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優(yōu)質(zhì)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3 17:23:15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優(yōu)質(zhì)18篇)
時間:2023-11-23 17:23:15     小編:琉璃

心得體會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留下的寶貴財富。寫心得體會時,我們可以加入一些反思和建議,以期更好地改進自己的行為和思考方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一

“來人??!救救孩子!”1月4日中午13時56分許,在x大學進行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剛做完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正準備去餐廳吃飯,突然聽見一陣帶有哭腔的叫喊。循著聲音,他急奔過去,發(fā)現(xiàn)一個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時,冰面突然斷裂,孩子陷入冰窟,無助的母親正在湖邊哭喊求助。

情況危急,拉齊尼·巴依卡來不及細想,一腳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時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齊尼·巴依卡也不慎跌入水中。冰冷的湖水,迅速帶走身體的溫度,拉齊尼·巴依卡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盡量托在水面。此時,一同趕往湖邊救人的木沙江·努爾墩也跳進冰冷的湖水中,幫助他一起施救。聞訊趕來的人們也紛紛參與救援。十多分鐘過去,孩童成功獲救,但托舉起他生命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上來,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

冰涼的湖水呀,你怎能如此無情!拉齊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經(jīng)得到他幫助的鄉(xiāng)親們,以及他所在培訓班的老師同學,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他們熟悉的那個忠誠正直、謙遜善良的拉齊尼·巴依卡就這樣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守邊護邊事業(yè)和摯愛的親人。

“前兩天,我們還一起上街給他買了一套新衣服,他說要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時候,到x再穿。”舍友買買提·居馬紅著眼圈哽咽地說。

祖孫三代忠誠守護祖國邊境。

拉齊尼·巴依卡工作的地方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于x帕米爾高原東南部。這里有一條我國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的邊境線,全長888.5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氧氣含量只有平原的一半,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0℃。

從1957年起,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凱力迪拜克就自薦成為了部隊邊防連第一位“牦牛向?qū)А?。后來拉齊尼·巴依卡的父親從他手中接過了這根“巡邊棒”。

拉齊尼·巴依卡十幾歲時,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由于地勢險要,巡邏不能乘車,只能借助牦牛。2004年,從部隊退伍的他接過父親手中的鞭子,成為了不穿軍裝的邊防軍人,和其他塔吉克族護邊員一起,騎著牦牛巡邏在這條邊防線上。

2004年8月,拉齊尼·巴依卡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深感自己肩上責任重大和使命光榮,憑著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滿腔摯愛,守衛(wèi)著帕米爾高原這片凈土,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誓死捍衛(wèi)著國家尊嚴和每一寸國土。拉齊尼·巴依卡三代守邊的動人故事在帕米爾高原早已家喻戶曉、廣為流傳,他被邊防官兵和當?shù)啬撩裼H切地稱贊為在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帕米爾雄鷹”,一路走好。

拉齊尼·巴依卡曾多次榮獲國家和自治區(qū)道德模范、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優(yōu)秀護邊員等榮譽稱號。2020年10月他又獲得“全國愛國擁軍模范”榮譽稱號,并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同年11月,他又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20年10月2日,應邀參加x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65周年x的拉齊尼·巴依卡在x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多次提到他的一頭白牦牛。語言樸實,感情真切!

這頭白牦牛對于拉齊尼而言,是他出生入死的親密戰(zhàn)友,2014年,它在跟隨拉齊尼護邊途中,不慎受傷而亡,這成了拉齊尼多年的隱痛。

“剛到x的那天晚上,在賓館里,我又夢見我的白牦牛,6年了,我經(jīng)常夢見它……”

如今。

邊境線上還會有騎著牦牛巡邊的隊員。

但再也不會出現(xiàn)拉齊尼·巴依卡的身影。

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

不穿軍裝的邊防戰(zhàn)士。

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

這鏗鏘的錚錚誓言。

回蕩在帕米爾高原的群山之巔。

來源:網(wǎng)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二

“他是我人生的偶像?!彼暮⒆永蠣枴だR尼說。

“他是我學習的榜樣,是我的摯友?!迸c他一同學習的木沙江·努爾墩說。

“他是一名優(yōu)秀的全國人大代表?!毙陆S吾爾自治區(qū)喀什地區(qū)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阿力甫·木沙說。

人們稱他是“帕米爾雄鷹”。鷹,是塔吉克族的圖騰,他們認為鷹是英雄和正義的化身。

他是拉齊尼·巴依卡,兩個孩子的父親,一位共和國的護邊員,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zhàn)士,一名優(yōu)秀的全國人大代表,一名忠誠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1月4日,新疆喀什塔吉克族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為救落水兒童不幸犧牲,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年僅41歲。

作為一名守衛(wèi)祖國西部邊陲的共和國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來勤懇敬業(y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chǎn)黨員的神圣使命。在他工作的地方,留下了很多動人的故事:在那條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長年與風雪為伴的邊境線上,他會迎著暴虐的風雪,把自家牦牛聚集在一起,形成厚厚的墻壁,為巡邏官兵抵御嚴寒;他會在接到邊境管區(qū)牧民那西爾江塔西坎迪的電話后,頂風冒雪,將牧民患急病的母親送到醫(yī)院直到老人恢復健康;他會舍命營救掉進雪洞的解放軍戰(zhàn)士,卻絲毫不顧自己的安危,以至于在醫(yī)院被緊急搶救3小時才挽回生命……他的足跡踏遍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善良、正直、無私是對他的評價,忠誠、勇敢、無畏是他的標簽。

拉齊尼·巴依卡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從此每當巡邊時他不僅幫助邊境線上的牧民盡力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還會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把祖國邊境線上的聲音帶到兩會上。在兩會結束后他還主動宣講兩會精神把黨和國家的聲音真真切切地傳遞到基層。

“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zhàn)士,永遠守護好祖國的邊境線……”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常說的一句話。而今,數(shù)九隆冬,英雄已逝,這錚錚誓言將永遠傳頌在帕米爾高原的天地之間,傳頌在共和國西陲千里的邊防線上,“帕米爾雄鷹”拉齊尼·巴依卡的精神也將世代相傳。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三

2021年1月4日,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大代表拉齊尼?巴依卡為解救落入冰窟的兒童,英勇犧牲,用生命書寫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彰顯了共產(chǎn)黨員的光輝形象。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跡,引導激勵全區(qū)廣大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聚焦先進,學習先進,地委決定,在全地區(qū)廣泛開展向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活動,并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向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

學習他愛黨愛國的情懷。拉齊尼?巴依克一家祖孫三代都是優(yōu)秀護邊員,12歲開始,拉齊尼?巴依克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優(yōu)秀護邊員。2004年,當了38年義務巡邏向?qū)У母赣H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為將父輩愛國守邊精神傳承下去,剛從部隊退伍的拉齊尼?巴依克繼承父輩使命,成為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軍人,他騎著牦牛與邊防官兵常年在邊境一線踏勘巡邏,以家國情懷踐行“缺氧不缺精神”的大無畏英雄氣概,身體力行,誓死捍衛(wèi)著國家尊嚴、民族氣概。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把一生獻給黨的事業(yè)作為最大追求,把對黨對國無限忠誠融入到守邊護邊事業(yè)中,矢志不渝傳承著愛國戍邊精神。

