生上課是不能玩玩具的,他控制了自己,繼續(xù)聽老師上課。

4、ppt4師:

(2)貝貝這樣做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5、ppt5師:

(1)第二節(jié)是數(shù)學課,你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

(2)我們聽聽老師是怎么說的?

6、ppt6(1)下課了貝貝又怎么了?如果是你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嗎?為什么?

7、ppt7師講述內容

三、完整欣賞故事

師結上小學時的要求,并請幼兒現(xiàn)在就學會按小學生的要求來要求自己。

轉眼間,孩子已經(jīng)在幼兒園學習、游戲了三年,馬上就要進入小學。上小學是幼兒步入正規(guī)教育的開始,進入小學后,幼兒在生活習慣、學習方式以及人際關系等方面面臨許多的變化,這是幼兒生命歷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順利度過這個轉折期,對幼兒日后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及順利完成小學階段的學習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能夠讓孩子們盡快的適應小學生活,我們開展了主題教學活動“我要上小學了”旨在讓幼兒初步了解小學生活,激發(fā)幼兒向往上學、想要上學的情感。

“上學第一天”這堂課的活動目標為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貝貝上小學時的心情,講述自己對上學的感受。2.對小學生活產(chǎn)生向往,懂得小學學習生活的基本特點。通過談話引出故事《上學第一天》接著講述故事,通過提問“貝貝在上學前擔心的問題是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擔心什么?”“貝貝第一天上學,在學校里發(fā)生了哪些事情讓你印象深刻?為什么?”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以及貝貝小朋友第一天上小學時遇到的問題和他的表現(xiàn)。在第二遍講述的時候通過結合掛圖,很好的完成了目標2。

來和小朋友玩的!”xx一聽就著急了,“我下次再也不帶了!”

通過《上學第一天》的學習,孩子了解了很多有關于幼兒園與小學的不同之處。為了做好幼小銜接,我們還組織了參觀小學的活動,主要讓幼兒懂自己長了,很多事情要學會控制自己,約束自己,自己能自己管好自己。

大班語言教案篇三

1.激發(fā)幼兒對完美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資料,學會整首吟誦。

3.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課件、掛圖、畫有古詩資料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了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十分好看,經(jīng)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jīng)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齊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于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采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資料。

教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jù)自我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并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后兩句采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資料。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里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那里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那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教師示范朗誦并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忙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泊:停泊、???。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述人物的還是描述景色的?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你是。

從哪里明白的?作者是誰?他為什么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大班語言教案篇四

了解幾個常用的急救電話,知道遇到危險時使用緊急求助電話。

通過討論,了解使用緊急電話應注意的事項。

女孩和爺爺手偶。

玩具電話。

形式:集體

2、出示女孩和爺爺手偶,講述故事《怎么辦》:

珊珊今年5歲,平時白天只有爺爺和她在家,爸爸媽媽要晚上才回家。一天下午,爺爺和珊珊在一起玩積木時,爺爺突然感到很不舒服,珊珊立刻打電話找爸爸媽媽,可是他們的電話都沒有人接聽。(請幼兒想一想,如果他是珊珊,會怎么做?)珊珊心里很害怕,這時她想起了老師的話:“當遇到危險時,可以打110請警察來幫忙。”于是珊珊立刻打電話求助。打了電話后,珊珊安慰爺爺說:“爺爺,你不要怕,我叫警察和救護員來救您?!币粫海茸o車來了,把爺爺送到了醫(yī)院。一位警察阿姨還幫珊珊找到了爸爸媽媽,他們也來到醫(yī)院探望爺爺。爸爸媽媽和警察阿姨都稱贊珊珊是個勇敢、聰明的孩子。

3、向幼兒提問:

珊珊為什么要打“110”?(因為爺爺突然感到很不舒服,打電話又找不到爸爸媽媽,于是打“110”求助。)

如果你是珊珊,你會怎么做?(自由回答。)

遇到有人生病的緊急情況,打“110”還是“120”更合適呢?(120。)

為什么爸爸媽媽和警察都稱贊珊珊?(因為珊珊會找人來救爺爺,并會安慰爺爺。)

