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讀后感100字(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2-25 10:23:07
寓言故事讀后感100字(三篇)
時間:2023-02-25 10:23:07     小編:zdfb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寓言故事讀后感100字篇一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很多人做事只會考慮自身的利益,而很少為他人著想。一件事情,若是對自己有利,則會毫不猶豫;若只是對他人有好處,那么多半不會做。

這故事很短小,卻引發(fā)了我深深的思考。

首先,能為他人著想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品質,卻未必完全沒有。比如我們的父母和老師,他們數年如一日地照顧和教導我們,不管自己辛苦,一心只想著我們的成長和進步。這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從心底里感激和敬佩。

其次,如果大多數人都習慣于從自身利益考慮,那么我們在和他們溝通,尤其是要說服他們時,就要從他們的角度出發(fā),幫助他們看到“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不這樣做有什么壞處”,就會更加有效。

寓言故事讀后感100字篇二

《好心幫倒忙的笨熊》這個故事說明了有時候,傻瓜的幫助,會比敵人的襲擊更要可怕,《寓言故事》讀后感300字。

《狐貍和烏鴉》這個故事說明了善于阿諛奉承的人,往往是別有用心的。切莫上當受騙。

《狐貍和葡萄》這個故事說明了能力小,做不成事,就找借口辯解。

《狐貍和老狼》這個故事說明了說別人壞話的人不會有好下場。

《狐貍分肉》這個故事說明了對于狡猾、虛偽的人,要看清他們的`真面目,才不至于上當受騙。

《落井的狐貍和公山羊》這個故事說明了聰明的人應當是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再去做。

《吹牛的運動員》這個故事說明了不要吹牛,吹牛會被別人嘲笑。

《蟬和狐貍》這個故事說明了聰明的人,懂得從別人的不幸中吸取教訓。

《狼和小羊》這個故事說明了干壞事總是要找借口的。

《斷了尾巴的狐貍》這個故事說明了有一種人,他們勸別人做某件事,不是出于好心,而是為了自己。對這種人,要提防。

寓言故事讀后感100字篇三

中國古代寓言是一本從古代事例告訴了我們一個個做人的道理的書,書中的情節(jié)有趣,一個個的事例告訴我們一個個的道理。

比如《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講的是東郭先生是個有愛心的人,狼被獵人追趕,向東郭先生求救。東郭先生救了狼,但狼想把東郭先生吃了,一位農夫走過來,想了個辦法救了東郭先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相信惡人的話,因為不管他們說得多么好聽,都是欺騙,好讓你上他的'圈套。

還有《賽翁失馬》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好和壞、禍和福都不是絕對的。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我還喜歡《不龜手藥》這個故事,它告訴我們,做事只要開動腦筋,克服保守思想,樹立新觀念,讓我們明白在不變的情況下,要懂得隨機應變,就能讓自己的東西發(fā)揮最大的用處。

看著這本書,我不禁聯(lián)想到我自己,如果面臨同樣的情形,我該怎樣去面對呢?

書中的故事數不勝數,一本好書不僅增長了我的見識,還教會了我生活中為人處世的道理,我要多讀書,讀像中國古代寓言這樣的好書。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3687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