學習他舍己為人的犧牲精神。他在危險面前臨危不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2021年1月4日,在喀什大學參加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做完核酸檢測準備去餐廳吃飯時,聽見有哭腔的叫喊,循著聲音他急奔過去,發(fā)現(xiàn)一個小孩陷入人工湖冰窟,無助的母親在湖邊哭喊求助。情況危急,拉齊尼?巴依卡來不及細想,一腳路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拉孩子的時候,冰面坍塌,拉齊尼?巴依卡不慎跌入水中,他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托在水面,孩童成功獲救,但托舉起孩童生命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上來。拉齊尼?巴依卡同志面對生死毫無畏懼,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用生命的最后光輝托舉起另一個幼小生命的新生和希望,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暫而精彩的人生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共產(chǎn)黨員的奉獻之歌。

學習他使命在肩的政治品格。拉齊尼?巴依卡始終牢記責任、牢記父親教誨,身體力行踐行鏗鏘的錚鋒誓言。一次巡邏中,牦牛踩塌了石頭,山上的碎石片砸在拉齊尼額頭,鮮血直流,官兵們勸他返回,拉齊尼卻說:“我還沒完成任務呢?!睆娙虅⊥?,拉齊尼仍堅持為官兵探路。10多年的護邊路上,這樣的危險時刻太多太多,但拉齊尼從來沒有想過停止巡邏的腳步,把為國守邊當作自己的終生事業(yè)。在他的感染和帶動下,一大批牧民自覺地投入到守邊護邊當中,形成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鋼鐵長城。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把人生追求與黨的事業(yè)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沖鋒在前、無私春獻勇于犧牲,用激情和汗水書寫了靚麗青春、創(chuàng)造了輝煌業(yè)績。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鮮活典型,是新時期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基層黨員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更是共產(chǎn)黨員的楷模!他的愛黨愛國的情懷、舍己為人的犧牲精神、使命在肩的政治品格,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任然留在所有黨員的心中。向先鋒模范學習,向優(yōu)秀黨員靠攏,我們在感動于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跡的同時,也要更加奮發(fā)有為,敬業(yè)愛崗、勤奮工作,把自己的工作與黨的形象和事業(yè)緊密聯(lián)系起來,努力在工作崗位上作出貢獻,努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記初心、守初心、踐初心,不畏艱險,持之以恒,讓信仰的旗幟高高飄揚。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四

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全國雙擁辦近日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組織開展向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的通知》。

通知指出,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重要論述的忠實踐行者,是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堅定推動者,是新時代共產(chǎn)黨員堅守初心使命的優(yōu)秀代表,是全國人大代表忠誠履職的杰出榜樣,是新時代退役軍人忠誠奉獻的先鋒模范,是愛國擁軍、巡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的英雄壯舉和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使命,充分彰顯了退役軍人忠誠奉獻的真摯情懷,鮮明展示了愛國擁軍模范關心支持國防的時代風采。

通知要求,要把向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作為當前雙擁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實,將學習活動與黨史學習教育、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旗幟引領、同心鑄夢”年度雙擁宣傳教育結合起來,把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跡作為鮮活教材,通過專題學習、集中研討、座談交流等方式,學習他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愛國擁軍的奉獻精神、戍邊守邊的家國情懷、舍己為人的高尚情操。要廣泛開展“向先進典型看齊”等學習實踐活動,采取網(wǎng)上網(wǎng)下相結合的形式,動員廣大軍民見賢思齊、銳意奮進,不斷鞏固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

通知強調(diào),要把組織開展向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與抓好工作落實結合起來。各級雙擁部門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重要論述,貫徹落實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暨雙擁模范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精神,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系,凝聚起軍民同心鑄夢的強大合力。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和雙擁系統(tǒng)要扎實做好退役軍人安置、隨軍家屬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軍人子女教育優(yōu)待等工作,教育引導廣大退役軍人以拉齊尼·巴依卡為榜樣,在經(jīng)濟社會建設發(fā)展各條戰(zhàn)線拼搏進取、再立新功。各部隊要將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跡納入深化“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引導廣大官兵堅定愛黨報國情懷、牢記愛民為民宗旨,積極參加和支援地方經(jīng)濟社會建設,以優(yōu)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五

“來人??!救救孩子!”1月4日中午13時56分許,在x大學進行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剛做完常態(tài)化核酸檢測,正準備去餐廳吃飯,突然聽見一陣帶有哭腔的叫喊。循著聲音,他急奔過去,發(fā)現(xiàn)一個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時,冰面突然斷裂,孩子陷入冰窟,無助的母親正在湖邊哭喊求助。

情況危急,拉齊尼·巴依卡來不及細想,一腳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時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齊尼·巴依卡也不慎跌入水中。冰冷的湖水,迅速帶走身體的溫度,拉齊尼·巴依卡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盡量托在水面。此時,一同趕往湖邊救人的木沙江·努爾墩也跳進冰冷的湖水中,幫助他一起施救。聞訊趕來的人們也紛紛參與救援。十多分鐘過去,孩童成功獲救,但托舉起他生命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上來,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

冰涼的湖水呀,你怎能如此無情!拉齊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經(jīng)得到他幫助的鄉(xiāng)親們,以及他所在培訓班的老師同學,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他們熟悉的那個忠誠正直、謙遜善良的拉齊尼·巴依卡就這樣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守邊護邊事業(yè)和摯愛的親人。

“前兩天,我們還一起上街給他買了一套新衣服,他說要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時候,到x再穿?!鄙嵊奄I買提·居馬紅著眼圈哽咽地說。

祖孫三代忠誠守護祖國邊境。

拉齊尼·巴依卡工作的地方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于x帕米爾高原東南部。這里有一條我國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的邊境線,全長888.5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氧氣含量只有平原的一半,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0℃。

從1957年起,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凱力迪拜克就自薦成為了部隊邊防連第一位“牦牛向?qū)А?。后來拉齊尼·巴依卡的父親從他手中接過了這根“巡邊棒”。

拉齊尼·巴依卡十幾歲時,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由于地勢險要,巡邏不能乘車,只能借助牦牛。2004年,從部隊退伍的他接過父親手中的鞭子,成為了不穿軍裝的邊防軍人,和其他塔吉克族護邊員一起,騎著牦牛巡邏在這條邊防線上。

2004年8月,拉齊尼·巴依卡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深感自己肩上責任重大和使命光榮,憑著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滿腔摯愛,守衛(wèi)著帕米爾高原這片凈土,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誓死捍衛(wèi)著國家尊嚴和每一寸國土。拉齊尼·巴依卡三代守邊的動人故事在帕米爾高原早已家喻戶曉、廣為流傳,他被邊防官兵和當?shù)啬撩裼H切地稱贊為在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帕米爾雄鷹”,一路走好。

拉齊尼·巴依卡曾多次榮獲國家和自治區(qū)道德模范、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優(yōu)秀護邊員等榮譽稱號。2020年10月他又獲得“全國愛國擁軍模范”榮譽稱號,并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同年11月,他又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020年10月2日,應邀參加x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65周年x的拉齊尼·巴依卡在x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多次提到他的一頭白牦牛。語言樸實,感情真切!