什么時候才可以用緊急求助電話?(在緊急的情況下,例如遇到壞人、發(fā)生火災、交通事故、急病等。)

我們可以隨便使用緊急求助電話嗎?為什么?(不可以,因為這樣會妨礙警方處理緊急事故,延誤有真正需要的市民向警方求助。)

5、幼兒兩人一組,分別扮演珊珊和接線員,進行對話游戲。

能說出常用的緊急求助電話號碼及其用途(110、120、119)。

能回答有關故事的問題。

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將常用的緊急電話號碼及其用途布置在環(huán)境中,加深幼兒的理解與認識。

大班語言教案篇五

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分組游戲,每組7—8人

1.教師選擇物品類別一種,如,動物,水果,蔬菜等(可根據(jù)幼兒實際情況自選)

3.游戲以淘汰的方式進行,如幼兒說不出,說錯或重復別人的就做淘汰

4.一組產(chǎn)生一名勝利者,最后每組勝利者進行最后爭奪,產(chǎn)生一名總冠軍。

5.不參加該組游戲的幼兒應盡量保持安靜,如出現(xiàn)提示現(xiàn)象,提示者與被提示者都取消游戲資格。

2、若幼兒對某一類別概念掌握較好時,教師可以加強難度如加快連接速度等形式對獲勝幼兒作一定的獎賞,調動幼兒積極參與的興趣。

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愿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

大班語言教案篇六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2.通過對畫面的質疑,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感知角色的心理活動。

3.積極參與討論活動,體驗閱讀帶來的驚喜。

1.故事讀本兩人一本;情節(jié)線索圖標一套。

2.兔子、狐貍頭飾各一個。

1.觀察故事開頭和中間部分畫面,引發(fā)幼兒對讀本的興趣和思考。

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好看的圖書,你們知道這本書里講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嗎?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教師朗讀故事的名字)

2.幼兒兩兩合作自主閱讀故事前半部分。

教師: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小兔子會和狐貍說些什么?狐貍又是怎么做的呢?請你們自己讀一讀這本書的前半部分,讀完以后可以和旁邊小朋友說一說。

3.集體閱讀幼兒看懂的和看不懂的畫面,重點引導幼兒閱讀第8頁和第10頁。(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圖標,并有意識地按序進行排列)

(1)教師:你看懂了哪一頁?講了什么內容?請你講給大家聽一聽。(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表情和動作,如:伸出手是什么意思?講出角色間的對話,不一定要求和書中內容一致)

(2)你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誰看懂了?幫幫他。

(3)引導幼兒感知畫面內容:重點閱讀第8頁和第10頁——兔子坐在哪里?他做了個什么動作?大家學一學,這個動作是什么意思?狐貍在干什么?(講故事),他是怎么想的?(引導幼兒觀察小圖并進行講述);兔子坐在哪里?狐貍背著兔子回到哪里去?他為什么會一邊走一邊笑?他想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小圖并進行講述)

4.教師幫助幼兒根據(jù)圖標提供的線索總結歸納:狐貍想吃掉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做的?

5.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講述故事。

6.閱讀畫面第16頁、18頁,猜測故事的后半部分。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簡單小結:你喜歡這只小兔子嗎?為什么?

7.帶領幼兒閱讀故事后半部分

教師:故事的結尾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

8.幼兒兩兩合作完整閱讀繪本。

教師:請你們一邊看一邊講一講這個故事。

9.故事表演。

教師:今天真的來了一只狐貍和一只兔子,我們也來做小兔子,大家一起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

大班語言教案篇七

1.仔細觀察、閱讀畫面內容,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體驗故事情節(jié)的幽默、滑稽,感知啤酒桶滾動的有趣現(xiàn)象。

ppt課件

一、出示啤酒桶圖片,激發(fā)幼兒興趣

1.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答:一個桶。他是什么樣子的?

2. 是啊這是一個圓圓的啤酒桶。你們知道啤酒嗎?幼兒答:爸爸喝的酒。是的這個啤酒桶就是裝爸爸喜歡喝的啤酒的`,他會有怎樣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吧!

二、閱讀畫面內容,感知故事

1.(出示圖1)發(fā)生什么事了?(一個啤酒桶滾了下來)

—對啤酒桶滾下來了,他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骨碌碌,骨碌碌”,我們一起來學學。(幼兒跟學)

2. “骨碌碌,骨碌碌” 啤酒桶滾了起來,你們猜猜會發(fā)生哪些事情呢?(清-4個幼兒回答)

—你們真有想法,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啤酒桶到底發(fā)生哪些事情?

3.(圖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請2-3個幼兒回答)

—我們把這句話說完整,“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滾到了理發(fā)店,剃了半邊頭發(fā)的人跑出來追啤酒桶。

4. (圖3)“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你完整的說出來。(2-3個幼兒回答)

—我們一起來說,“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滾過修鞋鋪,修鞋的人沒穿鞋就去追啤酒桶。

5. (圖4)“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又滾了?這回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了?(請幼兒互相說說,再請個別幼兒回答)

—“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滾過澡堂,沒穿好衣服的人從澡堂里追了出來。

7. (圖6、7)誰愿意來講講這里發(fā)生什么是呢?

—幼兒答:“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滾到了一座房子前,這下總算停了下來,追的人都走了。師:為什么走了,他們開心嗎?(幼兒回答)哦,原來啤酒桶是空的大家沒有喝到啤酒所以不開心的走了。

8. (圖8、9)這時又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呀?(幼兒回答)

—一個小孩鉆進了啤酒桶,“骨碌碌,骨碌碌”地滾了起來,你也滾一個,我也滾一個,他們玩的可開心了!

9.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小朋友講得很棒哦,蘇老師吧你們講得事情編成了一個故事,一起來聽聽吧!—教師邊播放ppt邊講述故事。

三、故事續(xù)編

1.小孩們鉆進了啤酒桶里,“骨碌碌,骨碌碌”地滾了起來,啤酒桶又會滾向哪兒,還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誰愿意動動小腦筋再來編一編。(一名幼兒續(xù)編)

2.你編的很棒,還有很多小朋友想編,這樣吧請你先和你旁邊的好朋友一起來編一編,等一下告訴大家吧?。▋煞昼姡?。

3.剛才我發(fā)現(xiàn)很多小朋友都編的不錯,誰愿意來講給大家聽聽。(最多兩個孩子)

大班語言教案篇八

1.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體驗理解文學作品所表達的關愛之情。

2.培養(yǎng)幼兒欣賞文學作品地興趣和能力,發(fā)展幼兒的感受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積極思考,大膽想象。

3.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角色和主要情節(jié)。理解詞匯:辛辛苦苦 輕手輕腳

多媒體課件,輕音樂,小鳥、大樹頭飾,小樹苗

一、設疑激趣 引出故事

你見過樹嗎?在哪見的?你見過鳥窩里長出的樹嗎?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就叫“鳥窩里的樹”。

二、大膽想象 體驗故事

教師采用故事中斷法,邊看圖邊講故事,引導幼兒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有趣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1、鳥窩里長出了一棵樹,你怎么看待這件事?你覺得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為什么?

3、螳螂先生怎么說的?它有什么本領?樹苗砍了嗎?為什么沒砍?鳥太太怎么說的?

4、蚱蜢先生怎么說的?搬家了嗎?誰不舍得搬?為什么?

5、小朋友支持誰的想法?為什么?

6、怎樣搬才能不傷害小樹苗,保護好小樹苗?

7、在生活中,什么時候也需要我們輕手輕腳的?

8、體驗:傳遞小樹苗 (實施目標:1、3)

9、誰能用好聽的聲音有感情地對小樹苗說一句話?

10、教師小結:森林里的小動物真有愛心,他們懂得不傷害小樹苗,小樹苗長大后有成了他們的新家,(整個環(huán)節(jié)重點實施目標:2、3)

三、整體感知 欣賞故事

1、故事中的小樹苗是從哪長出來的?

2、這棵小樹苗長在鳥窩里好不好?為什么?

3、森林里的小動物最后想出了一個什么樣的好辦法?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好辦法?