這頭白牦牛對于拉齊尼而言,是他出生入死的親密戰(zhàn)友,2014年,它在跟隨拉齊尼護邊途中,不慎受傷而亡,這成了拉齊尼多年的隱痛。

“剛到x的那天晚上,在賓館里,我又夢見我的白牦牛,6年了,我經(jīng)常夢見它……”

如今。

邊境線上還會有騎著牦牛巡邊的隊員。

但再也不會出現(xiàn)拉齊尼·巴依卡的身影。

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

不穿軍裝的邊防戰(zhàn)士。

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

這鏗鏘的錚錚誓言。

回蕩在帕米爾高原的群山之巔。

“帕米爾雄鷹”將永遠飛翔在祖國的邊境線上。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六

“祖父和父親的精神鼓舞著我雄鷹般飛翔,我以鋼鐵般的意志,日夜巡邏在冰峰雪嶺間?!边@句詩來自共產(chǎn)黨員拉齊尼為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創(chuàng)作的詩歌《南湖》,也是拉齊尼托舉落水幼兒英勇犧牲前發(fā)的最后一條微信朋友圈。

拉齊尼祖孫三代戍守邊疆,都是護邊員,他們的眼睛如雄鷹般銳利,觀察著邊界的風吹草動;他們的身手如雄鷹般敏捷,保衛(wèi)著祖國的一草一木;他們的事跡代代相傳,回響在雄鷹翱翔的帕米爾高原上空,充滿著令人奮進的力量。黨員干部應以帕米爾高原的“雄鷹”們?yōu)殓R,對標先進精神,汲取偉大力量,爭當翱翔于新時代的雄鷹。

以雄鷹之勇猛保衛(wèi)國家領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祖國的神圣領土一寸都不能分裂出去!拉齊尼的爺爺凱力迪別克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立下誓言:“不能讓界碑移動哪怕1毫米!”他作為當?shù)啬撩瘢矣谂c狂風暴雪做斗爭,自告奮勇為邊防官兵作向?qū)?,成為紅其拉甫邊防連的第一名護邊員。凱力迪別克以雄鷹般的英勇克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日復一日守衛(wèi)著家鄉(xiāng)888.5公里的邊境線,仔細巡查著邊境,堅決保衛(wèi)領土完整不受侵犯。黨員干部要學習凱力迪別克一心為國、寸土不讓的愛國情懷,始終將黨和國家利益擺在第一位,胸懷勇猛之氣,腳踏堅定之路,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貢獻一己之力。

以雄鷹之英姿擔起初心使命?!安煌跣母h走”,凱力迪別克這樣叮囑著兒子巴依卡。1972年,巴依卡接過了手中的接力棒,背起行囊和干糧,帶上紅油漆,踏遍了“生命禁區(qū)”中每一寸的土地。餓了,他就拿出被高原的風吹干的馕啃兩口;渴了,他便拾起高原上干凈的雪塞嘴里解渴。戍邊26年,巴依卡從沒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直到前來有關領導來慰問他,他才說出唯一的請求: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巴依卡不忘父親的囑托,牢記沉甸甸的使命,將一枚閃閃發(fā)亮的黨徽自豪地戴在胸前,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黨員干部要學習巴依卡高度強烈的使命意識,不計較個人得失,以雄鷹之堅定英姿砥礪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以雄鷹之矯健英姿勇?lián)伯a(chǎn)黨人的光榮使命,成為奮斗的接力者,攜手擘畫“十四五”藍圖。

以雄鷹之胸懷涵養(yǎng)為民之心。共產(chǎn)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拉齊尼牢牢記住爺爺和父親的期待,成為了“不穿軍裝”的邊防“戰(zhàn)士”。2010年10月,拉齊尼第一次獨自帶領巡邏隊進入雪山,歷經(jīng)千辛萬苦牽著3頭牦牛穿越被喻為“生死九道彎”的盤山路,為連隊官兵送去補給和年貨。2021年2月,拉齊尼在冰冷的水中托舉起一名幼兒,用自己寶貴的生命詮釋了“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含義。黨員干部要向拉齊尼學習,胸懷祖國山河,永葆為民之心,無論身在什么崗位,都要盡己之力,竭己所能,將人民群眾放在第一位,為百姓做小事、辦細事,達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境界。

在帕米爾高原上空,到處翱翔著的雄鷹;在帕米爾高原邊境,時刻站立著守衛(wèi)祖國的官兵。黨員干部要不懼困難,勇猛向前,以卓爾不群之英姿、志存高遠之胸懷,爭當在百年之大變局中乘風破浪的“雄鷹”!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七

201月4日,獲得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全國勞動模范殊榮的拉齊尼·巴依卡,為救落水兒童把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41歲。

“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英雄,我隨時都做好了準備,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一生?!彼俗遄o邊員拉齊尼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钪?,他用堅守詮釋忠誠,與雪山冰嶺為伴,書寫著對黨的滿腔赤誠和對祖國的無限熱愛;離開,他用生命托舉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給年幼的孩子,用滾燙的大愛溫暖無數(shù)人的心田。

大愛是最純粹的情感,大愛是最無私的付出。心中有大愛,才能有大境界、大擔當,才能臨危不懼、奉獻無悔。無論是在雪山深谷巡邊,還是在朋友圈留下“南湖紅色的光照亮帕米爾高原”的詩句,抑或是生命最后那次勇敢無畏的托舉……我們從拉齊尼短暫的一生中,看到了他對黨、對祖國、對人民、對子弟兵深沉的愛、熾熱的情。

英雄的生命之火是短暫的,但精神之光是永恒的。無論是實現(xiàn)民族復興,還是推進強國強軍;無論是弘揚新風正氣,還是干好本職工作,每名官兵都應該向拉齊尼學習。當黨需要我們沖鋒時,就像他那樣化作一柄鋒利的劍;當祖國需要我們堅守時,就像他那樣矗立成一座沉默的山;當人民需要我們呵護時,就像他那樣撐起一把堅實的傘。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八

“讀懂”那翱翔的“帕米爾雄鷹”

一滴水可以折射奪目的陽光,一位護邊英雄可以反映我們這個激揚奮進的新時代。連日來,“帕米爾雄鷹”拉齊尼的見義勇為刷爆微信圈,一次次濕潤人們的眼睛,我心中著實燃起了對這名同齡“時代楷?!钡臍J佩之情。他的一言、一行、一事,都閃耀著新時代所孕育的寶貴品質(zhì)和崇高精神:忠誠執(zhí)著、樸實助人、敢于斗爭……值得每一名中國人崇敬與學習。

“讀懂”一言,先救孩子!是怎樣一個忠誠的人,才能在人民群眾深陷冰水絕境時發(fā)自肺腑地這樣堅定決然。“冰太薄,你不要過來,救孩子,快救孩子”,簡短的話語,卻反映出一顆強大執(zhí)著的心,因為如此才會義無反顧地用生命完成一次次使命的托舉。面臨生活的一次次重要選擇時,拉齊尼都是把忠誠于黨與執(zhí)著為民放在第一位。難道他不怕身陷絕境,甚至犧牲生命嗎?也許在他心中,早已以執(zhí)著為黨為民為己任,對見義勇為更多的是一份舍我其誰的擔當,在這份強烈責任感的驅(qū)動下,危急時刻,才會第一個挺身而出,托舉到生命最后一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執(zhí)著,就是英雄模范們都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jīng)_鋒陷陣、頑強拼搏”,有了這樣的執(zhí)著,我們就能夠讀懂“帕米爾雄鷹”簡潔的話語中所蘊含的高貴品質(zhì),才會不忘初心,選擇沖鋒!

“讀懂”一行,接過護邊接力棒。2004年,父親巴依卡帶上了24歲的拉齊尼一起巡邊,路上巴依卡將自己手繪的“巡邏圖”交給拉齊尼并對他說:“我把最珍愛的東西交給你了,這個棒你要接好?!睆拇耍R尼跟爺爺父親一樣成為了“不穿軍裝”的邊防“戰(zhàn)士”。一名多么質(zhì)樸的“戰(zhàn)士”,為所有同齡一代樹立了榜樣,讓我們見識了一個退役軍人的價值觀,讓我們懂得了新時代邊疆人民對祖國和人民無比的愛。也許在他質(zhì)樸的心中,早已視護邊衛(wèi)國為己任,對人民群眾的愛更多源于一些淳樸自然的情感,正是在這份家國情懷的情感激發(fā)下,在危難面前選擇了奉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樸實,就是英雄模范們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有了這份厚重的樸實,就明白“帕米爾雄鷹”最直接的選擇所蘊含的厚重情感,才真正會不忘初心,甘于奉獻!

“讀懂”一事,特別的一張全家福。這是拉齊尼危難時刻完成生命托舉后的一件“憾事”,也是敢于斗爭的非凡震撼。近20年的巡邏路上,邊防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拉齊尼總是走在前面探路憑著豐富的經(jīng)驗,一次次幫助邊防官兵化險為夷。拉齊尼每次到達巡邏點位后,就在石頭上刻下“中國”兩個字,宣誓國家主權。用一次次看似平凡的戰(zhàn)斗,生動展示著: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幸福?“帕米爾雄鷹”用他的堅韌不拔、持續(xù)斗爭,做到了不能讓界碑移動哪怕1毫米,詮釋了“護邊斗爭”這四個字的含義。特別的全家福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也許在他心中,早已做好了“時刻為祖國和人民犧牲”的準備,對于擔起使命就多了一份時不待我的動力。正是在這份敢于斗爭精神驅(qū)動下,危難面前才能夠“沖”出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至勝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勝利實現(xiàn)我們黨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須發(fā)揚斗爭精神”,思考這刻骨銘心的瞬間,就明白英雄見義勇為這一事所蘊含的斗爭精神,才能不忘初心,擔起使命!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九

第一次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時,拉齊尼·巴依卡提出:適當提高護邊員待遇、擴大護邊員隊伍、加強邊境管控,實現(xiàn)護邊員隊伍“留得住、守得住”,防止邊境“空心化”問題。議案提交后很快得到回復,2018年底,新疆各地護邊員待遇有所提高,人員也得到有效補充。

2018年以前,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轄區(qū)范圍內(nèi)的邊境線上只有2000多個護邊員,邊境線長、點多面廣、邊境防控任務繁重。

為解決這個問題,拉齊尼·巴依卡第一次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便將相關議案帶上了當年的全國“兩會”。議案得到回復后,護邊員力量迅速增到7560多人,待遇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拉齊尼·巴依卡所提議案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不僅使得當?shù)刈o邊員人數(shù)增加了、待遇提高了,邊境線上的基礎設施更是得到了很大改善。護邊員的工資能達到2600元,“守邊受窮”已經(jīng)成為歷史。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阿力甫·木沙說,“現(xiàn)在護邊員年收入可達31200元,縣里的每戶貧困戶家庭都有護邊員,這樣每家都有了長期穩(wěn)定收入?!?/p>

如今,邊境線上網(wǎng)絡通了,電通了,道路通了,護邊員的執(zhí)勤房也建設起來了,政府為護邊員配備了專業(yè)的巡邏車、衛(wèi)星電話等裝備,他們不再風餐露宿,工作條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地,讓邊境管控做到了人防、物防、技防,確保了邊境地區(qū)的安定。

在邊境線上,每座氈房就是一個哨所,每個牧民就是一個哨兵。對于拉齊尼·巴依卡來說,幾種身份的疊加,讓他身上的責任更重了,每次巡邊放牧,他都要到牧民家里走訪調(diào)研,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詢問牧民家里有什么困難,把基層的聲音實實在在帶到“兩會”上去?!皟蓵苯Y束后還主動要求進社區(qū)、進單位、進牧區(qū)宣講,再把黨的聲音真真切切地傳遞到基層。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十

去年11月,我響應黨組織的號召,選擇來到了祖國的西部邊陲,來到了位于帕米爾高原東麓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一縣鄰三國,兩口通兩亞,面積2.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卻只有4.1萬人,平均海拔4000米,全年無霜期70-120天,年降水量69毫米,植被覆蓋率0.0078%,含氧量也僅是平原地區(qū)的70%,外來干部高原病多發(fā)。

我在鄉(xiāng)鎮(zhèn)才工作了5個月,縣委組織部就來找我談話,黨組織想把我借調(diào)到縣委辦,從事文字材料工作。我的內(nèi)心很矛盾,鄉(xiāng)鎮(zhèn)上的工作強度本就比內(nèi)地大很多,而縣委辦更是“5+2”“白+黑”,每晚兩點下班,周末從沒輪休,節(jié)日也不會休息,一年只有探親假20天,而且去了縣委辦后,我的基層工作經(jīng)驗也是個問題,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也將直接影響我后面的提拔。

但我也明白,有時候做選擇不能只考慮“好”和“壞”,得遵循自己的初心,只要道路的正確方向不偏離,走快一點和走慢一點又有什么關系呢?我遠離天府之國,來到這邊疆苦寒之地,就是想不負青春,能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做點有意義事情,怕吃苦的話那我還來這里干什么?而且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應當服從組織的意志,眼下縣委辦青黃不接,急需有一定寫作基礎的年輕干部充實進去,這個時候我應該擔當,不應該講困難,更不應該打自己的小算盤。

來到辦公室后,我才發(fā)現(xiàn)這里真的是我家,因為吃住全在它。以前在周末還有一天時間出去拍拍照,還能寫出點歌曲,在這里卻只需要記住今天是多少號,星期對我們來說根本沒有意義。我也有扛不住的時候,也有過退縮的想法,但這里比我年齡大的領導和同事都很拼,我根本不好意思退縮,領導出差回來后,總會在當?shù)亟o我們買點特產(chǎn)來犒勞我們,也常常和我們坐在一起講講過去這里有趣的事,同事們也是時常在工作上幫助我、在生活上關心我、在心理上開導我,這讓我很快就融入了新單位。

有一天,我在食堂吃過晚飯后回到了辦公室,副主任剛和他未滿3歲的女兒開了視頻,只有31歲的他正仰在椅子上揉著脖頸,上周去醫(yī)院檢查,他的頸椎和腰椎有幾節(jié)被磨平了,腿腳也出了問題,他現(xiàn)在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哎,老了,老了?。∫簧矶际遣×恕?,我的心情復雜,抱起了旁邊的一大摞材料,認真學了起來,我想盡快熟悉工作,多為他分點憂。