(1)為什么把小樹苗砍掉不好?為什么讓鳥先生搬家不好。

(2)幫小樹苗搬家后小樹苗怎樣啦?長大后這棵小樹苗又成了誰的家?小鳥不舍得把小樹苗砍掉,還幫他搬了家,小樹苗長大后為了有成了它的新家,所以,我們幫助了別人 ,也一定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教師小結: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真有愛心,同伴間遇到困難互相幫助,鳥先生的窩里長出了一顆小樹苗,他們都來想辦法幫忙,最后把小樹苗搬到了泥土里。

4、小朋友應該向小動物們學習什么?

四.游戲模仿 體驗故事

讓幼兒戴頭飾模仿小鳥,螳螂,蚱蜢,為大樹澆水,捉蟲,施肥,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大樹與小動物和諧相處的快樂。

大班語言教案篇九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中班幼兒的禮貌行為,重點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禮貌行為:見到教師、小朋友會主動地問好、問早,離園會和教師小朋友再見,會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如:你好、多謝、再見、請、對不起、沒關系等,并針對這一常規(guī)要求,要求家長配合在早晨入園和離園時提醒孩子和教師小朋友問早、再見,在家培養(yǎng)孩子使用禮貌用語,在幼兒園由教師引導教育孩子做個有禮貌的好寶寶。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禮貌行為。所以我選擇了這么一節(jié)關于品德教育的語言活動,我覺得向幼兒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十分重要。

根據(jù)幼兒園指導綱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所以,從小重視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對他們構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禮貌行中的正確禮貌行為具有特殊意義。

1、經(jīng)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禮貌行為。

2、懂得生活中的正確禮貌行為。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本事。重點難點重點:經(jīng)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禮貌行為。

難點:懂得生活中的正確禮貌行為。

小兔頭飾,正確的禮貌行為圖片,禮貌歌,關于有禮貌的動畫故事。畫好的娃娃圖片,油畫棒,棒棒膠,線。動物飾。

一、導入部分。

1、手指游戲。問:游戲里的小兔有沒有禮貌。

2、今日教師請來了一位客人,小朋友想看嗎。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小朋友們主動和小木偶再見。

教師小結: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說再見,這樣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二、進行部分:

1、師:小朋友,小兔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我們一齊來欣賞。

幼兒觀看動畫片。

教師提問:

(1)誰最有禮貌。

(2)豬小弟是怎樣做的。

教師小結:

1、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小朋友給小兔表演一個節(jié)目好嗎歌表演:《對不起、沒關系》。

3、想想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禮貌的行為。(輕輕地走路,小聲說話,請小朋友先洗手,喝水,在車上給老奶奶讓座,到別人家做客不亂定主人的東西……)。

5、觀看圖片。(正確的禮貌行為)。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做一個禮貌寶寶,有禮貌的送給你身邊的教師或好朋友。

大班語言教案篇十

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jīng)驗,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赤橙黃綠青藍紫。

2、大膽想象、續(xù)編,理解光與環(huán)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系。

1、選擇晴朗的天氣進行活動。

2、掛圖14號,故事磁帶。

——完整欣賞故事一邊。

——太陽公公有哪些光線寶寶?他們是什么顏色的?

——調皮的七彩光寶寶來到地面上做了哪些事情?

——出示掛圖,講述故事。

——他們溜到向日葵上,向日葵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變得金黃金黃)。

——他們來到果園里,橘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穿上了橙色衣服)。

——他們跑到草地上,草地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變得綠油油)。

——他們調到大海里,大海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變得藍藍的)。

——他們經(jīng)過沙灘,小螃蟹有什么變化?(變成了小青蟹)。

——他們親親番茄和茄子,番茄和茄子有什么變化?(番茄有了紅彤彤的顏色,茄子有了紫瑩瑩的顏色)。

——調皮的七彩光寶寶有幾種顏色?給人們帶來了什么?

——假如我們生活中沒有了光會怎么樣?

——沒有了光,我們的世界一片漆黑,所有東西都會失去它的顏色,世界上就不像現(xiàn)在這樣五彩繽紛了。光對人類、動物、植物都是很重要的。

——調皮的七彩光寶寶明天還要到地面上來玩。他們會到哪些地方去?和誰一起玩呢?

——聯(lián)想生活中事物的顏色,嘗試續(xù)編《調皮的七彩光》。

大班語言教案篇十一

1、仔細觀察畫面,大膽講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小狐貍的天真和三個咕嚕嚕的機智。

3、學習詞:咕嚕嚕、烤紅薯、小人書、敲鼓。

1、大圖書和人手一本配套小書。

2、配套字卡。

一、談話激趣。

小朋友們,你喜歡狐貍嗎?你聽過的故事中都是怎樣評價狐貍的?在今天我們要讀的這個故事里,也有一只小狐貍,它究竟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師幼共讀。

1.幼兒邊觀看小圖書1-3,教師邊提問。

3.幼兒邊觀看小圖書5-7頁,邊提問:咦,剛才竹筐里說三個咕嚕嚕,現(xiàn)在怎么變成兩個咕嚕嚕了?請幫小狐貍出出注意吧,到底是打開看看呢,還是不看?說說你的理由。小狐貍到底有沒有打開蓋子呢?我們還是繼續(xù)往下看吧。

4.觀看小圖書第8頁。

小狐貍打開蓋子了嗎?發(fā)生了什么事?(認識動詞:飛)請女孩子來學一學飛的動作吧。

5.幼兒邊觀看小圖書9-11頁故事。

三、完整閱讀現(xiàn)在我們一起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講一遍。

討論:三個咕嚕嚕和小狐貍你喜歡誰?為什么?

教師小結:老師和你們一樣,喜歡小狐貍的天真可愛、三個咕嚕嚕的聰明機智。

四、拓展經(jīng)驗。

大班語言教案篇十二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人物的動作表情,學習用"踢、拍、滾、拋"等動詞進行描述。

2、能發(fā)現(xiàn)圖片中的內在聯(lián)系,并根據(jù)不同的排列方式連貫地講述。

3、在伙伴遇到困難的時候愿意主動幫助,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學習用"踢、拍、滾、拋"等動詞進行描述。

能發(fā)現(xiàn)圖片中的內在聯(lián)系,并根據(jù)不同的排列方式連貫地講述。

白紙一張、水彩筆。掛圖《毽子飛了》

一、出示掛圖,遇到幼兒觀察并講述。

1、教師: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們在干什么?貝貝又在玩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圖一,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描述畫面內容。

4、教師:冬冬在干什么?他聽見貝貝哭了是怎么做的?引導幼兒觀察圖三,

5、教師:冬冬幫助貝貝拿到了毽子,你知道他用什么方法幫助貝貝拿到毽子的?他對貝貝說什么?貝貝是怎么回答的?引導6、幼兒觀察圖四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將幼兒想出來的步伐以畫夾心蛋糕的方式記錄在白紙上,一層記錄一個辦法。

二、引導幼兒完整連貫地講述故事圖片內容。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梳理圖片內容。

2、幼兒按照教師梳理的順序結合圖片和同伴互相講述,教師傾聽,了解幼兒講述情況。

3、請個別幼兒完整講述故事,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講述,教師和其他幼兒進行評價。

4、討論:你覺得給這個故事取什么名字合適?你在什么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過別人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覺?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三、排圖講述: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結合圖片重新排序,創(chuàng)編故事。

1、教師將圖片的次序打亂,把新的故事講給幼兒聽,并將新的故事和第一次講的故事進行比較;鼓勵幼兒說說故事的變化。

2、幼兒試一試改變圖片的次序,看看能不能講出不一樣的故事。

3、集體交流。

活動反思:

本活動讓幼兒了解幫助不是一樣東西,它是一種情意、一種精神;感知"幫助"的多種方式,體驗幫助帶來快樂和感動。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本班孩子通過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表現(xiàn)不同場景下人物的語言。通過多變的方式來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基本完成活動目標。也是設計這個教學活動的初衷。相信孩子們在今后的生活中,通過實踐會感受到助人為樂的真諦的。

大班語言教案篇十三

1、享受聽故事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及思考能力。

活動準備:課件、紙筆、藍色臘光紙

1、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不著地,不騰空,高高一座樓,造在水當中。

2、談話引出課題:

(1) 你見過什么樣的小船?