曾經(jīng)的我也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小說家”“詩人”“演員”“作曲家”,這些都是我曾經(jīng)向往的職業(yè),也曾在這些方面有一些進展,但后來的我卻發(fā)現(xiàn)時間總是不夠用,于是做出了取舍,不再“單打獨斗”,而是將個人融入集體,想在黨的領導下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把自己的人生價值發(fā)揮到最大。當前我們縣也正在規(guī)劃旅游產(chǎn)業(yè),很缺文化和宣傳方面的人才,待今年脫貧摘帽后,我的特長也一定不會荒廢,必有用武之地。

聽同事講,在2017年塔什庫爾干縣發(fā)生地震后,一位白發(fā)蒼蒼的塔吉克族老大爺站在廢墟之上,小心翼翼地把粘墻上的毛主席畫像取了下來,這個故事在黨員干部之間傳頌,也給予了我很大的正能量。塔吉克族是中國唯一純正血統(tǒng)的白色人種,但他們淳樸愛國,世代守邊,古有庫爾察克,抗擊浩罕入侵者為祖國流盡最后一滴鮮血,今有拉齊尼·巴亞克,一家三代人為祖國巡邏守邊,當我佩戴黨員徽章走在街上時,也總會有很多塔吉克族群眾微笑著向我致意,現(xiàn)在的我只想努力守護好他們的笑容。

去年春節(jié)我沒有回家,那時我正在x地委黨校學習少數(shù)民族語言,接受著崗前培訓,晚上回到宿舍后,屋內(nèi)燈光冰冷,獨自一人,屋外寒風呼嘯,白雪皚皚,我打開電視,看起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電視里的小品卻沒一個讓我覺得有趣。突然,手機鈴聲響了起來,是哥哥打來了視頻通話,畫面里一家人正在老家的堂屋吃著火鍋,我和他們聊著聊著,視頻卻突然掛斷,后來卻怎么也連不上了,第二天哥哥給我說,奶奶和母親哭了,他們不想讓我看到。

家人想念我,我又何嘗不想念他們呢?可孩子長大了,總是要離家的,而且我身雖遠離故鄉(xiāng),腳下卻仍是祖國,我們的祖國雖然繁榮富強了,但還有一些地方處于相對落后,這些地方需要年輕人的熱血來澆灌,需要新時代的支邊青年來守護和建設。我家中兄弟三人,后顧之憂較少,前來守邊也是合適的,身處祖國發(fā)達地區(qū)的同志們,千萬要更加努力啊!一定要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而我:愿為邊疆胡楊樹,守望家國繁花處。

來源:網(wǎng)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十一

拉齊尼·巴依卡,男,黨員,塔吉克族,1979年出生,生前是x維吾爾自治區(qū)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xiāng)提孜那甫村村委會委員、護邊員。他2001年入伍,2003年從部隊復員后,接過祖父、父親接力棒,成為紅其拉甫邊防部隊的義務巡邏向?qū)В匦l(wèi)神圣國土、捍衛(wèi)祖國尊嚴,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巡邏戰(zhàn)士,10余年來足跡踏遍帕米爾高原邊防一線,一家三代人70年守衛(wèi)邊境的愛國奉獻壯舉,傳遍x內(nèi)外,感動無數(shù)軍民,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愛國擁軍模范”等榮譽稱號。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他忠實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努力推動民族地區(qū)發(fā)展進步。2021年1月4日,為解救落入冰窟的兒童,不幸英勇犧牲,年僅41歲。

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是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于民族工作重要論述的忠誠踐行者,是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堅定推動者,是愛國戍邊的“帕米爾雄鷹”。他愛國護邊的執(zhí)著堅守、推動民族團結進步的扎實工作、舍己救人的英雄壯舉,生動踐行了新時代員的初心使命,充分彰顯了全國人大代表忠誠履職的責任擔當,鮮明體現(xiàn)了退役軍人忠誠奉獻的真摯情懷。為宣傳褒揚他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中央宣傳部決定,追授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時代楷?!狈Q號,號召全社會特別是邊疆地區(qū)、民族地區(qū)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以英雄模范為榜樣,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努力拼搏奮斗,以優(yōu)異成績迎接成立100周年。

作為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帶領邊防官兵巡邏,在環(huán)境惡劣的雪域高原,曾遭遇過太多生死攸關的危險時刻,但他不畏艱險,把為國守邊當做自己的終生事業(yè),他被邊防官兵和當?shù)啬撩裼H切地稱為在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英雄已去,但他的精神長存,他的事跡深深感動了我們,我們要學習他這種敢于奉獻、始終愛國、忠于國家的精神,我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更要在群眾中做好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要將這種精神一直發(fā)揚下去。

我很感動,覺得拉齊尼·巴依卡是一個善良而勇敢的人,他是英雄,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沖進冰河里面救出他人,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他助人為樂的精神。

有人說,生命最完美的演繹就是延續(xù)靈魂傳遞真心,生命最博大的誠意就是舍棄自我相助他人。這正是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的真實寫照。在生死考驗面前,他們用赤誠為民情懷譜寫了一首壯麗的生命贊歌。

拉齊尼·巴依卡解救落水兒童不幸遇難的英雄事跡,進一步激發(fā)起廣大民輔警的工作熱情。我們要以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為榜樣,牢記初心使命,增強黨性意識,做到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為民服務、愛崗敬業(yè)、擔當作為,為實現(xiàn)x社會穩(wěn)定和x久安總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的先進事跡、英雄壯舉感人至深、催人奮進。在冰冷幽深的湖水即將奪走自己生命的最后關頭,他拼盡全身力氣將落水孩子托出水面,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共產(chǎn)黨人舍己為人、感天動地的英雄贊歌。我們廣大干部要以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為榜樣,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學習他不忘初心、心系群眾的為民情懷,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用實際行動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向英模學習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好落實,采取行之有效的學習宣傳措施,號召廣大民輔警和群眾學習英模群體們英勇無畏、大義凜然的英雄精神,更好傳承和發(fā)揚見義勇為時代精神,聚焦社會穩(wěn)定和x久安總目標,為建設平安、和諧的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十二

帕米爾高原,古絲路的必經(jīng)地。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雪峰連綿,最低氣溫低于零下40℃,挑戰(zhàn)人類生存極限。

在中國最西端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拉齊尼祖孫三代義務戍邊71年。

紅其拉甫,塔吉克語意為“血染的通道”。

1949年12月,新中國成立之初,紅其拉甫邊防連成立。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自告奮勇給連隊當向?qū)В桓删褪?3年。

從步伐矯健的小伙,到兩鬢斑白的蹣跚老人——1972年,爺爺走不動了,把擔子交給了父親,父親走過32個春秋,把擔子交給他。

2004年開始,拉齊尼·巴依卡爬冰臥雪,行走千里邊防線。

雪崩、滑坡、泥石流,相伴而行。雪山深處,每一個山口、峽谷,每一道河流、溝壑,每一塊界碑、坐標,都留下他巡邏護邊的身影。

“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睜敔敽透赣H堅守了一輩子的信念,刻在了拉齊尼·巴依卡心中。

也是2004年,8月,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zhàn)士”。

高山峻嶺間,地勢險要,他們無數(shù)次與死神擦肩。他救過邊防戰(zhàn)士的命,也被戰(zhàn)友們救過命。

邊防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總是走在最前面探路的拉齊尼·巴依卡始終堅守。他的經(jīng)驗,讓危難一次次化險為夷。

最難走的巡邊路,他熟悉得像自家的院子。哪條路可以騎牦牛,哪座山必須徒步翻,都是拉齊尼·巴依卡冒著生命危險蹚出來的。

有一次巡邏遇大雨,山上洪水引發(fā)泥石流,巡邏隊陷入險境。落石砸中了他的頭,鮮血直流。拉齊尼·巴依卡不顧勸阻,堅持前往探路。2小時后,他找到一條安全的路,指引大家突圍脫險。

越是危急時刻,他越是勇毅堅決。

早在2011年11月,他就在冰雪中救過人。

那是在“死亡之谷”吾甫浪溝,暴雪突襲,一名戰(zhàn)士不慎掉進雪洞,周圍的冰雪不斷垮塌。

生死一線,拉齊尼·巴依卡十分冷靜。他讓大家不要動,自己爬到雪洞旁,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奮力施救。

兩個小時后,戰(zhàn)士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拉齊尼·巴依卡卻被凍得不省人事,在醫(yī)院搶救3個小時才挽回生命。

誰能想到,9年后的躍入冰洞,他卻回不來了。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十三

“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淚?為何陣陣風兒輕聲訴說?”當看到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大代表拉齊尼·巴依卡因救落冰小孩不幸逝世的消息時,我的腦海里回蕩起這首悲傷的旋律。寒風嗚咽替他哭泣,大雪紛飛為他哀痛,致敬守護在云端的“帕米爾雄鷹”,雖然他已遠去,但他留給我們的精神將激勵我們永遠向前!

“無私奉獻,大愛無疆”,他用生命詮釋共產(chǎn)黨人的赤子情懷。在喀什大學進行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在去往餐廳途中突然聽見哭喊聲,一個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時冰面斷裂,陷入冰窟,無助的母親湖邊苦苦求助。他奮不顧身,踏上冰面,直奔孩童;他犧牲自我,奮力托舉,拼盡全力;他在面對群眾困難時,將個人生死拋之腦后,將生的希望留給他人的大無畏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革命戰(zhàn)爭時期,是無數(shù)先烈勇士前仆后繼,用生命和信仰鑄造了堅實的基礎;和平年代,是一代又一代志士默默付出,負重前行,用奉獻和理想守護了安定的幸福。新時代的我們,更要接力好這份為民奉獻的無私精神,“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要有洞察百姓疾苦的敏銳力,傾聽百姓心聲的耐心,關心百姓冷暖的熱心,解決百姓問題的能力,時刻做好準備,為了人民,為了祖國,無私奉獻。

“兢兢業(yè)業(yè),忠誠正直”,他用行動彰顯人民公仆的實干擔當。“巡邏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崩R尼·巴依卡在新疆喀什地區(qū)當護邊員,那里位于帕米爾高原腹地,山區(qū)海拔高,終年積雪,環(huán)境非常惡劣。惡劣的環(huán)境更顯他的堅韌執(zhí)著,為了祖國的護邊事業(yè)恪盡職守,不忘初心。他用無限忠誠和滿腔摯愛,擔當責任,踐諾使命;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捍衛(wèi)國家尊嚴和每一寸國土。新時代的我們,也要愛崗敬業(yè),干一行愛一行,堅守初心使命,在各自的崗位發(fā)光發(fā)熱,實現(xiàn)理想抱負。

“三代守邊,守望和平”,他用接力踐諾保衛(wèi)祖國的鏗鏘誓言?!拔覀冸m然不穿軍裝,但同樣是邊防衛(wèi)士,會用實際行動守護好祖國的邊疆。”20世紀50年代初,解放軍要去邊關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嶇復雜,拉齊尼·巴依卡的爺爺成為當?shù)氐谝晃涣x務向?qū)T,主動和邊防軍人一起護邊。20世紀70年代,他的父親繼續(xù)擔任護邊員,一干就是幾十年。2004年,他接過父親的“接力棒”,把護邊當成自己的終生事業(yè),再也沒有離開過雪山。一家三代護邊員的巡邏足跡遍布了這片雪山的每一塊界碑,每一個山口,每一道河溝,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帕米爾雄鷹”。新時代的我們,也要學習這份傳承精神,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時代楷模的優(yōu)秀品質(zhì),用傳承接力民族發(fā)展,用傳承續(xù)接民族振興,用傳承奮進新征程。

“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zhàn)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崩R尼·巴依卡這鏗鏘的誓言,依然回蕩在帕米爾高原的山巔,“帕米爾雄鷹”將永遠飛翔在祖國的邊境線上。致敬“帕米爾雄鷹”,學習和傳承無私奉獻、實干擔當、守諾踐諾的精神,用實際行動做好人民好公仆,當好新時代接棒人、建設者、實干家!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十四

2021年1月4日,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大代表拉齊尼·巴依卡為解救落入冰窟的兒童,英勇犧牲,用生命書寫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彰顯了共產(chǎn)黨員的光輝形象。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跡,引導激勵全區(qū)廣大黨員干部守初心、擔使命,聚焦先進,學習先進,地委決定,在全地區(qū)廣泛開展向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活動,并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向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

學習他愛黨愛國的情懷。拉齊尼·巴依克一家祖孫三代都是優(yōu)秀護邊員,12歲開始,拉齊尼·巴依克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優(yōu)秀護邊員。2004年,當了38年義務巡邏向?qū)У母赣H身體狀況大不如從前,為將父輩愛國守邊精神傳承下去,剛從部隊退伍的拉齊尼·巴依克繼承父輩使命,成為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軍人,他騎著牦牛與邊防官兵常年在邊境一線踏勘巡邏,以家國情懷踐行“缺氧不缺精神”的大無畏英雄氣概,身體力行,誓死捍衛(wèi)著國家尊嚴、民族氣概。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把一生獻給黨的事業(yè)作為最大追求,把對黨對國無限忠誠融入到守邊護邊事業(yè)中,矢志不渝傳承著愛國戍邊精神。

學習他舍己為人的犧牲精神。他在危險面前臨危不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2021年1月4日,在x大學參加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做完核酸檢測準備去餐廳吃飯時,聽見有哭腔的叫喊,循著聲音他急奔過去,發(fā)現(xiàn)一個小孩陷入人工湖冰窟,無助的母親在湖邊哭喊求助。情況危急,拉齊尼·巴依卡來不及細想,一腳路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拉孩子的時候,冰面坍塌,拉齊尼·巴依卡不慎跌入水中,他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托在水面,孩童成功獲救,但托舉起孩童生命的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水中上來。拉齊尼·巴依卡同志面對生死毫無畏懼,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用生命的最后光輝托舉起另一個幼小生命的新生和希望,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暫而精彩的人生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共產(chǎn)黨員的奉獻之歌。