(2) 海龜爺爺過生日,小動物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小船,你們想知道是什么樣子的嗎?

3、欣賞故事《小船悠悠》。

4、提問:

(1) 哪些小動物?

(2) 它們做的什么小船?

5、第二遍欣賞故事。

6、提問: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做什么小船?

7、幼兒動手繪畫,貼在大圖畫紙上。

8、給作品取名字。

9、小朋友手拉手做小船出活動室。

大班語言教案篇十四

1.仔細觀察,學習描述榕樹的外部特征。

2.學習詞語:茂密,撐

3.感受戶外活動的樂趣。

幼兒自帶畫板和畫筆。

1.教師組織幼兒到操場上的老榕樹下觀賞榕樹,讓幼兒有秩序地觀察。

2.引導幼兒先從遠處觀看榕樹,請幼兒說一說:遠遠望去,榕樹像什么?(像一把大傘,學習詞:撐著)

讓幼兒感受榕樹枝葉茂盛的氣勢。學習詞:茂密。

4.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親手摸摸樹葉,須根,樹皮,抱抱樹干,與同伴相互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感覺怎樣?它的樣子像什么。

5.讓幼兒尋找合適的角度,將榕樹的外形特征畫下來,然后相互欣賞,交流圖畫內容。

6.請幼兒向“榕樹爺爺”說一句生日的祝賀詞。

請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榕樹的資料。

大班語言教案篇十五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水污染的一些現(xiàn)象,知道水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

2、關心周圍的水資源,有愛護水、節(jié)約用水的情感。

活動準備:

動畫片《是誰害了小鯉魚》

活動過程:

(價值取向: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小鯉魚中毒的原因)

師: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我們大家一起來仔細看一看。

--欣賞故事第一部分

重點提問:

1、小鯉魚為什么會生病呢?我們一起幫大黃狗警長想想可能會是什么原因呢?

過渡:大黃狗警長覺得小朋友講的都有道理,不過,它還是決定弄個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鯉魚生病了,我們一起來看看。

--欣賞故事第二段

重點提問:

1、是誰害了小鯉魚?(原來是大黑熊的化工廠生產(chǎn)排出有毒的廢水,流進了河里,使河水有了毒,害的鯉魚差一點死了。)

2、本來小鯉魚的家是怎么樣的?后來是什么原因使小河變了樣?

3、黑熊排放污水是為了給大家造汽車,它到底做的對不對?該怎樣做呢?(大黑熊辦工廠為大家造汽車是好事,但辦好事不能破壞周圍的環(huán)境,隨便向河里排放廢水,是有害大家身體健康的,是不對的)

4、小動物們知道小鯉魚中毒后怎么做的?

5、后來化工廠排放的水為什么變干凈了?

小結:人類在制造一些有用的東西(紙、汽車、鋼鐵等)時都會產(chǎn)生大量的污水,但是只要經(jīng)過處理再排放,就不會危害我們的生活了。

(價值取向:關心周圍的水資源,有愛護水、節(jié)約用水的情感)

教師出示圖片

黃河水污染,村民們守著水卻無法灌溉農(nóng)田

松花江水污染,哈爾濱停水四天,超市各類水搶購一空

白色垃圾污染水源

重點提問:是什么污染了水?(1、自然污染 2、人為污染,未經(jīng)處理而排放的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農(nóng)田污水;堆放在河邊的工業(yè)廢棄物和生活垃圾)

1、水變成了什么顏色?

2、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呢?