學習他使命在肩的政治品格。拉齊尼·巴依卡始終牢記責任、牢記父親教誨,身體力行踐行鏗鏘的錚鋒誓言。一次巡邏中,牦牛踩塌了石頭,山上的碎石片砸在拉齊尼額頭,鮮血直流,官兵們勸他返回,拉齊尼卻說:“我還沒完成任務呢?!睆娙虅⊥矗R尼仍堅持為官兵探路。10多年的護邊路上,這樣的危險時刻太多太多,但拉齊尼從來沒有想過停止巡邏的腳步,把為國守邊當作自己的終生事業(yè)。在他的感染和帶動下,一大批牧民自覺地投入到守邊護邊當中,形成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鋼鐵長城。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把人生追求與黨的事業(yè)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沖鋒在前、無私春獻勇于犧牲,用激情和汗水書寫了靚麗青春、創(chuàng)造了輝煌業(yè)績。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鮮活典型,是新時期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基層黨員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更是共產(chǎn)黨員的楷模!他的愛黨愛國的情懷、舍己為人的犧牲精神、使命在肩的政治品格,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雖然他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任然留在所有黨員的心中。向先鋒模范學習,向優(yōu)秀黨員靠攏,我們在感動于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跡的同時,也要更加奮發(fā)有為,敬業(yè)愛崗、勤奮工作,把自己的工作與黨的形象和事業(yè)緊密聯(lián)系起來,努力在工作崗位上作出貢獻,努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記初心、守初心、踐初心,不畏艱險,持之以恒,讓信仰的旗幟高高飄揚。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十五

“我長大要當像他一樣的人”

——追記全國人大代表、xx地區(qū)提孜那甫村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

望著掛在家中的那套新西服,x****爾自治區(qū)x地區(qū)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xiāng)提孜那甫村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的家人淚水滿面。要是往年,這時的拉齊尼·巴依卡已經(jīng)帶著他在基層工作調(diào)研所得,踏上了去x參加********的路程。如今,他已長眠在帕米爾高原,守護著他魂牽夢繞的邊防線。

時光回到今年1月4日13時56分,在x大學參加培訓的拉齊尼·巴依卡與舍友木沙江·努爾墩正準備去餐廳吃飯,突然聽見一陣帶著哭腔的叫喊:“快來人??!救救孩子!”

拉齊尼·巴依卡循著聲音急奔過去,發(fā)現(xiàn)一個小孩陷入人工湖的冰窟里,無助的母親正在湖邊哭喊求助。

來不及細想,拉齊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時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齊尼·巴依卡也跌入水中。冰冷的湖水迅速帶走身體的溫度,拉齊尼·巴依卡奮力舉起雙手,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盡量托在水面。

一同趕往湖邊救人的木沙江·努爾墩也跳進冰冷的湖水中,一起施救,聞訊趕來的人們也紛紛參與救援。10多分鐘過去,孩童成功獲救,但拉齊尼·巴依卡卻再也沒有從冰水中浮上來,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1歲。

回憶拉齊尼·巴依卡救人的情景,木沙江·努爾墩淚流滿面:“他說救孩子,救孩子,我把圍巾遞給他,他抓好后我把圍巾往回拉,拉過來一米多,冰突然裂開了,我也掉到水里。我快上來時他說趕快救孩子,我回過頭一看,他慢慢地往水里沉下去了,整個過程大約10分鐘,他一直托著孩子……”

拉齊尼·巴依卡的家鄉(xiāng)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達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50%,冬季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多攝氏度,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是我國唯一只能靠牦牛出行的巡邏線。特別是在中巴邊境的重要通道吾甫浪溝一帶,每次巡邏都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達坂,還要80多次蹚過刺骨的冰河。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都是帕米爾高原上的護邊員,從他的爺爺開始,就和當?shù)剡叿缿?zhàn)士一同守護著紅其拉甫邊防線。2004年,心得體會范文拉齊尼·巴依卡接過父親的接力棒,成為家里的第三代護邊員。

2011年10月的一天,拉齊尼·巴依卡和戰(zhàn)士們巡邏時突遇暴雪,狂風夾著暴雪讓人睜不開眼睛,一名戰(zhàn)士不幸掉進雪洞。危急時刻,拉齊尼·巴依卡爬到雪洞旁,脫下衣服,奮力將戰(zhàn)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他自己卻被凍得不省人事,在醫(yī)院搶救了3個小時才挽回生命。

說起拉齊尼·巴依卡,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邊境派出所副所長阿布都賈米·龍吉克說:“巡邏的時候每次看到界碑,拉齊尼·巴依卡都會去擦干凈。顏色淺了,他專門帶油漆去描紅?!袊@兩個字永遠在他心里,也永遠在我們心里。”

拉齊尼·巴依卡生前多次帶著兒子拉迪爾·拉齊尼來到國門和護邊一線,讓他從小感受護邊守邊的精神力量。拉迪爾·拉齊尼說:“我爸爸是一個英雄,我長大要當像他一樣的人?!?/p>

拉齊尼·巴依卡的女兒說,爸爸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為國戍邊,讓自己和弟弟上大學。她希望爸爸放心,姐弟倆一定會好好學習,實現(xiàn)他的心愿,把他的精神傳給所有人,要讓全世界知道,爸爸是個英雄。

拉齊尼·巴依卡離開了大家,巡邏的隊伍和巡邏的腳步從沒有停息。每當巡邏的人們休憩時,都會唱起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主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大家知道,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生前最喜歡唱的一首歌,也是他每次巡邏時都在唱的一首歌。唱起這首歌,仿佛拉齊尼·巴依卡就和大家在一起,就一同走在巡邏的路上。因為這只帕米爾雄鷹,永遠翱翔在帕米爾的天空。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十六

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于帕米爾高原東南部,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接壤,邊境線長888.5公里,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自然條件十分惡劣。

塔吉克族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一家就居住在這里,祖祖輩輩都在山溝里放牧。從爺爺凱力迪別克·迪力達爾,到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再到拉齊尼·巴依卡,他們一家三代接力,擔任民兵護邊員,為國戍邊。至今,拉齊尼·巴依卡已經(jīng)在這里做了15年的護邊員。

1957年,拉齊尼的爺爺凱力迪別克自薦成為邊防連第一位“牦牛向?qū)А保S后,他的父親巴依卡·凱力迪別克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擔任義務巡邏向?qū)?8年。拉齊尼十幾歲的時候便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2004年,從部隊退役的他正式接過父親手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護邊員一起,騎著牦牛行走在這條千里邊防線上。

60多年來,拉齊尼祖孫三代的足跡踏遍了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塊界碑、每一條河流、每一道山溝。在拉齊尼的心里,巡邏是國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沒有國家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

全國__期間,記者在會議駐地的電梯上巧遇拉齊尼·巴依卡代表,他用流利的普通話問道:“你肯定知道紅其拉甫邊防連吧?從我爺爺那一輩開始,我們祖孫三代跟邊防連官兵一起巡邊幾十年了,我的普通話就是他們一字一句教會的?!?/p>