(1)對環(huán)境的危害,導致生物的減少或滅絕,造成各類環(huán)境資源的價值降低,破壞生態(tài)平衡。

(2)對生產(chǎn)的危害,被污染的水由于達不到工業(yè)生產(chǎn)或農(nóng)業(yè)灌溉的要求,而導致減產(chǎn)。

(3)對人的危害,人如果飲用了污染水,會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癌變、傳染病等,會給人的生活造成不便。

小結:生命都需要水,水是不可缺少的東西,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不能幾天不喝水。但是人類用各種方式污染了原本清澈的水,使我們的地球上可利用的水越來越少了。全世界每年大約兩萬多人因沒有水喝被渴死。人類污染了水資源,最后傷害的還是人類自己。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水資源。

大班語言教案篇十六

1、豐富幼兒的詞匯,提高幼兒的組詞能力。

2、不斷提高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并要求他們認真傾聽,仔細辨別游戲中的指令性語言。

3、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發(fā)展幼兒思維反應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1、皮球一只,貼有眼睛和鼻子、畫有嘴巴的排球一只,水桶一只。

2、學會音樂游戲“堆雪人”。

1、幼兒必須用前一幼兒詞語中的最后一個字作新詞的頭一個字。

2、不會組詞或組詞不正確者,不能將雪球傳給別人,只有請別人幫助回答正確后,方能傳雪球。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組詞練習,教會幼兒按規(guī)則進行組詞活動。

師:教師先說一個詞語“高大”,然后請幼兒用“大”組成一個新詞。例如:高大——大小——小花——兒童——童話——話梅——梅花——花心....。教師在幼兒組詞過程中,鼓勵幼兒不重復別人的詞語,原詞重復或停頓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適當?shù)膯l(fā)和引導,擴散幼兒的思考范圍,使游戲得以順利進行。

4、教師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活動。

師:幼兒坐成半圓形,教師說出一個詞語后,將雪球(皮球)傳給第一位幼兒,接著幼兒邊組詞邊依次將雪球傳給旁邊的同伴,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答不上來時,可請大家?guī)兔?,回答正確后,游戲繼續(xù)進行。雪球傳完一圈后,教師可對幼兒的表現(xiàn)進行簡單的評價。

師: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已經(jīng)滾了一個大雪球,現(xiàn)在老師已用這個大雪球作了一個雪人。(教師用桶和排球做成雪人狀,放在教室的中央)。下面我們大家一起圍著雪人玩一個堆雪人的游戲吧。

師:音樂起,幼兒圍著雪人隨著歡快的音樂邊唱邊跳,把活動氣氛推向高潮。

大班語言教案篇十七

1、欣賞故事。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知道誠實是一種美德,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3、激發(fā)幼兒參與表演的欲望,體驗人物的個性特征。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多媒體、《幼兒活動材料》、頭飾、各種盆花。

一、激趣導入簡單的講述一下故事內容:從前有個國王,他給全國所有的孩子每人發(fā)了一?;ㄗ眩⒏嬖V他們:誰能用這?;ㄗ逊N出最美麗的花,就讓誰將來當國王。許多天以后,全國各地的孩子一齊來到王宮里,幾乎每個人都捧著一盆美麗的花??墒侵挥幸粋€孩子手里捧著的是一個空花盆,為什么呢?(激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二、欣賞故事播放故事,請幼兒欣賞《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三、理解故事

1、請幼兒打開《幼兒活動材料》28~29頁,一邊聽故事,一邊找出表現(xiàn)故事內容的圖片,并用彩筆圈出來。

2、請幼兒說說書上的哪張圖片表現(xiàn)的不是故事里的內容?為什么?

3、提出下列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里的內容。

(1)國王為什么藥挑一個孩子當未來的國王?他是怎么做的?

(2)一個叫宋金的孩子領了一?;ㄗ鸦丶液笥惺窃趺醋龅?結果呢?他是什么表情?

(3)全國各地的孩子來到皇宮里的時候,手里都捧著什么?心情怎么樣?

(4)宋金的手里捧的是什么?心情怎么樣?

(5)國王見到宋金后是怎么說的?宋金有是怎么答的?

(6)國王為什么挑選宋金當未來的國王?

四、復述故事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圖講故事,并引導幼兒復述國王最后講的一段話,"找到了,找到了,我要找一個誠實的孩子當國王。你是誠實的孩子,我讓你做將來的國王。

五、表演故事教師和幼兒共同表演故事。

孩子們對這節(jié)活動非常感興趣,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幼兒積極參與表演,并理解了誠實是一種美德,我們從小就要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32665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