下了電梯,記者和拉齊尼來到一樓大廳的解放軍報電子閱覽屏前,一起翻看紅其拉甫邊防連的報道和照片。說起與邊防連官兵的故事,拉齊尼笑稱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從前和官兵一起騎著牦牛巡邏,每天太陽出來就走、太陽落山就在山里搭起帳篷將就一晚,有時還會遇到雪崩、滑坡、泥石流等危險,往返一次要近10天時間。

2011年11月,拉齊尼像往常一樣和官兵們在有著“死亡之谷”之稱的吾甫浪溝巡邏,突然間天氣驟變、突降大雪,積雪的厚度將牦牛都埋沒了。

行走在最前面的戰(zhàn)士皮濤不慎從牦牛背上摔了下來,掉進雪洞里,周圍的冰雪不斷垮塌。在危急時刻,拉齊尼高喊:“大家都不要動!”然后自己迅速爬到雪洞旁邊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花了兩個小時將皮濤從死亡線上救了出來。皮濤得救了,體力透支的拉齊尼卻被凍得不省人事,送到縣醫(yī)院急救3個小時,才挽回了生命。

孩子上不起學,他們主動捐款,還給孩子補課;。

吐爾迪罕大媽家里困難,他們就買來羊羔,幫她致富;。

紅其拉甫沒有醫(yī)院,牧民生病了都到連隊找軍醫(yī)兄弟,到連隊就像到自己家一樣……。

“這不是親人又是什么呢?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說著,他用力地拍了拍心的位置。

邊防修好了巡邏路,建起了執(zhí)勤房,還給護邊員們配發(fā)了摩托車、對講機、望遠鏡,以前步行巡邏需要好幾天,現(xiàn)在騎摩托車只要5個小時,而且再也不用風餐露宿。

“雖然現(xiàn)在條件好了,但很想念從前和邊防連的兄弟們頂風冒雪巡邏的日子,一起吃過的苦,才是最想回憶的甜?!闭f話間,拉齊尼的電話響起,是兒子拉蒂爾打來的。他邊接電話邊說:“拉蒂爾說長大了也要像我一樣做一名護邊員。我告訴他要好好上學,說好普通話,將來成為一名解放軍,保衛(wèi)祖國,保護人民?!?/p>

粗糙的雙手、紫紅的面龐、一頂塔吉克族特色氈帽,這位質(zhì)樸的護邊員用堅守書寫忠誠,以丹心照耀邊疆,在祖國走向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留下了自己堅實的足跡!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十七

2021年1月4日以來,拉齊尼·巴依卡為解救落水兒童而不幸逝世的感人事跡深深感動英吉沙縣各族干部群眾。為弘揚正氣,激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英吉沙縣把開展向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活動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結合起來,深入學習宣傳宣講,堅定堅決貫徹落實。

英吉沙縣各級黨組織充分認識向拉奇尼·巴依卡同志學習的重要意義,把學習拉奇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跡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結合起來,組織干部集中時間認真學、系統(tǒng)學、深入思考學、聯(lián)系實際學,推進全縣黨員干部向先進典型看齊,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對標學習中不斷提升政治站位和思想境界。同時組織干部和專業(yè)宣講隊伍,以貼近群眾生活、便于群眾理解的方式,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開展拉奇尼·巴依卡同志先進事跡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宣講,將田間地頭、村組巷道、村民家里作為宣講直達站,宣講拉齊尼·巴依卡同志一家三代愛國戍邊的精神和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的精神,講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的變化,結合鄉(xiāng)村未來發(fā)展,講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四五”規(guī)劃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把拉齊尼·巴依卡同志的先進事跡和會議精神傳遞到千家萬戶,積極營造弘揚民族團結、贊美愛國愛疆愛家鄉(xiāng)的濃厚氛圍,引導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向鄉(xiāng)村振興奮力前行。

英吉沙縣將開展向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學習活動與做好當前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立足本職崗位,沖鋒在前、干字當頭、披荊斬棘,擼起袖子加油干,在統(tǒng)籌推進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守好“三道門”、落實“八項預警機制”,做好“六穩(wěn)”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貼近民生推動經(jīng)濟高質(zhì)量發(fā)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xù)保持社會大局穩(wěn)定中,不務虛功、干在實處、主動擔責,以實干創(chuàng)造實績、以實干詮釋使命。

個人學習拉齊尼巴依卡同志心得體會篇十八

村里的展覽館,拉齊尼·巴依卡巡邊的經(jīng)歷、全國愛軍擁軍模范、全國勞動模范……傳奇的一生,化作照片、獎狀、錦旗,被永久珍藏。

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

這是一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寫照。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在拉齊尼·巴依卡的心中,這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生踐行的誓言。

2018年,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為了更好地建言獻策,他走訪了很多農(nóng)牧區(qū)。

第一次到北京參加兩會,他帶上了祖孫三代戍邊的照片?!艾F(xiàn)在的條件跟以前相比變化很大。國家給護邊員蓋了安居富民房,發(fā)放護邊補貼?!?/p>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他的發(fā)言樸實而深情:“我們一家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為國戍邊,義不容辭?!?/p>

他感慨,自己生活在一個好時代,國家政策好,人民的生活好。

他承諾,一定會守好邊境線,一代一代守下去,讓偉大祖國永遠平安。

為了學好普通話,拉齊尼·巴依卡利用巡邊間隙向邊防戰(zhàn)士學習,并于去年10月開始,在喀什大學參加培訓重點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三個月學習期間,他唯一一次請假,不是去看望在外上學的女兒,而是因為11月山里下雪了,家里的牦牛還在紅其拉甫邊境線周圍的牧場滯留。那些牦牛,是他巡邊路上無言的戰(zhàn)友。

巡邊幾十年,他家先后有10頭牦牛累死在巡邏路上,9頭牦牛摔傷失去勞動能力。而他們從未向組織要過一分補償。

喀什大學中國語言學院教師劉居紅回憶,在學習講述新冠疫情期間白衣天使默默奉獻的《致敬英雄》一文時,拉齊尼·巴依卡在上面寫滿了筆記。

他說:“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英雄,我隨時都做好了準備,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一生?!?/p>

犧牲前,拉齊尼·巴依卡還在和大家討論今年全國兩會上如何更好地為人民建言獻策、履職盡責。

他覺得護邊員還需要就醫(yī)便利,想從這方面提出一些建議;他的家鄉(xiāng)塔縣,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用水嚴重不足,嚴重制約了經(jīng)濟發(fā)展,他為此憂心奔走。

在校培訓近三個月,拉齊尼·巴依卡只有兩套衣服換著穿。不管穿哪套,他的胸前必定佩戴黨徽。

以生命托舉生命,以真心換取真心。

他把人民放在了生命之最重,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南湖紅色的光照亮帕米爾高原,在晨曦中,我祖父安凱力迪別克露出笑顏……我以鋼鐵般的意志,日夜巡邏在冰峰雪嶺間?!?/p>

這是拉齊尼·巴依卡為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創(chuàng)作的詩歌《南湖》,也是他微信朋友圈的最后一條動態(tài)。

不為暴風折翼,不因長夜畏懼。

他沒有告別,并未離開。

那雙托舉生命的手,以無私無畏的愛擁抱這世界,以綿延不絕的光映照這人間。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44529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